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名称《匆匆》第一课时
执教者苏玉斌课时 1 基本信息所属教材目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录
《匆匆》一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刻画了时间流逝教材分析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光阴感到无奈和惋惜,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从而警世人们应该珍惜时间和生命。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初步感受作品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学情分析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而本文语言优美、文辞隽永,优美的语言中包含着作者浓郁的情感。这对于心理方面还不够成熟的六年级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1、会写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挪移、
蒸融、游丝。
知识与
能力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介绍作者,
便于学生的理解。
教学目标
过程与 2、自己查找资料,自学课文,并提出自己不方法目标能解决的问题,在读中思考、领会,再通过小组讨
论,解决问题。
3、有重点的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
教学重难
点情感态通过学文感悟时光匆匆,懂得要珍惜时间,不度与价值观能碌碌无为,同时体会到散文的语言美。目标重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难点领悟作者对时间流逝,光阴虚度的无奈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倡导自主合作教学策略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设计说明 2.架设生活与文本之间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
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重培养学生的知情行意。
范文二:《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匆匆
第 1 课时 主备人:(周嘉小学黎红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生词。
2、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匆匆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时光匆匆”
(一) 揭示课题,理解“匆匆”。
复习汉乐府民歌《长歌行》,导入课题,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二)学生汇报收集资料,教师介绍作家。
二、初读课文,感知“时光匆匆”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2.划出中心句。
三、品读感悟,体会“时光匆匆”
(一)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哪些地方写了“时光一去不复返”?找出相关的语句深入体会
(二)根据学生汇报,顺学而导。
品读“时光一去不复返”内容。重点品读以下内容: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引导学生汇报感受。
(2) 学生个性化朗读。
(3)改成小诗,感受课文语言的美。
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1)品读“八千多日子”的无声无息,体会作者比喻运用的巧妙。
(2)教师介绍创作背景。
3、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朱自清的“八千多日子”是怎样过去的呢?边读边想,感触深的地方,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
(1)学生汇报。
(2)学习表达方法。
(3)理解“八千多日子”来去匆匆。
(4)仿说。
(5)体会情感,指导朗读。
四、小结,布置作业 (一)教师以诗意语言总结延伸。
(二)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五、板书设计
匆 匆
朱自清
散 文
排 比
比 喻
范文三:《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崔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理解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并感受白话文的特点。 3、用合适的方法识记生字。
4、体会作者对时间匆匆的感受,感受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理解题意、了解作者
1、理解“匆匆”的意思。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匆匆》)板书:匆匆 师:谁知道“匆匆”是什么意思,
生:急急忙忙的样子/十分急忙的样子。
师:你能用“匆匆”说句话,表示急急忙忙吗,
生:??????
师:怕迟到了,心里很着急,是吧,看来,匆匆和心情有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匆”这
个字的演变。
2、“匆” 字演变
幻灯出示“匆”字的演变,介绍“匆” 的演变。
师:教师结合图片和文字具体解释一下“匆”字的演变过程。 在“心” 上加一点或两点,表示某种心理状态。造字本义:着急,心跳得厉害。篆文时是
“囟”加一撇,表示思想有负担,强调因精神压力而着急。到隶书时,省去了下边的部分 ,上
边写成“人” 加四个“叉” ,表示人失去从容。
看来,“匆”的确和人内心的焦急,内心的感受有关。
3、了解作者
师:那《匆匆》写的是谁的心情和感受呢,
生:朱自清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朱自清,
生:??
师:相机幻灯出示作者简介
创作背景部分,师出示后解说:
《匆匆》写于1922年3月28日。当时是“五四”落潮期,现实不断给作者以失望。但
是诗人在彷徨中并不甘心沉沦,仍然执着地追求着。
二、读文正音、理解词语
课前预习时,同学们都读了课文。这样,我们先在小组里检查一下。 小组读文规则(轮流、分段读课文,一人读,其他同学圈出错误读音,帮助纠正,全组
共读出错句子。)
全班检查读文。每组的3号同学请来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纠正错误。 看来同学们还想读,那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段落吧。
3、幻灯出示四段易错和精彩的文字,请学生朗读。
课文,同学们读得比较正确了,那么这些词语读得怎么样呢,
1
4、幻灯出示易错和重点的词语,请学生朗读。
读到估计都会读为止,易错的词语其他同学也要读一读。
易错的:头涔涔 泪潸潸 尽管 旋转 凝然 遮挽 徘徊 薄雾
5、师:刚才小组读文的时候,组内解决词语的意思了吗,还有没有小组解决不了的词语。
预设:
确乎:的确、确实
默默:不说话,不出声的样子
头涔涔:头上汗流不止的样子/形容汗水从头上不断往下流的样子
泪潸潸:眼里流泪不止的样子/泪水满面的样子
轻轻悄悄:形容走路的声音很小。
茫茫然:茫然,模糊不清的样子
凝然:形容举止安详或静止不动。本课指举止安详,还是静止不动,(静止不动) 遮挽:拦阻挽留。
伶伶俐俐:轻盈;轻巧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蒸融:蒸发、消融
游丝:漂浮在空中的蛛丝。
赤裸裸:光着身子、没穿衣服。
平:安定、安静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文中的词语如“确乎、头涔涔、泪潸潸、茫茫然、不能平的”、
句式如“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与我们平时的说话方式有些不同,甚至读起来比较拗口,
这就是这篇文章的特点,它是一篇白话文。
三、交流识字方法
课前同学们已经自学了生字,并对生字进行了分类,总结了识字方法。 幻灯出示本课生字
1、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们识字的方法,怎样记得牢,不会出错。
2、全班交流
?形声字
伶:亻+令 俐:亻+利 伶俐一般指人,所以是“亻” 跨: +夸 因为跨要用脚,所以是“ ”
总结方法:形声字的特点,形旁表意,声旁表音。
还有形声字吗,
裸: 衤+果 与“裹”对比,果实跑到了衣服外面, 所以是“衤”。其实这个“裸”
也是形声字,它属于叠韵关系的形声字,右边的“果”和“裸”韵母相同。那么根据形声字
形旁表意,声旁表声这个规律,我们可以大概判断形声字的意思,跟什么有关。 师:比如,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个字(出示幻灯片)颗、棵、课(这3个字都有果,果
即果实,还表示形状圆圆的东西)
2
颗(页,表示头,比较重要的地方。一颗心、一颗珍珠)
棵(果实长在植物上)
课(言,是说,盘查、拷问的意思。果是果实。古代是盘查考核工作成果的机构,现在为学习与考查知识的课堂。
稞 (禾苗类的植物,青稞)、窠(昆虫、鸟兽的巢穴)、髁(骨节两端圆形隆起物,如肩膀髁、膝盖髁)、
师:当然不是所有的形声字都是这样来判断,我们要视情况而定。其他字,你是怎样记忆的,
?徘徊
徘:彳+非 徊:彳+回 “徘”与“排”读音相同,徊读“huái”
如果说不出“彳”的意思,老师可问:为什么是“彳”,相机指导:“彳”读“chì”指的是小步走。彳与于在一起出现,彳于 造字之初像一个纵横相交的十字路口(幻灯片出示“行”的演变),所以带“彳”的字多与行走、行为和道路有关。比如行、街、径
还有两个字,你们是怎么识记的,
?挪 罢
挪:就是用手挪到那边。
师:你的方法不仅利用了这个字的意思,还巧妙地强调了字的偏旁。利用字义识记字形也是很好的一种方法。
罢:四个人去了,走了。 师:你的意思是“罒”表示四个人,那如果是五个人呢,上面写个五,老师告诉你们,上面的“罒”读作:网字头,是“网”的变形。关于这个“罒”,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一查和什么有关,下次遇到有这个偏旁的字,希望你们能讲给别人听。
今天,我们用形声和字理识字法学习了这一课的生字。希望同学们今后,继续积累识字方法,让我们的识字更有效,更有趣。
三、整体感知,感受散文特征
师:刚刚我们说《匆匆》是朱自清内心的写照。那么,到底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
生:时间一去不复返,作者对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为自己虚度光阴的自责。
师:我们一起看看,课文哪一段写的是对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哪一段写的是对时间来去匆匆的无奈,
生:好像每一段都有。
师:并没有分出很清晰的层次,处处在抒发自己的感受。很散,是吧,但是作者从头至尾都在表达自己对时间匆匆的无奈、惋惜这就是散文的特点,形散神不散。不管看上去怎么散,但有一个核心在,那就是,(自己对时间匆匆的无奈和惋惜),这就是散文的神。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关于这篇课文,你有什么疑惑,或是想知道的问题吗,你可以再读读课文,思考一下,思考好了以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每个小组选出一个最有价值,最能代表你们小组水平的问题,写到一张纸条上,下课交给老师。
3
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很清晰: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
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并感受白话文的特点。
3、用合适的方法识记生字。
4、体会作者对时间匆匆的感受,感受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教学目标的落实:
1、关于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我这里没有提到有感情~因为在第一课时~在没有真正理解课文的情况下~是很难做到有感情地朗读的。当然对于学习程度好的孩子~是可以做到有感情的~在这里能做到就做到~做不到不做硬性要求。如果有的孩子能达到有感情~教师应该给予鼓励。今天的朗读不够~从文、句、词都只检查了每小组的一位同学没有大范围的朗读~检查的效果不明显。
2、关于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并感受白话文的特点。
因为在低、中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都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所以到了高段以后~这个目标主要依靠学生在预习中完成~课堂上只是查漏补缺~或通过有针对性的检查预习来进一步落实而已,查漏补缺~主要是通过让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师生一起交流~并在放回原语言环境中理解的方式解决~今天的课堂上~只是机械性的、单纯的理解词语~没有放回到原文当中。而有针对性的检查主要是针对两类词语~一是的确很难理解的~二是直接影响对课文的理解、把握的词语。比如~今天的“确乎、头涔涔、泪潸潸、茫茫然、徘徊、平”等词语~这些词语更应该放回到文中理解~这是我忽视的地方。
3、用合适的方法识记生字。
说实话~在讲这节课前~我对高年级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并不清晰~甚至也不够重视。感觉第一课时没什么~就是读读课文、理解词语、把握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脉络结构。对识字与写字是比较忽视的~觉得那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但是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低年级能够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中年级要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高年级能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教师应该在课上查漏补缺、检查验收。可能因为学生没有识字方法和字理基础~
4
所以在今天的课堂上变成了低年级的逐字指导。识字环节很不尽人意。所以我今后在自己的班里要注重识字方法的总结和字理识字的引用。
4、体会作者对时间匆匆的感受,感受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作者对时间匆匆的感受学生是很容易体会到的~所以在此我并没过多着力~对于散文特点的感受也只是点到而止而已。因为散文毕竟不是小学阶段常见的文体~课标中也没有对散文的阅读提出什么目标~所以这节课简单让学生感受《匆匆》主要讲了作者对时间匆匆而过的无奈与惋惜~但是并不能明显分清到底哪个段落写了无奈~哪个段落写了惋惜。但是在此环节前~应该先让学生再读一下课文~整体感受文中~再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从生字环节~一下子跳跃到文章的主要内容上~学生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今天的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在呈现流程~真正关注到学生的很少。其实我特别想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与习得~真正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扎扎实实教语文。但是在真正处理上~比较吃力~对此我比较困惑。
希望老师们给出我建议和指导~促使我更快的进步。
5
范文四:支玉恒教学实录匆匆第一课时
支玉恒教学实录——《匆匆》第一课时
师:你们看到我,对我有什么感觉?
生:似曾相似
师:你觉得你对我有似曾相似的感觉吗?
生:我觉得您很慈祥。
师:你别惹我生气。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师:刚才可能向老师到班上向你们说了一些我做的错事,是吗?见到了现在有些失望了
是吧?
生:没有
师:知道我姓什么吗?
生(齐答):“支”。
师:向老师说你们猜了半天,但不知道是哪个“支”?
生(齐答):是。
师:举起写字的右手,跟着我写“一横,交叉一竖,然后底下又一次的‘又’。”
(生举右手跟老师一起写)
师:知道了没有。
生(齐答):知道了
师:叫我一声:——
生(齐呼):支老师好
师:非常好,不但带上支老师,而且还带上一个好。有一次我讲课,我也是这样(用手
书写支),他们就叫我“支——”。(生笑)
师:你们比他们强多了,是吧。上课害怕不害怕?
生(高声齐答):不害怕!
师:后面有那么多老师都虎视眈眈地看着我们,你们不害怕吗?
生(齐答):不害怕!
师:我可比不了你们,我还真有点害怕。可能你们面朝这边,看不见老师们,老师们的
眼睛瞪得有多大,目露凶光,你们也看不见,可能瞪着我呢?我比你们害怕,听我说话就有
点上气不接下气,是吧?真的,真的有点害怕,心跳得挺厉害。你起来(一生站起)你代表
大家拿手来摸摸我的心跳得厉害不?(让生摸自己右边)
生:老师,摸错了,应该摸这边(众笑)
师:这说明我怎么样了?
生:太害怕了。
师:太害怕了,我都不知道自己心在哪边跳,到处都在跳,不害怕,咱们就可以上课了,
是吧,知道上什么课吗?
生(齐答):知道
师:一起说——
生(齐答):匆匆
师:这名挺怪是吧,(生点头)想不想看我写字?
生(齐答):想
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勿”字。
师:对不对?
生(齐答):不对
师:这个字念什么?
生(齐答):“wu”
师:请组词
生:这个字可以组“勿忘我”。
师:什么叫“勿忘我”?
生:就是不要忘记我,请不要忘记我。
师:那么你的意识“勿”就是“不要”的意思,是吗?对不对?
(生点头)
师:“勿”就是“不要”的意思,“勿忘我”就是“不要忘记我”是吗?
生(齐答):是
师:噢,好像你把我教懂了,还能组词吗?
师:你来
生:我觉得这个词还可以组“切勿”。
师:“切勿”“切不要”是吧?
生:对
师:“切勿”什么?
生:“切勿——忘记我”
(众笑)
师:“切勿忘我”就是千万不要忘记我,就冲你这个词,我就永远不会忘记你。(生笑)
请坐
师:公共场合往往贴一条标语,上面画一个圈儿,有一支烟还冒着火儿,打了一斜杠,
有四个字
生:“请勿抽烟”
师:好像不是“抽”字
生:吸烟
师:那么按“勿”当“不要”讲,就是请不要吸烟,但是有一些人就是要在公共场合吸
烟,比方说我(生笑),我一早晨,你们没来的时候,我就在这抽了好几根烟,接受你的批
评,但是有时憋不住了,还得抽。但是对小朋友我不抽烟。
师:写“匆匆”写成“勿”了怎么办,你说?
生:加一点
师:在哪儿加?
生:在中间,在两撇的中间。
师:两撇的中间加一点,对吗?看看书,对不对?
生:不对
师:改正(递粉笔学生,生上台改正)
师:对吗?
生(齐答):对。
师:好,我向她学习,再写一次。(写)大家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匆匆。
师:什么意思?先拿它组个词,再加俩字就是一个词,你说。
生:时间匆匆。
师:“时间匆匆”什么意思?
生:就是说明时间过得很快。
师:你的意思“匆匆“就是很快。
生:对
师:有这个意思,你组词。
生:来去匆匆。
师:“来去匆匆”什么意思?
生:来的时候去的时候都是很急。
师:很急,很忙,很快,来去匆匆,对,还有词吗?你组。
生:“匆匆忙忙”
师:也是很忙,时间很紧迫,是吧!
生:非常急促。
师:“非常急促”,哎,出现了一个新词,什么词呀?
生(齐答):“急促”。
师:“急促”正好解释这个“匆”,你看,我没讲,你们讲了这么多,说明你们学习能力
很强。知道谁写的吗?
生(齐答):知道
师:谁呀?
生(齐答):朱自清
(师板书作者名)
师(指作者名):认识他吗?
生(齐答):认识
师:哎呀,真不简单,比我强,我都不认识他,你怎么认识的?
生:通过课前的预习知道的?
师:他是个什么人?
生:他是我国现代的著名作家,**曾赞扬过朱自清的骨气,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
死,也不领美国人的救济粮。我知道的也只有这么多了。(众笑)
师:书上要是不写,可见你也不认识他,是吗?好了,我告诉你们,朱自清确实是现代
的著名作家,他写的最好的,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齐答):知道。
师:什么呀?《荷塘月色》,包括这篇《匆匆》,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这种文章叫什么?
生(齐答):散文。
师:叫散文,知道什么叫散文吗?你讲。
生:没有写具体事情,抒发自己的感情。
师:一言以蔽之,都说完了,它讲不讲具体的故事呀?
生(齐答):不讲。
师:或者不以讲故事为主,主要在干什么呀?
生(齐答):抒情。
师:主要在抒情,有写景借景抒情,有的写事借事抒情,有的写物借物抒情,也有写人,
借这个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你们对散文有了很好的了解。其实呀,任何散文都是作者情感
的抒发,心灵的倾诉和思绪的流淌,这里面有他对如烟往事的回忆,有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也有对灿烂未来的向往,读起来很美。你们读过没有?
生(齐答):读过。
师:你们能读美吗?
生(信心十足):能!
师:你们各自读一读,读一次,你想用什么情感读,你先用什么情感读,好不好?(生
说好)不要齐读,各读各的,我都能听见,读。
(生自由读文)
师:感觉怎么样?(生不答)有感觉吗?
生(齐答):有。
师:肯定有。但现在感觉可能还不深,不要着急,我读了这篇文章以后哇,我似乎感觉
到触摸到作者的心灵,因为他是用心灵写下了这篇文章(转身走到黑板前),你们知道我要
写什么字?
生(齐答):心灵。
师:对(板书‘心灵’),所以我们学习这样包含着作者整个内心世界的文章,也应该像
作者那样,他用心灵来书写,我们用心灵去阅读,去体会,去感受,去领悟,是不是?
生(齐答):是。
师:对。(板书用感受连接心灵)咱们听一遍,好不好?
生(齐答):好。
师:咱们读老师给放一下,我刻了一段片子,大家听一听。(音乐起)把书扣起来,闭
上眼睛,你去享受去。
(播放课文配乐录音)
师:好了,睁开眼,好不好哇!(生说好)想不想学一学?(生说想)
师:打开书,下面咱们再放一次,你跟着录音的声音轻轻地跟着读,跟着它学,想不想
啊?
生(齐答):想!
师:(向场内听课的学生和老师)后面的同学也可以跟着轻轻地跟着读,轻轻地学,老
师们也可以,咱们一起来感受作者的心灵。开始。
(配乐录音再次想起)
师:听了两遍,似乎我们的心情已经沉浸在作者所表述的心灵中,是不是?你们发现这
段录音缺点什么没有?缺第二段,是吧?
生(齐答):是
师:不知怎么搞的,非常遗憾,缺了一段,我本想弃之不用,因为它是不完整的,但是
我忽然想到,我面前有这么多聪明的你,能把这段缺憾补上吗?
生(齐答):能
师:谁来补一补?你先来。
生:“我不知道它们给了我多少日子”
师(范读):“我不知道”这么读
(生重读这句后,往下读)
师:好不好哇?
生(齐答):好。
师:补的很好,接着来。(生继续读)
师(范读):“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再读这句话。(生重读这句后,往下读完第二
段)
师:真好,真想再听一听,(指另一生)你再来一次。(生读)
师(范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滴在大海里”还看得见看不见哪?(生摇
头)
师:所以你也要读的看不见哪。
(再次范读这句,生再跟读)
师:好,大家一起读一遍,拿起书来,预备起)
(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这“头涔涔,泪潸潸”是什么意思呀?
生:通过字面理解,这个“涔涔”有一个词是“汗涔涔”,我就觉得应该是额头上流出
了汗。
师:你很聪明!
生:“泪潸潸”呢,因为有一个“泪”字,我就觉得是作者在这篇散文时,不禁流下了
泪。
师:对,你由“头涔涔”想起了一个词“汗涔涔”,你想到了可能是额头上渗出了汗水,
但是不是大汗淋漓呀?
生(齐答):不是。
师:对,你又启发了我,我从“泪潸潸”上我又想起了一个成语,说“潸然泪下”,是
不是眼泪横流啊?
生:不是。
师:是渗出了汗水,滴下了眼泪,是不是?
生:是。
师:读的很好,再练一次好吗?
生:好。
师:好,各练各的,读一遍,开始。
(生自由读后,停下)
师:就读第二段呀?我是说全篇再读一次,开始。
(生大声自由读文)
师:好,又练了一次,哪位同学有足够的自信,你认识你在班里是读书最好的吗?(生
举手)这么多最好的,你们俩已经读过了,不请你们俩了。(指另一生)你读读,第一个男
同学读,男同学读这篇文章比女同学难读。咱们听一听,先读一段。
(生读第一句)
师:加点感叹的语调(范读),“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生重读这句,师点头,生接着读)
师:聪明的你回答我一个问题,你知道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多大年岁了吗?
生:应该是——人们说“三十而立,四十而年惑”我觉得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应该就是
四十左右。
师:你不够聪明。
(众笑)
师:哪一句话透露了他的年纪?
生(齐答):八千多日子
师:没想到吧?“八千多日子”,一年三百六十天,十年三千六百五天,二十年七千二
百天,那就是不到二十二岁。(俯身向刚才那学生)没想到吧,你站起来,你知道谁比你读
得还好一点点?
生:谁比我读的还好一点点?那个——
师:不要目中无人
(众笑)
生:我知道,毛语同学
师:谁呀,请站起来,好,你接着读。
(生读三、四自然段)
师(范读):“去的尽管去了。”(生重读后,往下读)
师:你再推荐一个比你还读的好一点的
生:王冲
师:好,读下面一段
(生读文)
师:一种感叹,大家把最后一句读一下,预备起。
(全班齐读最后一段)
师:哎呀,听了你们读,我也真想和你们一块读,让不让我读。
生答:让。
师:咱们一起读吧,我读一句,你们读一句,我读上一句,你们读下一句,我再读下一
句,你们再读一下句。好不好?
生:好。
师:咱们合作来完成,我向你们学习,你们促进我,好吗?(生说好)
(师生开始轮流读完全文)
师:好,这一段时间通过我们进行了初步的感受,但是读散文绝对不能只有一些浅浅的
感受,还要进一步运用我们的心灵,去做什么呀?(板书:用、倾听)用心灵去倾听,刚才
只是我们把作者的文章读了,还浅!我们再好好读,你可以把握你感触最深的,你刚才感受
比较深的那一段再好好用心灵去听,你能不能从文章中听到作者在悄悄地跟你在耳边低低地
絮语,说了些什么呀?你们能听到吗?去听。到字里行间去听,听完了以后,把你听到什么
了告诉我,好吗?(生说好)选择你感触最深的,开始倾听。
(生读自己感触深的句或段)
师:怎么样?谁听到什么啦?听到作者在你耳边悄悄地诉说着什么,没有人听到啊?(一
位、二位??多起来了)好了。你还没有发过言,你起来,大家注意,我不让他站起来告诉
大家我听到什么了,我还请他在哪一段听到作者悄悄地跟你耳语,你就把哪一段读出来,通
过你的语感告诉大家,大家听,看他听出什么来了,把你听出来的东西通过读表达出来,通
过语感传达给大家,会不会?(生说会)大家听一听,看他听出什么来了?哪段感受深就读
一段。
(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谁从他的读中知道他听到什么了?听出来没有?你先别坐(指读文生)(指旁边生)
你听出什么来了?
生:我听出他感受到作者对时间非常珍惜,还说明时间来的快,去的也快。
师(对读文生):你是要对大家说这个吗?
生:是。
师:你从最重要的最突出的哪一句听出来的?他当时是怎么读的使你听出来了?你学学
他当时怎么读的?
生:我从第1句听出来的。(生读)
师:是不是这样?(生说是)谁还听出了话外之音?谁听出来了?知道作者跟他说什么
啦?你听出什么来啦?
生:我听出作者虚度了许多时间。
师:你听出来作者跟他说虚度了好多时间,特别要突出的是“虚度的”,是这样吗?(生
说是)什么叫“虚度”?
生:就是没有做任意有意义的事情,就这样把时间浪费了。
师:对,你哪几句听出来的?学学他当时怎么读的?
生:我从这句听出来的,读“于是,洗手的时候,??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师:听出来没有。(生答听出来了)
师:啊,我也听出来了。不但听出作者说我的时间都白白过去了,而且我也听出来是在
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是这个意思吗?
(生说是)
师:谁还听到作者跟你说什么了?那位同学,哪一段感受深就读哪段,大家还是听,他
要读的给你感受特别深,给你语感特别强烈的那一句,你把它勾下来。好,开始。
(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谁听出来了?从他的语感中听出来了,有没有?
生:有这样一句话,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通过这句话我
就认为这个同学可能会认为,作者在对他说,我的时间没有告诉我它要走了,它在不注意的
时候,已经流去了,等到我知道时呢,我已经后悔莫及了。
师:已经来不及了,时间追不回来了,有这么一种感叹和无奈,他说的对吗?
生:对
师:你再把他刚才读的那句读一通,感受一下。
生:像针尖上??,也没有影子
师:对,他还特别强调,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呀!听不见,看不到,时间就过去了,听
出来了吗?
生:听出来了。
师:谁还想说说自己的倾听?嗯,你不是说切勿忘我吗?我马上就想起你来了。你开始
读。
生:(读)去的尽管去了??,从我身上跨过??飞去了,睁开眼??在叹息里闪过了。
师:说吧,谁听到了什么了?
生:从“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默默时??过去”,我体会到了,作
者认为随时随地时间都在流逝,作者认为时间过得十分快,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希望他在
所有的时间中做出自己的一份事。
师:作者是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吗?还是催促自己抓住时间的尾巴,时间可能慢一点,
是吧?时间可能慢一点吗?
生:不可能。
师:好,请坐。这回你再说作者跟你倾述的时候呀,可以不一整段一整段地读,你可以
选择你感触最深的句子,拿出你的全部精神来,就读那一句,如果让人听出来作者跟你说什
么,那才是更高的本事。你来一句。
生:“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日子里,??剩??呢?”
师:作者跟她说些什么了呢?你说。
生:作者在这八千多日子里,没有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他觉得时间在身旁已经逝去了。
师:这里你说在她读的时候听出来了,你学学她。
生(读):“在逃去??罢了。”
师:这是一种自责是吗?
生:是。
师: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是对自己的自责是这个意思吗?
师:好,谁再来一句,你来。
生(读):“我赤裸裸??这一遭啊!”
师:这回你自己说,你听到什么了?看他读的是不是这个味道。
生:我听到作者自己说他非常地不珍惜时间,他自己赤裸裸来到这个世界,也将??回
去,师:从“都是这样啊,赤??赤??回去”,这里是让他光着身子来了,没穿衣服走了
吗?这两个赤裸裸是什么意思?
生:这两个赤裸裸是说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很深刻的东西,没有留下辉
煌的成就。
师:对,是空着手而来,一事无成而去,哎呀,你们太棒了,好的,刚才都发表了这些
意见了,我想听一听,谁听到了别人还没听到的话,跟别人听到的绝然不一样,谁听到了。
(谁先举的手,读你听到的特殊的那个信号)
生:“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闪过了。”
师:他听到什么了?
生:从我掩面叹息,并且作者虚度过时光,但是还不知错,从后面“新来的??闪过了”
从叹息一词,我懂得了作者还在埋怨时光,埋怨自己。
师:你没听对,坐下。
师:谁认为自己听对了。(你说)
生:我认为作者对时间的过去也是无可奈何,当知道它过去时只有伤心了。
生:对吗?沾了一点边。
师:谁还听出来了,你来听。
生:我认识作者非常地后悔,他觉得他以前的20年里面虚度了光阴,非常地后悔。
师:是吗?啊,有位同学跟你的不同。
生:我认识他听出来的是以前他是在虚度时光发现了之后,还是继续十分地后悔,还是
十分地后悔。
师:压根就没有觉醒是吗?嗯,你说。
生:他在后悔以前虚度时光的日子,但是呢,他却没有觉悟到,他现在也在虚度时光。
师:后悔以前,但是现在仍然没有觉悟,他们都说得对不对?
师:你认为有点道理,再听听他的,看他的有没有道理。
生:我认为她这一句话听到的是,时间过得很快,每天都是这样过去了。
生:还有,时间是无情物,不管你怎样叹息,怎样埋怨,它不会停下来。
师:时间是无情物,你不理它它就不理你,对不对。再回过头来说,时间又是有情物,
它钟情于那喜欢他的人。对不对?
生:对。
师:还有谁有特殊的倾听,说出来不特殊可不行啊。
生(读):“我不知道??空虚了。”
师:听出什么来了,特殊的,人家刚才说的,听出来了没?
生:从“但我的手却似乎渐渐空虚了”说明作者慢慢地变得不勤奋,从开始到现在,手
上都没有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师:他的这种倾听特殊吗?
生:不特殊。
师:跟大家说的一样,说的是对的,但并不特殊。坐下,我这会要听一个特殊的,别人
都没听出来的,刚才都没说过的。(你行吗)
生:可以,
师:咱们可要讲个条件,因为你占用了同学们的时间,如果表达不出特殊的感受,我要
刮你鼻子,如果大家承认你的感受,的确像那位同学一样有点特殊,你刮我的鼻子。
(生笑)
师:愿意冒这个刮鼻子的风险吗?
生:愿意。
师:挺有自信
生:“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痕迹呢?”
师:大家听出了特殊的声音没有。
生:没有。
师:同学们说让我刮你鼻子,好,等一会,有人支持你。
生:我听出来了,因为这句话是说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被薄雾燕融了,
过去的日子是不可挽留的,但是我希望作者能够把握现在。《昨日》诗里面有一句话说,成
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毁今朝。我希望作者也不要再后悔了,好好地把握今天,干一番辉
煌的事业。你说的不是作者告诉你的,而是你希望作者怎么样,听错了。
好,你最能听出特殊的味道来,我听听这位听出什么来了。
生:我听出这句话跟前面说的那些话没有什么特殊的。
师:他没说出什么特殊的,你也没听出什么特殊的来,好的。
师:有没有听出来,你再来谈吧。
生:首先,作者说“??如轻烟,??蒸融着”这就说明着,作者在他20年前没有什
么作为,“我留着些??我何曾??痕迹”这就说明作者对自己的悔恨,但是立志要在以后
的人生中有一番辉煌的事业。
师:特殊不特殊?
生:不特殊。
师:特殊,说实在的,你们都认为作者虚度年华了一生,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说还
没有觉醒,他说还没有觉悟,人家听出来了,作者觉醒了,觉悟了,而对过去不仅仅是一种
遗憾,还有自责,还有醒悟,他要没有醒悟,没有认识到时间的珍贵,他会写这篇文章吗?
生:不会。
师:所以,你们都没说的,他说出来了,应该算是什么呀?
生:特殊的。
师:那你刮我鼻子吧!
生:学习就是重在参与,我们都讨论了,就不必要刮了。
师:他不想刮我鼻子,找了一个理由。好了,大家很会听作者跟你低低的诉说,这实际
上在和作者做什么呀?
生:交流。
师:心灵的交流,情感的交流,要交流就没有来还没有去,你们刚才光在向作者索取了,
光在听作者对你讲什么了,你们还没有对作者说些什么?是吧?所以下面咱们还要用心灵去
——
生:倾听
师:每人拿出一只笔来,你可能有千言万语要向作者倾诉,但是我只要你最想说的那一
句话,写在书的空白处,你要能写出一两句格言警句来,那太棒了,句子要精彩一些,就一
句,开始写,你向作者倾诉什么,倾诉你的心灵。
(生写)
师:请你首先来向作者倾诉,要带着感情倾诉
生:我想对作者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师:你捡了一句,造了一句我们古代流传的格言,可以,写在黑板上。
生: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师:谁写的,就在后面打上括号署名。
生: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师:这样也是一种倾向,也是一种能力,写上去。
生: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师:一半是鲁迅的,一半是你自己的,但是读的太匆匆了,不要那么匆匆,再从头读起。
生(再读)
师:你不愿意自杀的话你就写上去。
生:白茵说过,最忙的人有最多的时间,你大概有点醒悟,就快点行动吧!好,写上去。
师:这段很好,你不写前半句,你只写后半段。
生:最忙的人就有充分的时间就挺好了,不要教训作者
生: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生:尽管你虚度了二十多年的时光,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只要你在以后的时间里珍
惜更多的时间,可以把以前犯的错误都弥补过来。
师:如果作者是个博士的话,你就是博导。写上去。
生:你的时间走了不少,但余下的时间足以让你完成那未了的心愿。
生:时间不会宽恕你,把握住它就等于把握住了金子。
师:有点太冷酷了,你改一改行吗?不要写“时间不会宽恕你”,一会再看。
生:时间是遮掩不住的,只能挽补流失的时光。
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生: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会流出来。
师:是你编的还是哪儿找的?
生:是听鲁迅说的。
师:比我读的书还多
生: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少年。
生:浪费时间等于浪费生命。
生:要知道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往往流逝在生活的角落之间。
师:谁有特殊的,跟别人都不一样的,这就是创造性的。
生:回想碌碌无为的从前,不如展望辉煌的未来。
师:谁还有特殊的,好,请“切勿忘我”。
生:能干大事业的人,不会因为时间的飞逝而掩面叹息,要珍惜今天的时间,挽回以前
的过错。
师:把忘记改为挽回。
师:改了没有。(前面的一个同学在修改)
生:时间不会停留,把握它就等于把握住了金子。
师:好,还有很多,时间不够了,让他们继续写,拿起书来,我们再把第二段读一读好
吗?拿起书来,集中精神。(齐读第二段)
师:好了,大家抬头,看着黑板上心灵的倾诉是谁的,谁读,然后很自豪地把自己的名
字读出来。
(生逐一读,许看云读了三句)
生接着读
(师相机点评)
结束。
范文五:《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中山王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充分认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激发爱惜时间的情感。
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自主正音,积累叠词。
3、引导学生从课题想开去,整体把握全文内容,借助资料初步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落实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借助资料,丰富自己的理解。
教学准备: 《冬去春来》的乐曲、学生的相片、学习资料、读写练习。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自主读书。
1、重视体验,激发兴趣。教师:(音乐声起。)同学们,你们现在听到的是一首名为《冬去春来》的轻音乐。(出示学生的照片)你们看到的是咱们班几位同学在儿时留下的美好瞬间。在一次又一次冬去春来之后,他们长成什么样子呢?请看(请这几位同学站起来。)——他们真是越变越可爱。那么,他们,不,还有你们,包括老师在内的未来会怎样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请先生写的散文《匆匆》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把握现在,开创未来。
2、感知课题,激发联想。由课题想开去,贴近作者的情感。板书课题)请看文题,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主发言)
3、感知资料,激发情感。你们在课前收集到哪些关于这篇文章和作者的资料呢?请同学交流、汇报收集到的资料。(出示教师整理过的资料)
从这个表中不难看出作者学业有成,事业有进,24 岁时就写下了《匆匆》这篇文章,真可谓是年轻有为。希望这些资料能帮助同学深入学习。(附资料)
二、整体感受,自主积累。
1、学生自读全文,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找出读得不准确或不流利的词语和句子,一会儿请同学自主汇报。(引导学生从内容、作者的感情等方面自主积累。)
2、小组内轮读课文,学生互相听读,要求读得既准确又流利。
(落实本课时读的要求,为有感情地朗读做准备。)
3、同学汇报朗读各段。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可以随时画下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是自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整体感悟,自主交流:
1、请同学说一说喜欢某句话的原因以及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还可以进行质疑。
自主汇报。质疑有可能集中在第四自然段,作者连续自问,意在表现当时的彷徨以及受到新思想影响后的觉醒。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借助经过整理的资料了解当时的背景,1919年2月《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同年,他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这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还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2年4月写下了《匆匆》一文。朱自清当时被人称为年轻而卓然的诗人。
一方面变换读的形式,如自读,指名读,师生问答读(例如,生读“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师读“没有。”生读“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师读“没有。”生读“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师读“不行啊!”生读“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师读“绝对不能!”等。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要抓紧时间,有所作为的感情。
四、课堂反馈。(附读写练习)
五、作业?: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整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