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外资企业在中国信贷市场中的境遇
外资企业在中国信贷市场中的境遇 曾亚敏张俊生
(暨南大学510632中山大学510275)
【摘要】本文研究了外资企业在中国信贷市场上的境遇,数据分析显示,在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外资 企业在贷款融资上具有如下特点:与国有企业相比,有更多的外资企业拥有银行授信且未使用银行授信额度比 例也较高,这表明,外资企业维持较高的流动性。在获得非抵押贷款、贷款抵押率以及是否需要支付贿赂而获 得贷款等方面与国有企业无显著差别。相对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认为第三次银行业改革后其更容易获得贷款。 本文的结果意味着,新兴市场在引进外国投资的同时,需要注意外资企业优良的信贷获取能力可能会加剧本土 企业尤其是私有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
【关键词】外资企业信贷优惠信贷歧视融资约束
一、引言
所有权属性和企业融资可获取性的研究是公司财务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中国作为最重要的一个转型 经济体,其丰富多样的所有制形式,使得中国成为这一议题的主要研究对象。迄今大部分研究认为中国 的贷款市场存在所有制歧视现象,即对国有企业优惠而对私有企业歧视。例如,Brandt and Li(2003)发 现,中国的银行业存在对私有企业的信贷歧视,私有企业为了融资转而寻求非正式融资的商业信用。后 续研究也大多支持Brandt and Li(2003)的结果。例如,Poncet et a1.(2010)也证实,中国的私有企业存 在信贷约束而国有企业不存在融资约束。尤其是当同行业、同地区出现国有企业时,会加剧私有企业的 融资约束问题。Ge and Qiu(2007)则进一步证实了Brandt and Li(2003)关于商业信用的论断,他们发 现非国有企业使用更多的商业信用,并认为非国有企业之所以使用较多的商业信用是因为他们获得银行 贷款时受到限制。除了上述基于问卷调查的研究之外,其他一些研究使用了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例如, 袁淳等(2010)发现国有上市公司要比非国有上市公司能够获得更多的信用贷款,程六兵和刘峰(2013) 则证实信贷歧视更多出现在货币政策紧缩的年份。
现有的论文主要讨论了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在信贷市场享受待遇的差别,而忽视了外资企业在信贷 市场中的地位问题。然而,在发展中经济体中,外资企业是一类重要企业形式。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 中国,自1970年代末实施经济改革开放后,引进外国投资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从1990年代 开始,中国成为所有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国外直接投资(FDI)的接受国。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UNCTAD)的统计,2012年上半年中国就已超过美国成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经济体。在过往30余年,外资企业已然成为中国经济体中的一种重要企业形式,数量达到40余万家,注册资本接近12万 亿。那么,外资企业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经济体的信贷市场中是怎样的境遇?是受到信贷优惠还是信贷 歧视抑或与其他所有制企业无差异?这是现有文献没有回答的问题。作为新兴市场中重要的一股经济力 量,了解其在信贷市场中的境遇,不仅有助于洞察外资企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 观察外资企业进入新兴市场可能给其他国内企业在资金方面形成的溢出影响。为此,本文使用《世界银 行企业调查》(World Bank Enterprise Surveys)对中国12,400家各种所有制形式企业的调查,分析比较不 同类型企业获取信贷资金的难易程度。
+本文英文版刊发于中国会计学会英文期刊China Journal ofAccounting Studies 2015年第3卷第2期,因篇幅限制有删减。本文得到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02014)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5YJC630171)的资助。通讯作者:张俊生。
29
二、研究问题
我们认为外资企业在中国的信贷市场可能面临信贷歧视、信贷优惠和信贷中性三种情景。具体哪一 种情景占主导地位需要进行实证检验。
第一,信贷歧视。沿袭现有文献的思想,中国的信贷市场可能的确存在所有者歧视现象。政治关联 (Chen et a1.,2013)或隐性担保(Borisova and Megginson,2011)使得国有企业能获得信贷优惠(无论是 贷款的可获取性还是资本成本)。从这个视角来看,外资企业明显处于劣势。外资企业通常缺乏政治关 联,相应地在向银行借贷时也缺少政府的隐性担保。基于此推断,中国本土银行可能会倾向不对外资企 业放贷。此外,外资企业潜在地向境外转移利润的行为也可能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给外资企业贷款时 更为谨慎。外资企业通常是跨国公司的成员,它们在集团内部转移企业利润和资产会比国内企业更为便 利。外资企业将利润转移至境外会降低境内主体的还贷能力,这样会加重债权人和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 进而抑制银行向外资企业放贷,从而从表象上显现出信贷市场的所有制歧视。
第二,信贷优惠。外资企业也可能在信贷市场中享受信贷优惠。原因之一在于外资企业通常来自发 达经济体,它们可能会更重视维护企业信誉,从而在债务清偿方面更为稳健。更为重要的原因可能在于 中国地方官员的考核中地方经济业绩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而外资企业对地方经济的GDP和吸纳就业 都有帮助,从而使得招商引资成为官员业绩考核的一项指标。官员出于政绩的考虑,会积极吸引外商投 资。在这种激励机制的作用下,Huang(2003)甚至称中国对外资企业的优惠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他认为,相对于外资企业,对中国国内的私有制企业,立法和管制不仅不透明而且更为苛刻。
第三,信贷中性。伴随着中国经济向市场化的转型,银行也被证实越来越基于市场规则进行放贷。 Cull and Xu(2003)在研究中国的银行对中国国有企业发放贷款时发现,银行贷款与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 正相关。这意味着即便是对拥有政治关系和政府隐性担保的国有企业,银行放贷时仍然会看重企业财务 质量等基本面因素。Firth et a1.(2009)在分析中国的国有银行是如何向私有企业分配贷款时发现,银行 贷款给财务更健康、公司治理更好的企业,这意味着银行使用商业判断进行贷款决策。上述两篇都意味 着中国的银行在对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贷款时已经更多地使用市场规则。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定
本文设计如下模型来进行分析企业所有制形式与借款可获得性之间的关系,进而洞察外资企业在中 国信贷市场中的境遇。
Loan accessibility=a+13l FIE+132Collective+133Private+134Profitability+135Size+136Age+137Conglomerate
+p8Debtcap+139Growth+13loGoveff+1311PRPI+p12Econdev+e (1) 1.因变量
因变量Loan accessibility反映企业的贷款可获得性。具体使用如下几个指标:
(1)银行授信(CL)和未使用贷款比例(Unused Loans)
银行授信是全球企业普遍使用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作为一种受到银行监督的流动性保险,企业能否 获得银行授信是反映融资约束与否的重要指标。银行授信的使用除了会受到信贷市场发展、银企关系及 宏观经济条件的影响之外,企业类型对其能否获得授信有显著影响。例如,Demiroglu et a1.(2012)发 现,因为私有企业比上市企业信息透明度差,因此当银行放贷标准提高时,私有企业相对上市企业而言 更难获得授信。不过,外资企业与银行授信之间的关系仍缺乏实证性证据。本文使用两个指标来反映企 业的银行授信:一个是企业是否获得银行授信(CL),二是未使用贷款比例(UnusedLoans)。CL是个虚 拟变量,当企业获得银行授信时,CL=1,否则CL=0。相应地,以cL为因变量时,使用logit回归;在以 未使用贷款比例为因变量时,使用OLS回归。
(2)贷款是否需要抵押(Collateral)及贷款抵押率(Collateral ratio)
银行贷款按照贷款性质通常可分为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在担保贷款中抵押贷款是主要形式。银行 等金融机构在放贷决策时不仅考虑收益,同时重视贷款的风险。对贷款要求抵押物可以有效地解决逆向 选择问题,降低信用风险。尤其是对那些不能通过外在特征向金融机构传递企业信用质量的企业,金融 30
机构更倾向于借款企业提供抵押品来传递企业质量信息。但是,对贷款企业来说,将资产抵押获得贷款 会影响资产的使用效率。尤其是当出现外部突发性财务困境时,企业可能因此而丧失资产的所有权,进 而影响企业的长期成长。在这种情况下,信用借款成为稀缺资源。不过,信用借款相对于抵押借款的缺 点在于其成本要高于抵押借款。因此,企业借贷结构的形成,不仅受到作为资金提供方的银行的供给影 响,也有作为资金需求方的企业在信用结构与抵押借款之间选择的影响。之前的研究几乎都是以企业财 务报告中的借款结构信息作为企业能否获得信用借款以及获得多少的度量变量。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假设 借款结构只受供给方金融机构的影响,而不受需求方企业的影响。这抹杀了现实中企业在借款结构中的 决定权。为此,本文使用贷款是否需要抵押这个变量可以将金融机构的要求纯净地反映出来。Collateral 是个反映贷款是否需要抵押的虚拟变量,当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需要抵押时候,Collateral=1,否则Collat— eral=0。Collateral ratio则是需要抵押品的贷款抵押率。在以Collateral为因变量时,使用logit回归。在以 Collateral ratio为因变量时,使用OLS回归。
(3)企业获得贷款时是否需要行贿(Bribery)
中国金融业与当前中国整体社会一样受到腐败的困扰。银行腐败被认为直接导致了不良资产的攀升(陆 磊,2005)。此外,金融腐败会显著影响企业的融资决策行为。现有的研究都分析的是金融腐败的经济后果, 而且都是假定同一地区的腐败程度对不同企业有相同的影响。实际上,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不同性质的企业是 区别对待的。对有政治关联或政策支持的企业,银行很难向其索贿。而对没有背景,对其贷款只是单纯经济 行为的企业则可能更容易在贷款进程中出现索贿或隐形消费等腐败行为。是否需要向银行职员支付额外的费 用才能获得贷款,可以视作企业获得贷款难易程度的指标。此处,Bribery是虚拟变量,反映是否需要向银行 行贿,当企业贷款需要向银行支付非正式费用时,Bribery=1,否则Bribery=0。
(4)经济政策调整后的贷款可获取性的变化(Easier)
2003年拉开了中国大规模金融改革的序幕。无论是经济政策的调整还是银行业的改革,对企业资金 可获得性都是一次紧缩行为。我们使用ordered logit模型来分析不同所有权类型企业在这次被称为第三次 银行改革中融资难易程度的变化。Easier是虚拟变量,表示2003年之后贷款难易程度的变化,其中1表 示不能获得贷款,2表示更难获得贷款,3表示获得贷款有点难,4表示没变化,5表示变容易了。
2.企业所有制属性变量
由于外资企业在中国语境中有时指外国投资企业有时又包括港澳台等境外投资企业,为此,模型中 我们使用FIE既包括外资企业也包括港澳台投资企业。除此之外,我们还加入反映企业是否是私有企业的 虚拟变量Private和是否是集体企业的虚拟变量Collective。当FIE、Collective和Private三个反映企业所有 制特征的变量加入模型之后,这就意味着本文是以国有企业作为参考基准,分析外资企业、集体企业和 私有制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在借贷获得方面的差异。
3.控制变量
Profitability、Size、Age、Debtcap和Growth分别用以控制企业盈利能力、规模、年龄、现有债务负担 以及成长性等基本特征对银行贷款的获得性的影响。Conglomerate变量反映的是企业是否属于多元经营集 团成员。将其加入模型是因为多元经营集团被认为具有债务互保效应,从而可以提高企业的负债空间, 即不完全相关的各业务降低了企业整体现金流的波动性,提高了企业的举债能力。加入Econdev是为了在 模型中控制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对银行贷款可获得性的作用。由于产权保护可以更有效地保护契约的 执行,保护企业的资源不被外力侵占,从而能起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作用,进而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放 贷意愿。为此,我们在模型中也加入各个城市的产权保护指数。这个数据来自世界银行的2006年发布的 关于中国的一项报告:“Governance,Investment Climate,and Harmonious Society:Competitiveness Enhancements for 120Cities in China”。在这份报告中的第119-121页披露了一项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Index,该指数一共统计了中国大陆120个城市的产权保护情况。除此之外,不同的地方政府对待外资企 业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有些地区会为了吸引外资企业前去投资而在信贷方面给予优惠,因此在测度所有 权性质与银行贷款可获得性时我们需要在模型中控制住各地政府对外资企业的优惠程度。本文同样使用 世行上述报告中的一项数据。在该报告的第34至37页列示120个城市面对外资企业时的政府效率。我们 31
将它作为地方政府对待外资企业态度的代理变量。
(二)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于《世界银行企业调查》(World Bank Enterprise Surveys)2005年对中国120个城市12,400家企业的调查。这次调查将企业分为九种形式:1.国有企业、2.集体企业、3.合股企业、 4.有限责任公司、5.股份公司、6.私有企业、7.港澳台投资企业、8.外资企业以及9.其它。根据统 计,在这12,400家公司中,外国投资企业占样本比重为11.27%,数量排名仅次于有限责任公司 (36.88%)和私有企业(13.51%)。港澳台投资企业占比7.98%。严谨来说,这九种企业类型并非都是 所有制上的概念。例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我们并不能判断其所有权属性。为了更为精准的研 究,我们将在下面的分析过程中选择五类所有制企业作为样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有企业、港澳 台投资企业以及外资企业。这五类企业能明晰判断其所有制属性。此外,由于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资企 业在享受政策等方面通常是一致的,习惯上将他们归为一类,故本文将这两类企业统称为外资企业。在 世界银行这份调查的第H部分,共涉及到5个关于企业融资的问题。从这五个调查问题中,我们能获取 到本文度量因变量(贷款可获得性)四个指标的数据:(1)什么样的企业能获得授信(CL);(2)未使 用授信额占比(Unused Loans); (3)获取贷款时是否需要抵押(Collateral)以及抵押率(Collateral ratio);(4)获取贷款时是否需要支付贿赂(Bribery);(5)当中央政府加强信贷监管时,不同企业的贷 款难易程度的变化(Easier)。关于Profitability、Size、Age、Debtcap和Growth等控制变量的信息也包含在 这份问卷调查之中。关于因变量、自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具体定义见表1。
表1变量定义
Panel A:因变量
CL 当企业获得银行授信时CL=l,否则CL=0
Unused Loans 未使用贷款比例
Collateral 当企业获得贷款需要抵押时couateral=l,否则Collateral=0
Collateralratio 抵押率=抵押品的价值/贷款金额
Bribery 当企业获得贷款需要支付非正式支付时Bribery=1,否则Bribery=0
反映银行业改革后企业获得贷款的难易程度变量:不能获得贷款取值为1,更难了取值为2,有点难取值为 Easier
3,没变化取值为4,变容易了取值为5。
Panel B:所有权性质变量
FIE 当企业所有权性质为港澳台投资企业或外国投资企业时FIE=l,否则FIE=0
Collective 当企业所有权性质为集体企业时Collective=1,否则Collective=0
Private 当企业所有权性质为私有企业时Private=1,否则Private=0
Panel C:控制变量
Profitability 反映企业盈利能力,Profitability=总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人)
Size 主营业务收入的自然对数
Age
企业的年龄
Debtcap 利息支出/总利润
Growth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Conglomerate 当企业为多元经营集团成员时Conglomerate=1,否则Conglomerate=0
Goveff 企业经营地政府面对外资企业时的效率排名
PRPI 企业所处城市的产权保护指数
Econdev 企业所处城市的人均GDP的自然对数
表2是对研究中涉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在世界银行提供的原始数据中,是将银行能否获得透支和授 信综合来调查,为了研究更纯净,我们将可以获得投资但无银行信贷额度的样本公司没有纳入CL变量之 中。从因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来看,能够获得银行授信的公司占比为26%,平均未使用贷款比例为28%, 有接近70%的企业在获得贷款时需要抵押,抵押率中值为100%。平均只有6.5%的企业需要在贷款时支 32
表2描述性统计
PanelA:因变量
CL 0.263l O 0.4404O l 6054 Unusedloans 0.28440.110.3429O O.51586 Collateral O.6954l 0.46030l 3926 Collaterahatio(%) 101.664510064.7013O 1202727 Bribery 0.06500O.2466O O 5445 Easier 2.980731.1893245471 Panel B:所有权性质变量
Fm O.394500.4888O 16054 Collective O.1435O O.3507O O 6054 Private 0.276700.4474016054 Panel C:控制变量
Age 14.2463914.64925166054 Profitability O.007l 0.01970.3698O.00010.06776048 Size 10.907710.87992.13519.439412.2804㈣ Debtcap 0.01800.00440.1391O O.01656054 Growth O.47280.22162.14630.05590.46566054 Conglomerate O.3198O 0.4664016054 Goveft
四、实证结果与讨论
(一)企业所有权性质与银行授信
表3的第[1]列报告了企业所有权性质 与银行授信之间的关系。FIE、Collective以及 Private的估计系数在统计上均在1%或5%水 平显著,然而FIE和Private的估计系数为正 值,但Collective的估计系数为负值。这意味 着与国有企业相比,外资企业和私有企业拥 有更多的银行授信。而集体企业的银行授信 要显著低于国有企业。表3中的第[2]列报 告的是以未使用贷款比例作为因变量的OLS 回归结果。FIE的估计系数为0.1220,t值为 3.77,在0.01水平显著。这表明相对于国有 企业,不仅有更多的外资企业有银行授信, 而且未使用银行授信额度更多。这意味着外 资企业维持着较高的流动性。造成这种结果 可能源自供需两方面的因素:第一,这体现 了外资企业享受信贷优惠的结果,即银行会 给与外资企业更多的授信额度;第二,外资企
业不具有国有企业的政治关联,因此它们会申请更高的授信额度。此外,可以看到private的估计系数不具有 显著性。这一点结合第[1]列的结果综合来看,较多的私有企业具有银行授信可能只是因为国有企业怕繁 琐等因素不愿意去获得银行授信的结果。而外资企业可能会包含着银行愿意给与更多授信的因素。
表3回归结果
CL Unusedloans Collateral Collateralratio Bribery Easier
[1][2][3][4][5][6]
0.7048… 0.1220… 一O.13025.500l 0.2543O.5263… nE
[5.87](3.77) [-O.97](1.19) [1.18][5.88]
一0.3086+‘ 一0.0309一0.20096.55060.23230.1475
CoHecfive
[一2.15](一0.76) [_1.40](1.26) [1.06][1.54]
0.2895” 0.03480.4303… 4.8094O.6432¨+0.3226‘+‘ Private
[2.26](0.97) [3.01](1.00) [3.07][3.49]—O.0029一O.O005O.0020O.16040.0059一O.0031
Age
[一0.98](一O.62) [0.63](1.39) [1.27][一1.46] 1.1700… 0.3835… 一0.7714… -6.5838-0.43570.7697…
Profitability
[4.26](4.97) [一2.59](一0.58) [一1.09][3.91] 0.2655… O.0124” 一0.0693… 一2.1637… 一O.0349O.1168”‘ Size
[14.59](2.48) [.3.40](一2.92) [一1.13][8.67] 7.4286“’ 一1.7139..+
10.3720… 一102.60752.0906一11.7164… Debtcap
[5.52](一4.30) [5.77](一0.95) [1.02][一10.83]
0.0228一O.009190.0398一O.4382一0.0803一0.0164 Growth
[0.55](-0.92) [0.79](一0.26) [一0.95][一0.50] 0.2715… O.0655… 一O.0043一O.8828-o.09990.0749
Conglomerate
[3.81](3.59) [一O.05](一0.30) [_O.70][1.30] 33
续表 CL Unusedloan¥ Collateral Collateralratio Bribery Easier
[1][2][3][4][5][6]
0.0024一O.0()0l 一0.0049” 一0.00860.0056” 一O.0()77… Goveff
[1.53](一0.17) 『一2.53](-0.14) [2.10][一6.44] 1.3188… 0.0581一2.1419… 14.3499一0.6866+O.4848…
PRPI
[6.10](1.05) [一8.55](1.62) [一1.81][2.93] O.04750.0283一0.6760… 一8.9447… 一0.0816一O.1316¨Econdev
[0.59](1.32) [一6.95](一2.79) [一0.60][-2.21]一5.9904… -0.24464.9020… 193.521… 一1.8339
Constant
[一7.04](1.07) [4.77](5.76) [一1.28]
Pseudo R2O.1067O.06170.0256O.0419
Aaj—R2O.11970.0136
#of obs. 6,0461,5853,9232,7265,4395,735
注:[1]、[3]、[5]列是logit回归结果,[2]和[4]列是OLS回归结果,第[6]列是Ordered logit回归结果。[]中为z值, ()中为t值。’、”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水平显著。
(二)企业所有权性质与贷款是否需要抵押及抵押率
表3中的第[3]列报告的是企业所有权性质与银行贷款抵押必要性之logit回归结果。第[3]列中 的结果显示FIE的估计系数为负值,这意味着外资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在贷款的抵押必要性方面略低。 但是这个结果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这意味着在获得贷款的抵押必要性方面,外资企业与国有企业并无显 著差异。造成这种现象一方面可能是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资给与银行的压力,使得外资企业享受到类似 于国有企业的政治关联;另一方面,从1999年开始中央政府部门发文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境内融资时, 允许中资商业银行接受外方股东担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外经贸部等部门关于当前进一步鼓励外商投 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9)73号])。外方股东担保的存在可能降低了外资企业贷款抵押的必要 性。集体企业(Collective)的回归系数在这一点上与外资企业类似。而Private的回归系数为0.4303,在 1%水平显著。这意味着私有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明显更需要抵押才能获得银行贷款。这一点与先前文献 认为私有企业在信贷市场会受到歧视(Brandt and Li,2003)相一致。
第[4]列报告的是抵押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可以看到,三类企业类型在抵押率上与国有企业相比并 无显著差异,无论是FIE、Collective还是Private的估计系数都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这意味着虽然四类 企业在贷款时是否需要提供抵押这个问题上是有差别的,但是一旦需要抵押获得贷款,那么抵押率上与 一般的国内企业并无显著差别。
(三)企业所有权性质与银行贷款获取时是否需要支付行贿
表3中的第[5]列报告的是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在向银行贷款时是否需要支付贿赂的回归结果。从 全样本组来看,外资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职员支付非正式支出的必需性会略 有增加,但FIE的回归系数在统计上也不显著。外资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在与银行交往过程中实施行贿方 面应并无显著差异。Private的回归系数为正值,且在统计上为1%水平显著,这表明私有企业与国有企业 相比,为了维持与银行的关系需要更多的支付非正式费用。这也进一步证实了私有企业在信贷市场遭受 的歧视地位。同样是非国有企业,外资较少去行贿而私有企业较多去行贿体现了外资企业在信贷市场中 不同于国内一般企业的地位,这可能与地方政府吸引外资激励有关。在地方政府希望有更多的外资投资 于本地时,银行部门索贿的动力会明显下降。
(四)经济政策调整、银行业改革与企业贷款可获取性
世界银行此处的调查问题是“自2003年中央政府实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后,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是 更难了还是更为容易了?”,与之相伴的是第三次银行业的改革。无论是经济政策调整还是国有商业银行 启动股份制改革,对企业来说,资金可获得性整体上都是一次紧缩行为。这次变化可视做一个外部冲击 变量,进而可以更好地观察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信贷市场地位的变化。在表3的第[6]中,FIE的回归系 34
数为正值且统计上在l%水平显著。这表明外资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变得更为容易获得银行贷款。国有企 业与外资企业之间在此次经济政策调整和银行业改革中受到的境遇的确存在显著差异。这样的结果即便 在控制了政府对外资企业的扶持(Goveff)之后仍然显著。Goveff显著为负值表明,对外资企业越友善的 地区,外资企业在2003年的银行业改革进程中越容易获得贷款。此处数据同时揭示私有企业也在这轮银 行业改革后较之以前获得贷款更为容易。控制变量的回归系数显示,盈利能力强、规模大、债务负担水 平低、位于产权保护好的企业在此次改革中贷款的可获取性会更强。这也意味着2003年信贷市场的紧缩 政策背景下银行的信贷资金更倾向于向配置效率高的企业倾斜。
五、结论
我们研究了在中国发展进程中,外资企业在中国信贷市场的境遇问题。除了证实先前文献发现的私 有企业会面临信贷歧视的问题之外,本文的研究结果归纳表明,外资企业在贷款融资上具有如下特点:与国有企业相比,外资企业获得银行授信比例较高且未使用银行授信额度比例也较高;在获得非抵押贷 款、贷款抵押率以及是否需要支付贿赂而获得贷款等方面均与国有企业无显著差别;相对于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认为实施银行业改革后其更容易获得贷款。
本文的结果提示我们注意外资企业对国内企业产生的资金挤占效应。外资企业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成 长的重要力量,它们给新兴市场经济体带来技术和资金,吸纳了就业劳动力。不过,本文的数据显示了 中国信贷市场对外资企业的偏好,这可能意味着原本可能配置给国内企业尤其是私有企业的信贷资金, 转而流向外资企业。外资企业在带来资金的同时,又从资金市场借走国内资金,这可能会加重国内企业 的融资约束问题。这是新兴市场引进外资企业时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本文的结论同时提示我们关注外资企业与中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竞争时的公平问题。长期以来,中央 政府和地方政府会通过显性的税收优惠、土地优惠等手段吸引外资,这造成内外资企业竞争上的不平等。 2007年《企业所得税法》将内资企业、外资企业所得税法“两法合并”。这是取消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 享受显性优惠的一个重要步骤。不过,现有关于内外资公平竞争的讨论仍主要集中在显性优惠方面,信 贷优惠等隐性优惠是值得进一步关注的地方。
主要参考文献
程六兵,刘峰.2013.银行监管与信贷歧视.会计研究,1:28—34
陆磊.2005.金融腐败的微观经济效应.一般均衡与金融业不良资产问题.金融研究,2:13—34
袁淳,荆新,廖冠民.2010.国有公司的信贷优惠:信贷干预还是隐性担保?会计研究,8:49~54
Borisova,G.,and W.Megginson.2011.Does Government Ownership Affect the Cost of Debt?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4
(8):2693~2737
Brandt,L.,and H.Li.2003.Bank Discrimination in Transition Economies:Ideology,Inf0册ation,or Incentive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31(3):387-413Chen,Y.,M.Liu,and J.Su.2013.Greasing the Wheels of Bank Lending:Evidence from Privme Finns in China.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37(7):2533~2545
Cllll,R.,and
L.C.Xu.2003.Who
Gets Credit?The Behavior of Bureaucrats and State Banks in Allocating Credit to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71(2):533~559
Demiroglu,C.,C.James,and
A.Kizilaslan.2012.Bank Lending Standards
and
Access to Lines of Credit.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44(6):1063—1089
Firth,M.,C.Lin,P.Liu,and S.Wong.2009.Inside the Black Box:Bank Credit Allocation
in China’S Pfivme Sector.
Joum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33(6):1144~1155
Ge,Y.,and J.Qiu.2007.Financial Development,Bank discrimination and Trade credit.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31(2):513~530
Huang,Y.One Country,Two Systems: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s and Domestic
Finns
inChina.China
Economic
Review,
14(2),404—416
Poncet,S.,W.Steingress,and H.Vandenbussche.2010.Financial Constraints in
China:Finn—level
Evidence.China Eco-
nomic Review,21(2):411~422
35
外资企业在中国信贷市场中的境遇
作者:曾亚敏 , 张俊生
作者单位:曾亚敏(暨南大学 510632), 张俊生(中山大学 510275)刊名:会计研究
英文刊名:Accounting Research年,卷(期):
2016(2)
引用本文格式:曾亚敏 . 张俊生 外资企业在中国信贷市场中的境遇 [期刊论文]-会计研究 2016(2)
范文二:外资企业中国战略
外资企业中国战略
面对日趋摆脱 “ 新兴市场 ” 定位, 而越来越显现出成熟市场特点的中国市场, 外资企业应 该如何做, 外资企业中国战略要怎样调整才能真的将这片庞大的市场变成自己未来发展的重 要增长点?外资企业中国战略的瓶颈是什么?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最新研究报告 《思与行特刊:成熟的中国市场 —— 跨国公司的挑战与 机遇》尝试做出解答,为大家阐述外资企业中国战略的调整的要素。
报告通过分析具体案例, 为跨国公司总结并提出建议。 报告认为跨国公司在考虑应对这 些新挑战的时候,应重点思考:
1. 如何节流。跨国企业的运营与销售通常比本土企业要多。通过合理的结构重组、运营优 化、成本削减等手段,运用诸如 “ 进阶零基预算法 ” 等适当的管理工具,来控制企业的成本开 支。
2. 如何开源。企业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品牌和产品线是否适合中国市场,地理布局和渠道 拓展是否能真正到达目标消费群, 可否通过并购本土企业拓展自身在当地的市场规模等问题, 努力发展潜在客户,以及优化物流与分销网络。
3. 双轨战略。一些行业的跨国企业可以考虑针对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在中国分公司或代理 机构中采取不同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组织架构、 品牌战略等, 使企业在中国的经营更加本地 化,提升本地竞争力。
参考资料:1、罗兰贝格官方网站 《思与行特刊:成熟的中国市场 —— 跨国公司的挑战与机 遇》
范文三:市场_制度与中国房地产外资企业的区位选择
第29卷第9期2009年9月经济地理ECONOM IC GEOGRAPHY Vol.29,No. 9Sep. ,2009
文章编号:1000-8462(2009)09-1512-06
市场、制度与中国房地产外资企业的区位选择
刘作丽,贺灿飞,王俊松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北京100871)
摘要:土地—住房的制度变革和市场需求是重塑中国房地产空间格局的重要力量。文章基于1997—2005房地产统计数据,探讨了制度转轨过程中我国房地产外资的空间格局及时间演化。总体而言,房地产外资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区,近年来开始向内陆地区扩散。计量结果显示,土地—住房市场化程度高的省区有利于吸引房地产外资企业进入,房地产价格、国内外市场需求与房地产利用外资存在显著正相关,房价越高、城镇住房需求越旺盛的省份越能促进房地产外资的空间集聚;同时,房地产利用外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同源集聚现象;
本地金融市场的发育等因素目前还未成为影响房地产外资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关键词:房地产外资;制度;市场化;集聚;中国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伴随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外商投资尤其是外商)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经历了由资源直接投资(FDI
型产业为主过渡到以制造业为主进而向以服务业为主的转变过程;至2002年服务业在外商直接投资中所占比重已增长至60%[1-2],转向相当显著;在服务业内部,房地产国际投资占有重要地位。1974年浮动汇率制度的实行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巨大变革并对房地产国际投资产生深远影响[3],1980年代中期房地产外资出现明显的增长,房地产的离岸所有权从1982年的114亿美元迅速增长至1987年的245亿美元[4]。中国外商投资结构也逐渐转向服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务业。2006年,
14797个,合同金额达642.29亿美元,在外商投资结构中分别占35.68%和33.15%,较1996年的20.68%和26.82%有明显的增长。在服务业的众多门类中,房地产一直都备受青睐,2006年房地产外占服务业外商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294.69亿美元,直接投资总合同额的45.88%。
已有对FDI 区位研究的文献多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对服务业特别是房地产的研究较少。已有研究验证了东道国的市场规模、税收、资本回报率、市场化水平对服务业外商投资的影响;如Gaedeke [5]的研究发现利润、跟随海外客户和开拓新市场是影响广告、咨询和法律等服务企业海外扩张的主要原因;Gerlowski 等[6]发现房地产外资偏好于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活力大、税收比例低的经济大州;
收稿时间:2009-04-18;修回时间:2009-08-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40871065)资助。
Enderwick [7]和Bagchi-Sen [8]将研究进一步细化,分析不动产业等服务业外资的区位分了美国金融保险、
布情况。对中国外资区位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制造业市场条件、经济规模和领域,已有文献主要从制度、发展水平、集聚因素等方面进行讨论;少数服务业外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资银行、物流、保险业[9-11],本文试图从目前尚未有对房地产外资区位的研究。
制度和市场两个维度探讨房地产外资在中国的空间分布以及区位选择过程。文中各省区的房地产外商投资、房地产价格、土地供应及土地价格数据源于历年《房地产统计年鉴》和《中国国土资源年鉴》,、《全国开其他相关数据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发区数据库》、《中国统计摘要》。
1文献回顾和理论假说
较其他金融资产而言,房地产价值相对稳定,风险较小,是为获得高额利润而进行资产组合的重要工具[12-13],Ford [14]对美国房地产外资区位的研究结果证实了传统的利润最大化、风险最小化假说。市场需求是重要影响因素,房地产外商投资偏好于市场规模大、发展潜力好的区位;Culem [15],Bagchi-Sen 和Wheeler [16],Gerlowski 等[6]的研究都不同程度上佐证了上述观点。跟随—吸引顾客理论认为,跨国公司和顾客群体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吸引与被吸引关系,跨国公司在进行业务拓展的过程中凭借自身声誉、特有知识技术等优势往往会吸引其母
第9期刘作丽,贺灿飞,王俊松:市场、制度与中国房地产外资企业的区位选择1513
国顾客群向自身聚集,同时也会因为同样的原因跟随其重要客户进行区位选择,所有这些都源于对服务链的路径依赖[17]。M oshirian 和Pham [18]对房地产外商直接投资的研究发现,美国在东道主国家投资房
地产不仅仅是为了获取高额回报,还是源于其对制造业和银行业的需要。我国各省区间的经济基础、市场需求、资本回报率和经济外向度等都差异较大,房地产外商直接投资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可能不同,因此在华房地产外资企业可能会倾向于选择经
市场需求大、发展潜力好以及已有经济济基础好、
外向度高的省份。
转轨经济背景下的土地和住房制度深刻影响中国房地产外资区位选择。土地的市场化改革使外资通过市场化途径获得土地发展房地产成为可能,而住房制度的改革则大大释放了中国居民对住房
渐进式的改革决定了土地和住房制度的市的需求。
场化过程存在地区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会显著影响
到在华房地产外资的区位分布。外国投资者由于缺乏中国本土的社会、政治背景而要面临所谓的“外来者劣势”,致使他们在获取信息、拓展供应链条、寻找市场机会等方面要支付更高的成本,为了规避风险,他们往往会选择土地、住房等相关政策更为有利的区位进行投资[19]。
因此,本文将从市场和制度两方面探讨在华房地产外资的区位分布。
加入WTO 后,根地产利用外资政策的鼓励引导期。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中做出的具体承诺,房地产外商投资的政策放宽很多,取消了对房地产投资的地域限制,放宽了房地产外商投资的产业限制,并逐步允许设立各种房地产外商投资的独资企业;在放宽限制的同时为避免短期的炒房行为还加强了房地产外商投资行为的监管与宏观调控。
3在华房地产外资的时空演化
3.1在华房地产外资①的历史演化及构成
随着土地有偿制度的建立和住房货币化分配制度的实施,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图1),2006年房地产完成投资额19422.92亿元,1986—2006年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30.01%。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使房地产业成为备受国内外投资者青睐的投资领域。在华房地产外资企业的投资受国际环境、中国的发展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影响,其发展可划分为四个阶段:①1990年前,房地产利用外资的起步阶段。此阶段房地产外资投资规模较小,增长速度相对缓慢且波动明显,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制造业、加工业等所必需的场地。②1991—1997年,房地产利用外资的迅速增长阶段。国务院1990年颁布的《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暂行管理办法》使以成片土地开发经营为主的房地产投资合法化,推动了我国房地产利用外资的迅
特别是1992和1993年房地产外资的增长速增长。
率甚至高达152.11%和149.98%,明显高于FDI 的66.19%和102.90%。③1997—2001年,房地产利用外资的调整发展阶段。尽管中国房地产利用外资的政策未有大的变化,但受1997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此阶段房地产利用外资出现负增长。④2002年至今,房地产利用外资的稳步发展阶段。根据世贸协定书的各项承诺,在加入WTO 之后的3—5年时间内逐步取消对外商投资房地产的诸多限制,稳定的政策环境、巨大的市场需求带来房地产外资收益的良好预期,房地产利用外资进入稳步发展阶段,2005年增长率达76.80%,高于房地产总投资的22.09%和FDI 的55.21%。
由于港澳台投资者自身具有在大陆投资的丰富经验和较强的市场把握能力,在起步阶段以港澳台的投资为主[20]。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信息的完善
2中国房地产利用外资的政策演化
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利用外资的过程主要经限制引导期和鼓励引导期三个发历了被动适应期、
展阶段(表1)。1990年以前,是房地产利用外资政策的被动适应期。这一时期我国土地和住房制度改革刚刚开始,房地产市场未发育,外商投资中国房地产大多是为了获得制造业、加工业等所需要的场地。1990—2001年,是房地产利用外资政策的限制引导期。随着改革的推进,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最终确立,宏观政策的变化释放了中国房地产的巨大潜能,房地产吸引外商投资也越来越多;但外商投资政策改革仍相对谨慎,始终坚持限制与引导并重、循序渐进地推进变革,相关政策对房地产外商投资的空间范围、产业内容、企业属性都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2001年后,是房
①为了区分港澳台和外国投资者不同的区位特征,本文提到的房地产外资包括港澳台投资,而外商房地产投资仅指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即房地产外资=港澳台房地产投资+外商房地产投资。
1514经济地理第29卷
表1中国房地产外资政策的演变
Tab.1The policies of foreign real estate investment in China
阶段被动适应期
年份1979198019901994
限制引导期
199519951997200019981999
政策文件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华侨、侨眷拥有的房产、住《关于中外合资企业、
宅以及使用国家土地征免税收问题的通知》《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暂行管理办法》《在中国境内承包工程的外国企业资质管理暂行办法》
《在中国境内承包工程的外国企业资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关于设立外商投资建筑企业的若干规定》
《关于设立外商投资建筑业企业的若干规定实施意见》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
《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外商投资建筑业企业管理规定》
《外商投资建设工程设计企业管理规定》《外商投资城市规划服务企业管理规定》
《关于外商投资建筑业企业管理规定中有关资质管理的实施办法》……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政策指向
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打破延续了近30年的国有土地无偿使用制度进一步明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在国内使用住宅或土地涉及税收或费用
允许外商在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范围内从事开发经营成片土地的活动
严格限制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境内承包工程的范围
技术装备、注册资本金等方面提出严格对外资企业的资质等级、
的要求
将土地成片开发、高尔夫球场的建设、大型旅游文化、娱乐公园及人造景观、国家级旅游区等的建设等列入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明确指出此类项目不允许外商独资经营。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炒卖”土地,商业、旅游、娱乐和豪华住宅等经营性用严禁变相地,上述用地原则上必须以招标、拍卖方式提供
2001
加入WTO
房地产业在空间范围、产业内容、企业属性方面进一步对外开放
鼓励引导期
20022002
政策开始鼓励房地产外资向普通住宅的开发建设扩张;外资建筑企业承包工程的范围也有所放宽进一步细化了招拍挂的主旨思想
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向港澳开放:港、澳外商投资可以独资形式在内地提供建筑设计服务等;港澳在内地投资设立的建筑业企业承揽中外合营建设项目时不受建设项目的中外方投资比例限制;港澳外商投资可以独资形式在内地提供高标准房地产项目服务等加强监督管理,遏制房地产外商投资的短期炒房行为。严格规定外商投资房地产的市场准入、开发活动的经营管理、境外机构和个人购房管理、监督责任等内容严格控制外商投资高档房地产,原本鼓励发展的普通住宅项目也从目录中拿下,监管力度进一步强化
2003
20062007
《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港澳台和出与港澳台旗鼓相当的态势,至1997年,
外资在房地产投资中的比重分别占16.38%和15.77%。受1997年金融危机影响,外商房地产投资下降,港澳台投资则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在整个房地产外资结构中重新占取了优势。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降低和中国入世各项承诺的不断兑现,至2005年港澳台和外商的投资比例重新趋向一
图11984—2006年中国房地产及房地产外资投资规模Fig.1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real estate investment in
China (1984—2006)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
致;同时由于内资房地产的蓬勃发展,二者在整个房地产投资结构中的重要性都有所下降(图2)。
3.2在华房地产外资的空间特征
在华房地产外资在空间上的集聚态势非常明显,1997年和2005年房地产外资基尼系数①分别为
与透明程度的加强,外商投资者增强了其对中国房
地产市场的把握能力,其发展速度和资本运作呈现
①基尼系数的定义为:G i =为省区个数。
1
ΣΣ
j
k
s ij -s ik ,其中s ij 和s ik 是产业i 在省区j 和k 的就业比重,μ是产业在各个省区比重的平均值,n
第9期刘作丽,贺灿飞,王俊松:市场、制度与中国房地产外资企业的区位选择1515
比较而言,北京、上海分而外商投资仅有11.72%;
别吸引了15.93%和13.09%的外商投资,吸引港澳台投资仅分别为9.49%和7.18%。
图21997—2005年房地产外商投资完成额及构成
Fig.2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real estate
investment in China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
图3外商房地产投资完成额
Fig. 3Provincial Distribution of foreign real estate
investment in China
数据来源: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
0.70和0.60,明显高于房地产总投资的0.62和0.49;其主要集中在沿海省份,特别是北京、上海、广
东三个省级单元;京、沪、粤在1997年共计吸引了
(北京16.31%,上海全国房地产外资的55.78%
20.94%,广东18.54%),2005年该数值为37.96%(北京11.94%,上海9.42%,广东16.60%)(图3)。2005年,房地产外资在苏、辽、鲁、浙、闽、川等省份的比重都超过3%(3%是均值)。在高于均值的上述9个省级单元中,相比较于其他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京、川、闽的房地产外资区位商LQ 1①大于1,是房地产外商投资更为偏好的空间(图4a );而相对于
京、苏、沪、闽、粤等省份的房国内房地产投资,辽、地产外商投资地位更为突出,其区位商LQ 大于1
②
2
图4房地产利用外资区位商空间分布Fig. 4Location Quotient of foreign real estate
investment in China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计算。
在华房地产外资空间集聚的同时呈现一定的分散态势,尽管仍集聚在东部发达地区,但已经显示出向中西部地区扩散的趋势,其中鄂、川、渝等长江流域省份增长显著。东部地区房地产利用外资占比由1997年的90%降至2007年的75%,赫芬戴尔系数也从1998年的20.4%下降到8.8%(图5)。
(图4b )。总之,在华房地产外资偏好于东部沿海地
市场、文化、地理因素共同决定。区,这由制度、首先,沿海省份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是各类制度优惠和经济要素高度集聚的空间单元。1990年5月《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暂行管理办法》发布并在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范围内施行,为房地产外资在沿海空间的聚集提供了政策支撑。其次,沿海地区雄厚的经济基础和高度密集的人口布局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为房地产外资在沿海集聚提供了市场条件。再次,文化和地理上的临近是房地产外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21],亲属关系、人际关系是港澳台投资大量进驻以广东为代表的中国南部区域的重要原因[22];2005年,广东吸引了21.33%的港澳台投资,
n
n
4在华房地产外资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
4.1模型与变量选择
本文以1997—2005年省区房地产外资企业数为被解释变量,采用泊松模型模拟房地产外资企业的区位选择,假设省区i 的外资银行数y i 符合参数为λi 的泊松分布,λi 是解释变量X 的函数,模型的基本形式是:
e -λi λ,Prob (Y i =y )=y i =0,1,2…i
i 其中:ln λi =β'X i
i
y i
①LQ 1=(REFDI i
n
其中REFDI 为i 省区房地产外商直接投资,FDI 为i 省区所有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该指REFDI FDI ΣFDI ),
i
i =1
i
i
i
i =1n
数表示房地产外资相对于所有产业利用外资的空间分布。
②LQ 2=REFI i
i =1
其中,FREI 是i 省区的房地产外商投资完成额,REI 是i 省区的房地产投资总额。LQ REFI REI REI ),
i
i
i
i
i
i =1
2
是相对
于所有类型房地产总投资的空间分布。
1516经济地理第29卷
表2解释变量定义及其预期符号
Tab.2Description of 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variables
变量
Hprice (商品房价格)Lprice (土地购置费用/房地产总投资) POP (城市人口)FDI (外商直接投资)CONVE (出让土地/国有土地供应比重)ZPG (招牌挂比重)
(土地出让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LTFE LOAN (房地产企业国内贷款比重)
预期符号
+
-++++?+
表3泊松回归结果Tab.3Regression results
中国东中西部地区房地产外商直接投资
比重及赫芬戴尔系数
Fig.5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FDI in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its Herfindal index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计算。
图5含义变量Hprice
Lprice POP FDI CONVEY ZPG LTFE LOAN Constant Log likelihood LR
Pseudo R 2Observations
系数0.665***-0.003**0.280***0.503***0.009***0.008***-0.003***-0.008***-10.996***
-5175.948329227.670.7385210
市场变量
根据前面的理论假说,在华房地产外资企业的省区分布受到一系列市场需求和制度变量的影响。为验证市场利润和需求对房地产外资分布的影响,引入商品房价格(Hprice )代表市场需求,预期符号为正;土地购置费用占房屋总投资费用之比(Lprice )代表市场成本,预期符号为负。房地产需求和本地人口规模密切相关,引入人口(POP )变量,预期符号为正。根据客户跟随理论,房地产外资可能跟随来源国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本文引入上一年省区实际利用外资额(FDI )验证房地产外资的客户跟随效应。为验证土地市场化水平对房地产外资企业的分布影响,引入省区土地出让占土地供应比重(CONVE )、招拍挂占土地出让比重(ZPG )两个变量,土地的市场化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国外企业在中国获取房地产开发所需的土地。土地出让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LTFE )也可能影响到房地产外资的区位选择,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越高,表明该地区土地的需求和供给较旺,可能有利于房地产投资;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过分依赖于土地出让收入,也可能表明该地区经济发展缺乏活力,抑制房地产外商投资。地方金融体系的发育程度可能对房地产外商投资产生影响,引入房地产国内贷款占房地产投资比重(LOAN )表示本地金融市场对房地产投资的支持程度, 预期符号为正。4.2实证结果分析
所有的连续性变量均取自然对数,因变量的相关系数多在0.5以下, 共线性较小。回归结果见表3。市场经济变量显著影响房地产外资的分布,Hprice 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房地产外资企业倾向于投资商品房价格较高的地区,商品房价格通常反映
制度变量
常数
注:*、**、***分别代表在10%、5%和1%的水平上显著。
该地区的住房需求水平,房价越高,表明需求越旺,也表明该地区的潜在利润较高。Lprice 显著为负,符
合理论预期,土地购置费用占房地产总投资费用越高,表明购买土地所占成本越高,不利于房地产商获取高额利润。人口变量显著为正,表明房地产企业倾向于投资人口较多的省区,住房货币化改革释放了中国城镇人口多年来累积的住房需求,巨大的需求成为吸引房地产外资进入的重要因素。FDI 显著为正,验证了房地产投资的跟进投资理论,外资房地产商进入东道国,面临语言、文化的劣势,可能倾向于进入已有制造业外商投资较多的省区,与其他同源外资制造业企业形成集聚,克服文化、语言不通的劣势;制造业外资的集聚也可能对外资房地产形成一定的需求。
回归结果显示,转型期的制度变化显著影响在华房地产外资区位。CONVEY 和ZPG 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房地产外资企业倾向于选择土地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符合理论预期;LTFE 显著为负,表明外资企业倾向于投资土地出让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较低的地区。当地区经济过度依赖于土地出让收入时,可能地区经济缺乏活力,从而抑制房地产企业在该地区的投资。LOAN 回归结果显著为负,和预期不一致,可能的解释是,房地产外资企业
第9期刘作丽,贺灿飞,王俊松:市场、制度与中国房地产外资企业的区位选择
Land Economics ,1994,70(3):286-293.
1517
较少依赖于国内贷款,他们可能多从国外银行取得
资金。
P. Multinational Service Firms [M].London :Rout-[7]Enderwick ,
ledge ,1989.
[8]Bagchi-Sen ,S. FDI in US Producer Services :A Temporal Analysis
Insurance and Real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Finance ,
1995,29(2):159-170. Estate Sectors[J].Regional Studies ,
[9]Wu ,X. and Strange ,R. The location of foreign insurance com-panies in China [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00,9:383-398.
J. Firm specific effects on location decisions of foreign [10]Hong ,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s logistics industry[J].Regional Stud-2007c ,41(5),1-11. ies ,
[11]He ,C. and Fu ,R. Foreign Banking in China :A Study of 279
Branch Units in 32Cities [J].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2008,49:457-480. mics ,
[12]Ross ,S. A. and Webb ,J. R. Diversification and risk in interna-tional real property investments :an empirical study [J].Interna-tional Property Investment Journal ,1985,2(3):359-377. [13]Jiang ,D. ,Chen ,J. and Isaac ,D. The effect of foreign investment
on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in China[J].Urban Studies ,1998,35:2101-2110.
[14]Ford. D ,A. Fung H ,G. Daniel A ,G. Factors Affecting Foreign
Investor Choice in Types of U.S. Real Estate[J].Journal of Real Estate Research ,1998,16(1):99-113.
[15]Culem ,C.G.. The locational determinants of direct investments
among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Eur. Econ. Rev. 1988,32:885-904.
&James O. Wheeler. A spatial and tem-[16]Bagchi-sen Sharmistha ,
poral model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J].Economic Geography ,1989,65(2):113-129.
[17]Esperanca ,J P &Gulamhussen ,M B. (Re)Testingthe “Follow
the Customer ”Hypothesis in Multinational Bank Expansion[J].Journal of Multi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2001,11:281-293.
F. and Pham ,T. Determinants of US investment in [18]Moshirian ,
real estate abroad[J].Journal of Multi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2000,10:63-72.
[19]Caves ,R.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s :The Industrial Economics
of Foreign Investment[J].Economica(NewSeries),1971,38(149):1-27.
[20]翁少群,刘洪玉. 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外资参与及其影响[J].建筑
经济,2005,275(9):64-68.
[21]Hines ,M.A. Guide to international real estate investment [M].
New York :Quorum Books ,1988.
[22]Leung C. K. Lo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foreign equity joint
venture investment in China ,1979-1985[J].Professional Geogra-pher ,1990,42(4):403-421.
5结论
总体而言,房地产外资在空间上的集聚效应显著,高度集聚于东部沿海省份,尤其是粤、京、沪;近
年来东部沿海正经历内部空间重组,并呈现出一定的均衡化发展态势;东部沿海向内陆地区扩散的态势也已初步显现。
研究表明,市场和制度是影响在华房地产外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在华房地产外资企业倾向于
商品房价格高、土地价格低的选择市场需求量大、
省份,同时也显示出一定的追随其他外资的倾向。土地—住房制度的改革成果、土地市场的开放程度对房地产投资产生显著影响,一般土地市场越开放,对外资企业的吸引力也越大。本地金融市场的发育目前还不能对房地产外资企业产生吸引力。
房地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对于拉动钢铁、建材及家电家居用品等产业发展举足轻重,对金融业的稳定和发展也至关重要。在全球应对金融危机之时,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地方政府掌握房地产外资区位选择规律,制定房地产外资政策有良好的启
引导房地示。在深化土地—住房制度改革的成果、产利用外资理性选择区位、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督管
理,发挥地方集聚优势,增强房地产外资吸引力上的作用力非常大。参考文献:
[1]
Dicken P. Global shift ———reshping the global economic map in The Guilford Press ,21st century(4thededition) [M].New York :2003.
[2]United Nations.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4:The shift towards
services[M].New York and Geneva ,2004.
[3]Zhu J ,Sim L ,&Zhang X. Global real estate investments and local
cultural capital in the making of Shanghai ’s new office locations [J].Habitat International ,2006,30:462-481.
[4]Graham ,E. and Krugman ,P.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M].Washington ,D.C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1989. Economics ,
[5]Gaedeke ,R.M.. Selected U.S. multinational service firms in pers-pective[J].Journal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73,Fall ,61-66.
[6]Gerlowski D.A. ,Fung H. and Ford D. ,The Loca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or U.S. Real Estate :An Empirical Analysis[J].
(下转1529页)
第9期郭程轩,徐颂军,巫细波:基于地统计学的佛山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时空分异1529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OF LAND USE CHANGE DRIVING FORCES IN FOSHAN CITY BASED ON GEOSTATISTICS
GUO Cheng -xuan ,XU Song -jun ,WU Xi -bo
(Collegeof Geography Scienc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Guangdong ,China)
Abstract:The study of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of driving forces of land use change is much helpful to make clear its directional and structural difference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geostatistics and regionalized variable theory, RS,GIS and semivariograms are adopted to research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of land use change driving forces in Foshan City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ong spatial heterogeneity i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the distribution of land use change driving forces whose spatial variability is remarkable in different times ;the multiplicity, degree and intensity of land use change driving forces in Foshan City have increased continuously from 1991to 2005,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has expanded to west and north and jumping-extended to south during the period of 1991and 2003;it is found that natural driving forces of land use change in Foshan City have decreased but human activity driving forces have enhanced during 1991and 2005, that there are much more randomicity and instability than ever ;the dominant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uman activity driving forces have changed from single-side to upright both-sides from 1991to 2003;the multipolar ,convergent and group distribution patterns are appeared during 2003and 2005.
Key words:geostatistics ;semivariograms ;GIS ;land use change driving forces
作者简介:郭程轩(1978—),男,河南平舆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与景观生态。E-mail :guocx@scnu.edu.cn 。
(上接1517页)
MARKET, INSTITUTION AND THE LOCATION CHOICE OF FOREIGN
REAL ESTATE ENTERPRISE IN CHINA
LIU Zuo -li ,HE Can -fei ,WANG Jun -song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China )
Abstract:The agglomeration of foreign real estate investment is very significant in China, especially in the eastern coastal provinces.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forces that determin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t. Beyond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institution reform, market demand in attracting foreign investment to real estate industries. Using a panel dataset of real estate industries in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1997-2005, this study found that institution reform, market demand are important in attracting foreign real estate investment. Provinces with higher degree of land and housing marketing are easier in attracting foreign real estate investment. Investors also favor provinces with higher market demand and housing prices. The agglomeration of FDI investment is also favorable for foreign real estate investment.
Key words:foreign real estate investment ;institution reform ;marketing ;agglomeration ;China
作者简介:刘作丽(1981—),女,山东费县人,博士。主要从事经济地理、产业和区域经济等研究。E-mail:lzl_pku@163.com 。
范文四:中外资企业争夺中国的大豆蛋白市场
目前,经济发达国家由于膳食中动物性食品比重过大而出现营养过剩,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发展中国家由于资源紧,人们因蛋白质摄取不足而出现营养不良。于是,开发植物蛋白,为社会提供质优价廉的蛋白质成为当今改善人们营养结构的重要课题,大豆蛋白产业无疑承担了这样的重任。 从发展趋势来看,大豆蛋白加工将是大豆精深加工中最具潜力、最有前途的领域。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大豆原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据有关专家介绍,作为纯天然食品,中国大豆由于是非转基因产品而在国际市场中占有明显优势,虽然其含油量仅为20%左右,不及油菜籽和葵花籽含油量的一半,但中国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高居各种粮食和饲料作物之首,是最好的植物蛋白质来源。
而大豆蛋白产业在美国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美国对其开发和利用相当重视。2000年3月,美国政府正式批准在学校和托儿所的午餐副食中完全以大豆蛋白取代肉类,并取消在1983年曾规定的在学生午餐副食中大豆蛋白仅可占蛋白摄入总量得30%,动物蛋白应占70%的规定。高品质的大豆蛋白,以其全面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保健功能至此在美国形成新型食潮且势不可挡,截止到目前,70万吨的年产量已经占到世界产量的一半,出口量占到世界贸易量的70%。
外企渗透中国市场
1960年以后,美国从大豆中提取蛋白质和其他成分,使大豆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大豆蛋白及其深加工产品遍及食品的各个领域,在肉食品,素肉食品(仿肉食品)、豆乳、冰淇淋、焙烤食品、巧克力、点心、调料等多种食物中,都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市场推动,在美国,很多公司开发了大豆蛋白的生产技术并拥有自己的专利,出现了一批规模很大的大豆综合利用跨国企业 ,中国成为其必争的市场。
美国杜邦大豆蛋白产品技术已经成熟,但是国内食品行业的需求和产品种类与美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于是,2001年,杜邦采取了从供应链环节切入的方式,与双汇集团进行了合资。
作为国内很大的肉类产品制造和销售商,双汇有稳定的产品和销售渠道,杜邦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间接销售”。
1994年8月,日本著名油脂企业日本不二株式会社在吉林建成吉林不二大豆蛋白工厂,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粉状大豆分离蛋白生产厂家,产品全部返销日本。2004年9月他们还与另一家日本公司共同出资3000万美元,建立占地55,000平方米的天津不二蛋白有限公司,从而成为日本总部设在中国的第五家工厂,产品大豆蛋白生物肽百分之百出口。
中国已经遍布了外资、合资的使用进口先进压榨设备的大豆粗加工企业,他们大部分只能使用科技含量与之相匹配的进口转基因大豆。而大豆蛋白产品对大豆的原料要求很高,专家分析,这些跨国公司正通过控制大豆原料渗透和蚕食中国大豆产业及市场,这种局面如果不得到遏制,中国大豆产业在定价、加工、营销等环节将被外资企业掌控,中国特色的大豆营养健康食品有可能成为无源之水。
同质化价格战淘汰落后
极度看好的大豆蛋白市场前景,吸引了一大批新建的和小型的蛋白企业以低价参与剩余市场的瓜分。但多数中国大豆蛋白企业还只能在行业内的低端市场徘徊,并在同质化产品的价格战中内耗。这些并不足以震慑新企业前仆后继地挤在技术含量不高的低端市场进行拼杀。
哈高科大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车运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2004年全国大豆蛋白企业还只是40多家,实际生产能力不到20万吨。由于国内厂商看到了大豆蛋白市场的发展潜力,于是纷纷上马,导致生产企业,在一年的时间,又有超过20家的大豆蛋白企业涌现出来,新上马的项目不是在市场细分下工夫,大多还是把目光投在了肉制品添加剂上,忽视了对其他行业的应用和开发,不足20万吨的国内蛋白市场需求量要被40万吨的产能消耗,价格战自然不能避免。从而导致一批企业落马。
牡丹江蛋白厂曾经是双汇的蛋白添加剂供应厂家,在杜邦与双汇成立合资公司,借此切入中国食品添加剂领域后,牡丹江蛋白厂失去了这个大客户,小规模的企业难以抵挡价格战,他们于去年9月黯然退出舞台。
相继战死沙场的还有内蒙莫旗蛋白厂、黑龙江的三江蛋白厂、黎明粮库等等。
在细分市场中异军突起
哈高科没有一味和这些企业抢夺国内市场,而是把目光盯在了国外和高效益产品身上。
由于欧洲和日本、韩国等国家对转基因大豆等农产品的进口采取了较为严厉的措施,这些国家的消费者并不欢迎转基因大豆等转基因食品,所以非转基因大豆在这些国家的销售价格要比转基因大豆的销售价格高出10%-20%。充分利用了非转基因原料的差异使得哈高科的产品在日韩可以免检,而曾经独家代理美国杜邦大豆蛋白产品的俄罗斯斯达尔公司,在2003年与哈高科签定购销合同以后,已经成为了哈高科在远东的独家代理商。
哈高科还生产专门添加在乳制品里面的D型分离蛋白,并且成为伊利、蒙牛、三元、龙丹等的最大供应商,市场前景看好。
北京九合食品老总高青山曾经领导三元乳业成为现在北京人最熟悉的品牌之一,如今也出现在大豆蛋白这个行列之中。在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营养工作指导委员会的专家联合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大豆营养食品研发中心后,经过了一年的研发,九合终于研制成功“豆能蛋白质一号”大豆分离蛋白饮品,为中国大豆蛋白市场的划分写上了重重一笔。
目前,大豆蛋白除了作为肉制品添加剂以外,已经作为一种营养素可以加入到任何你能想像到的食品中,市场的细分同样可以给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
夺回本土市场,进军海外
近年来,国产大豆蛋白仅去年一年出口量就达到了产能的近50%。
国内的大豆分离蛋白市场一直十分看好,但是很长时间以来产品需要大量进口,哈高科的产品就曾经因质量不过关,库存积压达600吨,眼睁睁坐失良机。为此他们下定决心进行停产技改,在经过大量的实验攻关和改进设备之后,产品脱胎换骨,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
车运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2003年是中国大豆分离蛋白行业的一个分水岭。之前,国内众多分离蛋白企业与国外产品竞争,分食国内用量大户如金锣、双汇等。2003年起,分离蛋白市场发生了转变,比国外同类产品低10%-20%的成本、非转基因原料、逐步提高的技术水平使得国产大豆分离蛋白产品异军突起,逼得国外产品节节败退。
如今,国内一批质量好、渠道畅通的国内企业已经转向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哈市大豆分离蛋白骨干企业不仅成为国内肉制品生产企业的主要供应商,产品还远销世界30多个国家。山东临邑禹王植物蛋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具有“非转基因”特色的大豆高蛋白,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大部分出口国外。仅哈高科一家,去年就出口创汇1200万美元。中国的大豆蛋白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
技术瓶颈尚待突破
目前,美、日等国大豆分离蛋白技术开发早已居于垄断地位,按照食品加工需求,他们可以生产出注射型、乳化型、凝胶型、分散型、肉粒、肉粉等80多种类型的产品,广泛应用于肉制品、乳制品、面制品、饮品、儿童食品、糖果、方便食品、冷冻食品等几十类食品中。而中国大豆分离蛋白生产技术、设备与国际水平差距甚远,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只能生产应用到肉类食品中去的蛋白粉添加剂,而且生产技术大部分仅仅达到国际中等水平。脱皮、脱脂和溶解指数都达不到发达国家水平。
曾经以100万元购买大豆分离蛋白配方起家的哈高科近年来以每年超过500万元的力量加大了自主创新资金的投入,以公司为主要承担单位的国家“十五”重大专项——“大豆深加工关键技术及设备研究与开发”课题,去年12月底在北京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验收。该课题实施5年间,哈高科凭借相继到手的23项国家发明专利,使大豆食品品种、生产规模、销售收入一路飙升,但它的品种也只有50种,距离美国200多个品种的国际水平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目前中国的大豆蛋白产品在国际上还只是中低档产品具有竞争力,由于技术的限制,高端产品我们仍然在国际市场上缺位,如果能够让产品快速提档升级,提高大豆精深加工水平,延长产业链条,中国的大豆蛋白产品就会借绿色非转基因大豆的优势走出一条更好的发展道路。
范文五:外资企业的中国梦
外资的中国梦
一、并购历程研究
目 录
二、控制与被控制动因分析
三、外资控制中国行业现状研究
四、外资企业并购模式研究
五、外资企业控制力分析
1
外资的中国梦
外资在华并购阶段研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外资企业走进来和引进外资的呼 声愈来愈强烈,外资企业在华的并购大体分为并购探索阶段、并购初步阶段和并购井喷 阶段。而中国入世是外资在华井喷式并购的主要推动力
并购井喷阶段 并购初步阶段
并购探索阶段
并购背景:我国的法律制度并 不太完善,每年进入的外资数 额维持在 20~30 亿美元 并购对象:主要集中在劳动密 集型产业,针对亏损的非上市 国有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中小工 业项目 并购方式:采取合资的方式获 得控股地位 并购特征:数量少,规模小 1979年-1991年 并购背景:全球经济互动性增 强,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开始 大规模进入我国制造业领域 并购对象:除了国有非公司企 业或国有非上市企业,还探索 性的并购个别经济效益低下的 上市公司 并购方式:出现了一些新的利 用外资方式,如 BOT 方式、 利用证券市场吸收外资等 并购特征:跨国公司、大规模 1992年-2001年 并购背景:政府履行“入世” 承诺而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鼓励外资并购,也是外资国际 化发展的战略推动 并购对象:政府逐步放开并购 的限制,外资并购的领域涉及 到能源、机械、食品、商业、 金融、医药等支柱行业,集中 于行业内龙头及大中型企业 并购方式:并购的方式多样化, 横向并购、纵向并购、股权并 购、杠杆并购等 并购特征:井喷式并购、外资 对产业的威胁逐步凸显 2002年-至今
华彩认为:政府态度一直是左右外资企业在华并购的重要因素,随着2002年中国加入WTO,出台一系列 政策对外资并购松绑,吸引外资、借鉴学习、鼓励竞争。与此同时,外资在华的操作空间越来越大、影响 力也越来越大,甚至对我国的相关产业造成舆论上的威胁。 2
外资的中国梦
一、并购历程研究
目 录
二、控制与被控制动因分析
三、外资控制中国行业现状研究
四、外资企业并购模式研究
五、外资企业控制力分析
3
外资的中国梦
外资动因分析: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其并购动因主要有扩大市场份额、追求协同效应、 价值投资。但是,并购后的外资基本掌控着对并购企业的控制权
动因一:扩大中国市场占有率 年份(年) 并购数量(个)
外 资 视 角 的 并 购 动 因
中国市场庞大,尤其是在加入 Wto 与世界经 济接轨之后,各国跨国公司争相恐后抢占市 场份额。
动因二:追求协同效应
2010
2011 2012 2013 绝对控制权 第一大股
东 第二大股东 =25% 总数 =68% 总数 =23% 总数
44
66 42 39
外资企业具有强大资本、管理、技术等优势, 而中国企业在政府关系、属地化运作上不可 获取,外资企业企图通过并购等方式降低进 入中国的门槛,同时利用中资企业的资源产 生管理、财务等协同效应。
动因三:价值投资机会
由于中国股票市场的不成熟、管理经验的缺 乏等原因,导致一些上市公司的市值严重被 低估,外资企业借机并购,通过先进的管理 和技术的嫁接获取资本增值。
据统计,并购后的外资拥有绝对 控制权的占25%;成为第一大股 东的占68%;成为第二大股东的 占23%。是否意味着外资并购中 资企业还存有更深层次的动机?
4
外资的中国梦
中资动因分析:国际化的窗口让中国政府、中国企业认识到外资企业在技术、管理、资 本等方面不可比拟的优势,为了推进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影响力,政府大 力推进中外企业的合资合作
外资企业的优势
动因一:政府驱动 加入 WTO 之前,政府引进外资的方式一直以 新建投资为主,加入 WTO 之后,明确了外商 受让我国上市公司国家股和法人股的相应原则、 条件和程序,逐步放开外资可进入的领域。 动因二:国际化发展 学习外资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治理结 构以及激励机制,促进企业的规范化运作。同 时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来推动工业经济的 国际化。
外 资 企 业
动因三:市场换影响力 发达国家的外资企业在技术、资本、信息和制 度上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 通过和外资企业的 合作,一方面实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另一 方面也是放大国际影响力的有效措施。
华彩认为:在一大批的外资进入中国后,我国充分利用外资企业在技术、管理、资本等方面的优势,企 业管理水品不断提升、企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正由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但是,长期以来外资企业 把控着核心技术,对我国企业的控制力越来越明显。
5
外资的中国梦
“外吃中”的讨论:随着外资企业在中国并购数量的增多和并购规模的扩大,市场对 “外吃中”也形成了外资威胁论、外资扩张论和外资控制论三种声音 “外吃中”的讨论
观点一 观点二 观点三
外资 威胁论
跨国公司在我国并购的目的已 经从单纯的参股分享我国市场 转变为产业整合、技术独占、 品牌通吃、资源控制、垄断地 位及消灭竞争对手的目的。 华彩认为:抛弃外资对中国 企业的贡献的概念,一味认 为外资威胁过于偏激。
外资 扩张论
我国引进外资程度与发达国家 相比还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因 此要继续鼓励吸引外资,对处 于经济转型期的我国具有示范
和竞争作用。 华彩认为:外资扩张论无疑 放大了外资的作用,对外资 扩张带来的威胁过于乐观。
外资 控制论
√
从目前来看,外资的规模尚未 对我国经济构成威胁,但如果 任由外资发展,则有可能威胁 我国经济安全,但政府要未雨 绸缪,防范外资并购的风险。 华彩认为:外资的控制不仅 仅是意识的控制,政府更应 该落实政策措施,防患未然。 6
外资的中国梦
一、并购历程研究
目 录
二、控制与被控制动因分析
三、外资控制中国行业现状研究
四、外资企业并购模式研究
五、外资企业控制力分析
7
外资的中国梦
现状研究——产业分布情况。世界 500 强中已有 470 强落户我国,外资在我国发展的 势头不容小觑,在三次产业中对第二产业的投资倾向性更明显
外资在我国三次产业中分布情况 产业名称
总计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项目数(个)
各产业所占比重 合同外资金额 (亿元) %
100 2.85 69.19 27.96 24016.12 492.7 14908.44 8614.98
各产业所占比重 %
100 2.05 62.05 35.87
710747 20262 491788 198697
(1)第一产业利用的外资不论是项目数量还是合同金额都严重偏少;外商累计投资主要 集中在第二产业,使用金额 14908.44亿元,占全部总外资数量的 62.08%;35.87%的 外资集中在第三产业。 (2)资本的积聚效应、先进技术的扩散效应以及管理和营销经验的示范效应在中国市场 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是世界500强中有470强落户中国,已经影响到国家安全。甚至有人 提出了“是开放还是卖国”的疑问! (3)世界银行调研显示,中国GDP总量中近40%是有外资创造的,我们真的就离不开外 资了吗?
8
外资的中国梦
现状研究——第二产业并购趋势。外资并购交易金额和并购数量不断攀升,至 2013 年 底,外资投资总额接近1万3千亿美元
2007-2013年中国企业外资并购趋势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49 42 6170 4515 2593 2218 34 44 66 12968
70
60 50
6860
42
39
40 30
3658
20 10 0
并购总额
并购数量
整体观察2007年——2013年外资并购交易额和并购数量成正比,但是2010 年和2013 年例外: (1)2010年并购金额减少,但是并购数量却在增长。说明外资加快了并购行业和并购企 业的速度,主要针对的是中小企业; (2)2013年并购金额开始增长,但并购的企业数量却相对减少。说明外资企业主要并购 体量较大、规模较大的企业。
9
外资的中国梦
现状研究——第二产业。外资对第二产业的控制范围最广、力度最大,除电力,军工等 极少数国家核心行业以外,外资在第二产业的其他行业都占有较高股权和市场控制权 (1/3)
第二产业控制
情况扫描 行业
水泥行业 机械行业 汽车行业 钢铁行业 石化行业
控制情况
收购区域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获取控制权 机械制造业5大细分行业军有外资设计,其中仪 器仪表制造业外资市场占有率最高,超过60% 虽然外资股权占比不超过50%,但掌控着技术、 品牌、研发等核心优势 由于国家对钢铁行业并购有控制,外资对我国钢 铁行业的股权相对偏弱 国家对外资准入石化产业有所限制,外资通过来 华设厂,并购等手段依然控制着一定的市场。
股权控制比例
35% 50% 10% 18%
市场控制力度
30-40% 40%左右 65%左右 12%左右 25%左右
玻璃行业
酿酒行业 医药行业 日化行业
最大的5家被全部合资
啤酒行业几乎全部沦陷 国内大部分医药企业都是外资控制的合资企业 在日化行业的合资中,外资通常利用中国企业原 有的生产线和营销渠道,为外资品牌打工,同时 冷落中方企业原有品牌。 15%
40%以上
95%以上 30% 85%
10
外资的中国梦
现状研究——第二产业。外资对第二产业的控制范围最广、力度最大,除电力,军工等 极少数国家核心行业以外,外资在第二产业的其他行业都占有较高股权和市场控制权 (2/3)
第二产业控制情况扫描 行业
食品饮料行业
控制情况
饮料企业只剩下健力宝,法国达能居然收下汇源、 娃哈哈、乐百氏、光明乳业、上海梅林、深圳益 力、蒙牛酸奶、武汉东西湖啤酒等企业 水务公司掀起并购狂潮,几乎掌控着中国水务的 定价权;燃气公司的供应商几乎在香港上市,股 权被香港和外资企业控制 以合资或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由于技术限制,加工成初级产业出口,产品附加 值低 电梯行业全部沦陷 外资控制基本接近50%的红线 行业排名第一的兖州煤业被外资控制 世界最大直接收购中国最大,而瑞典利乐公司占 有中国软包装产品市场的95% 需要国家出面和外资企业进行谈判
股权控制比例
市场控制力度
40%
供水供气行业 造纸行业 有色金属行业 建筑建材行业 纺织行业 煤炭行业 印刷包装业 农药与化肥业
20%以上 43% 15% 24% 37% 30% 15% 17% 22%
11
外资的中国梦
现状研究——第二产业。外资对第二产业的控制范围最广、力度最大,除电力,军工等 极少数国家核心行业以外,外资在第二产业的其他行业都占有较高股权和市场控制权 (3/3)
第二产业控制情况扫描 行业
电力行业 文教体育用品 制造业 家具制造业
控制情况
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均被外资控制
股权控制比例
市场控制力度
62% 48%
塑料制造业
工艺品及其制 造业 电子信息产业 高技术产业 电子计算机及 办公设备制造 业 电子及通信设 备制造业 医疗设备制造 业 70% 70%
42%
40%
80% 70% 95% 70% 35% 12
外资的中国梦
现状研究——第二产业案例研究:汽车行业。梳理几大汽车集团的合资公司情况,大都 以对等股权合作,表明我国的汽车业完全暴露在外资的掌控下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外资控股50%) 上海汽车集团 下属合资企业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外资控股50%)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外资控股44%) 四川一汽丰田(外资控股50%) 一汽丰田(外资控股32%) 天津一汽风电(外资控股50%) 中国一汽下属 合资公司 一汽马自达(外资控股40%) 一汽通用(外资控股50%) 一汽大众(外资控股40%) 北京现代(外资控股50%) 北京汽车下属 合资公司 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外资控股49%) 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10%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40% 通用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2.6% 通用汽车(中国)公司47.4% 通用汽车(中国)公司44% 丰田汽车公司50% 丰田汽车公司32% 丰田汽车公司50% 日本马自达 美国通用50% 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20%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10% 德国奥迪10% 韩国现代汽车50% 戴姆勒-克莱斯勒49%
13
外资的中国梦
现状研究——第二产业案例研究:汽车行业。梳理几大汽车集团的合资公司情况,大都 以对等股权合作,表明我国的汽车业完全暴露在外资的掌控下
本田汽车(中国)(外资控股65%)
东风本田(外资控股50%) 东风汽车下属 合资公司 神龙汽车(外资控股50%) 东风悦达起亚(外资控股50%)
日本本田65%
日本本田50% 法国PSA50% 韩国起亚50%
东风裕隆汽车(外资投资50%)
郑州日产(外资控股14.25%) 东风日产(外资控股50%) 长安马自达(外资控股50%)
裕隆大陆投资50%
日本日产50%*28.5% 日本日产50%*100% 日本马自达50%
长安汽车下属 合资公司
长安福特马自达(外资控股50%)
长安PSA(外资控股50%) 重庆长安铃木(外资控股49%) 广汽三菱(外资控股50%)
美国福特汽车50%
法国PSA50% 日本铃木39% 铃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10%
三菱汽车工业株式会社33%
三菱商事株式会社17% 日本本田汽车(50%) 菲亚特50%
广州汽车下属 合资公司
广州本田(外资控股50%) 广汽菲亚特(外资控股50%)
广州丰田(外资控股50%)
日本丰田50%
14
外资的中国梦
现状研究——第三产业控制情况扫描。第三产业的被控制程度没有第二产业严重,但是 呈现蔓延趋势,部分行业的甚至已经形成外资垄断的格局,如国际快递业、互联网业 (1/2)
第三产业控制情况扫描 行业
航空运输业 远洋运输及港 口业
控制情况
这些行业的企业大都选择境外上市,从而被外资 企业控制,控制后展开疯狂的并购活动,进而强 化对行业的控制。
股
权控制比例
市场控制力度
东航、南航、中国 航空的控制权都在 30%以上
中国远洋、中集集 团均被外资控股 30%左右 中铁、中建、南车 的外资控股均在 20%左右 四大国际巨头已迅速进入中国,联手中外运、中 铁、中国民航等国内企业,已完成投资布局 占领中国国际快递 业务市场的80% 以上
铁路业
仓储物流业
批发零售业
以家乐福、大润发、沃尔玛、麦德龙、易初莲花、 日本伊藤洋华堂、欧尚等17家以大型超市为主 的外资企业共经营大型超市1000余家,仍在扩 张
在商业百货行业占 有主导份额的大型 超市,外资控制的 比例已高达80% 以上
15
外资的中国梦
现状研究——第三产业控制情况扫描。第三产业的被控制程度没有第二产业严重,但是 呈现蔓延趋势,部分行业的甚至已经形成外资垄断的格局,如国际快递业、互联网业 (2/2)
第三产业控制情况扫描 行业
电器连锁业
控制情况
五星电器、永乐、国美国美纷纷落入外资的控制
股权控制比例
20%左右
市场控制力度
50%以上
信息传输业
计算机软件业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纷纷在纽交所上 市,从而被外资乘虚而入
国内的金蝶、浪潮、中关村软件、东软集团均获 得了外资的注入,微软占有中国电脑操作系统市 场的95%的市场份额
IT业互联网 酒店业
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互联网无一例外都是在境外上 市从而染指外资,没有上市的互联网企业90% 的被外资控制
高档商务区的沿街酒店均由外资酒店及外方管理 酒店;经济型酒店,基本被外资掌控
餐饮业
租赁和商务服 务业
外资连锁餐饮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小肥羊、 味千、福记全部位居中国餐饮百强榜首
四大掌控着中国企业的重要信息
16
外资的中国梦
现状研究——第三产业案例研究:银行业。中国银行业已经成为外资的超级取款机
银行业外资入股情况 银行名称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参股外资
美国高盛、德国安联、美国运通 苏格兰皇家银行、新加坡淡马锡控股、瑞银集团、 亚洲开发银行 美国银行、淡马锡公司
参股数量
出资37.8亿收购 了10%的股份 投资51.75亿 斥资39.6亿购买 14.1的股份
备注
上市后,净赚 2460亿 上市后,净赚 2419亿 净赚926亿
兴业银行
相关恒生银行、新加坡新政泰达、国际金融公司
出资27亿收购10 亿股份
斥资12.18亿购买 3.48亿股 增持后,占有 17.12%的股份 花旗持股20%、 IBM持股3.68%
净赚370亿
获益700亿 实际最大股东 花旗为实际最大股 东
深圳发展银行 美国新桥投资集团 (现平安银行) 华夏银行 广发银行 德意志银行 花旗、IBM
注:中国所有的ATM机全部使用的是微软的WINDOW系统
17
外资的中国梦
现状研究——那些曾经的知名品牌。当中国制造沦为洋货,民族品牌或者被“斩首”、 或者被压制,外资的控制不仅仅是一场经济的掠夺、也是一场情感的掠夺
被购企业
海南航空
收购时间
2003年
被购企业简介
海南航空是我国第四大航空公司,先后成立和 收购了扬子江航空、山西航空、长安航空、新 华航空、祥云航空、美兰机场、中富航空等
收购方
美国航空基 金 美国AB
备注
11%股份
哈啤
2004年
哈啤有着“中国最早啤酒的历史”,是我国四 大专业生产啤酒企业之一,以超过百万吨的生 产能力牢牢掌控着东北市场
我国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基地,华药品牌被《福 布斯》杂志评为中国最有价值的五大工业品牌 之一 苏泊尔是民族品牌知名企业,其生产的压力锅 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接近50% 风靡我国化妆品市场多年的知名品牌,大宝 SOD 蜜系列产品市场份额一度高达 15.76%, 曾经连续 8 年蝉联全国市场产销量第一 徐福记的营业额在我国糖果公司中位列第1位
华北制药 苏泊尔 大宝 徐福记
2005年 2006年 2008年 2011年
荷兰帝斯曼 法国SEB 美国强生 雀巢公司
49% 61% 全资控股 60%
中国品牌的命运:活力 28、金鸡、小护士、熊猫洗衣粉、天府可乐、北冰洋、扬子冰箱、红 星这些家喻户晓风靡全国的民族品牌早已经褪去了民族知名品牌的光环,现在基本上已经退 出市场,鲜为人知了。
18
外资的中国梦
一、并购历程研究
目 录
二、控制与被控制动因分析
三、外资控制中国行业现状研究
四、外资企业并购模式研究
五、外资企业控制力分析
19
外资的中国梦
并购方式——从并购后的法律地位、收购的产业布局、并购的付费方式将外资并购中资 企业划分为为3大类9小类
吸收合并 并购后的存在 形式 新设合并 控股合并 并购以后企业仍然存在,但是有并购方接管。 组建成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 并购企业具有控股权。
外 资 并 购 模 式 梳 理
横向合并 收购的目的 纵向合并 混合合并
为了提高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并购同类型企业。 为了延伸产业链,实施集约化经营。 分散经营风险,多元化运作战略。
现金并购 并购后的付费 方式 股票并购 杠杆并购
通过现金支付的形式获得企业的全部或部分控制权。 通过证券市场来购买股票的行为,取得该公司的控制 权。 收购公司在本身资金缺乏的情况下,以目标公司的资产 及营运收入作为融资担保或还款来源,来取得所需要的 资金缺额。 20
外资的中国梦
并购模式——直接收购股权。外资采取直接股权并购存在协议收购非流通股、二级市场 收购流通股、拍卖方式获得股权以及
要约收购几种形式,其中要约收购的操作性相对复 杂,应用比较少
协议收购非流通股 外资
协议收购 非流通股
中资
上报 同意
证监会
资源重 组
外 资 并 购 模 式 梳 理
外资参股
二级市场收购流通股
外资参 股
中资参股 其它参股
形成控 制力
拍卖的方式获得股权
债务负担
股权被抵押
竞价拍卖
要约收购
在我国,由于并购主要由政府主导、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并存,国 企控股为第一股东等因素,要约收购的操作性比协议收购的操作 性要差。
21
外资的中国梦
并购模式——定向增发和可转换债券。定向增发有利于企业股东层、高管层的平稳转 换,也有利于降低外资企业现金压力,对双方的利弊均等。其运作的重点在于谈判环 节,如何掌控有利条款是关键
股票 债券
战略协议
定向增发
中资企业
谈判
外资企业
现金
实物资 产
股权
其他形 式
优势分析:多次定向增发降低融资成本;有助于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 劣势分析:价格是同战略协商确定的,不具有市场竞争性和公平性;谈判中一旦处于劣势地 位,容易导致资产流失;
22
外资的中国梦
并购模式——反向收购核心资产。这是外资比较倾向的并购方式,即能够避免并购带来 的审批麻烦,又不用直接面度上市公司的经营问题,还能够获得优质资产
中资企业
外资企业
①出资 ②收购中资公司核心业务
①出资
③最终外资公司形成对中 资企业的控制权
合资公司
合资公司可以是由双方新组建成立的,也可以对已有公司进行股权运作实现合资的目的。
华彩认为:反向收购核心资产的做法颇有“乘火打劫”的意味,除非企业的经营遇到不可逆 转的窘境、或者行业进入寒冬期,否则中资企业不可能釜底抽薪。而嗅觉敏锐的外资企业就 能够抓住这样的机遇,在避免审批程序、回避经营问题的同时获得优质资产。
23
外资的中国梦
并购模式——通过母公司间接并购。通过分析目标公司的母公司在资金、管理上的问 题,以并购或者合资的形式获得母公司的控制权,从而实现对目标公司的控制
间接控制
方式一:并购 外资企业 方式二:合资 母公司
股权 目标企业
实际控制权
外资的突破口
对母公司资金需求量的分 析
对非上市母公司的并购程 序相对简单
母公司存有历史遗留问题, 如人员安排等。
24
外资的中国梦
并购模式——借助第三方间接控制。外资企业还可以通过成立资产公司授权运作、成立 产业子公司股权置换、委托第三方运营管理等手段掌控对中资企业的控制权
成立授权
资产管理公司
按照授权进行运作
成立 外资企业
股权置换 产业子公司
中资企业
股权转让
股权托管
第三方委托
按照托管权限云因管理
25
外资的中国梦
一、并购历程研究
目 录
二、控制与被控制动因分析
三、外资控制中国行业现状研究
四、外资企业并购模式研究
五、外资企业控制力分析
26
外资的中国梦
控制力研究——资本平衡论:我国是债券大国,也是税赋大国。购买他国国债导致他国 资本市场剩余而国内资金短缺、高额赋税导致企业生存条件艰险。某种程度上买国债的 钱又成为外资控制中国企业的罪魁祸首
一拍即合
世界范围内寻找投资机会
美 国 资 本 市 场 剩 余
世界范围内寻找融资机会
发行国债 中 国 企 业
资本转移
以美国为代表
利益捆绑
中国
高额税费
购买国债 外资企业控制中资企业
中国市场成为其利润中心 利润输出
华彩认为:外国直接投资主要以实际资金的方式进入,以合资的方式甚至于独资的方式谋 求在合资企业中的控股权,最终有可能控制我国的产业,从而我国对产业的实际控制力, 带来产业风险。
27
外资的中国梦
控制力研究——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外资企业在战略谈判期就预埋下霸王条款,凭借在 管理、技术上的优势掌控合资公司的实际决策权,通过和境外母公司构建“高买低卖” 的交易体系获取高额利润
竞争者1 霸王条款预埋 外资要求1:剥离优质资产
竞争者2
竞争者3
挣得联婚权
外资要求2:成立合资公司
中方要求:控股权
管理经验
输入
生产技术
尽管中方企业拥有控制权,但是实际决策的还是外资企 业。
成立合资公 司
外资
原材料采 购 实际决策权 零部件采 购
明 合资企业的利润必须和中方企业共享。
暗 通过高价向母公司采购、低价将产品卖给 母公司,实现利润的转移,这部分的巨额 利润是独享的。
28
外资的中国梦
控制力研究——外企技高政府志短:外资企业凭借“国际知名”的光环蒙蔽地方政府, 一方面钻法律空子千方百计做空利润、另一方面怂恿政府给予大量优惠政策
依靠先进的管理方式促进 企业快速发展,为地方政 府创造更多税收。
外企要求成立独 资公司
地方政府认为外资创造的 利润多、纳税也多,为了 政绩毫不犹豫的开绿色通 道。
购销两头在外,高买低卖转移 利润 虚报折旧费,迟迟不进入利润 年 以支付专利、商标使用权、技 术使用权等转移利润 关联企业融资通道提供利息或 免息等手段弱资本化
钻法律空子,做 低利润
税收减免
财政反还
低廉地价 资本悖论:外资账目越亏 损,投资力度越大。
政府干预税务审计部门
29
外资的中国梦
强强携手
华彩咨询集团
华彩咨询集团上海总部 地址:上
海市徐汇区漕溪北路88 号上海圣爱大厦18楼 电话:(86 21)51699369-826 传真:(86 21)51699369-810 手机:13482473256 邮编:200030
共创双赢 www.china-co.com
华彩咨询集团广州公司 地址:天河区五山白石岗广园东路 半山雍景苑1栋206 电话:(86 20)62802500 62802683 传真:(86 20)28851013
华彩咨询集团北京总部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新源里16 号琨莎中心2号楼512室
电话:(86 10)51291056
传真:(86 10)51291056
30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外资企业在中国信贷市场中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