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管理的两重性
管理的两重性
任何社会生产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管理,从最基本的意义来看,一是指挥劳动;二是监督劳动。由于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同时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因此,对生产过程进行的管理也就存在着两重性:一种是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管理自然属性;一种是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管理社会属性。这就是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性质)。它是马克思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
(一)自然属性
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而体现出的性质。由共同劳动的性质所产生,是合理组织生产力的一般职能。
(二)社会属性
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而体现出的性质。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社会制度所决定,是维护和完善生产关系的职能。
(三)管理的二重性对比
表1-1 管理的二重性对比
项目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资:出于剥削的需要
社:维护人们的利益,
增加社会财富的需要 1、产生条协作(共同劳动) 生产资料所有制
件 形式
(公、私)
2、管理中集中表现在“指挥监督
作用 的意志上”
3、职能 一般职能: 特殊职能: 资:剥削
合理组织生 维护和完善 社:增加社会财富
产力 生产关系
4、性质 “生产”劳动 监督
劳动
5、决定因生产力水平 生产关系
素 (社会化大生 (社会制度)
产程度)
范文二:《神曲》的两重性
恩格斯曾经指出,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1这一评价,集中地反映了但丁思想创作的二重性(或矛盾性),而这种二重性在他的代表作《神曲》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在整部长诗中,从思想内容到艺术技巧,都具有新旧交替时期的种种特点。既留滞着奄奄一息的旧时代的残辉,又喷射出在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新时代的曙光。深入分析和研究《神曲》的二重性对于全面准确地认识但丁这一时代巨人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就《神曲》的二重性而言,首先表现为它主题的二重性。尽管佛罗伦萨的古典文化传统保留的相对完好,但在基督教思想文化氛围浓墨重彩的中世纪欧洲,但丁依然受到了宗教的深刻影响。面对人生的苦难和考验,但丁盛赞和歌颂了人的智慧和理性,以至于作为智慧和理性化身的维吉尔被其称为“众诗人的光荣和明灯”;然而他却又始终坚信宗教、天堂和上帝是人类身体和精神永恒的救赎,信仰是人生最终的曙光。所以在《神曲》中,维吉尔只能带他游览地狱,而无法带领他领略天堂。只有代表了至圣宗教情感的贝阿特丽采才能带他进入天堂。甚至可以说,在但丁的意识中,信仰宗教是凌驾于理性和智慧之上的最高理想。所以他替维吉尔发出了艳羡的感叹“啊!能被擢升到天国的人真是幸福难得!
其次,《神曲》在题材情节上也表现出了二重性。作为中世纪文学的一部分,但丁跳出了《圣经》的局限范围,选取了希腊古典历史文化中的名人,例如“诗人之王“荷马”、“众诗人的光荣和明灯”维吉尔以及讽刺诗人贺拉斯。并且高度赞扬了他们在历史上的丰硕成就,在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中,异教徒是无法进入宗教作品之中的,而但丁却睿智地选取了这些伟大的异教徒作为歌颂的对象。这是沉闷得令人窒息的中世纪文学中的一缕清新的风,给对宗教救赎等待无望的人们开启了新的视野。是但丁对挣扎、纠缠在宗教迷雾中的人们精神的深切关怀。
再次,在思想内容方面也表现二重性。
以宗教的观点来看,《神曲》中对禁欲主义,宗教神秘主义屡有表现。《神曲》中对人的贪、食、色等欲望进行了惩罚和批判,让这些“罪人”在炼狱中饱受折磨。他毫不掩饰对尤利西斯、伊阿宋智慧的崇拜和向往,当但丁知道他们也置身地狱之中承受被火球包裹的酷刑后,“出于渴求与他们相会,竟朝火焰弯下了身”。一方面狂热地追求精神向天堂的飞升,一方面对“上帝的代言人”教皇和荒谬的神职人员大加讽刺,让他们身受折磨。
以爱情观念来看,但丁对爱情的认识既宣扬了禁欲主义,又歌颂了肉欲的世俗爱情。“他们惨叫,哀号,怨声不断;他们在这里诅咒神明的威力。我恍然大悟:正是那些肉欲横流的幽灵在此经受如此痛苦的酷刑”。然而,面对保罗和弗朗西斯卡的爱情,他又抱有悲戚的同情——“你们的不幸遭遇令我伤心怜惜,泪流如注”、“一个幽魂在陈述这爱情经历,另一个幽魂则在不住哀啼;这使我不胜怜惜,我蓦地不省人事,如同突然断气。我晕倒在地,好像一具倒下的尸体。”
从文化视野来看,在《神曲》浓重的宗教情节之下,又有丰富的希腊罗马文化意识表现其中。既包含了基督教义中讲超脱,来世,禁欲的思想,又有古希腊罗马文化中讲现世,重原欲的文化内涵。可以说这是但丁作为中世纪诗人作品最为难能可贵的一点创作新意。歌颂对贝阿特丽采的纯精神之爱的同时又同情保罗和弗朗西斯卡的世俗之爱。
第四,艺术手法上的二重性。《神曲》一方面采用中世纪文学的创作手法,如梦幻形式,如用梦游三界来作为作品的组织结构,展开情节,富于宗教文学的神秘色彩;特殊数字的安排与运用又反映出但丁的宗教意识和象征意味。另外,象征手法还体现在人物形象的选取和塑造方面,诗人在树林中遇到的狮象征“狂傲”、豹象征“肉欲”,狼象征“贪婪”,分别具有各自深刻的象征意义,处处都流露
出它作为中世纪宗教文学的典型特征;另一方面又显示出近代文学的创作特点,《神曲》的写实手法、心理描写等等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后来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发端。除此以外,《神曲》采用非正统、反常规的意大利语写作,这表现形式的本身就是对基督教文化的颠覆与超越,客观上使被推崇得无以复加的宗教文学走下了封建神坛,走进人们的世俗生活,并唤醒了人们对自身的重新认识。我们不得不说它开创了文艺复兴文学的新纪元,富于现代意识。
《神曲》作为中世纪的作品大量采用梦幻、寓意、象征的手法,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除了中世纪的手法以外,他也采取了其他的一些手法。如:概括和综合,把个人生活和宗教生活、历史与现实、古典文化与基督教文化这些对立的因素融合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使《神曲》成为了一部史诗性的大作品。丰富的人物画廊,人物形象刻画得细致入微,两个引导人虽有象征身份但并不概念化。自然景物的描绘,描写三界时把现实中的大自然引入三界,用柔和、爽目的清晨来写炼狱,把其写成一个充满希望的境界,用光来写天堂。但丁这种描写是对自然美的敏感,这种敏感在欧洲是近代的因素。18世纪后期,欧洲文学才开始写自然美,形成了一场浪漫主义文学运动。运用比喻,注重细节描写,使用民族语言。这些方法相对于中世纪的神秘手法,具有明显的写实特征。中世纪手法和现代写实手法的共同运用,使《神曲》表现出了高超的艺术成就。
范文三:人性的两重性
摘要:毛姆的文学作品渗透着他的人生观以及他对人性的研究,《人性的枷锁》是毛姆研究人性主题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客观呈现了各个阶层的人物,通过对人物的形象刻画,揭示了他们与周围人群、与周围世界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小说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从而反映了人性的善恶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转化的特征;人性中理智与情感相互冲突,交替决定着人的命运与人生。人性的两重性在小说中忠实地被反映出来。
关键词:人性;两重性;善恶相兼;理智与情感共存
威廉? 萨默塞特?毛姆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和短篇小说家。毛姆一生对哲学非常感兴趣,他曾在多部小说中对“人性”主题作了形象刻画,例如《月亮与六便士》、《刀锋》、《人性的枷锁》等作品。
《人性的枷锁》是毛姆的一部半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一部代表作,历来受到文学评论家和作家的推崇和赞许。小说中的大部分情节是毛姆的亲身历,其中的议论、观点和情感抒发是毛姆的。小说叙述了一个青年的迷惘、探索、失望、挫折和痛苦。主人公菲利普是一个跛足的孩子,自幼失去双亲,在伯父威廉牧师的监护下生活成长。上过寄宿学校,去过德国,当过医生。菲利普在三十年的生活中,寻寻觅觅,探索着、彷徨着,希望找到一条通往幸福自由之路。
毛姆在小说中以自然主义的方法和医生的冷静来剖析传统道德的虚伪、爱情的脆弱、人性的善变。毛姆的坎坷经历和口吃缺陷带来的自卑感与周围环境的冲突,使他得出了人性以恶为基点,而又善恶相兼;人性复杂不可知;人性是神秘的矛盾统一的结论。在其小说中既看到了人性中善恶两重性的冲突和对立,又表现了二者的互相渗透和转化。可以说在人性这一深奥领域里,毛姆的探索己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
毛姆将人性的两重性写进了《人性的枷锁》,反映在小说人物与周围人群、与周围世界的各种关系上,以及小说人物内心的矛盾斗争上。
人性的两重性首先表现为人性的善恶相兼。虽然小说中处处可见人性的愚蠢与拙劣,然而人性的善良也时时闪耀着光芒。几乎每个人物在与周围群体发生关联时、与周围世界发生关系时,都透露出了人性善恶的两个方面,即使小人物格里菲思也不例外。他是菲利普非常尊敬的朋友,一次在菲利普生病,一连在床上躺了五天,格里菲斯自始至终地照顾他,“虽然格里菲斯与菲利普年龄不相上下,可是他却以一种诙谐的慈母般的态度对待菲利普。”[1]菲利普很感动。可是后来格里菲思却与菲利普的女朋友米尔锥私奔了,菲利普精神上收到了巨大创伤。
作者笔下的米尔锥是个典型的个人主义者,为了自己,他可以不顾及任何人,甚至她的孩子。她践踏菲利普的感情,浪费其钱财, 当妓女,将性病传染给他人,以此来报复社会对她的不公。米尔锥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人性的邪恶。
主人公菲利普与他人的关系进一步凸显了人性的善恶相间及其相互转化。范?普赖斯小姐热衷于绘画,却没有绘画天赋。因为贫穷从不参加聚餐,画室的每个人都讨厌她。一次菲利普和她吃饭,发现她“吃起饭来一个劲儿吧唧着嘴,狼吞虎咽,有点儿像关在笼子里的野兽,每吃完一道菜她却要撕下一小块面包来摸盘子,直到把盘子擦得锃光瓦亮,仿佛她连一滴菜汁也不愿意剩下。”“菲利普感到很厌恶。” [2] 然而在范?普赖斯小姐死后,菲利普却“整整忙了三天”安葬了范?普赖斯小姐,“人也累垮了”。[3]菲利普同样地以他的善良照顾了病中的克朗肖,并在克朗肖死后安葬了他。
菲利普虽然对待自己人生中的过客很宽容,很友善,然而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面对抚养自己的伯父,内心又充满了邪恶的念头,这种邪恶的火花贯穿在菲利普在获得经济自由的全部过程。米尔锥在毁坏了菲利普所有的家当之后不辞而别,这时的菲利普已经懊恼之极,偏偏由于战阵原因使他所买股票大跌,最终把本钱全部赔了进去。等到后来他付完所有的帐后,却只剩下了七镑!他已经不能继续他的医学学习了。这时他想到向伯父借钱,然而却遭到了拒绝。菲利普开始盼望伯父去世了,因为那样他才能得到伯父的遗产,继续他的学业。主人公菲利普在获得经济自由的路上,内心的种种斗争活动进一步透射出了人性的邪恶。
人性的两重性还表现在理智与情感的矛盾与统一上。范?普赖斯对艺术的强烈情感使她不仅丧失理性,而且最终丧命;菲利普意识到自己没有绘画天赋却果断地放弃了艺术而改为学医,并最终行医谋生,获得幸福。人性的矛盾性就是这样毫无理由地潜伏在人的灵魂深处,让人在理智与情感的天平上晃来荡去。
菲利普清楚地知道米尔锥是个不值得追求的人,但却不顾一切的追求她。他在感情与理智的斗争中受煎熬。在与诺拉的关系,他佩服诺拉助人为乐,顽强自立,理智聪慧,但同时又利用她的这些品质为自己服务,给她带来痛苦。菲利普明知米尔锥只能使他痛苦,但还是渴望她;明知道诺拉使他幸福快乐,还要抛弃他。菲利普在理智与情感的天平上摇来摆去的情景可以从他与米尔锥关系的四个发展阶段清晰地看出来。
菲利普与米尔锥第一阶段的关系持续了六个月。菲利普学医期间经常和医学院的一个名叫邓斯福特的同学去一家店里喝茶,因为邓斯福特正在追求米尔锥。开始时,米尔锥给菲利普的印象实在很差。然而菲利普却疯狂的爱上了这位女招待,“这是灵魂的饥渴,是痛苦的思恋,是使人发疯的苦恼,”“他不知道怎样熬过这无休无止的灵魂痛苦。”[4]米勒的出现使菲利普从这种堕落的、讨厌的爱中解脱出来,并恢复了常态。
米尔锥被米勒抛弃后再次出现在菲利普的生活中,开始了菲利普人性中理智与情感矛盾斗争的第二阶段。此时的菲利普正与善良的诺拉交往,然而米尔锥的出现让菲利普再次失去理智,选择与米尔锥在一起。菲利普的情感又一次受到了米尔锥背叛的侮辱,她与菲利普的朋友格里菲斯发生了关系,并一同去了牛津玩耍。
菲利普再次开始他的人生,专心学医,并认识了新的朋友。尽管他情感受到了创伤,十分痛苦,但是理智告诉他随着时间的流失,他会高兴起来的。但是第三次米尔锥出现了,这时的她已经沦为妓女。菲利普已经清醒的认识到他已经不再爱米尔锥了,而且连一想到碰她一下都会很厌恶。米尔锥生气了,并与他大吵,在砸碎了菲利普所有的家什后不辞而别。菲利浦的理智占了上风,从情感的漩涡里渐渐解脱出来,庆幸米尔锥离自己而去。人性矛盾的第三阶段结束。
第四阶段菲利普运用理智在情感上彻底摆脱了米尔锥。他劝米尔锥不要再做妓女,却遭到拒绝,米尔锥彻底从菲利普的生活中消失了。
菲利普经历了情感与理智斗争的四个阶段终于摆脱了情感的枷锁。他那受尽折磨与煎熬、历经痛苦与屈辱的爱情经历,充分体现了“只有运用想象力与理智我们才能把痛苦的经历变为美好远景,从而塑造我们的未来,摆脱过去的自己;服从情感的奴役就是陷入人性的枷锁,只有运用理智才能获得自由。”[5]这与斯宾诺莎的观点是一致的“我把人类在控制和克制感情上的软弱无力称为奴役;因为一个人为感情所支配,行为便没有自主权,而受命运的宰割……。”在冲出斯宾诺莎人性的枷锁、走向人性自由与理性控制的路上,菲利普表现出了年轻人所具有的理性能力,运用他的理性彻底摆脱了情感的羁绊。当然,他的道路是曲折的,教训是惨痛的,代价是昂贵的,但是他能够不断地运用他的理智与强烈的现实观(即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与分析)来指引自己。他总是能够知道自己身处何地以及为什么自己会在那里。
毛姆在小说中客观地呈现给读者他所观察到的人物种种,通过描写各种人际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人物思想意识的矛盾斗争,形象地刻画了人间百态,忠实地反映了人性的两重性、复杂性。
参考文献:
[1][2][3][4].威廉?萨默塞特?毛姆.《人性的枷锁》[M].徐进、雨嘉、徐迅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p.531)(p.323)(383)
[5].Burt, Forrest D, W, Somerset Maugham, Boston:Texas & M University, 1958,(p.33).
(作者单位:渤海石油职业学院外语系)
范文四:技术的两重性
科学技术的两重性
一、科学技术的两重性的含义:
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科学技术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古代科技的发明,将人类由野蛮带入文明;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产业技术革命的兴起,使人类从农业文明社会迈入工业文明社会。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起的主导和决定作用也越来越显著。科学技术真正成了第一生产力。
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使人类不断获得征服自然的新的力量和财富,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种种好处;但也使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着科技的挑战,承担着与现代科技密切相关的令人不堪忍受的沉重的代价,如生态失调、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际关系疏远与隔阂、道德的畸形化、战争破坏、心理变态与疾患等问题,这些问题具有全球性,并日益严重化。可见,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世界环境。
二、科学技术两重性的原因:
(1)、人的生存需要是科学技术成为双刃剑的原动力:地球可提供的自然资源有限,地
球环境的容纳能力也有限,而人类享受生活的欲望无限,使科学技术双刃剑开始崭露头角;
(2)、人的精神需求是科学技术成为双刃剑的催化剂: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所造就的工业文明中,人们片面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满足,但却造成人在心理、情感方面的失落,忧虑、恐惧这些精神层面的表现,清晰地展示了科学技术双刃剑的性质;
(3)、社会多种因素的作用是科学技术成为双刃剑的特质根源:社会的需求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但是它反过来又成为人类自我毁灭的手段;
(4)、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是科学技术成为双刃剑的深层原因: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及其视野是有限的,是受某种条件制约的,只能在有限的时空中去控制研究,在既定知识的指导下运作,不可能无限扩展,更不能穷尽一切;
(5)、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规律是科学技术成为双刃剑的内在因素。
三、解决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方法:
(1)、要对科学有全面正确的理解,健全科学成果的评价规则。把科学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统一起来,对科学技术全面理解。
(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合理的运用科学技术。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上,我们把科学技术运用到自然界中时,会符合大自然的恢复和再生能力。减少甚至克服我们对自然的破坏。
(3)、合理处理人的能动性和手动性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克服其消极作用及消除全球性生态危机。
(4)、现在科学技术成果的滥用和误用要通过法律手段加以制约。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和制度,推动社会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发展。争取实现科学技术真正的作用。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彻底解决,以求消除全球性生态危机。
四、对我国科学技术两重性的思考: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发展实力显著增强,其对中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发展有不可忽视的贡献。由于科学技术的双刃剑功能从客观意义上说是必然的,科学技术活动就只能尽量规避和抑制其负作用,而不可能彻底消除它。真正的问题在于人类分为不同的利益群体,比如不同的阶级、阶层、集团、国家、民族,每一个利益群体从根本上说都在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削弱和侵夺对方利益,所以,人类历史上就充满了这样的现象,即有些利益集团有时候会故意利用科学技术成果危害人类的功能去对付对方,指示或组织科学家制造出枪炮杀害人,制造出药物毒害人。原子弹的发明成功,便是这一目的促成的结果。
联合国作为国际协调组织应当顺应全球化趋势,制定出有权威的国际性公约,严格审定和限制那些有可能危及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成果。只有这样,科学技术对社会的负面效应才能得到有效控制,变成造福人类的利器。
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驱动和外延扩展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改变,科学技术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有利于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的体制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科技供给能力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还没有真正走上依靠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轨道上来。国家应尽力解决这些问题,让科技更好地造福国家与社会,让整个人类社会共同进步。我们在发展生产力和利用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合理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实现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五、小结: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科学技术在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同时,其本身的缺陷和人类对其不正当的使用,产生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我们无法忽视的问题。它一方面给人类带来福音 ,另一方面又给人类带来不幸 ,面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两重性 ,人们应该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正确评价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与价值 ,而不能简单的去肯定或否定。
范文五:教育的两重性
教育的两重性
张珏成
1 引言
也许是我孤陋寡闻的缘故,也许是社会不能将真相公布于众,总之,我没有读到关于教育性质的议论。也许有关教育学的专门著作对此有所讨论,但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作为教育的基本问题,教育性质应该成为社会的共识。
在社会上,人们所使用的有关教育的术语不少,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成人教育”、“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等等。但作为这种社会活动的总体,教育究竟是什么,即使从我读过的教育学书籍,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专著《教育学》和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的著作《爱弥儿》,也没有严格的结论。
教育的性质具有全局性主导意义。这个认识不明确,整个社会、或某个个人的教育就极有可能出现偏差。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讨论。
2 教育的历史演变
在多数情况下,一般人都将教育限定于学校教育。但常识告诉人们,教育并不局限于学校教育。从历史上看,现代大规模的学校教育实在是从社会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开始的。 实际上,即使在猿人时期,甚至更早,训练后代使之具备获取食物,从而能生存下去的活动一直就没有间断过。在动物界,这种活动,这种现象是普遍的。
在有文字记载的奴隶社会,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育仅仅由奴隶主的后代享有。这种教育,一方面体现奴隶主阶级的优越性、高贵性和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其目的是传授统治经验与相应的知识。因此,才有孔子“民可以使由之,不可以使知之”的说法,才有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做法。
到封建社会时代,由于商品的流转,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能力的提高,关于生产知识方面的知识需要传播,因此自然科学与技术的书籍得以出现、存在并流传,例如关于数字计算农作物种植和医学,甚至关于天象的书籍。受教育者的范围也就随之扩大,不局限于统治阶级的后代。即使如此,有关社会活动方面知识的传播也还限制在极小的范围。在中国古代,被统治者所受教育主要是识字、算账之类的启蒙教育。接受教育的范围仍然很小,主要是地主阶级和其他有钱的阶层。一方面,接受教育的经济负担不是底层的民众所能承受;另一方面,统治阶级要推行愚民政策。所以,在教育内容的侧重是强调封建秩序,所谓“政权神授”,“天道循环”和封建礼仪。隋朝的开科取士不过将政权的享有权扩大到庶族地主阶级,让庶族地主阶级的子弟有机会上升到更高的统治地位上,以有利于
整个地主阶级的统治。所以,军事学和历史学之类的知识是不可能广泛传授的,例如,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只能在统治阶级内部传播。
社会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后,社会生产能力极大提高,需要大量的有技能的劳动力,使劳动者具有文化并掌握专门劳动技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这种情况下,封建时代的小规模教育已无法完成这样的教育任务,学校教育因而广泛得到应用。使劳动者掌握专门劳动技能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系统的训练。整个教育体系因而根据不同的训练阶段和训练目的被划分为小学、中学和大学等。
3 教育的属性
根据历史的逻辑,很容易得出现代教育的本质。这在许多国家的教育方针中都有体现。 例如,中国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和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如果去除教育方针的全部定语,就直接看到了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劳动者。
这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关的。学校之类的教育部门是整个社会的一个部分,承担劳动力再生产任务,以满足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社会对劳动者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与社会的各种活动相适应,其中,社会经济活动需要的劳动者最多,最为基本。显然这种教育是人类延续和发展所必须的,因此,可称教育的这个属性为自然属性。
但是,人类社会的教育并非简单的只是传授专门的劳动技能。
社会的基本结构是金字塔,这种结构要稳定运行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秩序。社会在培养接班人时,要求受教育者接受、服从并维护现有秩序。因此,在社会实施的各种教育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思想认识方面的教育,例如,法律知识、道德知识和政治知识等。这种教育中最主要的是由统治阶级强制进行的,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目的,无论这个国家的政体或社会性质是什么。教育的这种属性可称为社会属性,这种属性从奴隶社会就存在并一直延续到现代。
4、结论
综上所述,全部社会教育具有两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教育的自然属性是指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劳动者为目的的、传授专门劳动技能的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是指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目的的、传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