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传统节气的调查报告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本文主要通过网上资料而写
主要内容:本文介绍了我国各种节日的纪念意义及它们的发展,还有各种传统节日的风俗习
惯和成立日期,其中也包括在那些节日人们会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让同学们能够深入的了
解我国的传统节日。
关键词:打春、清明、劳动节、植树节、元宵节、儿童节、中秋节、端午节、春节、三八妇
女节等中国重要传统节日。
众所周知,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传统、其中光是传统节日就数不胜数,这些传
统节日不仅有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更是有各位前辈的精神,它们代表着我们中国人生生
不息的精神,而作为现在的我们更是应该发扬这些好的传统,让我们生生不息的精神得到个
好的传承。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传统的节日吧!
打春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为什么这么叫呢?我国历史
上有这样一种风俗,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
载舞上街游行。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亲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
大地回春,赶紧耕种。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打春”。
元旦 一月一日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是开
始,第一的意思;旦是会意字,上面的“日”表示太阳,下面的“一”表示地平线。太阳从
地平线上升起,象征一天的开始。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公历1月1日,是当今世界公
认的元旦节。我国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如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
代在十一月初一,等等。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会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
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
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元宵有
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我国
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
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
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最迟在南北朝早期,三
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
而上元经久不衰。
愿望节 二月五日
愿望节又称许愿日。
起源于二十一世纪初,和其它传统节日不同,属于新时代产物,迅速发展形成。愿望节
为每年阳历二月五日,在当天都会有很多年轻人把自己的愿望写在纸上,然后挂到树上,挂
得越高,愿望越有可能被实现 。
妇女节 三月八日
我国于1922年开始纪念三八节。中国妇女第一次群众性的纪念三八节活动是1924年在广州
举行的。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妇女节。联合国从1975
年国际妇女年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确认普通妇女争取平等参与社会的传统。1977年大会通
过了一项决议,请每个国家按照自己的历史和民族传统习俗,选定一年中的某一天为联合国
妇女权利和世界和平日。对联合国而言,国际妇女节定为3月8日。
植树节 三月十二
中国的植树节定于3月12日。1979年2月,中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
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的植树节。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又通过了
《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国务院于次年颁布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具体实施办
法。植树节前后,我国各地都要集中进行植树造林活动。
寒食 清明节前一天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
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之推。介之推于是携老母隐居
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
出来。但介之推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人们起
火烧饭,以寒食表示悼念。后来便形成了在寒食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清明节 农历三月初八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
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
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
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
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
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
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劳动节 五月一日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是日
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
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阴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
为谐音而通用。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遭谗言被放逐后,目
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
以殉国。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
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这风俗已传到了国外。
儿童节 六月一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定每年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
规定“六一”国际儿童节为中国儿童的节日,并宣布废除国民党政府 1931起实行的4月4
日为儿童节的规定。中国第一个儿童节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的4月4日。民国二十年
(1931年),“上海中华慈幼协会”发起建议,希望政府规定每年4月4日为儿童节。随后,
教育部制定了儿童节纪念办法,并于隔年的4月4日实施。
中国共产党建党日 七月一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
七月七日 七夕情人节
农历七月初七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我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后有妇女
于此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所谓乞巧,即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
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这又是
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敬老节 农历七月十三
中国建军节 八月一日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
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
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
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
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
传开来。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阴历九月初九。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正是阴月阳日,故名“重阳”。相传东汉时
汝南人桓影,听到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汝南将有大灾难,赶快叫家里人缝制小袋,内装
茱萸,缚在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借以避难。桓景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
家里的鸡、狗、羊全部死掉。从此,民间就有在重阳节做茱萸代、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
高等风俗。因“高”与“糕”音同,所以重阳节又有吃“重阳糕”的习俗。唐代诗人王维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
茱萸少一人。”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由于该诗感情真挚,至今脍炙人口。
教师节 九月十日
国庆节 十月一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
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
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
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
国的诞生。
冬至 农历十一月二十二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
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
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
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
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
祖的习俗。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初八这一天,旧俗要喝腊
八粥。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
直至今日。
除夕 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除”,本义是“去”,引申为“易”[交替];“夕”字的本义原是
“日暮”,引申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
“除”乃除旧布新之意。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
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这就是“除夕”
节的由来。“除夕”在古时还有许多别称,如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等。称呼虽多,
但总不外乎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春节的来历,在我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
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
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
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
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
新年定为“春节”,因而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年: 人人常把过春节说成“过年”,而“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据说,在很古
的时候,世界上有一种最凶恶的野兽叫“年”。它生长得比骆驼还大。跑起来比风还快,吼起
来比雷还响。它一出来,见人吃人,见畜伤畜,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天神为了惩
罚“年”,把它锁进深山,只许它一年出山一次。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了“年”有“三
怕”――怕红颜色、怕响声、怕火光。于是,有一年腊月三十晚,大伙在门口贴上红纸,不
断地敲锣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里彻夜点上灯。“年”晚上来了一看,家家灯光通明;一听,
处处放炮声,吓得它不敢进村。白天它又偷偷下山来,见还是户户门上红,遍地咚咚响,吓
得它胆颤心惊,调头又跑回去了。从此后,“年”一直没敢再来,据说饿死在深山老林里了。
后来,人们才把防“年”、“驱年”,变成安安稳稳地过年了。“年”没有了,但是过年的习俗
仍保持着。鲜红的春联,辉煌的灯火,清脆的爆竹,响亮的锣鼓,年年如此。
以上就是我们一些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希望你们能够把这些节日
传承下去!
论文小组第四组:
组长:雷妮妮
副组长:王潇
组员;陈燕梅、迪力热巴、布格拉、李博玺、张浩、刘文颖
高一年级(26)班
论文小组第四组:
组长:雷妮妮
副组长:王潇
组员:陈燕梅、迪力热巴、
布格拉、李博玺、张浩、刘文颖
高一年级(26)班
范文二:英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英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英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与活动。据统计,英国全年全国性和地方性的节日有106个,其主要节日有:
1. New Year’s Day(元旦),每年1月1日庆祝新的一年开始。人们举办各种各样的新年晚会,女王发表新年祝辞,各种教堂在除夕夜都做守岁礼拜。
2. St. Valentine’s Day(情人节),每年2月14日,是3世纪殉教的圣徒圣华伦泰逝世纪念日。情人们在这一天互赠礼物,故称“情人节”。
3. St. Patrick’s Day(圣帕特里克节),每年3月17日,是悼念爱尔兰的守护神圣帕特里克的节日。
4. Holy Saturday(圣星期六),是Easter的前一天。
5. Easter(复活节),一般在每年春分后月圆第一个星期天,约在3月21日左右。该节日是庆祝基督(Jesus Christ)的复活,过节时人们多吃复活节彩蛋(Easter eggs)。
6. Easter Monday(复活节次日),是Easter的第二天。
7. Good Friday(耶稣受难日),复活节前的星期五,教堂举行仪式纪念耶稣受难。在英国这一天是公假,人们吃传统的热十字糕(hot cross buns)。
8. Ascension Day(耶稣升天节),是Easter第40天之后的星期四,也称为Holy Thursday。
9. Pentecost(圣灵降临日),是Easter后的第7个星期天,也称为White Sunday。
10. April Fool’s Day(愚人节),每年4月1日,该节日出自于庆祝“春分点”(vernal equinox)的来临,在4月1日受到恶作剧愚弄的人称为“四月愚人”(April Fools)。
英国最隆重的节日是什么
英国最隆重的节日是圣诞节,每当圣诞节来临,全家会团聚在一起,并相互说一声”merrycju-istmas!;传说在圣诞前夜·,圣诞老人会降临人间,给人们送上各种礼物。那天也是英国孩子最开心的日子,他们常常睡觉前在床头放一只长筒袜子,第二天醒来时,袜子里便装满了各种礼物。圣诞节时,每家都会在卧室里放一棵高大的圣诞树,并用各种灯装饰它,圣诞树上常挂满各种礼物。在圣诞树的顶端,
人们常放一颗闪亮的星星,传说是为天使指路的灯。那天许多英国的年轻人会在圣诞树下吻他心爱的女孩,并深深地说一声“i love you!’。
圣诞节 Christmas Day
新年 New Year
万圣节前夕 Halloween
圣诞节次日 Boxing Day
复活节 Easter
在英国最重要的节日是什么? 新年 New Year 万圣节前夕 Halloween 圣诞节次日 Boxing Day 复活节 Easter
满意回答
英国节日和由来
1、圣诞节:英国的圣诞节是最重要的家庭节日。12月25日和26日两天是国家法定节日。在圣诞节这天,家庭聚会并吃传统的圣诞午餐或晚餐。人们要交换礼物,若与一家英国人今天一起,他们希望你能加入他们的活动。若圣诞节这天没有公共交通,在12月26日节礼日这天,交通也受到限制,因为是宗教节日,教堂有特殊的活动,每个人无论如何都要去教堂。
2、新年:1月1日也是公共节日。在新年前夜人们通常会熬到深夜,迎接新年的到来。在苏格兰,新年前夜被看作是大年夜,甚至是比圣诞节更有节日气氛的时候。
3、复活节:复活节没有固定的日期,是在3月末和4月中旬之间。公共假期从星期五一直到复活节后的星期一,这时候又有特别的宗教活动,孩子们会收到巧克力彩蛋。在复活节当天,城镇有复活节游行。在复活节前的星期四,女王每年会访问一座不同的大教堂,送当地居民一些金钱,被称为濯足节救济金,作为象征性的礼物。
4、夜:11月5日不是公共假日,但是全英国都有篝火和焰火来庆祝1605年 议会武装暴动的失败。
1月 布恩之夜是全苏格兰举行晚宴以纪念苏格兰最著名的诗人的日子。
2月 在伦敦的中国城和其他有大量中国人社区的大城镇和城市中,要过中 国的新年。
3月 金杯,这个国家主要的赛马盛事,在月中旬举行。
4月 全国大赛马会在利物浦的Aintree举行。
剑桥/牛津划船比赛,由牛津和剑桥大学的师生参加的划船比赛,在伦敦的泰晤士河上举行。
伦敦马拉松赛在月底举行。
5月 五朔节,在农村人们绕五朔节花柱跳五朔节舞蹈来庆祝此节。
FA杯决赛,上旬在伦敦威伯利体育场举行。
文化节在威尔士边境的Hay-on-Wye举行。
查尔士花展为期4天以上,在月末举行。
戏剧节在苏塞克斯刘易斯附近的格林德泊恩举行。
6月 行军旗敬礼分列式在白金汉宫兴行。
6月 有两项重大的赛马会。
第一周的达比赛马会和最后一周的艾斯科特赛马会,温布尔登网球队公开赛在这个月的最
后一周开赛。
7月 月初在牛津郡泰晤士河上举行。
全巩固高尔夫球公开赛,在7月中旬举行,每年赛程都不同。
皇家网球赛,月底在鄂二斯网球场举行。
亨利武德列队音乐会,月底在阿尔伯音乐厅举行。
8月 考依期周,月初在外特的小岛上举行的划艇和划船比赛。
爱丁堡军事表演,月初举行,爱丁堡艺术节和爱丁堡节大约同时举行。
诺丁希尔狂欢节在伦敦西部举行,是由伦敦的加乐比社区组织的。
9月 布莱克普灯饰节在月初开幕,来自各国的灯绵延达5英里。
南汉普顿国际船展在月底举行。
伦敦、索华举行的索华爵士箅节和维根爵士舞节。
10月 哈德士福地现代音乐节月底开幕。
11月 伦敦至布来顿老式汽车拉力赛,市长阁下游行及表演中旬举行。
范文三:济州岛有哪些传统节日
http://www.haoqiao.cn/济州岛有哪些传统节日
济州岛曾是一个独立国家,因而岛上保留着独特的风俗习惯、 方言与文化。 同时,
它还是一 个庆典之岛, 岛上一年四季会举行各种节日庆典活动, 来到这里的人们可以从中领略到济州 岛的别样风情。在我介绍之中了解一下 济州岛有哪些传统节日 :
油菜花节:油菜花作为济州特殊的农作物, 每到油菜花盛开的季节, 以油菜花为背景的油菜 花节就开始了。每年 4月中节日期间,举行祝贺公演、摄影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油菜花节
济州柑橘节:为了对外宣传品种优良的济州橘子,每年的 12月都举行济州柑橘节。有柑橘 小姐选拔赛、民俗饮食及土特产销售等内容丰富的活动。
济州王樱节:每到樱花烂漫的时节,夜晚人们会走出家门, 去感受一下观赏樱花的情趣。 沿 着樱花之路举行的济州王樱花节, 别具风味的小吃, 开幕祝贺演出, 济州乡土饮食等都让人 难忘。
http://www.haoqiao.cn/
济州王樱节
三姓穴春季大祭:三姓穴是济州三姓神话的发源地,春季大祭就是给高、梁、 夫三姓神人举 行的祭祀。每年 4月 10日举行春季大祭, 10月 10日举行秋季大祭,三姓神人的后孙举行 献香式。穿戴金冠制服, 3天前入斋,沐浴斋戒并献香。
三姓穴春季大祭
来到济州岛感受这独特氛围的传统节日,或许也是你在异国感受到的最美好的经历哦。 (本图文收集于网络,由好巧网负责整理。喜欢出国旅行的朋友可以关注微信号“ 好巧 ” )
范文四: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他们的产生内涵分别是什么呢,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除夕
1、春节: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2、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3、端午节: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源于纪念屈原;源于纪念伍子胥;源于纪念孝女曹娥;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4、七夕: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5、中元节:中元之名起于北魏,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也就是盂兰会。盂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着、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于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盂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6、中秋节: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
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7、重阳节:九九重阳,最早见于《易经》,《易经》把九列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日,两阳相重,故名重阳节。屈原曾写过"集重阳入帝宫兮"的诗句,说明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已形成风俗。
重阳节登高则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南朝梁代?吴均著《续齐谐记》载:东汉时,汝南、汝河一带瘟魔为害,疫病流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拜道长费长房为师,学消灾救人的法术。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说,九月初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乡亲。并告知九日离家登高,把茱萸装入红布袋,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即能战胜瘟魔。桓景回家,遍告乡亲。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汹涌澎湃,云雾弥漫,瘟魔来到山前,但因菊花酒刺鼻,茱萸香刺心,难以接近。桓景挥剑斩瘟魔于山下。傍晚,人们返回家园,见家中"鸡犬牛羊,一时暴死",而人们因出门登高而免受灾殃。自此,重阳登高避灾流传至今。 8、腊八:农历十二月八日是佛陀成道日。在这一天,寺院都要举行纪念法会,称为成道会、腊八会,并以"腊八粥"供佛飨众。
佛陀成道日为何要供养腊八粥呢,其缘由要追溯到佛陀成道之前的悉达多太子,他曾在苦行林苦修六年,日食一麻一麦,以淡泊物质来砥砺求道的心愿。渐渐地太子觉悟到:世间的人追逐物欲,沈迷于声色犬马之中过份享乐固然不易达到解脱大道,如果执着于苦行,徒使身心受苦,形同枯木死灰,也不能证悟菩提,最好是舍弃苦乐二边,过着不苦不乐的中道生活,才能进趋解脱大道。
太子有了这一番体悟,了解苦行的不究竟,即刻从苦行的座位上站起,走下尼连禅河,让长年清净的流水,洗去身上的垢秽。但因太子的形体瘦弱,竟疲乏无力的倒在尼连禅河边,过了一会,太子手攀岸上垂下的树枝方站起来,走不了几步,又瘫倒在岸上。 这时,河边有一个名叫难陀波罗的牧女,在河畔的草原上放牧,她忽然看到一位瘦弱的青年沙门横卧在河岸旁,好像毫无气力似的,她立时生起同情的心,手捧乳汁前来供养太子。 太子接受牧女的一杯乳汁,其中的美味实在无法譬喻。饮后,五体通畅,渐渐的恢复了气力。于是涉河过岸,走到伽耶山的一棵繁茂的菩提树下金刚座上,端坐思惟,终于在十二月初八日夜睹明星而开悟证道,成就正等正觉。
由于牧羊女供养乳糜的典故,后来中国的佛教徒乃起而效之,于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当天,以五谷及诸果物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相沿至今,此风气渐渐广传至民间,一般人也在这一天煮食腊八粥,成为民间风俗之一。
9、除夕: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以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晚。除夕之夜,最为热闹、喧阗,天一抹黑,孩子们或者半大小伙子,早已拿着香火,东一声、西一响地放起鞭炮来了,胆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只手捂着耳朵,远远地探着身子点,其他小孩两手捂着耳朵,紧张而又焦急地等待着……。此情此景,头发白了都不能忘记。
范文五: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自2008年起,国家法定节假日中,新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
元旦(古代各朝定的日期不一样,有定为腊月初一的,有定为十月初一的等等,当朝定为公历1月1号)
春节(正月初一)(狭义指正月初一,广义指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守岁放鞭炮.贴春联.拜年.吃饺子)
上灯日(正月十三,庆祝宗族新出生男婴)
元宵节(正月十五,也称上元节)(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古代情人节)
春耕节(二月初二,也称龙抬头.农事节.春龙节.龙头节)
社日节(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详细算法见下面)
上巳节(三月初三,姑娘回娘家,黄帝的诞辰,道教中真武大帝诞辰,神话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寒食节(清明的前一天)(一种说法是清明前两天,现大多和清明寒食一起过的习俗)
清明节(节气清明当日,一般为公历4月5号前后)
端午节(五月初五,又称龙舟节)
半年节(六月初一)
七夕节(七月初七,也称乞巧节)(以前不是情人节)
中元节(七月十五,儒家俗称鬼节,道教称中元节)
中秋节(八月十五)
重阳节(九月初九)
祭祖节(十月初一,也称寒衣节,也是儒家鬼节之一)
下元节(十月十五)
冬至日(冬月的某一天,不稳定;公历较稳定,为12月22号前后。又称日南至,亚岁;仅次于新年)
腊八节(腊月初八,佛教中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祭灶节(腊月二十三,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
正月:指农历一月
冬月:指农历十一月
腊月:指农历十二月
社日节算法:(春社和秋社的算法一致)
首先我们要知道每一天都有属于自己的天干地支日(老黄历)。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 、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如2014甲午年的立春是公历2月4号,查万年历得出那天是丙午日。
而春社日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这六天就叫戊日,也称“六戊”。
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神话、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中国主要传统节日
春节[农历01/01]路神生日[农历01/05]元宵节[农历01/15]龙抬头[农历02/02]
寒食节[清明前一天]清明节[4月无定日]端午节[农历05/05]天贶节[农历06/06]
姑姑节[农历06/06]彝族火把节[农历06/24]七夕节[农历07/07]盂兰盆节[农历07/15]
地藏节[农历07/30]中秋节[农历08/15]重阳节[农历09/09]祭祖节[农历10/01]
冬至节[农历11月无定日]腊八节[农历12/08]过小年[农历12/23]除夕[农历12/30]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