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会计科目发出商品
----------------------------------最新精选范文公文分享-----欢迎观看-----------------------------------------------
会计科目发出商品
采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下,企业已经发出,但尚未实现收入的产品、商品和物资
。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下,销售企业应按照合同约定先交付商品,货款以后分期
收回,销售收入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分期确认。对于尚未实现收入但已发
出的商品,应设置“分期收款发出商品”账户核算已经发出但尚未结转的商品成
本。企业在发出商品时,按商品、产品的实际成本,借记“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账户,贷记“库存商品”账户;在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分期确认销售收入的同
时,按商品全部销售成本与全部销售收入的比率计算本期应结转的销售成本,借
记“主营业务成本”账户,贷记“分期收款发出商品”账户。本账户的期末借方
余额,反映企业已经发出但尚未实现收入的产品、商品和物资的实际成本,并入
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企业发出商品的核算情形
一些企业由于市场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产品--------------------------------------------最新精选范文分享--------------谢谢观看--------------------------------------
----------------------------------最新精选范文公文分享-----欢迎观看-----------------------------------------------
由原来的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常由其是对一些大型的卖尝超市销售时,通常企业为了保持良好购销关系往往在销售商品后,要到一个月或几个月后才能对账开票结清,而采用这种月结30天或90天甚至更长的手段占用上游企业的资金,使上游这些企业资金使用困难。同时如果上游企业在销售合同签订约定不当及财务处理不清淅时,将不仅仅是被下游企业占用了货款资金,还有可能要产生相关的流转税及所得税的资金占用,这对上游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十分头疼的问题。现笔者从所知目前大多数上游企业在对这部分销售处理方式入手,从税收立场对企业发出商品的核算作如下分析。
如某企业发一批货物给某商场,商场在收到货物在当月确认100万元,其余部分到90天以后才能确认。该批货物不含税销售额为200万元,成本160万元。企业对上述的发出商品一般处理方式有如下三种:
方式一:在发出货时,即开具发票并确认收入
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34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00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售税额4万
借:主营业务成本 160万
--------------------------------------------最新精选范文分享--------------谢谢观看--------------------------------------
----------------------------------最新精选范文公文分享-----欢迎观看-----------------------------------------------
贷:库存商品 160万
发出商品的税收占用资金:
增值税:17-80*17%=3.4万
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3.4万*(5%+3%)=0.272万
所得税:(100-80-0.272)*25%=4.932万元
税金占用资金额=3.4万+0.272万+4.932万元=8.604万
方式一分析:当企业销售货物给商场时,由于商场并未全部确认进货处理,剩余部分只是一种代管形式存放在商场临时库存区,只有当在对外出售时,商场才确认为进货。企业在发出货物时就开具发票并确认收入,其优点是,企业无论与商场合同怎样签定,会计核算都不会存在税务风险。但给企业却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税收额外占用资金8.604万元(如增值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所得税等);?、会计核算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对收入确认的规定;?、已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保管难,由于企业在出货时就开票确认收入,但商场并未作进货处理,商场一般不会将增值税进项进行抵扣,将使已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保管困难。?、当发生退货时,由于企业已作销售处理并已交纳相关税金,退货时会计、税务处理麻烦。
--------------------------------------------最新精选范文分享--------------谢谢观看--------------------------------------
----------------------------------最新精选范文公文分享-----欢迎观看-----------------------------------------------
方式二:企业平时按商场确认的进货金额确认收入并开票,到年底时将差异部分在“发出商品”科目反映,但不确认纳税。学会计论坛www.oh100.com
会计处理:
平时货物发出时:
借:发出商品 160 万
贷:库存商品 160万
当商场确认购货100万时,企业依商场确认金额开票并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 117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万
借:主营业务成本0万
贷:发出商品0万
发出商品的税收占用资金:
由于不确认已发出商品所产生的纳税义务,故不存在税收资金的占用。
期末“发出商品”科目余额为=160-80=80万,并在资产负债表“存货”中列示。
方式二分析:企业在商场确认为进货时才确认收入的实现并开票,对与商场进货的差额部分确认为“发出商品”,这种方式的优点:从财务立场看符合《企--------------------------------------------最新精选范文分享--------------谢谢观看--------------------------------------
----------------------------------最新精选范文公文分享-----欢迎观看-----------------------------------------------
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对收入确认的条件。缺点是企业与商场销售合同中如未明确付款方式及付款的时间,将会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延迟纳税的风险,如《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发出的商品如约定在货物发出的当天或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其纳税义务为货物发出的当天或合同约定收款日期的当天,委托代销商品则为收到代销货物清单的当天为纳税义务的时间,具体企业依与购方合同签订的条件进行确认。这样一来企业在与商场签定销售合同时对上述付款方式及时间的约定将显得十分重要,如果企业未与购货方在合同中未约定,则依税法规定为直接销售,无论企业会计上怎样核算,在货物发出的当天为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
方式三:企业平时按商场确认的进货金额确认收入并开票,差额部分平时在“发出商品”科目中反映,只有到年底时才将差额部分确认纳税。
会计处理:
平时货物发出时:
借:发出商品 160 万
贷:库存商品 160万
当商场确认购货100万时,企业依商场确认金额开票并确认收入
--------------------------------------------最新精选范文分享--------------谢谢观看--------------------------------------
----------------------------------最新精选范文公文分享-----欢迎观看-----------------------------------------------
借:银行存款 117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万
借:主营业务成本0万
贷:发出商品0万
年底将“发出商品”差额部分确认纳税
借:应收账款 17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万
发出商品的税收占用资金:
增值税:17-80*17%=3.4万
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3.4万*(5%+3%)=0.272万
所得税:(100-80-0.272)*25%=4.932万元
税金占用资金额=3.4万+0.272万+4.932万元=8.604万
“发出商品”科目余额80万,在资产负债表“存货”中列示。同时开票税金17万在“应收账款”科目反映。
方式三分析:企业平时按商场确认的进货确认收入并开票,其差额部分在“发出商品”中核算,并不确认其纳税义务,只有到年底时才将企业出货与商场确认进货差额部分确认。这种方式处理的优点是克服了方式一的缺点,减少了企业平时在税金上的资金占--------------------------------------------最新精选范文分享--------------谢谢观看--------------------------------------
----------------------------------最新精选范文公文分享-----欢迎观看-----------------------------------------------
用,给企业资金使用扩大了空间。但从流转税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来看还是无法避免被税务局认定为延迟纳税的风险。同时企业在年底对差额部分确认纳税同样也加重了资金的占用8.604万。
二、会计与税收相关政策分析
针对企业上述处理方式,那一种方式为既合理又符合税法规定呢?我们应先对企业商品发出在会计、税收相关政策先进行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准则相关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定,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为收入:
?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准则明确规定,销售收入只有同时满足上述五项条件时,才能确认为收入。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最新精选范文分享--------------谢谢观看--------------------------------------
----------------------------------最新精选范文公文分享-----欢迎观看-----------------------------------------------
出于占领市场的考量,往往在发送货物给商家时很难一下子同符合上述条件的。
?、税法的相关规定: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对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规定:
?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售额或取得索取销售额的凭据,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
?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销售的代销清单的当天;
?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对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定
从目前《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来看,对销售收入确认所得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并没有明确具体规定,但在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释义及适用指南》--------------------------------------------最新精选范文分享--------------谢谢观看--------------------------------------
----------------------------------最新精选范文公文分享-----欢迎观看-----------------------------------------------
中解释为,所得税法中对销售货物收入的确认条件:一是企业获得已实现经济利益或潜在的经济利益的控制权,二是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三是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合理地计量。
三、处理方法
?、企业在签定销售合同时付款方式约定是关键
如上所述会计与税务的分析,之所以目前大部分企业在日常财务上处理存在有如此三种方式,是因为企业对税收纳税义务时间的确定把握不准,企业在确认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关键之处,并不是货物发出的时间、也不是商场确认进货的时间,而是企业与商场签定合同时,所约定的付款方式及时间,如果企业与商场在合同中有约定付款方式为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等方式销售,则企业在会计处理时应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如果约定为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销售的代销清单的当天;否则如未约定则应按直接销售在发出货物的当天确定为纳税义务的实现,而不论其会计上收入的条件是否实现。所以企业财务人员在处理在上述经济时,应首先关注的是合同约定的条件是否明确,以免使企业多交或少交税款,造成企业资金被占用或未及时申报缴税的风险。 --------------------------------------------最新精选范文分享--------------谢谢观看--------------------------------------
----------------------------------最新精选范文公文分享-----欢迎观看-----------------------------------------------
--------------------------------------------最新精选范文分享--------------谢谢观看--------------------------------------
范文二:会计科目发出商品
会计科目发出商品
会计科目发出商品
采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下,企业已经发出,但尚未实现收入的产品、商品和物资
。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下,销售企业应按照合同约定先交付商品,货款以后分期
收回,销售收入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分期确认。对于尚未实现收入但已发
出的商品,应设置“分期收款发出商品”账户核算已经发出但尚未结转的商品成
本。企业在发出商品时,按商品、产品的实际成本,借记“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账户,贷记“库存商品”账户;在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分期确认销售收入的同
时,按商品全部销售成本与全部销售收入的比率计算本期应结转的销售成本,借
记“主营业务成本”账户,贷记“分期收款发出商品”账户。本账户的期末借方
余额,反映企业已经发出但尚未实现收入的产品、商品和物资的实际成本,并入
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企业发出商品的核算情形 一些企业由于市场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产品由原来的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常由其是对一些大型的卖尝超市销售时,通常企业为了保持良好购销关系往往在销售商品后,要到一个月或几个月后才能对账开票结清,而采用这种月结30天或90天甚至更长的手段占用上游企业的资金,使上游这些企业资金使用困难。同时如果上游企业在销售合同签订约定不当及财务处理不清淅时,将不仅仅是被下游企业占用了货款资金,还有可能要产生相关的流转税及所得税的资金占用,这对上游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十分头疼的问题。现笔者从所知目前大多数上游企业在对这部分销售处理方式入手,从税收立场对企业发出商品的
核算作如下分析。
如某企业发一批货物给某商场,商场在收到货物在当月确认100万元,其余部分到90天以后才能确认。该批货物不含税销售额为200万元,成本160万元。企业对上述的发出商品一般处理方式有如下三种:
方式一:在发出货时,即开具发票并确认收入
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 234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售税额 34万
借:主营业务成本 160万
贷:库存商品 160万
发出商品的税收占用资金:
增值税:17-80*17%=3.4万
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3.4万*(5%+3%)=0.272万
所得税:(100-80-0.272)*25%=4.932万元
税金占用资金额=3.4万+0.272万+4.932万元=8.604万 方式一分析:当企业销售货物给商场时,由于商场并未全部确认进货处理,剩余部分只是一种代管形式存放在商场临时库存区,只有当在对外出售时,商场才确认为进货。企业在发出货物时就开具发票并确认收入,其优点是,企业无论与商场合同怎样签定,会计核算都不会存在税务风险。但给企业却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税收额外占用资金8.604万元(如增值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所得税等);?、会计核算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对收入确认的规定;?、已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保管难,由于企业在出货时就开票确认收入,但商场并未作进货处理,商场一般不会将增值税进项进行抵扣,将使已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保管困难。?、当发生退货时,由于企业已作销售处理并已交纳相关税金,退货时会计、税务处理麻烦。
方式二:企业平时按商场确认的进货金额确认收入并开票,到年底时将差异部分在“发出商品”科目反映,但不确认纳税。学会计论坛
www.oh100.com
会计处理:
平时货物发出时:
借:发出商品 160 万
贷:库存商品 160万
当商场确认购货100万时,企业依商场确认金额开票并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 117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万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万
贷:发出商品 80万
发出商品的税收占用资金:
由于不确认已发出商品所产生的纳税义务,故不存在税收资金的占用。
期末“发出商品”科目余额为=160-80=80万,并在资产负债表“存货”中列示。
方式二分析:企业在商场确认为进货时才确认收入的实现并开票,对与商场进货的差额部分确认为“发出商品”,这种方式的优点:从财务立场看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对收入确认的条件。缺点是企业与商场销售合同中如未明确付款方式及付款的时间,将会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延迟纳税的风险,如《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发出的商品如约定在货物发出的当天或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其纳税义务为货物发出的当天或合同约定收款日期的当天,委托代销商品则为收到代销货物清单的当天为纳税义务的时间,具体企业依与购方合同签订的条件进行确认。这样一来企业在与商场签定销售合同时对上述付款方式及时间的约定将显得十分重要,如果企业未与购货方在合同中未约定,则依税法规定为直接销售,无论企业会计上怎样核算,在货物发出的当天为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 方式三:企业平时按商场确认的进货金额确认收入并开票,差额部分平时在“发出商品”科目中反映,只有到年底时才将差额部分确认纳税。
会计处理:
平时货物发出时:
借:发出商品 160 万
贷:库存商品 160万
当商场确认购货100万时,企业依商场确认金额开票并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 117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万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万
贷:发出商品 80万
年底将“发出商品”差额部分确认纳税
借:应收账款 17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万
发出商品的税收占用资金:
增值税:17-80*17%=3.4万
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3.4万*(5%+3%)=0.272万
所得税:(100-80-0.272)*25%=4.932万元
税金占用资金额=3.4万+0.272万+4.932万元=8.604万 “发出商品”科目余额80万,在资产负债表“存货”中列示。同时开票税金17万在“应收账款”科目反映。
方式三分析:企业平时按商场确认的进货确认收入并开票,其差额部分在“发出商品”中核算,并不确认其纳税义务,只有到年底时才将企业出货与商场确认进货差额部分确认。这种方式处理的优点是克服了方式一的缺点,减少了企业平时在税金上的资金占用,给企业资金使用扩大了空间。但从流转税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来看还是无法避免被税务局认定为延迟纳税的风险。同时企业在年底对差额部分确认纳税同样也加重了资金的占用8.604万。
二、会计与税收相关政策分析
针对企业上述处理方式,那一种方式为既合理又符合税法规定呢?我们应先对企业商品发出在会计、税收相关政策先进行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准则相关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定,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为收入:
?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准则明确规定,销售收入只有同时满足上述五项条件时,才能确认为收入。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出于占领市场的考量,往往在发送货物给商家时很难一下子同符合上述条件的。
?、税法的相关规定: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对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规定: ?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售额或取得索取销售额的凭据,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 ?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销售的代销清单的当天;
?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对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定
从目前《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来看,对销售收入确认所得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并没有明确具体规定,但在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释义及适用指南》中解释为,所得税法中对销售货物收入的确认条件:一是企业获得已实现经济利益或潜在的经济利益的控制权,二是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三是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合理地计量。 三、处理方法
?、企业在签定销售合同时付款方式约定是关键
如上所述会计与税务的分析,之所以目前大部分企业在日常财务上处理存在有如此三种方式,是因为企业对税收纳税义务时间的确定把握不准,企业在确认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关键之处,并不是货物发出的时间、也不是商场确认进货的时间,而是企业与商场签定合同时,所约定的付款方式及时间,如果企业与商场在合同中有约定付款方式为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等方式销售,则企业在会计处理时应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如果约定为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销售的代销清单的当天;否则如未约定则应按直接销售在发出货物的当天确定为纳税义务的实现,而不论其会计上收入的条件是否实现。所以企业财务人员在处理在上述经济时,应首先关注的是合同约定的条件是否明确,以免使企业多交或少交税款,造成企业资金被占用或未及时申报缴税的风险。
范文三:从“发出商品”科目发现隐匿收入
从“发出商品”科目发现隐匿收入
--------------------------------------------------------------------------------
日期:2008-12-16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新《企业会计准则》附录规定,“发出商品”科目用来核算企业未满足收入确认条件但已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对未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发出商品,应按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借“发出商品”科目,贷“库存商品”科目。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应借“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发出商品”科目。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还应结转应分摊的产品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该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由此可见,对发出商品结转销售成本的正确性,影响到企业所得税核算的正确性。但如果将已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商品仍作为发出商品核算,则既影响到增值税也影响到企业所得税核算的正确性。
案例:某税务检查组到一家连锁经营的商品流通企业A公司例行检查,检查前的案头分析反映,A公司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税负属中等水平,未见异常。
为了对A公司的连锁经营模式、管理方法及纳税情况作进一步了解,检查组组长与A公司的财务总监聊了起来。了解到A公司对下属39家连锁超市(均控股)实行统一配货(实际上仍有部分自主进货权)、统一定价、资金统筹的管理模式。因为货款不能及时收回,所以总部和各连锁店都分别签订了分期收款销售合同。根据税法规定,以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按照合同约定收款日期的当天确认收入的实现,这样就可以通过延迟约定收款日期来延迟对这部分发出商品销售的确认时间,延迟缴纳税款,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检查人员在检查资金结算时却发现,A公司平时对各连锁店配送的商品都是先计入“发出商品”科目,而货款的收回是按照A公司对各连锁店核定的资金额度来操作,即各连锁店占用总部的资金额(包括货款和货物)如果超过总部规定的数额,则必须在3天内将超额占用资金汇付总部。这表明A公司与各连锁店订立的分期收款销售合同是一纸空文,完全是为了将账面长期保留的1.5亿元延期发出商品款确认为合法销售收入的需要。
真相终于大白。原来A公司利用虚假合同,将应计的销售收入先通过“发出商品”科目进行核算,以推迟销售收入的实现,从而达到延期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目的。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案件并不复杂,但却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隐蔽性。原因是A公司主要税种的税负处于中等水平,检查人员往往因此放松了警惕。又由于A公司与各连锁店订立了销售合同,尽管检查人员怀疑发出商品有问题,但因为有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合同的“合法证明”,也往往会忽视问题的存在。
检查合同的真伪是许多检查人员容易忽视的地方。在检查时,不仅要充分关注合同本身的内容和其中对经营行为的性质起决定作用的条款,而且还要将合同约定的内容与实际履行情况进行对照。假合同往往并不实际履行,或者在履行中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差距。因此,检查人员必须对此作出清醒的分析和判断。
上述案例还反映一个问题,即许多检查人员往往对企业的经营模式、管理方法和经营活动不太重视,认为这些与检查无关,实际上这是个认识误区。众所周知,会计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反映,企业的经营模式、管理方法及经营活动过程,总会通过会计核算反映出来。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决定着不同的税务处理方法,而税务处理方法的不同,则影响着纳税数额的不同。
范文四:请问“发出商品”是存货科目吗?
“发出商品”是企业的存货。它和“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等账户一样,其核算的货物虽不在企业但所有权却仍然属于企业。一般而言,在采用“委托收款”方式销售商品时,对于估计可能发生退货的部分已发出商品,以及不能合理地确定退货可能性的发出商品,其成本转入“发出商品”。 例:根据合同约定,发给M公司甲产品100件,价款200000元,增值税34000元,已办妥托收手续,发出产品后得知,M公司目前遇到较大的财务困难,其货款及增值税收回的可能性较小。甲产品每件实际成本为1200元。 借:发出商品 120000 贷:库存商品 120000 同时,将增值税转入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 34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 其实所谓“过渡科目”,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还是属于五大类科目里的一种。比如:“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待处理财产损益” 等等,它们分别属于资产类、负债类、资产类,只不过用起来我们更强调它的“过渡”作用而已。
范文五:预收账款属于什么科目
本文由梁老师精心编辑整理(营改增后知识点),感恩每一天的付出!
预收账款属于什么科目
在生活中,你提前收了人家的钱,就算是预收账款了。预收账款是个很常见的东西。那么预收账款在会计中属于什么科目呢?本文将为您解答。
预收账款(Depositreceived)预收账款科目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或交易双方之约定,而向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在未发出商品或提供劳务时预收的款项。
一般包括预收的货款、预收购货定金等。企业在收到这笔钱时,商品或劳务的销售合同尚未履行,因而不能作为收入入账,只能确认为一项负债,即贷记“预收账款”账户。企业按合同规定提供商品或劳务后,再根据合同的履行情况,逐期将未实现收入转成已实现收入,即借记“预收账款”账户,贷记有关收入账户。 预收账款的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通常应作为一项流动负债反映在各期末的资产负债表上,若超过1年(预收在一年以上提供商品或劳务) 则称为“递延贷项”,单独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
因此,预收账款属于负债类科目。
借:银行存款
;;; 贷; 应收账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