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家庭德育教育误区论文
家庭德育教育误区论文 【摘要】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即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又是终身教师,其一言一行对孩子的一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启蒙、成长、起着奠基作用,其教育效果,不仅直接影响孩子的前途和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风气的优劣,民族的兴衰。
【关键词】家庭 德育教育 奖励 误区
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接受教育的开端。出色的教育造就出色的孩子,出色的父母是孩子成才的最重要的老师。然而,在现实中,面对"家庭教育"这个题目,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父母如愿以偿,而有的父母则事与愿违。原因何在?其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家长没有树立起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致使家庭教育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误区一:期望过高
现在,一些家长把考上大学作为孩子唯一的出路,认为孩子考上大学就有饭碗了,否则就没有生存之路。他们认为"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并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认为 一"俊"遮百"丑"。只要成绩好,就什么都好。即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也不要紧,认为懒只能使他变成"虫",而学习好就能成"龙"。家长的这种思想对孩子是极为有害的。有的家长所期望过高,往往"拔苗助长",强迫孩子参加各种学习班。成绩再不如意就对孩子恶语相加,如"你怎么象个弱智?""我怎么生出你这个傻瓜!"等等。
范文二: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教育特征论文-德育教育论文
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教育特征论文 - 德育教育论文
论文导读:我国古代若干德育原则及对现在思想教育的启示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现代价值当代社会大多数家庭与过去相比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青少年在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没有客观环境使他们学习兄友弟恭,容易滋养青少年自我中心等缺点,加上社会竞争逐渐激烈,父母更注重青少年的知识教育,而放松其品德培养,导致出现重智轻德,甚至家庭道德教育空白
的现象,阻碍了家庭成员积极向上的人格的建立。
关键词:家庭教育,道德教育,德育为本,德育,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家庭本位”的农业社会,家庭是最重要的生产和消费的运作单位,因此,中国历来主张先齐家,然后治国平天下。家庭教育的地位也尤为突出。为了护家族的和谐与稳定,古代思想家倡导”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等道德规范,形成了传统的家庭道德教育观。中国传统的家庭德育观念,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甚至是其他亚洲国家都有深刻的影响,对其进行梳理归纳,对今天的道德教育有重要的参考价
值。
中国传统社会重视家庭教育的原因
中国传统社会的德育思想中,家庭德育占有重要地位,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人的青少年时代工作之前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这段时间的思想基础没有打好的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品德取向,中国传统社会非常重视家庭的德育教育,是
有原因的。
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家庭在维持生存和生计上的重要性很大,而个人的力量则微不足道,家庭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个人,家庭成为维持个人生存的主要工具,成为个人各方面生活的活动范围。”在中国,简直可以说,除家族外,就没有社会生活。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固然生活在家族的范围以内,少数的土大夫,除偶然出仕外,从生到死,也莫不活动在家族的范
围之内,家族就象一个个无形的人为堡垒,也是每个人最安全的避风港。
由于家庭本位的原因,德育展开又是围绕家庭开展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能否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关系着社会是否能够长期安定发展。所以思想家都特别重视家庭的教育.尽管历代统治者和教育家有着不同的出发点或具体目的,但首重德育则是一种共识这种共识
不仅停留于诏诰教喻和理论探索,而且也付诸在不同层面的德育实践中。
中国古代的的家庭德育思想.为我们今天的独生子女德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我国当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德育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或为了给子女的今天及未来提供更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忙于家庭物质财富的积累而忽视了子女的道德教育;或为了使子女能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拥有一技之长而片面强调技能教育,而放松了道德教育;或虽然对子女有严格的道德要求,却又缺乏以身作则的自律精神,不能形成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还有个别的独生子女父母仍然抱有”树大自然直”的观念,忽视了子女的早期道德教育,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机。解决这些同题.我们可以借鉴古代家训中家庭德育思想的合理成分,扬长避短,推陈出新。而且,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家庭道德教育方式,中国传统的家庭德育思想,仍然是值得提倡
的。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道德教育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教育。
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孝悌为本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的重点关注对象是家庭内部关系的协调,家庭关系也是国家秩序的逻辑起点。”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意思就是说:每个家庭都建立了良好的秩序,整个国家便随之稳定、繁荣。”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因此,中国古代普遍认为,对家庭成员的伦理教育,使之在今后的家庭生活以至于社会生活中,
才能打下德行修养方面的基础。而伦理教育的重点,就是孝悌观念。《论语o学而》中孔子论述道:”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表明孔子把教育中的孝悌观念放在了家庭德育的首位。孟子也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孟子还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王庖麟的《三字经》中,也把孝悌放在了”十义”的首位:人之伦、父母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凡训蒙,需讲究。中国古代思想家,特别是儒家思想普遍认为,家庭德育应该由人最基本的血缘亲情而广推天下,从孩子的亲亲本能入手,到长大知敬其兄长,这便是”孝悌”,这两者就是德育的根本,有了”孝悌”便有了仁义,推而广之,就可以成为一
个有德行有修养的人。
二、提倡仁爱
在中国古代家庭德育体系中,”仁爱”是”孝悌”之外一个重要的人伦原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传统家庭教育体系中很有特色的部分。仁爱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人的情感世界的纽带,也是一个人进行自我约束和自律的道德方法。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提倡仁爱的原因是希望在家庭生活中,人人相互尊重,相互关怀,形成浓浓
的家庭亲情,推及到社会既是希望能够维护和谐的社会关系。
孟子说过「仁民而爱物」孟子说:「仁者爱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是什么?孟子给我们的答案是,作为一个善良的人,我们应该爱人,同时,在接受别人的爱的同时要感谢,要懂得他人的付出。因为每个人的存在都是又另一个人的存在产生的。我们不是孤立的存在于
这个世界的。孔子说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颜渊》所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罗光先生言:我的生命乃一大善,生命便常播散生命,播散生命所有.我和人和物相接触时,我愿以我所有播散给别的人和别的物,同时我也接受别的人和别的物给予我的善,我愿还报以善,这种善的往返,就是爱的旋律。
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第一、家庭道德教育要及早进行。
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强调一个”早”字。反应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家庭教育的积极主动的态度。人之一生.多有习气而成。盖自孩提一至十余岁,此数年问,浑然天理,知识未判,一习学业,则有近朱近墨之分。”童稚之学--当以先人之言为主。”“幼而示之以均一,则长无争财之患;幼而教之以严谨,则长无悖慢之患;幼而有所分别,则长无为恶之患。”早期教育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避免形成不良道德品之后重新塑造的痛苦。”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知识,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之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之为则为,使之止则止。”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同时,中国古代认为孩子在幼年时期,是人生的最宝贵的时期,也是储备知识和形成道德素养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不失时机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年知识未开,天真纯固,所读者,虽久不温习,偶然提起,尚可数行成诵。”“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晋代葛洪说:”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显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学业和知识不断增长的时候,在知识增
长的同时,能够协助其道德判断和道德精神的提高。
第二、家庭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断反复不断加深的。
在《论语?子罕》中有记载日:”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及,约我以礼,欲罢不能。”王通的《文中子?立命》中也谈及孔子先教《诗》、《礼》后教《春秋》、《乐》、《书》、《易》,
体现了循序渐进思想。至南宋朱熹进而主张先”从细小做起,方能克得如此大。”王夫之也说:”大小粗细,俱学者所不可遗之事,而以小子属性之不齐,蛄且使其小且粗者,俾其事之易尽,而以渐得其理,然后授之以大且精者之事,而以用力之熟,扩充有自,则大且精者之事可得
而学矣。”颜元在《颜元集?四书正误》卷三和《习斋记余》中也多次论及此道。
颜之推认为,道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加深的过程。《家训》举例说:”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功业。”人的品质的形成,是一个由多次行为积累而后善成品质的过程。因此,道德教育不应局限于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的某些阶段,而应该贯穿道德品质形成的全过程。孩子长大成人,远离父母,甚至已经形成为三千人将领,年龄也已过四十,但这些并不意味着家庭道德教育的结束,父母对他们仍有教育的义务。家庭德育的这种反复性、过程性,说明了家庭德育不可能一劳永逸。只有经常不断地进行,才能最终”成其功业”。
第三、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注重教育的互动性、相互性原则。
家庭教育是一种双向教育,提倡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互动,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看出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教育在互动性和相互性上的表现父慈子孝体现教育的双向性。中国古代家庭德育提倡孝悌的观点,但是在对子女的教育上的方法是很科学的。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单项的,父慈子孝的观点是中国古代处理父子关系和进行家庭教育的基本观点.父慈子孝的观点是孔子提出的,孔子坚持”父父,子子”的主张,要求做到”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孔子认为做父亲的应该对孩子慈爱,但是孔子所说的慈爱,并非单纯的父爱,更不是溺爱,而是包含了教育的内容.《论语》中有关孔子教子的记载有两条,而这两条都是教儿子孔鲤(伯鱼)为学的.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另外一条是:子谓伯鱼曰:’汝为《周南》,《召南》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犹正墙胑而立也.其中就表达了孔子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劝导式的,而不是强迫式的。
注意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作用。颜之推说:”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需要做出努力,教育者自己的行为和品德,对受教育者有很大的影响,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重要的不是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亲身示范。孩子对父母的仿效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勉强和强制,人在幼年的时候,思想尚未定型,最容易受到身边的人的影响,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往往对孩子有很深刻的教育作用。这样的教育
方法也符合一般的德育教育的规律。
教学相长的观点体现教育的互动性
教学相长是我国古人所倡导的师生之问应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的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教育传统。学生通过学习而知自己的不足,以此反省自己,努力学习。教师通过施教而知自己尚有不明了的地方,以此而自强不息,教与学两方面互相促进,教师与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历史上明确提出这一思想的当属《礼记?学记》,它说:”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论述了这一思想较好的还有韩愈,韩愈名篇《师说》记有:”孔子日:’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王阳明应当说是实现这一思想的楷模,他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说:”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盖教学相长也,诸生类善,当自吾始。意思是鼓励学生”谏师”,批评指出老师的缺点错误,而老师应乐于接受。王阳明还直呼”当自吾始”,要从我做起。公务
员之家
四、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针对性德育原则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第一个运用”因材施
教”而获得巨大成功的教育家。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孔子通过深人细致地观察了解,能够准确地把握众多学生的个性特征-----即道德、智力、性格、能力、志向、年龄等方面的差异,然后从学生实际出发,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教育和教学,这方面的例证,《论语》记述颇多,最典型的一例是《论语?先进》中一段记载:一次,子路冉有两人都问孔子同一个问题,得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回答。这使孔子的另一位学生公西华迷惑不解。孔子向他解释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说,平时冉有做事退缩,所以要鼓励他;而子路胆量超人,做事鲁莽好胜,所以要抑止他一下。这种有扬有抑、补偏救弊的教育,正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辩证法。孟子、苟子继承了孔子”因材施教”思想,并有所发展。孟子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及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指出为适应不同程度和才资的学生,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苟子则主张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实际,分别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并总结出九条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如”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等等。
我国古代若干德育原则及对现在思想教育的启示
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现代价值
当代社会大多数家庭与过去相比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青少年在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没有客观环境使他们学习兄友弟恭,容易滋养青少年自我中心等缺点,加上社会竞争逐渐激烈,父母更注重青少年的知识教育,而放松其品德培养,导致出现重智轻德,甚至家庭道德教育空白的现象,阻碍了家庭成员积极向上的人格的建立。因此,我们必须继承和发展传统家庭
道德教育中的合理方面,发挥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的现代价值。
加强传统家庭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教育的德育职能。现代家庭教育中,德育职能由于社会竞争激烈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功利性比较强的教育职能,传统家庭教育倡导以德为先,古人主张”养正于蒙”、”教子婴孩”,就是要从小注意家庭成员道德品质的培养,把道德实践范围扩大到社会生活领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使其耦合家庭血亲性的伦理意义。要在生活中不断的提升我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必须从家庭教育入手。
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特别推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能持家,何以国为”的观念,从小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从小事细微处着手的理念,培养青少年先天下之忧而又,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当今社会的青少年,从小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中,对家庭和社会都多少缺乏责任感,也惧怕承担责任。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十分注重从社会需要角度,培养受教育者。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要使青少年从小形成对社会对家庭有责任感的心态是每个家庭
首要的。
总之,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教育对我们有很重要的借鉴价值。上面所述,挂一漏万,但希望
能对这方面的研究有所启益。
参考文献:
[1]中国德育思想史[M]江万秀李春秋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第1版
[2]德育心理学[M]陈安福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第1版
[3]家庭德育与子女成才[M]刘英河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第1版
[4]中国传统教育导论[M]王炳照武汉: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第1版
[5]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朱贻庭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第1版
[6]家庭道德浅谈[M]山东省伦理学研究会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理论组编1983第1版
范文三:近代家庭德育教育研究及启示德育教育论文
近代家庭德育教育研究及启示德育教育论文
梁启超不仅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学者,而且也是一位著名的家庭教育家。他不仅提出了一整套系统的教育理论,而且还将它实施与家庭教育中。他言传身教,精心培养,把自己一生治学处世为人的经验教给孩子们,使他们个个爱国,个个有出息。这与他日常的德育教育是分不开的。梁启超对子女的德育教育成为家庭教育中非常成功的一部分。尤其在独生子女为主的现代社会,梁启超成功的德育教育给今天的父母提供了厚重的借鉴。
一、梁启超家庭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内容
,(热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梁启超教育子女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孩子们小时,他给他们讲中外历史上爱国英雄的故事。他常常让孩子们围坐在小圆桌旁,一边怡然自得地喝着酒,一边绘声绘色地讲。孩子们远渡重洋到海外求学后,他也从不放弃对他们的教育。对学什么和学成后做什么,他都要结合国家的需要通盘考虑,精心策划,希望他们以自己的专长报效国家。梁启超有九个孩子,有七个留学海外,成绩优异,学贯中西,他们完全有条件进入西方上流社会,拥有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他们没有一人留在国外,学成后即回国以所学报效祖国。
,(吃苦的思想。民国时期,梁家已进入了上层社会,但是梁启超希望子女们养成“寒土家风”。他常常教育他们要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不要在意物质享受。当他得知长女思顺
抱怨加拿大的生活条件时,就写信告诫她“生当乱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梁思成夫妇回国后他就告诫他俩要在艰难困苦的境遇中锻炼自己。他教导思忠不要消磨志气。“一个人若在舒服的环境中会消灭志气,那么在困苦懊丧的环境中也一样会消磨志气。”在孩子面前,他给自己定下诫律,说:“我自己常常感觉我要拿自己做青年的人格模范,最少也要不愧做你们姊妹弟兄的模范。”梁启超要他们热爱生活,勤俭节约。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但问耕耘”的敬业思想。梁启超总是教导儿女们要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做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年,月,,日,他在《给孩子们书》中又说:“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傲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去做,做到那里是那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二、梁启超家庭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方法
,(民主平等的家庭教育思想。梁启超不仅是孩子们的父亲,更是孩子们的朋友。在家中,他从不摆出一副家长面孔,强迫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他对儿女温和亲切,是他们的朋友。在家书中,他敞开心扉,什么都谈,自己的想法、工作情况、心理状态、生活困难,都向儿女倾诉。若有什么想法和意见,绝不强加于儿女身上而是平等地与儿女商量,征求他们的意见。正因为他尊重儿女的选择和决定,所以他的儿女也能把自己所想做的、所想学的、所想说的全部告诉父母,并征求父母的意见。这种民主和平等的做法,从他的家书中,可以明显的看得出来。
,(趣味主义的思想。梁启超是个趣味主义者,他教诲子女,无论做学问还是生活,都要有广泛浓厚的兴趣,只有兴趣盎然,才能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兴趣,是生活的源泉和动力。后来,梁启超的九个子女没有一个做官,他们各有专长,是个个领域的专家学者。
,(精神奖励,寓教于奖。梁启超非常尊重子女的兴趣和选择,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不管孩子是喜欢学建筑、考古,还是喜欢搞图书管理,他都表示赞同。孩子有进步,父母一般都会表扬或给物质奖励。梁启超也不例外,他的奖励都是亲手写的字(包括格言、诗词、对联等),从无钱财之类。他曾经根据谢国桢老师给梁家学生的成绩评分,奖给一子二女每人一副小对联,儿子思达因为成绩突出另加两幅字。思达兄妹将父亲的字作为座右铭,高悬室中。梁启超用这些字作奖励,正是他“精神奖励,寓教于奖”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在孩子的学习和做人方面严格要求。有一次,次子思永和一位小朋友扭打起来,虽然是那位小朋友的过错,但梁启超仍然严厉地批评了思永,并提出三个问题让思永反思:一是有没有必要打架,二是怎样与对方和好如初,三是再碰上这类事应该怎么处理,在思永给出了满意回答后梁启超才让思永吃午饭。之后,梁启超还亲自带着思永前往对方家中向小朋友道歉。
,(在孩子生活上以“爱”相扶。梁启超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他时常给他们写信,称他们是“大宝贝思顺”、“小宝贝庄庄”、“那两个不甚宝贝的好乖乖”、“对岸一大群孩子们”、“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们”。但是,为了培养孩子,他又很能控制自己的感情,鼓励他们向上。梁启超对孩子们的爱变成一种力量,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成才。
三、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研究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今天这个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时代,它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合格的家庭教育,怎样教育子女才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
,(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梁启超极其重视这一环境的营造。
首先,他和两个妻子的感情非常好,一生和睦。梁启超与第一位夫人李惠仙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对第二个妻子王桂荃,梁启超像对结发夫人李惠仙一样尊重。夫妻的深厚感情,为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他极疼爱孩子们,称他们都用昵称,如称大女儿思顺为“乖乖”、“宝贝”,小儿子思礼为“老白鼻”(,,,,)。吴荔明记称:“当年在家吃饭时,除了梁家几个较小的孩子不上桌吃饭,每天都有一大桌人吃饭,大多是亲戚寄养在这里的孩子。
,(挚爱不等于溺爱。梁启超将忧患意识巧妙地融入家庭教育中,他要求孩子们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独立自强,遇到困难不悲观不气馁,在困苦中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磨练人格。梁启超的子女不负父望,艰苦奋斗,终于走向了成功。
,(教育就是教子女做人。梁启超非常注重他们的道德培养,一再要求他们生活朴素,
热爱生活,注意结交益友,做个品德高尚,对社会有用的人。
,(平等地对待孩子。梁启超爱孩子们,和他们平等相处。他从不摆父亲面孔,高高在上。他通过家书和子女交流想法感受。他尊重孩子们,让他们自由选择兴趣和职业,绝不强迫孩子干自己不愿干的事,学自己不愿学的专业。近代家庭德育教育研究及启示责任编辑:陈老师
范文四:德育教育论文
**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江**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对德育的重要性作了明确的阐述。我们意识到德育是素质教崐育的核心,我校坚持把德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来抓。长期以来,我们根据校情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形成了“三全”(全员、全程、全控)育人的体系,注重德育队伍的素质培养,注重德育工作的经常性、针对性、实效性、渗透性和主动性。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暑期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三年,其中有一年是市政府颁发的),福建省教育先进单位、省、市文明学校、市“科教兴市”先进单位、中国健康促进学校等八项综合荣誉和2?6个单项荣誉称号。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以提高素质为前提,优化德育干部队伍
德育干部队伍素质的优劣,决定着德育工作的成败。我们学校德育队伍存在着“二多一少”现象,即年轻的多、新老师多,德育教龄长的少。而今天的社会是高科技的社会,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社会的问题往往会波击校园,给德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为适应新时期的需求,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着力培养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强,职业道德水平高、管理方法科学的德育工作队伍。
1.加强师德规范教育
我们要求并引导德育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学生观,增强师德信念和师德修养。教师一旦是发自内心的,对某种道德的义务形成坚定的信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就会达到师德水准高境界的升华,他就会坚定不移地、满腔热情地对教育、对学生实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自觉地创造性地激发自己的力量和才华,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我们制定了“教师文明行为十应十忌”条例,我们常组织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也注意树立我校教师队伍中典型先进人物的形象,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大大增强了教师师德修养的自觉性。近年来,我校德育队伍荣获校级以上各级各类先进的达118人次。
2.加强德育队伍的培训和理论学习
新时期要求德育工作者要了解德育的新动态,接收管理的新知识,学习古今中外优秀的德育理论,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我们充分利用班主任例会和假期,邀请校领导、校内外的德育专家或先进德育工作者,开设专题讲座。今年暑期,还专门举办了“德育工作培训班”,我们请了我市“十佳德育工作者”等作了德育理论与实践的讲座,以提高德育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艺术。
3.加强对年轻班主任的在岗指导和培训。
我们采取以老带新的“结对子”方式,选择努力、进取、优秀的老班主任,在实践中进行“传、帮、带”,以他们的高尚师德、敬业精神和丰富的经验来感染和指导年轻班主任,做到新老班主任,“互学、互促、互勉、共进”,以提高年轻班主任的素质。
4.加强考核评比
我们根据已制定的《班主任常规工作条例》、《年段长、班主任工作规范条例》、《班主任职责》和《年段长工作职责》要求并考核年段长和班主任的工作,并实行三级负责制,将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业绩进行月考评,奖勤罚赖,使德育队伍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二、以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为先导,开展经常性教育
人的正确思想和行为不会先天就有的,而是靠后天的教育和养成的。研究表明,个体思想品德的发展和提高一般是由日常文明行为习惯开始,到伦理道德,再到政治思想,最后上升为人生观、世界观这一轨道行进的。可见,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世界观的基础,所以,思想品行教育应是职业学校德育的中心任务,而常抓不懈,我们培养学生“四个学会”的(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习创造)的第一学会就是做人,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我们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做好**理论的“三进”工作。我们除注意结合旅游专业的特点,突出思想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的功能加强教育以外,还积极探索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改革,寓思想教育于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不少老师注意寻找“切入点”的“结合点”,做到结合案例剖析、结合身边的实际分析、结合社会的热点透析。在高三毕业班,我们还把思想品德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2.以班会课为重要阵地
班会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利用与否,以及利用得好坏,对班集体的发展,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的人缺乏这种意识,班会课成了“自习课”,成了传达布置工作课。我们认为好的班会课应是师生智慧的结晶、师生或学生之间情感的交融、学生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黄金时段。我们要求各班要认真设计每一节班会课,甚至以年段为单位集体备课,集体创作,各班又可以因班而异,各创特色,使班会课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形式活泼、富有意义、收效显著。本学期拟每班推出一个观摩主题班会,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3.以时政教育为重要内容
充分发挥时政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关心时政的良好习惯。我们要求①各班要用好订阅的报刊杂志,开壁时事走廊;②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读报、收听新闻;③利用班会课对热点、焦点问题展开讨论。我们还组织学生开展“时政演讲比赛”,并推出优秀选手参加仓山区预赛,分别获得一等奖一个、三等一个的好成绩。培养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分析识别能力。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兴盛相联系,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
4.以德育内容整体化为原则
认真实施“福州市中小学德育内容整体化纲要”,就必须按德育的总体目标,以及我校学生的特点和成长规律,按不同年段德育内容和要求,制定出各年段的德育目标、内容及实施办法,并进行长期追踪。形成我校德育教育整体化安排策划分层次实施的特色。我们努力做到基础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要求设定班级“目标”和“十有建设”提高学生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常规教育与差生转化工作相结合,班级、年段教育与党团教育相结合。
5.以养成教育为基础
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养成教育开始,从一点一滴抓起,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是我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我们发动全校教职员工齐抓共管,从高一开始,我们就着手抓基础文明行为的养成,使养成教育工作系列化,把好课堂教学纪律,严格出勤管理、抓好仪表仪容和统一着装工作,(政教处经常下班检查发型、服装、有无佩饰物等)实行课间操和仪表仪容等五项评比,严格寄宿区管理等等。做到常规管理与检查评比相结合,教师的身传言教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我校学生会组织设立文明督导岗和门口执勤岗,充分发挥学生相互监督的功能,规范和约束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规范,提高文明素质。)学生中开展争做文明学生、文明市民的活动,要求从自我做起,从坐、立、行、笑、谈、唱的“小事”做起,倡导“做有样、坐有相、行有规、言有范”。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成功,大大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近3年内有10位在校生获得省级表彰(其中优干、三好生4名,“佐滕明雄教育奖”优秀三好生奖1名、“佐滕明雄教育奖”优秀技能奖5名),获得服务员、公关、计算机、厨师、珠算、影视、导游等技能等级证书达2102人次。近三年来有三位毕业生获全国表彰(吴巧凌全国十佳导游、省三八红旗手;董燕青’97全国旅游行业岗位技术能手;孙砾’98全国校园歌手三等奖),有97年捡到23万元人民币不动心的省优秀共青团员彭露乐,有98年因救火荣立三等功的海军某部班长张君伟等模范英雄人物。
三、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实施渗透教育
根据党和国家教委的教育方针,学校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促进全体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主动的、和谐的发展。我们感到德育工作在紧抓教学主渠道的同时,应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特点,重视丰富和活跃校园的文化生活,并以此为载体,实施渗透教育。
1.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育人氛围
为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从办学观念、学校历史、师生规范、专业特色、校园标识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了校训、校风、校标、校歌、校规等,形成有鲜明特色、统一和谐的校园理念形象。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德育软件硬设施的投入,我校花了大笔经费安装了校园有线电视网,各教室配备了电视机,加大的德育宣传的途径。还设置很长的德育专栏,名人名画和名人塑像等。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还加大投入绿化校园,校内拥有绿地、假山、喷水池、古树参天、花草争艳、环境优美,我校是绿化先进单位,花园式的学校。这般美丽的环境氛围是一种无声的熏陶和感染。学校教学设备专业化、现代化、配套化,达到一流水准。学校拥有2300多平方米的图书馆大楼,藏7万多册,并有电子阅览室,可通过上网查阅全国各大图书馆图文资料。有语音室2间,多媒体教室、电子计算机室和网络系统、有专门的形体练功厅、烹饪操作室、模拟餐厅、模拟客房等,形成了完善的专业设备设施,推进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优化了育人环境。
2.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德育工作不但要有针对性、经常性,还应该有主动意识和超前意识,为使学生的课余不成为德育的空间地带,就要靠我们去占领、去捕捉。我校根据专业的特点,积极组织各专业学科的第二课堂活动,寓思想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江**在宣传工作中指出,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艺术作品鼓舞人。我们认为学生中自己展示的优秀艺术,有更大的自我教育力。为此我们成立了《未来之星艺术团》,按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组织了舞蹈、合唱、礼仪、演讲、技能、烹饪雕花、餐厅折花、摆台和美工等艺术队。四年多来,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身体心理、文化专业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的天赋,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校的舞蹈队曾代表中国福建赴澳门参加第六届国际青年舞蹈节的演出,赢得了各国代表的喝采和澳门总督的称赞。艺术团的孙砾同学(现师大艺术系学生)曾获市电视大赛一等奖,市“双十佳”歌手一等奖,全国电视大赛三等奖。97年在省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中舞蹈《海乡情韵》与《圣洁的哈达》分获一、二等奖。98年舞蹈《土风舞》获市首届舞蹈节一等奖。99年男声小组唱和舞蹈获市“百花奖”中的银奖和铜奖。高磊同学(现师大音乐学院学习)获市“十佳歌手”赛一等奖、舞蹈还获省赛三等奖,我校合唱团连续两届(三年一届,96年、99年)参加市中学生合唱节比赛均获一等奖。此外,艺术团多次参加省市组织的“迎回归”、“迎千禧”等大型演出或礼仪任务,接待省市乃至中央领导人的慰问演出等均获成功,不少学生还参加了许多电视剧剧组的拍摄及电视台组织的活动。学生们的素质经过艺术的熏陶不断提高。
我校结合“班班有歌声”活动开展“红五月”歌咏大赛及“校园十佳歌手”比赛,其间,倾注我校德育处、团委、年段长、班主任和音乐老师的许多心血,他们进行着精心的策划。这使我校的“班班有歌声”活动从普及型向更高层次发展。连续六年来,我校的“班班有歌声”活动均获优胜奖。与此同期,我们开展了“班班有美展”活动,内容包括书法、绘画、美工作品等,今年是第三届,我校连续三届获优胜奖。
健康向上的艺术魄力和感召力是很大的。我校的艺术节安排在年底,连续十年来,在元旦之前我们都组织一场深受师生欢迎的“烟山杯”文艺汇演。这场演出,是在各年段演出基础上筛选出来的,但无论是参赛班级的人数,节目数及表演水平,一年比一年更上一个台阶。这既丰富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又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让学生得到宣传教育和熏陶感染。
我校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和竞赛。如篮、排球比赛,拔河比赛,田径运动会等。篮排球队参加市级比赛均获前三名。多年来,我校承担省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的鲜花队及引导员的任务,都能出色完成,并受上级领导的表扬和称赞。我校还经常结合各专业,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地开展各种技能训练、竞赛和表演,如餐厅的折花、摆台、斟酒、客房服务、现场导游等。
为发挥学生对文学的爱好,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及写作水平。针对同年龄段和专业的特点,在语文老师及年段长的指导下,学生中办了一个文学社和刊物《芳草地》。我们还为学生提供讲台,让学生开展演讲比赛。这样学生有了自己的刊物和自己的讲台,不仅能提高自己的写作和演讲水平,还能交流思想,抒发情怀。
四、以社会实践为契机,强化创业和职业道德教育
职专生毕业后除少数参加升学之外,大多数面临择业、就业问题。那么,在学习期间进行理想创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是德育工作中很重要的部分。从完善德育的途径来说,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当然不容忽视,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等也十分重要,但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我校除组织学生在联办单位的三个月毕业实习和在教育宾馆的实习外,平时还组织丰富多采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伊贝思化妆品、卡尔比、绿得饮料的促销,闽候县茉莉花节的导游活动,福州首届民族风情节和罗源招商月的导游活动,第三届世界福州十邑同乡大会的导游接待,省市旅游的促销活动,大型节庆的礼仪服务工作,以及军训、长途拉练等活动。
通过这些实践,把学生带出了校园的象牙塔,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使德育工作把学校灌输教育转变为学生自主的感知体悟,强化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磨炼、自我约束的主体地位,满足了学生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和身心发展的需要,收到良好的效果。一方面,学生通过对艰苦生活环境或艰苦劳动环境的体验和适应,感受劳动的艰辛与伟大,增强了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磨砺了吃苦耐劳的精神,锤炼了坚韧的品性和坚强的意志,增强了创业意识、竞争意识,从而产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学习欲望,改变“压力──反应”式的驱动下的学习套路,形成主动应变和进取的良性机制和健康抗挫的良好心态。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人、事、物的接触,体验劳动的价值与社会的意义,逐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将自己融入社会、奉献社会的良好品德;通过了解社会的现实,激发忧患意识,增强社会的责任感,时代的使命感并把美好的愿望与情感化为高尚的行为。在社会实践中,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在宾馆实习中,出现了拾金不昧、任劳任怨地微笑服务等的先进典型,在教育宾馆的两期实习中,80多人中有25人被评上“优秀员工”,导游礼仪活动中也涌现出许多吃苦耐劳、优质服务的典型。先后都受到领导和用人单位及主管局的好评和夸奖。
在毕业班我们还请已毕业的在社会工作表现突出、岗位成才的校友回校做创业报告,谈他们自己艰苦创业,努力成才的经验,使学生深受教育,深受感动。
五、以多方位教育为途径,拓展教育的时间和空间
影响和促进学生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识到德育工作应该社会化,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配合,才能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新格局。所以,我们努力探索多方位的教育途径,积极构建校园──社会教育网络。
1.建立“家长学校”,并发挥其功能。定期不定期的开展活动,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和建议,科学指导家长对学生家庭教育的方法,探讨共同配合教育的途径,交流教育的经验。以期提高教育的成效。
2.开展“心理咨询”的试点,我们成立心理咨询站,选择有事业心、有一定德育工作经验的教育系毕业的专业教师担任,协助年段长、班主任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我们设立德育工作的校园网,并且最早地与社会公众网联网,并建立了大型的影像资料库供师生点播,拓宽了德育工作的宣传途径,使学生有更美的机会查询德育的信息。
4.充分利用社区德育基地和共建单位的有利条件,推进“三结合”教育的社区化。每年我们都安排学生到省人武学校、省军区教导大队等参加军训,本学期我们将组织学生到劳动基地参加劳动实践,还利用春秋游机会到德育基地开展参观等活动。前二年的暑期,我们组织了以爱国、爱乡为主题的大型德育活动,今年暑期我们组织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通过这些社区活动,同学们学习了革命优良传统,努力发扬革命的精神,磨炼了坚强的意志,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政治素质。
5.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以班级为单位,采取自由结合的形式,组织若干社区服务小组,形成社区服务网络,利用周末进行“假日社区服务”,制定社区服务有关制度和反馈卡,根据社区建设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学习雷锋精神,发挥主体意识和奉献精神,体验道德教育的要求。我们常常与仓山区敬老院、盲聋哑学校、交警大队等挂钩,让学生轮流去做好事,开展“献爱心”活动,今年“六一”节全校学生开展为残疾儿童捐款献爱心活动,我们口号是“省下一点零用钱,献上一片热诚心”,共得捐款5979.2元。在“六一”节的前一天分别送往市盲校、聋哑校、仓山区培智学校、台江区孤儿院,给孩子们送去节日的问候和社会的温暖。培养学生的“五爱”精神和同情心,培养助人为乐,关心社会的思想品格。
6.严格寄宿生的管理,我校建立健全了寄宿生的管理的系列制度,(如生指老师的值日制度,规范晚自习管理、节假日学生管理制度等),实行寄宿生管理班组化、学生参与民主化、自理化,开展创建文明居室活动,学生在寄宿区的表现要与教学班及时反馈。生管老师要负责做好宿宿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利用节假日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使寄宿区的生活温馨、活泼、严谨有序,成为团结、健康、向上的集体。
总之,我们力求站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重视德育工作,长期以来,我们建立了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多元化教育途径,即“课堂教学主动渗透,课外活动延伸补充,日常生活熏陶感染,社会实践锻炼成长”的全方位、立体式的德育工作模式。回顾过去,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展望未来,我们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摸索创新,以更新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去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去迎接新世纪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春天。
范文五:德育教育论文
浅析廉洁的德育效应
张槐林
我们的劳动是一种示范性的劳动,它对学生的为人、处事、学习和 生活等诸多方面都具有熏陶作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方方面面。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能用广博的学识、 优秀的教学方法, 授业解惑, 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而且还要能用高尚的人格魅力传道,影 响学生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成为学 生求智、做人的楷模。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身执教,持俭守 节,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的这种高尚的人格魅力, 为学子们所敬重, 为学子们所效仿, 成为中国现代史上垂范世人的楷模。 他的这种廉洁从教的作风,所产生的道德影响力,深刻地影响了一批又 一批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世界,使学生在敬仰中,默默地产生着思想 和行为的自我激励、自我修养和自我改造。相反,如果人格不健全,言 行不检点,做事粗糙,责任心不强,对学生没有爱心,为人不廉不洁, 则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作用,使学生产生对人、对事、对社 会的不信任感,甚至对未来失去信心。为师不廉,师道必坏,师道坏则 必误学子。因此,为人师必须要加强自身修养。 “修身慎行,敦方正直, 清廉洁白,恬淡无为”,这是为师立教之根本。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智慧要靠智慧来培植,良心要用良心来熏陶。”
教好书是一个老师的立足根本, “ 吃良心饭 ” 对教师的职业来说最恰 当不过。因此我在教学一线中力争上好每堂课,教好每个学生。认认真 真,踏踏实实。把每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上关心宽容,在学 习上严格要求,立足岗位,廉洁从教,甘于奉献,笃行不倦。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家庭德育教育误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