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逆命题、逆定理
逆命题和逆定理
例1:将下列命题转化为如果那么的形式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思考:这两个命题中的题设和结论有何特点?
小结:
(1)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__________是第二个命题的_________,而第一个命
题的__________又是第二个命题的__________,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________命题。 (2)两个互逆的命题,如果把其中一命题叫做______,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它的_______。 练习1:写出命题“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的逆命题
例2:写出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的逆命题,再判断这个逆命题的真假
小结: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也是定理,那么这两个定理叫做_________,其中一个叫做另一个的_________。
练习1:判断下列定理是否有逆定理 (1)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2)等角对等边 (3)对顶角相等
小结:原命题是定理,逆命题不一定是定理,一般来说,所有的定理都有逆命题,但不是所有的定理都有逆定理
巩固练习:
1.说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再说出它们的逆命题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再判断逆命题的真假 (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等于60° (2)关于某一条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选择题
(1)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对顶角相等 (B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C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等于60° (D )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2)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B )两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D )如果两个角互余,那么这连个角都是锐角 4.证明题
(1)原命题: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逆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这个逆命题是真命题
(2)原命题: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外角平分线平行于底边
逆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这个逆命题是真命题
(3)原命题: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
逆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这个逆命题是真命题
已知:在△ABC 中,BD ,CE 分别是AC ,AB 边上的中线,且BD = CE。 求证:AB = AC
综合测试
一、填空题: (本题每空格3分, 满分36分)
1. 能够说明一个名词的含义,界定某个对象的句子叫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 56? ,那么它的底角为62?”是____________命题(填
“真”或“假”)
3. 把命题“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 的形式: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AB =DB ,∠DBA =∠EBC ,要使?ABC ??DBE , 则需添加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
5. 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a +2) x +3a -4=0,
当a =2时方程 的两个解分别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长,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
6. .如图,在△ABC 中,BC =5厘米,BP 、CP 分别是∠ABC 、∠ACB 的平分线,点D 、E 在BC 边上,且PD //AB ,PE //AC ,那么△PDE 的周 长为 厘米.
B
D
E
C 2
2
(第6题)
7.已知:如图,在△ABC 中,∠ACB=90 o,CH ⊥AB 于H ,BD 平分∠ABC ,交CH 于
E, 交AC 于D; 如果∠A=40o,那么∠
8.已知:如图,在△ABC 中,∠ACB=90 o,AC=BC=2, AD平分∠BAC 交CB 于D,
则。
9.已知:如图,在△ABC 中,AB=BC, ∠A =70 o,BD ⊥AC 于D ,点E 在AB 上,若DE=
则∠DEC= o.
1AC, 2
B
第7
题图
第8题图
第
9题
C
10、在Rt △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高,∠A =25度,那么∠BCD 11.已知:在△ABC 中,AB=AC, ∠A =70 o,将△ABC 绕点B 旋转,使点A 落在边BC 上的点A ′处,点C 落在点C ′处,那么∠BCC ′= _____________o 12、如图,一块等腰直角的三角板ABC ,在水平 桌面上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 'B 'C 的位置, 使A ,C ,B '三点共线,那么旋转角度的大小 为
.
C
A '
'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10分,满分50分)
13、如图,?ABC 中,D 是BC 的中点,过D 的直线交AB 于E ,交AC 的延长线于F ,且
BE=CF,CG//AB ; 求证:AE=AF
14.如图已知∠1=∠2线上添加一个条件), 求证:△DOA ≌△COB.
B
15、已知:△ABC 和△DEF 中,AB =DE ,AC =DF ,AP 、DQ 分别为边BC 和边EF 上
的中线,AP=DQ。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2)判断△ABC 与△DEF 是否全等,并证明你的结论。
16、如图所示,在直角?ABC 中,∠C=90?,AC=6cm, BC=8cm,点P 、Q 同时由A 、C 两点出发。分别沿AC 、CB 方向匀速运动,它们的速度都是每秒1cm 。 1)问n 秒钟时,?PCQ 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 2)?PCQ 的面积会不会为5平方厘米?请说明理由。
17、已知四边形ABCD 中,DC//AB,AC、BD 相交于E ,三角形CDE 的面积为m ,三角 形ABE 的面积为n ,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用n 、m 表示)
D
三、综合题:(本大题满分14分)
18、我们知道: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类似地,我们定义:至少有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等对边四边形.
A
(1)请写出一个你学过的特殊四边形中是等对边四边形的图形的名称; (2)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
设CD ,BE 相交于点O ,若∠A =60°,∠DCB =∠EBC =
1
∠A . 2
D E
请你写出图中一个与∠A 相等的角,并猜想图中哪个四边形
是等对边四边形;
B
(3)在△ABC 中,如果∠A 是不等于60°的锐角,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且
C
∠DCB =∠EBC =
你的结论.
1
∠A .探究:满足上述条件的图形中是否存在等对边四边形,并证明2
范文二:逆命题与逆定理
逆命题与逆定理
一. 请你举例
请你分别举出一个数学的真命题和假命题;并说明它们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和组内的同伴交流.
1.真命题:
2.假命题
二. 请你尝试
请你试着分别写出刚才你列举的两个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真假;和组内的同伴交流. 1. 逆命题: ) 2. 逆命题: )
三. 请你归纳
1. 说说你是怎样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的?
2. 你认为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吗?
3. 说说你对互逆命题的真假性的看法.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四. 请你思考
请思考“互逆命题”与“互逆定理”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五. 请你整理
请和小组的伙伴一起整理出四对已经学习过的互逆定理.看看哪个小组最快速.
六. 知识探索
“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有逆定理吗?你是怎么思考的?
附1:评 价 表(说明:在等级栏内打“√” )
附2:课外阅读材料
逆命题与偏逆命题
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中所含的单纯事项不止一个,有时为了更深入地研究这些事项间的逻辑联系,我们不把条件和结论整个换位,而只是把它们的部分事项换位,所得的命题称为原命题的偏逆命题.
我们来考虑偏逆命题,还有它的真假与原命题的真假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
为了考虑问题的简便,不失一般性,我们只需考虑命题的结论只是含一个单纯事项的情形,因为对于结论含多个单独事项的命题,我们可以把它拆成几个如上的命题,分别加以考虑.例如,对于命题“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也是底边的垂直平分线”,可以分成“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也是底边上的高”和“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也是底边上的中线”两个命题来考虑.
我们来看前一命题,这是一个真命题.用记号表示为: 在△ABCAB=AC
AD平分∠BAC
→ AD⊥BC(真)它的偏逆命题有两个:
AB=AC 在△ABC
AD⊥BC在△ABCAD⊥BC
AD平分∠BAC
→ AD平分∠BAC
→ AB=AC
我们注意到,上面的例中,虽然原命题的逆命题是显然不真的,但是两个偏逆命题却是真的.这样,我们就常有希望用研究偏逆命题的办法,从一个真命题得到若干新的真命题,从而更深刻地揭示出有关这一问题的内在逻辑关系.
当然,偏逆命题的真假与原命题的真假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这可从下面的例子中看出.
命题 三角形两边中点的连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即在△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中点,
1
BC (真) 2
→ DE=
它的偏逆命题可表述为:
在△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一点
最后提及一下逆命题、偏逆命题的相对性.
一个命题的条件在不同的看法之下,可有不同的表述.例如命题“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也是底边上的高”可以有下面两种表述:
在△ABCAB=AC
AD平分∠BAC→ AD⊥BC
在等腰△ABC中,(∠A是顶角)(AD平分∠BAC)→(AD⊥BC
) 同样,命题“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也是顶角的平分线”也可有两种看法: 在△ABCAB=AC
AD⊥BC
→ AD平分∠在等腰△ABC中,(AD⊥BC)→(AD平分∠BAC)(∠A是顶角) 按前一种看法,这两个命题互为偏逆命题,按后一种看法,这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
正因为有这样的相对性,所以我们在研究条件命题的这方面问题时,要首先确定在什么范围内讨论,即确定把什么作为讨论问题的前提.当然,我们选择有利于讨论的那一种看法.
范文三:逆命题和逆定理
逆命题和逆定理(1)
上海市西延安中学
王健
教学目标:1、掌握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
2、会叙述简单命题的逆命题。
3、搞清每一个命题都有它的逆命题,但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每
一个定理不一定有逆定理。
教学重点: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判别。
教学难点:搞清每一个命题都有它的逆命题,但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每一个
定理不一定有逆定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探究:给出三组命题,让学生分析每组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在此基础上找出以上三组命题的特点、联系与区别。
第一组命题:(1)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第二组命题:(1)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相等。
(2)如果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相等。 第三组命题:(1)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
(2)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
探究结果:(1)每一组两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正好互换。
(2)第一二组两个命题都是真命题,第三组中第一个命题是真命题,
第二个命题是假命题。
二、新授
(一)定义
定义1: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它的逆命题。
定义2: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也是定理,那么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
(二)重要结论
每一个命题都有逆命题。但是真命题的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因此,并不是每一个定理都有逆定理。
三、 练习
练习1: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原命题和逆命题的真假。
(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如果三角形中有两个角是锐角,那么另一个角是钝角。
( 3 )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4)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5)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练习2:说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写出它们的逆命题。
(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逆命题:和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逆命题: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四、 学生小结
五、 作业 B 册 第41页 习题22.5(1)
范文四:13.9逆命题、逆定理
13.9逆命题、逆定理
教学目标:
1. 掌握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会叙述简单命题的逆命题。
2. 理解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通过比较,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3. 经历逆命题的概念的发生过程,了解一个命题都是由条件与结论两部分构成,每个命题都有它的逆命题,命题有真假之分。
教学重点: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判别
教学难点:搞清每一个命题都有它的逆命题,但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每一个定理不一定有逆定理。 教学方法:师生活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探究:给出三组命题,让学生分析每组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在此基础上找出以上三组命题的特点、联系与区别。
第一组命题:(1)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第二组命题:(1)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相等。
(2)如果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相等。
第三组命题:(1)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
(2)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
探究结果:(1)每一组两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正好互换。
(2)第一二组两个命题都是真命题,第三组中第一个命题是真命题,第二个命题是假命题。
二、探索新知
1、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它的逆命题。
2、如果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可以称它为定理
3、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也是定理,那么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
4、每一个命题都有逆命题。但是真命题的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因此,并不是每一个定理都有逆定理。
三、新知应用
例1 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原命题和逆命题的真假。
(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如果三角形中有两个角是锐角,那么另一个角是钝角。
( 3 )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4)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四、应用拓展
例2 说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写出它们的逆命题并判断真假。
(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逆命题:和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真)
(2)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逆命题: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真)
(3)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它的一条对角线把它分为两个全等三角形。
逆命题:如果一个四边形它的一条对角线把它分为两个全等三角形,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假)
五、课堂小结
1、会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2、搞清每一个命题都有它的逆命题,但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每一个定理不一定有逆定理。
六、作业布置
1.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B)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C)有一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D)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逆命题是( ).
(A)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是平行四边形;
(B)互相平分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C)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如果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互相平分
3.下列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对顶角相等 (B)等边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22 (C)若x>y,则x>y (D)能被5整除的数,它的末位数字是5
4.下列定理有逆定理的是( ).
(A)对顶角相等
(B)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C)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D)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5.请写出“如图,在△ABC中,若DE是△ABC的中位线,则DE=
并说明你的理由.
1BC”的逆命题.判断逆命题的真假,2
范文五:《逆命题和逆定理》教案
《逆命题和逆定理》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设计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感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课堂上,只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活”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创造力才会加强。《新课程标准》所主张的教育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此,本节课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旨在使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探索与交流等活动,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与技能,领会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发展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同时在自信心、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方面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教材分析
《逆命题与逆定理》选自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5章第7节的内容,共两个课时。本节是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学习逆命题和逆定理的概念,以及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其真假性。逆命题和逆定理是在第4章《命题与证明》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命题和定理的拓展与延伸。学生往往会陷入一个真命题的逆命题也是真命题的误区,学习本节课对于让学生走出这个误区具有深刻的意义。此外,研究一个定理的逆命题是一种探求知识的重要的方法与手段。可见,本节课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与逆向思维的良好素材。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假设授知对象是义务教育阶段八年级的学生,八年级的学生对周围世界有了一定理性的认识,抽象思维日渐成熟,求知欲旺盛,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初步感受数学知识的运用。通过前面一章《命题与证明》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命题与定理的含义,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学生已经学习
1
了反证法和利用反例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的证明方法,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里方法经验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逆命题和逆定理的概念;2、会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能够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性,并给出证明;3、了解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逆命题和逆定理概念的发生过程,培养观察、对比、分析、归纳的能力;2、在证明例题的过程中,体会要证明一命题为真命题,则须写出已知,求证,再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到,而要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则只要举出一个反例证明即可的重要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游戏的方式参与学习,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其真假性;了解原命题成立,其逆
命题不一定成立。
教学难点: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性,并给出证明。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法:启发式教学法与问题驱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学法:通过观察、实验、对比、分析、概括,体验“结合情景,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探索式学习方法。
3、教学手段: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与现代教学工具(PPT)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回顾旧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1)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2)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提出问题:以上的性质与判定定理是命题吗,回顾命题的定义,命题通常由两部分组成,是那两部分,(题设和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命题概念的回顾导入新课~减少学生对新知的畏惧感~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认知规律。 二、设置问题~突出重点
第一步
:你能写出命题“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与命题“两组对提出问题1
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题设和结论吗,
【预设与方案】命题“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题设是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结论是它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命题“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题设是一个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结论是这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提出问题2:以上两个命题有什么不同,请你说一说。
【预设与方案】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能够得出:第一个命题的条件为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为第二个命题的条件。
归纳: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为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为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它的逆命题。例如: 命题“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与命题“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互逆命题。 提出问题3:判断命题“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与命题“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为互逆命题。(是)
设计意图:通过对互逆命题的观察、比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探求新知的活动中~了解逆命题的含义~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第二步
提出问题1:既然真命题“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逆命题“两组边 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真命题,真命题“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 平分”的逆命题“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真命题,那么一个真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真命题,对吗,你能举一些反例吗,
3
【预设与方案】学生开动脑筋,发散思维,举出各种反例。
设计意图:通过反问的形式~使学生引起注意~并让学生在自由举例的过程中了解原命题成立~逆命题不一定成立~从而走出“一个真命题的逆命题也是真命题”的误区~突出重点。
归纳:一个真命题的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能被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就叫它是原定里的逆定理,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 反思:虽然一个定理的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但是我们发现很多定理的逆命题是真命题,并且具有重要的意义。可见,研究一个定理的逆命题是探索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与手段。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反思~使学生认识到研究一个定理的逆命题是探索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与手段。
小试牛刀:一、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定逆命题的真假。 1)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的图形是圆;
2)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高速行驶时不接触地面的交通工具。
二、说出三对互逆的定理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题的练习~学生能够说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并判定其真假性~进而巩固了逆命题的含义~并且更深刻地明白原命题成立~逆命题不一定成立,通过第二题的练习~学生能够巩固逆定理的含义。
三、例题解析~突破难点
例1 说出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逆命题,并证明这个逆命题是真命题。
【预设与方案】1、例题中的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所以写出逆命题较难。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先搞清原命题的题设与结论,再将原命题的题和结论交换位置即可得逆命题。2、证明时部分学生容易忽略点P不在线段AB上的情况,使得证明不完整,对此,教师稍作提醒,并组织学生反思。
设计意图:通过例1的解析~引导学生组织适当的语言叙述逆命题~且能运用分类考虑的思想~养成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
例2 说出命题“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它的一条对角线将它分
4
成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逆命题,判断这个命题的真假,并给出证明。 【预设与方案】对于写出该命题的逆命题,学生可能不会出现太大困难,但是在证明时,学生可能发现很难直接通过逻辑推理证明,对此教师可作适当引导学生能否举反例证明。
反思:要证明一命题为真命题,则须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再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到,而要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则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了。 四、初步应用~体验成功
小游戏 同桌两人进行游戏,其中一人说出一个命题,由另一个人说出这个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真假。例如:命题:猪八戒是一头猪,则逆命题是“如果它是一头猪,那它是猪八戒”。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学生愉快地参与学习~寓娱乐于学习~寓学习于娱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同时巩固了逆命题的含义~学会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练一练
1、写出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所得到的两个互逆命题的真假:
1)同位角相等
2)如果,a,=,b,,那么a=b;
3)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
2、下列定理中,哪些有逆定理,如果有逆定理,请说出逆定理。
1)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2)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 3
设计意图:通过练一练~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反思小结~布置作业
反思: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作业:必做题:书本第122页作业题A组1、2、3、4题
选做题:书本第122页作业题B组5、6题
【设计意图:采取分层教学~既让每个学生学习必需的数学~又让学有余力的同
5
学有提高的空间。】
板书设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