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中国传统节日传说
]【除 夕】
时间: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 释义 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除”,本义是“去”,引申为“易”(交替);“夕”字的本义原是“日暮”,引申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除”乃除旧布新之意。 起源 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 别称 “除夕”在古时有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别称。称呼虽多,但总不外乎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编辑本段]【春 节】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 英文:The Spring Festival 释义 春节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 起源 春节的来历,在我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为“春节”,因而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相关传说 年: 人们常把过春节说成“过年”,而“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据说,在很古的时候,世界上有一种最凶恶的野兽叫“年”。它生长得比骆驼还大。跑起来比风还快,吼起来比雷还响。它一出来,见人吃人,见畜伤畜,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天神为了惩罚“年”,把它锁进深山,只许它一年出山一次。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了“年”有“三怕”——怕红颜色、怕响声、怕火光。于
是,有一年腊月三十晚,大伙在门口贴上红纸,不断地敲锣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里彻夜点上灯。“年”晚上来了一看,家家灯光通明;一听,处处放炮声,吓得它不敢进村。白天它又偷偷下山来,见还是户户门上红,遍地咚咚响,吓得它胆颤心惊,调头又跑回去了。从此后,“年”一直没敢再来,据说饿死在深山老林里了。后来,人们才把防“年”、“驱年”,变成安安稳稳地过年了。“年”没有了,但是过年的习俗仍保持着。鲜红的春联,辉煌的灯火,清脆的爆竹,响亮的锣鼓,年年如此。 适用地区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加蕴味无穷。 习俗 守岁 放鞭炮 贴春联 拜年 演变 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元旦与春节的关系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
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编辑本段]【元宵节】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英文:Lantern Festival 释义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习俗 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 演变 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最迟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
[编辑本段]【打 春】
释义 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 来源 为什么这么叫呢,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种风俗,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亲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打春”。 习俗 山西民间流行着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讲的就是打春牛的盛况。
[编辑本段]【寒食节】
时间:清明节前一天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 来源 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子推。介子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子推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以寒食表示悼念。后来便形成了在寒食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编辑本段]【清明节】
时间:农历三月初八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公历4月5日左右) 释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习俗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
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编辑本段]【端午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英语:Dragon Boat Festival 释义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初五”是恶日,因而避讳“五”,改为“端午”。 来源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习俗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
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艾叶菖蒲榕枝: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榕枝,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当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唯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相关诗词 五月五日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
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午日观竞渡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午日处州禁竞渡 (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 五日?选一(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乙卯重五诗 陆游(南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七律 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
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浣溪沙(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菩萨蛮 (宋?陈与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渔家傲(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端午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编辑本段]【七夕节】
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来源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我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所谓乞巧,即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习俗 妇女于七夕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 [编辑本段]【重阳节】
释义 重阳节,也叫双九节,古代以九为阳,六为阴,双九就是重阳,固称重阳节。 演变 阴历的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同时也是中国的敬老节。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习俗 每到重阳,人们就会想起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是人们敬老爱老、思念双亲、渴望团圆的日子。具体习俗如下所列: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
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
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喝重阳酒 “重阳酒”即用优质糯米酿成的甜酒,于重阳节装进小陶瓷坛子密封保存。可能是因为温度和湿度比较适宜,所以酿出的酒特别醇,是米酒中的上品,甜纯美,男女老少皆宜,起源于西北少数民族。 “重阳酒”即“菊花酒”。每年重阳节时,最早的菊花花骨朵已长成,欲开花时,这就是制作“重阳酒”的上好的材料~ 注:历史上也有农历七月十三为敬老节的说法。但于1989年时修改.
时间:农历九月九日。
[编辑本段]【中元节】
时间:七月十五 来源 正月十五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 七月十五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 十月十五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汉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汉族传统民俗,旧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与正月十五日的上元节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节同为古老传统节日。 习俗 中元节是道教节日。道教认为,"三元"是"三官"的别称。上元节又称"上元天官节",是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辰;中元节又称"中元地官节",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诞辰;下元节又称"下元水官节",是下员解厄水官洞阴大帝诞辰。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 佛教徒在这一天要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也叫盂兰盆斋、盂兰盆供。盂兰盆会唐代即已盛行,晚清年间,北京有八百四十多座寺庙,有条件的,如广济寺、法源寺、拈花寺、广化寺、嘉兴寺、长椿寺等都举办规模不同的盂兰盆会和中元法会。民国以来,北海公园、中山公园
音乐堂等处历年此时都有"追悼阵亡将士法会"。用番(喇嘛)、道(道士)、禅(和尚)三台经,供着一个"海陆空军阵亡将士"的牌位,进行公祭。 中元节期间,老北京还有举行制法船、放荷灯、莲花灯、祭祖、唱"应景戏"等活动。
[编辑本段]【中秋节】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来源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习俗 中秋夜人们会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到庭院赏月。 相关诗词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
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编辑本段]【冬 至】
时间:农历十一月初七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习俗 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编辑本段]【腊八节】
时间:农历腊月初八 来源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初八这一天,旧俗要喝腊八粥。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习俗 喝腊八粥
[编辑本段]【节日表】
以下节日未特定说明皆按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来算: 1、正月初一 春节,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2、正月初五 路神生日 3、正月十五日 上元节(元宵节) 4、二月初二 春龙节 又叫龙抬头 青龙节 5、二月十五 花朝节 6、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 7、三月初三 上巳节 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8、春分后十五日 清明节 9、四月初八日 佛诞日,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 10、五月初五 端午节 11、夏至节 12、六月六 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 “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 13、七月七, 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 14、七月十五 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 15、七月三十 地藏节 16、八月十五 中秋节 17、九月九 重阳节 18、十月初一 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19、十月十五 下元节 20、十一月二十二 冬至 21、十二月八 腊八节 22、腊月二十三 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23、腊月的最后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还有几位圣贤的诞辰日: 关帝诞:六月廿四 至圣先师孔子诞:八月二十七 苍颉至圣先师诞 :三月廿八 鲁班公诞:六月十三(五月初七) 伏羲诞辰:五月十三(传说中龙的生日) 炎帝神农诞:四月二十六 黄帝诞辰:二月初二 诸葛孔明诞辰:七月二十三 孟子诞辰:四月初二 岳飞诞辰:二月十五 老子诞辰:二月十五 释迦佛陀诞辰:四月初八 屈原诞辰:正月二十一 六祖慧能诞辰:二月初八 附1: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 祭灶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
浴 腊月二十九 小除夕 正月初二 迎婿日,闺女回娘家。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谷子生日/小年朝 正月初四 迎财神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 正月初七 人日/摊煎饼/吃七宝羹 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 正月初八 谷日/顺星 众星下界之日 也称“祭星”、“接星” 正月初十 石头生日 “石不动”“十不动” 老鼠嫁女 附2:其它节日: “半年节” 有六月十五日的、六月十四的、六月六的、六月五日的、也有六月初一日之说! 观音诞: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十一月十九,观音菩萨的信仰已经超出了佛教的范围,他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愿望! 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三日为妈祖的诞辰日! 七月初一日,俗称开息门 填仓节:中国汉族民间传统祭祀节日,在农历正月二十五日。又叫添仓节、天仓节,是祭祀仓神的节日。
范文二:[中国传统节日的传说]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的传说]中国传统节日 篇一 : 中国传统节日
篇二 : 中国幻想小说的传统
一、中国古代小说的界定
中国当代的幻想小说,是东西方文化交汇与融合之后的产物。,]它既继承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又受到极为深刻的西方文化影响。然而,中国当代幻想小说也因此分为界限分明的两种类型:东方幻想体系和西方幻想体系。严格地说,仙术与魔法,鬼神与精灵、矮人,基于文化体系和观念的不同与抵牾,还是不能容纳在一个体系之中。
在东方幻想体系中,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因子随处可见,无所不在。本文试图谈一谈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过程中,对幻想小说形成的历史影响。换言之,本文试图为中国当代幻想小说溯源。
中国古代,并没有“幻想小说”这一概念。即便是“小说”,其定义与界限也相当模糊。先看一下中国历代对“小说”的论述。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之云“饰小说而干县令”,此意乃谓琐屑之言,非大道所在,与后世所谓“小说”固然不同。
东汉桓谭《新论》言:“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既点明了“小说”的某些特点,与后之小说亦近似,则说明至少此时已出现了在后代看来可称为“小说”的文章。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将小说置于“十家”中不入流之末,虽然可见其鄙夷之态,也使得小说和小说家第一次登上了史书,得到了承认。不过在《诸子略》所列小说的十五家中,又包含了像子书、史书,乃至巫医、术数的著作,内容相当杂乱,可见班固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的作品都归入“小说”,也不是仅仅基于文学特征。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小说的归类就是混乱的。
后世,则大都承袭了班固的观点,将“寓言异记、不本经传、背于儒术者”的论述,比于小道,归于小说;把琐闻、杂志、考证、辩订等无类可归的记录,也一律称为小说。
到了宋代,小说开始有了较清晰的范围,李昉等编《太平广记》时辑录汉魏至五代的小说,即不再把那种没有一点故事性的作品录入。不过这一做法并未得到普遍认可。后世的人对小说的称谓与界定仍很混乱。“说部”之中,往往既有小说,又有见闻杂录,读书笔记。
明代胡应麟曾将小说分为六类,可见一斑:“一曰志怪,《搜神》《述异》《宣室》《酉阳》之类是也;一曰传奇,《飞燕》《太真》《崔莺》《霍玉》之类是也;一曰杂录,《世说》《语林》《琐言》《因话》之类是也;一曰丛谈,《容斋》《梦溪》《东谷》《道山》之类是也;一曰辩订,《鼠璞》《鸡肋》《资暇》《辨疑》之类是也;一曰箴规,《家训》《世范》《劝善》《省心》之类是也。”此六类中,志怪、传奇是货真
价实的小说,箴规绝非,杂录、丛谈、辩订则往往杂乱无章,各体兼而有之。
总的来说,古人并不注意区分什么是小说,什么不是小说,是笔记或杂录,而往往统称之。因此,用现代小说之眼光审视,中国古代小说便被淹没在史书、丛书、笔记、杂录、琐记、丛谈等等之中,面目模糊不清。往往史志之中也有小说,笔记之中也有小说,小说于是各体兼备,神出鬼没,难辨其踪。
要之,中国古代小说之论述和界定与实际并不一一吻合。不能因为“小说”一词出现的年代,而判断之前并无小说产生。同样,中国古代小说,也并不全是幻想小说——但亦不能就此判定,其对幻想小说并无影响。
二、小说的传统和小说之外的传统
中国幻想小说的传统,第一要向小说中寻找,第二,要向小说之外寻找。在小说未产生之前,是文字和语言保留着原始先民最初的幻想。文字与语言成熟之后,形成了文化,催生了文学。当文学与小说建立的那一天起,它们从文化中独立了,虽然仍然与文化紧密相连。文化自身漫长的发展历史,构成了自身的传统,构建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小说与之亦步亦趋,随时受文化的影响而变化,其自身的嬗变又形成了小说文体上的传统。这便是小说自身的传统与小说之外的传统。而中国式幻想既在文化中随处皆是,亦不时见于小说之中,小说外的文体中,浑然一体,难以分拆。
因此,中国幻想小说的传统,也不能不在厘清中国文化与小说的源流中来求解。
三、中国幻想小说的源流
“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神话大抵以一“神格”为中枢,又推演为叙说,而于所叙说之神,之事,又从而信仰敬畏之,于是歌颂其威灵,致美于坛庙,久而愈进,文物遂繁。”
“迨神话演进,则为中枢者渐近于人性,凡所叙述,今谓之传说。”
“故神话不特为宗教之萌芽,美术所由起,且实为文章之渊源。”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的这几段话,明明白白点出神话与传说是文学的渊源,也是小说的母体。神话传说乃先民之幻想,中国幻想小说的源流当向神话传说中寻找。不仅如此,神话与传说故事也一直成为中国幻想小说的主要题材内容。
中国上古的神话传说,由于年代久远,散乱佚失,只是零零碎碎记载于各类典籍中的一些片段。“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这些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不仅是先民观念之体现,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源头与基础。
《诗经》中的某些诗篇,记载民族的历史,其中有对先祖神化的记述,如《生民》写始祖后稷,是他母亲踩了天帝的脚趾印受孕而生的。这即是神话的遗留与变化。先秦的历史典籍如《尚书》《左传》等也保存了一些神话材料乃至帝王异象。这也表明,神话传说以语言文字
记载之后,在逐渐历史化。
这一时期,《山海经》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不仅因为它的成书时间之早,也因为这部描述中国上古地理物产的著作,包含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巫术、宗教、古史、民俗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中国上古历史必读之作。《山海经》中那些荒诞不经、千奇百怪的事物,后来都变成了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重要内容。不仅如此,《山海经》以降、汉魏以迄的描述“游历”和“博物”的著作,还鲜明地体现着文化并未成熟的时代,原始先民浓厚旺盛的求知欲,面对巨大未知的时空的敏感与好奇。直至后代文明逐渐成熟稳定,人们失去那股求知的渴望与冲动,笔记小说才沦为单纯的搜奇记异。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散文开始发达,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出现了较为生动传神的故事人物描写。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故事未必然是真实的,很多时候可以是诸子因时利势为学说观点而虚构。《孟子?离娄下》,储子告诉孟子,齐王派人暗中偷窥你是否与常人不同,孟子于是讲了一个虚构的“齐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在孟子、韩非子、吕不韦、列子等的书中,不仅保存了若干神话材料,其中的一个个寓言故事不仅是起着譬喻的作用,而且可以光彩照人地独立出来,已经能称为小说了。
另一方面,诸子百家博大精深的学说,探讨了世界的方方面面,在随后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过交汇融合,发展变化,以此为基础构成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境界。
庄子是中国幻想小说源流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与孟子等相比,庄
子的想像更恣肆恢弘,奇幻谲诡,塑造了形形色色、异彩纷呈的神话故事与人物。例如,《逍遥游》中不知几许的鲲鹏,绰约多姿的姑射仙人,鲲之化鹏,想像奇丽、夸张而壮观;神人之飘然出尘,境界高逸。整整一部《庄子》,出现的形象、故事凡以百计,全是为了庄子的哲学观点而造。庄子曾真的与赵文王说天子之剑,真与惠子游于濠上,支离疏与南郭子綦真的实有其人,尧、舜、老子、孔子、颜回、许由,乃至鲁哀公、梁惠王之流,都只是供庄子驱使的历史人物而已。庄子制造情节,虚构对话,用小说的形式完成了对大道的论述。《庄子》一书,正如“庄周梦蝶”的譬喻一样,美丽,奇异,充满了幻想色彩。
此亦诸子有意无意为小说之始也。
这一时期另一值得注意的特点是,不同地域的文化形成了不同的神话传说以及民俗。地处南方的吴楚文化,就与中原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特色。在日后,战争与外交频繁交流的时代,南北的思想文化又互相影响浸润。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便体现了这些特点。
楚辞保留了楚文化的大量神话传说。《九歌》中对鬼神的描写,《离骚》中的天界,《招魂》中的地狱,《天问》中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远古历史的长篇追问,在屈原的笔下形成了奇幻瑰丽、凄艳幽渺、色彩斑斓的艺术境界。
秦统一全国,始皇帝焚书坑儒,典籍散佚,对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神话传说也随之佚亡甚多。
汉初,淮南王刘安与门客共同编撰了《淮南子》。此书内容庞杂,
糅合了道家阴阳乃至儒家等学说,可以视为诸子百家的余韵,其中旁涉鬼怪,也保存了一部分神话传说。
至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中国政治思想进入一个大一统的阶段。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形成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司马迁修史,漫游各地,访古寻幽,搜集史料,在《史记》中保全下了许多远古传说。此固不全为信史,对于保全中国神话传说的传统倒是大有功焉。考司马迁之意,远古无稽,不得不以神话传说求之。而鬼神灵异、天人感应之说,也从此在史传中扎根下来,成为传统。司马迁以小说家的笔法写人记事,不乏精彩的虚构与想像,而精神毕现,对后世小说之发展影响甚为深远。
司马迁之后,班固撰《汉书》,以小说家者为稗官野语、道听途说的小道,意甚鄙,《艺文志》却著录保留了相当数量的篇什。此后的史志,也便依例采纳小说。稍后的《吴越春秋》和《越绝书》除记录基本史实外,也虚构了一些荒诞离奇的故事,采用了不少神话及民间传说。
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在收集整理古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列仙传》传为刘向所作,应系伪书,书中罗列了从赤松子至玄俗七十余位仙人事迹,是中国最早且较有系统的叙述神仙事迹的著作。同样系伪书的《穆天子传》则记录了周穆王八骏西巡,与西王母宴饮的故事。《神异经》《十洲记》托东方朔撰,记录海外诸事。东方朔因之成为由历史人物进入神话体系的先驱。《汉武帝故事》《汉武帝内传》托班固撰,述汉武帝事,开辟了神化历史人物的先河。《洞冥记》,题郭宪
撰,述神仙道术怪异之事。
此一时期的幻想故事,已开始带有搜奇的意味,与诸子述为大道而作的理想相去甚远,同时宗教的意味渐渐浓厚,遥启了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
魏晋之前的神话传说,皆流于琐碎,错乱庞杂。志怪可算是中国幻想小说史上第一次类型化。鲁迅先生谈志怪小说:“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讫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其书有出于文人者,有出于教徒者。文人之作,虽非如释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为小说,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对志怪小说的流行原因分析较为透彻,“非有意为小说”的意见则大概出自于干宝《搜神记序》:
“今之所集,设有承于前者,则非余之罪也。若使采访近世之事,苟有虚错,愿与先贤前儒分其讥谤。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巫也。”
干宝相信神仙鬼怪真有,而发明此义。但相信与发明,中间实有不小的差距。因相信而可能虚构神化,以维系其义。小说家虽信誓旦旦凿凿而论,未可尽信。小说之有意无意,亦殊难判断。《搜神记》中的某些故事,细节栩栩如生,都由传说而来,而没有作者的添加删改,庄子以下,难道也完全相信自己笔下虚构的神异之事吗,作为一部已经走向成熟、水准颇高的志怪小说的代表,《搜神记》的作者如果没
有艺术上的自觉也是不可想像的吧。
与《搜神记》同时,有仿《山海经》的《博物志》,记录神仙方术等琐闻杂记;刘敬叔《异苑》,托名曹丕的《列异传》,刘义庆《幽明录》,王嘉《拾遗记》,东阳无疑《齐谐记》,吴均《继齐谐记》,陶潜《搜神后记》等等,均讲述神异鬼怪故事。其中的某些故事与传说形成了典故。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记录人间异闻琐事,《神仙传》仿《列仙传》记神仙,《抱朴子》论述丹道、符箓等事,都流于幻想色彩。
这一时期,魏晋人由于残酷的政治现实,被迫逃进宗教和玄想的天地,此种风气促进了释道两教的大发展。道家在东汉末正式由张道陵创立,其神仙体系开始建立形成,佛家学说也渐深入人心。最终形成了中国蔚为大观的儒道释三家思想,三家思想的交汇融合互相影响,又深刻地影响和改造了中国人的心灵,中国人由此既是儒,又是道,也是释。中国的小说也由此交织着各种思想,三家的神话传说人物开始了串场。
宗教大发展的此时,志怪小说中,也便有以宣扬宗教因果报应为主的,如颜之推《冤魂志》、王琰《冥祥记》等。
值得另带一笔的是,魏晋风气带动了游仙诗的兴盛,形成了一个特定的类型,其对仙境的想像对后世亦有泽被;而曹植《洛神赋》则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神迹,从此神话中的洛神便定型为“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不可更改。
隋唐,传奇的崛起与兴盛,标志着古代短篇文言小说的成熟。幻想
性质的小说也在此达到第一次巅峰。由志怪单纯的谈神说鬼,过渡到传奇的记异述奇,就幻想小说而言,体现着故事中鬼神与人合流的趋势。在题材上更加广泛,表现手法也日益丰富多彩。
初唐,王度《古镜记》,以连缀的小故事写古镜降妖伏魔的经历,还不脱志怪的窠臼。无名氏《补江总白猿传》以传记写志怪,似有影射。中唐以来,传奇名篇迭出。陈玄祐《离魂记》“倩女离魂”的爱情故事,沈既济《任氏传》狐女的多情坚贞,《枕中记》“黄梁梦”对功名利禄的嘲讽,李朝威《柳毅传》充满神奇色彩的书生与龙女之恋,都足以摇荡人心。到晚唐,单篇传奇已颇少见,出现了较多文人单独创作的传奇集。如牛僧孺《玄怪录》,袁郊《甘泽谣》,裴铏《传奇》,李玫《篡异记》,段成式《酉阳杂俎》等。豪侠传奇如《虬髯客传》《红线》也颇具有浪漫的想像力。与干宝搜求故闻不同,这些作者已经自觉地有意识地创作故事,描写细节,抒发情感。
有唐一代,民间俗文学也颇发达。在敦煌石窟出土的变文与俗讲,便保存了大量佛教故事与民间传说。
宋代,《太平广记》辑录了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及杂著,可谓宋代以前的小说总集,神怪故事所占比重又最大。前面提及的许多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全赖它才得以流传。但宋代传奇衰落,表现平平。而笔记蔚为大观,较多地保留了一些传说故事,但文采已不能与唐代相提并论。徐铉《稽神录》,吴淑《江淮异人录》,洪迈《夷坚志》是较有名的集子。
反而是宋元话本的兴起,促成了日后明清白话小说与长篇通俗小说
繁荣的另一脉络。宋元民间流行的讲唱文学,可追溯至隋唐的“说话”,与变文俗讲也颇有渊源,至宋代形成了“小说”与“讲史”两大类型,虽也有讲述灵怪传奇的,总体而言影响颇小。惟《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值得注意,是《西游记》之滥殇。
明统一后,使元代衰微的文史之学复振。一方面,传奇志怪小说得到了延续,出现了瞿佑《剪灯新话》、李昌祺《剪灯余话》等较优秀的小说集,也有陶辅《心坚金石传》、马中锡《中山狼传》这样的经典短篇。另一方面,讲史小说的发达,促成了章回小说的形成与成熟。这是幻想小说的一次分流,从此形成了文言短篇与白话长篇的区别。
《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中并不乏神怪之刻划。鲁迅先生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他如关公玉泉山显圣,九天玄女授天书,公孙胜斗法,皆作者欲为小说添一神迹,借鬼神以正名,实不足取。后演义讲史小说,如《说岳全传》《薛家将》等,均不能脱此弊病。唯《西游记》平地奇峰突出,新开一类型小说,实为幻想小说之绝唱。
此类型,鲁迅先生将之定名为“神魔小说”。明初,《三遂平妖传》已开神魔小说之先声,后又有《四游记》讲述八仙、华光、真武诸事。至《西游记》,描绘了一个奇诡变幻、瑰丽多彩的神话世界,塑造了孙悟空这个勇猛而自由的形象,笔调幽默轻松,摹拟世相,寓庄于谐,将动物的形态、神魔的世界与人的精神集于一身,将取经故事与儒道释思想有机融合,引人入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由于它的高超艺术魅力,续书频出。《后西游记》记述唐大颠和孙小圣求真解,评价较高。《续西游记》述唐僧四人回国途中斩妖伏魔,
艺术粗糙。董说《西游补》最佳,写悟空误入婧鱼幻境,看尽众生,颇具想像之妙。
神魔小说的另一类,是由民间传说故事演化而来,如朱名世《牛郎织女传》。第三类是由讲史故事分化而来,在历史故事的基础上加上神怪的想像。如《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许仲琳《封神演义》是这一类的代表。故事以武王伐纣为题材,神化那场远古战争,宣扬了宿命论,立意在塑造“三教合一”的思想。《封神演义》在后者上的努力,对中国神仙体系影响较大。
明代后期的拟话本小说,系由宋元话本中的“小说”发展而来,着重改编宋元的优秀故事,代表作是冯梦龙《三言》和凌濛初《二拍》。由于拟话本小说将市民生活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幻想性质的小说篇什并不多,艺术成就也不特别突出。《张道陵七试赵升》《庄子休鼓盆成大道》《吕洞宾飞剑斩黄龙》要么流于宣扬宗教思想,要么搜奇刮异。《灌园叟晚逢仙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豪强欺压百姓的情况。《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白蛇传说的一个重要过渡,值得重视,但本身蕴含的思想并不高明。
清代,文言短篇小说与白话长篇小说俱达成了一个新的高潮。
其中,蒲松龄《聊斋志异》和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是短篇幻想小说的代表。前者以传奇的手法描写志怪,在描狐画鬼中寄以孤愤,表达对黑暗现实的愤慨及对理想境界的憧憬。后者笔法简朴,在一定程度上流于说教。《聊斋》与《阅微》皆有大批追随者,形成了清代文言短篇小说的热潮,直至清末。较有名的有,袁枚《新齐谐》,沈起
凤《谐铎》,宣鼎《夜雨秋灯录》,王韬《遁窟谰言》《淞隐漫录》《淞滨琐话》,俞樾《右台仙馆笔记》等。不过其末流,不是沦为色情、淫秽,即为内容贫乏、千篇一律。
神魔小说在清代,一方面保持与历史民间故事的结合,也有一变而为讥讽的趋向。刘璋《斩鬼传》,张南庄《何典》借鬼神以讽世,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
李汝珍《镜花缘》大胆将《山海经》丰富的神话传说予以精心化用,通过栩栩如生的海外游历,描绘了一个奇异的海外世界,是一部别开生面的幻想小说。此种手法,似也不曾见于别处。
即使并非幻想小说,合理运用幻想元素也会增光添彩。曹雪芹《红楼梦》中,开篇交代通灵宝玉的来历,说它是女娲补天时弃置不用的一块废石,这个神话传说的象征意义决定了贾宝玉的本质。绛珠仙子和神瑛侍者的悲剧故事,也为全书奠定了氛围。
明清的侠义公案小说,其源头在先秦的墨家思想,在司马迁的《游侠列传》,在唐代的豪侠传奇。而游侠式微,使之也成了一种幻想。因此,侠义小说中描绘的闯荡江湖、行侠仗义的情节,也颇具幻想的浪漫主义精神。石玉昆《三侠五义》、文康《儿女英雄传》遂成为后世武侠小说的滥殇。
民国时期,武侠与剑仙的合流,又出现了还珠楼主的仙侠小说这一特殊类型,至今影响深远。
四、中国幻想小说的特点
要之,中国幻想小说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神话传说的奠基时期、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第一次类型化、唐传奇的巅峰、明清时期短篇与长篇、文言与白话的分流、长篇幻想小说的类型化等重要阶段,产生了唐传奇、《西游记》这样影响深远的作品,形成了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幻想传统,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某些方面也形成了有益的补充。
以上是对中国从古至近代幻想小说的一个概览。其有如下一些特点:
中国幻想小说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是紧密联系的。它从来不是纯粹的,也不曾完全独立。它总是依附于神话、史传、野史、笔记等体裁,在志怪、传奇、神魔等类型外衣下书写中国式的幻想。
中国幻想小说源流众多,材料庞杂,不成体系,就故事或材料而言,矛盾重复之处也不少。它没有一个清晰的整体。
中国幻想小说的故事题材常常会经历多人多次创作,不断改进,最后定型。同一题材类型的模仿之作也很多。
每一个时期新的幻想都会被合理吸收,成为新的传统。
中国幻想小说的历史中精华与糟粕共存,某些小说类型含有较多的宿命论因果观等思想,对幻想小说的艺术水平伤害甚大。
参考书目:
阿来,《重建文学的幻想传统》,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世界科幻大师丛书序言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张大春,《小说稗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三联书店,1994年版
《白话唐传奇》,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刘叶秋,《历代笔记概述》,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明清文言小说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袁珂,《中国神话传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篇三 : 中国的传统节日
这两个星期,我收集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有对联、十二生肖、剪纸,还有中国传统节日的图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欢传统节日的资料,因为我对传统节日很感兴趣。
在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农历的正月初一,又称“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飘飘的彩旗。妈妈做了丰盛的晚餐。外面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每个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爸爸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礼花出门和小朋友一起放,我们玩得非常高兴。到了春节晚会开始,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与家人一起一边吃水果,一边观看晚会,精彩的节目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我还喜欢“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古老的节日。重阳
节又叫“老人节”。这天放学,我和爸爸妈妈准备了一份礼物去看望爷爷,我非常开心。因为我知道,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了解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同样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幸福,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些节日,并永远继承下去。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光辉灿烂,作为新一代的我们,要加强学习,大力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范文三:中国传统节日及传说 中英文对照
基本资料
中国传统节日及传说 中英文对照
作者: 靳海林
出版社:
出版年: 2001年11月第1版
页数:
定价: 16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中国传统节日中影响较大的45个节日。每个节日的介绍内容包括悠久的历史、相关的优美传说、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绚丽夺目的节日服饰、特色鲜明的节日饮食和饶有趣味的风土人情。
书??目:
举报失效目录
超星
1.春节 Spring Festival
2.元宵节 Lantern Festival
3.清明节 Pure Brightness Festival
4.端午节 Dragon Boat Festival
5.中秋节 Mid-Autumn Festival
6.重阳节 Double Ninth Day
7.中元节 Zhongyuan Festival
8.赫哲年 Hezhe Spring Festival
9.那达慕大会 Nadamu Festival
10.祭敖包 Aobao-Worshipping Festival
11.开斋节 Lesser Bairam
12.古尔邦节 Corban Festival
13.诺劳孜节 Nuolaozi Festival
14.花儿会 Hua'er Festival
15.藏历年 Tibetan New Year
16.旺果节 Wangguo(Ongkor)Festival
17.火把节 Torch Festival
18.三月街 Third Month Fair
19.年收扎勒特节 The Hanis'New Year
20.苦扎扎节 Kuzaza Festival
21.泼水节 Water-Splashing Festival
22.盍什节 Heshi Festival
23.刀杆节 Knifeladder-Climbing Festiva...
24.大过年 The Pumis'New Year
25.苗年 The Miao's New Year
26.四月八 Siyueba Festival
27.姊妹节 Sister Festival
28.六月六 Double Sixth Festival
29.歌墟节 Singing Festival
30.达努节 Danu Festival
31.赶鸟节 Bird-Dispelling Day
32.依饭节 Yifan Festival
33.赶年 Gannian Festival
34.三月三 Double Third Day
35.丰收节 Bumper Harvest Festival
36.吾时高节 Wushigao Festival
37.怀亲节 Nostalgia Festival
38.木脑节 Munao Festival
39.扩塔节 Kuota Festival
40.纳顿会 Nadun Festival
41.花炮节 Fireworks Festival
42.打铁节 Forging-Iron Festival
43.畲族新年 The She People's New Year
44.端节 Duan Festival
45.会街节 Huijie Festival
1
范文四:中国传统节日的时间及民间传说
中国传统节日的时间及民间传说 【打春】(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为什么这么叫呢,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种风俗,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亲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打春”。) 山西民间流行着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讲的就是打春牛的盛况。 编辑本段清明节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子推。介子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子推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以寒食表示悼念。后来便形成了在寒食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清明节】农历三月初八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这风俗已传到了国外。 ---清风笑豪情。 诗词: 五月五日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张耒)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乙卯重五诗 陆游(南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七律 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浣溪沙(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菩萨蛮 (宋?陈与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渔家傲(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
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端午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编辑本段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 (农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我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后有妇女于此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所谓乞巧,即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编辑本段敬老节 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同时也是中国的敬老节。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每到重阳,人们就会想起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是人们敬老爱老、思念双亲、渴望团圆的日子。 历史上也有农历七月十三为敬老节的说法但于1989年时修改. 编辑本段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编辑本段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quot双九节quotquot老人节quot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
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相传东汉时汝南人桓影,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汝南将有大灾难,赶快叫家里人缝制小袋,内装茱萸,缚在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借以避难。桓景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里的鸡、狗、羊全部死掉。从此,民间就有在重阳节做茱萸袋、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等风俗。因“高”与“糕”音同,所以重阳节又有吃“重阳糕”的习俗。唐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由于该诗感情真挚,至今脍炙人口。 编辑本段冬至 农历十一月二十二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编辑本段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初八这一天,旧俗要喝腊八粥。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为了颂扬释迦牟尼的功德,届时寺庙中要举行盛大的佛会以示纪念,要焚香礼佛,钟鼓齐鸣熬粥供佛。腊八节北方最为寒冷的日子,人们用五谷杂粮、干果熬煮成、腊八粥,在节日早上食用。熬制腊八粥的原料至少为八样。各地用料不一,一般有大米、小米、糯米、大麦、小麦米、薏仁米、红豆、绿豆、芸豆、莲子、白果、花生仁、桂圆、杏仁、瓜子仁、葡萄干、红枣、栗子、果脯等。此外,在民间还有咸腊八粥,荤腊八粥等多种原料的制法。北方的人们这一天锍撕壤鞍酥嘀猓挂漓胱嫦龋谂卫茨晡骞确岬欠绲饔晁场,鞍私谄诩洌嗣俏擞有麓旱牡嚼矗谡庖惶炜贾瓢炖茨昊踔械氖称罚隼鞍舜祝堇鞍怂猓隼叭猓把肌?坝愕仁澄铩?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编辑本段小年夜 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等。 腊月二十三(人们称为quot小年quot,意味着一年将要结束。 过去,过小年是quot官三民四道土和尚五quot,就是说凡是家有秀才以上的功名的都在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日,道士和尚是二十五日。如今北方地区多在二十三日过小年。 过小年的主要民俗活动是quot辞灶quot(就是quot祭灶王quot。灶王也叫quot灶君quot,民间称quot灶王爷quot。 编辑本段传统节日表 以下节日未特定说明皆按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来算: 1、正月初一 春节,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2、正月初五 路神生日 3、正月十五日 上元节元宵节 4、二月初二 春龙节 又叫龙抬头 青龙节 5、二月十五 花朝节 6、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 7、三月初三 上巳节 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8、春分后十五日 清明节(现定阳历四月五日) 9、四月初八日 佛诞日,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 10、五月初五 端午节 11、夏至节 12、六月六 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 “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 13、七月七日, 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 14、七月十五日 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 15、七月三十 地藏节 16、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 17、九月九日 重阳节 18、十月初一 十
月朝,又称祭祖节 19、十月十五日 下元节 20、十一月二十二日 冬至 21、十二月八日 腊八节 22、腊月二十三日 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23、腊月的最后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还有几位圣贤的诞辰日: 关帝诞:六月廿四 至圣先师孔子诞:八月二十七 苍颉至圣先师诞 :三月廿八 鲁班公诞:六月十三日(五月初七) 伏羲诞辰:五月十三日传说中龙的生日 炎帝神农诞:四月二十六日 黄帝诞辰:二月初二 诸葛孔明诞辰:七月二十三日 孟子诞辰:四月初二 岳飞诞辰:二月十五 老子诞辰:二月十五日 释迦佛陀诞辰:四月初八 屈原诞辰:正月二十一 六祖慧能诞辰:二月初八 附1: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 祭灶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腊月二十九 小除夕 正月初二 祭财神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谷子生日/小年朝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 正月初七 人日/摊煎饼/吃七宝羹 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 正月初八 谷日/顺星 众星下界之日 也称“祭星”、“接星” 正月初十 石头生日 “石不动”“十不动” 老鼠嫁女 附2:其它节日: “半年节” 有六月十五日的、六月十四的、六月六的、六月五日的、也有六月初一日之说 观音诞: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十一月十九,观音菩萨的信仰已经超出了佛教的范围,他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愿望 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三日为妈祖的诞辰日 七月初一日,俗称开息门 填仓节:中国汉族民间传统祭祀节日,在农历正月二十五日。又叫添仓节、天仓节,是祭祀仓神的节日。 编辑本段【中国传统节日中英对照】 1. 春节农历一月一日 Spring Festival;Chinese New Years Day 2. 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 Lantern Festival 3. 清明节4月5日 Tomb-Sweeping Day 4.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Dragon Boat Festival 5.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Mid-Autumn MoonFestival 6.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Double-ninth Day 7..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New Years Eve 【我国元旦节由来】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我国在发掘大汶口文化遗物中,发现一幅太阳从山颠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图画。经考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后来,在殷商的青铜器铸铭上,又出现了被简化的“旦”的象形字。“旦”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
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了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元旦诗话】 〔宋〕 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旦”一词来源古代,非指公历新年,而是农历正月初一,亦即春节。宋吴自牧《梦梁录》中《正月》开 篇话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春三月为元, 其时正朔元旦之春”,以及南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等诗文中。元旦古称元日 、元正、元长、元朔、元辰、元春、端日、上日等。从古到今,历代诗人都为元旦抒情作诗,留下不少名篇佳作 。 古代元旦宫廷有贺岁之礼,规模宏大而隆重。三国时曹植《元会》诗:“初步元祚,古日惟良,乃为嘉会, 宴此高堂”,描写了曹魏时元旦贺岁的场面。 唐白居易《七年元日对酒五首》之二:“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表达了已 过60岁的诗人不惧衰老、昂首挺胸进入新一年的风貌。 唐代另一诗人成文斡写有《元旦》诗:“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 先尝。”“戴星”,即顶着星宿,比喻晚归或早出。 “觞”,即酒杯,可作饮酒解。“屠苏”,是元日专饮的多味药酒,古人认为饮此酒可以防病消灾。饮此酒 有个规矩,老少不能同时共饮,而是从年幼者依次而来。因为按古人理解,每逢新年,虽然每人都要增寿,但实 际上年少者得了一岁,而年长者却失了一岁,所以大家劝年少者先饮,以示祝贺,而让年长者后饮,以避忌讳。 唐人孟浩然写了一首《回家元日》诗,云:“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犹 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在大唐盛世,“田家占气候”,自有半年乐,而诗人“无禄尚 忧农”的情怀,则更是读书人的高尚品格。 古代元旦有贴春联的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的《已酉元旦》诗:“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桃符呵笔写,椒 酒过花斜。”宋伯仁《岁旦》诗:“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桃板随人换,梅花隔岁香。”诗中的“桃符”、 “桃板”即指春联。 当然,在古代歌咏“元日”的诗篇中,最著名的当推北宋改革家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为后人传诵不衰。 明代陈献章的《元旦试笔》有如一幅“乐岁图”。诗人在诗中写道:“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清新浓郁的生活气息油然而生。 清代爱国诗人张维屏的《新雷》,虽未用“元旦”、“元日”等词汇,却以元旦为题,写出人们贺岁、迎春 的喜悦:“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一代伟人**,1930年1 月写了一首《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上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欣赏这首词,犹如走入一幅壮阔的风景画,全词淋漓酣畅,清新自然,充满了乐观、昂扬的革 命乐观主义精神。 1942年**在重庆写了一首七律《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 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欣 赏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觉得字里行间浸透着诗人对革命事业的一片赤诚。其时抗战维艰,惟有精忠报国,方可 期来日乐土安家。诗中所说的“胜利茶”,是当时重庆商店里出售的纸包茶,意在预祝抗日胜利。以新鲜事物为 掌故入诗,可见董老对旧体诗的革新意识。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 44 回答者: 靖0517靖 - 二级 2009-3-7 16:09 我来评论gtgt ?? 中国传统节日 民俗 民风 古诗 传说故事 44 2009-3-14 ??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民风、故事及传说故事等 87 2009-3-7 ?? 谁知道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小故事啊例如七夕节春节...谢谢了 35 2007-9-16 ?? 中国风的歌曲中哪些是以“宫调式”为主旋律的,哪些运用了古诗或者传说故事, 7 2008-10-26 ?? 枝江的民风民俗及特色物品还有传说故事著名任务 20 2009-2-2 gtgt 查看同主题问题: 中国 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 民俗 ?? 每次打开文件时,系统总是安装“microsoft office home and student 2007”,怎么办, ?? 校园篮球风云书店有的卖吗 ?? 土豆的FLV视频可以看但是优酷网下载的FLV视频看不了 ?? 请高手复制这个naver网页上的文字 ?? 找本小说,主角是一名学生,跟一个女的掉下山崖,在崖下找到一本长生的书 ?? 南方CASS表格转到Microsoft Excel-book1表格怎么转 ?? 介绍一本电子书给我看看吧 要像《校园篮球风云》这种类型的 是成长变强的那种 不要瞎编的 现实一点的 谢谢 ?? 怎样从土豆网上下载高清视频 共 8 条 年的传说 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野兽。比现在的大象还大几倍,比老虎还凶几十倍。专门吃人,而且一吃就是几十个人,被它吃的人数也数不过来。老百姓可遭了殃。有一天,“年”又来.
范文五:中国传统节日传说及诗歌.doc
元旦的来历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自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重阳节
三、春节
春节为一年之始,民间俗称“过年”。农历新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被重视的大节日。
1、春节的来历
古代把一年的第一天叫做元旦,又称元辰,元日、元朔等。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宋人吴自牧所著《梦粱录》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孟冬之月为正月。“正”,本来当念成正大光明的“正”,为什么现在人们习惯地将“正”念作“征”呢,这便是从秦始皇称帝时开始的。因为秦始皇姓嬴名政,“政”和“正”两音相同,为了避讳,就下令全国将正月的“正”读作“征”。从此人们不再叫“正月”,而念成“征月”。以后念熟了,一直沿传后世。到汉武帝时,司马迁以夏历为基础编写《太阳历》,固定以孟春之月即一年第一个月为正月。自汉朝到清未,一直采用夏朝的历法。所以,人们至今还把阴历称作夏历,也称它为农历或旧历。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废除夏历,中国开始采用公历,每年以公历1月1日为新年元旦,这样,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人们就只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不再别称元旦了。
据史书记载,一年一度庆祝丰收的仪式起源于周王朝(公元前1121,前771年〕,这个仪式虽然是在农历十一月间,但历来人们都认为它是新年习俗的起源。 古代帝王继位,为了显示“天子”的权威,往往自立历法,因此历代元旦月日都不一致。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继位,决定重修历法,使之统一。今日我们所采用的历法是汉武帝以后,经过多个朝代修定的,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乃原自汉武帝定下的历法。<尔雅>>对“年”的注解是:“夏曰岁,商曰年。”自殷商起,把月圆缺一次为一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每年的开始从正月朔日子夜算起,叫“元旦”或“元日”。传说夏朝的春节,是在相当于现在的的二月。西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建议创立了太初历,把春节定在孟春正月。春节的确定及变迁,也反映了我国天文、历法的发展和成熟。
农历元旦,还有許多別的名称,如:元日、元朔、元正、元辰、正旦、新正、新春、新年等等,都是指一年的第一天。
2、春节的传说:
很久以前在定阳山下,住着一个叫万年的小伙子。他家境贫寒,终日以打柴挖药为生。那时候节令很乱,弄得庄稼人拿不准种田的节气,常误了时令。万年是个有心计的青年,他决心把节令定准。
一天,万年上山打柴,坐在树下歇息时,看到树影的移动,受到了启发。他就制了一个日晷,测日影来计算一天的长短。可是,遇上雨、雪阴天,就无法计算了。他又琢磨做一个记时器具,以弥补日晷的不足。一天,他进深山挖药,看到山上泉水有节奏的“滴哒、滴哒”地响着,他开了窍。回家后,反复试验,最后做成了五层漏壶。从此,他测日影,观漏水,天天如此,从不间断。终于发现每隔360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次,最长的一天在夏至,最短的一天在冬至。
当时的天子“祖己”也为节令失常之事着急,就召集百官议论此事。朝廷节令官阿衡既不懂日月运行规律,又不潜心钻研,见天子问起事故,就说是因为百姓做事不慎,得罪了上天,只有祈祷上天宽恕才行。祖乙听信了,斋素沐浴,率领百官去祭天,并传谕全国各地设台祭天。
这下可苦了各地百姓。为修祭台,又得服役,又得出捐,劳民伤财,怨声载道。祭来祭去,毫无成效,时令照乱。万年实在忍不住了,就带上他的日晷和漏壶去拜见天子。
天子传见万年,听万年讲述了日月运行周期,心中大喜。即令大兴土木,在天坛前修建日月
个童子服侍万年。万年让6个童子守日晷,6个童子守漏壶,准阁,筑日晷台,造漏壶亭。又派12
确记录,按时禀报。
万年登日月阁后,日夜操劳,一晃三载。一天,天子派阿衡去日月阁询问制历情况,万年禀报:“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阿衡听罢,深感有理。但他是个腹内空空又心底狭窄之人。他想:如果万年把历制定准,天子必然定会重用万年,到那时就不会重用我了。于是决定,除掉除掉。
阿衡找了一名刺客,让他行刺万年。刺客在一个夜深人静时候去行刺。但见阁楼周围有卫士严加把守,不能靠近。于是他躲在远处的树影下,拉弓搭箭,向正在阁楼上观星象的万年射去。一箭射在万年的胳膊上,万年“哎呀”一声倒在地上,众童子急呼捉贼,卫士们立即出动,当场将刺客捉获,送交天子。
天子问明实情,立即传令将阿衡捉拿收监,接着登日阁看望万年。万年见天子亲自来看望自己,非常感动,指着申星说:“申星追上了蚕百星,星象复原,夜交子时,旧岁已尽,时又始春,望天子定个节吧。天子略加思忖,说道:“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
从此,万年在日月阁中更加细心观察草木麦寂荣枯,精心推算时辰,把岁末尾时积日成月润了进去,并制定出历法--太阳历。那年五月,天子到天坛祭天,又登上日月阁,把祭神的鲜桃赐予万年。万年献上太阳历。天子望着终年操劳的万年眉发胡须一片雪白,深为感动。下旨将太阳历定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从此,人们也把春节称做“年”。逢过年之时,家家挂寿星图,象徵着新岁添寿。同时也表达了对万年的敬仰之情。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传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的。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春节的诗歌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
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元宵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
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元宵节诗词选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隋) 隋炀帝
**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诗曰(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清明节的传说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人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
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不。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 明 诗 句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端午节的传说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
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诗选
端 午(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节 令门.端 阳(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 律.端午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七夕的由来与传说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
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七夕节的诗词
古诗十九首之一(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重阳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一个纪念先人及扫墓的节日。
来源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这一天,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中国历代许多文人雅士,每当此时,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
九月,严寒的冬关即将降临,人们开始添置冬装,他们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时烧纸衣,让先人在阴间过冬。这一来,重阳节便演变为扫墓及为先人焚化冬衣的节日。
重阳节的传说
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辞别了妻子和乡亲,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 。恒景访遍名山高土,终于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在仙鹤指引下,仙长终于收留了恒景,仙长教他降妖剑术外,又赠他一把降妖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地”仙长送了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茯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
恒景回到家乡,初九的早晨,他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座山上,然后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吹来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瘟魔戛然止步,脸色突变,恒景手持降妖剑追下山来,几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传下来。
中秋节来源
中秋节原是丰收的家人。在中国农业社会,农民在丰收的季节里,总是大事庆祝一番。这个家人之所以成为佳节也和“嫦娥奔月”这个美丽的神话有关。
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远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解救百姓于水火这中。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的妻子,叫嫦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将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不料,此事被后羿的门客蓬蒙看见,蓬蒙等后羿外出后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当机立断,取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后,身体立刻飞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来后,侍女们哭诉了一切。悲痛欲绝的后异,仰望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她惊奇地发现,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别圆,特别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忙命人摆上香案,放上嫦娥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肖息后,纷纷在月下摆上香案,向善良的嫦九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诗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尔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