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输血要求
◇ 临床护理 ◇
结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输注血浆 、 红细胞的分析和护理
刘凤平 袁秀娟 徐灿丽
(安徽省立医院普外科 , 合肥 230001)
成分输血既能缓解血源紧张 , 又能针对性地满足患者对 血液成分的需要 、 减少输血的副作用 。随着血液成分分离技 术日臻完善 , 成分输血已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 成为外科患者 受血的主要方式 。 近年来 , 我科手术患者成分输血已经占输 血总量的 80%以上 。现就 271例结肠癌行根治术患者接受 成分输血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1 临床资料
收集我科 2000年 1月~2002年 12月明确诊断的 271例 结肠癌接受根治术患者的输血相关临床资料 。其中男 146例 , 女 125例 , 平均 54. 4岁 (27~71岁 ) ;271例患者中有 168例患者接受输血治疗 , 其中接受全血者 17例 (平均 800ml ) 、 红细胞 96例 (平均 314个单位 ) 、 血浆 55例 (平均 700ml ) ; 同 时接受成分输血和全血输血者 2例 , 纳入全血组分析 。数据 经 SPSS1010软件统计分析 。结肠癌患者接受的成分输血主 要是围手术期输注血浆和红细胞 , 补充血红蛋白 、 血浆蛋白和 血容量 。 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成分输血可以降低总住院费用 和住院天数 、 减少输血相关并发症 。
2 护理
2. 1 红细胞输注的护理 由于红细胞制剂有形成分相对较 多 、 全血粘稠度高 , 红细胞压积 ≥ 70%, 与其他成分血和全血 输注有许多不同之处 。 洗涤红细胞及冷冻红细胞必须在制备 后的 6h 内输用 , 以免发生细菌污染 。我科常规选择手背或 肘正中较大血管 ; 输注前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和针腔 ,16g 或 18g 针头穿刺 , 滴速 5ml ? min -1以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及循环 系统耐受情况 ,10~15min 后可适当加快输注速度 , 但输注 1个单位红细胞时间最长不超过 1~2h 。 输注前须将血袋反复 颠倒数次 , 使紧密的红细胞充分混匀 ; 发生堵塞时 , 要马上更 换输血器 , 切不可强行挤压针头内血凝块 , 以免造成血管栓 塞 ; 我科在少量输注 RBC 时不用晶体液稀释 , 而直接输注 , 如 果出现滴注不畅 , 则可将 30~50ml 生理盐水通过 Y 形管加 入血袋内稀释 。
大量快速输注库存冷血 , 可以引起静脉痉挛 、 体温下降 、 麻醉病人苏醒延迟 ; 当输血速度超过 50~100ml ? min -1或更 快时 , 可引起心脏停搏和死亡 。 在 1d 内输注 RBC 超过 2单 位时 , 我科用血液加温器将血袋置于 32~35℃ 轻轻震荡 , 恒 温水浴 15min 左 右 ; 水 温 不 超 过 37℃ 、 血 袋 温 度 不 超 过 35℃ , 以免造成 RBC 破坏 、 引起急性溶血性反应 。加温过的 血液不能再放入冰箱保存 , 应尽快输注 。
红细胞制品内不能加入任何药物 , 如乳酸林格液 、 葡萄糖 盐水等 , 以防发生凝集或溶血反应 。 我科严格掌握 RBC 输血 的指征和护理 , 输血反应率很低 。 没有发生输血引起的发热 ; 3/96例 (3112%) 发生皮肤瘙痒或荨麻疹等皮肤变态反应 , 均 在减慢输血速度 、 肌注抗组胺类药物后康复 , 没有出现严重并 发症 。 2. 2 血浆输注的护理 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 , 主要成分有 蛋白质 、 脂肪 、 无机盐 、 凝血因子及大量化合物 (如激素 、 维生 素等 ) , 具有营养 、 运输 、 维持渗透压 、 免疫 、 凝血和抗凝 、 酸碱 平衡等作用 1。 常用的输注血浆种类有新鲜血浆 、 普通冰冻 血浆和新鲜冰冻血浆等 3种 ; 我科主要使用后两种 。普通冰 冻血浆采用 4℃ 环境下的一般保存方法 , 不稳定的 Ⅴ 、 Ⅶ 、 Ⅷ 因子会随保存期延长而活性降低 , 短期内不能大量输注 ; 新鲜 冰冻血浆是采血后 6h 内分离血浆 , 在 1~2h 内于 -30℃ 冻 成冰块 , -20~-30℃ 保存 ,1年内使用 , 富有 Ⅴ 、 Ⅶ 、 Ⅷ 因子 和抗体 。
冷冻血浆于 37℃ 水浴加温解冻 , 此间部分纤维蛋白原已 经转变为纤维蛋白 、 出现不能融化的沉淀物 , 容易形成栓子 , 输注时使用带滤网的输血器 ; 融化后的冷冻血浆为半透明 、 淡 黄色液体 , 如有异物或不溶物时 , 不能输注 。 我们常规选择手 背或肘正中较大血管 , 输注前用生理盐水或晶体液冲洗管道 , 16g 或 18g 针头穿刺 ; 控制滴速在 5~10ml ? min -1, 以观察 有无输血反应及循环系统耐受情况 ,10~15min 后可适当加 快输注速度 , 但输注 200ml 的时间最长不超过 1~2h 。完全 融化的血浆应尽快输用 、 并且一次输完 , 不可放在 10℃ 环境 中超过 2h , 也不可再冷冻 ;4℃ 环境中暂存时间亦不可超过 24h 。
血浆制品内也不能加入任何药物 , 如乳酸林格液 、 葡萄糖 盐水和抗生素等 , 以防发生过敏 、 凝集或溶血反应 。 我们在输 注前严格控制输血浆的质量和适应证 , 输注过程中严密观察 输注后的反应 、 出现情况及时向责任医师汇报 、 根据出现的不 适制定护理措施 , 输血反应发生率很低 。 55例接受血浆输注 患者中 2例发生输血引起的发热 (3163%) ,1例较轻经过减 慢输血浆速度 、 物理降温即恢复 ; 另 1例出现寒战高热 , 经过 停止输注血浆 、 物理降温 、 静脉应用琥珀酸氢化考的松后康 复 。 本组中有 4/55例 (7127%) 发生皮肤瘙痒或荨麻疹等皮 肤变态反应 , 均在减慢或停止输血浆 、 肌肉使用抗组胺类药 物 、 局部对症处理痊愈 , 没有出现威胁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 3 讨论
外科肿瘤患者 , 尤其使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对输血要求 的并不是全部血液成分 , 通常只需要补充血液中白蛋白和血 红蛋白 , 维持循环血量和渗透压 , 加强免疫功能 , 减少手术后 感染机会 、 促进机体康复 ; 输注全血还可能增加结肠癌根治术 后的复发率 2, 因此成分输血将成为围手术期输血的主要模 式 。 由于目前血液成分分离技术成本较高 , 成分输血平均费 用没有明显降低 ; 本组回顾性研究中平均成分输血费用高于 全血输血组 , 但是 , 并不增加患者的住院总费用 , 而且降低住 院天数 、 减少输血相关并发症 。
成分输血 、 尤其是分离不十分彻底的血浆 , 依然有发生输 血相关并发症的可能性 , 输注过程中应该掌握适应证 、 三查八
?
4
1
? 安 徽 医 药 A nhui Medical and Pharm aceutical Journal 2004Apr ; 8(2)
对 、 作好输血护理 。 输血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确切机制还 在研究 之 中 , 有 研 究 认 为 人 类 血 小 板 源 性 CD40的 配 体 CD154可能是发热的关键因素 3。后者是一种强有力的环 加氧酶 2和前列腺素 E 2的诱导剂 。 至于输血后变态反应 (如 荨麻疹 ) 可能是供血者曾经服用某些受血者过敏的药物或食 物 ; 更常见的原因是受血者体弱 、 对异体蛋白起 Ⅱ 型变态反 应 ,IgG 、 IgM 抗原激活抗体 ,C 3a 、 C 5a 可以使肥大细胞释放组织 胺 , 诱发荨麻疹 。 本组分析发现 , 从发热 、 皮肤变态反应等并 发症角度上看 , 单纯为了补充蛋白质 、 营养和循环血量 , 输注 红细胞比输注冷冻血浆更具优势 。
参考文献
1 何威逊 . 血浆输注和血浆置换 .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 1997; 12(4) : 204~5
2 宿 跃 , 赵 鹏 . 围手术期输血对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率影响 . 中国肿瘤临床 ,1994; 21(2) :85~7
3 Phipps RP , K aufman J , Blumberg N. Platelet derived CD154(CD40 ligand ) and febrile responses to transfusion. L ancet , 2001; 357 (9273) :2023~4
(收稿日期 :2003211230)
三查七对制度在病区药疗工作中的应用
赵桂红
(安徽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部摆药室 , 蚌埠 233004)
摘要 阐述三查七对制度在综合医院病区药疗工作中的具体 操作方案 , 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所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 提 出应加强配药各环节的查对 , 有效杜绝各种配药差错的发生 , 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 更好地为住院患者服务 。
关键词 病区药疗 ; 三查七对制度
卫生法是调整人们在卫生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 行为规范和总和 , 包括与卫生有关的所有法律 、 法规 、 规章制 度及规范性文件等 , 由国家制定和认可 , 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 其实施 1。 医务人员操作原则中的三查七对制度就是这样一 种常规制度 。 研究表明 , 有近一半的护理差错事故是由于不 严格执行这一制度造成的 2, 因此 , 严格规范地执行这一操作 常规是降低差错发生率 , 确保医疗安全的有效保证 。 那么 , 这 一制度如何在病区药疗工作中应用呢 ? 我们进行了探索 。 1 三查七对制度在病区药疗工作中执行的必要性
口服给药法因其具有方便 、 安全等特点而成为临床最常 用的给药途径之一 3。 病区摆药室的主要任务是向住院患者 准确配发质量合格的口服药品 。 病区护士于每天医生查房后 将药盘 、 药剂卡送到摆药室 , 摆药人员按药剂卡将口服药每餐 一杯摆在一次性药杯内 , 再送至各病区 , 这一过程看似简单 , 却存在着因疏忽大意导致差错事故发生的隐患 。
由于综合医院病床数较多 , 配药量大 , 药品品种多 , 药品 以拆零配发 , 许多药片大小 、 颜色 、 形状相近 , 摆放在药杯内难 以辨认等 。 为了杜绝差错 , 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 我们制定较为 完善的三查七对制度 。
2 病区药疗工作中三查七对制度的具体方案
2. 1 三查七对制度的内容
2. 1. 1 三查 摆药前查 、 摆药过程中查 、 摆药后查 。
2. 1. 2 七对 对床号 、 姓名 、 诊断 、 药名 、 剂量 、 用法 、 给药时 间 。
2. 2 摆药前查对
2. 2. 1 严把质量关 药剂质量的优劣 , 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健 康 , 甚至生命安全 4, 因此要定期检查药品 , 凡有药品过期 、 霉 变 、 风化 、 潮解 、 变色 , 或无生产日期 、 批准文号 、 产品批号 、 有 效期等药物均不能使用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 摆药前将药品 准备好 , 每位摆药人员准备一组药品 , 药品按药理作用分系统 摆放 , 常用药品放明显易取处 , 瓶签上有清晰的中英文名称和 规格单位 , 便于取药时核对 。
2. 3 摆药过程中查对
2. 3. 1 摆药过程中应集中精力 药剂卡是病人服药的凭据 , 摆药过程中应核对药剂卡床号 、 姓名 、 药名 、 剂量 、 用法与药盘 内小药卡上一致 , 按药剂卡上药物顺序摆 , 不可间隔摆药防止 遗漏 。 取药前看清瓶签上药品 、 剂量 , 准确配发 , 取药后药瓶 及时放回原处 , 并再次核对药名 , 剂量 。 特殊药物如 :洋地黄 , 用包药纸包上 , 写明药名 、 剂量 ; 夜间服用的催眠药物也用包 药纸包上并写明药名 、 剂量和服药时间 , 便于核对 。 当一位病 人口服药摆齐后 , 配药者本人先逐片核对 , 再核对总片数 , 核 对确认后方可配发下一位病人的药品 。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 新药日益增多 , 临床医 生 、 护士有时对其剂量 、 用法不熟悉 , 常有差错发生 , 因此摆药 过程中发现药剂卡上有药名张冠李戴 、 用法错误 、 剂量不准 、 药物间有配伍禁忌等应及时与病区主班护士取得联系 , 说明 情况 , 核实后方可配发 。
21312 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 , 不同厂家生产的同种药品的外 形 、 颜色 、 剂量单位不相同 , 因此在配药过程中如果药物用完 需添加新药时 , 除核对药名外 , 还应核对剂量 、 颜色 、 外观形 状 , 如有不同 , 则应从别组分匀使用 , 待其用完后再集体添加 新药 , 以防不同剂量 、 颜色 、 剂型的药品混在一杯内引起患者 误解 , 使用新药时应在药盘内留有纸条说明 , 便于病区护士核 对 。
2. 4 摆药后的查对 一个病区的口服药全部摆完后 , 当班人 员应进行交叉核对 , 即甲核对乙摆的药 , 乙核对甲摆的药 , 以 防本人摆错 , 由本人核对时凭旧印象再次错认 。
3 病区药疗工作中三查七对应用的效果
3. 1 减少了临床医疗差错的发生率 病区摆药室供应全院 所有住院病人的口服药 , 药品品种繁多 , 有许多药物中文药名 相似如他巴唑与地巴唑 , 肝泰乐与安泰乐 , 脑复新与脑复康 , 有的药物外文药名相似如 Nifedipine (心痛定 ) 与 Nimodipine (尼莫地平 ) ,Berbamine (升白安 ) 与 Breberine (黄连素 ) ,RFP ? 1 4
1
?
安 徽 医 药 A nhui Medical and Pharm aceutical Journal 2004Apr ; 8(2)
范文二:输血科冰箱要求
【摘要】 加强输血科储血冰箱的管理对保持血液冷链完整性、保证血液质量极为重要。加强输血科储血冰箱的管理,在保证血液质量的同时,也关系到临床输血的疗效,减少了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了临床安全输血。
【关键词】 输血科; 储血冰箱
储血冰箱是输血科最为常见的医疗设备,也是血液在输血科储存的主要场所。加强输血科储血冰箱的管理对保持血液冷链完整性、保证血液质量极为重要。加强输血科储血冰箱的管理,在保证血液质量的同时,也关系到临床输血的疗效,减少了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了临床安全输血。
1储血冰箱的放置环境
输血科储血冰箱应该根据要求逐一编号,分区放置,每台冰箱之间和墙体之间应有一定的间隔(保证冰箱的散热) 。根据冰箱说明所示的放置温度和湿度,必要时配备空调和加湿器。
2贮血冰箱内血液制品的摆放
2.1分类放置不同的血液成分对保存温度的要求是维持其功能和疗效的必要条件,因此,不同的血液成分应分类放置于不同的储血冰箱里。
2.1.1全血和红细胞储存在2℃~8℃的冰箱内,因为这样的环境降低了血液主要供能物质葡萄糖的消耗,有利于红细胞储存能量,并且抑制了细菌的生长速度,防止溶血。
2.1.2新鲜冰冻血浆的冷沉淀-20℃以下保存,阻止了Ⅴ因子和Ⅶ因子的衰减,保证了凝血功能。
2.1.3血小板20℃~24℃振荡保存,均匀摆动,防止血小板聚集。
2.2血液摆放要求血液的存放数量、存放间隔、存放位置、冰箱开门次数等均对冰箱温度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摆放血液时,不能在靠近冰箱壁的位置摆放(冰箱壁处温度较低,易引起红细胞溶血) ,血袋应有序摆放,袋与袋之间有间隔,避免局部温度高低不同,尽量减少开关门的次数,以保持冰箱内温度恒定。 3冰箱温度监测和记录
3.1冰箱温度的监测
3.1.1无显示温度值的冰箱用经权威计量部门校准的数显温度计检测冰箱内温度。
3.1.2有温度显示的冰箱用经校准的温度计来校准冰箱感应探头显示温度值,以达到对储血冰箱温度的监测。
3.2冰箱温度的记录
3.2.1每天2次 由血库工作人员对所有的储血冰箱逐台监测温度,并记录到粘贴在箱体外侧的温度表格(应标示有该冰箱的温度范围,超出所示的温度范围的处理方法、除垢除霜记录等信息) 和输血科交接班记录中。
3.2.2温度报警处理冰箱温度超出所示的温度范围时,冰箱的自动报警装置启动,发出警报声,工作人员在收到报警信息后,应分析温度失控原因,采取果断措施保证冰箱温度恒定并记录。
4冰箱的消毒
4.1冰箱壁每周用84消毒液对内外壁消毒一次,并有消毒记录。
4.2冰箱内空气消毒甲醛熏蒸和三氧消毒法均可有效的改善冰箱内的空气环境,达到冰箱内空气消毒的目的。
4.3消毒效果的监测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并有检验报告单和记录。无真菌生长,培养皿细菌生长菌落按采样10min 小于8cfu 或者小于200cfu/m3为合格。
5断电等意外事件的处理
当冰箱遭遇各种不可抗力而产生的断电等意外事件时,在断电1h 内应有合适的储存电源供应冰箱,断电超过1h ,应联系当地血液中心或者其他临近输血科,作好血液的运输和储存放置工作,保证血液冷链的完整性。总之,做好储血冰箱的管理工作,是保证血液质量的前提,也是保证血液储存温度、保证血液储存冷链完整性的一部分。只有加强储血冰箱的管理工作,才能不断地完善冷链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不必要的输血不良反应和医疗纠纷。
范文三:医生输血相关要求
输血管理要求
1、输血申请单或交叉备血单应提前送到输血科,并把医生盖章改为签字;
2、填写输血申请单、输血治疗同意书项目要齐全,乙肝检验结果要 用汉字填写如“无”“阴性”“阳性”,如果检验已采但未回报,就填已采待回报。
3、输血病历记录:填写输血前患者症状、化验单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检验结果等输血评估,输血过程中有无输血反应、输血后效果评价。【附 输血病例记录(样)】
4、如有输血反应要及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返回输血科。
5、如急诊患者医生应在第一时间补全申请单、输血治疗同意书。
6、同一患者一天备血量少于800ml 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医师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字后,方可备血。
7、输血800----1600ml 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医师申请,上级医师、科主任核准签字后,方可备血。
8、输血1600ml 以上、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医师申请,科主任核准签字后,报医务科批准,方可备血。
尚志市人民医院
附: 输血病例记录(样)
输血前评估: 年 月 日 时 分
该患者诊断:--------------。今日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患者有出血或倾向,贫血外观,主诉:昨夜出血较多,现仍有出血,头晕乏力。综合上述指标,该患属于输血治疗适应症,给予(-----)型红细胞悬液----单位、血浆(----)ml 、血小板(——)治疗量、冷沉淀(-----)单位等。以纠正贫血。
已向患者(或家属)履行告知义务,说明了输血目的和风险,以及输血相关检查项目。患者(或家属)同意输血治疗,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医生签字
该患者于--------时开始输血,于---------时输血结束。输血过程顺利,无不良输血反应。明日复查血常规,以平价此次输血后效果。
医生签字
输血后效果评价:年 月 日 时 分
今日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现患者一般状态转佳,主诉头晕乏力缓解,贫血外关有所改善。综合上述指标,可以判定昨日输血有效。因病人贫血较重还有出血,预约明日输血:向患者(或家属)履行告知,给予(-----)型红细胞悬液----单位、血浆(----)ml 、血小板(——)治疗量、冷沉淀(-----)单位等。以纠正贫血。 医生签字
范文四:输血记录要求
输血记录要求
病历书写原则: 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1、输血记录是整个输血诊疗活动的客观记录,它完整、 连续地记录了血液从入库到临床输 注的各个环节、各过程,与诊疗病史一样具可追溯性。输血记录的基本要求(十个字)真实、准确、及时,可追溯性。
2、在处理有关医疗纠纷、事故、法律诉 讼时,可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法律效用。
3、同时,也为输血医学的科学研究、教学以及 相关疾病调查提高回顾性的档案资料。
4、 临床输血记录,除了“四单” (输血治疗同意书、临床输血申请单、输血交叉记录单、输血 不良反应回报单)以外,还包括病程记录、医嘱、护理记录、手术记录、麻醉记录单、辅助 检查申请(报告)单以及病历首页的输血相关信息等等。
(一)、输血(血液制品)知情同意书
1、逐项填写,不得空项、漏项,字迹清楚;输血目的、预选输血成分填写必须符合输血 技术规范。
2、紧急输血要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先配血输血, 并在输血前应抽取血液备查各项输血前传 染病检测后, 补填检测结果; 输血前传染病检测报告单应将送检时间、 检验时间精确到分钟。
3、无近亲属签字、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必须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 备案。
4、输血(血液制品)知情同意书 医患双方签字应精确到分钟; 谈话时间与签名时间要有时间差; 患者授权代理人签字 时要注明与患者关系。
5、无近亲属签字、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必须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 备案。
(二)临床输血申请单)
1、输血由主治医师以上任职职称的医师提出申请, 逐项、 规范地填写 《临床输血申请单》 , 不缺项漏项,字迹工整。
2、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 800 毫升(不含)以下的由上级医师核准签发;800-1600 毫升由上级医师审核以后,报科主任核准签发;1600 毫升(含)以上的经科主任核准后, 报医务科批准。
3、申请医师、上级医师、科主任必须本人亲笔签字,不得替他人签名。
4、未按规范履行审批签字手续的输血申请,输血科不得配血发血。
(三)配血、输血记录单
1、交叉配血报告单交叉配血中定血型和配血一定要一人操作,另一人核对,即使一人上班,也 要反复核对并签名。
2、交叉配血报告单应逐项填写,配血、发血、取血时间精确到分钟。
(四)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其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五)输血护理与记录
1、输血前进行基线观察:体温、血压、脉搏等一般状态
2、输血过程中:从输血开始前 15 分钟起密切观察。比如输血小板后,应观察患者出血 是否减轻,有无新的出血倾向等
3、输血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作好护理记录
(六)输血前评估
输血前评估的主要依据和内容如下:
患者主诉 ,病史回顾 ,临床表现,适应征 ,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 ,预期临床转归 ,患者知情选择(患方签署临床输血治疗同意书时的态度) ,社会健康与医疗保险 ,经济
(七)输注后评价:输注后评价2次
1、输注后评价—输血当天有输血记录,输血病程记录要反映输血适应症,输注的血液制品种类 、剂量和血型,输血过程观 察情况,有无输血反应以及输血反应处置措施。 输血过程中至少观察二次。
2、输血治疗后第二天评价,应根据输血治疗目的,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相应的 实验室检测,并观察患者病情有无好转、临床表现是否改善等,做出输血治疗疗效评价,并 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输注后评价标准通常是:
(1)临床转归:精神状态、一般情况、原有症状或体征的变化。甚至包括患方对本次输血 过程和输血后疗效的认同情况。
(2)实验室检查: HGB 或 HCT、 计数、 PLT 血小板回收率 (RPR)PLT 计数增高指数 、 (CCI) 、 凝血功能等。
血液输注无效及其处理 血液输注无效处理——判断标准 (3)红细胞输注后贫血症状未得到改善,HGB 或 HCT 继续降低或升高未达到预期
(八)手术记录、麻醉记录单
1、术中输血的要在手术记录和麻醉记录中记录出血数量,输注的血液制品种类 、剂量 和血型,有无输血反应以及输血反应处置情况。
2、输血量与发血量一致。
3、术中紧急配血输血的应及时补开医嘱。
(九)输血医嘱:
1、输血医嘱应明确输注的血液制品种类 、剂量和血型。
2、医嘱执行时间和执行人签名清晰。
3、备血医嘱和输血医嘱明确清晰,未执行的备血、输血医嘱应红字取消。
4、医嘱血液制品种类 、剂量应与配血发血单、护理记录单、输血病程记录、麻醉记录 单等一致。 应完整、正确、规范填写病历首页中 ABO 血型、
(十)输血病案首页
应完整、正确、规范填写病历首页中 ABO 血型、
范文五:输血护理要求
关于印发《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
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www.moh.gov.cn 2011-06-23 17:26:34
十三、密闭式静脉输血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 评估患者年龄、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合作程度。 2) 了解血型、输血史及不良反应史。
3) 评估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
4) 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二,操作要点。
1) 按相关法规要求双人核对输血相关信息。
2) 建立静脉通路。
3) 输注生理盐水。
4) 床边双人再次核对。
5) 消毒血袋导管,插入输血器。
6) 调节滴速,输血起始速度宜慢,观察15min患者无不适后根据病情、年龄及输注血液制品的成分调节滴速。
7) 输血完毕,用生理盐水冲管,记录。
,三,指导要点。
1) 告知患者输血目的、方法,告知患者及家属输血中的注意事项。 2) 告知患者输血反应的表现,出现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四,注意事项。
1) 血制品不得加热,禁止随意加入其他药物,不得自行贮存,尽快应用。 2) 输注开始后的15min以及输血过程应定期对患者进行监测。 3) 1个单位的全血或成分血应在4h内输完。
4) 全血、成分血和其他血液制品应从血库取出后30min内输注。 5) 连续输入不同供血者血液制品时,中间输入生理盐水。 6) 出现输血反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畅,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准备,保留余血,并记录。
7) 空血袋低温保存24h,之后按医疗废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