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城市土地节约利用与集约利用概念辨析
城市土地节约利用与集约利用概念辨析
Land&ResourcesHerald—??国盟
资源论坛
展,城市规模急剧扩张[1~31.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以
下问题:一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突飞猛进,对
城市土地产生了巨大需求,有限的存量土地资源面临着较大
的挑战,城市土地供求较为紧张闼;二是城市呈’’摊大饼”式发
展,忽略了城市内涵的挖潜,土地闲置,”城中村”现象较为常
见,土地利用效率普遍偏低;三是城市呈无序扩张,占用耕地
现象普遍,一定程度上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嘲.要解决以上
问题,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为必然选择.
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尤其是对
土地节约利用的研究仅局限于实践层次,理论层次仍存在缺
位.本文重点对城市土地节约利用和集约利用的概念,内涵
加以探讨,建立两者的概念模型,通过对两者概念,内涵的比
较分析,初步揭示两者的相互关系,旨在为土地节约集约利
用理论研究进行积极的探索.
1城市土地节约利用的曩念与内涵
节约总是与浪费相对应的,城市土地节约利用就是针对
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浪费土地资源的现象提出的.根据我
国土地利用的实际,总体来说,浪费土地资源的现象包括两层
涵义:一是土地资源利用中”量”上的浪费,包括土地闲置现
象,一些城市建设盲目求大现象等;二是土地资源利用中”质”
上的浪费,如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较低,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造
成的城市土地资源浪费等.
从狭义上讲,城市土地节约利用是指城市开发建设过程
中,以科学,理性的发展观为指导,以不影响城市社会经济发
展为前提,以土地资源减量化投入为主要实现途径的土地利
用过程.从广义上讲,城市土地节约利用是指在城市土地开
发利用过程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理性确定城市扩张
范围为前提,以减少增量土地,挖潜存量土地等措施为实现
途径,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以较少土地资源消耗,创造尽
可能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土地利用行为.
可以看出,广义上的土地节约利用既包括减少新增城市
土地的内容,也包括城市存量土地挖潜方面的内容.从狭义
到广义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对城市土地
“量”的控制到提”质’量”并举的发展过程.本文以下部分
不特别说明的土地节约利用均指广义上的内容.
从城市土地节约利用的内涵出发对其加以认识,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控制上,这是城市土地节约利用的第一层次,其实现主要依
赖于用地单位节地意识的提高和有关管理部门政策指令的
实施.
其次,城市土地节约利用体现在城市存量土地挖潜方
面,这是其内涵的第二层次.也就是说,城市土地节约利用除
了对增量土地加以控制以达到”节约”的目的外,还要从城市
内部存量土地入手,针对城区闲置土地,工矿废弃地,低效利
用的土地加以再开发和重新利用,充分利用城市内部土地资
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第三,城市土地节约利用应该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在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市土地节约利用应该对不同层
次的内涵有所侧重.
综上所述,城市土地节约利用可以从城市尺度和地块尺
度两方面入手.在城市尺度上,可采取如下措施推进:?合理控
制城市规模,促使城市土地粗放利用向精明增长转变:?从城
市布局角度考虑,着眼于协调各动能分区之间的依存关系,实
现城市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制定城市土地开发规划,引导
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趋向合理,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土地
闲置的出现.从地块尺度来看,要立足于土地利用规划及相关
用地定额标准确定的容积率,投资强度等指标,提高宗地集约
利用水平.
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鼍念与内涵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起步于1990年代,目前,已有许
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不同范围对其进行了概念解释和界定[翻.
一
些研究者认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就是在一定城市土地上
增加投入,以获得更多产出的土地开发经营方式;一些学者则
认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还应该包括土地利用结构,布局的合
理及生态环境的优越等;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城市土地集约利
用是指在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增
加存量土地投入,改善经营管理等途径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
率和经济效益,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的过程.
从3个概念的提法来看,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解和
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而第三个概念更为全面和深刻.从概念
上的发展与演变也折射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3个不同层次
的内涵,一是土地产出高效化,二是土地布局和结构合理化,
三是土地利用效益的综合化嘲.
2006年第六期
目前,对于第一层次的内涵学术界的认识是统一的,而
第三层次的内涵土地利用效益综合化是任何一种土地利用
方式所期待达到的目标,对此学术界也不存在分歧,重要的
是对第二层次的认识,即土地布局和土地结构合理化是否应
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内容存在分歧[4】.
土地布局和结构合理化本是属于城市土地优化配置研
究的范畴,但是由于集约利用与土地优化配置研究的内容存
在交叉和覆盖,两者的融合研究成为趋势【5】,从实践看,目前
国内的集约利用研究也都把土地布局和结构合理化研究涉
及在内.因此,笔者认为,土地布局和土地结构合理化可以归
于集约利用研究的内容.事实上,土地布局和结构合理化是
集约利用的必要前提,由于城市土地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工程,城市内部个体之间存在复杂的,敏感的联系,城市的功
能分区和布局方式直接影响到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同时,
合理的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也有利于城市各土地利用方式之
间的高效协作,减少土地利用的外部性,为土地集约利用奠
定良好的基础.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是针对某一特定时期而言的,
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城市
化水平的提高,其内涵会进一步拓宽.在城市化发展的不同
阶段,对土地集约利用不同层次的内涵也有所侧重.
3城市土地节约利用与集约利用的概念
|蔓型
3.1城市土地节约利用与集约利用概念模型的t立
根据前两个部分对城市土地节约利用,集约利用两个概
念的界定,建立如下概念模型.图1表示了城市土地粗放,低
效利用的状态.可以看出,城市各业用地分布较为分散,土地
利用效率较低.图2为集约利用的概念模型,即:一方面,通
过调整各业用地的结构与布局,实现分区集中;另一方面,提
高投资强度,促进土地的空间利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上的
产投比.图3为节约利用的概念模型:一方面,通过土地资源
的减量化投入,控制城市规模,保护耕地资源;另一方面,从
全局的角度调整土地布局与结构,使各业用地协调发展,同
时促进土地空间利用的发展,使城市向紧凑型形态转变,提
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使用率.
?
.
轴图1城市土地粗放
利用状况示意图
图2城市土地集约
利用的概念模型
图3城市土地节约
利用的概念模型
3.2城市土地节约利用与集约利用的关系
节约用地和集约用地有着密切的关系.事实上,由于城
市化发展阶段的不同”一36],两者的相互关系也不尽相同.
在城市化初级阶段,城市的发展主要依靠工业企业扩大
再生产来吸引资本,劳动力的集聚,工业企业对土地的需求
直接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张在这个阶段,由于城市的集聚
效应以及土地区位因素的差异,在中心区的土地利用中人们
已经开始了集约用地的尝试,但是受资金,技术的制约,集约
利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同时,该阶段基本上不存在资源,
环境的压力,人们节约用地的意识较为淡薄.因此可以说,城
市土地节约利用和集约利用都是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
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在城市化中级阶段,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使得资金密集型,
劳力密集工业扮演主要角色,同时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
高,促使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吸引劳动力到此领域就业,服务
业的选址一般处于较为繁华的地段,因此,城市在外延扩张
的同时,开始了内涵的进展.此时,也是节约用地和集约用地
共存的一个时期.但是两者有着各自的侧重点,集约利用侧
重于城市内涵挖潜,节约利用则重点体现在控制城市扩张
上,从潜在的层次来理解,集约利用仍然是反映了节约利用
的一个方面.
在城市化的高级阶段,由于城市的职能更加复杂多样,第
三产业发挥主要作用,并且城镇体系的形成也使得城市发展
主要是进行内涵的挖潜,此时,对于城市土地来讲,节约利用
和集约利用实际已经统一起来了,两者的主要内容都是从城
市内部土地优化配置入手,达到城市土地利用的高效率和高
产出水平.因此,土地利用的形式可表现为各种土地利用类
型的层叠,即多功能的土地利用.
4结语
4.1城市土地节约利用与集约利用两个概念的出发点,
推进措施,发晨与变化等方萄存在共性
首先,两个概念都是基于城市土地利用中出现的某些问
题而提出的,如城市土地粗放利用,土地资源闲置等.
其次,两者在实施过程中采取的手段和措施相近,如调整
城市土地结构与布局,科学合理地编制城市规划,明晰土地
空间权利等.
再次,两者都是动态发展的,在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
各自对应不同的内涵层次.同时,两者的发展均依赖于一定
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
4.2城市土地节约利用与集约利用两个概念所曩的层
次,所遍求的目标,实施前提等方萄存在差异
首先,两个概念所属层次存在差异.城市土地节约利用
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用地理念,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
高效用地;集约利用则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用地行为,即集中
投入资金,技术等生产力要素,提高单位土地的产投比.同
时集约利用是城市聚集效应的体现,而节约用地是我国建
设节约型社会在土地领域的体现.
其次,两者的追求目标存在差异,这也是其本质的差
异.节约是针对浪费而言,集约是针对粗放而言,因此,在城
市土地利用过程中,节约利用的目标体现在以减量化的土地
资源投入,产生尽可能多的经济,社会效益,获得土地资源利
用的高效率:集约利用的目标体现为集中资本,劳动力等生
产力要素,使单位面积的城市土地产出最大.
再次,两者的实施前提存在差异.节约利用以理性确定城市
【下转第19页】
Land&KeS0UrCeSHeraIa
资源论坛
江奇
(华中科技大学土地管理系湖北武汉430074)
国土资源部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问津而冲击了市场信心.在2002年之前,香港’勾地”制度和
范》(征求意见稿)中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勾地’制拍卖一直并存,直到2002年11月份,政府针对楼市仍然下
度”.所谓”勾地”,是指单位和个人对具体宗地有使用意向滑的局势,决定停止定期拍卖土地,以便楼市早日摆脱危机
的,可以提出”勾地”申请,并承诺愿意支付的土地价格;市,状态.
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认为其承诺的土地价格和条件可以接在”勾地”制度的推动下,政府完成了从主动调控供应并
受的,应当及时以”招拍挂”方式出让该宗地;申请人应当参参与土地开发到由市场主导(房地产企业自行决定”勾地”与
加该宗地的”招拍挂”且报价不能低于承诺的土地价格.否)的转型.由于政府不公布其心理价位,所以在交易过程中
一
,”勾地”制度的缘起政府就可占据有利地位,避免可能出现的流拍,防止地价大
“勾地0度舶来于香港.在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作为香幅波动,降低官方的风险,加上选择放入”勾地表”中的土地
港主要支柱产业之一的房地产业因受其影响,市场极度低经过了科学的综合论证,显示了政府不再干预市场和提高运
迷,楼市大跌,同时房地产企业基本停止购入土地,导致地价作透明度的双重目标.目前香港官方和市场普遍认为”勾地”
大幅下降,严重冲击了港府推行多年的土地拍卖政策.港府制度是体现政府不直接干预房地产市场和通过土地供应管
为了避免土地频繁流拍对市场信心造成的打击,保证土地不理来进行宏观调控的有效制度.
被贱卖,于是暂停了土地拍卖,开始实施”勾地0度,即每年二,”勾地”制度的作用
由地政署公布当年的”勾地表”,房地产企业对”勾地表”内任1,避免土地招拍挂过程中的流拍现象
何一幅土地有兴趣的话,都可以向政府提出申请,但申请人尽管”勾地0度尚处在征求意见阶段,尚未出台具体的
必须为购买该幅土地开出最低价并交缴按金.如果申请人的交易细则和条款,但种种迹象表明,国土资源部试行”勾地”
出价符合政府按公开市场价格所作的评估,该幅土地便会以制度的
主要意图之一,就是避免土埘’招拍挂”过程中的频繁
公开招标或拍卖的形式出售.如在拍卖当中该底价不保,政流拍现象.
府则会收回该幅土地,以保证不贱卖政府资产.这样做其目2004年8月31日以后,”招拍挂”成为市场土地供应的
的是在拍卖土地前增加一个”保险程序”,避免土地拍卖无人主要方式.2005年,房地产宏观调控力度空前加大,观望气氛
[上接第18页]
范围为前提,集约利用以城市土地结构和布局合理化为前提.
4.3城市土地节约利用与集约利用有着较强的相关性,
在不同的城市化阶段,其相互关系不同
现阶段节约利用的内涵包括了集约利用的内涵,体现在
城市扩张中,集约利用只是代表了节约利用在城市土地内涵
挖潜方面的内容.从效果上讲,集约利用就是节约利用,土地
利用的集约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建设对增量土地的需
求,达到了节约利用的要求,因此,也可以理解为集约是节约
的一种手段.
土地节约利用,集约利用两者都是与城市化进程和经济
发展水平紧密联系的.在不同的城市化阶段,不同的经济发
展水平下,两者的表现形式,相互关系不同.两个概念不是孤
立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化.在城市化发展的
高级阶段,由于紧凑型城市形态成为必然选择,城市土地利
用将体现为土地节约利用与集约利用两者的统一.
参考文献
【l】谢文蕙,邓卫着.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l996:48,50.
【2】严金明,燕新程.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土地问题….
中国土地科学,2005,19(6):57,58.
【3】毛蒋兴,闰小培,等.2O世纪9O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土地集约
利用研究述评….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2):48,50.
【4】谢正峰.浅议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利用【J】.国土与自
然资源研究,2002,(4):31,32.
【5】郑新奇.城市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评价【M].北京:科学
出版社,2004:33,35.
【6]6何芳,魏静.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中国土地,
2001,(3):24,26.回
范文二: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内涵探析
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内涵探析
戴必蓉 杨子生
(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21)
摘要: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是我国?当今土地利用?的重大战略方?针。本文深入地阐?明了节约用地?与集约用地的?基本概
念和内涵,分析了节约与?集约用地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区别与联系?,为推
进我国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
关键词:节约用地; 集约用地; 概念; 内涵; 可持续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初探
王海洋
( 江苏省东台市?国土资源局,江苏东台,224200?)
,摘要, 节约用地就是?各项建设要千?方百计不占或?少占耕地; 集约用地是要?提高土地投入?产出,提高土地利用?的 率
集约化程度。为此必须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目前我国土
地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一个是人民的?吃饭问题,一个是国家的?发展问题,只有通过集约?节约用地来解?决这一矛盾。
,关键词, 耕地; 集约节约; 用地; 投入; 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 8229( 2010) 04 , 0081 , 02县域土地?集约利用问题?探讨
李杰杨丹谢娜?
(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摘要: 县是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的重?要衔接点,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城镇化的进程?的发展、人口
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都给县?域土地的利用?带来诸多的问?题,使得本来集约?利用程度较低?的县域土地情?况更加严峻。
应仍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整理与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土地管
理机制与加强?土地执法监督?相结合等方面?入手,做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 关键词: 县域; 土地集约利用?; 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F?301.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 7731分区?管制: 实现建设用
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的新视角
程 静*
[ 摘要] 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也是缓解我国?土地
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分区管制,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 对改变我国近?几年耕地面积?锐减、土地利用粗放?的
现状及全面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土地资源 节约集约利用? 分区管制
[ 中图分类号] F301.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3—7470 ( 2009) —04—0022 ( 03) (城市化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孙玲霞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濮阳 457000?,
[内容提要]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在规?模和数
量上都得以迅?速增长,而农业用地则?急剧减少,城市土地粗放?利用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城市土地必须?走节约
集约利用的道?路。在我国实施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城市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中图分类号] F29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427(2010)06-0096-02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及其?影响因素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孙玲霞
,摘要,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它的有限性越 ?
来越得到大家?认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相对于浪费?和粗放利用而?言的,就是如何更有?效的利用土地?,以最小的土地??成本,满足社
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完善我国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思考
曹淑晶
(山东财政学院?, 山东济南? 250014?)
? ? [摘? 要]经过多年的努?力, 节约集约用地?意识进一步加?强, 节约集约用地?制度逐步建立?, 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措施
逐步落实。但是, 调控节约集约?用地的机制尚?不完善, 节约集约用地?目标任务不明?, 制度仌有缺失?。我们仍加快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建立建设用地?普查评价工作?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建设项目?用地管理体系?、规
范建设用地供?应管理、强化建设用地?批后供后监管?、完善土地资源?市场配置机制?等方面, 对我国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进?
行了探讨。
[关键词] 节约集约用地?; 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中图分类号] F293. 2? ? ? [文献标识湘乡?市土地规划编?制过程中集约?节约用地问题?的探讨
皮明,张琼,任耀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 0081,码] A? ? ? [文章编号] 1008- 2670( 2010) 02- 0087- 03土地集约与节约利用模??式研究 ———以湖南省江华?县为例
向军唐国滔伍?多
, 湖南省测绘科?技研究所, 长沙4100?07 ,
摘要本文以湖?南省江华县为?例,首先介绍了该?县区域概况
范文三:1.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内涵与发展背景
1(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内涵与发展背景
科技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纵观全球,科技园区这一独特 的产业组织模式和空间载体,是促 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效形式, 满足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聚集的 需求,有效地促进了知识,技术, 资金在研发机构,企业,市场之间 的有效流转,在带动本国高新技术 产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经济效 益,增长模式转变等方面都起着领 袖性的作用和占据着主导地位,已 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同时,科技园区以其特有的经济集 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成为了区域经 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创新和技术 创新的试验区,外资引进的集聚区 和推进城市化的新城区,是我国当 前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发展开放 型经济,发展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 体.
虽然,国内各地区都十分重
视加快建设科技园区,提升园区土 地集约利用效益,政府管理部门对 科技园区的投入和政策倾斜也都很 大,但仍有不少园区由于其产业基 地,土地利用和产业规划等缺乏时
间和空间上的统筹规划,其中不乏 某些园区仍存在单个企业圈地面积 较大,开发进展缓慢,园区土地利 用综合效益低,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等问题,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和 环境效益的整体提升.因此,如何 提升科技园区的土地利用集约化程 度已成为现阶段各园区发展中亟待 解决的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专家 学者和政府官员的研究和关注.大 力推进科技园区土地资源的集约利 用,探索创新园区开发建设模式, 将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示 范带动作用.
1.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内涵与 发展背景
1.1概念与内涵
"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最早 来自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在地租 理论中对农业用地的研究,主要是 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投 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使用先 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 面积土地上获得高额收入的一种农 业经营方式".
所谓集约用地,主要包括两个 层的含义:(1)每宗建设用地必须 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 用的集约程度;(2)在布局合理,
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 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 企业研究报告GEl?
科技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 地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 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取得良好 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综上所述,土地集约利用是 一
个动态的,相对的过程,与外部 环境和经济发展阶段相结合,随着 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而变化.在宏 观层面上,强调土地利用效益综合 化,要求城市要有合理的规模以及 与之相协调的产业结构等,即土地 利用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 体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的 统一;在中观层面上,要强调用地 功能,布局和结构的合理性;在微 观层面上,侧重于单块土地的投入 产出效益,不断增加存量土地投 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及产出率,获 得土地产出的高效化和最大化. 科技园区土地利用的概念隶属 于城市土地利用范畴,是以合理布 局,优化用地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等 思想为依据,通过增加对开发区现
有存量土地的投入,改善经营管理 等途径,不断提高开发区土地的使 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开发区土地集 约利用的核心是深化现有土地的挖 潜改造与再开发,提高土地监督和 管理水平,提高土地使用强度和效 率,走内涵发展道路.
1.2科技园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1.2.1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科 技园区将发挥重要的示范和引 擎作用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重大战 略机遇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成为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的中心环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 节约型社会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 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 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 下简称《纲要》)及《国务院关于 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 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 套政策的通知》.《纲要》以自主 创新为主线,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 家的战略目标和"自主创新,重点 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 导方针.这为新时期科技园区或高 新区转变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指明 了方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利用 科技支撑和引领区域发展成为当前
各园区最为紧迫的任务.经济发展 质量的提升,也需要科技园区起到 应有的示范带动作用,"区域专业 化,产业集聚化"成为区域发展的 重要理念.
企业研究报告GEI?2
科技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1.2.2"四位一体"战略定位提出, 科技园区已进入"二次创业" 的全面提升期
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和 创新型国家奋斗目标的提出对全国 科技园区的发展提出了全新要求. 2005年,**总理在视察中关村 科技园区时用"旧貌换新颜"高度 评价中关村园区发展成就,同时, 明确指出:"国家高新区要承担起 新的历史使命,进一步发挥高新技 术产业化重要基地的优势,努力成 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 力的重要载体,要成为带动区域经 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强 大的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 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 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 阵地."这一"四位一体"的发展 定位,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的 战略需求和长远利益出发,向国家
高新区及所在城市提出的新的要 求,也是明确国家高新区在建设创 新型国家过程中引擎作用的重要体 现.
在科技园区发展过程中,还
存在部分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 够,粗放式利用方式仍然存在,创 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没有完全形 成等问题,影响着科技园区可持续 发展能力的提升.为此,在《国家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 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坚 持六大原则,实现五个转变,努力 做好四个提升,建成三类园区"的 要求,对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运 行机制,条件环境,管理水平和服 务能力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科技园区应按照国家自主创 新战略的要求,坚持循环经济和集 约发展,进一步集约利用土地,提 高单位面积产值,进一步加强对资 源,能源的可持续利用,调整产业 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以高新技术 产业专业化集聚实现资源高效循环 利用,以创新带动科技园区的跨越 式发展.
1.2.3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土地资 源稀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资
源刚性约束效益日趋加剧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 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要 素,其数量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 性,决定了必须走可持续利用的道 路.从长远看,土地资源总量的有 限性和可用量不断减少的趋势不会 改变,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土地资 企业研究报告GEI@
科技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源稀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环境 己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刚性约 束,土地利用合理与集约已成为事 关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 键.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园区可 供开发的后备土地资源越来越少, 土地储备受到严峻的挑战,依靠农 用地获得后备土地日趋困难,只有 少数个别地区的开发区由于地域优 势可以依靠转向开发未利用地中的 废弃地,废弃厂区,滩涂等,通过 土地资源整合进行下一步的开发. 同时,在开发建设初期阶段,部分 科技园区还存在为加快园区建设进 程,缓解"滚动开发"资金压力, 追求短期效益等目标,通过压低土 地价格,降低入区企业(项目)审 核标准等方式,积极争取项目入
驻,土地出让速度较快,园区用地 投资强度较低,项目开发建设缓 慢,甚至"征而不用",大量"撂
荒"现象,最终导致园区后备土地 资源不足,整体建设进度和水平不 高,产业聚集效益不明显等问题. 客观上,要求科技园区必须对现有 土地进行集约式利用,通过控制建 设用地总量和新增规模及节奏,挖 潜与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来减少经 济社会发展对土地造成的不可逆的 消耗.
1.2.4国家紧缩"地根"政策对园 区土地集约利用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针对开发区热遗留下来的开 发区总量失控,用地结构不合理, 过分地追求"大而全"等土地粗放 式开发的问题,国务院有关部门根 据清理整顿开发区的有关法规和政 策性文件,对全国各类开发区进行 了清理整顿和设立审核.按照"布 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 总体要求,对符合条件和标准的开 发区予以公告并确定了四至范围. 到2006年12月,全国各类开发区由 6866个核减至1568个,规划面积由 3.86万平方公里压缩至9949平方公 里.通过清理整顿和设立审核,大
幅度减少了开发区数量,核减了开 发区面积,突出了产业特色,优化 了布局,各类开发区在项目准入, 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容积率及 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标准明显提 高.这也为科技园区土地节约集约 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企业研究报告GEl@4
范文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广西柳州市城市化土地集约利用分析
一、引言
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化初始阶段非农业建设用地扩张占用农地的情况较为严重,同时城市存量土地资源有又存在粗放利用现象,所以说,保护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潜力的评价研究,可以说是当前土地工作者紧迫的任务之一。而对于广西柳州市城市化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是为了以柳州市作为典型代表,大底上了解广西的部分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和城市用地扩张状况,为今后的土地研究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对于一个相对全国来说较为落后的城市,集约利用城市土地无疑对于城市建设经济效益和社会的提高及城市竞争的增强大有裨益。
二、城市化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及其动态性
(一)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是从农业土地集约引申而来,但由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特殊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远比农业土地集约利用丰富和复杂。其基本内涵是指在土地上增加投入,以获得土地的最高报酬。城市土地利用由于城市功能的多样性,土地利用价值或效果很多方面不是经济指标所能衡量的,也就是说其集约度很难简单地采用经济投入产出指标对土地集约状况进行衡量或评价。迄今为止,中外学者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内涵尚未达成共识。
[1] 综合学术界的有关观点,宋戈在其博士论文中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总结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在特定时段、特定区域内的一个动态的、相对应的概念。它是指现期条件下,在满足城市发展适度规模、使城市获得最大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的基础上,以城市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和可持续发展位前提,通过增加存量土地收入、改善经营管理等途径,来不断提高城市土地的使用效率,并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动态性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环境不断变化的特点决定力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动性能,因此,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约束条件和目标也是时刻变化的。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外部约束条件的变化导致边际投入和边际产出相等的点即帕累托嘴有点总是在不断的移动着的。因此,我们必须在分析土地利用现实问题和弊病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探究集约利用城市土地的有效途径。无可否认,基于城市用地现状的内部挖潜和在开发是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三、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选取
(一)评价指标体系应达到的目的。
(1)反应现状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2)充分揭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3)减少彼此间的相关性。
(4)突出重点,简便易行。
但是,考虑实际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应选择较为普遍的指标,而且能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相结合,着重反映土地利用的使用强度、投入强度和土地产出效益三方面的内容。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编制原则
评价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程度可以从几方面进行考虑,在编制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又要针对不同城市、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选取对土地集约利用起主导作用,能反映土地利用差异的指标。据此,来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编制的原则。
1)主导性原则。选择对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起重要作用,影响较显著的指标。 (
(2)实事求是的原则。比较客观全面的反应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通过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分解,清楚、真实地反应土地利用的现状、投入、产出和结构。指标应实事求是,尊重客观实际,并依据实践要求调整指标设置和权重分配。 (3)效益原则。鼓励综合统筹发展,通过土地要素的经济考核,实现土地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较快的经济发展,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提高管理决策水平,建设良好的城市发展环境,形成基础设施较完善,投资环境较优良的资本、人才、技术密集区。
(4)预测未来原则。考虑土地集约利用现状的同时,也应考虑土地利用的发展潜力。
(5)定量指标为主的原则。评价指标以定量指标为主,易于考核和评价,描述清晰,同时具有可比性。
6)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便于统计、管理、实施和指导,(
并注意与现行国家统计指标、土地资源利用方面的指标相协调。 (三)指标体系
根据上诉评价指标的编制原则,结合土地经济学理论,我初步拟定了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1) 指标体系的构成
评价指标体系设3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考虑不同的地域情况,二级指标综合反映土地投入强度、使用强度、经济效益状况、土地投入强度是源动力,土地使用强度是催化剂,土地经济效益是最终目标。(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2、权重确定
(1)均值和方差计算
计算均值公式:
计算方差公式
上两式中: ——专家总人数
——第i位专家的评分值
——均值
——方差
(2)计算结果
模拟了30位专家的打分情况,权重及方差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内容 权重 方差 内容 单位 指标说明 权重 方差 备注
最近5年
单位土地最近5年单位土地固定万元/平方固定资产资产投资平均额/城市0.238 0.0280 必选 土地公里 投资平均建设用地面积 投入0.28 0.0183
额 强度
项目平均土地开发项目投资总万元/个 0.053 0.0044 必选 投资强度 额/项目个数 人均建设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城平方米/人 0.075 0.0127 必选 用地面积 市总人口 人均道路城市道路总面积/城市平方米/人 0.072 0.0137 必选 面积 总人口
城市生产性用地(工
业、交通、市政公用设用地结构 % 0.040 0.0095 必选 施)/生活性用地(居住、土地道路广场、绿地) 使用0.35 0.0164 绿地覆盖城市绿化用地总面积/强度 % 0.040 0.0095 必选 率 城市建成区总面积
建成区范围建筑总面建筑密度 % 0.034 0.089 必选 积/城市建成区总面积 城市综合城市总建筑面积/城市% 0.038 0.0097 必选 容积率 建设用地面积
人/平方公城市总人口/城市建成人口密度 0.024 0.0067 备选 里 区面积 单位土地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二、第万元/平方之和/城市建设用地面0.112 0.0062 必选 三产业增公里 积 加值
单位土地万元/平方工业产值/城市建设用0.086 0.0071 必选 工业产值 公里 地面积 单位土地土地万元/平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消费0.030 0.0252 必选 经济0.37 0.0155 公里 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品零售额 效益
平均就业万人/平方城市就业总人数/城市0.029 0.0078 必选 密度 公里 建设用地面积 单位面积万美元/平进出口总额/城市建设0.024 0.0079 备选 进出口额 方公里 用地面积 单位面就万元/平方利润总额/城市建设用0.020 0.0070 备选 利润 公里 地面积
权重1 - - - - 1 -- -- 总计
四、柳州市城市化土地集约利用的现状与分析
(一)城市用地扩张的基本状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用地量也在不断攀升。目前,不少地方正在调整规划,扩大城市空间和规模。很多地方出现了大铺摊子,不重内涵、盲目无序扩大用地规模的情况。过热的城市化建设必然造成“有城无市,有场无市”,最终会出现“空壳城镇”的现象。
广西柳州市自1996年到2003年的8年期间,城市用地总量从8366公顷扩张
: 到9865公顷,扩张量1499公顷。柳州市1996~2003年历年建设用地总量见表1
表1 柳州市市区历年建设用地总量变更表 单位:公顷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建设用地总量 8366 8393 8889 9078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建设用地总量 9092 9191 9377 9865 资料来源:柳州统计年鉴
(二)城市人口的增长与城市用地在同步的扩张
人既是物质生产这,又是土地产品的直接和间接消费者,土地的需求与人口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我国这种加快推进城市化的形式下,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这必然会出现城市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加大。伴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长,柳州市市区人口也在增长。
表2 柳州市市区人口变化表 单位:万人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市区人口 86.16 87.54 88.59 89.40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市区人口 90.68 92.58 94.38 95.59 资料来源:柳州统计年鉴
城市人口的增加,一方面,城市用地需要扩张才能满足城市人口的生产、生活需要。同时也会增大农地的需求量。然而,我国的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建设用地的扩张又需要占用大量的农地。因此,如何在保证我们的粮食安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有效地为城市化供给建设用地,是目前需要深究的问题。
(三)城市土地利用率普遍偏低,土地集约利用有待提高
受“开发热”的影响,人们对城市土地的开发普遍存在的偏好——新区优于旧区,使得我国城市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不高。针对柳州市来说,1996~2003年间,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在国家三级城市建设用地标准(90.5~105.0平方米)的范围内,人均用地一般。
表3 柳州市市区人均建设用地变化表 单位:平方米/人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人均用地 97.10 95.88 100.34 101.54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人均用地 100.26 99.28 99.35 103.20
(四)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合理控制城市土地的扩张
1、分析柳州市历年城市用地总量的扩张趋势,回归预测柳州市2015年的城市用地总量通过对1996~2003年柳州市建设用地总量的综合分析,采用医院飞线
2性回归模型进行拟合,得到一元非线性回归模型:Y=1.7679(X-1995)+178.5298
(X-1995)+8182.9 其中,Y表示规划年的城市用地趋势预测量,X表示规划年。通过F检验的出F=74.5676>F(1,n-2)=13.7,置信度为99%,建立的回归模型是成立的。由此可计算出2015年柳州市城市用地趋势总量为12460公顷,在2003年的基础上增加3595公顷,记载柳州市现行的用地制度、用地结构、土地利用效率及强度和降级发展速度等条件下,预计到2015年城市用地的扩张量。
2、柳州市区人口预测
从1996~2003年人口变化情况来看,人口呈线性增加,估采用一元线性回归
+84.5368 模型进行拟合,得出模型:Y=1.3507(X-1995)
F=440.0513>F(1,n-2)=13.7,通过F检验,置信度99%由此可预测2015年柳州市区人口总量为111.5万,在2003的基础上增了15.91万人。
3、城市用地配置
一个协调持续发展的城镇,其居住用地与其他各类建设用地在数量结构方面应表现出协调平衡的关系,其协调平衡程度可以从配比系数上得到反映。
表4 居住用地与其他各类用地的配比系数
用地类居住用地 工业仓储道理交通广场绿化公用工程其他建设备用机动公共服
型 用地 用地 用地 用地 用地 地 务商业
用地 配比系1.0 0.7 0.4 0.4 0.3 0.3 0.3 0.6
数
资料来源:廖和平。重庆市小城镇土地利用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
3、平均居住容积率
容积率是指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城镇规划一般控制在1.0~3.0,柳州市2002年居住用地平均容积率仅有0.7,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利用强度,又符合生态住宅标准,将居住用地平均容积率定为1.2.
4、柳州市城市用地扩张预测
柳州市2015年居住用地面积总量S=柳州2015年市区人口*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容积率(结合建设部公布的小康住宅目标2020年人均居住面积35平方米及柳州的实际情况,定柳州市2015年的人均居住建筑面积宜为30平方米)。计算得出S=2787.5公顷,根据居住用地与其他类用地的配比系数,可以计算出柳州市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控制预测量=居住用地面积总量*(1.0+0.7+0.6+0.4+0.4+0.3+0.3+0.3)=11150公顷,与前文预测量12460公顷相差1310公顷,控制的效果明显。
五、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化的一些对策
1、提高城市土地的空间集约利用性——借天生地
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首先应想到城市土地空间的集约性。城市土地绝对量的增加是有限的,但城市土地的相对量可以增加,即通过开发在有限的用地面积上增加更多的城市活动空间来提高土地的相对供给能力。因此,城市建设者通过充分挖掘城市土地利用潜力,或通过建高楼向空中发展,或者转向地下空间的开发,如运用现代科技,开发地上、地下、空中多层次的交通系统来实现土地的空间利用。这样,不但节约了土地,而且提高了土地利用的科技含泪,改善了城市的硬件水平。
2改变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土地资源
改变土地的利用结构,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就是挖掘土地资源的利用潜力,在
土地使用强度和资源的可供量、环境、设施之间维持一种平衡,实现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土地置换是改变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一种手段,是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他是通过土地功能布局调整、土地整理等形式,使不同权属之间、不同用途之间的土地进行
——再交换(置换)的行为。通过土地置换,是城市用地在动态的配置——转换配置,即置换过程中产生更大的使用效率。例如,为了把发展商业的黄金地段腾出来,政府可以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占据商业区的工厂外迁,这样既可以形成可观的商业区,提高城市的服务功能,同时一大笔土地出让金又可以满足该工厂改进和提高自身设备的需要。
3、政府用地规划新理念,提高提地集约度
目前,我国政府正在桌布深入地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政府已由单纯的管理部门转化为引导、协调和服务部门。因此,政府的办公空间如何选择,应值得我们深究。我国多数城市政府习惯于独立用地、用独立建筑、独立办公。这种现象的背后似乎保留着一股封建统治思想的残遗,政府要搞搞在上,老百姓自由进出的地方不成政府。可是在政府的角色已发生重大改变后,除了军队、监狱等特殊机构和某些政法部门,城市政府的绝大多数机构应该和社会各界成员和谐共处于一个公共的空间之中。很多机构不一定要独立用地甚至未必用独立建筑。如,新加坡,香港的一些政府机构就是租用私人发展商的写字楼的部分楼面进行办公的,在这些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政府机构所在的大楼的群楼用于公共商业、餐饮等活动的更是司空见惯,这种集约的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利用先进技术为土地集约利用保驾护航 3
1999年国家已正式启动数字国土工程,以提高土地管理的科学性、精确性和时效性。数字国土工程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土地利用的最大化,是土地利用效益达到最大化。目前的土地集约利用应尽快融入到现代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和3S技术等先进技术中去,为营造我们的数字化城市贡献力量。
六结语
综合分析,从柳州市的目前城市土地集约状况以及所进行的预测、估算中得出,柳州市的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相对广西其他城镇的土地利用集约度较高,城市的扩张也得到较明显的控制。由此可见,加强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对控制城市的外延扩张,促进城市向外延扩张和内部挖潜相结合的道路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戈.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1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柳州市城市规划局。
[3]李江风等。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集约利用途径[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
[4]廖和平。重庆市小城镇土地利用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
[5]柳州统计年鉴
范文五: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土地政策落实情况的汇报
为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提升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项目顺利落地,最大限度的挖掘土地潜力,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园区管委会及国土资源分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认真执行国土资源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规定》的同时,针对建设用地指标紧张、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的局面,不断创新思路,深挖土地潜力,争取高效利用,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土地基本情况。工业园区下辖一个XXX,面积为12734.46公顷,其中耕地面积6338.99公顷,园地面积229.02公顷,林地面积1602.39公顷,草地面积1752.77公顷,城镇村和工矿用地面积1604.02公顷,交通运输用地面积439.23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383.11公顷,其他用地面积384.93公顷。
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情况。园区用地规划严格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注重行业集中布局和产业优化互补,最大限度的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着重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对园区范围内闲置土地进行调查摸底,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处理办法》,结合园区实际制定《建设用地批前批后监管管理办法》, - 1 -
对闲置土地进行统筹安排,逐一盘活,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二是耕地和基本农田总量控制。为保证耕地数量,不断提升耕地质量,园区管委会严格按照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基本农田“五不准”规定,将耕地保护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书,逐级签订目标责任,实现镇、村、农户逐级联动保护,进一步明确耕地保护职责,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制度,实行优质耕地耕作层剥离制定,积极争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补充耕地面积,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014年园区实施土地整理项目1处,建设规模225.46公顷、新增耕地390亩。投资1000万元,2015年计划再实施土地整理项目一处,
计划新增耕地1100亩。三是制定合理年度用地计划。根据企业实际,园区国土分局提前衔接、主动服务,及早掌握企业用地类型和用地规模,实行有保有控的产业用地政策,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医疗卫生用地,合理安排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支持战略性新型产业和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排放的新产业项目用地,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市场准入标准的项目,不安排供地。四是积极探索用地新模式。充分发挥土地市场价格机制作用,有效引导土地利用方向,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严格执行国有土地招拍挂出让制度,探索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尽可能利用好沟壑区、山台地和村庄搬迁区,减少川水地的征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014年我们委托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编修了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更新报告》,报告反映出工业园区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相对比较好。
- 2 -
2014年工业园区固定资产投资为 万元,土地投资强度为 万元/亩。土地利用投资强度高。
2014年工业园区19家规模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9819.9万元,占用工业用地面积2434.6亩,土地产出率为45.11万元/亩。
四、土地报批方面。2014年向省国土资源厅上报了12个项目的报件,上报土地面积1300亩,已得到省国土资源厅批复4个,批复面积445.32亩;8个项目已上报省厅待批。
五、土地供应方面。2014年园区国土分局完善相关项目资料,上报市国土局挂牌出让了9宗项目用地,出让面积526.26亩,供地率达100%。
六、土地管理方面。在市国土局执法支队和园区执法大队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园区国土分局按照“预防为主,事前防范与事后查处”相结合的办法,一是认真开展辖区内国土资源执法动态巡查工作,重点巡查公路沿线和城乡结合部,共开展动态巡查30次,发现违法事项2宗,现场全部得到了制止。二是违法案件得以查处。根据2013年度卫星遥感监测图斑,涉及园区的违法用地共7宗,其中6宗为未供即用问题,全部立案查处,对责任人处理到位,落实罚款165.3263万元,协调市局完善了相关的供地手续;未批先建违法用地1宗,我局督促用地单位限期复垦,目前已复垦到位。有效遏制了园区范围内乱修、乱挖、乱建及非法买卖土地的现象,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为园区的用地创造了良好环境。
七、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打算。从整体来看,虽然集约水平较好,尤其是用地结构比较合理、土地利用监管绩效和土地供应 - 3 -
市场化程度都达到了理想状态。但是,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规划不科学,土地利用粗放,深挖潜力不足,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瞻远瞩、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土地管理,加强执法力度,坚持“严控增量、盘活存量、集约节约、高效利用”的工作思路,坚持“保重点、攻难点、提效率”的服务理念,采取计划用地、项目争地、依法供地、集约用地、拆迁增地等多条路径,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着力在土地精细化管理上求突破,努力提高资源保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
- 4 -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城市土地节约利用与集约利用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