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显微镜的历史发展和原理
显微镜的历史发展和原理
显微镜的历史发展和原理
显微镜大致可以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通常皆由光学部分、照明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无疑光学部分是最为关键的,它由目镜和物镜组成。早于1590年,荷兰和意大利的眼镜制造者已经造出类似显微镜的放大仪器。目前光学显微镜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明视野显微镜(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相差显微镜、激光共聚扫描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微分干涉差显微镜、倒置显微镜。
显微镜有与光学显微镜相似的基本结构特征,但它有着比光学显微镜高得多的对物体的放大及分辨本领,它将电子流作为一种新的光源,使物体成像。自1938年Ruska发明第一台透射电子显微镜至今,除了透射电镜本身的性能不断的提高外,还发展了其他多种类型的电镜。如扫描电镜、分析电镜、超高压电镜等。结合各种电镜样品制备技术,可对样品进行多方面的结构 或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深入研究。显微镜被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图像。常用于生物、医药及微小粒子的观测。
显微镜 - 历史发展
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块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明显的提高放大能力,这种装置就是显微镜的前身。第一架真正的显微镜,是用一片凸透镜和一片凹透镜重叠起来组合而成,又称为复式显微镜,是荷兰眼镜匠詹森父子制成的,后来经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加以改良,显微镜才有了更佳的效果。
最初的显微镜很简单,只能放大50-200倍,以后又不断改进,逐渐发展。光学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1500倍左右,能够观察到细菌的形状。
1932年,德国科学家诺尔和鲁斯卡在柏林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用电子束代替光束,用磁场代替透镜来观察细微物体。电子显微镜一下子把放大倍数提高到1万倍。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已经研制出放大率200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人们利用它看到了物质的内部的精细结构。看见所有物质都是由一些肉眼看不见的极小极小的微粒组成的,发现了原子世界。1983年,人们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这种显微镜比电子显微镜更先进。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便诞生了一门以0.1纳米至100纳米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新学科,这就是纳米科技。
显微镜 - 仪器结构
显微镜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机械部分
(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
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细调节器(细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
(8)转换器:可以在使用时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转换物镜后,不允许使用粗调节器,只能用细调节器,是像清晰。
照明部分
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1)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2)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起汇聚光线的作用,加强对标本的照明,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
?光圈(虹彩光圈):在聚光镜下方,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成,其外侧伸出一柄,推动它可调节其开孔的大小,以调节光量。
显微镜
光学部分
(1)目镜:装在镜筒的上端,通常备有2-3个,上面刻有5×、10×或15×符号以表示其放大倍数,一般装的是10×的目镜。
(2)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旋转器上,一般有3-4个物镜,其中最短的刻有“10×”符号的为低倍镜,较长的刻有“40×”符号的为高倍镜,最长的刻有“100×”符号的为油镜,此外,在高倍镜和油镜上还常加有一圈不同颜色的线,以示区别。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如物镜为10×,目镜为10×,其放大倍数就为10×10=100。
电子显微镜结构
电子显微镜由镜筒、真空系统和电源柜三部分组成。镜筒主要有电子枪、电子透镜、样品架、荧光屏和照相机构等部件,这些部件通常是自上而下地装配成一个柱体;真空系统由机械真空泵、扩散泵和真空阀门等构成,并通过抽气管道与镜筒相联接;电源柜由高压发生器、励磁电流稳流器和各种调节控制单元组成。
电子透镜
电子透镜是电子显微镜镜筒中最重要的部件,它用一个对称于镜筒轴线的空间电场或磁场使电子轨迹向轴线弯曲形成聚焦,其作用与玻璃凸透镜使光束聚焦的作用相似,所以称为电子透镜。现代电子显微镜大多采用电磁透镜,由很稳定的直流励磁电流通过带极靴的线圈产生的强磁场使电子聚焦。
电子枪
电子枪是由钨丝热阴极、栅极和阴极构成的部件。它能发射并形成速度均匀的电子束,
所以加速电压的稳定度要求不低于万分之一。
显微镜 - 成像原理
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
当把待观察物体放在物镜焦点外侧靠近焦点处时,在物镜后所成的实像恰在目镜焦点内侧靠近焦点处,经目镜再次放大成一虚像。观察到的是经两次放大后的倒立虚像。
电子显微镜成像原理
电子显微镜是根据电子光学原理,用电子束和电子透镜代替光束和光学透镜,使物质的细微结构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数下成像的仪器。电子显微镜的分辨能力以它所能分辨的相邻两点的最小间距来表示。20世纪70年代,透射式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约为0.3纳米(人眼的分辨本领约为0.1毫米)。现在电子显微镜最大放大倍率超过300万倍,而光学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率约为2000倍,所以通过电子显微镜就能直接观察到某些重金属的原子和晶体中排列整齐的原子点阵。
USB显微镜http://www.depootech.com
范文二: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历史
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历史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指导教
师:
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历史 摘要:Ruska和Knowll在1932年,有说是1931年和1933年的,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广泛应用到自然科学的许多学科中~并且极大推动了这些学科的发展。在七十年代电子显微镜终于实现了人们直接观察原子的长期愿望~电子显微镜成了“科学之眼”。一门新兴的电子显微学因此而诞生。而Ruska也因此而获得1986年诺贝尔物理奖。在生命科学~由于电子显微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改变了细胞学、组织学、病毒学、分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的面貌~促使生物学从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它也成为生物学、医学、农林等学科研究工作中极为重要的手段。近年来~我国拥有越来越多的电子显微镜~应用也越广泛~不少高等院校都相继开设相关的课程。“科学之眼”不仅在外国~在我国也会越来越亮~开花结果~前途光明。
关键词:电子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 扫描透射显微镜。 引言:
电子显微镜问世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但其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尤其是细胞学的研究方面才只有二十余年的历史。我国学者在六十年代初期开始这方面的工作。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电子显微镜的总体发展历史。
1电子显微镜的奠基及大体发展历史
1.1电子显微镜的奠基
人类对于生物微观世界的认识过程,有着一段漫长的历史。荷兰人列文虎克(Leeuwenhoek)在300年前创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发现了当时人们还不知道的微生物世界。这是显微镜第一次显示其巨大作用。
早在一百年以前,朴率克(Plucker)就曾在盖斯雷管的阴极近管壁上发现过一种黄绿色的光辉,但他当时对这一现象并无认识,未予重视。
1923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发现,微观粒子本身除具有粒子特性以外[1]还具有波动性。他指出不仅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电磁波和微观运动物质(电子、质子等)也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电子在高速运动时,其波长远比光波要短得多,于是人们就想到是不是可以用电子束代替光波来实现成像?
1926年,德国物理学家H?Busch提出了关于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理论。他指出:具有轴对称性的磁场对电子束来说起着透镜的作用。从理论上设想了可利用磁场作为电子透镜,达到使电子束会聚或发散的目的。
自从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了电子与光一样,具有波动性的假说和1926年Busch发现了旋转对称、不均匀的磁场可作为一个用于聚焦电子束的透镜,就为后来的电子显微镜的问世奠定了理论基础,这就打开了电子光学的大门。
1.2电子显微镜的大体发展历史
到1932年克诺露(Knoll)及鲁斯卡(Ruska)等人首次发表了关于电子显微镜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并试制成功第一台电磁式电子显微镜。为了获得较大的放大能力,人们又研究制造了短焦距的电磁透镜,它除了会聚透镜外,再利用两个透镜作连续两次的造像。到1934年鲁斯卡和马顿(Marton)分别制成了新型复式电子显微镜。近代的电磁式电子显微镜在具体结构上已经有了很大改进。
Ruska和Knowll在1932年(有说是1931年和1933年的)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广泛应用到自然科学的许多学科中,并且极大推动了这些学科的发展。在七十年代电子显微镜终于实现了人们直接观察原子的长期愿望,电子显微镜成了“科学之眼”。一门新兴的电子显微学因此而诞生。而Ruska也因此而获得1986年诺贝尔物理奖。在生命科学,由于电子显微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改变了细胞学、组织学、病毒学、分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的面貌,促使生物学从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它也成为生物学、医学、农林等学科研究工作中极为重要的手段。近年来,我国拥有越来越多的电子显微镜,应用也越广泛,不少高等院校都相继开设相关的课程。“科学之眼”不仅在外国,在我国也会越来越亮,开花结果,前途光明。
如果说,光学显微镜是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了第一次飞跃,那么可以说,电子显微镜是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了第二次飞跃。的确,光学显微镜使人类看到了肉眼看不到的细菌和细胞,揭开了许多生物界的“谜”,但是因为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受光波波长的限制,使更多的“谜”仍无法解开。而电子显微镜是以电子束作为光源的,电子束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短得多,使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大幅度提高。从此,人类用电子显微镜揭示了细菌、噬菌体、类病毒、DNA和蛋白质大分子等,甚至获取了“原子核和电子云”的原子像。 2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历史
2.1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历史
1924年,德国科学家德布罗意(De Broglie)指出,任何一种接近光速运动的粒子都具有波动本质。1926---1927年,Davisson和Germer以及Thompson Reid用电子衍射现象验证了电子的波动性,发现电子波长比X光还要短,从而联想到可用电子射线代替可见光照明样品来制作电子显微镜,以克服光波长在分辨率上的局限性。1926年德国学者Busch指出“具有轴对称的磁场对电子束起着透[2]镜的作用,有可能使电子束聚焦成像” ,为电子显微镜的制作提供了理论依
据。
1931年,德国学者诺尔(Knoll)和鲁斯卡(Ruska)获得了放大12,17倍的电子光学系统中的光阑的像,证明可用电子束和电磁透镜得到电子像,但是这一装置还不是真正的电子显微镜,因为它没有样品台。1931—1933年间,鲁斯卡等对以上装置进行了改进,做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透射电子显微镜(简称透射电镜)。1934年,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已达到500?,鲁斯卡也因此获得了198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9年德国西门子公司造出了世界第一台商品透射电子显微镜,分辨率优于100?.1954年又产生了著名的西门子Elmiskop?型电子显微镜,分辨率优于10?.在英国,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研究始于1935年,1946年设计了第一批商业透射电子显微镜,导致了EM型电镜的系列生产。在荷兰,1944年研制成第一台电
镜,后来生产了著名的Philips EM和CM型透射电子显微镜。我国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研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77年已作出了分辨率为3?的80万倍的透射电镜。
目前世界上生产透射电镜的主要是这三家电镜制造商:日本的日本电子(JEOL)和日立(Hitachi)以及美国的FEI(这家公司把荷兰的菲利浦电镜公司收[3]。 购了)。他们生产的透射电镜大致可分为三类
(1)常规的TEM:加速电压为100,200kV。代表性产品有日本电子的JEM-2010,日立的H-8000,菲利浦的CM200,FEI的TECNAI20.200kV透射电镜的分辨率可达1.9?。
(2)中压TEM:加速电压为300,400kV。代表性产品有日本电子的JEM-3010、JEM-4000,日立的H-9500,FEI的TECNAI F30。300kV透射电镜的分辨率可达1.7?,400kV透射电镜的分辨率可达1.63?。
(3)高压TEM:加速电压为1000kV。代表性产品有JEM-1000,日立公司还制造了世界上最大的3000kV的透射电镜。目前1000kV的透射电镜最高分辨率可达1?。
目前用的最多的透射电镜是200kV和300kV的电镜,高压电镜由于价格昂贵,体积庞大,用得很少。
1949年以前,由于很难制备出能让电子束穿过的薄金属样品,开始用透射电镜直接观察试样。随后,荷兰的Bollnan和英国剑桥大学的赫什(Peter [4]B.Hirsch)研究组进一步发展这一技术。特别是Hirsch研究组,发展了电子衍衬理论,可以解悉电子束穿过试样形成的电子衍衬像,开创了用透射电镜直接观察试样的时代,为电子显微镜在材料学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考利(John Cowley)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穆迪(Alex Moodie)建立了高分辨电子显微想的理论与技术,发展了高分辨电子显微学。20世纪80年代,发展了高空间分辨分析电子显微学,人们可采用高分辨技术、微衍射、电子能量损失谱、电子能谱仪等对很小范围内(约1nm)的区域进行电子像、晶体结构、化学成分的研究,将电子显微分析技术在材料学中的研究大大地拓展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对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进一步推动了电子显微学的发展。目前,透射电镜已发展到了球差校正透射电镜的阶段。
早在1935年,Knoll在设计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同时,就提出了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及设计思想。下面我们来关注一下扫描电子显微镜。 2.2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历史
[5]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扫描电镜/SEM)的基本组成是透镜系统、电子枪系统、电子收集系统和观察记录系统,以及相关的电子系统。现在工人扫描电镜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的Knoll在1935年提出来的,1938年Von Ardenne在透射电镜上加了个扫描线圈做出了扫描透射显微镜(STEM)。第一台能观察厚样品的扫描电镜是Zworykin制作的,它的分辨率为50nm左右。英国剑桥大学的Oatley和他的学生McMullan也制作了他们的第一台扫描电镜,到1952年他们的扫描电镜的分辨率达到了50nm。到1955年扫描电镜的研究才取得较显著的突破,成像质量有明显提高,并在1959年制成了第一台分辨率为10nm的扫描电镜。第一台商业制造的扫描电镜是Cambridge Scientific Instruments公司在1965年制造的Mark?“Steroscan”。Crewe将
场发射电子枪用于扫描电镜,使得分辨率大大提高。1978年做出了第一台具有可变气压的商业制造的扫描电镜,到1987年样品腔的气压已可达到2700 Pa(20 Torr)。目前扫描电镜的发展方向是采用场发射枪的高分辨扫描电镜和可变气压的环境扫描电镜(也称可变压扫描电镜)。目前的高分辨扫描电镜可以达到1,2 nm,目前,最好的高分辨扫描电镜可在气压为4000 Pa(30 Torr)时仍保持2 nm的分辨率。
由于扫描电镜的景深远比光学显微镜大,可以用它进行显微断口分析,且样品不必复制,可直接观察,非常方便。另外,扫描电镜的样品室的空间很大,可以装入很多探测器。因此,目前的扫描电镜已不仅仅是只用于形貌观察,它可以与许多其他分析仪器组合在一起,是人们能在一台仪器中进行形貌、微区成分和晶体结构等多种微观组织结构信息的同时分析,如果再采用可变气压样品腔,还可以在扫描电镜下做加热、冷却、加气、加液等各种实验,扫描电镜的功能大大扩展。这也是为什么扫描电镜得到如此普遍应用的原因之一。
扫描电子显微镜了解完后,我们看一下由透射电子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产生的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
2.3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的发展历史
许多年以来,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就已经是生物学工作者熟悉的一种有价值的工具,它的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高40多倍,而在高倍时的焦深远大于光学显微镜(可高达几千倍)。人们用它已经积累起大量的有关表面精细结构的有价值的资料。因为扫描式显微镜中,当纤细的聚焦束以光栅方式扫描整个物体时,像便按时间顺序逐点的建立,分辨率主要取决于聚焦束的最小尺寸实际上探针电流必须大于10ˉ11A,如果采用平常的加热式钨丝源,分辨率被限制在5 nm左右。自从普通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达到的分辨率比扫描电子显微镜搞一个数量级以来,直至最近还没怎么打算构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尽管知道用场发射阴极做电子光源的亮度高一万到一百万倍还不久,然而早已就尝试(大约20年前)(Grewe,Wall和Langmore,1970;Crewe 和Wall,1970)。当前市[6]。 售的STEM商品仪器的分辨率优于0.5 nm
3总结及展望
电子显微镜是在1931年,由德国科学家Enest Ruska 和 Max K –noll 首[7]先发明的。虽然他们的第一台用电子束和电磁透镜组成的显微镜只将铜网放大了12倍,但是却揭开了用电子显微镜探索微观世界的新篇章。1986年,世界上第一台透射电镜的发明者E.Ruska与发明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科学家G.Binning和H.Rohrer 一起荣获诺贝尔物理奖。几十年来电子显微镜技术不断发展的历程,终于使人们确认了第一台电镜问世的重要作用,被誉为“本世纪最主要的发明之一”。
自世界上第一台电镜问世至今,电镜技术持续不断地发展了半个多世纪,无论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电镜无愧为“科学之眼”,为人类发现微观世界的奥秘和解悉生命现象的本质做出了贡献,成为发展现代生命科学的有利工具之一。
几十年来,仪器更新的速度十分惊人,例如:第一台电镜的放大倍数只有12倍,而现在电镜已可以连续把样品放大到百万倍。电镜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分辨力的提高和功能的增加上,电镜的最佳晶格分辨力已达0.1 nm,点分辨力已
达0.2,0.3 nm。电镜的种类和功能也不断的增加,除了能揭示超薄切片和冷冻复性样品的超微结构的透射电镜外,又相继出现了能解释样品表面超微结构的扫描电镜;能同时观察样品的表面和内部的超微结构,甚至能观察单个原子像的高分辨力(小于0.1nm)的场发射枪扫描透射电镜;能对样品中的某些化学元素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定位、半定量和定量,灵敏度达10ˉ25g)的分析电镜;以及能观察活细胞的超高压(500kV,3000kV)电镜等。
总之,电子显微镜以其高分辨本领和科学的直观性显示出无比的魅力,在众多领域,如:生物、医学、农林、养殖和材料科学研究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展望电镜技术的未来更是前景广阔。
再加上,有许多新知识等待着人们去探究,有许多方法等待着人们去创造,有许多新问题等待着人们去解决。长江后浪推前浪,总有一代新人会在电子显微术的领域里努力探索,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分析电子显微学导论,戎咏华编著.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ISBN 7-04-01994-4
[2].电子显微分析,章晓中编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2(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列) ISBN 7-302-14160-6
[3].生物电子显微技术,张景强 朴英杰 蔡福筹 孔宪扬 等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12 ISBN 7-306-00048-9,Q.2
[4].现代材料分析方法,张锐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7 高等学校教材(工程应用型) ISBN 978-7-122-00815-2
[5].生物学中的电子显微镜技术/朱丽霞 程乃乾 高信曾 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北京大学校内)1983.10 统一书号:13209.69
[6].浅谈电子显微镜和亚细胞技术/傅湘琦编著----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北京白石桥紫竹院公园内) 1980.8 统一书号:13051.1020
[7].扫描电子显微镜入门/马金鑫 朱国凯 编著 责任编辑 高小琪----科学出版社出版1985.5 统一书号:13031.2906
范文三:借助“显微镜”洞察“大历史”
新世纪以来,随着各种史观的引入,历史重述出现了新的变化。“新一代史学研究者将注意力从传统的倾心于政治史的研究转向新的社会史和文化史领域;从重大历史事件和制度转向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从主要社会阶层和经济领域转向底层和边缘行业;在方法论上,从基于二元假设的线性描述转到基于地方原始材料调查的更复杂、多面的叙述。”在这方面,独家春秋的新作《闲话民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版)颇有代表性。 主题聚焦,细节总揽,作者以“后现代”的笔法描绘洞悉 《闲话民国》独辟蹊径,专门记叙民国社会生活,迎合了当下史学研究视野下移、关注民生的趋向,“通过一段段有趣故事的叙述、一幅幅生活图景的再现、一个个鲜活个体的分析、一条条人生脉络的梳理……从一个个微观的层面解析并展现民国社会的林林总总、方方面面,以满足人们追寻历史的好奇心”。 民国虽仅存38年时间,可局势多变,形势复杂,资料丰富,要想在一部40万字的著作中将所有主题内容包揽无余,勉为其难。所以,做一些筛检不仅必要,而且必须。于是作者借用后现代的方法进行特色化研究,将视角转向生活习俗这种地域或边缘社会史、文化史,重视对原始材料的重现,从具体材料中进行架构和解析。所选取的材料通常为以前的宏大叙事所遮蔽,对其重新挖掘并加以全新的解读,展示出别样的历史图景,使历史样态得到丰富,方便人们廓清历史的真相。如谱牒纂修、当铺经营、走私活动、选美等话题,均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除此之外,作者擅长以细节性的描述加深加厚历史层次感,增强人们对某一历史事实的立体认识。因为在资料阙如的情况下,要获得全面、公正的认识和判断,非常困难。书中说,“民国时期旅馆界黑幕的再一个表现,是一些外国人把旅馆当成了间谍机关,让它发挥侵华工具的作用……早在九一八事变前,日本的关东军情报部……在齐齐哈尔的分部,设在该市的朝日旅馆内……后来,日本借以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所谓中村事件的情报,就是通过这家旅馆的女间谍植松菊子软化了王翼先这个败类才得到的。”这些,较之历史教科书中僵硬、生涩的结论性描述,生动而有韵致得多。 历史的细节大多藏之于书中,看的越多,必然知晓得越多,获得有价值的启发就越多,这样,你不仅仅是一位“学生”,而且是一位“思想者”。比如在“退位诏书出自苏州旅馆”中,作者告诉我们,“与民国时期旅馆界的黑幕正是当时复杂的社会现象的一种折射一样,此时在旅馆中发生的种种事情,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一般情形。” 通过细节,还可以颠覆人们原有的认识。尹韵公教授在《历史的细节》一文中指出:“我们要特别注意,若知晓不多,请慎下结论。否则,你充满信心地提出一个论断,别人端出一个历史的细节,很可能一下子就把你打得半死不活……假如你对历史的细节不敬,你受到的报复就是不可能在历史研究方面获得真知,很容易走上片面化或极端化的歧路。”因为一个重要的历史细节,足以颠覆人们认知已久的判断。“杜月笙父母早亡,近族寥落……这使他成为黑社会的领袖人物后,在名门望族面前有低人一等之感。为了弥补这种心理上的不平衡,他在1930年广发告白,征集资料,补叙家谱。当时,一代学术泰斗章太炎……居然考证出‘杜月笙出于帝尧’,‘直系祖先为山阴杜衍’,使杜月笙这一杜氏之族跻身于帝王之系、名门之后。” 专题体例,移步换景,作者以“大历史”的视角全面铺陈 《闲话民国》是专题体例描画民国社会生活习俗的一轴图卷。衣食住行篇、人生礼俗篇、社会生活篇、丑态黑幕篇、掌故轶闻篇、社会生活揭秘,渐次展开,移步换景,丰富多元。 新世纪以来,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等史学研究方法层出不穷,历史研究也愈发微观化和细碎化,惯常从微小的历史情节入手,管窥宏大的历史命题。问题是,专题体例下的知识容易被块状化,难以融通。作者用近年西方兴起的一个新的史学研究领域――“大历史”解读“微历史”,以破其难。英国学者大卫?克里斯蒂安的“大历史”观念,突出构建新的宏大的历史,重视人类史与自然史之间的关系,倡导对过去进行长时段和大尺度的研究,与“普遍史”与“后现代主义”相照应,以搭建立体交互的知识网络和深邃洞悉的知识理性为依归。 《闲话民国》在记事手法和框架结构上很有特色。“以通俗、流畅的纪实手法,活泼简约的杂志标题,铺陈了民国三教九流的独家内幕”。结构上注意从寻常入手,从稔知起步,搭建认知通道。如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到民间游娱、江湖骗术,再到世情黑幕、人情世故,正如作者自称,“要描画内容如此丰富多彩,关系极为错综复杂,层次显得叠床架屋的民国历史,除了从宏观人手,推出统揽一切、包罗万象的鸿篇巨著,更需要从微观切入……进行丝丝入扣的剖析、解读、综合,然后还原其应有的本来面目”。 作者善于以“大历史”的视野来铺陈洞察历史现象,习惯在不同的时段来回穿梭,从非常广泛的时空范围审视特定时期的历史事实。这样,不同历史时段的展示和延伸会让读者提出新问题,并增强对相关历史的了解和理解。在《谱牒纂修不绝如缕》的开篇,作者安排了“谱牒之学的前世今生”一目,最后写到“谱书的保存与研究”,使人对此有了一个更丰富、全面和连贯一致的理解。这样的大视野,在作者的著作中常见不鲜。仅读《尽展人生百态一茶馆》章的子目,便可窥斑知貌:从《茶经》到茶馆、茶馆的阶层职业分野、茶馆功能之一:休闲场所、茶馆功能之二:交易所、茶馆功能之三:联络点、谋生之地、茶馆的特殊功能:吃讲茶。 “大历史”在倡导长时段探究历史的同时,还注重跨学科的宏大叙事。《闲话民国》描画的社会生活,主要是关于社会学领域的历史研究,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属于经济史专题视野下的分支,由于它的发展、变化与时下的政治、文化、教育、思想等息息相关,所以,对它的叙述,必然与当时的诸多领域相互影响,相互映像。如作者在“衣食住行篇”,就着力从“外来风引发新世面”的视角探究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中国人的社会风俗和衣食住行深受影响,继而揭示其中西合璧、新旧杂陈的显著特点。“世间万花筒”以茶馆、澡堂浴室、当铺、拍卖、纸币、彩票、店招等普通人的生活为视点,挖掘宏大的历史命题――“澡堂从寺院的附属性设施一变而为民间的服务性行业,实现了由宗教化向世俗化的转变后,澡堂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说到当铺,作者云,“近代以来,自足自给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使不少的地主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变化。他们不再固着于自己的土地上,耐巴相当一部分资金投入到了土地以外的产业中。” 见微知著,探古鉴今,作者以“历史重述”的模式探寻要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史学界开始反思历史书写的叙事模式,并对之前的历史叙事进行重新解读,逐渐形成一股重述历史的潮流。这种模式,一是关注边缘史、文化史,二是注重对重大历史的重新解构。李怀印认为,“叙事重要,不仅是因为他使过去易于理解和不同于编年史,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使过去的事件对生活在当今的人们有意义。”这方面,《闲话民国》做到了,而且做得不错。 说到饮食,作者如此感慨,“从历史发展的情况看,它的活力是在不断地吸收其他地区饮食的长处,并加以创新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吸收、创新,一种再有特色的饮食文化,也要走向穷途末路。民国的饮食文化之所以能独树一帜,主要的原因在于当时各地的饮食业对于异地,甚至于异族的饮食有吸收、有创新。” 说到建筑,作者告诉我们,“民国时期民居建设的进步,是根植于丰厚的中国传统建筑土壤的。离开了这种土壤,不要说传统的民居样式,就是新型的建筑风格,也要失去生存的依托。所以,继承以往的建筑传统,是民国时各种民居得以立足的基础。” 说到女权,作者提到的两件事令人唏嘘不已,感慨良多。其一,“武昌起义爆发不久,吴淑卿就上书黎元洪,表示愿意从军效力,以补军力之不足。起初,黎元洪以女子在军队中难以安排为由,婉言拒绝。后在吴淑卿竭力争取之下,下令另招女军一队,以吴氏为队长。文告一出,前来参加者有数百人之众”。其二,至于自由择夫,也为很多因循守旧者不容。湖南临湘妇女会主席王淑春“自选那里的唯一的大学毕业生为未婚夫,而使城镇大为震惊……士兵们向她大骂了许多难听的话,然后,他们剁掉她的手臂;他们把她剁成了许多块。不久之后,他们向未剁掉的部分开了17枪……以显示他们对她的仇恨”。 我真的不想把自己对如上解读和叙事的价值理解说出来,因为其要旨意远,见微知著,探古鉴今,作者只是给读者一个素材、一个视窗、一个判断。至于是非,读者诸君自会明鉴。 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说到底,是价值判断的问题。很多历史事实身后是非、功过千秋任人评说,往往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对同一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评价迥异,解读相背,主要在于我们在进行历史的价值判断时标准不一,从而难以走出价值判断上的困惑。 黄朴民说,“历史人物与历史时间在评价上出现价值判断的分歧,原因固然很多,但是最关键的因素,也许是道德尺度与历史尺度之间的纠葛与对立。”所以,以道德标准认识秦始皇,他是残暴的君王;以历史标准评价秦始皇,他是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先师,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的功臣。可见,偏执一方,以单一的视角来审视历史,难免会出现问题。 我想,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既不能单纯挥动道德的大棒,也不能只执历史的标尺。很多人很多事就是矛盾对立的统一,本应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方能尽可能地避免认识上的偏失。把道德尺度与历史尺度相结合,只有辩证地考察,才能理性地判断。就此,可以说,《闲话民国》在其雅俗共赏的情趣之外,还埋伏着很多理趣,等待读者诸君去品鉴。
范文四:我国光学显微镜行业的历史
我国光学显微镜行业的历史
我国制造光学显微镜的历史已有近70年了,现在国内显微镜的产量每年在15亿元左右,其中约一半出口,在世界显微镜市场的中低端我们占有一席之地。显微镜制造是一个门槛比较高行业,主要核心部件是物镜的设计与加工,有十几道工艺,其中一道工艺控制不好,都会很大影响最后成品的质量,而每道工艺的技术人员国内又比较少,故显微镜行业在中国发展几十年,能做好显微镜的的也就是那几家。 我国最早生产显微镜是在抗战时期,针对当时简单的望远镜、显微镜亦全凭进口的困境,在严济慈的领导下,钱临照、林友苞等人在云南建立一小型光学车间,由外厂负责加工金属部件,制成数百台包括有油浸物镜的高倍显微镜,分送抗日后方教学、医学和工程建设单位使用,这是国内第一次批量生产显微镜。解放后,国内的重庆光学厂技术比较雄厚,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大家都是国营的,每个厂家之间没有很多的秘密性,很快国内大多数省份都先后建立了自己的光学厂,最有实力的有上海光学厂,南京江南光学厂,重庆光学仪器厂,另外广州光学厂、桂林光学厂等也一定的知名度。
改革开发后,由于显微镜行业制造工艺复杂,乡镇企业一时难以进入,所以大多数显微镜厂家都还持续发展,有些还活得不错,但由于外资的进入,目前国内的显微镜行业也出现了不少变化。
范文五:光学显微镜的发展历史
??? ??? ? | ???
, ??
, ???a> , ?? ?a>
??:α | ???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ì
, ?
, ??/a> , ??>
, ??
, ?f?
, ???/a> , У??? , :???
, ,А?? , ,/b>
, 痓?
, w??
, ???
, ???? , ,:??
, ?λ?
, ?
, 繤?
, ???
, ???? , ?????/a>
, 珟瀂? , Ξ???
??
ü ?
?
?
??
??
?
????
?f,???/a> | 紅w??/a> | ?? | ??? | ?fУ?? | ???f?/a> |
w??/a> | У??撇 | ?? | à???| 2010īybzhan?漯font>
?,??>
?a>
2009ī?w??г?????> , ?? 绺???í?
, ??ωnsensys?焜?α , ?,痓??? ?
, ABB,,:,?α ?
, ?????????f???> , ?2015ī??4800?
, ??????,:?ń? a>, ??????????? , [?????/a>
, [???,
, [,????/a>
, [л?]
?? | ?font>
,, ,, ,??Ξ????漯font>
,, ,,????,
, ???????
, ?,??? ??????/font>
,, ,,?p懖???-:漯font> , ?????ICONEX 2009?? , ??С????吴?? , ??????/,???
, , , , ,
??,???/a>
,
?????
,
????a>
,
?m??缯a>
???
?a>
, ?PROFIBUS,F???????,??/a> , b??А
, ,?????j??
ā,?Υ????,?/a>
, ?j,,???? ?a>
, ?,熷????????
, ????А???
, ,;?z??
, б????9ī?? ,,? , ??????,?ǔ???? , ?????????? , à-?Ε?痓??熸?ψ-? , ?????????,?:
???
?a>
, ?б??
, ??,?????? ?, Y??????
, ,???????? , ?,????
, ?,,?????
, ?, ?黺е?? ?, ????
, ?,??痓??>
, ??ˋ??? ??? , ?,? ???? ?
, ???????? , ?μ???????
???p> ? ? ????a> ,
?a>繤??strong>
o 籭
o 痓? |
o е? |
o ?,?/a> |
o 焜?a> |
o 灷?a>
o >缯strong>
o >灱 |
o >給 |
o +?燹 |
o +?簴
o ,??strong>
o 灿?? | o ,w?? | o ??,?a> o 珟瀂
o ?? | o ,瀂 | o ??瀂 | o 甴?
o ,??
o ??? o ??? o ,籣??
?a>???strong> o 痓?
o ??a> | o ???a> | o w?a> | o ?? | o ???a>
o :??
o ?? | o ?????> | o ?????> | o ???
o ??
o ?? | o ??? | o ??? | o ????
o ???
o ?漯a> | o 痓?/a> | o ?,?a> | o ??
o ???/a> o Ξ??? o ???/a> | o ? | o ? | o X??,?
, ?a>w???strong> o ??strong> o $??a> | o ???a> | o E???a> | o IC??a> | o ??
o w??/strong> o Ш? | o ?? |
o 紅 |
o ? | ?
o н?? | o ?
o w??/strong> o ?? | o ? |
o 1 |
o |
o ,: |
o ??
o w???
o ?弯a> | o w? | o ?? | o ? /a> | o ???ü/a> o w????trong> o ?: |
o ?,/a> |
o ,: |
o ?/a> |
o ?w????>
?a>У???strong> o ?fУ?
o ?fУ?? | o ?fУ?, | o ü???f?/a> o ???
o ???? | o ???? |
o ????? o ???
o ???/a> | o ????撇 | o ????
o ,У?
o 籭У?? | o ??У?? | o ,籣У??
o ??У?
o ?У?? | o ??У?? | o ?????
?a>?f??strong> o ?f?strong> o ?? | o ?м/a> | o ?? | o ?? |
o ? |
o Т,/a>
o ?f?/strong> o |
o ?? | o U? | o ? |
o ?: |
o ?
o ????trong> o , |
o ?, | o ? |
o ?? | o ? |
o ????> o ?f?/strong> o 1 |
o ?? | o ??/a> |
o ?? | o : | ?
o ?/a>
?a>??strong> o ?
o ɑ? | o ???/a> | o ???/a> | o ??/a> | o ???/a> o ,:?
o ??? | o ?,?a> | o ?, | o ?, | o ?,
o 绯???strong>
o EC?/a> | o 缫 |
o ORP?/a> | o TDS?/a> | o ?
o ,????strong> o ??????/a> |
o ,?? ?|
o ??a>
,
?a>????
o ???
o ? | o |
o ? | o ??? | o ,?
o ??е
o ; | o ?? | o f? | o 廷 |
o r?
o ?,???trong> o ? | ?
o ?? |
o ? |
o ? |
o ,? ?P
o ????
o ɑ? | o ,? | o ?? | o +?
?a>????strong> o ??strong> o ?撇 | o ,?? | o ,?? | o ??漯a> | o ,??
o ??strong> o ???a> | o ???a> | o /,?a> | o ???a> | o ??a>
o ???strong> o ??a> | o ?? | o ??a> | o ???
o ????strong>
o ???a> | o ??a> | o ???? | o ????
?a>???strong> o ???strong> o ?? |
o ? |
o ,? |
o 紅 |
o ??
o à??strong>
o ??ü/a> |
o +?ü/a> |
o 綯ü/a> |
o ?ü/a> |
o ?ü/a>
?a>????strong>
o ???/strong>
o ??
o ú?
o ,:
o 痨
o ?
o g
o ?,?/a>
o ?煼
o ??
o
o ??/a>
o ?
o , ?
o 8
o 1
,
,
,
,
,
,
???
?a>
, ?б??
, ??,?????? ?
, Y??????
, ,????????
, ?,????
, ?,,??? ??
, ?, ?黺е?? ?
, ????
, ?,??痓??>
, ????????
, ??ˋ??? ???
, ?,? ???? ?
, ,?熷????
??
?a>
,
? |
??????/a> (12-4)
? |
?????a> (12-4)
? |
瑹??????/a> (12-4)
? |
,????? (12-4)
? |
àMOCON ????? (12-4)
? |
à??RCA,???? (12-4)
? |
??;??ē?;? (12-4)
? |
?f?? (12-4)
? |
????焜?? (12-4)
? |
,?? (12-4)
, ? |
XD-SFX-2000?????У?? (12-4)
? |
XD519-A??fУ?? (12-4)
? |
XD-RZJ-T?????? (12-4)
? |
??????? (12-4)
? |
XD-WZJ-T?P?煼?痨?У??? (12-4)
? |
XD-YZD-T??f??У??? (12-4)
? |
??,??(12-4)
? |
XD-WZJ-T?P?痨?У??? (12-4)
? |
WB?P???? (12-4)
? |
:????????(12-4)
??
, ????
, ?????/a>
, 瑹???
, ,???
???
?a>
, ,??А???λ??(12-2)
, ? ??б?栉 (12-2) , ?л????? (12-1) , ???,???? (12-1) , ???徭?????(11-23)
, ??ǐψ?煼 (11-6) , ?,??????PCR (11-2)
, Τ?? ??: (10-29) , ,??,?,?(10-29) ??
, é???,,?\$?(10-29)
, ???????,?? (10-29)
, ????絧Y? (10-29) ,
,
,
,
,
,
,?
?a>
PH?????
,,?????
8-18?9-30
?, 4000
GDW-500?,???? ?
贯,??鉨???
12-2?1-31
?, 32000
HJ-1220S焔?導f??
?????
12-1?12-31
?, 58000
?,??>
????????А?
?a>
????
HT-YBS-W
?Бf?a>
?fУ??
x????20
,?????/a>
???
, ,:?
, ?Τλ?
, ,籣??
, ?f??
А???
, ?漯a>|
, ?,|
, ??,
?a>
???????
?????????滹??,[??]
, А?, | 57λ????ч??ü? (12-4) ?
, А?, | z???,??,??α (12-4) ??
, А?, | ?,??-??? (12-4) ??
, А?, | ??????,??漯a> (12-4)
, А?, | ??5700???,:?c??/a> (12-4)
, А?, | ?? 绺???í (12-4) ?
, А?, | 珟瀂Э????? (12-4)
, А?, | ??獸???ā??, (12-4) ?
, А?, | īη粰10ī???? (12-4) 籭?,?
, ????????
, ??????
, ??????ē??
, ?Α?????
, ?ā???
, ???????
, ?Α???,????珵?? ?a>
???
, ????????? , ??,
, ????????? , ????/a>
, ????????? , ?,?α?
, ????????? , ??,
, ??????е??? , ?,?Oе,?Oе?? ??
, ??????????? , ????-
, ???,?鉨??? , ?
, σ???豸??? , ???? ?a>
??
, ?????ζ???满???
, ???А?Э?О??????,
, ???,,???????????? ?
, ?痓?????????ī??: ,
, ??????????????:???? ,
, ??l????,?????,?,
, ,??????,?,
, 2009???????w?: ,
,,, , ,???ψ???????О??, ?a>
??ì
痓???,, ,?
???痓?????,??M,CON,,200,??? ?? [??]
, ?? | ??????
, ?? | ?????????
, ?? | ???? l?А
, ?? | ?,??-??? ?
?a>
????p>
????獸???
2000ī???????,??,??ldquo;??,?? [? ?]
, ??nbsp; | ?????K??
, ??nbsp; | ?蔪:??????
, ??nbsp; | u緽???l?,???/a>
, ??nbsp; | ??:???,??,
?a>
???
灷?????λ???
?λ?叔????????PLCDCSl? [??]
, ? | ?ζ???f??-?О
, ? | ?,?????????
, ? | ?, ??-??? ?a>
????
, ?? | ??,:??
, ?? | ??????????
, ?? | PLC ????
, ?? | ??,??? ?
, ?? | ?COM?剨?,α
, ?? | ?熸 2009 CAN
, ?? | NI ??????
, ?? | PC|SCHEMATIC ?a>
ê鍆??>
??еc???=
?,?鉜K???еc?????= ??,,? [??]
, ê馮bsp; | ?????
, ê馮bsp; | ?????
, ê馮bsp; | ??,痓?/OHM痓熸??
, ê馮bsp; | ???????,????? ?a>
?
е?痓
е?痓??????ě,Аē? ????? [?? ]
, ? | ???????>
, ? | 繤?
, ? | ????
, ? | 痓??????? ?a>
А???p>
?a>
?,?th> ???/th> ??伯th>
12-4 2009ī?6?????,??? 2009??ǖ?- ?a> 12-9 ,,
??? 12-15 200,????????????
??? 3-5 2010?彬?η????????? ?a>
?,?/td> 3-10 2010?4??,????????a> ??????????? ?a> ???? 3-25
??? 4-8 2010???? ?GIS/GPS/R
???/td> 4 -21 2010?????????
?η?,? 4-22 2010????η???????
5-11 2010?彬??,繤熸?? ?a> ???
5-11 2010????痓???? ?a> ??? А?????????font> ?痓??font> ?е?
j??font> ??????font> ?????font> ???
?font> ?е,?font>
, ??P?a>
,
, ??P?a>
,
, ,?P?a>
,
, ??P?a>
,
, ?O?P?a>
,
, ????
,
, ???
,,,,?/a>|??|?α|???|???|??:|α????|??t?/a>|φ??/a>|??? ??? ? - ?f,???痓?α,Copyright 2006-2009 ybzhan.cn,all rights
reserved ??B2-20050358
???0571-87756399,87759942 ????0571-87756399 ???0571-87759942 ???mail%ybzhan.cn ?哊?ybzhan%QQ.com α?? ??? ??? ???67269455 ????43504697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显微镜的历史发展和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