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
一、创业者的基本情况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茅以升1916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时称交通部唐山工业专门学校英文名称Tangshan Engineering College),1917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硕士学位,1919年获美国卡耐基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教授、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工科主任、国立河海工科大学校长、交通部唐山大学校长、北洋工学院院长、江苏省水利厅厅长、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代院长、院长、中国桥梁公司总经理、北洋大学校长、北方交通大学校长、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等职。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茅以升主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晚年,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中国的古桥和新桥》等。1989年11月12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3岁。
二、创业历程
茅以升十一岁那年的端阳节,南京秦淮河上举行热闹非凡的龙船比赛。 他和小伙伴约好,一块儿到河畔看个痛快。但不巧得很,头天晚上,他突然病了,不得不憋在家里。
端阳节一天,茅以升身子躺在床上,心儿却飞向了秦淮河。他多么羡慕自己的小伙伴啊!
晚上,小伙伴回来了,一个个无精打采,眼泪盈眶。茅以升很是奇怪,一问才知道,原来秦淮河上出了事。由于看龙船的人太多,把一座叫做文德桥的古老拱侨给挤塌了,许多人掉到河里淹死了。
这太不幸了。茅以升直愣愣地望着天花板,好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来:“我长大了一定要学会造桥,为大家造最结实的桥!”
从此,茅以升的头脑几乎被桥占据了。他出门只要见到桥,总要上上下下看个仔细;读书读到有关桥的内容,就立即将其抄在本子上。他收藏的各种桥的图画、照片,更是数不胜数。因为这个,他还得了个“小桥迷”的绰号呢!1933 1
年至1937年,茅以升任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主持修建我国第一座
公路铁路兼用的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他采用“射水法”、“沉箱法”、“浮远法”等,解决了建桥中的一个个技术难题。从此,茅以升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的名字和新建的大桥一起留在祖国各地。经过5年的努力,茅以升终于将现代化的钱塘江大桥建成。9月26日,是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74周年纪念日。
钱塘江大桥开工于1934年。当时,浙赣铁路正在兴建,要与沪杭铁路衔接,需在钱塘江上架设一座大桥。钱塘江乃著名的险恶之江,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其水势不仅受上游山洪暴发之影响,还受下游海潮涨落的约束,若遇台风袭击,江面常逞汹涌翻腾之势。钱塘江底的流沙厚达41米,变迁莫测,素有“钱塘江无底”之说。因此,民间有“钱塘江上架桥——办不到”的谚语,工程技术界也认为在钱塘江上架桥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茅以升先生少年立志于桥梁事业,后又负笈美国,于康奈尔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工学院专攻桥梁专业并获博士学位。他看到祖国江河上的钢铁大桥均为外国人所建,颇为痛心,决心为中国人争气,架设中国人自己的大桥。于是迎难而上,慨然受命,自任桥工处处长,请在康奈尔大学同学罗英任总工程师,寝馈于斯,志在必得。
建桥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打桩。为了使桥基稳固,需要穿越41米厚的泥沙在9个桥墩位置打入1440根木桩,木桩立于石层之上。沙层又厚又硬,打轻了下不去,打重了断桩。茅以升从浇花壶水把土冲出小洞中受到启发,采用抽江水在厚硬泥沙上冲出深洞再打桩的“射水法”,使原来一昼夜只打1根桩,提高到可以打30根桩,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建桥遇到的第二个困难是水流湍急,难以施工。茅以升发明了“沉箱法”,将钢筋混凝土做成的箱子口朝下沉入水中罩在江底,再用高压气挤走箱里的水,工人在箱里挖沙作业,使沉箱与木桩逐步结为一体。沉箱上再筑桥墩。放置沉箱很不容易,开始时,一只沉箱,一会儿被江水冲向下游,一会儿被潮水顶到上游,上下乱窜。后来把3吨重的铁锚改为10吨重,沉箱问题才得以解决。第三个困难是架设钢梁。茅以升采用了巧妙利用自然力的“浮运法”,潮涨时用船将钢梁运至两墩之间,潮落时钢梁便落在两墩之上,省工省时,进度大大加快。
2
钱塘江大桥是一座经受了抗日战火洗礼的桥。建桥末期,淞沪抗战正紧,日军飞机经常来轰炸。有一次,茅以升正在6号桥墩的沉箱里和几个工程师及监工员商量问题,忽然沉箱里电灯全灭。原来因日军飞机轰炸,工地关闭了所有的电灯。钱塘江桥冒着敌人的轰炸,终于于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车。
钱塘江大桥建成后,为抗日战争做出了杰出贡献。建桥纪念碑的碑文记录了这段悲壮的史实:“时值抗日战争爆发,在敌机轰炸下昼夜赶工,铁路公路相继通车。支援淞沪抗战、抢运撤退物资车辆无数,候渡过江,数以数十万计。当施工后期,知战局不利,因在最难修复之桥墩上预留空孔,连同五孔钢梁埋放炸药,直至杭州不守,敌骑将临,始断然引爆,时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当时先生留下“斗地风云突变色,炸桥挥泪断通途,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之誓言,自携图纸资料,辗转后方。”为了阻断敌人,茅以升受命炸断了亲手建造的大桥,这是何等悲壮的义举。抗战胜利后,茅以升实践誓言,又主持修复了大桥。建桥、炸桥、复桥,茅以升先生始终其事,克尽厥责。 钱塘江大桥建成于抗日烽火之中,再生于和平建设之世。他不仅在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斗争中书写了可歌可泣的一页,而且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使沪杭与浙赣两条铁路相连接,使钱塘江两岸由天堑变通途。通车65年以来,他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当地经济的繁荣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钱塘江大桥既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又是我国桥梁工程师的摇篮。茅以升先生把工地办成学校,吸收大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工程实践,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桥梁工程人才。我国一些重要桥梁工程,如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一些负责人都曾经历过钱塘江大桥建设的洗礼。
钱塘江大桥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展示了中华民族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以茅以升先生为首的我国桥梁工程界的先驱在钱塘江大桥建设中所显示出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为人先的科技创新精神,排除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永远是鼓舞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
三、创业者的成功经验
1、勤奋----勤奋好学是创业的根本
2、兴趣----创业的动力
3、坚持不懈----视挫折为成功之基石
四、成功的启示
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这是茅以升的至理名言,他用自身的行为去实践这不变 的真理。茅以升对我国科技事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为中国科学普及 事业乃技馆、科技报建设等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并不为更多人所熟知。 3
10分
4
范文二:著名桥梁专家茅以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 初三<6>班 王嘉妮
升,23岁是在美国获得工科
博士学位。许多大老板以种种优厚的条 无军依先是临武春被
件要他留在美国,并劝他说:“科学无祖国。” 憾事然,:器秋称终“~禁告当,过为前 茅以升回答道:“不~纵然科学无祖国,但是科学”我 他区别年去中,死却家是有祖国的~”他毅然放弃了洋房、小汽车、高,妻为了国他而 被隐儿了,“对薪,回到了当时还是一穷二白的祖国。这种对祖国中癌姓,试两妻国症最真挚、最深厚的感情,这就是爱国主义的表现。 埋来制弹子有侵名到祖元 说28了噬位国勋的自了于的” 最己年 肌大核的后。28 体戈武邓一,壁器稼句 …的的, 话…核个
什么是民族精神?它 是如何形成的?它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初中学生应当立志弘扬民族精神?这是伴随着同学们健康成长需要不断加深认识的涉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根本性问题。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思想感情的集中反映,是一个民族告别落伍、走向文明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国家的一种深厚感情,集中表现为热爱祖国、报效人民的思想品格。在今天,爱国 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只有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主义道路, 中国彩绘 发展的更快更强。
今天,我国面临着一 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推进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在全国弘扬和 培 养民族精神,
就要联系中国社会发展,了解全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奋争史, 特别要了解中国人民在民族解放斗争时和社 会主义建设时期弘扬和光大民族精神 的光辉历程。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先后形成了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又在党的领导下形成了 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大丰富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内涵。在改革 开放的新时期形成的64字创业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和载人航天飞船 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的新的升华。在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孔繁森、李素丽、吴金印、
袁隆平、吴登云、许志功、郑培民、钟南山、杨利伟、许振超,任长霞等一大批各
条战线的杰出代,高扬民族精神,创早出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展现了新时
期中国各族民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时代精神风貌成为我们学习的光辉
榜样。
范文三:著名桥梁专家_茅以升
200
建筑机械化特别策划
回眸十五 展望十一五
著名桥梁专家
—
茅以升
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1896年生,理在审查工程设计时指出:“要有茅以升的签名来桥梁工程专家,中国近代桥梁事业的先驱、铁道保证。”党和国家对茅以升非常信任,茅以升也对科技事业的开拓者,同时也是中国土力学的开拓党的工作极端负责,他对人民大会堂的结构设计者、杰出的科普工作者。作了全面审查核算,最后签了名。
茅以升1916年毕业于唐山工业学校(今西南茅以升一生学桥、造桥、写桥。他在中外报交通大学)。1917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硕士学位。刊发表文章200余篇。主持编写了《中国古桥技1919年获美国卡耐基理工学院博士学位。曾任国术史》及《中国桥梁—古代至今代》。著有《钱立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工科主任、河海工科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茅以升科普创作大学校长、北洋工学院院长及北洋大学(今天津大选集》、《茅以升文集》等。
学校长)、交通大学校长等职。解放后,茅以升任铁道研究所所长、铁道科
1933~1937年,茅以升任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学院院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一至三届理事长、处长,主持修建我国第一座公路铁路兼用的现代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自1954年起当选为一化大桥—钱塘江大桥。他采用“射水法”、“沉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箱法”、“浮远法”等,解决了建桥中的一个个技人大常委会委员。1982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术难题。经过5年的努力,现代化的钱塘江大桥籍院士。
终于建成。钱塘江桥的建成,打破了外国人垄断1984年10月,《建筑机械化》杂志社邀请时中国近代大桥设计和建造的局面,成为中国桥梁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茅以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升先生题写刊名。茅以升先生欣然接受,并很快
1955~1957年,茅以升任武汉长江大桥技术写好了“建筑机械化”几个字。从1985年第1期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武汉长江大桥是铁路公路起,茅以升先生题写的“建筑机械化”刊名就出两用的双层钢桁梁桥,大桥将京汉铁路和粤汉铁现在杂志封面上,《建筑机械化》杂志同时由双月路衔接起来,成为我国贯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刊改为月刊,并由国内发行改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并把武汉三镇联成一体,确保了我国南北地区铁1987年10月,茅以升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路和公路网联成一体。党。茅以升为我国和世界桥梁建筑事业做出了卓
1958年在北京修建人民大会堂时,**总越的贡献。1989年11月12日病逝。
(编辑 吴学松)
84 2006(05) CONSTRUCTION MECHANIZATION
范文四: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
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
1989年11月12日,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
茅以升是江苏镇江人,早年留学美国,获工学博士学位。他1920年回国后,曾任河海工科大学、天津北洋大学校长。1933年至1937年,他主持设计建造我国第一座铁路大桥——钱塘江大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唐山工学院院长、中国桥梁公司总经理、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师学会会长。他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国交通大学校长、铁道部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高级会员。1982年他被美国国家科学院授予外籍院士称号。他1952年参加九三学社,长期担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是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二至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87年10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30年代,他主持设计和建造了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近代化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50年代,在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过程中,他担任中外专家技术顾问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为这座新中国建设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贡献了自己的技术、经验和智慧。1959年,在首都十大建筑的建设中,他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总理指定由他审定设计方案并签字,承担保证人民大会堂安全的责任。1978年,茅以升主持修撰了《中国古桥技术史》,对我国古桥建筑从技术上作了总结。他主持铁道技术研究所和铁道科学研究院长达30年之久。为我国铁路运输生产建设提供了大量科研成果,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范文五:[优秀作文]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
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
1989年11月12日,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
茅以升是江苏镇江人,早年留学美国,获工学博士学位。他1920年回国后,曾任河海工科大学、天津北洋大学校长。1933年至1937年,他主持设计建造我国第一座铁路大桥——钱塘江大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唐山工学院院长、中国桥梁公司总经理、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师学会会长。他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国交通大学校长、铁道部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高级会员。1982年他被美国国家科学院授予外籍院士称号。他1952年参加九三学社,长期担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是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二至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87年10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30年代,他主持设计和建造了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近代化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50年代,在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过程中,他担任中外专家技术顾问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为这座新中国建设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贡献了自己的技术、经验和智慧。1959年,在首都十大建筑的建设中,他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总理指定由他审定设计方案并签字,承担保证人民大会堂安全的责任。1978年,茅以升主持修撰了《中国古桥技术史》,对我国古桥建筑从技术上作了总结。他主持铁道技术研究所和铁道科学研究院长达30年之久。为我国铁路运输生产建设提供了大量科研成果,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