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述而不作的可能性
对古旧事物只能“述而不作”,这是儒家特别崇尚的道。道者,所行道也;换言之,就是古人言说且践行的道路、真理、准则。而所谓”述而不作”,就是对古人言说且践行的道不能“以遹为之”。遹者,回避、邪行也。因此,“述而不作”的相对意义,就是对古人言说且践行的道路、真理、准则既不能邪行,更不能回避,只能照着说,照着做。
以常识而论,这是可能的。我今天去镇上买菜,走的就是我昨天走过的那条水泥路,和昨天一样,今天我也到了菜市场。但是,数十年前,我的老师去镇上买菜,走的却不是我今天所走的路,而是另外一条路;那条路,现在已经完全淹没在乡民的屋基和田土下面。因此,我即便能够在头脑里重—演那条泥巴路的影像,甚至用语言来述说一番这一影像,但是,我绝对无法再沿着那条路走到现在的菜市场,当然,更无法沿着那条路走到那个菜市场。所以,我所说的常识,只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范围内有效,而在相对较长的时间范围却无效。而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古今之中呢?
实际上,就连发明“述而不作”之道的孔圣,也没有真正做到“述而不作”。以文言之,孔圣之前的《诗经》有三千余篇,经过孔圣删简,就只剩下了三百篇了。孔圣之前的《诗经》当然都是述说孔圣之前的古人的真实生活的,而孔圣所述的三百篇呢?我全无证据说这三百篇不是孔圣之前的《诗经》原作。但是,可是肯定的是,孔圣所述的,已经不再是孔圣之前的古人相对完整而真实的生活,而是一种缺了很多东西的述。所以,孔圣对《诗经》的“述”,本质上也是一种“作”——一种遮蔽了其中许多东西而只保留了某些东西的“述”。
以行观之,孔圣所崇信的古圣,比如三皇五帝,从来都是自安本分,然后由他人推荐、选拔而为皇为帝的。而孔圣自己呢?他是如何做成鲁国宰相的,这且不去说它。据《史记》所载,孔圣在失去鲁国宰相之位后,曾经周游六国十有四年,述说他所体认的所谓古道,以在他所忠诚的鲁国的敌国谋求与宰相相当的职位,然后——去灭掉鲁国吗?可见,“信而好古”的孔圣本人,也不过是较古版本的好龙之叶公而已。
那么,是孔圣自欺欺人吗?
我非孔圣,当然无法知道孔圣嘴里说“述而不作”而其言、其行却“以遹为之”的因缘。但是,我明白,在古今之间,隔着一段极其漫长的时间,除了佛祖,恐怕再无他人能够真正穿越所有变化所造成的重重障碍,如实通达某位古人所说的道,包括一向闭着眼睛不承认、甚至抗拒变化的孔圣。因此,我绝不会如儒家所“述”的孔圣那样,嘴里说着“述而不作”,脚下却“以遹为之”——倒退着往回走。如果非得在“述而不作”与“以遹为之”之间选择不可的话,我宁愿以遹为之。因为那样的话,我至少有无数选择,而不会自相矛盾。
但是,这个世界上真有什么“以遹为之”吗?以遹为之和述而不作一样,也只是一种虚妄不实的说法而已,也就难怪以宏扬名教混世的儒家,要自欺、欺人地倡导所谓述而不作了。
范文二:论孔子“述而不作”的创作观
论孔子“述而不作”的创作观
论文摘要:本文引述钱穆和李泽厚两先生关于对“述而不作”一章的不同译文,从比较译文的差异着手,取两家观点,借以清晰地论述孔子的创作观。孔子所言“述而不作”并非“不要作”,而是“要学古”、“要阐古”、“要新作”。
关键词:述而不作;好古;老彭
在《论语?述而》篇,孔子开宗明义地论述了自己的创作态度及方法——“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而其所做也诚如其所言,“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然“述而不作”是否等同于“不要作”,将其简单地归结为“不要作”,这显然曲解了孔子的原意。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钱穆和李泽厚可谓是研究论语的两大家,但两者关于“述而不作”一章的注解却存在明显的差异。钱将此章译为:只传述旧章,不创始制作,对于古人,信而好之,把我私比老彭吧~[1];李则译为:阐述而不创作,相信并喜爱古代,有人拿我和老彭相比。[2]
比较两者,可以发现几处差异:其一,对“述”的不同理解;其二,“创始制作”与“创作”的区别;其三,是“古人”还是“古代”,其四,“信而好古”的句式变化;其五,“窃比于我老彭”是“我比”还是“他比”,
(一)“述”的含义
首先,钱和李对“述”的释义是不同的,前者将“述”释为“传述旧章”,后者释为“阐述”。
李在《论语今读》关于此章的“记”中提到“述”实为“礼”,“作”可释为“仁”。李认为孔子并非“述而不作”,而是“述而又作”,“任何的述中都有作,孔子以仁解礼”,便是“作”[3]。他将“述”释为“阐述”,“阐”在《说文解字》中意为“开也”。开一生面始然,“述”成为间接的创作,是对旧有事物重新传述的新变体。孔子虽“皆传先王之旧”,却非“未尝有所作”。历经“删、定、赞、修”的过程,得以传述的“先王之旧”早已非原貌。
“述”在《说文解字》中意为“循也”;“循”,“行顺也”,“循循有序”。《论语?子罕》第十一章,颜回赞孔子“循循然善诱人”。这不仅体现了孔子一以贯之的“行”的观点,也强调了行的次序。钱穆“传述旧章”中的“传”字与“遽”互训。“周礼行夫。掌邦国传遽”,因而“传”的特定对象是“周礼”。与李泽厚的释义相较,钱阐明了“传”的行为客体是“旧章”。何为“旧章”,即“先王之旧”,也即《五经》。然而孔子为何编纂《五经》,《白虎通义》中记载,孔子居周朝末世,闵道德不行,欲以追定五经而行其道。可以说,孔子编纂《五经》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正民心以就王道。而《五经》的价值也正于此:《诗》教人温柔敦厚,《书》教人疏通知远,《乐》教人广博易良,《易》教人洁静精微,《礼》教人恭俭庄敬,《春秋》教人属辞比事。纵观“述而”,可发现孔子的深切用意,“此篇多记圣人谦己诲人之辞及其容貌行事之实”[4]。关于如何教,孔子强调“进德有渐”。代写硕士论文首先是“于己”,孔子认为需要“蓄德”、“博文”,且还要“好古敏求”,“道必通古今而成,不学古人,不见此道之远有所自。”[5]当然,并非盲目“好古”,
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再者“于外”,“用之”,“虽执鞭之士”,“亦为之”;“道之不行”,“行藏”其身。“行藏”不同于消极避世,依然要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厌不倦,不息不已”的生命精神,也就是钱认为孔子所提倡的“仁的精神”。最终,这种自修的过程反映在人的气貌上,外化为“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精神状态。
《五经》不仅教人如何“成人”,也教人如何“作文”。孔子强调的“文”不是“逞才使气”的“文”,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文”的审美格调。而是“人道”为重的“文
孔子推崇“文”当有“中正之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因而孔子所述的“旧章”有意或无意间给后世“作文”提供了“雅正”的典范。
(二)“作”的含义
关于“作”,李泽厚认为“作”意指“仁”。孔子虽言“不作”,但拒绝“不释”。在李看来,“述而不作”本质上是“以仁释礼”的重新阐释。
而钱穆却认为,“作”,并非是普通的“创作”,具有“创始义”,且“作”的主体也并非是普通人,“周公制礼作乐”可谓“作”,“孔子有德无位,故但述而不作”[6]。“创始”含有一种宏大的气象和历史的纵深感,“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故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人可及”[7]。因而李和钱的释义包含了不同的心态。李侧重于“重释”这一行为的气魄,而钱强调的则是孔子对圣人“始创”礼乐的敬畏和尊崇。两者在句式的选择上也能佐证上述的观点。相较于李选用了并列句,钱采用了选择句,有且唯一的选择——尊崇圣人制定的礼乐典章。“不逾矩”是孔子潜在的心态。因而“作”的范畴并非包含一切的创作,而只限关于礼乐的创作。当然,创作还须有标准,“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闻”,指远。“古人之嘉言懿行,良法美制”当“则而从之”。“作者之圣”,“为今人所不及”,然而今人如果“多闻多见,择善默识”,即使“非有创新,亦知之次”。[8]因而不论是“以仁释礼”还是礼乐之外的创作,都不是“不要作”。但“作”的前提是“述”,是要学古,尊古,进而释古,创新作,孔子拒绝的是那种“不知而妄作”。
(三)“古”的含义
与李不同,钱穆将“古”释为“古人”,将“人”从历史中抽离出来,体现了孔子“人道为重”的观点。“古人”在这里与我们产生了联系,在文中与孔子相比的是“老彭”。老彭,已是一个不可考的人,仅在《大戴礼》中有含糊的提及。“述”的过程可以看作是后人追忆前人的过程,回忆将人引向某种隐而不露的深处,那就是存留在人的记忆中的不确定的断片。断片的存在一方面说明了传诸后世的事物是不确定的,因而割裂了历史的延续性。而断裂却也形成了一个空白,那就是后人可以通过追忆古人的方式将自己填补进历史中去,并被后世的人所记忆。一个连续的历史传承便因此形成了,当回忆孔子时,孟子、荀子、何晏、朱熹等古人的名字便会不期而至。而另一方面,断裂同时也变成了一个不可复制的经典,人们可以在绵延的历史中轻易地回忆起这个典故和这个典故中的人。我们通过孔子对一个不可考的先人的追忆,记住的不是老彭,而是孔子。
总结: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两种释义都有其道理,李是站在后人的立场上,他将“述”理解为“礼”,将“不作”理解为“用仁来释礼”。他高度评价了孔子“以仁释礼”的行为,以期打破长久以来“以礼挟仁”的桎梏,真正回归到孔子。在李看来,新的阐释也是一种新的创作,并且是伟大的创作。而钱着力还原孔子在历史语境中“尊古尊圣”的心态,“述而不作”并非“不要作”,而是不要逾越身份地进行创作,“作者之谓圣”,“圣人难企”;“述者之谓明”,“成德有渐,故以
“不逾矩”皆是创作应具备的心态,信古不是盲目地屈从,孔子圣人次之”。[15]“重新阐释”和
也并非盲目地崇古。“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可以传述后世的经典必是“渊源有自”的,所以创作当学古,厚积而薄发。“信而好古”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后人对前人的著作不断扬弃的过程,只有真正内化了前人的精髓,才能达到笃信,才能游刃有余地创作。所以孔子所言的“述而不作”,并非是“不要作”,而是“要学”、“要阐”、“要作”。
注释:
[1]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2,第166页.
[2]李泽厚.论语今读[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第122页.
[3]李泽厚.论语今读[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第122页.
范文三:【doc】孔子“述而不作”的思想渊源和编辑技巧
孔子“述而不作”的思想渊源和编辑技巧
?
刘
阳
海
带名教育家,历史学家柳诒徵云: 一一l与"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 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数千 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 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即使自今以 后,吾国国民同化于世界各国之新文 化,然过去时代与孑L子之关系,要为历 史上不可磨灭之事实."?此番评述道 出了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巨大贡献及其 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然而,孔 子能够缔造文化奇迹,却主要得益于 "六经"的编纂和整理.姚福申说:"对 我国古典文献作如此全面的审读,删 订和编纂的,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是第 一
人."12李光宇也充分肯定孔子在文 献整理方面的成就,认为他是"中国历 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文献整理家"】.文 献整理与图书编辑历来密不可分,孑L 子整理远古繁乱无章的文献典籍,必 然有自己一套系统的编辑思想.其中 "述而不作",前贤已有不少论述,但都
把它与孔子其他编辑方法同等看待. 笔者认为,"述而不作"是孔子整理上 古文献的总体编辑构想,它的提出有 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当然这种构想也 体现在编辑过程之中,表现为具体的 操作技巧.
一
"述而不作"提出的思想渊源
春秋末期,周统治日益衰微,诸侯 群起,大夫篡权,形成"天子权力在国 君,国君权力在大夫"的局面.孔子是 聪明睿智之人,对于这种"无序"现状 很是清楚,然而孔子又胸怀大志,"知 其不可为而为之",提出以"仁"为核心 的政治思想,来实现以"礼"为主轴的 社会理想,使之重归于"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的"有序"社会.孔子踌躇满 志地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幻想通过游 说国君实现他的政治主张,历时14 载,途中历经艰苦,几次险遭不测.可 是在当时,没有适当力量的凭借,更主 要孔子受制于历史发展条件,不可能 认识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注定了他 这一愿望的落空.当这一理想破灭后, 孔子心灵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于 是问"道"于老子.
《庄子?天运篇》记载——
孔子谓老聃日:"丘治《诗》《书》 《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
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论先王 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钩用.甚 矣夫!人之难说也!道之难明邪?" 老子日:"幸矣,子之不遏治世之 君也!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 以迹哉!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 之所出,而迹岂履哉?夫白鹃之相视, 眸子不运而风化;虫,雄鸣于上风,雌 应于下风而风化;类自为雌雄,故风 化.性不可易,命不可变,时不可止,道 不可壅.苟得于道,无自而不可;失焉 者,无自而可."
孔子不出三月,复见日:"丘得之 矣.乌鹊孺,鱼傅沫,细要者化,有弟而 兄啼.久矣夫丘不与化为人!不与化为 人,安能化人!"老子日:"可.丘得之 矣!"【
这可以看做是孔子实现其"仁"政 "礼"治理想蓝图思路的一个转变.对 于孔子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所 传的先王之道没一个君主采纳?"老子 没直接回答,而是通过一个譬喻来启 发他:你所说的"六经"只是先王所遗 留下的足迹,而不是它的根源—— "鞋".那么什么是"鞋"呢?老子也没有 明确告诉孔子,而以虫鸟之类"风华" 而生命不息来启迪他不要迷恋过去, 要依照万物本性,顺应时代发展,行 "无为"之法,便可"无所不为":就是老
子所宣扬的"道".孔子三月闭门不出, 苦思冥想,终于悟出其中的道理,"人 不为天地万物生生不息之道所化,怎 么能去化人呢",于是受老子"无为"而 行"道"的教诲,作出"述而不作"的决 策.所以,晚年回到鲁国,孔子花了大 ???糊l鞠嚣糍011,年瓣_1瓷一.弟17_1瓷,.I0皿匪.干u
思想渊源和编辑技巧
孔子一述而不作一的
半辈子精力专心整理,编辑古代文化 典籍,对其只传述而不创制. 孔子是否问"道"于老子目前还没 定论,然而可以肯定的是老子道家思 想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深刻影响.首 先,从孔子的生活环境来说,孔子父叔 梁纥曾任陬邑大夫,自己也当过鲁闰 司寇,并生活在当时文化中心鲁国,有 条件和机会接触并阅览所藏的典籍, 对于当时比较盛行的道家学说,绝不 可能充耳不闻.其次,从孔子的个人素 养来说,老子与孔子处于同时代,且老 子长于孔子,孔子学识渊博,深知"三 人同行,必有我师",善取他人之长补 己之短.周西华先生认为:"儒家的人 生观是积极进取的;而道家的人生观 是退避的."孔子壮年时为立说奔赴 列国,历险无数,不可谓不积极进取, 当其说"一君无所钩用"时,已近暮年 的孔子必心有所悟,由此而渐趋道家
"与世无争,致虚守静"的人生态度,在 行事方式上趋于沉稳,冷静,这亦符合 人生观念演变的轨迹.再者,从儒家作 品的内容来看,苟子作为先秦原始儒 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体系的建 构明显受到了《老子》的影响,其以天 道言人事的观点,在孔子那里难以找 到,而在《老子》中则表现得清清楚 楚.侯才先生认为,老子是孔子的老 师,不是依据历史流传的故事,而是根 据文本,即根据记录孔子言论的那些 着作和通过对《论语》《大学》《中庸》与 《道德经》的对比,考察得出的结论. 陈鼓应先生则更直接指出:"孔子向 老子问礼,是中国文化史上两个巨人 的对话,其时对话已涉及儒家思想的 所有核心内容.""
当然,不少学者认为孔子编辑整 理文献对先王之旧"述而不作",是为 表明自己对古代文化的尊崇,显示其 立志于古籍整理的严谨与谦逊.其实 这些都是孑L子为了让自己学说得到很 多人的支持,并最终为人所学所用的 外在态度而已.孔子所处的时代,按照 周礼,不是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 文;议礼,制度,考文为作者之事.孔子 无位,故他恪守周礼,恪守自己的处事 信条,只好"述而不作"._8正如王毅所 提出的,?述而不作'的表述在中国社
会的历史进程中很显稳妥,但实际上 过程意义的'述'化成了过程之中的 '作',每个人的'作',目的不同,重心 和内容也会有极大的不同,所谓'述' 就成为一种便利和保护".』
冈此,孔子"述而不作"的提出是 将人们"尊崇圣贤''''复古"心理与A已 的政治意图成功结合的一次典范,这
『他在具体的编辑过程中, 也就决定_
不可能也没法做到绝对的"述而不 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述而不作" 既是孔子整理文献的核心思想,更是 编辑图书的高超技巧.
二"述而不作"的编辑技巧
孔子宣称自己编辑典籍的准则是 "信而好古,述而不作",《说文》:"述, 循也;作,起也."_l0朱熹《四书集注》: "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刘 宝楠《论语正义》亦云:"述是循旧,作 是创始.".因此,孔子"述而不作"字 面意义是对周代礼仪文化和典籍制度 只作忠实于原意传述而不生发新意. 然而,"垂世立教"的明确编辑意图意 味着孔子的"信而好古"并非"述而不
,"述而小作"也不可能 作"的真J原
存编辑过稃中真正地贯彻,因此"述而 不作"在文献整理的实际操作过程中 也成为一种编辑技巧,主要表现为以 下几点.
(一)集,选,删,改
五经典籍是西周时期遗留下来的 旧有典籍,至孔子时代,已散乱不齐, 为了兴学立教,孔子不得不广泛征集 文献充实材料,根据自己的意图对文 献作出选择,删去一些不利于立说的 内容,必要时甚至还要有所改造. 《汉书?艺文志》:"书之所起远 矣,至孔子纂焉,上断于尧,下讫于 秦,凡百篇,而为之序."I"说的是 《尚书》百篇为孔子所纂辑.《尚书正 义》引《尚书纬》:"孔子求书,得黄帝玄 孙帝魁之书,迄于秦穆公,凡三千二百 四十篇.断远取近,定可为世法者百二 十篇,以百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 《中候》."?是谓孔子在选编之前求 得历史文献达到三千篇之多.蒋伯潜 也认为"孔子纂书之说可信","经传子 史引古书篇名,核之今文《尚书》,知其 皆为孔子删落之余,犹公羊传引'不修 春秋'也."皮锡瑞则通过对比《墨 子》《论语》《史记》等书与《尚书》对史 料的记载,说明了前三者所引文献均 有《尚书》未收入者,从反面论证了孔 子删书的事实.
孔子不仅对原始文献进行删减, 必要时还对其进行改造.陈寿祺的《左 海文集》,对孔子编辑《春秋》对《鲁春 秋》原始史料的改造情况作了详细记
载.l1
陈寿祺以材料为据,用事实说话, 不仅翔实列举了孔子改造原始《鲁春 秋》的典型事例,而且深刻地揭示出此 内在动机和真正意图:"明是非""定功 罪?'生劝惩?'正治乱",尤其"苟徒因 仍旧史,不立褒贬??孔子何为作《春 秋》"此语评述,可谓一句中的,切中要 害,一针见血地道出其中原委,颇具说 服力.
(二)辑佚,校核与考定
在编辑古代文献的过程中,孔子 发现很多文献存在佚失情况,因为先 秦战乱频繁且虫,火,水,发黄的损坏 加之书籍保存技术低,因此就少不了 要对佚失文献及其文字进行修订. 孔子通过将多种方式收集的众多 版本集中在一起,对同一内容进行反 复核对,校勘,究明本义.杜预《春秋左 o11潞.I瓷一淞17|I播一_Io?匪茹.生 |:?
传经传集解?序》说:"仲尼因鲁史策书 成文,考其真伪,而志其典礼,上以遵周 公之遗志,下以明将来之法."--孔子文 献整理文字考定工作主要可概述为, "删烦举要,即'芟夷烦乱,剪截浮辞,举 其宏纲,撮其机要';约其文辞,刊而正 之;即用旧文,不必改也".
孔子文献文字考定的原则是"毋
意,毋必,毋固,毋我",以资料为主,不 凭自己主观想法臆测,固执己见,凡事 必须据材料,讲证据.对比《墨子》与 《春秋》也可发现,前者对于鬼怪神仙, 不惜笔墨,大肆宣扬,而《春秋》中关于 鬼神之事只字未提,因为孔子没有目 睹这种超自然现象,对于这种事物无 法理喻,体现了孔子严谨的编辑态度
,他对口耳相 和科学的实证精神.因此
传的文献尤其持谨慎态度,要反复加以 考查,审视,分辨和验证,《吕氏春秋? 察传》两则故事"夔一足非一足也", "丁氏穿井得一人"正说明了这点. (三)对已有文献加以阐释,解说 在所有冠之以"述而不作"编辑方 法中,文献的阐释和解说最为研究者 们所关注,因为孔子强烈的政治倾向 使其阐释和解说附上儒家说教色彩, 结果往往"述而有作",体现了独特的 编辑构想与高超的编辑技巧,为后代 编辑者所称道和效仿.
在整理"六经"过程中,最能体现孔 子这种技巧妙用的是对《春秋》的编纂, 他正凭借这种技巧淋漓尽致的发挥,才 造就《春秋》"深隐含蓄"的风格,因而学 者也称之为"微言大义".试看《经》: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I9
《传》为: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
古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 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 也.
这则史料是孔子编修《春秋》中颇 能体现"微言大义"的一段.《春秋》对 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或场面都 一
概省略,也没有出现两位主角之间 的言语对话,只对战争的结局作了一 个简单的交代.这体现了他对故事性 史料的处理技巧,正如赵生群所言,孔 子在删削前史记,主要采取"一略去事 件发生,发展的经过而仅保留结果;二 全部删去史书中'记言'的部分;三删 削鲁史,有片言只语不留者".虽短 短6字,却言简意丰,字字珠玑.杨伯 峻《春秋左传注》:
不弟,犹言不像兄弟.??庄公与 叔段之战,可比两国国君之相战,庄公 战胜,故用"克"字.兄本有教弟之责, 庄公于弟不加教诲,养成其恶,故不言 兄,而书其爵.郑志者,郑庄公之意志 也.??郑庄公养成叔段之罪,意在诛 之,书法则探其本心而为之.??书 段出奔共,则有专罪叔段之嫌;其实庄 公亦有罪,若言出奔,则难于下笔,故 云难之也.『
由此可见,孔子严格按照"仁"政 "礼"治标准对"庄公"和"段"进行评
价,遣词造句无不流露出对"为政以 德"理想的向往,同时也委婉而微妙表 达了他对两人失礼行为的批判态度.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将孔子采用 的"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的写法 称为"春秋笔法".
三结语
孔子既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 家,教育家,也是编辑巨匠,其整理前 史文献,宣称"信而好古,述而不作", 具有深刻的思想渊源."述而不作"作 为孔子编辑构想的核心,是孔子前期 积极人生态度与客观历史现实撞击其 思想历程发生转变之后,后期为了着 书立说而对上古"元典"采取的一种姿 态,同时反映了道家思想对孔子晚年 思想理念,人生态度及行为方式的影 响和启迪."立说兴教"的政治意图决 定了孔子对周代文化典籍"述而不作" 实质更多是一种"托古改制"式的编辑 技巧,因而往往是"述而又作".回 参考文献:
【l1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北 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98.
【2】姚福申.中国编辑史[M】.上 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30. 【3]李光宇.孔子——我国编辑 事业的开山祖师【J】.河南大学: 哲学社科版,1986(5).
【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J. 北京:中华书局,l983:389. [5][6】[7】孔子问礼老子——"两 个伟大思想的本原"系列之四【EB/ OL】.http://WWW.sina.corn.cn.
[8】刘芳.孔子编辑思想及其在 中国文化史上的作用【J.辽宁大学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述而不作"之于孔 [9】王毅
子——一个阐释学角度的解读【J】.孔 子研究,2000(5).
[1O】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 中华书局影印,1963:309. [1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8:52. 【12】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 京:中华书局,1979:642. [13】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 书局,1966:993.
[14]孔安国.尚书正义【M】.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8. 【l5】蒋伯潜.十三经概论【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465. [16】陈寿祺..左海文集【M】.上 海:上海点石斋刻本,1889. [17】[19】[20】[21】杨伯峻.春秋 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3,7,1O,14.
【18]申非.编辑史概要[M】.北
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25.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
学院)
囫圜譬堡曩至量堇
范文四:论孔子述而不作的误读与历史语境
245文化艺术
论孔子“述而不作"的误读与历史语境
徐兆寿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兰州730070) 提 要: “述而不作”一直被历代学者认为是孔子乃至整个儒家思想的一个核心内容,但也一直存在误读。这种误读主 要是对孔子所处的历史语境的陌生甚至误解,但它对中国文化造成的消积影响却是巨大的。要真正解读孔子“述而不作”的思 想,就必须切入到他所在的历史语境,同时,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理解这种类宗教的形而上的表述。关键词:孔子;述而不作;道;创新
中图分类号:1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37(2008)03—0245—04 “述而不作”见于《论语?述而》:“子日:述而不作,信而 而亦不敢显然自附于古之贤人。盖其德愈盛而心愈下,不自知 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历代以来,这一论述构成了中国儒家 其辞之谦也。”朱熹在作解释时,似乎找到了那个前提条件:“然 文化传统一个非常重要的矛盾心理。表面上看,它强调了孔子 当是时作者略备,夫子盖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虽述,而 对传统“礼”、“道”的继承性思想,但究其实质,却构成了一对 功则倍于作矣。”?意思是,孔子之前的“圣人”已经把道理精义 矛盾,即“述”与“作”的矛盾。在二千多年的历史上,对它的阐 全讲了出来,剩下的就只是综合整理。 释已经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阐释学现象。从汉 朱熹的这种解释一直延续到了近现代乃至当代的儒家。 儒到宋儒,再到清末民初的儒家与新文化运动,最后到今天各 梁启超在《国故学讨论集》中先说:“先辈每教不可轩言著述, 派学人的复杂解释,可以说,对它的论述几乎成为一个民族有 因为未成熟的见解公布出来,会自误误人 ”固可见,他是倾 无创新和在创新面前持何种态度的有力见证。 向于“述”的观念。虽然他对“述”与“作”的关系也产生了矛
儒近两年来,“国学”热促使一大批国学家纷纷开始重新解读 盾,如他在同一篇文章中又赞赏青年学子的“斐然有述作之 家思想。“述而不作”既有历史的深层原因,有其历史局限 誉”,并得出结论:“所以我很奖励青年好著书的习惯。至于所 性,又是一种对道的形而上的表述,此为生长点。我们必须超 著的书,拿不拿给人看,什么时候才认成功,这不是你的自由越朱熹以来乃至今天一些国学家的种种解释,打破保守的文化 心吗?”?但是,对这种矛盾的最后态度仍然落到了“述”上。 理,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使孔子思想具有文化 20世纪90年代台湾的学者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在大再生的创新能力。 风行,斯人之解读“述而不作”可以说代表了当代儒家学者的一 陆
一、历史上儒家对“述而不作”的两种不同解释 种认识。南说:“我们研究孔子思想,知道孔子自己很谦虚,他
在历史上,对“述而不作”的解释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强调 说我述而不作。什么叫述?就是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保留传 “述”而否定“作”的解释,它占有绝大多数,另一种是强调“作” 统的文化,就所知道的,把他继续起来,流传下来,好比现在说 的精神,这种声音极其微小。 的,散播种籽,没自己的创作,不加意见。孔子的删诗书、定礼
历史上最早对它进行解释的自然是孔子的门人,这就是 乐、系易辞、著春秋等六经文化的整理,只是承续前人,并没有 《论语?述而》篇中的记述:“子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 加以创作。”?这种观点认为孔子仅仅是一个编辑,而不是作于我老彭。”孔子当时究竟怎么说,今天已经不得而知,我们只 者。能从其学生书面的记述中来了解、彻悟孔子对历史、道、学术
的 在历史上,与这些观点相对的儒家学者寥寥,最早的应该 态度。但是,历来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孔子还讲过:“吾道 算是孟子。孟子作过这样的阐述:“孔子作《春秋》,《春秋》是 以一贯之。”为了体现这一思想,孔子的学生在整理孔子的思想 述,亦言作者,散文通称。如周公作常棣,召公述之,亦日作常 形成《论语》时,便尽力地体现此主张,将孔子定型为一个编辑。 棣矣。”孟子说的“《春秋》是述,亦言作者”,其实已经告诉人 汉儒多采取孔子门徒的说法,再对“述而不作”进行经典论述的 们,孔子所谓的“述”与“作”是有矛盾的,也是存在疑问的,同 便是宋时的朱熹,且其思想影响甚巨。朱熹注:“述,传旧而已。 时他还告诉人们,此“述”也是“作”。用今人的意思,即《春秋》 作,则创始也。故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者可及。窃比,尊之 就是孔子“编著”的,在编辑之中有创造,而且是创造性地编辑, 之辞。我,亲之之辞。老彭,商贤大夫。见大戴礼,盖信古而传 创造是主体。在后世,对孟子的这种解释有互应的是司马迁在 述者也。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 《史记》中对孔子的描述,他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孔子“述而不 旧,而未尝有所作也。故其自言如此,盖不惟不敢当作者之圣, 作”中“作”的精神是主导性的,但他用好几次“序”、“书”,且 万方数据
246 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道:“故书传、礼记自孔氏。”意思再明白不过。 们拿出的最有力的武器便是圣人的“述而不作”。圣人遗留下
就两种观点来比较,前者力量之大,继承者甚众,而后者多 来的这种矛盾的心理成了历史发展的阻力。无人相应。但是,前者不仅存在对历史语境的忽视,而且对后 最后,它导致学术上的“述而不作”,使学术没落甚至腐败。 世文化产生了巨大的消积作用,必须有所清理。当然,后者虽 从汉至宋明再到清代民国年,儒家学者所作的“我注六经”,虽 是积极的,但因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所以历来儒家不为重视。 然事实是“六经注我”,但这种注释仍然没有跳出圣人之言论, 二、“述而不作”对中国文化的消极影响 对所以历代学术都不能阐发新思想。哲学的僵死、科学的不兴乃 孔子“述而不作”进行的种种阐释已经构成中国儒家文 至文学的没落都与这种“述”而不“作”的思想有关。更为重要 化甚
从内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它们不仅 的是,它成为中国学术的一种病态的内在文化肌理。从近代开 在上反应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发展及没落,而且在本质上反 始到“五四”时期进行的文化革命应该是“作”的精神,然后,可 映了
“述而不作”乃儒家文化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 悲的是,中国学人在放弃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后,又“述”起了西 维模式。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文化能始终保持在一种“述”的静 方的文化传统,把中国的圣人换成了西方的圣人。换汤不换 态发展,却少有“作”的勃兴。魏晋时期的复古、唐时的古文运 药。从哲学、历史、经济学到数学、物理、化学等整个科学领域, 动、宋明时期的理学乃至当代的新儒学,表面上看都是一次又 中国学人都以西方学说为经典,动辄以西方经典为例。虽然尊 一次的文化复兴,但究其实质,无不体现了这种“述”而不“作” 重传统是应该的,但是完全的“述而不作”则是今之学人的一大 的精神。不论从整个世界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去比较,还是从 通病。作家余杰批评今之学术只是资料的堆积,而学人自我恰 文化本身需要积极发展的内在要求去判断,这种“述而不作”的 恰缺席,便是一端。近年来,不少学人都感叹中国学术看上去 精神显然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疾瘤,也是中国文化不能获得真正 繁荣盛大,但原创性的学术寥寥无几,国家领导人和一些学术 ( 发展的内在原因。 权威也感叹中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何培养不出大师。所谓 首先,它导致“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的矛盾文化。自 大师,便是有原创性学术成果的学者,是真正能体现“作”的精 汉兴起到魏晋盛行的“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本是一次蔚为 神的学人。实际上,问题不仅出在体制上,而且还出在“述而不 壮观的文化复兴运动,但被“述而不作”的圣人之教束缚了。无 论是作”的病态文化心理上。在目前的学术语境下,这种思想犹如 “我注六经”,还是“六经注我”都跳不出“六经”的范畴。 癌症一样,阻碍着中国学术的发展,同时,也由于这种心理,很 所谓“六经注我”只不过是一种“述”的态势下的调整而已。这 多学人对学术有一种轻视的态度,让弟子代笔,抄袭现象严重, 种先从文学、哲学和史学兴起的文化现象后来便成为整个中国 由此而产生了诸多的学术腐败。 历史的一种矛盾的发展心理。历代王朝的更迭、胡汉民族的融 三、“述而不作”的历史语境之一:官学刚失,私学方兴之时 合,应该说可以产生新的文化和制度,但传统的力量仍然是最 对“述而不作”存在种种误读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对孔 强大的,“述”的文化心理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致使整个中国 子所处的时代和历史语境缺乏足够的了解,如果了解了这一 二千多年的历史始终是儒家的天下。 点,此问题也便迎刃而解。
其次,它成为历代王朝进行“托古改制”的基本思维模式。 《史记》云:“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诗书散 实际上,它反映了儒家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即礼。对传 落于民间,学术也从官方下移到民间。在此之前的商朝和西周 统的尊重,是礼的主要内容之一。“述而不作”也便是对礼的一 是“学在官府”,即所有专门知识均藏于王室,由巫、史、祝、卜等 种理性描述。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改革者,还是保守派,要消 专门文化官员掌管,秘不示众,实行文化垄断,但从孔子之时, 灭自己的对手惯用的方法就是礼,即只“述”,反对“作”。其 那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一去不返,大夫、庶士、家臣等 实,此述也便是作,因为坚持传统就消灭了敌人。 社会的边缘阶层崛起,成为社会的中心,政出大夫、陪臣执掌国
再次,在跨文化研究中,它还构成了一种跨文化现象,由 命、士人奔走天下,甚至平民也可以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如墨 此,它成为一种消极的文化心理。有学者曾指出,在人类轴心 家)。孔子感叹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左传?昭公十七 时期产生的几个伟大的圣人都是“述而不作”的典范,他们分别 年》),庄子也说:“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官失 是孔子、苏格拉底、耶稣、释迦牟尼。伊斯兰教的始传者穆罕默 而师儒传之”(汪中:《述学?周官征文》),这便是私学之开始, 德也,样。他们只是转述先祖的文化或神的旨意,自己却从不 这大概也是儒家兴盛的原因之一。 发挥。他们的经典并非由他们自己创作,皆由其门徒记载,属 孔子的思想主要以仁为核心,但以礼为形式,而礼的核心 于圣人“言行录”与“故事集”,且文体都很相似,为“对话体”。 内容又是继承传统。在仁与礼之间,其实也就是作与述的关 在人类轴心时期和各民族的轴心时期,这些“述而不作”的圣人 系。仁的思想是从孔子开始创建并发挥的,体现了孔子积极创 之“述”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今天看来,他们不仅成为远 新的精神,也就是“作”的精神。礼是继承,孔子说,“吾从周”, 古文化的集大成者,而且事实上构成每个民族后来文化的原创 “克己复礼”,但这种恢复也不是单纯的恢复,而是恢复圣人之 者。他们是承前启后者。但是,这种精神在今天每每遭到误 礼,这就有了取舍,实际上就有了作的意思。这些圣人是按照 解。编辑家和保守派常常会用传统的力量来压制革新者,而他 孔子自己的圣人标准来定制的,而不是别人的圣人。因此,尽 万方数据
247文化艺术 管孔子在形式上采取“编”、“序传”、“复礼”、“从周”等一系列 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好恶来进行,而这里面参与了自己的人 “述”的思维模式,但在实质上是PX仓,J新为重。一个重大的疑问 生体验。这种讲述早已改变了被讲述的内容,成了讲述者自己 就产生了,为什,,_,:,L子不强调创新的精神,即作呢 ? 的内容了。你只要“述”,就在影响别人,也就是在“作”。“作” 原因就在于孔子所处的历史语境,即官学刚失,私学方兴 不只是以文字进行,同样也以口头进行。人们一般都讲孔子、 之
佛陀和耶稣都是“述而不作”之圣人,还说苏格拉底也是述而不 时。在周朝时期,“作”和“述”是有严格等级区分的。《礼?
中庸》云:“菲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议礼、制度、考文, 作者。从现代文艺学和哲学的角度来看,它无疑是掩耳盗铃。 皆作者之事,然必天子乃得为之。,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 孔子、佛陀、耶稣和苏格拉底都是在私人写作开始时的一种“作 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由此可见, 为”,以对话和学生、信徒来记录圣人之言的形式而“作”的。 孔子修《春秋》,自言述而不作就是这个原因。不是孔子不 此外,从接受美学来看,每一个读者或接受者,在他面对文 “作”,而是孔子没有称“作”的地位;不是孔子的“述”不是 学、哲学时,都是一种再创作,不可能是单纯的“述”。 。作”,而是因礼制,只能把“作”称为“述”。这就是述而不作最 所以,无论从述者或是作者或是接受者,“述而不作”是不
存在的。除孟子、司马迁外,汉儒、宋儒、清儒乃至今儒,口头上 原始的含义。若强调私学,则有悖于孔子强调的礼的概念,与
乱臣无异,更何况,古之立言者,皆为天子,并非圣人。天子不 强调“述而不作”,但实际上个个都是著作等身,是事实上的作
者。 一定是圣人,但有立言的权利,而圣人不一定是天子,也就不一 定有立言的权利。所以,朱熹所言差矣。但是,在历史语境发 四、“述而不作”的历史语境之二:类宗教时代 生变化后,述与作便构成了一对外与内的矛盾,而这种矛盾直 在今越来越多的理解中,孔子“述而不作”存在一种外在的 接影响了中国儒家文化的生长。 “述”与内在的“作”的矛盾。当然,在一些学者那里,认为孔子
此外,就古人来说,“述”与“作”尤其是“作”,与我们今人 的“述”与后面的“信而好古”中的“信”是一致的,即这种述是 的理解是有差异的,且语境是不同的。从字面意思来看,述,今 一种内在本质的述,没有本质的创新。如南怀瑾认为:“他有个 指讲述。朱熹注:“述,传旧而已。”南怀瑾解释说,循也,传承 态度,信而好古,不是迷信,是真信,加以考证过的真信。”?但 也,意思是古意。古今学人对此多无分歧,但在对“作”的解释 即使是朱熹这样的儒家,也认为孔子的这种述要远远大于作, 上,就不同了。 也就是说,这种述在内在上已经远远超于表面了,已经发生了
变化,这就是质的变化。似乎是无论谁解释都会陷入矛盾之 《说文解字》注日:“作,起也。从人,从乍。”《增韵》日:
“乍,初也。”《广雅?释诂》云:“作,始也。”那么“作”就有指事 中。物的兴起之义,含有创造之义。朱熹亦注:“作,则创始
也。”今 实际上,从前面的论述已经看出,自孔子开始,“述而不作” 人理解多为“创作”的意思。其实,这种理解有点狭隘,是就字 就存在于这样一种矛盾之中。孟子、朱熹、梁启超都看出了这 面意思而讲的,作的意义远比这些解释要广泛得多。古人讲 种矛盾,那么,如何理解这种矛盾呢?这就要谈到孔子一直谈 “天地生而万物作”,此“作”并非“创作”的。古文中“作”的意 的“道”,即要从更高的理性上来解决这种矛盾。 思很广泛,创作和制作都是其中之一种。即使今人理解的“创 孔子说:“吾道以一贯之”,“朝闻道,夕死可矣”,“人能弘 作”也有好几种意思。通常我们讲的创作是指写作,也就是老 道,非道弘人”,“道不同,不相为谋”等。在孔子看来,当时之 子是创作者,因为他写就《道德经》(后人也怀疑这是否真为老 世是一个大道隐、礼崩乐坏的时代,他之所以克己复礼,宣扬仁 子所作,这种怀疑的逻辑大概也与圣人述而不作这样一种观念 的思想,其最终的目的是要恢复“道”,但是,“道”是难以讲出 有关)。但在文艺学上,还有好几种创作。 的,是“上士”和智慧者才可以体验到的,“中士”和“下士”不可
除文字外,第一种创作便是口述。口头文学是最初的文学 以听到的,所以,尽管孔子常常提到道,但很少给自己的学生阐 形式,神话、民间故事都是这样的文学样式。这是不是“述”呢? 述道。孔子对道是尊重的,敬畏的,在他看来,道是先天给定
的,是不变的,但是由人来弘扬的。从已然给定的道来看,圣人 其实,我们都知道,每一个讲述者都足进行了再创作的。真正
的原始叙述者(原创者)只有一个,其他的讲述者则都是再创作 只能是述,不可能有作,这就是“述而不作”的本质原因。 了,所
这一矛盾的思想,在轴心时期的其他圣人身上也同样存 以后来的“述”者便不可能是单纯的“述”者了。这在文
艺学上是一个基本的概念。但口头叙述的特点使每一个叙述 在。如苏格拉底一生都在集市上、酒馆里用疑问的形式来教导 者都成为原创者。孔子讲述历史,本身就是一种再创作,更何 自己的弟子,他没有办过学校,也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他甚至从 况他不仅在讲述中有取舍(取礼),有好恶,而且还亲自编了历 不正面论述什么问题,但人们公认他为最伟大的哲学家。在苏 史。在“礼乐废,诗书缺”的情况下,孔子的编辑便不是单纯的 格拉底的身上,“述”与“作”的矛盾是最突出的。当别人问他 编辑,而是编撰了。这便是另一重“作”的意思。 为什么时,他只是说,神让我如是说。他在I临死前仍然面带笑
容,拒绝狱卒给他提供的逃跑的机会,他说,神让我死。苏格拉 第二种是问答与辩论中的“作”。其实,一个人只要讲述,
他便在“作”。没有“述而不作”的。这在文艺哲学上是一个再 底从未表示自己超过神的知识,也未创造过任何知识。在他看 浅显不过的道理了。你要给别人讲述,就要用自己的语词,用 来,知识有两种,即流行的知识与神圣永恒的知识,流行的知识 万方数据
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是人们运用和思想的知识,而神圣永恒的知识是神的知识。在 来看,圣人只能述,没有作,圣人只是来弘道的,而非创造道的, 永恒的知识面前,他表示了自己的无知。在这里,苏格拉底的 但如果从流行的知识来看,圣人对道的理解是原创性的,是神 神与孔子的道是相同的。 圣的永恒的知识,而圣人也是真正创造道的人。中国儒家学者
之所以不敢超越孔子也无法超越孔子的原因也就在这里,他们 旨,同样,在耶稣传道的过程中,耶稣所口“述”的是上帝的意
他自己并没有过多的甚至从未发挥。不是轴心时期的穆罕 把孔子理解为原创者,为道的化身。孔子在形而上的层面上与 默德也一样。 道相混了。但这与孔子本人的意思大相径庭。 在释伽时期,印度教就已经有了,释伽是古印度宗教的集 五、结语
面对西方高度物质文明下的“精神危机”、“道德沉沦”等 大成者,但他自己也从未著书立说。他四处讲法,教尊弟子,所
讲授的是永恒的知识。他发明了“禅定”,意思是,只有在禅定 问题,思想界部分学者主张深入挖掘中国儒学的深层内涵与未 的时候你才能看见永恒的知识,而我们平时的所见所闻只不过 来意义?。孔子的一生是实实在在的“作”的一生,是实践的一 是流行的知识而已。这与苏格拉底是一致的。 生。在礼崩乐坏之时,孔子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倡礼,周游六国, 即使在老子与庄子那里,也存在相同的道理。老子日:“道 实现自己的抱负。他的大半生都是在积极的实践中度过的,即 可
使到了晚年,也以修史和修经来实现自己对文化的创新。他的 道,非常道。”庄子在文章中常常写到别人问道,他的回答是i 不知道。道是不可讲出的,但道又的确存在。庄子把这道也称 这一精神不仅成为后世儒家积极进取的主要精神资源,而且成 为“真宰”。他说,这个世界在表面看上去是无人主宰的,但是, 为中国文化中最积极的因素。相比佛道文化来说,儒更能代表 却又如此有秩序,仿佛有真宰,这秩序便是真宰的表现之一。 俗世中知识分子的形象。 他反过来又说,但真宰又在哪里呢?他
无论是中国的执政者,还是学人,都迫切希望当代中国有 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便
说,也许到一万年之后会有一个更聪明的人会解释。 一种积极的“作”的精神来激活学术、思想和社会的发展,而不
是简单的“述”。 庄子的这个预言其实正是无数科学家在回答的问题。牛 顿后半生的矛盾是很多人不解的一个难
注释:点,即他陷入神学的思 索中。地球最初是怎么动起来的?也就是世界在最初的运动 ?论语[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42(是怎么回事?如果无休止地问下去,最后只能到宗教那里寻找 ?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120( 答案,如果你不觉得这是问题,认为世界最初就是运动的,那 ??徐鲁(“述而不作”与“斐然有述作”[J](中国图书评论(1998 么,也就认定世界本来有它自己的样子,这便是“道”。科学只 年,(11):59(’是找到了道的运动的一些轨迹,但并未创造什么。所以,爱因 ??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王琦(善乎?恶乎?——论孔子人性论所蕴涵的斯坦发现了相对论,但又说,世界的本质是不可知的。到了当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3):122(,两极趋向[J]( 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先生时,他在《时间简史》中说,在未 参考文献: 来地球乃至宇宙会爆炸,谁来拯救这个世界呢?他绝望地说, [1]论语[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 也许是上帝。 [2]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
霍金的思想与老庄以及孔子都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类宗 [3]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修订版(
[4]吴定初,孔子“述而不作”新论[J](天府新论,1996,(1):45— 教。如果再逐一去看,我们就很自然地发现,述而不作的现象 48( 更多地存在于有“天启”意识的宗教那里。中轴时期的圣人们 [5]刘智明(孔子的“述而不作”思想[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 几乎都是。在天启宗教那里,神是生命的创造者,一切知识与 版)。1997,(2):52-56 (道德也是其创造的,人类只是按神的方式生活的生命。所以, [6]曹建英(浅论述而不作与述而有作的辩证统一[J](中国地方 述而不作既是非常自然的,又是非常神圣的。 志,2006。(5):2l一 22(:
[7]刘畅(思想力问题与述而不作传统[J](人文杂志,2002,(5):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神人思想交替的时代,也是一个巫 38—43( 术盛行的时代,属于类宗教时代,孔子的述而不作也应该是一
[8]高瑞春(从“述而不作”看孔子的写作观[J](曲靖师范学院学 种类宗教思想。实际上,孔子本人就是一位祭祀的官员,他有 报,2003,(1):79— 81(敬天地鬼神的思想,从某种程度上与苏格拉底有相同之处。在 [9]王毅(“述而不作”之于孔子——一个阐释学角度的解读[J]( 这种思想下,孔子便认为三皇五帝时期并非洪荒时期,而是文 孔子研究,2000,(5):15明时代。正因为如此,他才愿意接受—23(
[10]徐扬尚(“述而不作”:中西文化对话中的“错位性误“述”的使命,而否定自己 读”[J]( 盐城师专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t):19—22( “作”的精神。假如我们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述而不作就不存在 作者简介:徐兆寿(1968一),男,甘肃武威人,作家,西北师 (矛盾了。 大旅游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文学。 但中国的文化在形而上甚至宗教的层面上讨论得较少,尤
其对孔子所处的历史语境认识不清楚,从而造成中国人对述而 责任编辑:王旭东;校对:清泉 不作的理解上常常有差异的地方。如果从形而上的道的角度
万方数据
范文五:【doc】从“述而不作”看孔子的写作观
从“述而不作”看孔子的写作观 第22卷第1期
2OO3年1月
曲靖师范学院
JOURNALOFQUJINGTEACHERSCOLLEGE Vo1.22No.1
Jan.2003
从"述而不作"看孔子的写作观
高瑞春
(曲靖师范学院中文系,云南曲靖655000)
摘要:"述而不作"是孔子写作教育观的核心,这种写作教育观对当代写作教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
文从探究孔子写作教育观的内涵出发,分析了现代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写作状况,提出写作教学或者是学习写
作必须是将"读"与"写","述"与"作"紧密结合的观点.
关键词:述而不作;悟;寓"作"于"述";读书法;写作观
中图分类号:H19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879(20o3)01—0079—03 "述而不作"是孔子的名言,也是孔子的写作
观,其基本内含是以"述"寓"作",寓"作"于"述",
不是只"述"不"作",更不是轻视写作.孔子"述而
不作"写作观与他的圣人观,文化观和当时西周官
学的"修身"教育观是紧密相连的.他倡导转述圣
人的观点而结合实际加以阐发,认为文章不是
"写"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悟"出来的,这是
他"述而不作"写作教育观的思想内涵.
"述而不作"的写作观是孔子的圣人观的体
现.他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
语?宪问》)何为"有德者"?孔子认为"生而知之 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 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在这 里孔子所说的"有德者"即指"生而知之者".也就 是所谓的"圣人",只有他们才有资格"作",而"学 而知之者"至多只能"述",孔子自认为自己是"非 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论语?述而》) 故有自比商大夫彭祖之言.
孔子的文化观也体现了这一点,孟子说:"春
秋时期,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 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孟子 ?
腾文公下>)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论语? 导读>)他说:"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 人,"(<论语?雍也>)即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然而面对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孔子只有求助 先圣,采用以"述"为"作",寓"作"于"述"的方式来 发挥自己的思想,企求在转述中有所创新,以挽 救,复兴周礼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从社会历史的 角度分析,孔子的圣人观和文化观从本质上来说 是倡导历史后退,但是其"述而不作"的写作教育 思想和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写作教学实践却对后 代的写作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述",朱熹注 日:"传旧而已".<说文解字>注日:"作,起也.从 人,从乍".<增韵>日:"乍,初也."<广雅?释诂> 云:"作,始也."那么"作"就有指事物的兴起之义. 含有创造之义.孔子一生做了大量整理古籍的工 作,上文提到的孟子说孔子"作<春秋>",仅仅是 "述"的含义,即"传旧"."述而不作"就是"集群圣
之大成而折衷之",不主张进行有悖前圣经典的创 作,然而欲"传旧",便必须熟读经典,多加体悟,所 以"读"便成了"写"的一个首要条件.孔子说:"不 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并说读<诗>有四
大用途:"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 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 "兴"——体察托物言事,因物寄意,激发情感,表 达志向,培养写作所需的想象力和联想力. "观"——体悟民风民俗,提高观察力:"群"——培 养与人相处的能力,切磋学问,砥砺品行. "怨"——讥讽和针砭时弊.可见孔子认为这四种 能力或说写作的能力,可以靠读<诗>获得,在读 <诗>中悟到.从这一段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孔 子的写作教育思想的核心不是"教",而是"悟",儒 家认为文章是"悟"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练" 出来的,这也正是孔子教育思想首要之一即是"述 而不作"的原因.
西周官学"修身"的教育思想具体体现了孔子 "述而不作"的写作观.<礼记?大学>开宗明义指 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收稿日期:2002—12—19
作者简介:高瑞春(1965一),男,云南曲靖人,曲靖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从事写
作学研究.
?
80?曲靖师范学院第22卷
即"大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使人达到"至善"的境 地.孔子在谈完"述而不作"思想后,紧接着说: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小善不能改,
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孟子也说:"我知言,我 善养吾浩然之气."他们都将修德,"养浩然之气" 作为教育的目标.与孔孟一脉相承的程朱也是这 一
观点的支持者.程熙说"古之学者,修德而已, 有德则可不学而能,此必然之理也."(<新唐书?韩 愈本传>)朱熹说:"大意主乎学问以明理,则自然 发为好文章,诗亦然."(<朱子语类?论文上>)至此 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之所以"述而不作",其最根本 的就是,他们并没有把学习,把写作当作一种某取 功利的工具,而是将它作为"修身"的过程,也就是 实现孔子思想的核心——成"仁".
孔子"述而不作"的写作观,显示了他已经非 常朴素地看到人的读写行为的综合性.读写行为 不但包括主体的技巧问题,更重要的还包含思想 观念和道德修养的提高.孔子从社会大局出发, 关注写作事业,从哲学高度立论,思考写作问题, 这是我们今天应该继承的宝贵财富.
"写作"原本就与创作密不可分,是人的创新 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体现."写"是"泻"的本字, 含有"输泻,倾吐"之义.<说文解字>日:"写,置物 也."段玉裁注云:"写,凡倾吐日'写"'.<说文解 字>日:"作,起也,从人,从乍."甲骨文"作"写作 "乍".<正高通>引<增韵>日:"乍,初也."<广雅? 释沽>云:"作,始也."那么事物的起始,太初即为 "作"之本义.可见,"作"包含前所未有的创造之 义.写作原本就包括有诉说真情,开拓创造之意, 所以"写作"又称之为"创作".创新是民族进步的 灵魂,有创新性的写作才能立于世界文学之林.
将语文学习等同于语文知识的学习,甚至是寻找 "标准答案"的学习,将写作等同于寻求"标准答 案"的过程,甚至是获取保险分数的过程,从根本 上说就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忽视了写作对于提 高主体思想修养,创造能力的功能,正如刘海涛教 授所言:(汉唐以后),"知识分子的前途在于进 '仕',要想进'仕'就必须过考试关,要考好试就必 须读好书.于是,不管一个人的学识,能力,修养 如何,只要学得出应试的八股,策论,试帖诗就能 金榜题名,官运亨通.而要写出合式合体的应试 文,就要读好,背好那些八股文的典范和应试文的 程式."?刘海涛教授的论述,指出了自清末的"八 股文"以来以"写择读"的思想根源和终极结果,今 天我们也寻着这个思路在"学",在"教":考前讲 "优秀作文"——背"优秀作文"——练习"保险作 文"——考试按训练的程式作文,结果只能是千人 一
腔,千人一面,没有创造性的"新八股".孔子 "述而不作"的写作观,正如前说,倡导"修身"和 "悟",倡导提高写作主体的能力,可以说是导"作 文教学"和学生写作出"迷途"的良方. "述而不作"将"述"放在首位,倡导作者广泛 涉猎,积累写作经验,倡导厚积薄发,突出写作主 体素质的提高,正如叶圣陶先生所指出的:"?? 然而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 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 何是没有根的,没有根,就要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 阅读程度0""??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 得好,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2J古人也倡导
"读书破万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述而不 作",孔子是这样说的,同样也是这样做的,他一生 致力于古籍的整理,为历史和文化作出了贡献. 然而,只要我们粗加统计,大学中文系的新生中学 阶段除了语文课本外,中国四大古典名着全部读 过的微乎其微.
"述而不作"并不是只"述"不作,而是寓"作" 于"述".上面我们已经分析了孔子"述而不作"思 想的根源——求"仁","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 代圣人立言,企求在转述中有所创新,挽救复兴周 礼的思想根源."读"与"写","作"与"述"四者之 间原本就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是人的基本能力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学写作的过程中,技法的 获得,语言的积累都是"读"与"述"的结果,"必读 尽天下之书,尽通古今之事,然后可以放笔为文. 苟其不然,则胸中不能无障.胸中不能无障,则笔 下安能有神".【0】鲁迅先生在谈到写(狂人日记>前 的阅读准备也说"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百 来篇外国文学作品和一些医学上的知识.此外的 准备,一点也没有."(<鲁迅全集>第四卷)又说,现 在的年轻人,以为写文章只要读文学作品就行了, 而不读数学等学科,其实这是不对的.当代着名 散文家余秋雨以<文化苦旅>等散文集而名噪文 坛,从其文章本身我们可以看出,他文章中处处透 出厚重的历史感和作为一个历史学家独到的思 索,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想,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 人都会自觉的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 活,没有这种重叠,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很容易风 干和脆折."【l6J心理上是这样,写作又未尝不是这
第1期高瑞春:从"述而不作"看孔子的写作观?8l? 样,余秋雨散文的艺术魅力,除了语言文字之外, 主要还是来自于他作为历史学家对古代文化的继 承和这种继承通过散文这种文学样式的表现—— "述",是一种"读尽天下之书","通古今之事",然 后放笔为文的结果.
学术论文的写作,也必须在对前人大量成果 研究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创新,有时候"述"的过程 原本就是一种"作".学术论文的创新性选题包含 "别人未曾涉足的研究领域,填补学术上的空白", "对通说中的某些错误进行纠正","对前人理论有 重要补充发展的论题."J这三类选题,除第一种 是完全的创新——"作"外,可以说第二,三类均是 寓"作"于"述"的产物.试想如果只"作"不"述", 继承就会成为空话,而"创新","作"本身就会是空 中楼阁.我们现在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开列阅读 书目,其本意就是让学生在"述"的基础上去"作", 在继承的基础上去创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孔 子"述而不作"的写作观具有哲学的内含. 要提高写作能力,就要广泛地阅读,同时也需 要写作,"多读多写"是写好作文的常法,但是如果 读不得法,写不能进,这样的"读"和"写"是毫无意 义的."读"不在于"多",而在于"得法";"写"不在 于"多",而在于能"进"."读"首先要"想".即在 读一篇文章时,不要急于看该文章的内容,而是要 自己"想",想"假如是我写,我会怎样写","我会写 哪些内容","我会如何安排结构"等等问题.其次 才是"读".即在自己已经"想"了之后再来读文 章,看别人写了什么,怎样写的.然后是"比".即
拿自己想好的同所读的文章进行具体的比较,有 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有比较就会有鉴别,优劣 高下,一比就会见分晓.最后是"悟".在进行了 具体的"比"之后,就一定会有不少感触,有不少体 会,再深思一下,别人的文章为什么要写那些,为 什么要那样写,这样就会多多少少地"悟"出一些 作文之道来.如果能坚持这样读,并且能在自己 的写作实践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些作文之道,那么, 写作能力就能较快地提高,这种读体现为提高素 质,体现为读与写的有机结合.至于"写",我觉得 开始不必求"多",而要尽心尽力去求"好",将在别 人文章中所悟到的东西灌注到自己的文章中,写 一
篇力求能成功一篇,也就有希望有信心去成功 另一篇.这样,将"读"同自己的"想",自己的 "悟",自己的"写"结合起来,将"作"与"述"结合起 来,这就是孔子"述而不作"写作观的现实意义.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孔子 "至圣先师"的地位得以确定,经学写作思想也最 终得以确定,"述而不作"的思维范式就成为了中 国传统写作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当然,历史发 展到今天,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来谈"述而 不作",并不是要求每一个学生只读不写,或者只 是转述前人的言论,不进行创新,而是提倡在大量 阅读,深人生活的基础去写"真"的文章,有创新性 的文章.同时,注意思想修养,因为写作的过程是 一
个提高素质的过程,是一个"明明德","亲民", "止于至善"的过程,而决不单单是"求高分"的过
程,这才是"大写作","大语文"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刘海涛.现代读写说——高师写作教程[M],广州:中
山大学出版社,20OO:17.
[2]叶圣陶.阅读是写作的基础[N].文汇报,1962—04一
lO.
【3】尹相如,王建坤.写作系统学导论【M】.长春:吉林文史
出版社,l989:ll7.
[4]卢明德缟着.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M].天
津人民出版社,1996:62.
ConfuciusViewsonWritingfromHisJustQuotationNoWriting GA0Rui—ch,ll~
(Dept.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QujingTeachersCollege,Qujing655000) Abstract:JustquotationnowritingistheCOleofConfuciusviewsonwri曲
g,whichplaysanimportantand
realisticroleontemporarywriting.Thisessaysuggeststhatreadingandwriting,quotationand
writingshouldbe
closelyrelatedwhenitcomestoteachingwritingbyanalyzaingthesituationofthestudents'wr
iting.
Keywords:Justquotationnowriting;understanding;closeconnectionbetweenquotationan
dwriting;thatways
ofreading;viewsonwriting
[责任簟辑:周均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