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word】 明嘉靖《陕西通志》(校点本)序
明嘉靖《陕西通志》(校点本)序
8中国地方志2004年第9期
明嘉靖《陕西通志》(校点本)序?
贾治邦
我国历史上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就是由朝廷或地方官府出面组织编修地方志.现在校点的这
部《陕西通志》,是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由时任陕西巡抚赵廷瑞主修,陕西三原籍着名学者
马理等人编纂的一部省级地方志书,共40卷.不过,当时的陕西是一个很大的行政区划概念,
其境域涵盖今天的陕西,甘肃,宁夏全部,以及青海,新疆和内蒙古的一些区域,涉及祖国西北
的大部分地区.因此,这部《陕西通志》,实际上是今天的西北几省,区共同的地方志书.本书
内容分星野(天文),山川,封建,疆域,建置沿革,古迹,经籍,艺文,户口,田赋,物产,
仙释(宗教),职官,水利,兵防,马政,风俗,灾祥,鉴戒及各类人物等,洋洋洒洒约二百余
万言.另有天象,地理,山脉,河流,城池,物产等附图二百余幅,号称”上下古今,括囊殆
尽”,在古代各种陕西志书中久负盛名.由于这部《陕西通志》存世极少,在省内目前仅发现一
部,所以对其进行校点,整理和出版,不仅具有极高的研究,参考价值,还具有保存,抢救古籍
的作用.应当说,这是一件很有意义并且泽被后世的功德之举.
陕西是中国一个非常特别的省份,它的历史悠久,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上最辉煌,最鼎盛的历
史时期.早在约一百万年前,在今陕西省省会西安附近,就出现了蓝田猿人活动的身影,这不但
是中国境内,而且也是整个亚洲早期的猿人,陕西也因此成为亚洲重要的人类起源地之一.陕西
又是中华民族及其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被尊为中华民族文明始祖的炎,黄二帝及其领导的部
落,都曾长期在陕西活动,由此肇始的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而直至今日,世界各地凡是出自这
一
血统渊源的人,都以炎黄子孙,华夏苗裔相称.在陕西,自战国时期就开始的纪念炎,黄二帝
的活动世代延续,而从明代开始,中央政权派代表到陕西黄陵桥山祭扫黄帝陵,已成为国家的一
项政治制度,为的是昭示正统和彰显文化传承.近现代以来,祭祀黄帝陵更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
寻根问祖,认同文化,期盼祖国统一强盛的一种特殊方式.这项持续了两千余年的传统,显示了
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强大凝聚力,成为中华文明历史长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周,秦以来,有十多个王朝曾建都于陕西,历时1100多年,其中的周,秦,汉,唐都是中
国历史上强盛的时代.据学者们考证,英文中China(中国)一词,就来自于秦.而皇皇汉,唐
盛世,则更是当时世界上的一流强国,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今天,占世界人口总数
1/5的人口属于汉族,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汉语,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和文
字,而外国关于中国的专门学科就叫汉学;至于亚洲东部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巨大文化圈,则直
称汉文化圈;海外华人集中居住的地方被称为”唐人街”,他们称祖国为”唐山”,等等.这里的
汉,唐两个概念,从时间上讲是源于历史上的汉,唐盛世,而从空间上讲则都是出自汉,唐的中
心陕西.长安即今天的西安,是中国建都时间最长,最具代表性的古都,被列为世界四大古都之
一
.西安在世界上有着很大的影响和很强的感召力,每年都吸引着大批
外国政要名流和普通民
众,他们带着对伟大中华文明的浓厚兴趣,络绎不绝地来到西安参观访问.
陕西作为名扬四海的汉,唐精神的渊薮与中心,那奋发昂扬的精神风貌,开放张扬的社会氛
?转载自《陕西史志》2004年第1期,作者系陕西省省长.
明嘉靖《陕西通志》(校点本)序9
围,磅礴大气的历史文化,灿若繁星的杰出人才,都代表了古代中华文明的最高水平.自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长安也
就长期成为儒家文化的中心.其他如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文学艺术,科技教育等,都曾在陕西
取得过辉煌的成就.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历史的主体.自司马迁创立纪传体史书以来,通过记述人物
的活动来反映历史,是我国史志事业的一个传统.嘉靖《陕西通志》正是以浓墨重彩记述了自文
明肇始以来直到明代中叶,在陕西这块土地上建功立业,大展宏图的英雄豪杰和文化巨人,以及
形形色色的各类人物.**在他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中,咏叹
了历史上的秦皇汉武,唐
宗宋祖,而这四位中就有三位是在陕西大地叱咤风云,奠都立国,创建宏图大业,并且最后都在
陕西宽广浑厚的黄土地的怀抱中找到了自己永远的归宿.陕西的帝王陵墓多达70余座,高居全
国之首,而陪葬墓和其他重要墓葬更不计其数.众多的历史人物,都把陕西这块热土作为自己青
史留名的舞台.历代陕西人最可贵的思想品格,或者说支撑历代陕西人成就大业的精神脊梁,就
是一种顽强拼搏,奋斗不息的精神.陕西杰出人物中少有那种风流倜傥,潇洒飘逸的才子,但多
的是舍生忘死,置之绝地而不屈的血性男儿.从司马迁到苏武,从张骞到班超,从颜真卿到郭子
仪,从寇准到韩世忠,从张横渠到李二曲,从冯从吾到王鼎,这种精神一脉相承.这一长长的名
单中还应包括那些虽然籍贯不在陕西,但却主要在陕西建功立业,最后安息在陕西的诸多人物,
如霍去病,诸葛亮,魏徵,玄奘等.近现代以来,从鸦片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土地革
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共产党人刘志丹,谢子长,魏野
畴,到爱国民主人士杨虎城,杜斌丞,陕西有无数革命烈士和英雄模范
人物,个个都是用血肉之
躯去搏击,因浩然正气而扬名.他们是陕西的光荣和骄傲,是顺应历史潮流,推动历史前进的英
雄.在他们身上,凝聚着陕西人代代相传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我们要努力弘扬这种优良传
统,并作为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
在中国历史上的周,秦,汉,唐时期,陕西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中心和策源地.作为政
治,经济改革成功范例的”商鞅变法”,是秦由弱到强的转折点;而着名的”文景之治”,”贞观
之治”,”开元盛世”,也都是政治,经济改革的结果.这些改革都发生在陕西,并由之而推向全
国.陕西也曾是引进外来人才最多,最成功的地方,战国时期以公孙(商)鞅,范雎,李斯为代
表的”客卿”,一批批涌往秦国并大显身手,为秦最终统一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陕西还曾经走
在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古都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作为世界一流强国汉,唐的首都,是
中国古代最着名的国际化大都市和最重要的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中华民族对外开放的先驱
者张骞,班超都是陕西人,而鸠摩罗什,玄奘,义净,”开元三大士”,阿倍仲麻吕等一大批中外
人物的着名旅程,也都是以长安为起点或终点.更令人深思的是,深处崇山峻岭之中,当时交通
极端闭塞的陕南汉中,竟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强国盛世——西汉王朝的发祥地,也是汉族,汉
语,汉字,汉学等汉字的起源地.”丝绸之路”勇敢的开拓者张骞就是汉中城固人,至于中国历
史上着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重视并大胆启用人才的”登坛拜将”故事,也都发生在这个山
间盆地之中.
唐末大乱以后,随着全国政治中心的东移和经济重心的南迁,陕西也告别了昔日的辉煌,其
历史地位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它虽然在中国西部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仍处于重要地位,但
毕竟不再是国都之所在,甚至沦为腥风血雨的战场,各种政治,军事力量在这里角逐,战火断断
续续燃烧了数百年之久,使陕西经济,文化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到纂修这部《陕西通志》时
的明代中叶,陕西的各方面都已今非昔比,这一巨大变化过程在书中清楚地反映出来.撇开战乱
10中国地方志2004年第9期
频仍的五代不论,自积贫积弱的宋代以来,随着边防形势的需要,陕西
修筑的各种堡,砦大量增
加,尤其明代依据建国前定下的”高筑墙,广积粮”的基本国策,陕西各地更是出现了要塞化的
趋势,到处高墙林立,密不透风,陕北的地名如靖边,定边,安边,吴堡,安塞,保安,安定,
吴旗等,一看就知道与军事有关,而明代仅榆林地区修建的长城即大边,二边,加起来就有上千
公里长,本书有关明代这些大大小小的墙,以及他们修建过程的资料是非常详尽的,显然这是编
纂者极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由此而反映出的是,由于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变化,当时的
统治阶级早已丧失了汉,唐时期的大气和雄风,从思想观念上趋向封闭和保守.那种很强的阻隔
性带来的自给自足,各守一方的封闭意识,以及小富即安,不思进取,万事不思温饱外的保守观
念,再加上追忆辉煌历史所产生的”皇天后土之民”的失落感,这些都深深注入陕西人的思想深
处,这也许是造成陕西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的深层次原因.就这样,勇于改革与固步自封,大胆
开放与保守封闭这些截然相反,尖锐对立的情况,都发生在陕西这同一块土地上,又同记载在一
部志书中.伏案细读,发现从这部志书中我们可以汲取的内涵非常丰
富,这是由其所承载的巨大
容量,以及所体现出的由盛到衰的强烈反差所决定的,所以本书给人的启迪的确十分深刻.研究
历史发展的过程,总结历史的经验,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历史研究的目的,也是这部志书留
给我们的宝贵借鉴之一.
嘉靖《陕西通志》有着丰富的资料性,它翔实地记载了陕西各地(实际就是西北各地)社
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变迁状况,各级官府的结构和人员设置,军事要地的设防,交通
路线的布局,以及风俗,物产等各方面的情况,这使我们对陕西的历史发展能够有一个比较清晰
的了解.如书中详细记述了不同时代的大量水利工程,这表明在以灌溉农业为主的陕西,水一直
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官府和学者都给予高度的重视.这些水利工程,从战国时的关
中郑国渠开始,再到汉代的白渠,成国渠,六辅渠和宋代的汉中山河堰等,很长时期都还在发挥
着作用,并且同今天陕西的一些重要水利设施有着直接的接续关系,所以当初修建时的论证过
程,以及配水管理方面的制度,在今天也就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书中记载,明代中叶时陕西各
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已经很大,从官府所征收的工商税来说,有的县一年达两千多两白银,而有
的县却不过二十多两,甚至只有区区八两,差距达数百倍.又如,当时陕西的人口第一大县是富
平县,经济也比较发达,这与后来的情况就有所不同,各地沉浮起落的原因及过程值得我们深入
探究.从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其他方面的许多情况,如当时官府规定,各地缴纳的赋税中很大一
部分是实物税,然而这些实物税虽然数量不等,品种方面却是大同小异——粮食作物几乎一样,
还有羊只,羊皮,只是药材品种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这表明当时各地的自然条件相去并不算
远,所以才会有从陕南直到陕北大致相仿的实物税.但是,既然自然条件的差别有限,那为什么
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会有很大的差距呢?可以看出,问题的症结之一在于各地官府的政策和施政
水平.在人治重于法治的封建社会,地方官吏的所谓德政,善政,都是因人而出,因时而现,并
因人去而政息.社会的安危治乱往往系于执政者的个人品质和主观意志,这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
周期性治乱交替的重要原因,也是封建社会的重要特点和发展规律.
值得注意的是,嘉靖《陕西通志》还用了很多笔墨记述了不同时代人
们的价值取向和伦理道
德观念.这些,除了具有宝贵的资料价值外,也能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借鉴.在这部《陕西通志》
中,全文引录了长达数千字的蓝田《吕氏乡约》,这是保存至今最完整的宋代乡规民约之一.《乡
约》详细规定了长幼尊卑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日常起居,衣食住行,生老病葬以及各种不同
场合下,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和礼仪规范,体现出当时陕西民间崇尚的伦理道德标准.以这种伦
理道德标准为指引和约束,陕西人多以诗书耕读传家,以道德操守自励,重视文化教育,努力培
明嘉靖《陕西通志》(校点本)序
养人才,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史上陕西淳朴敦厚的民风习俗和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中国地方志的一大特点,就是具有连续性,这是由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从未中断的特征所决
定的.每一部志书都承接着前一部的记述,从而像接力赛一样薪火相传.即使是本书这样贯通古
今的通志,也大量借鉴或使用了前代志书,史书和其他各类文献.尽管不同的方志编纂水平有高
下之别,但其承前启后的特征却一脉相承.我们看到的这部《陕西通志》
所记述的明代中叶陕西
的各方面情况,既是当时陕西发展的一个比较真实的横断面,也是千百年来整个陕西历史链条上
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这部志书也可以视为一部厚重的陕西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篇章.当然,作
为封建时代编纂的一部地方志书,其中也不免包含着一些封建主义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以辩证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发挥应有的”资治,教育,存
史”的作用.
正确认识陕西,需要找到一个恰当的观察角度.从本书编纂者的立场和把握的角度看,唐代
以前,陕西人习惯以中央的眼光看问题,有着很强的宏观意识,这是由陕西特定的中央与京畿区
位优势所决定的;到了编纂这部《陕西通志》的明代中叶,又不得不改用地区性的视角来观察,
来思考,所以对问题的认识更趋向于微观与具体.我们应当将历史上留下来的中央视角,大区域
视角和今天从一个省的角度看问题的视角联系起来,将宏观与微观的考察结合起来,力求使我们
对陕西的认识客观,全面,深入.我坚信,只要我们对陕西的过去作出正确的总结与扬弃,对陕
西的今天有着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对陕西的未来能够科学的预见和把握,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
进,坚持改革开放,坚信事在人为,处在中国地理中心和交通枢纽地位的陕西,就一定能够重振
雄风,再现辉煌.
在党中央发出西部大开发伟大战略号召的今天,这部涵盖西北地区广大地域的《陕西通志》,
将会给包括陕西在内的西北各省,区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参考.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校点,整
理,让更多的读者更方便地阅读和使用,将会使其所蕴含的宝贵价值进一步释放出来,发挥更大
的作用.不难预料,这部《陕西通志》的校点整理并刊印出版,除了为从事历史研究的专家学者
提供丰富翔实的宝贵资料外,也应当会引起更多的非专业人士,特别是各方面的决策者以及关心
“西部大开发”伟大事业的人们的关注.有利于他们汲取和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把陕西的事情
办得更加切合实际,更加富有特色,更加具有实效.这也是校点整理这部《陕西通志》的现实意
义之所在.
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和有关高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历时三载,不避寒暑,青灯黄卷,
呕心沥血,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今天,在这部煌煌巨着即将付梓之际,我向他们致以诚挚的
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并祝他们在今后的地方志编纂,研究和旧志的整理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本文责编:王英校
范文二:嘉靖本《陆士衡集》
《六朝诗集》是明代嘉靖年间刊行的一部六朝诗歌总集,近来有学者根据有关文献推断,其编纂、刊行者很可能是蒋孝。此书为嘉靖二十二年薛应旗刻本。薛应旗,字仲常,江苏武进人。生于明弘治十三年,幼时天资甚为聪颖,于四书五经无所不喜,尤其喜欢读史书。嘉靖十三年中进士,被授浙江慈溪县任县令,时年三十六岁。踏上仕途后,他仍醉心于学术,在嘉靖二十二年刊行了《六朝诗集》,共收二十四家名作,全书五十五卷,在当时产生一定的影响。
《六朝诗集》收有《陆士衡集》7卷。陆士衡(261--303):字机,西晋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三国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之子。吴时任牙门将,吴亡回乡读书.得张华赏识,为二十四友之一。其诗形式华美,技巧纯熟,有"陆才如海"之誉。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故世称“陆平原”。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我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世称“二陆”。陆机又善书法,有《平复帖》传世,后为张伯驹所得,捐献给国家。
是书明嘉靖22年白棉纸刻本,半叶10行,行18字,白口,典型嘉靖字体。
范文三:嘉靖本与毛本的区别及其他
第一章 明清小说评点
第一节《三国演义》的版本变迁
一、《三国演义》的两大版本系统
(一)“嘉靖本”系统
1、嘉靖本
现存最早的版本是明代嘉靖壬午年(1522)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卷首有庸愚子(蒋大器)作的《序》、修髯子(张尚德)的作的《引》。该书共24卷,每卷10则,共240则,有七言一句的小目,如第1卷第1则《祭天地桃园结义》。这个本子被认为是最接近罗贯中原著的本子。
2、“嘉靖本”系统的其他版本
(1)叶逢春本、黄正甫本、周曰校本、李卓吾评本、钟敬伯本,李渔本,均称为《三国志演义》
(2)这些版本多从“嘉靖本”而出,内容和形式上无多大区别,只有李卓吾评本将240则合并为120回,回目也由单句变为双句。
(二)“毛本”系统
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以李卓吾评本为基础,对回目和正文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增删,并作了详细的评点。毛本《三国志演义》,正统的道德色彩更加浓厚,但在艺术上有较大的提高,其评点文字也多有精到的简介,故称为后来最流行的本子。近人常将它简称为《三国演义》,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普通的各本子,均从此本出。
二、“嘉靖本”与“毛本”在思想观念上的区别
以“嘉靖本”为代表的版本系统与“毛本”的差别不仅仅是一般版本文字上的差别,更重要是思想观念的上差别,这是学术界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两者的差别主要表现在:
(一)“拥刘反操”倾向的轻重
《三国志通俗演义》在总体上是较之于毛本《三国演义》相对较轻。从两个简单的例子来看。
1.“嘉靖本”中刘备的出场:
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生平不甚乐读书,喜犬马,爱音乐,羡衣服,少言语,礼下于人,喜怒不形于色,好郊游,天下豪杰,素有大志,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第1卷第1则)
“毛本”中刘备出场介绍:
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以下同)
评论:少了“喜犬马,爱音乐,羡衣服”,是对刘备“仁君”形象的强化。
2.“嘉靖本”中曹操的出场介绍:
杀到天明,张梁、张宝引败残军士,夺路而走。忽见一彪军马,尽打红旗,当头来到,截住去路。为首闪出一个好英雄,身长七尺,细眼长髯,胆量过人,机谋出众,叹齐桓晋文无匡扶之才,论赵高王莽少纵横之策,用兵仿佛孙吴,胸内熟谙韬略,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乃汉相曹参二十代孙,曹操曾祖曹节字元伟,仁慈宽厚,节生四子,第四子名曹腾,字季兴,桓帝朝为中常侍,后封费亭侯,养
子名嵩,原是夏侯氏子,过房于曹腾为子,因此姓曹。嵩为人忠厚纯雅,官拜司隶校尉,灵帝拜为大司农,迁大鸿胪。嵩生曹,小字阿瞒。操年幼时,好飞鹰走犬,喜歌舞吹弹,少机警,有权诈。操有叔父,……
毛本对 曹操出场的介绍:
……;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为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冒姓曹。曹嵩生操,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操有叔父,…?
评论:嘉靖本对曹操多赞颂之语,显然是出自对英雄豪杰的欣赏之情;毛本将这些赞颂之语删去,表现出鲜明的“贬曹”倾向;正统观念更为浓烈一些;“嘉靖本”对曹操祖先家世的介绍也多赞颂之语,既是对客观事实的交代,也为后文曹操在逃离京城后能迅速拉起队伍讨伐董卓埋下伏笔,对其家世全部删去,只突出其祖父是宦官,显然是出自“贬曹”的观点,却使后文“曹操起兵”少了一些铺垫。
(二)|“民本观念”的异同
细读《三国演义》的两个版本系统,我们发现,“嘉靖本”中6处提到“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这样的一句话,而在“毛本”中全部被删去,这6处是:
1.卷2《司徒王允说貂蝉》;王允使连环计是假意奉承董卓: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自古“有道代无道,无德让有德”,岂过分乎?
(参看毛本第8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2.卷11《周瑜南郡战曹仁》,诸葛亮智激周瑜从曹仁手中夺取南郡:
都督此言极是公论。古人云:“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先尽东吴去取;若东吴取不下,主公取之是也,有何不可哉!
(参看毛本第51回《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
3.卷11《周瑜南郡战曹仁》,刘琦死后,孙权派鲁肃来讨回荆州,诸葛亮驳斥鲁肃:子敬公好不通礼!我主人相待,直须要说到根前?自昔三皇五帝开天立极以来,“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
(参看毛本第54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4.卷12《张永年反难杨修》中益州牧刘璋的幕僚在投曹没有成功反遭羞辱,后受到刘备、诸葛亮等人的热情款待,张松对刘备说: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唯有德者居之。
(参看毛本,第60《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蜀》)
5.卷9《诸葛亮舌战群儒》,诸葛亮极力遍地曹操挟持天子之“非法”,东吴手下的谋士薛综反驳说:
公言差矣。予闻古人云:“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故尧以天下禅于舜,舜以天下禅于禹。其后成汤放桀,武王伐纣,列国相吞,汉承秦业以及乎今,天数以此终于此。今曹公遂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归心,惟豫州不识天时而欲争之,正是以卵击石头,而驱羊斗虎,安能不败乎?
(参看毛本第43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6.卷16《废献帝曹丕簒汉》,魏之臣僚华歆逼汉献帝禅位时说:
昔日,三皇、五帝以德相让,无德让有德也。三皇次后,各传子孙。至于桀、纣无道,天下伐之。春秋强霸,各相吞并,有福者居之,后并入秦,方归于汉也。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非陛下祖公公传继天下,宜早退之,不可久疑,迟则生变。 (参看毛本第八十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
评论:
嘉靖本系统的各个版本都有“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表达了鲜明的民本思想。它打破了封建宗法世袭和帝王血统论,否定了君权神授的天命观,强调了“天下人能够得之”的“民本”思想,这使《三国志通俗演义》在正统思想之外带上了一些异端色彩。
(三)道德观念的强弱
对诸葛亮和姜维北伐,蜀国有一些反对言论,嘉靖本反对的言论表现的较多,尊重客观事实;毛本表现得较少,强化诸葛亮的道德力量。参见拙见拙文《从边缘走向中心——论中的谯周形象》(《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三、嘉靖本和毛本在思想观念差异的形成原因
1、嘉靖本:
(1)争夺天下之心
嘉靖本最接近原本,原本形成于元末农民大起义的时代,社会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各路英雄豪杰都在争夺天下,所以就形成了“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唯有德者居之的时代观念”。明代中后期个性解放思潮盛行,人们对这种人本思想也比较认可,有比较强烈的“人本”思想,故其他其他版本中这些思想比较明显。
(2)崇拜英雄之心
农民大起义的时代,社会混论,人心思治,人们渴望着能够给社会带来安定的影响人物,所以对曹操的贬抑就轻淡许多。
(3)作者的“有志图王”之心
编订者罗贯中生于元末农民大起义的时代,素有“图王之心”,故此崇拜“人本”思想。
2.毛本
(1)“拥刘反曹”思想的历史渊源
即便是是嘉靖本,也有浓厚的“拥刘反曹”倾向和正统论思想,这是因为自南宋以来,各种历史通俗读物、民间故事中就带有了这种思想,这深刻影响着《三国演义》各种版本的总体风貌。但是相比而言,毛本正统思想和“拥刘反曹”倾向更为强烈。
(2)“毛本”产生的时代背景
毛宗岗出生于1632年,卒于1709以后,可以推知,毛本产生于康熙后期(1683年以后),社会入稳定发展的阶段,清王朝随着统治地位的稳固,对人民逐渐加强灌输正统思想。
(3)毛氏本人的思想
毛宗岗(1632~1709以后),字序始,号子庵,生于明崇祯五年,为一介寒儒。毛宗岗本《三国演义》在情节上变动很大,不仅有增删,还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在盛世统治下,毛氏本人就是一个恪守传统道德观念和具有浓厚正统思想的人,这影响到他对
明代版本的删改。
四、嘉靖本与毛本之区别
1.思想观念方面
嘉靖本在传达中国传统社会的一般的价值观念之外(拥刘反曹、正统论、歌颂忠孝节义),还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崇尚英雄、以民为本、务实求利等与传统观念相悖的社会意识,带有元末名称的时代特色,因此,它的思想内涵比较丰富,在封建社会中带有一定的异端色彩。毛本为了强化传统观念,削弱或消除了了“嘉靖本”中其他方面的思想,它的思想内涵单纯而集中。
2、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
在总体上,两个版本中的人物的都具有特征化倾向,比较单纯。但是是嘉靖本人物性格更多一些复杂性、多样性,而毛本人物性格更趋于单一、集中,这是因两者的思想观念所致。
3、在艺术上
嘉靖本在艺术上相对来说粗糙一些,24卷240则的形式不便于流传。毛宗岗本《三国演义》在情节上变动很大,不仅有增删,还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120回的形式更便于它的流传,故在艺术上稍胜一筹。
范文四:《嘉靖前期诗坛研究:1522—1550》序
《嘉靖前期诗坛研究:1522—1550》序 击江学2009?3
《嘉靖前期诗坛研究:1522—155o)序
……一.一………………………,
陈文新
159
来明的博士学位论文《嘉靖前期诗坛研究:1522--1550))入选武汉大学学术丛书,即将出版.欣慰之余,遂
欣然命笔,就我所了解的若干情况说几点感想.
来明选择以明诗作为学位论文选题,在他是"素业有专攻".记得还是在2000年,由我主持的《中华大典
?
明清文学分典?明文学部二》进入编纂的冲刺阶段,就让几个研究生协助我搜集材料,其中明代中后期诗文
部分由来明负责.几年下来,他差不多把《四库全书》,《四部丛刊》,《丛书集成初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四库禁毁书丛刊","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中的明人别集都过了一遍,积累下大量材料,最后编入《明清
文学分典》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2003年考上博士,在设计论文选题时,我建议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文献
优势,从一个较小的角度切入,在精深上做功夫.从最后完成的情况来看,来明不负期许,其论文被校内外审
阅专家一致评为优等.
来明选择明诗作为研究对象,显示出自觉"预流"的学术姿态.20世纪8O年代末9O年代初,部分学者有
感于明诗长期游离于学界主流研究视野之外,提倡对明诗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加上学位教育规模的扩大,学
位论文选题的范围迅速延伸,明诗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一代研究者的重视,产出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然而,在
相关研究成果数量急剧增』Ju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弊病,不少研究仍满足于对明诗及其相关问题作一般
性的描述,类似对某一作家作品进行介绍的文章屡见不鲜.来明选择以嘉靖前期诗坛作为研究对象,在我看
来是抓住了明诗发展的关键环节.从时间上来看,这一时期处于前,后七子之间,在文学史上被关注的主要是
以唐顺之等人为代表的唐宋派,诗歌方面未能引起研究者足够的重视.从明代诗史演进历程来看,这一时期
的诗歌发展,通常被纳入前,后七子复古思潮的整体格局当中,没有被作为独立的发展阶段,这种做法,在一定
程度上将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的曲折历程简单化了,不利于我们深入理解明代诗史. 选择以嘉靖前期二十余年的诗坛作为研究对象,来明具有相当明确的问题意识.他在全书开篇,便指出
了重建明代诗史所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就此作了深入的思考:(一)关于研究资料的掌握."面对明清两代丰富
的历史资料,论者在谈论某一问题时,涉及的文献往往大同小异","相关讨论很少深入到文学事件内部,对某
些文学现象的理解常以清人的评论为依据,未能摆脱故有的陈套";(二)关于论述的方式.以术语,观念的对
比替代历史的叙述,"为了彰某一文学思潮的优越性,进步性,将不同文学观念和理论术语的对比简化成对
'落后'文学思想的批判,文学史叙述的合理性就不免受到损害".由此出发,来明提出的问题是:"在经历第一
次'失败'的复古之后,代表复古的文学思潮何以一而再地在诗坛复兴?公安派,竟陵派这类在当今文学史叙
优秀','进步'的文学思潮,何以在明末清初的话语世界中却常与明亡的述中被视作'
主题联系在一起?前后
评价呈现的巨大反差,是否仅出于文学观念的变迁?或是借批驳前人以达到自我标举的目的?"这是一个对
建构整个明代诗史都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明由此切入.在具体历史语境中理解嘉靖前期诗坛,通过勾稽大
量文献,并在文献之间建立了切实可信的联系,嘉靖前期的诗学思潮与诗坛景观,在作者笔下有条不紊地展开.
从全书的章节结构来看,作者主要从三个层面考察嘉靖前期诗坛:一,在经历了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
的"前七子"复古运动之后,诗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复古思潮的发展趋势如何,复古诗人是否仍占主导地位;
二,既然复古思潮和复古诗人已成为嘉靖前期诗坛发展的次要力量,这一时期的诗坛,诗人结构和群体风尚又
表现出哪些特征:三,嘉靖前期诗坛的主流思潮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以上三个方面,不仅体现了作者明确
的问题意识,也反映了作者开阔的全局观.用来明的话说,即"通过梳理史料,考察明诗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具
有重要意义的环节,探寻明代诗歌发展的内在逻辑,力求更准确地把握促成各种流派交互盛衰,各种风尚流衍
变迁的历史脉络".具体来说,引言部分主要围绕两个重心展开:一,重新解读"李何之争",提出在梳理相关文
献的基础上建构明诗展开的历史语境.二,系统梳理后人对嘉靖前期诗坛的看法,从明代诗史角度对嘉靖前
期诗坛进行界定,概括嘉靖前期诗坛在明诗演进历程中的特殊意义.第一,二,三章从不同侧面分析"前七子"
160击知学2009?3
复古思潮在嘉靖前期的运行态势.第四,五两章对嘉靖诗坛的格局』Ju以描述.第六,七两章对嘉靖前期的诗
学理论,诗学思潮及理学对诗学的渗透作具体分析.其中如通过考察明代诗史视野中徐祯卿《迪功集》评价的
变化,彰显嘉靖前期诗坛主流思潮的异动:通过分析嘉靖前期被视为复古诗人的黄省曾,袁裹的诗学统系和薛
蕙,严嵩的人生志趣,揭示复古运动后劲的弱化与转向;以南北力量对比的变化反映嘉靖前期诗坛风尚的变
迁:以京城,南京,吴中三大中心概括嘉靖前期诗坛的格局:对嘉靖前期诗坛六朝,初唐,中唐,性气等诗学思潮
的辨析;都有所创见,颇多新意.
全书看似仅对嘉靖前期诗坛展开研究,视野所及,事实上包含了对整个明代诗史演进历程和诗坛风尚变
迁的思考.就主流而言,明代诗史以古典主义思潮的汹涌澎湃为基本特征.它的一系列前后贯串的流派,如
闽中诗派,茶陵派,前七子,后七子,广五子,几社等等,绵延相续,与整个明代相始终.在此背景下,从考察风
尚转换时期的诗坛景观和诗学理论入手,至少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当,种曾占据诗坛主流的思潮成为非主
流后,出现的种种批评反对之声,有助于我们对该思潮作进一步深入的认识,通过考察嘉靖前期的各种反复
古,非复古思潮,可以使我们对弘治,正德诗坛的复古思潮有更准确的把握;二,前,后七子之外,尚有众多另立
旗号的反对派,如吴中四才子,公安派,竟陵派,均以复古思潮为其存在前提,在此前的明诗发展过程中,是否
也曾有过同样的理论诉求.全书对嘉靖前期诗坛的研究,部分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全书从大处着眼,小处着笔,与作者多年来的学术积累和研究工作是密不可分的.攻读博士期间,为了拓
宽学术研究的视野,来明在参与《中国文学编年史》编撰时,选择了此前末曾涉足的元代文学.元明两代,无论
在文学还是文化方面,其联系都要超过明清.如在明代逐渐走向成熟的科举制度,其考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
形式,在元代就已确立;明代文学中颇为盛行的理学气息,事实上在元代文学中也
已普遍存在;明初文学的主
要思潮和主要流派,都是在元代文学基础上的延续和发展;明代文学中普遍存在的"崇唐"心态,在元代文学中
也已有突出表现.一系列的事实足以说明,要对明代文学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视野必须超出明代之外,将元
明文学结合起来研究,进而上溯至唐宋以前,下延及清代以至近代.本着这一思路,来明在博士毕业以后,将
精力放在研究科举制度和"历史文化语义学"方面.
来明治学,秉承乾嘉学风而又不固于乾嘉学风.就本书而言,《嘉靖前期文学家年表》,体现了扎实的朴学
功力:具体论述中,能精熟地驾驭材料,为我所用,反映出较强的理解和把握文献的能力.从以往的情形来看,
立足文献资料,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他已经形成的治学路径. 一
直以来,我指导学生,有一个基本理念,即: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不能仅靠老师传授知识和方法,还须
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不断操练.来明白2000年跟我做研究生,几年来,先后参与了《中华大典》,《中国文学编
年史》,"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的编纂,学术水平不断提升,他独立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也获得
立项.目下又在从事博士后研究,用力于"历史文化语义学"的探讨.以来明的积累和专注,他在学术上一定
能够做出更加引人注目的贡献."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谨以此祝福来明.
是为序.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熊礼汇
范文五:一字传世——浅议《三国演义》嘉靖本与毛评本中的一字之改
一字传世——浅议《三国演义》嘉靖本与毛
评本中的一字之改 一
字传世
中国舌j之学研/_
浅议三国演义嘉靖本与毛评本中的一字之改
.边翠芳
《三国演义》的版本很多,明,清以来到底出现过多少 版本至今难以考订,其中最受研究界重视的应属明嘉靖壬午, 年出现的嘉靖本和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修订评点的毛评 本.根据郑振铎先生考证,自明嘉靖壬午年之后的版本大都 是以嘉靖本为母本的,毛氏父子同样是在嘉靖本的基础上进 行的修订,三百年来毛评本已经成为社会上最为流行的一种 版本.将嘉靖本和毛评本进行比较,研究者一般认为毛评本 行文简洁,故事脉络清晰,主题鲜明.我认为毛评本在注重 对情节,诗文等进行大的增删以外,更注重从小处着眼,在 细处生色,对人物,事件,及其环境的描述上都力求清晰精 当,尤其是在语言文字的润饰上比嘉靖本有了极大的提高. 将两个版本细加品读,我们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毛评本是 将嘉靖本放在案头,反复吟咏,进行了字斟句酌的修改,往 往它只是进行了一字之改却意义重大.或使人物刻画更加符 合性格特点及历史背景,或使情节发展前后通顺连贯. 本文就从毛评本与嘉靖本中存在的一字之差入手进行简 单的论述,看看毛评本如何在细微之处妙笔生花. 一,一
字之改添光彩
在刻画人物上,毛评本非常注重对人物的神情,动作,
语言进行不着斧凿的修订,很多地方只改了一个字,但就是 这一个字却使其描写更加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以及历史背 景,尤其是注意到了人物性格发展的多面性.这一点突出的 表现在对描写曹操的文辞上的修改.
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中,王允与 时,也隐约透露了对目前人生状况的一种无奈.《论语?公 冶长》"子日: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这句意思是说对于自己怨恨的人,把怨恨隐藏在内心深处而与 他交往,对于这样的事情,左丘明感到羞耻,不会去做,我 (孔子)也感到羞耻,不会做这样的事情的.庾信深受儒家思 想的影响,自然也遵循着这一原则,他在复述自己貌老的原因 时,实际上也是在表达心中的些许不满,即"怨":因统治者 发动战争,弄得民不聊生,本身也因心忧而早衰.自己已然身 事敌国,这些沉痛的经历就不能不反思,这些"怨由"就更不 能不说!否则"伯玉何嗟,丘明唯耻."
这里并不存在逼仕的问题,而是作者在对无可奈何的命 运的感伤!
庾信对当权者说他"老"有否辩解,这成为理解其入仕 心态的关键.而对赋中"拉虎捭熊,予犹稚童"一句的理解 大为举足轻重.此句真如有的阐释者所说是他在向统治者证 明自己力犹能仕吗?这里又要翻看前文所说"楚丘先生见孟 尝君"的典故了,乍一看,好像庾信犹如楚丘先生,在力驳 统治者对其不能为官的判断.但我认为这句话恰恰证明了庾 信此番前来不是为了求官!仔细比较庾信与楚丘先生的不 同,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一,楚丘先生真的有七十岁 了,而庾信要年轻得多:二,楚丘先生明确表示自己年老, 不能胜任年轻力壮的人所做的事了:"意者将使我投石超距 乎?追车赴马乎?逐麇鹿,搏豹虎乎?吾则死矣,何暇老 哉!"这是以体力上的衰弱与心智上的茂盛形成对比.庾信
始终在"貌老"上做文章,强调的是形态上的衰老:"拉虎 捭熊,予犹稚童:观形察貌,子实悲翁",进而道出未老先 衰的缘由:三,楚丘先生有明确的求官目的,"将使我深计 远谋乎?定犹豫而决嫌疑乎?出正辞而当诸侯乎?吾乃始壮 耳,何老之有!"而庾信一直在强调"心之忧矣,为我生 民",这其实也正是庾信的政治理想和抱负的叙说.综合这 三点,我认为庾信并不是在驳其年老以求得官职,而是借题 发挥,坦陈了自己的怨言和抱负.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再看 结局是不肯"受杖",更能明白作者的内在意图. 先生乃歌日:"秋藜促节,白藿同心.终堪荷筱,自足 驱禽.一传大夏,空成邓林."
对于这段"歌词",几乎所有的注释都未予深论.但这 恰恰是庾信矛盾心理的体现."秋藜","白藿"都是野生 植物,和竹子体性相通:"促节","同心","荷筱", "驱禽".竹从大夏传来,做成竹杖."空成邓林"的典故 取自《山海经》夸父追日的故事,表明持杖的人达不到自己 的理想,也只能弃其杖,化成树林,反而不如卑贱的野草实 用.这正是庾信的兴叹,也使原本靠个人意志所能决定的不 肯受杖之举,更染上了一种宿命的色彩.
庾信在入北后确实经历了一段生不如死的丧国被羁的痛 苦,但他毕竟是个软弱的文人,在归国无望的情况下,他的 政治主张和思想,尤其是民本思想,也希望得到统治者的认 可,他对待仕途既不是毫无眷恋,也并不是十分渴求.在经 历了变故后,庾信一直处在矛盾和痛苦之中,变故使他的一 些思想得到升华,作为故国遗臣,他悔恨自己的懦弱,痛恨 魏,周夺取他的家园:作为现任政府的官员,他又想把自己 丧国的经验教训I和原来的抱负理想运用进去,所以赋中的寓 意人物"楚丘先生"去见了统治者,但偏偏统治者触动了他 内心的痛楚,从而得以借题发挥.
(刘雅娇,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2oo6.o5
nI\中胃舌研
曹操密议诛杀董卓时,曹操向王允表明心迹说:"近日操屈 身以事董卓者,……",而在嘉靖本中原文为"近日操进身 以事董卓者",一个是"进身"一个是"屈身",意义大为 不同.《古汉语字典》中有对"进"的解释为"推荐,荐 举","提升,提拔",解释"屈"为"委屈",单从字面
上理解,嘉靖本用"进身"表述曹操当时的身份情形,可以 认为他从事于董卓是得到了一个提升的机会,他是主动接近 并攀附于董卓,那么他后面献刀刺杀董卓的行为就与他身处 的情形出现了巨大反差,他刺杀董卓的意图也就值得推敲. 但毛评本将其改为"屈身",意义和效果就完全不同.《三 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这里的"屈"即为降低身份,受委屈之意,而曹操用此来形 容自己此时的情形,是在表明他本不甘心事卓,他是在委屈 自己聊以安身.这也符合这一段的故事情节发展,曹操首立 战功就是为汉朝剿灭黄巾起义,后又与何进同谋欲诛中涓, 之后与袁绍一起引精兵保护何进入宫,诛十常侍,灭后宫 火,寻少帝,他所作的这一切完全是为了汉朝王室,此时他 也是以汉朝臣子自居的.但之后董卓因护驾有功而挟天子以 令群臣,曹操要服从于汉朝就必为董卓所用.史志中的记载 更加说明了曹操此时身不由己的窘境.《三国志?魏书?武 帝操》中记载"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 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以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 归."其后的注释中又说"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 逃归乡里",由此可见曹操从未主动"进身"于董卓,相反 他在被董卓表为骁骑校尉后还逃归乡里不肯就拜.
显然毛评本依据《三国志》的记载对曹操重新定位,虽 然没有写曹操弃官不就,但用一个"屈"字表明曹操的立 场.在其后的情节发展中,曹操冒生命危险独身一人借献刀 刺杀董卓的行为也更为真实可信,如若曹操不是"屈身"事 卓,他不是极力想摆脱这种窘境,他断不会甘冒生命危险 的.
再如,第三十二回《夺冀州袁尚争锋,决漳河许攸献 计》中,袁尚向曹操请降,"操佯许之",嘉靖本中原文为 "操许之",后文又写曹操连夜让张辽和徐晃去劫袁尚的营 寨.这就说明曹操是假意允许袁尚纳降,先安抚其心,趁其 不备劫其营寨,彻底打垮袁尚.一个"佯"字之改,不仅使 这部分故事情节更合情合理,也对曹操的形象塑造产生了影 响.如嘉靖本中所述,曹操已许袁尚纳降,却又连夜去劫 寨,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言而无信,阴险狡诈的曹操.而毛 评本将其改为"佯许",曹操的这一系列行动就成为一种军 事谋略,表现出的是一个军事家的谋略.正所谓"兵不厌 诈",曹操用"佯许"将诈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这也符 合毛氏父子的思想倾向,他们虽然仍坚持"拥刘反曹",但 对曹操的刻画在某些方面却更客观,尤其在表现他的军事才 能时,不再是一味诋毁而是客观,公正地展现他作为一个军 事家的雄才谋略.
曹操的性格是具有多面性的,他是一个乱世中的枭雄, 但他首先是一个凡人.张绣偷袭曹操时,曹操营中四下里火 起,此时操又与邹氏醉卧帐中,知军有变,忙"速唤典韦" 救护,毛评本将其改为了"急唤典韦".这一"速"一 "急"所表现出来的此时曹操的状态有很大不同.试想曹操 面对夜半偷袭而来的张绣,自己却还醉卧"温柔乡",没有 一
点准备,纵使他一代枭雄,面对此种危急情形也不可能是
沉着冷静的"速唤",他必然是"急唤":而另一方面,面 .
2oo6.o5
临生死关头,曹操这一急是他作为一个人的正常反应,此时 的他就是一个普通人.这样的曹操才是真实可信的. 其实毛评本中对人物刻画上的一字之改远不止这些,也 没有全部集中在曹操身上.在其他人物的描写中,这样精辟 的修改也是俯拾皆是.如董卓欲废帝为弘农王一段情节中, 嘉靖本在描述董卓下令敢有阻止废立之议的"以军法从事" 后,群臣的反应是"震动"而毛评本改为"震恐",一个 "恐"字就将群臣此时的畏惧和软弱充分表现出来,也从侧 面表现了董卓的专横残暴:毛评本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 记,董太师大闹风仪亭》中,当貂禅出与吕布把酒时,"布 惊问何人",而嘉靖本此处作"布问何人",这个"惊"字 好似给了吕布见到貂禅时一个特写镜头,他已经"惊"于貂 禅的美貌而不能白持.《三国演义》中对貂禅的容貌并无片 言只语的正面描写,但毛评本所加的这一个惊"字却从侧 面表现了貂禅的闭月之美,吕布"惊"的表情已经告诉我们 貂禅的美貌,对她也就无需再用更多的言语来描述. 由以上可以看出,毛评本对嘉靖本的修改真可谓细致入 微,力求做到毫发必现,从一字之微力求对人物刻画的精 准,在这一点上,毛评本的成就可以说远高于嘉靖本. 二,一言之差变通畅
除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外,毛评本在情节上的修改同样务 求精当,很多只有一个字的修改都达到了使情节发展合乎情 理,前后通畅的效果.
王允设下连环计,与吕布饮宴情节中,待貂禅出来把酒
"推醉"(嘉靖本第二卷之司徒王允说貂禅), 后,王允便
让貂禅好生陪侍吕布多饮几杯."推"是"推让,推却"之
意,意即王允推醉实则没醉,他以醉为借口故意让貂禅进 酒,制造貂禅和吕布二人接近的机会.这首先于情理不合, 王允开场就向吕布介绍貂禅为其女,在当时森严的礼教下, 一
个待字闺中的女儿家断不能轻易抛头露面,更不可能与陌 生男子频频进酒,王允"推醉"则他让貂禅借机接近吕布的 行径就太不合情理,也会暴露了他用美人计的意图.而毛评 本则将这一情节改为"王允佯醉","佯"的使用造成了完 全不同的效果,"佯"即假装也,王允假装喝醉在吕布看来 便是真醉,于是他醉后失态,不顾礼规让女儿进酒就合乎情 理,也不会令吕布起疑.这_个"佯"字改得可说十分精 妙.
毛评本第十三回《李催郭汜大交兵,杨奉董承双救驾》 后半回中,河东白波帅李乐前来救驾,待帝,后上得船后, 李乐将争扯船缆的侍从"尽砍于水中",嘉靖本原作"尽推 于水中",李乐的这一个动作是情节上极微小的一个细节, 但毛评本也进行了修改,为什么要把"推"改为"砍"?仔 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个"砍"字才更符合前后的情节.第一, 侍从们虽争扯船缆,但其人却并未上船,那么已经立于船上 的李乐又怎么推得到他们;第二,前文已经说"李乐是仗剑 立于船头上",他本身又是山贼出身,其鲁莽狂暴的性格使 他作出的第一反应必是快,准,狠的拿剑砍,舍其剑而用手 推未免不合情理:第三,其后文也交代"其争渡者皆被砍下 手指",嘉靖本中同样有交代"其争渡舡者,尽皆扯住舡, 皆被砍下手指者,不知其数".显而易见,嘉靖本中李乐推 人下河使情节不能前后照应,毛评本因此改为了"砍". 其次,毛评本还有一个很大的贡献也体现在小小的一字 之改上.仔细阅读嘉靖本,我们不难发现其在人物的设置上 出现了一些失误.这些不妥之处甚至造成了情节上的前后脱
节,混乱.毛评本在发现其错误后及时作了修改,改一寺:就 换了一个人物,就弥补了情节上的漏洞.
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张飞长阪坡据水断桥一节中,此情节 中毛评本甚至不惜虚构了一个人物来达到目的. 嘉靖本卷之九之《张益德据水断桥》中写张飞怒喝三声 后"曹操身边夏侯霸惊得肝胆碎裂",当时死于马下.但毛
",夏侯霸史上确有其人,而夏侯 评本却将其改为"夏侯杰
杰却查无此人.毛评本为什么要修改?改的好不好?仔细分 析,我认为毛评本修改得非常好.其一,修改是为了弥补嘉 靖本情节上的巨大漏洞.熟悉《三国演义》的读者都会发现 夏侯霸在三国后期仍十分活跃,史志里也有记载夏侯霸"正 始年间,为讨蜀护军右将军,进封博昌亭侯,素为曹爽所 厚",一个在三国后期还健在并官至博昌亭侯的大将却早在 长阪坡就已被张飞吓死,这显然是十分荒谬的.毛评本在发 现了这个错误后通过一个字弥补了这个错误;其二,之所以 改为夏侯杰,也是为了艺术虚构的需要.张飞据水断桥怒喝 曹兵史有明文,但并没有曹操部将被吓死的记载.《三国 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载"飞据水断桥,嗔目横矛日: '身是张益德,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 免".但是《三国演义》的作者为了表现张飞的勇猛神威虚 构了曹操部将肝胆碎裂的情节,而到毛评本进而虚构了夏侯 杰这一人物来符合这一虚构情节;其三,夏侯杰史上却无其 人,翻开《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可以看到,曹操的 夏侯姓兄弟子孙分别有悖,渊,廉,允,衡,霸,威,惠, 和,尚,桥几人.毛评本用一个完全虚构的人物达到了深入 刻画张飞形象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不会有和后面的情节发生 冲突,弥补了情节上的漏洞.
似这样的修改还有对嘉靖本中张虎,陈生两个人物的修 改.在嘉靖本卷之二之《孙坚跨江战刘表》中,张虎,陈生
两个人已经分别被韩当和孙坚所杀.但在卷之七之《刘玄德 襄阳赴会》中又写到"忽报原降将张虎,陈生在江夏掳掠人 民,欲取荆州造反."两个已死之人又出来预谋造反十分荒 唐可笑,所以毛评本将其改为"降将张武,陈孙在江夏掳掠 人民共谋造反".
三,微小之处现瑕疵
毛评本在情节发展和人物描写上进行了字斟句酌的修 改,并达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但不可否认在地理方位的修 中国古代文学研
改上毛评本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宁希元先生就曾在《毛本三 国演义指谬》一文中具体指出了一些错误.
如嘉靖本卷之十七之《刘先主犹亭大战》中,甘宁死 后,后人有诗叹"巴郡甘兴霸,长江锦幔舟",毛评本却改 为"吴郡甘兴霸".《三国志?吴书?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 徐潘丁传》载"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也".显然毛评本 为了突出甘宁在东吴的功绩而将其改为"吴郡",但却与史 实不符.
又如毛评本九十四回诸葛亮首出祁山,因街亭之败,上 表自贬三等,费楠等恐孔明不安,乃贺日:"蜀中之民皆知 丞相拔四县入川,深以为喜."但嘉靖本原文中作"蜀中之 民皆知丞相拔西县入川",西县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百二 十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明确记载"亮拔西县 千余家,远于汉中,……".毛评本将"西县"改为"四 县"或许是为了彰显诸葛亮的功绩,但却违背了事实,是不 可取的.
当然毛评本中存在的诸类错误也可能不在少数,尚需要 研究者继续认真改订.但我们仍然认为即使存在这样的错误 也无损于毛评本的价值,毕竟错误不是毛评本修改中的主 流,它在其他细节上的修改深见功力,也为《三国演义》的
流传作出了巨大贡献.
虽然历来都有研究者认为毛评本在润饰文字上所作的工 作与他大刀阔斧的删改情节之举相比,显得不够气魄,是 "小节"而已.但我通过细读两个版本,尤其将注意力放在 这一字之差上时,可以发现文辞上的一字之改或使人物形象 更加丰满光彩,或使情节发展更加合理清晰.我认为正是因为 毛评本在小节上的斤斤计较才使《三国演义》的语言文字真正 达到了明白晓畅.试想如果毛评本仅仅在情节上进行了大手笔 的删改,而忽视了微小的文字润饰,那一个个瑕疵让细心的读 者读来就会失却了畅快淋漓之感.更重要的是对情节作大手术 的成功很可能会因为一个字的不恰当而功亏一篑. 总之,我们从两个版本的一字之差中可管窥见豹,毛氏 父子在修订嘉靖本时耗费了大量心血,细微改动却足见功 力.但我们在充分认识一字之改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必须 要看到其中的瑕疵,客观公正地看待其中出现的错误,才能 真正理解毛评本的思想倾向及其意义.
(边翠芳,兰州大学文学院)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 散人,山西太原人,出生于元末,死于明初,大约在公元一三 三0年到一四0o年间.除了《三国演义》外,他还创作有四部 通俗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 平妖传》,《粉妆楼》;三部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忠正孝子连环谏》.也有研究者提 出,罗贯中曾协助施耐庵完成长篇小说《水浒传》.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是我国古典文学最着名的 四大长篇巨着之一.本书并不是简单的复述三国的历史人物 和历史事实,而是一部经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加工的文学作品, 它有助于我们了解封建社会的历史.它一定程度的描写了封 建社会统治者之间的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场景,
反映了当时某些历史情况;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某些罪恶. 取材于历史,又不为历史事实所限,是三国演义创作的 一
个特点.故事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以魏,蜀, 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统治军事 斗争.书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了几次大战役,如袁,曹官渡之 战,魏,蜀,吴赤壁之战,吴蜀陵彝之战.每次战役各有特 色.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 象,生动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艺术成就是出色的.在情 节方面,"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草船借
箭","借东风","火烧赤壁","过五关斩六将"以及
"空城计","单刀会"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 至于三国的人物方面,忠勇双全的关公,神机妙算的孔明, 以及乱世奸雄曹操更是《三国演义》之中描写的最成功的人 物,更是塑造了刘备,张飞,赵云,周瑜,司马懿,孙权等 等一大批的性格人物.
2oo6.o5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word】明嘉靖《陕西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