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检测在心脏病诊断中意义
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检测在心脏病诊断中
意义 ?
54?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生笙鲞笙!塑曼!旦!!::! 近.改变情况基本相近.而往年的监测结果显示出P 波改变在儿童克山病的诊断中意义不十分大,心律失 常和sT,T改变的可变性很大,在连续的观察中属不 稳定型的心电图改变,传导阻滞属稳定的心电图改变, 在连续监测中基本无改变,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检出率较多,但在克山病监测中意义不确切,CRBBB, LAH,AVB在监测中很难有改变,早搏经治疗后会消 失,sT—T改变年度间变化较大,RVH,P波改变,低电 压,偶发早搏等在克山病监测中意义不十分明显. X线结果,牟定县监测点摄片11人,心脏轻度扩 大3人;洱源县监点摄片9人,洱源县监测点在确诊有 其他心脏疾病的患者不再摄片,9个摄片的人心脏均 不大.表明在克山病病区尚有一定的心脏扩大患者. 总之,随着克山病病区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膳食结构的科学化及全面推行口服亚硒酸钠的综合性 防治措施,克山病年发病率逐年下降,病情已稳定在历 来最低水平,但对克山病重病区的监测中仍有潜在型 克山病病人检出,偶尔检出慢型病人.说明,克山病的 发病虽然已得到有效控制,但致病因子仍然存在,并作 用于病区人群.因此,目前云南省的克山病防治重点 仍然是加大对重病区的病情监测,预防性补硒和在病 区成人慢型克山病的调查的工作力度和经济投入,在 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开展病因学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克山病诊断标准[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6,16(6):
367.
[2]杨林,周丽菊,陈白云,等.1990,1999年大理州克山病 监测资料分析[J].地方病通报,2004,19(1):58,3O. [3]和建荣,普显坤,肖建萍,等.1990,2004年牟定县克山 病病情监测报告[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5,24(2):
198,200.
[4]王铜,侯杰,李奇,等.2003年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汇总 分析[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4,23(1):444,447. (收稿日期:2006—05—08)
(编辑刘广盛)
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检测在心脏病诊断中意义 崔新羽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1889(2007)O1—0054—01
在临床中约有25%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病人 发病早期无典型症状,约50%AMI病人缺乏心电图特 殊的改变.因此,对心脏病高危人群检测相关的检验 室生化指标是极为重要的,可有效地避免不典型,心电 图尚未出现的特征性改变心脏病患者误诊.伴随新的 理论科学和技术发展,新的检验方法和指标出现.在确 诊AMI或其他心肌细胞急性损伤破坏(如急性病毒性 心肌炎)工作中,心肌酶虽然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 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远不如新的一些心肌坏死标记物, 如心肌肌钙蛋白精确.肌酸激酶在骨骼肌,心肌含量 最多,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在肝脏细胞含量 较高.由于肌肉运动性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损伤,各种 病因引起的肝细胞的损伤,都可使患者血清中酶指标 升高,特异性差,产生假阳性结果.另外,酶活性反应
一
般要在心肌损伤后一段时间内才会升高,持续时间 较短.而心肌坏死标记物,如肌钙蛋白T和心肌肌钙 作者单位:北华大学医学院检验系(吉林132013) 蛋白I(cTnT,cTnI)对心肌细胞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 性比血清酶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心肌细胞早期损伤 后,因细胞膜通透性增高,cTnT和cTnI释放到血液 中,而且持续时间长.临床上不稳定心绞痛(UA)和非 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两者主要鉴别诊断是血 中心肌坏死标记物的测定.cTnT诊断AMI特异性可 达96%,而cTnI诊断AMI的特异性能达到99%.一 些心脏病专家列举了心肌酶和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 在AMI和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阳性结果,(1)AMI早 期:肌酸激酶同功酶(++),cTnT(++),cTnI(+
+);(2)不稳定心绞痛:肌酸激酶同功酶(一),cTnT (++),cTnI(++);(3)病毒性心肌炎:肌酸激酶同 功酶(+),cTnT(+++),cTnI(+++). 因此,对心脏病高危患者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的 生化检测是十分重要的.从事验验工作人员应加强新 知识,新技术学习,提高医疗水平.
(收稿日期:2007—01—12)
(编辑刘广盛)
范文二: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前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对患者心肌坏死标记物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前应用盐酸替罗非班
对患者心肌坏死标记物的影响
当代医学2010年9月第16@第27期总第218期
ContemporaryMedicine,Sep.2010,Vo1.16No.27IssueNo.218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0.27.001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前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对患者心肌
坏死标记物的影响
周庆国王轶朱志勇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前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对患者心肌坏死标记物
的影响.方法92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术的病人中48例入院
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立即给予盐酸替罗非班后行急诊PcI设为治疗组;44例术
前不给盐酸替罗非班仅行急诊PcI术作为对照组.两组术前均嚼服阿司匹林片
300mg,硫酸氢氯吡格雷片60Omg,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分别检测磷酸肌酸激酶
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结果术后24h两组心肌梗死标记物与术前
相比明显升高(P<o05);术后24h对照组与治疗组相比心肌梗死标记物有明显差
异(P<O05).结论早期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可减轻心肌的坏死.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T;急诊Pcl
[Abstract]ObjectivePCIof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preoperativeapplicationhydrochlorideTirofibaninpatientswithmyocardialnecrosis
spotontheimpactofmarkers.Methods92casesofhospitalpatientswith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patientswithemergencyPCIpatients,ofwhich
48casesadmittedtohospitaldiagnosedas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immediatelyTirofibanHydrochloridespotlateremergencyPCIasthetreatment
group;44casesofpreoperativedonotgivehydrochlorideforLuoNon—
spotonlyemergentPCIoperationasthecontrolgroup.Preoperativelychewing aspirintablets300mg;clopidogrelbisulfatetablets600mg;twogroupsofpatientswithpreoperativeandpostoperative24hphosphoricacidwereused
todetectcreatinekinaseisoenzyme(CK—MB).troponinTfcTnT).ResultsGroup24hPCIaftermyocardialinfarctionmarkerscompar
edwiththe
preoperativesignificantlyhigher(尸<0.05);after24hcontrolgroupandtreatmentgroupcomparedwithpreoperativemyocardi
alinfarctionmarker
Ariakedifference(P<O.o5).ConclusionEarlyapplicationhydrochlorideTirofibanspotr
educemyocardialnecrosis.
【Keywords】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creatinephosphatekinase;troponinT;emergencyPCI
大规模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行急i~PCI 能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预防左心室扩大和重塑,降低病 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近期和远期预后.然而,AMI急诊PCI使 冠脉再通后,约10%-30%的患者可并发无再流或慢血流现象,不能 实现心肌组织的有效再灌注,微血栓被认是一种重要因素,盐酸替 罗非班能抑制纤维蛋白原与激活的血小板的结合,理论上可以防止 由于血管损伤,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破裂引起的血栓形成.本研究 通过测定PCI术前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对心肌坏死标记物磷酸肌酸 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T(cTnT)影响,以探讨早期干预对 减少PCI术后无复流,慢血流造成的心肌坏死.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g2007年1月-2009年l2月在我院住院的AMI
患者,所有病例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其中48例入院确 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立即给盐酸替罗非班后行PCI为治疗组,男性28 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7.30+11.33)岁;选择44例仅行PCI者为 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58.42?12.37)岁.其两组临 床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治疗组入院确诊为急性 心肌梗死,立即应用盐酸替罗非班0.4~g/(kg.min),30min后改变
0.1~g/(kg.min),并行急诊PCI;对照组行急诊PCI术.术前两组患
者均嚼服用阿司匹~kR3OOmg;硫酸氢氯吡格雷片600rag;术中患者 静脉注射肝素钠针100U/kg.
1.2研究方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分别检测CK—
MB,cTnT,每次检查取外周静脉血5ml.CK-MB采用酶速率法 测定,正常值4-25U/L.cTnT采用酶联免疫法定量测定,正常值 作者单位467000河南省平煤医疗集团总医院,br8科(周庆国王轶 朱志勇)
<0.08"g/L.
1.3统计学方法所有计量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差?表
示,两组间及每组治疗前后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所有数据统计均 由SPSS11.0软件包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前两组心肌坏死标记物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9;术 后24h两组心肌坏死标记物明显升高(JP<0.05),术后治疗组与对照组 相比,心肌坏死标记物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O.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K—MB,cTnI的变化?S)
3讨论
冠脉病变处的微血栓,血小板和粥样斑块碎片等微栓子,是影 响心肌再灌注并产生无再流现象的最重要,最始动的因素】.纤维 蛋白原与激活的血小板是血小板聚集的最后通路,这种结合可完全 由血小板糖蛋白?b/?a介导,血小板糖蛋白?b/IIIa是最大的血小 板表面糖蛋白,使血小板糖蛋白?b/Ilia成为最有利的药物阻滞的 治疗靶点.2006年发表的美国ACC/AHA/SCAI的STEMI的PCI指 南中,将阿昔单抗列为1IA类适应证.盐酸替罗非班是一种不同于 阿昔单抗的非肽类,短效高选择性的血小板糖蛋白nb/ma受体拮 抗剂,给药5min就可以达到98%的血小板抑制率,且其半衰期为2h, 停药后2,4h血小板功能可恢复,有可能成为更适用于AMI的治疗 药物.国内研究证实,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可以 0ll一0???.
当代医学2叭O年9月第16卷第27期总第2l8期ContemporaryMedicine,Sep.2010,Vo1.16N..27lsSueN..218
dot:10.3969/j.issn.1009-4393.2010.27.002
基层医疗机构现状与出路初探
张宇驰
[摘要]本文阐述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现状,从准确定位及改革运行机制入手,使基层医疗机构抓住新医改的历史机遇,既让广大基层群众受益又使基层医 疗机构得以不断发展,壮大.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现状;出路
党的十七大对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卫生改革战略目标, 主要任务和重大方针做出了明确的部署,提出了要建立覆盖城乡 居民的医疗服务网络,为最广大的城乡居民提供方便,快捷,安 全,高效,价廉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成都市委,市政 府又出台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这就意味 着新一轮的医改将全面启动.基层医疗的服务体系,管理机制, 内部运行机制等都将面临新的改革.如何面对困难,主动适应改 革,怎样去突破和创新,是基层医疗机构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 题.对此,笔者结合基层工作经验,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基层医疗机构的现状
1.1沉重的历史债务让乡镇医院举步维艰20世纪90年代的税 制改革后,由于国家将乡镇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都交给了地方政府,而 各地财政状况普遍很薄弱,对于基层医疗机构的扶持就更是有【无 力,杯水车薪.再加上上一轮卫生改革中引入市场化运行机制,个体 医疗机构,乡镇医院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之间形成了恶性竞争局面. 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广大城乡居民对卫生服务和健康的要求也近 乎苛刻.而基层医疗机构由于自身没有经济支撑,不能购买临床必需 的医疗设备,加之留不住人医院的综合实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这就导致了基层医疗机构不得不为生存殚精竭虑.
1.2卫生人才缺乏据相关文章报道,我国80%的医疗资源集
作者单位610400四JIl省金堂县清江镇卫生院(张宇驰 中在大城市,其中300/o.7.集中在大医院;而全国县级以下的医疗机构只 有1/3~.a维持正常运转,另#bl/3处在瓦解的边缘,而剩余的1/3已经瘫 痪.基层医疗机构由于待遇差,医疗条件差,生活艰苦,很少有人愿意 长期扎根农村为缺医少药的基层群众服务;由于信息的不对等,许多 的医学院校毕业生涌向了大中城市或从事与医疗无关的其它职业;由 于没有有力的政策支撑,许多医务人员不能安心做好本职工作,一旦 掌握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就辞职到条件更好的地方去发展.
,中药饮 1.3医院药品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基层医院的药品
片及一次性医疗耗材均由"两网"配送.医院对于药品的合理利润 是在招标价格的基础上顺加30%,而一些品种招标价格明显高出 市场价格,尤其中药品种更为明显,有的甚至高出市场价格数倍, 致使病人因为药物价格问题和医院发生纠纷的情况时有发生. 2出路及对策
2.1进一步准确定位医疗改革后基层医院的职责基层
医疗机构承担的是一般性医疗活动,慢性病的管理,城乡爱国 卫生,卫生监督执法,卫生宣传教育,计划免疫开展等基本卫生 服务项目.医院在自身发展定位上应注意避免科室,专业设置贪 大求全而忽略了医院实际情况,最终导致医疗设备浪费,医务人 员技术水平局限,不能为群众提供与自身技术实力相当的医疗服 务.避免为片面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医院自身实际条件,增 加医院和医务人员的职业风险.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保需方促 供方,实现需方福利化,供方市场化",实质就是让患者自主选择 医疗机构为自己服务.基层医疗机构就需要努力改善自己的服务 改善PCI术后冠状动脉血流TIM1分级,国外研究也有类似结果. 有研究表明易化PCI均无临床净效益,但以上研究采取了在易 化治疗平均90rain后行PCI,错过了肌梗死后挽救心肌的黄金时
-3h内,在此时问窗内,每延长30min,将增加8%的死 间窗,发病2
亡率J.本研究发现及早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
治疗术血流恢复}青况好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术后
24h心肌坏死标记物有显着降低.总之,及时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可以
改善接受PCI术后的STEMI患者的心肌组织灌注水平,提高血流灌
注,减小梗死面积.团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3—290
【2]YEHKH,CHENMC,CHANGHW,etaiEffec~ofadjuncUve~irofiban ~herapyonangiographicandcIinicaloutcomesinpatientswithSTsegment
elevaled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undergoingprimarys~enting[J]Jp
HeartJ.2004,45(1)3141
[3]SMITHSCJR,FELDMANTE,HIESHFELDJW,etalACC/AHA/ ——
2——
锉一协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贼-耋,,,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川M?综r莹叭,,
范文三:心肌损伤标记物 ECG与AMI
心肌损伤标记物、 ECG 与 AMI
卫生部北京医院
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 张新超
1AMI 1. 1.AMI AMI抢救的时效性 抢救的时效性
?AMI 后 1h 内得到再灌注治疗 , 死亡率为 1%; 6h 内得到治疗 , 死亡率约为 10-12%。
--在再灌注治疗的时间上 , 期望是溶栓开始 (门 -药 30i 时间 ) 在 30min 内 , 血管介入 (PCI)开始 (门 -球囊时 间 ) 在 90min 内。
时间就是心肌 时间就是生命
AMI
2AMI诊断的临床问题 2.AMI 2.AMI诊断的临床问题 诊断的临床问题
症状 ----25%25%发病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 ECG
----30%30%的 AMI 缺乏 ECG 特异改变
--大约 1/31/3----1/51/5的急性胸痛患者 ECG 表现正常 , 而这些患者中约 5~40%的
患者存在心肌梗死
--其他
心肌损伤标记物
图
1 8/11急诊时 ECG
不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其后几天动态心电图观察无明显 变化,连续 TNT 和心肌酶谱检查均在正常范围
图
2住院 8天,再次胸痛、憋闷,含服硝酸甘油缓解,但活 动后气短,双肺底少许湿罗音,心尖部 S 3奔马律; V 1r 波减 低, V 2-3出现 QS 波, V 4-5qrs , V 2-5ST 抬高
图
32天后 V 1r 波减低呈 rSr , V 2-3出现 QS 波, V 4qrs , V 1-4冠状 T ,此间连续 TNT 和心肌酶谱检查正常,胸片提示肺淤 血,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前壁及室间隔节段性运动异常。
图
4 4天后 (20/11)复查心电图 V 2-3r 波恢复, V 2-4Q 波消失, 波低平 与入院时图形近似
T 波低平,与入院时图形近似
530/11图 5 30/11 心电图几乎完全恢复到入院时图形
AMI 2AMI诊断的临床问题 2.AMI 2.AMI诊断的临床问题 诊断的临床问题
病理性 Q 波与心肌梗死
?:胸痛后心电图 V 1r , V23QS , 本例 胸痛后 电图 1 波减低 , 2-3呈 Q 波 , 临 床上应考虑 AMI 。
:同步的心肌坏死标记物连续检测始终正常 但 : 同步的心肌坏死标记物连续检测始终正常; 病理性 Q 波属一过性改变 , 持续 4天后消失 , 不 符合 细胞 亡 修复的病 过程 符合心肌细胞死亡 --修复的病理过程。 这种不伴有心肌坏死标志物 (CK-MB, TNT/I)升 高的一过性变化的病理 Q 波的意义? --心肌顿抑
Redefinition of AMI
Redefinition of AMI
全球联合 作组
--2006年 AMI 全球联合工作组
心肌损伤标志物 (如 cTn) 增高 , 同时伴有以下几 种情况之一 , 就考虑诊断 AMI :
?临床缺血性胸痛症状
临床缺 性胸痛症状
?心电图出现病理性 Q 波或有缺血改变 (ST段抬高 或压低 )
?冠脉造影发现异常 等
Roger VL, et al. Redefinition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ProspectiveEvaluation g , y p
in the Community. Circulation, 2006,114:790
in the Community. Circulation, 2006,114:790--7
3心肌损伤标记物
3.
3.心肌损伤标记物
心肌损伤标记物--
--应用
应用
早期诊断评估
ACS 早期诊断评估:
?有 ACS 相关症状的患者都应进行生化标记物检测 , cTnI/T; cTn CK MB 用于 MI 诊断 ; 若不能检测 cTn, 可用 CK-MB
mass 检测来替代。
评价梗死面积大小以及早期溶栓治疗效果
评价梗死面积大小以及早期溶栓治疗效果。 ?溶栓治疗时若 CK-MB 酶峰前移 , 标志再灌注。 T CK MB
在发病早期 cTn 水平增高阶段 , CK-MB是检测有 无再梗死的标记物。
进行早期危险分层 若 T
对 ACS 进行早期危险分层:若 cTn 最高水平超过 正常参考人群数值的第 99百分位数 , 提示死亡及 再发缺血事件的风险增加
再发缺血事件的风险增加。
NACB Laboratory Practice Guidelines Circulation, 2007,115:e352-5
31心肌损伤标记物 3.1 3.1 心肌损伤标记物 心肌损伤标记物--cTn T T ?cTnT 在心脏有四种亚型 , 随不同发育阶段 , 其亚型数量存 在变化; cTnI 无亚型存在,分子量小于 cTnT ,在 AMI 发 病时更早释放入血 左右
病时更早释放入血, 3h 左右。 ?cTnI 似更优于 cTnT, 但由于 cTnT 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与 更新 , 其心肌特异性有了更大的提高 , 而 cTnI 检测系统 (方法 ) 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测定结果的不同应值得注意。 ?cTn 在血液中存留时间较长 (约 1-2周 ), 不能用于诊断早期 再梗死,对于评估再灌注治疗也有相当困难。
?
还需注意的是 , 急性心力衰竭、心脏挫伤、心肌炎性疾病、 肾功能衰竭、肺栓塞和肺动脉高压、急性神经系统疾病 包括卒中、甲状腺机能亢进等也可致 cTn 升高。
31心肌损伤标记物 3.1 3.1 心肌损伤标记物 心肌损伤标记物--CK CK--MB 98%99%A 461820?
98%~99%存在于心肌 , AMI后 4-6h 升高 , 18-20h达峰 , 持续约 24-48h 。 ?
诊断 AMI 的敏感性在 4~6 h约 90%, 特异性 95%。 ?
CK-MB , 则标志再灌注。 溶栓治疗时若 酶峰前移 , 则标 再灌注 ?CK-MB 质量 (CK-MB mass)测定具有更好的准确 性,并适合于自动化。
31心肌损伤标记物 3.1 3.1 心肌损伤标记物 心肌损伤标记物--Myo ?
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胞浆中的亚铁血红素蛋白 ; ?
AMI 发病后 1-4h 就可在血中检测到增高 , 6-8h达 , 峰值,具有高度敏感性; , AMI, ?无心肌特异性 , 单独阳性不足以诊断 AMI, 阴性 有助于排除 AMI 的诊断;
) 可用于再梗死的诊断 ?
在血中消失早 (起病 24h 内 ), 可用于再梗死的诊断。 。
31心肌损伤标记物 3.1 3.1 心肌损伤标记物 心肌损伤标记物--H -FABP 心肌细胞胞质蛋白 分子量 1?
心肌细胞胞质蛋白,分子量 15 kD; ?
心肌受损时释放入血 , AMI时 1~3h开始升高 , 6-8h 达峰, 12~24h恢复正常。 ?
相对于肌红蛋白在骨骼肌存在较多 相对于肌 蛋白在骨骼肌存在较多 (在骨骼肌中 的浓度约为心肌中的 2倍 ) , H-FABP 在心肌细胞 中的浓度较高,反映心肌损伤有更好的特异性, 中的浓度较高,反映 肌损伤有更好的特异性, 也正在作为诊断 AMI 的早期标记物受到关注。 , H-FABP ?新近的研究还表明 , HFABP 的升高与 ACS 的死 亡危险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增加有关 , 并且独立于 其它的临床危险因子和生化标记物。
31心肌损伤标记物 3.1 3.1 心肌损伤标记物 心肌损伤标记物--IL IL--171细胞是 类不同于 12?
Th17细胞是一类不同于 Th1、 Th2、 T 调节细胞 (Treg )的 CD4+T 细胞亚群,分泌 IL-17A(又称 IL 17) IL 17F IL 21IL 6TNF IL-17) 、 IL-17F 、 IL-21、 IL-6、 TNF-α等细胞因 子,在多种病理状态下或独立或优势或协同于 细胞发挥免疫效应 Th1细胞发挥免疫效应; ?TGF-β与 IL-6或 IL-21的协同作用是诱导 Th17细 胞分化的关键因素,其中 IL-21作为 Th17细胞的 一个自分泌调节因子,在诱导 Th17分化、抑制 Th1、 Treg 功能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而 IL-23在 促进 IL-17分泌、增强 Th17细胞效应功能方面发 挥重要作用。
31心肌损伤标记物 3.1 3.1 心肌损伤标记物 心肌损伤标记物--IL IL--17212?
IL-2在维持和促进 Th1、 Th2、 Treg 细胞功能活 性的同时,发挥着抑制 Th17细胞分化的作用。 ?
与 Th1、 Th2、 Treg 细胞特异性的转录调节因子 T-bet 、 GATA3、 Foxp3相对应, ROR-γt 是促进 Th17细胞分化、调节其功能的特异性转录调节 因子。 ?Th1、 Treg 、 Th17细胞的分化会随机体状态、局 部微环境的改变以及机体维护免疫平衡的需要等 而出现不同的极化。
Onishi RM, GaffenSL. Interleukin-17 and its target genes: mechanisms of interleukin-17
function in disease. Immunology. 2010, 129:311-21.
31心肌损伤标记物 3.1 3.1 心肌损伤标记物 心肌损伤标记物--IL IL--171与炎性反应 易损斑块的失稳即 ?
IL-17与炎性反应、易损斑块的失稳即 ACS 的发 作相关联; ?
ACS 患者的外周血中 IL-17是增高的; ?二个研究 ACS 患者的 Th17频率、 ROR-t 表达、 个研究 者的 频率 γ表 血清 IL-17以及相关的细胞因子 IL-6与 IL-23升高, Treg 频率、 Foxp3表达、血清 IL-27以及 IL-10而 g 频率 p 表 清 及 与 TGF-β降低。
Hashmi S, ZengQT. Coron Artery Dis, 2006,17:699-706
Stefano Cagnin, et al. BMC Genomics, 2009, 10:13
Qing Li, et al.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10, 394:836–842Xiang Cheng, et al. Clinical Immunology, 2008, 127:89–97
31心肌损伤标记物 3.1 3.1 心肌损伤标记物 心肌损伤标记物--IL IL--17C 324?
Patel 等使用 RT-PCR 检测了 35例 ACS 患者(24 MI , 11UAP )和 5个健康对照外周血白细胞中的 IL 17RNA 表达 IL 17IL-17mRNA 表达, ACS 患者的 IL-17没有显著的 升高 --值得注意的是,两个研究是在 ACS 的不同时相 取血查验(Hashmi 在急性期 48h 内取血,而 Patel 等则是在非急性期取血)。 ?IL-17能否成为 ACS 早期的一个标记物? 早期 个标 物
Patel KD, et al. Interleukin 17: An unlikely marker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therosclerosis, 2009,205:33-34Atherosclerosis, 2009,205:3334
31心肌损伤标记物 3.1 3.1 心肌损伤标记物 心肌损伤标记物--ST2结扎小鼠冠状动脉诱发 S 2?
MI 后会有短暂的 sST2升 高; ?AMI 早期患者血清中可以检测到 sST2, MI 后 1天 的 sST2水平有急性升高,并且与 CK-MB 成正相 关,与 LVEF 呈负相关。
Weinberg EO et al E pression and Reg lation of ST2an interle kin 1receptor famil Weinberg EO, et al. Expression and Regulation of ST2, an interleukin-1 receptor family member, in cardiomyocytes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Circulation 2002; 106: 2961-6.Weir RAP, et al. Serum soluble ST2: a potential novel mediator in left ventricular and infarct remodeling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Am Coll 2010; 55:243-infarct remodeling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Am CollCardiol 2010; 55: 24350.
31心肌损伤标记物 3.1 3.1 心肌损伤标记物 心肌损伤标记物--ST2IL 1受体家族的新成员 ?
IL-1受体家族的新成员; ?
ST2表达于 Th2细胞,而不表达于 Th1细胞和其他免 疫细胞 是 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 疫细胞,是 Th2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 ?
sST2是 IL-33的诱骗受体,可与 IL-33结合,阻断 IL-结合 调节 信号通路 33与 ST2L 结合,调节 IL-33/ ST2L 信号通路。 ?阻断 IL-33的抗心肌肥大和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发 生 肌重塑和 室功能障碍 生心肌重塑和心室功能障碍。
Schmitz, J. et al. IL-33, an interleukin-1-like cytokine that signals via the IL-1Schmitz, J. et al. IL33, an interleukin1like cytokine that signals via the IL1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ST2 and induces T helper type 2-associated cytokines. Immunity. 2005; 23:479-490.
Sanada S, et al. IL-33 and ST2 comprise a critical biomechanically induced and cardioprotective signaling system. J ClinInvest. 2007; 117:1538-49.
4心血管标记物 4. 4.心血管标记物 心血管标记物----联合应用 联合应用 一种心脏疾病状态的不同时相,其生化标志物会 有不同的异常变化,例如 AMI 时
--起病 2h 左右, Myo 、 HFABP 即可升高,持续 24h ;
--起病 3-4h , cTn 可升高, 持续约 1-2w 。 --起病 4-6h , CK-MB 可升高,持续 48-72h 。 在难以确定具体起病时间时,选择某一标记物检 在难以确定具体起病时间时,选择某 标记物检 测可能有失客观,若联合测定 Myo 、 CK-MB 、 提高检出率 避免漏诊与误诊
cTn 提高检出率,避免漏诊与误诊。
4心血管标记物 4. 4.心血管标记物 心血管标记物----联合应用 联合应用 一种心脏疾病状态时常会有几种生化标志物先后 发生异常变化,例如
--AMI 时, cTn 增高; BNP 分泌增加; CRP 增高。 时 增高 T 也可增高 --HF 时, BNP 增高, cTn 也可增高。 联合测定 cTn 和 BNP/NT-proBNP--是评价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BNP/NT--也是评价 AMI 预后的良好指标;血浆 BNP/NT-proBNP 浓度与 AMI 的死亡率是相关的。
4心血管标记物
4.
4.心血管标记物
心血管标记物--
--联合应用
联合应用
BNP 联合 cTnI 对充血性心力衰竭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BNP(pg/ml)、 cTnI(ng/ml)与不良心脏事件
BNP ≥500 BNP<500 ctni≥0.05="">500><0.05>0.05>
不良心脏事件 [例(%) ] 16/62(25.6) 2/17(11.8) 7/18(38.9) 11/61(18.0) 6/15(40.0)
心源性死亡 [例(%) ] 5/62(8.1) 1/17(5.9) 3/18(16.7) 3/61(4.9) 3/15(20.0)
随访期间
再住院 [例(%) ] 7/22(31.8) 7/51(13.7) 4/10(40.0) 10/63(15.9) 3/8(37.5)
心源性死亡 [例(%) ] 2/22(9.1) 2/51(3.9) 2/10(20.0) 2/63(3.2) 2/8(25.0)
张新超 , 全锦花 , 温伟 . 中国急救医学, 2008,28(9):777
2008,28(9):777--780
4心血管标记物 4. 4.心血管标记物 心血管标记物----联合应用 联合应用 合理联合应用
--有利于提高心脏标志物临床应用 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更有助
疾病 于从不同侧面了解心脏组织
致病 因素 损伤或功能改变的情况,
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病
变化过程 机体 防御 --
心脏
标志
物 理变化过程。 修复
5的 席之地
5. POCT 的一席之地 ?实施早期、有效的针对性“救命治病”,关键 --准确地诊断和鉴别心血管急症 (病 ) 与把握病情
详尽了解病史和全面而重点的体格检查;
基本的 ECG 、 X 线等检查; 具有急症救治突出意义的 Piont--Of-- POCT(PiontPiont Of Care Testing,
Care Testing, POCT)是心肌损伤和心脏功能标 记物
记物。 --科学合理地运用临床理论、临床技能及临床思维
范文四:急性心肌梗死的生化标记物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1年 8月第 9卷第 8期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 August 2011, Vol.9, No . 8
!!!!! ! 急性心肌梗死 (AMI )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 及早的 诊断可以使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从而采取恰当 的治疗措施。 我们已经使用生化标记物对急性心梗作出早 期诊断, 同时越来越多的新的生化标记物能对急性心肌梗 死的预后作出判断。 这有助于筛查高风险的患者并对其采 取恰当的治疗。 本文主要是对心梗作出早期诊断和判断预 后的有前景的生化标记物进行讨论。
1早期诊断的生化标记物
1.1肌钙蛋白 (cTnI ) 在诸多诊断 AMI 的临床生化指标中, 肌酸激酶同工酶 (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 CK-MB )曾一度 被认为是诊断 AMI 的 “ 金标准”,已广泛应用。 随着对心肌肌 钙蛋白深入研究, 无论是对心肌的特异性还是诊断敏感性, CK-MB 的地位都受到了严重挑战。 2000年,肌钙蛋白替代了 CK-MB [1], cTnI 被认为是目前最好的确定标志物,成为 AMI 的诊断 “ 金标准”。
当发生不可逆的心肌细胞损害时, cTnI 从心肌细胞中 释放出来。 由于它的高度特异性,所以能够准确地诊断伴有 胸痛和心电图变化的心肌梗死。 cTnI 在心梗后 12h 达到高 峰,持续 10d 左右。肌钙蛋白血浆浓度与梗死面积有着高度 的相关性,使临床医生能对 AMI 患者作出早期诊断、预后判 断并进行危险分层,从而决定急性心梗患者的治疗方案。 1.2和肽素 (Copeptin ) 和肽素作为一种与精氨酸加压素 同源的含有 39个氨基酸残基的糖肽,为抗利尿激素 C 端肽 段。 它是精氨酸加压素更好的替代物质,对渗透压和心血管 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2]。 AMI 后,精氨酸加压素有如下作用:引起血管的收缩活 动 ,心 脏 的后 负荷增 加 ; 心肌细胞蛋白质 合 成 增 加,心肌 肥大;冠状动脉 收缩。 这 些 作用是由 V2受 体 介导 ,同时精氨酸加压素与 V2受 体结合 可以引起 肾小 管对 水 的重 吸 收。 现 在 许 多 药 物作用于这 两 个受 体 。 和肽素与精 氨酸加压素定 比例 释放, 在血 液 中浓度较 稳 定, 容易 被 测 量 。在 AMI 早期,肌钙蛋白 T 是 阴 性,而和肽素可以 升 高,能 够 排除 AMI [3]。 和肽素 也 可以用于对 败 血 症 和其 他疾病 的 诊断和危险分层。
1.3心 型脂肪 酸 结合 蛋白 (H-FABP ) H-FABP 是一个细 胞 内低 分 子量 可 溶 性蛋白质, 相对分 子 质 量 为 14×103~15×105, 参 与心肌细胞的 脂肪 酸代 谢 [4]。 它也少量存 在于 脑 、 肾 脏 、 骨骼 肌 等组织 中,急性中风和 剧烈运动 时浓度 也会升 高。 在 AMI 的早期 快速 释放入血, 12~24h 快速 从 肾脏清除 ,是心 肌梗死早期的生化标记物 [5]。 在 大鼠 的研究中我们 也 发 现 , H-FABP 是心肌 坏 死 形态学改 变以前的早期 缺 血的生化标记 物。 然 而, 许 多研究用 H-ABP 来诊断 AMI 结果 都不 太理想 。 六项 研究发 现 , H-FABP 诊断心梗的 阳 性预 测值 是 65.8%, 阴 性预 测值 为 82.0%。 其 他 的研究 也证实 , AMI 后 H-FABP 浓 度与死 亡 和心 力衰竭明显 相关 [6]。
2AMI 预后判断的生化标记物
2.1氨基 末 端前 脑型 利 钠 肽 (NT-proBNP 或 BNP ) 我们了 解 最多的与生物 力学 有关的生化标记物是利 钠 肽。 当心肌 细胞受 牵拉 时,可引起利 钠 肽分 泌增 加 [7]。 BNP 与相应的受 体结合 后可引起 全身 血管 阻力 和中心 静脉 压 降低 ,尿 钠排除 增 多。 大量 研究 显示 , BNP 能对 AMI 作出预后判断 [8]。 BNP 的 半衰 期较 短 ,以 NT-proBNP 形式 释放到血 液 中, NT-proBNP 在血浆 比 较 稳 定,而 且容易检测 。 老 年 GRACE 积分 超 出了 正常值 时, NT-proBNP 或 BNP 能 提示 一年中心源性 猝 死 概 率 增 加。 就 其本 身 而 言 , 它 与 GRACE 评 分一 样 能对 AMI 后 死 亡 率作出 评估 。 它 与 GRACE 评 分 结合 ,可以 提 高预后判 断的准确性。 能对 非 ST 段 抬 高的急性 冠脉综合征 患者是 否
【 关 键词 】 心肌梗死 ; 生化标记物 ; 预后判断
【 Key word s 】 Myocardial infarction ; Biomarker ; Prognostic information
doi :10.3969/j.issn.1672-5301.2011.08.017
中图分 类号 R542.2+2文 献 标 识码 A 文 章编号 1672-5301(2011) 08-0617-04
·617·万方数据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1年 8月第 9卷第 8期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 August 2011, Vol.9, No . 8
住院和 180d 内的死亡和心力衰竭作出判断 [9]。
2.2前心房利钠肽 (MRproANP ) 和 BNP 一样,在心梗后 ANP 有相似的神经内分泌效应。 研究已经证明, N-ANP 血 浆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后晚期的死亡率有关 [10]。 分析物的 不稳定性和干扰经常影响 N-ANP 的测定。 由于 ANP 的检 测结果不是十分稳定, 所以 ANP 对预后判断不十分准确。 然而最近发现, 由于 MRproANP 内在测量表位被锁定在 proANP 分子上,与 N-ANP 和 ANP 比较稳定性更强。它预测 死亡和心衰的价值与 NT-proBNP 相当 [11]。 因此, MRproANP 是预测 AMI 后心脏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
2.3生长分化因子 -15(GDF-15) GDF-15是转移生长因 子 β超家族的成员。 正常情况下, GDF-15不但表达于心肌 细胞,而且在应急状态下 (缺血和再灌注)它的浓度在许多 组织中升高。 GDF-15有抗肥大效应,在压力负荷过大后心 肌细胞肥厚的灭活鼠实验中已经得到证明 [12]。 AMI 或 ACS 发生后, GDF-15可对其的预后作出判断。 研究发现,非 ST 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 GDF-15浓度越高,一 年内的死亡率就越高 [13]。 这些研究结果在 STEMI 的患者身 上得到验证, 同样也在一些前瞻性的没有对 AMI 进行分组 的研究中发现, GDF-15是对心脏事件 (死亡和心衰)发生的 独立预测因子。 然而, GDF-15对心血管疾病没有特异性, 在许多恶性肿瘤 (如前列腺癌、结肠癌、神经胶质瘤)时它的 浓度也升高。
2.4ST2ST2是白细胞介素 -1受体, 当心脏受到物理应 力增加时,其血浆浓度升高。 ST2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 后的死亡率进行评估 [14]。 ST2结合白细胞介素 -33发挥生物 效应。白细胞介素 -33对心脏有保 护 作 用 , 只 在心肌细胞受到 生物应力作 用 的时 候 出现在血浆中。 在大鼠研究中发现, ST2能 显著 对抗血管 紧张 素 -Ⅱ 和 去氧肾 上腺素 引起 的心肌肥 大。 ST2/IL33也能 抑制粥 样 斑块 的发生和发 展 [15]。 AMI 发生 后 ST2与 NTproBNP 有一定的相关性,它 们都 可以预测 6个 月 内的死亡和心力衰竭。 ST2在急性 哮喘 发作和 自 身 免疫 性 疾病时也 会 升高。 ST2与心肌肥厚和心肌 扩张 的相关性, 还 需要 大 量 的研究 来 证明。
2.5羧基末端 内 皮缩 血管肽 (ET1/CTproET1) 研究发现, ET1/CTproET1也可以对 AMI 后的死亡和心力衰竭作出预 测 [16]。 ET1是强有力的血管 收缩 肽,最 早 在血管内 皮 细胞被 发现,后 来 在 肺 、 肾 和 平滑 肌细胞也被分 离 出 来 。 ET1激 活 ETA 和 ETB 受体。 ETA 受体 主要存 在于血管 平滑 肌细胞上, 调节 血管的 收缩 和保钠作 用 。 ETB 受体 存 在于内 皮 细胞上, 主要调节 NO 的 释放 和 排 钠 利尿 。心 梗 后内 皮缩 血管肽的出 现是有 害 的,它 使 冠脉血 流减少 [17],心 源 性 休克 发生后 显著 抬高。 ET1很 不稳定,由于它与受体和 别 的 蛋 白 绑 在一 起 , 测 量 的浓度 很 不准确。 CTproET1是 ET1前体 释放 的稳定 产 物,可以 直接 检测内 皮系统 的活性。 AMI 后 ET1与病 变 的 严 重程 度成正比。 同样, CTproET1也在 AMI 后升高, 从 而可以 预测死亡和心力衰竭。 血浆 CTproET1的 峰 值是在 AMI 的 第 2天 。
2.6前 肾 上腺 髓 质素 (MRproADM ) 人类第 一 次 发现 肾 上 腺 髓 质素是在 嗜铬 细胞 瘤 组织中。 它高表达于血管内 皮 细 胞和 平滑 肌细胞。 它有以下生物 学 作 用:舒张 血管 从 而 降低 血压, 扩张支气 管 平滑 肌, 促 进 胃酸 分 泌 , 参 与多 种激 素分 泌 的 调节;另外 ,对心肌 损害具 有保 护 作 用 。 肾 上腺 髓 质素 对心血管的作 用 和 BNP 的作 用 相同, 可以 引起 NO 释放 增 加, 导致 血管 扩张 、 排 钠、 利尿 [18]。 与 BNP 一样,血浆中的浓 度与心衰的 严重程 度成正比 [19],与 左室射 血分 数 成 反 比。 然 而最近的研究 显示 , MRproADM 与 AMI 1年后的死亡和心 力衰竭明 显 相关。
3与不稳定 斑块 和 炎症 有关的生化 标记 物
3.1高 敏 C-反 应 蛋 白 (h sCRP ) 急性冠脉综合征由 易损斑 块引起 。 炎症反 应 导致 冠状 动 脉 粥 样 斑块破裂 、出血以 及 血 管 闭塞 。 在 亚健康 的年 轻人 当中,血浆 h sCRP 浓度越高,患 心血管疾病的 风 险就越高 [20]。 研究表明, AMI 发生后 12~ 24h 测 量 h sCRP 浓度, 可以预测心衰和死亡的发生率。 在 AMI 的 早 期, h sCRP 的 峰 值浓度与 早 期 机械并 发 症 [21](心脏 破裂 和 室壁瘤等 )相关。 心 梗 后 h sCRP 在 2~4d 达 峰 值, 8~ 12周恢复 到正常 范围 。 有 趣 的是, h sCRP 不能预测心 梗 后再 次梗 死, 只 有在 h sCRP 的浓度 恢复 到正常 范围 (大 约 12周 后), 才 能预 言并 发的冠脉事件。
由于 h sCRP 在其 他炎症 时也 会 升高, 例 如 类风湿 关 节 炎 、恶性肿 瘤 、脉管 炎等 ,所以对心脏 没 有特异性。 现在血浆 正 五聚蛋 白 -3(Human Pentraxin 3)可以 通 过实验 室 检测 获 得。 它由血管内 皮 分 泌 ,所以对血管 粥 样 斑块 的 炎症 活 动具 有较高的特异性 [22]。
3.2髓 过 氧 化物 酶 (MPO ) 白细胞在 粥 样 斑块破裂 的病理 生理过 程 中 起决 定作 用 。 白细胞的 MPO 激 活 金属蛋 白 酶 , 使纤溶酶原激 活物 抑制剂失 活。 白细胞也加 快 NO 的 代谢 , 导致 血管 收缩 和内 皮功 能 障碍 。 MPO 也被发现于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斑块里面 。 慢 性 咽峡炎 患者血浆中有大 量含 有 MPO 的 中性 粒 细胞,而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后这 种 白细胞大大 减少 。 一 个 实验性的研究 显示 ,急性冠脉综合征后的 MPO 血浆浓 度超过正常 参考 值的 2倍 , 预 示 在 1年内可能发生死亡和 心力衰竭 [23]。 这 个 研究也 显示 , AMI 后 MPO 浓度在 早 期达 峰 值, 随着 时 间 的 推 移而下 降 ,与肌 钙蛋 白和中性 粒 细胞 计 数没 有关 系 。 溶栓治疗 也不影响 MPO 的浓度 变 化,介 入治 疗 对 MPO 浓度的影响 还 不是 很清楚 。 调查 研究 显示 , 健康 人群 的 MPO 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 展 有一定的关 系 。 血浆 MPO 浓度是 否直接 与中性 粒 细胞 释放 MPO 有关,有 待 进一
·618·万方数据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1年 8月第 9卷第 8期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 August 2011, Vol.9, No . 8
步研究。
3.3妊娠相关蛋白 A (PaPPA ) PaPPA 是与动脉粥样硬化相 关的金属蛋白酶, 它高度表达于不稳定斑块和周围基质 [24], 不表达于稳定性斑块。 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患 者血浆 PaPPA 浓度升高, 而且它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 h sCRP 活性相关,与肌钙蛋白活性无关。 PaPPA 血浆浓度升 高 (即使肌钙蛋白不升高),心脏性猝死、心肌梗死、血运重 建的风险成倍地增加 [25]。 PaPPA 特异性的裂解胰岛素样生 长因子结合蛋白 4(IGFBP4),引起游离的胰岛素样生长因 子 1(IGF-1)的释放及其生物活性增强,从而导致纤维帽变 薄,斑块脆性增加和破裂,进而导致 ACS 的发生。 PaPPA 能 预测心血管性死亡,而对心力衰竭无法预测。 但是 PaPPA 很 少在临床使用,有必要进行前瞻性、大量的研究来提高临床 实用性。
4未来发展方向
尽管出现了大量新的生化标记物, 但是我们对它们在 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化学作用的理解甚少。 从目前的证 据来看,很难得出生化标记物可能会影响预后的结论。 许多 研究把死亡和恶性心脏事件作为研究的终点, 因为它们可 以测量。 但是死亡和恶性心脏事件是许多病理生理过程的 终末阶段。 同样,目前的生化标记物不能给患者的个体化治 疗提供帮助, 但使用生化标记物对抉择治疗方案是非常有 益的。 尽管有证据表明结合使用这些生化标记物可以提高 检测的 准确 性, 但是对 诊断 和 判断 预 后 的 最佳组 合 需 要大 量 实 验 证 实 。 通 过 心 力 衰 竭 的 研 究 我 们 知 道 , 虽 然 NTproBNP 可以对心力衰竭的 严 重程度作出 诊断 ,但是它 没 有对病因学作出 诊断 。
以 上 生 化 标 记 物 在 将 来 最 有 可 能 应 用 于 临 床 的 是 NTproBNP 、 MRproANP 和 MRproADM 。 就像单 个生化标记物 应 用于 一 个疾病的 某 个阶段 一 样, 多个生化标记物的 优 点 也 在于个体化治疗。 多个生化标记物有助于临床 决策 。 然 而 我们对生化标记物的 认识还远远 不 够 。
5参考文献
[1]Tunstall -Pedoe H , Vanuzzo D , Hobbs M , et al. Estimation of contribution of changes in coronarycare to improving survival , rateancoronary heart diseasemortality across the WHO MONICA Project populations. Lancet , 2000, 355:688-700.
[2]Itoi K , Jiang YQ , Iwasaki Y , et al. Regulatory mechanisms of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d vasopressin gene expression in the hypothalamus. J Neuroendocrinol , 2004, 16:348-355. [3]Reichlin T , Hochholzer W , Stelzig C , et al. Incremental value of copeptin for rapid rule ou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Am Coll Cardiol , 2009, 54:60-68.
[4]Glatz JF , Luiken JJ , van Nieuwenhoven FA , et al. Molecular
mechanism of cellular uptake and intracellular translocation of fatty acids. Prostaglandins Leukot Essent Fatty Acids , 1997, 57: 3-9.
[5]Glatz JF , van Bilsen M , Paulussen RJ , et al. Release of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from isolated rat heart subjected to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or to the calcium paradox. Biochim Biophys Acta , 1988, 961:148-152.
[6]Kilcullen N , Viswanathan K , Das R , et al. Heart -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predicts long -term mortality afte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nd identifies high -risk patients across the range of troponin values. J Am Coll Cardiol , 2007, 50:2061-2067.
[7]Levin ER , Gardner DG , Samson WK. Natriuretic peptides. N Engl J Med , 1998, 339:321-328.
[8]Lemos JA , Morrow DA , Bentley JH , et al.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N Engl Jcoronary S yndrome. Clin Sci (Lond ), 2009, 117:31-39.
[9]Morrow DA , de Lemos JA , Sabatine MS , et al. Evaluation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for risk assessment in unstable angina / non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prognosis in TACTICS-TIMI 18. J Am Coll Cardiol , 2003, 41:1264-1272.
[10]Squire IB , O'Brien RJ , Demme B , et al. N-terminal pro-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N-ANP ) and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BNP ) in the prediction of death and heart failure in unselected patients follow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lin Sci (Lond ), 2004, 107:309-316.
[11]Khan SQ , Dhillon O , Kelly D , et al. Plasma N -terminal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as an indicator of long-term survival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arison with plasma midre-gional pro-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the LAMP (Leices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eptide ) study. J Am Coll Cardiol , 2008, 51:1857-1864.
[12]Wang J , Xu N , Feng X , et al. Targeted disruption of Smad 4 in cardiomyocytes results in cardic hypertrophy and heart failure. Circ Res , 2005, 97:821-828.
[13]Wollert KC , Kempf T , Peter T , et al. Prognostic value of growth-differentiation factor-15in patients with non-ST-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Circulation , 2007, 115:962-971. [14]Shimpo M , Morrow DA , Weinberg EO , et al. Serum levels of the interleukin-1receptor family member ST2predict mortality and clinical outcome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irculation , 2004, 109:2186-2190.
·619·
万方数据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1年 8月第 9卷第 8期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 August 2011, Vol.9, No . 8[15]Zhang SH , Reddick RL , Piedrahita JA , et al. Spontaneous hy-
percholesterolemia
and
arterial
lesions
in
mice
lacking
apolipoprotein E. Science , 1992, 258:468-471.
[16]Khan SQ , Dhillon O , Struck J , et al. C-terminal pro-endothe-
lin-1offers additional prognostic information in patients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Leices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eptide (
LAMP ) Study. Am Heart J , 2007, 154:736-742. [17]Kurihara H , Yamaoki K , Nagai R , et al. A potent vasoconstric-
tor associated with coronary vasospasm. Life Sci , 1989, 44:1937-1943.
[18]Sugo S , Minamino N , Kangawa K , et al. Endothelial cells ac-
tively synthesize and secrete adrenomedullin.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 1994, 201:1160-1166.
[19]Kato J , Kobayashi K , Etoh T , et al. Plasma adrenomedullin
concentration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 1996, 81:180-183.
[20]Ridker PM.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for cardio-
vascular disease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Circulation , 2003, 107:363-369.
[21]Anzai T , Yoshikawa T , Shiraki H , et al. C-reactive protein as
a predictor of infarct expansion and cardiac rupture after a first Q-wav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irculation , 1997, 96:778-784.
[22]Matsui S , Ishii J , Kitagawa F , et al. Pentraxin 3in unstable
angina and non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therosclerosis 2010, 210:220-5. reduction is not related to is-chemia. J Am Coll Cardiol , 1996, 27:611-616.
[23]Baldus S , Heeschen C , Meinertz T , et al. Myeloperoxidase
serum levels predict risk in Chan and Ng. BMC Medicine , 2010, 8:34.
[24]Bayes-Genis A , Conover CA , Overgaard MT , et al. Pregnancy-
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 A as a marker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N Engl J Med , 2001, 345:1022-1029.
[25]Lund J , Qin QP , Ilva T , et al. Circulating pregnancy-associat-
ed plasma protein a predicts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but no troponin I elevation. Circulation , 2003, 108:1924-1926.
(收稿日期:2011-07-20)
!!!!!! “ 传统手术一直被视为治疗静脉曲张的标准方法,但近年来,各外科领域手术微创化已成为趋势。 传统手术的改进—— — 内翻剥脱,腔内激光、射频闭合治疗,配合透光旋切术,以及小切口点状切除、超声引导下泡沫硬化剂等很多微创方法治疗静 脉曲张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特别是激光、射频及内翻剥脱联合透光旋切的微创手术使静脉曲张的治疗进入一个崭新 的时代。 ”这是中日友好医院刘鹏教授在总结长期临床病例荟萃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众所周知,静脉曲张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静脉疾病之一,约有 10%~15%的成年男子和 20%~25%成年女性会出现有症状的 大隐静脉曲张。 欧洲和美国的统计资料显示,静脉曲张在人群中的发生率接近 1/3。 21世纪初统计我国大约有 1亿的静脉曲 张患者,目前的统计发病率在 10%~40%,据此推算,应该有超过 2亿的患者。 随着微创手段在静脉曲张治疗领域的进展,如 何规范化? 如何提高治疗水平? 如何将各种治疗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成为临床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1
病因复杂
易于复发
据了解,静脉曲张的病因十分复杂,有先天遗传如静脉壁薄弱、静脉瓣 缺 如,以及后天因 素包括肥胖 、 怀孕 、 习惯 性 便秘 、 慢 性 咳嗽 等。 静脉曲张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 久站 后的 腿沉 、 乏力; 有 些 患者有 腿部疼痛 、 肿胀 及 夜晚腿部痉挛 , 严重 时会出现 皮肤色素沉 着、硬结, 皮疹 以及 皮肤瘙痒 ,有 些甚至 会出现 腿部皮肤溃疡或破裂 出 血 。
由 于中国医疗资 源 的 不 平均, 且 静脉疾病很 少威胁 生 命 ,所以很多患者 缺乏重 视,很 少 有人 认识到 上 述 症状是静脉曲张 引起的,于是 任其 病 程漫 长、 缓慢加重而不能 得 到 及时有效的治疗。
静脉曲张发展的 其 中一个后 果 是:由 于 深 静脉的 血液回流到 了病 变 大隐静脉的 开 口 处 , 又倒流到浅 静脉 系 统, 形 成了 无 效 循环 , 加重 了 深 静脉的 负担 , 久而久 之,导 致或加重 了 深 静脉瓣 膜 病 变 的 程度 。 下 肢 静脉曲张手术 具 有一 定 的复发率, 而深
·620
·万方数据
范文五:标记物
CAM 5.2
胞浆阳性着色,细丝状
包含 CK8 和 CK18,主要染色神经内分泌细胞和腺上皮,正常鳞状上皮阴性
用于染小细胞癌
用于胸腺瘤和梭形细胞癌
用于肝细胞癌:AE1/AE3 - CAM5.2 +
用于乳腺外的 Paget ’ s 病
34 βE12 为一组包括细胞 角蛋白 1 、 5、 10、 14 的
高相对分子质量细胞角蛋白 , 国外研究显示 , 细胞
角蛋白 14 和 5 在非增生性肌上皮 、 囊肿 、 腺瘤 、 乳
头状瘤和增生性病变中表达 , 而在大多数的浸润性
导管癌中呈阴性表达。 根据狄方和王念黎 [6]的研究
报道 , 认为肌上皮细胞出现 34 βE12 表达缺失时高
度提示为癌 。
SMMHC 是相对分子质量为 2×106 的多肽 , 为六
聚肌球蛋白的结构成分, 即平滑肌胞质的结构蛋白 ,
参与平滑肌细胞的收缩, 并对其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
Dabbs 和 Gown [8]研究发现 , 在乳腺良性病变的组织
切片和针吸细胞涂片中 , 用免疫组织 /细胞化学方法
可检测到表达 SMMHC 的 MEC , 而间质细胞均为阴
性 ; 浸润性导管癌不表达 SMMHC ; 在导管内癌中 ,
SMMHC 阳性的 MEC 沿癌细胞外周分布。
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标志物。
GFAP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是一种Ⅲ型中间丝状蛋白,以单体形式存在。目前,在人类 当中发现有 8种同源异构体,相对分子质量介于 (40-53)×10^3。人类 GFAP 基因定位于 17号染色体长臂 2区 1带上,由 9个外显子和 8个内含子组成。
GFAP 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星形胶质细胞,参与细胞骨架的构成并维持其张力强度。 其在软骨细胞、成纤维细胞、肌上皮细胞、淋巴细胞、肝星形细胞也有表达。但外周系统所 表达的 GFAP 不能被中枢神经系统的 GFAP 单克隆抗体检测出 [1] ,提示两个来源的 GFAP 可能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GFAP 或许对神经系统有特异性。
GFAP 见于神经系统以外疾病:免疫组化研究发现:在正常乳腺和乳腺的良性病变组织中, 有部分 MEC 表达 GFAP 。 乳腺原位癌中残存的 MEC 不表达 GFAP 。 在乳腺原位癌和浸润性 癌中,各种癌细胞均不表达 GFAP 。在乳腺的各种良性病变中,部分 EC 和间质的肌纤维母 细胞可表达 GFAP 。但在乳腺癌的间质中,即使间质纤维化很严重,肌纤维母细胞也不表达 GFAP ,而表达 SMA 。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发现:(1) GFAP 的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癌细胞与 良性增生的 EC 和 MEC 的鉴别,而且在小管癌中有助于癌性小管(阴性)和良性增生性小 管(阳性)的鉴别。 (2) GFAP 在乳腺病变中作为 MEC 的标记物的缺点是敏感性和特异性 均较低,因为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只有 5-20%的 MEC 表达 GFAP ;导管上皮增生症中也只有 20-30%的 MEC 有 GFAP 表达;在纤维腺瘤、叶状肿瘤和导管腺瘤中有表达 GFAP 的 MEC 在 25-95%之间; 在腺病中敏感性较高, 有 50-95%的 MEC 表达 GFAP 。 GFAP 也可表达于乳
腺良性病变的 EC 和间质中的肌纤维母细胞, 在乳腺良性病变中, 10-25%的 EC 表达 GFAP 。 总之,以上标记物在识别乳腺 MEC 时各有优缺点,每种抗体也都可以和某些非 MEC 出现 阳性反应。 [2] 这些标记物中,敏感性较高的是 actin/MSA、 α-SMA 、 calponin 、 SMMHC 、 CD10、 P63、 CK14 /17; 敏感性较低的是 GFAP 。 特异性较高的是 P63、 SMMHC 和 calponin , 其次是 actin/MSA、 α-SMA ,最低的是 S100、 GFAP 。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标记物是 P63,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的是 S100及 GFAP 。在日常的病理诊断工作中,我们应该根据 不同的病变选用合适的标记物,或同时采用二种或多种标记物搭配,才能更好的标记乳腺 MEC 。例如:MEC 和 EC 鉴别时选用 actin/MSA、 α-SMA 、 calponin 、 SMMHC 、 CD10和 P63较好, MEC 和癌细胞鉴别时选用 calponin 和 SMMHC 较好。 MEC 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和 间质肌纤维母细胞鉴别时选用 P63、 CK14/17、 S100、 S100-β较好。用双标记法能更好的标 记 MEC ,例如:采用 P63和 actin/MSA、 α-SMA 、 calponin 或 SMMHC 共同标记同一细胞, 如果该细胞双标记均为阳性即为 MEC 。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能不断发现更敏感、 更特异的 MEC 的标记物和 /或标记方法,为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更有力的手段。
MYB 类转录因子家族是指含有 MYB 结构域的一类转录因子。 MYB 结构域是一段约 51-52个氨基酸的肽段,包含一系列高度保守的氨基酸残基和间隔序列。
大 囊肿病液体 蛋白 -15(gross cystic disease fluid
protein-15 , GCDFP-15)是乳腺囊 肿液中的一种 较大
的组成蛋白 , 与催乳素诱导蛋白 有相同的氨基酸片
段 , 可在任何具有大汗腺特征的细胞中表达 。 后者
除了 乳腺外 , 还包括涎腺的腺泡和大汗腺腺体以及
皮肤和外阴等部位的 Paget 病 [ 1 , 2] 。 乳腺癌与皮肤附
属器和涎腺发生的导管癌具有同源性表现 , 它们都
可表达 GCDFP-15 。 但其他类型的癌很少表达 GCD-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05 年 2 月 第 12 卷第 1 期 · 21 ·
FP-15 , 因此它可作为转移性癌的鉴别诊断抗体 [ 3 - 7] 。
为了证实 GCDFP-15 在乳腺癌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价值 , 我们对一组较大数量的乳腺浸润性癌以及部
分浸润前驱病变 、淋巴结转移性癌和周 围正常组织
进行免疫组化研究 , 观察 GCDFP-
mammaglobin 是乳腺组 织相 关基因 [ 3] , 位于 1 1 号
染色体 q1 3 , 具有两 大特 点 : ( 1 ) 表达 仅限 于 乳腺 上
皮 ; ( 2) 在 乳癌 细 胞 株和 乳 腺 原 发 肿 瘤 中 常 有 表 达
上调 。 本组中 3 2 例 乳癌 组织 均 表 达 阳 性 , 1 0 枚 正
常淋巴结中 无一 阳 性表达 , 显 示 mammaglobin 有高 度
敏感性和 特异 性 , 是 检 测 乳 癌 微 转 移 ( 指 常 规 组 织
切片 未 检 出 的 转 移 灶 ) 的 理 想 指 标 。
Sox1 0是一 种参与 神经嵴 细胞形 成后期 、
神经嵴细胞作为干细 胞的多 潜能性 维持和 衍生细 胞特异 性
分化为雪旺氏和黑 色素细 胞的神 经嵴转 录因子 。 作者应 用
组织芯片技术研究了黑色素肿 瘤 、 神经鞘膜肿瘤及其他 各种
类型肿瘤中 Sox1 0的表达 。 结果发现 97% ( 76/78)黑色素瘤
Sox1 0核表达 , 49% ( 38/77)恶 性外周神经鞘膜瘤 Sox10 核表
达 。 而 S-100 蛋 白 分 别 表 达 于 91% ( 71 /78) 黑 色 素 瘤 和
3 0% ( 23/77)恶性神经鞘 膜瘤中 。 Sox1 0广泛 表达在 神经鞘
瘤和神经纤维瘤 。 Sox10还表达于嗜铬细胞瘤 /副节瘤 、 各种
器官的类癌中的支持细胞 , 但肿瘤细胞表达阴性 。 在上皮性
肿瘤中除了肌上皮瘤和星形细胞瘤外均不表达 Sox10。 正常
组织中 , Sox1 0表达于雪旺细 胞 、 黑 色素细 胞 、 唾 液腺 肌上皮
细胞 、 支气管黏膜 下腺体和 乳腺 。 Sox1 0还在恶 黑的 前哨淋
巴结中表达 , 但前哨淋巴结中的其 他成分如交指状树突状细
D O G 1基 因 是 2 0 0 4 年 由 W e s t 等 [1 ]利 用
cDNA 微阵列技术筛选出的一个选择性高表达
于 GISTs 的基因,在 GISTs 中的表达率可达 95%
以上,而低表达于其他类型肉瘤。 DOG1基因
定位于人染色体 11q13上的 CCND1-EMS1位点
[2-3],含有 26个外显子,也被称为 ORAOV2、
TMEM16A(transmembrane protein 16A)、 FLJ10261
和 ANO1(anoctamin 1, calcium-activated chloride
channel) [1-2,4-5]。 Miwa 等 [6]对 DOG1基因的全部 26个外显子进行检测分析,发现 并未存在突变
型 DOG1基因
PLGA
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 由两种单体——乳酸和羟基乙酸 随机聚合而成, 是一种可降解的功能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无毒、良 好的成囊和成膜的性能, 被广泛应用于制药、 医用工程材料和现代化工业领域。 在美国 PLGA 通过 FDA 认证,被正式作为药用辅料收录进美国药典。 PLGA 的降解产物是乳酸和羟基乙 酸, 同时也是人代谢途径的副产物, 所当它应用在医药和生物材料中时不会有毒副作用。 当 然,乳糖缺陷者除外。通过调整单体比,进而改变 PLGA 的降解时间,这种方法已广泛应 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中,如:皮肤移植,伤口缝合,体内植入,微纳米粒等。 市售的治疗晚 期前列腺癌的 Lupron Depot即是用 PLGA 充当药物载体。
组 蛋白 H3 第 9 位赖氨
酸残基乙酰化 ( Histone H3 Lys9 acetylation, H3K9ac ) 及组 蛋
白 H3 第 4 位赖氨酸残基二甲基化 (Histone H3 Lys4 dimethylation, H3K4me2) 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异常表 达 。 通常情况下,
组蛋白乙酰化与转录激活相关 [2], 相应组蛋白去乙酰化将会
引起基因沉默 [2]。 与组蛋白乙酰化相比, 组蛋白的甲基化与
基因的激活或者抑制相关 [3 -4]。
MIB1 是 1993 年 Key 等 [ 4] 制备出
的针对 Ki-67 抗原决定族的单克隆抗 体 , 可用 于常规 石蜡切片 , 从而弥补了 Ki-67 抗体只 能在冰冻切片中 获得满意结果的不足 。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检测在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