范文一:ABB的混合驱动力
精准的市场战略、澎湃的创新激情、明确的执行手段以及严密的财务管理成为ABB中国收获成功背后的混合驱动力。 从第一任CEO巴内维尔在14年时间里通过150次收购迅速将业务扩展到全球,到2002年9月负债90亿美元濒临几近破产的边缘,再到“消防员”杜曼临危受命,通过全球重组和艰难变革将ABB重新带人快速上升道,ABB这家由百年老店合并而成的年轻跨国公司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 调整后的中国市场已经显示出变革的优势。近几年ABB在中国市场发展迅速,成为ABB全球的第一大市场。梳理其发展因素不难发现,其中既有准确的市场战略和明确的执行手段,也有严格的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还有清晰的财务功能定位等。ABB今日的成功不可否认是多种混合驱动力共同推动的结果。 注重本土化 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京沪高铁已于2011年7月1日开始正式售票,在列车上你或许看不到ABB的标识,不过气体绝缘开关等电力设备确是出自ABB。不仅是京沪高铁,在武广高铁、各大系列动车、城市地铁和轻轨等轨道交通项目中、三峡、西电东送、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重点工程中以及奥运会、世博会等基建项目中也都不乏ABB的身影。 事实上,ABB和中国的合作开始于100多年前的1907年,当时ABB向中国提供了第一台蒸汽锅炉。中国作为ABB全球第一大市场,ABB中国首席财务官齐乐毫不掩饰中国市场在ABB的战略地位。 齐乐表示,ABB的在华策略是“在中国,为中国,也为世界”,以中国为基地生产中国需要的产品,并且从中国向海外出口国外市场所需要的产品和方案。 为配合其在华战略,ABB不断加大在华资源配置。从1992年在华设立首家合资厂到2010年拥有31家本地企业,累计在华投资总额超过13亿美元,员工约1.6万多人。中国已成为ABB全球研发、人才、生产和采购基地。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不断取得的骄人业绩。2010年ABB中国的销售额达44亿美元,同比增长4%;本地采购额超过3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7%;累计投资总额逾13亿美元,增长10%;出口总额增长超过50%。 据了解,ABB目前的最新战略和人员调配也服从这一策略,集团于今年6月刚刚宣布其研发部门电力产品的研发负责人将从瑞士迁移到北京,以支持产品开发。“在中国,我们不光为客户提供产品,还加强产品开发以为客户提供充分支持。”这使ABB可以提供更加贴近中国客户需求的产品,缩短交货周期,提高技术与服务能力。 目前,ABB销售给国内客户的产品80%以上在本地生产制造。ABB也是唯一一家在华从事工业机器人生产的国际企业。ABB通过引进全球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在中国完成本地化创新与生产后,再将其推向国内和全球市场,可以说ABB中国的产品已成为“中国制造”与“中国设计”的有力载体。ABB中国还通过与国内外知名的工程承包商携手,向众多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系统、服务和解决方案。 当前新兴市场是全球经济的增长引擎,中斟经济会长期保持强劲态势。中国将继续改善民生、向低碳经济转型,产业机构升级以及区域发展的趋势。齐乐表示,对ABB而言,中国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市场,集团将进行有效的资源分配。 进入中国已超过100年的ABB在近20年内迅速扩张,本地企业数量增长至31家。作为CFO,齐乐认为在业务扩张和财务稳健之间取得平衡需要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控制成本,二是保持良好的资产组合。他认为这是实现财务稳健的基石。 此外,他还强调投资要找对方向才能带来效益。齐乐介绍,ABB的业务投资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增效节能,帮助客户提高能效;二是提高工业生产率;三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这三个领域是ABB当前,也是未来的战略目标。目前ABB提供的解决方案和产品也非常契合这三个目标。以风电业务为例,ABB目前提供市场上超过70%的风电元件。 以创新开拓市场 从1990年的蒸汽轮机到如今的特高压,ABB从未停下创新的脚步。“用创新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是ABB不懈的追求。ABB在大部分技术和产品领域处于第一或第二的位置。 企业的成功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新技术要快速地应用到市场才能保持领先地位,这意味着要有足够的资源和人才。不过齐乐认为,不可否认ABB在研发领域不断投入、在产品上不断创新是其在行业内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作为一个成功的公司,技术不是我们唯一的手段,但无疑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 创新是ABB长期保持技术领先的基石,ABB研发人员和科学家致力于在增效节能、提高工业生产率和电网稳定性领域的创新研究,这使ABB在这些领域非常具有竞争力。 无论业务状况如何,ABB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总是非常慷慨,即使在ABB最危难的时候,杜曼在压缩运营成本的调整中,也从未考虑过削减研发投入。齐乐介绍,2010年ABB集团仅研发费用就超过13亿美元。而ABB中国本地研发队伍的规模和实力也在不断扩大。除了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了全球性研究中心,在重庆设立了全球变压器设计中心和特高压实验中心以外,各在华企业均设有产品开发团队,将技术引进同本地创新相结合。 2011年6月在全球同步推出了全套先进的码垛机器人解决方案,其中包括由ABB在华团队研制的全球速度最快的码垛机器人-IRB 460。秉承“在中国,为中国和世界”的经营理念,ABB持续将全球领先技术引入国内,同时将中国本地研发的机器人产品和技术推向全球,成为通过本地化创新助力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变的典范。 ABB早在2005年就在中国设立了继瑞典和挪威之后的全球第三个机器人研发机构,主要负责面向全球和亚太市场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自2005年成立以来,ABB机器人中国研发团队研发人员已经扩大了10倍。 齐乐明确表示要在研发方面进行更多的投资。ABB在全球有6300名研发人员,在中国有超过2000名研发和工程技术人员分布在20个城市,其中核心研发团队的所有预算都由总部拨款支持。 技术助力增效节能 伴随中国总用电量的不断攀升,以及今年形势严峻的淡季电荒,增效节能的需求更加强烈的摆在了众多企业眼前。而ABB在中国一直坚持通过高能效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支持各行业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节约成本。 齐乐介绍,ABB目前研究的重点包括同全球领先的电力电子技术将“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并入电网,开发满足电网要求的新型电池储能装置和用于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技术。 ABB中国研究中心目前开展的特高压输电和可再生能源并网研究已处于目前电力技术的最前沿。其他的研究领域,如智能电网、可控输电设备(柔性交流输电和高压直流)、计算机辅助设计、气体、固体及液体绝缘技术、开关和限流、绝缘材料与技术、高级智能材料等将能最大限
度的发挥电网潜能。如ABB为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长的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提供了输电系统,先进的技术帮助整个线路的输电效率提高到93%,同时比传统技术用地减少40%。 自1996年以来,通过使用ABB的低压电机和变频器,国内企业已经节省了820亿度电;ABB为广东梅县荷树园电厂项目提供的控制系统帮助电厂二氧化硫总排放量降低90%;ABB为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提供的智能建筑控制系统可为照明部分节省能源20%以上;烟台大连铁路轮渡装备了ABB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后节省燃料20%~30%;机器人技术将中国重型汽车集团的常规机器人冲压线效率提高了15%以上;为广纸集团提供的能源管理节约潜在成本每年高达130万美元~270万美元。 成本&风险 五年前,ABB集团向投资市场宣布五年计划的时候曾承诺业务的利润率将保持在11%~16%的范围。不过后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其产品价格和销量双双下滑。“为了实现对投资市场的承诺目标,必须要控制、调整和管理成本,甚至是削减一些成本。”齐乐表示,成本控制并非简单的削减,而是要考虑到各个业务的业务量因素,从而做出适当的调整。 齐乐介绍,ABB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进行控制成本:一是控制业务成本,通过有效生产和高效流程来降低成本,通过优化流程降低不良产品率;二是供应链管理,通过制度保证来管理供应商,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提供的合适的价格和产品;三是控制一般性管理成本。“为了实现管理目标,我们必须明确告诉每个员工目标是什么,以及我们将采用什么手段,并将这些明确的目标交由相关人员来切实执行。”在齐乐看来,制度是实现成本控制目标的重要保证。 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只是成本的压力,还有风险管理的重担。金融危机后,众多CFO被推至企业风险管理的前线。在齐乐看来,对CFO而言,风险管理从来就不是什么新鲜的工作,而是一项日常化且重要的工作。 “只有在了解风险的内容后,才能进行分类量化处理。”ABB最近刚完成了最新的风险排查,除了每日的风险管理外,这种大规模的风险排查每六个月都会进行一次。通过把所有了解到的风险和类别都罗列出来,能够更快速的掌握未来的风险管理情况,并解决相关的风险。 作为执行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人物,不管是在ABB各地区公司还是在集团总部,CFO都需要遵循严格的方法去执行风险管理。“在进行这项工作时,CFO必须了解业务的需求,以便更深入了解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发生的几率。”齐乐对此颇有经验。 齐乐认为可以从两个方向去进行风险管理。首先必须确立风险的大致方向,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出规划;其次预计风险发生的机率,根据参数推断出进行调整的方式,预计风险出现的强度和机率。然后规划出用何种方式去减少、避免这样的风险,一旦出现风险,就可以根据制定出来的策略执行解决方案,然后再定期检查。 在齐乐看来,ABB中国最大的风险既不是资金管理也不是原材料,而是人才。ABB在中国制定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计划,而这需要确保有足够的人才去执行这些工作。在他看来,如何吸引最好的人才加入并留住他们才是最大的问题和挑战。2011年ABB计划在中国招聘2000名员工。 期待财务智能 其实,无论是做投资的决策还是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决策,CFO都需要及时准确的财务数据支撑。“IT对我们来说就像氧气一样重要,”齐乐对此形象的比喻道。目前ABB已经建立起了企业资源分配和管理系统的应用平台,该平台通过将交易和流程标准化以帮助执行相关策略。 不过系统中关于财务信息的应用方面还并不完善。“如何从这个系统中取得我们所需要的信息以帮助我们去做决策和管理,目前这个方面还没有达到一个非常良好的状态。”现在财务工作人员还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去收集相关信息并录入这个系统,结果导致了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应用这个系统,即从该系统中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进行分析或开发方案,并与业务部门去分享这些数据的意义和未来的影响。 齐乐强调,未来财务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是公司改进的方向。当需要了解一项策略、一个任务是否被执行和如何实施时,就需要获取一些准确的指标。齐乐表示,从财务角度讲,可能需要的则务指标不超过20个,这些指标足够支持做出判断。在这20个指标里边,有些需要实时了解,有些只需要偶尔了解。但无论如何,对于一个系统来讲,正确的设置、准确的信息输出和规范的流程对于满足工作需求是必要的。 坚持充电 ABB中国是一家集研发、制造、服务、采购、出口于一体的公司。齐乐介绍,其财务策略有三大功能,一是必须要为业务部门提供优质的财务信息和服务;二是针对未来有影响的事务提供预测并在相关过程中指明执行手段;三是必须为ABB在华的31家本地公司提供明确的财务架构方面的指导意见。 在齐乐看来,财务工作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了解某项业务成败背后的原因。这就要求财务总监或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要贴近业务,了解客户的需求、产品功能以及相关的产品解决方案。“这是财务人员必须实现的工作,仅仅坐在办公室面对电脑,是无法实现这个目标的。” 对于财务人员来讲,在ABB这样的公司环境下,无论是小开关,还是特高压等大型的项目,都有各式各样不同的业务环境和业务要求。“作为财务人员或CFO,我们的工作内容就包括不断学习、讨论和提出问题。”齐乐认为持续充电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不能要求CFO懂所有的东西,所以必须要让业务部门以及其他部门知道我们的技术和技能在什么地方,同时也要不断的去问问题,要学习不懂的东西。”齐乐相信通过不断的沟通和学习,能令双方在某一个问题上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共识。 在担任ABB中国CFO之前,齐乐在集团担任首席审计官长达六年。他表示,这段工作经历对他当前的工作影响非常大。由于在不同地区的公司参与了不同的项目,他拥有更丰富执行策略的经验,更能了解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如何去面对同样的问题。“这些经历可以帮助我静下心来去倾听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或者看待不同的问题,这可以让我更好的去设计方案。”
范文二:船舶的驱动力
目的:研究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和劣势
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叫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这类资源是在地球长期演化历史过程中,在一定阶段、一定地区、一定条件下,经历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比,其形成非常缓慢,与其它资源相比,再生速度很慢,或几乎不能再生。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会消耗,而不可能保持其原有储量或再生。其中,一些资源可重新利用,如金、银、铜、铁、铅、锌等金属资源;另一些是不能重复利 用的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当它们作为能源利用而被燃烧后,尽管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但作为原有的物质形态已不复存在,其形式已发生变化。如煤和石油都是古生物的遗体被掩压在地下深层中,经过漫长的演化而形成的(故也称为“化石燃料”),一旦被燃烧耗用后,不可能在数百年乃至数万年内再生,因而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除此之外,不可再生能源还有,煤、石油、天然气、核能、油页岩。
可再生能源是用完之后还可以通过再生成,例如风能、水能、电能;可在生能源的优缺点:
太阳能:转化成其它能速度快,利用价值高,用之不竭,污染极小。缺点:费用昂贵。
风能:用之不竭,成本低,污染极小。缺点:涡轮噪音大受地域限制。 水能:对水和空气污染小。缺点:受地域限制水坝会影响生态环境。
地热能:用之不竭,没有污染。缺点:受地域限制。
不可再生能源是用完后就没有的了,例如石油、煤。
不可再生的能源及用途:
1 煤———燃料
2 石油 ———工业燃料和原料
3 天然气————燃料
4 油页岩————炼油
5 核燃料————核反应堆的原料
可再生的能源及用途:
1 太阳能————太阳能发电或者太阳能热水器
2 水能————发电
3 风能————发电
4 潮汐能————发电
5 地热 ————温泉就是地热能的表现。
船舶的分类方式
按驱动方式:桨、橹、篙、帆、轮桨、螺旋桨、喷水(喷射)、磁流体喷射、风扇(气垫船),
按动力来源分:人力、畜力、风力、蒸汽机、蒸汽轮机、内燃机、电力、喷气发动机、燃气轮机、核动力,
船舶可以使用一种或几种动力组合驱动。
1、 皮划艇(人力为驱动力)
2、以风力为驱动力的船舶
3、以蒸汽机为驱动力的船舶
4、以蒸汽轮机为驱动力的船舶
5、以内燃机为驱动力的船舶
6、以电力为驱动力的船舶
7、以喷气发动机为驱动力的船舶
8、以燃气轮机为驱动力的船舶
9、以核动力为驱动力的船舶
船舶动力装置 中文名称:船舶动力装置
英文名称:marine power plant
定义:为船舶推进和其他需要提供各种能源的全部动力设备的总称。
应用学科:船舶工程(一级学科);船舶机械(二级学科) 船舶动力装置是为保证船舶正常营运而设置的动力设备,是为船舶提供各种能量和使用这些能量,以保证船舶正常航行,人员正常生活,完成各种作业。船舶动力装置是各种能量的产生、传递、消耗的全部机械、设备,它是船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船舶动力装置包括三个主要部分:主动力装置、辅助动力装置、其他辅机和设备。 主动力装置
1. 蒸汽机动力装置
2. 汽轮机动力装置
3. 柴油机动力装置
4. 联合动力装置
5. 燃气轮机动力装置
6. 核动力装置
辅助动力装置
其他辅机和设备
展开
主动力装置
基本介绍
主动力装置,又称推进装置,是为船舶提供推进动力,保证船舶以一定速度的各种机械设备,包括主机及其附属设备,是全船的心脏。主动力装置包括主机、传动设备、轴系、推进器等。当启动主机,即可驱动传动设备和轴系,使推进器工作。当推进器,通常是螺旋桨,在水中旋转时就能使船舶前进或后退。
主动力装置以主机类型命名,主要有蒸汽机、汽轮机、柴油机、燃气轮机和核动力装置等五类。现代运输船舶的主机以柴油机为主,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蒸汽机曾经在船舶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但目前几乎全被
淘汰。汽轮机在大功率船上长期占有优势,但也日益为柴油机所取代。燃气轮机和核动力装置仅为少数船舶所试用,尚未得到推广。
蒸汽机动力装置
1807年,美国工程师R.富尔顿首次在“克莱蒙脱”号明轮船上用蒸汽机作为推进动力获得成功。当时采用的是一台20马力的单缸摇臂式往复蒸汽机,获得每小时5英里的航速。经过不断改进,到19世纪末,蒸汽机发展成为多级膨胀的立式装置,用以驱动螺旋桨,成为当时典型的船舶动力装置。同时高效、高压的水管锅炉也逐渐取代了早期圆筒式苏格兰烟管锅炉。20世纪初,航行于大西洋上的巨型豪华客船,都以往复式蒸汽机为动力,单机功率达20000马力。蒸汽机动力装置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蒸汽机动力装置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管理使用方便,制造工艺要求不高;缺点是热效率低,本身重量大,特别是大功率蒸汽机的活塞、连杆等运动部件运转惯性很大,很难平衡,且低压缸尺寸过大,不能获得有效的真空度。因此,自从汽轮机动力装置和柴油机动力装置在船上试用成功以后,蒸汽机动力装置即逐渐被淘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为应付战时紧急需要而建造的“自由轮”,是最后一批使用蒸汽机动力装置的远洋运输船舶。中国现在还有少数沿海和内河船舶使用往复式多膨胀蒸汽机动力装置。
汽轮机动力装置
1896年,英国人C.帕森成功地将他发明的汽轮机作为推进动力机应用于一艘快艇上,试航速度达每小时34.5海里。此后汽轮机广泛用于大功率船上。早期用汽轮机直接驱动螺旋桨,不经过减速。为了使螺旋桨能在理想的转速下工作,后来在汽轮机动力装置上加装了减速齿轮,使汽轮机和螺旋桨都能以各自的最佳速度运转。到1916年,几乎所有的船用汽轮机都
采用了减速装置,减速比由初期的1:20提高到1:80以上。采用减速装置以后,汽轮机可以更高的速度运转,效率大为提高,机体尺寸相应缩小,整个装置更加紧凑,重量也大大减轻,螺旋桨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使汽轮机成为理想的大功率船用动力装置。至今某些大型客船、超级油船和高速集装箱船等仍采用汽轮机动力装置。
汽轮机的优点是单机功率大,使用可靠,运转平稳,无振动和噪声,检修工作量小,锅炉可燃用劣质油。但汽轮机油耗比柴油机高,即使采用再热循环的汽轮机装置,每马力小时的油耗仍达180~190克,比低速柴油机高40%左右。柴油机由于单机功率、燃烧劣质油的能力和可靠性的提高,逐渐取代了汽轮机。
柴油机动力装置
20世纪初,柴油机开始用于运输船舶。第一艘远洋柴油机船是1912年丹麦建造的“锡兰迪亚”号,主机为两台四冲程八缸柴油机,共1250马力,每分钟140转,直接驱动两个螺旋桨。1914年柴油机船占全世界船舶总吨位0.5%,到1940年上升为20%以上。
柴油机动力装置的最大优点是热效率高,燃料消耗明显地低于蒸汽机动力装置。长期以来,柴油机动力装置有一系列改进,主要有:①20年代出现以机械喷油取代用压缩空气喷油的方法;②同一时期试制成废气涡轮增压器,提高了柴油机的功率和性能;③30年代开始燃烧重质柴油,降低了燃料费用。早期柴油机的功率不大。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用于商船的最大柴油机功率仅4000马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单机功率达到20000马力。现在低速柴油机单机功率已达50000马力以上。
现代船用柴油机大部分为低速机,转速约每分钟100转,可直接驱动螺旋桨。80年代初,出现了长冲程和超长冲程的低速机,每分钟转速降到70转以下,使螺旋桨发挥最佳效率。但低速机外形尺寸和重量大。近年来,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大功率的中速机被逐渐应用于船上。它将气缸排列成V字形,采用减速齿轮,既大大减轻了机身重量,又有利于提高螺旋桨效率。中速机由于机身短小,可以减少机舱的面积和高度,因此特别适用于尾机舱船和机舱位于甲板下的滚装船和载驳船等。
经过不断的改进,柴油机动力装置日臻完善,它的燃料消耗量最低,能使用廉价的渣油,可靠性较高,检修期间隔长达30000小时以上,热效率接近50%,因此成为目前应用最广的船舶动力装置。
联合动力装置
为满足军用舰艇的需要,将蒸汽、柴油、燃气三种动力联合加以采用,作为船舶的推进装置成为联合动力装置。联合动力装置的型式有蒸燃联合、柴燃联合、燃燃联合等。这几种联合动力装置在商船上应用极少。此外还有一种联合动力装置型式-----电力推进装置。这种装置是船舶柴油机驱动发电机将电力产生并提供给船舶电站。
燃气轮机动力装置
燃气轮机动力装置在50年代开始用于船舶。目前主要用于军用舰艇。燃气轮机同柴油机和汽轮机比较,单机功率大、体积小、重量轻、加速性能好,能随时起动并很快发出最大功率。燃气轮机在高温、高压下工作,对燃油质量要求很高,热效率也比柴油机低得多,因此在民用运输船舶上应用不多。仅在某些气垫船上用于驱动空气螺旋桨。
核动力装置
以反应堆代替普通燃料来产生蒸汽的汽轮机装置。反应堆中核裂变产生的大能量,被不断循环的冷却水吸收,后者又通过蒸汽发生器将热量传给第二个回路中的水,使之变为蒸汽后到汽轮机中作功。
核动力装置主要用于大型军舰和潜艇。1959年美国在客货船“萨凡
那”号上试用功率 20000马力核动力装置成功;1960年苏联在破冰船“列宁”号上采用核动力装置,功率44000马力。此后,联邦德国和日本也分别建造了核动力商船。这些船在试航一段时间后,出于法律和民意上的原因停驶。人们担心放射性物质污染航道、港口和城市环境,因此很多港口拒绝核动力船进港。对核燃料使用后的核废料也还缺乏妥善处理办法。目前这些民用核动力船都已改装为常规动力装置船。
辅助动力装置
辅助动力装置是用于提供除推进装置以外的各种能量,供船舶航行、作业和生活需要的装置,包括为全船提供电力、照明和其他动力的装置,如发电机组、副锅炉等。
发电机组是船上最重要的辅助动力装置。蒸汽机船上的发电机组由蒸汽机驱动(有时用小型汽轮机驱动),但容量较小,以供照明电源为主。在汽轮机船上,发电机组由汽轮机驱动,为全船电气设备提供电源。这种汽轮发电机组大部已系列化,容量从500千瓦到2500千瓦不等,可以自由 选择。在柴油机船上,有2~3台发电机组,由单独设置的中速或高速柴油机驱动。容量据全船电动机械设备的数量确定,普遍采用400伏三相交流电,频率有50赫兹和60赫兹两种。副锅炉在蒸汽机船和汽轮机船上是供停泊时使用,在柴油机船上供平时取暖和加热用。柴油机船上的副锅炉的燃料可以是燃油,也可以利用柴油机排出的废气所产生的蒸汽。除发电机组和副锅炉外,由于现代船上液压机械设备的驱动需要,还设有液压动力装置,其主要部件为液压油泵,可以用电动机或单独的柴油机驱动。
其他辅机和设备
随着运输船舶性能上的不断完善,船上的辅机和设备也日趋复杂,最基本的有:
船舶甲板机械,有舵机、锚机、起货机等辅助机械。这些机械在蒸汽机船上用蒸汽作为动力,在柴油机船上先是采用电动,现多数已改用液压驱动。
各种管路系统,有为全船供应海水和淡水的供水系统;为调节船舶压载用的压载水系统;为排除舱底积水用的舱底水排出系统;为全船提供压缩空气用的压缩空气系统;为灭火用的消防系统等等。这些系统所采用的设备如泵和压缩机等绝大部分是电动的,并能自动控制。
机舱自动化设备,用于保证实现动力装置远距离操纵与集中控制,以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效率。机舱自动化设备包括有自动控制与调节系统,自动操纵系统,集中监测系统。
全船系统,用于保证船舶生命力和安全,为船员和旅客生活服务的取暖、空调、通风、冷藏等系统。这些系统一般都自动调节和控制。
建议:
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船舶的驱动方式能更加的多样化,并且更加环保。希望能发现或发明一种新能源,在有足够快的速度,满足人类生活的实际需求的情况下,做到保护地球环境、资源,最好能结合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好处和优势,舍去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坏处、劣势。
制作人:屠飞阳 六(9)班 24号
范文三:创新的驱动力
创 新 的 驱 动 力
----三“美”
无论是一棵大树,还是一朵小花,最初的生命都是一颗小小的不起眼的种子。种子潜在于土壤中饱孕着可以萌发、可以成长的生命力。倘若我们把人类的灿烂文化,科学技术的成果,比作参天的大树,比作绚丽夺目的花卉,那它们也同样是从一粒种子萌发起来的——那是蕴藏着无限创造力的种子。随着现代意识注入教育,教师已不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播种者,唤醒者,鼓舞者——去播洒创新的种子,去唤醒创新的潜能,去鼓舞创新的志向。
创新,是人的生命迸发出的最鲜活的最富灵性的智慧的火花。即使是瞬间的,也是灿烂的;即使是粗浅的,也是可贵的。它是与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态度、敏锐的观察力、求异的思维品质,丰富的精神世界相关。而在这诸多因素中,能产生驱动、粘合作用的,便是美。
一、用天生需求的美,培育创新的土壤,让思维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
儿童对美有一种天生的需求,当他们看到一朵小花,一只飞蝶,往往会伫足凝视,并想获取它,那就是因为这小生灵的美,吸引着他们。美对于儿童确实有无穷魅力,甚至有一种强烈的感召力,凡是美的,儿童就会被吸引,就会沉浸其中,身心感到无限的畅适、愉悦。因为孩子作为审美主体,在审美感受中需求得到满足,因此产生欢乐感,思维也在无限自在的心理世界中积极展开,潜在的创新的种子就很易于在这宜人的审美场中萌动、发芽。
审美感受的愉悦,影响着儿童的想象、联想、情感及行为动作。因此一切教学活动中,美,无处不显示出一种积极的驱动,无处不产生对儿童智慧的启迪,对儿童心灵的润泽。因为美能激智,美能发辞,美能怡情,美能育德。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正是主张运用“诗”“礼”“乐”含蕴的美去完成大业。可见美的作用非同一般。
记得教《落花生》时,我在学生眼前展示一幅花生图。上面是青枝落叶,下面是埋在根部的落花生(先覆盖后揭去)。加上角色扮演、表情朗读,让学
生感受到花生埋在土里,绝不炫耀自己的那种内在的美,并由此启发学生联想开去,让他们写出自己熟悉的无生命的物体的品格。审美的愉悦,使孩子们美滋滋地想着,一个个十分兴奋,十分乐意,写出一篇篇内容各异、形式多样的小品文。光题目就有《石子》、《火柴》、《蜡烛》、《红》、《绿》、《石灰吟》、《太阳赞歌》、《铁》、《北斗星》等二十多个不同的题目,显示出全班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他们也感受到创新的快乐。倘若教《落花生》没有让孩子获得落花生含蕴的美感的经验;倘若习作时,又只是全班统一命题,没要求写出事物的美,那么,学生的思维状态,就不可能到达如此兴奋的程度,习作也不可能如此五彩纷呈。因此,我们应该热情向往,大胆创造,让教学活动成为审美活动。因为教学活动的美,绝不仅仅是色彩、是形体、是线条,它在形式美的后面蕴藏着崇高的精神世界。
二、用师生关系的美,激活创新的潜能,让情感点燃智慧的火花
中国的师道尊严是由来已久的。“师尊”则“生卑”。多少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所表现的亦步亦趋,畏首畏尾,不敢逾越雷池的思维的禁锢,正是在那教师尊严的光环笼罩下,甚至是如同绳索束缚下的产物。这虽然不是教师的本意,但这种有距离、有鸿沟的师生关系,却严重地摧残了学生处于萌芽状态的创新潜能。般说来,教师总是爱学生的。只是爱得不一样,不少老师的爱,习惯为不溢于言表,而是以“严”去表现的。具体说,就是“我教你,你得认认真真地学;我说了,你就得听”,以“划一”“听话”为“格”、为“对你负责”。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学生是以老师心中的“标准”为答案、为目标的。学生自己的思维、个性,随之在这种被动式的学习中被弱化,以至被磨灭,可以说,这是一种善意的误导。
师生关系的隔膜和不民主,必然会影响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这是许多善良的老师始料未及的。于是,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努力建立起亲和的师生关系,是激活学生创新潜能的驱动力。
1、倾注期待。
老师对学生的期待源于爱和信任。美国心理学家西尔凡诺·阿瑞提就说过:“一个善良的母亲的爱,并伴随着认为孩子能成为一个有价值有创造性人的那
种信任”是创造力的前提,并指出“这个孩子会心力向内投射,他懂得分享母亲的情感,接受她的预言,他一定要证明她的母亲是对的。充满信任的母亲的形象,永远支持着他。”这一段话,给我很大的启示,我们的学生不也常常向往着从老师那儿获得母亲般的爱吗,倘若老师也能像母亲一样,倾注期待,从心底里就确信:“我的学生潜在着智慧”,“你行”,“他也行”,“个个都行”,坚信他们都会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那么学生每天在老师的身边领略到、感受到的正是他们所需要的支撑和催化。
记得我教的一名从农村转来的学生。我想父母不在他身边,缺少关爱与督促,得设法加以弥补。我对他的策略一是关心,二是信任。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对他的言与行,甚至目光,确实是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种发自内心的爱,无论是上课请他读书,回答问题后的肯定,还是课后有意让他帮我捧作业本,当我的小助手,都包含着一种信任,给他一种力量。有一次他写了一篇短小的观察日记,错别字很多,语句也不太通顺,但是,当我看到其中的一句“我看见奶奶回来了,就挽着奶奶的胳膊回家去。”我觉得这形象感人的言辞后面透着这个孩子对奶奶的深情。我依稀看到这个一向被认为是学不进去的孩子,同样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我欣然在这句话下面加圈加点,并在全班表扬了他的进步。此后在许多场合,我有意识地把任务交给他,表扬他,连拍电视也让他参加,他终于觉得自己也和大家一样,在班上能抬起头来走路。两年后学习成绩从“差”上升到中上水平,再从他一篇篇习作,都不难看出他同样潜在着的悟性和智慧得到了初步的开发。我想,倘若我对他以“严”相待,以“常规”要求,他一定会越学越吃力,越学越厌倦,因为被动会使他丧失信心。
2、真情交融。
无论是创新精神,还是创新能力,都是以思维为核心的,而思维是不可能不带情绪的。儿童的思维更不可能无动于衷,在漫不经心的状态下进行。思维的火花往往在于它的情感色彩,当智慧溶进情感,认知进入情感王国,便会产生奇迹。因为情感影响着儿童的内心世界,可爆发出驱动力,因此,师生关系的和谐正是以情感为纽带的。真情的交融,使师与生双方都同时感受教与学的无穷的趣味与自身的无法估量的潜力,使教学活动进入师生对话、充满生命活
力的完美的境界。
在这方面我的体验是很深的。我上课时,总是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情感融进去,我觉得自己的心是和孩子的心是相通的,情是联在一起的,常常会和学生一样,忘掉了周围的一切。
记得上《冬爷爷的礼物》这一课时,我自己扮演冬爷爷,当我围上一条白围巾站在孩子面前学着老爷爷的嗓音,非常亲热地向他们问好时,孩子们兴奋极了,乐滋滋地应答:“冬爷爷您好!”顿时,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活动变成冬爷爷和孩子们的对话,使语言训练、思维训练罩上了浓郁的情感色彩,仅仅是关于雪花有多少问题要冬爷爷回答时,孩子们一下子提出“雪花为什么这么白?”“雪花为什么这么轻?”“雪花为什么落到我的小手上就不见了?”“雪花都是六个角吗?”“雪花为什么是从天上落到地下?而不是从地上飞到天上的呢?”等十几个问题。每到此时,我常常被孩子的智慧征服,我深感美好的情感会使人变得聪明起来,情感在无意间激活了创新的动机,情感的火苗点燃了智慧的火花。
3、合作互动。
和谐的师生关系,很自然也包含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亲密友爱。班上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个性,各自的长处,各自的短处。在主体性的学习中,为了激活他们各自潜在的智慧,在共同探究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在合作中求得互动;在互动中达到互补。课堂上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你提问我回答,你不足我补充,你有错我纠正,你优秀我学习,你掉队我帮助。让他们逐渐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肯定别人,学会热情帮助别人。在这种亲和的人际情境中,互动、互补。
总之,孩子的创新活动是在宽松的无拘无束中进行的。老师的期待、激励,师生间真情的交融,小伙伴的合作互动,都是为了让孩子自己手执金钥匙去开启智慧的大门。在这样亲和、互助的环境中,培养起创新的勇气,乐于创新的热情,“我能创新”的自信,最终使创新潜能得以激活。
三、用观察与想象的美,拓宽创新的空间,让思维插上翅膀
人的所言所行,所感所悟,其核心就是思维。没有思维就没有创新可言。
思维迸发出的最灿烂、最具价值的火花就是创新;说到底,思维的核心是创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那就要挖掘观察与想象的美。
1、观察,提供丰富的思维材料。
孩子怎么能想得广,想得远呢?这需要思维材料的储存,它是建筑在对周围世界认识的基础上的。因此,指导观察是必不可少的。
几年来,我在教学中总是以观察为基础,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审美,在观察中发现,在观察中探究。不仅在课堂上,通过实物的演示,图画的、以及电视屏幕的再现指导学生观察,而且在课外,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观察,以认识周围世界。在有指导的观察中,优选鲜明的感知目标,安排合理的观察程序,设计启发性的导语,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观察中想象,在观察中表述,把现场观察与儿童想象、思维、语言活动结合起来。树上的果子,地下的昆虫,蓝天的白云,飞翔的小鸟,飘舞的雪花??这些直接的富有美感的场景在孩子眼前展示时,我会饶有情趣地逗他们:“你觉得××有点像什么?”“如果把它比喻作人,也有情感,就会说话,那你该怎么说呢?”这些都会有效地拓宽孩子的思维空间。天长日久的观察,不仅为孩子观察日记提供丰富的题材,而且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培养起敏锐的观察力。正是在此过程中培养起善于审美的眼睛,善于发现的眼睛。那该是创新人才多么美好而重要的素质啊!
2、想象,让思维插上翅膀。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想象是拓宽儿童思维空间的最好的途径。孩子是富于想象的。鲁迅先生早就说过,孩子的想象力是值得敬服的。凭借想象,孩子可以上天,可以入海;凭借想象,可以到达小鸟不到达的地方。想象显示了孩子的智慧,想象带给孩子童年的快乐和幸福。
就拿教学《荷花》一课来说,上课时,我在学生面前展示了一幅画,满池塘的荷花盛开着,老师的语言描述,把学生带到荷花池边,学生仿佛真的闻到了荷花的清香,看到碧绿的荷叶,亭亭玉立的荷花以及那藏在荷花里的小莲蓬。课文的描写伴随着学生的视觉所得,与他们在生活中曾经获得的荷花的图画、
真实的荷塘都联系在一起,很自然地产生审美意象。而审美意象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每个孩子意象中各自显现的荷花的形象,虽然是千差万别的,各自的体验也是各不相同的,但是荷花的美感,连同所激起的对荷花的爱,却是共同的。孩子们纷纷用最美的词句去描述荷花、荷叶??在移情的作用下,伴随着一段充满幻想的音乐旋律,在“现在你们就是一朵荷花了”的提示下,他们深情地美美地描述着:“站在荷花池边,我久久地看着荷花,看着,看着,我仿佛变成了一朵荷花??”这“仿佛”就把他所获得的荷花美的内心的体验,通过语言把它表达出来,甚至下了课许多孩子还挤到我身边,争先恐后地表述他(她)成为荷花的想象中的画面和感受。所有这些都表明,想象本身是创新的前提,他让儿童的思维插上翅膀,并有效的拓宽了儿童的思维空间,又成为持续创造所追求的驱动力。
看,儿童潜在的创新种子在审美愉快的丰厚土壤中得以萌发;和谐的师生关系、宽阔的思维空间为创新的幼芽提供了最适宜成长的环境;在小苗成长过程中,观察与想象能力的训练,使小苗的根基更深。这样的小苗必然长成大树,结出硕果。正是在这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驱动下,学生的思维品质、审美情趣、亲和的与人合作的精神,以及扎实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那是对儿童整个心灵的滋养与完美人格的提升。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力量,位学生打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大门,使他们插上理想的翅膀,展翅飞翔。
范文四:资本的驱动力
“工业4.0”的热度在中国越炒越高,关于这个概念,不同领域有不同解读,工业4.0研究院将之定义为三个高度化――高度自动化、高度信息化、高度网络化。简单来说,机械化是1.0,电气化/自动化是工业2.0,信息化是工业3.0,网络化就是工业4.0。
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业的渗透,每一个行业的标准不一样,当这“三个高度”实现的时候,我们几乎可以认为它实现了高度智能化――高度信息化能够产生大数据;高度网络化,催生新的服务模式,包括云计算。在这种情况下,智能化的程度就比较高了。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重点研究两个方向,一个是战略,一个是模式。战略容易理解,全球战略、国家战略、区域战略和企业战略等。模式方面分三个集成,第一个是纵向集成,第二是端到端集成,第三是横向集成,这三个之间存在顺序关系。
首先是纵向集成,它发生在企业边界内,难度最低。从产业经济学来讲,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主要的创新发生在车间和工厂内部,是有边界的。机器的改进都是在车间,不可能在别的地方,不然不能称做是核心的东西,车间的革命、车间的改进、车间的智能化,这些都是发生在车间里,提升了“车间”的效率。
第二个阶段端到端集成主要发生在单一产业链,复杂度一般,供应链的作用比较重要,没有供应链的配合无法实现。除了供应链还有电子商务,互联网面向消费者那一端,要么自己做要么跟别人合作。
以工业4.0的视角来看这个问题,苹果是做得最好的,它的供应链十分强大,其他公司做不好是因为打不通下游供应链,或者供应链效率太低,跟不上节奏。端到端集成创造的价值主要是提升了产品价值或用户体验。
第三个横向集成,主要指产业链跟产业链间互相跨界或融合的过程,复杂度最高,它要求高度开放,并形成新的工业价值生态。以西门子的数字化工厂为例,它具备工业4.0的基础,但相对比较低级,因为没有实现真正的横向集成。当然,如果不能实现数字化,端到端、横向集成根本无法推动。
基于我们对工业4.0体系的理解和对远景的描述,当分布式、网络式的制造形态出现时,未来工厂形态会发生重大变化。
100年前,换电灯泡是专家干的事情,但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以汽车为例,大家都知道汽车有四大工艺,这是基于当下能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所产生的形态――生产线、流水线和100多年前没有本质的不同,只是部分实现了机器人的应用。将来科学家、技术专家能够设计一个全新的生产制造方式,可能根本不需要现有的工艺,那时,现有的流程、流水线都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大家都熟悉IKEA,是将不同模块的家具买回去自己安装,PC的DIY曾经风靡一时,手机也一样,谷歌现在有一个完全模块化的计划,谁说未来汽车行业不能实现这样的模块化组装呢?
?工业化对人类的影响巨大,汽车行业也将如此,只是现在我们还没有产生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互联网完全改变想象力的东西没有产生。
技术变革与金融资本
工业4.0时代有两个驱动力:一是技术创新,一是资本市场。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应该形成一种逻辑,利用多种工具促进企业发展,促进国家产业升级。技术变革一直跟金融资本有关联,工业4.0时代的金融资本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卡萝塔?佩蕾丝在《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中分析了技术变革与金融资本的关系,前三次工业革命中,金融资本一直伴随着每次技术革命,成为重要的驱动力。
在工业1.0时期,机械化导致工厂出现,小型资本参与其中,到了工业2.0时代,电气化导致规模化制造模式出现,现代资本市场形成。工业3.0时代,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促使大规模制造的出现,这时候就需要金融创新,而在工业4.0时代,高度自动化、高度信息化和高度网络化将导致大规模个性化制造的出现,专业投资变得更加重要。
工业4.0是一次技术革命,它具有技术革命所拥有的所有生命周期,金融资本与生产资本在技术革命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规律,目前,我们处于工业4.0的大爆炸前期,金融资本即将跟技术革命进行恋爱,但我们需要新的投融资逻辑和方法。技术变革带来的拐点将凸显资本家眼光和勇气的价值。
传统的以PE为基本计量手段的投资方法,将让步真正的金融投资价值,这将推动中国制造快速进入工业4.0时代,这样也将产生属于制造业的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三大互联网公司的缩写)公司,德国工业4.0的基本动力在于资本回报的要求,资本可以对社会资源进行调配,从国家战略来讲,各种资源是全球化配置,资本也不例外,中国前30年的快速成长跟全球化资本支持不无关系。
在工业4.0大爆炸前期,资本应该进入可以带来竞争优势的领域,而不是PE的回报。了解工业4.0实施面临的困难,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工业4.0时代的资本投资机会。按照传统的投资逻辑,PE是考虑估值的核心要素,但在工业4.0时代应该重新认识。
你是投资于符合传统商业逻辑的锯子,还是投资于上山的道路,这是一个资本投资逻辑和战略选择问题,要看实力,还有就是能不能做,**总理把资本市场做起来是一个很好的事情,有了资本市场就不用自己买单。自己买单利润低,无法实现快速发展,可能错失改变格局的机会。
另外,软件企业想买一些硬件资产,硬件企业则并购物联网方面的东西比较多。物联网公司和制造业还是需要结合的。物联网简单来讲就是传感器,传感器在所有制造行业都需要,通用性强,买过来就可以马上用,市场覆盖很大。
企业智能化改造,首先要部署传感器,没有传感器无法做智能化,所有工厂改造都需要物联网。两个方面同时推动,做软件的推动硬件,做硬件的推动软件,通过这样的逻辑不断往前演进。
因此,关于工业4.0,完全从技术角度看问题其实是很狭隘的,我们需要从一个更商业化的角度去看待它,如果我们认为它是一个产业革命,其实就要产业经济学家来研究,现在谈工业4.0的专家大都来自技术领域,当然不是说技术不重要,但这并不仅仅纯粹是技术。 虽然互联网领域的资本浪潮一浪高于一浪,但生产领域的投资机会将远远多于互联网,因为工业4.0将给“中国制造”带来非凡的投资机会,找到如何构建工业4.0时代的竞争优势,是中国资本的投资逻辑。
可以以三大集成为基础,从自己最有把握的领域入手,逐步深化投资逻辑。从现在的各种投资来看,大都是投资于改造现有工厂的发展,也就是所谓纵向集成的领域――数字化工厂。
事实上,传统包袱不重的企业,可以进入一些为产业链提供创新服务的领域,比如如果企业具有创新能力,特别是具有技术创新和业务设计能力,可以介入到端到端集成中来,诸如预测性维护就是一个较新的工业4.0业务领域。
对于可以产生“新工业价值生态”的横向集成投资机会,主要战略控制点在工业4.0的标准和专利,这将是未来工业4.0时代的竞争成败关键。具有远大抱负的金融资本,可以用5年左右的时间,投资于横向集成带来的机会。
但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企业急于把工业4.0落地,这可能不容易达成,工业4.0短期内难以实现盈利。一个有理想的、有抱负的企业家,一定能忍受短期不赢利,甚至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发工资,将来的前景会很大,既想把短期的利益兼顾,又想把长期的利益兼顾,是比较困难的。
当时西门子购买了UGS,花了35亿美元,那个时候UGS一年的收入才12亿美元,因此专家们都说这个并购太昂贵了,大家觉得西门子吃亏了。但现在看来这是一步成功的棋,UGS过来就是PLM,是西门子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最核心的部分,现在100亿美元都不卖,这就是工业4.0时代的战略布局。
目前,有一些在中国的国际企业把一些业务出售,很多人误解为国外企业开始退出中国市场,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它们是在调整。中国人很贪婪,喜欢做加法,很少做减法。很多企业家都很贪婪,什么都想要纳入自己的口袋,这一点就不如国际企业有减有加的做法。
工业4.0与汽车业
汽车业的社会技术体系改变很大的,汽车是高科技产品,将来还会成为高科技应用最为频繁、最为深入的一个领域。
互联网行业总是想整合汽车,但它们还没想明白,不够深入。按照德国工业4.0的体系来讲,它所谓的无人驾驶和智能汽车是跟美国和中国都不一样,它利用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来改造汽车。说实话,目前汽车行业压力不大,等到BAT们真正把无人驾驶汽车生产出来的时候,整车商们才会真正着急。
德国有几个行业非常厉害,汽车行业毫无疑问是其中一个,它们有很多研究机构,产学研结合在一起的也很多。在德国一共有9所一流院校叫做TU9,有点像美国常青藤,好多学院都在研究工业4.0,把工业4.0和CPS整合进去了,这一技术架构改变了我们对未来的认识。
汽车本身物理的部分多,信息化的东西不多,因此更符合CPS为核心的改造方式。德国人认为应该把信息化做得更为成熟一些,并且还要将它联网。
车联网的概念,其实还包括了通信网络连接、基础设施连接,不确定是否要通过运营商网络连接,很有可能会通过专有的工业无线网的连接,可以将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做一个备用方案,或者用卫星通信技术来做备用系统。
这个才叫真正的车联网,连接起来以后上面加入一些应用。不一定用苹果的App Store,也不一定要用谷歌的,可以用完全不同的体系。
人与车、车与车、车与周边环境等,是一种技术解决方案。德国人对此有一套整体的思考,美国也有,但是我觉得中国这方面思考的不足,本质上无非就是连接、服务等诸如此类的东西。
汽车行业的供应商要比整车厂压力更大,这些配件厂商在整个架构里的话语权不够强,社会压力大,所以必须创新。其他的互联网汽车等,它们迫切想找到入口,胆子就更大一点,步伐就更快一些。整个汽车行业来讲,创新会比较多。
中国整车几乎都上市了,还有一些汽车链条上企业也上市了,可想而知这些人希望通过资本市场,为自己的创新来买单,然后推动布局向前发展。我自己预计在未来5年时间,汽车行业会发生很多变化。
第一,国家在提自主创新,现在资本市场开放,我相信会尽快吸纳一些新的技术、模式,这个行业就会发生一些改变,会有空间。
其二,信息技术或者互联网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是多层面的、多视角的。在汽车制造上,生产工艺会有一些突破的地方和更多的改进。
其三,车辆卖出去,会有一些延伸出来的服务,也会产生创新。
第四,汽车个性化方面会产生一些突破。在制造时就开始个性化了,新的工艺会产生并实现快速突破。
另外,后市场也有很多东西会有突破,看整个动态竞争变化可能会挖掘出一些消费点出来。
从大环境、目标和结果来看,实现这个过程需要做出巨大改变。按照这个思路来思考,从一个产品的创意、设计、生产、交付,销售整个环节整个链条上面来看,有很多的难点。
第一,大家能不能接受,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改变,是需要时间的。这个还是不太容易的,目前还是希望在淘宝或京东或实体店购买东西。观念引导,肯定不是几年的时间,十年二十年不好说。
第二,信息系统或互联网系统,能不能支持这种流程贯通,或者说能不能做到一个在网或者在手机上下单,并支持提供定制个性化的产品。它一定有一个信息系统或是互联网系统、在线系统和一些相匹配的新技术的产生才可能实现。在需求这一方面需要设计,让消费者很简单地就能参与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先行去引导消费,同时消费上的需求倒逼技术层面。这两方面是互相影响的。一定会有技术创新发生、需求买单,它促进企业家不断地投入,形成优势和差异化。
范文五:尚勇:科技创新有能力担当第一驱动力的重任【科协动态】
《中国科学报》:您如何看待科技界担负的历史使命?科技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
尚勇:党的十八大以来,****就科技创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指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十三五”规划都对科技创新进行了战略部署。总体看,到2020年要把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是一个重大而繁重的任务,科技界担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一是我国科技发展成就巨大,但大而不强的矛盾凸显,科技界必须更加强化问题意识。目前,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1%,国家创新能力世界排名大幅上升,国际科技论文数量、申请专利数量、研发投入等指标均居世界前列,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但目前我国尖端人才数量堪忧,高被引科学家数量不足全球的4%,我国没有一家企业进入“全球创新百强”最新榜单,这与我国科技大国的地位和形象反差很大。
二是科技界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担当。我国经济大个头存在的“阿喀琉斯之踵”,已成为竞争发展的心头之忧。特别是事关国家安全和产业竞争的核心技术自给率严重不足等成为供给侧的最大短板。如果不下大力气扭转,“第一动力”的支撑作用就难以发挥。
三是产业变革、新科技革命与我国动力转换和经济转型同频共振。从科技创新能力看,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当前,全球正处在新科技和产业革命的交汇点上,追赶跨越的战略窗口期清晰可见。我们必须敏锐把握发展趋势,选择恰当的突破口,在科技创新的新赛场和游戏规则转变中把握主动权,后来居上、弯道超车。
四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顶层设计蓝图已经绘就,关键是狠抓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制定了清晰的路线图,科技界必须发扬钉钉子的实干精神,既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也要有锲而不舍的意志。
《中国科学报》:科技体制改革在发挥第一驱动力作用方面,具有什么样的作用?需要加快突破的关键改革方向有哪些?
尚勇: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是一车两轮。“十三五”时期,要把深化科技改革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杠杆和切入点,以鲜明的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破除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藩篱。
一是着力解决创新资源配置碎片化和效率不高的问题。要把科技体制改革措施落实到位,解决创新资源分散重复问题,加快建立健全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科技体制的改革抓住了宏观管理改革的要害,下一步要建立完善沟通协调机制,打破部门隔阂,清除阻碍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
二是着力解决创新力量优化配置问题。优化科技布局,以国家实验室建设为引领,打造国家的创新战略力量,带动科技力量的系统布局。聚焦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方向,前瞻布局,主动作为,实施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通过基金扶持引导,支持科研人员好奇心驱动的发明创造,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
三是着力解决创新人才发展和学术环境优化问题。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五大环境建设的任务。优化科研管理环境,关键是消除科研机构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和“官本位”弊端。优化宏观政策环境,关键在于减少对科研机构和学术活动的直接干预。优化学术民主环境,必须大力倡导科学面前人人平等,鼓励学术争鸣和质疑批判。优化学术诚信环境,树立良好学风。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促进优秀科研人才脱颖而出。
四是着力解决科技评价导向问题。深化科技评价导向改革,关键在于改变目前存在的论文至上、过度依赖SCI的导向,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和服务国家目标的导向,形成针对不同类型创新活力和创新主体,科学分类、差别评价的科技评价体系。重点在评价标准改革、全面落实评价自主权,建立市场评价技术创新成果的机制,改革宏观管理,强化第三方评价等方面综合施策。
五是着力突破科研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要接好创新和转化的接力棒,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快建立主要由市场评价技术创新成果的机制,落实好成果转化法和科研成果转化实施细则,鼓励科技人员自主创业,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以改革点燃释放创新活力。
《中国科学报》:去年以来,中央对科协系统深化改革进行了系统部署,您认为科协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尚勇:不久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经审议通过《科协系统深化改革方案》,这为科协组织进一步围绕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组织带领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主战场建功立业指明了方向。
科协的核心任务可以归纳为“四个服务”,即“为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为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是核心,就是要更加广泛地联系科技工作者,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高度重视他们的利益关切,切实为他们排忧解难,充分激发他们的创新创造活力。
“十三五”期间,科协将全力推动平台型、开放型、枢纽型组织建设,搭建学术交流协同创新平台,促进学术交流与碰撞,鼓励学科交叉与融合,打造学会联合体,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积极推动协同创新。
中央已明确要求科协要成为国家高端科技创新智库,这是科协组织“四服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将围绕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和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决策支撑,逐步形成具有科协组织特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高端科技创新智库。
《中国科学报》:您认为“十三五”科技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在推动落实中的关键是什么?
尚勇:推动改革的关键在于选准突破口,扭住关键、精准发力,使重大改革任务切实发挥牵一发动全身的效应。同时,科技改革必须更加注重系统性,要与经济社会领域的改革同步推进,相互协调,为科技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体制保障。
目前,改革已日益进入深水区,对现有利益格局的调整势在必行,难度也不断加大。所以更要始终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抓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既当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敢于担当的促进派,更要以实干家的狠劲韧劲,把改革举措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