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英语高阶写作教程
【U06-11D (3)】高阶写作教程·第三版 2013级化学院王浩然整理
翻译家说:“汉译英考试真正考查的是英语写作能力,因为想要把任何复杂的内容写成体面又合理的英文,必须要有足够多的句型和搭配,必须能游刃有余地控制语言。”由此可见,写作是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表征。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破解“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难题,让大家写好英语作文。
第一步:研习句法,杜绝错误
任何场合下,任何类型的写作都不能出现语法错误。这就好像一篇满是病句的高考作文,就算它情感再丰沛,辞藻再优美也拿不到高分。会用而忘用者错,不会而瞎用者错上加错。接下来让我们用两个事例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个例子是某人数学建模竞赛的论文摘要,题目是《航空器座椅弧度与乘客舒适度的关系》:
With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way of travel become various. A great diversity of
ways could be chosen to going out. Gradually, more and more people have comfortable journey process,
especially for the people who relative more expensive of aircraft. An airline seat curve is rather
important. The optimization for the back of the chair curve, we adopt cubic B-spline cure interpolation,
the design curve in the spine a bone, the two constantly close to the most suitable radius of curve
function F(x) is constructed to represent the error of curvature radius obtained after multiple
interpolation…
如果说英语是一扇门,那么此人在进门前就爬不起来了。很明显,这是按照中文思路写的英语作文。作者的英语能力薄弱,表达力差,写出的文章完全不通顺。更何况摘要应以简洁为要,前两句简直是白费笔墨,意思还有重复。第二个例子来自某学生的毕业论文摘要,题目是《氨催化氧化实验的探究》。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sophomore materials ammonia oxidation experiments carried out
exploration in theory expounded catalyst on the catalytic oxidation of ammonia, and the experiment is
improved. Obviously the whole phenomenon of the experiment, easy to operate, the cost of cheap,
pollution reduction, could help students to ammonia oxidation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is
reaction, but also solve the difficult years of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ers in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is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 of the problem.
首先粗略扫过,有不少高级词汇,词组运用的还可以。但越往后读我就越读不懂,以至于我找不到正确的句子。蹩脚而生硬的表达让我怀疑这是机械翻译。一试,果然如此。再来看我的修改版:
The paper will be followed by an analysis of different catalyst and their effect on the ammonia
oxidation. Several improvements are made to make sure the experiment is cheap, clean and easy to
operate. With proper demonstration, students will certainly make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atalyzed
oxidation, which signifies the solution to this long-standing problem.
是不是感觉更加条理,更加清晰?机械翻译是忽略倒装、后置、从句等语法规则的逐词翻译,英语的外壳下,隐藏着中文的内核。请注意,英语和汉语之间并没有完全对等的词汇,同一个词可能指意不同,用法相异。同时,汉语与英语的语言结构不同,逐字翻译必然出现语法错误。汉语思维是英语学习的拦路虎。当你摆脱了中文的影响,英语学起来才不会漏洞百出。
【U06-11D (3)】高阶写作教程·第三版 2013级化学院王浩然 整理
我们从小学就学过“字词句段篇”,一篇文章由无数的句子组成,而句子由词汇组成。从单词到句子的跨越是写作真正的跨越,而这种跨越依赖于句法。如果你熟练地掌握了句法,那么你就不会“每个词都认识,却根本不知道句子在说什么”,也不会机械地将汉语句子直译为英语。
英语只有两种句子,一种是“什么是什么”,另一种是“什么干什么”。对于第一种句子,无外乎用be 动词表达,即“主系表”;对于第二种则采用实意动词谓语,即“主谓宾”。事实上,任何一个英语句子都同时具备以下五个特征:
1. 句子中的单词有一套标准的顺序;
2. 所有的句子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必须大写;
3. 任何一个英语句子都必须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4. 所有的句子以句号、问号和感叹号结尾,少数情况是分号或冒号;
5. 任何一个英语句子至少包含一个主干分句,即所有的句子至少包含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
举个例子说明第一点:你既可以说 The dog bit the man. (狗咬了人)也可以说 The man bit the dog. (人咬了狗)但你不能说 Bit the man the dog.(无意义)除此之外,第二点和第四点都好理解。第三点和第五点较为抽象,它们也是汉语与英语的差异所在。
在英语中,任何一个句子只能有一个主语(名词),并一定有谓语(动词)与其对应。主语与谓语的组合称为句子的主干分句(main/independent clause)。主干句不仅在形式上占主导地位,而且必须要表示这句话的中心思想,正所谓“形意双合”。既然已经主干已经确定,其它成分都是辅助性的。在此基础上任何动词的引入都不得抢去主干谓语动词的地位。否则游戏规则被打破,主干也没有任何意义。
因此英语句法规定,在主干之上引入任何其他动词时必须带上关系代词、关系副词或连词等信号词以示区分,最典型的就是that 。以that 为首的信号词告诉读者:“我和我身后的从句谓语动词是来帮忙的,不会喧宾夺主。即便是并列连词,也顶多与主干动词平起平坐。”当然,有些情况下,that 可以省略。
在汉语中,一句话的意思说完了就可以打个句号。英语就不一样,句号的出现不仅宣告完整的意思,还标识着形式的完整。电影的中文字幕从来没有标点,英文字幕没有标点就看不下去的原因正在于此。我们刚才说的第三点和第五点共同控制着英文句子中句号的出现位置。
第五点在形式上控制。只要出现了主干句的主语和谓语动词,无论是否加入其他成分,就必须打句号。第三点在意义上控制。有些主干句虽然主谓宾健全,但“说话大喘气”,人们急于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此类句子表意不全,不能加句号。例如:After /When we ate dinner together… 后面不能加句号作结。
复合句就是主干句和从句的有机结合。其中,主干句本身不需要其他成分就能独立成句,而从句由于形式或意思的残缺,无法独立成句。中文句子常是“形散神不散”,随你表达,中心思想不变即可。而英文则认为“形散则神散”,形式比意义更严格,是一个英文句子正确的先决条件。在绝大部分情况下,英语句子无论多长都只有一个主干,且表达一个完整而主要的意思。 综上,我给大家的建议是:
一、多用以复合句为主的复杂句
目前在国内,除了雅思、托福等考试,凡是英语写作都特别重视,甚至追求形式美。大量使用简单句不仅会暴露作者薄弱的英语底子,还会限制表达效果。同一个意思,用简单句和复合句表达,高下立判。例如,用复合句表达“由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和缺乏信息媒介,农村社会保持着与世隔绝的状态”:
The isolation of the rural world, because of distance and the lack of transport facilities, is
compounded by the paucity of the information media.
这个由1个谓语动词,9个名词和5个介词的长句其实只有一个主干:Rural world is compounded. 然后用介词短语表达原因。新手在表述复合句时,先写用“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出主干,再往里填词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如果用简单句表达,恐怕要写成这样:
【U06-11D (3)】高阶写作教程·第三版 2013级化学院王浩然整理
Because there is a great distance and there are not enough transport facilities, the rural world
is isolated. This isolation hay became more serious because there are not enough information
media.
这样一来,就变成结构松散的中式英语了。新手自己写复合句可能很困难,因此我推荐《英语作文
高级句式·第二版》,其中的高级句式是我平时积累而来,拿来背诵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大规模使用复杂句好不好呢?接下来这篇作文来自于某同学,题目是《There’s no shortcut in study》:
A few days before, I saw a cartoon, in which a student asks his teacher where he can find a
book named How to Do Well in School without Studying. The teacher asks him to find it in the
fiction section.
It’s the nature of study that requires a solid foundation. shatter the whole foundation, For example, students may choose to cheat to acquire a good score. many students are averse to learning by rote, only by rote can one
remember and learn basic knowledge, thus achieving the possibility to further study in the future.
In this case, shortcuts also do not exist.
总的来看这篇文章基本摆脱了中式思维,语义衔接还可以,大量使用复杂句且有些表达可圈可点
(如划线处)。但是缺点也很明显,除去划线句子,你会发现作者的表达很苍白,尤其是shortcut in study 等出现了三四遍。有些地方还有语法错误,读来仍觉生硬。我认为可通过以下方法解决此问题:
1. 把复杂句与短语、词汇搭配使用,绝不仅依赖其中任何一种写作;
2. 文章很短,尽量不要同一个词反复出现,平时积累同义词以便替换;
3. 学习范文的关键在于学习作者给出的观点以及穿插其中的过渡句,然后比着范文摹写。
二、活用常见词汇
有些词汇很简单,以至于很多人熟视无睹,比如与see 有关的搭配可能连见都没见过,更不要说拿
来用了。如see through, see over sth., see about sth., see sb. /sth. out 等。而这些我们认为陌生的表达,母语人士可能在文章中大量运用。外教很可能不用every day 而用 on a daily basis, 不用 in a hurry而用at the drop of hat, 不用He took part in the competition. 而说He entered for the competition. 不说He must be nearly 60 years old. 而说He must be going on for 60. 恰到好处的词语活用所产生的效果有时丝毫不亚于复合句。例如,要表达秋叶满地的场景,下面哪个句子会更好?
1 There are a number of autumn leaves lying on the ground.
2 Dead leaves covered the ground.
答案当然是第二句。Dead 让表达简洁、传神;cover 与lying 一比,不需要a number of 就能表示
数量多。具体到日常写作中,我们要学会用好动词,能用动词代替形容词的时候尽量用动词,比如make something complicated可以直接用complicate something来代替。《经济学人》杂志中也有一个例子:
【U06-11D (3)】高阶写作教程·第三版 2013级化学院王浩然 整理
All this helps explain Germans' attitudes towards the euro crisis. German voters are skeptical
of transfers to southern Europe not just because of their fear of inflation or their experience with
After a decade of scant real wage growth, and given the unusually skewed wealth distribution, that
perception is not altogether wrong.
“他在布拉瓦海岸度假”,这句话如果让我们来写的话,我们可能会写出He goes on holiday on the Costa Brava. 但文中直接写成 He holidays on the Costa Brava. 这里直接将holiday 当成动词使用,句子变得简洁有力。在平时写作中不仅要意思正确,语法无误,还要尽量用词精准,表达有力。
注意:这里的搭配指的是在朗文词典中找到的,带有例句说明的搭配,咱们在课堂上学的搭配不一定在此范围内。中学所学的词组,英美人可能80年都不用一次。我们都学过made from 和made of, 还有die from和die of, 两者的辨析简直让人抓狂。直到有一天我看到老外用die of car accident时我直接震惊了,好像人家不太在乎这些细节。2015年有一档纪录片叫《当中国老师遇上英国学生》,很多英国学生接受采访时居然不知道swum 是个单词,翻词典之后才知道这是swim 的过去分词。不同的教学理念导致的教育结果必然不同,这就是不少中国学生出国后还要重学英语的原因。
三、确保“三顺”
老师在点评大家的作文的时候常说:“这句话没有语法问题,但我怎么看怎么别扭。”想要了解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就要给大家介绍语法的两个种类:规定性语法和描述性语法。
规定性语法(prescriptive grammar)明确规定什么正确、什么不正确,主要解决“用的对不对”的问题。违背了这个规则,句子一定是错的。描述性语法(descriptive grammar )着重于描述和解释语言如何被人类使用,而不是规定语言应当如何使用,主要解决“用的好不好”的问题。例如:However, is the phenomenon worthy of such optimism? 就是一个符合规定性语法,但不符合描述性语法的句子,有点中式英语的意思。结合上下文改成However, can we be optimistic that what has worked in the past will work in the future? 就显得流畅许多。
如果说前两条建议让大家遵守规定性语法,那么本条建议则属于描述性语法的范畴。这里给大家介绍描述性语法的试金石“金三顺”:写起来手顺,看起来眼顺,读起来口顺。小学的时候老师点评作文,总是让被点评人上台高声朗读,因为“能听出看不出的错误,体会看不到的美感”。“金三顺”的应用,既能检验文章,又能培养语感,真是一举两得。
第二步: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经常有同学抱怨“考场上写英语作文感到无从下笔,每次读完题目后头脑一片混乱,而且总是写不清楚”。问题出现在哪些地方呢?我们先来看看文章的评判标准。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五个标准来衡量一篇文章的优劣:语法是否准确无误、词汇是否准确丰富、论证是否严谨有力、文章是否连贯流畅、观点是否清晰扣题。对大部分人来说,词汇和语法并不是最大的问题,多阅读多练习,假以时日,总可以慢慢掌握。实际上,在英文写作中最让人头疼的往往是后面几项:观点的提出及论证,文字的衔接和耦合。
文章要做到连贯流畅,观点清晰,论证有力,仅仅靠背单词和学语法是不够的,因为它还涉及到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逻辑思维能力。写作活动是一种严密而有序的逻辑思维过程。很多作文中出现的表达混乱,层次不清等问题,往往是写作时逻辑思维混乱导致的。还没想清楚就下笔,写出来的东西自然不会清晰。那我们应该要怎样做,才能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写出清晰严谨的文章呢?
【U06-11D (3)】高阶写作教程·第三版 2013级化学院王浩然整理
一、注意句子以及段落的逻辑关系
英语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语言,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英语在遣词造句上遵循着严密的逻辑形式:
用词上要求人称、数、格的一致;句子有严谨的主谓结构,多用关联词语,重视形式的对应和显性衔接。而在语篇中多突出主题句,直线式地展开段落。好文章的句子间和段落间的衔接一定十分出色。文章并不是句子的机械堆砌,而是一个有机整体,句子间存在着严谨的逻辑关系。举个例子:
AIDS seems to follow a pattern of recognizable symptoms. First, after being exposed to the
virus, the AIDS patients tend to complain of a fever, sore throat, sore muscles, and diarrhea. Then
there seems to be a dormant period, which can last for three years or longer. Finally, after this
period, more serious symptoms begin to emerge.
仔细阅读之后会发现,文章中的句子之间在逻辑上环环相扣,每一个都不可或缺。如果句子之间
的衔接没做好,写出来的文章可能会是这样的:
Every summer, I go to traveling with my family or my best friends. When the new term comes,
I will surprisingly find my oral English is much improved. So I firmly believe book is not only the
source of knowledge.
上面的句子虽然没有语法问题,但读起来感觉却很奇怪,为什么?因为句子与句子之间并没有一
个很好的逻辑关系:go to traveling with my family与后面的my oral English is much improved并没有必然联系,逻辑上讲不通。
除了句子的衔接外,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也非常重要。这一点在《经济学人》上体现得淋漓尽
致,比如文章The weaker sex,段落的结构非常清晰,主题句引领全段,而且段落之间是层层递进。
What can be done? Part of the solution lies in a change in cultural attitudes./ Policymakers
also need to lend a hand, because foolish laws are making the problem worse./ Even more
important than scrapping foolish policies is retooling the educational system, which was designed
in an age when most men worked with their muscles./ More generally, schools need to become
more boy-friendly.
从上面可以看到,要写出逻辑清晰的文章,我们要特别注意句子以及段落的衔接和连贯。这就要
求我们用好连接词和语义承接。在写作中常见的连接词有because, as, while, it, however, therefore, although, similarly, consequently, nevertheless等,它们属于“明连接”。“暗承接”即语义承接,通过上下文之间的承接关系行文,比如通过指示代词、人称代词等指代前一句中出现的内容,或转述、解释前一句的关键词,从而形成自然的承接关系。例如这篇雅思9分作文(选段):
I tend to agree that young children can be negatively affected by too much time spent on the
computer every day. This they are using the
computer for.
The main concern is about the type of computer activities that attract children. These are often
electronic games that tend to be very intense and rather violent. The player is usually the “hero” of
the game and too much exposure can encourage children to be self-centered and insensitive to
others.
【U06-11D (3)】高阶写作教程·第三版 2013级化学院王浩然 整理
上面的作文片段中,This 用来指代I tend to agree...一整句的内容,连接词because 用来连接从句说明原因,regardless of 后面连接名词性从句做进一步说明。These 用来指代上一句中出现的computer activities ,用定冠词the 修饰的player 和game 则与上一句呼应,指代游戏中的玩家和游戏。
二、有意识地进行逻辑学训练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中学甚至大学都没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逻辑训练,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写作造成了影响。逻辑学知识的缺失会导致文章语言不通,层次混乱,主题不明。要写出思维严谨,脉络清晰的文章,我们必须掌握基本的逻辑学规律:排中律,同一律,矛盾律。
排中律是指文章的立意要明确,旗帜鲜明,千万不要和稀泥。比如像这样的中心句:
Some people think that students should go to boarding schools instead of living at home.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我们应该在文章中明确给出自己的意见:赞同上寄宿学校或者反对,而不是模棱两可,观点不清。 同一律是指在思考过程中,使用的概念或判断必须始终不变,保持同一。这也是文章立意符合要求、语体风格得体的必要条件。比如:
Judging from the current tendency, I am inclined to believe that traditional shopping will
disappear gradually and 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 For one thing, the online shopping can bring
convenience to people's life…For another, the merchandizes in online shops are much cheaper than
that in those real shops because... Everybody tends to choose the online shopping in this case.
读起来是不是感觉有点怪?因为它出现了前后不一致的问题,前半部分给出的论点是传统购物会逐渐消失,后面的论证过程却在说网购的好处,两者失去了同一性,不能衔接。
矛盾律是指文章论述必须首尾相贯,避免出现自相矛盾,跑题离题的现象。比如对于 Asking students to evaluate their teachers is a good idea这样的题目,文章中应该阐述学生评价老师带来的好处,而不应该把阐述重点放在学生评分带来的坏处上。
三、大量阅读,大量思考
事实上,我们不能把一件事说清楚,很多时候并不是语言技巧的问题,而是在于,我们对这件事情不够了解,知识储备不够多。爱因斯坦说:“If you can't explain it simply, you don't understand it well enough. ” 设想一下,让你写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和最不擅长的领域,哪一个更有条理?
没有基本的知识储备,空谈语言技巧和逻辑思维方法无任何意义。清晰的逻辑和有力的论证一定建立在深入了解话题的基础上。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经济学人》和《卫报》等刊物篇幅适中,信息量大,所讨论的主题又与考场作文息息相关,非常适合用于考场作文的素材积累。可以留意一下自己对哪些话题最不熟悉,然后想办法通过阅读来积累素材。
除积累素材之外,做一个积极的阅读者也很重要。积极的阅读者在阅读中要学会多次重复,主动思考。一篇外刊文章读一遍是不够的,至少要读上三五遍,在阅读的过程要不断思考: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观点是怎样论述的,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段落之间有哪些联系,有哪些衔接词,让我来写的话,我会怎么写?阅读时多问自己一些这样的问题,并尝试着模仿这些优秀文章,这样才能不断提升。
【U06-11D (3)】高阶写作教程·第三版 2013级化学院王浩然整理
第三步:审美修辞,追求地道
严复先生指出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英语写作莫不如此。对大部分人而言,完成求“信”、求“达”的前两步已很厉害了。因此,我打算在第三步中赏析几篇来自《经济学人》的优秀文章。所谓“文无定法”,向母语者学习将进一步丰富我们的词汇,完善我们的思想。
一、细节入手,角度独特
2015年11月13日,巴黎遭遇恐怖袭击。各大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先看《卫报》社论Darkness fills
the stadium of light in Paris I once knew 《熟悉的灯光弥漫着黑暗》的开头部分,注意划线句子:
Until Friday night, the Stade de France in the northern suburbs of Paris was a cauldron of
dreams. As a schoolgirl in the capital, it was where I watched Zinédine Zidane, the superstar
footballer from the same Algerian background as me, lift the 1998 World Cup in front of a united – the place where suicide bombers exploded devices
直到周五晚上,位于巴黎北郊的法兰西体育场还是梦想的发源地。当年还是学生的我正
是在这里观看了1998年世界杯决赛。那时,与我同样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著名球星齐达内
战胜了团结一心的巴西,捧起了大力神杯。齐达内和他的队友们大多来自工人和移民家庭。
决赛当晚,来自各个阶级、拥有不同肤色和信仰的人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见证了这支出身
贫寒的球队将这座辉煌宏伟的体育场变作荣耀与激情的象征。现在,法兰西体育场变成了犯
罪现场——恐怖分子发动了自杀式袭击,爆炸装置致使三人死亡,多人受伤。袭击发生时,
体育场内正在举行法国队与世界冠军德国队的友谊赛。当第一声巨响回荡在首都的上空,这
场法国近年来最为严重的恐怖屠杀被现场直播。(注:Zizou 是齐达内的昵称;Les Bleus意为
“蓝色队”,指法国队)
再看BBC 社论Paris attacks: Could they happen in the UK? 《巴黎遭袭:恐怖袭击会在英国发生吗?》的开头部分:
While the UK has sustained far, far fewer casualties from jihadist violence than France, all of
the available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the terrible events inflicted upon Paris could happen here - and
security chiefs have long planned for that possibility.
虽然英国在巴黎恐怖袭击中蒙受的伤亡非常非常小,但各种能搜集到的证据均证实重创
巴黎的恐怖活动有可能降临英国。安全主管已经为这种可能性做了长远的计划。
作为周刊,《经济学人》也推出了社论How to fight back 《如何反击》。且看开头:
THE assault on Paris by Islamic State on November 13th was an attack on life's innocent
pleasures. The terrorists shot anyone who strayed into their gunsights--ordinary mecs out for a gig,
【U06-11D (3)】高阶写作教程·第三版 2013级化学院王浩然 整理
sharing a drink, or watching a football friendly. It could have been any big city. It could have been you.
11月13日,伊斯兰国在巴黎发动的恐怖活动是对生命纯真乐趣的袭击。凡在射程之内,
恐怖分子见人就杀——欣赏演出的普通人,聚会喝酒的好朋友,甚至是观看友谊赛的球迷。这本可能发生在任何大城市,受害者本可能是你。
同样是报道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卫报》的社论从记者的个人经历出发,感染力不强,对于灾难的描述也显得中规中矩;BBC 坚持“第零视角”,忙着分析国内安全形势,避免灾难重演,冷冰冰的写作未免有些狭隘;最高明的还是《经济学人》。本文首先强调这次恐怖袭击是对生命纯真乐趣的袭击,任何人都可能成为恐怖袭击的目标。尤其是最后两句话:It could have been any big city. It could have been you. 这告诉人们,恐怖袭击并不仅仅存在于电视和新闻中,下一秒就可能发生在你我身边。第一段只有短短四句话,但它的效果比《卫报》的连篇长句要好很多。
二、对比分析,形象鲜明
《经济学人》中时常用对比手法作开头。如Learning unleashed 《放宽私人办学》
THE Ken Ade Private School is not much to look at. Its classrooms are corrugated tin shacks
scattered through the stinking streets of Makoko, Lagos’s best-known slum, two grades to a room. The windows are glassless; the light sockets without bulbs. The ceiling fans are still. But by mid-morning deafening chants rise above the mess, as teachers lead gingham-clad pupils in educational games and dance. Chalk-boards spell out the A-B-Cs for the day. A smart, two-storey government school looms over its ramshackle private neighbor. Its children sit twiddling their thumbs. The teachers have not shown up.
马科科是拉各斯最著名的贫民窟,坐落在那里的肯埃德私立学校乍一看并不起眼。臭气
熏天的街道上零星分布着一些用瓦楞纸和锡纸搭建的破棚屋,这便是两个年级共用一间的教
室。窗户上没有玻璃,电灯座上也没有灯泡,吊扇静止不动。不过每到早上九十点钟,老师
就会带领着身穿方格花布衣服的小学生做课堂游戏、跳舞,震耳欲聋的歌声便回荡在破败的
教室里。黑板上写着当天要学的英文单词。在这所摇摇欲坠的私立学校的后面,隐约能看见
一所气派的两层楼公立学校。那里的学生坐在教室里玩手指。老师还没有现身。
非洲肯艾德地区的公立学校虽然免费,但教学质量极差。在那里,三分之一的孩子上学四年后仍无法达到基本的阅读水平。能凑齐学费的家长往往会送孩子去私立学校上学,因此才有私人办学的蓬勃兴起。本文巧妙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公学、私学的反转差异,引起读者思考,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再有一个生动的事例:Making friends again 《重归于好》
When Barack Obama took his Brazilian counterpart, Dilma Rousseff, for a stroll around the
Martin Luther King memorial on June 29th, the sky over Washington was cloudless. There was no hint, either, of the heavy weather caused by revelations two years ago that American spooks had spied on Ms. Rousseff’s e-mail. She reacted by calling off a state visit, plunging relations into a wintry gloom. Nobody expects that upset to be forgotten, but the rapport between the presidents has warmed.
【U06-11D (3)】高阶写作教程·第三版 2013级化学院王浩然整理
6月29日,当奥巴马携巴西总统罗塞夫在马丁·路德·金雕像附近闲逛时,华盛顿天气晴
朗,万里无云。现场气氛也同样祥和,一点都看不出两年前两国关系交恶的痕迹——当时,
美国情报部门被爆监控罗塞夫的电子邮件,罗塞夫愤而取消对美国的国事访问,两国关系陷
入低谷。没人认为人们能忘记这场风波,不过两位总统的关系确实有所回暖。
罗塞夫出访时,巴西国内经济滞胀,腐败丑闻又让罗塞夫的支持率大幅下跌,她只好将希望寄托在外事上。在奥巴马面前强颜欢笑也就不难理解。本段对比描写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大国外交的风云变幻,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涌湍急。
三、人物风骨,历历在目
首先看《经济学人》怎样评价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的热门候选人,集逗比、土豪、疯子、政客于一身的唐纳德·特朗普。且看传记Trump’s America 《特朗普的美国梦》:
“This country is a hellhole. We are going down fast,” says Donald Trump. “We can’t do
anything right. We’re a laughing-stock all over the world. The American dream is dead.” It is a
dismal prospect, but fear not: a solution is at hand. “I went to the Wharton School of Business. I’m,
like, a really smart person,” says Mr. Trump. “It’s very possible”, he once boasted, “that I could be
the first presidential candidate to run and make money on it.”
When Mr. Trump first announced that he was running for president, he was dismissed as a
joke. A wheeler-dealer with lots of experience of reality TV but none whatsoever of elective office
wants to be commander-in-chief? Surely, sophisticates scoffed, no one could want this erratic
tycoon’s fingers anywhere near the nuclear button. But for weeks now he has led the polls for the
Republican nomination, despite saying things that would have torpedoed any normal campaign.
Americans are waking up to the possibility that a man whose hobby is naming things after himself
might —conceivably —be the nominee of the party of Lincoln and Reagan. It is worth spelling out
why that would be a terrible thing. Fortunately, the Donald’s own words provide a useful guide.
“这个国家藏污纳垢。我们正在快速下滑,”唐纳德·特朗普说道:“我们事事不顺,我们
成了全世界的笑柄。美国梦早就死了。”虽说前景黯淡,但别害怕,解决方案近在眼前。“我
在沃顿商学院读过书,我才是真正的聪明人!”特朗普夸下海口:“不是我吹,我可能是第一
个既会挣钱、又会花钱的总统候选人。”
特朗普第一次宣布参与总统竞选时,大家都把这当成了笑话。想想看:一个投机钻营,
只在电视真人秀里如鱼得水,却对选举、官场一无所知的商人要当三军总司令?无疑,不少
见多识广的人嘲笑说:“没人想让这个古怪的大亨把手指伸向核按钮。”尽管特朗普说了些足
够让先前竞选造势打水漂的蠢话,他在党内提名的投票却连续数周遥遥领先。美国人正意识
到,一个喜欢给别人起外号的业余人士很有可能赢得林肯派和里根派的提名。此事的可怕原
因值得阐明。而幸运的是,唐纳德的话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指导意见。
特朗普年轻时敢闯敢拼,经营饭店,投资地产,挣得数亿身家;中年不慎投资失败,债台高筑,他缜密周旋,十年磨难东山再起。现在的特朗普,写着畅销图书、走着星光大道、热衷慈善事业。但他嚣张狂妄、恣意妄言的毛病也饱受诟病。《经济学人》从特朗普语录写起,让读者好奇他是否真的有如此能耐。然而,如果直接写《特朗普同志谈治国理政》反而显得死气沉沉,人物访谈就成了一纸传单,没有其特别的价值。
【U06-11D (3)】高阶写作教程·第三版 2013级化学院王浩然 整理
最后的例子是一封名叫A quiet bell ringing《静铃轻唱》的讣告。2015年10月2日,当代爱尔兰最杰出的剧作家布莱恩?弗莱尔去世,享年86岁。这是怎样的一个人,能让《经济学人》为他刊发讣告?无论是否了解布莱恩,且看开头和结尾的描写就能略知缘由:
If you were to catch Brian Friel in some public house in Derry he might well be joking,
“getting the craic”, his blue pixie’s eyes in his red lumpish face glinting with mischief and fun. On the other hand he might be sitting out of the way, nursing his beer with that look of moroseness that he had, and not inclined to answer questions. For there was a Private Friel, extrovert and witty with his friends, and a Public Friel who wanted to speak only through his plays and would not have slick interviewers define him otherwise: a bleak sort of fella, deadly serious in intent, whose natural state was a deep sense of confusion and ambivalence towards the world.
America was ever the land of liberation for him, the place his characters would leave for as
soon as the potato crop was in. But he knew that, if he went, homesickness for green Ireland would gnaw away at him as surely as at them. Exile was not the answer. There was a strange dignity in staying but wavering, trying to balance emotions that would not be reconciled. Confusion, he insisted, “is not an ignoble condition”.
要是你在德里的某个酒馆看见布赖恩?弗莱尔,他很可能正在讲笑话或者“找乐子”,憨厚
的脸颊微微泛红,精灵般的蓝眼睛闪动着调皮的光芒。另一些时候,你很可能看到他坐在角落里,带着他惯有的阴郁表情,浅酌着手中的啤酒,不愿意回答任何问题。没错,世界上有“两个”布赖恩,朋友间的布赖恩待人开朗,处事机智;而公众见到的布赖恩却相对寡言,只愿通过戏剧发声。这让那些油腔滑调的媒体只得给他这样的描述:这个家伙有些阴沉,处事异常严肃。面对这个世界,他总是感到重重的矛盾,深深的彷徨。(注:craic 出自爱尔兰英语,指美好时光,尤其是友好愉快的交谈)
那些扰人的媒体有时候会建议布赖恩继续留在美国。毕竟,美国是布赖恩心中的自由之
乡,是那个一旦时机成熟,他剧中的角色总会去往的地方。但布赖恩知道,一旦长留美国,他就会像那些角色一样,被乡愁深深折磨,思念起爱尔兰的青翠绿土。离开远非答案,留下亦是光荣。他在家乡踟蹰,努力平衡那些无从调和的情感,当中自有独特的尊严。他说:彷徨“并不可耻”。
描写人物从细节着手并不罕见,运用对比也不算新鲜,真正打动读者的是字里行间流淌的情感。布赖恩一生创作了30部戏剧,水平之高足以让他与贝克特、辛格、奥凯西等大家比肩。他热爱自己的国家,“为爱尔兰之人,发爱尔兰之声”。文章读罢,只得连声哀叹:泰山梁木,溘然长往!
四、科学人文,交相辉映
作为一部面向全球高端人士的杂志,《经济学人》包罗万象。除了任务访谈、社论时评、调查报告之外,还有一些优秀的科普文章。他们的存在,正是科学与人文之美的完美结合。且看Life, the multiverse and everything 《生命,多重宇宙及一切》
Science has remade the world, but scientists are not finished yet.
“I seem to have been only like a boy playing on the seashore, and diverting myself in now and
then finding a smoother pebble or a prettier shell than ordinary, whilst the great ocean of truth lay all undiscovered before me.” Those words, ascribed to Sir Isaac New ton, might still be spoken, with the appropriate correction for sex, by any scientist today.
【U06-11D (3)】高阶写作教程·第三版 2013级化学院王浩然整理
The discipline of natural science that Newton helped found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7th
century has extended humanity’s horizons to a degree he could scarcely have envisaged. Newton
lived in a world that thought itself 6,000 years old, knew nothing of chemical elements or
disease-causing microbes, believed living creatures could spring spontaneously from mud, hay or
dirty bed-linen, and had only just stopped assuming that the sun (and everything else in the
universe) revolved around the Earth.
Yet even today, deep problems and deeper mysteries remain. Science cannot yet say how life
began or whether the universe is but one of many. Some things people take for granted—that time
goes forwards but never backwards, say—are profoundly weird. Other mysteries, no less strange,
are not even perceived. One is that 96% of the universe’s contents pass ghostlike and unnoticed
through the minuscule remaining fraction, which solipsistic humans are pleased to call “ordinary
matter”. Another is how, after billions of years when the Earth was inhabited only by single-celled
creatures, animals suddenly popped into existence. Perhaps the deepest mystery of all is how atoms
in human brains can consciously perceive the desire to ask all of these questions in the first place,
and then move other atoms around to answer them.
Bacteria and brontosaurus. Oxygen and octane. Quarks and quasars. All are the offspring of
Newton’s child. Moreover, it is the manipulation of nature which science permits that has brought
today’s unprecedented plenty and prosperity. Most of all, though, science has brought
self-knowledge, for it has put humans in their place in two contradictory ways. It has dethroned
them as the center of the universe, by showing that mankind is a Johnny-come-lately, living on a
tiny planet orbiting an ordinary star in an unremarkable galaxy that is, itself, one of more than 150
billion such galaxies. But it has also enthroned humanity, revealing the extraordinary nature of the
universe’s inner workings in ways that Newton’s contemporaries were only beginning to glimpse.
Simultaneously demoted and exalted by science in this unprecedented era of discovery, Homo
sapiens still has oceans to survey.
科学春风吹满地,同志仍需再努力——题记
“我像是个在海滨玩耍的孩子,为时而拾到的莹洁石子和美丽贝壳而欢欣。那浩瀚的真
理海洋仍展现在我的面前。”只要在必要时修正一下主语性别,艾萨克·牛顿的这句名言也许
仍可代表当今所有科学家的心声。
17世纪后半叶,自然科学在牛顿的推动下创立,至今已将人类的眼界拓展到连牛顿本人
也难以预料的程度。在牛顿生活的年代,人们认为世界只有6000年历史,对化学元素和致
病微生物一无所知,还以为生物是从自己烂泥干草或者邋遢床单里产生的,甚至才刚刚知道
原来太阳(和宇宙中其他一切)不是绕地球转的。
然而,即使是今天,难题和奥秘也并未全部解开。科学依然不能解释生命是如何诞生、
我们所在的宇宙是否只是多重宇宙之一等问题。一些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比如时间一去
不复返——仔细想来却十分古怪。还有些问题同样古怪,人们甚至难以察觉:一是宇宙的构
成中有96%人们从未留意,就如幽灵一般,以体积极小的物质形式存在(唯我论者会高兴地
称其为“普通物质”);二是在地球被单细胞生物一统天下数十亿年后,动物是如何突然出现
的;而最深奥的谜题也许在于,人类脑中的微粒是如何有意识地感知到发问的渴望,然后用
另一些微粒做出回答。
不论是细菌还是雷龙,不论是氧气还是辛烷,不论是夸克还是类星体,这一切,皆是牛
顿的继承者们种出的累累果实。除了让这些新发现成为可能之外,科学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
让人类了解并把握自然,当今世界才因此实现前所未有的富足与繁荣。最重要的是,科学通
【U06-11D (3)】高阶写作教程·第三版 2013级化学院王浩然 整理
过两种截然相反的方式让人类认清了自我。科学让人类心生谦逊,让我们意识到人类远不是
宇宙的中心,我们历史短暂,居住于一颗渺小的行星,环绕着一颗普通恒星,隶属于1500
亿多个星系中微不足道的一个;科学又让人类意气风发:宇宙运行规律的庐山真面目正逐渐
显现,相比之下,牛顿时代的水平只是初出茅庐罢了。在这个科学既让我们谦卑又给我们荣
耀的时代里,在这个前所未有的探索纪元中,仍有未知的领域等待着人类探索。
看完此段,我被作者渊博的知识,灵活驾驭语言的能力和独到的写作角度所深深震撼。第一段“更改性别”的梗无端戳中了我的笑点;第二段和第四段的描写让人连声喝彩。人人都能想到牛顿的名言,但谁能想到借牛顿发力描写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就算想到,又有谁能把牛顿时代的科技水平描绘的有声有色?人人都会知道“科学是把双刃剑”,但大多数人只会用“要合理而辩证的运用科学”而草草作结。但作者却从“科学使人谦卑”、“科学给人荣耀”两方面分析,真乃神来之笔。西方人写作历来有“东一锤子西一棒”的特点,卫星和地铁一起跑,火箭与异形并肩飞。这篇文章就有这种异想天开的奇妙气质。最后一段第一句运用押头韵(alliteration ),每对单词互不关联,但开头类似,结尾近同。合辙押韵,不失文风。此处应当有掌声!
后记
本文写作只用了三天,但搜集材料却贯穿整个寒假。写作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功,上述文字是我个人经验的一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在本文创作过程中受到知名学者魏剑锋的启迪,在这里表示感谢。
《经济学人》的很多文章用词考究,手法精当,内容丰富,除了选取的这几篇,我还喜欢报道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T he Great Fall of China 《中国跌跌不休》;关注欧洲难民潮的Exodus 《出叙利亚记》;关注新兴市场的The two Mexicos 《双面墨西哥》;介绍屠呦呦与诺贝尔的Wisdom, ancient and modern 《古代与现代的智慧》;当然还有**总理的力作China's economic blueprint 《中国经济蓝图》。最让我动容的三篇文章是关注中国老龄化社会的The kin and I 《亲属与我》以及调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Little match children 《卖火柴的小孩子》与Pity the children 《同情留守儿童》。很难想象一个西方媒体能相对公允地调查分析中国的社会现象,因此三篇文章的深度和力度与中国媒体不相上下。仅从题目上看,这些文章或化用《圣经》名篇,或改变童话故事,或使用暗喻修辞,美感之余还简洁明快,值得细细品读。不过“旁观者”也有抹黑中国的时候,比如报道天津港8.12事件的Inferno 《熊熊大火》认为中国是“独裁国家”就让我很不爽。总之,《经济学人》是个提升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宝库,善加利用好处多多。
附录是我参加“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的讲稿,他们是在导师、外教和我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虽然还达不到第三步的水平,但完成前两步还是有把握的。这篇文章写的好不好,好在哪里,对各位看官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有何帮助?这些就当是思考题吧。
【U06-11D (3)】高阶写作教程·第三版 2013级化学院王浩然整理
附录:2015年“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山东省冠军王浩然讲稿
Two Cheers for “Made in China”
While globalization turns China into the “world’s factory”, the world has witnessed China's progress. 1 in 5 air conditioners in the world is made in China and Chinese clothing takes up 68% of Korean import. Thanks to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Chinese domestic economy developed considerably in recent decades, which has brought its people an improving living standard and been a source of great pride.
However, is the phenomenon worthy of such optimism? I am afraid not. From each iPhone produced, China owns only 1.8% of its profits. Meanwhile, toxic foods and recalling incidents are not uncommon in the media. And instead of shopping domestically, Chinese citizens flock to Japan to purchase high-end products of light industry from toilet seats to electric cookers. Thus we can see: the existing low-cost, labor-oriented production not only brings great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but also interferes with inte grated development of our homeland.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we don’t have to cheer for ‘Made in China’. Instead, we should feel pity for it.
We once had faith in the philosophy of “getting rich matters most” and more or less ignored the huge price we had to pay. But, ironically, it was not long before we saw our great achievements were also leading to our backward developments. Truth be told, China specializes in producing all kinds of entry-level products, which undoubtedly mak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e Achilles’ heel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To reverse the situation, it is high time we transformed products from ‘made in China’ to ‘created in China’.
Firstly, national brand is the master card of any domestic company. Lenovo is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producers of personal computers. The new-concept products it produces have made Lenovo worldwide famous. Another example goes to the Huawei Technology, whose reputation was earned by its incomparable contribution to the global information industry. Its br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sparkling business cards of China.
The second strategy lies in the innovation of technology. Obsolete modes of production are a high risk factor to both company staff and the environment. In the span-new epoch when technologies develop by leaps and bounds, it is through innovation that we assume leadership in the global market, just as what China has achieved in high-speed railway and space exploration.
Finally, an efficient administrative system is crucial to the shift of the production mode as well. It will lead to advanced labor distribution and well-balanced capital circulation. Haier Group turned itself into a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in 1993. Thanks to the transformation, the enterprise consolidated its core competence and became a potential competitor of the Fortune 500.
Ladies and gentlemen, I firmly believe that China will get a strong foothold in the global arena. When the moment arrives that millions of products are labeled ‘created in China’, we will cheer for what is truly ours. Thank you.
范文二:英语高阶教程答案
unit 1
Expressing One’s Individuality
一个人永远也不知道他给别人留有什么样的印象,明白这点是有益的,也是让人觉得希奇的。一个人很轻易正确猜出这种印象是好的、坏的,还是不好不坏的,由于有些人让你不用往猜,他们几乎直接就告诉你了。但那不是我要说的,我要说的不止这些。我要说的是,一个人对他在别人脑子里留有的印象毫无所知。你曾想过这样的事吗:有个神秘的人,到处闲逛,走在大街上,往茶馆喝茶,和人聊天,谈笑风生,发牢骚,与人争辩,你所有的朋友都熟悉他,都与他很熟,而且对他是什么样的人早下了定论,但除了一两次谨慎的只言片语外,他们从未对你提过他,但这个人就是你?假如“你”走进一个休息室,你正在里面喝茶,你会认出那个人是“你”吗?我想不会。
你或许会对自己说,正如休息室里被人打搅的客人一样: “这个家伙是谁?挺让人不舒服的,希看他不要讨人嫌。”你的第一反应会是带有点敌意。甚至当你自己在一面忽然撞见的镜子里看到自己穿着那件你非常熟悉的衣服,从而你意识到那就是你自己时,你为何总会为这种动机而感到几乎震动呢?时常,在清晨很清醒的时候,你在镜子前梳头,你是否看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人,而且对他很好奇呢?假如说诸如形象、颜色、动作这些精确的外观细节都会让你感到这样,更不用说像精神、道德这样不易把握的、复杂的个性特征所形成的印象呢?
一个人极力试图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结果如何呢?结果仅仅是,他的朋友们在内心里会把他看作是一个努力给别人留有好印象的人罢了。假如仅仅是一次或几次会面,一个人也许可以使别人信服地接受他所期看展现出来的印象,可是假如接受者可以随意安排他的时间来熟悉这个人的话,那么印象制造者最好还是坐下来,什么事情都不做,由于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或影响他所终极给别人的印象。真实的印象,终极不是刻意地而是无意地做出的。此外,它也不是刻意地而是无意地被接收的,它取决于双方。而且是事先就已经确定了的,是没办法欺骗到底的?? 我们看看一位母亲和儿子之间的极端的例子。听到儿子欺骗了妈妈。其实不然!如果儿子粗暴、放任、自高自大,他的母亲再清楚不过了。儿子没有欺骗母亲,母亲也没有自欺欺人。我常常想:如果儿子能够深入母亲的内心,他就会恍然大悟!“什么?”他会惊讶的叫起来。“妈妈的心里对我也有冷酷、不留情面的评价,对我所犯的错误极度敏感,心头有难以抹去的怠慢、不公正、冷漠的记忆!”是的,朋友,妈妈心里对你也有这样的印象。妈妈和别人的唯一区别是:她对你一如既往,她爱你的本性。可妈妈不是视而不见:不要这样想。
令人惊讶的是,我们并不是对性格判断不准,而是对性格有很正确的判断,尤其是我说的基本性格的判断。即使最狡猾的人也不可能永远掩饰自己的基本性格。人们是最严厉的法官。想想你最好的朋友们,你真的一点也看不到他(她) 们的缺点?相反!你可能很在意他(她) 们。在你内心,你不想看到这些。当你碰上你的朋友们,和他(她) 们说话的时候,你可能经常给他(她) 们留下不好的印象;当然,如果你是个女学生,那么你像喷泉喷水似地滔滔不绝讲话就没什么了。切记:一个人评价朋友的时候是很公正的。我们要知道,我们是在很多熟人的监视下生活的,他(她) 们对你几乎不抱幻想,他(她) 们对你的印象实际上几近苛刻、甚至无情。
所以,清楚地了解自我是很明智的,因为很可能由于你的个性,你经常惹恼
你的朋友,可是你对此一点也不知道。很多年之后,人们才可能模模糊糊地想到自己在朋友心中的印象。四十岁时,你可能会带着饶有趣味的口吻难过地说:“我以前可能太无礼了。我现在知道我为什么惹他(她) 们生气了。可是那时候我一点也没发觉。我没有恶意,只是当时我懂得太少了。”人们想到自己曾经有过粗暴的行为,后悔不已??这很好;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意识到自己曾经有些行为不适,难能可贵。你现在四十岁。到了五十岁,你又怎么评价自己呢?这种反思会让人变得谦虚,同时也让人变得不愿意高度赞扬别人,这样又会得罪别人。
刚才,我用到“基本性格”这个词。由此联想到史蒂文森倡导的“彬彬有礼。”这是我们给朋友最终的评价:“毕竟,他是一个正直的人。”我们必须能够很好地运用这种品质,或许善良不是人类最伟大的品质――在人类文明发展中也不是给人类带来最大益处的品质――然而善良在友谊中是最高尚的品质。我们从那么多可贵的品质中最终认定了善良。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会让你永远保持开阔的胸怀。心胸狭隘的人不会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人可能会质疑这种论断:那么请仔细想想这句话,我支持这种观点。
我们可以接受其他任何品质的缺失,唯独不能缺少善良。如果一个人不善良,我们会谴责他,我们不能原谅一个没有善心的人。当然,这么说你可能会反感。毕竟禀性难移。其实,给心灵多点善良就好比增加一肘身高,并不是难事。如果真的能这样,那么这是从未有过,永远也不会有的壮举。我们谴责没有善心的人。我们似乎带着难以置信的、难以忍受的、愚勇的大胆谴责他们。在我们眼中,他们好像可以到商店购买善心。我听说善良可以“培养。”我并不喜欢和你对着干,可是善良如果真的可以培养,那也只停留在植物层面上。紫罗兰不可能种在荨麻上。一位哲学家告诫我们要对蠢人有耐心,他更要求我们要耐心忍受本性险恶的人??呵呵,我站在这讲台上有点心不在焉。我下去了。
真实的印象,最终不是刻意地而是无意地做出的。此外,它也不是刻意地而是无意地被接收的,它取决于双方。而且是事先就已经确定了的,是没办法欺骗到底的……
一小时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马兰德夫人的心脏有毛病,所以在将她丈夫的死讯告知她时都是小心翼翼的,尽可能地温和委婉。
马兰德的姐姐,约瑟芬,用不连贯的语言,遮遮掩掩地给她一些暗示。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兹也在那,就在她的身边。当火车事故的消息传来时,理查兹正好在报社里,他看到“布兰迪·马兰德”的名字排在事故遇难者名单的首位。随后的第二封电报,使他在最快的时间里证实了消息的可靠性。他必须赶在那些不太细心,不太温柔的朋友之前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带回来。
她不像许多别的女人那样,只是神情麻木地听着这个故事,而是立刻扑到她姐姐的怀里,嚎啕大哭,泪如泉涌。当悲痛的狂潮过去后,她独自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不让任何人跟着她。
窗户是开着的,对面放着一把宽敞舒适的扶手椅,她整个人精疲力竭地沉了进去,这种疲惫,不仅折磨着她的身体,似乎也浸入了她的灵魂。
透过窗口,她看到了屋子外空旷的广场上,充满了新春气息的树梢是那么兴奋。空气中弥漫着芬芳的雨的气息。窗户下面的街道上,一个小贩正在沿街叫卖着他的商品。远处传来飘渺的歌声,数不清的麻雀在屋檐下呢喃。
对着她窗口西边的天空上,云朵层层叠叠地堆积着,间或露出一绺绺蔚蓝的天空。
她把头靠在椅背上,非常平静,除了偶尔会呜咽一两声,使她有些颤抖,就像小孩子哭着睡着了,但在睡梦中继续呜咽一样。
她还很年轻,白皙而平静的脸上的线条,显示着一种压抑或者说是一种力量。但是现在,她的目光有些呆滞,凝望着白云间那一绺绺蔚蓝天空。这并不是匆匆的一瞥,而是一种长久的深思熟虑。
有一种感觉正在向她靠近,那正是她带着恐惧在等待的。是什么呢?她不知道。这种感觉很微妙,难以捉摸,她说不清楚。但是她可以感觉得到它正在空中蔓延开来,穿过弥漫于空气中的声音,气味和颜色慢慢靠近她。
现在,她的内心骚动不安。她开始认识到那种向她步步逼近并慢慢控制她的感觉是什么了。她努力地想用她自己的意志力击退它,但是她的意志力就像她那两只白皙、纤细的双手一样无力。
当她稍稍放松了抵抗的时候,从她微微张开的双唇里喃喃地逸出一个词。她屏住呼吸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自由,自由,自由!”。随着那种感觉而来的茫然的目光和恐惧的神色从她眼里消失了。现在,她的目光透着机敏,炯炯有神。她的心跳加快,沸腾的热血温暖了全身每一寸肌肤,使她感到身心完全地放松了。 她并没有停下来去问问自己,此刻拥有的这种欢愉,是否不正当。一种清清楚楚的,兴奋的感觉让她根本无瑕去顾及这些琐事。她知道,当她见到丈夫那温柔、亲切的双手十指僵硬地握在一起,那张从来都不会对她吝啬爱意的脸变得僵硬、灰白的时候,她会再次哭出来的。但她看到了在那暂时的痛苦之后,她将迎来一段完全属于她自己的生活。她将会张开双臂欢迎这些新生活。
在未来的岁月里,她不再为别人而活着,而只为自己活。那时,她不必再盲目地屈从于任何专横的意志。人们总是相信他们有权把个人的意志强加在自己的伴侣身上。不论其动机是善良还是残酷的,她突然感到这种做法绝不亚于犯罪。 是的,她是爱过他的—有时候是爱的,但更多的时候不爱。那有什么关系呢!爱情这种神秘的玩意儿在面对身上这种强烈的独立的自我的意志时,又算的了什么呢!
“自由了!身体和灵魂都自由了!”她不断呢喃着。
约瑟芬跪在紧闭的门外,嘴唇对着锁孔,苦苦恳求着让她进去。“路易丝,开开门,求你了,开开门,你这样会生病的。你在里面做什么哪,路易丝?看在上帝的份上,开开门吧。”
“走开,我不会让自己生病的。”不会的,她正陶醉在窗外那生生不息的生命里。 她的想象像脱缰的野马一样狂奔着。她想象着,春天的日子,夏天的日子,所有将属于她自己的日子。她迫切地祈祷着生命能够更加长久,而就在昨天,一想到生命那么漫长她就瑟瑟发抖。
最后,在她姐姐的不断恳求下,她终于站起来,打开了门。她的眼睛里充满了胜利的激情,她的举止不知不觉竟像胜利女神一样。她搂紧姐姐的腰,一起走下楼。理查兹正站在下面等着她们。
有人正用钥匙打开了前门,进来的是布兰迪·马兰德,虽风尘仆仆,但泰然自若地提着他的大旅行包和雨伞。 事发时他远离现场,甚至根本不知道发生了车祸。他愣在那儿,对约瑟芬的尖叫感到吃惊,对理查兹快速地把他挡在他妻子的视线外更感到吃惊。
Why We’re Happy
你想要快乐起来。作为这个智囊团里的一员,我可以做出这样的假设。苏格拉底
曾有一次问他的学生:"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渴望幸福吧?" 一名学生答道:" 幸福,是所有人都渴望的。
如果苏格拉底是正确的,对一个在最低限度下都可以为人民创造追求幸福条件的国家做出这样的假设是不是不够合理呢?在宣布独立后,领袖们并没有将幸福作为模糊的理念来执行,他们认为人们都需要幸福并有权利去追求它。随着生活与自由的前进脚步,幸福不仅成为造物者与国家命运之间联系的纽带,同时也是在用国民追求与获得幸福的能力作为对这个国家道德效力的衡量标准。 与幸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拥有健康的价值观而非充足的物质生活。
但似乎今天的领导者与决策者都遗忘了这一点。听着政治家们谈论着国内生产总值、保健改革和社会安全,你会想到国家的开国元勋坚持着不言自明的传统,造物者赋予我们每年购买崭新且高级物品的能力,或是享有健康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低通货膨胀率和高就业率。创立者们并没有谈论到这些问题,并非它们不重要,而是因为他们认为幸福存在于更深处。
作为一名商业与政府政策的教授,长期以来我对追求幸福这一国家理念相当感兴趣。根据对这片土地上几千人的数以百计值得信赖的调查显示,幸福的人们促进了繁荣发展并加强了社会团结。他们造就了更好的公民,而更好的公民对于使国家变得健康强大起来是相当重要的。 幸福,换句话说对于美国是很关键的。所以当我几年前偶然看到一份数据上说一些美国人以追求幸福的方式生活--然而另外一些人却没有--我跳过这一段了。
我希望能明确表达出什么样的个人生活方式与公共政策可以尽可能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为幸福。我也想知道自己是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童年在西雅图学习并作为一名大学教授经营这自己的职业生涯,这都是追求幸福最有利的条件。我总是认为跟着自己鼓声的节拍向前走并与此同时形成自己一套价值观是正确的做法,而那些传统的价值观,说的直接点,都是留给失败者的。
原来有些惊喜等着我。
首先,什么是幸福?大多数研究人员赞成它包含对生活中好与坏的评断。我们拥有的这张情感平衡单允许我们诚实地讲出自己的生活是否幸福,即使不时会发生些糟糕的事情。
也许你一直对美国人变得越来越快乐感到怀疑。毕竟,许多人(显然不会是所有人)越来越富有,这样应该可以让他们更有能力去追求梦想并付之于行动。在另一方面,当想到不需要担心在屋外玩耍的孩子们被绑架时,对美好旧时光的讨论也逐渐多了起来。而由于经济金融方面的忧虑,消极的工作环境和慢性健康问题等其它紧急事件,这个国家已承受了太多的压力。
但美国的平均幸福水平多数还是维持了多年。据国家民意研究中心的普及社会调查显示在 1972年,30%的人口表示他们的生活很幸福。1982年,31%的人口这样说,到了2006年,仍然有31%的人这么说。而表示他们并不够幸福的人口百分数同样保持着大概13%左右。
人们通常听说的那些能为幸福生活添加筹码的因素并非如此。像是中彩票,做吸脂手术和获得硕士学位这些事都不能给人长期的幸福。幸福的美国人与不幸福的美国人之间的区别与关键点,反而是在于信仰、努力工作、婚姻、慈善事业和自由这些可以反映价值观和实践的生活片段。
幸福预言一:信仰
粗略估计有85%的美国人拥有某一种信仰,并且大约三分之一的美国人每周或更频繁地去教堂。这些数据在这十年里产生相对较小的改变。根据国际标准,美国
宗教实践水平是相当高的。例如,在荷兰只有9%的人口定期地去教堂;法国为7%;拉脱维亚只有3%.
一般来说,虔诚的美国人(那些几乎每周或更频繁地去教堂的人)比那些很少甚至不去教堂的人更为幸福。2004年的普及社会调查显示,分别有43%的虔诚民众和23%的现实主义者表示他们过着很幸福的生活。宗教信仰者比现实主义者多出可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表示他们对未来十分乐观。而可能大约比宗教信仰者多出两倍的现实主义者称" 我认为我是失败者。信仰与幸福之间的联系与宗教并没有太大关系。所有关于这一主题的无党派调查发现基督教徒(新教徒、天主教徒、摩门教和其他教会)与犹太教信徒,以及其他宗教传统的成员比现实主义者更有可能表示他们是幸福的。这也与我们除了用参加崇拜服务来衡量宗教活动的方式无关。在2004年,分别有36%每天祈祷的人和21%没有祈祷的人表示他们是十分快乐的。
当然,并非每一个宗教信仰者都快乐,也非每一个现实主义者都不快乐。然而,信仰显然是幸福的美国人中一种普遍的价值观。
幸福预言二:工作
如果今天中了彩票,你会辞职吗?如果是像大多数美国人的话,那你可能不会这么做。当在2002年全国超过一千人被如此问说:" 如果你拥有足够的钱让你可以舒适得度过余生,你会停止工作吗?" 低于于三分之一的回答者表示愿意。 与广泛流传的观念相反的是,大多数美国人喜欢,甚至热爱他们的工作。2002年,令人惊讶的是有89%的人表示他们非常或有点满意自己的工作。这在所有的工人中是事实,但对那些从事高收入,高技术的人来说并非如此。而在无论是否有大学文凭的人与为私人企业、非盈利组织和政府工作的人中,这个百分比是几乎一模一样的。
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工作满意度几乎相当于生活满意度。在那些表示他们生活很幸福的人当中,95%的人对他们的工作也很满意。此外,工作满意度似乎也会影响这个幸福,而非其他的方式。
幸福预言三:婚姻与家庭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婚姻生活总有许多的摩擦。据说会让许多人,尤其是女人回归到她们快乐的最大潜力。千万别信。
2004 年,42%的已婚美国人表示他们非常幸福。而只有23%的未婚者这么说。感到幸福的人的数量甚至低于其他的人群:其中20%的人是寡妇,17%的人已离婚,还有11%与配偶分居的人表示他们是幸福的。总的来说,已婚者中认为自己幸福的比不这么认为的人有可能多出六倍以上。而一般来说,较多的已婚女性比已婚男性表示自己很幸福。
婚姻不仅仅与幸福有关--至少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它可以带来幸福感。2003年一项对二万四千人进行长达十年之久的研究证明在人们结婚后幸福感有很大幅度的提高。对一些人来说,这种幸福感的增长在几年里会逐渐减弱,然后以回到他们婚前的幸福感水平作为结束。但对另一些人,这可以持续一生的时间。 那如果有了孩子的话呢?当有了他们自己的孩子后也并未出现幸福水平的提高(实际上幸福感有稍微减弱的趋势), 研究显示幸福的生活方式或许包含了像婚姻和宗教这些事情,而孩子同样也一直是其中的一部分。看看这个:有50%有孩子和宗教信仰的已婚者认为他们自己非常幸福,而只有17%没有孩子也没有宗教信仰的未婚者会如此认为。
我们都听说过金钱买不到幸福,这当然是对的。但有一种方式可以做到,那就是
放弃金钱。
证据是显而易见的,给慈善机构的礼物和其他值得的原因能让给予者对物质生活感到满意。如果今天你想要价值50美元真实的幸福感,那就把它捐给最爱的慈善机构吧。
捐赠者比非捐赠者多出43%表示自己很幸福。志愿者比非志愿者多出42%表示自己会幸福。这与金钱的礼物是否送到教堂或交响乐团并无关联;宗教与世俗的给予能带个人们同样的快乐,而这远远多于那些从不付出的人。就连捐血这种特殊的个人付出也能够改善我们的态度。
基本上,人们付出得越多,获得的快乐也就越多。
幸福预言四:自由
创立者将伴随着追求幸福的自由二字列于表中,就如一个值得为此向民族独立作斗争的事物。事实上,自由与幸福是密切相关的:那些认为自己自由的人比并不这么认为的人要幸福得多。2000年的社会普及调查显示,个人感觉自己" 完全自由" 或" 非常自由" 的人要比没有这些感觉的人可能多出两倍认为自己的生活很快乐。
然而,并非所有的自由方式都代表幸福。研究人员指出经济上、政治上与宗教信仰上的自由都可以带来幸福感。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对于道德上的自由,即在行为上缺乏约束就并非如此了。一些人感觉在他们的人生中有无数的道德选择,如性或药物,那他们比那些不认为有如此多选择的人要不幸的多。
美国人似乎相当明白这一点。在2004年总统大选时,当民意测验专家询问投票者美国面临最为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时, 他们选择最多的是" 道德价值观". 这一项打败了经济、恐怖主义、伊拉克战争、教育和卫生保健这些人们首要关注的问题。学者与政治家当然希望我们想到其它问题,批评家们嘲笑这一结论,将它解读成普通美国人与社会脱离的证据。当道德价值观对于美国人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表示作为一个民族,我们要尽全力保护我们的政治经济自由,并防范文化的约束力。
美国的教训
数据告诉我们最为关系到幸福的并非很多的物质而是拥有健康的价值观。没有这些价值观,我们的工作和经济将给我们带来没有灵魂的辛劳与沉闷无趣的财富。因此,这将让我们没有理由再去拼搏、去维持和平和保护我们的生活方式。卫生保健系统将让我们更健康,但拥有了健康的身体却无法享受快乐幸福的生活,这又如何呢?
无论作为个体或是家庭,如果想要过得幸福快乐,那这些事实可以帮助我们谨记什么才是我们应该留意的。对于公共政策与政治也有一条重要的信息。领导者们要对辅助我们过上幸福担负起责任,并且不允许用掉以轻心的态度来限制信仰、工作、家庭、慈善与自由这些价值观的存在。
候选人的竞选办公室应该对幸福进行询问与讨论,在新闻中他们的答案应该是可以确定我们的选票的。
我们的幸福对我们,对美国,推其他所有的食物都实在是太重要了。
Fame
名声像极了在追逐自己的尾巴的动物,抓到后除了继续追赶便不知所措。名誉和随之带来的名人效应使得这些名人走上了末路。这难道不令人啼笑皆非么? 那些已经出名的人绝大多数是因为拥有一技之长:唱歌,跳舞,美术,写作等等。
成功的表演者展示出一种市场流行的风格,从而赢得声誉。也正是这种声誉使得表演者确信必须将这种风格坚持下去。但是随着时间流逝,歌手年复一年以同样的调子唱着歌,画师画同样的风景人物,演员演同样的角色,便会使人感到厌烦。大众的需要将名人们如人质般束缚了。如果艺术家试图去改变自己的风格,观众可能会离弃他,从此将这种飘忽不定的注意转给别人。然后又转移给另一个人,如此反复。
谁不认识田纳西. 威廉斯的戏剧/约翰·厄普代克和欧纳斯特. 海明威的小说/罗伯特. 弗罗斯特/W.H.奥登和托. 史. 艾略特的诗歌? 同样的还有画家莫奈, 雷诺阿, 达利或者毕加索, 还有电影制作节家希契科克, 费里尼, 斯皮尔伯格, 陈凯歌或者张艺谋. 他们与众不同的风格标志着传统形式的重大变革, 从而授予他们声望和财富. 但是他们没有发展其他风格或模式的自由, 因为他们的观众需要的是他们最先呈现的形式. 即使现在, 海明威还被混淆为亨利·詹姆斯或者其他的什么人; 弗洛斯特也没有被混淆为耶茨. 他们创造的独一无二的风格成就了他们. 没有任何一个艺术家或表演者能够完全逃脱声誉的诱惑, 因为声誉能给他们带来无止境的赞美和尊重. 但是想要获得声誉就一定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在每个领域里, 声望都能够带来名气, 能够在那些满怀崇敬之心的忠实的粉丝里受到高度关注. 但是它是是个容易使人沉醉的东西. 一个表演者很容易相信自己的成就与舆论者称赞一样. 但是很多人, 很多艺术家并没有获得声誉和财富. 那些失败者的表演者, 或者其他失败了的人呢? 说来也奇怪, 对于很多人来说, 失败却常常是对他们的失败的补偿. 它招来那些庆幸自己不是你的人的怜悯; 它使得你的家人, 朋友降低对你的期望, 从而你不必再与那些比你有天赋, 比你成功的人攀比. 他们为你不能成功成名的无能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和解释: 你太容易受伤, 你对金钱不感兴趣, 你不屑于那些伴随名誉而来的权利, 你也不喜欢因为出名而使隐私受到侵犯, 等等. 所有的借口, 只是为了安慰是那些失败了的人, 或者那些假装不在意失败的人罢了.
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了有些人在他们生命的某些时间里遭遇的失败确实会激励他们为取得成功而更加努力奋斗并且继续相信自己. 美国小说家托马斯沃. 尔夫的第一篇小说<向家乡看吧, 安琪儿="">被拒绝了39次才最终得以发表, 从而开启了他的事业, 为他创造了名誉. 贝多芬不向他专横的父亲低头, 也忍气吞声的做过乐师, 但他最终还是成为了举世闻名的音乐家. 十九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裴斯塔洛齐在他决定从事儿童教育事业并且为之建立起一套新的基本教育体系之前, 在各行各业一无所成. 托马斯. 爱迪生在十岁读四年级的时候因为被老师认为愚笨任性而逐出学校. 另外, 也有很多最初失败的人以失败为动力, 发愤图强, 最终取得成功. 但是, 很不幸, 对于很多人来说失败就是他们奋斗的终点, 而不是起点. 成功的失败者即使有, 也很少.
那么为什么每个人都渴望拥有名誉呢? 你渴望么? 你渴望许多人都知道你, 赞赏你么? 你渴望那些伴随名誉而来的金钱么? 你希望被媒体关注你做的每一件事么? 不论是公共场合或者是私底下. 你希望被他们不停地跟踪, 不停地询问不停地骚扰么? 很明显, 在美国政坛, 出名就会成为那些反对你人的目标, 也会成为媒体的目标. 声誉给你带来所有的光环, 同时赋予你权利和威望, 也让你变得不像原来的自己. 你必须成为公众心目中的你, 而不是真实的你和可能的你. 政治家也像表演者一样, 必须讨好自己的观众. 这就意味着他们只能说一些不是他们本意或者他们也不完全相信的话. 所以相信政治家的人很少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我们还没有回答本段开始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每个人都渴望名誉呢? 我突然想到几个
原因: 为了在某些领域彰显卓越; 为了赢得别人的赞美和喜爱; 为了成为每个人谈到的话题; 又或者为了向亲人和朋友证明自己能够超乎他们的想象. 或许你也可列举其他的原因, 但是我认为通常都是这些原因.
如果成名, 是否还有可能保持最真实的自己呢? 也许可能, 但是一个人很难即 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又在名利场上取得成功. 对于世界上很多持不同政见的的政界人员来说, 一直说一些在任何领域都不受欢迎的观点或者态度是一件违反政界规则的事情. 但是缅甸的黎明翁山苏姬是个罕见的例外. 著名的爱尔兰作家奥斯卡. 王德尔是一个很成功的小说家/诗人和剧作家. 他因他最与众不同的服装/古怪的行为/反常的社会观和性观念而闻名. 但是他的举止让他好朋友的母亲感到反感, 从而被告上了法庭. 他为此感到怒不可歇, 并控告这位母亲. 如此一来, 他也因此遭受了两年的审讯和关押. 他保持了最真实的自己, 但是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受到社会排斥, 声名尽毁.
1996年6月17日, <时代>杂志投入了大量的版面来讨论谁是民众心里对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人. 他们对那位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人物补充了一篇小传记. 但是那些在第一份名单中出现的人没有一个出现在第二份名单里面. 不可思议的是出现在两份名单中的人没有一个可以称得上出名, 尽管我认为其中有些人确有声誉. 但是我们真的能够区别出那些著名的人物谁是有影响力的人谁是有权力的人吗?也许, 但他们那份有影响力的人的名单中包括喜剧演员和电视明星杰瑞?桑菲尔德以及科特尼.洛芙, 她是一名歌手, 也是一个吸毒者, 并且她是因为她的丈夫而出名的. 她的丈夫科特. 柯本是一名吉他手, 死于自杀. 除此以外, 这份名单也包括脱口秀节目的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 和服装设计师卡尔文. 克莱恩. 所有的这些人物都是有名的, 但是我相信, 他们对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并没有多大影响力. 在<时代>杂志名单里面我们还发现一位高级法院的法官桑德拉. 奥康纳. 他比不比其他法官影响力大, 也并不比其他法官权力大. 别人并不认为克林顿总统有影响力, 但是他们认为他有权力. 知名度/影响力和权力是联系紧密还是根本就不同, 是由你来决定的.
我相信声誉和名望, 影响和权力, 成功与失败, 真实和虚幻都以某种方式灵活的编织成一张细密的绸布, 我们笑称为”现实”的那张布. 我对那些拼命地寻求声誉/名望与财富的人说: 祝你好运. 但是当你抓住了你的尾巴, 也就是你的成功和声望的时候, 你将要怎么做? 如果你真的抓住了它, 就拼命地抓住吧, 因为掉落并不像攀登一样痛苦. 希望很快看见你成名, 或者是快要成名, 在这颗光明的行星上成句辉煌的旅程.
English Belongs to Everybody
这是一个人们普遍为这门语言担忧的时代。有些美国人害怕英语被西班牙语吞没或者冲击,于是想将它确定为官方语言。有人担心文盲危机,或者说高中甚至大学毕业生中出现半文盲危机。
但是,这种担忧也许会产生一种恶劣的副作用:想“拯救”英语的专家也许只会让人们不要在英语中寻找乐趣。他们中有幽默和容忍变化之人,也有苛刻和自命高雅之人。语言会加强人们关于社会地位优越或低下的情感;制造圈内人和圈外人的差异;还可以成为虚荣心的道具和焦虑的源泉,而自命高雅者对这两种的感情的影响兼而有之。然而,激怒他们的语言的变化和语用错误,其实与那些几个世纪以来对我们的语言的发展起作用的变化和错误没什么差别。正如休·肯纳在其《沉没的岛屿》一书中评价某些英国批评家那样,“只是在语言激怒他们的时
候,他们才关注语言。”这样的人真是大煞风景之辈:他们使人们不要对英语感兴趣,抑制人们使用英语,使人们扫兴。
对于一门活生生的语言来说,变化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正是英语生机勃勃的原因之所在;它能够发展壮大的原因是其接受并吸纳变化的能力。
随着人们成长变化、从事新的活动,他们的语言也随之发展变化。他们会发现描述新事物的方式,他们的新视角会使他们找到谈论旧事物的新方式。例如,电灯开关的一开一关制造了关于人类最古老的生活经验的一个绝佳隐喻—“性吸引”或“性排斥”。对于语言保守分子来说,这些表达方式显得低俗、带有俚语气 息;而其他人却认为它们生动活泼,就像新出炉的钱币,既可花又“时髦”。 对语言变化的容忍不仅代表了自从伊莉莎白时期以来讲英语的民族的勃勃生机,而且代表了他们根深蒂固的对自由的看法。这是英语语言权威之一、丹麦大学者奥托·叶斯柏森的观点。他于1905年在其《英语语言的发展与结构》一书中这样写道:
法语像路易十四时期的呆板的法国花园,而英语则像一个英国公园,它看似没有明确的设计规划,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徜徉其中,不用担心有严酷的看门人来管这管那。如果不是几世纪以来英语尊崇每个人的自由,如果没有人能够自由自在地开辟新天地的话,英语就不可能成为今天的英语了。
我很喜欢这个观点,认为它不只是巧合。请想一想,英语语言所脱胎于的母体——由凯尔特人、罗马人、萨克森人、丹麦人和诺曼人组成的联合体不仅提供了英语产生的文化土壤,而且孕育了现代社会关于自由和人的权利的伟大原则。这些原则的萌芽产生于英国,在美国发展壮大。丘吉尔称之为“讲英语之各民族的集体遗产”。这些原则的核心是民众对政权的同意和对独裁专制的抵制;它们均是我们的语言的基本特征。讲英语的民族已经打败了想在他们的语言周围建立篱笆并建立一所学院来规定英语用法的种种企图。谢天谢地,他们就要自己做主。 对独裁专制的抵制最好体现是语法学家几世纪以来所谴责的“错误”的反复出现。在讲英语的民族——美国人、英国人、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和新西兰人及其他人的日常口语中,这些“错误”用法继续存在,虽然识字率和教育普及程度在提高。我们每天都能听到:
双重否定:“我不想要那样的任何一个。
双重比较:“别将那个弄得比较更重!”
动词误用:“你能教我学阅读吗?”
这些“错误”已经起码存在了四百年之久,因为你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能够找到每个例子。
双重否定:在《哈姆雷特》中,国王说:
“他说的话也不像,虽然缺乏一点形式美,不像疯话。”
双重比较级:在《奥赛罗》中,公爵说:
“可舆论 给你更安全的声音。
动词误用:在《奥赛罗》中,苔丝狄蒙娜说:
“我的生命和教育的确都教我如何尊敬你。
这些误用将不会消失而会长久存在下去,我发现这一点很有趣。它们在莎士比亚时代被接受认可并通行无阻,而今天它们更加生气勃勃,虽然被认为是非标准英语。尽管它们在语法学家眼里是错误,但是它们仍然每天出现在世界各地,使用人数比莎士比亚时代英国人口多了上百倍。
让我感到惊奇的是“axe ”一词,意思为“问”,作为美国黑人英语的一个常用词
语,其各种变化竟然在乔叟时代属于标准用法(axe, axen, axed ),就如在“问他是否特罗柳斯在那儿”("andaxedhimifTroiluswerethere." )一句中那样。那种用法流通了六百年,还是新近发明的?
英语在其发展过程中缺乏一套正规的语法规则。莎士比亚以及其伊莉莎白时代的人极富创造力,可后来十七和十八世纪的批评家们却认为英语是一团糟,像一个杂草丛生的花园。他们要治理英语语法的繁杂现象,于是从其他几种较整洁的语言,主要是精确性和可预性他们信得过的拉丁语那里借来了语法规则。三个世纪以来,除了这儿那儿的小纰漏外,他们制定的语法规则基本上保持不变。教育工作者教授它们,书面英语遵守它们。今天的英语报纸、杂志和书籍普遍认为正确的英语必须遵守这些规则。可英语的种种不规则用法继续威胁着整修一新的英语“花园”,而且其数量巨大,实际上在日常用语中大行其道。
非标准英语先前知道其在社会秩序中的地位。人们允许小说中的人物偶然说它。海明威相信美国文学的真正源头是马克·吐温,因为他再现了像哈克·芬那样的下层人物的土语,从而激怒了批评家。报纸在援引源自包括政客在内的非标准语言时仍然会纠正其语法错误。正如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标准那样,书面语常常构成一种令人尊敬的阴谋把戏。
如果说一口标准英语的人误以为他们的书面语一统天下,这也是情有可愿,也许正如诺曼人误认为法语征服了败北的盎格鲁—萨克森人的语言那样。二三十年前,自认为教育程度高、说话地道的人也许只与非标准英语擦肩而过,通常是在不容易产生误解的有关阶级、地区或农村的特殊语境中。
我们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语言风格,这是多么神奇。好像穿衣服一样,我们使用语言也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在极其正式场合经常需要书面英语,如申请工作或者写给编辑的信件,这时的英语就像是穿了黑西装打了领带,一本正经,精确无误。还有一种平常的,没那么正式的英语,就如穿一件休闲西服,但不失体面。还有晚上或者周末好朋友之间使用的英语,就如穿蓝色牛仔裤和汗衫,不需要领带那样。还有家庭生活中的英语,更放松,更不受语法的限制,家庭的俗语和已经成为联络感情的玩笑俏皮话则是穿着睡衣睡裤、头发凌乱的语言。最后,还有不穿衣服的语言,夫妻之间的甜言蜜语—低语,示意和嘟囔声,那时的语言最下意识,最开放,最脆弱,最原始。
电台广播使语言的流通更加四通八达,将其变得最随意,甚至赤裸裸的。现在教育程度高的人无法对大众的粗鲁语言充耳不闻。它们存在于新闻报道、天气预报、体育节目、广告和日益泛滥的谈话和“现场电话打入”的脱口秀中。
这种大众化口语的广泛传播很可能使语言纯洁分子感到英语在这代人手中突然变得不成体统,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对此产生新的担忧。
我们也许还可以争辩说,现在更多的美国人在电视上听到更正确甚至更漂亮的英语,这是史无前例的。电视节目将更多的标准用语送到更多的美国家庭,其规模是以前不可企及的。当然电视节目还播出许多英语口头语,其中有些很难听,有些很有创造性,但这不是新事物。
隐藏在这现象背后的是这样一个铁的事实:我们的语言不是语言警察、语法学家、教师或者乃至大作家特有的私人财产。英语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总是黎民百姓的语言,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文盲。
英语属于大家:农民讲故事时突然想到的有趣短语;旅行推销员口中的黄色笑话;或者少年用俚语说的“讨厌!”;或者流行歌词:它们都是英语的一部分,与学者们绞尽脑汁写出的形象语言或者诗人花一周时间写下的妙笔佳句同样有效。
我们对语言的综合感觉告诉我们,有些表达方式漂亮,有些丑陋,有些将继续存在,有些即将消亡,但它们都是英语家族的成员,它属于大家—既属于那些对语言小心翼翼的人,又属于那些大大咧咧的人。
没有舞台的表演:文学翻译的艺术
文学翻译是一门奇特的艺术。当你坐在书桌旁, 所译的是已经完成、署着别人大名的小说或诗歌时, 这便是文学翻译。这种工作性质似乎具有衍生性, 不值一提。谁愿意为坐在博物馆里描摹别人画作的人著书立说呢? 摹仿者不是艺术家, 他们是学徒、造假者、名人崇拜者和骗子。
然而, 文学翻译却是一门艺术。它所以奇特, 是因为译者实际上和作家做着完全相同的事情。假如演员也像剧作家、舞蹈演员也像作曲家、歌唱家也像歌词作者一样都做着完全相同的事情, 也不会有人赞扬他们。译者的问题在于他是一个没有舞台的表演者, 一个表演要和原作一样的艺术家, 正如演员之于剧本, 歌手之于歌曲, 演奏家之于乐谱, 但他的表演只能是页面上的文字。
文学翻译者也要像音乐家一样先理解别人的作品, 然后用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去表演。音乐家是用肢体语言和嗓音去表现别人的音调, 译者则通过另一种语言来诠释别人的思想和意象。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倒不是音乐家制造的是旋律, 译者制造的是文字, 而是音乐作品的创作就是为了转换成肢体语言和美妙的旋律, 而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为了翻译成另一种文字而创作的。因此, 虽然译者的艺术几乎看不见, 却遭受了更多的怀疑。译者的责任也大得多, 因为每一个音乐家都知道他的表演只是他本人及其他音乐家众多的表演之一, 甚至是万分之一, 然而译者却明白他的表演可能是唯一的一个, 至少是他这一代中唯一的一个, 他不会再有机会去对它作出修改或采用一种不同的方法进行重译。
然而当译者承担起这一责任, 努力把文学作品转换成它们从未呈现的形式时, 除非他犯错误, 没有人看到他表演的艰辛。事实上, 他主要是因为隐形才受到赞扬。当我们听一个专辑时, 我们可以想象出音乐家的吹唱或弹奏, 但当我们想到从事翻译的译者时大脑却是一片空白, 我们觉得译者只不过和作家所做的差不多, 并没什么特别的。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曾写到他对自己写作的看法:“即使我坐在走廊上写文章, 也不会有一个小孩过来观察我的手指, 看作家是怎么写作的。我并不是说写作是一个糟糕的或无用的职业, 但它不是一个最好的、也不是最有吸引力的职业, 所用的材料也很特殊———你甚至看不见它。”但我们对作家的期待也仅此而已。我们期望创造者所创造的东西让我们激动, 而不是他创造的方式。除非他像爵士音乐家一样, 也是一位表演者。
对于表演艺术家, 我们的确期待他的表演激动人心, 因为创造已经完成。表演艺术家的职责不在创造, 而在诠释。但是译者的诠释不仅采取了原作的形式———墨迹———而且也不偏离原作的内容, 这和文学批评家的诠释方式相反。唯一改变的是我们现在可以读懂用油墨印出的内容了。否则, 外国作家的作品对我们来说就像没有任何意义。这很像让不懂乐谱的人看乐谱一样。但是音乐家的表演和乐谱没有相似之处, 二者差异之大怎么说都不为过。翻译是如此相近, 翻译的结果是一种重写, 两部作品, 一个以另一部为基础, 一个是原作, 一个是表演, 难以区分。
由于译者奇特的处境, 他不怎么受人尊敬。大家总认为, 他应该服从于作者, 忠实于作者, 不能犯错; 在翻译时, 他要一件一件来, 论功行赏时, 也要甘作末席。在世人的眼中, 他根本不是什么艺术家、创造者或是表演者, 充其量不过是个工匠。他通常被看作是一个可怜的、无足轻重的角色。他的译作, 书评里鲜有提及, 几乎从未有人给予批评。他的技艺在大学内外鲜有教授, 他的译作也难能获得学术界的承认, 他的思想与生平, 出版商也不肖出版。所以译者翻译并非为追名逐利, 或为了别人的赞许, 而是出于爱, 出于让他人享其所爱, 爱其所为。
我们常以为, 文学作品的译者好坏在于他的语言能力, 这就好比说音乐家都很懂乐谱。他们当然如此, 但是会看谱并不代表你会是一位好的音乐家, 它只不过是成功的诸多要求之一罢了。事实上, 一些伟大的爵士乐手从来没有学过看谱, 而有些伟大的译作, 反倒是出自不懂原文的诗人之手。想要演奏出好音乐, 除了通晓一样乐器, 还必须能察觉音调的细微差别, 了解音符的组成跟其所代表的意义。同样的, 一个译者也必须能像评论家一样去阅读, 像作家一样去写作。十七世纪的约翰·德莱登说的好:“我们之所以没有什么好作品可读, 真正的原因, 是因为具备完美译者条件的人太少, 而且对这样重要的学问, 也给予太少的赞美与鼓励。”时至今日, 情形依然鲜有改变。
然而, 普希金把译者称为“人类精神的信使”, 歌德认为文学翻译是“世界交往中最重要、最神圣的事业之一”。博尔赫斯也曾写道:“也许??译者的工作比作家的工作更精细更文明:译者显然出现在作家之后。翻译是文明的一个更高级的阶段。”当然, 这些话并不是他们的原话, 而是译成英文后的说法。另一方面, 译者被称为剽窃者、文化的掠夺者、殖民主义的共谋者, 卖国者, 叛徒。他们背叛了自己的人民, 背叛了自己的语言, 出卖了原著, 也出卖了自己, 而这一切只不过是为了一个字七分钱, 如果他们幸运的话。
不论是尊贵崇高还是背信弃义, 至少大家认为译者是谦逊的, 特别是对于艺术家而言。谁能比译者更遵从他人的观点, 人物, 风格, 意象, 甚至幽默感? 译者将某种东西带入了很多时代和文化的核心艺术中, 其最重要的方面即奉献与服务。然而, 还有什么比说你能写出像你所钟爱的伟大著作一样的作品更自豪的, 譬如, 能写出等同于英文《李尔王》的法文(日文或恩固尼文) 剧本? 译者既谦逊又自负, 真是够奇特的了。
翻译的隐性表演很难描绘, 所以译者想出各种各样的喻来描述它。译者“像一位试图重现油画家作品的雕刻家”, 安妮·达西耶在她1699年《伊利亚特》法译本的前言中这样写道。彼德·丹尼尔·赫图斯,17世纪法国的一位主教及教育家在谈到译诗时写到:“最重要的原则是要保留韵律和句法, 这样观众就可以看到这样一位诗人, 他犹如一棵树, 树叶已被冬日的严寒打落, 然而树枝, 树根和树干仍旧清晰可见。”几个世纪以来, 译者一直把翻译比喻成把葡萄酒从一个瓶子倒入另一个瓶子, 一位美国的法语翻译家罗斯玛丽·沃尔德罗普把这一形象推进了一步, 她说:“翻译更像把灵魂从身体挤压出来, 把它引诱到一个不同的躯体中”。
更近的、更科学的讲法来自美国西班牙语翻译家玛格丽特·佩登, 她用冰块概念创造出一个复杂的隐喻:“我喜欢把原作想象成一块冰。翻译过程中这块冰溶化了。待到变成了液态时, 每个分子都变换了位置, 没有一个分子与其他分子再保留着原来的关系。它们开始了在第二种语言里形成作品的过程。分子有逃逸的,
新的分子涌了进来填补空缺, 但是这种成形和修补的轨迹实际上是隐性的。在第二语言里确立起来的译品是一块新的冰, 它与原来冰块不同, 然而外表看上去却是一样的。”格莱格里·拉巴萨, 一位美国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翻译家也谈到翻译的隐喻:“所有的语言都是隐喻, 翻译, 不是语言间的纵向隐喻, 而是语言间的横向隐喻。”
下面是《圣经》的钦定本翻译家们对翻译的描述:
翻译就是打开窗户, 让光线进入; 翻译就是撬开外壳, 让我们品尝果仁; 翻译就是撩开幕布, 让我们能窥见最圣洁的地方; 翻译就是移去井盖, 让我们获得水源。
翻译让我们能接触到世界的文学。它使得我们了解其它时代和地方的人们的思想。它是对他者的庆祝, 是一场没有彩球和喧嚣、真正的文化交流盛事。它不仅丰富了我们个人的知识和艺术辨别力, 也丰富了我们的文化、文学、语言和思想。要把一种拉丁美洲的音乐介绍到北美所需要的一切无非是一群拉丁美洲的音乐家或者就是一本专辑。但是要把一位拉丁美洲作家介绍到美国, 介绍给那些不懂西班牙语或葡萄牙语的人, 还需要另一位艺术家即译者。如果没有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早期作品的翻译, 当代的美国文学将会非常不同。
阳光、食物、水和宗教, 这些是钦定本《圣经》翻译家认为翻译让我们接触到的生活的必需品, 最起码对清教徒是这样。设想一下如果我们不能阅读《圣经》或古典名著或塞万提斯、伏尔泰、康德、托尔斯泰、弗洛伊德, 如果我们所阅读的作家自己也只是读过几个历史上或他们时代伟大的作家或思想家, 我们将是什么样子? 我们将依然愚昧无知, 缺少知识, 渴求艺术。
我写本书的目的是让人们接触给我们引路的人和他们用以引路的这门艺术。而且这样做的同时还要不失幽默和激情。我将谈到要成为一个好的译者所需要的条件, 译者与他们翻译的文学作品、译者与作家、译者与和他们一起工作为他们服务的编辑之间的关系。我也会谈到译者所作的工作以及他们所做的大大小小的决定。我还会谈到译者的公共形象, 以及译者、出版商、评论家、教授、作家甚至读者对于改变这一形象能做些什么。换言之, 我将改变人们对翻译及译者的看法。
但我的主要目的是让读者明白翻译究竟是什么, 以便他们能欣赏这一隐性的艺术。这种爱与快乐的劳动本身也应该被人喜爱和欣赏。事实上, 这本书如果能让读者尝试亲自动手去翻译, 这是我最乐意看到的, 因为我所说的任何东西都不能告诉人们翻译是多么困难或是多么有趣。
人们通常对翻译有很多误解, 更别说还有很多真正的障碍和一点懒惰阻止人们去欣赏文学翻译。我将尽力去消除其中的一些障碍, 告诉人们误解形成的原因及方式。我也会告诉人们近来文学翻译的下降反映了我们的智力文化看待文学特别是诗歌方面的重要变化。我主要是根据译者们所写的以及在很多采访中告诉我的来写作这本书的。但是我也会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
既然没有人给译者一个供他们表演的舞台, 我的目标就是给他们一群观众。
The roots of my ambition
我的母亲虽然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但是她的形象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在破晓前
提醒我黎明即将到来。“如果我不能承担一件事,那么就是懦夫
我一辈子老是听到他说这句话。现在,在黑暗中醒过来,躺在床上,在我想回去在睡觉而不是勇敢的面对新的一天时,我便能感受到她与一无是处的懒汉的对抗是如此激烈
我暗暗抗议道: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可以自己处理一些事情的,我有权利睡迟些的
“罗素,你还没有原木上的凸起那么进取”
当我还是个穿着开裆裤的孩子时,他就已经用这些口号来敦促我
“试着自己完成一些事情”
“不要做一个轻易放弃的人”
“要有一些小志向”
这世界上有教养的人包括我在内,在成功之后便嘲笑唯物主义:他读懂哲学家和社会评论家。他认为穷其一生去追求金钱,权利,名声,以及——“有时你表现得你不该被这些子弹所摧毁”,是很肤浅也很不值得的
自从我父亲去世后,生活便变得很困难,因为我父亲除了一笔债务什么都没有留下。房子没有了,孩子们被分散了。我母亲的母亲,不幸的患上了结核病,意气消沉的想自杀并且遭受收容机构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刚上大学的母亲不得不辍学去找工作
然后,维持五年的婚姻,她的丈夫死于1930年,留下和三个孩子,我的母亲很贫苦,以至于他不得不把小奥德丽送给别人收养。或许他做过最勇敢的事就是放弃只有十个月大的奥黛丽,把她送给汤姆叔叔和歌迪亚婶婶。汤姆叔叔,我父亲的一个兄弟,在铁道局有一份好工作,可以提供奥黛丽舒适的生活
我母亲带着我姐姐和我去投奔他的哥哥阿伦,这个善良的穷亲戚。他后来在一家洗衣店找到一份工作,是缝补食品杂货商的工作服,一周十美元
母亲希望我长大后可以成为总统或者富商,但是她是如此的爱我,所以他并没有擅自决定。在我小学毕业前,他就看出了我没有能力赚上百万也没有能力万人景仰。自此之后他便开始将我引向从事文字工作这条路
文学为他的家人所共有。好像是他母系外祖父的文学基因一代一代遗传了下来。他是一名教师,他的女儿陆莉写过诗,他的儿子查理是纽约驻马里兰州巴尔的摩港市的先驱特约记者。世纪之交的南美,因为民族战争而穷困潦倒,然而从事文字工作依然是条出路
最显著的证明是我母亲的大表哥爱德温。他是《纽约泰晤士报》的总编辑。他曾经游历整个欧洲,证明了文学可以带你遨游壮丽的地方,也可以带你远离你的所在地,是你的亲戚只有张口结舌和嫉妒的份。我母亲以爱德温为例,告诉我,一个人就算没有什么天资也可以很出色
“爱德温·詹姆斯没有比别人聪明多少,但是你看看他今天的成就。”我的母亲说,说,反复的说,以至于我长大后,认为爱德温·詹姆斯是个迟钝的呆子,只不过运气比较好而已。他就以这种方式来讲述他,但是他还有更深层的意思。他要告诉我的,不是要我像爱德温那样那么辉煌,而是想让我知道到达顶峰的途径是工作,工作,工作
当我的母亲看到我拥有文学天分时,他开始尝试着使它有所发展。虽然极其贫困,但是他签了一份协议,这份协议是每个月花39分供一卷名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的书
我很尊敬那些伟大的作家,但是我喜欢的读的是报纸。我逐字逐句的研读那些骇
人听闻的犯罪活动,令人恐惧的事件以及可怕的杀人案。大量的凶手死于电椅,这使我很着迷,我还记录死刑囚犯点的最后的晚餐
1947年,我从巴尔的摩港市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毕业,了解到巴尔的摩港太阳报需要一名警方记者。两三个霍普金斯的同学也去应征这份工作。很奇怪的,我被录取了。这份工作周薪是30美元。当我抱怨说这周薪对于一个大学毕业的人来说是一种侮辱,我的母亲并不谅解我
如果你很努力的工作,”他说,“你也许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提升。那么他们就必须给你升工资。”
七年后,《太阳报》派我去白宫采访。对绝大部分记者来说,能够去白宫采访就如同你快要接近天堂一样。那年我29岁,骄傲的趾高气扬。我很高兴的去见我母亲,并告诉他这件事。我应该被别人所熟知。
“嗯,罗素,”他说,“如果你做好白宫这份工作,你会有所收获的”
她所设立的方向就是不断向前,不断向上攀登。小小的进步不能作为自我满足的借口。那些固步自封的人是不会有所长进的。即使到达顶峰,你也不能放松。”爬得越高,摔得越痛。”这是他最喜欢的格言之一
早年在报社工作时,我就抱着幼稚幻想,想要报复爱德温表哥。如果我成为一名很出色的记者,《泰晤士报》在不知道我和伟大的爱德温之间的关系的情况下,雇用了我,想想就觉得高兴。如果爱德温亲自请我去他的办公室,并说:”年轻人,介绍一下你自己吧?”,我报复性的回答道:”我是你的穷亲戚露西·伊丽莎白·罗宾逊的独子”, 想想就觉得有趣
而我这个幼稚的幻想,有一天还真的就发生了。我被《泰晤士报》录用了,虽然在我到这之前,爱德温表哥已经去世了。最终我得到了美国新闻业最华而不实的奖赏之一:在《纽约泰晤士报》拥有一个专栏
它不是一个播报新闻的专栏,而是一个运用不同的文学形式去评论新闻的专栏,这些文学形式有:议论的形式,讽刺的手法,诙谐的方式,有时还会用虚构的手段。这也证明了我母亲所做的一切是完全正确的,他从小就看出我的潜能,引导我走上了文学这条路
这个专栏获得了多方好评,还在1979年获得了专为新闻业设立的普利策奖。我的母亲在此之前不知道他的脑电图会衰竭,之后他便住在疗养院,永远的跟我失去了联系
我只能想象当知道我得到普利策奖时他的反应。我肯定他会这么说:”不错。这表明只要你全力以赴,努力工作,总有一天,你会得到属于你的东西”
我母亲反复灌输的价值观及时的发生作用,我也以此生活下去。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些承认想成为重要人物的人,都被认为是愚蠢的唯物主义者,把生命浪费在毫无意义的竞争中
一开始,我尝试开创一个新纪元。虽然我的母亲曾经用那些要求他们成为重要人物的讹化的古说迫使我走他想好的路,但是我还是决定不逼迫我的孩子
新纪元赞颂爱,自我满足以及豁达的哲人态度。豁达的哲人态度有助于人们安于现状。这个过程在我看起来十分可笑,但是我必须承认我的母亲使我变成了粗俗的唯物主义者(她的规范有一个缺点,就是很重视金钱和地位),所以我一直保持着自我怀疑的异端思想
之后,我发现我无法激发起我的孩子的野心,便放弃了。一天晚上在吃饭时,我听到我自己在喊:”你不想成为重要人物吗?”
孩子们一脸茫然。成为重要人物?多么奇怪的表情。我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不是
爸爸在吼叫。是他饭前喝的马提尼在作怪
不是因为酒精引起的喊叫,是我的母亲。酒精只是赋予我勇气向他们宣告那些。我一直相信成功,一直相信如果不努力工作和自律,你便成不了重要人物,也得不到你想要的
事实最后证明,那些曾使我感到黯淡无光的成绩单并没有预示我的孩子们一败涂地,而预示了它们拒绝平庸,这令我应该感到欣慰。而今它们都已长大成人,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彼此都怀着好感,家庭团聚时过得非常愉快。
家庭就是如此,我们在自己身上承传去世的老一辈,并将它们传给将来四散在各地的后代,让已经去世安息在教堂墓地的人们很久以后任然活在我们心中。
范文三:英语高阶教程下册第七单元课文翻译
“爸爸,我做不到,我试了又试,可有时我还是做不到。我不知道自己是否会学会盲文,它太难了。”我哭起来。
爸爸紧紧地握住我对我说:“还记得那次我们去山顶上的那座庙吗?爬山的时候,我的腿开始疼痛,然后我坐下来问你:‘我看不见庙。它在哪儿?’你告诉我:‘爸爸,庙就在那儿,你看不见是因为它被雾遮盖住了。尽管你看不见,我却知道它就在那儿,我也知道你会爬上去的,我保证你办得到。’”
“亲爱的,那天你向我表明看不见什么东西并不意味着那个东西不在那儿。所以,尽管爬山很艰难,但我知道庙就在那儿,我也知道自己会爬上去。”
我清楚爸爸想让我明白什么。
我回到了学校,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又开始了学习,不久我就发现自己可以阅读了。一天我和朋友们聊天。我感慨世界看起来是多么美丽,我又是多么怀念能看到它的日子,而我最怀念的就是我父母的样子。
说完这些之后,我沉默着,心里想着事情,这时我旁边的女孩说:“你知道吗,你很幸运,至少你还见过他们,而我却仅仅听过他们的声音。你看到过花朵,我却只能闻到它们的气味,想象它们的样子。别人告诉我这个世界有很多种色彩,可我却不明白这些色彩到底意味着什么。”
听完她的话,两年里我第一次感到自己幸运,因为我脑中至少还保存有这个世界的画面。那一天,我明白了尽管现实世界中的光亮永远从我面前消失了,但我一定会用内心的明灯来看这个世界。
范文四:英语高阶教程翻译.
Expressing One’s Individuality
一个人永远也不知道他给别人留有什么样的印象,明白这点是有益的,也是让人觉得希奇的。一个人很轻易正确猜出这种印象是好的、坏的,还是不好不坏的,由于有些人让你不用往猜,他们几乎直接就告诉你了。但那不是我要说的,我要说的不止这些。我要说的是,一个人对他在别人脑子里留有的印象毫无所知。你曾想过这样的事吗:有个神秘的人,到处闲逛,走在大街上,往茶馆喝茶,和人聊天,谈笑风生,发牢骚,与人争辩,你所有的朋友都熟悉他,都与他很熟,而且对他是什么样的人早下了定论,但除了一两次谨慎的只言片语外,他们从未对你提过他,但这个人就是你,假如“你”走进一个休息室,你正在里面喝茶,你会认出那个人是“你”吗,我想不会。
你或许会对自己说,正如休息室里被人打搅的客人一样: “这个家伙是谁,挺让人不舒服的,希看他不要讨人嫌。”你的第一反应会是带有点敌意。甚至当你自己在一面忽然撞见的镜子里看到自己穿着那件你非常熟悉的衣服,从而你意识到那就是你自己时,你为何总会为这种动机而感到几乎震动呢,时常,在清晨很清醒的时候,你在镜子前梳头,你是否看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人,而且对他很好奇呢,假如说诸如形象、颜色、动作这些精确的外观细节都会让你感到这样,更不用说像精神、道德这样不易把握的、复杂的个性特征所形成的印象呢,
一个人极力试图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结果如何呢,结果仅仅是,他的朋友们在内心里会把他看作是一个努力给别人留有好印象的人罢了。假如仅仅是一次或几次会面,一个人也许可以使别人信服地接受他所期看展现出来的印象,可是假如接受者可以随意安排他的时间来熟悉这个人的话,那么印象制造者最好还是坐下来,什么事情都不做,由于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或影响他所终极给别人的印象。真实的印象,终极不是刻意地而是无意地做出的。此外,它也不是刻意地而是无意地被接收的,它取决于双方。而且是事先就已经确定了的,是没办法欺骗到底的?? 我们看看一位母亲和儿子之间的极端的例子。听到儿子欺骗了妈妈。其实不然~如果儿子粗暴、放任、自高自大,他的母亲再清楚不过了。儿子没有欺骗母亲,母亲也没有自欺欺人。我常常想:如果儿子能够深入母亲的内心,他就会恍然大悟~“什么,”他会惊讶的叫起来。“妈妈的心里对我也有冷酷、不留情面的评价,对我所犯的错误极度敏感,心头有难以抹去的怠慢、不公正、冷漠的记忆~”是的,朋友,妈妈心里对你也有这样的印象。妈妈和别人的唯一区别是:她对你一如既往,她爱你的本性。可妈妈不是视而不见:不要这样想。
令人惊讶的是,我们并不是对性格判断不准,而是对性格有很正确的判断,尤其是我说的基本性格的判断。即使最狡猾的人也不可能永远掩饰自己的基本性格。人们是最严厉的法官。想想你最好的朋友们,你真的一点也看不到他(她)们的缺点,相反~你可能很在意他(她)们。在你内心,你不想看到这些。当你碰上你的朋友们,和他(她)们说话的时候,你可能经常给他(她)们留下不好的印象;当然,如果你是个女学生,那么你像喷泉喷水似地滔滔不绝讲话就没什么了。切记:一个人评价朋友的时候是很公正的。我们要知道,我们是在很多熟人的监视下生活的,他(她)们对你几乎不抱幻想,他(她)们对你的印象实际上几近苛刻、甚至无情。
所以,清楚地了解自我是很明智的,因为很可能由于你的个性,你经常惹恼你的朋友,可是你对此一点也不知道。很多年之后,人们才可能模模糊糊地想到自己在朋友心中的印象。四十岁时,你可能会带着饶有趣味的口吻难过地说:“我
以前可能太无礼了。我现在知道我为什么惹他(她)们生气了。可是那时候我一点也没发觉。我没有恶意,只是当时我懂得太少了。”人们想到自己曾经有过粗暴的行为,后悔不已??这很好;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意识到自己曾经有些行为不适,难能可贵。你现在四十岁。到了五十岁,你又怎么评价自己呢,这种反思会让人变得谦虚,同时也让人变得不愿意高度赞扬别人,这样又会得罪别人。
刚才,我用到“基本性格”这个词。由此联想到史蒂文森倡导的“彬彬有礼。”这是我们给朋友最终的评价:“毕竟,他是一个正直的人。”我们必须能够很好地运用这种品质,或许善良不是人类最伟大的品质――在人类文明发展中也不是给人类带来最大益处的品质――然而善良在友谊中是最高尚的品质。我们从那么多可贵的品质中最终认定了善良。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会让你永远保持开阔的胸怀。心胸狭隘的人不会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人可能会质疑这种论断:那么请仔细想想这句话,我支持这种观点。
我们可以接受其他任何品质的缺失,唯独不能缺少善良。如果一个人不善良,我们会谴责他,我们不能原谅一个没有善心的人。当然,这么说你可能会反感。毕竟禀性难移。其实,给心灵多点善良就好比增加一肘身高,并不是难事。如果真的能这样,那么这是从未有过,永远也不会有的壮举。我们谴责没有善心的人。我们似乎带着难以置信的、难以忍受的、愚勇的大胆谴责他们。在我们眼中,他们好像可以到商店购买善心。我听说善良可以“培养。”我并不喜欢和你对着干,可是善良如果真的可以培养,那也只停留在植物层面上。紫罗兰不可能种在荨麻上。一位哲学家告诫我们要对蠢人有耐心,他更要求我们要耐心忍受本性险恶的人??呵呵,我站在这讲台上有点心不在焉。我下去了。
真实的印象,最终不是刻意地而是无意地做出的。此外,它也不是刻意地而是无意地被接收的,它取决于双方。而且是事先就已经确定了的,是没办法欺骗到底的……
一小时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马兰德夫人的心脏有毛病,所以在将她丈夫的死讯告知她时都是小心翼翼的,尽可能地温和委婉。
马兰德的姐姐,约瑟芬,用不连贯的语言,遮遮掩掩地给她一些暗示。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兹也在那,就在她的身边。当火车事故的消息传来时,理查兹正好在报社里,他看到“布兰迪?马兰德”的名字排在事故遇难者名单的首位。随后的第二封电报,使他在最快的时间里证实了消息的可靠性。他必须赶在那些不太细心,不太温柔的朋友之前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带回来。
她不像许多别的女人那样,只是神情麻木地听着这个故事,而是立刻扑到她姐姐的怀里,嚎啕大哭,泪如泉涌。当悲痛的狂潮过去后,她独自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不让任何人跟着她。
窗户是开着的,对面放着一把宽敞舒适的扶手椅,她整个人精疲力竭地沉了进去,这种疲惫,不仅折磨着她的身体,似乎也浸入了她的灵魂。
透过窗口,她看到了屋子外空旷的广场上,充满了新春气息的树梢是那么兴奋。空气中弥漫着芬芳的雨的气息。窗户下面的街道上,一个小贩正在沿街叫卖着他的商品。远处传来飘渺的歌声,数不清的麻雀在屋檐下呢喃。
对着她窗口西边的天空上,云朵层层叠叠地堆积着,间或露出一绺绺蔚蓝的天空。 她把头靠在椅背上,非常平静,除了偶尔会呜咽一两声,使她有些颤抖,就像小孩子哭着睡着了,但在睡梦中继续呜咽一样。
她还很年轻,白皙而平静的脸上的线条,显示着一种压抑或者说是一种力量。但是现在,她的目光有些呆滞,凝望着白云间那一绺绺蔚蓝天空。这并不是匆匆的一瞥,而是一种长久的深思熟虑。
有一种感觉正在向她靠近,那正是她带着恐惧在等待的。是什么呢,她不知道。这种感觉很微妙,难以捉摸,她说不清楚。但是她可以感觉得到它正在空中蔓延开来,穿过弥漫于空气中的声音,气味和颜色慢慢靠近她。
现在,她的内心骚动不安。她开始认识到那种向她步步逼近并慢慢控制她的感觉是什么了。她努力地想用她自己的意志力击退它,但是她的意志力就像她那两只白皙、纤细的双手一样无力。
当她稍稍放松了抵抗的时候,从她微微张开的双唇里喃喃地逸出一个词。她屏住呼吸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自由,自由,自由~”。随着那种感觉而来的茫然的目光和恐惧的神色从她眼里消失了。现在,她的目光透着机敏,炯炯有神。她的心跳加快,沸腾的热血温暖了全身每一寸肌肤,使她感到身心完全地放松了。 她并没有停下来去问问自己,此刻拥有的这种欢愉,是否不正当。一种清清楚楚的,兴奋的感觉让她根本无瑕去顾及这些琐事。她知道,当她见到丈夫那温柔、亲切的双手十指僵硬地握在一起,那张从来都不会对她吝啬爱意的脸变得僵硬、灰白的时候,她会再次哭出来的。但她看到了在那暂时的痛苦之后,她将迎来一段完全属于她自己的生活。她将会张开双臂欢迎这些新生活。 在未来的岁月里,她不再为别人而活着,而只为自己活。那时,她不必再盲目地屈从于任何专横的意志。人们总是相信他们有权把个人的意志强加在自己的伴侣身上。不论其动机是善良还是残酷的,她突然感到这种做法绝不亚于犯罪。 是的,她是爱过他的—有时候是爱的,但更多的时候不爱。那有什么关系呢~爱情这种神秘的玩意儿在面对身上这种强烈的独立的自我的意志时,又算的了什么呢~
她不断呢喃着。 “自由了~身体和灵魂都自由了~”
约瑟芬跪在紧闭的门外,嘴唇对着锁孔,苦苦恳求着让她进去。“路易丝,开开门,求你了,开开门,你这样会生病的。你在里面做什么哪,路易丝,看在上帝的份上,开开门吧。”
“走开,我不会让自己生病的。”不会的,她正陶醉在窗外那生生不息的生命里。 她的想象像脱缰的野马一样狂奔着。她想象着,春天的日子,夏天的日子,所有将属于她自己的日子。她迫切地祈祷着生命能够更加长久,而就在昨天,一想到生命那么漫长她就瑟瑟发抖。
最后,在她姐姐的不断恳求下,她终于站起来,打开了门。她的眼睛里充满了胜利的激情,她的举止不知不觉竟像胜利女神一样。她搂紧姐姐的腰,一起走下楼。理查兹正站在下面等着她们。
有人正用钥匙打开了前门,进来的是布兰迪?马兰德,虽风尘仆仆,但泰然自若地提着他的大旅行包和雨伞。 事发时他远离现场,甚至根本不知道发生了车祸。他愣在那儿,对约瑟芬的尖叫感到吃惊,对理查兹快速地把他挡在他妻子的视线外更感到吃惊。
Why We’re Happy
你想要快乐起来。作为这个智囊团里的一员,我可以做出这样的假设。苏格拉底曾有一次问他的学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渴望幸福吧,"一名学生答道:"幸福,是所有人都渴望的。
如果苏格拉底是正确的,对一个在最低限度下都可以为人民创造追求幸福条件的国家做出这样的假设是不是不够合理呢,在宣布独立后,领袖们并没有将幸福作为模糊的理念来执行,他们认为人们都需要幸福并有权利去追求它。随着生活与自由的前进脚步,幸福不仅成为造物者与国家命运之间联系的纽带,同时也是在用国民追求与获得幸福的能力作为对这个国家道德效力的衡量标准。 与幸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拥有健康的价值观而非充足的物质生活。 但似乎今天的领导者与决策者都遗忘了这一点。听着政治家们谈论着国内生产总值、保健改革和社会安全,你会想到国家的开国元勋坚持着不言自明的传统,造物者赋予我们每年购买崭新且高级物品的能力,或是享有健康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低通货膨胀率和高就业率。创立者们并没有谈论到这些问题,并非它们不重要,而是因为他们认为幸福存在于更深处。
作为一名商业与政府政策的教授,长期以来我对追求幸福这一国家理念相当感兴趣。根据对这片土地上几千人的数以百计值得信赖的调查显示,幸福的人们促进了繁荣发展并加强了社会团结。他们造就了更好的公民,而更好的公民对于使国家变得健康强大起来是相当重要的。 幸福,换句话说对于美国是很关键的。所以当我几年前偶然看到一份数据上说一些美国人以追求幸福的方式生活--然而另外一些人却没有--我跳过这一段了。
我希望能明确表达出什么样的个人生活方式与公共政策可以尽可能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为幸福。我也想知道自己是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童年在西雅图学习并作为一名大学教授经营这自己的职业生涯,这都是追求幸福最有利的条件。我总是认为跟着自己鼓声的节拍向前走并与此同时形成自己一套价值观是正确的做法,而那些传统的价值观,说的直接点,都是留给失败者的。 原来有些惊喜等着我。
首先,什么是幸福,大多数研究人员赞成它包含对生活中好与坏的评断。我们拥有的这张情感平衡单允许我们诚实地讲出自己的生活是否幸福,即使不时会发生些糟糕的事情。
也许你一直对美国人变得越来越快乐感到怀疑。毕竟,许多人(显然不会是所有人)越来越富有,这样应该可以让他们更有能力去追求梦想并付之于行动。在另一方面,当想到不需要担心在屋外玩耍的孩子们被绑架时,对美好旧时光的讨论也逐渐多了起来。而由于经济金融方面的忧虑,消极的工作环境和慢性健康问题等其它紧急事件,这个国家已承受了太多的压力。
但美国的平均幸福水平多数还是维持了多年。据国家民意研究中心的普及社会调查显示在 1972年,30%的人口表示他们的生活很幸福。1982年,31%的人口这样说,到了2006年,仍然有31%的人这么说。而表示他们并不够幸福的人口百分数同样保持着大概13%左右。
人们通常听说的那些能为幸福生活添加筹码的因素并非如此。像是中彩票,做吸脂手术和获得硕士学位这些事都不能给人长期的幸福。幸福的美国人与不幸福的美国人之间的区别与关键点,反而是在于信仰、努力工作、婚姻、慈善事业和自由这些可以反映价值观和实践的生活片段。
幸福预言一:信仰
粗略估计有85%的美国人拥有某一种信仰,并且大约三分之一的美国人每周或更频繁地去教堂。这些数据在这十年里产生相对较小的改变。根据国际标准,美国宗教实践水平是相当高的。例如,在荷兰只有9%的人口定期地去教堂;法国为7%;拉脱维亚只有3%.
一般来说,虔诚的美国人(那些几乎每周或更频繁地去教堂的人)比那些很少甚至不去教堂的人更为幸福。2004年的普及社会调查显示,分别有43%的虔诚民众和23%的现实主义者表示他们过着很幸福的生活。宗教信仰者比现实主义者多出可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表示他们对未来十分乐观。而可能大约比宗教信仰者多出两倍的现实主义者称"我认为我是失败者。信仰与幸福之间的联系与宗教并没有太大关系。所有关于这一主题的无党派调查发现基督教徒(新教徒、天主教徒、摩门教和其他教会)与犹太教信徒,以及其他宗教传统的成员比现实主义者更有可能表示他们是幸福的。这也与我们除了用参加崇拜服务来衡量宗教活动的方式无关。在2004年,分别有36%每天祈祷的人和21%没有祈祷的人表示他们是十分快乐的。
当然,并非每一个宗教信仰者都快乐,也非每一个现实主义者都不快乐。然而,信仰显然是幸福的美国人中一种普遍的价值观。
幸福预言二:工作
如果今天中了彩票,你会辞职吗,如果是像大多数美国人的话,那你可能不会这么做。当在2002年全国超过一千人被如此问说:"如果你拥有足够的钱让你可以舒适得度过余生,你会停止工作吗,"低于于三分之一的回答者表示愿意。 与广泛流传的观念相反的是,大多数美国人喜欢,甚至热爱他们的工作。2002年,令人惊讶的是有89%的人表示他们非常或有点满意自己的工作。这在所有的工人中是事实,但对那些从事高收入,高技术的人来说并非如此。而在无论是否有大学文凭的人与为私人企业、非盈利组织和政府工作的人中,这个百分比是几乎一模一样的。
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工作满意度几乎相当于生活满意度。在那些表示他们生活很幸福的人当中,95%的人对他们的工作也很满意。此外,工作满意度似乎也会影响这个幸福,而非其他的方式。
幸福预言三:婚姻与家庭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婚姻生活总有许多的摩擦。据说会让许多人,尤其是女人回归到她们快乐的最大潜力。千万别信。
2004 年,42%的已婚美国人表示他们非常幸福。而只有23%的未婚者这么说。感到幸福的人的数量甚至低于其他的人群:其中20%的人是寡妇,17%的人已离婚,还有11%与配偶分居的人表示他们是幸福的。总的来说,已婚者中认为自己幸福的比不这么认为的人有可能多出六倍以上。而一般来说,较多的已婚女性比已婚男性表示自己很幸福。
婚姻不仅仅与幸福有关--至少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它可以带来幸福感。2003年一项对二万四千人进行长达十年之久的研究证明在人们结婚后幸福感有很大幅度的提高。对一些人来说,这种幸福感的增长在几年里会逐渐减弱,然后以回到他们婚前的幸福感水平作为结束。但对另一些人,这可以持续一生的时间。
那如果有了孩子的话呢,当有了他们自己的孩子后也并未出现幸福水平的提高(实际上幸福感有稍微减弱的趋势),研究显示幸福的生活方式或许包含了像婚姻和宗教这些事情,而孩子同样也一直是其中的一部分。看看这个:有50%有孩子和宗教信仰的已婚者认为他们自己非常幸福,而只有17%没有孩子也没有宗教信仰的未婚者会如此认为。
我们都听说过金钱买不到幸福,这当然是对的。但有一种方式可以做到,那就是放弃金钱。
证据是显而易见的,给慈善机构的礼物和其他值得的原因能让给予者对物质生活
感到满意。如果今天你想要价值50美元真实的幸福感,那就把它捐给最爱的慈善机构吧。
捐赠者比非捐赠者多出43%表示自己很幸福。志愿者比非志愿者多出42%表示自己会幸福。这与金钱的礼物是否送到教堂或交响乐团并无关联;宗教与世俗的给予能带个人们同样的快乐,而这远远多于那些从不付出的人。就连捐血这种特殊的个人付出也能够改善我们的态度。
基本上,人们付出得越多,获得的快乐也就越多。
幸福预言四:自由
创立者将伴随着追求幸福的自由二字列于表中,就如一个值得为此向民族独立作斗争的事物。事实上,自由与幸福是密切相关的:那些认为自己自由的人比并不这么认为的人要幸福得多。2000年的社会普及调查显示,个人感觉自己"完全自由"或"非常自由"的人要比没有这些感觉的人可能多出两倍认为自己的生活很快乐。
然而,并非所有的自由方式都代表幸福。研究人员指出经济上、政治上与宗教信仰上的自由都可以带来幸福感。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对于道德上的自由,即在行为上缺乏约束就并非如此了。一些人感觉在他们的人生中有无数的道德选择,如性或药物,那他们比那些不认为有如此多选择的人要不幸的多。 美国人似乎相当明白这一点。在2004年总统大选时,当民意测验专家询问投票者美国面临最为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时, 他们选择最多的是"道德价值观".这一项打败了经济、恐怖主义、伊拉克战争、教育和卫生保健这些人们首要关注的问题。学者与政治家当然希望我们想到其它问题,批评家们嘲笑这一结论,将它解读成普通美国人与社会脱离的证据。当道德价值观对于美国人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表示作为一个民族,我们要尽全力保护我们的政治经济自由,并防范文化的约束力。
美国的教训
数据告诉我们最为关系到幸福的并非很多的物质而是拥有健康的价值观。没有这些价值观,我们的工作和经济将给我们带来没有灵魂的辛劳与沉闷无趣的财富。因此,这将让我们没有理由再去拼搏、去维持和平和保护我们的生活方式。卫生保健系统将让我们更健康,但拥有了健康的身体却无法享受快乐幸福的生活,这又如何呢,
无论作为个体或是家庭,如果想要过得幸福快乐,那这些事实可以帮助我们谨记什么才是我们应该留意的。对于公共政策与政治也有一条重要的信息。领导者们要对辅助我们过上幸福担负起责任,并且不允许用掉以轻心的态度来限制信仰、工作、家庭、慈善与自由这些价值观的存在。
候选人的竞选办公室应该对幸福进行询问与讨论,在新闻中他们的答案应该是可以确定我们的选票的。
我们的幸福对我们,对美国,推其他所有的食物都实在是太重要了。
Fame
名声像极了在追逐自己的尾巴的动物,抓到后除了继续追赶便不知所措。名誉和随之带来的名人效应使得这些名人走上了末路。这难道不令人啼笑皆非么, 那些已经出名的人绝大多数是因为拥有一技之长:唱歌,跳舞,美术,写作等等。成功的表演者展示出一种市场流行的风格,从而赢得声誉。也正是这种声誉使得表演者确信必须将这种风格坚持下去。但是随着时间流逝,歌手年复一年以同样
的调子唱着歌,画师画同样的风景人物,演员演同样的角色,便会使人感到厌烦。大众的需要将名人们如人质般束缚了。如果艺术家试图去改变自己的风格,观众可能会离弃他,从此将这种飘忽不定的注意转给别人。然后又转移给另一个人,如此反复。
谁不认识田纳西.威廉斯的戏剧/约翰?厄普代克和欧纳斯特.海明威的小说/罗伯特.弗罗斯特/W.H.奥登和托.史.艾略特的诗歌?同样的还有画家莫奈,雷诺阿,达利或者毕加索,还有电影制作节家希契科克, 费里尼,斯皮尔伯格,陈凯歌或者张艺谋.他们与众不同的风格标志着传统形式的重大变革,从而授予他们声望和财富.但是他们没有发展其他风格或模式的自由,因为他们的观众需要的是他们最先呈现的形式.即使现在,海明威还被混淆为亨利?詹姆斯或者其他的什么人;弗洛斯特也没有被混淆为耶茨.他们创造的独一无二的风格成就了他们.没有任何一个艺术家或表演者能够完全逃脱声誉的诱惑,因为声誉能给他们带来无止境的赞美和尊重.但是想要获得声誉就一定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在每个领域里, 声望都能够带来名气, 能够在那些满怀崇敬之心的忠实的粉丝里受到高度关注.但是它是是个容易使人沉醉的东西. 一个表演者很容易相信自己的成就与舆论者称赞一样.但是很多人,很多艺术家并没有获得声誉和财富.那些失败者的表演者,或者其他失败了的人呢?说来也奇怪,对于很多人来说,失败却常常是对他们的失败的补偿.它招来那些庆幸自己不是你的人的怜悯; 它使得你的家人,朋友降低对你的期望,从而你不必再与那些比你有天赋,比你成功的人
他们为你不能成功成名的无能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和解释: 你太容易受伤,攀比.
你对金钱不感兴趣,你不屑于那些伴随名誉而来的权利,你也不喜欢因为出名而使隐私受到侵犯,等等. 所有的借口,只是为了安慰是那些失败了的人,或者那些假装不在意失败的人罢了.
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了有些人在他们生命的某些时间里遭遇的失败确实会激励他们为取得成功而更加努力奋斗并且继续相信自己. 美国小说家托马斯沃.尔夫的第一篇小说<向家乡看吧,安琪儿>被拒绝了39次才最终得以发表,从而开启了他的事业,为他创造了名誉.贝多芬不向他专横的父亲低头,也忍气吞声的做过乐师,但他最终还是成为了举世闻名的音乐家. 十九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裴斯塔洛齐在他决定从事儿童教育事业并且为之建立起一套新的基本教育体系之前, 在各行各业一无所成. 托马斯.爱迪生在十岁读四年级的时候因为被老师认为愚笨任性而逐出学校. 另外,也有很多最初失败的人以失败为动力,发愤图强,最终取得成功. 但是, 很不幸, 对于很多人来说失败就是他们奋斗的终点,而不是起点.成功的失败者即使有,也很少.
那么为什么每个人都渴望拥有名誉呢?你渴望么?你渴望许多人都知道你,赞赏你么?你渴望那些伴随名誉而来的金钱么?你希望被媒体关注你做的每一件事么?不论是公共场合或者是私底下.你希望被他们不停地跟踪,不停地询问不停地骚扰么?很明显, 在美国政坛, 出名就会成为那些反对你人的目标,也会成为媒体的目标. 声誉给你带来所有的光环,同时赋予你权利和威望,也让你变得不像原来的自己.你必须成为公众心目中的你,而不是真实的你和可能的你.政治家也像表演者一样, 必须讨好自己的观众.这就意味着他们只能说一些不是他们本意或者他们也不完全相信的话. 所以相信政治家的人很少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我们还没有回答本段开始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每个人都渴望名誉呢? 我突然想到几个原因: 为了在某些领域彰显卓越; 为了赢得别人的赞美和喜爱; 为了成为每个人谈到的话题; 又或者为了向亲人和朋友证明自己能够超乎他们的想象. 或许
你也可列举其他的原因,但是我认为通常都是这些原因.
如果成名,是否还有可能保持最真实的自己呢? 也许可能, 但是一个人很难即 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又在名利场上取得成功. 对于世界上很多持不同政见的的政界人员来说, 一直说一些在任何领域都不受欢迎的观点或者态度是一件违反政界规则的事情. 但是缅甸的黎明翁山苏姬是个罕见的例外. 著名的爱尔兰作家奥斯卡.王德尔是一个很成功的小说家/诗人和剧作家. 他因他最与众不同的服装/古怪的行为/反常的社会观和性观念而闻名. 但是他的举止让他好朋友的母亲感到反感,从而被告上了法庭. 他为此感到怒不可歇,并控告这位母亲. 如此一来,他也因此遭受了两年的审讯和关押. 他保持了最真实的自己,但是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受到社会排斥,声名尽毁. 1996年6月17日, <时代>杂志投入了大量的版面来讨论谁是民众心里对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人. 他们对那位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人物补充了一篇小传记. 但是那些在第一份名单中出现的人没有一个出现在第二份名单里面. 不可思议的是出现在两份名单中的人没有一个可以称得上出名,尽管我认为其中有些人确有声誉. 但是我们真的能够区别出那些著名的人物谁是有影响力的人谁是有权力的人吗,也许,但他们那份有影响力的人的名单中包括喜剧演员和电视明星杰瑞?桑菲尔德以及科特尼(洛芙,她是一名歌手,也是一个吸毒者,并且她是因为她的丈夫而出名的.她的丈夫科特.柯本是一名吉他手, 死于自杀. 除此以外,这份名单也包括脱口秀节目的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和服装设计师卡尔文.克莱恩. 所有的这些人物都是有名的,但是我相信,他们对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并没有多大影响力. 在<时代>杂志名单里面我们还发现一位高级法院的法官桑德拉.奥康纳. 他比不比其他法官影响力大,也并不比其他法官权力大. 别人并不认为克林顿总统有影响力,但是他们认为他有权力. 知名度/影响力和权力是联系紧密还是根本就不同,是由你来决定的.
我相信声誉和名望, 影响和权力,成功与失败,真实和虚幻都以某种方式灵活的编织成一张细密的绸布, 我们笑称为”现实”的那张布. 我对那些拼命地寻求声誉/名望与财富的人说: 祝你好运. 但是当你抓住了你的尾巴,也就是你的成功和声望的时候,你将要怎么做? 如果你真的抓住了它, 就拼命地抓住吧,因为掉落并不像攀登一样痛苦. 希望很快看见你成名,或者是快要成名, 在这颗光明的行星上成句辉煌的旅程.
English Belongs to Everybody
这是一个人们普遍为这门语言担忧的时代。有些美国人害怕英语被西班牙语吞没或者冲击,于是想将它确定为官方语言。有人担心文盲危机,或者说高中甚至大学毕业生中出现半文盲危机。
但是,这种担忧也许会产生一种恶劣的副作用:想“拯救”英语的专家也许只会让人们不要在英语中寻找乐趣。他们中有幽默和容忍变化之人,也有苛刻和自命高雅之人。语言会加强人们关于社会地位优越或低下的情感;制造圈内人和圈外人的差异;还可以成为虚荣心的道具和焦虑的源泉,而自命高雅者对这两种的感情的影响兼而有之。然而,激怒他们的语言的变化和语用错误,其实与那些几个世纪以来对我们的语言的发展起作用的变化和错误没什么差别。正如休?肯纳在其《沉没的岛屿》一书中评价某些英国批评家那样,“只是在语言激怒他们的时候,他们才关注语言。”这样的人真是大煞风景之辈:他们使人们不要对英语感兴趣,抑制人们使用英语,使人们扫兴。
对于一门活生生的语言来说,变化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正是英语生机勃勃的原因之所在;它能够发展壮大的原因是其接受并吸纳变化的能力。 随着人们成长变化、从事新的活动,他们的语言也随之发展变化。他们会发现描述新事物的方式,他们的新视角会使他们找到谈论旧事物的新方式。例如,电灯开关的一开一关制造了关于人类最古老的生活经验的一个绝佳隐喻—“性吸引”或“性排斥”。对于语言保守分子来说,这些表达方式显得低俗、带有俚语气 息;而其他人却认为它们生动活泼,就像新出炉的钱币,既可花又“时髦”。 对语言变化的容忍不仅代表了自从伊莉莎白时期以来讲英语的民族的勃勃生机,而且代表了他们根深蒂固的对自由的看法。这是英语语言权威之一、丹麦大学者奥托?叶斯柏森的观点。他于1905年在其《英语语言的发展与结构》一书中这样写道:
法语像路易十四时期的呆板的法国花园,而英语则像一个英国公园,它看似没有明确的设计规划,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徜徉其中,不用担心有严酷的看门人来管这管那。如果不是几世纪以来英语尊崇每个人的自由,如果没有人能够自由自在地开辟新天地的话,英语就不可能成为今天的英语了。
我很喜欢这个观点,认为它不只是巧合。请想一想,英语语言所脱胎于的母体——由凯尔特人、罗马人、萨克森人、丹麦人和诺曼人组成的联合体不仅提供了英语产生的文化土壤,而且孕育了现代社会关于自由和人的权利的伟大原则。这些原则的萌芽产生于英国,在美国发展壮大。丘吉尔称之为“讲英语之各民族的集体遗产”。这些原则的核心是民众对政权的同意和对独裁专制的抵制;它们均是我们的语言的基本特征。讲英语的民族已经打败了想在他们的语言周围建立篱笆并建立一所学院来规定英语用法的种种企图。谢天谢地,他们就要自己做主。 对独裁专制的抵制最好体现是语法学家几世纪以来所谴责的“错误”的反复出现。在讲英语的民族——美国人、英国人、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和新西兰人及其他人的日常口语中,这些“错误”用法继续存在,虽然识字率和教育普及程度在提高。我们每天都能听到:
双重否定:“我不想要那样的任何一个。
双重比较:“别将那个弄得比较更重~”
动词误用:“你能教我学阅读吗,”
这些“错误”已经起码存在了四百年之久,因为你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能够找到每个例子。
双重否定:在《哈姆雷特》中,国王说:
“他说的话也不像,虽然缺乏一点形式美,不像疯话。”
双重比较级:在《奥赛罗》中,公爵说:
“可舆论 给你更安全的声音。
动词误用:在《奥赛罗》中,苔丝狄蒙娜说:
“我的生命和教育的确都教我如何尊敬你。
这些误用将不会消失而会长久存在下去,我发现这一点很有趣。它们在莎士比亚时代被接受认可并通行无阻,而今天它们更加生气勃勃,虽然被认为是非标准英语。尽管它们在语法学家眼里是错误,但是它们仍然每天出现在世界各地,使用人数比莎士比亚时代英国人口多了上百倍。
让我感到惊奇的是“axe”一词,意思为“问”,作为美国黑人英语的一个常用词语,其各种变化竟然在乔叟时代属于标准用法(axe, axen, axed),就如在“问他是否特罗柳斯在那儿”("andaxedhimifTroiluswerethere.")一句中那样。那
种用法流通了六百年,还是新近发明的,
英语在其发展过程中缺乏一套正规的语法规则。莎士比亚以及其伊莉莎白时代的人极富创造力,可后来十七和十八世纪的批评家们却认为英语是一团糟,像一个杂草丛生的花园。他们要治理英语语法的繁杂现象,于是从其他几种较整洁的语言,主要是精确性和可预性他们信得过的拉丁语那里借来了语法规则。三个世纪以来,除了这儿那儿的小纰漏外,他们制定的语法规则基本上保持不变。教育工作者教授它们,书面英语遵守它们。今天的英语报纸、杂志和书籍普遍认为正确的英语必须遵守这些规则。可英语的种种不规则用法继续威胁着整修一新的英语“花园”,而且其数量巨大,实际上在日常用语中大行其道。
非标准英语先前知道其在社会秩序中的地位。人们允许小说中的人物偶然说它。海明威相信美国文学的真正源头是马克?吐温,因为他再现了像哈克?芬那样的下层人物的土语,从而激怒了批评家。报纸在援引源自包括政客在内的非标准语言时仍然会纠正其语法错误。正如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标准那样,书面语常常构成一种令人尊敬的阴谋把戏。
如果说一口标准英语的人误以为他们的书面语一统天下,这也是情有可愿,也许正如诺曼人误认为法语征服了败北的盎格鲁—萨克森人的语言那样。二三十年前,自认为教育程度高、说话地道的人也许只与非标准英语擦肩而过,通常是在不容易产生误解的有关阶级、地区或农村的特殊语境中。
我们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语言风格,这是多么神奇。好像穿衣服一样,我们使用语言也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在极其正式场合经常需要书面英语,如申请工作或者写给编辑的信件,这时的英语就像是穿了黑西装打了领带,一本正经,精确无误。还有一种平常的,没那么正式的英语,就如穿一件休闲西服,但不失体面。还有晚上或者周末好朋友之间使用的英语,就如穿蓝色牛仔裤和汗衫,不需要领带那样。还有家庭生活中的英语,更放松,更不受语法的限制,家庭的俗语和已经成为联络感情的玩笑俏皮话则是穿着睡衣睡裤、头发凌乱的语言。最后,还有不穿衣服的语言,夫妻之间的甜言蜜语—低语,示意和嘟囔声,那时的语言最下意识,最开放,最脆弱,最原始。
电台广播使语言的流通更加四通八达,将其变得最随意,甚至赤裸裸的。现在教育程度高的人无法对大众的粗鲁语言充耳不闻。它们存在于新闻报道、天气预报、体育节目、广告和日益泛滥的谈话和“现场电话打入”的脱口秀中。 这种大众化口语的广泛传播很可能使语言纯洁分子感到英语在这代人手中突然变得不成体统,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对此产生新的担忧。 我们也许还可以争辩说,现在更多的美国人在电视上听到更正确甚至更漂亮的英语,这是史无前例的。电视节目将更多的标准用语送到更多的美国家庭,其规模是以前不可企及的。当然电视节目还播出许多英语口头语,其中有些很难听,有些很有创造性,但这不是新事物。
隐藏在这现象背后的是这样一个铁的事实:我们的语言不是语言警察、语法学家、教师或者乃至大作家特有的私人财产。英语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总是黎民百姓的语言,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文盲。
英语属于大家:农民讲故事时突然想到的有趣短语;旅行推销员口中的黄色笑话;或者少年用俚语说的“讨厌~”;或者流行歌词:它们都是英语的一部分,与学者们绞尽脑汁写出的形象语言或者诗人花一周时间写下的妙笔佳句同样有效。 我们对语言的综合感觉告诉我们,有些表达方式漂亮,有些丑陋,有些将继续存在,有些即将消亡,但它们都是英语家族的成员,它属于大家—既属于那些对语
言小心翼翼的人,又属于那些大大咧咧的人。
没有舞台的表演:文学翻译的艺术
文学翻译是一门奇特的艺术。当你坐在书桌旁,所译的是已经完成、署着别人大名的小说或诗歌时,这便是文学翻译。这种工作性质似乎具有衍生性,不值一提。谁愿意为坐在博物馆里描摹别人画作的人著书立说呢?摹仿者不是艺术家,他们是学徒、造假者、名人崇拜者和骗子。
然而,文学翻译却是一门艺术。它所以奇特,是因为译者实际上和作家做着完全相同的事情。假如演员也像剧作家、舞蹈演员也像作曲家、歌唱家也像歌词作者一样都做着完全相同的事情,也不会有人赞扬他们。译者的问题在于他是一个没有舞台的表演者,一个表演要和原作一样的艺术家,正如演员之于剧本,歌手之于歌曲,演奏家之于乐谱,但他的表演只能是页面上的文字。
文学翻译者也要像音乐家一样先理解别人的作品,然后用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去表演。音乐家是用肢体语言和嗓音去表现别人的音调,译者则通过另一种语言来诠释别人的思想和意象。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倒不是音乐家制造的是旋律,译者制造的是文字,而是音乐作品的创作就是为了转换成肢体语言和美妙的旋律,而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为了翻译成另一种文字而创作的。因此,虽然译者的艺术几乎看不见,却遭受了更多的怀疑。译者的责任也大得多,因为每一个音乐家都知道他的表演只是他本人及其他音乐家众多的表演之一,甚至是万分之一,然而译者却明白他的表演可能是唯一的一个,至少是他这一代中唯一的一个,他不会再有机会去对它作出修改或采用一种不同的方法进行重译。
努力把文学作品转换成它们从未呈现的形式时,然而当译者承担起这一责任,
除非他犯错误,没有人看到他表演的艰辛。事实上,他主要是因为隐形才受到赞扬。当我们听一个专辑时,我们可以想象出音乐家的吹唱或弹奏,但当我们想到从事翻译的译者时大脑却是一片空白,我们觉得译者只不过和作家所做的差不多,并没什么特别的。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曾写到他对自己写作的看法:“即使我坐在走廊上写文章,也不会有一个小孩过来观察我的手指,看作家是怎么写作的。我并不是说写作是一个糟糕的或无用的职业,但它不是一个最好的、也不是最有吸引力的职业,所用的材料也很特殊———你甚至看不见它。”但我们对作家的期待也仅此而已。我们期望创造者所创造的东西让我们激动,而不是他创造的方式。除非他像爵士音乐家一样,也是一位表演者。
对于表演艺术家,我们的确期待他的表演激动人心,因为创造已经完成。表演艺术家的职责不在创造,而在诠释。但是译者的诠释不仅采取了原作的形式———墨迹———而且也不偏离原作的内容,这和文学批评家的诠释方式相反。唯一改变的是我们现在可以读懂用油墨印出的内容了。否则,外国作家的作品对我们来说就像没有任何意义。这很像让不懂乐谱的人看乐谱一样。但是音乐家的表演和乐谱没有相似之处,二者差异之大怎么说都不为过。翻译是如此相近,翻译的结果是一种重写,两部作品,一个以另一部为基础,一个是原作,一个是表演, 难以区分。
由于译者奇特的处境,他不怎么受人尊敬。大家总认为,他应该服从于作者,忠实于作者,不能犯错;在翻译时,他要一件一件来,论功行赏时,也要甘作末席。
在世人的眼中,他根本不是什么艺术家、创造者或是表演者,充其量不过是个工匠。他通常被看作是一个可怜的、无足轻重的角色。他的译作,书评里鲜有提及,几乎从未有人给予批评。他的技艺在大学内外鲜有教授,他的译作也难能获得学术界的承认,他的思想与生平,出版商也不肖出版。所以译者翻译并非为追名逐利,或为了别人的赞许,而是出于爱,出于让他人享其所爱,爱其所为。
我们常以为,文学作品的译者好坏在于他的语言能力,这就好比说音乐家都很懂乐谱。他们当然如此,但是会看谱并不代表你会是一位好的音乐家,它只不过是成功的诸多要求之一罢了。事实上,一些伟大的爵士乐手从来没有学过看谱,而有些伟大的译作,反倒是出自不懂原文的诗人之手。想要演奏出好音乐,除了通晓一样乐器,还必须能察觉音调的细微差别,了解音符的组成跟其所代表的意义。同样的,一个译者也必须能像评论家一样去阅读,像作家一样去写作。十七世纪的约翰?德莱登说的好:“我们之所以没有什么好作品可读,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具备完美译者条件的人太少,而且对这样重要的学问,也给予太少的赞美与鼓励。”时至今日,情形依然鲜有改变。
然而,普希金把译者称为“人类精神的信使”,歌德认为文学翻译是“世界交往中最重要、最神圣的事业之一”。博尔赫斯也曾写道:“也许??译者的工作比作家的工作更精细更文明:译者显然出现在作家之后。翻译是文明的一个更高级的阶段。”当然,这些话并不是他们的原话,而是译成英文后的说法。另一方面,译者被称为剽窃者、文化的掠夺者、殖民主义的共谋者,卖国者,叛徒。他们背叛了自己的人民,背叛了自己的语言,出卖了原著,也出卖了自己,而这一切只不过是为了一个字七分钱,如果他们幸运的话。
不论是尊贵崇高还是背信弃义,至少大家认为译者是谦逊的,特别是对于艺术家而言。谁能比译者更遵从他人的观点,人物,风格,意象,甚至幽默感?译者将某种东西带入了很多时代和文化的核心艺术中,其最重要的方面即奉献与服务。然而,还有什么比说你能写出像你所钟爱的伟大著作一样的作品更自豪的,譬如,能写出等同于英文《李尔王》的法文(日文或恩固尼文)剧本?译者既谦逊又自负,真是够奇特的了。
翻译的隐性表演很难描绘,所以译者想出各种各样的喻来描述它。译者“像一位试图重现油画家作品的雕刻家”,安妮?达西耶在她1699年《伊利亚特》法译本的前言中这样写道。彼德?丹尼尔?赫图斯,17世纪法国的一位主教及教育家在谈到译诗时写到:“最重要的原则是要保留韵律和句法,这样观众就可以看到这样一位诗人,他犹如一棵树,树叶已被冬日的严寒打落,然而树枝,树根和树干仍旧清晰可见。”几个世纪以来,译者一直把翻译比喻成把葡萄酒从一个瓶子倒入另一个瓶子,一位美国的法语翻译家罗斯玛丽?沃尔德罗普把这一形象推进了一步,她说:“翻译更像把灵魂从身体挤压出来,把它引诱到一个不同的躯体中”。
更近的、更科学的讲法来自美国西班牙语翻译家玛格丽特?佩登,她用冰块概念创造出一个复杂的隐喻:“我喜欢把原作想象成一块冰。翻译过程中这块冰溶化了。待到变成了液态时,每个分子都变换了位置,没有一个分子与其他分子再保留着原来的关系。它们开始了在第二种语言里形成作品的过程。分子有逃逸的,新的分子涌了进来填补空缺,但是这种成形和修补的轨迹实际上是隐性的。在第二语言里确立起来的译品是一块新的冰,它与原来冰块不同,然而外表看上去却
是一样的。”格莱格里?拉巴萨,一位美国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翻译家也谈到翻译的隐喻:“所有的语言都是隐喻,翻译,不是语言间的纵向隐喻,而是语言间的横向隐喻。”
下面是《圣经》的钦定本翻译家们对翻译的描述:
翻译就是打开窗户,让光线进入;翻译就是撬开外壳,让我们品尝果仁;翻译就是撩开幕布,让我们能窥见最圣洁的地方;翻译就是移去井盖,让我们获得水源。
翻译让我们能接触到世界的文学。它使得我们了解其它时代和地方的人们的思想。它是对他者的庆祝,是一场没有彩球和喧嚣、真正的文化交流盛事。它不仅丰富了我们个人的知识和艺术辨别力,也丰富了我们的文化、文学、语言和思想。要把一种拉丁美洲的音乐介绍到北美所需要的一切无非是一群拉丁美洲的音乐家或者就是一本专辑。但是要把一位拉丁美洲作家介绍到美国,介绍给那些不懂西班牙语或葡萄牙语的人,还需要另一位艺术家即译者。如果没有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早期作品的翻译,当代的美国文学将会非常不同。
阳光、食物、水和宗教,这些是钦定本《圣经》翻译家认为翻译让我们接触到的生活的必需品,最起码对清教徒是这样。设想一下如果我们不能阅读《圣经》或古典名著或塞万提斯、伏尔泰、康德、托尔斯泰、弗洛伊德,如果我们所阅读的作家自己也只是读过几个历史上或他们时代伟大的作家或思想家,我们将是什么样子?我们将依然愚昧无知,缺少知识,渴求艺术。
我写本书的目的是让人们接触给我们引路的人和他们用以引路的这门艺术。而且这样做的同时还要不失幽默和激情。我将谈到要成为一个好的译者所需要的
译者与他们翻译的文学作品、译者与作家、译者与和他们一起工作为他们条件,
服务的编辑之间的关系。我也会谈到译者所作的工作以及他们所做的大大小小的决定。我还会谈到译者的公共形象,以及译者、出版商、评论家、教授、作家甚至读者对于改变这一形象能做些什么。换言之,我将改变人们对翻译及译者的看法。
但我的主要目的是让读者明白翻译究竟是什么,以便他们能欣赏这一隐性的艺术。这种爱与快乐的劳动本身也应该被人喜爱和欣赏。事实上,这本书如果能让读者尝试亲自动手去翻译,这是我最乐意看到的,因为我所说的任何东西都不能告诉人们翻译是多么困难或是多么有趣。
人们通常对翻译有很多误解,更别说还有很多真正的障碍和一点懒惰阻止人们去欣赏文学翻译。我将尽力去消除其中的一些障碍,告诉人们误解形成的原因及方式。我也会告诉人们近来文学翻译的下降反映了我们的智力文化看待文学特别是诗歌方面的重要变化。我主要是根据译者们所写的以及在很多采访中告诉我的来写作这本书的。但是我也会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
既然没有人给译者一个供他们表演的舞台,我的目标就是给他们一群观众。
The roots of my ambition
我的母亲虽然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但是她的形象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在破晓前提醒我黎明即将到来。“如果我不能承担一件事,那么就是懦夫 我一辈子老是听到他说这句话。现在,在黑暗中醒过来,躺在床上,在我想回去
在睡觉而不是勇敢的面对新的一天时,我便能感受到她与一无是处的懒汉的对抗是如此激烈
我暗暗抗议道: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可以自己处理一些事情的,我有权利睡迟些的
“罗素,你还没有原木上的凸起那么进取”
当我还是个穿着开裆裤的孩子时,他就已经用这些口号来敦促我
“试着自己完成一些事情”
“不要做一个轻易放弃的人”
“要有一些小志向”
这世界上有教养的人包括我在内,在成功之后便嘲笑唯物主义:他读懂哲学家和社会评论家。他认为穷其一生去追求金钱,权利,名声,以及——“有时你表现得你不该被这些子弹所摧毁”,是很肤浅也很不值得的
自从我父亲去世后,生活便变得很困难,因为我父亲除了一笔债务什么都没有留下。房子没有了,孩子们被分散了。我母亲的母亲,不幸的患上了结核病,意气消沉的想自杀并且遭受收容机构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刚上大学的母亲不得不辍学去找工作
然后,维持五年的婚姻,她的丈夫死于1930年,留下和三个孩子,我的母亲很贫苦,以至于他不得不把小奥德丽送给别人收养。或许他做过最勇敢的事就是放弃只有十个月大的奥黛丽,把她送给汤姆叔叔和歌迪亚婶婶。汤姆叔叔,我父亲的一个兄弟,在铁道局有一份好工作,可以提供奥黛丽舒适的生活 我母亲带着我姐姐和我去投奔他的哥哥阿伦,这个善良的穷亲戚。他后来在一家洗衣店找到一份工作,是缝补食品杂货商的工作服,一周十美元 母亲希望我长大后可以成为总统或者富商,但是她是如此的爱我,所以他并没有擅自决定。在我小学毕业前,他就看出了我没有能力赚上百万也没有能力万人景仰。自此之后他便开始将我引向从事文字工作这条路
文学为他的家人所共有。好像是他母系外祖父的文学基因一代一代遗传了下来。他是一名教师,他的女儿陆莉写过诗,他的儿子查理是纽约驻马里兰州巴尔的摩港市的先驱特约记者。世纪之交的南美,因为民族战争而穷困潦倒,然而从事文字工作依然是条出路
最显著的证明是我母亲的大表哥爱德温。他是《纽约泰晤士报》的总编辑。他曾经游历整个欧洲,证明了文学可以带你遨游壮丽的地方,也可以带你远离你的所在地,是你的亲戚只有张口结舌和嫉妒的份。我母亲以爱德温为例,告诉我,一个人就算没有什么天资也可以很出色
“爱德温?詹姆斯没有比别人聪明多少,但是你看看他今天的成就。”我的母亲说,说,反复的说,以至于我长大后,认为爱德温?詹姆斯是个迟钝的呆子,只不过运气比较好而已。他就以这种方式来讲述他,但是他还有更深层的意思。他要告诉我的,不是要我像爱德温那样那么辉煌,而是想让我知道到达顶峰的途径是工作,工作,工作
当我的母亲看到我拥有文学天分时,他开始尝试着使它有所发展。虽然极其贫困,但是他签了一份协议,这份协议是每个月花39分供一卷名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的书
我很尊敬那些伟大的作家,但是我喜欢的读的是报纸。我逐字逐句的研读那些骇人听闻的犯罪活动,令人恐惧的事件以及可怕的杀人案。大量的凶手死于电椅,这使我很着迷,我还记录死刑囚犯点的最后的晚餐
1947年,我从巴尔的摩港市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毕业,了解到巴尔的摩港太阳报需要一名警方记者。两三个霍普金斯的同学也去应征这份工作。很奇怪的,我被录取了。这份工作周薪是30美元。当我抱怨说这周薪对于一个大学毕业的人来说是一种侮辱,我的母亲并不谅解我
如果你很努力的工作,”他说,“你也许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提升。那么他们就必须给你升工资。”
七年后,《太阳报》派我去白宫采访。对绝大部分记者来说,能够去白宫采访就如同你快要接近天堂一样。那年我29岁,骄傲的趾高气扬。我很高兴的去见我母亲,并告诉他这件事。我应该被别人所熟知。
“嗯,罗素,”他说,“如果你做好白宫这份工作,你会有所收获的”
她所设立的方向就是不断向前,不断向上攀登。小小的进步不能作为自我满足的借口。那些固步自封的人是不会有所长进的。即使到达顶峰,你也不能放松。”爬得越高,摔得越痛。”这是他最喜欢的格言之一
早年在报社工作时,我就抱着幼稚幻想,想要报复爱德温表哥。如果我成为一名很出色的记者,《泰晤士报》在不知道我和伟大的爱德温之间的关系的情况下,雇用了我,想想就觉得高兴。如果爱德温亲自请我去他的办公室,并说:”年轻人,介绍一下你自己吧,”,我报复性的回答道:”我是你的穷亲戚露西?伊丽莎白?罗宾逊的独子”, 想想就觉得有趣
而我这个幼稚的幻想,有一天还真的就发生了。我被《泰晤士报》录用了,虽然在我到这之前,爱德温表哥已经去世了。最终我得到了美国新闻业最华而不实的奖赏之一:在《纽约泰晤士报》拥有一个专栏
它不是一个播报新闻的专栏,而是一个运用不同的文学形式去评论新闻的专栏,这些文学形式有:议论的形式,讽刺的手法,诙谐的方式,有时还会用虚构的手段。这也证明了我母亲所做的一切是完全正确的,他从小就看出我的潜能,引导
我走上了文学这条路
这个专栏获得了多方好评,还在1979年获得了专为新闻业设立的普利策奖。我的母亲在此之前不知道他的脑电图会衰竭,之后他便住在疗养院,永远的跟我失去了联系
我只能想象当知道我得到普利策奖时他的反应。我肯定他会这么说:”不错。这表明只要你全力以赴,努力工作,总有一天,你会得到属于你的东西” 我母亲反复灌输的价值观及时的发生作用,我也以此生活下去。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些承认想成为重要人物的人,都被认为是愚蠢的唯物主义者,把生命浪费在毫无意义的竞争中
一开始,我尝试开创一个新纪元。虽然我的母亲曾经用那些要求他们成为重要人物的讹化的古说迫使我走他想好的路,但是我还是决定不逼迫我的孩子 新纪元赞颂爱,自我满足以及豁达的哲人态度。豁达的哲人态度有助于人们安于现状。这个过程在我看起来十分可笑,但是我必须承认我的母亲使我变成了粗俗的唯物主义者(她的规范有一个缺点,就是很重视金钱和地位),所以我一直保持着自我怀疑的异端思想
之后,我发现我无法激发起我的孩子的野心,便放弃了。一天晚上在吃饭时,我听到我自己在喊:”你不想成为重要人物吗,”
孩子们一脸茫然。成为重要人物,多么奇怪的表情。我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不是爸爸在吼叫。是他饭前喝的马提尼在作怪
不是因为酒精引起的喊叫,是我的母亲。酒精只是赋予我勇气向他们宣告那些。
我一直相信成功,一直相信如果不努力工作和自律,你便成不了重要人物,也得不到你想要的
事实最后证明,那些曾使我感到黯淡无光的成绩单并没有预示我的孩子们一败涂地,而预示了它们拒绝平庸,这令我应该感到欣慰。而今它们都已长大成人,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彼此都怀着好感,家庭团聚时过得非常愉快。 家庭就是如此,我们在自己身上承传去世的老一辈,并将它们传给将来四散在各地的后代,让已经去世安息在教堂墓地的人们很久以后任然活在我们心中。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范文五:高阶教程
在 Recovery 存取U8800内置储存
此教程介绍如何能够在 Recovery (Clockworkmod Recovery) 内存取 U8800 的内置储存, 内置储存指的是内置的2GB储存, 一般情况下 Recovery 只能够存取外置储存 (microSD/TF卡).
此教程为高阶教程, 需要熟悉基本 ADB (Android Debug Bridge)指令, Linux Shell指令和 DOS指令.
ADB安装使用请参考
【By Niufox】新手扫盲贴之ADB Shell 扫盲
教程开始:
1. 进入 Clockworkmod Recovery.
2. 用USB连接电脑.
3. 在电脑执行 adb shell.
4. 执行以下指令挂载内置储存至 /HWUserData.
mkdir /HWUserData
mount -t vfat -o rw,iocharset=utf-8 /dev/block/mmcblk0p14 /HWUserData
复制代码
5. 执行以下指令确定 /HWUserData 内容.
ls -l /HWUserData
复制代码
6. 在电脑执行 adb pull 和 adb push 存取 /HWUserData内容, 例:
将电脑的 C:\test 文件夹复制至内置储存上的 /test 文件夹
adb push c:\test /HWUserData/test
复制代码
将内置储存的 /test/testing.txt 复制至电脑的 C:\test\testing.txt
adb pull /HWUserData/test/testing.txt C:\test\testing.txt
复制代码
7. 请注意大小写字母, Linux 指令, 档案和文件夹名称均需要明确注意大小写.
时代>时代>向家乡看吧,安琪儿>时代>时代>向家乡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