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台湾经济大事记
2001年台湾经济大事记
时间:2005-12-15 16:32 来源:
1月
6日 台“行政院”召开为期两天的“全台经济发展会议”。会议结论有:检讨调整“三通”中的“通商”政策,合理开放大陆货品进口,开放陆资企业来台投资服务业;加强两岸科技交流,扩大引进大陆产业科技人才等。
31日 台“立法院”举行临时会议,对争议已久的“核四案”进行表决,最终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续建核四决议,确认核四预算有法定效力,“行政院”应该续建核四电厂并立即复工。
31日 台经济研究院将今年的经济景 气预测值向下修正为5.69%。
2月
14日 台“行政院长”张俊雄宣布核能四厂自2月14日起正式复工、续建,“经济部”也函告台电通知承包商,在最短时间内让工程所需人工、物料进驻工地,重新启动核四工程。喧闹了一百多天的核四争议终于落幕。
22日 台“行政院主计处”统计显示,1月份失业率升至3.35%,失业人数升至32.9万人,打破历史最高纪录。
3月
;6日 台“行政院长”张俊雄提出“8100亿元启动建设新方案”专案报告,以扩大内需,创造就业机会,主要内容包括建设台湾为“绿色台湾”、“活力台湾”、“速度台湾”、“优质台湾”、“魅力台湾”等五大建设新方向。
14日 陈水扁表示,台当局未来的“施政”方向是“三大优先”,即投资优先、经济优先、台湾优先。
18日 台湾第三核电厂超高压输电线路跳闸,全厂进入第三类,级紧急事故。这是台核电厂22年来发生的最严重事故。
23日 台“行政院主计处”发布统计指出 ,2月份失业率窜升至3.73%,“基
层劳工失业率”首度突破4%,达4.74%。
4月
3日 台湾一民间机构公布最新失业率调查显示,岛内失业率已经高达8.4,,远超过当局统计的数字。
7日 陈水扁召集高层财经会议,针对“改善投资环境”、“解决当前失业问题”及“因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三大议题达成多项共识。
20日 台“中华经济研究院”将台湾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大幅下调为4.57%,而第一季度的增长率仅 为3.69%,几乎下滑到与东亚金融危机后期同样的低水准。
23日 台“经济部投审会”发布统计指出,今年第一季外商来台投资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21.54%,创下近两年单季最大衰幅。外商投资以批发零售业占27.2%居冠,其他依序为电子电器制造业占22.7%、金融保险业占21.8%。
台“行政院主计处”发布3月份失业统计指出,3月失业率续升至3.89%失业人数达38万人,两项数字都再创新高。今年第一季就业人数也出现10年来首度负成长,累计减少的就业机会达17余万人,减幅之大,前所未见。 & nbsp; 30日 台“行政院长”张俊雄针对当前失业问题提出五大对策,主要内容包括:“扩大公共投资提振景气方案”创造就业、刺激民间投资与消费间接创造就业机会、强化职业训练、提高劳动市场调节功能、提供失业者相关协助措施。
5月
8日 台“财政部”公布四月份海关进出口贸易概况,出口值为108.7亿美元、进口值为105.1亿美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减少11.3%及13.5%。
8日 全台“工业发展会议”闭幕。会议主要结论有:工业应继续 全面升级,提升产业发展环境,落实“市场潜力大、发展潜力大、技术层次高、污染程度低、能源依赖低”的制造业发展方向,将台湾建设成“新兴产业的沃土、成长产业的扩张基地、传统产业的全球经营总部以及网路连结的全球运筹中心”。
10日 台“财政部”宣布吸引外资三项措施:放宽外国专业投资机构投入岛内金融市场的资格条件,加强海内外招商活动,建立与摩根史坦利指数(MSCI)、伦敦金融邮报指数(FTSE)等国际指数公司的沟通管道。
12日 位于台北县汐止市的“东方科学园区”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园区内二百多
家高科技厂商 受波及,经济损失超过60亿元。
14日 台“经济部投资业务处”指出,根据香港政治经济风险评估顾问公司甫出炉的“2001年商业环境报告”显示,台湾的“经济活力”指标,由去年的榜首滑落到第4名,名列祖国大陆、香港与新加坡之后。
21日 台北股市受“新台币汇率将贬”利空消息影响,终场大跌153点,以4958.61点作收,跌破五千点大关。
22日 台“经济部”发布统计指出,四月份外销订单金额为115.9亿美元,衰退6.63%,是自1981年建立外销订单调 查以来衰退最严重的一次。四月份工业生产指数较去年衰退5.85%,其中制造业生产指数衰退6.26%,也创下1974年以来新低。
23日 台“行政院主计处”公布四月份人力资源调查统计,四月份失业率为3.96%,创历年同月新高,隐性失业人口突破20万人。
25日 台“行政院主计处”公布经济预测,将全年经济成长率由原先预估的5.25%,大幅向下修正为4.02%,是1983年以来的最低纪录。而今年第一季经济成长率仅1.06%,是1976年以来的最低纪录。
28日 台“行政院经建会”公布四月份景气概况,景气对策信号连续第五个月呈“蓝灯”。
6月
4日 台北股市终场加权指数以4985.11点作收,再破五千点大关。台“财政部”当晚宣布三大措施提振股市:公司内部人员持股必须满六个月始得转让、放宽库藏股可在交易市场公开出售、调降证金公司股票融资利率。
6日 台“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岛内金融机构逾期放款比率为6.84%,逾放金额为9960亿元,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nbs p; 7日 台“财政部”公布五月份贸易统计,出、进口值分别为101.7亿美元及89.5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同月衰退22.6%和29.6%,双双创下1998年2月、1999年3月以来单月最大衰退幅度。
22日 台“经济部”发布统计指出,五月份的外销订单较去年同月减少13.96%,创下1981年以来的最大衰幅;五月份制造业生产衰退9.91%,再次刷新1975年“石油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
“行政院主计处”发布的统计显示,五月份失业率达4.22%,创历年新高。
&nb sp; 26日 台“立法院”临时会三读通过喧嚷多时的“金融六法”,包括“金融控股公司法”、“金融重建基金设置管理条例草案”、“加值型及非加值型营业税法修正案”、“保险法部分条文修正案”、“票券金融管理法”、“存款保险条例部分条文修正案”。
27日 “行政院经建会”公布五月份景气概况,景气对策信号连续6个月出现“蓝灯”,综合判断分数仍维持9分的最低水准。
7月
8日 台召开“经济发展咨询委员会”首次筹备会议,确定5大讨论议题,包括:加速产 业升级、开创新兴产业;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投资;推动财政改革、提升金融效能;促进就业、健全社会福利;促进两岸经贸交流、根留台湾。
10日 台“财政部”公布6月份海关进出口贸易概况,出口值为103.4亿美元、进口值为86.5亿美元,分别较去年同期衰退16.6%及25.2%。累计今年上半年,出口值为630.2亿美元、进口值564.6亿美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减少10.8%及16.9%。
11日 新台币汇率贬破35元关卡,终场以35.05元兑一美元收盘,创下近14年来的新低价位。
13日 台“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公布最新经济成长率预估值,将今年岛内实质生产毛额(,,,)成长率由原先预测的5.21%,大幅向下修正为2.38%,创下1975年以来的最低纪录。
18日 尽管台“财政部”出台多项利多措施,但台北股市持续探底,终场加权指数重挫152.12点,以4219.89点作收,创下1993年11月以来的新低。
20日 台“中华经济研究院”公布最新经济形势预测,将今年经济成长率预测值由四月份预测的4.57%,大幅下修为2.22%,是1974年以来的最低。
22日 “总统府经济发展咨询委员会”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召开首次预备会议。陈水扁亲自主持会议并宣示决心落实经济优先、投资优先、台湾优先,全民一起拚经济。
23日 台“行政院主计处”发布六月份失业率为4.51%,失业人数达44.2万人;广义失业率为6.48%,广义失业人数已达64.9万人,悉创下历史新高。
23日 “经济部统计处”公布六月份外销订单仅111.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衰退19.92%,创20年来最大跌幅;六月份工业生产也较去年同期衰退11 .27%,创1974
年石油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
24日 台湾经济研究院公布最新经济预测,将经济增长率预测值由先前的4.75%调降为2.07%,较日前“中央研究院”预测的2.38%、“中华经济研究院”预测的2.22%更悲观。
24日 台北股市投资人信心溃散,终场加权指数大跌111.16点,以4047点作收,再创1993年以来新低。
25日 国际信用评等机构——美国标准普尔公司发表对台湾的信用评等报告,台湾长期信用评等首度遭调降,由AA,降为AA。标 准普尔报告指出,调降台湾信用评等,主要是考虑台湾目前的经济情况、预算赤字、政府公共债务及银行体系等问题。
30日 “桃芝”台风袭击台岛,造成100人死亡,114人失踪,189人受伤,农业损失逾44亿元。
8月
8日 台“财政部”公布七月出进口贸易统计,受经济景气持续低迷的影响,七月份出、进口值分别为97.2 亿美元及91.8亿美元,双双跌破百亿美元。出、进口值减幅分别是28.4%和31.8%,双双创下1976年以来最大衰退幅度。 ; 9日 根据财团法人“资策会资讯市场情报中心(,,,)”的统计,台湾今年上半年资讯硬体产品产值为171.2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13%。“资讯市场情报中心”也第三度下修今年资讯产品产值预估值为377.14亿美元,较去年下滑8.4%。这将是台湾资讯工业产值首度出现负成长。
15日 台“行政院”通过“2002年度中央政府总预算案”,其中岁入为13407亿元,年增率负增长3.9%;岁出为15993亿元。岁入、岁出相差2586亿元。
17日 台“行政院主计处”发 布最新经济情势,将第二季经济成长率由上次预估的3.26%,下修为负增长2.35%,创下1975年第二季以来首次“负成长”;而全年经济成长率也由预估的4.02%,下修为负0.37%,是1952年有经济成长率统计以来的首次负成长。
20日 台“财政部金融局”公布统计显示,今年6月底止,岛内全体银行的逾期放款比率为7.44%,逾放金额达1兆零623亿元,均创历史新高纪录。
22日 台“经济部”发布七月份外销接单统计,订单金额续减为108亿美元,较
去年同月大幅减少16.8%。
23日 台“行政院主计处”公布统计,七月份失业率达4.92%,失业人数为48.5万人,广义失业人口70万人,波及人口数达110.6万人,均再创历史新高。
27日 台“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公布7月份景气概况,景气对策信号连续第8个月为“蓝灯”。7月份制造业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减少15.3%。
30日 台“行政院”宣布,调整2002年度台北市、高雄市的统筹分配税款分配比例,台北市由74%调降为71.48%,高雄市由26%调升为28.52%。
9月
7日 台“财政部”公布8月份进口值为76.9亿美元,出口值94.5亿美元,分别较去年同月衰退36.5%和25.8%,同时分别创下历年单月最大和次大减幅。
13日 受美国遭袭事件的影响,台北股市终场加权指数重挫224.44点,以3952.49点作收,跌破4000点大关,创下1993年10月以来的新低点。
15日 台“行政院秘书长”邱义仁、“财政部长”颜庆章、“金融局长”王耀兴等召开联合记者会,宣布完成对岛内35家基层金融机构的 全部接管工作。
17日 “纳莉”台风重创台湾北部地区,造成85人死亡、15人失踪、2百余人轻重伤,全省农业损失超过20亿元。
18日 台湾WTO入会工作小组在日内瓦召开第十一次工作小组会议,完成入会文件采认。
25日 台北股市终场大盘以3493点作收,指数跌破3500点。
24日 “行政院主计处”统计,八月份失业率为5.17%,广义失业率达7.16%,皆创历史单月新高。
27日 “行政院经建会”发布八月份景气对策信号连续第9个月为“蓝灯”。
10月
3日 台“中央银行”祭出历史上最大强力降息措施,同步调降存款准备率、重
贴现率、担保放款融通利率、短期融通利率、银行准备金乙户利率、外币存款准备率等。
8日 台“财政部”公布九月份进出口贸易统计,出、进口分别衰退42.5%和40.4%,双创历史最大减幅。
18日 世界经济论坛发表2001年度全球竞 争力报告,台湾的成长竞争力指数全球排名第七,当前竞争力指数仍维持第21位。
27日 台“经建会”发布九月份景气概况,景气对策信号连续第10个月呈代表衰退的“蓝灯”。
11月
11日 第四届,,,部长会议审查通过台湾入会案。
14日 美国传统基金会及华尔街日报公布“二??二年全球经济自由度”报告,台湾排名由去年的第20名大幅跌落至第29名,为历年最差。
23日 台“行政院主计处”公布10月份失业率达5.33%,再创历史新高。
27日 台“行政院经建会”公布10月份景气对策信号连续第11个呈现代表景气衰退的“蓝灯”。
12月
18日 国际货币基金(,,,)公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估台湾经济今年衰退2.2%,明年有0.7%的增长。
21日 台“经济部”发布统计指出,11月份台湾的外销订单金额117.9亿美元,较上年同月减少11.15%;11月 份岛内制造业生产指数也较上年同月减少6.78%。
24日 台“行政院主计处”公布11月份失业率达5.28%。累计前11月工厂关歇业家数达4513家,比去年同期增加5%,因关厂歇业导致的失业人数持续增加。
25日 台“经济部”公告第二阶段油品开放时程,所有油品即日起全面开放进口,岛内油品由中油、台塑两家寡占的局面将打破,从而迈入“油品自由化”时代。
26日 “讨论”长达十年之久、攸关全台780余万劳工退休权益的“劳工退休金修正条例”获“行政院”通过 ,劳工退休金给付制度将大幅修正为“三轨并行制”。
26日 由于日圆贬压沉重,新台币汇率持续走贬,终场以35.096元兑一美元作收,为1987年以来的新低价位。新台币连续十个交易日走贬,共贬值6.41角。
http://www.chinataiwan.org/dsj/jjdsj/200512/t20051215_220662.htm
2002年台湾经济大事记
时间:2005-12-15 16:42 来源:
1月
1日 台湾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岛内多项财税措施相应做出了调整,实施了半个多世纪的烟酒专卖制度正式取消,开放私营企业进口石油产品。
2日 台湾证券市场建立兴柜股票买卖制度,证券买卖形成三大市场。当天共有107家公司股票挂牌。
4日 台“立法院”三读通过“促进产业升级条例”修正案,为促进企业合并与设立营运总部,免除相应的证交税与营业税等多项税负。15日,再通过“企业并 购法”修正案,进一步简化企业相互间兼并重组的行政程序。
22日 台“环境保护署”宣布工业区设立工厂可有条件免除实施相关的环境评估。
2月
6日 台举行第三代行动通讯执照招标,计由致远(远传)、联邦、台湾大哥大、中华电信及亚太行动宽频(东森)共5家企业得标,总标金为488.99亿元台币。
19日 台“证券暨期货管理委员会”发布实施股票上市柜公司需设立独立董监事制度。
3月
11日 台“经建会”通过两年内传统产业扩充投资可享受五年免税的优惠。
25日 台“经济部工业局”开始受理企业申请设立营运总部。
27日 台第一银行公开标售价值130亿元台币的不良债权,此为台金融机构第一次标售不良债权。
4月
12日 台“经建会”通过“国际物流配销中心奖励实施办法”( 草案),对在台设立一定规模的国际物流配销中心,予以免征营业事业所得税的优惠。该办法于7月19日公布实施。
17日 台“行政院”通过“企业营运总部推动方案”,给予在台设立营运总部的企业,其海外子公司汇回权利金、研发管理服务费、投资收益等收益免缴营所税的优惠。6月12日实施相关租税奖励办法。
30日 美国公布贸易法特别301条款检讨名单,台以所谓保护智慧财产权不力为由再次被列入“优先观察”名单。
5月
1日 台“行政院”通过“工业区土地006688优惠出租措施”,提供承租工业区土地厂商前两年免租金,三、四年采审定租金6折,第五、六年采审定租金8折,第七年回复审定租金的优惠措施,为期三年。
8日 台“行政院”通过“挑战2008——六年发展重点计划”,以“迈向绿色矽岛”为目标,提出10项投资计划,总规模将达21900万亿元新台币,重点建设两兆双星产业。
17日台“行政院”通过“加强数位内容产业发展推动方案”,预计到2006年岛内相关产值可达到3700亿元台币。 &nb sp; 25日 台“中华航空公司”一架由台北飞香港的客机在澎湖海域失事坠海,机上225人全部遇难。
本月 岛内由于久旱不雨出现严重水荒,全台各地区先后实施限水措施,岛内产业包括高科技产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6月
7日 台“立法院”通过“电信法”修正案,将外资对所谓“第一类”电信事业的持股比例上限放宽到49%。
11日 在岛内高科技产业具有重要影响的台湾积体电 路公司董事长张忠谋公开表示,台湾缺乏国际化的政策及教育制度,限制了经济发展,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接
近极限,将出现长期的停滞不前。
20日 台“立法院”通过“金融资产证券化条例”。允许金融机构将贷款债权以证券形式向投资人销售,以提高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27日 台“中央银行”调降贴放利率各0.25%。
7月
1日 台“中央银行”开始发行2000元新台币钞券,并回收部分旧钞券。 &nb sp; 1日 台《经济日报》公布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4%的受访企业对台当局在经济上的表现表示不满意。
27日 台第二批整顿基层金融机构,中南部7家经营不善的农会信用部被并入“土地银行”与“合作金库”。
8月
12日 台国泰金融控股公司与世华银行宣布达成合并协议,总交易值为1164亿元台币,成为台历来最大的并购案。
21日 陈水扁提出所谓金融改革“二五 八计划”,即在二年内逐步把岛内整体金融机构的呆坏帐比率降到5%以下,同时把资本适足比率提升到8%以上的国际标准。
22日 台“经建会”召开协调会议,同意私营工业区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申请成为加工出口区,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
23日 台“财政部长”李庸三表示,“金融重建基金”将再追加9,100亿元台币,加计目前已有1,400亿元规模,合计总规模将达1万零500亿元。
24日 陈水扁召集台当局高层人士在大溪别墅召开经济会议,就振兴岛内经济做出10项决 议,提出所谓“投资优先、经济优先、台湾优先、投资台湾优先”。
9月
2日 台“经建会”通过“中部科学园区台中基地及云林基地”计划,计划设立中部科学园区,开发总面积为402公顷,到2004年初开始招商。
9日 台“财政部长”李庸三宣布将对农渔会信用部实施三级的分级业务管理措施,依其呆坏账比率高低,采取不同业务限制措施,不但限制其存、放款业务,且不得
新设信用部分部。
25日 台“行政院” 通过“自由贸易港区设置管理条例”(草案),将在岛内择点设置自由贸易港区,货物在区内享受免税费自由流通。
10月
1日 台当局制定“振兴产业新投资兆元优惠融资计划”,总金额为1万3千亿元台币。
28日 台“经建会”通过“投资台湾优先具体方案”(草案),提出降低用地取得成本、增加资金取得管道、调整租税优惠等多项措施以达成未来5年内每年重大投资金额在1万2千亿元台币以上的目标。
11 月
1日 台报报道,台“工业局”选定纳米技术应用、半导体精密设备、数位内容、智慧财产技术等十项新兴产业。
11日 台“中央银行”调降贴放利率各0.25%,这是2000年底以来第14次降息,导致岛内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普遍跌破2%,过低的利率使岛内保险业等行业出现严重的经营困境。
17日 陈水扁直接下令暂停实施农渔会信用部分级管理措施暂缓实施,20日并严词指责台财金负责官员,迫使台“财政部长”李庸三与“农委会主委”范振宗辞职下台。陈水扁此举在 民进党引起极大的思想混乱。23日全岛仍有10万左右的农渔民到台北市街头游行,要求建立新的农业金融体制。此事件标志着2002年台当局重点推动的金融体制改革已以失败告终。
30日 台召开专门的“农业金融会议”,讨论农业金融体制调整与改革问题,但并没有得出明确结论。关于设立农业金库的问题因社会各界反映不一,利弊难以权衡而仍然无法解决。
本月 由于取消烟酒专卖,以及米酒价格过高,岛内多次发生因劣质米酒死伤人员事件,引起消费者恐慌。
12月
3日 台新任“财政部长”林全重申“任内不加税”,至此台当局面临的日益迫切
的财政困窘与财政改革问题,再次陷入僵局。
9日 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所谓“公共服务工作推动计划”及“扩大公共建设计划”,计划投入700亿元台币促进经济发展,解决失业问题。
本年下半年 由于石油产品开放自由进口,岛内以“中油”、台塑与和桐三大供油系统为争取更多的加油站加盟,保障油品销售渠道,多次掀起竞相降价与赠送礼品潮。
http://www.chinataiwan.org/dsj/jjdsj/200512/t20051215_220670.htm
2003年台湾经济大事记
时间:2005-12-15 16:49 来源:
1月
2日 第一金融控股公司成立,是为台湾第14家金融控股公司。
7日 台“立法院”通过“促进产业升级条例”修正案,自2002年元旦起制造业新增投资可享5年免税,科学工业可免关税及营业税。
20日 股票选择期权商品在台湾期货交易所挂牌上市。
2月
6日 台“行政院”成立“美伊情势财政因应小组”,召集人林信义称,为稳定岛
内股市汇市将可动用外汇存底及“国安基金”。
12日 台“行政院”通过修正侨外投资负面表列,放宽外资投资岛内不动产开发、租赁及买卖限制。
16日 台正式开始执行限用塑胶袋政策。
20日 台成立“证券投资人及期货交易人保护中心”。
27日 台“证期会”宣布开放外资可以公开收购上市、上柜及兴柜公司股票。
3月
1日 台“中央银行”首度对金融控股公司展开例行性金融业务检查。
4日台“经济部”旱灾紧急应变小组决定自6日起北部县市及澎湖地区实施第一阶段限水,即离峰时段降低管压供水。
21日 台“经济部”成立“紧急时期石油处置委员会”,以应付伊拉克战争时期石油供应问题。
4月
1日 台“财政部”将携带外币出入境的申报标准由5000美元提高为1万美元。
3日 台“行政院”通过官有非公 用土地供厂商租用之优惠措施方案,自4月底受理申请,租用厂商可享受“三免五减半”,即头三年免税,第四年起5年内租税减半。
21日 台国泰银行与世华银行签订合并契约。
22日 台“交通部”通过非典时期重要旅行业纾困方案,凡旅行业、旅馆业等产业现有贷款本金得展延三年,但利息照缴;并由“观光局”提供利息补贴专案贷款,为期一年,年息4%。
25日 台重要的半导体制造集团茂矽陷入财务危机,宣告到期的公司债无钱偿还。
30日 台“外贸协会”宣布预定6月2日开幕的“台北国际电脑展”因厂商参展意愿低而延期,这是台首次以非典疫情严重而宣布延展的大型国际商展。
5月
2日 台“行政院”宣布,凡接获卫生单位居家隔离的劳工,隔离期间一律以公假计算,雇主必须照常给薪。
同日 台“立法院”通过“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防治及纾困暂行条例”,决定编列500亿元新台币作为防非典特别预算。
6日 台“行政院”批准协助受非典影响行业的纾困措施,补贴旅行业纾困贷款利息;协助受影响企业筹集营运资金。
8日 世界卫生组织因非典疫情蔓延,宣布把台湾列入旅游警告名单。
9日 台“金融局”与银行公会宣布2月底前缴息正常企业的贷款得展延一年,并
免除授信人员办理纾困案的行政责任。
20日 台“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长”施燕称:“央行将密切注意通货紧缩的风险。”这是台“央行”首度承认台湾有通货紧缩的风险。
22日 陈水扁宣布任命国民党副主席萧万长担任“总统经济顾问小组”召集人,负责制定振兴台湾经济的对策建议。
29日 惠誉信用评等公司宣布,台湾长期外币主权评等维持“A+”不变,本币评等为“AA”,评等结果为“稳定”。
6月
5日 台“立法院”通过本年台当局“追加预算案”,增加577亿元新台币扩大公共建设计划预算及200亿元新台币扩大公共服务计划预算。岁入岁出共短差423亿元新台币将以举债支应。
10日 台“财政部”发布实施银行分级管理措施,呆坏帐比率未超过2.5%的银行可享受多项业务申请优惠。
12日 微软台湾分公司宣布在台成立“微软技术中心”。
17日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解除台湾的旅游警告。
18日 台“行政院”通过后非典时期台湾重建计划草案,提出动用576亿元新台币,实现2004年底达成经济增长率超过4%、失业率降到4.5%以下的目标。
27日 台“中央银行”宣布调降贴现利率各1码,再创历史新低水平。
30日 台“行政院”批准外资即日起参与有价证券借贷制度。
7月
1日 台湾三大重要官营金融机构台湾银行、土地银行与“中央信托局”完成改制公司,为实现民营化第一步。
5日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即日起将台湾自非典感染区除名。
7日 陈水扁宣布在近期内将放宽外资投资台证券市场的限制。
9日 台“立法院”通过不动产证券化条例,不动产可细分为较小单位,并发行有
价证券给予投资人,并免征证交税,增加不动产流动性与筹资管道。
10日 台“立法院”通过金 融监督管理委员会组织法、农业金融法及自由贸易港区设置管理条例。
17日 台“中央银行”宣布解除岛内投信业者申请海外基金募集总额度限制。
8月
13日 台湾工业银行宣布推出台第一件不动产证券化商品,以嘉新水泥所属的万国商业大楼作为 证券化标的,期间七年。
21日 台与巴拿马签署自由贸易协定,预定自2004年元旦起生效,这是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第一个正式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
22日 台“行政院”批准增拨2800亿元新台币继续提供优惠购屋专案贷款。
26日 台“财政部”宣布开放银行以避险为目的从事期货交易。
28日 台“财政部”发布“金融资产证券化施行细则”。
9月
1日 台“行政院”决定增拨3500亿元办理传统产业专案贷款暨信用保证专案,使总额度增加到1万4千亿元新台币,并延长办理期限一年。
10日 陈水扁在台“工商协进会”会员大会上称,“我们的苦日子已经过去了”,引起岛内不同反响。
12日 台当局宣布开放外资持有上市上柜公司股票,可以申请发行海外存托凭证,并删除投资分户规定。
10月
4日 国民党主席连战为2004年“总统”选举提出“四五六”财经政策目标,即将岛内失业率降到4%以下,年经济增长率恢复到5%以上,以及六年内达成预算平衡。
20日 台“行政院”召开为期3天的国际招商大会,台当局宣称有来自35个国家的工商界人士689人与会,确定及承诺的投资总金额达1380亿元新台币。但实际成效却受到各界质疑。
23日 台66线东西向快速公路观音大溪线 正式通车,成为台第一条全线完工通车的东西向快速公路。
11月
1日 1000多名台湾烟酒公司员工赴“财政部”,抗议当局民营化措施是“扩大失业、变卖公产、图利财团”。
5日 长荣集团总裁张荣发公开批评陈水扁“只关心能否连任”,不重 视岛内经济发展,当局“根本没有海运政策”。
14日 号称世界第一高的台北101大楼基本完工,设于裙楼部分的购物中心开业,当天估计进入参观购物的人数高达25万人次。
24日 台“行政院”宣布“五年五千亿元新十大建设”计划,其中交通建设相关经费占一半以上,声称要让台湾国际竞争力“确保亚洲第一、进军世界三强”。
12月
4日 台湾知名企业家、英业达电脑公司副董事长温世仁因脑溢血病逝。
10日 陈水扁提出“三四五”“总统”选举财经政策目标,要在2006年达成研发经费占台GDP3%以上;2005年将失业率降到5%以下,2004年经济增长率突破5%。
30日 陈水扁参加台创投业年终餐会,称将放宽保险与金控业者投资创投的门槛,同时协调当局掌握的邮政、劳保与劳退三大基金投入创投,并把服务业列入创投业投资标的范畴,以解决创投资金募集与投资中遇到的障碍。
30日 台公布岛内房地产业第三季的景气指数,显现代表稳定的绿灯,此为四年半来的首次,显示岛内房地产业进入一个较稳定的复苏阶段。
http://www.chinataiwan.org/dsj/jjdsj/200512/t20051215_220673.htm
2004年台湾经济大事记
时间:2005-12-15 16:58 来源:
1月
6日 台“立法院”通过“土地税法修正案”,将土地增值税减半征收措施实施期限延长一年。
13日 台“立法院”通过“银行法”、“金融控股公司法”、“票券金融管理法”、“信托业法”、“信用合作社法”及“保险法”修正案。
13日,台“立法院”通过“2004年度总预算”,支出确定为15915亿元新台币,较去年增加2.6%;收入13347亿元新台币。
15日,岛内各地从中南部地区开始出现家禽禽流感大量流行,当局被迫采取措施严格扑杀染病鸡场。直到3月底岛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形势才告缓解。
2月
8日,台报报道,台官方统计,在台设立营运总部的企业已达179家。
16日,台“中央银行”宣布即日起开放岛内投信投顾业、信托业进行代操业务海外投资时,可直接向银行办理结汇。
17日,台“财政部”宣布大幅开放银行办理衍生性金融商品业务限制,除负面表列项目外,其 余都不必再逐案报准。
3月
4日,台五大液晶面板生产厂商-广辉公司动工兴建第六代面板生产厂,预计总投资额达800亿元新台币。
9日,台“金融局”公告开放商业银行投资信用评等达到一定等级以上的私募有价证券及兴柜公司股票。
4月
7日,台“中央银行”宣布,即日起外商在台分公司只要出具财报文件,不须等到办理所得税结算核定后,就能将盈余资金汇回境外母公司,结汇作业程序将因此缩短1到2个月。
13日,台“立法院”三读通过修正“关税法”,扩大免税及退税适用范围,简 化“通关”程序。
17日,台“财政部保险司”公告“保险业资产评估及逾期放款催收款呆帐处理办法”,自2005年7月1日起实施。
20日,台“中华开发金融控股公司”召开董事会,由官方指派的陈木在出任董事长,中信集团取得总经理与主要子公司“中华开发工业银行”董事长职务。至此半年多的公司主导权争夺战正式告终,原董事长陈敏薰宣告退出。
5月
4日,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公布2004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台湾整体竞争力排名由去年的第17名进步至第12名。
20日,台“行政院”改组,新任“经济部长”何美玥,“经建会主委”胡胜正,“财政部长”林全留任。
21日,台第一颗自主遥测卫星“中华卫星二号”在美国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由美国火箭携带发射成功。
30日,台“行政院”核定增拨3000亿元新台币续办优惠购屋专案贷款,补贴利率则减为0.125%。
6月
11日,台“立法院”通过“劳工退休金条例”,将采个人账户年金制、年金保险制双轨并行,退休账户为可携式,劳工依新制转换工作可累计年资,而雇主提拨率则确定为6%。条例将于2005年7月实施。
11日,台“立法院”通过“扩大公共建设投资特别条例”,授权“行政院”于今后五年内以5000亿元新台币为上限编制“特别预算”,进行10项公共建设项目。
15日,许文龙辞去奇美公司董事长职务,改任奇美集团总 裁。
15日,台生产半导体材料的博达科技公司因无法偿还将于17日到期的29.8亿元新台币公司债,向台北士林地方法院声请重整,爆发公司经营层弊端。
17日,台“行政院长”游锡堃称,将积极对东南亚国家展开“策略联盟布局”,将会以专案方式协助岛内厂商赴东南亚辟建工业区。
7月
1日,台“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首任“主委”龚照胜,原属“财政部”的“金融局”、“保险司”、“证期会”改隶该机构,并分别改名为“银行局”、“保险局”及“证期局”。
2日,“蒲公英”(台称“敏督利”)台风过境台湾,在中南部造成严重灾情,台当局初估重建工作约需耗资新台币264亿元。
14日,高雄市发行三年期100亿元新台币公债,首次采用浮动利率定价。
8月
3日,台“金管会”决定从2006年起三年分阶段实施股票上市上柜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制度,以落实公司治理。
1 8日,美国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指数公司(MSCI)将台股在亚太区除日本外指数所占权数由9.02%调升至9.03%。
20日,台“主计处”确认2003年台年经济增长率为3.31%。
30日,岛内第三大光碟片生产厂商-讯碟公司创办人吕学仁召开记者会,承认公司上半年财务转投资损失高达432亿元新台币,宣布辞去公司董事长职位,并向公众道歉。
9月
1日,台“驻韩国代表”李在方与韩国驻台代表黄龙植在台北市签署“台韩双边航空运输定期航线协定”,宣布恢复双方间断航12年的航线。
15日,台皇统科技公司董事长李皇葵公开承认作假帐,四年来透过虚设行号将公司业绩扩大37亿元。
16日,台北宜高速公路中最艰难的工程-雪山隧道全线贯通。
30日,在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连续三次宣布调高利率后,台“中央银行”决定调升利率一码(0.25个百分点),岛内持续多年的低利率时期宣告终结。
9月底,在岛内开始出现原产美洲的“红火蚁”危害。
10月
14日,台“公平交易委员会”宣布岛内“中油”及台塑石化多次同步调涨油价,违反“公平交易法”,各处新台币650万元罚款。两公司表示不服提出行政诉愿。
20日,台“总统经济顾问小组”提出岛内金融控股公司与液晶面板生产厂商家数过多,难以形成经济规模与竞争力,建议当局采取措施推动相互间进行合并。
11月
29日,中断5年的“台美贸易投资架构协定(TIFA)”会议在美国召开,会议首次提升至“次长级”层次,台由“经济部政务次长”陈瑞隆赴会。
30日,美国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指数公司(MSCI)又将台股在其所编各项指数的权重由0.55调高至0.75。
11月底,台产水果柳丁爆发因丰收而价格暴跌与大量积压的现象,台当局采取紧急措施推销予以缓解。
12月
1日,新台币兑美元汇率升破32元兑一美元关卡。
3日,“南玛都”台风在台湾登陆,在东部花莲县某地出现单日降水907
毫米的纪录,岛内经济损失达8亿元新台币。这是有气象记载以来台风第一次冬季在台登陆。
3日,岛内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正式动工兴建。
5日,陈水扁在“立委”选举造势活动中提出,岛内官营事业中带“中国”、“中华”的名字将“正名”,改以“台湾”代替。由于此举牵涉到庞大的经济商业利益,在岛内受到了在野党与工商界的 广泛质疑。
8日,联想集团宣布出资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在岛内的电脑制造业中产生了强烈震动。
9日,岛内2000年因严重经营弊端造成巨额亏损的中兴银行举行标售,联邦银行以超过71亿元新台币的出价得标,创下了台第一家商业银行被出售的纪录。
30日,台“中央银行”宣布调升各指标利率半码(0 .125百分点),同时改变货币定义,将货币供给量年增长率目标区提高一个百分点。
http://www.chinataiwan.org/dsj/jjdsj/200512/t20051215_220676.htm
2005年台湾经济大事记
时间:2006-02-10 16:41 来源:
1月
6日 台民航业者赴北京协商春节包机
台北市航空运输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乐大信和总干事苏贤荣至北京,和大陆民航
业者就春节包机进行直接协商。
8日 两岸就春节包机技术性问题原则达成共识
台北巿航空运输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乐大信,与大陆民航总局台办主任浦照洲在澳门对春节包机技术性问题原则达成共识。
9日 国民党代表团赴北京谈春节包机
国民党“包机协商团”赴北京。台“陆委会主委”吴钊燮称未来希望能推动“货运包机”。
10日 台“陆委会”称春节包机必须经正式协商
12日 台当局表示对春节包机“乐观其成”
15日 两岸代表在澳门就两岸双向春节包机协商达成共识。29日,两岸首度“双向、对飞、不中停”包机正式启航,2月20日结束。
16日 吴钊燮称春节包机可消减“两岸紧张”
18日 陈水扁称“包机协商”是“两岸正常化起点”
27日 联合国估计台湾今年经济增长率为4.25%
据联合国在纽约及日内瓦同步发表的“2005年世界经济情势与展望”报告估计,台湾的经济增长率估计为4.25%,低于香港的6%,新加坡的5.5%与韩国的4.5%。不过,台“行政院经建会”预估台湾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为5%,台湾“经济研究院”的预估数字为4.67%。
29日 两岸春节包机同时起飞
台湾华航原定1月29日清晨4时35分自台北起飞的台商春节包机,24日决定延至29日上午8时起飞。同一时间,中国国际航空以及海南航空也将从北京机场起飞,形成两岸春节包机同时起飞的景象。日前,台“交通部民航局”已收到长荣航空、“中华航空”、立荣航空、华信航空、上海航空、厦门航空、东方航空以及南方航空等两岸8家航空公司的春节包机申请案,但只长荣及华航两家的申请得以核准。两岸首度“双向、对飞、不中停”包机正式启航。国际媒体形容,这是两岸56年以来所进行的第一次包机对飞的历史性时刻。
2月
13日 台民众不看好岛内经济
据《中国时报》最新完成的春节民意调查发现,民众对经济形势的看法已从乐观转为保守,大家对失业保持高度的危机意识,40%的人忧心自己或家人会面临失业问题,27%的人对经济前景感到忧虑,只有25%的受访者认为新的一年经济会好转。
14日 台商春节包机节后复飞
16日 陈水扁称要继续推动两岸货运便捷化
18日 谢长廷提出三大财经施政重点
“行政院长”谢长廷指示“财经部会”以“提升国民所得至一万五千美元、提高股市投资价值及降低失业率至4,以下”,作为今年三大财经施政重点。具体将致力推动BOT,让民间投入实际金额达新台币400亿元,并促成高达新台币5000亿元的台塑大炼钢厂及中油石化园区二者在今年投入金额达七、八百亿元,使经济成长率保5%。
19日 台当局与巴拉圭洽谈FTA受阻
26日 台“农委会”宣称两岸农业政策短期内不变动
3月
4日 台“经济部长”何美玥称西进项目不会紧缩只可能放缓
15日 谢长廷称“暂缓两岸货运便捷化及产业来往等议题”
17日 台湾对大陆出口依存度创25.8%的历史新高
23日 台失业率再度攀升
台“主计处”称,受农历春节后转换工作者增加及临时性工作结束的影响,岛内二月份失业人数为44.1万人,较上月增加2.2万人,失业率达到4.28%,是过去十二个月来的首度攀升。
24日 台制造业生产出现负增长
受到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新台币升使出口厂商获利减少等因素影响,台“经济部”预测,今年三月份制造业生产将延续二月的衰退走势,预计工业生产指数可能再出现负增长,同时第一季生产面表现也将较预期减缓。
27日 奇美创办人许文龙表达“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立场
28日 谢长廷称继续实行“积极开放、有效管理”政策
“行政院长”谢长廷称,台当局能够理解岛内企业在大陆投资经营的辛苦,但两岸政策有既定方向,不会因个别企业而改变,现行“积极开放、有效管理”的原则也不会紧缩。谢长廷强调,“应该立法从宽、执行从严,两岸经贸政策确实有检讨、松绑必要,一些政治敏感度不高的科技合作是两岸目前可加强的项目。”
30日 吴钊燮称仍将积极推动货运包机
30日 **林与江丙坤会谈达成十点共识
国台办主任**林与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工作性会谈,双方达成十点共识:一、关于两岸节日包机常态化,以及货运包机便捷化,大陆持积极推动态度,国民党将继续派团磋商;二、大陆愿帮助台湾农产品销往大陆,国民党将继续派团磋商;三、有关两岸农业合作,大陆愿协助台湾农民到大陆发展,并保障台湾农民权益,国民党愿促成两岸农业合作;四、大陆同意跟台湾签署台商权益保障协议;五、大陆愿为开放大陆民众赴台旅游做准备;六、大陆正面响应,愿进一步研究开放台湾保险金融医疗运输业问题,以及信息产业标准化问题的研究及制定;七、大陆愿促成两岸媒体互派常驻;八、关于大陆对台渔工输出劳务问题,就渔工保险、工资、休息场所等,与台湾民间行业进行磋商;九、两岸民间可进行县市乡镇间交流;十、大陆愿对台湾学生在大陆求学收取与大陆学生相同学费标准,并设奖学金。台媒体称,两党首次进行正式工作性会谈,象征两岸“党对党”交互方式正式启动。
4月
5日 台当局提出应对两岸新形势的“七点共识”
陈水扁约集“总统府”、“行政院”、民进党中央及“立法院党团”高层召开会议,讨论《反分裂国家法》通过后的两岸政经新形势。陈水扁在会上表示,“国亲农业团访问大陆,这是中共的统战方式,找南部农民下手,就是要挖民进党的根”。陈并当场提出“十六字箴言”:“立场清楚、意志坚定、务实因应、理性应变”。会议最终得出“七点共识”。
月10日 “陆委会”限缩两岸文教交流
“陆委会主委”吴钊燮称,“新华社与《人民日报》两家媒体在台湾的采访报导偏重负面、极端,不利两岸交流,也无助于增进两岸了解,因此台当局决定暂时中止他们来台驻点采访”; “未来还不只新闻交流,如两岸的文教交流对增进两岸了解没有帮助,都将审慎评估,考虑剔除部分交流”。
13日 台当局提“敏感科学技术保护法”紧缩两岸科技交流
“行政院院会”通过“敏感科学技术保护法”草案,其中,将违反该法的罚款由原来“经济部”提出的1000万元新台币大幅提升为3000万元。若该草案通过,将对两岸科技交流产生负面作用。草案并规定,经公告的敏感科学技术,未经主管机关许可,不得输出或公开。违反规定者,可处7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并科3000万元以下罚款。
28日 曹兴诚批评台当局的两岸经贸政策
台湾联华电子董事长曹兴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台湾的两岸经贸政策是“假意开放,设陷管理”。
5月
5日 台当局以“货运包机”直航回应开放大陆民众赴台观光议题
6日 连战访大陆使台股狂涨123点
20日 林陵三称“开放大陆人民来台观光”须“官方参与,对等机构来谈”
22日 台“主计处”预计2005年台外贸出超将创23年来最低水平
31日 陈水扁要求三年内岛内全面增税
陈水扁在“总统经济顾问小组”会议中表示:三年内要把“国民租税负担率”提升至百分之十五,中长期目标为百分之十八;遗产及赠与税最高税率降至百分之四十;短期内调升营业税一到两个百分点。台湾目前存在税基不足,税收减免项目繁多的问题,入不敷出导致岛内财政赤字逐年扩大。
6月
2日 台湾省农会先遣团赴大陆
大陆国台办邀请台湾省农会及青果社谈零关税水果进口事宜,台湾省农会派出先遣团赴大陆与国台办接洽。台湾省农会总干事张永成表示,该会尚未获“农委会”授权,因此只先研究通关、检疫等大方向,待获得授权后再派正式的代表团前往商洽。
4日 台今年经济成长居四小龙之末
德国知名的经济预测机构IFO公布最新的世界经济调查显示,台湾今年的经济走势和民间消费将转缓,通胀率及长短期利率将上升,经济成长率约为4.1%,仍居亚洲四小龙之末。
10日 张俊雄接任海基会董事长
海基会召开董监事会,推选民进党籍不分区“立委”张俊雄为董事长,张将接续前任董事长辜振甫所遗第5届任期,至今年12月1日止。张俊雄表示,由于两岸对于“九二共识”仍有争议,两岸应以九二香港会谈的精神,搁置争议,展开平等对话协商。
13日 谢长廷宣称将启动“两岸复委托协商机制”
“行政院长”谢长廷出席“大陆台商协会联谊餐会”时宣布,台当局将委请台北市航空运输商业同业公会协助联系安排协商两岸货运包机,就“双向、对飞、不中停”模式进行规划;委请“外贸协会”协助联系安排协商台湾农产品销往大陆事宜;并透过适当组织安排协商大陆人民来台观光事宜。
14日 台权威经济机构下调岛内经济增长率
台“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公布的“2005年台湾经济形势展望之修正”中指出,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明显趋缓,台湾上半年经济的表现不如预期,因此,台2005年GDP的增长率将由去年预估的4.05%下调为3.74%,下半年的失业率预估将上升到4.2%与4.3%之间。此外,包括“行政院主计处”、“中华经济研究院”和台湾经济研究院等单位也都先后下调岛内今年GDP的经济增长率。
15日 台“陆委会”称两岸“货运包机”涉及“公权力”事项坚持“官方实质参与”的立场
16日 陈水扁称与大陆谈判水果登陆问题将坚持“一个原则、三项安排”
陈水扁称,台当局就水果登陆问题与大陆谈判将坚持“一个原则、三项安排”。“一个原则”是指台当局将全力推动台湾农产品外销,对大陆的出口将是全球行销策略的一环;“三项安排”则是:一、指定“外贸协会”作为台湾农产品外销整合的窗口,由各地农会协调产品供应,再由“贸协”负责销售到包括大陆在内的全球市场。二、台湾农产品销往大陆涉及“公权力”事项,包括检疫、关税、检验及通关等,由“陆委会”及“农委会”等相关单位组成专业谈判团队,并委请“贸协”协助安排协商事宜。三、为确保高价生鲜水果品质及运输时效,有必要加速推动包括农产品在内
的“货运便捷化方案”,就“双向、对飞、不中停”货运包机的具体安排尽速展开协商。
21日 台“农委会”对有争议海域提出搁置“主权”共同管理
24日 台湾省农会与大陆达成水果登陆共识
台湾省农会理事长刘铨忠结束与大陆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协商,低调返台。据悉,省农会此行并未与大陆签署任何协议,但双方已就产地证明和检疫问题如何认证取得共识。
26日 台财政债台高筑
“行政院主计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随着台当局债务的升高,“政府”债息支出渐趋沉重,其债息支出已占“中央政府”费用的9.1%,这一比率已经追平美国,并超越韩国、新加坡、德、法、英等工业国家。
28日 台“陆委会”计划大陆人士赴台全面按指纹
台“陆委会”计划将大陆人士赴台需按捺指纹的适用对象,从团圆、居留、定居者,扩及其他人士,未来不排除将短期停留的商务、参访、观光旅客都包含在内。
7月
3日 陈水扁称台湾水果不用送到中国便宜卖
6日 台内部对台日渔业会议形成共识
为应对台日第十五次渔业会议,台“外交部”召开跨“部会”台日渔权谈判协调会议,会议达成多项共识,主要包括重申拥有钓鱼台列屿主权,但台日渔权谈判时应搁置主权专属经济海域划界争议。
25日 陈水扁称大陆开放台湾水果登陆意在助蓝赢得“大选”
26日 陈水扁称两岸经贸交流若做不好“有效管理”宁愿不再开放
29日 台当局对大陆提出水果零关税政策作出回应
台“陆委会主委”吴钊燮针对大陆商务部宣布将从8月1日起对台湾15种水果实施零关税进口表示,台当局已正式委托“外贸协会”就台湾水果销往大陆的相关事宜与大陆商谈。
29日 台日渔权谈判未达成共识
台日双方进行第十五次渔业会谈,此次会谈涉及到经济海域划定的重叠、渔业管理、渔业秩序和海洋资源等庞大议题。由于双方分歧过大,尽管历经了八小时的马拉松会谈,仍没有达成共识。
31日 台湾水果专柜在北京建立
31日 谢长廷称大陆开放台湾15项水果免税登陆措施“不合理也不会长久”
8月
1日 “陆委会”通过“大陆地区人民来台安全管理检讨报告办理情形及追踪执行管考事宜”。
15日 国民党政策会执行长曾永权率领“两岸客货包机直航访问团”来大陆访问。
9月
2日 民航总局正式批准长荣、中华、立荣与华信等4家台湾航空公司飞越大陆空域的申请。
10月
3日 “行政院”开放金门、马祖金融机构试办兑换人民币业务。
15日 “两岸客货运包机直航访问团”来大陆洽谈包机议题。
17日 陈水扁亲信、“中钢董事长”林文渊因领取巨额员工分红遭绿营“立委”抨击,被迫辞职。
21日 “主计处”公布9月台湾失业率为4.14%,是近5年同月最低水准。
22日 台湾旅游协会成立。
26日 “股市秃鹰案”完成第一波侦结,前金融检查局长李进诚辞职下台并被判刑8年,多名高官及“立委”涉案。
11月
18日 国台办与“陆委会”同步发布“2006年春节包机方案”。
12月
5日 “海基会董事长”张俊雄称,陈水扁在选举期间有关紧缩两岸关系的说法,“不是陈水扁的原意”,其最后2年半任期是“两岸发展正常关系的‘黄金时间’”,台当局将“有全盘性”两岸政策规划。(翟录)
http://www.chinataiwan.org/dsj/jjdsj/200602/t20060210_231152.htm
2006年台湾经济大事记
时间:2009-01-05 14:49 来源:中国网
1,4月
1月12日,台“立法院”通过首届“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NCC)”委员名单,
被认为是蓝营向民进党当局夺权的重要措施,也直接影响到岛内电视、电信等产业的管理体制。
1月19日,陈水扁宣布由苏贞昌取代谢长廷为台“行政院长”,25日台新旧“内阁”交接,新任“财政部长”吕桔诚,“经济部长”黄营杉。
1月27日,台新金控公司董事会通过美商新桥资本公司(Newbridge Asia IV)以私募新台币270亿元,取得18.45%的股权。
2月5日,台“经济部长”黄营杉称,将推动“南进印度”政策,引导台商全力开发印度市场,以降低对大陆的经贸依赖程度。
2月22日,台召开“能源会议”,通过“天然气事业法草案”,作为岛内天然气生产、进口与自由化的管理规范。
3月10日,台“行政院”宣布将召开“台湾经济永续成长会议”(“经续会”),于5月15、18、24日及6月16日共举办4次筹备会议,并改名为“台湾经济永续发展会议”。经续会筹备会议组由“行政院副院长”蔡英文、“立法院副院长”钟荣吉及台湾政治大学教授吴思华为共同召集人。5月22日,国民党“立院”党团决议不参加会议。
3月23日,台“金管会”针对岛内“卡奴”问题,订定“金融机构办理信用卡及现金卡业务订定差别利率应注意事项”,要求各发卡机构依持卡人的信用状况,采取利率差别定价,并定期覆核调整。
3月30日,台“中央银行”宣布调升基本利率0.125个百分点。
4月6日,台第一宗产险公司退场案举行公开标售作业,国华产险公司由台湾人寿公司得标,后者并承诺保障国华产险公司50%以上员工的一年工作权。
4月7日,台湾第一大液晶面板生产厂友达公司宣布购并广辉公司,10月1日完成合并程序,相对产品全球市占率超过韩国厂商上升到第一。
4月12日,台“行政院副院长”行政院副院长蔡英文称,“二次金改”仍是当局的政策,“踩煞车不是为了停车,而是更谨慎开车”。
4月20日,台“经济部”拟定“台商回台投资专案融资计划贷款要点”(草案),提供2000亿元新台币作为厂商资金融通选择。主要针对大陆台商返台投资,其所需的的营运周转金,或购买土地、厂房、自动化设备及人才培训等费用均可申请贷款。5月9日相关要点“经建会”相关会议审议通过,5月11日正式开办相关申贷作业。
5,8月
5月1日,台湾合作金库银行与“中国农民银行”正式合并,后者成为消失公司。
5月7日至18日,台“经济部次长”施颜祥率“2006年南亚投资及贸易访问团”访问孟加拉国与印度,团员多达100多人,此是2002年后台“经济部”为推动“南向政策”,每年派出的最大型南亚经贸访问团。据称,现场成交金额达100万美元以上,
后续一年的潜在商机亦在2000万美元以上。
5月11日,瑞士国际管理学院(IMD)发布2006年世界竞争力排名,在61个经济体中,台湾排名第18,仅比大陆第19高1名。
5月24日,台美“贸易暨投资架构协定”(TIFA)会议在台北召开,美方由贸易副代表卡伦?巴提亚主谈,这是6年来访台的美国最高级官员。
5月25日,陈水扁女婿赵建铭因涉嫌台湾土地开发投资公司股票内线交易案被收押。
5月30日,台“中央银行”发布修正“金融机构利率牌告要点”,正式取消基本放款利率制度。
6月16日台“经续会”第一阶段开始,包括预备会议及分组会议,历时一个月,由台“行政院长”苏贞昌、“立法院长”王金平及台“中华经济研究院”董事长萧万长共同主持,确定“经续会”与会代表共175人人选,并研拟各分组报告。
6月16日下午,号称世界第4长的公路隧道—雪山隧道开放通车。该隧道是北宜高速公路的关键性工程,自1988年开始进行规划设计,1991年7月开始施工。公路全长55公里,隧道占12.9公里。
6月16日,台与尼加拉瓜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这是台湾签署的第三份自由贸易协定。据此协定,15年后,台将对自尼加拉瓜97.3%进口的货品免除关税,尼加拉瓜则将开放95.1%自台进口的货品免除关税。
6月29日,台“中央银行”再度宣布调升基本利率0.125个百分点,自30日起实施。
7月1日,欧盟“电器及电子产品禁用危险物质指令”(RoHS)正式生效实施,限定电机电子产品不得含有铅、汞、镉、六价铬、PBB及PBDE等有毒物质,迫使台电子厂商耗巨资大幅调整生产制程。
7月7日,台“经济部国贸局”开始在全台就“品牌台湾”计划举行系列说明会。“品牌台湾”计划预计自2006年至2012年,具体辅导措施包括向厂商发展自有品牌推广海外市场提供新台币300亿元的贷款与信用保证,“品牌创投基金”将在第三季起投资品牌发展,并提供品牌行销管理、建立品牌鉴价制度、人才供给与培训与信息平台等辅导服务。
7月20日,台“经建会主委”胡胜正称,“二次金改”并没有喊停,只是原订今年底金控家数减半这个量化目标引发外界财团化疑虑,因此有必要重新检讨再出发。而且“二次金改”以追求金融市场效率,赴海外设分行协助台商投资为最终目标,是绝不可能喊停的。此后,“二次金改”逐渐淡出台湾当局的政策目标。
7月21日,中信银行董事长辜仲谅因在购买官股兆丰金控公司股票决策过程中,遭“金管会”指责“逾越分权负责规定”,被解职。此前,中信银行已因此被罚款1000
万元新台币。此案后被认为是台当局不当实施“二次金改”政策带来的典型后遗症之一。
7月21日,台“司法院大法官会议”裁定“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NCC)组织法中,有关委员由“立法院”政党比例选任等规定,属“违宪”,应在2008年底前失效,此举宣告蓝营企图借由“立法院”多数制衡民进党当局的尝试遭到重大挫败。
7月27、28日,台“经续会”举行全体会议,号称“获得516项共同意见,166项其他意见”。包括放宽台商投资大陆上限与两岸直航等一系列措施均改列“其他意见”。“台联”党等“**”激进分子极其不满,李登辉公开指责“经续会与财团挂钩”。
8月3日,台“最高行政法院”以“甄审程序违反平等原则”为由,判决撤销远通电收公司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ETC)标案最优申请人资格,创下岛内BOT工程案首例。台当局随后宣布改为委托远通代营已经布设完成并开通的相关系统。
8月4日,台“行政院”改组财经人事,“经济部长”由陈瑞隆升任,“金管会主委”由施俊吉接任。
8月18日,台“行政院长”苏贞昌推动所谓“大投资”、“大温暖”政策,“大投资”政策要增加投资台湾、创造就业机会;“大温暖”政策号称要“拉近岛内城乡距离、缩短贫富差距”。
8月21日,台官股兆丰金控公司所属的“中国商业银行”与“交通银行”正式合并为兆丰银行。
9,12月
9月6日,在台当局一手主导下,台湾“桃园中正国际机场”正式改名为“桃园国际机场”。
9月9日,施明德发动百万人倒扁运动,岛内经济、金融市场均面临很大的挑战。
9月25日,台“经济部长”陈瑞隆宣布,即日起“中油”公司开始实施油价浮动机制,每周依据美国西得州中级原油(,,,)调幅而动,每周二固定公布新油价,先试办到年底。
9月28日,台明基电脑公司宣布因不堪连续巨额亏损,不再增资不到一年前合并原德国西门子手机部门成立的德国子公司,后者向德国法院声请破产保护。
9月29日,台“中央银行”再度宣布调升基本利率0.125个百分点。
10月16日,台检调单位搜索中信金控公司等处,调查其在收购官股兆丰金控公司股票过程中所涉及的内线交易案,并收押了中信金控多位主管人员。事后中信金控公司副董事长辜仲谅因一直拒不返台接受调查而被通缉。
10月,台“经建会”建置的“台湾自由贸易港区”网站正式上线,为扩大国际招商,提供相关法制、申设等相关信息。
10月25日,苏贞昌召开记者会宣布“大投资”、“大温暖”计划正式启动,将投入总金额新台币11684亿元,其中新兴计划经费约3150亿元,延续计划约8534亿元。“五项套案”中,“公共建设套案”投资就占7200多亿元。
11月18日,台“半导体教父”张忠谋作为台代表出席在越南河内举行的“亚太经合会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1月24日,美资私募股权基金凯雷(Carlyle)宣布将以每股新台币39元现金公开收购全球最大封测企业日月光半导体公司;连同所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及员工认股权凭证,预计收购总额达新台币2,100亿元,将成为台湾历来金额最大的收购案。海内外媒体评论认为这项收购案具有为日月光公司绕过台当局限制赴大陆投资解套的重要作用。
12月7日,台力晶半导体公司与日本半导体厂商尔必达(Elpida)公司共同宣布未来4至5年内,在台湾中部科学园区投资设立4座12英寸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厂,投资金额4500亿元。
12月21日,台“行政院”宣布调整4家官股金融机构董事长职务,全数由亲民进党人士出任。
12月26日晚,台湾南部屏东外海发生七级强烈地震,造成台湾对外联络的海底电缆中断,并且影响到大陆及东南亚部分地区的互联网及电信联络。
12月28日,台“中央银行”再度宣布调升基本利率0.125个百分点,自29日起实施。
http://www.chinataiwan.org/dsj/jjdsj/200901/t20090105_810883.htm
范文二:【doc】台湾大事记
台湾大事记
台湾大事记
(2011年12月一2012年1月)
(2ol1年l2月)
1日鸿海集团总裁郭台铭公开出面力挺马英九,还兑现投资南台湾的 承诺.为马的选情送暖.3目,台达电董事长郑崇华也出面跟进挺马.14日,郭 台铭证实,将包机运载在大陆工作的鸿海员工回台投票.
2日海基会召开第八届董监事会议,董事长江丙坤及秘书长高孔廉都 获得续任.此外,"中钢集团"董事长邹若齐,中华电信董事长吕学锦,台湾水 泥董事长辜成允,台玻集团总裁林伯实,"总统府资政"苏起等人获聘为新任 海基会董事.
蔡英文针对两岸议题发表谈话,称可将"一中各表"纳入"台湾共识"讨 论.并主张成立"两岸对话工作小组".
3日"大选"首场电视辩论开幕.?
4日马英九在新庄体育馆举行第二次全台体育界造势大会,现场超过 万人,以前不愿出席政治场合的体坛明星纷纷为马加持,代表几乎整个体育 界已经公开"选边站".
5日周美青低调现身嘉义市,被外界视为周正式启动辅选.周辅选虽然 低调,但魅力不减,被舆论称之为"周美青现象".
民进党深入彰化县蓝营票仓展开"拔桩"行动,国民党紧急因应,蓝绿双 方上演一场"拔桩"与"固桩"的"抢人战".
6日国民党中央助讲团成立,由"副总统"萧万长担任总团长,秘书长廖 了以担任总领队,荣誉主席连战,吴伯雄,"立法院长"王金平任荣誉团长,成 员包括地方执政县市长及部分"部会"首长,不分区"立委"提名人. 蔡英文沿着"台十七线"展开为期4天的"妈祖文化之旅",意图冲破以浊 水溪为界的"北蓝南绿"政治板块.
8日蔡英文召开"抢救劳工——保障就业安全"记者会,提出4大劳工
政策,包括"首度求职青年失业津贴","政府不得雇佣派遣劳工","提高失业 给付的实际领取率"及"无薪假劳工短期津贴".
台"财政部"公布,今年财政税收前l1个月累计实征l_655万亿元(新台 币,下同).比去年同期增加l49l亿元,年增长9.9%,创历年同期第二高纪 录."财政部预估,全年税收可望超征650亿元.
国民党炒热"宇昌案",该案虽有诸多疑点未清,但在"双英"选情紧绷的 情况下.案情发展态势必将对"双英"选情产生重要影响.
10日20l2年"大选"第二场辩论即副手参选人辩论登场,吴敦义,苏嘉 全,林瑞雄三人屡有交锋,但精彩不足.
民进党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行"小猪回娘家"大型造势活动,并开始 在全台回收"小猪扑满(储钱罐)",以继续催升绿营支持者热情及募集政治献 金.
n日司法改革促进联盟成立大会在台北举行,超过20O名法界人士到 场表态挺马.岛内舆论认为.此次法界挺马会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外界一般认 为法界亲绿的印象,有利于蓝营提振士气,扩大票源.
12日美国能源部副部长丹尼尔?伯纳曼(D&nB.Poneman)赴台活动, 是l1年来访台最高阶的美国官员.
台"经建会"公布设定20l2年经济增长率为4j%,人均GDP为20649 美元,失业率4.2%.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率不超过2%.经建部门原本规划经 济增长率4.0%-4.3%的区间目标,但最后回归单一目标,以力促双引擎策略 朝激内需持续增长.
13日参加高雄市第7选区"立委"选举的国民党"立委"邱毅及第9选 区"立委"选举的陈水扁之子陈致中"国仇家恨"大辩论在高雄市议会举行,作 为深蓝与深绿之战,此次辩论无论"精彩度"亦或"娱乐性",都堪称胜过已举 办过两次的"大选"辩论.
台"立法院"三读修正通过"20l2年度总预算".预算年入1兆7297亿 元,岁出l兆9388亿元,年人年出差短数加债务还本,尚需融资调度数约 3035亿元,以举债与挪用以前年度剩余支应;年出减列数为1.35亿元,删减 率约0.007%,远低于上年度的1.1o5%.
14日在布鲁金斯研究所(Brookin~Inaction)举行的关于台湾2ol2年 选举研讨会上,美国政治学者,布朗大学东亚政治学教授任雪莉(ShelleyRj g)认为,全球化影响下.许多人感受不到经济成长的果实.但台湾民众在抉 49
择的最后一刻,会投给带来稳定的候选人,"马英九是安全的选择". 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指出,ECFA的签定让台湾"跨出三大步:第一,突 破经济孤立的一大步,让台湾走出经济被边缘化的威胁.第二,两岸经贸走向 互惠合作的一大步,可以在制度化的架构下为台湾创造更多的商机与就业机 会.第三,加速参加亚洲经济整合的一大步,今后台湾的价值会受到亚太地区 与国际社会更大的重视,台将成为各国企业进军大陆市场的跳板. 15日旺旺中时"大选"追踪民调显示,选战倒数一个月,马的支持度由 43%下降至40%,蔡则由35%上升至39%.
16日台"中选会"公告第13任"总统","副总统"候选人名单及第8届 "立委"选举候选人资格.
17日2ol2年"大选"第三场电视辩论落幕.舆论普遍认为,马英九,蔡英 文表现中规中矩,反而是最不可能出线的宋楚瑜"超脱",从容,尽显个性,但 这次辩论对整体选情影响不大.
18日蓝绿橘"大选"参选人不约而同在高雄市上演拼场好戏.舆论认 为,各方在南台湾的冲刺虽难以改变大部分选民投票倾向,但蓝营在高雄仍 有扩大选票的机会.
19日香港驻台湾经济贸易文化办事处正式开张.首任经贸办主任梁志 仁表示.办事处一方面协助促进两地投资,金融及商务等经贸往来,另一方面 将致力增加台港文化,教育及观光等方面的交流,同时协助推动和落实"策进 会"与"协进会"达成的合作项目,吸引台商赴港投资.
2o日台"金管会"公布,大陆银行赴台参股的实施日期为20l2年1月2 日.
21日"马吴配"全台工商团体后援会在台中市成立,出席大会的工商界 代表包括味全董事长魏应允,台湾水再生利用产业协会理事长郭兴中以及曾 被报道"转挺小英"的织袜公会理事长魏平祺,而作为陈水扁儿媳黄睿靓姨丈
的郭兴中更是表示,支持马当局的两岸政策及ECFA. 22日高雄传出民进党中央极机密民调数据显示,蔡英文有3项致命 伤.包括大陆80万台商回台投票,全台投票率提高4%,挺宋选民转投马2%. 该民调经过精算后估出,蔡将输马约4%,即52__58万票. "美国在台协会"(Arr)宣布,台湾将获提名加入美国免签计划(?【,P, VisawaiverPr0m),美国国土安全部将择日组团赴台实地考察后,再确定 确切日程.
23日台首场"大选"电视政见发表会开幕,马英九,蔡英文,宋楚瑜围绕 两岸政策,民生议题等展开激烈攻防.岛内舆论认为,三方的政见均未超出此 前辩论时的框架.
24日"中国统一联盟"在高雄左营完成全台第6场说明会,650名盟员 及盟友到场声援,助力马英九巩固深蓝票源.
27日马英九出席将官晋升典札时强调,"不统,不独,不武"中的"不武" 要越制度化越好.
前高雄县长杨秋兴发表"支持台湾,我选择马英九"的公开信.强调"保马 才能保真正保台".
28日蔡英文参访金门称,"会在两岸现实基础上与大陆对话". 民进党成立"全民国政质询团",分别由4位卸任"阁揆"苏贞昌,谢长廷, 游锡垫及张俊雄就不同主题向蓝营发起攻击.
台军方发言人表示,两岸军事互信协商属高层级议题,须遵循当局两岸 政策逐步推动.
30日"中选会"举办第二场"大选"电视政见会.马英九,蔡英文就"九二 共识"与"台湾共识"激烈交锋.
台新修正的"兵役法"正式生效.依据新规定,为配合实行募兵制,将役男 役期从1年缩短到4个月.
台"陆委会"香港事务局局长朱曦与香港驻台经贸文化办事处主任粱志 仁正式签署"香港与台湾问航空运输协议".
(2012年1月)
1日马英九发表题为"为下个世代点亮蜡烛"的元旦祝辞,宣示"要让自
由,民主,正义,文明,慈悲的烛火,持续在下一代心中发光,发亮." 陈水扁岳母吴王霞因病去世,陈水扁获准奔丧,在"大选"前挑动各方敏 感神经.
台湾正式开放大陆人士申请赴台健康检查及医学美容,大陆任何城市居 民均可申请赴台,但须通过台湾合格医院提出申请.
台基本工资调涨为18780元(新台币,下同),老农福利津贴每人每月提 高到7O00元,其它8项社会福利津贴也同步调整.
2日2012年"大选"副手候选人电视政见会落幕.舆论认为,政见会基本 延续了电视辩论会攻防策略,候选人表现均未有明显失分,对选情无明显影 响.
3日岛内商业巨头长荣集团总裁张荣发主动公开呼吁各界应支持"九 二共识",随后,岛内企业界重量级人物纷纷呼应,吹响企业界"挺马"号角. 4日挺宋大将,花莲县长傅昆萁决定"弃宋挺马",在选战最后关头产生 极大的"西瓜效应".
5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告,鉴于台湾有关方面已对受塑化剂污染食品全 部下架,回收并销毁,台湾输大陆食品中邻苯二甲酸脂污染风险已得到有效 控制,两岸将继续按照《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加强食品安全信息交换与 合作.并同意解除台湾食品进口限制措施.
6日蔡英文在第二场"大选"电视政见会上宣示,她当选后不会"赢者全 拿",将以"协商式民主"精神组成"大联合政府",广纳不同政党及各界优秀人 才.8日,蔡在造势时又声称,未来当选后的"行政院长"不一定要是民进党 籍,但不是"唐飞模式",且不排斥以"党对党"的形式进行协商.蔡的这番表 态,因内容空洞,不切实际,受到了岛内各界普遍批评与质疑. 7日蓝绿分别在选前"黄金周末"进行造势冲刺,国民党举行"为台湾赞 出来"大游行,民进党推出"公平正义——扑满台湾"系列晚会. 9日台观光部门公布2011年赴台观光客总数为~87484人次,较去年 增长9.34%,是全球平均增长率的两倍多,由此产生的观光外汇收入约3Ooo 亿元.其中,大陆游客达1784185人次,约占总人数的29.3%. 11日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向宋楚瑜温情喊话,希望宋能体悟泛蓝分裂
的后果,并呼吁集中选票支持马英九.
12日赴台观选的前"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长包道格发表认同"九 二共识",质疑"台湾共识"的讲话,称马英九若连任"代表一个相对繁荣且具 有建设性的状态可以持续".被视为美国表达"挺马"立场.
马英九在竞选总部举行国际记者会.马强调,若顺利连任,将继续在"九 二共识"基础上改善两岸关系.
国民党副主席,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表示,"双荚"选举是"九二共识"之 争."九二共识"等于是海基会,海协会沟通平台的桥墩,过去所签署的16项 协议等同在这个平台搭建了l6条高速公路,假若"九二共识"不在了,等于是 失去桥墩,16条高速公路也就不复存在.
14日第l3届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平落幕,争取连任的国民党候选 人马英九以领先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近8O万票的优势顺利当选.蔡英文随 即提出辞去党主席一职,经民进党16日临时中常会慰留,蔡将于3月1日正 式辞职.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以来的首次台湾"大选",马的连任,既是 对马上台以来两岸政策及人格的信任投票,也是对近4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的信任投票,对推升两岸关系进一步前进意义重大.
台湾第8届"立委"选举结果揭晓.总计113席"立委"席次中,国民党 获得64席,民进党,台联党,亲民党,无党团结联盟,无党籍及未经政党推 荐者分别获40席,3席,3席,2席,1席这一结果显示,国民党保住"立院" 过半席次,继续"全面执政";民进党席次较上届有所增长,对国民党的制衡 能力加大:台联党,亲民党等"第三势力"则成功突围,有望扮演"关键少数" 角色.
15日"经建会主委"兼国发基金召集人刘忆如表示,"宇昌案"不会因为 选完就没了,接下来还须要检调方面的调查,只要她在"经建会主委"任内,就 80731A
2012,-,001
有责任去厘清.
16日台"内政部"表示,第8届新"立法院"第1会期将修"法",将政党 补助金分配门槛由5%降为3%.
台"移民署"表示,将放宽大陆地区商务人士多次人出境许可证条件,邀 请单位原规定年度营业额须达1亿元以上.修正放宽为5000万元;另受邀人 原规定须为大陆地区年度营业额达500亿元以上企业的负责人或经理人,放 宽为100亿元以上企业负责人或经理人.
I7日继民进党中常委段宣康表示呼吁民进党应诚实面对"九二共识 之后,谢长廷提出修改"台湾前途决议文"及"正常国家决议文"等"**"党纲 的主张,并获得陈明文,黄伟哲,蔡煌琅等人呼应.
18日前民进党主席许信良表示,民进党败选关键在两岸,民进党应把 承认"中华民国"的现行体制纳人党的决议并予以通过.
19日白宫新闻办公室表示,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已正式向美国土安全部 长提出给予台湾免签的要求.
新党召开全体党代表大会临时联席会议,党主席郁慕明表达辞意.要为 败选负责,但被党委会慰留.
参选嘉义县第1选区落败的民进党候选人蔡易余以对手翁重钧全面性 买票为由向法院提出当选无效之诉.
台"立法院"通过"就业服务法修正案",外劳在台工作累计年限,由现行 9年延长至l2年,适用范围不限"家庭监护工",包括海洋渔捞及因应重要建 设工程等产业的蓝领外劳全部适用.
20日国台办主任王毅通过网络向台湾民众拜年,期待两岸龙的传人发 挥龙的精神与气魄,在两岸关系现有基础上全面发展,为两岸和平再创薪局. "陆委会副主委"赵建民表示,期盼两岸从一般的经贸协商制度化,延伸 到两岸和平制度化.
"立委"选举新北市第3选区国民党候选人李乾龙以千票之差败给民进 党高志鹏.李以对手散发贿选谣言使选情逆转为由向法院提出当选无效之 诉.
21日"陆委会"表示,自2009年开放陆资赴台以来,已有204家陆资企 业获准在台投资或设立公司,审核通过投资金额55.3亿元,今后将持续加强 倡导和招商工作,促进两岸双向投资平衡发展.
23日马英九展开拜会大佬行程,并将连战排在第一位.舆论认为,尽管
维基解密曝出马连关系不佳,但连战在选举最后关头仍挺身而出呼吁"集中 选票支持马英九"成功带动"弃保效应",为马立下汗马功劳,也化解外界疑 虑.
24日"陆委会"表示,2011年大陆赴台总人数逾172万人次,其中,观光 交流占总人数的8成,专业交流占1.5成,社会交流仅占5%. 25日马英九表示,计划未来10年内要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FPP), 并允诺让高雄成为首个经济示范区.
27日蔡英文展开为期9天的反省与检讨败选之旅,从屏东出发,走遍 各县市,主要听取基层代表和支持者意见.
28日吕秀莲表示,蔡英文的"台湾共识"论述"很虚拟",让企业界觉得 行不通,她不排斥前往大陆访问.
29日薄瑞光抵台访问.薄表示,台湾应在农业政策等方面更加自由化, 以准备好加入TPP,讨论美牛问题也应思考区域贸易自由化的趋势. 31日"行政院长"吴敦义率"内阁"总辞,即将接任"行政院长"的陈冲公 布新"内阁"名单,共有16个职务发生异动,新"阁员"包括"行政院秘书长"林 益世,"教育部长"蒋伟宁,"青辅会主委"陈以真,"农委会主委"陈保基,"文建 会主委"龙应台,"政务委员"杨秋兴等.,
民进党发言人陈其迈表示,民进党发言人将由林右昌,林俊宪,罗致政出 任,原发言人陈其迈,庄瑞雄,康裕成等归建原职.
主管:
主力,:
编辑:
地址:
福建社会科学院
福建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
福建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
((福建社科情报》编辑部
福州市柳河路18号
发送范围:
出版日期:
刊号:
邮编:
社科信息系统及相关单位 2012年2月25日
福建省内部资料性出版物 出版许可证第Ko42号 3500o1
范文三:台湾历史大事记
台湾历史大事记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它的历史和中国的历史息息相关,荣辱与共。在中国古代文献里,台湾被称为“蓬莱”、“贷舆”、“员峤”、“瀛洲”、“岛夷”、“夷州”、“琉求”等。从三国时代开始,便逐渐开拓、经营台湾... 台湾位于祖国大陆架东南边缘的海上,地理位置优越,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南靠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接壤,北向东海...... 台湾本岛是一个形状好似芭蕉叶的狭长形岛屿,其地貌类型十分复杂:有雄伟的高山,也有险峻的峡谷;有起伏的丘陵,也有坦荡的平原;有连续的台地,也有标准的盆地;有挺拔的火山,也有尚在喷发的泥火山;有怪岩林立的海岸,也有沙滩连绵的海湾... 台湾的岛内交通与对外交通体系比较发达。台湾的对外联系全赖空运和海运,其中空运主客运,海运主货运。全省可供民航机起降的机场有16处,其中桃园、高雄2处为国际机场,有飞至日本、美国、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香港、等地的航班.....台湾海上交通发达,是维持其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台湾四周沧海环绕,境内山川秀丽,到处是绿色的森林和田野,加上日照充足,四季如春,所以自古以来就有“美丽宝岛”的美誉,可供旅游观光的自然景观极为众多。早在清代就有“八景十二胜”之说... 宜人的气候、肥沃的土地,以及丰富的资源,造就了台湾“山海秀结之区,丰衍膏腴之地”,从农副产品、畜牧水产品、食品、中药材、工艺美术品、日用品到观赏品,应有尽有,种类繁多...
公元1500年以前大事记
约3万年前,台湾原住民的祖先"左镇人"从大陆东南沿海到达台湾。
公元前15000年―公元前3000年,台湾台东县出现标志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特征的长滨文化。
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以新石器时代为特征的台湾大坌坑文化出现。 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台中县出现牛马头文化。
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500年,台湾屏东出现鹅銮鼻文化。
公元前2500年,台湾地区出现与大陆文化有密切渊源的新石器文化"凤鼻头文化"。 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80年,新店溪、淡水河、台北盆地出现园山文化。 200年,从苗栗到彰化的海岸地区出现标志进入铁器时代番仔园文化。 230年,吴王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1万余名官兵"浮海求夷洲"。 607、608年,隋朝将军朱宽两次横渡台湾海峡,到达流求(台湾)。 610年,隋炀帝派将领陈棱及朝请大夫张镇州率领兵万余人到达了台湾。 1171年,泉州知府汪大猷在澎湖建起200间房屋,派水军长期驻守。 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征讨日本,途经台湾和澎湖。
1292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员到台湾"宣抚"。
1292年,元政府在澎湖设立了巡检司,隶属于晋江县。
1297年,元政府派福建省都镇抚张浩、福州新军万户张进二人率军前往流求招谕。 1335年,元正式在澎湖设立了政府管理机构――"巡检司"。
复。
1403―1424年(明成祖永乐年间),郑和率领船队曾在台湾停留。
1500年―1683年大事记
l563年(明嘉靖42年), 俞大猷、戚继光追剿海盗林道乾入台。
l580年,西班牙耶稣会教士前往澳门,归途遇台风抵台。
1592年,日本海盗侵扰台湾鸡笼、(水+扈)尾。(基隆。淡水)
1593年,丰臣秀吉派家臣原田孙七郎到台湾催促纳贡未成。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
1602年,荷兰派韦麻郎率领船队东来,进攻澳门,遭到中国军民的抵抗。
1603年1月8日,沈有容全歼窜入台湾的倭寇。
1604年,明朝政府在澎湖设立了名为"游岁"的军事管理机构,并屯军.以防倭寇侵扰。 1604年8月,韦麻郎又率领船队进犯澎湖。
1604年10月,福建都司沈有容率领战舰50艘驱逐进犯澎湖的荷兰人。
1615年,德川幕府派四千士兵远征台湾,中途因台风遇难。
1616年,日本军阀政府派船进犯占湾,遭到明军重创。
1621年,颜思齐率人居台湾,郑芝龙附之。
1622年6月荷兰再次派远征舰队总司令雷约兹率领军舰14艘,再次侵入澎湖并对福建沿海进行骚扰。
1622年7月13日,福建巡抚南居益迫使荷军拆城。
1623年,明朝禁止船只航行台湾。
1624年9月,荷兰殖民者侵占了台湾。
1625年,荷兰殖民者建筑热兰遮城(今赤嵌城)从此开始在台湾近38年的殖民统治。 1626年 ,西班牙舰队登陆鸡笼(今基隆)。
1629年,西班牙军在淡水建造圣多明哥城(淡水城)。
1629年,荷人出兵征服小琉球。
1630年,郑芝龙来台拓垦。
1634年,荷兰军于台南建造的热兰遮城(今赤嵌城)竣工。
1635年9月5日,台南麻豆社人民举行反荷武装起义。
1635年11月,麻豆社被攻破。
1636年3月,萧垄社被攻破。
1641年,荷兰人出兵占领北部的鸡笼(今基隆)、淡水,控制了北部沿海。
1652年,荷兰人建普罗民遮城。
1652年,郭怀一与福建、广东等移民密谋反荷起义。
1652年9月7日,郭怀一聚集义民16万人,袭击赤嵌楼。
1656年,清政府实施海禁。
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率将士2万5千余,战船百余艘进军台湾。
1661年4月30日,郑成率军在台湾登陆。
1661年5月3日,荷兰方面派出两名高级官员与郑成功进行谈判。
1661年5月5日,郑成功进入大员市区,形成了对热兰遮城的包围。
1661年8月中旬,荷兰援兵抵达台湾。
1661年9月16日,荷兰援军配合热兰遮守军向郑军水师发动攻击战败。
1661年12月,荷军主帅逃回了巴达维亚。
1662年1月25日,郑军向热兰遮城发起猛烈攻击,粉碎了荷兰殖民者的顽抗。 1662年1月27日,荷兰的台湾评议会决定投降。
1662年2月3日,郑、荷双方的代表在大员市镇的税务所完成了协议换文。
1662年2月9日,荷兰人退出热兰遮城投降,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6年,台湾第一座孔庙落成。
1669年,康熙皇帝派大臣到福建主持与郑经谈判。
1673年,沈光文设私塾教育平埔族人。
1674年,大陆发生"三藩之乱",郑经乘机从海上出兵,遭失败。
1680年,郑经撤出厦门,完全退守台湾。
1681年,郑经病逝,岛内因争权出现混乱。
1683年7月8日,施琅率领水陆官兵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向台湾、澎湖进发。 1683年10日,清军向澎湖发起进攻。
1683年10日16日,郑军与清军进行激战,郑军大败。
1684年―1894年大事记
1684年7月31日,郑克爽派人到澎湖向施琅请降。
1684年9月17日,郑军向清军正式递交了降书和所有印册。
1684年10月3日,施琅亲自前往台湾,接受了郑氏的归降。
1684年,清政府决定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并明谕台湾隶属福建省管辖。
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吴球起义。
170I年(康熙四十年),刘却起义。
1721年5月14日,朱一贵于罗汉门起义。
1723年(雍正元年),朱一贵起义被镇压。
1723年,清政府增设了彰化县和淡水厅。
1725年,清政府开放熟番地区准租给汉人。
1726年,清廷将台湾盐业由民营改为官营制。
1727年,清政府又添设了澎湖厅,并将台湾正式定为官方统一名称。
1732年(雍正十年),吴福生起义。
1745年,清廷允许移民携眷属入台。
1748年,清政府停发来台执照。
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黄教起义。
1783年,大陆的秘密结社"天地会"传入台湾。
1786年,清政府严令解散"天地会",并缉捕会党。
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11月底,林爽文起义。
1786年12月13日,林爽文义军攻下凤山。
1787年,清政府派大学士福康安、领侍卫大臣海兰察,调川、湘、贵、粤四省兵分几路入台。
1787年12月初,福康安率兵抵鹿港。
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2月I0日,林爽文被捕。
1795年(乾隆六十年),陈周全起义。
1796年(嘉庆初年),黄斗奶起义。
1805年(嘉庆十年),林瓶起义。
1811年(嘉庆十六年),高勇起义。
1823年(道光三年),林永春起义。
1841年,中、英首次在台交战,停泊鸡笼的英籍船舰纳尔不达号(nerbudda)被击沉。 1853年,李石与杨文爱、林清等十余人,在湾里街村起义。
1854年,美国伯理派阿布特率舰队开到台湾,调查台湾地质矿产,力主占领台湾。 1862年,戴潮春起义。
1863年,戴潮春被捕、遇害。
1865年,戴潮春起义被平息。
1867年,美国入侵台湾,当地军民奋起还击,迫使侵略军退出台湾。
1870年以后,实行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开始对外"开疆拓上",把琉球和台湾作为扩张的目标。 1874年4月,日本侵入台湾,台湾军民英勇抗击。
1874年I0月,清政府对日本作出妥协,日本向清政府索取了50万两白银,退出台湾。 1875年,清政府为鼓励开垦土地,在台湾设置了招垦局。
1875年,台湾行政机构增为2府8县4厅,统治台湾澎湖全部地区,并把原地名鸡笼改为基隆。
1883年12月,法国挑起了中法战争,战火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侵略目标首指台湾。 1884年7月,刘铭传率军进入台湾,加强台湾海防。
1884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军重创。
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订,法军被迫撤出台湾。
1885年7月,左宗棠上疏,建议立即建立台湾省。
1885年10月,慈禧太后下懿旨,诏准左宗棠提出的台湾建省方案。
1887年,刘铭传在台南台北两地分设"清赋总局"。
1887年底,台北创设邮政总局。
1888年3月3日,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正式上任,台湾省正式建立。
1893年,建成台湾第一条铁路。铁路北起台北,南抵新竹。
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
1895年―1945年大事记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1895年5月25日,上午台湾抗日政府正式成立,定名为台湾民主国。
1895年5月29日,日军开始进攻台湾,台湾军民英勇抗击。
1895年6月1日,清政府的代表李经方与日本人签订《交接台湾文据》,台湾正式割让给
1895年6月3日,日本陆海军同时向基隆发起进攻,基隆失陷,台北危急。
1895年6月6日,"台湾民主国总统"唐景崧逃回厦门。
1895年6月7日,日军进入台北城。
1895年6月17日,日本首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在台北举行始政仪式,正式建立起在台湾的殖民统治。
1895年7月,日本的"总督府"派人在台北成立"国话传习所",推行奴化教育。
1895年9月16日,日军成立"南进司令部",调集4万大军,海陆并进,向台湾南部进犯。 1895年10月11日,抗日义军与日军在嘉义展开激战。日军战败。
1895年10月12日,抗日义军退出嘉义城。
1895年10月19日,刘永福乘坐英国轮船内渡。
1895年10月21日,日军占领台南城。
1898年,日本在台湾制定旨在实施奴化教育的《台湾公学校规则》。
1899年,日本殖民者成立台湾银行,控制了全岛的金融。
1913年,罗福星领导的苗栗起义爆发。
1915年3月,西来庵起义。
l9l8年,孙中山抵台北。
1920年,留日的台湾学生成立"新民会"进行新文化的启蒙宣传。
1924年,台北师范学校学生罢课。
1930年,高山族人民的雾社大起义爆发。
1931年,台湾民众党被禁止结社及活动。
1936年,日本积极奖励日人移住台湾。
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台湾人踊跃抗日,日本重派武官总督镇台。
1941年,日本驻台总督在台湾发起所谓献金报国、储蓄报国活动,以补救军费的不足。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12月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宣布废除中日之间的一切条约和协议。 1943年11月22日中美英三国在开罗召开最高首脑会议,中国代表明确提出台湾、澎湖应归还中国。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开罗宣言》严正宣言:"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将台湾、澎湖交还中国。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条款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签署。
1945年10月25日,国民党政府在台北举行台湾省日军受降仪式。
1946年―1949年大事记
1946年,留台日人全部遣回日本。
1947年2月28日,"二二八"事件爆发。
1947年3月3日,王添灯等人组成"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与当局协商解决问题。 1947年3月5日,工人、农民和学生组成武装队伍,攻打国民党军队据点,捣毁国民党党
1947年3月7日,陈仪拒绝"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处理大纲"。
1947年3月8日,中共中央通过其在陕北的电台发表广播,表示支持台湾人民的反抗斗争。 1947年3月8日,国民党当局从大陆调来的两个步兵师和一个宪兵团分别在基隆、高雄登陆,开始大肆镇压起义群众。
1947年3月I0日,**发表处?quot;2·28"事件的谈话,陈仪宣布解?quot;2.28"事件处理委员会。
1947年3月17日,白崇禧在台湾发表处理"2.28"事件的意见。
1947年3月25日,国民党政府宣布"2.28"事件已经解决。
1947年3月,美驻台北领事馆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和"联合国托管"方案。
1949年1月27日,美军顾问团撤离中国。
1949年3月15日,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社论。
1949年4月,国民党当局颁布地租条例。
1949年5月20日,陈诚颁布"戒严令",在台湾境内实施戒严。
1949年6月30日,**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其中强调了"一边倒"的方针。 1949年8月5日,美国发表《中美关系白皮书》。
1949年12月7日,国民党宣布退守台湾,国民党"政府"迁至台北,海峡两岸从此再度隔绝。
1949年12月11日,国民党中央党部迁至台北。
1949年12月23日,美国国务院发出《关于台湾政策宣传指示》说:"台湾在政治上地理上和战略上都是中国的一部分"。
1949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明确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在1950年解放台湾、海南岛和西藏,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
1950年―1978年大事记
1950年1月5日,杜鲁门代表美国政府正式发表对台问题声明,重申了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规定。
1950年1月13日,在美求援达一年之久的宋美龄黯然返台。
1950年2月6日―13日,国民党当局派飞机连续袭击上海市13次。
1950年2月19日,美制国民党飞机轰炸南京。
1950年3月1日,**在台北宣布继续行使"总统"职权。
1950年4月26日,国民党当局修订颁布"惩治叛乱条例",严格限制台湾民众与大陆人民的交往联系。
1950年5月9日,3架国民党飞机空袭福州。
1950年5月16日,**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1950年5月18日,人民解放军解放舟山群岛。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解放台湾的计划被推迟。
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下令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 1950年6月29日,美国第七舰队的6艘驱逐舰,2艘巡洋舰和1艘运输舰侵入台湾海峡。
1950年10月,美国提出受到苏联和中国政府质询的关于对日和约问题的备忘录。 1950年10月,**集团召开国民党七大,通过关于反攻大陆的决议案。
1951年,"**"分子在日本建立组织。
1951年6月,台湾实行公地放领。
1951年9月4日至8日,"对日和约"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
1952年9月20日,国民党军队袭击大陆沿海并一度占领南日岛。
1953年,台湾开始实施第一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
1953年1月1日,**发表《告同胞书》,叫嚷军事第一,反攻第一,"复国雪耻"。 1953年2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下令将原来的"台湾海峡中立化"政策改为"单方面防守台湾"。
1953年4月,国民党当局颁布具体实施条例,购买地主的土地。
1953年7月16日,蒋军1万多人突然袭击福建省东山岛,被人民解放军击溃。 1954年7月26日,中国政府正式宣布要解放台湾。
1954年9月3日―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连续对金门、马祖诸岛蒋军实行惩罚性打击。 1954年12月2日,美国同**集团签订了所谓的"共同防御条约"。
1954年12月8日,**发表声明,指出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是"非法的,战争的条约"。 1954年12月10日,美蒋交换"谅解""换文" 正式取得在台、澎及附近地区部署军队的"权力"。
1955年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了浙江沿海的一江山岛。
1955年1月24日,**总理发表《关于美国政府干涉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声明》。 1955年1月28日,美国会公然授权美国总统在必要时可以使用美国军队防守有关沿海岛屿。
1955年2月初美国在台湾海峡集中了包括6艘航空母舰和近百艘巡洋舰、驱逐舰在内的数百艘军舰。
1955年2月5日,蒋军在美舰的帮助下撤出大陈岛。
1955年2月25日,蒋军又撤出南虎山岛。
1955年4月,**在访问缅甸时说如果美军撤退,我们可能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 1955年5月13日,**总理首次提出,"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条件下,争取和平的解放台湾"。
1955年7月30日,**重申只要美国不干涉中国的内政,中国政府愿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
1956年,"**"分子在美国建立组织。
1956年7月16日,**在会见原国民党中央通讯社记者曹聚仁时,首次提出第三次国共合作的设想。
1957年春,**派国民党"立法委员"宋宜山到北京与**、李维汉等领导人接触。 1957年10月,国民党召开全会,由"保卫台湾,建设台湾",发展到"反攻大陆"。 1957年11月,美国第六舰队在台湾南部海域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
1957年11月28日起,国民党出动部队11万多人,进行全岛大演习。
1958年1月22日,解放军海军与国民党海军在马祖列岛附近发生激烈海战。
1958年3月14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到台,与**会商"台美合作问题"。
1958年7月,美国怂恿国民党部队加强对中国大陆的骚扰。
1958年7月,美国支持**集团在台湾海峡地区进行战争挑衅。
1958年8月,美国援助台湾的第一批F-100型战机运抵台湾。
1958年8月6日,台当局"国防部"宣布台湾海峡情况高度紧张,命令部队进入紧急戒备状态。
1958年8月17日,**在北戴河会议上作出炮轰金门,攻而不取的决定。
1958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对金门等岛屿的**军队实行炮击。 1958年9月6日,**发表声明,重申解放台、澎、金、马是中国的主权,任何外国不得干涉。
1958年9月7日起,美军第七舰队开始为金门补给舰队护航。
1958年9月下旬,**公开表示固守金、马。
1958年10月6日,中国国防部长彭德怀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1958年10月25日,中国国防部长彭德怀发表《解告台湾同胞书》。
1958年11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为其军事干涉制造舆论的美国驻外使团的备忘录。 1958年12月10日,美国宣布从台湾地区撤出部分海空军。
195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发布特赦令,首次对确有改恶从善的国民党战犯实行特赦。
1961年10月10日,**发表文告,再次鼓吹"光复大陆失土"。
1962年1月1日,**公开宣布:"对**作战,已经有了充分准备,随时可以开始行动"
1962年,**成立"反攻行动委员会",下达"征兵动员令"。
1962年开始,台湾当局连续派遣武装特务窜犯祖国大陆。
1963年11月,国民党九大确定了所谓"**复国总体战方略"。
1964年1月27日,中法宣布建交。法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1965年,高雄、台中等地先后建立了三个出口加工区,台湾进入经济起飞阶段。 1969年3月,国民党召开"十全"通过了"积极策进反攻大陆案"。
1970年1月,中美大使级会谈在华沙恢复。
1970年1月,"**"分子彭明敏逃往美国。
1970年,统一指挥"台?quot;的"世界台湾人争取独立联盟"(即"**联盟")在美国成立。 1970年10月25日,尼克松转告中国,美国愿意派一名高级使节访问北京。
1971年7月8日,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1年7月15日,中美双方就基辛格访华发表公报。
1971年10月25日,美国企图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的"重要问题"提案被否决。
1971年10月25日,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2758号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将台湾驱逐出联合国。
1971年,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
1972年2月4日,台"外长"周书楷在"监察院外交委员会"上宣称,今后台"将采取弹性外交"。
1972年2月27日,中美两国政府发表《上海公报》。
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签署联合声明,日方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1973年2月,中日两国达成了互相在对方首都设立联络处的协议。
1973年11月,国民党十届四中全会确立了"弹性外交"的原则。
1974年,台南县左镇乡再次发现人类化石。
1975年12月,福特总统访问中国。
1977年5月,卡特就任美国总统,派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访华。
1978年10月8日,**提出,我们希望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不作不使用武力的承诺。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发表,美国再次承认"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1979年―1987年大事记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1979年1月1日,美国通知台湾:"结束外交关系"。
1979年1月,中美建交后,蒋经国公开提出维持美台"新关系五原则"。
1979年1月8日,**明确表示,将来台湾实行什么制度,可以根据台湾人民的意志决定。
1979年3月1日,中美两国互派大使。
1979年4月,美国会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
1980年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向中国提供贸易最惠国待遇的决议案。
1980年5月16日,台"交通处"通告,禁止外籍商船直接往返于祖国大陆和台湾各对外港口。
1980年6月9日,蒋经国提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政治口号。
1980年8月23日,"国贸局"通令"台湾所有输出厂商及贸易商,不得与大陆进行贸易"。 1981年3月,国民党正式把"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定为该党的纲领。
1981年4月,国民党召开十二大,通过了《贯彻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案》。
1981年8月26日,**说表示"和平解决不可能,不排除用武力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1981年9月30日,**向新华社发表谈话,进一步阐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
1981年12月4日,中美开始就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进行谈判。
1982年1月11日,**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1982年8月17日,中美发表对台军售问题的联合公报,宣布分步骤解决。
1983年6月26日,**进一步阐述了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构想。 1983年9月30日,国民党的《香港时报》提出"和平统一六原则"。
1983年11月15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通过了一项"台湾前途决议案"。
1984年1月30日,台"行政院长"宣布,台湾人员在"国际学术、科技、体育、文化等方面的会议和活动"中,可以与大陆人员接触交往。
1984年3月,美国宣布:美政府"工作阶层的官员"可以以"美国在台协会"顾问的身份赴台
1984年3月,台当?quot;经济部"宣布放宽自港澳转口产品限制,默许民间通过转口形式与大陆通商。
1984年7月,台湾当局接受国际奥委会的改名决定,以"中国台北"名称参加体育交流。 1985年7月4日,台湾当局宣布了转口贸易"不接触、不鼓励、不干涉"的"三原则"。 1986年3月,蒋经国在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中国国民党对于统一的主张"。 1986年5月3日,台湾"中华航空公司"机长驾机飞回祖国大陆。
1986年10月14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了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的方案。
1987年3月6日,"行政院长"俞国华首次承认以台湾的武力进攻大陆"是不可能的" 1987年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有关接待台胞办法。
1987年11月,台湾当局有限度开放台湾民众到大陆探亲。
1988年―2001年大事记
1988年2月,李登辉继任"总统"表示:"中华民国的国策"就是只有一个中国的政策。 1988的4月18日,台湾红十字会开始受理转递大陆信件。
1988年7月,国民党召开"十三大",把其政策重点从"**复国"转变成"偏安等待"。 1988年7月,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
1988年8月23日,台当局设"大陆工作会报"与"大陆工作指导小组",以统筹、指导新的大陆政策。
1988年9月9日,台湾客轮开始驶往基隆――那霸――上海航线。
1988年11月,台成立"支持其申请'重返联合国'的第三世界国家为援助对象的经济合作发展基金"
1988年11月9日,台当?quot;国防部长"表示,将在5年内裁减25万人,使台湾军队维持在50万人。
1989年7月19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所谓"台湾的前途"的"285号"议案。
1990年4月30日,台湾当局宣布终止"动员戡乱时期"。
1990年5月6日,李登辉发表对两岸谈判的看法,提出所谓"一国两府"论。
1990年6月,**第一次提出在国共两党谈判时,欢迎台湾各党派、团体有代表性的人士参加。
1990年9月,李登辉声称"台湾早已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国名就叫中华民国"。 1990年10月6日,台公布实施了"对大陆地区从事间接投资或技术合作管理办法"。 1990年10月7日,台湾当局成立了直辖于"总统府"的"国家统一委员会"。
1990年10月8日,台湾当局撤销"行政院大陆工作会报"及"行政院大陆委员会"。
1991年2月,李登辉主持通过"国家统一纲领",把两岸界定为两个"对等的政治实体"。 1991年6月18日,台湾"立法院"院会通过了"重返联合国案"。
1991年8月,李登辉进一步阐述对大陆定位问题提出所谓"两个对等的政治实体"。 1991年9月,民进党抛出"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宣言。
1991年11月21日,成立了处理两岸民间交流事务的中介机构――"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年12月16日,大陆成立以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统一为宗旨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1992年4月8日,海协会主动致函台湾海基会,邀请海基会董事长、副董事长或秘书长访问大陆。
1992年8月1日,台"国统会"提出"中国处于暂时分裂状态,由两个政治实体,分治海峡两岸"。
1992年9月2日,布什总统同意向台湾出售价值52亿美元的150架F―16战斗机。
1992年10月,**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1993年4月27日―29日第一次"汪辜会谈"的举行。
1993年6月,台湾当局决定开始争取"参与联合国"。
1993年8月,中美洲7国向联大提出要求把台湾问题列入联大第28届会议议程。
1993年9月,中美洲7国在第48届联大提出支持台重返联合国的"在国际体系中特别情况"提案。
1993年9月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
1993年12月台"经济部长"江丙坤在"亚太经济合作会议"后抛出所谓"阶段性两个中国"政策。
1994年3月,全国人大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1994年4月14日,李登辉接受台湾《自由时报》专访,公开否认"一个中国"原则。 1994年5月,李登辉参加南非总统曼德拉就职典礼。
1994年7月,台湾当局召开大陆工作会议,会上"行政院陆委会"发表了《台湾两岸关系说明书》。
1994年10月,"行政院副院长"徐立德以2002年亚运会台湾申办委员会主任身份赴广岛出席了开幕式。
1995年1月30日,**发表了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
1995年5月22日,美国政府宣布允许李登辉以"私人"、"非官方"身份访问美国。
1995年5月23日,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就美允许李登辉访美向美国政府提出强烈抗议,召回驻美大使。
1995年5月28日,两会就第二次"汪辜会谈"的时间、地点、议题等达成共识。 1995年6月7日,李登辉以私人身份访美,在美散布分裂言论。
1995年6月8日,李登辉公开发表讲话,再三强调"中华民国在台湾"或"在台湾的中华民国"。
1995年7月21日―26日,人民解放军在台湾东北方向进行地对地导弹发射训练。
1995年7月24日开始,《人民日报》、新华社连续发表评论员文章,深入批驳李登辉的分裂观点,揭露了李登辉上台以来的分裂活动。
1995年8月15日和25日,人民解放军进行导弹、火炮实弹射击演习。
1995年9月3日,**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决心用一切手段维护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任何外来的或内部的分裂中国的图谋,都注定要失败?
1995年11月下旬,人民解放军南京战区陆海空部队在闽南沿海地区成功举行了三军联合作战演习。
1996年3月8日―15日,解放军在基隆港和高雄港近海进行地对地导弹发射训练。
1996年3月12日―20日,人民解放军在福建厦门以南至广东汕头一线,进行海空实弹演习。
1996年3月18日―25日,人民解放军在台湾海峡北部西侧,进行大规模的陆海空联合演习。
1996年5月20日,李登辉发表所谓第九任"总统"就职演说("5·20讲话")
1997年7月1日,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五大重申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方针和原则。 1997年10月,**主席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美国重申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 1998年5月21日,台湾当局"行政院"通过的"国防法"草案及"国防部组织法"。 1998年6月底,克林顿访华,并在上海公开重申了对台湾"三不支持"政策。
1999年5月19日,台湾出版了李登辉的被称为"七块论"的《台湾的主张》。
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一家电视台采访时提出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是"国与国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的"两国论"。
1999年8月29日,国民党十五届二次会议通过决议,企图将"两国论"法律化。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2000年2月1日 ,美国众议院通过"台湾安全加强法"。
2000年2月,国务院台办、国务院新闻办联合发表《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 2000年2月25日,"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声明两岸仍应在"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共识下,尽早恢复双方的对话。
2000年3月15日,**答记者问表示"不管谁上台,绝对不能搞台湾独立,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都不能允许。"
2000年3月18日,台大选揭晓,执政50年的国民党败选,民进党执政,陈水扁当选"总统"。
2000年3月20日,台湾股市重挫大跌227点,此后台湾股市连连下挫。
2000年5月20日,陈水扁发表就职演说。
2000年7月4日,由于民进党当局的梗阻,谢长廷访问厦门计划搁浅。
2000年7月22日,发生八掌溪事件,台股大跌103点。
2000年10月3日,台"行政院长"唐飞被迫下台。
2000年10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200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
2000年11月17日,国民党副主席吴伯雄访问大陆。
2000年11月20日,台股市跌破五千点大关,21日盘中创下4760点新低。
2000年11月27日,台"行政院"宣布核四停建,引发"政治核爆"。
2001年2月8日,首批获准在台驻点采访的大陆驻台记者抵台北。
2001年2月14日,台"行政院长"张俊雄被迫宣布第四核能电厂(核四)复工、续建
台湾历史大事记
2003年12月25日星期四
范文四:2012台湾出版大事记[权威资料]
2012台湾出版大事记
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1.出版寒冬,已消失了数百家出版社。
台北市出版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李锡敏表示,2012年景气不佳,出版界经营惨淡,比金融海啸更糟。往年网络书店业绩每年都大幅增长两成,2012年网络书店营收表现衰退;出版市场新书退书率高达六成,经营困难。
2.成立于1966年的水牛出版社易主,转由政治背景的罗文嘉接手。
成立已四十多年的水牛出版社,出版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因彭诚晃社长的子女不愿再接手,于是找上曾是政坛名人的罗文嘉接手。
3.书香敌不过咖啡香,台北重庆南路书街关上熄灯号。
有六十多年历史的台北市重庆南路书街,近年来在经济不景气及网络书店的夹击下,从全盛时期的一百多家书店缩减到现在仅有的二十家。大部分店家为了存活,开始转型卖面包与咖啡。在书香敌不过咖啡香的情势下,书街黯然关上熄灯号。
4.东立出版社社长范万楠获金漫奖终身成就奖。
东立出版社董事长范万楠投入漫画事业近60年,17岁开始创作漫画,出版作品如《血魔劫》《丑剑客》等。不只亲自从事漫画创作,范万楠更设立漫画出版社培育台湾创作人才,如李崇萍、蔡鸿忠等,都是台湾漫画界重量级作者。
5.诚品书店进驻香港,抢攻海外市场。
诚品经营版图在2012年跨出重要里程碑,除了8月诚品香港铜锣湾店盛大开幕,引荐优质品牌如王德传、阿原肥皂进
入国际,台湾2012年也新增台中金典店、诚品新竹巨城店、诚品生活新板店等3家店,全台达41家营业据点。
6.景气不佳。二手书却逆势增长,取代个性书店。
网络书店TAAZE读册生活打造在线购书平台,提供近70万本繁体中文书籍、2000本杂志、75万种电子书与17万种二手书,并拥有18小时快速到货服务。并提供线上书况音像播放,销售逆势增长创佳绩。
7.台湾学术书大衰退。
学者周祝瑛与黄光国共同发表声明,台湾出版学术专书的数量不断下滑,台湾学术界独尊SCI与SSCI论文的现象,已造成人文科学学术专书数量下降。尽管美国史丹佛大学图书馆近年增加20,的经费购买台湾华文数据库与期刊,但台湾的专书数量却是大幅下滑。卢建荣教授新著《余英时与台湾学术贵族制四十年》,说明学界评比教授不列专书发表的恶果,致使学术圈专业性的式微。
8.一人出版夯,靠小资本打造自制书市场。
雅言是台湾首家一人出版社,一人同时翻译、出版小说,因费工费时,两年才能出一本书,2012年的(《正义》一书创下销售佳绩。而自转星球文化,专门出版台湾本土作家自制书,成功策划畅销作家弯弯、小红后,靠小资本打造自制书市场。目前,台湾个人出版已占四五成,并且逐年增加,自费出版趋势正在形成。
9.个性化小杂志兴起,追求个人主义的生活品位。
2012年4月开始,台湾多本“小”杂志陆续问世,他们是编制精简、聚焦分众、不谈政治大事只聊生活小事,完全从“私我”角度出发的杂志,意外受到市场欢迎,这是一场“小杂志的逆袭”。例如《小日子》,每期销售量部住1.5万册上下,创刊号“我们喜欢吃早餐”,更已成为爱书人追逐的绝版逸品。“同样以早餐为主题,商业杂志必然会锁定民众早餐的产值和商机;保健杂志则会教你怎么吃才会活得好、活得老,但
我们不管民众所得、健不健康,只讨论我喜欢早餐吃什么,”《小日子》发行人兼总编辑黄威融解释。
10.台湾艺文界吁请龙应台切割与出版人王荣文利益关系。
台湾一项文创政策研究招标案,金额高达新台币2500万元,由远流出版负责人王荣文为主的台湾文创发展基金会得标。艺文工作者鸿鸿在脸书上贴文说,“王荣文经营远流出版对台湾文化事业贡献卓著,但承接华由义创园区却成为文创ROT荒腔走板的显例。”艺文工作者胡永芬质疑,王荣文本身也是龙应台文化基金会的董事兼赞助人,龙应台与王荣文之间“被赞助者与赞助者”的关系尚未消失,如今义增加了“业主与承包商”“甲方与乙方”等多重翻转而相互抵触的关系,实在是有些复杂。
台湾兴起出版当代大师论著
据台湾媒体报道,近年,台湾接连出版多位当代大师的论述书籍,如将纳博科夫上世纪50年代在康乃尔大学的讲课笔记结集为《文学讲稿》一书,他在书中畅谈小说的艺术性,远大于文学的社会实用价值。
昆德拉晚年封笔不写小说,却推出评论集《相遇》,漫谈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马奎斯、卡夫卡,与贝多芬、杨纳切克、法兰斯?培根等音乐艺术名家,夹叙夹议中流露沉静思考。
小说家奈波尔则在《奈波尔的作家论》,回溯童年经验,以及来自加勒比海作家沃克特的文学启蒙。长年旅居英国的他,也从自己印裔的身份,谈论并批判外国名家与印度当代知识分子的困境。
近年,台湾还出版了三岛由纪夫的《文章读本》,作者表明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引导普通读者成为精读读者,这也是成为作家的第一步。书中他也谈论谷崎润一郎、川端康成、巴尔扎克和杜斯妥也夫斯基等名家。
此外,日本文坛大将大江健三郎则在台出版了《大江健三郎作家自语》《如何造就小说家如我》《读书人》等书,全面而广泛地谈论创作与阅读。《侬侬》杂志延伸产业链
《侬侬》杂志即将迎来2 9周年庆,为了给读者更多服务,特成立beautifullife书系,出版的第一本书籍《你值得更美》,邀请台湾知名彩妆师Roger郑健国整理2 9年的工作经验,分享他观察十位女艺人的工作、生活态度和保养、穿搭术。
《侬侬》营销协理叶姿贝表示,《侬侬》一直企划着要在30周年前给读者新的服务,集结《侬侬》28年来对时尚美妆产业领域的专长,邀请海内外专业达人与各界名人撰写女人各方面所需的美丽工具书,终于有机会在2012年10月成立beautiful life书系。第一本书邀请到Roger郑健国老师,刚好他的工作年资和《侬侬》很接近,这本书是他首次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整理成书,书中有他观察十位台湾知名女艺人的工作及生活态度,也有保养及穿搭术,提供分门别类的建议及诀窍,有别于一般工具书一步一步的图像式教学。 叶姿贝说,书籍在10月初上架,除了通过电视节目、广播节目宣传新书信息外,在脸书上也成立“bella侬侬一Beautiful Life书系”粉丝专页,进行活动宣传。
第一届台北动漫节2月举行
第一届台北动漫节即将于2月14日—18日在台北世贸二馆举办,届时将由海内外的轻小说作者举办签名会助阵。其中,在日本销售量超过70万册的轻小说《变态王子与不笑猫》的作者相乐总,将到台湾与观众见面,堪称为活动最具人气的来宾。
“台北动漫节”由台湾动漫出版同业协进会(简称漫协),集结旗下的尖端、东立、长鸿、青文、木棉花、群英社、台湾角川、台湾东贩等重要漫画出版社共同举办。以前,该组织在每年8月固定举办漫画博览会,与台北书展动漫馆、一年举办4次的开拓动漫祭,号称台湾动漫迷三大盛会。
不过,漫协决定20l 3年脱离春节前举行的台北书展动漫馆,并额外加上一场“春节版”的动漫节,颇有较劲意味,引起业界不小震撼。漫协以补助200万元新台币支持台北动漫节举办声优新年派对“ANIVOICE PARTY2013”,邀集轻小说作家的坚强阵容,也让人不容小觑。
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深澳未来合作的重点
1月8日,一年一度的深澳合作会议在深圳举行,深圳澳门两地就经贸、旅游、文化、中医药等六项内容签署了合作协议。今后一段时期,在深圳保持20,以上年增长率的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两地未来合作的重点。
据了解,2012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总增加值超过1100亿元,增速高达25,,占经济总量的9,。今后,两地将继续深化原有的合作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交流与合作。
会后,在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和深圳市市长许勤等的共同见证下,深澳双方签署了《关于加强交流与合作的备忘录》(《关于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协议》等六份备忘录和协议。香港著名作家也斯逝世
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著名作家也斯(原名梁秉钧),于2013年1月5日因肺癌去世,享年65岁。也斯临别遗言,还是关顾文学,认为香港文学界有很多优秀作家受到忽略,能力被低估,希望文学界有日得到平反。
生于1948年的也斯毕业于浸会大学前身的浸会学院英文系,曾任中学教师,上世纪7 0年代开始专栏写作,1984年获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后返港,先后任教于香港大学英文及比较文学系,以及岭南大学中文系,2007年受聘为岭大比较文学讲座教授。
也斯的文学创作类型广泛,自上世纪60年代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也曾当过《中国学生周报》《四季》《文林》等文学杂志编辑,70年代结合中国神话及拉美魔幻写实主义,创作反映香港现实的短篇集《养龙人师门》成名。
也斯的作品雅俗共赏,极具个人风格。其著作有散文集《神话午餐》《山水人物》,诗集《雷声与蝉鸣》《游离的诗》《博物馆》《衣想》,小说集《岛与大陆》《剪纸》《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摄影集《也斯的香港》等。
阅读相关报告总结文档:四季沐歌总裁 太阳能节能相当于再造三峡大坝 拥有健康和幸福,就这么简单 健康生活幸福人生 学术图书出版创新的一个案例 《等一个人咖啡》等5种新书 《我的前半生(批校本)》编辑手记 开卷评2012年12月全国畅销书排行榜 浅析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的发展规划 认识倪萍,走进《倪萍画日子》 柳斌杰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新闻出版强国建设 意林传媒新年打造全新女生文学 “云阅读”时代到来 数字出版环境下的内容增值解读 中国儿童图书走向世界的对策 “微”现象对出版行业的启示 以新思维,打造好童书 从职业能力视角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恩爱是场戏,娱乐
*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
2013年最新【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范文五:台湾高尔夫大事记1919-1999
(1919)台湾第一座高尔夫球场-淡水球场 (台湾高尔夫俱乐部前身 ) 正式开场启用, 有 6个球 道。
(1926)台中大肚山球场 9洞启用 (位于成功岭 ) 。 台南上庄球场 9洞启用 (位于台南水源地之 山上 ) 。
(1928)花莲球场 9洞启用。
(1929)淡水球场成立 10周年并扩大 18洞。
(1935)高雄市寿山球场 9洞启用 (位于寿山上 ) 。
(1938)嘉义球场 6洞启用 (位于神社之东园游地 ) 。 新竹球场 9洞启用 (位于市郊东山坡地 ) 。 (1937)台北川端球场 9洞启用 (位于青年公园溪之南 ) 。
(1938)台湾选手陈清水获日本公开赛冠军。 台湾选手林万褔 (林益三 ) 获日本公开赛冠军。 (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廖文毅为第一任淡水球场 (台湾高尔夫俱乐部前身 ) 会长。
(1952)应美军顾问之请并为促进交谊,重新整修开放淡水球场并定名为台湾高尔夫俱乐部, 徐柏园先生担任会长。
(1954)台湾第二座球场-台北高尔夫俱乐部于 10月在台北市水源路正式启用。
(1956)6月 29日台湾高尔夫委员会 (台湾高尔夫协会前身 ) 正式成立,由全国体协理事长周至 柔将军推荐陈长桐先 生为第一任主任委员,并借台北高尔夫俱乐部为会址。
台湾地区首次应邀走英国参加第 4届世界杯 (World Cup)职业锦标赛,由陈清波、吕良焕代 表获第 23名。创办第一届国庆杯业余锦标赛,在淡水球场举行。
(1957)陈清波与谢永郁代表参加第 5届世界杯 (日本举行 ) ,获第 11名。
(1958)台湾地区于 5月 2日加入世界高尔夫协会 (World Amateur Golf Council)为创始会员国之 一,并参加在英国举行的第一届世界业余艾森豪威尔杯锦标赛 (World Amateur Golf Team Championship) ,由辜濂松、辜宽敏、张东 灿代表参赛。
陈清波与谢永郁参加第 6届世界杯 (墨西哥举行 ) 获第 12名。
(1959)陈清波与谢永郁参加第 7届世界杯 (澳洲举行 ) 获第 8名。
(1960)陈清波与谢永郁参加第 8届世界杯 (爱尔兰举行 ) 获第 20名。
辜濂松、沈鹤年、张东灿、陈健振参加在美国举行第 2届世界业余艾森豪威尔杯锦标赛获 第 21名。
空军清泉岗高尔夫俱乐部启用。
(1961)台湾地区高尔夫委员会第二任主任委员由王慎名先生接任。
陈清波与谢永郁代表参加第 9届世界杯 (波多黎各举行 ) ,获第 10名。
高雄高尔夫俱乐部 (澄清湖球场 ) 启用,陈启川先生任会长。
(1962)丰原与左营海军两高尔夫俱乐部先后启用。
张东灿、谢敏男、陈健振、郭吉雄参加在日本举行的第 3届世界业余艾森豪威尔杯锦标赛 获第 6名。
陈清波与吕良焕参加第 9届世界杯 (阿根廷举行 ) ,获第 10名。
(1963)台湾与日本、菲律宾三国高尔夫协会发起创办三地高球联谊赛,也是首届亚洲业余队 锦标赛 (Asia Amateur Golf Team Championship-Nomura Cup)中华队获亚军。
1月 27日由台湾与日本、菲律宾共同发起组成亚洲高尔夫协会 (Asia Golf Confederation)。 吕良焕与陈清波参加第 10届世界杯 (法国举行 ) 获第 17名。
谢永郁参加第 2届亚洲巡回赛并摘下第一个冠军-香港公开赛。
(1964)谢敏男、陈健振、郭吉雄、许胜三参加在罗马举行的第 4届世界业余艾森豪威尔杯获 团体第 6名,谢敏 男个人冠军。
谢永郁获得亚洲巡回赛总冠军。
谢永郁与陈清波参加第 12届世界杯 (夏威夷举行 ) 获第 11名。
(1965)台湾地区高尔夫委员会改组,周至柔将军接掌第三任主任委员,并创办第一届台湾公 开赛在淡水球场举 行,许溪山获冠军。
职业高尔夫员委员会 (PGA)于 2月 7日成立,陈金狮先生担任会长,隶属于台湾地区高尔 夫委员会。
谢永郁蝉联亚洲巡回赛总冠军。
林口高尔夫俱乐部启用,吴三连先生任会长。
陈清波、谢永郁参加 13届世界杯 (西班牙举行 ) 获第 8名。
陈健振、陈健吉、李正雄、许胜三参加日本第 2届亚洲业余队际锦标赛获亚军。
(1966)台湾地区首次加入亚洲巡回赛, 并由吕良焕拿下第二届台湾公开赛冠军及亚洲巡回赛 总冠军。
何明忠、陈健振、谢义雄、许胜三参加墨西哥举行的第 5届世界业余艾森豪威尔杯获第 7名。
吕良焕与陈清波参加第 14届世界杯 (日本举行 ) 获第 3名为十来最佳成绩。
创办第一届职业锦标赛,会长陈金狮之子陈健中获冠军。
高雄炼油厂球场启用。
(1967)谢永郁延长赛胜吕良焕,登上第 3届台湾公开赛冠军。
吕良焕二度蝉联亚洲巡回赛总冠军。
谢永郁、吕良焕参加第 15届世界杯 (墨西哥举行 ) 获第 7名。
台湾地区在淡水球场首次举办第 3届亚洲业余际赛,由陈健吉、何明忠、 许胜三、谢义雄获 得第一个团体冠军。
新淡水及省政府两处高尔夫俱乐部先后启用。
(1968)谢永郁获得第 4台湾公开赛冠军及三度荣获亚洲巡回赛总冠军。
吕良焕、谢永郁参加第 16届世界杯 (意大利举行 ) 获第 4名。
何明忠、陈健振、谢义雄、许胜三参加在澳洲举行的第 6届世界业余艾森豪威尔杯获第 8名。
新竹高尔夫俱乐部启用,许金德先生任会长。
(1969)谢永郁第四度荣获亚洲巡回赛总冠军,创下亚巡赛纪录,他与吕良焕连续六年来包办 亚巡回赛总冠军荣衔。
谢永郁与许溪山参加第 17届世界杯 (新加坡举行 ) 获第 4名。
陈健吉、李正雄、何明忠、张东灿参加韩国第 4届亚洲业余际赛蝉联团体冠军。
日本杉本英世在第 5届台湾公开赛延长赛胜许溪山夺走冠军。
创办第一届青年杯团体赛在台北球场举行。
嘉光高尔夫俱乐部启用。
(1970)高龄的六十八岁旅菲侨领林为白与吴尊贤、 孙桐岗参加美国第 13届世界长春杯 (World Senior Amateur Championship) 高举台湾地区旗帜进场。
第 6届台湾公开赛首在林口球场举行,地主张春发夺回失去一年的冠军。
何明忠、陈健吉、张东灿、李正雄参加在西班牙举行的第 7届世界业余艾森豪威尔杯获第 11名。
谢永郁与谢敏男参加第 18届世界杯 (阿根廷举行 ) 获第 14名
北投国华高尔夫俱乐部启用,何国华先生任会长。
(1971)张春发蝉联在林口球场举行的第 7届台湾公开赛冠军。
谢敏男获亚洲巡回赛总冠军。
吕良焕和谢敏男获第 19届世界杯 (美国举行 ) 团体第 10名。
陈志明、陈健吉、吕子济、洪发参加菲律宾第 5届亚洲业赛获第 3名。
(1972)周至柔将军蝉联台湾地区高尔夫委员会第四任主任委员。
花莲与远东 (9洞 ) 两处高尔夫俱乐部先后启用。
日将安田春雄在淡水球场夺走第 8届台湾公开赛冠军。
蔡隆治、吕子济、陈健吉、洪发参加阿根廷第 8届世界业余艾森豪威尔杯获第 12名。 (1973)吕良焕、谢敏男荣获第 20世界杯 (澳洲 ) 举行团体及谢敏男人双料冠军。
为培植青年选手,特将青年杯改为冬、夏季每年各办一次,增加比赛经验。
吕良焕、谢敏男获第 21届世界杯 (西班牙举行 ) 第 3名。
蔡隆治、张德奎、吕子济、陈荣浚参加印度尼西亚第 6届亚洲业余赛获第 4名。
菲将尼伐尔夺走第 9届台湾公开赛冠军。
(1974) 建场 20年,位于台北市水源路的台北高尔夫俱乐部于3月奉行政院令停止使用,改 为青年公园,仅保留 高尔夫练习场。
郭吉雄夺回失去两年的台湾公开赛冠赛,并获得亚巡赛总冠军。
第 9届职业锦标赛开始扩大为国际赛,有中、日、星选手 60人参加,郭吉雄获冠军。 吕良焕、郭吉雄荣获第 22世界杯 (委内瑞拉举行 ) 第 4名。
陈志明、张德奎、廖国智、洪文能参加多米尼加第 9届世界业余艾森豪威尔杯获第 7名。 (1975)第 20届国庆杯扩大为 10组举办。
台湾地区高尔夫委员会买下台北市敦化南路 369巷会址,拆迁的台北高尔夫俱乐部也借该 址办理迁建事宜。
纪录岛内外高尔夫纪事的「台湾高尔夫年鉴」创刊。
新力公司赞助台湾公开赛三年,首次由郭吉雄于延长后蝉联台湾公开赛冠军。
谢敏男获亚巡赛总冠军。
谢敏男与郭吉雄获第 23届世界杯团体及个人亚军。
陈志明、吕西钧、张德奎、曹建登获日本第 7届亚洲业余赛亚军。
(1976)8月台北高尔夫俱乐部迁移台北五指山开场启用。
职业名将许胜三获亚巡赛总冠军。
许溪山登上台湾公开赛冠军宝座
职业女将涂阿玉赴日本打拚,陆续在日本缔造无数个辉煌纪录。
第 10届世界业余艾森豪威尔杯,由吕渭祥、曾俊义领队,队员陈志明、沈忠贤、吕西钧、 陈志忠获团体 第 4名,是台湾地区参加 20年来最佳成绩。陈志明并获个人冠军。
第 7届世界女子业余圣托杯台湾地区戴玉霞、黄玥琴、陈美锦首次参加,获第 7名。 台南高尔夫俱乐部新化球场启用。
高尔夫先生世界名作约瑟夫.狄 (Joseph C . Dey)在营销全球的美国高尔夫文摘元月份撰文 呼吁「世界高尔夫 应超越政治」 ,为受到政治干扰的高球选手争取权宜。
(1977)5月 10日为配合全国体育团体组织法,台湾高尔夫协会 (前身为台湾地区高尔夫委员 会 ) 改组成立,周至柔将军当选改组后第一任理事长。
谢敏男荣获台湾公开赛冠军并第三度获亚巡赛总冠军。
中华队代表队拿下在马来西亚举行的第 8届亚洲杯冠军, 领队曾俊义、 选手包括陈志明、 曹 健登、陈志忠、吕西钧等。
南北两大历史名场台湾及高雄高尔夫俱乐部首度举办职业公开赛。
美国人民运动协会来台「以球会友」 ,展开高球交流。
(1978)在五指山的台北高尔夫俱乐部因地理环境欠佳,天候亦差,经常大雾蒙蒙,于 11月 再度停止使用,员工借 仁爱三段的国军英雄馆分馆办公,准备迁建桃园。
我职业名将在亚巡赛共拿下 6站冠军,吕良焕菲律宾、谢永郁香港及台湾、许胜三新加坡、 郭吉雄印度尼 西亚及日本,而许胜三亦拿下亚巡赛总冠军。
职业委员会开始扩大举办职业锦标赛,甫转职业球员的青年名将陈志明登上王座。
中国信托创办「中国信托杯俱乐部队际锦标赛」 ,为国内工商界举办大型高球赛创始者。 台湾高尔夫协会理事周至柔向内政部申请核准设置 「发展高尔夫基金」 , 作为培训人才举办 比赛基金。
第一届国际业余队际赛首次在林口球场举行, 共有世界 16国选手参加, 中华队陈志明、 陈 志忠、沈忠贤获团体总冠军。
第 11届世界业余艾森豪威尔杯暨第 8届女子圣托杯在斐济举行, 具有夺标厚望的台湾地区 代表队受政治干扰而未能参加。
(1979)蓝鹰高尔夫俱乐部开场启用。
吕良焕扮演高球大使,应非洲科特迪瓦伍弗布尼总统之邀参加比赛。
吕良焕包办国内三项职业赛冠军,台湾公开赛、淡水公开赛及高雄公开赛。
吕西钧荣获亚巡赛总冠军,并与陈志明参加第 27届世界杯 (希腊举行 ) 获第 5名。
因有澳纽太平洋地区加入,亚洲高协改名为亚太高协 (Asia Pacific Golf Confederation)。 陈志忠、张栋梁、阮清吉、林佳参加新加坡第 9届亚太杯 (原亚洲杯因有澳、纽加入而改为 亚太杯 ) 获第二名。
(1980)台北县大屯球场及南投松柏岭球场先后启用。
美国好莱坞巨星以主演「霹雳小组」著名的史提夫.弗瑞斯持来华出席金马奖颁奖并透过 中华高协和当年业余好手陈志忠、 陈荣茂、 职业女将蔡丽香、 黄玥琴、 黄壁洵等在林口比杆。 陈志忠、阮清吉、吴春隆、张栋梁代表参加美国第 12届世界业余艾森豪威尔杯荣获季军, 为台湾地区参加这项比赛 20年来最佳名次。
郭吉雄获台湾公开赛冠军。
吕西钧第二度获亚洲巡回赛总冠军。
台湾高尔夫俱乐部为国际高尔夫名将及知名杂志评为世界最杰出 50座名场之一 (排名 44) 。 周至柔理事长致部会首长公开信,为岛内球场的地价税、娱乐税不会理发出不平之鸣,并 呼吁政府,应速颁布高尔夫球场管理规则,并将高尔夫应列为体育运动项目。
台湾地区教育部长朱汇森表扬吕良焕、吕西钧参加第 28届职业世界杯 (哥伦比亚举行 ) 比赛 坚持使用国名,并获团体及吕良焕个人双季军。
(1981)台湾行政院通过并由教育部于 9月以台体 [70]36322号函公布施行「高尔夫球场管理 规则」 ,将高尔夫列为体育项目。岛内高球界长久以来的不合理禁建,亦同时有条件开放。 台湾高尔夫俱乐部会长王永在将球场扩建为 27洞,为国内第一座 27洞球场。
谢玉树、阮清吉、李文生、余锦汉代表参加印度第十届亚太杯获第 5名。
建国 70周年的 PGA 锦标赛许胜三夺魁,吕西钧连续三年获亚巡赛总冠军。
何明忠勇夺台湾公开赛冠军。
桃园、彰化、台丰世界杯职业锦标赛停办。
三处高尔夫球场先后启用。
台北球场迁建桃园 9洞竣工启用。
(1982)领导岛内高坛达 18年的周至柔将军因健康关系于 7月 20日请辞台湾高尔夫协会理事 长。
雾峰、台中兴农两处中部球场先后启用
台湾地区高尔夫协会改组,由许金德先生接掌,并将辖下委员会增加长春、业余选训、少 年、 职业、 妇女、 比赛、 规则、 球场研究发展、 公关等 8个委员会, 扩大推动国内高球运动。 葡萄王企业赞助举办高尔夫精英赛,为台湾区巡回赛之创始者。
职业新秀陈志明包办台湾公开赛及职业锦标赛两大赛冠军。
职业名将许胜三连获亚洲巡回赛中华国、印度、泰国三站冠军及第三度登上亚巡赛总冠军。 职业名谢敏男在日本球季创下了 3周 3冠军及 12天比赛连续领先纪录。
职业女将涂阿玉在一年日本球季一口气拿下 9个冠军,创下日本女子球赛新纪录。
因旗歌及正名问题,台湾地区拒绝参加 1982年第 29届在墨西哥百加普科举行的职业世界 杯赛。
台湾区运动首次增设高尔夫项目。
(1983)迁建桃园的台北球场后 9洞 5月竣工启用,成了完整 18洞球场。
长庚、埔里安和 (9洞 ) 及南宝三处高尔夫俱乐部先后启用。
「球后」 涂阿玉再刷新她自己在日本一年球季拿下 10个冠军纪录。 并当选为台湾地区 「十 大杰出女青年」 。
台湾公开赛因参赛选手多达 240人,实施有史以来首次会前资格赛。吕良焕延长赛擒美将 伊色瑞逊封王。
阮清吉、余锦汉、李文生、赖宗仁参加韩国第 11届亚太杯荣获团体冠军。
岛内第一次左手高尔夫锦标赛,共台日百余人参赛。
首届台湾区高尔夫巡回赛开打,于 12月 2日登场,为台湾地区高球史上创举共 8场比赛, 陈志明、黄玥琴分获男女总分冠军。
卢建顺第二次摘亚洲赛总冠军。
(1984)第 20届台湾公开赛第四度为外籍球员美将杰可布抱走冠军。
首届亚洲女子高尔夫巡回赛黄玥琴总冠军。
谢敏男与陈志忠代表参加罗马举行 31届职业世界杯获团体亚军。
统帅球场启用。
台北球场又增加 18洞球道,划分北区及南区,成为国内第一座 36洞球道球场。
日本前首相岸信介与台湾地区何应钦将军发起在台湾举办 「台日女子高尔夫邀请赛」 , 此为 尔后的女子亚洲巡回赛之滥觞。
在高尔夫业界努力之下,娱乐税率自 20%降至 10%。
在香港举行的第 14届世界业余艾森豪威尔杯及第 11届女子圣托杯因政治干扰而未派队前 往。
(1985)青年名将陈志忠参加 6月 14日第 85届美国公开赛,打出有史以来的在 5杆标准杆以 2杆入洞的「大鹏鸟」纪录,震惊全美,引爆全球球迷,并由资格赛打到 280杆夺得亚军, 为亚洲人最佳成绩。
职业女将涂阿玉、吴明月、黄玥琴、郑美琦、黄璧洵的强势攻陷日本女子球季冠军如探囊 取物,为日本媒体称誉「台湾娘旋风」 。
台湾区巡回赛陈志明与蔡丽香分获男女总分冠军。
青年名将陈志明再度夺回于 1984年失去的亚巡赛总冠军。
吕良焕和陈志明代表参加第 32届职业世界杯, 因主办的美国高协一直未对台湾地区参赛的 旗歌正名问题解决,遂放弃参加。
吕良焕宝刀不老, 台湾公开赛与墨西哥的阿拉康延长加赛 7洞夺回上一年失去的冠军宝座。 陈志明初获亚巡赛总冠军及新加坡冠军,其弟陈志忠则获得韩国、日本两冠军。
台湾区巡回赛由青年辈谢玉树和职业女将吴明月分别拿下总分冠军。
「球后」涂阿玉再度在日本球蝉联「赏金女王」此为她第6度获此荣誉。
职业女将新秀黄壁洵在日本球季一口气拿下3个后冠。
中华高协会员大会,许金德先生连任第三届理事长。
林吉祥、林志成、谢锦升、陈荣茂参加第十二届澳洲亚太杯获亚军。
(1986)宜兰礁溪高尔夫俱乐部启用。
青年职业名将吕西钧大放异彩, 夺下台湾公开赛冠军及四度登上亚洲巡回赛总冠军 (为台湾 地区职业球员在亚巡赛继谢永郁之后第二人得四次总冠军纪录 ) 。
谢锦升、林吉祥、陈荣茂、林志成参加委内拉第 15届世界业余艾森豪威尔杯获第三名 (第 二次获此佳绩 ) 。
纪念蒋公百年诞辰,在淡水球场举办中正百龄纪念杯及在台北球场举办中正百年纪念杯的 职业及业余大赛,分别由郭吉雄及 14岁小将宋定衡拿走冠军。职业赛邀来阿诺帕玛、普莱 耶、 蓝格、 艾尔文等世界名将, 并由热爱高球运动的副总统李登辉先生在大雨下主持开球及 颁奖典礼。
职业世界杯因内部问题而停办一年。
台湾地区在淡水球场主办 1986亚青杯锦标赛,中华队于 9个参赛队中由 A 组 (18岁以下 ) 蔡启煌及 B 组 (15岁以下 ) 宋定衡组成代表队夺得团体冠军及两人分组冠军,以及特别组叶 有财、女子组李雯琳个人冠军,是战绩最辉煌的一年。
参加世界老人杯 16年来中华队首次获团体及张东灿 A 组个人双料冠军。
推动高球三十年不遗余力的周至柔将军于 8月 25日逝世,享年 88岁,岛内高球痛失「高 尔夫之父」 。
(1987)高雄观音山球场启用,为全省第 30个球场。
青年名将陈志忠在美国洛杉矶公开赛与美将克兰萧延长赛脱颖而出夺魁,是台湾地区选手 在高球王国夺冠之第一人。
第 23届台湾公开赛第五度由外籍球员称雄,美将艾布利抱走冠军。
三商行企业创办三商杯名人赛, 成为台湾地区公开赛、 职业标赛及三商杯年度三大职业赛。 业余女子球员陈月霜于第四届台日女子职业友好赛中,以业余身分拿下冠军,令中日所有 女子「普罗」 (PRO)黯然无光。
在台湾高尔夫协会努力下,行政院征收高尔夫娱乐税再由 10%降为 5%。
球后涂阿玉与爱情长跑达 16年与恩师陈金狮之子陈碧宗于圆山饭店结成连理,席开百桌, 日本球界及 3家电视台远道前来制作节目,场面之大只有歌仔戏天王巨星杨丽花婚礼可比 拟。
第 32届国庆杯改为男、女两组比洞赛,改制方式不理想。
纪念周至柔将军举办首届至公杯
(1988)职业新锐谢锦升甫转「普罗」就拿下菲律宾、香港两站冠军。
卢建顺二度登上亚巡赛总冠军。
谢敏男于日本比赛累积奖金超过 3亿元日币,获得日本高球界可终身参赛荣誉。
台湾地区第 1届女子职业公开赛揭开战幕,涂阿玉封后。亦为广济堂亚洲女子巡回赛五站 之一。
第 24届台湾公开赛第六度落入外籍球员手中,墨西哥艾斯比诺沙抱走冠军。
职业女将郑美琦在美国罗查斯特女子公开赛封后,是台湾地区女选手在美国高球王国获冠 军荣誉之第一人。并当选台湾地区十大杰出女青年。
世界高球帝王尼克劳斯首度访华,虽仅 30小时,于老淡水抽空指导青少年好手们。 台湾地区第一支高中高尔夫代表队由何既明领队、宋定衡、小吕文德、林文堂、曾锡秋应 奥古斯市 WJBF 电视台邀请访美 (注:10年后的 1998年该台主播鲍勃杨当选该市市长 ) 。 许胜三与李文生参加第 34届世界杯 (澳洲举行 ) 获第九名。
第 33届国庆杯恢复扩大举行,按年龄或差点分为男、女、老、少及培训球员共 13组,是 岛内最具历史与最大规模的高球赛。
(1989)高雄信谊高尔夫俱乐部启用,为本省第 31处球场。
新建球场如雨后春笋,加上申请手续繁复而引发球场风暴。
台北县政府频频作收回淡水球场土地动作,老淡水球场建场 70周年来梦魇开始。
第 25届台湾公开赛在天气欠佳情况下,卢建顺 3回合 207杆夺回失去两年的冠军。 涂阿玉 1980年─ 1989年在日本 10年间共获 62个冠军。以日币四亿四千四百九十余万元 创下日本女子「普罗」夺奖金最高纪录。
青年小将宋定衡以 295杆为台湾地区摘下第一个亚青杯总冠军,曾秀凤和黄玉珍分别在女
子特别组及 A 组封后。
许金德因健康关系请辞台湾高尔夫协会理事长,由陈重光于 8月第四届会员大会中当选理 事长。
叶彰廷、叶有财、黄焕仁、黄志浪参加在台湾地区举行的第 14届亚太杯获第 4名。 (1990)第一高尔夫俱乐部黄金与蓝天两处各 18洞球道,为国内第二座 36洞球场。
新球场兴建如雨后春笋, 共五十余座向教育部申请设立, 但因政府开放球场政策摇摆不定, 尔后引发本省高尔夫颇多事件。
企业界三阳公司独家赞助台湾地区公开赛名为 「台湾三阳公开赛」 , 但冠军宝座为菲律宾青 年「普罗」米诺沙所取。
4年一度亚运高尔夫项目登场女子代表队黄玉珍、黄慧芳、曾秀凤、连佩芬获团体总冠军, 男子队竟落居第九名。
青少年代表队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亚青杯中, 获团体冠军, 而男子 A 组叶伟志、 女子 A 子 黄玉珍、女子特别组黄慧芳均获冠军。
台湾女子高尔夫公开赛涂阿玉再度封后。
创办第一届理事长杯及敬公杯,先后在第一球场举行。
(1991)南部大岗山、台凤、南一三处高尔夫俱乐部先后启用。
蓝鹰董事长张明哲和次子张嘉霖前往爱丁堡参加世界父子杯获 A 组 (单差点 ) 冠军。
台湾地区大学高球代表队首次参加世界大学锦标赛。
亚洲区规模最大的职业赛约翰走路菁英赛香港开打,台湾地区有陈志明、陈志忠等 8位职 业球员参加。
台北县长尤清正式向法院诉请收回台湾高尔夫俱乐部的全部租地。 淡水球场为维护 70多年 历史古迹而与台北县政府对薄公堂。
叶彰廷、叶伟志、赖盈助、郑诚敬参加菲律宾亚太杯获第四名。
职业女将李雯琳独闯欧洲多年后,荣获台湾、印度及新加坡三站冠军及广济堂亚洲女子巡 回赛总冠军。
台湾三阳公开赛冠军再度落入外人手中,美将杰可布延长赛夺魁,台湾地区最好名次郭吉 雄第三名。
台湾地区青少年代表队参加印度举行之亚青杯,获团体冠军及郑诚敬获得台湾地区第二个 总冠军。
以衣着华丽、球技高超著名的美国「球道上孔雀」美誉的陶格 ? 桑德士 (Doug Sanders) 职业
名将来华主持由台湾 地区主办的「陶格 ? 桑德士杯」亚洲区青少年预赛。
(1992)是国内高球界最黯淡的一年,整年笼罩在环保人士对高球运动认知不够及少数有心人 士炒作下,对高尔夫极度污蔑,严重阻滞高球运动正常发展。
太子汽车加入赞助台湾女子公开赛,球后涂阿玉摘后冠。
国内高坛在风雨摇摆中新增北海、扬升、保富、棕梠湖四处高尔夫俱乐部。
扬升球场主办 92年 「扬升杯」 世界女子赛, 奖金总额高达四千多万台币, 冠军瑞典纽嫚独 得 255万台币。
李登辉 4月 18日在第一球场蓝天第 12洞打出「一杆进洞」成为约翰走路一杆进洞会员。 青少年代表队参加马来西亚马六甲举行第 14届亚青杯, 连续三年获团体冠军, 保留永久杯 荣誉。
第 28届台湾庆丰公开赛青年好手林吉祥延长赛,从外藉好手中夺回冠军。
葡萄王企业赞助创办金德杯,感念前理事长许金德对培训青少年选手所作的贡献。
左手世界杯锦标赛,中华青年球员林裕翔个人称霸。
青年名将陈志明在日本超过 3亿日圆总奖金, 享有今后十年 (至 2001年 ) 参加日本巡回赛的 荣誉。
有「职业高尔夫之父」称誉的「狮伯」陈金狮在 7月病逝。
首次派队进军高球王国参加第 26届美国太平洋岸际业余锦标赛。
中华奔驰汽车公司回馈社会。创办中华奔驰杯公益慈善赛。
(1993)岛内高坛延续动荡不安,受到少数环保人士有意挑剔「球场超挖及环保问题」 ,使高 尔夫运动有如过街老鼠。迫使高球界团结而后发动全世界前所未有的「 1221高尔夫自救行 动联盟」的万人上街头事件,向立法院、教育部请愿。
东华、翡翠、幸福、永汉、鸿禧、杨梅、长安、南峰、永安等 9处球场先后启用,使台湾 球场增加为 48座。
原隶属中华高协辖下职业委员会于 8月申请独立,成立中华职业高尔夫协会,谢敏男为首 任理事长。
台湾地区主办第 15亚青杯锦标赛, 实力不错的中华青少年球将表现不俗, 包办特别组及 A 、 B 组团体双料冠军。潘燕国并继 1989宋定衡、 1991郑诚敬后第三个拿到总冠军。
台湾地区中华高协于 8月 26日召开第五届会员大会,陈重光先生蝉连理事长。
台湾庆丰公开赛林吉祥蝉联王座,中华女子公开赛─太子汽车暨万泰银行杯,则由日藉永 田富佐子封后。
职业锦标赛暨北海公开赛扩大举行,由谢锦升赢得冠军。
何宗原、赖盈助、叶伟志、张泽鹏参加马来西亚第十六届亚太杯获第五名。
台湾地区中华高协授权国际翰迪高尔夫中心在岛内推广美国高协 (USGA)差点制度, 建立公 平公正的比赛。
(1994)新球场再增加美丽华、东方、再兴、全球宝通、皇家等多家。
日本广岛亚运高尔夫比赛,中华女子队表现可圈可点,由谢敏男教练带领的国手黄玉珍、 张锦霞、李瑞慧摘下团体及黄玉珍个人两面金牌。男子代表队洪家煜、叶伟志、张泽鹏、赖 盈助亦拿下团体银牌及洪家煜个人铜牌之荣誉。
青年业余优秀好手洪家煜于台湾庆丰公开赛, 以业余身分击败与赛 23个国家一百五十余位 职业球员登上王座,第二名职业球员泰将监吉特拿第一名奖金。
由第一体育基金会赞助比赛,敬公杯化身为中华国业余锦标赛,张泽鹏、吕晓娟分获男女 组冠军。
韩国汉城举行亚青杯,我获特别组团体及洪家煜个人双料冠军, B 组洪沁慧得第一。 巨星旋风风靡台湾高坛,马爹利酒商。百乐门先后邀得世界级大球星来华逐洞赛,球迷人 山人海。
台北球场庆祝建场 40周年并举办台北公开赛。
台湾地区教育部政令公布修正「高尔夫球场管理规则 13条」 。
台湾女子公开赛一太子汽车暨万泰银行杯,美将苇丝封后。
PGA 锦标赛暨第一公开赛由林吉祥称雄。
工商企业界人士李隆广、 陈河东、 郑政隆等发起创办 「商界 AM 联谊赛」 培植青少年球员。 (1995)国内再增添八里、山溪地、老爷关西、立益关西、源禧太平、台中国际、嘉南等七处 高尔夫俱乐部,台湾共有 60座球场启用。
打压高尔夫运动持续发生,少数对高尔夫持有偏见的社运份子,于扬升球场进行富豪亚洲 名人赛时闹场, 并与球场内观众发生互殴, 弄得灰头土脸离去。 比赛由美国名将裴文获冠军。 酒商约翰走路公司斥巨资请来国际球星艾尔斯、维杰辛等分别在棕梠湖、第一球场作逐洞 赛,但因少数社运人士抗议第一尚未核准开放,迫使逐洞赛少了一场,贻笑国际。
马爹利名人逐洞赛大白鲨来华出赛,刮起诺曼旋风。
亚青杯赛洪沁慧挑战 A 组成功摘后。
PGA 锦标赛暨第一公开赛林吉祥延长赛蝉联冠军。
台湾庆丰公开赛因天候不佳只赛三回合,外籍球员查普拉夺魁。
台湾女子公开赛─太子汽车暨万泰银行杯郑美琦封后。
每两年举行一次亚太杯中华健儿洪家煜、高柏松、林文堂、苏钦荣在纽西兰将士用命创近 10年来佳绩勇夺团体季军。
台湾高尔夫协会为国内大小比赛担任义工记分的妇女委员会庆祝 30周年。 李总统夫人曾文 惠女士 (亦为会员 ) 亲 临致贺。
台北县长尤清强制执行辟建淡水镇九号道路而造成淡水球场新九洞部份球道切割,使原有 27洞仅存 18洞。
大专学生打球者日渐增多,大专高尔夫委员会创办大专杯。
(1996)新增全国及大统立 (9洞 ) 两处球场,台湾共有 62座球场启用。
政府协调各有关部会,着手处理新球场开放许可问题。
第 32届台湾庆丰公开赛由国立体院四年级洪家煜再度以业余身份夺得职业冠军。 这也是台 湾地区公开赛 32年来因天候关系第一次由梅雨的四月改在九月举行。
由国立体育学院化身的台湾地区大学代表队加瑞士世界大学高球赛获得团体亚军及洪家煜 与高柏松个人第二、 三名。 棕梠湖球场董事长李东洋特办盛大庆功宴, 显示在球场赛前的训 练成功。
魏筠洁、吕晓娟、吕雅惠参加菲律宾第 17届世界女子圣托杯获第六名,为 20年来最佳名 次。另外,洪家煜、苏钦荣、詹益信、何宗原参加第 20届艾森豪威尔杯获第 13名,亦为近 十年来最佳成绩。
台湾女子高尔夫公开赛-太子汽车暨万泰银行杯再由日将浅也彰子封后。
藉艾森豪威尔杯在近邻菲律宾举办后,台湾地区在大溪球场举行世界高尔夫队际邀请赛, 共有 10国 11队参加,中华队与大溪分获冠军及第三名。
PGA 职业锦标赛暨林口公开赛张泽鹏夺魁。
约翰走路举办环球争霸赛,再度请来国际巨星艾尔斯、伍士南、黑珍珠维杰辛及台湾地区 林根基和亚洲其它 好手于鸿禧大溪球场较技。
两岸在长庚球场举办海峡杯,展开两岸高球界交流。
大专高尔夫委员会与第一体育基金会赞助举办之大专高尔夫比赛,积极推广高球运动。 亚太高尔夫协会因中国大陆高协加入, 而于 3月 19日会员大会中要台湾地区按照国际奥委 会模式改名为中华民台北高尔夫协会 (Chinese Taipei Golf Association)。
社会人士扩大举办职业选手、青少年友谊赛。
(1977)中华高协 9月 4日完成第 6届理监事改选,由台塑集团总经理兼长庚球场会长王永在
高票当选理事长。
年仅 17岁业余小女将洪沁慧于台湾女子公开赛-万泰银行杯打败所有中外女子「普罗」 , 拿下职业组冠军,球后涂阿玉在延长赛败北,但拿到第一名奖金。
第 18届亚太杯在香港举行,我们睽违 14年的冠军,在领队陈太、教练宋定衡,台湾选手 高柏松詹益信、林文科、苏钦荣努力下,夺得团体冠军。
12月 23日中华高协在长庚球场举办中宏高尔夫慈善赛, 挥杆作善事捐助宏都拉斯 30万新 台币,作救助贫苦儿童之用,宏国副总统罗培士专程来华感谢。
美国第 30届世界表少年锦标赛,魏筠洁个人双冠军,创台湾地区参加以来最佳成绩。 第 33届台湾公开赛由中华高协自行斥资 1500万元主办,扬升高尔夫俱乐部协办,青年好 手蔡启煌获冠军。
中国信托结束独资举办 20年历史的「中信商银杯」国际队际锦标赛,最后一次第 20届特 别移师夏威夷大岛海滨及国王两处球场, 蓝鹰俱乐部三连霸拿走冠军永久杯, 「中国信托杯」 亦走入历史。
洪家煜荣获第 82届日本业余锦标赛冠军,为自 1957年时唯一外籍选手称冠。
台湾地区体总会长张万利表扬优秀业余女将魏筠洁及国立体院教练宋定衡。
第 32届职业锦标赛暨北海公开赛美将诺奎斯特夺走冠军。
第 31届美国太平洋岸际赛, 我队获团体及个人洪家煜双亚军, 高柏松第 3名, 是参加六年 来的最佳成绩。
(1998)台湾地区代表队 12月在曼谷亚运高尔夫比赛表现优异,创下空前佳绩,女子队由教 练宋定衡举女国手吕晓娟、 魏筠洁、 林玉萍包办团体金牌及个人前三名。 男子队则由教练廖 述明、曹健登与男国手洪家煜、李卓全、詹益信、苏钦荣获团体铜牌。
台湾地区中华高协为重塑社会形象,举办公益慈善赛爱心挥杆 , 于新丰、台凤、台中国际、 永安、 长庚五球场举办五场预赛及决赛。 共四千多人报名参加, 余捐赠慈善团体及高尔夫发 展基金。
开放高尔夫球场,在长庚球场举行爱心园游会,涌进三万余人,会场有慈济大爱等义卖活 动,场面热络感人。
泰国女子公开赛魏筠洁摘职业组冠军,并应邀参加法国伊芙安邀请赛业余组封后。她在台 湾地区新光女子公开赛亦打败职业女将戴玉娟而封后。
国华球场为纪念创办人何国华先生逝世一周年举办国华纪念杯比赛。
行政院体育委员会成立,积极会勘全省高尔夫球场,协助解决球场开放使用问题。
中华女子大学代表获两年举行一次的世界大学赛女子团体及魏筠洁双料后座。
洪家煜、 詹益信、 李卓全、 苏钦荣由领队何武雄率领参加智利第 21届世界业余艾森豪威尔 杯获团体及个人詹益信第三名, 创 12年来的佳绩, 而女子代表队吕晓娟、魏筠洁、 林玉萍、 由领队李蔡丽华率领参加第 17届世界女子业余圣托杯获第七名。
中华高协与国际管理集团签约合作举办今后四年台湾地区公开赛,并获得中华奔驰公司赞 助,在扬升球场举办第 34届中华奔驰杯中华民公开赛,由卢建顺夺得冠军。
台湾女子公开赛-万泰银行杯在第一球场举行, 因天候不佳只赛 36洞, 美国女将瓦兹怀丝 称后。
第 20届泰后杯亚太女子邀请赛台湾地区首次应邀参加在印度举行的比赛,由领队黄蓝循 循、教练宋定衡及女选手吕晓娟、魏筠洁、洪沁慧参加,获团体及个人魏筠洁双亚军。 第 33届职业锦标赛由蔡启煌在东华球场从外人手中夺回冠军。
(1999)台湾女子公开赛-万泰银行杯在淡水球场举行,涂阿玉夺得冠军。
汪德昌获亚洲职业巡回赛缅甸公开赛冠军。
约翰走路父子公司亚洲区总裁熊震寰宣布… .. 第 9届约翰走路菁英赛于 11月 11日至 14日 在鸿禧大溪球场举行, 世界各国顶尖好手,伍兹、艾尔斯、佛度、维杰辛等名将参加,总 奖金约 4,200万台币,是台湾地区推展高球运动以来的最大比赛。本比赛并发动巨额捐款, 响应 921赈灾。
总统杯公益慈善邀请赛于 5月 8日至 7月 10日先后在台凤、 永安、南投、台中国际、老爷 关西、礁溪、林口、北海、长庚等 9处球场举行预赛及决赛,场面热络。
第 21届泰后杯亚太女子赛台湾地区第二次派队参加, 中华队魏筠洁获个人冠军, 但与队友 吕晓娟、洪沁慧在团体延长赛败给纽队而屈居亚军。
中华奔驰杯连续第 8年举办公益慈善赛,发挥爱心。
第一体育基金会公开召训培植青少年选手,有 20多人报名参加,在杨梅球场展开训练。 美丽华球场与谢敏男基金会合作培训具有基础的青少年选手。
岛内三大职业比赛再度相连续三周举行,职业锦标赛暨北海公开赛先登场,由美将查特夺 冠军, 台湾公开赛由年企业赞助在扬升球场举行由韩国姜淳旭拿走冠军; 三商名人赛由叶彰 廷在延长赛打 O.B(出界 ) 仍拿到冠军。
第 44届国庆杯因适逢台湾「 921大地震」全力救灾之际,中华高协特将总决赛取消,并将 奖品费 50万元以国庆杯球友名义捐作赈灾之用。理事长杯、金德杯等均因此取消。
台北县与台湾高尔夫俱乐部达成和解,继续租地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