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浅谈如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摘要:在我国事业单位其所有经费都来自国家拨款,而且也不是以赢利为目的,由此导致许多单位在资金预算、使用上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事业单位的内容及特点,详细阐述了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加强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成本核算;预算控制 一、概述 1、事业单位的概念及经济运行的特点 事业单位是指不具有社会生产能力和国家管理职能,在事业活动中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根据国家社会发展计划直接或间接地为促进社会进步、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增进社会福利等提供公共服务的单位或组织,同时它又是物质产品的消费部门,因而其消费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性耗费。 2、事业单位成本与成本核算的含义及其主要功能 事业单位为实现绩效目标而发生的各种耗费被称为“事业成本”,它是衡量一定时期成本管理水平、成本计划完成情况、业绩评价的重要依据,事业单位根据其自身业务特点,制定相应的费用归集和分配标准,并根据其事业活动开展的需要确定成本核算内容及项目。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是一定时间内的经营成果,是事业单位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有形劳动和无形劳动的价值总和。通过成本核算可为单位领导提供真实的、可以验证的费用开支依据,为单位正确确定内部各部门的预算指标奠定基础,并为控制费用开支水平,寻求降低事业经费支出途径,总结经验,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措施挖掘潜力提供信息;通过成本核算还可以监督单位各项开支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以达到优化支出结构,努力减少损失;通过成本核算也可以正确确定某项收支活动的所得与所失。 3、事业单位财政性资金实行成本核算,加强成本控制的目的与意义 首先,由于事业单位性质的特殊性,其所有的管理开支都来自国家拨款,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消费模式,在其日常管理中实现以少量的消耗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为目的,因此要加强事业单位的成本控制管理。 其次,事业单位在履行社会职能时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为满足个人需要和一部分准公共需要,而非盈利性经济活动则是通过费用与所得的比较,体现工作成本的高低,因而要对事业单位进行经济核算,了解资源消耗情况,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 最后,考察事业单位的业绩并不是从经济收益方面去分析,而是以社会效益作为其效能的衡量标准。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除了国家财政拨款外,各单位要努力发挥自身业务优势,增收节支,增强本单位的经费自给能力,就必须增强成本的控制和管理。 总而言之,加强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与控制对提高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1、领导与会计人员成本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的基本开支主要由政府包办,财政支出主要由政府进行资金投入,这使得事业单位成为政府很典型的附属物,部分事业单位因此在运行过程中低效运行,不计成本,不考虑效益。这使得事业单位职工缺乏成本管理方面的意识,一些事业单位管理者甚至财务人员对于是否需要进行成本核算本身也抱怀疑态度,他们认为事业单位不同于私企,不必要应对市场竞争,不需要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多此一举,另外全员成本控制意识淡漠,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事业单位上级和财务部门负责。这种不注重成本控制、没有危机感的情况,导致事业单位损失浪费严重。 2、收付实现制带来的诸多问题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和公共财政框架的构筑,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采购制度、收支两条线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等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公众参政议政意识的逐步提升,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现行事业单位会计的弊端和不足日益突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虽能客观地反映事业单位自己的现金流量,将本期全部现金作为本期的收入,但当期成本费用反映不真实,单位资产和负债反映不确切,不能如实反映单位的资产和负债。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不能真实、完整地核算和反映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后出现的新业务,尤其是跨期事项;不能将收入与成本费用合理有效进行配比,难以真实、准确地反映事业单位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成本耗费;用失真的成本信息用于评价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结果将产生偏差,使得对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评估与披露、预算项目的投入产出分析、财务状况指标的计量等也变得难以实现。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不利于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国家预算资金的使用效能,且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事业单位实行全面的成本核算管理能避免对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失效且有利于节约资金和提高运行效率。 3、预算控制薄弱,非生产性开支居高不下,对资金缺乏有效的控制 近年来,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非生产性费用开支增长过快,这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客观上:一是事业单位虽说是一个以生产无形产品为主的特殊的生产部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经营区域不断扩大,自然费用开支也就随之增加。二是生产规模扩大,项目机构设置增加,管理人员增多,各种费用膨胀。三是计提养老、住房等其它附加费的比例逐年增加。主观上:一是事业单位没有根据上年预算执行情况及本年度事业计划和财务收支状况,实事求是地提出本单位本年度各项收支的预算数,预算编制在项目支出的细化程度,基本支出定额制定方面的科学性不够,预算不严谨,在安排项目支出预算时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在资金使用的时候支出控制不到位,超支现象严重,项目支出资金管理使用时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没有区分开来,没有做到专款专用,专项资金使用时重拨款轻管理,对项目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监督。二是非生产性费用开支缺少严格的制约标准,也没有制定事后问责机制,最终造成经费超支挤占项目资金的行为愈演愈烈。三是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投入大,使折旧费、材料消耗、修理费增加。 三、加强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提高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率的措施 1、完善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制度 事业单位引入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的关键。单位成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单位营利能力的大小和竞争能力的强弱,事业单位有必要根据其单位经济活动的特点制定一套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的会计科目;制定切实可行的各种原材料等消耗定额,以及设备利用、资金占用和费用开支等定额,并及时检查和反映定额的执行情况;健全单位内部计划价格制度。这样既能正确计算事业单位成本,又符合成本管理要求,把成本浪费制止在源头,实现成本管理的事前参与和超前控制。同时事业单位在进行成本控制时,需要全体职工的共同协调、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成本控制目标。 2、在事业单位中实行目标成本法 在事业单位中实行目标成本法,目标成本法针对未来的目标,着眼于成本的发生源泉,于事前做全面的分析考察,将成本核算与成本目标管理相结合,健全各种消耗定额,将编制费用预算和各种服务项目的目标成本,作为控制成本的依据;及时组织成本差异的核算,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成本,降低成本活动,充分发挥成本核算在降低成本费用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中的作用,将大量无效作业、无谓成本的耗费避免于单位运营前。 3、加强事业单位预算控制与内部控制 首先,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资金能力和发展需求,统筹预算安排,充分掌握单位内部不同业务的实际资金需求,制定合理的财务预算明细,做到既能维持单位正常运转,又能兼顾长期发展,提高资金利用率,实现长期、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其次,事业单位要认真贯彻收支两条线制度、集中支付制度,严格执行预算编排。再者,事业单位要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严格划分单位正常经费与专项资金,分开明细账目核算,力争落实专项拨款,做到专项资金来源清晰,去向明确,减少挪用、滥用专项资金的情况。同时加强项目申报和审核工作,以保证专项资金能够得到合理配置,提高资金利用率。通过建立项目库,优化项目申报、编制、审核工作。事业单位在编制项目时,要结合本单位业务发展需求,严格把守各项程序,做好立项、实践调研、项目可行性论证等具体环节工作,报与上级部门并接受上级部门审核。审核批准之后,项目实行单位要依据下达的项目预算做好项目明细编制,严格执行预算,在确保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缩减支出规模,节约预算成本。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项目预算执行的绩效考核,检查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同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严格规定财务开支的审批权限,对于每项开支要做到有计划开支,合理调配资金,使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发挥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各项财务收支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四、总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事业单位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环境均发生了较大变化。搞好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既能提高事业单位经营业务管理水平,同时还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总之,进行成本核算是深化事业单位财务改革的关键措施,有利于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素红:完善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内部控制的经验谈[J].现代商业,2014(6). [2] 王艳红:论事业单位成本控制[J].管理观察,2013(10). [3] 刘莉萍:浅析事业单位成本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0(11). [4] 于秀丽:浅析目标成本法在事业单位成本控制中应用[J].中国博览科技,2009(13). [5] 谷云: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J].企业文化(中),2012(8). [6] 宫辉:论事业单位权责发生制与收入费用核算[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12)上. [7] 刘守斌:浅议如何加强事业单位成本核算[J].新财经(理论版),2011(7). [8] 罗红、韦爱兰:加强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J].财会审计,2011(7). (责任编辑:胡婉君)
范文二:如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如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本文提出在政府财政资金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应通过走内涵式改革之路,慎重选择财政资金的战略投放,认真做好财政资金的战术控制,实现转变财政资金的管理模式,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用。
关键词:财政资金 使用效率 战略投放 战术控制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逐步加深和不断扩大。政府事权的扩大,需要更多的支出,财政资金的使用构成了财政资金的需求;财政资金的供给主要来自于税收收入。财政资金的供求缺口从来就是财政分配领域的主要矛盾,其突出表现就是需求大而供给少,财政资金总是显示出不足。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只能是走“内涵式改革之路”,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良好局面中,实现财政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财政资金的战略投放
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注重整体利益,放眼长远利益,社会效益至上”。所以,政府要研究宏观经济中财政资金的“资产组合”问题,将有限的财力进行最佳组合。
(一)财政支持“三农”问题
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大江大河的治理、中小型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大宗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乡村道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人畜饮水设施改善等。支持农业科技进步,主要是农业科研、科技成果中试转化、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农民科技培训等。支持粮食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是支持生态恶化的重点地区改善生态环境,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支持生态建设,主要是支持生态恶化的重点地区改善生态环境,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支持抗灾救灾,主要是支持抗御洪涝灾害、动植物病虫害和其他一些自然灾害,帮助受灾地区和群众恢复生活生产。支持扶贫开发,主要是支持贫困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主要是支持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支持农村改革,主要是支持农村深化改革,促进理顺农村经济关系,加快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二)财政支持解决民生问题
建立教育基金制度,中央出台统一政策,具体由省级财政实施,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要保障义务教育费用的及时到位,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即体现了规则的公平,又保证了起点的公平。支持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等项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最低保障制度,以及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和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等。
(三)财政支持区域发展战略
各地政府因地制宜地选择发展模式,财政应针对各地资源禀赋条件和发展特征,实施有差别的区域发展战略,通过调整财政支出和长期建设国债投资结构,增加转移支付等措施,达到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采取“改革与转型”模式,着眼于企业制度改革,着眼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并重的财政政策,优化工业结构,调整“全能型”大企业组织结构,适当收缩国有经济战线,城市中心区域要“退二进三”(第二和第三产业),使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拥有一个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发展趋势、产权明晰和机制灵活、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经济增长区域。财政调控要继续支持东部地区制度创新,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西部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保护与开发”,重点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加强农业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保障落后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在逐步实现由不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的战略转移,这是我国渐近式改革的重要特色。先分区域分块改革,实现阶段性成果,最终走区域协调发展之路。所以充足资金的投放也会进行动态转移。
财政资金的战术控制
(一)建立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评价指标
财政资金投放到具体项目上,就要考虑战术控制问题。可以建立如下的评价指标:E=O/I
其中:E为财政资金使用效率;O为产出或效果;I为财政资金投入。
1.对于产出或效果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情况。如果政府对某一项目得出投入不止一次,而是多期投入,考虑投入时应将多期投入折现后求和,即
Ct为t时刻的财政支出;t为距离基期的时间;r为折现率;n为时期数。
同样,如果政府将资金支出后,其产出即收益是一系列的流量,也应将系列收益流量折现,即:
Bt为t时刻的财政收益; 其它符号与前面的含义相同。
2.对于产出或效果不能用货币计量的情况。如果政府支出后,其产出不能用货币计量,这时我们作这样的假设,只要政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就认为产出是相同的,即O为常数,这时根据公式E=O/I,当O固定时,选择I最小者,能使E达到最大。
(二)评价指标的具体操作
1.目标值确定。首先,针对所设计的问题进行资料收集。确定合理的样本容量,在可行的技术与合理的经济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点。其次,对数据进行合理的整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处理。再次,利用多元线性规划方法找出经验公式,对影响因素进行显著性检验,最终确定回归方程。最后,根据回归方程预测产出水平。
特别注意的是,政府财政支出后,所要达到的目标不止一个,这时就要组成专家团对各个目标进行重要性分析,赋予不同目标值不同的权重。如果产出不止一个,并且不能用货币计量,可以采取综合评分的办法进行分析。
笔者把根据回归方程预测的产出作为目标产出,然后与投入额相比得出评价指标的财政使用效率目标。
2.综合分析。如果实际产出达到或超过目标值,说明财政支出效率较高;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值,说明财政支出效率较低,需要寻找原因。再退一步思考,即使达到预期,也只能说明财政支出效率达到历史平均水平,继续分析有无改进的可能。作进一步的分析,一般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这样可以节约成本。在经济领域中,不同地区或国家的历史现成资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然的历史试验。通过趋势图,分析和研究继续改进的可能性。
3.建立数据库为今后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根据理论分析来指导实践,但是经济领域是非常复杂的,不能把得出的理论值作为教条,应不断进行数据的微调,即用试错法逐步找到接近帕累最优的要素组合。将这些珍贵的资料分类归档,作为经济分析的重要依据。当经济中的某些关键因素发生变化后,要及时作出调整,实现财政支出的动态化和科学化管理。
4.激励设计。由于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财政部门很难准确知道预算单位的某项支出项目的合理数量,而且监督成本非常高,为此,财政部门可设计如下的激励模型:Qf:理想的财政支出数额;Q:实际的财政支出数额;B:财政部门支付给预算单位的奖金数额。如果Q
预算单位得到的奖金数,可以有预算单位自由支配。通过合理选择α、β、γ的系数,能产生预算单位透露真实支出水平的激励。
转变财政资金的管理模式
深化预算管理改革,解决预算编制中的“粗”和“迟”问题,完善部门预算,逐步实现预算的完整性、精细性、综合性和统一性。针对我国的特色,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我国的国有企业跨越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两个领域。因此,在我国应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双结构国企模式,这既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现实分类,又是改革方向。在竞争性领域实行政企分开,在非竞争性领域实行政企合作。
完善国库管理制度,规范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运作,在保证流动性与安全性的前提下,研究国库资金的收益性课题。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健全政府采购法规制度,对自主创新产品通过政府采购给予支持,建立政府采购全国网络技术。
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并逐步实行“乡财乡用县管”和“省管县”等财政管理体制,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的规范管理。将财政预算资金分散使用与管理,转变为集中管理与分散使用,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将各单位的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审批权,由单位集中到财政核算中心。
参考文献:
1.陈共.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崔满红.中国财税理论前沿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范文三:激活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激活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会计
激活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王微
摘要:激活存量资金是对宏观调控进行创新的重要内容,本文从行政事业单位的角度,对存量资金盘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展开思考。
关键词 :存量资金;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对策
一、引言
2013 年7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强调要“激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把积极财政政策发挥好、运用好,政府要带头过‘紧日子’”;2014 年年底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2015 年2 月,财政部又与门发布《关于推进地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及《关于盘活中央部门存量资金的通知》。行政事业单位由国家财政直接拨款的单位,但其仍然面临巨额支出的压力和存量资金闲置浪费的现象,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存量资金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盘活存量资金的解决措施,对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存量资金的形成原因
财政存量资金是指一些未按预算进度执行,在账上“沉睡”的资金,其内含有结转类资金、预算周转金、地方偿债准备金、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下面以行政事业单位为对象分析其存量资金的形成原因,行政事业单位的存量资金就是行政事业单位账簿上长期沉淀、闲置的资金,它的形成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政体制限制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收到上级财政下发的资金缓慢,大部分要等到年底才
能收到,这使事业单位无法及旪将资金投入使用,尽管有些安排给下级各部,下级也不能及旪利用资金,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到年底积存大量结转资金。上级财政拨给的与项资金有很多限制用途,使得各单位无法按自身情况投入到该用的地方,这就导致一些与项资金因单位当年来不及使用戒者使用进程较慢而形成结余。
,二,预算编制不合理
首先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预算编制的不良习惯,由于行政单位中的预算很小部分是上级年初开始下达的,很多是到了年中才逐渐下达,并丏到达速度很慢,这就使得单位内部出现很多预算资金没来得及执行。其次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预算编制的内容不尽合理,没有把上年结余的预算资金结转到当年,上级拨款旪也没有将上年的预算结余考虑其中,使得预算结余资金不能实现价值,形成隐形的存量资金越来越多的结果。
,三,预算执行力度不足
一方面是行政事业单位一般是领导决定资金的劢向,这使得有一些资金根本不是根据预算来使用的,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对一部分资金的真实发生情况不能准确记录,有可能会造成存量资金。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中用于投资进行建设的部分资金也有可能因为建设过程中出现延期工程戒竣工结算不及旪的情况而形成存量资金。
三、激活存量资金的有效措施
,一,改进财政体制的措施
1.加强转移支付制度建设
政府要建设转移支付制度要秉承权责统一、规范高效的原则。上级财政
应该将提前确定的项目在下年年初下达给下级单位,同旪也把转移支付指标下达下去;如果不能确定将要实施的项目,则可以在下年年初先下达资金数额,然后尽快确定下来。行政事业单位在这种情况下,应在接到上级通知后将指标戒者资金数额,全额计入下一年的年初预算内,同旪规范记录收支科目。
2.与项资金改革
政府部门应该调节与项资金使用结构,使与项资金高效利用,进而减少闲置资金。政府部门要严格大力进行与项资金的清理和整合,对于已经设立的与项资金要进行彻底的调查分析,如果该项目早已到期戒无进行的意义,要尽快撤销;如果多项与项资金同旪用于类似项目,要进行合并。除此之外,更要严格控制与项资金的增加,这样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等能够将财政资金更加灵活地用于适合自身发展的方面。
,二,提高单位预算能力的措施
1.提高预算的重视程度
行政事业单位要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必须加大对预算的重视程度。首先是相关负责人必须充分意识到管理闲置财政资金的必要性,而有效的解决措施就是进行预算,因此,领导者必须通过政策、制度等强制措施进行预算意识的宣传,其次是单位员工要加强对新《预算法》的学习,为资金预算工作打下基础。
2.加强财务人员的预算水平
除了领导者对预算的重视之外,作为预算执行者的财务人员必须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和预算水平。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需要选拔优秀的财务人员,严格招聘制度,同旪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考评和及旪奖惩。另外,培训活劢对于财务
人员预算水平的提高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使财务人员在培训中学习新的业务前沿知识,同旪促进不高级财务人员的经验交流。
,三,进行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
1.完善预算编制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将计划实施的项目不预算充分衔接起来,对于本年度将要计划实施进行预算的项目,在编制预算旪必须进行严格的分析、评议、招投标等重要的前期活劢,要详细制定实施计划和考虑各种潜在问题,同旪要保证在预算资金到达单位后能够尽快实施。其次,编制预算制度必须要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高效的预算制度,在编制预算旪要让各个职能部门充分参不。更重要的是,预算编制必须要精细科学,例如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行的项目,要依照国家相关政策和基期的数据进行计算,并在预算编制旪提交初期分配计划。最后,要充分结合当年预算执行的结果,进行下一年度的预算安排,将上一年度的结余资金计入下年预算内,形成激活存量资金和预算计划的联结体系。
2.把控预算执行
预算的执行是编制预算的实施途径。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要对已接收到的预算指标进行分析和确定,加强预算的约束作用,如果有些项目因为某些因素而不能实施,必须要对预算进行相关调整,把财政资金调剂到本年正在建设并急需资金的项目上。同旪制定合理的资金调度机制,严格控制新存量资金的增加。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要严格管理暂付款项,对于已经发生的暂付款项要进行全面的清理工作。如果是合规的暂借款,可以进行核销;如果是合规的必须列示在支出预算中的相关款项,要及旪进行列入;如果有些款项是不合规借款,必须
要求不借款方进行协议签订确保能尽快收回。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可在单位内部建立预算执行的考核制度,此项制度以减少存量资金为宗旨,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来分析预算制定的合理程度,对于下一步的改进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3.做好预算监督
预算工作的执行需要监督环节来保障,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建立明晰的监督机制。一方面监督机制离不开奖惩措施,要根据各项工作的具体情况设置考核机制,根据完成情况进行奖惩;还有,内部控制体系非常重要,要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充分发挥自我监督的作用;另一方面,作为事业单位尤其要做到公开透明,对于预算资金要通过单位公告栏戒者单位网站向单位员工和社会公众进行公开,让自身处于内外监督的良好环境中。
,四,盘活存量资金的针对性措施
1.盘活结转结余类资金
结转结余类资金是存量资金的第一大构成,因此,盘活存量资金首先要盘活的就是此类资金。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制定符合自身的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程序将处理结转结余资金规范化,并使结转结余资金的管理不预算管理充分结合;其次,应该定期对结转资金进行清理,对于已经不能构成支出戒者项目预算资金剩余的,要及旪将资金收回到预算,对于要进行下去的项目,要督促支出的进度,同旪要将结余资金编制在年度预算内,并合理安排使用。如果实际资金使用情况不预算出现了偏差,要及旪调查分析原因并调整预算。
2.盘活事业基金
行政事业单位的非财政拨款的现状呈优良态势,事业基金占据了存量资金的很大部分。在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有相关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非财
政拨款的结转资金可以转到下年使用;对于非财政拨款结余的资金,可以计提事业基金,用来弥补未来亏损。就现状来看,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事业基金有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为了将这些基金形式的存量资金激活,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可以通过减少财政拨款的方式,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将这些基金用于弥补财政拨款收支,从而使沉淀的事业基金活跃起来。
四、结束诧
行政事业单位盘活存量资金是以实现提高总体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的,尤其是在当下经济新常态下,对于存量资金的管理更显重要。要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从财政体制、预算意识、预算管理等方面进行突破,并实施具体的针对性措施,其中预算管理是必须重视的环节,从完善预算编制到加快执行进度,再到后续的预算监督体制的设置,都能有效的将“沉睡”的资金激活,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从而为实现财政资金的高效益打下基础。
,作者单位:沈阳市苏家屯区财政国库收付中心,
范文四:试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途径
豆丁主页:http://www.docin.com/1217187069
试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途径(1)
摘 要:文章从转变理财观念和财政资金支出方式及转变资金管理模式等方面,说明了如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关键词:财政资金 效率 途径
一个国家或地区要维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就必须在维持简单再生产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内涵的或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但无论进行哪种形式的扩大再生产,都需要注入大量的资金。那么如何管理和运用好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杠杆作用,是促进地方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关键。
一、转变理财观念
1.财政体制中的弊端。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或民营经济,都在蓬勃发展,但各自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旧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国有经济与地方经济,由于有天然的血缘关系,在经济政策、信贷、税收等方面,特别是在财政资金的利用上,都享有许多优惠,但由于管理体制落后、经营机制不灵活,特别是技术装备亟
豆丁主页:http://www.docin.com/1217187069 待更新,从而使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不尽人意,使企业本应对财政的贡献大打折扣。集体企业、民营企业或私营企业,由于旧的所有制观念的束缚,在许多方面,总有一种隔阂,总认为他们不是国有制企业,因而由于没有给予应有的帮助和扶持,虽然有灵活的机制和对市场变化灵敏的反映能力,但也没能使其在财源培植上真正发挥作用。
2.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对经济体的扶持,应彻底打破所有制观念的束缚,彻底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财政资金的投入以培植税源为目标,实现经济利益和财政收入的同步增长。财政资金的投入,应该由以国有经济为对象,转变为以培植税源为目标,也就是要打破所有制界限,哪个经济体制对财政的贡献大,便给哪个经济体投资。事实上,在世界经济逐步走向一体化的今天,企业类别的划分更应该以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作为标准,对国内不同所有制企业进行整合,以提高企业以至整个国家企业群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进而促进整体国力的提高。
3.财政资金投资对象的选择。财政资金在选择投资对象中,如果是国有经济,则基本上无非议,但如果是集体经济,或者是民营经济或私营经济,肯定有非议。这个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有关部门制定法规来规范这一行为,同时,将比较大的投资计划列入财政预算,经相关部门批准通过后,由财政执法,这样便可避免由于所有制的差异而产生不必要的矛盾,真正打破所有制的界限,实现培植税源的战略性转
豆丁主页:http://www.docin.com/1217187069 变。
4.财政投资的原则。在确定财政资金的投资对象时,应该坚持集中使用,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撒胡椒面的办法。集中使用最大的好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集中使用能让一个单位尽快投产而产生效益,另一方面是由于资金充分而在同等条件下,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装备,提高劳动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二、转变财政资金支出方式
1.支出方式的转变。将财政消费性支出转变为投资性支出。在解决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同时,促进城市公益事业的发展。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事情需要人做,而且其中有许多劳动密集型的工作,通过有组织的行为,将“扶贫”资金逐步转变为“以工代赈”,将“不劳而获”转变为“得而必劳”。
2.转变财政资金支出方式必须解决的两个问题。实现财政资金支出方式的转变,必须很好地解决好这两个问题。一个是要正确区分不劳而获与得而必劳。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则完全可以实行不劳而获,而对于年轻力壮的待业者则应严格实行得而必劳,通过从事公益劳动或活动来获得收入。另一个问题是要解决好相关部门协作、共同管理的相关工作。如城市环保、社会保障等部门,通过相互协作,实
豆丁主页:http://www.docin.com/1217187069 现劳动和报酬的统一。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水准得到保证,另一方面可以使许多人每天都有所为,可以进一步促进社会的稳定。
共2页: 1 [2] 下一页
试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途径(2)
3.支出方式的转变方向。随着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朝企业化、营利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例如,我们可以将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人组织起来,给一些需要进行加工的企业,以比较低廉的成本加工某产品,盈利的部分或上交财政,或充当福利基金,逐步实现社会福利基金的良性循环,从而达到减轻财政负担的压力。
三、转变财政资金管理模式
1.管理模式的转变。将财政预算资金分散使用与管理,转变为集中管理与分散使用,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一些地方财政部门,在财政管理体制上,将各单位的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审批权,由单位
豆丁主页:http://www.docin.com/1217187069 集中到财政核算中心,在节约资金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一举措虽然遭到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不满和抵触,毕竟在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中朝前迈了一大步。
2.必须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要继续加大财政预算的监督和管理,必须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道路上继续前进。一方面,通过机构改革,节约财政资金。机构改革富余人员的安置,虽然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痛的难题,但机构改革后,毕竟节约了办公经费和在行使职能时产生的其他费用。而工资问题至少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行消失。事实上,其中许多人已经投入到其他领域,而不再完全依靠原来的行政性工资。
3.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在行政事业性收费走向税收之前,应该加强对行政事业性收费这一块预算外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先从收支两条线入手,进而对使用范围和用途进行管理,堵塞这块预算外资金的不合理开支的漏洞,确保这块资金的合理使用,以提高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4.做好费改税工作。做好费改税工作,将行政事业性收费税收化,确保财源的稳定和增长。逐步实行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的固定资产的集中经营,把固定资产的使用费纳入行政经费,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豆丁主页:http://www.docin.com/1217187069
总之,要充分发挥财政杠杆在促进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就必须从不同的渠道入手,培植税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财政收入的持续、稳定、快速、同步增长,全面建设殷实的小康社会。
共2页: 上一页 [1] 2
范文五:如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实施有差别的区域发展战略,通过调整财
政支出和长期建设国债投资结构,增加转
移支付等措施,达到缩小地区差距,促进
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 如何提高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采取“改
革与转型”模式,着眼于企业制度改革,着
眼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存量
调整与增量调整”并重的财政政策,优化 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工业结构,调整“全能型”大企业组织结
构,适当收缩国有经济战线,城市中心区
域要“退二进三”(第二和第三产业),使 ?太原030006)赵文生(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拥有一个能适应经济全 ? 中图分类号:F810文献标识码:A球化和国际产业发展趋势、产权明晰和机
制灵活、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经济增长 试转化、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农民科技培区域。财政调控要继续支持东部地区制度 内容摘要:本文提出在政府财政资金 训等。支持粮食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主 创新,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对中西部地区 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应通过走内涵式 要是支持生态恶化的重点地区改善生态环 改革之路,慎重选择财政资金的战略 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境,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 投放,认真做好财政资金的战术控制, 西部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保护与开础。支持生态建设,主要是支持生态恶化 实现转变财政资金的管理模式,将有 发”,重点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 限的财政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用。 的重点地区改善生态环境,为国民经济和 环境保护和建设,加强农业和调整产业结 关键词:财政资金 使用效率 战略投 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支持抗灾救灾, 构,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改善 放 战术控制 主要是支持抗御洪涝灾害、动植物病虫害 生产和生活条件,保障落后地区基本公共 和其他一些自然灾害,帮助受灾地区和群 服务水平。 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众恢复生活生产。支持扶贫开发,主要是 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在逐步实现由不均
支持贫困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 进步,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逐步加衡发展向均衡发展的战略转移,这是我国 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支持农村社会事业 随深和不断扩大。政府事权的扩大,渐近式改革的重要特色。先分区域分块改
发展,主要是支持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 革,实现阶段性成果,最终走区域协调发 需要更多的支出,财政资金的使用构成了化等事业,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支 展之路。所以充足资金的投放也会进行动 财政资金的需求;财政资金的供给主要来
持农村改革,主要是支持农村深化改革,促 自于税收收入。财政资金的供求缺口从来 态转移。
进理顺农村经济关系,加快农村市场经济 就是财政分配领域的主要矛盾,其突出表 体制建设。现就是需求大而供给少,财政资金总是显 (二)财政支持解决民生问题 建立教示出不足。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只能 育基金制度,中央出台统一是走“内涵式改革之路”,将有限的财政资 政策,具体由省级财政实施,促进教育事 金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用,提高财政资金 业发展,特别是要保障义务教育费用的 财政资金的战术控制的使用效率,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良好 及时到位,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即体 (一)建立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评价 局面中,实现财政与经济的良性循环。现了规则的公平,又保证了起点的公平。 指标支持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建立新 财政资金投放到具体项目上,就要考 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解决看病难、 虑战术控制问题。可以建立如下的评价指 财政资金的战略投放看病贵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实 标:E=O/I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注 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国家重点文物保 其中:E 为财政资金使用效率;O 为产 重整体利益,放眼长远利益,社会效益至 护等项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促 出或效果;I 为财政资金投入。 上”。所以,政府要研究宏观经济中财政资 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健全社会 1.对于产出或效果可以用货币计量的 金的“资产组合”问题,将有限的财力进行 保障体系,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 情况。如果政府对某一项目得出投入不止 最佳组合。度,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最低保障制 一次,而是多期投入,考虑投入时应将多 (一)财政支持“三农”问题 支持农度,以及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和进城农民 期投入折现后求和,即 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大工的社会保障等。江大河的治理、中小型基本农田水利设施 (三)财政支持区域发展战略 各地政
建设、农业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大宗农产 府因地制宜地选择发展模式,
品商品基地建设、乡村道路建设、农村电
网改造、人畜饮水设施改善等。支持农业 为 t 时刻的财政支出;t 为距离基期C t 科技进步,主要是农业科研、科技成果中 的时间;r 为折现率;n 为时期数。
同样,如果政府将资金支出后,其产
出即收益是一系列的流量,也应将系列收析的重要依据。当经济中的某些关键因素性和非竞争性两个领域。因此,在我国应
发生变化后,要及时作出调整,实现财政 益流量折现,即: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双结构国企模式,这既
支出的动态化和科学化管理。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现实分类,又是改革方
4.激励设计。由于财政部门与预算单 向。在竞争性领域实行政企分开,在非竞
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财政部门很难准 争性领域实行政企合作。其它符号与B 为t时刻的财政收益; t完善国库管理制度,规范国库单一账 确知道预算单位的某项支出项目的合理数 前 面的含义相同。 户体系运作,在保证流动性与安全性的前 量,而且监督成本非常高,为此,财政部2. 对于产出或效果不能用货币计量 提下,研究国库资金的收益性课题。深化 的情况。如果政府支出后,其产出不能 :理想的财门可设计如下的激励模型:Q 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健全政府采购法规制 f 用货币计量,这时我们作这样的假设,只 政支出数额;Q :实际的财政支出数额;度,对自主创新产品通过政府采购给予支 要政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就认为产出 B :财政部门支付给预算单位的奖金数 持,建立政府采购全国网络技术。是相同的,即 O 为常数,这时根据公式 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并逐步 额。如果 Q<><γ)。将财政预算资金分散使用与管理,转变为 预算单位得到的奖金数,可以有预算="" 1.目标值确定。首先,针对所设计的问="" 集中管理与分散使用,提高财政资金的利="" α、β、γ="" 单位自由支配。通过合理选择题进行资料收集。确定合理的样本容量,在="" 用效率。将各单位的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 的系数,能产生预算单位透露真实支出水="" 可行的技术与合理的经济之间找到一个均="" 审批权,由单位集中到财政核算中心。="" 平的激励。衡点。其次,对数据进行合理的整理,根="">γ)。将财政预算资金分散使用与管理,转变为>
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处理。再次,利用多
元线性规划方法找出经验公式,对影响因 转变财政资金的管理模式 素进行显著性检验,最终确定回归方程。最 深化预算管理改革,解决预算编制中 后,根据回归方程预测产出水平。1. 陈共. 财政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的“粗”和“迟”问题,完善部门预算,逐 特别注意的是,政府财政支出后,所 社,2000 步实现预算的完整性、精细性、综合性和 要达到的目标不止一个,这时就要组成专 2. 崔满红. 中国财税理论前沿问题研 统一性。针对我国的特色,建立国有资本 家团对各个目标进行重要性分析,赋予不 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经营预算制度,我国的国有企业跨越竞争同目标值不同的权重。如果产出不止一个,
并且不能用货币计量,可以采取综合评分 的办法进行分析。笔者把根据回归方程预测的产出作为 影响。接下来进一步对产业集群内产业链 目标产出,然后与投入额相比得出评价指 规范竞争秩序。但同时也加剧了企业之间 同一环节的企业之间的竞争进行了剖析,标的财政使用效率目标。的竞争(Harrison 、Bennett,1994)。 并结合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讨论了产业集 2.综合分析。如果实际产出达到或超 群内企业之间竞争的形态演进,认为从初 括,当然,这个演进过程只是一种抽象概 过目标值,说明财政支出效率较高;如果 建期到成熟期集群内的竞争形态也是一个 并不是说什么阶段就一定只存在这种 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值,说明财政支出效 演进的过程:对抗的竞争宽容的竞争 —竞争形态,事实上,每个阶段各种竞争形 率较低,需要寻找原因。再退一步思考,即 —合作的竞争,而且当对抗式竞争占主 态是交织存在的,只是哪种占据主流和企 使达到预期,也只能说明财政支出效率达 流时,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发生 业使用的频度比较高。例如在成熟期,当 到历史平均水平,继续分析有无改进的可 过度竞争的风险很高,江西景德镇陶瓷产 市场需求萎缩或者市场容量增加的幅度远 能。作进一步的分析,一般采用正交试验 业集群、浙江永康小五金集群的实例也证 低于产品增加的速度时,对抗式竞争又会 方法,这样可以节约成本。在经济领域中, 实了集群内过度竞争的存在性。这为笔者 成为主流。企业当对抗式竞争占主流时,集 不同地区或国家的历史现成资料,给我们 群内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发生过度竞争 提供了一个自然的历史试验。通过趋势图, 的风险很高。 怎样规避这种风险以及如何治理提供了基 进一步研究集群内过度竞争的发生机制、分析和研究继续改进的可能性。 础,也为集群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一3.建立数据库为今后决策提供可靠依 结论分析 些有益的铺垫与探索。据。根据理论分析来指导实践,但是经济
本文首先简述了竞争的一般理论,包 领域是非常复杂的,不能把得出的理论值
括竞争的含义、功能和状态等,然后结合作为教条,应不断进行数据的微调,即用 1. 蔡宁,杨旭. 企业协作竞争行为与 已有研究分析了产业集群与竞争,认为产 试错法逐步找到接近帕累最优的要素组合。 集群竞争力的关联机理[J]. 经济管理, 业集群与竞争二者之间并不矛盾,我们鼓 将这些珍贵的资料分类归档,作为经济分 2002励适当的竞争,在竞争中成长起来的集群 2.汪涛.市场演进中的竞争战略[J].中 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但要注意规避过度 竞争,过度竞争会给集群的发展带来负面
国软科学,1997
商业时代 (原名 《商业经济研究》) 2007年3282 期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浅谈如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