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独居老人
关于城市独居老人生活情况的调查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独居老人已成为社区、社会热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经过这次调查发现,社会老龄化的形势也日趋严重,与此同时独居老人也成为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问题也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城市独居老人进行调查并提出合理建议,从而改善独居老人的生活状况。 关键词:独居老人 生活情况
独居老人是指老人没有子女或是有子女但没有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人,这些老人的年龄都在60周岁及以上。这些老人具体又包括两种,一是只有一位老人独自生活,二是老夫妇二人一起生活。随着中国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城市独居老人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次社会实践我就我们社区的独居老人进行走访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找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以下为我的调查结果:
1、独居老人的数量
这次调查我共走访约50户人家,其中30户为独居老人,由此可见,独居老人的数量还是比较大的。随着我国人口的生育水平的持续下降和老年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不断延长,我国人口年龄老化也日趋明显。网上资料显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调查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约占人口的13.26%。所以可以预料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将日益加速,独居老人的数量将逐渐增多。独居老人将会是社会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
2、独居老人的生活情况
独居老人的经济情况
独居老人的生活主要支出
独居老人和子女的关系
多部分回答是一般较好,他们中大部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所以我认为他们要注意合理的饮食,还有就是多多运动锻炼身体。另外老人们觉得供他们活动的场所比较少,这应该引起社区和政府的注意,政府可以多建造一些老年活动中心,因为开封是一个旅游景点较多的地方,有时候景点的人会特别多,老年人出行活动也不方便。在我的走访调查中绝大多数老人因长期一个人生活而感到孤独,精神上得不到慰藉,他们的精神生活十分匮乏,这种精神心理状态对老年人的生活很不利,需要引起子女和社会的关注最后在我的调查中我问到独居老人和他们子女的关系,有的老人表示子女过于繁忙较少来看望自己,其实子女与这些老人关系状况直接影响到老人们的精神状况。
3、导致独居老人当下生活情况的原因
子女回家看望次数
导致老人焦虑的原因
根据我的调查,导致独居老人生活情况的原因有许多。首先老年人与子女之间存在代沟,生活习惯的差异也是造成老年人与子女分开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因。年轻一代多追求生活享受,而老年人多是艰苦朴素,从而老年人与子女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存在着差异,因而为了避免生活上的矛盾与摩擦,老人与子女分居两处。另外子女压力大无暇照顾老人,老人也不愿加重子女的负担,而选择独立生活。最后就是婆媳矛盾无法避免,老人认为与子女分开居住既可以避免因家庭矛盾引起的争吵,也可以避免影响子女繁忙的工作。还有就是比较不孝顺的赡养老人的观念意识比较薄弱。我认为这些是导致独居老人生活情况的根本原因。第二就是小区里都是每个单元每个住宅都是封闭的,有的老年人不愿意出门或者下楼不方便,外面的供他们活动场所较少,在家里呆着也没有人交流这会使他们感到孤独和精神上的寂寞。因为独自生活会导致焦虑,他们会担心自己生病了无人照料、担心突发情况自己无法应对、担心子女的工作家庭等等。我认为精神生活是老年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物质生活好精神生活不一定好,而且老年人现在更多的追求是精神上的享受安逸。最后就是社会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还不是那么完善,导致独居老人生活质量并不是很高,这就要求社会和政府对独居老人的重视。
小结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独居老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他们的生活情况等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能有所改善独居老人的生活情况,我根据我的调查提出一些我的建议。首先是独居老人个人要善于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增强自己的心理独立能力,并丰富自己的生活,多多运动多多进行人际交往,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其次子女应该保持与父母的联系,在精神上要关心父母,经常回家看望,听听他们的要求和需要。即使不能回家,也要经常打电话问候,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这样就能够缓解他们的孤独无人交流等情况。最后就是社区,社区应该大力发展老年文化,从而使老年人有地方可以去,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再者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便捷。另外社会应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是城市,更重要的是农村,使独居老人的生活更加有保障。
范文二:慰问独居老人作文500字
慰问独居老人
今天,通过在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妈妈的帮助下,刚成为小记者不到一个月的我完成了我的第一个牛通社的作业——慰问社区里的独居老人。
“叮咚”“叮咚”,随着门铃声渐渐消失,门一开一位行动不便坐在轮椅上,白发苍苍的老婆婆便出现在我眼前,见到我前来拜访,她那满是皱纹的脸上便浮现出笑脸,我急切的大步上前走到老婆婆面前:“外婆,新年好,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并送上了新年福字日历、春联,随后收到了我的俩个妹妹的新年祝福后,更是笑得合不拢嘴。接下来我们便开始表演,首先是我的古诗两首:《芙蓉楼送辛渐》和《登幽州台歌》,一背完,外婆兴高采烈的鼓起掌来,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真棒!真棒!我像你那么大时,连什么是诗都还不知道呢!”结束了我的诗朗诵,就轮到两位妹妹的歌曲—《虫儿飞》了,那优美动听的歌声,把我们所有人都吸引住了,她俩一唱完,我们便用掌声来表示对她们的节目的肯定。我们还和外婆拉起了家常,认真询问了她近来生活状况、身体情况、和新年的心愿,外婆很健谈的告诉我们:“我的新年愿望就是希望你们学业有成、天天开心、大家身体健康,”最后我们依依不舍的告别了外婆家。接着,我们又去拜访了两户人家,但都因正是午休时间,只是送上了新年福字、日历、春联、以及新年祝福就匆匆的离开了。但是,我仍然从他们的脸上找到了开心、满足、欣慰的笑容。
通过此次活动,我与独居老人之间的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使我的观察力、反应力也有了一定提高,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记者了。
【写作指导:怎样才能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直接反映一个人的认识水平,是合格中学生必备的素质。我们可以在写作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形成以下十种辨证分析能力:①矛盾分析;②现象与本质分析;③数量与质量分析;④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⑤因果分析;⑥必然性与偶然性分析;⑦可能性与现实性分析;⑧内容与形式分析;⑨内因与外因分析;⑩纵向与横向分析。这里仅以现象与本质分析为例,谈谈思辨能力的训练方法。
由于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学生观察时一般只能触及事物的表象,获得感性认识。因此,指导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是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写作中,要诱导学生养成“去粗去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习惯。如成功背后的艰辛,平凡中蕴含的伟大,表面热闹中潜隐的内在寂寞等。(next88)由于现象与本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特别是由于客观事物纷繁复杂,有暂时的个别现象,也有稳定的普遍现象;有必然现象,也有偶然现象。因而在训练时要使用不同类的材料,启发学生比照分析,抓住问题的实质,形成正确的观点。这样,来自通过思辨产生的顿悟,才能是科学而准确的。
当然,思辨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仅靠一两次训练学生是不能奏效的。因此,从高一的第一学期开始,就应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做法主要有:
(1)利用课前五分钟,以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训练。课上,教师让学生随机抽取一则两则材料,让他当场提炼观点,进而谈谈自己的写作思路,让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2)课后,每周留两至三则材料作为训练内容,当然也要让学生自己找材料。
训练时,要尽可能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
杜甫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说多读书有好处。郑板桥却说:“读过万卷书,胸中无适主”,指读书多而无所适从,失去主见,反而有害。
要求把这两则材料辨证统一到一个观点中去。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思辨能力才行,有点难度,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材料的要点并进行分析:杜甫名句,指广泛阅读,重点讲的是知识的积累与写作的关系,它是必要的;郑板桥的名句指的是读书多而无所适从,谈的是读书后的思考问题。如何学以致用。两个人的角度不同。这两句话的连接点是:读书与思考,学与用。在此基础上,可以把二者统一为:既要广泛阅读,又要认真思考,学与用要结合起来。这里就要求学生具备求同辨异的能力。
除了训练学生外,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哲理性课外读物,如哲理小品,文艺评论等。这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范文三:关怀独居老人
关怀独居老人
8月24日的上午天气很温和,我们组的同学随机来到了南京东路的长江居民委员会,经过一番交涉,我们来到了第一户独居老人的家里。
我们刚进那栋民宅,就好像从外面的光明世界走出来进到了另一个天地。楼梯非常的昏暗,也比较陡,得仔细一点往上走。到了老人家里,一眼望去,大概只有十多个平方,我本来以为那是其中一个房间,过了会儿才意识到,那是老人家里的全部空间。眼前站起来跟我们打招呼的是一个瘦小的老太太,短发,但是慈眉善目,待人温和,穿着浅绿色的T恤,因为年纪大了,略有些口齿不清,但是耳朵能听的清,脸上的皮肤也很干净。她说她已经82岁了。我扫视了一下房间,狭小的空间里摆放了一个书桌,一张床,电视机还有冰箱,然后有电饭煲,但是没有炒锅,应该是楼下有共用的。没有梳妆镜,当然也没有卫生间。房间里是昏暗的,因为只有一扇窗户看到外面,但是不是风景,是另一面墙。我不免疑惑,老人这才告诉我们,她女儿每个月只给她100,政府补贴她500,她自己是没有退休金的,我们听了都很惊讶。她说她每天是能不开灯就不开的,为了省电。
在场的我们心都立刻凉了下去,而我们却无能为力。所能做的也就是陪她聊聊天,抱抱她。其实活到这么大年纪,老人们可能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就算有什么遗憾,也早就把人生看透,放过自己,乐观的过。经历了这样的人生,也不缺什么了,经济上的困难那些客观的因素可能很难改变,但是在我看来他们最缺的是爱。年纪大了,陪她走过一生的老伴儿走了,流过泪,伤过心,可是人已作古,无法挽回,那份爱就那么埋在心底。但是那个自己一手拉扯大的孩子呢,她只顾自己逍遥快活,却把可怜的老母亲扔在一旁,不管不问,每月用一张老人头打发了。老太太一半的爱随老伴儿入了土,另一半的爱系着女儿却又像风筝断了线,风筝头也不回的走了。都说落叶归根,可是人生跟她开了玩笑,这样残缺不全的家让她伤心不已。老太太突然在我们面前哭了起来,那么无奈,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像抱着自己的奶奶那样,抱了抱她,亲了亲她我相信拥抱会给另一个人力量,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给她一个拥抱,就会让她得到一份温暖和安全感。可是对不起,我们还是要走了,这拥抱太短暂。老奶奶一个劲儿跟我们说着感谢的话,可是真的对不起,我们不值得你感谢,我们无法一直陪着你。
令人欣慰的是,老太太信仰基督教,她每天做着祷告,看着圣经,虽然她的房间是昏暗的,但是她的心是光明的。人老了就像落叶总要离去,不知道在未来的哪个时间她就会离这个世界远去,可能女儿给她的是无尽的遗憾,但是我多么希望那天我们带给她的一丝温暖可以陪伴她的灵魂一直走下去,给她以后的安宁注入一点能量,一点希望。
拜别了老奶奶,居委会的阿姨带我们来到了另一个老奶奶那儿,戏剧化的是这个老奶奶也是82岁,可是她却跟刚刚的老奶奶完全相反,身体健壮,笑眯眯的跟我们说她啥毛病也没有,生活很开心,老伴儿也82,一时间我们三个人都觉得有点尴尬,这可怎么关怀。其实吧她跟老伴儿看起来都像五六十岁的嘛?我心里不禁揣测之前那个老太太以前的生活是不是比较复杂,都说人生如戏,她是不是经历了比较多的事情,总之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不同啦。反正跟这一对儿身体倍儿棒的大叔大妈在一起傻笑了一阵儿,我们心情都变得好了起来。组里的一位同学还帮老奶奶炒起菜来,一片温馨和谐的气氛,聊了一会儿之后,我们祝福他们健康长寿然后告辞了。
社会发展了,越来越多的老人却被遗忘了,大家忘了他们是那个最初的艰难日子里的建设者,不论处在怎样的工作岗位,他们身处的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他们扛了过来。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曾很好强,可是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间变老的,当他们老了,做不动了的时候,他们除了感慨岁月不饶人,再也无能为力,他们的心里只剩下期待,期待有人爱,有
人关心,他们害怕孤独,却又不得不承受孤独。其实作为年轻的一代,更应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自己有一天年纪大了,没办法掌控生活的时候,倘若孤单,那是一种多大的痛苦。这次的实践,我明白,孤单的老人不只是这一两个,需要关爱的老人还有很多,我们任重而道远。
范文四:关怀独居老人——总结
关怀独居老人
中国社会正在向老龄化迈进, 空巢老人, 独居老人等弱势老年人群体的数量也在不停的 增加。长期独居的老人,时常感到孤独、寂寞,渴望社会的关爱。关爱这些老人,给他们创 造一个平安、祥和、幸福的晚年,使他们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地度过每一天,是摆在我们面 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困扰独居老人的主要问题来自于以下三大方面:老年疾病,心理问题,经济困难。 (一) 老年疾病:空巢独居加上老龄退化会有身心困难。 一是我国老年人中 70%患有慢 性老年病, 15%患严重疾病。 慢性疾病伴有不可逆的并发症, 需要终生治疗及护理。 二是老 人行动迟缓或不便, 常引发伤亡事故, 如上下楼梯跌落、 用煤气时烧伤烫伤等。 三是日常起 居需要有人提供卫生清扫、购物、洗衣、做饭等帮助。
(二) 心理问题:子女不在身边易产生心理问题。 一是行为偏离, 缺乏交流沟通使得性 格病态:处事认真的变成固执生硬、急躁、乖僻;文雅清高的变得不爱交际;性格随和的发 展成任性粗野等。二是孤独抑郁,独居老人有可能会出现孤独、压抑之感,情感日渐脆弱, 会产生衰老和死亡的联想,导致自卑、烦躁、焦虑、多疑。三是失落依赖,生活单调注意力 无法转移时会产生内疚、负罪、失落和依赖,常常因为小事而抱憾终身。
(三)经济困难:部分空巢老人, 因为经济收入低, 对社会依赖性很强, 这一特点在孤 寡老人、 高龄老人和老年妇女当中特别突出。 经济困难导致入不敷出, 会影响到老人健康保 障和医疗保障等必要的开支,而致恶性循环。
空巢独居现象正在不断增长, 原因是住房条件改善, 可以独居; 计划生育, 减少了家庭 人口;工作流动,子女外出。空巢独居老人身边无子女,如果得不到服务保障,就成为困难 老人。 “空巢老人”问题已不仅是个人问题,而是全社会亟待解决的社会命题。
专家建议
(一)需全社会积极关注和支持
社区协调安排的就近的帮扶服务, 所涉及的日常生活的帮扶介入, 需要一种操作上可行, 经济上有效, 符合老人特点和心愿的, 以居家为主并由社区提供服务保障的养老服务。 另外。 全社会积极参与志愿关怀活动,给予陪伴和支持。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免费体检,健康保健。联系社区内的门诊部作为社区的志愿者服务队,主要任务是 定期开展老年健康保健知识讲座,为独居老人们提供义诊、保健咨询等志愿服务。
2、心理辅导,解开心结。邀请心理咨询机构作为社区的志愿服务队,定期为独居老人 提供心理关怀志愿服务,随时了解他们的精神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 使他们摆脱孤独寂寞,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
3、志愿者关怀活动。通过定期志愿者探访和一对一的服务,让老人们多一个陪伴的对 象, 多一个谈心的对象, 多一个倾诉的对象。 采取志愿者与老人一对一的形式, 陪老人聊天、 剪指甲、下棋、读报,为老人打饭、陪老人散步、打扫房间、清洗衣物、理发、体检、文艺 演出。节日、生日为老人送礼物。与社区共同举办老年书画比赛、象棋比赛、演讲比赛、歌 舞比赛等老年友谊竞赛活动。 志愿者可以通过志愿服务活动, 带给老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让他们感受老有所养、 老有所乐、 老有所为的生活乐趣, 让他们感受到国家与社会对他们的 重视与温暖。 同时让我们的志愿者通过与老人的沟通深切体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的哲理,
培养青年志愿者的敬老美德。
(二)鼓励老人走出房间多活动
充分利用老年活动室、 体育健身设施等, 组建各类老年文体团队,开展老年体育、 文化 娱乐活动,诸如老年合唱比赛、老年文艺演出、书画展等。由社区内的文体专干组织负责, 引导独居老人参与这些文体活动, 鼓励他们走出家门, 走向社区,融入社会, 丰富和活跃独 居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关心爱护独居老人不但是社区的责任, 也是全社区的责任, 但更应是子女的义务。 因为 这些独居老人更加需要的是“常回家看看”的亲情和“一起说说话”的精神慰藉。
范文五:社会独居老人分析
背景分析
随着老年人口总数持续增加,城市独居老年人已经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出现在人们眼前。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该年全国22.8%的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为独居老人家庭,独居老人的总数高达783.51万人。并且受经济的快速发展,离婚率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独居老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根据《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的统计结果,2006年我国城市地区独居空巢家庭已经占到8.3%
独居老人这个群体因其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其心理问题形势不容乐观。有研究表明具有心理问题的独居老年人没有种族、经济收入、教育背景、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的区别。在不同国家,以及不同阶层中都存在,只是程度及方式不同而已。国外有研究报道,在对2100名生活在美国4个州193个救助机构中的老年人进行调查之后,研究人员发现,在被调查者中,有三分之二的老年人在精神健康方面存在问题。其中,有半数人患有老年痴呆症,有25%的人会出现忧郁症的种种迹象,另外,超过半数的老年人在服用安定、镇定剂或抗抑郁药等。而在我国,一部分独居老年人幸福快乐度晚年,另一部分老年人却出现了心理障碍,产生了生理疾病。
针对独居老人的一系列问题,北上广等地区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以保证独居老人安享晚年,但并未形成系统性和普遍性。许多帮扶政策缺乏制度化,一些有益于独居老人的政策流于纸面,不能很好的贯彻实施。同样,在学术界,人们对独居老人的相关研究也出于起步阶段。在在CNKI网上2000至2014年的数据库中,篇名中含有独居老人或独居老年人的研究论文有200余篇,但是这些研究涉及精神和心理方面的不足10篇,大多是调查独居老年人的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和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困难等。这些研究报告大多停留在对独居老年人生活状况的客观报告,较少有研究从独居老人自己的视角出发去了解独居老人面临的问题,去探讨独居老人对于他们自己面临的种种问题的感受与理解,更少有研究将独居老人面临的种种具体问题与他们遭遇的心理问题。本研究的设计正是试图填补此一空。
所谓老年人偏执心理,就是片面而固执的心理。会把周围的人对他的无意的行为误解为恶意行为的心理。老年人的偏执心理不仅会对老人自身的身心健康造
成不良影响,还会影响到其家庭生活。
案例:刘阿姨自从被诊断出患有冠心病后,她就非常怕吵闹,不管怎样她都不愿在噪音稍大的地方生活。她让儿子一家搬出去住,因为她受不了小孩子吵闹的环境。如果住在楼上的人稍微发出点声音,她就会马上感到自己的心脏不舒服,到后来,他甚至让家人换房,住到了顶层。可她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了腿脚不好的老伴,老人因上下楼十分不方便,便只能呆在家里。而这样长时间与外界缺乏沟通的环境会让老年人产生孤独感,会加剧老人的心理问题,使老人想问题时更加偏激。
老年人的孤独心理,通常是指老年群体在心理方面上寂寞无聊和孤独无依的状态。老年人的孤独心理是因为近年来独居老人逐渐增多,形成了一种社会现象,越来越多家庭只剩下一位老人,而这些老人缺少来自社会的关爱以及因丧偶等因素造成的缺乏与外界的沟通,再加上社会的发展变化,使得很多老年人与社会脱轨。这使得很多老年人都出现了孤独的心理现状。同时老人的退休,也会对老人产生强烈的失落感,觉得自己不再被社会需要,成了无用的人。被尊重和被需要的心理感觉不能从社会中得到满足,这逐渐使老人远离社会。特别对于平常性格比较孤僻,并且对不爱与人交往的老年人来说,这种感觉更为强烈。
案例:在长春市湖西社区有这样一位老人,今年80多岁,老人只是一个人生活,老伴去世的早,儿女又都外地,没有人照顾老人。平时很少与邻里沟通,邻里们看老人家可怜,就时常帮助老年人买些菜,送一些生活用品,可是有一段时间邻居们几天都没有看到这位老人,以为老人出门了,直到邻居们发现老人家的门口传出恶臭味道才报警,原来老人已经死在家里几天了。这让邻里们都很心痛,很震撼,老人就这样惨死在家中。
老年人暴躁心理的产生是源于精神生活的匮乏和后天受教育程度,许多80后的孩子,由于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从小就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即使是成年后,父母仍在子女身上投入大量的情感和金钱。但在老年人生病或出意外时,却得不到孩子们照顾,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让老人们很难接受,很多老人容易产生被遗弃的感觉,自卑可怜的情绪更是很常见。这些不良的因素困扰着老年人的心理,很容易让他们变得敏感,产生不安、暴躁、抱怨的情绪。
案例:王女士是一位中学的老师,在外地工作,母亲时常不惜打长途电话抱怨其父亲脾气特别暴躁,老两口在家动不动就为小事吵得厉害,这让工作繁忙的张女士感到身心疲惫。抽出时间回家,本想好好休息,结果却成了专职的矛盾调解员,比上班还累。父亲的突然暴躁让家人都身心疲惫。
所谓臆想就是,主观的想象心理。老年人自己的身体稍有不适或是身边同龄的亲友生病都会害怕,推己及人,总是觉得自己好像也生病,到处求药求医,谁的话都不相信,病没有起色,却花了很多的冤枉钱。同时对待挫折的承受能力也会降低,对社会充满敌意,经常会产生臆想情绪,很多小事都可能成为疾病的诱因,如邻里纠纷,子女工作婚姻的不顺利等,都会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案例: 老张今年快 80 岁了,身板一直很硬朗。退休之后心情也还算是乐观,但他去年医院探望的姐姐时,看到姐姐因病痛苦不堪的情形,印在心里久久不忘。从那以后,老张每天郁郁寡欢,常感觉自己胸闷、喘不上气,怀疑自己的心、肺都出了毛病。子女陪着他到好几家医院都去检查过,但始终查不出明确的病因,两年下来,老余的身体越来越不如以前,寝食难安,甚至生命都受到了威胁。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老年人心理性消费需求会上升,而物质性消费需求会下降,一个社会的养老保障水平和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对老年人心理需求的关注程度。但是现实生活中,提供给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涉及到时间、精力、情感等方面的付出,而家庭成员、社区以及社会在独居老人心理保养方面的困难,不仅是由社会竞争带来的时间成本的上升,还有家庭以及社会主流价值观片面注重对独居老人的物质补给,而缺少对独居老人心理需求的关注。
不能否认是,来自子女的情感支持是独居老人心理需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子女的孝敬无法代替老人夫妇之间的那种随时间流逝也未曾消磨殆尽的亲情。人到老年,生理、心理的某些变化并不能完全被身处中青年阶段的子女所理解,只有朝夕相处、己有亲情的老伴才能充分理解并给与照料。作者在查阅文献资料时发现,独居老人比配偶健在的老人孤独感更加强烈,一方面是他们渴望得到子女的关心照顾,但是又担心会增加子女的负担,不敢向子女提出太多要求,结果是,这种孤独感越来越强烈,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另外,由于专业性的
缺乏,陪护人员给老人提供主要是生活上的照料,没有相关知识技巧为老人提供心理支持。
马斯洛认为“:所有的人(某些病态的人除外)都需要或者希望对自己有一个稳定的、切实的、通常是高的评价,或者希望自重,并获得周围人的尊重。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笔者走访时发现,高龄独居老人,尤其是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陪护人员照顾的老人经常被社区内其他人员忽视,在问及老人是否感觉到被疏远时,被访者中有6人认为很少发生,2人认为经常发生。由此可见,独居老人有被尊重的需求。
有句俗语叫做“老有所需”这体现了老年人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通常情况下,老年人的学历越水平越高,那么这种价值需求就越强烈,同时该种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对其晚年生活质量的影响也就越深刻。笔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虽然大多数老人满意目前的生活状态,但当问及老人是否对未来有信心时,老人由于受生理、心理条件的限制,放弃了自我实现的需求,但是当老人谈到自己过去的成就时,满怀自豪,能体现出老人对于自我实现的追求。
社会支持是个人从社会网络中获得的各种支持。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以降低生活中的紧张度,促进人们适应社会环境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几个案例深入分析城市独居老人的社会支持状况,了解政府、社会、家庭、朋友、邻居等对城市独居老人的社会支持程度。
主观支持是个体体验到的或情感上感受到的支持,一般指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与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肖水源,1987)。
家庭是维系亲情的重要纽带,是老年人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生活空间,中国老人深受传统文化旳影响,大多数老年人更是把晚年生活寄托于家庭。他们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又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社会交往的内容与范围大大缩减,这时候亲情成为老年人最主要的精神寄托。但是随着空巢家庭的大量出现,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己经呈现出瓦解的趋势,家庭养老的心理调节功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笔者走访的实际情况,独居老人的心理支持主体仍是家庭,尤其是配偶,其次是子女,大部分独居老人表示与家人关系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