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地球热量带的划分
五带的划分:
人们根据地球各地接受太阳照射的状况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将地表各地划分为五个热量带,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南北回归线间,太阳直射,得到的热量最多,为热带;在南北极圈以内,阳光斜射厉害,而已有漫长的极夜,得到光热最少,为寒带;介于热带与寒带之间,太阳斜射,得到热量一般,为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南北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南北极圈既是极昼极夜现象开始出现的起始线,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亚热带位于温带靠近热带地区(大致北纬23.5?--北纬40?,南纬 23.5?--北纬40?附近).亚热带的气候特点是其夏季与热带相似,冬季明显比热带冷,最冷月在0?C以上.而温带位于亚热带以北(北半球,南半球则位于其以南),气候特
点主要表现为冬季比亚热带更冷,一般最低月均温都在0?C以下.温带气候即包括比较温和多雨的海洋气候,也包括四季分明和比较干燥的大陆性气候。温带的大多数地区位于西风带内. 在我国,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以一月0?C等温线为界,以北为温带,以南为亚热带.这条界线又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相近,所以,通常也就把秦岭--淮河作为我国亚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
亚寒带出现在北纬50?,65?之间,呈带状分布,横贯北美和亚欧大陆。具体来说,在北美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纽芬兰的大部分;在亚欧大陆西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除外),经芬兰和苏联西部(南界在列宁格勒—高尔基城— 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一线)至苏联东部(除南部以外)。北部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为界。这一带的气候主要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并为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在冬季,
北极气团侵入机会很多;在暖季,热带
大陆气团有时也能伸入。
范文二:关于云南省热量带的划分问题
第17卷第4期云南师范大学学报Vol. 17No. 4 )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系) 陈永森
提 要 本文提出按“水平—垂直迭加地带性”与“地理景观学—农业生产”原则划分了云南省的热量带, 给出了新的热量带的界线、范围。
关键词 云南省 水平—垂直迭加地带性与地理景观学—农业生产原则 热量带的界线与范围云南省是我国一个典型的山地省份, 在划分热量带上一直是学术界争论颇多的难题[1-13], 我们通过在云南的长期工作实践, 特提出对该地区在划分热量带的界线及其各带特征的一些管见, 供有关科研、教学、产业部门参考, 不当之处, 盼指正。
1 云南省热量带划分的原则问题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部山区, 是一个多山的省份, 全省山地、高原占总面积的94%, 地势总的趋势是:由西北、东北向东南方向呈阶梯状逐级倾斜, 海拔高差悬殊, 最高点海拔6740米, 最低点海拔7614米, 两者高差竟达666316米! 由此, 导致了最高点和最低点两点之间年平均气温按理论计至少相差40℃! 比我国南北纬度所造成的温差还要大, 民谚“山高一丈, 大不一样”“, 南北坡, 差得多”。气候的冷湖、热寓, 逆温, 飞地比比皆是, 气候热量带有南北倒置, 上下颠倒的现象, 如果按我国东部地区的纬度热量带来划分, 则将出现在大的纬度气候带背景上斑斑点点, 零星分散的许多气候类型。为此, 我们提出在划分热量带时应遵循两个原则:即水平—垂直迭加地带性原则与地理景观学—农业生产原则。水平—垂直迭加原则按我们的理解是: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相互有机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地带性, 在云南, 热量带的形成, 没有
纯粹的地带性因子作用, 也没有纯粹垂直地带性因子作用下的结果, 而是两种地带性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作用产生的一种新的地带性。它们两者之间, 那个为主, 那个为辅? 要因地而论, 显然, 作为一个山地省区, 就全省宏观而言, 当以垂直地带性作用为主, 水平地带性作用为辅, 然而, 在局部地区不排斥以水平地带性作用为主, 垂直地带性作用为辅的事实存在, 由此, 高度气候带(或称垂直气候带) , 在云南明显地从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它们在带谱的数量、质量上都“扮演”着主要角色, 起着主导的作用。Ξ1997-08-25收稿
第4期 虞光复等: 关于云南省热量带的划分问题?115?水平—垂直地带性, 其实质乃纬度—高度不同所致, 云南与我国华南同纬度, 其热量带应为亚热带, 其所处的海拔高度一般为1000~2000米, 笔者将其初步定为云南水平热量带的“基带”高度, 大凡由此向上、向下就会产生水、热条件的变化, 导致变冷、变热, 此外, 云南的坝子(即山间盆地) 内有时存在地形逆温, 从而产生冷空气向下凝集的“冷湖”, 以致盆地中央冷, 向上有一温暖的环形或条形气圈的现象等, 由此, 产生热量带的南北错位, , 致使, 在划分我省热量带时很难连片成带, 合理地舍弃或扩展, 尽量使各热量带与全国的热量带相衔接、植被、水文、气象等自然因子相互作用作物(含热作) 分布、2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 然而它与我国其它位处西部的内陆省区相比, 其西南邻近孟加拉湾, 距海仅600公里, 东南毗邻北部湾, 距海不足300公里, 尤其是与海之间分别有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与红河相连, 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暖湿气流
, 循河谷而上, 由于河谷及周围的地形中、下游低、广, 上游高、窄, 气流易进, 然, 因爬坡滞留时间长, 从而暖湿气流的热湿时间长, 效果隹, 与世界同纬度的南亚、西亚、北非、拉美的墨西哥相比也因其地形、大气环流和离海距离的特殊而成为沙漠中的一块“绿洲”。由此, 在进行全国或省级抑或介于两者之间尺度的热量带划分时, 以下若干问题是必须考虑的;
1. 云南西北部为高耸的青藏高原, 平均海拔4000~5000米, 云南的东北部为乌蒙山, 平均海拔2500米, 梁王山、拱王山和衷牢山等皆不同程度地阻挡了北方来的寒潮侵袭, 特别是冬季受来自西亚和印度北部的西风南支急流的干暖气流影响, 冬季, 云南比我国东部偏暖、而夏季又因云南处于我国第二阶梯, 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 气温比同纬的华南低10~12℃, 恰逢气候上为雨季, 故比较凉爽。
2. 自第三纪末, 随着喜马拉雅山的崛起, 云南也相应升高, 然而因构造运动是间歇性的, 所以整个高原由毗邻青藏高原的滇西北向东南梯级降低, 并分为六个层次, 它们是:海拔5000米以上, 海拔4000米左右, 海拔3500~3000米, 海拔2500~2000米, 海拔1400~1300米, 海拔百米至数百米等的夷平面和丘陵面。它们对各热量带的空间宽度的展布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哀牢山为云南的一条重要气候—地貌分界线, 它北起大理南部, 南至中越边境, 走向NNW —SSE , 主峰近3100米, 一般山峰约2000米以上, 如一道巨大的屏障使由东北、东部侵入云南的冷空气、寒潮受阻或变性; 也使自西南进入的西南暖湿气流停滞或削弱于此。从而此线东西在温度、湿度、降水量、降水类型、降水性质及日数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 张克映的工作[14]用翔实的考察资料进一步说明了哀牢山的气候分野作用, 并由此在农业生产类型、分布的宽度和高度都不尽相同, 往往同纬度, 等海拔的两地, 西部暖, 东部冷(东部干, 西部湿) 。通常, 前者比后者, 年平均温度高1. 5~2℃, 最冷月均温高3℃左右, ≥10℃的积温要低500—1000℃, 导致作物的越冬条件前者优, 后者劣, 前者较后者温度少有极高、极低而“适中”, 农作物尤其是热作进行光合作用的温度出现时间长, 光热结合效率高, 从而温度的有效性高, 热带、亚热带及其余各热量带分布的高度西部比东部高。
?116?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17卷3 云南各热量带划分的依据与各带主要自然、农作等概况
考虑到本文所述的划分原则并注意到云南的特殊矛盾, 现将热带、亚热带、温带分别叙述、列表如下:(一) 北热带:共分三个片区, 它们沿伊洛瓦底江支流的芒市河河谷, , 元江河谷呈舌状分布, 伸入到最北可达北纬25°左右, 表1 热量带名称
北热带21℃
最冷月均温16℃
年极端最低温0
℃
≥10℃积温7000-7500℃
最热月均温25℃
哀牢山以东:
年平均温度22℃
最冷月均温15℃
年极端最低温0℃
最热月均温27℃植被为热带沟谷雨林, 热带分布在滇南的元江河谷海拔季雨林, 半常绿阔叶林400米以下地带以及金沙江土壤为砖红壤河谷元谋一带植被为热带沟谷雨林, 热带分布在滇西南的澜沧江、怒季雨林, 半常绿阔叶林江下游海拔800米以下地带土壤为砖红壤农作为一年三熟农作物为热带经作、水果和速生林、水稻-农作特征地区≥10℃积温≥8000-7500℃农作为一年三熟农作物为热带经作、水果和
速生林、水稻
(二) 亚热带:本带内分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 呈带状分布, 哀牢山以西, 其北界比哀牢山以东偏北, 南亚热带北界可溯行怒江河谷至六库以南; 中亚热带北界大致沿六库-大理西南-楚雄南-玉溪东, 然后走向东北出省境; 北亚热带主要包括大理、昆明、曲靖等地区, 然而其北界可沿伊洛瓦底江的支流恩梅开江河谷, 怒江河谷上溯到北纬28°的独龙江流域, 据粗略估计亚热带在我省所占面积在80%以上, 为我省各热量带的面积之首, 其划分的依据及特征如表2所示:
表2 亚热带的划分指标与主要特征表
热量带名称
南亚热带划分指标哀牢山以西:
年平均气温18-20℃
最冷月均温15℃
年极端最低温-4℃
≥10℃积温6000-6500℃
最热月均温22℃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中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为砖红壤性红壤农作为二年五熟农作物为亚热带经作、粮作分布在滇西南的梁河、潞西六库、保山、凤庆景东一线以南的海拔800-1400米地带景观-农作特征地区
第4期 虞光复等: 关于云南省热量带的划分问题
热量带名称划分指标
哀牢山以东:
年平均温度17-19℃
最冷月均温10℃
年极端最低温约-6℃
≥10℃积温7000-7500℃
最热月均温25℃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中的季风常绿阔叶林景观-农作特征地区?117?南亚热带分布在滇南石屏、开远北, 蒙自东, 马关、富宁一线以南海拔米地带中亚热带1811
℃
年极端最低温约-6℃
≥10℃积温5000℃
最热月均温21℃
哀牢山以东:
年平均温度16℃
最冷月均温8℃
年极端最低温-7℃
≥10℃积温约6000℃
最热月均温23℃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中的半湿性与湿性阔叶林土壤为红壤与黄壤农作为一年二熟农作物为亚热带茶叶、水果粮、烟等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中的半湿性与湿性阔叶林土壤为红壤与黄壤农作为一年二熟农作物为亚热带茶叶、水果粮、烟等
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中的湿性
常绿阔叶林
土壤为红壤
农作为一年二熟
农作物为亚热带粮、烟等分布在滇西永平北, 漾濞、巍山南等一线以南海拔1400-1600米地带分布在玉溪、通海、泸西一线以南海拔1300-1500米地带北亚热带年平均气温14-16℃最冷月均温6-9℃年极端最低温约-5℃≥10℃积温4500-5000℃最热月均温约20℃分布在滇中的昆明、楚雄、大理海拔1500-2000米地带
(三) 温带:本带内分为暖温带、中温带、北温带。由于我省疆域的北部、中部南凹、两头北凸以及山地地形的影响, 温带呈不连续分布, 滇西北, 以横断山脉北部、云岭为主体, 按高度不同, 依次分布有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滇东北则仅有暖温带, 缺乏中、寒温带。其划分的依据和特征如表3所示:
表3 温带的划分指标与主要特征表
热量带名称
暖温带划分指标年平均气温约13℃
最冷月均温约5℃
年极端最低温约-10℃
≥10℃积温3000-4000℃
最热月均温约19℃景观-农作特征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土壤为棕色森林土壤农作为一年二熟农作物为粮作地区分布于滇东北的昭通、镇雄威信、曲靖、富源、马龙一线以北; 滇西北的丽江、鹤庆云龙海拔2000-2400米地带
?118?
热量带名称中温带划分指标年平均气温约11℃
最冷月均温约3℃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17卷景观-农作特征植被为针阔混交林、草甸土壤为灰化棕色森林土、草
甸土
农作为二年三熟
(麦) 地区分布于滇西北海拔2400-2800米地带年极端最低温约-16℃≥10℃积温为1600-3000℃
最热月均温为18℃
寒温带年平均温度约5-2-16℃
10积温为<>
最热月均温为18℃农作为一年一熟农作物为青棵, 马铃薯, 以林牧为主分布于滇西北海拔2800-3000米以上地带
综上所述, 笔者所划分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热量带是从气候指标和景观学、农作甚至民族传统习惯等当地实际出发, 然后在实际划带操作时弃小留大, 舍零取整而完成的, 它可以作为指导、发展云南省的农、林、牧、副、渔, 规划山、水、林、田、路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 任美锷、曾昭璇. 论中国热带的范围. 地理科学,1991(2) :101-107
2 余显芳. 中国的热带.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6
3 杨宗干. 云南南部准热带的探讨. 地理. 1961,6期:32-38
4 唐永銮. 我国热带界线的探讨.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64年2期:23-26
5 曾昭璇. 中国的热带地方. 地理知识,1期, 1962年:21-25
6 吴中伦. 我国热带范围划分的商榷. 热带林业科技,1期,1985年
7 黄秉维. 关于中国热带界线问题. Ⅰ、国际上热带和亚热带定义. 地理科学,1992年5月:98-105
8 丘宝剑. 关于中国热带的北界. 地理科学,1993年1期, 32-36
9 丘宝剑. 我国亚热带划分中的一些问题. 地理研究,1984,3(1) :69-78
10 张养才、谭凯炎. 中国热带北界及其过渡带. 地理研究,
1991年6月:85-91
11 竺可桢. 中国的亚热带. 科学通报,1958,17:524-528
12 丘宝剑. 我国亚热带的界限问题. 地理, 1962(2) :41-45
13 张谊光, 丘宝剑. 云南省农业气候条件及其分区评价. 科学出版社,1964
14 张克映, 马友鑫, 李佑荣, 刘玉洪. 哀牢山过山气流的气候效应. 地理研究,1992,9:65-70
Comment on the division of thermal belts in the Yunnan
(Yunnan University )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 Y u G uangfu Chen Y onsen
ABSTRACT In this paper , Yunnan ′s thermal belts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stereoscopic climate zones ”and “geography landscape -agriculture produce zones ”,the authors discuss the general situations of themal belts in boundary lines and ranges.
KE Y WOR DS the Yunnan Province principle of stereoscopic dimate zones and geography land 2scape -agriculture produce division of thermal belts in Yunnan
范文三:【doc】关于云南省热量带的划分问题
关于云南省热量带的划分问题 第l7卷第4期
1997年12月
云南师范大学
JournaIofYunrlarlNorrnaIUniversitv Vo1.17No.4
Dec.1997
f,f阿
关于云南省热量带的划分问题'P77
.鏖复
(云南大学地球科学系)
睦盘盎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系)
提要本文提出按"水平一垂直迭加地带性"与"地理量现学一农业生产"原豇l划分r云南省的热
量带.给出r新的热量带的界线,范围.
关键词.
墨童省水平一垂直迭加地盘挂与建里量!翌拦一壅生亡原则垫量董的界线与范围 云南省是我国一个典型的山地省份.在划分热量带上一直是学术界争论颇多的难题【一,我
们通过在云南的长期工作实践,特提出对该地区在划分热量带的界线及其各带特征的一些管
见,供有关科研,教学,产业部门参考,不当之处,盼指正.
1云南省热量带划分的原则问题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部山区,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垒省山地,高原占总面积的94%.地势总
的趋势是:由西北,东北向东南方向呈阶梯状逐级倾斜,海拔高差悬殊,最高点海拔
6740米.最
低点海拔76.4米,两者高差竟达6663.6米!由此,导致了最高点和最低点两点之间年平均气
温按理论计至少相差40?!比我国南北纬度所造成的温差还要大,民谚"山高一丈,大不一
样","南北坡,差得多".气候的冷湖,热寓.逆温.飞地比比皆是.气候热量带有南北倒置,上下
颠倒的现象.如果按我国东部地区的纬度热量带来划分.则将出现在大的纬度气候带背景上斑
斑点点,零星分散的许多气候类型.为此,我们提出在划分热量带时应遵循两个原则:即水平
一
垂直迭加地带性原则与地理景观学一农业生产原则.水平一垂直迭加原则按我们的理解
是: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相互有机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地带性,在云南,热量带的形成,没有
纯粹的地带性因子作用.也没有纯粹垂直地带性因子作用下的结果.而是两种地带性相互影
响,相互渗透,共同作用产生的一种新的地带性.它们两者之间.那个为主,那个为辅?要因地
而论,显然,作为一个山地省区.就垒省宏现而言,当以垂直地带性作用为主,水平地带性作用
为辅,然而,在局部地区不排斥以水平地带性作用为土,垂直地带性作用为辅的事实存在,由
此,高度气候带(或称垂直气候带),在云南明显地从热带一南亚热带一中亚热带一北亚热带一
暖温带一中温带一寒温带,它们在带谱的数量,质量上都"扮演"着上要角色,起着土导的作用.
?1997—0825收稿
第4期虞光复等:关r南省热量带的划分l题?l15
水平,垂直地带性,其实质乃纬度,高度年同所致,云南与我国华南同纬度,其热量带应为亚
热带,其所处的海拔高度一般为l000--2000米,笔者将其初步定为云南水平热量带的"基带"
高度,大凡由此向上,向下就会产生水,热条件的变化,导致变冷,变热,此外,云南的坝子(即山
间盆地)内有时存在地形逆温,从而产生冷空气向下凝集的"冷湖",以致盆地中央冷,向上有一
温暖的环形或条形气圈的现象等,由此,产生热量带的南北错位,上下倒置的现象,致使,在划
分我省热量带时很难连片成带.只能按其所占面积的大小,进行取舍,科学,合理地含弃或扩
展,尽量使各热量带与全国的热量带相衔接.关于地理景观学一农业生产原则应为十壤,植
被,水文,气象等自然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综合自然体的地带性和农业生产的农
作物(含热作)分布,熟制甚至耕作方式等的地带性.
2在划分云南省热量带时应考虑的几个特殊问题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然而它与我国其它位处西部的内陆省区相比,其西南邻近孟加拉湾,
距海仅600公里,东南毗邻北部湾,距海不足300公里,尤其是与海之间分别有伊洛瓦底江,萨
尔温江,与红河相连,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暖湿气流.循河谷而上,
由于河谷及周围的地形中,下游低,广.上游高,窄,气流易进,然,因爬坡滞留时间长,从而暖湿
气流的热湿时问长,效果隹,与世界同纬度的南亚,西亚,北非,托美的墨西哥相比也因兵地形,
大气环流和离海距离的特殊而成为沙漠中的一块"绿洲".由此.在进行全国或省级抑或介于
两者之间尺度的热量带划分时.以下若干问题是必须考虑的;
1.云南西北部为高耸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5000米,云南的东北部为乌蒙山.平均
海拔2500米,梁二E山,拱壬山和衷牢山等皆不同程度地阻挡了北方来的寒潮侵袭.特别是冬季
受来自西亚和印度北部的西凤南支急流的干暖气流影响,冬季,云南比我国东部偏暖,而夏季
又因云南处于我国第二阶梯,平均海拔20..米左右,气温比同纬的华南低10,12?,恰逢气
候上为雨季,故比较凉爽.
2.自第三纪末,随着喜马拉雅山的崛起,云南也相应升高,然而因构造运动是间歇性的,所
以整个高原由毗邻青藏高原的滇西北向东南梯级降低,并分为六个层次,它们是:海拔5000米
以上,海拔4000米左右,海拔3500--3000米,海拔2500--2000米,海拔1400,1300米,海拔
百米军数百米等的夷平面和丘陵面.它们对各热量带的空间宽度的展布起着重要的作用.
3哀牢山为云南的一条重要气候一地貌分界线,它北起大理南部,南手中越边境,走向
NNW--SSE,主峰近3100米,一般山峰约20oo米以上,如一道巨大的屏障使由东北,东部侵
入云南的冷空气,寒潮受阻或变性;也使自西南进入的西南暖湿气流停滞或削弱于此.从而此
线东西在温度,湿度,降水量,降水类型,降水性质及日数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张克映的工
作_1J用翔实的考察资料进一步说明了哀牢山的气候分野作用,并由此在农业生
产类型,分布
的宽度和高度都不尽相同,往往同纬度.等海拔的两地,西部暖,东部冷(东部干,西部湿).通
常,前者比后者,年平均温度高1.5,2?,最冷月均温高3?左右,?lO?的积温要低5OO一
1000?,导致作物的越冬条件前者优,后者劣,前者较后者温度少有极高,极低而"适中".农作
物尤其是热作进行光合作用的温度出现时间长,光热结合效率高,从而温度的有效性高,热带,
亚热带及其余各热量带分布的高度西部比东部高.
116云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第17卷
3云南各热量带划分的依据与各带主要自然,农作等概况
考虑到本文所述的划分原则并注意到云南的特殊矛盾,现将热带,亚热带,温带分别叙述,
列表如下:
(一)北热带:共分三个片区,它们沿伊洛瓦底江支流的芒市河河谷,澜沧江河谷,元江河谷
呈舌状分布.伸入到最北可达北纬25.左右,其划分的依据及特征如表1所示: 表1北热带的划分指标,t要特征表
热量带名称划分指标量观一农作特征地区
北热带袁牢山以西:
年平均气温21?植被为热带沟谷雨林,热带分布在滇西南的澜沧汀,怒 最玲月均温16?季雨_林.'#常绿阈叶林汀F游海拔800米以F地l带 年极端最低温ff'C土壤为砖红壤
?10?积温7000—7500?农作为.年t熟
最热月均温25?农作物为热带经作,水果和
速生林,水稻
哀牢山以东:
年平均温度22?植被为热带沟谷雨林,热带分布在滇南的元江河谷海拔 最冷月均温15?季雨林,芈常绿阔叶林400米以f地带以及盎抄江 年极端最低温0?土壤为砖红壤河谷元谍?
带
?10?积温?8000—7500?农作为?年熟
最热月均温27?农作物为热带经作,水果和
速生林,水稻
(二)亚热带:本带内分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呈带状分布,哀牢山以西,兵北界
比哀牢山以东偏北.南亚热带北界可溯行怒江河谷至六库以南;中亚热带北界大致沿六库一大
理西南一楚雄南一玉溪东,然后走向东北出省境;北亚热带土要包括大理,昆明,曲靖等地区,
然而兵北界可沿伊洛瓦底江的支流恩梅开江河谷,怒江河谷上湖到北纬28的独龙江流域.据
粗略估计亚热带在我省所占面积在80%以上,为我省各热量带的面积之首,其划分的依据及
特征如表2所示:
表2砸热带的捌分指标与主要特征表
热量带名称划分指标景观一农作特征地区
南亚热带衷牢山以西:
年平均气温18—20?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中的季风分布在滇西南的梁河 ,潞西,
最冷月均温15?常绿叶林A库
,保山,凤庆景东?线以
年极端最低温一4"C上壤为砖红壤性红壤南的海拔800—
1400米地带
?10?积温6000—6500?农作为:年丘熟
最热月均温22?农作物为砸热带终作,粮作
?
第4期虞光复等:关F西南省热量带的划分I题一l17 热量带名称划分指标景观一农作特征地区' 哀牢山以东:南亚热带
年平均温度1719?植被为常绿闻叶林中的季风分布存滇南石屏,开远北,蒙
最冷月均温l0?常绿阔叶林自东,屿关,富宁啦以南海 年极端低温约6?上壤为砖红壤性红壤拔400—1300米地带 ?10?积温70007500?农作为年ft.熟
最热月均温25?农作物为证热带经作,粮作 哀牢山以西:中证热带植被为常绿叶林中的半湿 分布在滇西永平北,漾濞,巍年年均气温18? 性与湿壮叶林山南等?
线以南海拔]400最冷月均温11?
上壤为红壤与黄壤—
1600米地带年极端最低温约一6?
农作为年熟?
10?积温5000?农作物为亚热带茶叶
,水果,热月均温21?
粮,烟等
哀牢山以东: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中的半湿 分布在溪,通海,泸西一线年年均搞度16? 悻与-湿性叶林以南海拔]30015o0米地最冷月均温 8E土壤为红壤与黄壤
带年极端景低温一7?
农作为?年熟?
10?积温约600@?
, 最热月均温23?农作物为亚热带茶叶,水果粮,烟等
北砸热带年平均气搞14L6?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中的湿性分布在滇中的昆明 ,楚雄,大
最冷月均温69?常绿阔叶林理海拔1500—
200@朱地带
年极端景低温约一5?上壤为红壤
?10?积温4500—500@?农作为?年:熟
最热月均温约20?农作物为亚热带粮,烟等
(三)温带:本带内分为暖温带,中温带,北温带.由于我省疆域的北部,中部南凹,两头北
凸以及山地地形的影响,温带呈不连续分布,滇西北,以横断山脉北部,云岭为上体,按高度不
同,依次分布有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滇东北则仅有暖温带,缺乏中,寒温带.其划分的依据
和特征如表3所示:
表3温带的划分指标与_E要特征表
热鞋带名称划分指标景观一农作特征l地区
暖搞带年平均气温约13?植被为落叶阔叶林1分布F滇东北的昭通,镇雉, 最冷月均温约5?上壤为棕色森林上壤1威信,曲靖,富糠屿龙线 年极端低温约10?农作为年:熟I以北;滇西北的丽[,鹤庆,
?10?积温300@一4000?农作物为粮作l兰龙海拔2000—2400米地景热月均温约19?l带
1l8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第17卷
热鼍带名称划分指标景观一农作特征地区
中温l带年平均气温约11?植被为针阔混空林,卓旬分布F滇西北海拔2400— 最冷月均温约312上壤为艇化踪色森林上,草2800朱地带
年极端最低温约16?旬上
?1O?稠温为1600—农作为:年一熟
3000?农作物为粮作(麦,玉米)
最热月均温为18?
寒温带植被为针叶林分布于滇西北海拔2800年F均温度约5? 上壤为生草成化上3000米以地带晟冷月均温约一
2?农作为年一
鼎年极端最低温约一
16?农作物为青棵
,屿铃薯,以林?
10?积温为<1600?牧为_E
最热月均温为招?
综上所述,笔者所划分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热量带是从气候指标和景观学,农作甚至民
族传统习惯等当地实际出发.然后在实际划带操作时弃小留大,舍零取整而完成的,它可以作
为指导,发展云南省的农,林,牧,副,渔,规划山,水,林,田,路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任美锷,曾昭璇.论中国热带的范围地理科学,1991(2):101—107 余显芳.中国的热带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杨宗下南南部准热带的探讨地理1961.6期}32—38
唐永褰我国热l带界线的探讨植物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1964年2期:23—26 曾硝璇.中国的热带地方.地理知识.1期,1962年:2125 是中伦我国热带范围划分的商榷.热带林业科技,1期,1985年 黄秉维关f中国热带界线问题.I,国际卜热带和弧热带定义.地理科学,1992年5月:98105
宝剑关于中国热带的北界地理科学,1993年1期,32—36
宅剑我国砸热带划分中的题地理研究.1984.3(1):6978 张养才,谭靓炎.中国热带匕界及其过被带地珲研究,1991年6月:85—91 可桢中国的砸热带科学通报.1958,17:524528 宅剑我国热带的界限问题地理.1962(2):41—45
睦谊光.宅剑南省农业气候条件及其分区评价.科学出版社,1964
张克映.L;5友鑫,车佑荣,刘玉洪袁牢山过山气流的气候效应.地理研究,1992,9:65
—70
CommentoilthedivisioilofthermalbeltsintheYunilail
(YunnanUniversity)(YunnanNormalUrfi~zsity)
ABSTRACTInthispaper,YunnanSthermalbeltsisestablishedbasedontheprinciplesof "
stereoscopicdinmtezones"and"geographylandscape—
agricultureproducezones".theauthors
discussthegeneralsituationsofthemalbeltsinboundarylinesandranges KEYWORDStheYunnanProvinceprincipleofstereoscopicclimatezonesandgeographyland—
scape—agricultureproducedivisionofthermalbeltsinYunnan 23456789
mU?
范文四:我国积温带的划分
作物生育期内某种指标温度持续期的逐日平均温度总和,叫做积温。在各种积温(0℃、3℃、5℃、10℃、15℃) 中,用得最广泛的是日平均气温≥10℃稳定期的积温和活动积温。我国采用积温和积温持续日数,参照自然景观和作物分布情况,把全国划分为6个温度带和青藏高原区。
赤道带位于北纬10°以南的中国南海岛屿地区,在冬季平均极锋的南限以南。积温大致在10000℃以上,≥10℃的天数为365天,1月平均气温超过26℃,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比热带的热量与水分多些,但气温年变率很小,四季雨量较均匀,岛上可生长各种热带植物。
热带包括雷州半岛、海南岛全部及台湾岛,滇南少数地方,积温≥8000℃,≥10℃的持续期350~365天,1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全年无霜。低地植被主要为热带季雨林,热带经济作物橡胶、椰子、槟榔、咖啡等都能生长,水稻可一年三熟,甘薯可以冬季播种,冬小麦生长不适宜。
亚热带包括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绝大部分地区。积温4500~8000℃,≥10℃的持续期218~365天,1月平均气温0~15℃,无霜期8~12个月。天然植被有亚热带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混生常绿阔叶树的落叶林,为我国柑桔、茶、棕榈、油桐、毛竹主要产区,南部还有香蕉、菠萝、荔枝、龙眼、橄榄等多种经济作物。水稻可一年两熟,小麦则各地都有栽培。
暖温带大致包括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的塔里木盆地。积温3400~4500℃,≥10℃的持续期171~218天,1月平均气温-12~-6℃至0℃,生长期5.5~7.5个月。天然植被东部为落叶阔叶林,西部为干旱荒漠。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二年三熟,个别地方一年一熟。小麦以冬播为主,苹果、梨、柿、葡萄等水果品质都很好。
中温带包括寒温带以南,长城以北及新疆准噶尔盆地。积温1600~3400℃,≥10℃的持续期100~171天,1月平均气温-30℃~-12℃至-6℃,生长期3.5~5.5个月。天然植被东部为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混交,西部为干旱荒漠。7月平均气温不到20℃,水稻、蓖麻大部分地方都能生长,小麦、大豆分别在带内不同地区成为主要作物,但冬冷季节长,不宜冬作。
寒温带在黑龙江的最北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角。积温低于1600℃,≥10℃持续期不足100天,1月平均气温-30℃以下,夏温不高,7月平均气温16~18℃,无霜期约3个月。天然植被为针叶林,水稻、高粱等都不能生长,温带水果亦完全绝迹,只能勉强栽培小麦、马铃薯、养麦和谷子。
青藏高原气候区由于海拔高度大,地带性规律遭到破坏,不能按以上标准划分温度带。冬季虽不如同纬度东部平原地区那样易受北方冷空气的侵袭,但夏季温度偏低,大部分地区积温不足2000℃。有的地方全年为霜期,有的地方无霜期长达7个月。因此,整个青藏高原区的情况又很复杂,故另列一区。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青藏高原气候区。 黑龙江省六个积温带:
最南部的
第一积温带2700℃以上;
第二积温带
第三积温带2500-2700℃; 2300-2500℃;
第四积温带2100-2300℃;
第五积温带1900-2100℃;
第六积温带:小于1900℃
以此类推,最北部的第六积温带为1900℃以下。
范文五: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把≥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活动积温反映了一个地方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是我国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与世界温度带的划分指标不同。 热带≥10℃积温:>8000℃
生长期(天) :365
耕作制度:水稻一年三熟
主要农作物:水稻、甘蔗、天然橡胶等
温度带:亚热带
≥10℃积温:4500℃
耕作制度:一年二至三熟
主要农作物:水稻、冬麦、棉花、油菜等
温度带:暖温带
≥10℃积温:3400°—4500℃
生长期(天) :171—218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
主要农作物:冬麦、玉米、棉花、花生等
温度带:中温带
≥10℃积温:1600°—3400℃
生长期(天) :100—171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主要农作物:主要农作物:春麦、玉米、亚麻、大豆、甜菜等
温度带:寒温带
≥10℃积温:
生长期(天) :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主要农作物:春麦、马铃薯等
温度带:青藏高原区
≥10℃积温
生长期(天) :0—100
耕作制度:部分地区一年一熟
主要农作物:主要农作物:青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