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篇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含答案)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
配平方法: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变偶数法、归一法、
待定系数法。(1)观察法:观察顺序为从复杂入手,推导其它(具
体观察顺序 Na2SO4 + Cu(OH)2
(2) Mg+HClAl2(SO4)3 + H2?
(5) Fe(OH)3 + H2SO4 Fe2(SO4)3 + H2O
(6) Al2(SO4)3 + NaOH K2MnO4 + MnO2 + O2?
(2) Al+CuSO4 Na2SO4 + Fe(OH)3
(6) Fe(OH)3+H2SO4 Fe2(SO4)3 + H2O
(7) CH4 + O2
(8) C + CO2
(9) NH3 + O2 点燃 CO2 + H2O CO NO + H2O
Fe + CO2 高温催化剂高温(10) CO + Fe2O3
二 练习
1在X + 2O2===CO2 + 2H2O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
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
2 ACOBCH4 C CH3OH D C2H4
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式为: X + 3 O2=== 2CO2 + 3 H2O,根据质量
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
3
4 AC2H4 B C2H4O CC2H6 D C2H6O 在4Cu + 10HNO3 =
4Cu(NO3)3 + X + 5H2O反应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 ANOBNO2 C N2OD N2O3
物质X和B2能发生下列反应:2X + B2 = 2 AB3,则X的化学式是:
A AB2 BA2B2 C AB3 D A2B3
5 某化合物R在空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关于R化学式叙述正确的是:
A R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 R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
C R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6 DR不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但一定不含有氧元素 某物质W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了4.4克CO2和3.6克的水,消耗的氧气为6.4克 ,
则W中所含有的元素判断正确的是:
A 一定含有C H元素,不含O元素 B 一定含有 C H 元素,可能有O元素
C 一定含有C H O三种元素 D 条件不足,不能判断
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过程中,氢气与氧气的质量之比是: 7
A1 :1 B 2 :1 C 2 :32 D4 : 32
8 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D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
9白色固体粉末氯酸钾(KClO3)在二氧化锰(MnO2)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地生成
氯化钾(KCl)和氧气,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0 发射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作燃料,以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燃烧尾气由氮气与
水蒸气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1 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了较多乳酸(C3H6O3),使人肌肉酸痛,经过一段时间放松,由于
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酸痛感消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汽车尾气(含有CO,SO2与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物,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
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其特点是使CO和NO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
量最多的气体,另一种可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___ ____ _。
13 镁是一种活泼的金属,点燃后,既能在氮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已知
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叫氮化镁(氮显-3价)固体的化合物;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生成黑色炭粒与一种白色固体粉末。试写出以上发生的两条化学方程式:
? ,? 。
14 简答题: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理论上生成物多一种元素,质量应比镁条
重,但同学们实验后称量收集的氧化镁反而轻,原因是:___ ____
一、 选择题
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原子个数不变
C、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
也没有变化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物的分子数
2、在A+B=C+D反应中,5克A和4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则生成D的质量为
A、 (转 载于:www.hnNscy.CoM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4克 B、 3克 C、 5克 D、 6克
3、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哪一种微粒的总数可能改变
A、质子 B、原子C、电子D、分子
4、根据化学方程式:3AB+C2B3=2C+3x,确定x的化学式为
A、 A3B2 B、 A2B3
C、 AB2 D、 AB3
5、某化合物密封加热完全分解后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O、H、C B、N、H、O
C、N、O、H D、C、H、O、N
6、在化学反应A+B?C,3克A跟足量的B充分反应,生成11克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
A、3克 B、5克 C、 8克 D、 11克
7、将物质A、B、C各10克混和后加热,A全部参加反应,生成3克D,同时增加9克C
,则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为
A、1 :5B、1 :4 C、4 :1 D、5 :1
8、某元素R的单质在纯氧中燃烧后,所得生成物式量为94,已
知R的原子量为39,则该生成物的化学式是
A、 R2O3B、 R2O C、 RO D、 RO2
9、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在2AB2+B2=2C这一反应中,C物质的化学式是
A、A2BB、 AB2C、 AB3 D、 AB
10、充分加热a克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留下残余固体c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a-b)克 B、(a-b-c)克
,、(a+b-c)克,、(a-b+c)克
二,填空题
1、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后,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原来相比_____;二氧化锰的质量百分含量和原来相比_____(填增加、减少、不变)
2、 __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________生成的各物质的_________。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3、在A+B=C+D中,若1.6克A和B的混合物完全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3 : 5,则D为_______克
4、一定量的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固体的质量_______镁条的质量(填大于、小于、等于),这与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
5、 A+B=C+D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为1 : 3,若反应物A与B在反应中消耗2.4克。则生成物中C的质量为____克,D的质量为
_____克。
1已知碳酸钙在高温下可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他们取80g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 。
(2)求该石灰石中含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篇三:化学方程式配平
平阳才子教育 科学 学科导学案
教师: 高泉忝 学生年级:初三日期星期时段
范文二:光合作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表达
2001 年 9 月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Sep . 2001
Journal of Simao Teachers’CollegeVol . 17 No . 3 第 17 卷 第 3 期
光合作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表达
李江鸿
()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生物系 ,云南 思茅 665000
[ 摘 要 ] 分析多种版本的《植物生理学》后发现 ,这些书籍中关于光合作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
表达均存在不足之处 . 了解此方程式的演变过程 ,有助于准确理解光合作用的根念.
( ) [ 关键词 ] 光合作用 ; CO; HO ; CHO; CHO2 26 126 2
() [ 中图分类号 ]Q9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 8059 200103 - 0017 - 02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 ,把二氧化 这样沉积下来的硫 ,是在地球各部分都能找到 碳和水合成有机物 ,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 的元素硫的重要天然来源 。硫只能来自 HS , 2 作用合成的有机物 ,主要是碳水化合物. 同时光 HS 是紫色细菌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进行裂解的 2
合作用的过程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达. 在许 反应物. 同样 ,某些藻类也能被“训练”来利用氢
多版本的《植物生理学》均表达为 :( ) ( ) H,而不是用水来将 CO还原成 CHO——— 22 2
光 糖的水平 : ( ) ( ) O+ O?1反 CHCO+ HO 22 2 2绿色细胞 ( ) ( ) CO+ 2 H—?CHO+ HO 3在上述化 2 2 22( ) 应式中的 CHO代表碳水化合物. 这一公式表 2( ) ( ) 学反应 2、3式中 , 很明显光能是用来裂解 明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 ,光能是动力 ,绿色细胞 () 光解氢供体 ,并且产生的还原物质用于 CO2
( ) () 的还原而转化为 CHO. 1937 年 , 英国科学家 叶绿体好比机器 , CO与 HO 是原料 , 而 O22 22
( ) 希尔 R. Hill发现把离体的叶绿体放入草酸高 ( ) 和 CHO则是 产 品. 由 于 绿 色 植 物 释 放 的 O22 铁溶液内 , 照光后 , 草酸高铁会 还 原 成 草 酸 低 与吸收的 CO之间存在着准量 ———同体积的关 2 铁 ,并同时释放出 O. 这一反应称为希尔反应. 2 ( ) 系 ,加之用 CHO表示碳水化合物. 因此我们 2
不得不注意到 ,在所有的反应物和产物中都含 光 ( ) 2AH+ O4氢 受 体 称 2 HO + 2A 有氧原子 ,而在这个反应式中并没指出 ,在光合 2 2 2叶绿体
作用过程中所释放的 O是来自 CO还是 HO. 2 2 2( ) 为希尔氧化剂 ,有赤血盐 K Fe CN] 、草酸铁 , 3 6 从而 ,对光合作用概念的认识 ,早期一度造成错 许多醌类和醛类等 . 在高等绿色植物体内光解
+ 觉 ,生物学界普遍认 为 光 能 将 CO分 解 , 而 C 2 水放出氧的氢受体是 NADP ,其反应如下 :
( ) 原子与 HO 结合成 CHO. 然而 ,这种假设受 22光 + +2NADPH + 2 H + 4 HO + 2NADP 2叶绿体 到用光合微生物进行的实验的挑战 ,光合微生
() O+ 2 HO 5因此应充分认识到叶绿体所吸收 2 2物的光合化学途径类似于高等绿色植物 ,但又 的光能是用来分解水的. 不完全相同 . 例如光合紫色细菌利用 HS 而不 2 不同生物中光合作用途径的研究表明 ,在 是 HO 进行光合作用 ,作为副产物是 S 而不是 2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裂解水分 O: 2 18 16 () 子 . 当生物化学家们用同位素氧 O 代替O 光能 ( ) ( )CHO+ HO + 2S 2 CO+ HS 222 2 标记的 HO 或 CO来研究光合作用时 ,证明释 22 紫色细菌
[ 收稿日期 ]2001 - 04 - 25 () [ 作者简介 ] 李江鸿 1964 - ,男 ,云南普洱县人 ,讲师.
17
() 变及讨论. 不难看出 ,反应 1式中仅仅只例举 先在公式的两边各加上一个分子的水 ,如果水
18出反应物及产物 ,它们之间的关系没有表达 ;虽 含有O ,这反应式可写成 :() () 然在反应 6、7式中进一步阐明了产物中氧 光能 1818( ) ( ) CO+ 2 HO O+ O+ HO 6如 的来源及副产物水的产生 ,但值得注意的是 ,由 CH2 222 2 叶绿体 ( ) 于用 CHO来代表光合直接产物 。因此在反 218 果二氧化碳用O 标记则反应式就变成 :() () 应 6、7式中均没能充分表达出光合作用过 光能 1818 18 程反应 物 同 产 物 之 间 量 的 关 系. 很 清 楚 一 个 ( ) ( )CO+ 2 HO CHO+ O+ HO 7 2 222 2叶绿体 CO是不可能完成一次光合作用 , 或者说就产 2 从反应式中可见水既是反应物又是产物 。 ( ) 物而言 CHO实际只是一个代表符号 ,光合作 2释放出来的 氧 是 从 参 与 反 应 的 水 分 子 而 用直接产物中最为简单的是丙糖磷酸 、已糖等
( ) ( ) 若用 已 糖 ———CHO来 代 替 6、7式 中 的 来 ,产物中的水分子 ,不同于光解过程中发生裂 6 12 6
) ( CHO,可以得到下列反应表达式 : 2解的反应物 ———两个水分子. 为了更好理解光
合作用反应的基本方向 ,以及光能是如何断裂
( 水分子 ,而放出氧 ,在光解反应中“氢”或称还
光能 3 ) 原力又是怎样产生的. 下面可用一个简明的图 CHO+ 6O + 6CO+ 12 HO 3 6 12 6 2 22 绿色细胞 ()解来表示 见图 1 . ( ) 显然从反应 8式中不仅表达了产 ()6 HO 8 2
物氧的来源以及水的产生 ,同时还表达了反应
物同产物之间量的关系. 光合作用总过程要形
( 成一 个 稳 定 的 光 合 直 接 产 物 ———已 糖 CH 6 12
) O. 就必需要 6 个 CO来参与反应. 因此笔者62
认为 ,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 ,当用
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表达光合作用概念时 ,就应
() 该选用反应式 8.
图 1 光合作用的总过程简图 [ 参考文献 ]
( 1 [ 美 A. Galston , P. Davies , R. Satter 戴 尧 仁 , 倪 逸图 1 表明 ,光合色素吸收光量子后引起水 ) 声 ,葛明德 详. 新编植物生理学 M . 北京 :北京大学 的裂解 ,释放出氧气的同时产生了“氢”“、氢”作 出版社 ,1989. 90 —122. ( ) 为还原力将 CO还原为光合产物 ———CHO, 2 22 涂大正 . 植物生理学 M . 长春 :东北师大出版社 , 同时产生了副产物 ———一个新的水分子. 而在
1989. 44 —82. 图 1 中所示每一步的反应 ,都包含了许多步骤 3 潘瑞炽 ,董愚得 . 植物生理学 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 的酶促反应. 有些步骤介入了光能转化为电能 版社 ,1979. 73 —99. 进而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的总过程中 ,有的 4 刘钟栋. 植物生理 学 M . 北 京 :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 步骤必须靠光能的启动 ,称为光合作用的光反 1989. 33 —55. 应 ;而其它步骤有光无光均能进行 ,称为光合作 5 高煜珠. 植物生理 学 M . 北 京 : 中 国 农 业 出 版 社 , 用的暗反应. 1986. 25 —40.
范文三:光合作用 高中必修一
1、图甲表示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的示意图;图乙表示在CO 2充足的条件下,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图中光合作用速率单位是:mgCO - 2
2·cm ·h -1
,光照强度单位是:klx)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中,有ATP 生成的生理过程是 (填序号) ,人体内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填序号) . 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是过程________(填序号) ,该过程称为光反应阶段。
(2)根据图乙分析,限制a 、b 两点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 、 。与b 点相比,a 点叶绿体内的NADPH/NADP+
比值__________(填“大”、“小”或“基本不变”) 。
(3)根据图乙,请在答题卡相应坐标中画出光照强度为L2、温度在10~30℃间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
2、下图甲为探究光合作用的装置图,图乙为不同CO 2浓度下温度对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用图甲所示装置来探究CO 2是否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则还应该再增加一个装置,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若用图甲所示装置来探究元素X 是否为植物的必需矿质元素,则还应该再增加一个装置,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图甲所示装置中的质量分数为1%的NaHCO 3溶液换成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的NaOH 溶液,则在开始的短暂时间内,植物的叶绿体中C 3与C 5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若环境温度保持在35 ℃,每日光照12小时,两昼夜后测定,植物体干重将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过程一和过程二分别表示光合作用的 和 阶段。(2)图中的⑤分布在叶绿体的 上,它利用吸收的光能将水分解,为过程二提供 ,并把光能转变为 暂时储存在物质 中,为过程二提供能量。
(3)过程二需要在 的参与下,才能正常进行。
(4)突然停止光照,图中C 3的的含量会 (上升或降低),C 5含量会
(上升或降低)。
(5)请把光合作用过程概括成反应式:
4、下图为某双子叶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图中①~④过程,a ~h 为物质名称。请据图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或过程的名称:
a :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过程③:________ 。 (2)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
[ c] 和[ e ] 。
(3)若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突然中断CO 2的供应,图中[ ] 的含量会增加。 (4)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暗反应过程中 影响光合速率的。
(5)适当温度条件下,测定该双子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结果如下表(负值表示CO 2释放量,正值CO 2吸收量):
①0~9klx 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受_____________(因素)影响;超过9klx 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
②光照强度为2klx 时,光合作用利用的CO 2量 (等于、大于、小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 2量;光照强度
为8klx 时,该植物的总光合作用速率为 CO 2
2mg/ 100cm ?h 。
5、烟草花叶病毒(TMV )对烟草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的相关实验数据如下图,所有数据都是在适宜条件下测得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植株类型 叶绿素a 含量(mg/g) 叶绿素b 含量(mg/g)
健康株 2.108 0.818 感病株 1.543
0.604 (1)用纸层析法分离烟草叶绿体中的色素后,距离滤液细线最近的色素是 , 色.
(2)由上表数据可知,TMV 侵染烟草后,随着病毒的大量繁殖,细胞中的 (细胞器)受到破坏, 的合成减少,叶片将出现畸形、退绿等现象.
(3)由上图的实验数据可知:当光强小于1500klx 时,感病株的 大于健康株,说明此时 不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 当光强等于1500klx 时,感病株的实际光合速率为 μmol ﹒m ﹣2
﹒s ﹣1
.TMV 在 条件下对感病株光合作用的抑制更显著.
(4)用TMV 的RNA 与车前草病毒的蛋白质外壳重组在一起,用重组的病毒侵染烟叶,烟叶表现的是 病毒侵染的症状,这说明TMV 的遗传物质是 .
6、图1为某植物所在密闭大棚内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图2表示该植物在温度为A 时光照强度分别为a 、b 、c 、d 时单位时间内气体的变化情况.图3为25℃时,a 、b 两种植物CO 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4)酶的活性5)①光照强度 温度和CO 2浓度 ②等于 12.0 5、(1)叶绿素b 黄绿
(2)叶绿体 叶绿素(3)净光合速率 叶绿素的含量 18 强光(4)TMV RNA
6、(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乙、丙 c 2(2)X 右 左下方(3)黑暗 NaOH可以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与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的差值.(4)能 7、C
范文四:高中光合作用教案
高中光合作用教案
篇一:高中生物学光合作用的教学设计 (4)
多媒体教学设计方案
(高中生物)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作者姓名:王瑾 单 位:平罗二中
地 址:宁夏平罗二中生化组 邮 编:753400
电 话:0952-6582995 13895369076 E-mail:wj651224@163.com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2、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方程式。 3、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实质和重要的意义。
4、应用所学的光合作用的知识,知道植物栽培与合理利用光能的关系。 (二)技能目标:
1、通过光合作用发现史的学习,了解科学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增强学生对科学认识模式的理解能力。
2、通过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初步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及相关仪器、药品的使用能力。
3、通过探讨光合作用的氧的来源,初步训练学生的实验设计能
力。
4、利用精心设计的光合作用过程的多媒体动画,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综合能力。 5、利用巧妙设计的练习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1、通过科学家锲而不舍的追求真理精神的描述和再实验,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及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培养学生具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和合作等科学精神。
2、借助光合作用的物质和结构及动态变化全过程的分析,认识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内因与外因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3、借助光合作用意义分析,增强学生关心爱护绿色植物,关心发展农业的意识,渗透生物学进化观点、生态学观点、生命科学价值观等的教育。
4、通过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提高作物的产量”这一问题,加强对科学、技术、社会(STS)的关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光合作用的过程和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
(1)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几个著名实验的设计思路。 (2)光合作用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三、教学课时:光合作用这节课分三课时学习。
第一课时:学生自主实验设计并操作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第二课时:光合作用的发现,叶绿体中的色素。第三课时: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植物栽培与光能的合理利用。
四、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
按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教师的启发与学生的分析、讨论、归纳相结合,师生共同探究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从而增强直观效果。
第一课时采用实验法。第二课时采用(1)发现式教学法,即问题?假设?预期?实验?结果?结论。(2)自学讨论结合的方法、直观法。设计科学直观的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图解,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理解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作用。第三课时“光合作用具体过程”采用自学与问题链教学法,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分析。“学生自学?伴CAI学生分步讨论具体过程?学生观察CAI演示的光合作用全过程?伴CAI学生对比光、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总结”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学生学法:
指导学生从本节的学习中掌握(1)探究学习法: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分离及作用,光合作用产物氧
气的原子来源等采用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2)观察对比法:对光合作用的过程,采用先观察CAI 课件,再比较该过程中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3)归纳教学法:由光合作用过程归纳出它的实质和意义。
五、媒体选择:
计算机、CAI课件(多媒体课件将光合作用发现史的实验以图、文两种形式再现出来、课件展示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色素的吸收光谱、光合作用的过程等)、实物展示平台(展示学生的实
验结果)等。
六、教学设计思想:
在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以体现 “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目标,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课题。
“光合作用” 是高中生物(人教版)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三节中的知识点。本节内容既是对前面学过的(细胞、酶、ATP等)知识的复习、巩固,又是学习后面的(动物的新陈代谢、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等)知识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本节内容既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又是整个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光合作用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其对于自然界的极为重大的意义和极其复杂的作用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会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样地在学习活动中亦会因遇到困难而产生畏惧、厌烦。传统的授课模式中,比较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较少地考虑到学生的参与、学法和学生的情感、能力及发展方面的需求。如何在现代的课堂教学中,利用“光合作用”教学中知识性、实验性较强的特点,适度地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寻求课堂教学方式中主动学习和接受式学习之间的一种互补,一种结合,实现既打好学生的基础,又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创造力的目的,使基础教育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基于上述的教学理念,本节课在课堂教学中尝试着创新的模式:情景设疑---引导探究---科学抽象---归纳总结---迁移活用。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借助CAI优化教学过程(含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等要素的优化组合)把抽象的难于理解的瞬时发生的微观变化形象化、动态化,进行模拟展示。即教师创设教学情景,留给学生更多的时空,引导学生主动地学、合作地学,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教师只是提供相关的资料和材料(如多媒体动画课件),通过不同问题的引导,让学生独立观察发现、探索交流并归纳总结。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标,
同时,随着我校校园网的建成开通,如何更好的运用身边的现代网络技术为教学服务;怎样才能充分的挖掘利用校园网及其它丰富的网上资源开展课堂教学,已经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
所以,这节课的教学将依托我校校园网,就现代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一个初步的探索,尝试建立一个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环境。
七、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双边活动与指导思想
篇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
祝塘中学 陆晓勤
一、教学思想
本节课的设计紧贴课程标准强调的宗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结合探究实验,使得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从感性过渡到理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对知识的初步认识和理解,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重点指引和难点突破,帮助学生完成从对知识的初步认识和理解升华到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从而真正转化为能力和素养。
二、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的基本情况如下: ?对光合作用大体内容基本了解 ?对光合作用发现史有待于系统研究 ?对光合作用详细的过程有待深入探究
三、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一课,主要介绍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应用等知识。教材介绍的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几个经典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光合作用的过程介绍了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通过学习光合作用强度,引导学生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使知识得到迁移和应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并能简述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反应场所。 2.能力目标
学习各位科学家的发现过程,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探究的手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完成教材的探究活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3.情感目标
(1)通过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现的艰辛、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进而说明学习方法的重要性,领悟自然界生命活动的复杂性和有序性。
(2)学生通过体验科学探究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养成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及确立依据:
1
1.教学重点
(1)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2.教学难点
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学生了解了在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等于沿着科学家的发现思路作了一次思维的探究。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同时为讲述光合作用的原理做好知识铺垫。因此,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是教学的重点。
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比较抽象,又是理解光合作用实质、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的基础。因此,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六、教法学法及媒体选择
1(教法及媒体选择
根据新课程理念,针对本节内容,我主要采取探究式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光合作用发现历程的经典实验为线索,启发学生从现象入手提出问题,进而设计实验进行验证,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中,探索光合作用的实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为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比较抽象,而多媒体它不仅使教学视听化、形声化,而且使课堂的直观性更加突出;更重要的是多媒体“活化”了教材,倍受学生的欢迎,因
此这一部分内容我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把光反应和暗反应形象生动的再现在屏幕上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起到突破难点的作用。 2(学法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选择良好的学法关键在于找到教法与学法的结合点,实现教、学的统一。与探究式教学法相对应,我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自学、讨论,使他们能用观察法、分析法、比较推理法得出结论,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整节课教学环节、教学策略可概括为以下几句话: 情趣导入,引出概念 回眸历史,启发探究 多重策略,突破难点 (一) 情趣导入,引出概念
创设情境: 1.课前呈现视频刘谦的魔术
2.上课时出示阳光下最大的魔术图片
2
?
?地球表面上的绿色植物每年通过光合作用大约制造4400亿吨有机物;
3.设疑:为什么说“光合作用是阳光下最大的魔术”呢,让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地球表面上的绿色植物每年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约为7(11×10kJ,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240000个三门峡水电站所发
出的电力,相当于人类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和食物营养上所需要的能量的100倍。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光合作用的神奇,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光合作用产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欲望。)
引入新课:什么是光合作用, 自主学习:1.光合作用的概念 2.光合作用的实质 3.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
教师讲述:人们得出这一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历程,科学家们用了200多年的时间,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才对光合作用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现在我们就沿着科学家们探寻的足迹,去体验他们(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 叶帆文 摘:高中光合作用教案)认识问题的思维过程和科学探索的乐趣吧。(自然过渡到下面内容的学习) (二)回眸历史,启发探究
本部分在教材中呈现的是科学史教育,是对众多科学家关于光合作用探究过程的简介。以往常规的教学只是简单介绍科学家的实验及结果,为了能够体现新课标精神,突出生物学科重视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学科特点,对本部分内容教学我是如此处理的,利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作为教学主线,光合作用反应式为辅线,将教材介绍的经典实验置于科学探究过程这个主线中,使学生通过对经典实验的学习和分析,体会经典实验所蕴含着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初步建立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部分教学具体设计如下:
1( 思考18世纪中期之前,人们对光合作用存在怎样的认识,
2.以时间顺序介绍普里斯特利、英格豪斯、梅耶、恩格尔曼、萨克斯、鲁宾、卡门、卡尔文等人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让学生对光合作用发现史有个系统的认识。但由于时间关系,其他人的实验只能简要进行介绍,重点探究普利斯特利、萨克斯、鲁宾、卡门三个经典而又重要的实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1)(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本实验的探究历程:
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密闭, 蜡烛不熄灭。 小鼠与绿色植物,密闭,小鼠不易窒息
3
18
老师质疑:(大屏幕) ?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为什么有人认为植物也能使空气变浑浊,他们忽略了什么条件,
(2)(在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基础上还要通过对英格豪斯的500次更新空气实验分析,主要通过问题探究方式:为什么英格豪斯的500次更新空气实验有的成功有的没有成功呢,(只有存在阳光时,植物才能更新空气)
(3)(1785年,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
(4)(1845年,梅耶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5)(萨克斯的实验(课件呈现实验图片,
然后再让学生自主讨论尝试分析科学探究过程)
老师质疑:(大屏幕)
?为什么要把绿叶放在暗处几小时,
?为什么要让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
?碘蒸气处理后,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则不出现蓝色,说明了什么,
(6)(回顾上节恩格曼实验,提问学生其实验结论(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物有氧气。)
(7)(鲁宾、卡门的实验——探究光合作用释放氧的来源 ?如果你们是鲁宾、卡门你们将会作出什么假设, ?如何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用什么方法,) 同位素标记法
?呈现模拟实验,得出实验结论 ?学以致用
例1.下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图中A物质和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______.
A气体无放射性,B气体具有放射性;而且等体积二者的质量比为8:9 。
(8)简要介绍卡尔文的发现。
4
(三)多重策略,突破难点
光合作用的过程,重点要使学生掌握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过程的发生部位、条件等区别和联系,特别是其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
变化的过程. 总体来说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通过运用图文、借助动画、对比、练习等多重策略,使学生理解得更透彻。
1. 让学生阅读“光反应与暗反应”部分,然后观察两阶段动画,引导学生分析每阶段主要的物质和能量变化,并总结光反应、暗反应反应式。(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展现微观的生理动态,突破了难点,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归纳能力。)
2.让学生设计表格比较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设计意图:利用表格使知识网络更为简洁、清晰,便于理解、记忆。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学以致用
例2.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是______,B是_______,它来自于______的分解。
?图中C是_______,它被传递到叶绿体的______部位,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中D是____,在叶绿体中合成D所需的能量来自______。 ?图中G________,F是__________,J是_____________。 ?图中的H表示_______, H为I提供__________。 ?CO2中的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 (四)布置作业
5
篇三:高中生物学光合作用的教学设计
多媒体教学设计方案 (高中生物)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作者姓名:王瑾 单 位:平罗二中
地 址:宁夏平罗二中生化组 邮 编:753400
电 话:0952-6582995 13895369076
E-mail:wj651224@163.com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2、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方程式。 3、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实质和重要的意义。
4、应用所学的光合作用的知识,知道植物栽培与合理利用光能的关系。 (二)技能目标:
1、通过光合作用发现史的学习,了解科学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增强学生对科学认识模式的理解能力。
2、通过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初步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及相关仪器、药品的使用能力。
3、通过探讨光合作用的氧的来源,初步训练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4、利用精心设计的光合作用过程的多媒体动画,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综合能力。 5、利用巧妙设计的练习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1、通过科学家锲而不舍的追求真理精神的描述和再实验,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及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培养学生具有勇
于探索、不断创新和合作等科学精神。
2、借助光合作用的物质和结构及动态变化全过程的分析,认识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内因与外因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3、借助光合作用意义分析,增强学生关心爱护绿色植物,关心发展农业的意识,渗透生物学进化观点、生态学观点、生命科学价值观等的教育。
4、通过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提高作物的产量”这一问题,加强对科学、技术、社会(STS)的关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光合作用的过程和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
(1)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几个著名实验的设计思路。 (2)光合作用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三、教学课时:光合作用这节课分三课时学习。
第一课时:学生自主实验设计并操作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第二课时:光合作用的发现,叶绿体中的色素。第三课时: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植物栽培与光能的合理利用。
四、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
按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教师的
启发与学生的分析、讨论、归纳相结合,师生共同探究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从而增强直观效果。
第一课时采用实验法。第二课时采用(1)发现式教学法,即问题?假设?预期?实验?结果?结论。(2)自学讨论结合的方法、直观法。设计科学直观的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图解,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理解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作用。第三课时“光合作用具体过程”采用自学与问题链教学法,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分析。“学生自学?伴CAI学生分步讨论具体过程?学生观察CAI演示的光合作用全过程?伴CAI学生对比光、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总结”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学生学法:
指导学生从本节的学习中掌握(1)探究学习法: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叶绿体中色素
的提取、分离及作用,光合作用产物氧气的原子来源等采用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2)观察对比法:对光合作用的过程,采用先观察CAI 课件,再比较该过程中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3)归纳教学法:由光合作用过程归纳出它的实质和意义。
五、媒体选择:
计算机、CAI课件(多媒体课件将光合作用发现史的实验以图、文两种形式再现出来、课件展示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色素的
吸收光谱、光合作用的过程等)、实物展示平台(展示学生的实验结果)等。
六、教学设计思想:
在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以体现 “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目标,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课题。
“光合作用” 是高中生物(人教版)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三节中的知识点。本节内容既是对前面学过的(细胞、酶、ATP等)知识的复习、巩固,又是学习后面的(动物的新陈代谢、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等)知识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本节内容既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又是整个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光合作用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其对于自然界的极为重大的意义和极其复杂的作用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会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样地在学习活动中亦会因遇到困难而产生畏惧、厌烦。传统的授课模式中,比较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较少地考虑到学生的参与、学法和学生的情感、能力及发展方面的需求。如何在现代的课堂教学中,利用“光合作用”教学中知识性、实验性较强的特点,适度地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寻求课堂教学方式中主动学习和接受式学习之间的一种互补,一种结合,实现既打好学生的基础,又开发学生的潜能、
激活学生的创造力的目的,使基础教育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基于上述的教学理念,本节课在课堂教学中尝试着创新的模式:情景设疑---引导探究---科学抽象---归纳总结---迁移活用。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借助CAI优化教学过程(含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等要素的优化组合)把抽象的难于理解的瞬时发生的微观变化形象化、动态化,进行模拟展示。即教师创设教学情景,留给学生更多的时空,引
导学生主动地学、合作地学,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教师只是提供相关的资料和材料(如多媒体动画课件),通过不同问题的引导,让学生独立观察发现、探索交流并归纳总结。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标,
同时,随着我校校园网的建成开通,如何更好的运用身边的现代网络技术为教学服务;怎样才能充分的挖掘利用校园网及其它丰富的网上资源开展课堂教学,已经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所以,这节课的教学将依托我校校园网,就现代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一个初步的探索,尝试建立一个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环境。
七、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双边活动与指导思想
范文五:高中光合作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光合作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展开介绍: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要讲的是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这节课主要讲了光合作用的概念、探究历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应用及化能合成作用等这五个方面。本节内容在高中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理解在第三章中为什么把叶绿体比作“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另一方面本节内容也为《稳态与环境》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光合作用是历年高考考察最多的考点之一,经常与细胞呼吸相联系综合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而且生活实践中也对光合作用有所了解。初步掌握探究活动的基本方法,但实验设计能力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在心理上具有独立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1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
2光合作用的过程、实质
3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4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5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能力目标】 :
1通过对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法学习的方法。
2通过对光合作用过程动态演示的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通过全班叙述光合作用的过程,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
1光合作用的意义来理解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如粮食、人口、资源、环境等,从而引起学生对世界未来的关注。
2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渗透物质与能量,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的辨证关系,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辨证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
1.教学重点
(1)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3)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2.教学难点
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三、 教学设计分析
1、教学设计思想
(1)、根据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原则,让学生自学掌握部分教材内容,从而既解决教学的重点,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新课标要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合作学习能力。所以本课采用课堂合作探究,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在学习中学会合作,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以评价促进学习: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评价将贯穿本节课学习过程中,包括学习小组内评价和教师对学习小组的评价等,既有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也有对结果的评价。
2、教学方法及手段:
提问法、自读课本、观察法、讲授法、小组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1、实验法:以实验说明结论。生物学的教学就是实验的教学过程,实验的展示形式有学生分组实验、老师示范实验、动画和图片演示实验等,让实验现象说明问题,而不是直接让学生记住结论。
2、问题探究教学发:以问题引发兴趣。整个教学过程要设置好问题,层层展开,层层递进,让新知识与旧知识融为一个整体,让学生在步步上升中攀登到知识的顶峰。
3、比较学习法,同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解决光合作用抽象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应该尽可能让学生多动脑想、动手做、动眼看、动嘴说,让学生亲自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参与课堂问题解决的过程,在“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1)教法:第一课时的“设计实验”采用发现式教学方法(问题→假设→预期→实验→结果→结论)。第二课时采用自学讨论结合的方法、直观法。设计科学直观的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图解,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理解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课件直观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设计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与暗反应的比较表,帮助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第三课时采用实验法。(2)学法:通过光合作用发现简史,学习探究研究实验的基本思路:“问题→假设→实验→结论”;通过光合作用过程学习,掌握光合作用光反应与暗反应两阶段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体会光合作用的意义及光合作用与世界面临的粮食、能源、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的密切关系;通过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色素吸收光谱等基本知识。
3、重难点突破:
以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的同时,通过自读课本大致建构光合作用具体过程,再辅以教师的讲授点拨,细化知识结构,突破思维误区和难点。
4、上课前的准备:
(1)、教师编制好导学案,提前一天下发给学生。
(2)、将全班同学分为八个学习小组,每4-5人一组,各组选出组长,并选出小组发言人或制定发言的顺序。
(3)、要求各小组分工,通过上网、阅读报刊等方式分别查找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过程等相关知识,以便于课堂活动探究的开展。
(4)、每小组发放一份《课堂学习活动小组评价表》,以便在课堂学习中进行评价。 四、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课件将设计实验以图、文两种形式再现出来。
(2) 多媒体课件展示色素吸收光谱。
(3) 多媒体课件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直观,以突出重点,强化记忆,弥补了图解静止不动的缺陷
四、教学过程概述(后附学案)
【复习回顾】(约2分钟)
【设计】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捕获光能的色素和叶绿体的结构。通过
几个小问题提问。
(1) 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哪些?分布在哪里?主要吸收什么光?
(2) 叶绿体有哪些部分组成?
【说明】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过程两个阶段的场所有所了解,并做好铺垫。
【导入新课】(约2分钟)
【设计】由于初中学过光合作用的概念,所以从光合作用的概念入手,找出光合作用的场所、原料、产物、条件,从而引入光合作用的过程。
【说明】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概念比较容易接受,所以从宏观上,让学生对光合作用有一定的认识,接下来,从微观上去分析。
【新课进行】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约15分钟)
1、 光反应阶段
【设计】先用多媒体把光反应阶段边讲边一步一步进行,学生在学案对应的位置边听边自己动手画。讲完过程后,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的场所和条件以及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引导:
光反应阶段在哪里发生反应?(色素分布在哪里?)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 产生了哪些物质? 这些光反应产物去了哪里? 光反应阶段的条件是什么? 发生什么能量变化? 同时让学生完成学案的内容。
【说明】关于光合作用的过程非常复杂,学生一时难以接受,所以先
一步一步把过程分解,让学生体会,然后再总结出光反应阶段的条件、场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2、暗反应阶段:和光反应类似。
3、综合
【设计】通过观察课件,让学生复习一遍,同时引导学生讨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讨论完毕后,找小组长汇报结果,然后以表格形式展示给学生。
【说明】对光合作用有了一定了解后,让学生讨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加深对光合作用的认识,加深学生的印象。
一、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约3分钟)
【设计】通过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找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从而总结出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关于探究实验可单独拿出进行或让学生课下自己做。
【说明】通过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学生自己能够总结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所以小组讨论并汇报。由于本节课内容较多,所以实验另做安排。可以单独去实验室做,同时复习本节课内容。
二、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约10分钟)
【设计】本部分主要讲了几个实验,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回答老师提问的问题。
①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实了什么问题?注意有没有发现光的作用?
② 英格豪斯对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做了怎样的完善?
③ 萨克斯的实验为什么要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几小时?实验中如何做到对照的?
④ 鲁宾和卡门的实验用到了什么方法?最后证明放出的氧气来自谁?
老师引导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行初步认识。
【说明】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过程比较繁琐,多数是记忆的内容,并且我们对一些细节问题要更加关注,所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老师对学生稍做提醒。对于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生做了解。
三、 化能合成作用(约5分钟)
【设计】先讲解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的概念,再讲解自养生物的两种类型: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完善知识体系。
【说明】本部分概念性的内容较多,所以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自己理解,小组之间交流,加深印象。
【课堂小结】(约1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可再次引导学生回顾光合作用的过程,简单回顾探究历程和化能合成作用。
【课堂练习】(约2分钟)
幻灯片出示,由学生完成。
【作业布置】
恩格尔曼的实验在新课本已经取消,但是考试不时会涉及到,所以留
给学生课后思考。
【板书设计】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反应阶段
2、暗反应阶段
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三、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四、化能合成作用
【教后反思】(略)
五、教学程序: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 学生
活
动 教学设计思路
导 言 通过上节课光合作用有关实验的设计引学
导学生总结光合作用反应式
光
CO2+H2O ——?(CH2O)n+O2 生思导言是一堂课的开始,应具有激发性考 和启发性,激发了学生求
叶绿体
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此反应特知的欲望,明确学习内容,
同时有利于
点,启疑问题:氧气是怎样产生的?CO2
导入本节内
是是怎样被还原的?还原剂是什么?光
容。
能是怎样转变的?
内 容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合作用的物质和结构基 础物质基础
(1)叶绿体色素:
介绍色素种类颜色分布
课件展示色素吸收光谱
(2)酶:介绍酶的分布
结构基础:叶绿体
2、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课件展示光合作用动态过程
课件展示图表:光反应、暗反应的区别学生读书讨论归纳 通过读书结学生观合观察课件,然后对光反应、暗反应进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读书自学,讨论归纳可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看 行区别与联学生归系使学生通过比较法的学习方式掌
和联系
3、光合作用的意义
4、光合作用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1)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2)增加光合作用面积
纳 握巩固知识; 学生读
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完全可以
书 进行归纳总学生讨论 学生总结
结。
反馈 多媒体展示例题 练习 例1、书后习题
学生解
选择例1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光合作用
例2、在进行植物实验的暗室内,为了答 反应过程; 尽可能降低光合作用的强度,最好安装
选择例2有助
A.红光灯 B.绿光灯
于掌握色素吸收光谱的
C.白炽灯 D.蓝光灯
例3、将单细胞绿藻置于250C,适宜光照和充足CO2条件下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停止光照,发现绿藻体内C3的含量突然上升,原因是-------------。
归纳 1、引导学生分析光合作用反应式中反应学
前后原子关系。
总结
2、强调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师一起归纳
板书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与生
应用; 选择例3使学生更加明确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联系。
把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迁移到整个生物界。
设计 1、光合作用的物质和结构基 3、光合作用的意义
础物质基础 4、在实践中的应用
(1)叶绿体色素: (1)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2)酶:介绍酶的分布 (2)增加光合作用面积 结构基础:叶绿体 2、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1)光反应 (2)暗反应
《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学案
复习回顾:
1、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哪些?分布在哪里?主要吸收什么光?
2、叶绿体有哪些部分组成? 导入: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 ,把 和 转化成储存能量的 ,并且释放出 的过程。
场所 原料 产物 条件
总反应式
自主探究:
一、 光合作用的过程:
根据是否需要光,可以分为 反应阶段和 反应阶段。 1、光反应阶段
边听讲边动手画出光反应阶段。
总结:
条件: 场所: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2、暗反应阶段
边听讲边动手画出光反应阶段。
总结:
条件: 场所: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3、综合
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
整个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分别是什么? 物质变化:把简单的 转变为复杂的 。 能量变化:把 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 能。 光合作用的实质:合成 ,储存 。 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有哪些?
三、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实了什么问题?注意有没有发现光的作用?
2、英格豪斯对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做了怎样的完善?
3、萨克斯的实验为什么要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几小时?实验中如何做到对照的?
4、鲁宾和卡门的实验用到了什么方法?最后证明放出的氧气来自谁?
四、化能合成作用
1、异养生物和自养生物
异养生物: ,只能把从外界 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了能量的一类生物。
自
养
生
物
:
能
够
直
接
把
从
外
界
环
境 ,并储存了能量的一类生物。
2、自养的两种主要类型: ①光合作用
②化能合成作用: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 来制造有机物的合成作用。
六、教学反思
1、探究性学习方式下,一一突破重、难点,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开阔,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3、多媒体的使用,生活、生产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不足:
1、学生回顾内容的时间不足。
2、练习做得不太够,要加强练习的训练和讲解,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以上就是我对“_光与光合作用(第2节光合作用的原理)”一课的设计过程,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