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安娜卡列尼娜
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在世界文坛上有着崇高的声誉。列宁曾称赞他的作品为反映俄国现实生活的镜子。他对俄罗斯自然风光的描绘,对人物心灵世界的昭示,对生活中一些富有典型意义的场面描写都是卓绝的。《安娜卡列尼娜》中舞会就是有关场面描写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例,他的独具匠心的描写和叙述,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令人叹为观止!
舞会在第一部第二十二、二十三节,篇幅不长,但在全书却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形成小说两条主要线索平行发展的枢纽;是主要人物感情发生转变的契机。跳舞会后,安娜为了追求自由和幸福的爱情抛弃家庭和名誉,毅然与渥伦斯基结合而陷于毁灭;而吉提和列文经过痛苦之后的复苏,终于建立起美好的家庭。所以,这一统领全局的场面,是颇费了作者一番匠心的。
为了更好地欣赏这场别开生面的舞会,还应该交待舞会之前已发生的两件事:一是吉提因为爱着年轻、英俊、又有很好前途的彼得堡皇室侍从武官渥伦斯基,而拒绝了诚实、善良的列文的求婚;而渥伦斯基却和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来的安娜在火车站一见倾心,他并没有把过去和吉提的调情当回事。二是安娜和吉提在舞会之前曾见过面,因为安娜的嫂子正是吉提的姐姐。吉提怀着激动不安的心情盼望着舞会。她以为自己的婚事将在这场舞会上决定,所以她对舞会“抱着很大的希望”,她希望所有的人都在场,所有的人都参与,都来分享她的幸福和欢乐!当然她也邀请了安娜,并认为安娜若穿着淡紫色的衣服参加舞会是再漂亮不过了。吉提以为安娜来参加舞会会增加她的快乐和幸福的,然
而,命运之神并没有满足吉提的心愿,相反地,她得到的却是渥伦斯基的背叛。 一巧设线索,紧紧围绕人物的情绪变化组织材料,明暗交织,细致缜密。 舞会中作者设置了两条线索:{1} 按跳舞的顺序,以华尔兹舞、卡德里尔舞、玛佐卡舞为标志,构成跳舞会的外在线索。{2} 吉提由欢乐到痛苦的情绪变化过程则构成了跳舞会的内在线索。两条线索,内钩外连,层层推进。舞会,则整个地展示了吉提由欢乐到痛苦,由希望到失望,由信心十足到心灵破碎的全过程。吉提的情绪变化,作者从感情和精神这两方面来进行:
当吉提和她的母亲来到灯火辉煌的舞会大厅时,舞会刚开始。这时吉提的心情是快乐的,是激动不安的。因为她以为这场舞会不但会使她欢乐,而且会使她得到渥伦斯基的爱情,所以“这是吉提最幸福的一个日子”。何况吉提这样美!整个舞会都会为她倾倒的。吉提这时不但是快乐的,而且对自己将要到来胜利和幸福充满信心。“她的眼睛闪耀着,她的玫瑰色嘴唇因为意识到自己的妩媚不禁笑了。”所以她陶醉般地观察着这个盛大的舞会:她看见安娜穿着黑色舞衣出现在跳舞会上时,她毫无嫉妒之心而很爱慕她,她甚至觉察到安娜对她的服饰急速瞥视中有赞许之意。
但是,奇怪的事情出现了,她看到了安娜“存心不回答渥伦斯基的鞠躬”,她的心中升起了第一个疑窦:“她为什么这样呢?”接着,当她第一次和渥伦斯基接触时,又因为他没有请她跳华尔兹舞,而使她“惊异地望着他”。当她和渥伦斯基第一次跳华尔兹时,她对他的“充满了爱情的凝视”却没有得到他相同的反应。到这时,吉提高兴快乐的心情开始出现阴影。但是由于吉提对渥伦斯基的信任,他的心不在焉的态度并没有多么深地影响她,甚至渥伦斯基极力夸赞列文,吉提也没有猜测到他的用心。所以直到这时,吉提觉得整个跳舞会“都好象一种欢乐的色彩、音响和动作的幻境。”
可是新的现象又引起了吉提的注意:她看到了安娜那“因成功而起的兴奋的神情”,“她正因她自己引起别人对她的倾倒而陶醉。”她看出了安娜“眼睛里的颤栗的、闪耀的光辉不由自主地浮露在她的嘴唇上的那种幸福和兴奋的微笑”。第二个问号出现在吉提的心里:“谁使她这样呢?”继续观察的结果,她看到那么明显地反映在安娜面孔上的东西,她在渥伦斯基的脸上也看到了。“他的脸上有一种吉提从来不曾见过的神色。”吉提愈观察,她的心就愈疼痛。吉提陷入可怕的感情的旋涡中,“全跳舞会,全世界,在吉提的心中一切都消失在烟雾里了。”
跳玛佐卡舞时,渥伦斯基并没有象吉提确信得那样来请她,而她因为拒绝了所有请她跳玛佐卡舞的人,这时连被人请求跳舞的希望都没有了,退不能,进不能。更让吉提痛苦的是她为了渥伦斯基而拒绝了列文的请求。“她的心碎了。” 到这时吉提已从感情上被完全摧垮了。她仅存的一点怀疑“也许是我误会了?”也被诺得斯顿伯爵夫人的一句话“他当着我的面请她{安娜}跳玛佐卡舞”给抹掉了。吉提感情上彻底绝望了。
写到这里,作者似乎感到还意犹未尽,所以跳舞会仍在进行。作者让“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把吉提的眼光引到安娜的脸上”,使她感到“她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他那戴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珍珠的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那松乱的卷发是迷人的,她那小脚小手的优雅轻快的动作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是迷人的。”同时使她感到“在她的迷人中有某些可怕的、残酷的东西。”吉提的自愧不如与她刚来舞会时的信心百倍相比,使人明显看到她无论从感情上还是精神上都垮了。所以,当安娜挑选了她一块完成玛佐卡舞的一个花样时,吉提只用绝望和惊异的神情回答她的微笑。到此,作者戛然而止,结束了对跳舞会场面的描述。
作者以跳舞会为背景,着力表现人物的情绪和感情的变化,在人物活动中揭示人物的心灵世界,从而完成人物性格的刻画,同时,作者让人物情绪变化这条线索贯穿跳舞会始终,就使复杂的现象有了统领,材料的剪裁有了分寸,盛大的跳舞会也有了丰富的内容。
二跳舞会的另一个特色是平稳中见起伏,无为中出奇妙。一波三折,荡气回肠。
初看起来,跳舞会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人物之间也不存在电闪雷鸣般的激烈较量。作者叙述的不过是“家有小女初长成”后为吉提举办的一次家庭舞会。除了场面足够宏大,与会者都是社会名流,灯光、舞曲与其他舞会也没有什么不同。但略作推敲,即见作者叙述手法的高妙之处。作者并不是漫无目的的泼洒开去,而是紧紧围绕人物的矛盾冲突、情绪变化选择和组织材料,做到了平中见曲,张驰有度。。
我们看到,当吉提来到跳舞会时心情是愉快和幸福的,她对爱情有着美好的期待和憧憬。但事情的发展并没有以她的意志为转移,而是疑虑层出,不幸踪至。首先,出乎吉提意料的是安娜的服饰:她本以为安娜穿着淡紫色的服装参加跳舞会是再漂亮不过了,可是安娜穿得却是黑色长袍,而且显得更加风采动人。这本身虽然跟吉提后来的不幸没必然联系,但它却是第一件出乎吉提意料的事,对吉提应该是个不好的预兆。同时,作者通过吉提的眼睛也说明了安娜的魅力就在于她的人总是盖过服装,她的精神的美总是超过外表的美,这就为后面安娜征服渥伦斯基和从感情和精神上击败{无意识地、本能地击败}吉提作了铺垫。可以说这一点是打开吉提不幸大门的钥匙。
接着,吉提看到了安娜不可理解的态度:存心不回答渥伦斯基的鞠躬。她不知道安娜这样做其实是在本能的驱使下对渥伦斯基的欲擒故纵,是安娜对渥伦斯基的一次心理探测。从这时起吉提愉快的心情渐渐被惊奇和疑虑所取代。当渥伦斯基没有请吉提跳华尔兹舞,吉提惊异地望着渥伦斯基时,她的情绪第一次出现波动。而当渥伦斯基连忙请求吉提跳舞后,作者却又祭出一着:“他刚把他的手挽住她的腰,踏出第一步的时候,音乐突然停止了。”看看,失意人偏逢失意事,帆船破又遇顶头风。然而,这个造化面前的不幸,被“渥伦斯基和吉提绕着房间跳了好几场华尔兹舞。”代替,叙述又趋于平缓。可是,接下来作者又别出心裁,让“吉提心脏跳动地期待着玛佐卡舞”,让她拒绝所有请她跳舞的人,为吉提更大的不幸埋下伏笔。
下面是吉提新的发现:她看到了渥伦斯基和安娜伴舞时安娜脸上得意和兴奋的表情,也看到了渥伦斯基脸上从来没有过的“顺服和恐惧的神情。”她听到了他们之间一语双关的谈话。平缓的水流下,暗流涌动。事情的发展孕育着吉提新的不幸。接着,包袱打开:渥伦斯基并没有来请吉提跳玛佐卡舞。使吉提处于一种尴尬绝望的境地。波峰陡起。吉提从欢乐的高峰一落千丈,她感到自己垮了。
读者到这里除了为吉提惋惜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的,但是托翁有办法。我们看到作者让诺得斯顿伯爵夫人鬼使神差地出场,让她找到与她一起跳舞的科尔松斯基,叫他请吉提跳舞,吉提的危机解除,大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
吉提的心情是这样痛苦,在跳舞会结束之前,不再让她和安娜或渥伦斯基接触似乎是合情合理的,但作者却有更超乎常情的做法,他不但让吉提和渥伦斯基产生一次对话,而且故意让安娜和吉提一块完成玛佐卡舞中的一个新花样,使吉提只用绝望和惊异的神情回答她的微笑。胜利与失败,幸福与痛苦,微笑与眼泪,期盼与绝望。看似平湖静水,实则心有狂澜。跌宕起伏,妙趣无限。曲终人散,恍如梦幻!
三欲抑先扬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我们知道,整个跳舞会中吉提无论感情上还是精神上都是失败者,她的遭遇是不幸的。但作者开始却极力表现吉提的快乐心情,夸赞她的美貌非凡,让她在与安娜的对比和较量中渐渐产生自愧不如的感觉,使安娜的天然之美,胜过吉提的服饰之美。托尔斯泰认为:人的内在美,精神的美,要胜过人的外在的,形式的美。吉提和安娜在跳舞会中的较量,可以说也是两种美的较量。吉提理所当然地成了失败者。诚然,吉提的失败与整部小说的谋篇布局有关,但我们同时应该清楚这与作者的审美观密切相关。唯其如此,作者塑造的人物才有如此强烈的艺术魅力。
作者对于吉提的刻画,是颇费了一番心血的。写吉提之美,先从吉提来到跳舞会后在人们当中引起的反应着手,接着才进行直接的精雕细刻。这意在说明吉提之美是有目共睹的,这是扬,是极力的赞美,为后文的抑埋下伏笔。这里作者选了三个人物来表现她在人群中引起的反响:一个穿着便服的矮小老人,“在楼梯上碰着她们,让开了路。很显然地是在叹赏他所不认识的吉提。”一个有胡髭的青年“一边走一边理他的雪白领带,向她们鞠躬。在过去了之后,又回转来请求和吉提跳一个卡德里尔舞。”一个军官,“在门边让开路,一面抚摸着他的胡髭,一面在欣赏玫瑰色的吉提。”
那么吉提妆扮如何?作者做了精雕细琢:写了她的淡红的衬裙、网纱、玫瑰花结、花边披肩、淡红的高跟鞋、金色的假髻、长手套上的三颗纽扣、小金匣子的黑天鹅绒带。真是探幽入微,美至笔极!不但别人感到她妩媚动人,而且吉提自己也很陶醉,“她觉得她身上的一切都该是生来完美的”,“她的裸着的肩膊和手臂给予吉提一种明澈的大理石的感觉”,“她的眼睛闪耀着,她的玫瑰色的嘴唇因为意识到她的妩媚而不禁微笑了。”这样一个妩媚动人、纯洁多情的少女是会使所有的人相形见绌的。然而,她却败在了安娜的手下。她
感到和安娜比起来,一切方面都自愧弗如。作者先把吉提高高地举起来,然后重重地摔下去。说起来未免残酷,但事实就是如此。艺术在人性面前有时是蛮横的。
安娜今天的妆扮怎样?作者的描写则简单多了:安娜在跳舞会上首次露面时,作者只简单写到“安娜并不是穿的淡紫色如吉提那么切望的,而是穿着黑色的、敞胸的天鹅绒长袍。她那看上去好象老象牙雕成的胸部和肩膊和那长着细嫩小手的圆圆的臂膀全露在外面。”接着只写了她的“没有参一点假”的黑发、紫罗兰花环、她那“执拗的发卷”和她脖子上的一串珍珠。但是作者却强调了她的精神美:“她的魅力就在于她的人总是盖过她的服装”,“为人注目的是她本人——单纯、自然、优美,同时又快活又有生气。”作者开始极力夸赞吉提的外在美,后来又让她屈服在安娜的精神美之下,这就更加突出了安娜的美。吉提的美为安娜的美起了陪衬作用。渥伦斯基背弃了吉提的感情,而屈服在安娜的美之下,又足见安娜精神美的威力。从这个角度看,整个跳舞会既是表现吉提情绪由高涨到衰落的过程,又是突出表现安娜精神美魅力四射的过程。如果没有安娜这种摄人心魄的美,那么渥伦斯基也就不会有感情的转移,整部小说也就不存在了。整个跳舞会,吉提和安娜扬抑相辅,内外映衬,反复对比,高下立判,收到了极强的艺术效果。
四跳舞会中,作者善于捕捉人物一些富有典型特征的动作、表情和语言表现人物瞬间的心理变化,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一,写位移:吉提在舞厅左角“看见社交界的精华聚在一起。那
里。。。。有克里文的秃头闪耀着。”吉提想到那里去,于是科尔松斯基便和吉提“穿过花边、网纱和缎带的海航行着”。走了多长时间、多长的距离作者没说,只写了“她那穿着薄薄的透明的长袜的纤柔的脚踝露了出来,以至把她的裙裾展成扇形,遮盖了克里文的膝。”说明他们已经来到了舞厅左角。作者抓住典型特征轻轻一点,就象电影镜头切换:简洁、直观。中间省去多少笔墨啊!
如二,写情移:渥伦斯基原先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维护自己男子汉的尊严,才去追求吉提,战胜他的所有情敌的。当他被安娜的魅力吸引住时,他感到吉提对他已无所谓,他甚至希望别人去追求吉提。因为这样,他内心的道德的压力就会轻得多。吉提为了他而拒绝了列文的求婚,可这时渥伦斯基却非常想让列文来解决他的难题。为了反映出渥伦斯基的这种微妙心理,作者写了他对吉提说,他“很喜欢列文”。本来他和列文是互为情敌的,一句“喜欢”,表明渥伦斯基的感情已经转移了。
如三,写变化:痛苦使吉提的变化和渥伦斯基在安娜面前的神魂颠倒,作者只写了一句,在舞会上渥伦斯基再次看到吉提时,“他没有立刻认出她来。”一语双得:痛苦已经使吉提走了样子,几乎变了一个人;渥伦斯基因为安娜已神魂颠倒,他已经找不着北了。作者真是惜墨如金啊!
如四,写喜悦:安娜在征服了渥伦斯基后,那种狂喜而又竭力抑制的矛盾心情,作者同样揭示的幽微毕现:她故意挑选吉提上场和自己完成玛佐卡舞中的一个花样——假装不知吉提的不幸。“安娜眯缝着眼睛对她望着,微笑着,紧紧地握着她的手。”但是看到吉提“只用绝望和惊异的神情回答她的微笑,”“她就扭过脸去不看她,开始和另一个太太谈起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扇窗,读者看到了人物心灵哪怕是极细微的颤动。安娜“眯缝着”的、深深隐藏着的得意的眼神儿,就这样被作者抓出来了。
纵观整个跳舞会,作者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娓娓道来,但仔细看去却匠心独具,运筹于胸。看似平静之处,突起波澜;几近山重水复,忽又柳暗花明。场面盛大而操控自如,人物繁多却往来有序。构思之精巧,组织之缜密,堪称一绝!跳舞会同书中其他篇章一起给人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艺术享受!
范文二:《安娜卡列尼娜》
读《安娜卡列尼娜》有感
人们常说,有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而关于安娜这个形象,自其诞生以来,也可谓是众说纷纭,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人都有不同的观点。
安娜聪慧、典雅、质朴、活跃,是个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性。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象芜草丛中的奇葩,单纯、沉静、从容、高贵,无论在什么样是场合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
安娜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感情热烈真挚,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她对受了欺骗的杜丽表现了无限的关切、温柔、真挚、善良和友爱的感情。如此一位优美的女性,她所追求的不过是真挚的爱情与母爱,可她的追求由一开始便注定了无尽的悲剧结局。
安娜是一个诚实、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严感的女性,当她一经接受渥伦斯基的爱情以后,她就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原来的“虚伪与欺骗”的生活处境了。她勇敢地向丈夫跟旧生活决裂,她说:“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她是一个正直而不放荡的女人,她追求真挚的爱情,她曾对渥伦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正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理解的。”安娜挣扎在贵族社会虚伪的污泥里,极力想得到超脱,她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她心目中,妇女不是被玩弄的对象,不是男性生活的点缀品,她们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渴望,有人格,有尊严。她将自己的追求寄托在真挚的爱情里,企图寻到一条道路来彻底解放自己和人格,这种爱并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至高无上的目标,而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为此,她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家庭、名誉、社会地位、还有她最深爱的儿子。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将美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如果没有安娜的
震撼人心的美,便没有渥伦斯基跟安娜的爱情,便没有卡列宁家的破裂,更没有安娜悲剧结局一百年来带给人们深深的震撼!
安娜悲剧的主要原因源于对真挚爱情的追求,而这正与上流社会虚伪腐败的道德观念相违背。
安娜自身性格的矛盾是悲剧内在因素。她内心永无休止的矛盾与痛苦源于她对生活对自己目前处境的迷惘与恐惧,她的生活,她的信仰和她的追求都找不到一个平衡的支点,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她本能地反抗一切,又本能地忍受着一切的冲击。
她爱得愈深便愈没有安全感。到了最后,她甚至被迫使用一般上流妇女使用的靠姿色与服装去吸引渥伦斯基的视线。企图牵住他日益冷淡的爱情。愈是临近悲剧的结局,安娜的内心矛盾冲突就愈是复杂,深刻,尖锐。她一会儿恨得那么深沉,一会儿又爱得那么热烈;一会儿她表现得那么坚强勇敢,一会儿又显得那么软弱怯懦;一会儿她觉得自己有一千个理由值得骄傲,一会儿又感到自己屈辱卑下;一会儿她期待得那么殷切,一会儿又失望得那么可怜;一会儿充满了生的欢乐,一会儿又幻想着死的恐怖--她的内心永远充满了惊涛骇浪,她爱得那样深切,却又爱得那样痛苦。她觉得自己酿造了一切罪过,又觉得一切罪过吞筮了她!如此一个丰满凸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成了作家笔下一种永远惊人的艺术力量。
安娜的矛盾还在于母爱与情爱之间的取舍抉择,她一生只爱两个人--谢辽沙与阿克历赛,她对杜丽说:“我只爱这两个人,但是难以两全,我不能兼而有之,但那却是我唯一的希望。”邂逅渥伦斯基之前,她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儿子谢辽沙的身上,儿子曾经是她生活的全部意义,她全身心地爱着谢辽沙,甚至连离开他一刻都不行。爱情与母爱乃是一个女子正当的生活权利,冷酷无情的社会却把它们分裂并对立起来,作为陷害安娜的工具,逼她走上悲剧的绝路。
爱情的幻灭是悲剧的直接原因。为了爱情,安娜几乎牺牲了一切,
换来的结局却是失望与憎恨。安娜企图通过爱情摆脱“虚伪与欺骗”的上流社会,渥伦斯基却使她陷入了另一个新的更虚伪更欺骗的处境中,他以自己的方式显露了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自私与冷酷无情,这个罪恶的社会就是通过他,最后把安娜逼上悲剧的绝境。
安娜的悲剧命运体现了生活自身的逻辑,同时揭发和控诉了沙皇俄国特别是它的上流社会的腐败和黑暗。作家以令人信服的艺术力量表现了安娜的死是安娜的必然结局。她被逼上绝路,是社会的罪过;她的死,更是对黑暗社会的一个反抗,她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对真挚诚恳的向往,对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特别是在今天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这种悲剧给我们的启示,更是深远而恒久的。
范文三:《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时代的悲剧
《安娜?卡列尼娜》是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著作。作品真实反映了俄国十九世纪社会、政治、经济、道德的事实,成功塑造了安娜·卡列尼娜的女性形象,她是 1 9世纪 70年代俄罗斯优秀贵族妇女的代表,她勇敢争取个性解放,勇敢追求爱情,敢于反抗压迫 ,敢于离经叛道,但最终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她选择卧轨自杀结束自己年轻短暂的生命,究竟是什么造成安娜的悲剧?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社会原因了。十九世纪的俄国还处于现实和思想以及宗教混乱的时代,一方面,安娜追求爱情,追求内心的渴望是合乎人性的,但另一方面,从当时的宗教伦理道德观念来看,安娜又是不被世俗所容忍的,她为了那种被上流社会视为‘不名誉’的爱情而背弃了自己的丈夫,又为了爱情而离开了爱子,这在当时的上流社会属于离经叛道,是不可能被祝福的。要爱,就爱得真挚;要爱,就爱得大胆;要爱,就得敢于向世俗挑战。这,当然不为上流社会的虚伪所容,悲剧的帷幕由此拉开。
其次是因为出身和性格不同为安娜和卡列宁的婚姻埋下了悲剧的种子。卡列宁从小就是孤儿,可以想象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他受尽了怎样的白眼和鄙视,从小就确实亲情的他养成了孤僻固执的性格。当卡列宁当上了省长后,安娜就象一商品被她的姑妈强行卖给了他,而他也确实尽到了丈夫的职责,他对妻子的迷恋彻底消除了他同别人亲密交往的需要。
安娜出身贵族,从小就围绕在花团锦簇之中,锦衣玉食中长大的她活泼开朗,优雅迷人,而贵族小姐的出身又铸造了她浪漫的气质,内心里有一个感情丰富而又诗意安然的超凡脱俗的世界这种出身、生活际遇的不同使她不可能理解身处体制僵化,勾心斗角的官场的丈夫。而被官场的应付扼杀了其所以的生活乐趣的丈夫也不可能象安娜幻想的那样经常搞爱情的小把戏,而二人性格不同注定了他们对爱情婚姻生活的不同理解,这些也是他们婚姻不幸的根源。也为后来安娜爱上浪漫英俊的渥伦斯基的相遇相爱埋下伏笔。
主观因素方面,安娜自身原因也是造成其悲剧的一个原因。在贵族妇女中,安娜不只外貌上尤其在精神气质上远远超出她的同伴。安娜是热烈、真挚而丰富的,其性格是一团火,“有一股压抑的生气在她脸上流露”,但这是被死灰压着的火,又是那刻板冷酷的官僚丈夫扑灭不了的生命之火。
渥论斯基的出现,他不顾一切的追求,使之无比热烈地燃烧起来了,她渴望摆脱精神奴役、过独立平等的生活,她渴望投向他的怀抱,他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两个人的爱情上,于是,她背弃丈夫,抛弃儿子,毅然选择了渥沦斯基。然而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中,浪漫的富于幻想的气质决定了他们的爱不可能持续太久,
尤其是伏伦斯基,一旦激情过后,得到的不是爱情而是空虚,“虽然她的美比以前更使他倾倒,却使他感到不愉快。”安娜也产生了那种因得不偿失所导致的心理失衡,使得原本富于幻想,敏感的安娜变的有点神经质了,她总要渥伦斯基保证他还象从前一样爱她,只要靠他的爱情保证她才能活下去,在那种特定的情境中,爱情成了她唯一的精神支柱。
安娜的悲剧揭露了沙皇制度的腐朽、没落,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而安娜自身的弱点也加速了悲剧的过程。综上所述,我认为安娜的悲剧成因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人物本身的性格特点造成,两者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导致她的悲剧是无法避免必然会发生的。
范文四: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宁娜》
一、作家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Lev Nikolayevich Tolstoy,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他的作品《七颗钻石》《跳水》《穷人》已被收入人教版和冀教版小学语文书。 三大巨著:《战争与和平》; 《复活》 《安娜·卡列尼娜》
托尔斯泰肯定文学的崇高使命反对暴露文学,但仍主张文学应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19世纪60至70年代的论文中,主要强调应为人民而写作。1894之后要求忠于现实主义艺术的原则;要求作家对所描写的事物抱道德的态度,明确“善和恶之间的区别”。批判“现实主义”的美学观点,指出当时一些美学理论为统治阶级的口味进行辩解的实质,揭示颓废派艺术反人民的本性及其哲学思想基础;同时提出艺术是人们交流感情的工具的论点。从创作初期开始,特别在19世纪60年代以后,他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追根究底”地要找出群众灾难的真实原因,认真地思考祖国的命运和未来,因此,他的艺术视野达到罕有的广度,在自己作品中能够反映1861年农奴制废除后到1905年革命之间的重要社会现象,提出这个转折时期很多的“重大问题”,尽管他的立场是矛盾的,他的解答是错误的。然而,托尔斯泰的伟大,主要还由于他以天才艺术家所特有的力量,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而那些“重大问题”大多就是在“图画”中艺术地提出来的。
他以特有的概括的广度,创造了史诗体小说《战争与和平》,再现了整整一个时代,气势磅礴,场面广阔,人物众多(500以上)。历史的事实融合着艺术的虚构,奔放的笔触揉和着细腻的描写;在巨幅的群像中显现出个人的面貌,史诗的庄严肃穆中穿插有抒情的独白,变化万千,蔚为奇观。他善于驾驭多线索的结构,千头万绪,衔接得天衣无缝;又能突破小说的“封闭”形式,波澜壮阔,像生活那样无始无终。
然而托尔斯泰的艺术魅力,不只在于再现宏观世界,而且在于刻画微观世界。他洞察人的内心的奥秘,在世界文学中空前地把握心灵的辩证发展,细致地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并且深入人的下意识,把它表现在同意识相互和谐的联系之中。托尔斯泰的艺术力量是真实的,它突出表现在性格塑造上。他总是如实地描写人物内心的多面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不只写其突出的一面或占优势的一种精神状态。他不隐讳心爱人
物的缺点,也不窒息所揭露的人物心中闪现的微光。他不粉饰,不夸张,不理想化或漫画化,总是借助真实客观的描写,展示其本来面目,从而于平凡中见伟大,或者相反,于平凡的现象中显示其可怕。
他还善于描绘性格的发展和变化,自然浑成而不露斤斧痕迹。托尔斯泰的风格主要特点是朴素。他力求最充分最确切地反映生活的真实或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他虽然在艺术上要求严格,象《战争与和平》就七易其稿,却不单纯以技巧取胜,不追求形式上的精致,也不回避冗长的复合句,而只寻求最大的表现力。
晚年,他的艺术有显著的变化。在心理分析上力求简洁,不写感受的整个过程,只写心理过程的各个阶段的主要环节;有时采取戏剧的方法,通过行动和对白来表现。不写性格的顺序发展过程,而写突然事故引起的决定性转变。在结构上,为了表现人物的醒悟,常常采用倒叙的方法;为了集中,长篇小说也不再用多线索,而用单线索逐渐展开的方式。在语言上,则力求质朴简练和浅显易懂,接近民间故事。
列夫·托尔斯泰是现实主义的顶峰之一。他的文学传统不仅通过高尔基而为苏联作家所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在世界文学中也有其巨大影响。从19世纪60年代起,他的作品开始在英、德等国翻译出版。19世纪70至80年代之交以《战争与和平》的法译本出版获得国际上第一流作家的声誉,成为当时欧美的“俄国热”的主要对象。80至90年代法、英等国最早论述他的评论家,都承认他的现实主义创作对自己国家文学的振兴作用。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成长的进步作家法朗士、罗曼·罗兰、亨利希·曼和托马斯·曼、德莱塞、伯纳·萧、高尔斯华绥以及其他欧美作家和亚洲作家都受到他的熏陶。在中国,1900年就出现评价他的文字,1907年译价过他的“宗教小说”(《主与仆》及民间故事)。1913年、1917年先后有《复活》(译名《心狱》)和《安娜·卡列尼娜》(译名《婀娜小史》)的不完全的文言译本。“五四”前后,托尔斯泰的作品大量被译成中文。抗战期间分别出版了郭沫若和周扬翻译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以及其他作品的译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托尔斯泰的重要作品大多已翻译出版,而且根据原文翻译,不少名著都有几种不同的译本。
二、内容简介:
《》通过女主人公追求爱情,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安娜·卡列尼娜的哥哥奥布朗斯基公爵已经有五个孩子,仍和法国家庭女教师恋爱,因此和妻子多丽闹翻,安娜从彼得堡乘车到莫斯科去在莫斯科为哥嫂调解,在车站认识了青年军官渥伦斯基。渥伦斯基毕业于贵族军官学校,后涉足于莫斯科社交界,以其翩翩风度得到了多丽的妹妹凯蒂的垂青,但他只与她调情,并无意与她结婚。
而深爱着凯蒂的康斯坦丁·列文也从乡下来到莫斯科,他打算向凯蒂求婚。但早倾心于渥伦斯基的凯蒂却拒绝了他的求婚,她正想象着与渥伦斯
基将来的幸福生活。渥伦斯基在看到安娜的一刹那,即刻被安娜所俘虏,他在薛杰巴斯大林基公爵家的舞会上,向安娜大献殷勤,凯蒂发现渥伦斯基和安娜异常地亲热,这使她感到很苦闷。安娜不愿看到凯蒂痛苦,劝慰了兄嫂一番,便回彼得堡去了。随后渥伦斯基也来到彼得堡,开始对安娜的热烈的追求,他参加一切能见到安娜的舞会和宴会,从而引起上流社会的流言蜚语。起初,安娜还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情感,不久渥伦斯基的热情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
安娜的丈夫亚历山大·卡列宁其貌不扬,在官场中却是个地位显赫的人物,是一个“完全醉心于功名”的人物。他根本不懂什么是倾心相爱的情感,他认为:他和安娜的结合是神的意志。他责备妻子行为有失检点,要她注意社会性的舆论,明白结婚的宗教意义,以及对儿女的责任。他并不在乎妻子和别人相好,“而是别人注意到才使他不安”。
有一天,安娜与丈夫卡列宁一起去看一场盛大的赛马会,比赛中渥伦斯基从马上摔了下来,安娜情不自禁地大声惊叫,卡列宁认为安娜有失检点,迫使她提前退场。卡列宁考虑了决斗但又怕死;离婚又损名誉,考虑再三最后决定“不能因为一个下贱的女人犯了罪的缘故使自己不幸”,于是他要安娜维持表面的夫妻关系。 安娜已怀了渥伦斯基的孩子,在她分娩时,由于产褥热而感染重病,拍电报给到边远省份去调查的卡列宁,卡列宁匆匆赶回,但心里希望妻子早点死掉,安娜在昏迷中呼唤卡列宁的名字,请求他与渥伦斯基和好,卡列宁深受感动,原谅了她和渥伦斯基的背叛。 由于卡列宁的令人吃惊的宽厚,渥伦斯基感到自己是那么的卑劣、渺小。安娜的爱情和自己的前途又是那么的渺茫,绝望、羞耻、负罪感使他举起了手枪自杀,但没有死。死而复生的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更加炽热,渥伦斯基带着安娜离开了彼得堡,他们到国外旅行去了。
在奥勃朗斯基家的宴会上,列文与凯蒂彼此消除了隔阂,互相爱慕。不久他们结婚了,婚后他们回到列文的农庄,凯蒂亲自掌管家务,列文撰写农业改革的论文,他们生活很幸福美满。
旅行了三个月,安娜感到无比的幸福,但她却以名誉和儿子为代价。归国后,她没有回家,而是住在旅馆里,由于思念儿子,在儿子谢辽沙生日那天,偷偷去看他,天真无邪的谢辽沙不放妈妈走,他含着泪说:“再没有比你更好的人了。”
他们返回彼得堡,遭到冷遇,旧日的亲戚朋友拒绝与安娜往来,使她感到屈辱和痛苦。渥伦斯基被重新踏入社交界的欲望和舆论的压力所压倒,与安娜分居,尽量避免与她单独见面,这使安娜感到很难过,她责问道:“我们还相爱不相爱?别人我们用不着顾虑。”
在一次晚会上,安娜受到卡尔塔索夫夫人的公开羞辱,回来后渥伦斯基却抱怨她,不该不听劝告去参加晚会。于是他们搬到渥伦斯基的田地庄上居住。渥伦斯基要安娜和卡列宁正式离婚,但她又担心儿子将来会看不起她。3个月过去了,离婚仍无消息。
渥伦斯基对安娜越来越冷淡了,他常常上俱乐部去,把安娜一个人扔在家里,安娜要求渥伦斯基说明:假如他不再爱她,也请他老实说出来,渥伦斯基大为恼火。一次,渥伦斯基到他母亲那儿处理事务,安娜问他的母亲是否要为他说亲,他要安娜不要诽谤他尊敬的母亲,安娜认识到渥伦斯基的虚伪,因为他并不爱他的母亲。
大吵之后,渥伦斯基愤然离去,她觉得一切都完了,安娜准备自己坐火车去找他,她想象着现在正和他母亲及他喜欢的小姐谈心,她回想起这段生活,明白了自己是一个被侮辱、被抛弃的人,她跑到车站,在候车室里接到了渥伦斯基的来信,说他10点钟才能回来,她决心不让渥伦斯基折磨她了,起了一种绝望而决心报复的心态,最后安娜身着一袭黑天鹅绒长裙,在火车站的铁轨前,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无望的爱情和生命,这段为道德和世间所不容的婚外情最后的结果由安娜独立承担,留下了无限感伤。
卡列宁参加了安娜的葬礼,并把安娜生的女儿带走了。渥伦斯基受到良心的谴责,他志愿参军去塞尔维亚和土耳其作战,但愿求得一死。最后以安娜,渥伦斯基和凯蒂,列文做对比,对比了两个家庭的截然不同的结局。
三、人物分析
渥伦斯基22岁,比安娜还小4岁,他风度翩翩,热情活泼又年轻,浑身洋溢着青春活力,这就同年老古板、官气十足的卡列宁构成尖锐的反差。同渥伦斯基的相遇是安娜性格的转折点,使她第一次领略到了她从来没有体验过的爱情,认识到过去全部生活的虚伪。于是,个性解放的激情冲破了上流社会陈腐偏见的罗网,她喊出了“我要爱,我要生活”的叛逆呼声,并且不顾一切地同渥伦斯基结合了。
安娜以感情为第一生命,是个内心世界丰富崇高的女性,有着极其崇高的人格追求,浑身焕发着美丽的生命元气和青春活力。她极其珍视自己的爱情,不愿意像其他贵妇人一样,偷偷摸摸当情妇,以丧失个性的人格尊严来获得上流社会的默许。在观看军官赛马的时候,她一旦看到渥伦斯基从马上摔下来,立刻泪流如雨,整个胸部都在颤抖着抽泣,因而大受上流社会小姐太太们的指责。在回家的途中,她公开承认自己与渥伦斯基同居,可卡列宁的回答却是:“严格地遵守外表的体面”,不要把渥伦斯基带到家里来。卡列宁的残酷自私使得安娜浑身发冷,她再也无法在这个家庭里生存,而她同渥伦斯基的公开结合却又把自己置于同上流社会对立的地位。于是,这个弱女子同上流社会之间,便展开了力量悬殊的殊死斗争。 紧紧包围安娜的上流社会有三个集团。第一个是卡列宁为首的官僚集团,代表政界,惯于采用法律与专制来迫害进步的人们。第二个是老太婆莉济娅为首的虔信宗教的贵妇人集团,代表宗教界,“和一切教会和教派的最高权威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时常运用宗教力量来压迫安娜。第三个是特培茜代表的年轻贵族妇女集团,代表社交界,她们男盗女娼,荒淫无耻,只是因为一只手牢牢地抓住了宫廷,才不至于堕落到娼妓的地位。她们向安娜关闭了社交界的大门,使得安娜无人可谈,无处容身,陷入了空前的孤立。正是这三个集团组成了密密的罗网,封锁着安娜的一切出路,最后把安娜逼得自杀。由于卡列宁是个权位显赫的高官,以致上流社会的男男女女们都争先恐后地为他效劳,自告奋勇充当迫害安娜的走卒。在这类官本位的社会态势下,勇敢而柔情的安娜已经无路可走了。她提出离婚,却没有人理睬;她提出带走儿子,却受到冷冰冰的拒绝,甚至她来到戏院里看看戏,也受到贵人们群起而攻之的起哄,以致于安娜遭受了终生难忘的侮辱。由于这个上流社会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势力又无孔不入,安娜像一
只陷入网中的小鸟一样东躲西藏最后还是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可见,上流社会的残酷迫害,是导致安娜死亡的根本原因。
渥伦斯基对爱情的冷淡则成为加速安娜死亡的催化剂,使得安娜陷入了空前的绝望和孤立无援的窘境。固然,作为一位洋溢青春活力的青年,他接受了个性解放时代潮流的感召,有一定的民主思想。他也有许多的优点,例如,他为人慷慨,把父亲留下来的绝大部分遗产都让给了哥哥,对下层人民也表现出一定的同情,在火车上看到一名铁路工人被压死了,立刻拿出200卢布,赠给孤苦无依的寡妇。他对安娜的爱情尽管时冷时热,却不乏真诚,否则聪明的安娜就不会把人生的希望捆绑在他身上。但是,他作为上流社会“花花公子的高级标本”,游戏人生,耽于享乐,整个思想观念都打上了上流社会的深深烙印。他根本不可能改变根深蒂固的贵族生活方式,整日沉迷于游猎、骑马、赌博。他有时候,劲头十足,号召安娜离开丈夫,两人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或者干脆逃到国外去当寓公。可是他回过头来仔细一想,便“清楚地看到还是避免那样做为好”。这是因为,功名心是他从小梦想,当他看到自己的同学谢尔普霍夫斯科依如今挂上了耀眼的将军肩章,而自己却是一个可怜巴巴的骑兵大尉,于是便妒嫉得眼睛流血,抱憾不已,为自己的爱情而大吃后悔药。他越来越感到委屈,感到自己为安娜牺牲得实在太多,为了爱情而把本可以辉煌一番的前途给毁了。谢尔普霍夫斯科依狠狠地教训这位昔日的老同学说:“女人是男子前程上的一个大障碍。爱上了一个女人,再要做什么事情就很难了。”这句话显然对渥伦斯基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羞愧得“涨红了脸”。由于他觉得自己付出的的代价太大,对安娜的爱情也就必然冷淡下来。事实上,为了维系这个爱情,安娜也作出了最大的努力,她极力投渥伦斯基所好,每天都精心打扮,借以弥补双方年龄的差距;不愿意生孩子,借以保持苗条的体形;甚至还勉为其难地爱上了养马和体育运动,为的是培养同对方的共同语言。结果仍然堵不住渥伦斯基日益膨胀的功名心,以致双方不断地闹别扭,“公开承认感情完全冷淡了”。并且渥伦斯基不顾安娜的坚决反对,一定要进城去请母亲在财产委托书上签字,而把安娜冷落在一边。于是,维系生命的最后一根细线崩地一声断了,安娜已经走投无路,既不可能回到丈夫家里,也不可能继续这种难堪的同居生活,她年轻的身躯便奔向了飞驰的车轮,一颗美丽的灵魂便在瞬息之间灰飞烟灭。应该指出,渥伦斯基的确真诚地爱过安娜,他听到安娜死讯的时候,立刻变得苍老,“充满痛苦的面孔像石化了一样”,而且整整六个星期他对谁也不说话,几乎不吃东西。他唯一的选择,是报名当志愿兵上前线,在战场上毁灭自己无谓的生命。可见问题并不在于他不爱安娜,而是他无法理解安娜的严肃爱情,双方人生价值观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同时,安娜作为贵妇人的性格弱点也在这一悲剧中产生了十分严重的负面效应。安娜毕竟是柳立克王室的后代,她的血管里奔流的是贵族的基因,根深蒂固的贵族教养的因袭重负,使得她在这场殊死搏斗的人生大角逐中顾虑重重,痛苦万状。她接受了个性解放的影响,勇敢地保卫自己神圣的爱情权利,体现出英雄般的勇气和令人颤栗的人格力量,她那“我要爱,我要生活”的强劲呼声,回响着时代的召唤,时代的强音。另一方面,她又用贵族传统的人生价值观来看待自己的爱情,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女人”,“堕落的女人”。她总是希望把爱情与“合法”联系起来,希望把代表“合法”的卡
列宁同代表爱情的渥伦斯基合二而一,她便不停地做恶梦,梦见两个粗野的男人“同时对她滥施抚爱”。内心两种观念的剧烈冲突使她的灵魂布满伤痕,最后导致她精神崩溃而自杀。
安娜形象具有永恒的魅力,她充盈的生命元气,不屈的叛逆精神,那种绝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勇士气概,化作一曲生命的颂歌,其中每一个美丽的音符,都在读者胸膛中激发起对旧制度的憎恨与对新生活的渴望。
范文五:安娜 卡列尼娜
《安娜 . 卡列尼娜》
内容梗概 《安娜·卡列尼娜》 创作于资本主义在俄国一切生活中横冲直撞的七十年代,
作者在此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期俄国许多重要的社会生活面貌, 特别是农奴制度改革后的社 会现状。 《安娜 卡列尼娜》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 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 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 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 先 后描写了 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安娜·卡列尼娜的哥哥 奥布朗斯基 公爵已经有五个孩子, 仍和法国 家庭女教师 恋爱, 因 此和妻子 多丽 闹翻, 安娜从彼得堡乘车到 莫斯科 去在莫斯科为哥嫂调解, 在车站认识了青年 军官渥伦斯基。 渥伦斯基毕业于贵族军官学校, 后涉足于莫斯科社交界, 以其 翩翩风度 得到 了多丽的妹妹 凯蒂 的垂青,但他只与她调情,并无意与她结婚。 [1]
而深爱着凯蒂的康斯坦丁·列文也从乡下来到 莫斯科 , 他打算向凯蒂求婚。 但早倾心于 渥伦斯基的凯蒂却拒绝了他的求婚, 她正想象着与渥伦斯基将来的幸福生活。 渥伦斯基是一 个身体强壮的的男子,有着一副和蔼、漂亮而又异常沉静和果断的面孔 , 年轻英俊而风流倜 傥。他的容貌和风采,令许多贵族小姐倾心。
在他看到安娜的一刹那, 那刻被安娜所俘虏, 他在薛杰巴斯大林基公爵家的舞会上, 向 安娜大献殷勤。 而凯蒂精心打扮想象着渥伦斯基要正式向她求婚, 在渥伦斯基眼里, 安娜·卡 列尼娜是那样的出众:“她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 她那带着手镯的圆圆的手 臂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可亲的,在舞会上??”
凯蒂发现渥伦斯基和安娜异常地亲热, 这使她感到很苦闷。 安娜不愿看到凯蒂痛苦, 劝 慰了兄嫂一番,便回彼得堡去了。随后渥伦斯基也来到彼得堡,开始对安娜的热烈的追求, 他参加一切能见到安娜的舞会和宴会, 从而引起上流社会的流言蜚语。 起初, 安娜还一直压 抑着自己的情感,不久渥伦斯基的热情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
安娜的丈夫亚历山大·卡列宁其貌不扬, 在官场中却是个地位显赫的人物, 是一个“完 全醉心于功名”的人物。 他根本不懂什么是倾心相爱的情感, 他认为:他和安娜的结合是神 的意志。他责备妻子行为有失检点, 要她注意社会性的舆论, 明白结婚的宗教意义,以及对 儿女的责任。他并不在乎妻子和别人相好,“而是别人注意到才使他不安”。
有一天, 安娜与丈夫卡列宁一起去看一场盛大的 赛马会 , 比赛中渥伦斯基从马上摔了下 来,安娜情不自禁地大声惊叫, 卡列宁认为安娜有失检点,迫使她提前退场。安娜无法忍受 丈夫的虚伪与自私,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爱他??我憎恶你??”。
由于卡列宁的令人吃惊的宽厚, 渥伦斯基感到自己是那么的卑劣、 渺小。 安娜的爱情和 自己的前途又是那么的渺茫,绝望、羞耻、负罪感使他举起了手枪自杀,但没有死。死而复 生的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更加炽热, 渥伦斯基带着安娜离开了彼得堡, 他们到国外旅行去 了。
在 奥勃朗斯基 家的宴会上,列文与凯蒂彼此消除了隔阂,互相爱慕。不久他们结婚了, 婚后他们回到列文的农庄, 凯蒂亲自掌管家务, 列文撰写农业改革的论文, 他们生活很幸福
旅行了三个月, 安娜感到无比的幸福,但她却以名誉和儿子为代价。归国后,她没有回 家,而是住在旅馆里,由于思念儿子,在儿子谢辽沙生日那天,偷偷去看他, 天真无邪 的谢 辽沙不放妈妈走,他含着泪说:“再没有比你更好的人了。”
他们返回彼得堡,遭到冷遇,旧日的亲戚朋友拒绝与安娜往来,使她感到屈辱和痛苦。 渥伦斯基被重新踏入社交界的欲望和舆论的压力所压倒, 与安娜分居, 尽量避免与她单独见 面,这使安娜感到很难过,她责问道:“我们还相爱不相爱?别人我们用不着顾虑。”
在一次晚会上, 安娜受到 卡尔塔索夫 夫人的公开羞辱, 回来后渥伦斯基却抱怨她, 不该 不听劝告去参加晚会。 于是他们搬到渥伦斯基的田地庄上居住。 渥伦斯基要安娜和卡列宁正 式离婚,但她又担心儿子将来会看不起她。 3个月过去了,离婚仍无消息。
渥伦斯基对安娜越来越冷淡了, 他常常上俱乐部去, 把安娜一个人扔在家里, 安娜要求 渥伦斯基说明:假如他不再爱她,也请他老实说出来,渥伦斯基大为恼火。一次,渥伦斯基 到他母亲那儿处理事务, 安娜问他的母亲是否要为他说情, 他要安娜不要诽谤他尊敬的母亲, 安娜认识到渥伦斯基的虚伪,因为他并不爱他的母亲。
大吵之后, 渥伦斯基愤然离去, 她觉得一切都完了,安娜准备自己坐火车去找他, 她想 象着正和他母亲及他喜欢的小姐谈心, 她回想起这段生活, 明白了自己是一个被侮辱、 被抛 弃的人,她跑到车站,在候车室里接到了渥伦斯基的来信,说他 10点钟才能回来,她决心 不让渥伦斯基折磨她了, 起了一种绝望而决心报复的心态, 最后安娜身着一袭黑天鹅绒长裙, 在火车站的铁轨前, 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无望的爱情和生命, 这段为道德和世间所 不容的婚外情最后的结果由安娜独立承担,留下了无限感伤。
卡列宁参加了安娜的葬礼, 并把安娜生的女儿带走了。 渥伦斯基受到良心的谴责, 他志 愿参军去塞尔维亚和土耳其作战,但愿求得一死。 最后以安娜,渥伦斯基和凯蒂, 列文做对 比,对比了两个家庭的截然不同的结局。
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 自幼接受严格的贵族教育。 在大学期 间, 他受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后退学会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农奴制改革的尝试, 他 同情农民,厌恶农奴制,特别是对沙皇的专制,教会的虚伪,贵族的腐朽,农民的贫困等社
会阴暗面都有深刻认识,给予深刻揭露和猛烈抨击,并努力想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 他的一切, 得不到别人, 甚至亲人的理解,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晚年的托尔斯泰更是 厌弃贵族生活,决定放弃财产,以致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出走,受风寒而客死小站。
创作背景
19世纪 60年代处在俄国历史上大分化大裂变的新旧交替时期, 1861年实行农奴制度改 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资本主义从此获得了空前的张力, 自下而上蓬勃发展, 在大机器 生产的轰鸣声中, 无数工业品从流水线上像河水一样汹涌地流向市场, 猛烈地冲击着古老传 统社会的根基。 陈腐不堪的贵族庄园经济日渐萎缩,夕阳西下,气息奄奄。大腹便便的资产 阶级在经济方面取得了优势, 必然在政治上提出自身的要求, 于是乎, 来自英法的资产阶级 民主思想像潮水一样涌进了俄国思想界, 日甚一日地冲击着旧的传统思维。 另一方面, 贵族 阶级却把持着国家政权, 专制思想和特权思想依然根深蒂固。 安娜的爱情悲剧, 就是在这种 新旧交替和新旧思想激烈拼搏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小说结构
经典的开端描写:
小说以安娜哥哥家庭生活发生裂痕开始。
开篇第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情节线索:
一条以安娜为主,写她与渥伦斯基的爱情,她与卡列宁及整个彼得堡上流社会之间 的冲突;
另一条以列文为主,写他与吉提的婚姻,同时展示了宗法制农村的生活,重点表现他 的精神探索。
安娜和列文这两条线索互相交错和对照, 展示了俄国生活的完整图画。 托尔斯泰对小说的双 线结构很满意,他称为“拱顶结构” 。
像一个圆拱门一样” :两根柱子、圆拱门
人物形象分析
安娜:安娜生命力强盛但现实的生活窒息了她的生命活力。 对渥伦斯基的爱情激起了她对真 正有价值, 幸福生活的渴望, 让她有勇气向自己丈夫说出自己的婚外情, 并发出 “我是个人, 我要生活, 我要爱情”的呼声。 追求爱情自由,对沃伦斯基的爱认真执着到疯狂和神经质的 地步。 她一方面不顾一切的包围和抓住已得到的爱和幸福另一方面心里又时时升腾起 “犯罪” 的恐惧, 这种内心矛盾与痛苦内疚与负罪感, 展示了她情感与心理矛盾的多重性复杂性。 当 渥伦斯基反感于安娜近乎苛刻的要求时, 安娜的敏感脆弱心灵受到致命的打击, 以为失去了 所有,于是??
卡列宁:卡列宁是一个贵族官僚形象, 在安娜眼里是一架官僚机器。 他被上流社会称为最优
秀, 最杰出的人, 但却思想化, 生命意识匮乏, 这与安娜渴望自由, 富有生命力的特点相悖, 他们的结合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与安娜的结合,他认为是上帝的旨意, 安娜的行为,他没有 去理解沟通,而是怕她会影响到自己的形象, 自己的名誉,并不同意与安娜离婚, 可见其自 私与虚伪,后来,他对安娜的一些宽恕与拯救,在于他自己也许是一丝的觉醒,而在安娜, 那是一种变相的戕杀,残酷的虚伪。 他是可悲的, 成为了那个腐朽社会受毒害最深的人,他 的可悲在于还不知道自己的可悲。
列文:列文是一个带有自传性的精神探索者形象现实中, 列文关于农村土地改革的见解与计 划得不到他人的理解,他与上层贵族的志趣不同,他同情农民,但也得不到农民的理解 , 他 是痛苦的。精神上,他没有信仰,探讨人生的目的,但却毫无出路,反思人生,不停的寻求 和探索生命的意义, 他的痛苦和怀疑折磨着他, 他悲观焦虑, 最终他在上帝那找到了内心的 一份宁静
沃伦斯基:伏伦斯基是一个始终属于世俗的人, 他没有勇气与他过去的世界完全断绝, 他无 力反抗来反对这种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 也就无法帮助安娜摆脱极度危险的精神危机。 他有 一定典型意义,有激情,思想犀利,但却没有勇气与上流社会决裂、同安娜生活在一起,是 个懦夫,终使安娜进退维谷 。
安娜爱情悲剧的根源
卡列宁自己是“官僚机器” ,除了热衷于玩弄权术和官场应酬,再没有其他爱好。安娜 嫁给他八年, 从来都没有感到真正的快乐。 安娜的悲剧是她性格与社会环境发生冲突的必然 结果。安娜感情强烈而真挚 , 她鄙视那些虚伪的贵妇人 , 她追求个性解放 , 大胆公开自己的恋 情 . 冲破上流社会的精神束缚 , 敢于对上流社会虚伪的道德和家庭秩序挑战。 她用于舍弃一切 , 不惜背弃丈夫 , 舍弃儿子 . 这一点在于当时和我国的封建传统观念有些违背道德。 但她不甘做 虚伪 , 冷漠 , 枯燥的大官僚的玩物 , 破坏了贵族伪善的家庭秩序 , 去追求真正的爱情 . 她并不为 上流社会的地位而遗憾 , 只是感到愤恨。 她不为离开卡列宁而后悔。 但去感到负罪感的折磨 . 她把爱情当作生命 , 生 . 死都是为了爱 . 她与渥伦斯基同居 , 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上流社会的 挑战,上流社会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惩罚 . 当她意示到渥伦斯基对她冷淡,而且已无路可走 , 生活把她逼上了绝路 . 她没有身份 , 卡列宁不和她离婚, 不让她见儿子折磨她 . 在那种环境中, 她惶恐畏惧,精神极度紧张。
1、奇妙的“拱形结构” 完美的拱形结构
2、出色的心理描写
3、全知全能的叙事角度。
4、准确、到位的语言。
《安娜·卡列尼娜》之思想意义
安娜的故事, 代表托尔斯泰不愿看到的俄国混乱的现实。 列文的故事以失恋的烦恼开场, 以和吉提结合找到人生幸福为最后归宿, 代表托尔斯泰心目中美好宁静、 井然有序的宗 法制生活理想。
安娜的探索主要涉及到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方面, 其主要活动领域在城市, 列文的探索 虽然具有强烈的内省性质, 但他的主要活动领域在农村, 是面对旧俄国经济基础的崩溃 而进行的无奈的反抗,涉及到经济基础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