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演化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分析
演化经济学理论知识体系分析?
刘志高1,2 尹贻梅3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7年第6期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经济学院,中国武汉
2.德国法兰克福大学 人文地理系,德国法兰克福
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中国武汉 )
[ 摘要 ] 近20多年来,演化思想在经济学领域影响越来越大,几乎渗透到经济学的每个领域。但是众多的理论问题尚不清晰,如演化经济学的主要议题是什么?它的研究起点是什么?核心理论与临近知识体系有什么联系?本文在回顾演化经济学思想史的基础上,探讨了演化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框架,并指出:行为主义企业理论是演化经济学的研究起点;产业演化研究是演化经济学家一直关注的传统研究领域;演化经济学可以为创新系统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演化主义和制度是两个相互交织并且互补的概念体系;演化经济地理学可以为演化思想的发展提供独特的贡献;共同演化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深入研究。
[ 关键词 ] 演化经济学;理论演化;共同演化;理论知识系统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3 LIU Zhi-gao1,2 YIN Yi-mei
(1. Department of Human Geography, Johann Wolfgang Goethe-University, Frankfurt am Main 60325)
(2. School of Economics, Chinese University of Geosiences (Wuhan), Wuhan 430074)
(3. School of business and administration,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430070) Abstract: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the influence of evolutionary approach on economics has more and more intensive, and has begun to renaissance in almost every field of economics. However there are yet some basic theoretical issues that have not yet been answered clearly, such as “what the main research issues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are”, “what its starting point is”, and so on. On the base of review of evolutionary thoughts in economics, the paper explore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argues that firm theory based on behaviourism is its starting point, industrial evolution is a traditional and significant research field, evolutionary economics maybe provide useful and powerful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innovation systems, 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d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re two intertwining and inter-complementary system, finally points out that 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 is the emerging field that will give special contributions and research on co-evolution is an upcoming hot topic. Key words: Evolutionary Economics, Theoretical Evolution,
Co-evolution, Theoretical Knowledge System [投稿时间]2006-07-10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青年课题(批准号2004A0017)。
[作者简介] 刘志高(1974,6—),男,湖北省荆州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学院讲师;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人文地理系博士生。研究方向:演化经济学、演化经济地理学,E-mail:liuzhigao@cug.edu.cn; 尹贻梅(1974,1—),女,黑龙江省宝泉岭人,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应用演化经济学,E-mail: yinym23@163.com。 注: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人文地理系Eike W. Schamp教授和法国巴黎第十大学经济系éric
演化经济学理论知识体系分析
1.引言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特征的主流经济学出现理论危机,以及生物学蓬勃发展,人类文化、社会演化过程与生物基因变化过程的相似性逐步受到重视。演化经济学吸收了德国历史学派、年鉴学派、老制度主义等中的有机营养,借用了现代生物学的进化隐喻,对主流经济学的“硬核”进行了革命性改造,把正统理论中处于背景状态的演化力量和机制放在了核心地位,形成了解释经济学现实的全新范式(贾根良,2004)。演化思想在经济学研究领域日益活跃起来,主要表现为:(1)专业文献的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文献和著作归到演化经济学的旗帜下。它们的作者都声称自己应用了“演化思想”、“熊彼特传统”和“新熊彼特主义或后熊彼特主义”;(2)专业学会的成立。20世纪80年代成立了两个演化经济学研究的专业学会——欧洲演化政治经济学学会和国际熊彼特学会;(3)专业期刊的发行。1991年《演化经济学杂志》创刊,一些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专业期刊也越来越关注演化经济学,包括《经济行为与组织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ur and Organization)、《经济问题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结构变化与经济动力》(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剑桥经济学杂志》(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经济杂志》(Economic Journal)等;
(4)演化主义的流行在经济学的影响越来越大。对演化主义的关注并不局限于异端学说(Hodgson,2000),一些经典的新古典经济学家也开始关注生物隐喻,如Anderson(1995)、Arroww(1995)和Hahn(1991)。
但是演化经济学的主要议题是什么?它的研究起点是什么?核心理论与临近知识体系有什么联系?这些重要的理论问题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本文试图在回顾“正统的”演化经济学思想发展历史基础上,探讨演化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框架,以廓清演化经济学与相关理论知识之间的关系。
2 演化经济学的发展简史
2.1演化经济学的萌芽时期
在经济学中,“演化”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亚当·斯密、马克思、门格尔、马歇尔等人的著作中都早有论述。如马歇尔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经济学家的目标在于经济生物学,而不是经济力学”(马歇尔,1948)。他的研究“始终是关注引起发展的种种力量,它的基调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但他由于“生物学概念比力学的概念更复杂;所以研究中又不得不重视力学上的类似性;并常使用‘平衡’这个名词,它含有静态的相似之意”。因此,很多现代演化经济学家认为,尽管马歇尔的“生物隐喻”在现代演化经济学中成为了一个很流行的词汇,但是马歇尔本人对他自己所关心的“经济学的生物隐喻”理论方面却没有什么建树。 [投稿时间]2006-07-10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青年课题(批准号2004A0017)。
[作者简介] 刘志高(1974,6—),男,湖北省荆州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学院讲师;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人文地理系博士生。研究方向:演化经济学、演化经济地理学,E-mail:liuzhigao@cug.edu.cn; 尹贻梅(1974,1—),女,黑龙江省宝泉岭人,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应用演化经济学,E-mail: yinym23@163.com。 注: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人文地理系Eike W. Schamp教授和法国巴黎第十大学经济系éric
凡勃伦,第一个将“演化经济学”作为专业词汇使用的人,并发表了著名的“为什么经济学不是演化的科学”(1919:56),他的思想不仅对制度经济学,而且对演化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凡勃伦的著作产生了普遍的影响,但是却没有特别的证据来说明凡勃伦著作与演化经济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系。一些经典的演化经济学家,如Nelson和Winter(1982)、Clark和Soete(1982)都没有参考凡勃伦的著作。即使熊彼特的《经济分析史》也仅仅四次提到凡勃伦。相反,经济学中的制度主义者却热衷于讨论凡勃伦的思想,并将其追认为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开创者。
2.2旧演化经济学时代
熊彼特是除了Hogson(1993)之外,绝大部分现代演化经济学家,如Dosi等(1988), Nelson和Winter(1982), Witt (1993) 等人都公认的利用演化思想来研究资本主义长期发展的提倡者。几乎所有的现代演化经济学家都是从熊彼特的主要著作(1934, 1939 和 1943)中获得灵感。熊彼特质疑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观点,并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中指出“领会资本主义的关键在于将资本主义看作是一个演化的过程。然而,除了马克思很久以前讨论过这些,大多数人都没有明白如此明显的事实”(Schumpeter, 1976,82)。很多迹象表明:熊彼特不仅深受马克、恩格斯思的动态观点的影响,而且吸收了马克思的企业间的竞争推动资本主义进化的重要观点。
但是熊彼特的动态演化观点和马克思的动态观点是不同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引进新的、更有效率的机器来提高生产率。同时,
度创新活力的企业家。而且,马克思的创新分析仅仅局限于现代所谓的“过程创新”,而熊彼特的创新概念是相对宽泛的,包括了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型组织等一系列元素(Schumpeter, 1934, 1943)。此外,熊彼特的动态思想是不彻底的。由于受到了当时兴起的新古典经济学,特别是瓦尔拉斯的影响,熊彼特依然是在新古典均衡框架下进行研究,只是特别关注经济系统中的质变而已。
在熊彼特之后,1950年代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演化主义在经济学领域里的声音异常微弱,占绝对优势的是追求高深数学模型的新古典主义和后期的凯恩斯主义,只有少数学者如阿尔钦(1950),彭罗斯(1952),哈耶克(1945)等,在经济学中曾使用生物类比的方法。到1960年代,研究国家贸易的实证分析中渗透了一点演化主义思想(如Posner, 1961; Hirsch, 1965; Vernon, 1966)。但是,20世纪50-70年代总体上是演化经济学的黑暗时代,基本没有一本基于演化主义的著作(Fagerberg, 2003)。
2.3现代演化经济学时代
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发展是以Nelson和Winter在1982年出版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为里程碑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代演化经济学走过了对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传统主流经济学的批判、本学科基本概念和基本范式的建立,正走向深入全面的具体研究的历史阶段,主要表现在:(1)微观、中观和宏观演化经济学概念的提出和三大理论体系的建立(Dopfer 2001, Dopfer et al 2004,2005;Potts 2000);(2)演化经济学思想在众多经济学分支,如产业创新分析(Malerba, 2002, 2005)、可持续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Buenstorf 2004, Van den Bergh and Gowdy 2001)以及经济地理学(Boschma & Lambooy,1999;Lambooy & Boschma 2001)中全面引入;(3)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某种程度的融合和交叉( Nelson 2002;Nelson and Sampat 2001; Schamp 2002; Pelikan 2003);(4)由演化机理分析转向政策理论研究(Witt,2003,Dopfe,2004)。这些发展动向表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承认,以动态演化的视角理解社会经济过程,已经成为分析和描述复杂经济现象的重要方法。
3 演化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
演化经济学将揭示经济变化的过程为使命,目前主要涉及到组织、技术和制度三个维度(图
。具体地说,就是行为主义企业理论是演化经济学的研究起点,技术变迁与产业空间演化是其研究的传统领域,演化经济学可以为创新系统理论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制度主义与演化经济学是互补、交叉的两个理论体系,演化经济地理是近来演化经济学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共同演化可能成为演化经学未来的热点议题。
3.1研究起点:行为主义企业理论
在研究方法上,演化经济学与传统新古典主义框架有着明显地区别:传统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是一个封闭系统,经济变量可以预测,而演化经济学把经济、社会、历史和文化视为开放系统(Dow, 2000)1;同时,演化经济学分析采用种群原则(population thinking),即研究把经济系统划分为不同属性的亚系统,如技术、制度和特定的产业等,这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所采取“典型代表一般经济行为者”的研究方法(typological thinking)不同;演化经济学更主张微观(个体或企业)、中观(区域或产业)和宏观(国家)研究层面的互动,在强调国家层面对微、中观的影响的同时,主张从微观层面入手研究中观和宏观问题。因此,演化经济学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他们的“企业观”是什么?是采取机械主义的企业观,把企业仅仅看作“投入—产出”的机器?还是主张行为主义的企业观?
采取企业行为理论来动态地研究经济发展问题,并将研究聚焦到企业学习过程和适应性行为与经济发展关系上来(Metcalfe,1994),是现代演化经济学的企业观基础,也是现代演化经1 Dow,S. Prospects for the progress of heterodox economics[J].Journal of the Historv of economic thought,2000,
济学研究的基本起点。采用种群原则的研究方法意味着演化经济学家主张经济系统是由不同特征或特点的企业组成的,并不存在具有典型意义的行为主体,经济行为主体具有独特性和异质性。由此可见,演化经济学家放弃了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假设,赞同西蒙的“有限行为人”假说;认为不同的行为主体在知识、资源和组织管理能力方面是存在差异的,异质性的存在和变化多样的组织惯例就是这种异质性的体现,不同的组织惯例一方面来自遗传,一部分来自变异。
演化经济学明显地支持企业行为理论,并与行为经济学、认知经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认为决策过程通常是受规则、规范和制度的约束,但是行为主体能够通过学习或搜集、模仿、消化其他企业的更好的惯例来创造新奇。这些议题必然与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相关。例如,Penrose(1959)根据Hayek (1945)的观点,认为传统经济学将企业看作物质资源、人、无形资源和能力的组合体,并认为企业竞争力主要是由资源和人对经验知识的利用方法所决定的。在演化模型中,企业被视为“生产知识的载体” (Nelson and Winter 1982, p. 175),过去的经验性知识会被储存、记忆并应用到日常惯例中,这就保证了企业能够在有限理性的条件下,应对未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由此可见,组织惯例的差异是企业独特性的基础。因此,研究的种群组织惯例如何变化,新异如何产生是演化经济学考察的重点。
3.2传统的研究领域:产业演化研究
和新古典经济学不同,演化经济学关注经济过程动态,即关注经济过程的变化及原因,而不是最终结果。继纳尔逊和温特开创性的工作之后,越来越多的文献开始关注演化动力的模型和经验研究。其中较突出的有弗里曼等试图建立更一般的技术、增长和国际贸易动力理论(Freeman 1988; Dosi 等 1988)。演化经济学家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探索长期经济增长和技术变化问题。其基本假设与熊彼特的创新思想保持一致,即认为创新是经济变化的驱动力,创新被认为是经济绩效长期差异背后的主要因素,新技术的引入和扩散是经济增长背后的驱动力。
毫无疑问,产业层面是演化经济学的主要经验研究领域之一。纳尔逊和温特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追踪了他们的模型所描述的经济的演化过程。Silverberg 和 Verspagen (1994)提出了演化空间中技术扩散和溢出效应模型(Silverberg & Verspagen 1994)。他们认为企业学习能力的差异以及学习和创新的过程,决定了新技术什么时候被采纳和企业采纳后的具体效果。最近出现了很多文献在演化经济学视角下讨论了新兴产业的形成和企业的衍生机制。其中卡耐基-梅隆大学的Steven Klepper教授的工作最为突出。他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企业衍生的演化分析框架,认为企业衍生不仅是产业形成的过程,也是产业本地化的过程,这一机制是一个自增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惯例、知识和能力由母公司扩散或转移到子公司。Winter 等人(2000)最近的创新型进入者的产业动态模型表明,只有创新型企业进入产业,才能提高当前的技术知识状态。
但是,这些研究并不系统。Boschma和Wenting弥补了这个不足,以英国1895-1968年间汽车产业演化为例,描述并解释了产业演化过程(Boschma & Wenting 2005)。他们认为,衍生机制、聚集经济、有经验的进入者、本地竞争、城市经济等影响了新产业在初期发展阶段的区位,但是这些不同的机制有不同的影响。同时,在实证研究中,他们考虑了相关产业对产业演化的影响,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的研究具有共同演化研究色彩。
3.3两个互补的视角:创新系统和演化思想
创新系统理论,主要包括Lundvall和Freeman的国家创新系统、Cooke的区域创新系统、Carlsson的技术创新系统和Malerba的产业创新系统。虽然这些概念对创新系统的关注点不同,但他们有着几个共同点:一是关注经济动力,尤其是创新过程,即在一定的环境中创新的产生和扩散问题。创新系统理论将分析的视角由古典经济学的资源分配转向了创新的产生和扩散,由决策制定转向了学习;二是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即制度经济学是他们的直接理论基础,创新产生和扩散的制度和文化环境得到重视。
最近出现了演化经济学和创新系统研究互相融合的明显态势。越来越多的演化经济学家开
始关注创新系统研究(Nelson 1993),演化经济学概念也被引入创新系统,乃至写进国际组织的政策,如1996年的欧盟委员会的《创新绿皮书》。另一方面,创新系统领域的学者也吸收了演化思想,如Cooke(1998)和Lundvall(1995)。这两个领域之所以进行着富有成果的对话,出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演化经济学强调变化和对新环境的适应,但它忽视正式的制度。而创新系统的研究更关注政策制定和环境,但是这种结构主义的分析难以揭示经济变迁的本质。因此,两者可以相互借鉴,从而能够将动态分析和正式制度融合起来分析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第二,他们都认为主流的经济学不能很好地解释近来经济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和各国在国际竞争所表现的差异(Lundvall 2002, p. 214; Nelson 1995),这成为二者对话的基础;第三,如弗里曼(1982)所说,演化理论是研究技术变化的重要理论(Freeman & Soete 1997 p.31),它为研究创新系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理论框架。演化理论强调历史条件下经济过程的动态,并且认为,新奇(创新)是经济系统变革中最基本的要素。很明显,创新系统研究是为了提供政府创新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框架,因此它更关注正式的制度,如法律和鼓励性政策等等,而演化经济学将制度视为影响能力和发展路径的组织惯例。可见,演化经济学的动态观点与创新系统学派的结构主义分析是两个互补的视角。
3.4演化和制度:两个相互交织的概念
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关系似乎比较复杂。在英语世界里,尤其是美国,很多学者将演化经济学等同于制度主义。而法国和德国的学者却认为,尽管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在进行着密切的对话,但他们是截然不同的理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分歧,主要原因是:尽管两个学派有不同的理论分支和理论框架,但是两大学派的学者都不得不从马歇尔、凡勃伦,甚至康芒斯等经济学的文献中寻求启示。这意味着制度主义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有共同的先驱;再者,两个阵营有着类似的前提假设,如有限理性、不确定性等,同时还有共同的研究兴趣,如经济绩效的决定因素、各国经济绩效差异;最后,制度主义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内部的分歧使得这两个阵营的关系更加复杂化。
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最近出现了明显的融合倾向:一方面,当前制度主义经济学领域最知名的学者逐渐接受了演化的思想,并将其用来研究制度如何形成和发生变化(Hodgson,1988;1993;Langlois,1989;North 1990);另一方面,一些杰出的“演化主义者”虽然对制度有着不同的定义,但也越来越认识到有必要将经济制度引入到演化理论中来(Nelson 2002; Pelikan 2003)。
尽管两个阵营在研究领域上存在着交叉,如都研究制度的演化,相互联合有利于对创新系统等具体应用性问题进行探讨,但这不意味着二者在理论上没有界线。事实上,尽管两个研究学派存在一些互动,但各自都保留着显著的独立性和特殊性(Brousseau 1999)。这是由其各自的理论导向决定的。制度经济学关注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的设定,而现代演化经济理论更关心技术发展过程,并解释经济变化的普遍原因、过程和结果。简言之,制度主义和演化经济学都反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但制度主义经济学,无论新制度主义还是老制度主义,仍然属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阵营,而演化经济学是全新的研究框架,是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替代,至少可以说是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补充。
3.5 演化经济地理学:一个活跃的应用领域
与传统经济学一样,演化经济学形成后长期一段时间里也忽视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地理维度,只有创新系统对地理空间有所涉及(如图1)。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地理学界开始关注演化经济学,并应用到新产业区理论、新产业空间、产业集群理论和空间创新理论分析上,尝试系统地将演化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联系起来(Rigby & Essletzbichler 1997; Boschma & Lambooy 1999; Essletzbichler & Rigby, 2005; Boschma & Frenken 2006)。在经济地理学领域形成了演化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热潮(Boschma 2005;Schamp 2000, 2002)。同时,演化经济学家也开始利用演化思想研究经济空间问题(Arthur 1987, 1990; Swann & Prevezer 1996; Antonelli
2000; Canie¨ls 2000; Breschi & Lissoni, 2001; McKelvey 2004; Brenner 2004; Werker & Athreye 2004)。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地理是创新的重要维度,经济地理学家可以对演化理论做出重要贡献。演化经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空间或地理问题的科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经济行为主体在时空条件下的演化路径。认为,经济行为所在的环境和组织结构影响其演化路径和绩效,但是这些不是决定性因素。演化经济学主要致力于对人类行为、组织结构和周围环境的互动,以及不同组织空间的共同演化。因此,演化经济地理为我们理解区域差异的本质提供了平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制定区域发展政策。
目前,国际演化经济学领域出现了几个值得注意的现象:(1)研究领域由制造业产业空间演化研究,扩展到服务业的产业空间演化研究(Weterings 2004)、城市增长的复杂性分析(Ioannides and Overman 2004)、区域竞争力(Boschma 2004)区域差异(Boschma & Weterings 2005)的演化分析等。(2)分析中广泛地利用了经济地理学的相关最新研究成果,如关系经济地理学 (Bathelt & Gertler 2005;Bathelt 2005;Bathelt 2003)和制度经济地理学(Schamp 2000,2002;Hayter2004)。(3)创新系统研究与演化经济地理学研究相互交叉(Nelson 1993; Cooke,Roper & Wylie 2003; Cooke 2005),并在演化思想的指导下,对创新政策进行反思(Fuchs & Shapira 2005)。(4)继2003年10月荷兰乌特列支大学经济地理系召开的“经济的空间演化:走向演化经济地理”的国际研讨会,2005年4月在该系又召开了第四届应用演化经济学大会。2006年4月剑桥大学地理系和荷兰乌特列支大学经济地理系联合组织了一次“欧洲演化经济地理学研讨会”,会议在剑桥大学召开。大会的主要议题是,讨论演化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分析演化经济地理学和演化经济学、演化经济地理学和其他经济地理学之间的关系;对技术和产业的空间演化、网络与经济演化、产业集群、城市与区域发展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可见,目前国际演化经济地理学已进入到理论整理与综合阶段。
3.6共同演化:未来的热点议题
十多年前,“共同演化”概念引起了不同领域学者的兴趣。组织学的学者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他们根据多样化、选择和变化的持续性,强调组织与环境共同演化现象(March 1994; Koza and Lewin 1998; Lewin, et al. 1999; Rosenkopf and Tushman (1994)。最近,演化经济学家,如Nelson (1994)、Coriat等 (1997)、 Murmann(2003),强调有必要建立共同演化模型,以便更好地理解经济变化动力。著名的演化经济学组织——国际熊彼特学会的2004熊彼特奖就是授予以研究企业、技术和国家制度的共同演化著称的Johann Peter Murmann。在他的获奖著作《知识和竞争优势:企业、技术和国家制度的共同演化》里,尝试性地将产业、技术和制度动态地连接起来分
当且仅当两个演化中的种群能够对对方的生存能力产生重大影响时,二者才是共同演化的” (Murmann 203 p.210),当然他也指出了,共同演化可以应用到广义的多个事物的共同演化上。
在共同演化理论文献中,技术与国家层面或产业层面的制度之间的共同演化关系是最耀眼的。其中,Freeman(1982)对公共制度和技术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较早的探讨。这些研究帮助我们理解技术变化的速度、路径和特征,因为经济增长是由产业、技术和支撑性制度共同演化所决定的(Nelson 1994; Tucker 1999)。Sotarauta和Srinivas(2005)最近通过对芬兰、印度和美国的不同区域案例研究,为全面理解区域发展过程提供了一个共同演化框架 (Sotarauta et al 2005)。新兴产业和制度之间的共同演化关系,除了Murmann(2003)的专著讨论了德国合成印染产业在十世纪后半叶的崛起之外,Consoli(2005)最近发表了其研究成果,从演化视角详细阐述了英国零售金融服务业从1980年代至1990年代之间的结构变化过程。但是,如Volberda和Lewin (2003 p.2128)所说,大多数以“共同演化“为标题的文献实际上不是真正的共同演化研究。因此,Sotarauta等人(2005)提出了共同演化的标准。
4、结束语
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演化思想在经济学中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并逐渐渗透到儿乎所有的经济学领域,但是演化经济学在欧美国家并未获得经济学土国的卞导权,它依然是非卞流经济学,并目处于非核心地位。从全球经济学整体格局看,尤其是在英语世界的经济学界,演化思想难以在短期内动摇新占典经济学的垄断地位。马歇尔经济学体系的全面建立,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获得霸卞地位以后,经济学中的“异端”思想很难在经济学中找到生存的空间。虽然20世纪70年代西蒙、诺斯这两个非新占典经济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这也仅仅是新占典经济学霸权下的一块怪异的“修饰布”。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演化经济学在非英语国家也不能取得卞流地位,演化经济学思想在德、法、荷和意等欧盟成员国正日益取得卞流地位。同时,有学者认为,由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目中国经济学界并没有形成“一元化统一”的格局,因此,中国将成为演化经济学研究的中心。
本文认为,演化经济学除了可能在一些非英语国家获得卞流地位以外,还可能在与经济学密切相关的经济地理学领域获得卞流地位。经济地理学家,包括关心创新空间问题的区域科学和创新学派学者,己经开始关注并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引入演化思想,而目在技术与经济尤其是产业空间演化研究等领域获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国际经济地理学界广泛关注演化卞义的同时,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既有问题等特殊背景,以及我国经济地理学家的马克思卞义经济学修养、演化经济学的兴起、活跃的创新研究与集群研究等因素,必将促进演化经济地理学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成为世界演化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中心,为整个演化经济学做出独特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9. 贾根良.演化经济学:经济学革命的策源地[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刘志高,尹贻梅.演化经济地理学评价[J].经济学动态.2005(12):91-94. Boschma, R. and Frenken K.(2006). Why is economic geography not an evolutionary science? Towards an 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1 -30. Dopfer K. & Foster J.& Potts, J. (2004). Micro-meso-macro.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J], 14(3): 263-279. Dopfer, K. (eds.),(2005) .The evolutionary foundations of economics: the evolutionary foundations of economic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ssletzbichler, J.and Rigby, D. L. (2005). Competition, variety and the geography of technology evolution[M].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 96(1): 48–62. Freeman, C. (1995).The 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Economics, 19 (1):5-24. Hodgson G.M..(1999).Evolution and institutions: on 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d the evolution of economics[M]. Cheltenham, UK and Northhampton, MA: Edward Elgar. Klaes. M., (2004). Evolutionary economics: in defence of?vagueness[J]. Journal of Economic Methodology 11(3): 359–376 .
10. Murmann,JP.(2003)..Knowledge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 coevolution of firms, technology, and national institutions[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 Press.
11. Nelson, RR. (2002).Bringing institutions into evolutionary growth theory[J],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12,: 17- 28.
12. Nelson, RR. (1994). The co-evolution of technology,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supporting institutions[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3, 47-64.
13. Pelikan, Pavel (2003). Bringing institutions into 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other view with links to changes in physical and social technologies[J].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13(3): 237-258.
14. Potts, J. (2001) The new evolutionary microeconomics: complexity, competence and adaptive behaviour[M].
Cheltenham, UK: Edward Elgar.
15. Rigby, D.L. and J. Essletzbichler (1997). Evolution, process variety and regional trajectorie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US manufacturing[J]. Economic Geography 73: 269-284.
16. Schamp E W, (2000). Vernetzte Produktion: Industriegeographie aus institutioneller Perspektive [Networked
production: industrial geography from 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M].Darmstadt.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
17. Schamp E W, (2002), Evolution und Institution als Grundlagen einer dynamischen Wirtschaftsgeographie: Die
Bedeutung von externen Skalenertr?gen für geographische Konzentration (Evolution and institution as a basis for a dynamic economic geography: the meaning of ex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 for 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 [J]. Geographische Zeitschrift 90:40 – 51.
18. Volberda H W and Lewin AY. 2003. Guest editors' introduction – Coevolutionary dynamics within and between
firms: From evolution to co-evolution[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40( 8):2111-2136.
作者介绍:
姓名: 刘志高(1974,6—),男,湖北省荆州人,
目前所在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区域经济研究所,讲师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经济与社会地理研究所,博士生
通讯地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
邮政编码:430074 电子信箱:liuzhigao@cug.edu.cn
姓名: 尹贻梅(1974,1—),女,黑龙江省宝泉岭人,博士,
目前所在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通讯地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系(南湖校区)尹贻梅
邮政编码:430070 电子信箱:yinym23@163.com
由于第一作者现在德国做研究,所以如有需要,请您与第二作者尹贻梅女士联系.
联系请按照下面方式:
尹贻梅 027-63905257 yinym23@163.com
范文二:演化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分析_刘志高
第 29卷第 6期 外国经济与管理 V o l 129No 16
2007年 6月 Fo reign Eco no mics &M anagement Jun. 2007
演化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分析
刘志高 1, 尹贻梅 2
(11中国地质大学 经济学院 , 湖北 武汉 430074; 2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 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 :本文在回顾了演化经济学思想史的基础上 , 探讨了演化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框架 , 并认 为行为主义企业理论是演化经济学的研究起点 ; 产业演化研究是演化经济学家一直关注的传统研究领
域 ; 演化经济学可以为创新系统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 演化主义和制度是两个相互交织并且互补的概念
体系 ; 演化经济地理学可为演化思想的发展做出独特的贡献 ; 而共同演化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
关键词 :演化经济学 ; 理论演化 ; 共同演化 ; 理论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 :F27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O 4950(2007) 06O 0001O 06
一 、 引 言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 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特征的主流经济学出现了理论危机 ; 而生物学却获得了蓬 勃的发展 , 人类文化、 社会演化过程与生物基因变化过程的相似性逐步受到重视。演化经济学吸收了德国
历史学派、 年鉴学派、 旧制度学派等理论的营养成分 , 借用了现代生物学的进化隐喻 , 对主流经济学的 /硬
核 0进行了革命性改造 , 把正统理论中处于背景状态的演化力量和机制放到了核心地位 , 形成了解释经济
现实的全新范式。演化思想在经济学研究领域的表现日益活跃 , 主要特征是 :(1) 专业文献大量涌现。越
来越多的文献和著作被归入演化经济学的旗下。它们的作者都声称自己运用了 /演化思想 0, 继承了 /熊
彼特传统 0和 /新熊彼特主义或后熊彼特主义 0。 (2) 专业学会相继成立。两个研究演化经济学的专业学
会 ) ) ) 欧洲演化政治经济学学会和国际熊彼特学会 ) ) ) 于 20世纪 80年代相继成立。 (3) 专业期刊问
世。 1991年 《 演化经济学杂志 》 创刊。此外 , 一些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专业期刊也越来越关注演化经济
学。 (4) 演化主义对经济学的影响越来越大。对演化主义的关注并不局限于 /异端学说 0, 一些经典的新
古典经济学家也开始关注生物隐喻 , 如 H ahn(1991) 、 Anderso n(1995) 和 Arrow w (1995) 。
但是 , 演化经济学的主要议题、 研究起点以及核心理论与相邻知识体系的关系等重要理论问题还一 直没有得到解决。本文试图在回顾 /正统的 0演化经济学思想发展史的基础上 , 探讨演化经济学的理论
知识体系框架 , 以廓清演化经济学与相关理论知识之间的关系。
二 、 演化经济学的发展简史
11演化经济学的萌芽时期。在经济学中 , /演化 0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斯密、 马克思、 门格尔和
收稿日期 :2007O 03O 24
基金项目 :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湖北产业集群的治理与升级 研究 》 (编号 :07046) , 中国地质 大学 (武 汉 ) 资源 环境经济研 究中心开
放基金青年课题 《 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策略研究 》 (编号 :2004A0017) 和 优秀青年教师资 助计划项目 《 西 方演化经济 地理学剖
析与借鉴 》 (编号 :CUGQNW0703)
作者简介 :刘志高 (1974-) , 男 , 中国地质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人文地理系博士研究生 ;
尹贻梅 (1974-) , 女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 , 博士 。
演化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分析 1
马歇尔等学者都对 /演化 0进行过论述。如马歇尔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 , /经济学家的目标在于经济生 物学 , 而不是经济力学 0。 [1]它的研究 /始终关注引起发展的种种力量 , 它的基调是动态的 , 而不是静态 的 0。但是 , 由于 /生物学概念比力学的概念更加复杂 , 因此 , 生物学研究又不得不重视与力学的类似性 , 并经常使用 -平衡 . 这个名词 , 它含有静态相似之意 0。因此 , 很多现代演化经济学家认为 , 尽管马歇尔的 /生物隐喻 0在现代演化经济学中成为了一个很流行的词语 , 但是 , 马歇尔本人在他自己所关心的 /经济 学的生物隐喻 0理论上并没有什么建树。
凡勃伦是第一个将 /演化经济学 0作为专业术语使用的经济学家 , 他还发表过著名的 《 经济学为什么 不是演化科学 ? 》 的论文 (1919:56) 。凡勃伦的思想不仅对制度经济学 , 而且对演化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尽管凡勃伦的著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但却没有特别的证据说明凡勃伦著作与演化经济学之间 存在显著的关系。一些经典的演化经济学家 , 如 Nelson 、 Winter 、 Clar k 和 So ete, 都没有参考凡勃伦的 著作 , 即使熊彼特的 《 经济分析史 》 也仅仅四次提到凡勃伦。相反 , 经济学中的制度主义者却热衷于讨论 凡勃伦的思想 , 并将其追认为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开创者。
21旧演化经济学时代。熊彼特是绝大多数现代演化经济学家所公认的主张运用演化思想来研究 资本主义长期发展的倡导者 , 几乎所有的现代演化经济学家都是从熊彼特的主要著作中受到启发的。 熊彼特质疑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观 , 并在 《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与民主 》 中指出 /领会资本主义的关键在 于将资本主义看作是一个演化的过程。然而 , 除了马克思很久以前讨论过这些问题以外 , 大多数人都没 有明白如此明显的事实 0(Schum peter, 1946:82) 。很多迹象表明 , 熊彼特不仅深受马克思和恩格斯动 态观的影响 , 而且吸收了马克思的企业间竞争推动资本主义进化的重要观点。
但是 , 熊彼特的动态演化观和马克思的动态观是不同的。在 《 资本论 》 中 ,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企业 保持竞争优势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引进新的、 更有效率的机器来提高生产率。同时 , 马克思提出了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问题 , 认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演化的根本动力 , 阶级斗争 是这对矛盾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在熊彼特的演化模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具有高度创新活力的企业家。 而且 , 马克思的创新分析仅仅局限于现代所谓的 /过程创新 0, 而熊彼特的创新概念相对比较宽泛 , 包括 新技术、 新产品和新型组织等一系列元素 (Schumpeter, 1934, 1943) 。此外 , 熊彼特的动态思想是不彻 底的。由于受当时兴起的新古典经济学 , 特别是瓦尔拉斯的影响 , 熊彼特依然是在新古典均衡框架下进 行研究 , 只是特别关注经济系统中的质变而已。
在熊彼特之后 20世纪 50年代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 演化主义在经济学领域里的声音异常微弱 , 占绝对优势的是追求高深数学模型的新古典主义和后凯恩斯主义 , 只有少数学者如阿尔钦 (1950) 、 彭罗 斯 (1952) 和哈耶克 (1954) 等 , 在经济学中曾使用过生物类比的方法。 60年代 , 在研究国家贸易的实证 分析中也渗透了一 些演化主义思 想 (如 Posner, 1961:323~341; H irsch, 1965:92~107; Vernon, 1966:190~207) 。但是 , 50~70年代总体上是演化经济学的黑暗时期 , 基本上没有一本基于演化主义 的著作问世 (Fag erberg, 2003:125~159) 。
31现代演化经济学时代。现代演化经济学发源于美国 , 主要以 Richard Nelson 和 Sy dney W inter 为代表。他们于 1982年出版的 《 经济变迁演化理论 》 被视为现代演化经济学发展的里程碑。 [2]新古典经 济学在美国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 美国演化经济学家从来没有能够动撼它的主流地位。而欧洲的 /异端 0经济学却十分活跃 , 这种经济学的多元化格局为演化经济学在欧洲的流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 , 可 以说 , 演化经济学研究发端于美国 , 而兴盛于欧洲。由 Chris Freeman 主持的苏塞克斯大学科技政策研 究所 (SPRU ) 是在欧洲创立的第一个演化经济学研究中心。目前 , 演化经济学在欧洲形成了以英国、 德 国和荷兰为主 , 各国学者普遍参与的兴盛局面。近年来 , 亚洲学者也开始积极关注演化经济学 , 尤其是 日本学者在制度演化研究方面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我国学者一方面在积极引介西方演化经济学 范式 , 另一方面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也提出了一些适合本国文化制度背景的演化经济学研究框架。
2外国经济与管理 (第 29卷第 6期 )
演化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分析 3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 现代演化经济学经历了批判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传统主流经济学以及 构建本学科基本概念和基本范式的阶段 , 现正在走向进行深入全面研究的新阶段 , 这主要表现为 :(1) 微 观、 中观和宏观演化经济学概念的提出和三大理论体系的建立 (Dopfer, 2001; Dopfer 等 , 2004, 2005) ;
(2) 演化经济学思想被全面引入到众多经济学分支 , 如产业创新分析 (M alerba, 2002, 2005) 、 可持续发 展、 能源和环境问题 (Van den Berg h, 2001; Buenstorf, 2004) 以及经济地理学 (Bo schm a, 1999; Lambooy 等 , 2001) ; (3) 演化 经济学 和制 度 经济 学在 一定 程度 上的 融 合和 交叉 (Nelso n, 2001等 , Pelikan, 2003) ; (4) 由演化机理分析转向政策理论研究 (Dopfer, 2004) 。这些发展动向表明 , 越来越多的经济学 家开始承认 , 从动态演化的视角理解社会经济过程 , 已经成为分析和描述复杂经济现象的重要方法。
三 、 演化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
演化经济学以揭示经济变化过程为己任 , 目前主要涉及组织、 技术和制度三个维度 (参见图 1) , 以 及主流经济学一直忽视的空间地理维度。具体地说 , 行为主义企业理论是演化经济学的研究起点 , 技术 变迁与产业空间演化是其研究的传统领域 , 演化经济学可以为深入发展创新系统理论提供理论支撑 ; 制 度主义与演化经济学是两个互补、 交叉的理论体系 ; 演化经济地理学近来已成为演化经济学一个活跃的 研究领域 ;
共同演化有可能成为演化经学未来的研究热点。
图 1 演化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
11研究起点 ) ) ) 行为主义企业 理
论。在研究方法上 , 演化经济学与传统
新古典经济 学存在明 显的区 别。传 统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视经济为封闭系统 ,
认为经济变量可以预测 ; 而演化经济学
把经济、 社会、 历史和 文化看 作是开 放
的系统。 [3]同时 , 演化经济学分析运用种
群思想 (populatio n thinking) , 即把经济
系 统划 分为 不同 属性 的 亚系 统 , 如 技
术、 制度和特定 的产业等 , 这 与新古 典
经济学家采取 /典型代表一般经济行为
主体 0的研究方法不同。演化经济学更
强调微 观 (个体或企业 ) 、 中观 (区域 或 产业 ) 和宏观 (国家 ) 研究层面的互动 , 在强调国家层面对微观和中观层面的影响之同时 , 主张从微观层 面入手研究中观和宏观问题。因此 , 演化经济学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 就是企业观问题 , 即是采取机械 主义的企业观 , 把企业仅仅看作 /投入 ) 产出 0的机器 , 还是主张行为主义的企业观。
采取企业行为理论来动态地研究经济发展问题 , 并聚焦于企业学习过程和适应性行为与经济发展 之间的关系 [4], 是现代演化经济学的企业观基础 , 也是现代演化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起点。采用种群思想 的研究方法反映了演化经济学家主张 /经济系统是由不同特征或特点的企业组成的 , 并不存在具有典型 意义的行为主体 , 经济行为主体具有独特性和异质性 0的观点。由此可见 , 演化经济学家放弃了完全理 性的 /经济人 0假设 , 赞同西蒙的 /有限理性行为人 0假说 ; 认为不同的行为主体在知识、 资源和组织管理 能力方面是存在差异的 , 变化多样的组织惯例就是这种异质性的体现。不同的组织惯例部分来自于遗 传 , 而部分又来自于变异。
演化经济学明显支持企业行为理论 , 与行为经济学、 认知经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 并认为决策过程通 常受规则、 规范和制度的约束 , 但是行为主体可通过学习或搜集、 模仿、 消化其他企业更好的惯例来创造新 异性。这些议题必然与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相关。例如 , Penrose(1959) 认为 , 传统经济学将企业看作物质、
人力、 无形资源和能力的组合体 , 并认为企业竞争力主要取决于资源和人利用经验知识的方法。在演化模 型中 , 企业被视为 /生产知识的载体 0, 过去的经验性知识会被储存、 记忆并应用到日常惯例中 , 这就保证了 企业能够在有限理性的条件下 , 应对未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由此可见 , 组织惯例差异是企业独特性的 基础。因此 , 种群组织惯例如何变化和新异性如何产生 , 是演化经济学考察的重点。
21传统的研究领域 ) ) ) 产业演化。与新古典经济学不同 , 演化经济学关注动态的经济过程 , 即关注 经济过程变化及其原因 , 而不是最终结果。继 Nelson 和 Winter 开创性的研究之后 ,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 关注演化动力模型和经验研究。其中贡献比较突出的学者是 Freeman, 他试图创建更具一般性的技术、 增 长和国际贸易动力理论 (Freeman, 1988:330~348) 。演化经济学家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探讨长期经济增 长和技术变化问题。其基本假设与熊彼特的创新思想完全一致 , 即认为创新是经济变化的驱动力 , 创新被 认为是导致经济绩效长期差异的主要因素 , 而新技术的引入和扩散是驱使经济增长的动力。
毫无疑问 , 产业层面是演化经济学的主要经验研究领域之一。 Nelson 和 Winter 运用计算机仿真 技术追踪分析了他们的模型所描述的经济演化过程。 Silverberg 和 Ver spag en (1994) 提出了演化空间 中的技术扩散和溢出效应模型。 [5]他们认为 , 企业的学习能力差异以及学习和创新过程决定企业采用新 技术的时间和效果。最近 , 很多学者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讨论了新兴产业的形成和企业的衍生机制问 题。其中 , 美国卡耐基 -梅隆大学 Steven Klepper 教授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6]他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 出了企业衍生的演化分析框架 , 认为企业衍生不仅会导致产业形成过程 , 而且还会引发产业本地化过 程 , 它是一个惯例、 知识和能力由母公司扩散或转移到子公司的自增强过程。 Winter 等人 (2000:255~ 293) 构建的创新型进入者产业动态模型表明 , 只有创新型企业进入产业 , 才能改善产业当前的技术知识 状态。
不过 , 这些研究并不系统。 Bo schm a 和 Wenting 弥补了它们的不足。他们以英国 1895~1968年 汽车产业演化为例 , 描述并解释了产业演化过程 (2005) 。他们认为 , 衍生机制、 聚集经济、 有经验的进入 者、 本地竞争、 城市经济等因素会影响新产业初期发展阶段的区位 , 但是这些不同的因素有不同的影响 方式。同时 , 在实证研究中 , 他们考察了相关产业对产业演化的影响。因此 , 从某种程度上讲 , 他们的研 究具有共同演化的色彩。
31两个互动的研究领域 ) ) ) 创新系统理论和演化经济学。创新系统理论主要包括 Lundvall 和 Freeman 的国家创新系统、 Coo ke 的区域创新系统、 Carlsson 的技术创新系统和 M aler ba 的产业创新系 统。虽然这些理论对创新系统的关注点不同 , 但它们具有以下两个共同点 :一是都关注经济动力 , 尤其 是创新过程的动力 , 即在一定环境下创新的产生和扩散问题。创新系统理论将分析的视角从古典经济 学的资源分配转向了创新的产生和扩散 , 由决策制定转向了学习 ; 二是理论基础相同 , 即制度经济学是 它们直接的理论基础 , 重视创新产生和扩散的制度和文化环境。
最近 , 演化经济学明显呈现出与创新系统研究互相融合的态势。越来越多的演化经济学家开始关 注创新系统研究 , [7]演化经济学概念也被引入了创新系统 , 乃至写进了国际组织的政策性文献 , 如欧盟 委员会的 《 1996年创新绿皮书 》 。此外 , 研究创新系 统的学者也开 始吸收演化思 想 , 如 Cooke (1998: 1563~1584) 。这两个领域之所以能够进行富有成效的对话 , 是因为 :首先 , 演化经济学强调变化和对新 环境的适应 , 但却忽视了正式的制度 ; 而创新系统研究更关注政策制定和环境 , 但是 , 这种结构主义的分 析难以揭示经济变迁的本质。因此 , 两者可以相互借鉴 , 从而将动态分析和正式制度研究融合在一起 , 用于探讨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其次 , 它们都认为主流经济学不能很好地解释近来经济领域发生的重 大变化和各国的国际竞争力差异。因此 , 这就成了两者对话的基础。最后 , 正如 Freem an 等人 (1997: 31) 所说的那样 , 演化理论是研究技术变化的重要理论 , 它为研究创新系统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框架。演 化理论强调历史条件下的经济过程动态性 , 并且认为新异 (创新 ) 性是导致经济系统变革的最基本要素。 创新系统研究旨在为政府提供制定和执行创新政策的框架 , 因此它更关注正式的制度 , 如法律和鼓励性
4外国经济与管理 (第 29卷第 6期 )
政策等 ; 而演化经济学将制度视为影响能力和发展路径的组织惯例。可见 , 演化经济学的动态观与创新
系统学派的结构主义分析两者可以互补。
41两大相互融合的概念 ) ) ) 演化主义和制度主义。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关系似乎比较复 杂。在英语世界里 , 尤其是在美国 , 很多学者将演化经济学等同于制度经济学。而法国和德国的学者却
认为 , 尽管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在进行亲密对话 , 但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出现这种分歧的
主要原因是 :首先 , 尽管两个学派有不同的理论分支和理论框架 , 但是它们的学者都不得不从马歇尔、 凡
勃伦甚至康芒斯等人的经济学著作中寻找灵感。这意味着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具有共同的先驱。 其次 , 两个学派的假设相似 , 如有限理性、 不确定性等 , 同时还有共同的研究兴趣 , 如经济绩效的决定因
素、 各国经济绩效差异的影响因素等。最后 , 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之间的分歧使得它们之间的关系
更加复杂化。
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最近出现了明显的融合趋势。一方面 , 当前最知名的制度经济学家逐渐 开始接受演化思想 , 并将它用于研究制度形成和变化机理 ; [8~10]另一方面 , 一些杰出的演化经济学者虽
然提出了不同的制度定义 , 但也越来越认识到将经济制度引入演化理论的必要性。 [11, 12]
演化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两者之间在研究领域上存在交叉 , 如都研究制度演化 , 相互联合有利于对 创新系统等具体应用性问题的探讨 , 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在理论上没有分野。事实上 , 尽管这两个经济
学派之间存在互动 , 但各自都保留着显著的独立性和特殊性 (Brousseau, 1999) 。这是由其各自的理论
取向所决定的。制度经济学关注对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设定 , 而现代演化经济理论更关心技术发展
过程 , 并试图解释经济变化的一般性原因、 过程和结果。简而言之 , 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都反对新
古典经济学 , 但制度经济学 , 无论新制度学派还是旧制度学派 , 仍然属于新古典经济学范畴 , 而演化经济
学是一个全新的经济学分支 , 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替代 , 至少可以说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补充。
51一个活跃的应用领域 ) ) ) 演化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学一样 , 演化经济学在形成后的很长一 段时间里也忽视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地理维度 (参见图 1) 。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 国际经济地理学界开始
关注演化经济学 , 并将它应用于新产业区、 新产业空间、 产业集群和空间创新理论分析 , 试图对演化经济
学与经济地理学进行系统整合 (Rig by 等 , 1997; Bo schm a 等 , 1999; Essletzbichler 等 2005; Boschma
等 , 2006) 。经济地理学界掀起了研究演化经济地理学的热潮 (Scham p, 2002; Bo schm a , 2005) 。同时 ,
演化经济学家也开始运用演化思想来研究经济空间问题 (Antonelli, 2000; Canie ls, 2000; Breschi 等 ,
2001; M cKelvey, 2004; Brenner, 2004; Werker 等 , 2004) 。
需要强调的是 , 由于地理是创新的重要维度 , 经济地理学家能够为演化理论做出重要的贡献。演化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空间或地理问题的科学 ,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经济行为主体在时空条件
下的演化路径。演化经济地理学认为 , 发生经济行为的环境和组织结构会影响其演化路径和绩效 , 但不
是决定性因素。演化经济学主要致力于研究人类行为、 组织结构和周围环境的互动性 , 以及不同组织空
间的共同演化。因此 , 演化经济地理学为我们理解区域差异的本质提供了平台 ,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制
定区域发展政策。 [13]
目前 , 国际演化经济学领域出现了以下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 :(1) 研究领域由制造业的产业空间演 化研究扩展到了服务业的产业空间演化研究 (Weter ing s, 2004) 、 城市增长复杂性分析 (Ioannides 等 ,
2004) 、 区域竞争力 (Boschma, 2004) 和区域差异 (Bo schm a 等 , 2005) 的演化分析等。 (2) 广泛运用经济 地理学的最新 研究 成 果 , 如 关系 经 济地 理学 (Bathelt, 2005; Bathelt 等 , 2005) 和制 度经 济 地理 学 (Schamp, 2000; H ayter, 2004) 。 (3) 创新系统研究 与演化经 济地理学 研究相互 交叉 (Nelso n, 1993;
Co oke 等 , 2003; Cooke, 2005) , 并在演化思想的指导下 , 对创新政策进行反思 (Fuchs 等 , 2005) 。 (4)
继 2003年 10月荷兰乌特列支大学经济地理系召开了 /经济的空间演化 :走向演化经济地理 0国际研讨
会之后 , 2005年 4月该系又召开了第四届应用演化经济学大会。 2006年 4月 , 剑桥大学地理系和荷兰
演化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分析 5
乌特列支大学经济地理系联袂在剑桥大学组织了一次欧洲演化经济地理学研讨会。大会的主要议题是 讨论演化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畴以及演化经济地理学和演化经济学、 演化经济地理学和其他经济地理 学之间的关系 , 对技术和产业的空间演化、 网络与经济演化、 产业集群、 城市与区域发展等问题进行理论 分析与实证研究。可见 , 目前国际演化经济地理学已进入理论整合阶段。
61未来的热点议题 ) ) ) 共同演化。十多年前 , /共同演化 0概念引起了不同领域学者的兴趣 , 而组 织学学者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他们根据多样化、 选择和变化的持续性强调组织与环境共同演化的现象 (March, 1994; Koza 和 Lew in, 1998; Lew in 等 , 1999) 。 Nelso n (1994) 强调了建立共同演化模型以 更好地理解经济变化动力的必要性。 [14]著名的演化经济学组织 ) ) ) 国际熊彼特学会将 2004年度的熊 彼特奖颁给了以研究企业、 技术和国家制度共同演化著称的 Johann Peter Murmann 。他在其获奖著作 《 知识与竞争优势 :企业、 技术和国家制度的共同演化 》 中 , 探索性地对产业、 技术和制度进行了动态整合 分析 , 并给出了共同演化的严格定义 :当且仅当两个演化种群能够对对方的生存能力产生重大影响时 , 两者才是共同演化的。 [15]当然 , 他也提出了共同演化可应用于广义多事物共同演化的观点。
在共同演化理论文献中 , 关于技术与国家层面或产业层面制度之间共同演化关系的文献最令人瞩 目。其中 , Freeman 等 (1997) 率先对公共制度和技术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 [16]这些研究有 助于我们理解技术变化的速度、 路径和特征 , 因为经济增长是由产业、 技术和支撑性制度共同演化所决 定的。 [17]Sotarauta 等人提出了共同演化的标准 , 并通过对芬兰、 印度和美国的不同区域案例研究 , 为全 面理解区域发展过程提供了共同演化框架等。关于新兴产业和制度之间的共同演化关系 , 除了 M ur -m ann(2003) 的专著讨论了德国合成印染产业在 10世纪后半叶崛起的原因之外 , Consoli(2005) 最近发 表了他的研究成果 , 从演化视角详细阐述了英国零售金融服务业从 20世纪 80年代到 90年代之间的结 构变化过程。 [18]但是 , 正如 Vo lberda 和 Lew in (2003:2128) 所说的那样 , 大多数以 /共同演化 0为标题的 文献实际上并不是真正在研究共同演化问题。
四 、 结束语
进入 21世纪以来 , 虽然演化思想在经济学中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 并逐渐渗透到几乎所有的经济学 领域 , 但是演化经济学在欧美国家并未获得经济学王国的主导权 , 它依然是非主流经济学 , 并且处于非 核心地位。从全球经济学整体格局看 , 尤其是在英语世界的经济学界 , 演化思想难以在短期内动摇新古 典经济学的垄断地位。马歇尔经济学体系的全面建立 , 尤其是在 20世纪 70年代获得霸主地位以后 , 经 济学中的 /异端 0思想很难在经济学中找到生存的空间。虽然 20世纪 70年代西蒙、 诺斯这两个非新古 典经济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 但这也仅仅是新古典经济学霸权下的一块怪异的 /修饰布 0。不过 , 这并不意味着演化经济学在非英语国家也不能取得主流地位 , 演化经济学思想在德、 法、 荷和意等欧盟 成员国正日益取得主流地位。同时 , 有学者认为 , 由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 , 且中国经济学界并没有形成 /一元化统一 0的格局 , 因此 , 中国将成为演化经济学研究的中心。
本文认为 , 演化经济学除了可能在一些非英语国家获得主流地位以外 , 还可能在与经济学密切相关 的经济地理学领域获得主流地位。经济地理学家 , 包括关心创新空间问题的区域科学和创新学派学者 , 已经开始关注并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引入演化思想 , 而且在技术与经济尤其是产业空间演化研究等领域 获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国际经济地理学界广泛关注演化主义的同时 ,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既有问题等 特殊背景 , 以及我国经济地理学家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修养、 演化经济学的兴起、 活跃的创新研究与集 群研究等因素 , 必将促进演化经济地理学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在不久的将来 , 我国将成为世界演化经 济地理学研究的中心 , 为整个演化经济学做出独特的贡献。
(下转第 13页 )
6外国经济与管理 (第 29卷第 6期 )
Bus ines s, 1988, 68:30-361
[8]Regev, H aim 1T he Griliches O Regev longitudinal panel of Israeli manufactu ring firm s:1955-1999[D]1M im eo, 20061
[9]Oulten, N 1T he ABI respondents database:A new res ou rce for in du strial economics res earch[J ]1Economic Trends, 1997, 528:46-
571
[10]Olley, G S, an d A Pakes 1The dynamics of productivity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industry[J]1Econom etrica, 1996, 64
(6) :1263-12971
[11]Levinsohn, James, and Amil Petrin 1Estimating production fun ctions using inpu ts to control for unobs ervables[J]1Review of Eco -
nomic S tu dies, 2003, 70:317-3411
[12]Ackerb erg, Daniel, C Lanier Ben kard, Steven Berry, an d A Pakes 1Econometric tools for analyzing market outcomes[D]1M imeo,
20061
[13]Levinsohn, James, an d Amil Petrin 1W hen indus try b ecom e more productive, d o firms ? In vestigating productivity dynamics [R]1
NBER W orking Paper, W6893, 19991
[14]Van Bies ebroeck, J 1Productivity dynam ics with technology choice:An application to automobile assembly[J ]1Review of Economic
S tu dies, 2003, 70:167-1981
[15]Agh ion , P, R Blundell, R Griffith, P H ow itt, an d S Prantl 1T he effect of entry on in cumb ent inn ovation and productivity [R]1
NBER W orking Paper, W12027, 20061(责任编辑 :谷 化 )
(上接第 6页 )
参考文献 :
[1]M ars hall, A 1T he principles of econ omics[M ]18th ed 1London:M acmillan, 19491
[2]Nelson, R R, and W inter, S G 1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 om ic chan ge[M ]1Cambridg e, M ass 1:H arvard Un iversity Press,
19821
[3]Dow, S 1Prospects for the progress of h eterod ox economics[J]1Jou rnal of the H istory of E conomic T hough t, 2000, 22(2) :157-
1701
[4]M etcalfe, J S 1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d technology policy[J]1Economic J ournal, 1994, 104(4) :931-9441
[5]S ilverb erg, G, an d Ver spagen, B 1Collective learn ing, inn ovation and grow th in a boundedly rational, evolutionary w orld[J]1Journ al
of E volution ary Economics, 1994, 4(3) :207-2261
[6]Klepper, S 1T he capabilities of new firm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US automobile in dustry [J ]1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02, 11(4) :645-6661
[7]Nelson, R 1Nation al sys tems of inn ovation:A com parative study[M ]1Ox ford:Ox ford University Pr ess , 19931
[8]H odgson, G 1E conomics and evolution:Bringing life back into economics[M ]1Camb ridge:Polity Press, 19931
[9]Langlois , R 1W hat w as w rong w ith the old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w hat is still w rong w ith th e n ew ) ? [J]1Review of Political E -
con om y, 1989, 1(3) :272-3001
[10]North, D 1Ins titutions , in stitu tion al ch ange, and econ om ic performance[M ]1Cam 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1
[11]Nelson, R R 1Bringin g ins titu tion s in to evolu tionary grow th theory[J]1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 conomics , 2002, 12(1) :17-281
[12]Pelikan, P 1Bringin g institutions into evolution ary econ om ics:Anoth er view w ith links to changes in physical an d social techn ologies
[J ]1J ou rnal of E volu tion ary Economics, 2003, 13(3) :237-2581
[13]刘志高 , 尹贻梅 1演化经济地理学评价 [J]1经济学动态 , 2005, (12) :91-941
[14]Nels on , R R 1T he co O evolution of technology, industrial stru cture, and supporting institutions[J]1Indu 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1994, 3(1) :47-641
[15]M u rmann, J P 1Knowledge and competitive advan tage:Th e coevolution of firms, techn ology, and national institutions [M ]1New
York:Cambridge Un iversity Pres s, 2003,
[16]Freeman, C, and L S oete 1T he economics of in du strial in novation[M ]1Cam bridge, M ass 1:M IT Press, 19971
[17]T uck er, Jonathan C 1An analysis of industry support for the NS F . s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s[D]1Dissertation, George M ason
U nivers ity, Fairfax, VA, 20031
[18]Cons oli, D 1The dyn amics of tech nological change in UK retail banking services:An evolution ary perspective[J]1Research Policy,
2005, 34:461-4801(责任编辑 :谷 化 )
企业生产率动态研究前沿探析 1 3
范文三:[生活]演化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分析
,演化经济学理论知识体系分析
1,23 刘志高 尹贻梅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7年第6期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经济学院,中国武汉
2.德国法兰克福大学 人文地理系,德国法兰克福
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中国武汉 )
[ 摘要 ] 近20多年来~演化思想在经济学领域影响越来越大~几乎渗透到经济学的每个
领域。但是众多的理论问题尚不清晰~如演化经济学的主要议题是什么,它的研究起点是什么,
核心理论与临近知识体系有什么联系,本文在回顾演化经济学思想史的基础上~探讨了演化经
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框架~并指出:行为主义企业理论是演化经济学的研究起点,产业演化研
究是演化经济学家一直关注的传统研究领域,演化经济学可以为创新系统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演化主义和制度是两个相互交织并且互补的概念体系,演化经济地理学可以为演化思想的发展
提供独特的贡献,共同演化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深入研究。
关键词 ] 演化经济学,理论演化,共同演化,理论知识系统 [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1,2 3 LIU Zhi-gaoYIN Yi-mei
(1. Department of Human Geography, Johann Wolfgang Goethe-University, Frankfurt am Main 60325)
(2. School of Economics, Chinese University of Geosiences (Wuhan), Wuhan 430074)
(3. School of business and administration,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430070)
Abstract: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the influence of evolutionary approach on economics has more and more intensive, and has begun to renaissance in almost every field of economics. However there are yet some basic theoretical issues that have not yet been answered clearly, such as “what the main research issues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are”,
“what its starting point is”, and so on. On the base of review of evolutionary thoughts in economics, the paper explore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argues that firm theory based on behaviourism is its starting point, industrial evolution is a traditional and significant research field, evolutionary economics maybe provide useful and powerful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innovation systems, 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d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re two intertwining and inter-complementary system, finally points out that 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 is the emerging field that will give special contributions and research on co-evolution is an upcoming hot topic.
Key words: Evolutionary Economics, Theoretical Evolution,
Co-evolution, Theoretical Knowledge System
,演化经济学理论知识体系分析 1.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特征的主流经济学出现理论危机,以及生物学蓬勃发展,人类文化、社会演化过程与生物基因变化过程的相似性逐步受到重视。演化经济学吸收了德国历史学派、年鉴学派、老制度主义等中的有机营养,借用了现代生物学的进化隐喻,对主流经济学的“硬核”进行了革命性改造,把正统理论中处于背景状态的演化力量和机制放在了核心地位,形成了解释经济学现实的全新范式(贾根良,2004)。演化思想在经济学研究领域日益活跃起来,主要表现为:(1)专业文献的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文献和著作归到演化经济学的旗帜下。它们的作者都声称自己应用了“演化思想”、“熊彼特传统”和“新熊彼特主义或后熊彼特主义”;(2)专业学会的成立。20世纪80年代成立了两个演化经济学研究的专业学会——欧洲演化政治经济学学会和国际熊彼特学会;(3)专业期刊的发行。1991年《演化经济学杂志》创刊,一些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专业期刊也越来越关注演化经济学,包括《经济行为与组织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ur and Organization)、《经济问题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结构变化与经济动力》(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剑桥经济学杂志》(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经济杂志》(Economic Journal)等;(4)演化主义的流行在经济学的影响越来越大。对演化主义的关注并不局限于异端学说(Hodgson,2000),一些经典的新古典经济学家也开始关注生物隐喻,如Anderson(1995)、Arroww(1995)和Hahn(1991)。
但是演化经济学的主要议题是什么,它的研究起点是什么,核心理论与临近知识体系有什么联系,这些重要的理论问题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本文试图在回顾“正统的”演化经济学思想发展历史基础上,探讨演化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框架,以廓清演化经济学与相关理论知识之间的关系。
2 演化经济学的发展简史
2.1演化经济学的萌芽时期
在经济学中,“演化”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亚当?斯密、马克思、门格尔、马歇尔等人的著作中都早有论述。如马歇尔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经济学家的目标在于经济生物学,而不是经济力学”(马歇尔,1948)。他的研究“始终是关注引起发展的种种力量,它的基调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但他由于“生物学概念比力学的概念更复杂;所以研究中又不得不重视力学上的类似性;并常使用‘平衡’这个名词,它含有静态的相似之意”。因此,很多现代演化经济学家认为,尽管马歇尔的“生物隐喻”在现代演化经济学中成为了一个很流行的词汇,但是马歇尔本人对他自己所关心的“经济学的生物隐喻”理论方面却没有什么建树。
凡勃伦,第一个将“演化经济学”作为专业词汇使用的人,并发表了著名的“为什么经济学不是演化的科学”(1919:56),他的思想不仅对制度经济学,而且对演化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凡勃伦的著作产生了普遍的影响,但是却没有特别的证据来说明凡勃伦著作与演化经济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系。一些经典的演化经济学家,如Nelson和Winter(1982)、Clark和Soete(1982)都没有参考凡勃伦的著作。即使熊彼特的《经济分析史》也仅仅四次提到凡勃伦。
相反,经济学中的制度主义者却热衷于讨论凡勃伦的思想,并将其追认为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开创者。
2.2旧演化经济学时代
熊彼特是除了Hogson(1993)之外,绝大部分现代演化经济学家,如Dosi等(1988), Nelson和Winter(1982), Witt (1993) 等人都公认的利用演化思想来研究资本主义长期发展的提倡者。几乎所有的现代演化经济学家都是从熊彼特的主要著作(1934, 1939 和 1943)中获得灵感。熊彼特质疑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观点,并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中指出“领会资本主义的关键在于将资本主义看作是一个演化的过程。然而,除了马克思很久以前讨论过这些,大多数人都没有明白如此明显的事实”(Schumpeter, 1976,82)。很多迹象表明:熊彼特不仅深受马克、恩格斯思的动态观点的影响,而且吸收了马克思的企业间的竞争推动资本主义进化的重要观点。
但是熊彼特的动态演化观点和马克思的动态观点是不同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引进新的、更有效率的机器来提高生产率。同时,马克思提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认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演化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这对矛盾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在熊彼特的演化模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的具有高度创新活力的企业家。而且,马克思的创新分析仅仅局限于现代所谓的“过程创新”,而熊彼特的创新概念是相对宽泛的,包括了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型组织等一系列元素(Schumpeter, 1934,
1943)。此外,熊彼特的动态思想是不彻底的。由于受到了当时兴起的新古典经济学,特别是瓦尔拉斯的影响,熊彼特依然是在新古典均衡框架下进行研究,只是特别关注经济系统中的质变而已。
在熊彼特之后,1950年代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演化主义在经济学领域里的声音异常微弱,占绝对优势的是追求高深数学模型的新古典主义和后期的凯恩斯主义,只有少数学者如阿尔钦,1950,~彭罗斯,1952,~哈耶克,1945,等~在经济学中曾使用生物类比的方法。到1960年代,研究国家贸易的实证分析中渗透了一点演化主义思想(如Posner, 1961; Hirsch, 1965;
Vernon, 1966)。但是,20世纪50-70年代总体上是演化经济学的黑暗时代,基本没有一本基于演化主义的著作(Fagerberg, 2003)。
2.3现代演化经济学时代
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发展是以Nelson和Winter在1982年出版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为里程碑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代演化经济学走过了对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传统主流经济学的批判、本学科基本概念和基本范式的建立,正走向深入全面的具体研究的历史阶段,主要表现在:(1)微观、中观和宏观演化经济学概念的提出和三大理论体系的建立(Dopfer 2001, Dopfer
et al 2004,2005;Potts 2000);(2)演化经济学思想在众多经济学分支,如产业创新分析(Malerba, 2002, 2005)、可持续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Buenstorf 2004, Van den Bergh and Gowdy 2001)以及经济地理学(Boschma & Lambooy,1999;Lambooy & Boschma 2001)中全面引入;(3)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某种程度的融合和交叉( Nelson 2002;Nelson and Sampat 2001; Schamp 2002; Pelikan 2003);(4)由演化机理分析转向政策理论研究(Witt,2003,Dopfe,2004)。这些发展动向表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承认,以动态演化的视角理解社会经济过程,已经成为分析和描述复杂经济现象的重要方法。
3 演化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
演化经济学将揭示经济变化的过程为使命,目前主要涉及到组织、技术和制度三个维度(图1),及其主流经济学一直忽视的空间地理维度。具体地说,就是行为主义企业理论是演化经济学的研究起点,技术变迁与产业空间演化是其研究的传统领域,演化经济学可以为创新系统理
论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制度主义与演化经济学是互补、交叉的两个理论体系,演化经济地理是近来演化经济学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共同演化可能成为演化经学未来的热点议题。
演化经济学与国家/区域 创新学派的交叉地带。涉
及到国家/区域创新系统 研究,主要理论贡献者来 自创新系统学派。
传统演化经济学的
研究内容。主要讨论 技术、组织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熊 氏到纳尔逊等人;同 时由于在微观讨论中涉及到企业技术 技术 学习能力,所以与动制度 态企业能力有关。 经济结构、 绩效变化
组织
除了老制度主义者凡勃伦是 公认的演化主义外,还涉及另 演化经济学研究的前提,即外一个方面:传统的演化经济演化经济学研究的组织是什学的研究忽视了制度。有研究 么样的组织。这与行为主义表明演化主义者开始与制度经济学、西蒙的“有限行为 主义呈现部分融合趋势。 人”假说有关系。
图1 演化经济学知识体系
3.1研究起点:行为主义企业理论
在研究方法上,演化经济学与传统新古典主义框架有着明显地区别:传统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是一个封闭系统,经济变量可以预测,而演化经济学把经济、社会、历史和文化视为开放系
1统(Dow, 2000);同时,演化经济学分析采用种群原则(population thinking),即研究把经济系统划分为不同属性的亚系统,如技术、制度和特定的产业等,这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所采取“典型代表一般经济行为者”的研究方法(typological thinking)不同;演化经济学更主张微观,个体或企业,、中观,区域或产业,和宏观,国家,研究层面的互动~在强调国家层面对微、中观的影响的同时~主张从微观层面入手研究中观和宏观问题。因此,演化经济学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他们的“企业观”是什么,是采取机械主义的企业观,把企业仅仅看作“投入—产出”的机器,还是主张行为主义的企业观,
采取企业行为理论来动态地研究经济发展问题,并将研究聚焦到企业学习过程和适应性行为与经济发展关系上来(Metcalfe,1994),是现代演化经济学的企业观基础,也是现代演化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起点。采用种群原则的研究方法意味着演化经济学家主张经济系统是由不同特征或特点的企业组成的,并不存在具有典型意义的行为主体,经济行为主体具有独特性和异质性。由此可见,演化经济学家放弃了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假设,赞同西蒙的“有限行为人”假说;认为不同的行为主体在知识、资源和组织管理能力方面是存在差异的,异质性的存在和
1 Dow,S. Prospects for the progress of heterodox economics[J].Journal of the Historv of economic thought,2000,
22( 2),157-170.
变化多样的组织惯例就是这种异质性的体现,不同的组织惯例一方面来自遗传,一部分来自变异。
演化经济学明显地支持企业行为理论~并与行为经济学、认知经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认为决策过程通常是受规则、规范和制度的约束,但是行为主体能够通过学习或搜集、模仿、消化其他企业的更好的惯例来创造新奇。这些议题必然与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相关。例如,Penrose(1959)根据Hayek (1945)的观点,认为传统经济学将企业看作物质资源、人、无形资源和能力的组合体,并认为企业竞争力主要是由资源和人对经验知识的利用方法所决定的。在演化模型中,企业被视为“生产知识的载体” (Nelson and Winter 1982, p. 175),过去的经验性知识会被储存、记忆并应用到日常惯例中,这就保证了企业能够在有限理性的条件下,应对未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由此可见,组织惯例的差异是企业独特性的基础。因此,研究的种群组织惯例如何变化,新异如何产生是演化经济学考察的重点。 3.2传统的研究领域:产业演化研究
和新古典经济学不同,演化经济学关注经济过程动态,即关注经济过程的变化及原因,而不是最终结果。继纳尔逊和温特开创性的工作之后,越来越多的文献开始关注演化动力的模型和经验研究。其中较突出的有弗里曼等试图建立更一般的技术、增长和国际贸易动力理论(Freeman 1988; Dosi 等 1988)。演化经济学家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探索长期经济增长和技术变化问题。其基本假设与熊彼特的创新思想保持一致~即认为创新是经济变化的驱动力~创新被认为是经济绩效长期差异背后的主要因素~新技术的引入和扩散是经济增长背后的驱动力。
毫无疑问,产业层面是演化经济学的主要经验研究领域之一。纳尔逊和温特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追踪了他们的模型所描述的经济的演化过程。Silverberg 和 Verspagen (1994)提出了演化空间中技术扩散和溢出效应模型(Silverberg & Verspagen 1994)。他们认为企业学习能力的差异以及学习和创新的过程,决定了新技术什么时候被采纳和企业采纳后的具体效果。最近出现了很多文献在演化经济学视角下讨论了新兴产业的形成和企业的衍生机制。其中卡耐基-梅隆大学的Steven Klepper教授的工作最为突出。他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企业衍生的演化分析框架,认为企业衍生不仅是产业形成的过程,也是产业本地化的过程,这一机制是一个自增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惯例、知识和能力由母公司扩散或转移到子公司。Winter 等人(2000)最近的创新型进入者的产业动态模型表明,只有创新型企业进入产业,才能提高当前的技术知识状态。
但是,这些研究并不系统。Boschma和Wenting弥补了这个不足,以英国1895-1968年间汽车产业演化为例,描述并解释了产业演化过程(Boschma & Wenting 2005)。他们认为,衍生机制、聚集经济、有经验的进入者、本地竞争、城市经济等影响了新产业在初期发展阶段的区位,但是这些不同的机制有不同的影响。同时,在实证研究中,他们考虑了相关产业对产业演化的影响,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的研究具有共同演化研究色彩。 3.3两个互补的视角:创新系统和演化思想
创新系统理论,主要包括Lundvall和Freeman的国家创新系统、Cooke的区域创新系统、Carlsson的技术创新系统和Malerba的产业创新系统。虽然这些概念对创新系统的关注点不同,但他们有着几个共同点:一是关注经济动力,尤其是创新过程,即在一定的环境中创新的产生和扩散问题。创新系统理论将分析的视角由古典经济学的资源分配转向了创新的产生和扩散,由决策制定转向了学习;二是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即制度经济学是他们的直接理论基础,创新产生和扩散的制度和文化环境得到重视。
最近出现了演化经济学和创新系统研究互相融合的明显态势。越来越多的演化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创新系统研究(Nelson 1993),演化经济学概念也被引入创新系统,乃至写进国际组织的政策,如1996年的欧盟委员会的《创新绿皮书》。另一方面,创新系统领域的学者也吸收了
演化思想,如Cooke(1998)和Lundvall(1995)。这两个领域之所以进行着富有成果的对话,出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演化经济学强调变化和对新环境的适应,但它忽视正式的制度。而创新系统的研究更关注政策制定和环境,但是这种结构主义的分析难以揭示经济变迁的本质。因此,两者可以相互借鉴,从而能够将动态分析和正式制度融合起来分析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第二,他们都认为主流的经济学不能很好地解释近来经济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和各国在国际竞争所表现的差异(Lundvall 2002, p. 214; Nelson 1995),这成为二者对话的基础;第三,如弗里曼(1982)所说,演化理论是研究技术变化的重要理论(Freeman & Soete 1997 p.31),它为研究创新系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理论框架。演化理论强调历史条件下经济过程的动态,并且认为,新奇(创新)是经济系统变革中最基本的要素。很明显,创新系统研究是为了提供政府创新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框架,因此它更关注正式的制度,如法律和鼓励性政策等等,而演化经济学将制度视为影响能力和发展路径的组织惯例。可见,演化经济学的动态观点与创新系统学派的结构主义分析是两个互补的视角。
3.4演化和制度:两个相互交织的概念
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关系似乎比较复杂。在英语世界里,尤其是美国,很多学者将演化经济学等同于制度主义。而法国和德国的学者却认为,尽管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在进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分歧,主要原因是:尽管两个行着密切的对话,但他们是截然不同的理论。
学派有不同的理论分支和理论框架,但是两大学派的学者都不得不从马歇尔、凡勃伦,甚至康芒斯等经济学的文献中寻求启示。这意味着制度主义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有共同的先驱;再者,两个阵营有着类似的前提假设,如有限理性、不确定性等,同时还有共同的研究兴趣,如经济绩效的决定因素、各国经济绩效差异;最后,制度主义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内部的分歧使得这两个阵营的关系更加复杂化。
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最近出现了明显的融合倾向:一方面,当前制度主义经济学领域最知名的学者逐渐接受了演化的思想,并将其用来研究制度如何形成和发生变化(Hodgson,1988;1993;Langlois,1989;North 1990);另一方面,一些杰出的“演化主义者”虽然对制度有着不同的定义,但也越来越认识到有必要将经济制度引入到演化理论中来(Nelson 2002;
Pelikan2003)。
尽管两个阵营在研究领域上存在着交叉,如都研究制度的演化,相互联合有利于对创新系统等具体应用性问题进行探讨,但这不意味着二者在理论上没有界线。事实上,尽管两个研究学派存在一些互动,但各自都保留着显著的独立性和特殊性(Brousseau 1999)。这是由其各自的理论导向决定的。制度经济学关注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的设定,而现代演化经济理论更关心
。简言之,制度主义和演化经济学都技术发展过程,并解释经济变化的普遍原因、过程和结果
反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但制度主义经济学,无论新制度主义还是老制度主义,仍然属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阵营,而演化经济学是全新的研究框架,是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替代,至少可以说是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补充。
3.5 演化经济地理学:一个活跃的应用领域
与传统经济学一样,演化经济学形成后长期一段时间里也忽视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地理维度,只有创新系统对地理空间有所涉及(如图1)。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地理学界开始关注演化经济学,并应用到新产业区理论、新产业空间、产业集群理论和空间创新理论分析上,尝试系统地将演化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联系起来(Rigby & Essletzbichler 1997; Boschma &
Lambooy 1999; Essletzbichler & Rigby, 2005; Boschma & Frenken 2006)。在经济地理学领域形成了演化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热潮(Boschma 2005;Schamp 2000, 2002)。同时,演化经济学家也开始利用演化思想研究经济空间问题(Arthur 1987, 1990; Swann & Prevezer 1996; Antonelli
2000; Canie?ls 2000; Breschi & Lissoni, 2001; McKelvey 2004; Brenner 2004; Werker & Athreye
2004)。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地理是创新的重要维度,经济地理学家可以对演化理论做出重要贡献。演化经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空间或地理问题的科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经济行为主体在时空条件下的演化路径。认为,经济行为所在的环境和组织结构影响其演化路径和绩效,但是这些不是决定性因素。演化经济学主要致力于对人类行为、组织结构和周围环境的互动,以及不同组织空间的共同演化。因此,演化经济地理为我们理解区域差异的本质提供了平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制定区域发展政策。
目前,国际演化经济学领域出现了几个值得注意的现象:(1)研究领域由制造业产业空间演化研究,扩展到服务业的产业空间演化研究(Weterings 2004)、城市增长的复杂性分析(Ioannides and Overman 2004)、区域竞争力(Boschma 2004)区域差异(Boschma & Weterings
2005)的演化分析等。(2)分析中广泛地利用了经济地理学的相关最新研究成果,如关系经济地理学 (Bathelt & Gertler 2005;Bathelt 2005;Bathelt 2003)和制度经济地理学(Schamp 2000,2002;Hayter2004)。(3)创新系统研究与演化经济地理学研究相互交叉(Nelson 1993; Cooke,Roper & Wylie 2003; Cooke 2005),并在演化思想的指导下,对创新政策进行反思(Fuchs & Shapira 2005)。(4)继2003年10月荷兰乌特列支大学经济地理系召开的“经济的空间演化:走向演化经济地理”的国际研讨会,2005年4月在该系又召开了第四届应用演化经济学大会。2006年4月剑桥大学地理系和荷兰乌特列支大学经济地理系联合组织了一次“欧洲演化经济地理学研讨会”,会议在剑桥大学召开。大会的主要议题是,讨论演化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分析演化经济地理学和演化经济学、演化经济地理学和其他经济地理学之间的关系;对技术和产业的空间演化、网络与经济演化、产业集群、城市与区域发展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可见,目前国际演化经济地理学已进入到理论整理与综合阶段。
3.6共同演化:未来的热点议题
十多年前,“共同演化”概念引起了不同领域学者的兴趣。组织学的学者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他们根据多样化、选择和变化的持续性,强调组织与环境共同演化现象(March 1994; Koza and
Lewin 1998; Lewin, et al. 1999; Rosenkopf and Tushman (1994)。最近,演化经济学家,如Nelson (1994)、Coriat等 (1997)、 Murmann(2003),强调有必要建立共同演化模型,以便更好地理解经济变化动力。著名的演化经济学组织——国际熊彼特学会的2004熊彼特奖就是授予以研究企业、技术和国家制度的共同演化著称的Johann Peter Murmann。在他的获奖著作《知识和竞争优势:企业、技术和国家制度的共同演化》里,尝试性地将产业、技术和制度动态地连接起来分析,并给出了共同演化的严格的定义:“当且仅当两个演化中的种群能够对对方的生存能力产生重大影响时~二者才是共同演化的” (Murmann 203 p.210),当然他也指出了,共同演化可以
应用到广义的多个事物的共同演化上。
在共同演化理论文献中,技术与国家层面或产业层面的制度之间的共同演化关系是最耀眼的。其中,Freeman(1982)对公共制度和技术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较早的探讨。这些研究帮助我们理解技术变化的速度、路径和特征,因为经济增长是由产业、技术和支撑性制度共同演化所决定的(Nelson 1994; Tucker 1999)。Sotarauta和Srinivas(2005)最近通过对芬兰、印度和美国的不同区域案例研究,为全面理解区域发展过程提供了一个共同演化框架 (Sotarauta et al
2005)。新兴产业和制度之间的共同演化关系,除了Murmann(2003)的专著讨论了德国合成印染产业在十世纪后半叶的崛起之外,Consoli(2005)最近发表了其研究成果,从演化视角详细阐述了英国零售金融服务业从1980年代至1990年代之间的结构变化过程。但是,如Volberda和Lewin (2003 p.2128)所说,大多数以“共同演化“为标题的文献实际上不是真正的共同演化研究。因此,Sotarauta等人(2005)提出了共同演化的标准。
4、结束语
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演化思想在经济学中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并逐渐渗透到儿乎所有的
经济学领域,但是演化经济学在欧美国家并未获得经济学土国的卞导权,它依然是非卞流经济
学,并目处于非核心地位。从全球经济学整体格局看,尤其是在英语世界的经济学界,演化思
想难以在短期内动摇新占典经济学的垄断地位。马歇尔经济学体系的全面建立,尤其是在20世
纪70年代获得霸卞地位以后,经济学中的“异端”思想很难在经济学中找到生存的空间。虽然
20世纪70年代西蒙、诺斯这两个非新占典经济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这也仅仅是新占
典经济学霸权下的一块怪异的“修饰布”。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演化经济学在非英语国家也不
能取得卞流地位,演化经济学思想在德、法、荷和意等欧盟成员国正日益取得卞流地位。同时,
有学者认为,由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目中国经济学界并没有形成“一元化统一”的格局,因
此,中国将成为演化经济学研究的中心。
本文认为,演化经济学除了可能在一些非英语国家获得卞流地位以外,还可能在与经济学
密切相关的经济地理学领域获得卞流地位。经济地理学家,包括关心创新空间问题的区域科学
和创新学派学者,己经开始关注并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引入演化思想,而目在技术与经济尤其是
产业空间演化研究等领域获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国际经济地理学界广泛关注演化卞义的同时,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既有问题等特殊背景,以及我国经济地理学家的马克思卞义经济学修养、
演化经济学的兴起、活跃的创新研究与集群研究等因素,必将促进演化经济地理学在我国的传
播和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成为世界演化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中心,为整个演化经济学做
出独特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贾根良.演化经济学:经济学革命的策源地[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2. 刘志高,尹贻梅.演化经济地理学评价[J].经济学动态.2005(12):91-94.
3. Boschma, R. and Frenken K.(2006). Why is economic geography not an evolutionary science? Towards an
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1 -30.
4. Dopfer K. & Foster J.& Potts, J. (2004). Micro-meso-macro.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J], 14(3):
263-279.
5. Dopfer, K. (eds.),(2005) .The evolutionary foundations of economics: the evolutionary foundations of
economic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 Essletzbichler, J.and Rigby, D. L. (2005). Competition, variety and the geography of technology evolution[M].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 96(1): 48–62.
7. Freeman, C. (1995).The 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Economics, 19
(1):5-24.
8. Hodgson G.M..(1999).Evolution and institutions: on 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d the evolution of economics[M].
Cheltenham, UK and Northhampton, MA: Edward Elgar.
9. Klaes. M., (2004). Evolutionary economics: in defence of?vagueness[J]. Journal of Economic Methodology
11(3): 359–376 .
10. Murmann,JP.(2003)..Knowledge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 coevolution of firms, technology, and national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 Press.institutions[
11. Nelson, RR. (2002).Bringing institutions into evolutionary growth theory[J],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12,: 17- 28.
12. Nelson, RR. (1994). The co-evolution of technology,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supporting institutions[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3, 47-64.
13. Pelikan, Pavel (2003). Bringing institutions into 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other view with links to changes in
physical and social technologies[J].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13(3): 237-258.
14. Potts, J. (2001) The new evolutionary microeconomics: complexity, competence and adaptive behaviour[M].
Cheltenham, UK: Edward Elgar.
15. Rigby, D.L. and J. Essletzbichler (1997). Evolution, process variety and regional trajectorie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US manufacturing[J]. Economic Geography 73: 269-284.
16. Schamp E W, (2000). Vernetzte Produktion: Industriegeographie aus institutioneller Perspektive [Networked
production: industrial geography from 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M].Darmstadt.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
17. Schamp E W, (2002), Evolution und Institution als Grundlagen einer dynamischen Wirtschaftsgeographie: Die
Bedeutung von externen Skalenertr?gen für geographische Konzentration (Evolution and institution as a basis for
a dynamic economic geography: the meaning of ex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 for 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 [J].
Geographische Zeitschrift 90:40 – 51.
18. Volberda H W and Lewin AY. 2003. Guest editors' introduction – Coevolutionary dynamics within and between
firms: From evolution to co-evolution[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40( 8):2111-2136.
作者介绍:
姓名: 刘志高,1974,6—,,男~湖北省荆州人~
目前所在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区域经济研究所~讲师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经济与社会地理研究所,博士生
通讯地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
邮政编码:430074 电子信箱:liuzhigao@cug.edu.cn
姓名: 尹贻梅,1974,1—,~女~黑龙江省宝泉岭人~博士~
目前所在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通讯地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系,南湖校区,尹贻梅
邮政编码:430070 电子信箱:yinym23@163.com
由于第一作者现在德国做研究~所以如有需要~请您与第二作者尹贻梅女士联系.
联系请按照下面方式:
尹贻梅 027-63905257 yinym23@163.com
范文四:演化经济学的发展回顾及其理论知识体系分析
经济学说史
,演化经济学理论知识体系分析
1,23刘志高 尹贻梅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经济学院,中国武汉
2.德国法兰克福大学 人文地理系,德国法兰克福
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中国武汉 )
[ 摘要 ] 近20多年来~演化思想在经济学领域影响越来越大~几乎渗透到经济学的每个
领域。但是众多的理论问题尚不清晰~如演化经济学的主要议题是什么,它的研究起点是什么,
核心理论与临近知识体系有什么联系,本文在回顾演化经济学思想史的基础上~探讨了演化经
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框架~并指出:行为主义企业理论是演化经济学的研究起点,产业演化研
究是演化经济学家一直关注的传统研究领域,演化经济学可以为创新系统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演化主义和制度是两个相互交织并且互补的概念体系,演化经济地理学可以为演化思想的发展
提供独特的贡献,共同演化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深入研究。
[ 关键词 ] 演化经济学,理论演化,共同演化,理论知识系统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1,2 3 LIU Zhi-gaoYIN Yi-mei
(1. Department of Human Geography, Johann Wolfgang Goethe-University, Frankfurt am Main 60325)
(2. School of Economics, Chinese University of Geosiences (Wuhan), Wuhan 430074)
(3. School of business and administration,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430070) Abstract: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the influence of evolutionary approach on economics has more and more intensive, and has begun to renaissance in almost every field of economics. However there are yet some basic theoretical issues that have not yet been answered clearly, such as “what the main research issues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are”,
“what its starting point is”, and so on. On the base of review of evolutionary thoughts in economics, the paper explore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argues that firm theory based on behaviourism is its starting point, industrial evolution is a traditional and significant research field, evolutionary economics maybe provide useful and powerful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innovation systems, 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d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re two intertwining and inter-complementary system, finally points out that 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 is the emerging field that will give special contributions and research on co-evolution is an upcoming hot topic. Key words: Evolutionary Economics, Theoretical Evolution,
Co-evolution, Theoretical Knowledge System
[投稿时间]2006-07-10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青年课题(批准号2004A0017)。
[作者简介] 刘志高(1974,6—),男,湖北省荆州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学院讲师;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人文
地理系博士生。研究方向:演化经济学、演化经济地理学,E-mail:liuzhigao@cug.edu.cn; 尹贻梅(1974,1—),女,
黑龙江省宝泉岭人,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应用演化经济学,E-mail: yinym23@163.com。
注: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人文地理系Eike W. Schamp教授和法国巴黎第十大学经济系éric
Brousseau教授指导和帮助。当然,一切文责自负。
1
,演化经济学理论知识体系分析
1.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特征的主流经济学出现理论危机,以及生物学蓬勃发展,人类文化、社会演化过程与生物基因变化过程的相似性逐步受到重视。演化经济学吸收了德国历史学派、年鉴学派、老制度主义等中的有机营养,借用了现代生物学的进化隐喻,对主流经济学的“硬核”进行了革命性改造,把正统理论中处于背景状态的演化力量和机制放在了核心地位,形成了解释经济学现实的全新范式(贾根良,2004)。演化思想在经济学研究领域日益活跃起来,主要表现为:(1)专业文献的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文献和著作归到演化经济学的旗帜下。它们的作者都声称自己应用了“演化思想”、“熊彼特传统”和“新熊彼特主义或后熊彼特主义”;(2)专业学会的成立。20世纪80年代成立了两个演化经济学研究的专业学会——欧洲演化政治经济学学会和国际熊彼特学会;(3)专业期刊的发行。1991年《演化经济学杂志》创刊,一些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专业期刊也越来越关注演化经济学,包括《经济行为与组织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ur and Organization)、《经济问题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结构变化与经济动力》(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剑桥经济学杂志》(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经济杂志》(Economic Journal)等;(4)演化主义的流行在经济学的影响越来越大。对演化主义的关注并不局限于异端学说(Hodgson,2000),一些经典的新古典经济学家也开始关注生物隐喻,如Anderson(1995)、Arroww(1995)和Hahn(1991)。
但是演化经济学的主要议题是什么,它的研究起点是什么,核心理论与临近知识体系有什么联系,这些重要的理论问题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本文试图在回顾“正统的”演化经济学思想发展历史基础上,探讨演化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框架,以廓清演化经济学与相关理论知识之间的关系。
2 演化经济学的发展简史
2.1演化经济学的萌芽时期
在经济学中,“演化”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亚当?斯密、马克思、门格尔、马歇尔等人的著作中都早有论述。如马歇尔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经济学家的目标在于经济生物学,而不是经济力学”(马歇尔,1948)。他的研究“始终是关注引起发展的种种力量,它的基调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但他由于“生物学概念比力学的概念更复杂;所以研究中又不得不重视力学上的类似性;并常使用‘平衡’这个名词,它含有静态的相似之意”。因此,很多现代演化经济学家认为,尽管马歇尔的“生物隐喻”在现代演化经济学中成为了一个很流行的词汇,但是马歇尔本人对他自己所关心的“经济学的生物隐喻”理论方面却没有什么建树。
[投稿时间]2006-07-10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青年课题(批准号2004A0017)。 [作者简介] 刘志高(1974,6—),男,湖北省荆州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学院讲师;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人文地理系博士生。研究方向:演化经济学、演化经济地理学,E-mail:liuzhigao@cug.edu.cn; 尹贻梅(1974,1—),女,黑龙江省宝泉岭人,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应用演化经济学,E-mail: yinym23@163.com。 注: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人文地理系Eike W. Schamp教授和法国巴黎第十大学经济系éric Brousseau教授指导和帮助。当然,一切文责自负。
2
凡勃伦,第一个将“演化经济学”作为专业词汇使用的人,并发表了著名的“为什么经济学不是演化的科学”(1919:56),他的思想不仅对制度经济学,而且对演化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凡勃伦的著作产生了普遍的影响,但是却没有特别的证据来说明凡勃伦著作与演化经济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系。一些经典的演化经济学家,如Nelson和Winter(1982)、Clark和Soete(1982)都没有参考凡勃伦的著作。即使熊彼特的《经济分析史》也仅仅四次提到凡勃伦。相反,经济学中的制度主义者却热衷于讨论凡勃伦的思想,并将其追认为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开创者。
2.2旧演化经济学时代
熊彼特是除了Hogson(1993)之外,绝大部分现代演化经济学家,如Dosi等(1988), Nelson和Winter(1982), Witt (1993) 等人都公认的利用演化思想来研究资本主义长期发展的提倡者。几乎所有的现代演化经济学家都是从熊彼特的主要著作(1934, 1939 和 1943)中获得灵感。熊彼特质疑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观点,并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中指出“领会资本主义的关键在于将资本主义看作是一个演化的过程。然而,除了马克思很久以前讨论过这些,大多数人都没有明白如此明显的事实”(Schumpeter, 1976,82)。很多迹象表明:熊彼特不仅深受马克、恩格斯思的动态观点的影响,而且吸收了马克思的企业间的竞争推动资本主义进化的重要观点。
但是熊彼特的动态演化观点和马克思的动态观点是不同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引进新的、更有效率的机器来提高生产率。同时,马克思提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认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演化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这对矛盾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在熊彼特的演化模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的具有高度创新活力的企业家。而且,马克思的创新分析仅仅局限于现代所谓的“过程创新”,而熊彼特的创新概念是相对宽泛的,包括了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型组织等一系列元素(Schumpeter, 1934,
1943)。此外,熊彼特的动态思想是不彻底的。由于受到了当时兴起的新古典经济学,特别是瓦尔拉斯的影响,熊彼特依然是在新古典均衡框架下进行研究,只是特别关注经济系统中的质变而已。
在熊彼特之后,1950年代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演化主义在经济学领域里的声音异常微弱,占绝对优势的是追求高深数学模型的新古典主义和后期的凯恩斯主义,只有少数学者如阿尔钦(1950),彭罗斯(1952),哈耶克(1945)等,在经济学中曾使用生物类比的方法。到1960年代,研究国家贸易的实证分析中渗透了一点演化主义思想(如Posner, 1961; Hirsch, 1965;
Vernon, 1966)。但是,20世纪50-70年代总体上是演化经济学的黑暗时代,基本没有一本基于演化主义的著作(Fagerberg, 2003)。
2.3现代演化经济学时代
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发展是以Nelson和Winter在1982年出版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为里程碑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代演化经济学走过了对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传统主流经济学的批判、本学科基本概念和基本范式的建立,正走向深入全面的具体研究的历史阶段,主要表现在:(1)微观、中观和宏观演化经济学概念的提出和三大理论体系的建立(Dopfer 2001, Dopfer
et al 2004,2005;Potts 2000);(2)演化经济学思想在众多经济学分支,如产业创新分析(Malerba, 2002, 2005)、可持续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Buenstorf 2004, Van den Bergh and Gowdy 2001)以及经济地理学(Boschma & Lambooy,1999;Lambooy & Boschma 2001)中全面引入;(3)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某种程度的融合和交叉( Nelson 2002;Nelson and Sampat 2001; Schamp 2002; Pelikan 2003);(4)由演化机理分析转向政策理论研究(Witt,2003,Dopfe,2004)。这些发展动向表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承认,以动态演化的视角理解社会经济过程,已经成为分析和描述复杂经济现象的重要方法。
3
3 演化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
演化经济学将揭示经济变化的过程为使命,目前主要涉及到组织、技术和制度三个维度(图1),及其主流经济学一直忽视的空间地理维度。具体地说,就是行为主义企业理论是演化经济学的研究起点,技术变迁与产业空间演化是其研究的传统领域,演化经济学可以为创新系统理论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制度主义与演化经济学是互补、交叉的两个理论体系,演化经济地理是近来演化经济学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共同演化可能成为演化经学未来的热点议题。
演化经济学与国家/区域创 新学派的交叉地带。涉及
到国家/区域创新系统研 究,主要理论贡献者来自 创新系统学派。
传统演化经济学的研
究内容。主要讨论技 术、组织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熊氏 到纳尔逊等人;同时 由于在微观讨论中涉及到企业技术学习能 技术 力,所以与动态企业制度 能力有关。 经济结构、 绩效变化
组织
除了老制度主义者凡勃伦是公 认的演化主义外,还涉及另外一 演化经济学研究的前提,即演个方面:传统的演化经济学的研化经济学研究的组织是什么样究忽视了制度。有研究表明演化 的组织。这与行为主义经济学、主义者开始与制度主义呈现部西蒙的“有限行为人”假说有 分融合趋势。 关系。
图1 演化经济学知识体系
3.1研究起点:行为主义企业理论
在研究方法上,演化经济学与传统新古典主义框架有着明显地区别:传统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是一个封闭系统,经济变量可以预测,而演化经济学是对经济、社会、历史和文化开放的系统(Dow, 2000);同时,演化经济学分析采用种群原则(population thinking),即研究把经济系统划分为不同属性的亚系统,如技术、制度和特定的产业等,这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所采取“典型代表一般经济行为者”的研究方法(typological thinking)不同;演化经济学更主张微观(个体或企业)、中观(区域或产业)和宏观(国家)研究层面的互动,在强调国家层面对微、中观的影响的同时,主张从微观层面入手研究中观和宏观问题。因此,演化经济学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他们的“企业观”是什么,是采取机械主义的企业观,把企业仅仅看作“投入—产出”的机器,还是主张行为主义的企业观,
采取企业行为理论来动态地研究经济发展问题,并将研究聚焦到企业学习过程和适应性行为与经济发展关系上来(Metcalfe,1994),是现代演化经济学的企业观基础,也是现代演化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起点。采用种群原则的研究方法意味着演化经济学家主张经济系统是由不同特征或特点的企业组成的,并不存在具有典型意义的行为主体,经济行为主体具有独特性和异质性。
4
由此可见,演化经济学家放弃了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假设,赞同西蒙的“有限行为人”假说;认为不同的行为主体在知识、资源和组织管理能力方面是存在差异的,异质性的存在和变化多样的组织惯例就是这种异质性的体现,不同的组织惯例一方面来自遗传,一部分来自变异。
演化经济学明显地支持企业行为理论,并与行为经济学、认知经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认为决策过程通常是受规则、规范和制度的约束,但是行为主体能够通过学习或搜集、模仿、消化其他企业的更好的惯例来创造新奇。这些议题必然与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相关。例如,Penrose根据Hayek (1945)的观点,认为传统经济学将企业看作物质资源、人、无形资源和能力的组合体,并认为企业竞争力主要是由资源和人对经验知识的利用方法所决定的(1959)。在演化模型中,企业被视为“生产知识的载体” (Nelson and Winter 1982, p. 175),过去的经验性知识会被储存、记忆并应用到日常惯例中,这就保证了企业能够在有限理性的条件下,应对未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由此可见,组织惯例的差异是企业独特性的基础。因此,研究的种群组织惯例如何变化,新异如何产生是演化经济学考察的重点。
3.2传统的研究领域:产业演化研究
和新古典经济学不同,演化经济学关注经济过程动态,即关注经济过程的变化及原因,而不是最终结果。继纳尔逊和温特开创性的工作之后,越来越多的文献开始关注演化动力的模型和经验研究。其中较突出的有弗里曼等试图建立更一般的技术、增长和国际贸易动力理论(Freeman 1988; Dosi 等 1988)。演化经济学家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探索长期经济增长和技术变化问题。其基本假设与熊彼特的创新思想保持一致,即认为创新是经济变化的驱动力,创新被认为是经济绩效长期差异背后的主要因素,新技术的引入和扩散是经济增长背后的驱动力。
毫无疑问,产业层面是演化经济学的主要经验研究领域之一。纳尔逊和温特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追踪了他们的模型所描述的经济的演化过程。Silverberg 和 Verspagen (1994)提出了演化空间中技术扩散和溢出效应模型(Silverberg & Verspagen 1994)。他们认为企业学习能力的差异以及学习和创新的过程,决定了新技术什么时候被采纳和企业采纳后的具体效果。最近出现了很多文献在演化经济学视角下讨论了新兴产业的形成和企业的衍生机制。其中卡耐基-梅隆大学的Steven Klepper教授的工作最为突出。他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企业衍生的演化分析框架,认为企业衍生不仅是产业形成的过程,也是产业本地化的过程,这一机制是一个自增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惯例、知识和能力由母公司扩散或转移到子公司。Winter 等人(2000)最近的创新型进入者的产业动态模型表明,只有创新型企业进入产业,才能提高当前的技术知识状态。
但是,这些研究并不系统。Boschma和Wenting弥补了这个不足,以英国1895-1968年间汽车产业演化为例,描述并解释了产业演化过程(Boschma & Wenting 2005)。他们认为,衍生机制、聚集经济、有经验的进入者、本地竞争、城市经济等影响了新产业在初期发展阶段的区位,但是这些不同的机制有不同的影响。同时,在实证研究中,他们考虑了相关产业对产业演化的影响,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的研究具有共同演化研究色彩。
3.3两个互补的视角:创新系统和演化思想
创新系统理论,主要包括Lundvall和Freeman的国家创新系统、Cooke的区域创新系统、Carlsson的技术创新系统和Malerba的产业创新系统。虽然这些概念对创新系统的关注点不同,但他们有着几个共同点:一是关注经济动力,尤其是创新过程,即在一定的环境中创新的产生和扩散问题。创新系统理论将分析的视角由古典经济学的资源分配转向了创新的产生和扩散,由决策制定转向了学习;二是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即制度经济学是他们的直接理论基础,创新产生和扩散的制度和文化环境得到重视。
最近出现了演化经济学和创新系统研究互相融合的明显态势。越来越多的演化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创新系统研究(Nelson 1993),演化经济学概念也被引入创新系统,乃至写进国际组织的政策,如1996年的欧盟委员会的《创新绿皮书》。另一方面,创新系统领域的学者也吸收了演化思想,如Cooke(1998)和Lundvall(1995)。这两个领域之所以进行着富有成果的对话,出
5
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演化经济学强调变化和对新环境的适应,但它忽视正式的制度。而创新系统的研究更关注政策制定和环境,但是这种结构主义的分析难以揭示经济变迁的本质。因此,两者可以相互借鉴,从而能够将动态分析和正式制度融合起来分析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第二,他们都认为主流的经济学不能很好地解释近来经济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和各国在国际竞争所表现的差异(Lundvall 2002, p. 214; Nelson 1995),这成为二者对话的基础;第三,如弗里曼(1982)所说,演化理论是研究技术变化的重要理论(Freeman & Soete 1997 p.31),它为研究创新系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理论框架。演化理论强调历史条件下经济过程的动态,并且认为,新奇(创新)是经济系统变革中最基本的要素。很明显,创新系统研究是为了提供政府创新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框架,因此它更关注正式的制度,如法律和鼓励性政策等等,而演化经济学将制度视为影响能力和发展路径的组织惯例。可见,演化经济学的动态观点与创新系统学派的结构主义分析是两个互补的视角。
3.4演化和制度:两个相互交织的概念
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关系似乎比较复杂。在英语世界里,尤其是美国,很多学者将演化经济学等同于制度主义。而法国和德国的学者却认为,尽管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在进行着密切的对话,但他们是截然不同的理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分歧,主要原因是:尽管两个学派有不同的理论分支和理论框架,但是两大学派的学者都不得不去马歇尔、凡勃伦,甚至康芒斯等经济学的文献中寻求启示。这意味着制度主义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有共同的先驱;再者,两个阵营有着类似的前提假设,如有限理性、不确定性等,同时还有共同的研究兴趣,如经济绩效的决定因素、各国经济绩效差异;最后,制度主义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内部的分歧使得这两个阵营的关系更加复杂化。
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最近出现了明显的融合倾向:一方面,当前制度主义经济学领域最知名的学者逐渐接受了演化的思想,并将其用来研究制度如何形成和发生变化(Hodgson,1988;1993;Langlois,1989;North 1990);另一方面,一些杰出的“演化主义者”虽然对制度有着不同的定义,但也越来越认识到有必要将经济制度引入到演化理论中来(Nelson 2002; Pelikan2003)。
尽管两个阵营在研究领域上存在着交叉,如都研究制度的演化,相互联合有利于对创新系统等具体应用性问题进行探讨,但这不意味着二者在理论上没有界线。事实上,尽管两个研究学派存在一些互动,但各自都保留着显著的独立性和特殊性(Brousseau 1999)。这是由其各自的理论导向决定的。制度经济学关注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的设定,而现代演化经济理论更关心技术发展过程,并解释经济变化的普遍原因、过程和结果。简言之,制度主义和演化经济学都反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但制度主义经济学,无论新制度主义还是老制度主义,仍然属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阵营,而演化经济学是全新的研究框架,是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替代,至少可以说是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补充。
3.5 演化经济地理学:一个活跃的应用领域
与传统经济学一样,演化经济学形成后长期一段时间里也忽视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地理维度,只有创新系统对地理空间有所涉及(如图1)。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地理学界开始关注演化经济学,并应用到新产业区理论、新产业空间、产业集群理论和空间创新理论分析上,尝试系统地将演化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联系起来(Rigby & Essletzbichler 1997; Boschma &
Lambooy 1999; Essletzbichler & Rigby, 2005; Boschma & Frenken 2006)。在经济地理学领域形成了演化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热潮(Boschma 2005;Schamp 2000, 2002)。同时,演化经济学家也开始利用演化思想研究经济空间问题(Arthur 1987, 1990; Swann & Prevezer 1996; Antonelli
2000; Canie?ls 2000; Breschi & Lissoni, 2001; McKelvey 2004; Brenner 2004; Werker & Athreye
2004)。
6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地理是创新的重要维度,经济地理学家可以对演化理论做出重要贡献。演化经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空间或地理问题的科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经济行为主体在时空条件下的演化路径。认为,经济行为所在的环境和组织结构影响其演化路径和绩效,但是这些不是决定性因素。演化经济学主要致力于对人类行为、组织结构和周围环境的互动,以及不同组织空间的共同演化。因此,演化经济地理为我们理解区域差异的本质提供了平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制定区域发展政策。
目前,国际演化经济学领域出现了几个值得注意的现象:(1)研究领域由制造业产业空间演化研究,扩展到服务业的产业空间演化研究(Weterings 2004)、城市增长的复杂性分析(Ioannides and Overman 2004)、区域竞争力(Boschma 2004)区域差异(Boschma & Weterings
2005)的演化分析等。(2)分析中广泛地利用了经济地理学的相关最新研究成果,如关系经济地理学 (Bathelt & Gertler 2005;Bathelt 2005;Bathelt 2003)和制度经济地理学(Schamp 2000,2002;Hayter2004)。(3)创新系统研究与演化经济地理学研究相互交叉(Nelson 1993; Cooke,Roper & Wylie 2003; Cooke 2005),并在演化思想的指导下,对创新政策进行反思(Fuchs & Shapira 2005)。(4)继2003年10月荷兰乌特列支大学经济地理系召开的“经济的空间演化:走向演化经济地理”的国际研讨会,2005年4月在该系又召开了第四届应用演化经济学大会。2006年4月剑桥大学地理系和荷兰乌特列支大学经济地理系联合组织了一次“欧洲演化经济地理学研讨会”,会议在剑桥大学召开。大会的主要议题是,讨论演化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分析演化经济地理学和演化经济学、演化经济地理学和其他经济地理学之间的关系;对技术和产业的空间演化、网络与经济演化、产业集群、城市与区域发展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可见,目前国际演化经济地理学已进入到理论整理与综合阶段。
3.6共同演化:未来的热点议题
十多年前,“共同演化”概念引起了不同领域学者的兴趣。组织学的学者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他们根据多样化、选择和变化的持续性,强调组织与环境共同演化现象(March 1994; Koza and
Lewin 1998; Lewin, et al. 1999; Rosenkopf and Tushman (1994)。最近,演化经济学家,如Nelson (1994)、Coriat等 (1997)、 Murmann(2003),强调有必要建立共同演化模型,以便更好地理解经济变化动力。著名的演化经济学组织——国际熊彼特学会的2004熊彼特奖就是授予以研究企业、技术和国家制度的共同演化著称的Johann Peter Murmann。在他的获奖著作《知识和竞争优势:企业、技术和国家制度的共同演化》里,尝试性地将产业、技术和制度动态地连接起来分析,并给出了共同演化的严格的定义:“当且仅当两个演化中的种群能够对对方的生存能力产生重大影响时,二者才是共同演化的” (Murmann 203 p.210),当然他也指出了,共同演化可以应用到广义的多个事物的共同演化上。
在共同演化理论文献中,技术与国家层面或产业层面的制度之间的共同演化关系是最耀眼的。其中,Freeman(1982)对公共制度和技术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较早的探讨。这些研究帮助我们理解技术变化的速度、路径和特征,因为经济增长是由产业、技术和支撑性制度共同演化所决定的(Nelson 1994; Tucker 1999)。Sotarauta和Srinivas(2005)最近通过对芬兰、印度和美国的不同区域案例研究,为全面理解区域发展过程提供了一个共同演化框架 (Sotarauta et al
2005)。新兴产业和制度之间的共同演化关系,除了Murmann(2003)的专著讨论了德国合成印染产业在十世纪后半叶的崛起之外,Consoli(2005)最近发表了其研究成果,从演化视角详细阐述了英国零售金融服务业从1980年代至1990年代之间的结构变化过程。但是,如Volberda和Lewin (2003 p.2128)所说,大多数以“共同演化“为标题的文献实际上不是真正的共同演化研究。因此,Sotarauta等人(2005)提出了共同演化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贾根良.演化经济学:经济学革命的策源地[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7
2. 刘志高,尹贻梅.演化经济地理学评价[J].经济学动态.2005(12):91-94.
3. Boschma, R. and Frenken K.(2006). Why is economic geography not an evolutionary science? Towards an
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1 -30.
4. Dopfer K. & Foster J.& Potts, J. (2004). Micro-meso-macro.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J], 14(3):
263-279.
5. Dopfer, K. (eds.),(2005) .The evolutionary foundations of economics: the evolutionary foundations of
economic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 Essletzbichler, J.and Rigby, D. L. (2005). Competition, variety and the geography of technology evolution[M].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 96(1): 48–62.
7. Freeman, C. (1995).The 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Economics, 19
(1):5-24.
8. Hodgson G.M..(1999).Evolution and institutions: on 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d the evolution of economics[M].
Cheltenham, UK and Northhampton, MA: Edward Elgar.
9. Klaes. M., (2004). Evolutionary economics: in defence of?vagueness[J]. Journal of Economic Methodology
11(3): 359–376 .
10. Murmann,JP.(2003)..Knowledge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 coevolution of firms, technology, and national
institutions[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 Press.
11. Nelson, RR. (2002).Bringing institutions into evolutionary growth theory[J],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12,: 17- 28.
12. Nelson, RR. (1994). The co-evolution of technology,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supporting institutions[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3, 47-64.
13. Pelikan, Pavel (2003). Bringing institutions into 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other view with links to changes in
physical and social technologies[J].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13(3): 237-258.
14. Potts, J. (2001) The new evolutionary microeconomics: complexity, competence and adaptive behaviour[M].
Cheltenham, UK: Edward Elgar.
15. Rigby, D.L. and J. Essletzbichler (1997). Evolution, process variety and regional trajectorie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US manufacturing[J]. Economic Geography 73: 269-284.
16. Schamp E W, (2000). Vernetzte Produktion: Industriegeographie aus institutioneller Perspektive [Networked
production: industrial geography from 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M].Darmstadt.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
17. Schamp E W, (2002), Evolution und Institution als Grundlagen einer dynamischen Wirtschaftsgeographie: Die
Bedeutung von externen Skalenertr?gen für geographische Konzentration (Evolution and institution as a basis for
a dynamic economic geography: the meaning of ex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 for 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 [J].
Geographische Zeitschrift 90:40 – 51.
18. Volberda H W and Lewin AY. 2003. Guest editors' introduction – Coevolutionary dynamics within and between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40( 8):2111-2136.firms: From evolution to co-evolution[
8
作者介绍:
姓名: 刘志高,1974,6—,,男~湖北省荆州人~
目前所在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区域经济研究所~讲师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经济与社会地理研究所,博士生 通讯地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
邮政编码:430074 电子信箱:liuzhigao@cug.edu.cn
姓名: 尹贻梅,1974,1—,~女~黑龙江省宝泉岭人~博士~
目前所在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通讯地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系,南湖校区,尹贻梅 邮政编码:430070 电子信箱:yinym23@163.com
由于第一作者现在德国做研究~所以如有需要~请您与第二作者尹贻梅女士联系. 联系请按照下面方式:
尹贻梅 027-63905257 yinym23@163.com
9
范文五:案例分析涉及到的理论知识
第二部分:案例分析涉及到的理论知识
一、 《新课程改革》
二、 《教育学》
三、 《心理学》
四、 《教育心理学》
五、相关法律法规
有同学可能会说,涉及的知识太多了,每一本书都有厚厚的几百页,复习起来难度 挺大的。不
过,通过我们对大量的案例分析题的解析,我们发现这类题常考常用的知识点并不太多。 案例分析常考常用的知识点
《新课程改革》
核心理念:
“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
“ 五观 ” :教师观、教学观、学生观、学习
观、评价观
(一)教师观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角色的转变
? 1、与学生学习 教师是引导者、促进者(传授者)
? 2、与教育教学 教师是研究者 (教书匠)
? 3、与课程 教师是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材教)
? 4、与社区 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封闭、学科)
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 1、师生关系方面 强调尊重、赞赏
? 2、教学方面 强调帮助、引导
? 3、对待自我上 强调反思
? 4、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 强调合作
? 角色的转变必然会引起行为上的变化,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行为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前 两个考点概率比较大,后边这两个在案例中不大好体现,所以考的不多。
(二)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要注重过程而不是结论
4、教学要关注人而不仅是学科知识
(三)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教学不再仅仅是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的简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在对教 材的学习中, 老师和学生都会有智慧的火花闪现, 会对教材做出不同的解读, 甚至修订, 这样, 教学过程也就成了教材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教学相长) (教师的教育教学要符合学生身 心发展的规律)
(四)学习观
?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五)评价观
评价的目的 促进学生的发展
? 评价的内容 要综合化
? 评价的方法 要多样化(质性评价、量性评价)
? 评价的主体 要多元化
? 评价的重心 是过程而非结论
教育学
第四章
第二节、学生(现代学生观)
第三节、 师生关系
1、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
2、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的途径与方法
3、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主要考查与新课程理念有关的知识。
第六章 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 1*循序渐进原则
? 2*发展性原则
? 3*因材施教原则
? 4. 启发性原则
? 5. 巩固性原则
? 6. 直观性原则
? 7.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 8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第七章
第四节 德育原则
?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 (2)知行统一的原则。
? (3)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 (赏识)
? (4)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 (5)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6) *疏导性原则。
? (7) *因材施教原则。
(8) *循序渐进原则。
第六节 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说理教育、榜样示范、陶冶教育法、
实际锻炼、品德评价法
第八章
第三节
? 1、班主任的领导方式
? 2、个别教育工作
? 3、偶发事件的处理
? 4、班主任的基本素质
《心理学》
第二章
第一节、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 第三节、遗忘的规律、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第三章
? 第一节、学生不良情绪的调整
? 第二节、意志品质及其培养
第四章
第三节、人格中的四种气质类型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 第一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四章
? 第一节、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
? 成败归因理论(习得性无助感)
? 学困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第五章
第二节、课堂管理(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应对)
第六章
? 第二节、学生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第三节、 1、教师的行为特征中的罗 森塔尔效应(皮克马利翁 效应、期待效应) 2、教师的职业成长
教师职业道德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爱国守法 ? 爱岗敬业 ? 关爱学生 ? 教书育人 ? 为人师表 ? 终身学习 一些其他的教育理念
愉快教育 赏识教育
教育法律法规
? 《未成年人保护法》
?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 《教师法》
?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演化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