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doc】《晏子春秋》的说理技巧及其理论基础
《晏子春秋》的说理技巧及其理论基础 2008年第2期
No.2,2008
青海社会科学
QinghaiSocialSciences
2008年3月
March,2008
《晏子春秋》的说理技巧
及其理论基础
李明张怡
【摘要】(~--r-春秋》是一部记载晏婴思想和佐政事迹的重要典籍,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文献价值.
该书不仅表达了晏子忠君爱民,以社稷为重的政治理想,也体现出他高超的进谏艺术技巧与方式,如直谏,
曲谏,顺谏,歌谏等.晏子劝谏技巧之高妙源于他深刻,高明的哲学思想与智慧,特别是丰富的辩证法思
想.
【关键词】晏子春秋;说理技巧;哲学智慧
【中图分类号】K225.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oo1—2338(2【)o8)02—0l17—04
晏子名婴,字平仲,一说谥平仲或谥平字仲,又称晏平仲或晏平.莱地夷维人(今山东高密),春
秋末期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初为齐国大夫,后任国相,历辅灵公,庄公,景公三朝."以
节俭力行重于齐",善于荐贤,敢于直谏,"以此三世显名诸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十分敬慕晏子,他
在《史记?管晏列传》中写道"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欣慕焉".作为一部记
载晏婴思想和
佐政事迹的最主要典籍,《晏子春秋》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传统史学上都有重要地位.从中我们
还注意到,晏婴在当时就以谏君与诘辩闻名于世.吴王曾对其臣说:"吾闻晏婴,盖北方辩于辞,习于
礼者也."楚王也道:"晏婴,齐之习辞者也."因此,笔者拟对其谏君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说理技巧和方
式及其理论基础试做探析,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
,高超的说理方法与技巧
《晏子春秋》记言比例较大,全书八篇共215章中有212章都述及晏子的谏辩,而谏君章节近乎
一
半.其内容十分庞杂,涉及为君治国的方方面面.面对齐君,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态度诚恳,语
气直率,襟怀坦荡,引导国君追慕先代明君贤王,远小人,任贤良,行君道,去邪僻,顺民心,勤政事.不
仅表达了晏子忠君爱民,以社稷为重的政治理想,也体现出他高超的进谏艺术技巧与方式.
(一)直谏.这是以真言,实言,诚言,开门见山,直击主题的进谏方式.即晏婴通常针对齐君荒
唐,错误的言行及其思想给予直言不讳的指正,劝谏.齐景公执政期间,常有慕古思贤的情怀,又有重
振霸业的抱负,但他却简单地将实现方式归结于仿效古代圣王的服饰与房屋等外在形式.面对这种
简单化,形式化甚至本末倒置的荒唐做法,晏婴则直谏:"衣服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
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仇.今君欲法圣王之服室,不法其节俭.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
有益也.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若
臣之虑,恐国之危,而不公平也."在晏子看来,为君治国之本当是节俭爱民勤政,从而才能得到百姓
和诸侯的拥戴.而齐景公却只过度奢求服室之侈美,不法圣王之节俭,以致"与民仇"而"国之危",可
谓荒唐之至.是故,晏子便开门见山地直谏其失.又如:齐景公颇有"彰先君之功烈,而继管子之业"
的愿望,但施政之现实却与先君相差甚远,或完全相悖.对此,晏子不得不直谏:"今君疏远贤人,而
117
任谗谀;使民若不胜,籍敛若不得;厚取于民,而薄其施,多求于诸侯,而轻其礼;府藏朽蠹,而礼悖于诸
侯,菽粟藏深,而怨积于百姓;君臣交恶,而政邢无常.臣恐国之危失,而公不得享也.又恶能彰先君
之功烈,而继管子之业乎?"这种锋芒毕露,直批君主之过的谏言虽常使齐景公尴尬而不快,但其忠心
可鉴,也必然赢得君王的信任和爱惜.
(--)曲谏.也可谓讽谏,此乃以曲引直,甚至指桑骂槐式的劝谏形式.即晏婴经常以间接迂绕
或正话反说的方式渐人进谏主题,达到劝谏目的.景公爱马,一次他的爱马死了,要杀养马人泻忿.
当时情况紧急,无法阻止.晏子索性顺水推舟,归谬养马者说:"此不知其罪而死,臣为君数之,使知
其罪,然后致之狱."接着数之日:"尔罪有三:公使汝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善马,当
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汝杀公马,使怨积于百姓,
兵弱于邻国,汝当死罪三也."晏子以幽默诙谐的形式正话反说,表面上数落养马者罪过,实则揭示景
公的荒唐行为及其严重后果,终使景公改变主意,认识到错误.又如,"景公饮酒,七日七夜不止.弦
章谏日:'君饮酒七日七夜,章愿君废酒也.不然,章赐死.'晏子人见,公日:'章谏吾日:愿君废酒也,
不然,章赐死.如是如所之,则臣为制也;不听,又爱共死.'晏子日:'幸矣,章遇君也.令章遇桀纣
者,章死久矣.'于是公遂废酒."晏子夸奖景公比桀纣好,而将他们放在一起本来就是一个绝妙的讽
刺,正话反说,使景公顿然醒悟.
(三)顺谏.这是一种因势利导或顺水推舟的劝谏方式.即晏婴往往借助齐景公流露出的慕圣
思贤,善政爱民的政治愿望,而向其进劝为君治国之道.齐景公治国才能平平,但还有想治好国政,重
兴齐桓公时霸业的理想,虽非贤君明主,但能经常下问.如晏子所说:"上君全善,其次出人焉,其次
结邪而羞问.全善之君,能制出人组织制君,时问之君,虽日为尚可以没身,羞问之君,不能保其身
也."基于此,晏子在相景公时常为国为民直言进谏.景公多次和晏子说"寡人今欲从夫子而善齐国
之政",而且还向晏子求教"古之圣王,其行若何","欲善齐国之政,以干霸主"的谋略.晏子便把握时
机,针对"景公外傲诸侯,内轻百姓,好勇力,崇乐,以从嗜欲",谏其"要薄身厚民","德行教训,加于诸
侯;慈爱利泽,加于百姓",从而使"海内归之如流水".又如:景公执政慕古之圣贤,晏子便在向他陈
述圣君执政德行的基础上,趁机直谏其"税敛重故民心离,市买悖故商旅绝,玩好充故家货殚.积邪
在于上,蓄怨藏于民,嗜欲备于侧,毁非满于国,而公不图."于是景公"令玩好不御,公市不豫,宫室不
饰,业土不成,止役轻税".此外,齐景公还常向晏子问"贤君之治国若何?""天下之所以存亡?""为
政何患?"等.晏子在进谏时,针对时弊,及时提醒景公改过,加强仁政实施.景公听到晏子的屡次谏
言后,一般也都能听取意见,改过从谏.
(四)歌谏.此为以歌代言,以舞比言的进谏方式.即晏婴劝谏并不只限于文字语言,有时会更
多地运用声乐语言,身体及形态语言,以取得谏君的效果.晏子不但善于辞令,且能歌善舞.一次,
"晏子使于鲁,比其返也,景公使国人起大台之役,岁寒不已,冻馁之者乡有焉,国人望晏子.晏子至,
已复事,公延坐,饮酒乐.晏子日:'君若赐臣,臣请歌之.'歌日:'庶民之言日冻水洗我,若之何!太
上靡散我,若之何!'歌终,喟然叹而流涕."役夫冻饿,晏子为之请命.在当时宴饮的气氛下,席间高
歌,借歌言事,很是自然贴切.以歌点题,以情动人,使得景公当场答应"速罢之".又载:"景公为长
床,将欲美之,有风雨作,公与晏子人坐饮酒,致堂上之乐.酒酣,晏子作歌日:'穗乎不得获,秋风至
兮殚零落,风雨之拂杀也,太上之靡蔽也.'歌终,顾而流涕,张躬而舞.公就晏子而止之日:'今日夫
子为赐而诫于寡人,是寡人之罪.'遂废酒,罢役,不果成长床."晏子一曲歌,用比兴手法唱出了役夫
的哀伤,且"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使得景公终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撤酒罢宴,停止工役,从而达到
了进谏目的.
当然,晏婴的谏辩方式绝不仅限于上文所述,只要细读《晏子春秋》,我们会梳理出
很多形式,如
铺陈渲染,以退求进,反唇相讥,借喻晓理等等.但除此之外,也许我们应该更进一步追问:晏子的说
理技巧何以如此高妙而多样化?这将导引我们去探讨其理论基础问题. ll8
二,劝谏之后的思想智慧
无论我们对晏婴的劝谏方式如何梳理,并归纳为多少种,这都不过是一种形式化的研究,更重要
的在于揭橥这些形式之后所潜蕴的思想内容和大智慧.就《晏子春秋》而言,我们之所以能看到晏子
进谏技巧之高妙,不仅源于晏婴忠君爱民,以社稷为重的政治抱负,而且更基于他深刻,高妙的哲学思
想与智慧,特别是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一)"重人轻神"的天道观.在天道自然观问题上,晏子承认自然规律的存在,所以他主张轻鬼
神而重民生的无神论思想.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由于铁器和畜力在农业生产中的
广泛应用,水利设施的进一步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从而使人们的认识水平有了长足发
展,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也更为深刻.正是在此背景下,晏子形成了较为进步的天道自然观,并将
之应用到现实政治生活中.如《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载:齐景公三十二年冬某夜,齐国临淄上空出
现彗星,景公惧怕,下令派史禳祭.晏子谏日:"无益也,祗取诬焉.天道不滔,不贰其命,若之何禳
之?且天之有慧也,以除秽也.君无秽德,又何禳焉?若德之秽,禳之何损?诗云:'维此文王,小心
翼翼,昭示上帝,偻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君无违德,方国将至,何患于慧?诗
日:'我无所监,
夏后及商.用乱之故,民卒流亡.'若德回乱,民将流亡,祝史之为,无能补也."晏子认为彗星是自然
现象,勿须害怕和自欺欺人.他利用天道自然的规律作为劝谏君主实行德治的理论依据,这显然是在
肯定人的力量,否定来自神的非自然因素.
(二)"生之有死"的生死观.生死问题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对此问题的回答则表达了晏子对人本
身以及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基本态度,从而可以透见其社会历史观.景公与晏子登泰山,望着大好河
山,景公想到自己终有一天会死去,失去这片江山,因而感伤流涕.而晏子却大笑不止,说道:"古之
有死也,令后世贤者得以息,不肖着得以伏.若使古之王者如毋有死,自昔先君太公至今尚在,而君亦
安得此国而哀之?夫盛之有衰,生之有死,天之分也.物有必至,事有常然,古之道也.曷为可悲?"
这里晏子不仅表达了有生必有死的生死观,并且蕴含着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智慧.在他看来,事物有盛
有衰,人有生有死,这不但是个体生命遵循的自然规律,而且也是人类社会得以不断发展的逻辑前提.
这样,从其生死观,我们也可以清楚地见出晏子社会历史观的基本立场和主张. (三)"以德幅利"的义利观.义利之辩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中的论争热点之一.对此问题,晏
子的态度很明确,即义为利之本.晏婴并不绝对地否弃利,而且承认利乃是自然生命生来就有的本能
和原始欲望,因为"凡有血气,必有争心".但在人类社会中却不能逞强夺利,必须对利加以引导,节
,利之本也,蕴利生孽.姑使无蕴乎,可以滋长."制.故而他道:"利不可强,思义为愈.义
显然,导
利,制利的导向与准绳就是时刻也不可遗忘的义.这一思想在其"幅利"论中表述得更为充分.《晏
子春秋》载:"庆氏亡,分其邑,与晏子邶殿,其鄙六十,晏婴勿受.子尾日:'富者,人之所欲也,何独弗
欲?'晏婴对日:'庆氏之邑足欲,故亡.吾邑不足欲也,益之以邶殿,乃足欲;足欲,亡无日矣.在外不
得宰吾一邑,不受邶殿,非恶富也,恐失富也.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为之制度,使无迁也.夫生厚
而用利,于是乎正德以幅之,使无黜慢,谓之幅利,利过则为败,吾不敢贪多,所谓幅也."'诚然,晏子
并不否认求富,求利乃常人皆有的基本欲望,但常人往往利令智昏而看不到"足欲"与"亡","得富"
与"失富","利过"与"败"之间的辩证关系;相反,只有大智大慧之人才能清楚地把握其间相互联系,
相互转化以及适"度"的问题.而要真正能够做到适"度",就必须"幅利","正德以幅之".通过这一
理论,我们不仅看到晏子在义利之辩问题上的根本立场,而且发现其丰富而深刻的辩证智慧.
(四)"和而不同"的和谐观."和而不同"是凝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古老命题.晏子通过对
"和","同"两个范畴的甄别与阐论,不仅表述了他的和谐观,而且对"和而不同"这一传统民族智慧
做出了重要的理论阐发.齐景公问:"和与同异乎?"晏子答:"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酽梅.以烹
鱼肉.箪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泻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
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
干.民无争心.故《诗》日:'亦有和羹,既戒且平;奏暇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
和五声也,以
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
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
故《诗》日:'德音不瑕.'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日可;君所谓否,据亦日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
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公日:"善."这里至少表达了这样的思想:第一,
119
"异",即差异性和多样性是自然界与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自然特性和状态,如乐有五声,羹有五味,
人类社会有君臣之别等等.第二,"和",即包容了差异性,多样性的统一,和谐则是自然界与人类社
会中的理想价值与状态.显然,他承认世界上差异或矛盾的普遍性,也追求超越差异与矛盾在自然状
态中的无序性而进达"和谐"的理想境界;但他并不主张将差异性简单地化归于"绝对的同一"或"单
一
"
,如"以水济水",而是提出要"济五味","和五声"的相反相成,相异相济的辩证思想.这种"和
而不同"的和谐观是晏婴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也是其方法论的基本理论基础.他不仅以此
观照自然界,体验日常生活,也据之提出一系列佐君治国方略,特别在处理君臣关系问题上充分发挥
了这一智慧.
回顾上文述论,无论是晏子高超,巧妙的进谏方式与技巧,还是其劝谏之后的思想
智慧,应对当代
人的言说活动与处世智慧都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和深远启迪,同时我们也并不因此而否认其中可能内
在的局限性.或褒或贬,是扬是抑,只待方家见仁见智.
【参考文献】
[1]李梦生.左传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廖名春,邹新民.晏子春秋[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邵先锋.从<晏子春秋>看晏婴进谏的艺术技巧[J].泰安师专,2001,(7). 【作者简介】李明,男,哲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
代哲学.
张怡,女,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古典文献学. (上接第113页)文明还是纸上谈兵.目前,环境保护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比较
普遍,对环境违法处罚力度不够,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保护环境,守土有责.为此,要从以下几
方面人手:建立环保工作问责制,对于因决策失误,监管不力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要严肃追究责
任;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立环境评价专家审查机制,从决策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
强环境立法,健全和完善环境法律体系;建立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
严,违法必究,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
生态危机的解决和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决非一朝一夕的事,它是全人类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同
时,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合力的作用,任何单一的力量都无法完成.由此
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最终才能实现目标. 【参考文献】
[1]逸周书-文传解[M].
[2]管子?轻重甲[M].
[3]管子?侈靡[M].
[4]管子?国准[M].
[5]论语?阳货[M].
[6]孟子?尽心上[M].
[7]张子正蒙注-乾坤篇上[M].
[8]马克思.资本论: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Ol_2O2.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574. [10]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9. 【作者简介】孙金波,女,哲学博士,温州大学法政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120
范文二:我在团队沟通方面的技巧
我在团队沟通方面的技巧
软件行业的项目组依赖于大家的沟通。在项目中,如何强调沟通都是不过分的。而事实上,绝大多数问题的出现,我们基本上都可以
在沟通上找到一些问题的根源。举一个例子来说,我们很多人在工作中,都有
一点感觉,我们之间的工作挂接不那么严丝合缝,似乎总是有一些灰色地带的
存在,而正是这些模糊的地方,导致我们工作出现一些不和谐音。可以明确的
说一点:这一点将在你的工作中,不断出现;而且随着你岗位的提升,责任的
提升,这一点将变得越来越多。原因是,至少在现在我看来,任何组织结构都
无法定义得如此明晰(因为我们面对着是变化越来越快的市场的这一个现实),
所以,需要我们加强沟通,依靠沟通能力来弥补一些问题。
首先,团队沟通的成本上很高的,而且随着以下因素,沟通的成本会越来
越高:人数的增加,工作地点的分离,缺乏共同的语境平台,不相同的价值观
或者判断准则等等。人数的增加,使得相互之间的沟通线越来越多,而且,信
息的增加,不见得就一定能够把你导向成功,你将不得不判断各种不同的信息,
从而使得成本越来越高。根据这点,我们在管理上,推荐进行单头领导(而不
是多头领导)就是这个原因,我们赞成使用少量的高素质人员替代大量无经验
的人员,也是基于这一点的判断.工作地点的分离,也将导致沟通成本急剧上升。
我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在这样的一个团队:我们的需求团队在北京,设计团队
在上海,开发团队在武汉,测试团队在大连。如果是我看见这样的团队,将使
得我很挠头。而且,但凡有可能,我极其不愿意使用这样一种团队,因为地点
的分离,使得沟通和交流的数量和质量大大低于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对于一
般的开发团队来说,我希望他们不仅仅是在一个办公室里,而且更希望他们的
办公位本身就是挨在一起的,这样他们抬起头就能交流。
他们会变得更喜欢进行交流。很多项目经理告诉我,我们有MSN进行日常
的沟通,我们有电话会议进行项目会议,我们有视频会议来解决面对面沟通的
问题。但是,事实上,这一点远远不够。我们现在有很多手段进行沟通,但是
诸位请回答我一个问题,以前你在家的时候,每天和你母亲说多少话?你离开
母亲以后,虽然你也同样有各种很方便快捷的联系手段(而且我很多时候也和
母亲在MSN上聊天),但是你每天聊多少句?你们的了解是更多了还是更少了?
和母亲之间的沟通尚且如此,那么和一个项目组团队(甚至是你没有见过面的
项目组成员),你们的沟通又是如何?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没有比直接
的面对面更加有效的了,我们可以听见对方的话音,看见对方的每一个眼
神??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相互之间触手可及,这是一种鲜活的沟通手段,
任何手段都比不上他。所以,除非万不得已,不要把你的团队分成那么多地点。
有一个例子,我们曾经试验过软件工厂(在武汉设立了软件工厂,以至于
我看见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总是会有几个武汉的同仁,风尘仆仆地赶到北
京),理想状态下,我们希望在北京做需求、设计和验收测试,在武汉进行开
发和测试。而且主要是研发一些独立性很强的产品(比如一个显示报表的工
具),或者一个很简单的功能实现。当时,为了体现软件工厂的有效性,总经
理下令,不强求在北京的团队使用武汉的软件工厂。结果几乎没有人使用武汉
的软件工厂,而且即使有人使用了,也是直接把需求和设计人员直接派到武汉,
象项目经理一样带这个项目。当时我们很现实,软件工厂是否成功,不是我的
事情;但是我的项目失败了,就是最大的问题了。所以,还是请一帮张口闭口
软件工厂的兄弟们,至少自己亲手干一干,你会发现,其中的难度是非常高的,
你仿佛一朝之内回到解放前,对于项目的忧虑和风险会急剧上升的。他并不是
如同你所想像的那么容易驾驭。当然了,如果你真的能够很轻松地驾驭这方面
的团队,我不得不说,你的项目管理能力以及团队管理能力非常出色,是一个
国际性的项目管理大牛,但是??,国内的98%以上的小型项目,有必要采用
这种方式研发吗?我觉得没有太大的必要。所以还是不要开口闭口的软件工厂,
软件工厂的。
我们知道一点,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如同20年前提出软件工程的时候一
样,是软件项目失败率太高,而不是我们已经解决了软件项目失败率问题,那
么对于绝大多数项目来说,还是如何保证成功率,如何来做吧。缺乏共同的语
境平台,也会导致沟通成本的上升。比如我们希望某一种设计文档,能够按照
一个相对固定的格式来做。当然,这种做法不值得走得太过(章节内容完全规
定得非常死非常死,就容易引发负面效应了),但是,这种做法有效的一点是,
他统一了语境平台,大家很清楚,到哪里可以找到你的某一部分内容。举一个
通用管理上的例子来说,在联想,我们都清楚“我们把这件事拉一下”,这句
话的意思是,我们找个地方,把这件事情好好梳理一下。比如我们看见一个哥
们在会议上说话说错了(当然是那种一般的内部性质的会议,可不是很要命的
地方、很要命的时间说错话),我们会善意地笑一下,说“再给他一次机会
吧”。因为每一个刚进入联想的兄弟们,都会参加一个一周的“入模培训”,
意思是,无论你在社会上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进入联想就必须经过这个模子
套一下,然后至少你们就能拥有相对比较一致的价值观了(这个入模培训基本
上可以看成一个优秀传统介绍+联想常用语的潜移默化+简单拓展训练。也许
过去N年以后,联想人会忘记很多事情,但是入模培训想来是难以忘记的了,
至少我离开联想2年了,口头和做事方式中,还是多多少少带有一些联想的东
西)。“给他一次机会吧”,这句话出自每一个入模培训中都会讲的小故事,
说一个某某教练带着“某某学员”(这两个某某都可以换成你想说的人),去
参加文化考试。
老师:“9+10等于多少啊?”
学员:“20!”
教练:“这种题目都会做错,老师,再给他一次机会吧!”
??
老师“那1+1等于多少啊?”
学员:“2!”
教练:“老师,要不??再,再给他一次机会?”
讲得兴起,再多说一点。通常每一期入模培训完毕以后,都是联想内部邮
件系统受到很大压力的时候,因为这时候,很多“模友”(进入同一期入门培
训的人,称为模友;如果你们有幸被分在一个组内,那就是更亲密的模友了,
我们当时组名叫“VII”,发音为V Two,靠,一个土得掉渣的名字,现在还觉
得有点脸红,当时就是老实,不然死也不会让这个名字通过啊。
还有的队叫“大刀队”,呵呵那就更搞笑了,看见那个Team的组长上去,是个小小的瘦子,我还想着:这大刀敢情说的是水果刀?呵呵)。在联想这样
一个大型公司中,部门层出不穷,我们在部门之间合作的时候,如果发现你的
合作部门接口人是你的模友,那恭喜你了,一般来说,他不会太难为你的,甚
至给予你很大的帮助。于是,你会发现,在很多的需要多部门合作的项目中,
正式依靠着这种亲密的关系,才使得事情更容易推进。模友们的关系会维持很
长的时间,以至于我们会聚在一起,给某个模友过生日;模友离开联想的时候,
也会给我们发一份邮件,告知我们离开联想了。甚至上你的部门,向你当面
道别。这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啊。这就是为了建立起来一个共同的语境平台
(顺便说一句,程序是一种极其好的,无二义性的语境平台哦,无论是美国人
还是中国人写出来的程序,都是我们能够看懂的的程序)。如果缺少这个语境
平台,不理解对方所说的话,还是小事,但是他会使得你会象个外人一样,不
能融入到整个团队中。不相同的价值观或者判断准则,也会潜在得极大提高沟
通成本。因为他会使得一些基本的判断发生偏差,使得管理者倾向于收回所有
的判断权和决策权,并且使得团队成员丧失很多的锻炼的机会,。最后变得,
团队Leader忙死,下面团队成员闲死(更可能的是,团队成员也忙死,但是忙
得不得其要而已)。管理者会倾向于把做一件事情分解称为各种操作性指令,
而总体目标在团队成员脑子里就是一个模糊的东西。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呵呵,讲到这一点,我想开过车的兄弟们都知道,我们总是希望在去某一个地
点的时候,脑子里大致有一条路线图,我想很多人会很讨厌,在某一个非常繁
忙的地段,然后旁边的哥们不告诉你目的地何在,开始发各种命令:“往左并
线??”,“并线哪!”,“唉,唉,跟着那辆大车出去”,“那辆,那辆,
跟着这辆有啥用处啊!”。如果这是一个哥们敢长期这么说,我就会打开车门,
让他下车滚蛋!这至少会让我非常光火,因为我不得不到处寻找他所说的标帜
物,而我实际上不知道他到底要干什么。会显得很笨拙,而且很不爽!我喜欢
的指示是:“从桥下左拐,你需要在这里出高速道路”。这我就明白多了,然
后即使你再给我各种指示,我也很容易理解了。
举一个现实的例子,一般来说,销售团队和研发团队之间的沟通,总是存
在部分的问题。销售团队人员一个好产品,就是一个能够销售出去的产品;而
研发团队所谓的一个好产品,是从技术本身出发所描述的。所以,销售一般不
太愿意,为了所谓的框架来花费成本,但是研发总是对此念念不忘。类似的,
提高团队沟通成本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语言的不通(比如一个英语不好的人
员和老外沟通),相互之间背景的不相同(上面的销售和研发的冲突,就是如
此),私下之间的关系属于臭鱼看不上烂虾的那种(当然,非常具备职业素养
的人,会很好得平衡工作和私下的关系,但是这毕竟是很少部分人所具备的优
秀的职业素养)等等。都会很大的提高沟通成本。以上说了提高沟通成本的一
些事情,对于一个沟通如此重要的领域来说,尽可能降低一些沟通的难度和沟
通的成本,对于项目来说总是有利的。这会潜在降低很多你的软件成本的。下
面说说沟通上面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了。不说复杂的,就说简单的。
沟通,其实往简单了说,就是“听”和“说”。说出你想说的,听别人想
说的。这一点在沟通中极其重要。如果很枯燥地说教,令人也很烦哪,好像是
老师在夏日闷闷的教室中,毫无语调地读书,下面学生昏昏欲睡。如果继续如
此说下来,我几乎能够听到蝉的叫声了(我最喜欢,在那样的环境下,慢慢地睡着,脸上露出阳光灿烂的笑容,那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我们换一个说法,让我
们大家来结合BBS上的论战,来看看“说”和“听”好了。
首先说“听”,一般来说,这一点更难。虽然原则上说,听和说一样困难,
但是现在聪明人太多了,以至于大家都能言善辩,但是,是否能够听到别人所
说的,就不好说了。在沟通方面,我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包括:
我们会经常断章取义,有意无意地把其中某一段话理解成为全部的意思。
当然了,这是论坛上一个惯用伎俩。在长篇大论中,总是会抓住一些说得不恰
当的话的,然后从这个话题开始猛攻,使得对手离开他已经胜利的领域,从一
个很难受的起点开始出发,这很无聊(更为好用的是,我们一般用引号去引用
对方一小段话,如果对方一定要废话更多,引用以前他所写的1/3的段落,估
计很多没有耐性的人也不会看,于是,他的话就成了证据确凿的罪证了),不
是吗?我们听别人话,也要注意,是否我们顾及了上下文,而不是从中抽取一
段出来,发挥和理解。
我们经常带着反驳的态度来看待对方的意见。本来嘛,在BBS上,一旦开
始掐架了,就必须掐赢,虽然大家口口声声说着,自己为了讨论问题,估计到
最后,讨论问题的心情没有了,肾上腺素才是维持我们掐架的由来了。我们经
常使用的一个方式就是,带着有色眼镜看着对方的话,然后恶毒地把他往他所
支持的观点方向一个劲地猛推,比如,某一个人支持在工作中赞成目标驱动的
考核制度,于是大家说他:目标一切啦,只重视目标不重视过程啦,风险大啦,
管理者的Training职责啦等等,比如另外一个人赞成过程考核的方式,于是别人开始说他目标不明晰啦,管理者容易做老好人啊,容易导致面子工程啦??
等等。于是,大家觉得,对方那简直就是胡扯嘛。但是,实际上,这是因为我
们本身就是带着反驳的态度来听别人如何说的。管理是在很多时候,都是一种
权衡的艺术,所以,如果你把别人推到如此极端的地步,那么你的观点自然是
正确的。
BBS上用来这种方式掐架是可以,但是用于现实中,这样“听”对方的观
点恐怕就不成了。这一点现象非常普遍,所以,在听到这些东西的时候,至少
让自己考虑一下,我是不是也犯了这个毛病了?说对方错,真的很爽啊,不是
吗?我们会象看着一个小丑或者一个孩子一样,感觉自己很明智,但是这种状
态可不好,用这种方式去听,沟通基本上就不成了。过于敏感,特别对于很多
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的人来说,他会把任何建议和意见,看成对他个人全部的挑
战。还记得大仲马笔下《三个火枪手》中的主人公吗?那是小说,如果现实中,
你也如此的敏感的话,会令别人觉得你很难相处的啊。有的设计人员认为,任
何的对设计提出的意见都是对自己的攻击,自己永远是对的。如果是那样的话,
你就不是一个Team player。在工作中很难和你合作啊。
不尊重人,BBS上很常见的一种无礼之举是,没有看完别人的贴子,就开始疯狂批评。不错“尝一口就能够知道的臭鸡蛋,就不用吃完它”,但是(事
情往往坏在“但是”上)如果你仅仅想爽一下,可以骂骂人,出出气。但是,
如果你想讨论问题,最好还是看看清楚别人到底写了什么东西。这是一种对别
人的尊重。不要根据只言片语,按照自己的理解,狠狠说一通,那样价值何在?
典型的无效沟通。我们不是为了把人批臭批倒,来证明自己的胜利,我们是为
了通过沟通解决问题。所以还是尊重一点比较好一些。
听基本上说完了,很不完全,但是至少这些是第一时间反应到我脑子里面
的东西,也是对我感触最深的地方。下面该说说“说”了。
首先,理清楚你的思路,不要说到东,说到西,我根本不知道你想说什么。
这是一个思路的清晰程度的问题。同时也是IQ组成很重要的一点。至少体现出一些高IQ人员的素质(大家不是说IT人员的人,要IQ比较高吗?)。比如我
们在面试中,喜欢用的一个方式是,一下子问7-8个问题,然后让面试者按照顺序回答下去(这7-8个问题,是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而且逻辑相对比较明了。
对于低级的岗位来说,我们一般连续问4-5个问题),并且在他回答过程中,我们会企图问一些问题,然后让他继续回答。看他是否能够回答完毕这些问题,
而且思路比较清晰。如果一个人员,连4-5个连续问题的压力都承受不了,一般来说,我就不再考虑了。所以,请维持一个清晰的思路,知道你要回答什么,
不要象一个没头苍蝇一样,撞到哪里算哪里。
其次,请整理清楚你的逻辑,你举出的实例要能够证明你的论点,不要说
得云山雾罩的,很让人困惑的。这一点在BBS上经常看见,一个哥们说完N段
以后,突然告诉我,上面的例子也许举得不好,重新来过。我简直不知道该说
什么好了。你不是我的冤家派来玩我的吧?最简单的逻辑整理方式是,提出你
的观点,然后用1、2、3、4列出你的论据,这样大家比较容易沟通,不是吗?
不要一会一个例子,一会一个例子,而且我都不能分辨前后例子之间存在什么
逻辑关系。对此,我只能承认,自己的理解能力实在有一些跟不上你跳跃的思
维了。
再次,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比如需要尽快的一个决策过程,不能再过多地
讨论了)尽量少用一些攻击性很强的话。攻击性很强的话,基本上不能起到加
强你观点的作用。这种方式类似一些怀疑别人做事的动机啊,问候别人的家人
啊等等,一般来说,都是不必要的。对方会由此变得更加难以说服。因为他会
自觉地保护自己,这时候已经不是事情本身了,而是变成人的事情了。一般来
说,这更难以解决问题。当然,如果团队内部已经建立起来这样的文化,比如
骂娘文化,那么有时候用用也无妨。但是我不喜欢这种文化而已。比如,有一
个总监,和我争论下一阶段工作的时候(当然,这也是一种沟通,呵呵),曾
经用手推了一下我胸口,当时正是夏天,本来就容易上火,我脑子突然一冲,
几乎扬手一个耳光就过去了。但是还好忍下来了。但是那次争论没有任何结果。
最后,说话请靠谱一些。我很不喜欢的一种人是说话不靠谱,什么都敢说,
但是基本上胡扯居多。所以,请注意你的说话,说话要保证你说的,至少是你
认为对的东西,不然就悠着点说,很容易误导别人的。而且一旦被别人抓住,
举几个数字出来,你就全完了。所以,我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我不说,你不
说,数字来说话”。呵呵,当然了,你让数字如何说话,里面还是有大讲究的。
我的一个姨妈在统计局工作,她和当时在大学的我,讲了很多如何让数字来证
明观点的小伎俩,以至于我现在看见数字,也会留一个心眼,看看有没有人在
数字方面糊弄我。呵呵。学过统计学的哥们一定对这个很熟悉吧。好了。以上
是一些常规的沟通,至于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我就不在这里说明了,更多的会
在团队管理中说明。沟通成本很高,所以,让我们尽量有效地沟通,而少一些
无畏的沟通。说和听都很重要,所以请认真对待。接下去的一点,是给不少在
“说”方面略有欠缺的技术兄弟们写的。我知道有一些技术人员,心中有很多
东西,但是临到说的时候,突然说不出来了,感觉很亏。如果你在公司被别人
称之为“喷壶”或者“喷泉”,就不用看了,这方面技能你一定不缺少,我这
点经验也不够你笑话的了。最常规的锻炼,是让你能够在大家面前滔滔不绝地
说一些至少有一点意义的话。呵呵,这一点说起来难,其实也比较容易锻炼。
比如,在部门级会议的时候(呵呵,本来我今年想在得实开发一部中推开,但
是还没有来得及干,就离开得实了,很多得实的兄弟们说,希望如此做呢,这
一点向兄弟们道歉了!将来有机会大家一起聚聚吧,很想念大家啊),凑个
20-30个人,当然了,用其他方式,集中多一些人也是可以的,只是人不能太
少。当然了,即使再少也是有用处,但是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了。然后准备一个
大盒子,盒子里面是各种小纸条,小纸条上写一个名词(比如竹子、比如长
城),随意抽一个出来,然后用5-10秒作准备,然后就开始说,在5分钟时间
中,不允许任何超过3秒钟的停顿(也不允许和朗读诗歌一样,一个“啊??”
整个7-8秒,听的人感觉很不好,感觉你在台上公然被人毒打一样)。如果超
过3秒的停顿,就下台,算失败。如果挺过了5分钟,然后大家来评判这些说
话的内容是否连贯性强,思路是否清晰,演讲的时候的语气和语速控制等等。
这也是联想入模培训的一环,当时我面对100多个模友,突然开始说,多少感
觉有点口干舌燥,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来就好很多了。要有自信,这一点真
的不难,问题是大家没有太多的机会来锻炼,往往锻炼的时候,就是公开演讲
的时候,越做得不好,越没有自信;越没有自信,越给下次埋下失败的种子。
所以,自信一些,大家都是这么来得。练几次就好了。
下面,就是一些技巧的东西了,在“说”的方面的一般常用的技巧,我经
常会用如下几种:
首先,明白你所对话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然后再考虑如何说,对象
是不懂技术的人,与精通技术的人,说话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一点很简
单,不多说了。关键一点,就是说对方能够明白的话。你沟通不是用来卖弄的,
是要让对方明白你的意思。如果对方听不明白,不是对方的问题,是你说话没
有水平哦。
其次,不要仅仅考虑你自己,而要考虑对方,是否明白你说话的意思。也
就是说,你要从对方的思路上着手,而不是从你的思路上着手。举一个例子,
如果你研发了一个电热水壶。你会如何说明给你的客户听?很多人上来就会说:
“他会叫耶,水烧开了他就会叫耶”,“他热得比别人快,省电哪”。但是,
我还不知道你的产品是个什么玩意呢。所以,最保险和最常规的(当然也是最
没有创意的,如果要有创意一些该如何干?也许5年以后我会明白一些,但是
现在我不知道)的做法是:
第一,介绍产品是什么:电热水壶,就是用电把水烧开的东西;
第二,介绍产品能够为客户带来什么价值;为你烧开水呗;
第三,我们产品的特色是什么:电热的,
第四,为什么选择我们?用电的,环保,干净??
这样的描述相对客户容易理解一些。
再次,在介绍之前,首先很明确地说出你的观点是什么(当然,这是一种
常规的说法,如果你要由对方自己导出观点,然后你再赞扬他几句,把这当做
他自己的观点,那么就不用提出了)。
再次,说出你的论证体系。这是一个我习惯称之为“思维管道”的东西,
我会告诉对方,我是根据什么体系来导出结论的。比如,我会说,我根据SWOT、
竞争力模型分析得出结论,或者告知对方,你的出发点是什么,比如我认为你
这个问题,实际上需要解决的这样一个难题等等。这主要有两个作用,首先划
一条道路出来,让对方的思路在下面的时间中,在你的规则中走;其次,如果
发生误解,那么也最快可以知道,免得说了一大通,发现说错了,很难看的啊。
会显得你很笨的。
再次,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明确说,我有5个理由,或者3个因素使得我
认为应该如此做。这样做,容易使得别人感觉你的思路非常敏捷而且快速,或
者你对这个问题已经考虑得很多了,是个非常专业的人。但是,在现实操作中,
往往你听到一个问题,只有大约3秒钟的考虑时间,你需要利用这些时间来考
虑明白你要说的理由,如果你想到了3-4点,请直接说我考虑有6个因素(因
为你在说的过程中,多少会想到一些前面没有想到的东西的)。那么如果你按
部就班说下来,如果发现:靠,只有5个啊,少一个;这一点很恶心,不过没有关系,你随便想一个好了,或者把前面的一个观点换一个方式说出来好了,
如果你追求保险,最后总结的时候,说:“这一点和前面的某一点存在一些关
系,但是有一些不同”,只要找到一点不同就可以了。相反的,如果你认为,
坏了,少说了1点,应该是7点,该如何办啊。呵呵,这恭喜你,你的思维太
敏捷了,以后要记得多说一些哦。但是这次呢,就说:“最后补充一点,虽然
放在最后说,但是并不代表他不重要”,然后,坦白地说出来好了。总不能让
自己的思路烂在肚子里啊。这不是教你扯谎,只是说,你用一种更有条理的方
式,表达你的想法,仅此而已。
当然,这个要素不是越多越好,别人也记不住,你需要分层次来说,一般
来说,5-7点就是极限了。
再下来,就应该一点一点表述你的论据了,如果能够使用数字,就用数字
来说明问题,太多的修饰词会引起别人的反感的。比如“很多”、“大量”等
等,说多了,很容易被老板一句,“到底多少?”给闷在里面,很难受的。
最后,要适度总结,在最后的时候,请回顾一下你的观点摘要,这样有助
于对方整理思路。如果对方听下来感觉很清晰,那么他会认为你的思路也很清
晰。聪明人总是喜欢和聪明人沟通的,不是吗?必要的时候,和对方的问题挂
接一下以后再结束,因为对方的问题,也是对方最关心的东西。
最后,想说的一点是,明白一点,和聪明人说话,不用说得太详细,说得
太详细,面面俱到,容易让对方困倦,而且感觉很罗嗦(有的人还真喜欢这么
说话,和他们对话,真的很累哦)。当然,如果和你对话的是个典型的棒槌,
不妨说多一些(但是,老实说,我很少碰到过这样的人。不过还是有的!第一
次向他汇报的时候,说完以后,他两眼茫然,搞得我很困惑;不明白是我说明
上存在问题,还是他理解上存在问题。
至于在“听”的方面,我一般常用的技巧是:
首先,请凝聚起来你的眼神(当然不要太凶,这会使得别人感觉你在审问
他的),至少要装得很聪明,很精干的样子;而且也使得对方认为你在认真听
他说话。而且,据我自己的经验,在这种状况下,你的确在很认真地听人说话。
这一点很重要。
另外,把腰挺起来,跟一滩稀泥一样躺在椅子里的,看上去比较不健康,
而且懒散。
其次,请把看着对方,如果是对方是女性,一般目标关注的范围大一些
(不要盯着别人的眼睛看,会给人很大的心理压力的),如果是男性,但是他
的目光老是躲开你的目光,可能他是一个相对比较软弱的人,不要老是盯着对
方看了。适度多一些看看别的地方。我们看着对方,只是希望让对方知道,我
们很认真地在听他说话,不是给人太大的压力。另外,如果某个人身上有某个
缺陷(比如眼睛斜视等等),请务必不要盯着看(虽然也许你很好奇),这会
使得别人更加不自然的。
再次,适度记一些笔记;但是,不要太奢望,如果你真的希望把整个谈话
记录下来,一个人肯定是不够的,需要2个人以上才可能。如果是一个人和对方沟通,只能记录下来一些重点,以及让对方感觉你很重视他而已。你做做样
子也好,真的记录也好,但是在谈话中,带一个笔记本,总是不会错的。
再次,多点点头,多“恩”、“对”,给予对方一些反馈。但是别太多了,
我说一句,你“恩”一次,感觉就不爽了,和CD光盘坏了一样,难受;适度地表示一些疑惑,对方说的东西你可能不明白,请适度表达出来,这样才有沟通
的意味,而不是一言堂,而且相对来说,这一点往往是对方比较感兴趣或者比
较自豪的,适度表达一下,也好让对方满足一把。如果你的意见和对方不同,
请首先听完他说的,不要打断他。这是一个很大的坏毛病,而且很不礼貌(我
有时候,这一点也做得不好啊,将来要改改)。让对方说完。当然碰到一些话
篓子,而且你的时间也很紧张,不妨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这样都比较节省时间,
让他概要地说出他要说的事情,如果说不出来,下次想好了以后,再说吧。如
果发现不明白的地方,如果很重要,请直接说出来。不然很难受的。呵呵,有
一次我和一个哥们去一个合作公司那里,和合作公司谈技术。那个公司的员工,
简直就是一个假洋鬼子,英文单词懂得恐怕也不太多,但是但凡懂的都用英语
来说了。里面有大量的PC TO phone;phone TO PC;我很奇怪,我那个同事为什么不说话,最后出来的时候,那个同事问我“周海峰,TO Phone是什么?”。
估计那个合作公司的哥们发音也比较奇怪,害得我那个同事,郁闷了半天。但
是,这样的沟通是无效的。而且,很容易让对方感觉你的思路很奇怪。不值得,
该说还是说出来吧。
范文三:Google在购物方面的搜索技巧
2006-9-12 0:11:17
Google在购物方面的搜索技巧
前面写的Google搜索文章中有一些Google搜索的最基本的技巧,这些技巧大多都可以在“Google帮助中心”中找到,下面,我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的Google搜索的一些复杂技巧。
数字范围的搜索:
Google提供了一个很有用的搜索技巧,可以搜索一组数字,比如100,101,102,这时候我们可以使用搜索100..102来完成对一个数字范围的搜索,其中第一个数字是最小值,第二个数字是最大值,两个数字之间是2个半角的句号。
这个技巧对于模糊数字的搜索是很有效的,比如我们想要购买一款数码相机,这个相机是600万像素以上,900万像素以下,并且我们能够接受的价格是3000到4000元,这时候我们可以搜索这个“数码相机 600..900 百万像素 3000..4000 元”,就可以搜索到所有600到900以及3000到4000之间的数字的符合规格的相机了。好了,让我们测试一下,搜索到的第一条记录是一个800万像素的佳能相机,价格3650元,效果不错吧。
通配符的搜索:
星号(*)这个是搜索通配符,是搜索中一个实用的技巧,用法和以前在DOS下DIR的那种用法一样,比如我们搜索相机资料的时候,曾经记得佳能相机有一款叫什么800的,具体中间是什么却记不清楚了,这时候我们使用通配符搜索,搜索“佳能*800”,这时候我们从第一条搜索结果看到了,哦,原来相机名字是“佳能IXUS 800”。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搜索购物方面的小技巧,掌握这些技巧以及前面文章介绍的Google搜索的基本技巧,综合起来使用,一定会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你想要的东西。
范文四:销售在各方面的说话技巧
1、会议
大会主持人是大会的核心人物,他要鼓动听众,使气氛热烈;他要组织群众,使会议集中;他要推波助澜,使感情交融。这就需要一定的说话技巧。它包括: ①设计出色的开场白。开场白有两项任务:一是建立说者与听者的同感;二是要打开场面引入正题。这就要求大会主持人应根据演讲人讲话的内容、特点、会议要求、听众情绪、会场情况等,灵活地设计开场白。
②采用巧妙的连接词。连接词应幽默风趣,富于文采,把一个发言象穿珍珠一样穿起来,使听众在会心的笑声中消除疲劳,得到教益。连接词要承上启下,对上面的发言画龙点睛,增色生辉,加强效果;对下面的发言扼要介绍,渲染鼓动抓住听众。设计连接词,应注意:一要了解情况,巧妙安排。会前弄清各个发言者的情况、特点、发言内容,精当地安排发言顺序,把各个发言组织成“起、承、转、合”的有机整体,使大会在听众心中留下层次清楚、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的完整印象。二要随机应变,灵活串联。或根据会场变化着的情况,或挑选某个发言者某一句精辟的话,临场发挥,使连接词妙趣横生。三要词汇丰富,即兴发挥,出口成章。[中華勵志網]只要主持人平时多读多听多记,积累文学语言和群众词汇,到时自能信手拈来,恰到好处。
③发表新颖的结束语,使听众对演讲内容回味和遐想,少用甚至不用枯燥、罗嗦的客气话。
2、介绍自己工作情况的语言技巧
在调资、晋级、入党、入团等会议上,常常需要做自我工作情况介绍,以便让人们进一步了解自己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使他人能对自己做出公正的评价。但介绍工作情况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稍有不当,就会被扣上“狂妄”的帽子,或有“自吹自擂”之嫌。因此,在实事求是是对工作情况作介绍的基础上,还必须注重语言技巧的运用。
①控制语气、语调。语气是指说话时的口气,语调是指说话的腔调,主要指一句话里语音高低轻重的配置。在作“自我介绍”时,最好多用陈述语气。例如:“我×年×月×日在×校毕业,获硕士学位。”“几年来,我先后发表过一些文章。”等等。这时一般不用感叹句或祈使句。但是你如果这样介绍:“我这篇文章啊,在××学会评上了优秀奖,这连我自己也不敢相信啊!”“关于这一点,请你们去查看××材料。”就给人一种不可一世、盛气凌人的感觉。在语调上,
介绍者最好少用高亢、激昂的语调,即使手捧“小结”,也不要象在课堂上朗读范文那样抑扬顿挫,富于表情。介绍者的语调,以轻松而又平和为宜,给人一种自然,谦逊的感觉。
②提供的信息要适量。该说的话要说得充分,不该说的话就不要说。介绍者要根据要求来进行介绍。如教师晋级时介绍情况,可谈政治思想、教学工作量、工作态度、教学效果、科研成果等情况,而且每一项都应该进行充分的介绍,不可偏废。如有人在介绍自己的科研成果时,一再强调科研的重要性,说:“作为高校教师,科研是必不可少的,我认为这次评职称科研应占重要地位。一个人科研成果如何是至关重要的。”这些话对于一个普通的介绍者就是多余的,因为科研成果在评职称中占多大比重,上级和有关部门自有考虑,这是政策性问题。介绍者是无法左右的,说了上面这些话只能让人感到你另有目的,而对那些科研成果不佳者无疑是个打击,令人不快,容易失去群众。
③掌握好时间。介绍自己的工作情况,往往要受到时间的限制,即使客观无时间要求,介绍者自己也要有个时间观念,不要使时间拖得过长让别人感到你是在借机表现自己,而引起反感。[中华励志网]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自己要告诉别人的内容说完,就得先对自己要讲的内容作周密的考虑,对语言逻辑乃至词语进行反复推敲,要作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语言简洁明了,防止面面俱到。 ④必要的谦词,谦虚是一种美德,在介绍自我工作情况时尤需要谦虚。如在介绍情况前后,适当的谦辞是必要的,如:“我介绍完了,或许有失片面,还请大家包涵和批评。”当然谦辞也不要过多,两三句即可。
3、说笑话的技巧
说笑话首先应简洁明朗。一个笑话的焦点,全在末后一两句,你要使听者在听到末后两句时,还是精神饱满,兴味尚浓,才易引起反响。若拖泥带水,总不到题,听者就会厌倦,反应就自然减弱。因此笑话最重要的是传神,能一气呵成才算是精彩的。说笑话,未说自己先笑,这是说笑话的禁忌,虽不必板起面孔,也不可先笑,以免听者早已松弛。若笑话里的故事人物,一本正经,或憨头憨脑,则说时面孔表明,应切合其中人物情态。从控制听众的技术上说,这是欲擒故纵之法,先将情绪拉得很紧,声音表情,皆象煞有介事,然后转入“焦点”,听众的情绪一泻而下,就会纵声大笑。
其次在将到可笑的“焦点”时,要急转直下,不可故意卖关子。笑话不同猜
谜,不同讲侦探故事。笑话本身大多很简单,也就在以简单取胜。若在达到“焦点”之前,如插入些无谓的话,反而将其催笑的力量减弱。叙述应声音清楚,快慢适度,否则听众很难有明确印象。
此外还有两点要注意,有些笑话不甚文雅,在陌生人面前要先行考虑,异性面前尤宜谨慎,不可逞一时之快,致使旁人难堪,其中常有嘲讽缺点的,说前应留心听众中有无此种人,以免伤人情感。
4、回答复杂问语的基本方法
复杂问语是一种包含着某种假定的问语。回答复杂问语的基本方法是: ①揭示性回答。即用联言判断回答,揭示其回答。即用联言判断回答,揭示其实质。例如,甲:“你怎么还在公开场合骂人?”乙:“我在背后没骂过人,在公开场合也没有骂过人。”或者这样回答:“无论是背地里还是公开场合我都没骂过人。”
②反问式回答。当对方提出“复杂问语”以后,要立即反问,使对方无暇思考,处于尴尬的境地。如:科员:“市长同志,您准备何时出国?”市长:“谁说我要出国?”
③答非所问。对提问题者的假定不予揭露,亦不反问,使提问者体面地绕过这个“弯子”。如:看电视时,妹妹向哥哥撒娇,被哥哥批评了,很不高兴。坐在旁边刚从外地回来的叔叔风趣地问哥哥:“小明,你现在还欺负妹妹吗?”哥哥:“叔叔,您普通话讲得很好,不过仔细听起来,还有点淮阴话的尾音。”大家都笑了。小明对叔叔的复杂问语,不予解答,将话题转到“普通话”上,使大家都不至于扫兴。
5、谈判成功的要点
①避免言行不一。不做夸张动作,或露齿强笑,使人有矫揉造作、虚假的感觉。
②多以答问的方式引出客户的需求,接着把他的问题加以澄清。往往一个问题可以传达一个人的思想,引导谈判的方向,使彼此更了解对方的立场。
③注意倾听,分析客户的话,再加以回答。[中华励志网]避免打断客户谈话,或同他们唱反调,形成对立局面。
④讲话清楚,少用专有名词、术语和陈词滥调。
⑤谈判内容要有弹性,不要死咬住一点不放。要看情势而适时提出有创见的
新方案。
6、寒暄
寒暄是指见面时谈天气冷暖和生活琐事等的应酬语。它是社会交往的一种手段,是沟通彼此之间感情,创造出和谐气氛的一种方式。
陌生人相见或经人介绍两个相识,几句得体的寒暄话有助于彼此之间的了解。在寒暄中要体现出坦率、真挚、热情,但不恭维、虚伪和冷谈。说话时要委婉而又恰到好处,言语不宜过多。
熟人相见时寒暄起来很容易出现“话到用时方恨粗”的现象,寒暄得不是平淡无味,就是俗不可耐,有的甚至不堪入目。有人见面时总是先骂上几句,或说上几句“干他妈啥去”等惹人生厌的话;也有人在公共厕所见面时,不能避实言虚,有意无意之间造成了双方的难堪和尴尬。
熟人之间,应注意长幼之分、男女之别,以及各自熟识的程度。如果同长辈相遇,应表示谦恭;见到同辈可以随便些,但不能让人感到虚伪;碰到晚辈可以等晚辈先说话,并应言而答;与相熟的同志朋友相见,应主动先说话,以体现出尊重和热情;与同志寒暄,切忌“拿腔作调”,应该庄重而不呆板,热情而不轻佻。
7、应酬中的控场技巧
就是在应酬中主动、诚恳、热情、友好、有术地先控制对方,进而控制社交场面。比如互不相识的两个人共同参加了一项活动,因时间短,双方彼此都知道对方,但不甚熟悉。当第二次两人相遇时,以为对方不记得自己了,甲想回避乙,可这里,乙却主动诚挚地向甲含笑点头,并热情地问声:“您好!”乙的行为就是在应酬中控制了场面,给对方(甲)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下次见面,甲便会友好地主动向乙表示问候。
8、交谈中诱导的技巧
如果对方喋喋不休地谈个不停,你又不需要知道这些内容,或者手边有要紧工作,不能过久接待客人,可选用下列方式诱导对方:
①总结式诱导。可以这样说:“好吧,那就这么办,我力争在两星期内把这事办妥。”这种总结性的话很有效,客人会很自然地感到拜访的目的已达到,可以告辞了。[中華励志网]这样讲,比那种不断看表,连连打吹欠的做法好得多,
那样常会使客人反感。
②插入式诱导。“您谈的这些都很有意思,今后还想找机会请教;我还想听听您对老企业改造方面的意见??”,以一句插语,有礼貌地、巧妙地把话题转到自己需要的方面。
③探讨式诱导。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对方探讨,以此诱导话题。如:“我认为您说的问题还涉及到教师积极性的调动、学生素质的提高、招生制度的改革方面,您以为怎样?”要是对方接过了您的话,诱导也就成功了。
9、消除交谈中紧张心理的方法
①自我暗示法。与陌生人交谈前,可作自我暗示,要把与陌生人交谈看成是一件乐事,是锻炼口才的好办法,是获得新信息的好途径,并可适当默念:“慌什么?一句一句说!”“急什么?自有办法可想!”“要勇敢、镇定地说出第一句!”
②自我信任法。相信自己能说会话。这样才能变畏途为乐境,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出击,并做到:该说则说,该笑则笑,该问则问,自然大方。
③警句启迪法。牢记一些帮助你战胜胆怯、鼓足勇气的警句,常常有很好的启迪作用。如“勇气是男子汉的主要品性”,“大胆天下去得,小心寸步难行”等。
④紧张情绪转移法。别老想着:要和陌生人谈话了,怎么谈呢?真急死人??要把这种紧张情绪转移到别的事物上去,如看看室内的陈设,鉴赏一下墙上的名画,挂历等等。紧张的心情自然地消释了,交谈就能较轻松地进行。
10、询问的技巧
询问是访友待客中相互学习、交流信息和感情的重要方法,应做到:
①问小少问大。访友待客的交谈都是即兴式的,事先大多不作什么准备。所以,以小问题为宜。大问题往往会给对方“将一军”使谈话陷入僵局。
②问熟少问生。任何人都不可能精通百科,知晓各业,应该问对方熟知的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问题,择其所长,进行交谈,一定会使对方谈兴大发。 ③问近少问远。多问对方的近况和新近发生的事情,对那些久远的或难以估量的问题少问,这样有利于交谈的顺畅进行。
相关专栏推荐:口才与演讲
11、问候三要
一要感情真挚。真挚才会亲切感人。二要积累一些问候的礼貌用语,如“欢迎光临”,“敢问您老高寿?”“没到车站接您,失礼!”称呼得体,称老人为“爷爷”、“奶奶”、“老人家”;“伯父”、“伯母”、“叔叔”、“阿姨”等;称同学“小×”、“老×”等;称儿童为“小朋友”、“小宝宝”等。
12、引发陌生人话题的方法
在与陌生人寒暄之后,就必须引发出好的话题,这是初步交谈的媒介,深入细谈的基础,纵情畅谈的开端。要巧妙地从某事、某景、某种情感,引发出陌生人一番议论。引发陌生人话题的方法很多,如:
①“中心开花”。面对众多的陌生人,选择众人关心的事件为题,围绕人们的注意中心,引出许多人的议论,导致“语花”四溅,形成“中心开花”。 ②即兴引入。巧妙地借用彼时、彼地、彼人的某些材料为题,借此引发交谈。如有人在大热天见到一位素不相识的环卫工人时,说:“这么热的天,看这西瓜成车地运进城,你们清扫瓜皮的任务肯定不轻呵!”一句话,引来对方滔滔不绝地讲述烈日下劳动的艰辛。
③投石问路。向河水中投块石子,探明水的深浅再前进,就能较有把握地过河。与陌生人交谈,先提一些“投石”式的问题,在略有了解后再有目的的交谈,便能谈得较为自如。如在宴会上遇到陌生邻座,便可先“投石”询问:“您和主人是老同学呢,还是老同事?”无论问话的前半句对,还是后半句对,都可循着对的一方面交谈下去;如果问得都不对,对方回答是“老乡”,那也可谈下去了。 ④循趣入题。问明陌生人的兴趣,循趣生发,能顺利地进入话题。因为对方最感兴趣的事,总是最熟悉、最乐于谈的,也最有话可谈。
13、与陌生人缩短距离的方法
①洞幽烛微法。交谈前,使用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多了解对方。再把所获的种种细微信息分析探究,由小到大,由微见著,作为交谈的基础。务必看清交谈的对象,从他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文化水平、心情处境等入手。注意心理相容,使自己的话让对方爱听,对方的话自己也能接受。这一方法要求:见面细看、开口巧问、侧耳细听、敏于思索。看表情,分析其心情;看服饰,猜度其个性;看陈设,琢磨其爱好。提问也是灵活多变的,询问可在事先,也可在当时;可侧面问他人,也可正面问本人。[中华励志网]要能仔细倾听对方的每句话,既尊重对方,又能调整自己的谈话。最后对看、问、听取得信息作思索,由表及里,由
此及彼,看出真情。
②适时插入法。看准情势,不放过应当说话的机会,适时插入交谈。交谈是双边活动,光了解对方,不让对方了解自己,同样难以深谈。陌生人如能从你的谈话中获取教益,双方会更亲近。
③借用媒介法。寻找自己与陌生人之间的媒介物,以此找出共同的语言,缩短双方的距离。如见陌生人手里拿着一本厚书,可问:“这是什么书?那么厚!您一定十分用功!”对别人的一切显得兴趣很浓。通过媒介物引发他的自我表露,交谈也会顺利进行。
④留有余地法。留些空缺让对方接口,使对方感到双方的心是相通的,交谈是和谐的,进而缩短距离,因此,和陌生人交谈,千万不要把话讲完,把自己的观点讲死,而应虚怀若谷,欢迎探讨。
14、借东西时的说话技巧
①向别人借东西时,说话语气一定不要太硬,而要用商量的语气,这样才使对方感到你有求于他而且尊重他,他才肯帮忙。比如你的孩子患病住院了,你手头缺钱,只能向别人借,这时你就可以说:“我的孩子病了,还缺住院费50元,不知你手头宽绰不宽绰?下月发工资我就还你。”用这种商量的口气,只要人家手里有钱,是会帮忙的。
②要说明归还时间。借别人东西时,一定要说明归还时间,而且要准时归还给人家。比如你与同事一起去商店,看见一条新式裙子,你想买下来,刚巧手里钱不够,你就说:“小王,你先借给我5元钱吧,等回去我就让我女儿给你送去。”说明了归还时间,使人家感到借出去的钱有保障,所以会放心地借给你。
③说话要诚实。向别人借东西要说实话,不能为借得容易而编假话骗人。比如借钱时明明近日还不了,为了使人家乐意,就说“过几天就还”,或说“明天就还”。结果不能如期归还,人家就会把你看成不守信用的人,下次再借可就难了。而且借东西时不要随便改嘴,开头说借20元钱,等人家答应了又说借50元钱,这会使借主感到为难。
④借不到时,不要说气话。向人借东西,总有不能如愿的时候,不能因为人家不借给你,你就说出不礼貌的话。比如你向人借自行车,人家说:“对不起,自行车不能借给你用,等会儿我要外出。”你就不要说出“怎么这么巧,偏我来借时你要用”之类的话。否则,就会大伤和气。你在借钱不成时,如能对人家说:
“我知道你手头不宽绰,我再到××家看看。”这话让人觉得你能体谅人。
15、新老邻居搭讪的方法
新老邻居的首次交谈很重要,双方都会在首次交谈中形成印象,心理学上称为“第一印象”。良好的第一印象会给日后的交往创造条件;恶劣的第一印象,也会给日后的交往带来不好的影响。新老邻居相互搭讪、认识的方法有:
①寒暄式。老住户虽然还不知道新邻居的姓名,仍应主动招呼,问寒问暖:“您是刚搬来的吧?”“搬个家不容易呀,累坏了吧?”等等,主动招呼会使人感到热情开朗,感情的纽带便开始建立了。
②介绍式。新老住户间一般没有第三者作介绍,双方可自我介绍,说说姓名、工作单位、住几楼几室等。要简单,明白爽朗。一经介绍,就便于称呼和交往了。 ③讨教式。新住户可主动讨教,问问孩子入托,买菜打油、道路交通等问题,请老住户参谋指导。“讨教” 、请您“帮助”、“请您指导”等言词,激发对方自尊心,使对方产生好感。
④探询式。“您家几口人”、“您高寿?”“您工作单位离这儿多远?”“还有事要我帮忙吗?”??这类探询能使双方较快地融洽起来。但应记住;不能连珠炮式不断询问,象“查户口”一样;不能问得过深,如“您工资多少?”“奖金多少?”“您女儿有男朋友吗?”等等,初来乍到,双方心理上有距离,问这类问题,会使双方交谈陷入尴尬局面。
16、孩子间吵架,打架后家长说话的技巧
当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吵架、打架后,家长的说话一般应分三步进行: ①自责。决不能袒护自己的孩子,应当着邻家的面,批评自己的孩子,如:“你比小明大,怎么不让着点,快向小明说对不起。”
②慰问。即安慰邻家的孩子,向家长致歉。
③必要补偿。要是碰坏了邻居孩子的玩具,要主动赔偿,这是物质赔偿;要是碰痛了邻家孩子,要说点温暖的话语。比如:“这药水可灵啦,擦上就不疼了,乖乖,不哭!”“看,阿姨(叔叔)有糖果??”这是感情补偿。这样,孩子间就会很快言归于好。假如一味责怪邻家的孩子,常会使大人之间反目。
17、劝架的说话技巧
①要了解情况。盲目劝架,讲不到点子上,非但无效,有时还会引起当事人
的反感。解绳结要看清绳结的形状,解除心上的疙瘩,更要把疙瘩看透。
[zhlzw.com]对邻居、同事中原因复杂的争吵,更要从正面、侧面尽可能地把情况摸清,力求把话讲到当事人的心坎上。
②要分清主次。矛盾有主次方面,吵架的双方有主次之分,劝架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对措词激烈、吵得过分的一方要重点做工作。就比较容易平息纠纷。 ③要批评婉转。劝架时,要语气平缓,措辞恰当,说得婉转,使对方容易接受。人在吵架时心中有火气,嘴上没好话,耳中听不进劝告。因此,劝架时不要纠缠于吵架人的某些过激言词,要多用委婉语,注意不触及当事人的忌讳,力避火上添油,而要用好言好语“降温”。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吵架双方矛盾白炽化,甚至拿刀使棍动起武来,就须高声断喝,使当事人清楚,说明其严重后果,阻止他下手。
④要风趣幽默。吵架时,双方脸红脖子粗,气氛紧张。这时,用一两句风趣幽默的话,就象清凉油、润滑剂,可以“降温”、“放松”,缓和紧张气氛,使吵架人想发火也发不起来。
⑤要客观公正。劝架要分清是非,十分公正,分析得中肯,批评得合理,劝说得适当。不能无原则地“和稀泥”,不分是非各打五十大板。以为“一只碗不响,两只碗叮当,”笼统地对双方都去批评,这不能使人心服。实事求是,恰如其分,既分清是非,又团结同志,端平一碗水,劝架不偏心,吵架者自然会服的。
18、使用称呼语应处理好的七种关系
①地区关系。我国幅员辽阔,方言土语繁多,即便是同一称呼,也可能因人们的居住地区不同做不同程度的理解。如南方有的地区称体魄健壮的男子为“侉子”,并无不敬之意;但若将这称呼用于北方人,就大有不敬之谦了,北方人习惯于把“侉子!与“粗野”和“不文明”联系在一起。到异乡异地去,以称“同志”较稳妥。
②时代关系。有些称呼常有旧时代的烙印,有剥削阶级思想意识的残余,如“剃头的”、“伙夫”、“戏子”等,都常有轻蔑的意味,应予淘汰。又如谦称自己为“小的”、“敝人”,尊称对方为“大人”、“足下”、“钧座”等,也因迂腐而被淘汰了。不过有些称呼如“小姐”、“阁下”、“陛下”等,在某些场合使用起来还是得体的。
③上下关系。现实交际活动中的上下关系,尽管不必象封建时代那样等级森
严,但用合适称呼体现出交际双方的上下长幼,以示礼貌,还是有必要的。对上要表现出尊重;对下也应谦虚,不摆架子。
④场合关系。同一称呼,在有的场合使用是得体的,而搬到别处就可能别扭。如当面叫“爷爷”很自然、亲切,若叫“祖父”就显得生硬了,反之在另一些庄重场合(如法律文书中),则以后者为宜。[www.zhlzw.com]如果人兼有几种身份时,应因时因地而定。自己的哥哥又是自己的任课老师,在课堂就一定要称“老师”,回到家里就大可不必了。
⑤褒贬关系。有些称呼的本身就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如“老模范”、“老党员”等,属于尊称,而叫人绰号,有时虽有亲昵感,但往往带有轻蔑之意。 ⑥心理关系。同样的称呼,有人乐于接受,有人却讳莫如深。如穿波踏浪的渔民,对“沉”这个字很忌讳。正好他姓“陈”,而你又“老陈(老沉)”长“老陈(老沉)”短地叫个没完,就会引起对方的不快,影响交际的效果。
⑦主次关系。或叫先后关系。在同时需要对不止一人进行称呼时,一般来说应有个顺序,以先长后幼、先上后下,或先疏后亲为妥。
19、吊唁的语言要求
一要使用委婉语。尽量避免人们忌讳的“死”字,改用“逝世”、“去世”、“没了”、“走了”等。不说“尸体”,改说“遗体”;不说“死人照”,而说“遗像”;不说“丧事”,改说“后事”;不说“临死前”,改说“临终前”;不说“去买死人衣服”,改说“去买寿衣”,等等。
二要语调亲切,语气和婉。不能粗声粗气,大声嚷嚷,而要轻声细语,热情关切。
三要注意仪态。态度要严肃庄重,感情要真挚,要充满对死者的哀悼,对家属的同情。服饰要素雅清淡。要力求使自己的仪态和丧家悲痛的气氛相适应,否则会使丧家反感。交谈时间的长短应视情况而定,如吊丧者络绎不绝,说话就要简短,及时告辞;如丧家很冷清,那倒不宜匆匆告别,而应适当多谈一会,以示安慰。
范文五:论文:让说理饱含意蕴和哲理班主任说理的技巧
让说理饱含意蕴和哲理——班主任说理的技巧
李钊铭
面对思维活跃的学生,说理要讲究技巧,不仅需要依赖抽象的逻辑思维来“证明真理”,更离不开用具体的形象思维去“显示真理”;需要调动全部才学和心智,凭借语言的魅力,遵循艺术的规律,融理智的真诚、道德的熏陶和美的感染为一体,方能化真理为春雨,浇开璀璨的思想之花,育出累累的精神硕果。
好雨润物细无声——促膝谈心
谈心,说理的艺术,交心的渠道;谈心,触机而发,谈笑风生。往往比坐下来开一席会、学一篇讲话,效果要好得多。古人说:“人之相交,贵在交心”。谈心,要达到“推心置腹”的境地,因为良言入心才能发生效应。
推心置腹,可以使曾经怒目相对者变成至爱亲朋,使本来隔阂很深的人成为知己,使萍水相逢的人一见如故。有人抱怨“谈心难,难谈心”,原因恐怕就在于,有的只满足于把心掏出来,而没能使他人真切地感受到你的善意和关心;有的由于以“教育者”自居,虽有心谈心,却无意“交心”;或要求他人“全抛一片心”,自己却“只说三分话”,无异于把“我去打通他的思想”当成“促膝谈心”的同一语与代名词。这样的教育者即使真理在握,也会使听者悚然,金人缄口。自以为高人一等,怀里揣着一块冰,欢喜眯着眼睨人,怎能获得谈心的佳效呢,白居易说过:“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今虽非古,情理相同。
谈心,不同于演讲。演讲只由得一人滔滔不绝。谈心却可以“理”尚往来,畅所欲言,允许“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各抒己见中鉴别是非,在平等相商中求得共识。班上一名正取的男生,聪明伶俐,各科基础都不错,但成绩就是没有突进。进入高三,时不我待,急需提升。师生坐下来,共同寻找原因和解决问题办法。学生首先自寻原因:不够刻苦,工夫不到家;交往频繁,精力分散。老师出主意:要提升人生层次,就要提高听课质量;学会拒绝,减少不必要的交往;杜绝闲话、空话、大话,提高自习课质量。二个月时间,学习状态渐入佳境。
谈心,要谈得深,谈得有效,还须善于察颜观色,把握对方的心理。学生在与老师谈心时,心理状态总是因人而异:有揣测心理,有防御心理,有惶恐心理,有轻视心理,有懊丧心理,也有喜悦心理。但是,人的心理状态总会不同程度地表露出来,并总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只要寻根问底,观人入微,细心体察神情、
谈吐、习惯、动作的变化,就能去假象,入精微,准确判断其真情,进而对症下药,恰到好处地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因势利导地把他们的思想带入一个新的境界。
谈心并非都是正襟危坐。无拘束的聊天,有趣的聚会,林荫道上散步,娱乐之中笑谈,都未尝不是富有成效的谈心。有时一次便打开心中的“闷锁”,也常有“顶牛”、“谈崩”的。思想反复,不一定属于“屡教不改”;久谈不化,也不能断定就是“不堪造就”。谈心是一种韧性的教育,是对教育者的性格、气质、意志和思想水准的综合考验。培根说得好:“在一切有困难的交涉中,不可希冀一边下种一边收割。”要提携后进,鞭策先进;要根治“病患”,攻克“顽症”;要金石为开,浪子回头,就需要教师象科技人员那样执着、坚韧、经得起十次百次失败的考验。败而不馁,攻坚不已,浇开璀璨的思想之花,收获累累的精神硕果。
有情莫被多情误——情理交融
人生需要爱的温暖,就像沙漠之需绿洲,春草之盼甘露一样。在人生的旅途上,那父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曾拨动过多少人的心弦,催升过多少理想的风帆。
心灵的呼唤,离不开感情作媒介;思想的共鸣,也需借助友爱去撞击。人情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感召力量,是为人们所共识的。情不通,理不达,感情相悖,即便金玉良言,也免不了会变成好雨浇在石头上。讳言人情的价值和力量,缺乏人文关怀,冷漠取代同情,嫉恨取代友爱,仇视取代谅解,思想教育成了“整人”。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失误和困难,我们应该给予最大的人文关怀和同情理解。倡导“理在情中”,思想教育要象盐溶于水一样,溶化到感情中去;然而溶化不是消失,不能推出“教化不如感化”的论断。“感化”失去了“教化”为引导,失去了正确思想作基石,“教育”难免有“丧魂落魄”之误,“买椟还珠”之憾。提携后进,舒解疙瘩,挽救失足,仅用“柔情”感化,顺水推舟一味同情,只知道学医生给苦口良药包上糖衣,而忘了“救死扶伤”的宗旨,忘了对症下药的章法,结果不仅没有惊醒冥顽,反而使其在失足的迷途上愈滑愈远。
思想教育者之爱,应比母爱更细腻,比父爱更广博,比亲情之爱更纯洁高尚。丢掉原则、一味抚慰的温情,逢人三分笑、“美恶皆言好”的虚情,都不是思想
教育者应有的感情。
要懂得人情的力量,也应知道情感的局限。班主任的任务,是陶冶学生的性灵,打开学生的眼界,点燃学生的智慧,培育学生的身心,使之充实,使之文明,使之奋发,使之优美。要医治蒙上阴影的心灵,拯救被污染的灵魂,非真理的春雨莫能洗涤滋润。倘若过分相信和依赖感情的力量,只是架通心灵之间的桥梁,不用精神的雨露去浇灌学生的心田,不仅不能根治那些“精神空虚症”、“道德贫乏症”,而且可能造成新的失误。
成功的思想教育应“三分含情,七分叙理”。不要停留在“动之以情”,也不要局限于“晓之以理”,将情理有机地“化合”,做到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情理交融,以理为主。这样的思想教育就不仅使人如沐春风,而且若饮甘露,使学生的灵与感都得到升华,使思想教育更富有摄取人心的艺术魅力。
岁岁年年人不同——辩证施教
借鉴“辨证论治”的医学哲理,探讨“辨证施教”的说理艺术,很有好处。 因人施教。人的心理活动是宇宙最高级、最丰富的现象。由于学生家庭、情趣、性格、经历不尽相同,硬要 “紫罗兰”和“玫瑰花”散发出同样的香味,思想教育就会失却艺术性。
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曾说过:“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矣;勇毅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弩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剽弃,则照之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倘若把这段论述陶冶心灵艺术的哲语说得通俗些,就是对脾气刚强的人,要采取温和的方法;对有智谋善思虑而又藏而不露的人,要从平易善良方面作专门引导;对勇敢坚毅但又凶猛暴戾的人,就要诱导他不越正轨;对灵敏、反应快的人,要使他在行动举止方面加以节制;对心胸窄狭的人,就得开阔其胸襟,使之宽宏大度;对志向卑下、迟钝而又贪图小利的人,就要激起他的高尚志向;对平庸而散漫的人,要通过师友来管束他;对怠情散漫、轻佻、自暴自弃的人,要使他明白将要面临的灾祸;对愚钝而又忠厚老实的人,就要使他的行为符合礼乐的行为准则,以多思考去疏通他的心智。荀子这段因人施教的精辟佳言,每个教育工作者读来,都会受惠不浅。
因人施教,因人制宜,思想教育才能牵人以心,启人以志。对于犯错的学生,给予耐心教育,热情挽救,真诚感化,使其走上正道。倘若不看对象,不分青红皂日,一体对待,未必会有好效果。
因事施教,对症下药。班主任堪称“心灵”大夫,不仅要熟悉学生的思想感情,揣摩学生的心理特征,而且要善于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把握学生的思想结症。倘若不管思想病症是“流感”,还是“脑炎”,不管“发病”的起因是“病毒”,还是“细菌”,都是一通“校纪班规 ABC”,那么不仅不会收到药到病除的效应,而且还可能使初患因药剂过量而中毒,沉疴深者因药力不足而痼疾依然。
因时施教,选择契机。医学上有“生物钟”之说。人体内的气血周流也象潮水一样,按一定的节奏涨退,表现出周期性的盛衰。依据“生物钟”的运行规律,适时用药,不仅可以增强药力,减少副作用。班主任思想教育也应潜心选择契机,择机而发(因势利导,及时而不抢时,以求事半功倍的佳效。
道理不尽在说中 —— 说服加“看服”
据教育学家研究表明:人接受知识主要是靠视觉和听觉,就其比例来说,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在记忆方面,只听不看的,三天后留的印象是15,,边听边看的,三天后留的印象75,。这说明直观教育的重要。在思想教育中,人们对于任何事理的认识与理解,总要有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听——说服;也包括看——事实的启发,榜样的引导。说服是以理服人,“看服”是以事以景感人。说服加“看服”,既讲清道理,又拿出样板;疏有所依,导有所循,这种“立体”的思想教育,方能获得最佳教育效应。
对于说服加“看服”的效应,古人早就深知和推崇。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俗语中“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百闻不如一见”、“事实胜于雄辩”、“榜样的力量无穷”等等,都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欲使人心悦诚服,不仅要靠“有声语言”,还要靠“事实语言”与“行动语言”。
对学生早读迟到问题,既要讲清早读的好处与宝贵,更要以身作则,班主任每天准时地站在教室里,迟到的同学总是脸有愧色心有不安,不用多加批评,迟
到现象渐减。
学生带手机来校,沟通无限,相互攀比,负面影响大,甚至在考试中使用手机作弊。学校明令禁止,家长支持,大讲道理,不易入心。班主任立下军令状:谁见到老师上课时带手机入教室,谁都可以把老师的手机从五楼扔下去。学生会心一笑,心知肚明。
班主任的言语究竟有多大说服力,不仅要看这些话里包含了多少真理,更要把他的行为一起加进去计算,言行一致,则一言千钧,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言行相悖,话再动听,也只能令人反胃,引不起学生任何共鸣。可以这样说,不善说,思想教育至多缺乏说理艺术;身不正,则失去了说理的资格。
当然,倡导说服加“看服”不能片面地理解成说什么理,必让学生看什么事。同样,正人先正己,也不能理解成在“已”未“正”之前,即使面对学生的错误、过失,也不能过问,不敢过问。俗语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假若人人都要成为“完人”之后再去教育他人,那么,思想教育就意味着被取消了。
(作者系佛山一中教师)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doc】《晏子春秋》的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