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回答楼主的提问:
既然楼主能够提出【文正】这个词就证明不是完全不了解中国古代的谥号。在历史上,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大多都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
范文程对清廷的贡献我们就不讨论了,为什么不是【文正】这里只说几点猜测:
一、投降卖国,中国古代文人一般讲究“忠诚不侍二主”。这个不良历史记录或许是让【文正】跌到【文肃】一些原因。同时期的获得这个谥号的汤斌更是被康熙帝指责为伪道学。
二、与满清权贵结仇,曾经被豫郡王多铎抢夺妻子。虽然最后事件得到解决,可后来在政治上依附多尔衮必定因此而得罪大量统治阶级的权贵。谥号并不完全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
三、野史中有出现范文程与孝庄的绯闻。据说皇太极用美人计劝降范文程,用的就是孝庄。二人有男女间的不正当关系。
以上只是部分推测。其实范文程的谥号【文肃】还是不错了:
“肃”在谥号中不但是个美谥,还是美谥中的上谥,比恭、敬、安、诚、惠之类的谥号高得多。在清代,“文肃”是仅次于“文忠”、“文正”、“文端”、“文襄”的谥号。
当然按照范文程的功劳来说是不够的,就好像征东将军和镇东将军的区别,说白了就是一品和二品的区别。至于具体什么原因,后人真不好说了。
满意请采纳,不满意请继续追问!
洪承畴降清的真正原因
洪承畴是经过心理挣扎才投降清朝的。
他儒学根底深厚,自然知道纲常伦理,重视个人名节。
被俘之初,洪承畴不发一言,对来劝降的人闭目不见,只求速死。
求死和求降的转变是怎么完成的呢?肯定不是皇太极和庄妃这对夫妻施展美人计的结果。
倒是比洪承畴早降清的汉人范文程抓住了洪的心理——这个范文程是范仲淹的后裔,当初主动投奔清朝,引起了大明朝野不小的骚动。
范文程来劝降的时候,洪承畴根本就不看他,闭目养神。
范文程也没想一次就能劝降洪承畴,丝毫不提招降之事,反而和洪承畴大谈诗书典籍。
洪承畴久居兵戎,又身陷塞外,竟然听到中原掌故和儒家典籍,耳目一新,睁眼和范文程相谈甚欢。
谈话间,房梁上落下来一块燕泥,正掉在洪承畴的衣服上。
洪承畴一面说话,一面轻轻地把它掸掉。
范文程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回去奏报皇太极:“洪承畴不死矣。
承畴对敝袍犹爱惜若此,况其身耶?”的确,洪承畴并没有必死之心。
他对人世有深深的留恋。
从小,洪承畴就立志要治国平天下,从政后事业心很重。
他办事务实狠辣,涉猎广阔。
被俘时,洪承畴50岁,身体还很好,能力卓越,政治经验丰富,正处于迎接事业新辉煌的关键时刻。
原本想着大干一场,突然成了阶下囚,洪承畴不甘心。
皇太极很赞同范文程对洪承畴的判断,对洪承畴的恩遇更加优厚,希望招降为己所用。
良禽择木而栖。
崇祯和皇太极相比,崇祯乖戾多动、政无定法、吝啬多疑,政治上极不成熟;皇太极则稳重厚道,文韬武略远在崇祯之上,他统率的清王朝朝气蓬勃,正处于茁壮成长时期。
回想崇祯皇帝治下明朝臣子的遭遇(比如袁崇焕、孙传庭),再看看皇太极治下清朝百官的状态和前途,洪承畴的心理天平开始朝皇太极和清王朝一边倾斜了。
直到有一天,皇太极见洪承畴衣服单薄,当即脱下身上的貂裘披在洪承畴的身上,洪承畴大受感动。
他有治国平天下的能力和经验,就缺少需要皇帝支持的“天时”了,当即表示归顺大清。
皇太极喜出望外,宣布找到了平定天下的向导。
《苏武传》里描写了卫律劝降和李陵劝降的情节
卫律劝降,两人相对如短兵相接,唇枪舌剑,惊心动魄。
卫律首先剑斩虞常作为威胁,并以“谋杀单于近臣”的罪名举剑欲击张胜。
在这种情势下,意志软弱的张胜请降。
卫律马上利用这有利局势,以“相坐”的罪名胁迫苏武。
这时,如果承认自己与虞常之变有牵连,就为匈奴攻击汉朝制造了口实,使匈奴在舆论上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
因此,苏武很沉稳地对“相坐”的罪名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回击:“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声明作为汉朝的正式使节,与虞常的行动没有任何牵连,再一次维护了国家的声誉,并且在卫律“举剑拟之”作出要杀他的样子的情况下,苏武巍然不动。
卫律见威胁无效,只得改换手段采用软的一套,以自己为例,企图以荣华富贵打动苏武。
苏武却趁此机会反守为攻,力斥卫律叛国降敌的可耻,宣扬国家力量的强大。
这一大段话,苏武说得酣畅淋漓,既使卫律折服,也使匈奴不敢轻易加害于他。
李陵的劝降。
李陵作为苏武相知甚深的同事和交情甚笃的朋友,深知以死相威胁,以富贵为诱惑,以幽禁断食来逼迫,均不能让苏武屈服。
对苏武这样刚直和有着极为坚定的信念的人,只能从精神上、心理上着手。
从李陵口中得知,苏武的哥哥苏嘉因被弹劾大不敬,伏剑自杀;弟弟苏贤,因为逐捕犯罪的宦骑不得,服毒药自杀;苏武的母亲已经逝世,妻子已经改嫁;虽有两女一男,也是存亡不可得知。
这一系列的变故,对苏武的打击之重可想而知。
如果苏武是为了求得忠君的名节,那么,处在北海牧羊最终不得归汉的情况下,只能是:“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如果苏武是留恋着汉朝的家庭而拒不肯降,现在的苏武可说是家破人亡,没有什么可顾虑了。
如果苏武是为了效忠君主而拒降,则李陵认为汉主完全不值得效忠:“陛下春秋高,法令无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而且苏武兄弟之死,全与君主的残暴有关。
你效忠君主,可君主又对你怎样呢?这里,李陵处处为苏武着想,把声名流传、家庭安全、效忠君王等一般人视为信念的东西一一推翻。
辅之以李陵自己的遭遇,更使他的劝降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再加李陵与苏武的关系,苏武又受到友情的逼迫。
这时候,只要苏武的思想稍有一点杂念,精神就会立即全面崩溃。
苏武的断然拒绝却使他的形象更加光耀夺目。
李陵的劝降衬出苏武的精神境界上升到一个极高的层次。
孝庄和范文程是什么关系
《清史演义》这个记述,在民间广泛流传。
,审阅有关洪承畴降清的所有能看到的史料,绝无“演义”中记述的这些内容。
“演义”属小说类,情节可以根据作者爱憎进行编造,本不足信。
显然,这些编述的目的,在贬低洪承畴和贬损庄妃。
事实上,庄妃是不可能独自一人去看望洪承畴的,起码会有宫女随从;而且,沈阳的清宫院落不是很大,皇太极住的清宁宫,与庄妃所住宫室在一个院落,庄妃的一举一动其他嫔妃也能看得到。
皇太极为顾及自己的颜面,也不会同意庄妃去用“美人计”说降洪承畴,这是一般常识。
况且,《清史演义》在讲这个内容的第一句话就是:“原来洪承畴人本刚正,只是有一桩好色的奇癖。
”这话自然是丑化洪承畴的。
实际上,洪承畴在个人生活上很遵守儒家道德,并没有什么风流之举。
庄妃说降洪承畴未必是历史事实。
但庄妃聪明贤慧,为皇太极出了劝降洪承畴的主意,倒还是有可能的。
庄妃即孝庄皇太后在清朝历史上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帮助年仅六岁的福临战胜多尔衮等强大对手登上帝位,又帮助康熙消灭了鳌拜。
在清朝入关之前,庄妃最具传奇的传说就是她劝降了曾誓死不降的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
松锦战役失败被俘后,洪承畴被关押在故宫里边的三关庙内,皇太极多次派人劝降,洪承畴不予理睬,甚至绝食求死。
后来降清的汉官范文程前去劝降,他发现洪承畴几次将落在衣服上的灰尘掸去,于是他回去告诉皇太极,说洪承畴“必不死”,美女劝降的计划开始展开。
在夜深人静之时,洪承畴卧在床上,这时一个楚楚动人的少妇走到面前,轻声软语地叫声“大人”,然后表示了对洪承畴誓死如归气节的仰慕。
洪承畴立刻感觉到被人关心的温暖,世上竟有这样了解他的美女,不禁想到自己统率千军万马的威风和家中的娇妻美妾,求死之心立即动摇。
美女见机送上一杯香茶,多日未进食的洪承畴喝下后立刻精神了许多。
美女走后,洪承畴觉得人间美好,决定降清。
传说中,这位美女就是庄妃。
佟悦介绍,这些都是野史中的传说,没有文字作证。
历史资料记载,皇太极亲自到三关庙看望洪承畴,并亲手将貂皮大衣披在洪承畴身上,洪承畴于是跪地称臣。
佟悦分析,在皇太极劝降之前,可能已经有美女做好了招降的前期工作,庄妃劝降也有可能。
南宋民族英雄,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
洪承畴被俘之初,确实坚决不降。
史料也证明这一点。
《明季北略》里说他被俘后,不屈,命之跪,承畴曰:“吾天朝大臣,岂拜小邦王子乎!”清廷无奈,就把他“拘锁北馆”,不给饭吃,“只给菽水喝”,想用虐待的办法来消磨他的意志。
然而洪承畴并不惧怕,反而以绝食相抗,“米浆不入口者七日”,不过仍然是“求死不得”。
《清朝全史》和《清史稿》里所说的洪承畴降清的关键之举,都是由于皇太极亲自去看他,并把自己的貂裘亲手给洪承畴披上,洪承畴受到感动,才归顺了清朝。
应当说洪承畴从坚决不降到决定降清,是皇太极招降政策的结果。
皇太极为此费了很大力气,做了很多工作,一些比较有作为的汉臣,如范文程、张存仁,也起了重要作用。
当然,洪承畴也从皇太极的礼贤下士和宽广胸怀中,看到清朝有可能成功,而明朝的腐败已很难重振基业,这大概也是洪承畴决心降清的原因之一。
至于民间广泛流传着洪承畴的降清,是由于皇太极的爱妃博尔济吉特氏做工作的结果,似乎并无根据。
根据史料可以知道,洪承畴投降清朝的原因,异常复杂。
洪承畴在明朝官场二十多年,对明朝廷内部的腐败情况非常清楚,他也同李自成的农民军作战过,对农民军的情况也比较了解。
他又同清军作战,对清朝又有着新的认识。
经过对明朝、清朝和“大顺”这三种政治势力的对比,洪承畴从中看出,最有希望最后完成江山一统的是清朝。
这应该是洪承畴投降清朝的根本原因。
而皇太极能够亲自出马来劝降,更加深了他对清朝的这种认识。
据说,还在松山城中时,就曾经有人劝说洪承畴投降,被他坚决拒绝。
因叛将献城而被俘后,清兵把他带到主帅面前,强迫他下跪,他轻蔑地说:“我乃天朝大臣,岂能在小邦王子面前下跪! ”摆明了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那么这个铮铮铁汉为何后来又改了主意呢?史上最“桃色”的劝降幕后——庄妃色诱洪承畴究竟有几分可信度? 洪承畴被押解到盛京后,关在皇宫内的三官庙里。
他已经下了必死的决心,每天披头散发,脚,不吃不喝,对皇太极骂不绝口。
皇太极不仅不生气,还动员了盛京城中所有能动员的力量前去劝降,这其中大部分是洪承畴以往在明朝的同事们,让他们现身说法。
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范文程。
在大多数人劝降无效的情况下,范文程出场了。
名士就是有名士的风度,他面对洪承畴的暴跳如雷不但不恼怒,反而和风细雨与之谈古论今,让洪承畴不得不反思: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人就怕冷静,就怕想到值不值,一旦从牛角尖中钻出来,发现天地之大,就不会一心求死了。
恰在这时,积在房梁上的灰尘飘落下来,落在了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不由自主地用手轻轻掸去。
这个细微的动作被范文程看在眼中,他暗自一笑,随即告辞出来,径直向皇太极禀报:“承畴不会死,这种时候,他连衣服尚且爱惜,何况生命呢。
”洪承畴是经过心理挣扎才投降清朝的。
他儒学根底深厚,自然知道纲常伦理,重视个人名节。
被俘之初,洪承畴不发一言,对来劝降的人闭目不见,只求速死。
求死和求降的转变是怎么完成的呢?肯定不是皇太极和庄妃这对夫妻施展美人计的结果。
倒是比洪承畴早降清的汉人范文程抓住了洪的心理——这个范文程是范仲淹的后裔,当初主动投奔清朝,引起了大明朝野不小的骚动。
范文程来劝降的时候,洪承畴根本就不看他,闭目养神。
范文程也没想一次就能劝降洪承畴,丝毫不提招降之事,反而和洪承畴大谈诗书典籍。
洪承畴久居兵戎,又身陷塞外,竟然听到中原掌故和儒家典籍,耳目一新,睁眼和范文程相谈甚欢。
谈话间,房梁上落下来一块燕泥,正掉在洪承畴的衣服上。
洪承畴一面说话,一面轻轻地把它掸掉。
范文程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回去奏报皇太极:“洪承畴不死矣。
承畴对敝袍犹爱惜若此,况其身耶?”的确,洪承畴并没有必死之心。
他对人世有深深的留恋。
从小,洪承畴就立志要治国平天下,从政后事业心很重。
他办事务实狠辣,涉猎广阔。
被俘时,洪承畴50岁,身体还很好,能力卓越,政治经验丰富,正处于迎接事业新辉煌的关键时刻。
原本想着大干一场,突然成了阶下囚,洪承畴不甘心。
皇太极很赞同范文程对洪承畴的判断,对洪承畴的恩遇更加优厚,希望招降为己所用。
良禽择木而栖。
崇祯和皇太极相比,崇祯乖戾多动、政无定法、吝啬多疑,政治上极不成熟;皇太极则稳重厚道,文韬武略远在崇祯之上,他统率的清王朝朝气蓬勃,正处于茁壮成长时期。
回想崇祯皇帝治下明朝臣子的遭遇(比如袁崇焕、孙传庭),再看看皇太极治下清朝百官的状态和前途,洪承畴的心理天平开始朝皇太极和清王朝一边倾斜了。
直到有一天,皇太极见洪承畴衣服单薄,当即脱下身上的貂裘披在洪承畴的身上,洪承畴大受感动。
他有治国平天下的能力和经验,就缺少需要皇帝支持的“天时”了,当即表示归顺大清。
皇太极喜出望外,宣布找到了平定天下的向导。
三国志11怎么刘备劝降公孙瓒 我已经占了三分之一的国土 公孙瓒在河...
卫律和李陵都劝过,首先,卫律与李陵和苏武的关系不同。
卫律原来是汉人,但已经投降,成为国家民族的罪人,可耻的叛徒,对于热爱祖国的苏武而言是敌人,所以不用客气。
李陵虽然也已投降,但原来与苏武“俱为侍中”“陵与子卿素厚”,是亦敌亦友的关系。
二人劝降的方式不同,苏武的回答方式也不相同。
卫律手段卑鄙,态度傲慢,苏武对其威逼“不动”,对其利诱则“不应”,表现对其为人的鄙夷。
当他说出“与君为兄弟”的话后,苏武终于忍无可忍,“骂律”,自始至终都以强硬的姿态抵抗。
李陵则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文雅方式,“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苏武全然不为所动,称李陵为“王”,划清二人的关系,表明自己的立场。
采用的是绵里藏针、有理有节的方式。
对二人不同的回答表现了苏武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大义凛然的品格。
李陵劝降苏武时,曾对他诉说过汉武帝的刻薄寡恩,这一点在这段材料中得到印证。
以“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之功却“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
同时,李陵在衡量人生价值时是以个人利益得失为标准的,而苏武则以国家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
苏武明知汉武帝的刻薄寡恩,还是要归汉,是因为在他心中,君国一家,他抵死也要作汉臣,其实是忠于祖国。
所以,汉帝给他多少赏赐他并不在乎。
他在乎的是自己终于完成了使命,维护了国家民族尊严。
这样,两人的境界高下便很分明了,更能说明苏武的伟大。
这是我查到的,希望可以帮助你....
洪承畴是怎么死的?
洪承畴(1593~1665年),字彦演,号亨九,出生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泉州府南安县二十七都英山霞美乡(今英都镇良山村霞美)人。
家世洪承畴出身望族后裔,是武荣翁山洪氏第十二代孙,属东轩五房,书香门第。
到了他的曾祖父辈,已是家道中落,并不富裕。
曾祖父洪以诜,痒生(秀才)。
祖父洪有秩,贡生。
文章有名气,早年卒于赴考途中。
夫人戴氏在有秩死后生下遗腹子洪启熙(字尔朝,号幼迹公),就是洪承畴的父亲。
戴氏孝事姑婆,抚孤成长,被朝廷表节孝烈女,累赠一品夫人。
父洪启熙也中秀才,性格庄重,以至孝名闻乡里。
娶妻傅氏,是名门闺秀,教子极严。
生子三,长承畴,次承畹,三洪承畯。
承畹早逝。
承峻是名闻泉郡的书法家。
出仕洪承畴童年入溪益馆读书。
因家境贫寒,11岁辍学,在家帮母做豆干,每日清晨还要到英圩埔走街串巷叫卖豆干。
当时西轩长房的才子洪启胤在水沟馆办村学,洪承畴叫卖豆干之余,常在学馆外听课,偶尔也帮学生做对子。
洪启胤发现洪承畴极有天份且抱负不凡,免费收洪承畴为徒,重返校门。
洪承畴学习用功,博览群书。
启胤老师的《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孙子兵法》等书都被他借来认真研读,从小就表现了治国平天下的愿望,甚得洪启胤赏识。
洪启胤曾在洪承畴的一篇文中批下“家驹千里,国石万钧”的评语。
洪承畴在水沟馆读了五年书后,又到泉州城北学馆读书。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23岁的洪承畴赴省参加乡试,为乙卯科中式第十九名举人。
次年,赴京会试,连捷登科,为丙辰科殿试二甲第十四名,赐进士出身。
总督三边洪承畴初授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历员外郎、郎中等职,在刑部任事6年。
明·天启二年(1622年)擢升浙江提学佥事,以才高识士,所选人才皆俊奇,为朝廷所器重,2年后升迁两浙承宣布政左参议。
明·天启七年(1627年),升陕西督道参议。
明末政治腐败,农村破产,压迫剥削日益加重,陕西又逢旱灾,人民无法生活。
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王嘉胤、杨六、不沾泥等在陕西府谷等地首举义旗,全陕响应。
从崇祯元年(1628年)至崇祯三年间,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先后起义,陕境共有义军100余部。
一部份官军边兵,因缺饷哗变,亦加入义军,并成为骨干。
明廷令三边总督杨鹤“剿抚兼施、以抚为主”。
崇祯二年(1629年),农民军王左挂、苗美率兵进攻韩城。
陕西总督杨鹤手中无将,情急之下,令当时还是参政的洪承畴领兵出战。
洪承畴斩杀敌兵三百人,解了韩城之围,顿时名声大噪。
崇祯三年(1630年)六月,洪承畴被任为延绥巡抚。
作为杨鹤手下干将,本该支持上司的“招抚政策”,可是洪承畴没有,他反而大力剿匪。
而且不仅剿匪,且并“杀降”!当时被其杀掉的投降“贼军”多达数万,这也是洪承畴出现在每本历史书上都是“反动人物”的原因。
其实如果读过明末“贼军”史就不难发现,李自成、张献忠曾多次诈降,养精蓄锐一段时间后再反。
明朝多次对“贼军”剿而不死,就是因为这种诈降。
由此可见,洪承畴在这方面是颇有先见之明的。
明廷无力养活大批饥民,已就抚者,纷纷再起。
崇祯四年(1633年),三边总督杨鹤为此被罢官入狱,洪承畴继任陕西三边总督。
洪承畴改杨鹤的“边剿边抚(诱降)”为“全力清剿”、“以剿坚抚,先剿后抚”方针,集中兵力进攻陕西农民军。
崇祯五年(1632年)春天,一股农民军由于顶不住官军的压力,向庆阳突围。
洪承畴亲赴庆阳,指挥会战。
双方在西澳激战数十次,农民军损失惨重,首领杜三、杨老柴被斩杀。
此战一扫多年官军之颓气,被朝廷称为“西澳大捷”。
各部义军先后东进,崇祯四年(1631年)至六年(1633年),活动中心移至山西。
作战亦由极度分散,各自为战发展为相对集中,互相呼应。
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罗汝才等部20余万人,号称36营,一度破大宁、隰州、泽州、寿阳等城。
崇祯六年(1633年)冬,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等24营10余万人突破官军包围,经渑池县突破黄河防线,转进至明军力量薄弱的豫西楚北,以郧阳为中心,分部来往穿插于豫楚川陕之间,利用官军分兵守境,互不协同的弱点,进行游击性质的流动作战。
明军不得不分兵把守要隘,穷于追剿,陷入战线过长,兵力分散的困境。
洪承畴为改变被动局面,以重兵包围起义中心地区,实施重点进攻,高迎祥义军接连败于确山、朱仙镇(今河南开封市西南)等地,被迫转入西部山区。
明廷为改变“事权不一、相互观望”被动局面,改用“集中兵力,全面围剿”方针。
崇祯七年(1634),以陈奇瑜为五省总督,统一指挥陕晋豫川及湖广官军,由四面分进合击,企图一举尽歼各部义军。
义军相继转进汉中,围剿落空。
明·崇祯七年(1634年)十二月,明思宗朱由检撤陈奇瑜,洪承畴仍任陕西三边总督,以功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军务,成为明廷镇压农民起义的主要军事统帅。
当其调动官军入陕,重新组织围攻时,当时农民军聚集在陕西的有20余万人,其中以闯王高迎祥,及其部属李自成的力量最为强大...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范文程谥号为什么不是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