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如何评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化都不意味着,也不能意味着这个民族完全抛弃了他自己的传统,他自己的意识,他自己的现实和国情。中体,中西的这个问题,不是洋务派所孤独面临的问题,而是从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中国人共同面对的问题,我们曾经抛弃了中西的这个格局,我们接受了西方传来的马克思主义,但是我们却以为说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全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忽视中国的这个国情,忽视中国的这个现状。实际上,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结合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立足于中国的国情,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这一点是我觉得我们不可背弃的一个现实,那么从文化传统这个角度来讲,中体西用,中西的这个格局值得肯定,值得坚持。从方法论的这个角度上面说,中体西用,把体用两个字放进去我认为是可以成立的。以中学为目的,以西学为工具,这是一个必然的,不二的选择。换言之,西方的技术西,方的科学,乃至于西方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都要服务于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价值,中国的各个方面。如果我们没有一个中国本身的目的或价值的指引来说,那么事实上,我们也就是全盘西化。所以,我觉得从方法论上来说,以外国的东西来服务于中国,服务于不止是人的需要,人的衣食住行,也不止是为了实现所谓中华民族的强大,而是为了价值上的追求和捍卫自己的理想。比如说仁、义,大同,天下有道,比如说共产主义。所以,西用这里要服务于中体,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中国是目的,我认为是可以成立的。从文化的民族性上来说,洋务运动是值得肯定,至少来说是值得同情的。我们曾经的文化经济、政治经济出现的重大问题,从方法上来说我觉得我刚才说就西方的科学、技术、制度、来服务于或者来发扬光大来弘扬,在一定程度上来转化和改造中国的价值,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从本体论,洋务派就有很大的问题,他把这个中理解为中国的君主专制,官僚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华伦理的这种儒家的思想的文化,然后,这种停步于手工业,手工劳作的小农经济,认为这些方面都没有破绽,没有问题。我们只是火器上不能及,我们只要坚船硬炮,所以我们要建兵工厂。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所以我们要练兵,要制器。所以我们要师夷长技以制夷。那么,在本体论这个层面上,他对这个中的理解有问题,也就是说,从政治的民主化,从经济和军事的现代化角度上来说洋务派就具有很大的缺陷。它实际上是过分保守,过分狭隘,他把这个把这个西啊仅仅是看成是好像是军事技术上的问题。一个军事装备的问题。而这个中啊,他几乎是保留了传统中国,清朝社会的基本所有方方面面。所以,我觉得用西方的科技制度来为中国的社会价值和民族性服务,这一点我是肯定的,同情洋务运动。但是从本体的这个层面,他把中理解为可能君主制度不能动,意识形态、伦理文化不能动,然后经济基础、小农经济也不去做任何的改造,那么这实际上就是他的缺陷。而,我要你联系中国近现代历史来谈这个问题,那实际上后来的戊戌变法就在制度改造上,他就是超越洋务运动的。那么辛亥革命,就是对制度要进行革命而不是说,要保留君主制来进行一种改造,而是要革命其实依然是在谈政治民主化这个方面。那么建国以后,1949年以后我们的若干个五年计划,我们建立社会主义的工业经济基础,建立我们国家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乃至于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提出来的,要在2000年前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乃至于我们今天,要进入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我们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等等这些方面都可以说是我们实现经济和文化、军事的现代化。只不过我们今天不这么在谈军事现代化,我们主要是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说要鼓励创新,鼓励进步,提倡科学发展,增强国家实力。所以,从各个层面上来说,联系后来的历史发展,在政治民主化方面,戊戌变法追求君主立宪,辛亥革命支持民主共和,我们后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建立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我们在谈进入社会主义法制,其实在这个层面上,可以说都远远超过洋务运动他说允许的历史发展和历史改造的限度。但是,即使如此,我们最终还是要统一到可以统一到中与西这个基本的框架中,因为文化的这个问题,民族性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我们的政治制度,和我们的经济,和我们的军事,所立足的基础和根本。因此,无论我们说洋务派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的一种政治和经济和军事的改革运动,这种文化的保守主义都渗透到他的政治的和经济的保守主义,我以为他的政治和经济军事的保守应该被呼唤,而他在文化方面的保守主义是值得我们同情的。而恰恰相反,20世纪,我们队洋务派的文化保守主义基本上都是持极端批判的态度,但是今天看来和我和大家讲新文化运动一样,其实很多地方都是需要进一步思考。我们要可以去探索这样一个问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人类对于这个星球真正的贡献,如果有这种可能,它最大的贡献并不在于它在物质生产能力上达到欧洲的水平,不在于他以百分之七的土地养活了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不在于是中国人民达到小康以至于达到富裕,所有这一切,也不过就是沿西欧或者英美开放的道路继续前进,然后我们学了一些ABC而已。如果说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真正贡献,是不是可以设想在五百年甚至是一千年以后,中国的文化,以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已经锤炼出一种新的,政治架构,一种新的社会价值,一种新的社会秩序。一套人类精神生活的自我拯救的理念。这是对于这个世界最重大的贡献,对于人类最重大的贡献。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文化。倒不是说它能够取代西方的价值,而是能在一些关键的部分提供一种有价值的创见。而且能够得到人类实质上的支持。所以在这个层面上,中国文化重新获得信心。所有贡献没有比这个贡献更大。强调文化的多样性,既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妄自菲薄。
范文二:如何评价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思想
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都是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都是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他们在思想方面有相同点,也有相当大的差异。曾国藩与李鸿章在洋务指导思想上都络守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曾国藩主张维护封建纲常、封建体制的基础与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达到“自强”的目的。虽然曾国藩未曾明确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但他的洋务思想主旨即为“中体西用”。张之洞的“中学为体” 并非如顽固派那样全盘地否定和抛弃西学,他在维护封建皇权、坚持中学为体的原则下还有承认西学、积极兴治西学的一面。张之洞的思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发展独立性,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观点和主张,这些主张和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肯定地说是比较先进的,成为他从事洋务活动、致力振兴实业的指导思想。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他在《校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在同治、光绪年间(19 世纪60~90 年代)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的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论中,洋务派把中学和西学的关系解释为“体”与“用”的关系、“道”与“器”的关系、“本”与“末”的关系、“主”与“辅”的关系,进而提出了两者的相对价值,即中学具有精神价值,西学具有物质价值;同时提出了两者的不同功能,即中学“治心身”,西学“应世事”。在这里,中学和西学的地位虽略有高低之分,如强调中学是“本”“体”,而西学只是“末”“用”,但同时又强调这两者是互相补充、不可偏废的。尽管在这一自相矛盾的思想体系中,企图用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来维护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是一种既肯定新价值又不否定传统价值的相对主义错误论调。在此错误的论调中,我们必须先探究洋务运动的性质,为研究其性质我们还必须得从其指导思想的作用来看。此指导思想对当时的中国有两个层面的作用:第一层:中体西用思想起到了解放思想与强化民族整合性的作用,中体西用还给人们思想以新的启示, 即学习外国的东西,必须结合本国的实际。中体西用是中国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为寻求中国出路的文化自救 II 方案和关于如何向西方学习的战略思想"在封建专制统治和顽固守旧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条们下,中体西用是当时唯一可行的过渡性模式"它的提出,不仅开了社会风气之先,为应进西学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促成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第二层:“中体西用”是那个时代那样社会经济结构的产物并且它是洋务经济深层的需要。洋务经济是一种以政府为依托,以集权为特征的官僚经济,这是洋务派自存的一种需要。“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播大开了方便之门,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等政治理论也在这个过程中被引入中国,并与中国文化交融,从而产生出中国自己的近代政治思想。
中国新的社会,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孕育生成的。综上所述,我们必须积极看待洋务运动的双层作用,洋务运动造就了一批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这是洋务运动中举办得最成功、最有远见卓识的一项内容。洋务派在创办近代工业的过程中,为了培养所需的技术人才,摆脱在生产技术上依靠外国人的状况,他们兴办了一批新式学堂,第一次将西方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带进课堂,从而培养出我国第一批造船、航海、机器制造以及近代医学等方面的人才。另外,洋务运动中还培养了大批新型知识
分子,近代数学家华蘅芳、化学家徐寿和徐建寅父子等人就是在办洋务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此外,洋务派设立的翻译馆,翻译印发了大量书籍,引进了声、光、电等自然科学知识,这不仅有利于西方近代科技在中国的传播,而且影响了一代进步思想家,为戊戌变法准备了条件。同时,在洋务派所办军事、民用企业的近4 万名工人中,还锻炼出了一大批掌握现代大机器生产的技术工人,成为中国无产阶级中早期的技术力量。毫无疑问,洋务运动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科技人才,为稍后现代民族资本的发生准备了条件。
范文三:中体西用
简介编辑
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1861年(咸丰十一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最早揭示了这种思想。以后,谈洋务者以各种方式表达过。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4月,南溪赘叟在《万国公报》上发表《救时策》一文,首次明确表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次年,礼部尚书孙家鼐《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再次提出,“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70-80年代,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学习西方议会,90年代以后进一步抨击洋务派学习的思想是舍本求末,希望中国能像西方那样实行君主立宪。张之洞于是在1898年5月出版了《劝学篇》,对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重申“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反对政治制度的改革,一些外国人如赫德、李提摩太等,从殖民主义者的立场出发,也鼓吹过这种论调。20世纪初年,清政府推行新政,仍然奉行这一主张。它是封建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结合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过较大影响。在经济上洋务派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先后建成轮船招商局、江南制造总局、福建船政局等晚清中国第一批大型国有工业企业,这些企业虽然从事商业活动可是管理人员甚至管理体制依然仿效政府,大部分高层管理人员亦官亦商,可谓中体西用之缩影。这些企业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化起到重要作用,史称中国第一次工业革命。 今天的改革开放和历史上的洋务运动的本质是何其的相似,一样都是富国强兵,都是只关注于经济军事方面的变革而拒绝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变革,洋务运动三十年 失败了,而改革开放也三十年了,历史表明了只改经济领域而忽视政治领域的改革,注定要失败,日本在思想政治经济方面逐步改革获得巨大成功,而中国却是按照 自己的意愿,只进行经济改革,美名曰中国特色,日本成功了,但愿中国别再重蹈洋务运动失败的命运。 当代中体西用,打开国门,引进西方资金与先进技术,同时在政治和思想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历史意义编辑
洋 务运动时期,封建传统教育仍然处在中国教育的主体地位。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在不危及“中体”的前提下侧重强调采纳西学,这既是洋务派的文化教育 观,也是洋务派应对守旧派的策略。在“中体西用”的形势下,“西学”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深入。同时,“中体西用”理论为“西学”教育的合理性进行 了有效地论证,促进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此原理下实施的留学教育和举办新式学堂,给僵化的封建教育体制打开了缺口,改变了单一的传统教育结构。 中体西用思想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后期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中体西用作为中西文化接触后的最初结合方式,有其历史合理性。但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又是粗糙的,是在没有克服中、西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要被新的形势所替代。
3利弊编辑
积极
第 一,中体西用思想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中体西用"的合法化打破了中学的一统天下,使中国落后封闭僵化的局面得以改观。随着西学范围的不断扩大,西学为 用的主张不再视为离经叛道,"用夷变夏"不再是中国思想界争论的主要问题之后,是否应该对中国封建政治制度及其意识形态这个"体"进行某些改变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发展,就成为人们关注各思考的主要问题。因此,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在学习西方器物的同时,也间或渗入了西方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内容,这 就使向西方学习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中体西用"的集大成者张之洞将"中体西用论"发展成"整顿中法,仿行西法",并提出"以仿西法为主";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将"中体西用"发展为变法维新,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而以孙中山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受到"中体西用论"的影响,开始向西方学 习,寻求救国救民的方略。不过他们突破了中体西用论的框框,思想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主张仿效欧美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用暴力革命推翻满清王朝,建立资产 阶级共和国。
第二,中体西用思想起了强化民族整合性的作用。在殖民主义侵略狂潮的冲击下,一个民族倘若不想沦为殖民地,就必须加 强本民族的凝聚力,提高民族的整合程度。唯有如此,方可确立一个借以发展与更新的根基。在当时,中体西用原则所包含的中国意识是团结爱国者的旗帜,它号召 着人们加强民族团结,抵抗侵略,保卫中华。纵观当时先进人们的有关言论,不难发现:虽然少数人曾对中体西用这一文化原则整体上的正确性有过疑虑,但是从未 有人对其中所含的民族性提出过怀疑。相反,每当涉及中国的命运和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时,人们总不免提起中体西用。如康有为等人有关"保种保国保教"的口号 就很难说与中体西用没有一点历史联系。没有中体作为纽带,中国文化是难以为继的。
第三,中体西用给人们思想以新的启示,即学习外国的东西,必须结合本国的实际。中体西用的本意没有这个内容,但它的 思维逻辑,却在客观上使人们得到了启示。洋务运动后,拒绝学习外国的盲目排外思想固然没有市场了,而全盘西化的主张,也被多数人所否定。结合本国实际学习 外国的东西,已经逐渐成人们遵循的法则。维新派在主张君主立宪的同时,也提出"保国保种保教"的口号。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一方面吸收了西方的政治理 论,另一方面又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提出了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尽管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因种种原因而失败了,但是维新派人士和孙中山对怎样学习外国的思路是正确的。总之,中体西用是中国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为寻求中国出路的文化自救方案和关于如何向西方学习的战略思想"在封建专制统治和顽固守旧思想占据主 导地位的历史条件下,中体西用是当时唯一可行的过渡性模式"它的提出,不仅开了社会风气之先,为引进西学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促成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消极
第 一,“中体西用”是那个时代那样社会经济结构的产物。任何一种文化实体都是植根于自己的社会经济结构之中的。洋务运动前夕的中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尚不存在 而自然经济普遍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要建立起“西体”是不行的,因为还不具备西方式的制度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传统的“中学体用”还按照其自身的逻辑运 作着,但是,面对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严峻挑战,不引进西学,则国将不国,在这种情势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于是产生了。
第二,它是洋务经济深层的需要。洋务经济乃是一种以政府为依托,以集权为特征的官僚经济。无论从资金、技术、市场诸 方面,它都是一刻也不能离开政府的。它是靠政府之力,集中纳税人手中的钱财,解决兴办的经费。它是靠政府之力引进技术,其原料和产品的相
当一部分,都是靠 政府调拨的。于是,政府的支撑就成了洋务经济存在的前提。这样,维护政府所代表的传统制度,就成了洋务运动的天职。正是这种既要举办洋务,又要依赖政府的 经济现实,决定了“中体西用”的必然性。
第三,这是洋务派自存的一种需要。兴办洋务,这是前所未有的开创性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既有资金之难措,又有技术 的难备,还有习惯势力障碍,更有顽固派之攻击与责难??真是举步维艰。唐山——胥各庄铁路通车,顽固派提出机车轰鸣会震动皇陵,洋务派不得不一度用马匹来 牵引车厢。办天文算学馆,顽固派又说这是以夷变夏,是废弃中国的封建统治秩序。这些在今天看来无须驳斥的奇谈怪论,在当年却是极具份量,可置人死地。甚至 连洋务派也不得不称这些谬说“陈义甚高,持论甚正”。这样,洋务运动为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在引进传播西学的时候,维护中体就非常必要了。不如此,洋务派就 无以自存。我们从“中体西用”的主旨,也可以看出洋务派的良苦用心。该理论的最早提出者冯桂芬说:“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 之善者哉。”很明显,作者强调的,不是中学如何善,而是学西“善之善”。在这样的口号下,学西就名正言顺了。当然,这个口号的实际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 也在发生变化。当革命兴起之际,再大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重心就不在学西,而在不准革命、不准破坏中体这一层意思了。这个口号提出之初的进步用 意,我们是不能抹煞的。通运输业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了”(吴柏均:《中国工业化的发
第四,“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播大开了方便之门。虽然中学是体、但西学既然已经为用,它就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传统框 架,取得了合法地位,从而有利于打破国民拒斥外来新生事物的传统文化心理障碍。于是,在“用”的招牌下,西学大量涌入。江南制造总局仅1896一年就译介 西书120多种,平均每三天即译介一种,真是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伴着西学传播,中国的生产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夕,一些主要的近代工 业和交韧》)。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等政治理论也在这个过程中被引入中国,并与中国文化交融,从而产生出中国自己的近代政治思想。中国新的社会,就是在 这个过程中开始孕育生成的。
背景:
1、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模仿、学习西方工业化的运动,是一场维护封建皇权前提下由上到下的改良运动。
2、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痛定思痛,意欲图强。
3、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诸人都为剿灭的太平天国而建立殊勋,他们在借助外国侵略者对太平天国的“华洋会剿”中,亲眼看到了外国侵略者坚船利炮的巨大威力,从而感受到一种潜在的长远威胁。
范文四:中体西用
“中体西用”之我见
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冶峪中学 张蕾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可正因为这条历史长河的庇护,这个文明的摇篮才让大部分中国人沉睡在“天朝大国”、“唯我独尊”的迷蒙中,因而到了清朝末年,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加之封建顽固派的狂妄自大,盲目排外,使中国处在了民族危机中。鸦片战争的炮火将中国人从梦中惊醒,更让他们领教了“蛮夷”的厉害,加之辛丑政变,使一些对外边世界比较了解的中国人掌握了中央和地方的权力。清政府对外的恐惧日益加深,使洋务思潮找到了一条生存的途径,中国人这时才认识到学习西方的重要。
“中体西用”作为洋务思潮的重要理论,即以中国已有的纲常名教、道德意识为主,加之以西方的坚船利炮、科学技术以及资本主义某些政治制度和社会伦理学说为辅助,来维护封建统治,因而带有浓厚的妥协性。不仅如此,中体西用还有其内在的矛盾性,试图在人剥削人的生产关系上建立和发展生产力,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却不能使生产力得到发展,因为他们用中国传统的价值标准去取舍西方文化,而忽略了西学的完整性,因此并不能帮助中国人真正富强起来。可这种思想却在封建思想长期禁锢的环境中,为中国人指明了方向,让中国人看到了希
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进步。然而人没有权利选择历史,历史却铸造了人。洋务派的所谓“和夷”让中国人备受耻辱,许多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割地赔款,让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体西用又被人怀疑起来?但我们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考察,去看待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环境中的进步性,用科学的态度,历史唯物主义观去认识它,也正是洋务思潮的兴起,才让这条禁锢中国人民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之网开始破裂,让封闭的中国一步步觉醒和发展。
中体西用虽是19世纪末的产物,但它却时时提醒着中国人不能固步自封,不能盲目排外,不能狂妄自大,只有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真正发展了,强大了,才不会挨打,才不会被再次称为“支那”民族。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让中国人警醒,十月革命的曙光照亮了中国前进的方向,中国人把这种西方的先进文化运用到了中国,并在中国开花结果。而这时的“中体西用”有了更深刻的意义,因为它是建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更能适应中国的国情,更能带动生产力的发展。实践也证明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完善,上层建筑也更好的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我们落伍了,也正因为经济的落伍,才让我们认识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识到了中体西用的重要性。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的成果,坚定了中国人的信念:只有溶于世界这个大炼炉中,才
能让我们走的更远。这不是“中体西用”的进一步升华吗?它不像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只是盲目嫁接,它是站在理性的高度,结合了中国的国情,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因而更能适应中国的发展,适应世界对中国的需要,适应马克思主义。
一切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都应用在人类发展的道路上,虽然其产生有其不同的国体,不同的价值伦理观,但它只要有利于我们社会主义的发展,我们就应拿来用,历史给我们的教训太深了。我们更应深刻的理解这一点,既不能盲目学习西方文化,也不能固守成规,应用科学的眼光来分析,不能盲目跟风,追流行,导致失去自我。这种中体西用我们是要加以抵制的,我们应当志存高远,坚持中体的道德底线,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同时,让自己不断充实和完善,而不是自我迷失。
范文五:中体西用
晚清自强运动指导思想--中体西用浅谈
刘楚煜 2015211792 基地班
晚清自强运动 即是指 清朝同治光绪年间的,由奕?、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官僚掀起的一场自强运动,史称“洋务运动”
"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是封建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结合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过较大影响,对晚清三次现代化运动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含义:
所谓中体西用,即是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主张,通常的讲,它是指以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制度为根基,引进并应用西方先进的科学和技术的想法。 “中学”是指以孔孟之道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是不可变的。
“西学”是指近代传入中国的教育,经济,万国公法,外贸等社会科学,西方的生产技艺,可以用来巩固封建统治。
中体西用具有兴西学和保中学的双重性质。其中以中学为中心。
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原则,也是洋务派回击顽固派进攻的武器。 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近代工业,军事民用方面的自然科学技术。
周建波先生指出“中体西用”论含义有二:一是学西学以卫道;二是西学与中学发生矛盾, 罢停西学以维护中学。它倡导不触动封建体制的情况下所实行的枝节改革, 它顺应了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 力求借法自强, 这种不甘沉沦的思想符合历史发展的大方向。 正如周先生所言,整个洋务运动包括中体西用思想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维护清政府统治的。因此,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整体的进步的作用是有限的,甚至随着时代发展成为了中国近代化的负担。
背景:
要把“中体西用”思想作用影响探讨清楚,我们必须要做的是: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 清朝末年,英国人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从此中国开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进一步打击了清朝统治。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然而当时,中国的国民还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乃至中国上层统治阶级的“夷夏” 观念。而且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旧的社会力量非常强大。高唱“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抵御外侮。
正如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的,变革最大的阻力是传统观念和既得利益。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和顽固派闹闹攒紧的利益阻隔着变革。再加上,本来进行洋务运动的洋务派就是一些旧官僚,他们接受的思想较少,也不会去损害自身的利益。 因此,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主张。既保留了传统的思想色彩维护了守旧派的利益,又在一定程度上效法学习西方以图自强求富,最终达到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
主要内容:晚清自強運動在“中體西用”思想的指導下,在教育和經濟上表現最為突出 第一.教育
洋务运动时期教育方面的内容非常值得我们探讨
在吉林师大王丽娟的《论洋务派中体西用教育思想》中写到“‘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的基本涵义是以封建纲常伦理道德为教育主体, 以西方技术知识为辅助, 即在不违于圣道的前提下, 在使学生明纲的基础上, 学习有助于和侵略者打交道及维护封建主义专制统治所需要的技艺与技能。
一方面:‘中体西用’ 教育思想在教育上对‘ 西用’ 的倡导使当时的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 为当时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 使洋务教育成为近代教育的起点。
另一方面:在‘中体西用’ 的教育思想中, 体用的矛盾性以及‘ 西用’ 对‘ 中体’ 的不可超越性遏制了洋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最终使洋务教育成效甚微。”
积极方面:
1、洋务运动创办了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为代表的外国语学堂以福州电气学堂、天津电报学堂为代表的科技学堂;以天津水师学堂和福建船政学堂为代表的军事学堂。 虽然这些学堂只能作为传统教育的补充只是个案办学,但是它们开创了新式学堂的先例。
2、洋务运动促进了人才选拔机制--科举制的变化,更利于传播西学。张之洞在其《劝学篇》中曾写到:“夫学堂虽立, 无进身之阶, 人不乐为也”“ 即有特科之设, 然二十年一举, 为时过远, 岂能坐待?”“ 其来者必白屋钝士, 资禀凡下, 不能为时文者也。其世族俊才, 皆仍志于科举而已” 因此于是要求进一步改革科举制, 以三场取士。第一场试以中国史事, 本朝政治论五道, 第二场试以时务策五道, 专问五洲各国之政, 专门文艺, 即西学经济, 第三场试《四书》文一篇, 《五经》文一篇, “合校三场均优者始中式发榜如额”。
3、中译西书冲击和改变了旧的知识结构和教育体系,加速了中西课程内容一体化进程。学习西方的内容丰富化,让知识分子和人民能够更大程度上认识学习西方。
4、派遣海外留学生,打破了传统封闭式的教育结构,扩大了教育的对外开放程度。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消极方面:
1、教育对象:洋务运动的教育改革主要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没有普及,成效不大。
2、教育内容:没有深入到西方民主政治领域,仅仅学习西方表层技术。
3、教育效果:由于以“中学”为主,传统教育依旧占据上风,在教育变革过程中,阻力越来越大。“中学”和“西学”杂糅在一起,过于机械化,没有交融,只是一种简单的嫁接或者说是移植。
第二、经济
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洋务派在不触动封建制度以及官僚、地主阶级的利益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变革。
创办民用工业和军属工业,但均为官办企业,不允许私人创办同类企业,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
同时,由于洋务派在中国封建制度下,引进了同封建生产关系所不相容的新的生产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必然在客观上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从而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这是不以洋务派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另外,洋务派办民用工业,为了解决资金问题,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方式,吸收私人资本。这“商股”部分即是民族资本主义因素。从70年代开始,更有一批官僚、地主、商人,直接投资于近代民用工业,终于使中国有了一点先进的生产能力,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也就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出现和无产阶级队伍的扩大。
又有,洋务民用工业的兴办,部分地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如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井。湖北官织布局开织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十万多匹。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见之事”
综上:洋务运动一方面促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并且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出现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另一方面又作为官和封压迫民族资本主义,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评价:
合理性:
由于中国文化是中心观念极强的文化, 因此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必然是一步一步的, 分层进行的。所以“中体西用” 是洋务派所能达到的唯一高度, 也是他们面对各种阻力采取的比较有效的策略。在今天看来,其可能是保守落后的,但是在当时而言,中体西用思想无疑是非常激进的。在洋务运动时期,人们的思想还未开放到很高的程度,甚至知识分子和上层统治阶级也尚存“天朝中心”论,而且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在当时还是非常强势的,为了洋务运动能够实施下去,则必须用这种迎合或者说是维护传统的方式来取得当权者的支持,减少改革的阻力。
王先明先生指出, 洋务派主导下的“中体西用” 系由“天朝中心” 的世界观和华夷之辩发展而来, 但已经带有较强的开放理念和较浓的资本主义色彩, 并且对于国人的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 有不可抹煞之功。
李少莉提出, 在当时的特殊历史条件下, 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空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新文化, 除了“中体西用” 外没有更好的纲领。
连燕堂、邵燕婷、郝锦花[提出“中体西用” 在当时有助于西学的传入和传播, 有助于中国文化的近代化, 在当时是一种可行的模式。
学术界很多学者都认为,中体西用思想是当时洋务派效法西方而又维护清朝统治唯一的方法。
历史意义:
1、它在中国传统社会打开了一个缺口, 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重要一步, 它改变了学习西方的原有的被动局面, 使学习西方逐渐蔚然成风, 从而为进一补学习西方创造有利条件。
2、促进了更多的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知识。
3、在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上学习西方,创办了近代工厂。如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局、金陵制造局、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的福州船政局等军用工业;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的汉阳铁厂等都是当时非常著名的民用工厂。
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还有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洋务运动为民族自强做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
力的扩张
4、对于中国教育近代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局限性:
各方面的局限在前面已有所敘述,在此只談大的方面.
第一、中体西用思想具有双重性,在一开始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体用之间的矛盾越来越难以克服,“中体”逐渐成为“西用”的负担,致使“中体西用”逐渐阻碍中国的近代化。
第二、只是布新,未有革旧。一个改革运动要想成功,只进行布新是不够的,不能只学习而不进行自身的改变。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都是先进行自身的改造,主张改革官职政治体制等。而洋务运动却对政治方面讳莫如深,当然是由于洋务派的阶级局限所限制。洋务运动本身就是在不触碰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
第三、从统治者角度来看,“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以及洋务运动就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最终在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为结点。
第四、阶级局限性: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但是又没有在中国传统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企图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企图缩短中西差距的同时,其实又阻碍西方科技的传播速度。其实,看得出来,这是一种不彻底性,这是由洋务派的阶级限制决定的,洋务派崇尚“中体西用”有学者指出这是“中本西末”。在学习西方的同时,又担心会出现威胁统治的异端,因此在洋务运动下的“中体西用”起到的作用必然是有限的。
参考资料: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王丽娟《论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王文江《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思想评书》、陈铁军《中体西用思想与中国近代化进程》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如何评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