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孝敬父母的故事
孝敬父母长辈, 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父 母长辈,养育了后代晚辈,自然应受到后代晚辈的孝顺尊敬。试 设想,一个对父母长辈出言不逊、举止不雅的人,能成为爱国成 才、奉献力量的人物吗?古今往来的名人贤士,多是忠孝双全, 值得称道的杰出人物。请听我们三四班孝亲敬老故事会。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 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 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 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 不就可以满足 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 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 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 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 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孝亲敬老小故事 2
包公即包拯(公元 999-1062年) ,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 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 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
元 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 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 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 便马上辞去了官职, 回家照顾父母。 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 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 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 在封建社会, 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 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 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 会跟随去的。 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 父母不愿意随儿 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 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 因为这意味着 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 --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 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 这才辞去了官职。
孝亲敬老小故事 3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 候,家境困难, 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 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 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 以便让父亲早 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 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 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 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孝亲敬老小故事
从前有个家庭, 只有一个老母亲和一个儿子过活。 母亲做 饭儿子种田, 母亲把全部精神都用在疼儿子上, 做好饭等儿子来 吃, 一边给儿子擦汗一边给儿子端饭, 中午把做好的饭送到地头, 晚上帮儿子洗脚, 老母亲把一切都奉献给了儿子, 可是儿子并不 满意,老是觉得母亲做的不好,时常打骂母亲。母亲有时候心里 也有气,可就是舍不得骂儿子。有一次他耕田到地头休息时,看 到地头一乌鸦窝不只什么原因落到地上, 那老乌鸦和小乌鸦他都 认识, 可不知为什么那老乌鸦行动困难, 小乌鸦正衔着一只虫子 送老乌鸦的嘴边, 那老乌鸦没有接住虫子掉到地上, 小乌鸦赶忙 衔起来再送到老乌鸦的嘴边。 这一幕让这个儿子心惊了, 想起母 亲的好,再想想自己对母亲的不好,真是虫兽不如。从些番然醒 悟, 决心做个孝子。 当他回到家把热水瑞到母亲前并把母亲的双 脚放进水盆的时候, 母亲泪水流下来了, 儿子的泪水也流下来了
故事 2
一个老太太 92岁了, 早年丧夫, 自 36年前二子三女各自 独立之后, 她就轮流着在各子女家过活, 原来是每家家都差不多 十天左右, 各个儿子、 媳妇, 女儿、 女婿都对她很好, 时间长了, 她就过多地在二女家住下了 ,二女婿是个工人后来当个小官, 靠工资生活,并不富裕,比其它几个略有不如。但老太太就是觉
得二女婿贴心, 心理更安稳, 住的时间长了二女婿把老太太的生 活习性都掌握, 虽然没有多好的, 但口味大都是随着老太太转的, 一起生活了一年又一年, 二女婿把父母都送走了, 照顾老岳母的 生活还是照旧。日复一日,简单的生活过了 36年了。老太太依 然健康。
一则是“方观承千里探亲”的故事
清朝乾隆年间,安徽桐城的方观承,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 他千里探亲的故事,至今被人们传为美谈。
方观承的祖父、父亲都曾做过朝廷命官。清朝的文字狱使其 祖父、 父亲因一朋友写了一书而被株连, 流放到黑龙江充军服役, 其家产也被没收充公。 年幼的方观承兄弟无依无靠, 只得到寺庙 中暂栖其身。
在寺庙中,方观承兄弟含泪度日,备尝艰辛,但方观承最想 念的还是祖父和父亲。他鼓足勇气,向长老提出请求,允许他俩 前往边疆探望长辈。长老念及二人年幼,尽管有些孝心,恐怕不 能成行,便极力劝阻。方观承则恳求说:“祖父、父亲遥在天涯, 对家中亲人望眼欲穿,我们若能前往,定会增添些许慰藉。为给 二老一点安慰,我们即使受点折磨,遭受点艰难,也在所不辞。 请长老思准,让我们启程。 ”
方家兄弟的义举,感动了长老,长老送其路费,含泪目送他 们踏上探亲路程。
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忍饥挨饿,搀扶相行, 衣破成条,脚生老茧。几个月后,他们终于见到了二老。四人抱 头痛哭之后, 祖父、 父亲心中为自己有这样的孝顺后代顿生快慰, 一家四口人陶醉在融融的天伦之乐之中。
范文二:孝敬父母的故事
孝敬父母的故事
哈尔滨市香滨小学三年五班 张 拓
1. 陈毅孝敬父母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儿女学习效仿。
孝敬父母关爱帮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父母恩情重如山,深似海,人生莫忘父母恩。朋友,我们孝敬自己的父母了吗?我们给了他们什么呢? 其实父母亲想要的真的不多,他们需要的只是我们的孝心和关爱,希望我们在需要时伸出扶助之手。
当父母还年轻力壮的时候,你常回家看看,一句随意的问候“爸、妈,你们好吗?”随意买的宵夜,亲自煮一顿家常的晚餐,陪母亲逛逛街,唠唠家常,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这些都能让他们感到欣慰温馨。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渐渐长大成人,父母却愈来愈老。他们变成了老眼昏花,动作迟缓,手脚不灵便,思维迟钝,没有记性,说过的话以为不说,重重复复,唠唠叨叨,甚至患上老年痴呆,像三岁的小孩。说话时,他们会突然想不起要说什么,甚至极可能最后连要做什么,都一并忘记;他们会重复又重复教过我们的故事和儿歌,沉醉在那些和我们一起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的回忆中!他们会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的抖;有时还会感到孤独寂寞,痴痴呆望远处。看到父母慢慢衰老,我们应该想到儿时父母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父母不厌其烦为我们洗了多少的尿布,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教我们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我们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我们穿衣服、梳头发;每天教我们背儿歌,还要绞尽脑汁,去回答我们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古怪问题。当时,父母做这些多么的耐心,多么的温柔,总觉得有了我们再苦再累也是一种幸福。
朋友,人们常说父母恩最难回报。愿我们能以当年父母对待小时候的我们那样,耐心、温柔地对待渐渐老去的父母,体谅他们,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哪怕只为父母换洗衣服,为父母喂饭送汤,为父母搽搽风湿油,按摩酸痛的腰背,握着父母的手,扶着他们一步一步地慢慢散步...... 让我们的父母幸福快乐地度过余生。学学陈毅元帅孝敬父母,给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和谐家庭以安享晚年,那是父母的幸福,也是我们的幸福!
2. 孔融让梨
在我国流传甚广、家喻户晓的《三字经》中,有“融四岁,
能让梨,弟与长,宜先知”的韵文。孔融四岁那年,正在院中玩耍的孔融兄弟几个,
面对父亲刚买来的梨子,哥哥让孔融先拿,而孔融却拣了个最小的。父亲问孔融为
什么这样做,孔融回答说:“哥哥比我大,应该吃大的;我年纪小,就该吃小的。” 父亲不禁为儿子的谦让懂事高兴,却又故意问道:“可你还有个小弟弟,为何不把
最小的梨留给他呢?”孔融则答:“我比弟弟大,哥哥应该让弟弟,所以把大的留 给弟弟吃!”你能不为孔融这种谦让精神所感动吗?
3、世上最美味的泡面
他是个单亲爸爸,独自抚养一个七岁的小男孩。每当孩子和朋友玩耍受伤回来,他对过世妻子留下的缺憾,便感受尤深,心底不免传来阵阵悲凉的低鸣。 这是他留下孩子出差当天发生的事。 因为要赶火车,没时间陪孩子吃早餐,他便匆匆离开了家门。一路上担心著孩子有没有吃饭,会不会哭,心老是放不下。即使抵达了出差地点,也不时打电话回家。 可孩子总是很懂事地要他不要担心。然而因为心里牵挂不安,便草草处理完事情,踏上归途。 回到家时孩子已经熟睡了,他这才松了一口气。旅途上的疲惫,让他全身无力。正准备就寝时,突然大吃一惊:棉被下面,竟然有一碗打翻了的泡面!
「这孩子!」他在盛怒之下,朝熟睡中的儿子的屁股,一阵狠打。
「为什么这么不乖,惹爸爸生气?你这样调皮,把棉被弄?要给谁洗?」 这是妻子过世之后,他第一次体罚孩子。
「我没有……」孩子抽抽咽咽地辩解著:「我没有调皮,这……这是给爸爸吃的晚餐。」
原来孩子为了配合爸爸回家的时间,特地泡了两碗泡面,一碗自己吃,另一碗给爸爸。可是因为怕爸爸那碗面凉掉,所以放进了棉被底下保温。
爸爸听了,不发一语地紧紧抱住孩子。看著碗里剩下那一半已经泡涨的泡面: 「啊 !孩子,这是世上最…最美味的泡面啊!」
哈尔滨市香滨小学三年五班
张 拓
范文三:孝敬父母的故事
孝敬父母的故事 华罗庚中学毕业后,因交不起学费被迫失学。回到家乡,一面帮父亲干活,一面继续顽强地读书自学。不久,又身染伤寒,病势垂危。他在床上躺了半年,病痊愈后,却留下了终身的残疾———左腿的关节变形,瘸了。当时,他只有19岁,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绝望的日子里,他想起了双腿后著兵法的孙膑。“古人尚能身残志不残,我才只有19岁,更没理由自暴自弃,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青年华罗庚就是这样顽强地和命运抗争。白天,他拖着病腿,忍着关节剧烈的疼痛,拄着拐杖一颠一颠地干活,晚上,他油灯下自学到深夜。1930年,他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文惊动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以后,清华大学聘请华罗庚当了助理员。在名家云集的清华园,华罗庚一边做助理员的工作,一边在数学系旁听,还用四年时间自学了英文、德文、法文、发表了十篇论文。他25岁时,已是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了。 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自尊的人,能够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征服挫折和失败,在挫折与失败中获得成功。而丧失自尊的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自暴自弃.自轻自贱的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不行了,从而放弃了努力奋斗。所以没有自尊的人,是不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
范文四:孝敬父母的故事
有的人认为幸福
范伟(表演的)眼中的幸福”视频,“幸福,那就是我饿了,看别人手里拿个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别人穿了一件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蹲那儿了,你就比我幸福”,这段幽默的视频给同学们带来了欢乐。
当视频播放完后,我不失时机的抛出一个问题“这就是范伟眼中的幸福,初听这段话感觉很可笑,可是仔细思索,我们就会发现背后深刻的寓意,欢乐之余,让我们好好思考一下:什么是幸福?”。
紧接着我让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二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有关“幸福”的内容,进一步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幸福是什么?”。
学生甲说“幸福就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
学生乙说:“幸福就是每天多睡十分钟”;
学生丙说:“幸福就是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但不损害他人得利益”;
1.陈毅孝敬父母
曾读过许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烈火救母,吸痰救母……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毅探母”的故事。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
小事,看出了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儿女学习效仿。
孝敬父母关爱帮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父母恩情重如山,深似海,人生莫忘父母恩。朋友,我们孝敬自己的父母了吗?我们给了他们什么呢? 其实父母亲想要的真的不多,他们需要的只是我们的孝心和关爱,希望我们在需要时伸出扶助之手。
当父母还年轻力壮的时候,你常回家看看,一句随意的问候“爸、妈,你们好吗?”随意买的宵夜,亲自煮一顿家常的晚餐,陪母亲逛逛街,唠唠家常,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这些都能让他们感到欣慰温馨。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渐渐长大成人,父母却愈来愈老。他们变成了老眼昏花,动作迟缓,手脚不灵便,思维迟钝,没有记性,说过的话以为不说,重重复复,唠唠叨叨,甚至患上老年痴呆,像三岁的小孩。说话时,他们会突然想不起要说什么,甚至极可能最后连要做什么,都一并忘记;他们会重复又重复教过我们的故事和儿歌,沉醉在那些和我们一起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的回忆中!他们会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的抖;有时还会感到孤独寂寞,痴痴呆望远处。看到父母慢慢衰老,我们应该想到儿时父母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父母不厌其烦为我们洗了多少的尿布,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教我们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我们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我们穿衣服、梳头发;每天教我们背儿歌,还要绞尽脑汁,去回答我们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古怪问题。当时,父母做这些多么的耐心,多么的温柔,总觉得有了我们再苦再累也是一种幸福。
朋友,人们常说父母恩最难回报。愿我们能以当年父母对待小时候的我们那样,耐心、温柔地对待渐渐老去的父母,体谅他们,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哪怕只为父母换洗衣服,为父母喂饭送汤,为父母搽搽风湿油,按摩酸痛的腰背,握着父母的手,扶着他们一步一步地慢慢散步......让我们的父母幸福快乐地度过余生。学学陈毅元帅孝敬父母,给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和谐家庭以安享晚年,那是父母的幸福,也是我们的幸福!
2.孔融让梨
在我国流传甚广、家喻户晓的《三字经》中,有“融四岁,
能让梨,弟与长,宜先知”的韵文。孔融四岁那年,正在院中玩耍的孔融兄弟几个,
面对父亲刚买来的梨子,哥哥让孔融先拿,而孔融却拣了个最小的。父亲问孔融为
什么这样做,孔融回答说:“哥哥比我大,应该吃大的;我年纪小,就该吃小的。” 父亲不禁为儿子的谦让懂事高兴,却又故意问道:“可你还有个小弟弟,为何不把
最小的梨留给他呢?”孔融则答:“我比弟弟大,哥哥应该让弟弟,所以把大的留 给弟弟吃!”你能不为孔融这种谦让精神所感动吗?
世上最美味的泡面
他是个单亲爸爸,独自抚养一个七岁的小男孩。每当孩子和朋友玩耍受伤回来,他对过世妻子留下的缺憾,便感受尤深,心底不免传来阵阵悲凉的低鸣。 这是他留下孩子出差当天发生的事。 因为要赶火车,没时间陪孩子吃早餐,他便匆匆离开了家门。一路上担心著孩子有没有吃饭,会不会哭,心老是放不下。即使抵达了出差地点,也不时打电话回家。 可孩子总是很懂事地要他不要担心。然而因为心里牵挂不安,便草草处理完事情,踏上归途。 回到家时孩子已经熟睡了,他这才松了一口气。旅途上的疲惫,让他全身无力。正准备就寝时,突然大吃一惊:棉被下面,竟然有一碗打翻了的泡面!
「这孩子!」他在盛怒之下,朝熟睡中的儿子的屁股,一阵狠打。
「为什么这么不乖,惹爸爸生气?你这样调皮,把棉被弄?要给谁洗?」 这是妻子过世之后,他第一次体罚孩子。
「我没有……」孩子抽抽咽咽地辩解著:「我没有调皮,这……这是给爸爸吃的晚餐。」
原来孩子为了配合爸爸回家的时间,特地泡了两碗泡面,一碗自己吃,另一碗给爸爸。可是因为怕爸爸那碗面凉掉,所以放进了棉被底下保温。
爸爸听了,不发一语地紧紧抱住孩子。看著碗里剩下那一半已经泡涨的泡面: 「啊 !孩子,这是世上最…最美味的泡面啊!」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解说:父母威严而又慈祥,子女就会敬畏、谨慎,从而产生孝心了。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
解说:父亲的威严,在于对子女不能够过分亲昵;尽管是骨肉亲情,也不能不拘礼节。 ◆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群从疏薄,则僮仆为仇敌矣。 解说:如果兄弟间不和睦,那么子侄间就不会相互爱护;子侄不相互爱护,则家族中的子弟就会关系疏远,感情淡薄;族中子弟间关系疏远,感情淡薄,那么连仆人之间也会变成仇敌了。
范文五:孝敬父母的故事
孝敬父母的故事
雪花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动听的乐章,那是大地在包容它的一切;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蓝天哺育白云场面。一个个小的家庭才组成了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真挚的友情,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从婴儿的“哇哇”坠地到哺育他长大成人,父母们花去了多少的心血与汗水,编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他们往往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孝敬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
我听到过一个故事,一个中学生在学校里考试成绩很不理想,回到家的时候得到了母亲的严肃批评,这名学生理直气壮地训斥她的母亲:我不就是马虎了吗?下次注意不就完了!母亲眼里含着眼泪说:孩子妈妈是一个清洁工,一个月才800块钱,你说妈妈能马虎吗,如果妈妈马虎了,就没有钱了,你就不可以上学了!孩子听完了很生气甩门走了,离家出走了。晚上的时候这个学生走在寒冷的路上,看着路边上吃饭的人们,饥饿让他无法忍受,饭店的老板看着他这个样子就送给他一碗面,孩子大口地吃完面,跪下在这个老板的面前,大声地说,谢谢叔叔,你比我妈妈还好!这个老板听了这个话很生气地说:我们还不认识,你连我的名字都不知道就说我比你妈妈还好,就凭你这话,我刚才的那碗面就不应该给你!你妈妈把你养这么大,是我一碗面能换来的吗?这个学生听完这话转身跑回了家里。。。。。。。
这个故事告诫我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快乐。
俗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甲子之年。。。年过六十的老人是一个生命又一次的轮回,我们孝敬他们就要和去照顾上幼儿园的孩子一样去呵护老人,全心地去回报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