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让农村科学走向大自然
让农村科学走向大自然
看着以前的“自然”如今已叫做“科学”,我想,这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改变了学科的名称,在改变名称的背后,应该还包含着许多更为深刻的教育变化。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而《科学课程标准》更是把科学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核心。但就目前农村小学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许多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农村丰富的生物资源,非生物资源早为众多的科学技术应用和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供了条件。农村最常见、最常用的东西往往包含着科学技术的应用,它们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材料,而且大大激起了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抽水机是常用的农用机械,学生可以从中认识到大气压力的作用;锄头、剪刀等的使用可能引发学生对杠杆的探究;马车、自行车等运输机械则会使学生对轮子、齿轮等发生兴趣。如果我们利用好这些丰富的、特有的资源,并以此为突破口,那我们就可以在课内课外都可以看到孩子们认真探究的场景。
农村地域广袤、资源丰富,为科学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然而农村的科学教学也受着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硬件和软件配套设施跟不上;教师的科学素养不达标;信息闭塞等已成为制约农村小学科学教学高效开展的瓶颈。科学课程的扩展性很强,教师如果还像以前那样,根据课本的内容讲完了事,那么学生所获取的知识就不够丰富,必须要放开内容,让学生举一反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知识。因此,我认为,要教好小学科学,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 一、教师要能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课堂教学资源: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新的课程观,它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农村小
1 / 3
学的基础设备比较差,各种条件性资源也缺乏。而科学课程的教学,又涉及到实验等方面的操作,如果常单靠教师讲述教学实验步骤,学生就能懂得实验结果的话,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懂得因地制宜,开发和运用丰富多彩的素材性课程资源。例如:饲养蚕宝宝是四年级的科学教学内容,但我们这里很少有人养蚕,对于蚕大家都感到很陌生,所以饲养蚕宝宝的活动对于我们来说是较难开展的,但总不能不开展啊,我思考着能否寻找到一种当地常见的能替换蚕的小昆虫,同样能达到饲养蚕宝宝的教学目的呢,无意中我发现一片树叶上爬着一条大青虫,这时我想起了平时到菜地摘菜时,爬在菜叶上的一条条胖乎乎的菜青虫,它和蚕的外形很相似,同属节肢动物,而且它们的生长发育过程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还很容易养活,用饲养菜青虫的活动替代饲养蚕宝宝的活动应该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于是我和同学们就一起饲养起菜青虫来了,我们养的菜青虫可壮了,同学们可喜欢它们了,我们都乐在饲养菜青虫中了。可见机动灵活地处理现有资源,利用我们身边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可使我们在教学上少走弯路,还能得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收获呢~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从课堂上学到知识和方法,还能从课外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教师在课堂上也能做到游刃有余。
二、灵活备材,顺利探究:
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材料是实施探究学习的基础,是顺利开展实验教学的保障。农村经济落后,教学资金短缺,很多学校没有订购配套完善的科学实验材料,严重地阻碍着科学教学的顺利开展,作为农村科学教师必须做个有心人,要尽力去寻找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一是收集、研究身边的材料,易拉罐、小磁铁、小铁钉、小木块、细铁丝、铜钥匙、雪碧瓶、塑料杯、注射器、橡皮管、玻璃片
2 / 3
等等。凡是人们看不上、用不上的东西往往在我们的科学课上就有用武之地。我们不妨把它们都收集起来,贴上标签以便日后利用。二是了解周围的事物。如:最近农民在农田里干什么农事,农田里长些什么作物,哪些作物开始下种了,哪些作物开始收割了,当地有哪些常见的植物,有哪些常见的动物,它们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生长规律是怎样的,当地的生态环境怎样,等等。这些东西到时就可以及时地补充到我们的科学课中来。三是学会自制教具。学校实验器材少,自制教具也是一个办法。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材料做一些简易而实用的仪器。如:简易酒精灯、简易风向仪、简易测力器等等都可以自制。同时,学校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教育资源,如定期开放电脑房,为学生提供搜索、获取信息的条件和机会;发动学生积累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建立图书角,以克服资料贫乏的困难。
材料问题是摆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学面前的一个普遍而严峻的问题,我盼望着有关教育部门和学校能加大资金的投入,完善实验仪器的配备,我相信凭着农村科学教师的智慧和信心,问题是一定能够解决的。
因此,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虽然受条件设备的缺乏所限制,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各种有利的教学资源,学生一样能获得丰富多彩的科学知识,农村的小学科学教学同样能拥有广阔的前景。
3 / 3
范文二:大自然是农村孩子最好的课堂.doc
大自然是农村孩子最好的课堂
在现实生活中,城市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是不同的。城市幼儿园办学条件大都比较好,环境创设很漂亮,课程开设全面而丰富,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也搞得有声有色;农村幼儿园由于条件所限,不仅园所条件简陋,连一些正常的保教活动也很难开展起来。
但是,如果你走进河南巩义市小里河幼儿园(以下简称小里河幼儿园),眼前的一切足以改变你对农村幼儿园的印象。近年来,这所幼儿园独辟蹊径,充分利用农村自然、文化资源进行园所环境创设,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幼儿园创办优质学前教育的路子,不仅被评为郑州市示范幼儿园,还在附近村庄开设了两所分园,实现了农村幼儿园的优质资源共享。
橡子壳、竹子、柳条吹出“有趣的节奏”
说起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特色教育活动的缘起,小里河幼儿园园长李春红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
2001年,小里河幼儿园参加巩义市的优质课比赛,苦于找不到拿手的项目。当时巩义市教育局教研室的一位老师提醒他们:如果沿袭城市幼儿园准备优质课的思路,那他们可能永远也没有出彩的机会;农村幼儿园也有自己独具特色的丰富资源,可以试着选择一些乡土材料设计课程,进行乡土资源的课程开发。
于是,负责优质课比赛的马霞老师就来到幼儿园周围的田间地头收集
材料。她把山坡上的大尾巴草、橡子壳,路边的竹子、柳条、树叶等带到教室里,经过简单加工做成了不同的小乐器,让孩子们吹奏出不同的声音。在玩耍中马霞老师发现,孩子们对这些小乐器非常感兴趣。她就因势利导,创设了一节大班音乐课――《有趣的节奏》。课堂上,孩子们对这些能发出奇妙声音的小东西特别感兴趣,这些平时随处可见的东西怎么会发出如此美妙而有节奏的声音,也成了孩子们讨论的热门话题。
后来,马霞老师设计的这节课参加了巩义市优质课比赛,一下子打动了在场的教师和评委。很多城市幼儿园教师甚至一些农村幼儿园教师也感到特别稀奇,他们走到孩子们身边,拿着这些东西翻来覆去地看,怎么也想不到这些随处可见的小草、树叶竟然能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再后来,这节课又被推荐参加郑州市优质课比赛,评委和专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在马霞老师的启发下,小里河幼儿园的教师们也学会了留心,学会了发现,学会了收集,学会了运用。他们把工地上的大沙、山坡上的树根树皮、河沟里大大小小的石头、土坡上的红泥巴、地里的蔬菜、春天里各种各样的花、秋天里收获的果实等,都变成了孩子们的玩具和学具。利用这些材料,教师们创编出了一批生动活泼、富有乡土气息的园本课程。吴云云老师设计的“艺术秸秆变变变”,让孩子们将高粱秆的芯和皮,让孩子们通过穿、插、拼、贴等方式,做成眼镜、椅子、乌龟、自行车、桌子、水车等。这些艺术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很难想象它们出自农村幼儿园的孩子之手。这节课参加巩义市的比赛,反响也很强烈。“听课的领导和老师一直问:‘你们这些东西都是从哪儿找来的呀,你们是怎么想到这么
做的,’慢慢地,我们幼儿园就成了典型的农村特色幼儿园,成了大家关注的对象。”李春红园长说。
民间游戏玩出了新花样
让孩子们通过玩民间游戏得到成长和发展,是小里河幼儿园的又一思路和特色。在李春红园长看来,民间游戏是最常见、最丰富的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之一,其特点是种类繁多、玩法多样、乡土气息浓郁,大多数民间游戏配有朗朗上口的童谣,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而且,民间游戏的玩具材料简单、成本很低,在农村随处可见;玩法易学、易传;具有很强的挑战性、竞争性,符合幼儿好奇、好胜、好满足的心理,很容易受到幼儿的喜爱。
基于这种考虑,小里河幼儿园在组织教师、幼儿、家长广泛收集当地民间游戏资源的基础上,在园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游戏、玩游戏活动。
马霞现在已经是小里河幼儿园的分园――米河镇实验幼儿园的园长了。据她介绍,米河镇实验幼儿园把民间游戏分成了室内和户外两大类,分别在室内、户外分区划片举行,每天早锻炼时间进行户外体育类分区游戏,每周四下午进行室内益智类民间游戏区域活动。户外民间游戏种类很丰富,有跳皮筋、丢沙包、跳房子、斗鸡、编花篮、推小车、舞龙、玩陀螺等,室内民间游戏则有绳子变变变、抓子、鸡毛信、套圈、挑小棒、老虎棒子鸡等。不少游戏孩子们在家里都和小伙伴一起玩过,现在和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一起玩,热情更高了。
马霞说,在收集、整理民间游戏的过程中,家长们支持和帮助的热情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很多游戏都是家长先在家里教孩子,孩子再到幼儿园
教小伙伴,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之间的感情更融洽了,形成了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
不仅如此,在游戏中,教师还和孩子们一起通过观察总结,不断丰富游戏的内容,完善游戏的规则,变换游戏的玩法,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班级的孩子的民间游戏,将它们作为一种新的园本课程纳入幼儿园的教育体系之中。
如大班孩子的跳绳游戏,刚开始是一根绳单腿跳,后来发展成为双腿交替变着花样跳,再后来是多人跳和分组跳,步步深入。孩子们跳绳时,教师还给孩子们配上他们喜欢的儿歌,如《编花篮》《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猪八戒吃西瓜》《小猴摘桃子》等。孩子们根据儿歌的节奏变化变换着跳绳的花样,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韵律感。中班孩子在滚铁环时,铁环都是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制作的。孩子玩的时候,感觉哪儿不合适,家长就再改,直到孩子满意为止。孩子掌握了滚铁环的技巧之后,越玩越熟练,越玩越想玩,广场上、小区内、乡间小道上,到处都有幼儿园的孩子在推着铁环玩。2013年六一儿童节,米河镇实验幼儿园据此创编了音乐游戏《圈圈乐》,在节日演出时向当地领导和家长展示,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环境创设散发着农家味
利用农作物、农产品等乡土资源进行环境创设,是小里河幼儿园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走进小里河幼儿园你会看到,走廊里的装饰、班级门牌和家园共育板,全部是用农作物秸秆、果实、种子等粘贴、拼接而成的;各班手工制作区的活动,是捏泥巴,用石头做画,用水果、蔬菜制作娃娃;幼儿园的美工制作室里陈列的,是孩子们在常见的家用器皿上的绘画作
品??这一切虽不同于很多城市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高端大气上档次”,却洋溢着朴实、浓浓的乡土气息。 为了用这些身边随处可见的东西做好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教师们可没少费工夫。收集材料、裁剪、编织、粘贴??哪一样不需要费尽心思,哪一样不需要心灵手巧,仅仅是楼道拐角处的两块大挂饰,就用了教师们两周的时间,耗费了30多斤红豆、黄豆、绿豆等各种豆子。为了防止豆子被虫子吃掉,教师们还在挂饰上刷了几遍清漆。不过,等自己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东西挂到墙上,受到孩子和家长们频频赞叹时,教师们就像吃了蜜似的甜到心里。
藤编筐做成的挂饰二:七星瓢虫
即使是同样的材料,教师们也想方设法做出不同的造型,以便让整个园里的环境看起来更漂亮、更富于变化。有一年,园里给每个班发了一个藤编的筐子,让各班教师做挂饰。大家开动脑筋,把筐子和不同的材料搭配,有的做成了凤凰、七星瓢虫、金鱼等动物,有的做成了卡通故事中的喜羊羊,有的做成了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穆桂英、七品芝麻官,还有的做成了国学文化经典中的“诚”“信”等汉字造型??一个比一个好看,一个比一个有内涵。
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挂饰
看到幼儿园的教师们在用心教育孩子,家长们对幼儿园的工作也特别支持。小里河幼儿园中班年级长吴老师说,每年秋收时,幼儿园都会给家长发校讯通,让家长带一些农作物秸秆或种子到幼儿园,用来制作挂饰或者做游戏用。家长送到幼儿园的秸秆、种子的种类和数量,常常超出教师要求的标准。最让吴老师感动的是,自己班里一个孩子的奶奶,都70多
岁了,因为儿子、儿媳出外打工,竟然自己抱了一大捆秸秆,走了很远的山路送到幼儿园来。这让吴老师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工作做得更好,把孩子们教好,否则就对不起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让孩子们像野花一样健康成长
利用乡土资源对孩子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已经让小里河幼儿园从众多城乡幼儿园中脱颖而出,成为远近闻名、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专家认可的农村特色幼儿园。这样的特色教育活动也使幼儿园的孩子们形成了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孩子们无论是在幼儿园、在社会上、出去参加各种优质课和公开课,或者是升入小学之后,都会给人这样的印象:身体发育好,性格阳光,善于合作交流,知识面开阔,热爱传统文化,接受新事物比较快,发展潜力大。
但这些并没有让李春红园长满足。转眼间,小里河幼儿园建园快20周年了,她想以庆祝建园20周年为契机,通过组织教师研讨、邀请专家指导等方式,进一步挖掘乡土资源的内涵和价值,建设更加完善、系统的园本课程体系,让园里的保教活动更加科学、特色更加鲜明,让农村幼儿园的孩子像野花一样健康成长、自由绽放。同时,她也意识到,当前国家城镇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现在的农村幼儿园将来有可能变成城市幼儿园,作为园长,不能故步自封,要在保持农村幼儿园特色的同时,尝试着让孩子们早一点接触现代化的、新奇的东西,使幼儿园的发展、孩子们的发展与时俱进。
范文三:利用农村大自然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
利用农村大自然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
科学与数学_I?
利用农村大自然
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
?重庆大足县教育科学研究所吴旭辉
幼儿好奇,好问,好探究,他们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喜欢不知疲倦地探
索周围的世界.
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培养幼儿学习科
学,热爱科学和科学探究的兴趣,让幼儿自己经历
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时相类似的过程,获得简单
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从小培
养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价值取
向.
一
,利用大自然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
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
兴趣和探究欲望.”农村田野里一年四季不同的景
物,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孩子们对这些司空见
惯的实物其实了解得并不多,甚至常常混淆不清,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自然物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动
手,动脑,引发幼儿认识和探究的兴趣.
(一)利用相似物培养探究兴趣
1.桃花,李花,麦苗,秧苗这些看着相似相
35
近的东西,幼儿常常难以正确区分,教师可以在春
暧花开的季节,组织孩子们到田野里去走走,仔细
观察桃花,李花颜色的不同,花瓣,花蕊的不同;
麦苗,秧苗生长环境的不同,叶子形状的不同和手
感的不同等等.让幼儿在游玩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激发探究的兴趣.
2.农村孩子虽然经常看见麦子,稻谷及黄
豆,赤豆,绿豆等各种豆类的种子,但却常常不能
正确区别.我们在教育中,,方面应组织幼儿进行
实地观察,比较这些植物的根,茎,叶的异同之
处,还应在收获季节与幼儿一起采集种子,然后将
这些种子贴上标签,布置成”种子展览会”,放置
在自然角内,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和比较其异同,帮
助幼儿从其颜色,形状等方面加以辨别.通过观察
比较,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各种种子的特点,得出麦
子的种皮较薄而光滑,稻谷的种皮厚而粗糙;黄
豆,赤豆,绿豆等豆类的颜色,大小和形状各不相
同等特点,从而使幼儿明确地得出具体实物的形象
概念,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二)动手操作引发探究兴趣
有人说:学习科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做”科
学.农村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所明显比城镇幼儿园
的户外活动场地大,它虽然没有城镇幼儿园用大量
资金建起来的花园美丽,但却有着丰富的自然资
源,可以供我们领着孩子们尽情地去探究.
1.在操场边上开辟菜园.根据季节的不同种
上青菜,萝卜,蚕豆等相应的蔬菜,并有意识地让
幼儿参与种植劳动,引导幼儿在劳动过程中观察植
兰2..8年2期
II科学与数学
物的生长变化.如初秋,我们可以带孩子们在菜地
里撒上许多种子,几天后,当一颗颗嫩苗钻出来
时,又带着孩子们去观察嫩苗,让孩子们猜一猜这
些幼苗长大了会是什么蔬菜?让孩子们带着强烈的
好奇心,关心幼苗的生长,主动参与为植物施肥,
除草,捉虫等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
生长.当一个个小胡萝,小青菜长成时,孩子们
终于明白了,原来这些幼JJ,的嫩苗是这些菜呀,揭
迷的喜悦可想而知.孩子们在关心这些蔬菜生长的
过程中,学会了观察,学会了爱护植物,认识和探
究的兴趣将更加浓厚.
2.创造可供幼儿探究的条件,让孩子们去观
察探究不同植物的生长规律.我们可以组织幼儿自
己去种植,在种植中让幼儿比较发现同样的植物种
子种在不同的对象(泥土,水,沙孑)中,结果有
什么不一样,以探索植物生长的条件和结果.还可
以让幼儿去种植植物的根,茎,叶,让他们探索植
物繁殖的不同方式和条件.在种植活动中使幼儿懂
得不同植物的种植方法和手段,提高幼儿学习种植
的技能,让孩子们在平常的游玩中观察了解植物生
长的过程,使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幼儿在时
间,空间上都能得到探索的满足,随时随地发现新
事物,探究新问题.教师则可以根据幼儿的发现开
发课程,让幼儿在感受到大自然奇妙的事物时,能
得到老师的及时支持和引导,从而激励幼儿探索大
自然的兴趣.
二,养殖小动物学习科学知识
有的老师在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时会
用大量的时间去准备图片等教具,但仍然有孩子对
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似懂非懂.假如我们在春天
带上孩子们,来到小池塘边,抓上一些蝌蚪回来鼓
励幼儿饲养,并设问:”小蝌蚪长大了会变成什
么?”“怎么变的?”在饲养中让幼儿体验小蝌蚪
不容易捉住,又滑又软,没有骨头;观察小蝌蚪变
成青蛙的过程: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
腿——尾巴没了——变成青蛙.特别是饲养到了后
期幼儿会发现长齐了四条腿的”青蛙”,有的样子
堂2..8年l2期36
很丑陋,并且一天就死了.这时我们就可以因势利
导,告诉幼儿初春的小蝌蚪长大后有的变成了青
蛙,有的变成了癞哈蟆.青蛙妈妈和蛤蟆妈妈产下
仔后,仔都变成了蝌蚪,它们的区别不大,长大了
就好区别了.通过比较让孩子们区别青蛙和癞蛤
蟆,并且知道青蛙和癞哈蟆是两栖动物,JJ,青蛙,
小蛤蟆整天呆在水里就会被淹死.通过饲养活动,
使幼儿掌握饲养蝌蚪的方法,了解蝌蚪到青蛙的生
长过程,知道小时候的蝌蚪,长大后不一定都会变
成青蛙,引发幼儿探索小蝌蚪秘密的愿望,让孩子
们面对真实,向真实发问,与真实接触,在饲养中
逐渐懂得真理不容置疑地独立于我们而存在,培养
孩子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
三,在大自然中探索科学
大自然蕴含着无穷的科学教育素材,它具有
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农
村特有的优势.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认识,探索,
获得科学知识.比如认识蜜蜂,仅凭几张图片很难
介绍得明白,我们可以先利用图片帮助幼儿了解其
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告诉幼儿蜜蜂有蜇针会蜇
人,但是它的蜇针连着内肠,它们蜇了人后会拉出
肠子很快死掉,为了自己的安全和爱护小蜜蜂不能
去捉蜜蜂玩.然后带幼儿去油菜地里寻找蜜蜂,观
察蜜蜂采花粉的过程.在实地观察中让幼儿自己去
发现蜜蜂腿上的蜂篮,蜇针等,从抽象到具体.加
深幼儿的直接经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增强幼儿
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能力.
总之,幼儿的科学教育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
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
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幼
儿从中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学习科学方法,发展
智力和好奇心,并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成功.产生
科学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关注与热爱.作为教师要
多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寻找一些值得探讨的,有教育
价值的,对幼儿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事物.农村丰
富的大自然为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提供了充足
的材料,我们应该好好地珍惜它,利用它.Y
范文四:让大自然成为农村孩子的乐园
让大自然成为农村孩子的乐园
(摘要] 农村有无限宽阔的空间可供幼儿学习和游戏,幼儿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这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十分有利的条件。教师应经常把幼儿带到大自然中,走出教室,走出幼儿园,让幼儿到大自然中去结合实际学习和探索,使幼儿的学习兴趣变得更加浓厚。因地制宜,创造出有自己特色的幼儿园设备。还可以想方设法把大自然中一切有用之物为幼儿园所用,大自然生机勃勃,变化万千。是幼儿欢乐之源,智慧之源,能力之源。 [关键词] 因地制宜 ;农村特色; 开发利用; 季节活动模式
农村幼教起步低,条件差,师资力量不强,很容易受小学教学模式影响。有的乡镇也曾组织教师去参观学习,结果导致部分教师照搬照抄,脱离农村幼儿的实际生活。由此可见,“小学化”和“城市化”倾向是农村幼教的两大主要问题。我就从这两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如何充分利用农村优势为农村幼教服务入手,谈谈农村幼儿园如何努力形成具有农村特色的、花费少、教育效果好的幼儿教育。
幼教脱离农村幼儿的生活,“城市化”“农村化”倾向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设备材料方面,一些有条件添置设备的幼儿园,大都到城市购买很贵的室内玩具和材料,没有考虑到是否实用,是否符合实情。而许多没有条件购买教具的幼儿园,幼儿除了书本以外没有别的玩具的材料,花很少的钱,甚至不花钱就能做出同样教育价值的玩教育。 二、在教育内容方面,农村幼儿园使用的教材,大都是省统一编写,很多内容根本不适合农村实际,不结合农村实际。不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严重影响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三、在教育组织形式上,农村大多数幼儿园都像小学一样上课。上课的时候也大都是幼儿坐着老师讲,幼儿动手操作和游戏活动的时间很少,没有真正了解幼儿学习的特点,没有真正认识到游戏和其他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即使有些教师对此有了浅显认识,也还是把幼儿禁锢在教室内。其实,农村有无限宽阔的空间可供幼儿学习和游戏,走出教室,走出幼儿园,让幼儿到大自然中去结合实际学习和探索,使幼儿的学习兴趣变得更加浓厚。而游戏经济条件好,追求高质量教育的幼儿园,教师有条件从报刊杂志上或实地参观考察了解到目前新的教育活动模式,于是就在形式上生搬硬套,甚至学走了样,根本不了解各种教育活动模式的教育思想,不能有效结合当地实际,致使教育不利于农村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农村幼儿教育会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是教师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农村的实际情况。老师们不能让幼儿每天在教室里读写算,他们需要到大自然中去学习。 下面就是我从广泛利用大自然,有效改善幼儿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环境的创设
幼儿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这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十分有利的条件。教师应经常把幼儿带到大自然中,陈鹤琴先生曾经提出:“儿童是喜欢野外生活的,要知学问,不仅在书本上获得,也应在自然界获得。”而且,老师们还可以想方设法把大自然中一切有用之物为幼儿园所用,大自然生机勃勃,变化万千。是幼儿欢乐之源,智慧之源,能力之源。 (1)因地制宜,开发利用自然场所。
首先野外空间大,物质多,给幼儿提供了一个知识的宝库。
农村有茂密的树林,成片的果园,幼儿在林中能观察到树木的生长变化,观察开花、芽、结果的过程,了解剪枝、除虫、管理、收获的活动,把一年四季与树木的变化紧密结合起来。感知大自然的规律,让大自然的复杂性与美成为孩子们最好的老师。
农村有肥沃的土地,茂盛的庄稼,孩子们在这环境中闻到花香、草香、泥土清香,品尝蔬菜瓜果酸甜苦辣,欣赏日落日出的壮丽景观,观察蚂蚁搬家,鸟雀飞翔,蜗牛爬行,四季动植物的变化特点,掌握沙石泥土的物理特性。发现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
其次,农村广阔的空间也为有的个性情感发展提供了条件。
带领幼儿幼儿到树林中,听大自然的声音,分辨鸟叫、蝉叫、水声、使每个幼儿能在有趣的活动中达到自我约束,使幼儿抑制能力得到提高。让幼儿到茂盛的桑树上去采桑叶,到草地上去割青菜喂养幼兔,使幼儿学会爱,充满爱心,会关心别人。
再次,农村还有很多具有自然的地形和地貌的场所,都可以成为幼儿游戏和进行活动的场所。为发展幼儿体能强幼儿体质提供了必要条件。如:带领幼儿走田埂,爬缓坡,过沟沟时幼儿会小心翼翼,手脚配合,在这当中学会了谨慎、小心,学会指挥身体的各部分动作,达到了锻炼幼儿能力的目的。
(2)利用乡土资源,土法上马增设幼儿园设备。
幼儿园资金不足,购不起大型玩具,但可以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创造出有自己特色的幼儿园设备。如:可以用木桩子制成攀登架,把油漆桶固定起来做成钻桶,用废木板做成跷跷板,用飞轮胎制作成秋千等等,供幼儿玩耍。还可开辟各种形状的小菜地和和动植物角,喂养幼儿喜爱的小动物,还可带幼儿到野外去捕捉知了、蚱蜢、蜗牛、蝴蝶等昆虫回来饲养,引导幼儿观察这些动物的外型特征,生活习性,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3)利用农村资源,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玩教具和操作材料。
随着季节的更替,自然界会出现各种教玩具和活动材料。春天的花草,夏天的树叶和昆虫,秋天的果实种子,冬天的冰雪,还有你、沙、石、水。只要稍加留意,幼儿就可以随手取得丰富的活动和操作材料。
因地制宜,用废料或从自然界中寻找材料,制作一些可供幼儿操作的玩具。如铁罐头盒、竹圈、麻绳、沙包等,花钱少,又易取的材料来开展各种活动,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用玉米、萝卜、红薯、花生等制成各种粘贴画等,还可以用各种纸盒制作成各种家具、餐具等,供幼儿在游戏中使用。
幼儿制作玩具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利用废旧物品或自然材料制作玩具不仅发展了幼儿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自力更生、靠自己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形成适合农村幼儿园教育的课程模式——季节活动模式
以往教师在教育目标上的制定只注重教材和知识,心中没有幼儿,没有幼儿的发展目标,在教育内容上的选择脱离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征,为了真正从根本上克服农村幼教的“小学化”“城市化”,我认为实行季节活动模式比较好。
季节活动模式是在《纲要》指导下,以目标为核心,以季节为线索设计和实施教育活动。其设计的程序是:先确定教育目标,根据教育目标以季节为线索选择教育内容和材料,采用合适的形式,教育效果的评价指向教育目标。把农村的幼儿教育融入自然环境的变化中,融入农民的生活中。
(1)以季节为线索,在大自然中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大自然是第一本教科书”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不同季节天气的特点,动物和植物的变化以及人们发展的社会生活活动,所有这些都是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育条件。例如:
春季是大自然最美的一个季节,万物复苏,这时就要带幼儿带田野认识小麦、油彩花、柳树上的花苞??看人们播种,感受劳动的辛苦。让幼儿观察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向幼儿介绍青蛙等动物冬眠春醒的常识。可以开展多种活动,如放风筝、玩风车等。让幼儿在玩耍的过程学习科学,发展动作。
夏天到了,天气炎热,有时还下雷阵雨,一些瓜果蔬菜熟了,如黄瓜、番茄等,这时可带幼儿到田地间去观察,了解其生活习性。夏天是幼儿玩沙玩水的好季节,让有用水测试物体的沉浮,给水以外力。制造波浪和旋涡。带领幼儿到池塘边捉小虫,看鸭鹅嬉水,鱼虾潜泳,让幼儿在活动中自我发现。
秋天天气转凉,很多蔬菜、水果都陆续成熟,农民开始收割庄稼。教师可以带幼儿去了解庄稼成熟的样子,收割方法等等,并鼓励幼儿帮助农民伯伯拾稻穗,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情感。充分体验粮食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粮食。秋天里还有各种成熟的种子和落叶。可让幼儿进行粘贴活动,充分表达对美的感受。
冬天,天气很冷,气温很低,经常刮起西北风,有时下雪,户外的水会结冰。这时可让幼儿懂得水的三态变化。观察雪景,堆雪人,打雪仗。让幼儿充分体验到冬天的特征,培养幼儿适应大自然的能力以及不怕冷、不怕风、不怕苦的品格。还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冬天许多树叶都落光了,树枝光秃秃的,只有一些松柏等植物有绿叶,地上的小草已经枯黄,有些动物如青蛙、蚯蚓等都要冬眠了,小燕子、大雁都飞到南方去了。
总之,在农村这块广阔的天地里,大自然的现象,为孩子创造了丰富有趣的教育环境,教师在选择教育内容,编排、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时一定要遵循自然的线索,体现季节的特点。 (2)在季节活动中,开发和利用民间的游戏、玩具和故事、谜语等。
民间游戏、故事、歌谣等具有农村特色和乡土气息,接近农村幼儿的生活,是农村幼儿很容易接受的,具有很强的开发和利用的价值。由于现代教玩具的使用,人们对民间文化,包括游戏、故事等有所忽视。如:浙南地区有些促进幼儿身体发展的游戏如:《老鹰抓小鸡》《跳格格》等;智力游戏《石头、剪刀、布》、《猜谜语》等,有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游戏如《推小车》、《抱大麦》等,此外还有一些包含许多自然和社会知识的歌谣,如《荷花荷花几时开》《冬天谁来到》等,完全可以把这些内容放到季节活动中去。
综上所述,农村幼儿园要想在幼教领域中一枝独秀,那就只有立足于与农村幼儿园的实际行动,充分向大自然索取办园条件,发挥出农村资源优势,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范文五:让大自然成为农村孩子的乐园
幼教论文:让大自然成为农村孩子的乐园 作者:|人气:859|时间:2013-08-25
[摘要 ] 农村有无限宽阔的空间可供幼儿学习和游戏,幼儿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这是对幼 儿进行教育的十分有利的条件。教师应经常把幼儿带到大自然中,走出教室,走出幼儿园, 让幼儿到大自然中去结合实际学习和探索, 使幼儿的 学习兴趣 变得更加浓厚。 因地制宜, 创 造出有自己特色的幼儿园设备。 还可以想方设法把大自然中一切有用之物为幼儿园所用, 大 自然生机勃勃,变化万千。是幼儿欢乐之源,智慧之源,能力之源。
[关键词 ] 因地制宜 ;农村特色; 开发利用; 季节活动模式
农村幼教起步低,条件差,师资力量不强,很容易受小学教学模式影响。有的乡镇也曾组织 教师去参观学习,结果导致部分教师照搬照抄,脱离农村幼儿的实际生活。由此可见, “ 小 学化 ” 和 “ 城市化 ” 倾向是农村幼教的两大主要问题。我就从这两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如 何充分利用农村优势为农村幼教服务入手,谈谈农村幼儿园如何努力形成具有农村特色的、 花费少、教育效果好的 幼儿教育 。
幼教 脱离农村幼儿的生活, “ 城市化 ”“ 农村化 ” 倾向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在设备材料方面, 一些有条件添置设备的幼儿园, 大都到城市购买很贵的室内 玩具 和材 料,没有考虑到是否实用,是否符合实情。而许多没有条件购买 教具 的幼儿园,幼儿除了书 本以外没有别的玩具的材料,花很少的钱,甚至不花钱就能做出同样教育价值的玩教育。 二、在教育内容方面,农村幼儿园使用的教材,大都是省统一编写,很多内容根本不适合农 村实际,不结合农村实际。不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严重影响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三、 在教育组织形式上, 农村大多数幼儿园都像小学一样上课。 上课的时候也大都是幼儿坐 着老师讲, 幼儿动手操作和游戏活动的时间很少, 没有真正了解幼儿学习的特点, 没有真正 认识到游戏和其他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而且即使有些教师对此有了浅显认识, 也 还是把幼儿禁锢在教室内。其实,农村有无限宽阔的空间可供幼儿学习和游戏,走出教室, 走出幼儿园,让幼儿到大自然中去结合实际学习和探索,使幼儿的 学习兴趣 变得更加浓厚。 而游戏经济条件好, 追求高质量教育的幼儿园, 教师有条件从报刊杂志上或实地参观考察了 解到目前新的教育活动模式, 于是就在形式上生搬硬套, 甚至学走了样, 根本不了解各种教 育活动模式的教育思想,不能有效结合当地实际,致使教育不利于农村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农村 幼儿教育 会出现上述问题, 主要是教师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农村的实际情况。 老师们 不能让幼儿每天在教室里读写算,他们需要到大自然中去学习。 下面就是我从广泛利用大 自然,有效改善幼儿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环境的创设
幼儿生在农村, 长在农村, 这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十分有利的条件。 教师 应经常把幼儿带到
大自然中,陈鹤琴先生曾经提出:“ 儿童是喜欢野外生活的,要知学问,不仅在书本上获得, 也应在自然界获得。 ” 而且, 老师们还可以想方设法把大自然中一切有用之物为幼儿园所用, 大自然生机勃勃,变化万千。是幼儿欢乐之源,智慧之源,能力之源。
(1)因地制宜,开发利用自然场所。
首先野外空间大,物质多,给幼儿提供了一个知识的宝库。
农村有茂密的树林,成片的果园,幼儿在林中能观察到树木的生长变化,观察开花、芽、结 果的过程,了解剪枝、除虫、管理、收获的活动,把一年四季与树木的变化紧密结合起来。 感知大自然的规律,让大自然的复杂性与美成为孩子们最好的老师。
农村有肥沃的土地,茂盛的庄稼,孩子们在这环境中闻到花香、草香、泥土清香,品尝 蔬菜 瓜果酸甜苦辣,欣赏日落日出的壮丽景观,观察蚂蚁搬家,鸟雀飞翔,蜗牛爬行,四季动 植 物 的变化特点,掌握沙石泥土的物理特性。发现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
其次,农村广阔的空间也为有的个性情感发展提供了条件。
带领幼儿幼儿到树林中,听大自然的声音,分辨鸟叫、蝉叫、水声、使每个幼儿能在有趣的 活动中达到自我约束, 使幼儿抑制能力得到提高。 让幼儿到茂盛的桑树上去采桑叶, 到草地 上去割青菜喂养幼兔,使幼儿学会爱,充满爱心,会关心别人。
再次, 农村还有很多具有自然的地形和地貌的场所, 都可以成为幼儿游戏和进行活动的场所。 为发展幼儿体能强幼儿体质提供了必要条件。 如:带领幼儿走田埂,爬缓坡,过沟沟时幼儿 会小心翼翼,手脚配合,在这当中学会了谨慎、小心,学会指挥身体的各部分动作,达到了 锻炼幼儿能力的目的。
(2)利用乡土资源,土法上马增设 幼儿园 设备。
幼儿园资金不足,购不起大型玩具, 但可以因陋就简,因地制宜, 创造出有自己特色的幼儿 园设备。 如:可以用木桩子制成攀登架, 把油漆桶固定起来做成钻桶, 用废木板做成跷跷板, 用飞轮胎制作成秋千等等, 供幼儿玩耍。 还可开辟各种形状的小菜地和和动 植物 角, 喂养幼 儿喜爱的小动物,还可带幼儿到野外去捕捉知了、蚱蜢、蜗牛、蝴蝶等昆虫回来饲养,引导 幼儿观察这些动物的外型特征,生活习性,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3)利用农村资源,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玩教具和操作材料。
随着季节的更替,自然界会出现各种教玩具和活动材料。春天的花草,夏天的树叶和昆虫, 秋天的果实种子,冬天的冰雪,还有你、沙、石、水。只要稍加留意,幼儿就可以随手取得 丰富的活动和操作材料。
因地制宜, 用废料或从自然界中寻找材料,制作一些可供幼儿操作的玩具。 如铁罐头盒、竹 圈、麻绳、沙包等,花钱少,又易取的材料来开展各种活动,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用玉 米、萝卜、红薯、花生等制成各种粘贴画等,还可以用各种纸盒制作成各种家具、餐具等, 供幼儿在游戏中使用。
幼儿制作 玩具 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利用废旧物品或自然材料制作玩具不仅发展了幼儿动 手能力、动脑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自力更生、靠自己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形成适合农村 幼儿园 教育的课程模式 —— 季节活动模式
以往 教师 在教育目标上的制定只注重教材和知识, 心中没有幼儿, 没有幼儿的发展目标, 在 教育内容上的选择脱离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征,为了真正从根本上克服农村 幼教 的 “ 小 学化 ”“ 城市化 ” ,我认为实行季节活动模式比较好。
季节活动模式是在《纲要》指导下,以目标为核心,以季节为线索设计和实施教育活动。其 设计的程序是:先确定教育目标, 根据教育目标以季节为线索选择教育内容和材料, 采用合 适的形式, 教育效果的评价指向教育目标。 把农村的 幼儿教育 融入自然环境的变化中, 融入 农民的生活中。
(1)以季节为线索,在大自然中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大自然是第一本教科书 ”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不同季节天气的 特点, 动物和 植物 的变化以及人们发展的社会生活活动, 所有这些都是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 得天独厚的教育条件。例如:
春季是大自然最美的一个季节, 万物复苏,这时就要带幼儿带田野认识小麦、油彩花、 柳树 上的花苞 …… 看人们播种, 感受劳动的辛苦。 让 幼儿 观察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向幼儿介绍青 蛙等动物冬眠春醒的常识。可以开展多种活动,如放风筝、玩风车等。 让幼儿在玩耍的过程 学习科学,发展动作。
夏天到了,天气炎热,有时还下雷阵雨,一些瓜果蔬菜熟了,如黄瓜、番茄等,这时可带幼 儿到田地间去观察, 了解其生活习性。 夏天是幼儿玩沙玩水的好季节, 让有用水测试物体的 沉浮,给水以外力。制造波浪和旋涡。带领幼儿到池塘边捉小虫,看鸭鹅嬉水,鱼虾潜泳, 让幼儿在活动中自我发现。
秋天天气转凉, 很多 蔬菜 、水果都陆续成熟, 农民开始收割庄稼。 教师可以带幼儿去了解庄 稼成熟的样子, 收割方法等等, 并鼓励幼儿帮助农民伯伯拾稻穗, 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情感。 充分体验粮食的来之不易, 学会珍惜粮食。 秋天里还有各种成熟的种子和落叶。 可让幼儿进 行粘贴活动,充分表达对美的感受。
冬天,天气很冷,气温很低,经常刮起西北风,有时下雪,户外的水会结冰。这时可让幼儿 懂得水的三态变化。观察雪景,堆雪人,打雪仗。让幼儿充分体验到冬天的特征,培养幼儿 适应大自然的能力以及不怕冷、 不怕风、 不怕苦的品格。 还可以引导 幼儿 观察冬天许多树叶 都落光了, 树枝光秃秃的,只有一些松柏等 植物 有绿叶, 地上的小草已经枯黄,有些动物如 青蛙、蚯蚓等都要冬眠了,小燕子、大雁都飞到南方去了。
总之, 在农村这块广阔的天地里,大自然的现象, 为孩子创造了丰富有趣的教育环境, 教师 在选择教育内容,编排、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时一定要遵循自然的线索,体现季节的特点。
(2)在季节活动中,开发和利用民间的游戏、 玩具 和故事、谜语等。
民间游戏、 故事、歌谣等具有农村特色和乡土气息,接近农村 幼儿 的生活, 是农村幼儿很容 易接受的, 具有很强的开发和利用的价值。由于现代教玩具的使用,人们对民间文化, 包括 游戏、 故事等有所忽视。 如:浙南地区有些促进幼儿身体发展的游戏如:《老鹰抓小鸡》 《跳 格格》等;智力游戏《石头、剪刀、布》、《猜谜语》等,有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游戏如 《推小车》、 《抱大麦》等,此外还有一些包含许多自然和社会知识的歌谣,如《荷花荷花 几时开》《冬天谁来到》等,完全可以把这些内容放到季节活动中去。
综上所述, 农村 幼儿园 要想在 幼教 领域中一枝独秀, 那就只有立足于与农村幼儿园的实际行 动,充分向大自然索取办园条件,发挥出农村资源优势,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让农村科学走向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