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是从遗传学角度要求,必需经人工培育或人工改造,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可见实验动物的科学函义应是遗传限定的动物(Genetically defined animals)。经人工培育的动物,依据其基因纯合的程度,常把实验动物划分为近交系(Inbred strain)、突变系(Mutant stran),杂交群(Hybrid colony)和封闭群(Closed colony)动物四大类群。
其二是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实行人工控制。根据控制的程度不同,目前我国将实验动物分为普通级动物(Conventional animals,CV)、清洁级动物(Clean animals, CL)、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efic pathogen free animals,SPF)和无菌动物(Germ free animals, GF),其中包括悉生动物(Gnotobiotes animals,GA)。
其三是用于科学实验。几乎所有的生命科学实验,如医学,生物学,制药,化工,畜牧,农业,工业,环保,商检,外贸,军工,交通,宇航及实验动物本身的研究都使用实验动物,实验动物作为人类的替身进行各种科学实验,是最精密的仪器无法替代的。
生物实验设计
两种培养液:一种是完全培养液,一种只缺镁离子的培养液.取等量的培养液,和长势相同的小麦,分别编号A,B.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现象预测:缺镁离子的B组长势没有A的好,加镁离子后长势和A相同:镁离子是这种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你可以问一下你的老师.
观察动物的科学小论文怎么写???
妈妈曾给我出过这样一个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
排下八卦阵,单捉飞来将。
”这则迷语告诉我们:蜘蛛专吃活的东西,难道它不吃死的东西吗?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做了实验。
我从墙角处捉来一只小蜘蛛,把它放进一个盒子里(四周扎有小洞,上面盖有玻璃,便于观察)。
没等蜘蛛织网,我又捡来一只死的小虫、一只死苍蝇,放在蜘蛛的前面,蜘蛛置之不理,随即用手碰撞盒子,蜘蛛就向其他方向爬去了。
为了彻底弄懂蜘蛛吃不吃死苍蝇,第二天,我又来到盒子前观察,看到死昆虫、死苍蝇还在原来的地方,可盒子角处多了一个网,蜘蛛在网上安静地趴着。
这时,我想:昨天死苍蝇、死昆虫没被吃掉是不是因为没有网呢?于是,我又将死苍蝇拿起来轻轻地放在网上,可蜘蛛还是一动不动,紧接着,我又用笔轻轻地触动了一下网的边缘,咦,蜘蛛好像有了反应,开始向颤动的方向爬去,我把笔收回,网停止了颤动,信号断了,它就停了下来,不一会儿,蜘蛛又向网中心爬去。
我又用笔尖触动网上死苍蝇的身体,网开始颤动,蜘蛛就开始向这边爬来,我又把笔尖收回,蜘蛛就停了,像上次那样,过了一会儿,蜘蛛又向网中心爬去。
噢!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蜘蛛是靠网的颤动来产生感觉的,靠织网而捕食的。
于是,我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为了证实蜘蛛靠网的颤动产生感觉,我又做了实验。
将笔尖放在网上死苍蝇的身上,长时间的颤动,网的震动越来越大,蜘蛛产生的感觉好像也越来越强烈,蜘蛛便匆匆地赶过来,等蜘蛛碰到苍蝇,我将笔尖收回,只见蜘蛛尾部很快喷出黏乎乎的丝将苍蝇捆住,接着又看着蜘蛛的背一动一动的,好像在吸食苍蝇,不一会儿,网上就剩下一个完整的空壳了。
这个实验证明蜘蛛吃动的昆虫。
我们探密小组又到图书馆、书店查阅了大量有关蜘蛛的书籍。
其中《普通动物学》一书中写道:蜘蛛为食肉性动物,其食物大多数为昆虫或其他节肢动物。
但口无上颚,不直接吞食固体食物,而是慢慢地吸食。
当昆虫等动物触网时,会用力在网上挣扎,使网丝颤动而使蜘蛛很快发觉,蜘蛛便顺着纵向丝向猎物爬去,用蛛丝包裹猎物,固定于网上,先用螯肢内的毒腺分泌毒液注入捕获猎物体内,将其杀死,再由中肠分泌的消化酶灌注在被螯肢撕碎的捕获物的组织中,很快将其分解为液汁,然后吸进消化道内,最后吃剩下的体壳,就被完整的弃留在蛛网上了。
这些充分证明:飞来的昆虫使蜘蛛网颤动,网颤动会使产生感觉,蜘蛛产生感觉就会将猎物捕获,因此,证实了蜘蛛只吃活动物,而不吃死的昆虫。
怎样写科学小论文 一、什么是科学小论文 科学小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
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二、科学小论文的质量标准 1、科学性。
科学性是科学小论文有别于其他各类体裁文章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学小论文的生命。
它要求选题科学,研究的方法正确,论据确凿,论证合理且符合逻辑,文字简洁准确。
2、创造性。
小论文的选题、主要观点要有自己新的发现、独特的见解,而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同样的小论文没有参加过各级科学讨论会,也没有在各级报刊上发表过。
3、实践性。
论文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发现的;支持主要观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有实践依据;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
不能有凭空捏造、猜测、成人包办代替的迹象。
三、科学小论文的类型 (一)科学观察小论文 科学观察小论文,是指青少年对某事物或自然现象通过周密细致的观察,并对取得的材料和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综合研究后得出结论,作出科学的解释和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科学观察小论文中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事物或现象,所观察的对象、过程和它产生的条件、各种现象,不能附加人为的任何条件或个人偏见。
另外,观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反复进行的活动,需要作者耐心、细致、锲而不舍的精神。
(二)科学实验小论文 科学实验小论文,有时也称实验报告,是青少年对研究的对象创设特定的条件,经过反复实验,对获取的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而写出的文章。
它着眼于对实验过程的客观叙述以及实验现象的科学解释。
(三)科学考察小论文 你想研究某一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水域污染程度、某地的空气污染源,弄清某奇石奇山的演化过程、某范围动植物资源及分布情况等,你就得实地考察。
通过调查、访问、实地勘探等考察方式为主要研究手段写出的小论文称为科学考察小论文。
有时也称为科学考察报告、科学调查报告。
(四)科学说明小论文 科学说明小论文是指作者通过利用翔实可靠的资料对某一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进行解释和说明的一类小论文。
一般来说,它并不直接采用观察、实验、考察等研究手段,而主要是从书刊资料、师长等地方获取丰富的第二手材料,并经过自己的综合分析...
寻找一篇关于生物的实验设计
血液中的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缺乏则血液不能凝固,草酸钙溶液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形成草酸钙沉淀,起抗凝作用,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简要写出第二步及以后懂得实验步骤和结果,验证钙离子在血液凝固中的作用,并回答问题。
一、 实验材料和用具⑴家兔 ⑵生理盐水 ⑶酒精棉 ⑷适宜浓度的草酸钾溶液 ⑸适宜浓度的氯化钙溶液 ⑹试管、注射器(针管、针头)二、 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第一步:在A、B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草酸钾和生理盐水第二步:… …
急~~~关于生物实验题(表格设计)
高贵云:浅谈表格比较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高贵云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 点击数:71 更新时间:2007-10-25 通过比较(对比)帮助学生掌握概念、掌握知识,已是许多学科常用的教学方法。
人在单位时间内所记的对象数量有一定的限度。
要求学生在一节课中把所讲过的材料都记住是不现实的,也没有这个必要。
为了提高记忆效果,教师应在讲述的基础上提供精简而概括的记忆材料。
在生物教学中,通过表格进行比较、归纳不失为学生提供精简而概括的记忆材料的一个重要方法。
它对学生概念的建立,知识体系的形成都有着其他方法难以替代的作用。
它使比较间的事物在表格中占据相应的位置,使比较的因素(目的要求)明确,易于对比,显得清晰而有条理性,有时还体现出很强的系统性。
2006年生物实验突破 基础一学生基础实验(必修本)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学的基础理论都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近年来高考对实验的考查所占分值逐渐增加,因此要特别重视生物实验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技能的训练。
整个高中阶段的基础实验主要集中在高二必修本中,除研究性课题外,必修本实验有12个,还有2个实习内容。
这些实验和实习,按实验性质分,7个是生化类的,6个是生理类的,5个是观察类的,1个(实习)是调查类的;按实验特点分,10个是验证类的,4个是探索类的。
详见下表: 分类 序号 实验名称 实验性质 特点 学习侧重点 目标要求 观察类 生理类 生化类 调查类 验证类 探索类 实验类 1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 √ 控制条件、分析结果 B 2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 √ 高倍镜的使用 A 3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 √ 装片制作 A 4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 Fe3+的催化效率 √ √ 选择材料、控制条件分析结果 B 5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 √ 同上 B 6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 √ 同上 A 7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 √ √ 同上 B 8 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 √ √ 同上 B 9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 √ 同上 A 10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 √ DNA分子结构特点 A 11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 √ 基因分离 B 12 观察 SO2对植物的影响 √ √ √ √ 同实验 4 A 实习类 1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 √ √ 取样调查法 B 2 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 √ 同实验 4 B 对近几年上海、广东和江苏的高考生物试卷和全国的理科综合试卷分析发现,生物实验的考查主要有这样几种类型:1.实验问题解答类 这类试题以实验为背景,用文字、示意图、数据表格、直方图、二维坐标等形式表达,题目要求解释实验现象或结果,或者要求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具体又可分为: 1.1基本操作和实验材料的选用型 这类实验题主要考查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和对实验材料的选用。
基本操作包括使用各种玻璃器皿和其他工具、仪器,如放大镜和显微镜的使用、水浴加热、研磨和过滤、层析法、引流法、试剂配制、制作玻片标本等,以及进行操作、观察、记录、绘图等。
实验材料的选择正确与否,关系到一些实验能否成功,如"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这个实验,根尖的选取要选分生区而不是伸长区。
对实验2、3、6、7、9的考查涉及这种题型。
侧重考查: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观察和记录方法,实验材料在实验中的作用。
1.2实验原理的理解应用和实验结果的推断处理型 这类实验题是高考的常考题型,既考查了与实验原理相关的知识,又考查了观察、分析和推断能力。
如2004年北京理综第27题、江苏生物第35和42题、上海生物第39和42题、2002年广东第34和37题等。
侧重考查:实验原理的理解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实验操作程序,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实验结果的推断预测。
2.实验设计类 这是对实验考查高层次的要求。
通过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数据、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等内容的分析、归纳和总结,来考查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
这种题型在近年高考卷中逐渐多了起来,说明对实验的考查逐渐由知识型过渡到能力型。
从实验目的和实验手段上看,实验设计包括验证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实验设计;从考查题型上看,可分为实验方案评价型、补充实验过程型和完整实验方案设计型。
对实验5、8和两个实习的考查多是这种题型。
侧重考查:知识的综合应用,创新能力。
3.研究性课题类 见重点四--课题研究。
在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 A.马铃薯块茎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B.花生种子富含脂肪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好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是否理解本实验的选材要求。
用于可溶性还原糖鉴定的材料的要求是:①含糖量高,且必须是还原性的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
②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便于观察。
蔗糖没有还原性...
生物实验设计
一、明确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是设计实验的纲要,只有明确实验目的,我们才能设计合理的变量。
根据目的又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如:“请利用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这样的实验将来预期的结果是确定的,胰高血糖素一定升高血糖;另一种是探究性实验:“探究光的有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实验预期的结果实不确定,有多种情况,可能光促进种子萌发、可能抑制萌发或者无影响。
二、做出问题假设 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基础和符合逻辑的论据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尝试性的解释。
三、制定方案 1.明确实验原理 有些实验设计是考查已有知识,题干中往往不会告诉我们实验原理,需要我们通过实验材料和用具来判断。
如上述例题中如果提供的是第一组实验用具,其实验原理是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如果提供的是第二组实验用具,其原理就复杂得多,包括: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淀粉的颜色反应。
根据这些原理,先用蛋白酶和唾液淀粉酶混合一段时间后,然后再加淀粉,10min后滴加碘液,如果试管呈现蓝色,说明蛋白酶把唾液淀粉酶水解了,证明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
但有些实验是我们没有学习过的知识,题干中往往会告诉实验原理,我们主要按照其提供的原理应用即可。
2. 选择材料用具: 一般题干中提供的材料和用具都要利用 3. 确定方法步骤(实验程序) 通常实验步骤如下: (预处理)→分组→处理→观察记录现象,收集数据→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设计实验步骤时需注意的问题: ①实验分组最好要有标号(也可采用表格方式) ②大样本量(可重复多次) ③控制单一变量(可变因素):除了要研究的变量以外,其他的无关变量保持一致,如材料的一致性等 ④通常要设置对照实验:根据具体实验,设置对照类型 A 空白对照:不给对照组任何因素处理。
如过氧化氢的自然分解 B 自身对照:对照和实验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如对同一人的不同条件下的营养状况的研究 C 相互对照:不单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互为对照。
如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 标准对照:以常规的品种、常规的浓度为对照。
如实验组注射2mL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胰高血糖素,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⑤实验步骤最好分步表述 4.设计实验记录方案 根据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下列实验记录的设计,以保证实验记录科学、准确、客观全面。
不丢掉有用的信息为结果分析提供丰富的资料。
⑴ 确定观察和记录的时间 ⑵ 根据实验内容设计观察和记录内容,如观察菌落的形态、观察溶液颜色、记录小蝌蚪完成变态发育所需要的时间; 在相同的时间内(10min)液滴向左移动的距离等 5. 预期可能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类型和所学的知识) 有时需要标明注意事项:如试剂的配制、实验的安全等 四、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1. 实验结果分析:对记录下来的现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果 ⑴ 正确处理实验数据:数据资料要用数学计算及统计、图解(坐标曲线图、柱形图表格等)等方法加以判断、推理和分析。
⑵ 深入分析实验结果:叙述实验结果及假设是否成立(预期结果得到实现,假设成立;预期结果没有出现,假设不成立),并对结果加以说明、解释或评价;对预期以外的结果做出恰当的分析和说明 2. 获得结论。
(要紧扣实验目的)。
注意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的联系和区别 给与光照一组种子萌发率高于黑暗组——实验结果 光照可以促进该种植物种子的萌发——实验结论 设计实验注意的问题我们清楚后,下面我们就将相应的高考题按照类型进行练习
雅思写作范文:动物实验真的必要吗
Animals were friends or foes of humanity at different times of the human history. In modern times, experiments upon animals have long been a breeding ground for spirited debate. Some animal activists argue that we should ban animal experiments altogether because subjecting animals to experimentation is unjustifiable on moral grounds. Yet some other people contend that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necessitates animal testing. Personally, I believe both their views have merit and demerit.
生物实验设计专题
1.在实验前一天,将新鲜的菜叶和烫过的菜叶(沸水烫2~3min)分别装入2个不漏气的塑料袋中,插入细玻璃管用棉线缠紧。
2.先取一袋菜叶(烫过的),将管子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里,解开棉线,轻轻挤压塑料袋并观察石灰水有无变化。
(按上面的步骤再做新鲜菜叶的实验一次)3.整理器材结论:动物和植物呼吸都会释放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会变浑浊,而用烫过的的菜叶做实验,石灰水变浑浊了,所以植物的叶是会进行呼吸作用的
生物实验设计有哪些原则?
生物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假设验证原则假设 一般分为3个步骤:第一步是提出假设,即依据发现的事实材料和已知的科学原理,通过创造性思维,提出初步假定;第二步是作出预期,即依据提出的假设,进行推理,得出假定性的结论;第三步是验证假设,即依据假设和预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
如果假设得到证实,预期得以实现,则假设(假说)转化为科学理论,故假设是科学发展的基本形式。
2对照性原则 实验对照原则是设计和实施实验的准则之一。
通过设置实验对照对比,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按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通常有以下几种对照型: (1)空白对照 例如,在“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的实验中,将染成蓝色的根分成两等份:一份浸泡到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另一份浸泡到盛有等量氯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
前者为空白对照组。
(2)自身对照 例如,“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就是典型的自身对照。
(3)条件对照 例如,“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实验,1号玻璃缸中加入甲状腺激素5mg;2号缸中加入甲状腺抑制剂(甲硫咪唑)5mg。
后者是条件对照组。
(4)相互对照 例如“植物激素与向性实验”的等组实验中,5个实验组所采用的都是相互对照。
至于哪个作为实验组,哪个作为对照组,一般是随机决定的,而且两组的无关变量的影响是相等的、等量的,故两者之差异,则可认定是来自实验变量的效果,这样的实验结果是可信的。
3单一变量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是处理实验的复杂变量关系的准则之一。
它有两层意思:一是确保“单一变量”的实验观测,即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做到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二是确保“单一变量”的操作规范,即实施实验中要尽可能避免无关变量及额外变量的干扰。
例如,新编高中《生物》的“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实验中有温度和pH两个实验变量,但在观测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3支试管应保证在相同温度下进行实验。
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控制无关变量和减少额外变量,故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4真实客观原则 真实客观原则是科学实验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即实验中的捕获解释一定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使获取的事实、现象和数据尽可能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能主观臆造,不能凭空胡诌,不能片面武断。
例如,“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有的学生错误地作出如下结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这就违背了真实客观的原则,因为本实验只能证明唾液对淀粉的分解作用,但不能证明具体分解后的产物是什么。
您的选择是对我最大的支持,谢谢
如何回答生物实验设计题的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是该实验依据的生物学知识,通常是我们设计实验的主要依据。
在验证性试验中,经常涉及到的有机物的鉴定,其原理就是某些化学试剂与有关有机物特定的颜色反应。
在设计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中,所依据的实验原理是在单侧光照射下,植物表现出向性运动,在重力作用下,植物的根表现出向地生长,茎表现出背地生长。
这些都是我们应知道的生物学知识。
再比如,在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是植物光合作用必要条件中,以及探究代谢方式时,说用到的氢氧化钠溶液,其原理就是我们知道的化学知识,吸收二氧化碳;而碳酸氢钠溶液则是释放二氧化碳。
等等,需要平时的留心和积累。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