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忧国忧民的杜甫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忧国忧民的杜甫
作者:桑文静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 ·教师版》 2013年第 10期
一首《兵车行》伴随着辚辚车声嘶嘶马鸣碾过了几个世纪,永远凝固在历史画廊上。杜甫 用他那支神奇的笔,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战乱年代百姓生离死别的悲惨场面。
闻一多先生曾经这样评价杜甫:“ 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诗人,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 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 有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诗人能够与百姓站在一起,用诗歌记录下 时代的声音、百姓的痛苦。杜甫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百姓遭遇的同情,甚 至情愿为解救人民的苦难作出牺牲,高度体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强烈表达了诗人为民请 命,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他被世人尊为 “ 诗圣 ” ,他的诗反映了唐代由盛至衰的历史,因而被 称为 “ 诗史 ” 。
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形成与他的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
杜甫自小才能出众,十五岁扬名,三十五岁时满怀信心赴长安应试,却由于奸臣李林甫从 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他在长安滞留十年,一再碰壁,他生活贫困,幼子甚至饿 死。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亲眼目睹战乱惨象,亲历国破家亡的苦难,唐代宗大历五年,诗人 病逝于湘江的一只小船中。滞留长安的十年里,社会状况和个人处境让他对现实有了较为清醒 的认识,思想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使他成为忧国忧民的诗人,形成现实主义的文风。
《兵车行》这首诗创作于唐天宝十一载,为历代所推崇。唐玄宗在执政后期贪图享乐,重 用李林甫等奸臣,且热衷于开边,对吐蕃、南诏、契丹不断发动战争。诗人把这一史实放入自 己诗歌中,揭露了唐玄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诗歌一开头就展现了兵车队伍出征时的情形,一队队被抓来的穷苦百姓换上了戎装,佩上 了弓箭,被官吏们驱赶着奔赴前线。 “ 行人 ” 的父母妻子听闻消息,匆匆赶来为亲人送行。他们 呼喊着自己的亲人,拉扯着亲人的衣服,捶胸顿足,不忍放手,舍不得亲人离去。无数的车马 人群扬起的滚滚尘埃遮天蔽日,连咸阳桥都淹没了,千万人的哭声直冲云霄,人们多么悲愤, 景象多么凄惨!诗人以铺陈渲染的手法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成千上万家庭生离死别的画面。
诗人以一个 “ 道旁过者 ” 的身份故意向一个 “ 行人 ” 询问,行人首句就是 “ 点行频 ” ,一针见血 地点出了造成这一惨象的根源。而一句 “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 更是直接把矛头指 向了最高统治者 —— 唐玄宗,表达了自己的强烈控诉和悲愤之情。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给百姓 带来的灾难远不止这些,从 “ 行人 ” 的回答中,我们还看到了 “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 边 ”—— 征人超期服役的痛苦;看到了 “ 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 农村生产凋 敝,家园荒芜,由眼前之景扩至全国,加深了诗的深度;看到了 “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 — 如狼似虎的衙役对百姓残忍逼租;看到了 “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 战争给人们心灵上
范文二:忧国忧民的杜甫
一首《兵车行》伴随着辚辚车声嘶嘶马鸣碾过了几个世纪,永远凝固在历史画廊上。杜甫用他那支神奇的笔,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战乱年代百姓生离死别的悲惨场面。
闻一多先生曾经这样评价杜甫:“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诗人,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有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诗人能够与百姓站在一起,用诗歌记录下时代的声音、百姓的痛苦。杜甫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百姓遭遇的同情,甚至情愿为解救人民的苦难作出牺牲,高度体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强烈表达了诗人为民请命,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他被世人尊为“诗圣”,他的诗反映了唐代由盛至衰的历史,因而被称为“诗史”。
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形成与他的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
杜甫自小才能出众,十五岁扬名,三十五岁时满怀信心赴长安应试,却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他在长安滞留十年,一再碰壁,他生活贫困,幼子甚至饿死。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亲眼目睹战乱惨象,亲历国破家亡的苦难,唐代宗大历五年,诗人病逝于湘江的一只小船中。滞留长安的十年里,社会状况和个人处境让他对现实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思想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使他成为忧国忧民的诗人,形成现实主义的文风。
《兵车行》这首诗创作于唐天宝十一载,为历代所推崇。唐玄宗在执政后期贪图享乐,重用李林甫等奸臣,且热衷于开边,对吐蕃、南诏、契丹不断发动战争。诗人把这一史实放入自己诗歌中,揭露了唐玄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诗歌一开头就展现了兵车队伍出征时的情形,一队队被抓来的穷苦百姓换上了戎装,佩上了弓箭,被官吏们驱赶着奔赴前线。“行人”的父母妻子听闻消息,匆匆赶来为亲人送行。他们呼喊着自己的亲人,拉扯着亲人的衣服,捶胸顿足,不忍放手,舍不得亲人离去。无数的车马人群扬起的滚滚尘埃遮天蔽日,连咸阳桥都淹没了,千万人的哭声直冲云霄,人们多么悲愤,景象多么凄惨!诗人以铺陈渲染的手法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成千上万家庭生离死别的画面。
诗人以一个“道旁过者”的身份故意向一个“行人”询问,行人首句就是“点行频”,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这一惨象的根源。而一句“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更是直接把矛头指向了最高统治者――唐玄宗,表达了自己的强烈控诉和悲愤之情。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给百姓带来的灾难远不止这些,从“行人”的回答中,我们还看到了“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征人超期服役的痛苦;看到了“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农村生产凋敝,家园荒芜,由眼前之景扩至全国,加深了诗的深度;看到了“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如狼似虎的衙役对百姓残忍逼租;看到了“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战争给人们心灵上带来的严重摧残;更看到了“古来白骨无人收”――青海古战场上累累白骨的惨象!在看似平实的叙述描写中,字字句句饱含诗人对统治阶级的谴责和对广大人民的无限同情,把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揭露得淋漓尽致。
这是一首为人民的苦难而作的诗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杜甫同情百姓的那颗火热的心。诗人一生颠沛流离,一身才华无处施展,满腔热情报国无门,生活穷苦,幼子饿死,然而他却并没有沉溺于个人的悲愤情感之中,而是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了普通百姓,用广阔的心胸去关心底层人民。能够看到百姓的痛苦,感受到百姓的苦难,正是因为心怀百姓,这关切并非做作,而是真情。“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他想到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更是揭露了贫富的悬殊,不正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吗?而作者抵奉先时,安禄山正在范阳发动叛乱,证明了诗人的洞察力。
读完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痛苦,更能够感受到诗人那颗同情人民的火热之心。更可贵的是,诗人清楚地认识到百姓苦难的根源是战争,而且敢于把矛头直指统治者。这种勇气多么难得,这是当时诗人中少有的!这控诉与批判恰恰透露出杜甫深以家国为念的情怀。饱读圣贤书的诗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希望能够修身治国平天下,满怀忠君爱国之情,即使自身不得志,仍然关心国事。从当时的形势中,诗人敏锐地感觉到大唐王朝危机四伏,对国家前途深感忧虑。“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诗人一心期盼国家安定,天下太平,一直到临死之前仍然不忘时局,在他的绝笔之作《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中还在慨叹“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透过这些文字,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范文三:忧国忧民的杜甫
忧国忧民的杜甫 ——任可
还记得那个茅屋为秋风所破,有气无力的追着南村群童的垂垂老矣的落魄杜工部吗?正是这么一个满身是病,苟延残喘的老朽道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如此宽广博大的胸怀壮志;还记得那个为了生计被迫接受参军但仍把自己的小儿子饿死的无用的父亲杜子美吗?但正是这么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却用辛辣的笔法与同情的悯怀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诗句。
杜甫,他没有李白的那种飘逸洒脱,因为他多了一丝对广大群众的怜悯,他也没有王维的“诗在画中游”的浪漫与优美,因为在他的眼里蔓延的是疮痍遍地的哀嚎痛哭。
杜甫他没有李白那样的好运气,既生的好世道,又落户富贵人家,他生在唐朝衰落的安史之乱,更出生于一个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没落氏族。杜甫一生仕途坎坷,天宝六载,玄宗诏天下读书人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一次次又一次次仕途的失意使杜甫对那些当权的小人奸臣深恶痛绝,于是他前期的很多作品都揭露了统治者与当权派的丑恶行径。也许他是在为自己的郁郁不得志而愤懑,但我相信这么一个忧国忧民的人更多的是对民间疾苦的同情与身处这么一个乌烟瘴气的社会的无奈与愤恨。
安史之乱如一场飓风无情的破坏着这个国家的政治机器,杜甫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即使是逃难他仍不忘投奔肃宗,在他看来无论国家发生什么忠君爱国永远是第一要紧的。途中他当过战俘,住过茅屋,忍饥挨饿,但依旧忧国忧民,关心时局。
他终于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我待君王如初恋,君王视我如草芥。”统治者的冷酷无情,世俗昏庸彻底伤了他的心。
既得无职清闲,难耐独处寂寞,乾元元年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探亲,在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三别”。
他的写作,“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的情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他的节操,“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他对百姓的同情是“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他对朝廷的腐败是“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他对收复山河殷殷期盼是“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这就是杜甫,一个为国,为民操劳一辈子的诗人,他的死是个谜,无人知晓,但我希望他是被带到了一个永乐国,那里没有战乱,没有饥饿,他可以为这个国家奉献一生,他可以安安稳稳的睡一个好觉。
范文四:杜甫诗中忧国忧民的思想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杜甫诗中忧国忧民的思想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内容摘要,杜甫做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活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他的诗歌真实形象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时代风貌,是当时社会现状的一面镜子,故有“诗史”之美誉,在他的诗中贯穿着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思想。而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源于他身上较为浓厚的儒家思想。表现为矢志不移的忠君爱国思想和深沉广博的仁爱精神。这不仅是杜甫伟大的人格魅力之所在,更是其诗作能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力量所在。
关键词,杜甫 儒家思想 忧国忧民 忠君爱国 仁爱精神
一 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渊源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杜甫自始至终执著地关注现实是与他头脑中的指导思想有关的。杜甫是以什么思想为指导呢,杜甫常常自称“儒生”、“老儒”、“腐儒”,谈到自己的家世也说“奉儒守官”,所以历来批评家认为这是儒家的思想意识的体现,儒家的入世精神和仁政学说铸就了杜诗中的忧国忧民的主旋律。
郭沫若先生的《李白与杜甫》一文中强调儒家思想对杜甫的影响,并认为这对杜甫的“阶级意识”“门阀观念”“功名欲望”起了决定性作用。但事实上决定他思想的,还是十载长安的“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和辛酸,是“三年饥走荒山道”和人民共同饱尝的战乱、饥饿之苦,是“田父要皆去,邻家问不违”和人民亲密无间的生活。这些,正是这些,是杜甫思想决定性的因素。
中国 古代诗人绝大多数也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然而这些难以计数的大批诗人中真正弘扬了儒家思想、应该在儒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惟有杜甫一人。这不仅是因为杜甫以“儒生”等自命,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内心之中常常激荡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深入其骨髓、融化到其血液。它使得杜甫对孔孟所倡导的忧患意识、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忠恕之道有深刻的理解,并用感情强烈的诗篇淋漓尽致表达出来,打动与感染读者。特别是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忠”“爱”精神,这几乎成为杜甫一生坚持不辍的创作主题。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忧国忧民思想的表现之一
——忠君爱国
传统的儒家观点认为,忠君即是爱国。如孔子强调“尊王攘夷”,即尊奉周天子,抵御外敌入侵中原地区。孟子则宣扬“大一统”,力主以“仁政”统一中国。即对百姓施以仁政,以体恤百姓。真正做到想民所想,忧民所忧。此为儒家忧国忧民的光辉典范。而且儒家关注群体意识的最高境界就体现在对国家、对天下,当时对儒家来说“天下”就是国家,国家就是“天下”,“一统”和安定的关注上。杜甫承继了儒家的对“天下”“一统”的思想片断,把它 发展 成为忠君爱国的强烈的意识、并成为古典诗歌创作中的永恒的主题。
实现和维护天下一统是儒家群体意识的最高境界,能够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在自给自足的 自然 经济 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是很少的。那时人的眼界极为狭小,大多只是局限在个体生命的自生自灭上。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一生执着于“忠君爱国”,其道德、其胸襟都是那个时代很难达到的境界,这样的人是需要具有忘我的灵性的。在杜甫那里,“君”不是坐在皇帝高位上的独夫民贼,而是天下民众这一群体的代表。特别应该提到的是杜甫的忠君爱国不是作为臣工的职业性的奉献、更非泯灭了个性以后唯一的选择。杜甫是注重个体自我价值的人,他把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融入了对群体的关注之中。这些在他的诗歌中有长足的表现。
流传到现在的杜诗绝大部分写于滞留长安以后,从长安诗开始,杜甫大多作品中表现了他的忧国忧民精神。从早年的志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直到临终,仍在惦念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杜甫的拳拳之心,永远是那样执着。杜甫不仅随时随地不忘君国,如苏轼所说“一饭不忘君”,当时的“君”就是“国”的代表,,更令人感动的是,他把这种感情视为其生命的一部分。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开篇就描写忠君爱国之情,当时摆在杜甫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归隐田园,过“潇洒送日月”的浪漫生活,一是出仕做官,介入纷纭复杂的官场争斗。选择引起杜甫内心的激荡,诗人把自己的内心的矛盾如剥春笋似地一层一层地展示出来,最后,杜甫表明自己心迹,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向太阳,物性固难夺,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忠君爱国之心已经成为了诗人的天性,如葵藿之向阳,,想纠正也不可能了。正是这样的“物性”,当事关国家之时,他不仅能够这样要求自己,“济时敢爱死”,《岁暮》,,而且对于朋友他也能说出,“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奉送严公入朝》,。后者看来更难。所谓“严公”就是杜甫落难成都时全身心依靠的顶头上司严武。严武入朝有可能出任宰相,为这样有光辉前程的人物送行,帮忙或帮闲们大约要说尽人间的祝福话语的。我想聪明的今人更会如此。而杜甫本着儒家的“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的精神却讲了这样不吉利的话,而且讲得如此富于激情、掷地有声,
杜甫的忠君爱国又不是后世儒家倡导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式的“愚忠”。杜甫是着眼于民众群体的,当他感到皇帝这个独特的个体在违反他本应该代表的老百姓的利益时,便把批评的矛头指向皇帝。杜甫的“忠君”主要就表现在对皇帝的批评讽刺上,这也是原始儒家所主张的为臣之道,,杜甫敢于写作这类作品。孔孟这些儒家的创始者们谈到君臣关系时,多是从相对关系着眼的。所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说的更情绪化一些,“君之视臣如土芥,臣视君如寇仇”。强调臣子要绝对忠顺是法家。杜甫对“君”的批评的情绪化是不让于孟子的,“边庭流血成海水,我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秦州杂诗》,,“关中小儿坏纪纲,张后不乐上位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忙”,《忆昔二首》,,“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莠蒿”,《遣遇》,,这些诗句在“怨”之外,还有愤怒,然而它与忠君爱国之心并不矛盾。
忧国忧民思想的表现之二
——仁爱精神
杜诗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其中所体现的仁爱精神,杜甫的仁爱渗透其作品的各个方面,而且表达得十分完美,能给读者以长久的感动。给读者留的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可能是他的“老妻”。杜甫的仁爱精神应该说是始发于妻子的,因而其作品中涉及到妻子的篇章就格外动人。无论是“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咏怀五百字》,那不能稍去于怀的惦念,还是“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对团圆的期待,读者都可以从中体会诗人的一往情深。杜甫一生逆境多、顺境少,特别是四十岁以后,穷困、衰病、奔走、逃难,接踵而至,几乎没有过几天好日子。他的妻子杨夫人在饥寒交迫中担负起抚育儿女的重担,“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遣兴》,,晚年又时刻关心着疾病缠身的丈夫,“老妻忧坐痹,幼女问头风”,《遣闷奉呈严公》,,丈夫漂泊在外,她没有埋怨,只有理解,“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客夜》,。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杜甫笔下的妻子是那么可亲可近、可爱可敬、是那么具有奉献精神,这里的“敬”不是出于某种功利的考虑,更不是令人产生冷冰冰之感的“相敬如宾”,而是表达了杜甫对妻子歉疚之感。“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竿”,《江村》,,从这样的诗句中,读者可以想象,坐在一旁的杜甫看到“老妻”“稚子”居处稍稍稳定、生活又有些兴味时的喜悦之情。读者从中感受到的是诗人对妻子的爱。
然而杜甫的仁爱精神绝不仅限于此,他还将对妻子的爱推及他人,甚至是一些与己无关但和自己有同样命运和遭遇的人,杜甫也是本着儒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处理与偶然相逢的人们的关系的。晚年,他逃避战乱、漂泊湖湘,深感“乱世少恩惠”,《宿凿石浦》,,然而,杜甫仍然是,“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解忧》,,并没有因为个人的苦难而减少对他人的同情。
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忘“爱人”之心,并付诸实践,这是很难的。读杜诗会感到最难得的是,杜甫时时刻刻关注着弱者的不幸,并用他宽广的心胸去温暖这冰冷的世界。例如杜甫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就是他由秦州到同谷和由同谷到成都期间。此时,正如他所写的“岁拾橡栗随狙公,日暮天寒山谷里”,《寓同谷县作歌七首》,,过的像原始人的日子。然而,在这个时期写的二十首纪行诗中处处可见诗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人对其他不幸者的关怀。在路过绝险之地石龛时是“天寒昏无日,山远道路迷”,就在这种环境下,他看到在山峦高处的伐竹者,“伐竹者谁子,悲歌上云梯。为官采美箭,五岁供梁齐”,《石龛》,,杜甫把他们的悲歌传达给千百斯年之后的读者。诗人在过嘉陵江经水会渡时,船夫的勇敢和撑船的技术的高超引起他赞叹,“篙师暗理楫,歌啸轻波澜。”但此时他也关切着他们的艰辛,“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水会渡》,这种精神贯穿他的后半生的所有作品之中。许多人当自己处于不幸时,变得谁都恨,仿佛整个世界都欠他的,甚至要向所有的人报复,其中最极端的就是发生在四、五年前一个留美学生卢某的在校园开枪杀人事件,。杜甫为人正与此相反,他在遭遇苦难时往往能想到比自己更不幸的人。
再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句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在实践家看来这种“空论”有什么用,郭沫若更说“如果那么多的‘广厦’真正象蘑菇那样在一夜之间涌现了,诗人岂不早就住了进去,哪里会冻死呢,”,《李白与杜甫》,这种批评是很可笑的。杜甫不是住房部长,他要表现的也不是一种许诺及其实现,而是在困难之中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有人说这种想法可能很多人都会有。是啊,这就是人的善根之所在,然而,即使古往今来的亿万人都有这种想法,但是有谁把它表现了出来了呢,正因为这种推己及人的想法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诗句才能激起一切善良人的体验与共鸣、才能感动人。更重要的是,杜甫把人人皆有、但又不被人们关注的善念——仁爱精神用充满感情的诗句揭示出来、把它固化下来,并传达后世的读者,用以培植人的善根,使人灵魂得到升华,这是诗不同其他一些揭露性文字意义之所在。因此,杜甫的伟大和杜诗的震撼的力量不单纯在于他对世上苦难的揭露和对苦难制造者的抨击,更在于他歌颂了人性中的善良、美好的一面,并满怀善意地描写它,希望它能发扬光大。
这种仁爱精神使得他与邻里乡人多能和睦相处。《又呈吴郎》是一首写得很通俗、很平淡的诗。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杜甫对那位“无儿无食”的老妇人的同情和关爱。而且诗中所表达的不仅是一般的恤老怜贫,更感人的是杜甫对老妇人格的尊重,“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只有深入其心,才能有这样深刻的理解。我们从杜诗中还看到,无论住到哪里,邻人对杜甫都是非常友好的。《羌村三首》中的,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这里邻人简直与乡党宗亲差不多了。 中国 古代社会基层关系是由宗法家族构成的。杜甫后半生没有生活在宗法家族之中。但他把偶然居住在一起的邻里视作宗法亲族,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对他们倾注了爱,所以我们才能看到邻人父老对杜甫的热忱。
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与他生活的时代和自身曲折的经历,以及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杜甫生活和创作的时代正是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落的转变时期,他在困居长安的十年中,由于失意和贫困,以深深感受到唐王朝的腐朽及其危机,并在不少诗中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的痛苦。安史之乱之后,由于他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写下了不少反映当时现实的诗篇,无不流露出其忧国忧民的思想。
参考 书目,
《李杜诗学》 杨义 北京出版社 XXXX年11月第2版
《杜甫诗选注》 萧涤非 人民文学出版社 XXXX年1月第1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版
《唐诗二十讲》 张爱华 新世界出版社 XXXX年10月第1版
《唐诗名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XXXX年9月第1版
《新选千家诗》 人民文学出版社 XXXX年8月第2版
范文五:杜甫诗中忧国忧民的思想
杜甫诗中忧国忧民的思想
====================================================================== 内容摘要:杜甫做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活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他的诗歌真实形象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时代风貌,是当时社会现状的一面镜子,故有“诗史”之美誉,在他的诗中贯穿着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思想。而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源于他身上较为浓厚的儒家思想。表现为矢志不移的忠君爱国思想和深沉广博的仁爱精神。这不仅是杜甫伟大的人格魅力之所在,更是其诗作能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力量所在。
关键词:杜甫 儒家思想 忧国忧民 忠君爱国 仁爱精神
一 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渊源
杜甫自始至终执著地关注现实是与他头脑中的指导思想有关的。杜甫是以什么思想为指导呢,杜甫常常自称“儒生”、“老儒”、“腐儒”,谈到自己的家世也说“奉儒守官”,所以历来批评家认为这是儒家的思想意识的体现,儒家的入世精神和仁政学说铸就了杜诗中的忧国忧民的主旋律。
郭沫若先生的《李白与杜甫》一文中强调儒家思想对杜甫的影响,并认为这对杜甫的“阶级意识”“门阀观念”“功名欲望”起了决定性作用。但事实上决定他思想的,还是十载长安的“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和辛酸,是“三年饥走荒山道”和人民共同饱尝的战乱、饥饿之苦,是“田父要皆去,邻家问不违”和人民亲密无间的生活。这些,正是这些,是杜甫思想决定性的因素。 中国古代诗人绝大多数也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然而这些难以计数的大批诗人中真正弘扬了儒家思想、应该在儒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惟有杜甫一人。这不仅是因为杜甫以“儒生”等自命,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内心之中常常激荡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深入其骨髓、融化到其血液。它使得杜甫对孔孟所倡导的忧患意识、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忠恕之道有深刻的理解,并用感情强烈的诗篇淋漓尽致表达出来,打动与感染读者。特别是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忠”“爱”精神,这几乎成为杜甫一生坚持不辍的创作主题。
忧国忧民思想的表现之一
——忠君爱国
传统的儒家观点认为,忠君即是爱国。如孔子强调“尊王攘夷”,即尊奉周天子,抵御外敌入侵中原地区。孟子则宣扬“大一统”,力主以“仁政”统一中国。即对百姓施以仁政,以体恤百姓。真正做到想民所想,忧民所忧。此为儒家忧国忧民的光辉典范。而且儒家关注群体意识的最高境界就体现在对国家、对天下(当时对儒
家来说“天下”就是国家,国家就是“天下”)“一统”和安定的关注上。杜甫承继了儒家的对“天下”“一统”的思想片断,把它发展成为忠君爱国的强烈的意识、并成为古典诗歌创作中的永恒的主题。
实现和维护天下一统是儒家群体意识的最高境界,能够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是很少的。那时人的眼界极为狭小,大多只是局限在个体生命的自生自灭上。一生执着于“忠君爱国”,其道德、其胸襟都是那个时代很难达到的境界,这样的人是需要具有忘我的灵性的。在杜甫那里,“君”不是坐在皇帝高位上的独夫民贼,而是天下民众这一群体的代表。特别应该提到的是杜甫的忠君爱国不是作为臣工的职业性的奉献、更非泯灭了个性以后唯一的选择。杜甫是注重个体自我价值的人,他把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融入了对群体的关注之中。这些在他的诗歌中有长足的表现。
流传到现在的杜诗绝大部分写于滞留长安以后,从长安诗开始,杜甫大多作品中表现了他的忧国忧民精神。从早年的志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直到临终,仍在惦念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杜甫的拳拳之心,永远是那样执着。杜甫不仅随时随地不忘君国,如苏轼所说“一饭不忘君”(当时的“君”就是“国”的代表);更令人感动的是,他把这种感情视为其生命的一部分。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开篇就描写忠君爱国之情,当时摆在杜甫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归隐田园,过“潇洒送日月”的浪漫生活;一是出仕做官,介入纷纭复杂的官场争斗。选择引起杜甫内心的激荡,诗人把自己的内心的矛盾如剥春笋似地一层一层地展示出来,最后,杜甫表明自己心迹: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向太阳,物性固难夺~
忠君爱国之心已经成为了诗人的天性(如葵藿之向阳),想纠正也不可能了。正是这样的“物性”,当事关国家之时,他不仅能够这样要求自己:“济时敢爱死”(《岁暮》),而且对于朋友他也能说出:“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奉送严公入朝》)。后者看来更难。所谓“严公”就是杜甫落难成都时全身心依靠的顶头上司严武。严武入朝有可能出任宰相,为这样有光辉前程的人物送行,帮忙或帮闲们大约要说尽人间的祝福话语的。我想聪明的今人更会如此。而杜甫本着儒家的“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的精神却讲了这样不吉利的话,而且讲得如此富于激情、掷地有声~
杜甫的忠君爱国又不是后世儒家倡导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式的“愚忠”。杜甫是着眼于民众群体的,当他感到皇帝这个独特的个体在违反他本应该代表的老百姓的利益时,便把批评的矛头指向皇帝。杜甫的“忠君”主要就表现在对皇帝的批评讽刺上(这也是原始儒家所主张的为臣之道),杜甫敢于写作这类作品。孔孟这些儒家的创始者们谈到君臣关系时,多是从相对关系着眼的。所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说的更情绪化一些,“君之视臣如土芥,臣视君如寇仇”。强调臣子要绝对忠顺是法家。杜甫对“君”的批评的情绪化是不让于孟子的:“边庭流血成海水,我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秦州杂诗》);“关中小儿坏纪纲,张后不乐上位忙”(《忆昔二
首》):“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莠蒿”(《遣遇》)~这些诗句在“怨”之外,还有愤怒,然而它与忠君爱国之心并不矛盾。
忧国忧民思想的表现之二
——仁爱精神
杜诗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其中所体现的仁爱精神,杜甫的仁爱渗透其作品的各个方面,而且表达得十分完美,能给读者以长久的感动。给读者留的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可能是他的“老妻”。杜甫的仁爱精神应该说是始发于妻子的,因而其作品中涉及到妻子的篇章就格外动人。无论是“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咏怀五百字》)那不能稍去于怀的惦念;还是“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对团圆的期待,读者都可以从中体会诗人的一往情深。杜甫一生逆境多、顺境少,特别是四十岁以后,穷困、衰病、奔走、逃难,接踵而至,几乎没有过几天好日子。他的妻子杨夫人在饥寒交迫中担负起抚育儿女的重担:“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遣兴》);晚年又时刻关心着疾病缠身的丈夫:“老妻忧坐痹,幼女问头风”(《遣闷奉呈严公》);丈夫漂泊在外,她没有埋怨,只有理解:“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客夜》)。杜甫笔下的妻子是那么可亲可近、可爱可敬、是那么具有奉献精神,这里的“敬”不是出于某种功利的考虑,更不是令人产生冷冰冰之感的“相敬如宾”,而是表达了杜甫对妻子歉疚之感。“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竿”(《江村》),从这样的诗句中,读者可以想象,坐在一旁的杜甫看到“老妻”“稚子”居处稍稍稳定、生活又有些兴味时的喜悦之情。读者从中感受到的是诗人对妻子的爱。
然而杜甫的仁爱精神绝不仅限于此,他还将对妻子的爱推及他人,甚至是一些与己无关但和自己有同样命运和遭遇的人,杜甫也是本着儒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处理与偶然相逢的人们的关系的。晚年,他逃避战乱、漂泊湖湘,深感“乱世少恩惠”(《宿凿石浦》);然而,杜甫仍然是:“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解忧》),并没有因为个人的苦难而减少对他人的同情。
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忘“爱人”之心,并付诸实践,这是很难的。读杜诗会感到最难得的是,杜甫时时刻刻关注着弱者的不幸,并用他宽广的心胸去温暖这冰冷的世界。例如杜甫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就是他由秦州到同谷和由同谷到成都期间。此时,正如他所写的“岁拾橡栗随狙公,日暮天寒山谷里”(《寓同谷县作歌七首》),过的像原始人的日子。然而,在这个时期写的二十首纪行诗中处处可见诗人对其他不幸者的关怀。在路过绝险之地石龛时是“天寒昏无日,山远道路迷”,就在这种环境下,他看到在山峦高处的伐竹者:“伐竹者谁子,悲歌上云梯。为官采美箭,五岁供梁齐”(《石龛》),杜甫把他们的悲歌传达给千百斯年之后的读者。诗人在过嘉陵江经水会渡时,船夫的勇敢和撑船的技术的高超引起他赞叹:“篙师暗理楫,歌啸轻波澜。”但此时他也关切着他们的艰辛:“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水会渡》)这种精神贯穿他的后半生的所有作品之中。许
多人当自己处于不幸时,变得谁都恨,仿佛整个世界都欠他的,甚至要向所有的人报复(其中最极端的就是发生在四、五年前一个留美学生卢某的在校园开枪杀人事件)。杜甫为人正与此相反,他在遭遇苦难时往往能想到比自己更不幸的人。 再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句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在实践家看来这种“空论”有什么用,郭沫若更说“如果那么多的‘广厦’真正象蘑菇那样在一夜之间涌现了,诗人岂不早就住了进去,哪里会冻死呢,”(《李白与杜甫》)这种批评是很可笑的。杜甫不是住房部长,他要表现的也不是一种许诺及其实现,而是在困难之中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有人说这种想法可能很多人都会有。是啊,这就是人的善根之所在,然而,即使古往今来的亿万人都有这种想法,但是有谁把它表现了出来了呢,正因为这种推己及人的想法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诗句才能激起一切善良人的体验与共鸣、才能感动人。更重要的是,杜甫把人人皆有、但又不被人们关注的善念——仁爱精神用充满感情的诗句揭示出来、把它固化下来,并传达后世的读者,用以培植人的善根,使人灵魂得到升华,这是诗不同其他一些揭露性文字意义之所在。因此,杜甫的伟大和杜诗的震撼的力量不单纯在于他对世上苦难的揭露和对苦难制造者的抨击;更在于他歌颂了人性中的善良、美好的一面,并满怀善意地描写它,希望它能发扬光大。
这种仁爱精神使得他与邻里乡人多能和睦相处。《又呈吴郎》是一首写得很通俗、很平淡的诗。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杜甫对那位“无儿无食”的老妇人的同情和关爱。而且诗中所表达的不仅是一般的恤老怜贫,更感人的是杜甫对老妇人格的尊重:“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只有深入其心,才能有这样深刻的理解。我们从杜诗中还看到,无论住到哪里,邻人对杜甫都是非常友好的。《羌村三首》中的: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这里邻人简直与乡党宗亲差不多了。中国古代社会基层关系是由宗法家族构成的。杜甫后半生没有生活在宗法家族之中。但他把偶然居住在一起的邻里视作宗法亲族,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对他们倾注了爱,所以我们才能看到邻人父老对杜甫的热忱。
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与他生活的时代和自身曲折的经历,以及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杜甫生活和创作的时代正是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落的转变时期,他在困居长安的十年中,由于失意和贫困,以深深感受到唐王朝的腐朽及其危机,并在不少诗中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的痛苦。安史之乱之后,由于他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写下了不少反映当时现实的诗篇,无不流露出其忧国忧民的思想。 参考书目:
《李杜诗学》 杨义 北京出版社 2002年11月第2版 《杜甫诗选注》 萧涤非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1月第1版 《唐诗二十讲》 张爱华 新世界出版社 2004年10月第1版 《唐诗名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9月第1版 《新选千家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8月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