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教学革命》读书心得体会
《教学革命》读书心得体会
张家湾中心小学 程丽丽
近段时间,读了蔡林森的《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收获颇多,这也为作为老师的我,在教育行业内的起步发展指出了一条明路,让我收获颇多。
书的开篇就记录了蔡林森的成长历程,从蔡老师的一生经历中,不难看出他是从艰苦生活中历练出的一把宝剑,才能说出“吃苦是福、吃苦才能学会学习、吃苦才能当好老师······”这样具有感染力的话,让我们每个读者,都能从蔡老师的艰苦经历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与之产生共鸣,真正做到“甜从苦中来”。作为八零后的我,对于老一辈经历过的那些沧桑岁月多数是我不能想象或者很难理解的,但是读过蔡老师的书后,我在意的似乎已经不是当时的社会有多惨淡,又多么的不公平,更多的是我对蔡林森老师那种面对艰难困苦仍然坚持不懈努力学习的品质的敬佩。我想,正是因为经历过,所以才更有发言权,这也让蔡老师精心研究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更具说服力吧。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也是一种教学法。它包括三个主要环节:一、“先学”,即学生看书、检测;二、“后教”,即学生更正,学生讨论,最后教师点拨;三、“当堂训练”,即当堂完成作业。在这三个主要环节之前,又一个辅助环节(一分钟左右)。辅导环节包括: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给了我们基层老师们具体的操作方法,
我们老师能够灵活运用,上好新课程改革的课,教学生学,让学生发挥好主体作用,很快的奔驰在自学的快车道上,有效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这种课堂结构的实质实际上就是:全过程学生自学。
自古以来,教师讲、学生听的这种模式几乎已经成为教育定式。社会需要发展,就需要教育的不断更新,所以这种固有的模式也在逐步改进。但是这样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短期内想要转变为有学生学,老师点拨的方式,似乎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蔡林森老师的这一本新书,完全是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像我们宣告了,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既能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绝对优势,也能让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的过程中自身得到不断的提高。真正的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也真正的做到了以学生为本,老师的角色也得到了充分的转变,由“匠”转变成了“师”,真正突破了固有教学模式的禁锢。
作于一名年轻的教师,在教学方面难免会落于之前的固有教学模式,把“教”放在主要位置,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以前我上课习惯于满堂灌,一节课45分钟只顾自己不停地讲,同学们呢,不是昏昏欲睡就是交头接耳,没有一点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很差,我很是苦恼。但是,读了蔡老师的新书后,我开始反思,在以后的课堂中,我尝试着运用蔡林森老师创造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尽量让自己少讲一些,留给学生的时间多一些,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突然一下子就活起来了,且真正实现了“让课堂回归于学生”的教学理念。从此上课我轻松了很多,学生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书读多了,我们的认识就提高了,实践也就有了方向、有了信心、有了力量,就能使自己的教学闪烁这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奇迹。读了蔡林森老师的《教学革命》这本书后,我对深刻领悟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作后盾,才能为祖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场教学革命对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太重要了!
2015/12/23
范文二:读《教学革命》心得体会
读《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心得体会
九龙中心小学 王欢
在学校领导大力推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倡导下,我对《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一书进行了认真仔细的阅读,从开篇到结束语,一字一句仔细品味,对感触深刻的一句话、一个段落圈圈点点,并及时标注出自己对此段话或此句话的感想、想法或做法。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蔡校长的人格魅力以及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不断探索的执着精神所感动;同时也被他与他的同事们探索创新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所感染。通篇认真读来,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法有了更形象更深刻的认识。下面谈一谈自己认为较深刻的几点感受。
信念+吃苦+坚持=辉煌成就
家境的困难,使他倍感求学的珍贵,培养了他吃苦、上进、坚持的可贵品质。
对教师职业的选择,当好教师、好校长的信念,使他继续吃苦、继续学习、不断探索创新,终于成就辉煌。
有人评价蔡校长“他为教育而生”。
为当一名好教师,平时他除了认真备课以外,主动向同事学习。他多年暑假、节假日,顾不上家务与休息,不停地学习、进修,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1982年被任命为洋思中学校长时,为了当一名好校长、办好学校,他选择的是从管好自己开始,处处带头,尤其是带头吃苦,除了处理好校长的职责外,还教两个毕业班的语文和初中毕业班的政治。
退休后任永威学校的校长时,仍然坚持组织教师常年赛课、评课,每年听课1000节以上。每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每位老师的公开课他都要“无情而挑剔”的点评。
他的呼吸与学校的生活气息水乳交融。他从不坐在办公室里,从早到晚,他不停地从一个教室走到另一个教室。
他的心与学生的情感脉搏一起跳动。他必须每天与学生待在一起。他早上5点起床、淋浴、读书、思考一天的工作,5:50他准时站在学生公寓门口,迎接每个学生上早练,“要让学生每天第一时间能见到我”。6:10他和全校学生一起跑步,边跑边和学生交流。他把自己的手机号告诉每位学生,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
他常说:素质教育就是要用真情、真心去教育学生,要用老师的精神、情感、形象去感动学生。他自己首先这么做的。正是有了这些“温柔的力量”,教育革命才在他走过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他的精神、他的成果不仅影响着他身边老师和学生,而是辐射到了全国。曾经几年前我校也学过洋思,但都是蜻蜓点水,根本不知道洋思的精神是什么。现在我通过学习《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深深感受到一年以来我校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在我们的三中校园里,看到了像蔡校长一样的领导。他们有把三中打造成精品学校的信念,他们有身先士卒、吃苦在先的精神,他们正在以自己的行动感染着三中的老师和学生。三中校园里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已蔚然成风,热情高涨。我们共同期待的三中的崛起将指日可待。祝福我的学校~我要为三中的崛起添砖加瓦。
范文三:教学革命心得体会
读蔡林森《教学革命》心得体会
读完蔡林森的《教学革命》一书,我的感受颇多,收获也很多。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教学方法,并非教育规律本身。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不是万能的,总是在某种场合适用,某种场合不适用。但是其精神实质是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克服传统教育中老师越俎代庖
。结合叶圣的状况,这就是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我们来理解“先学后教”也是因人,因地而异,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科也是不一样的。但总的精神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脑子里有问题,有矛盾,然后再听老师讲解才能理解得深,掌握得牢。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中的课堂上,教师讲少了,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这种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教师呈现教学目标后,还要呈现“自学指导”,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用几分钟),明确内容(学习材料的第几页),明确方法(在自学时要运用什么方法),明确要求(在自学时要思考哪些问题,准备教师检查),只有做到四明确,学生才能高效率地学习。教师要让学生完整地,独立地,安静地自学完规定的时间,教师不要打断学生的自学,不要做干扰学生自学的任何事情,要减少教学的随意性。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是每堂课都要让学生像上战场
那样去搏斗。每节课的内容,有80%是旧知,新知只有20%。学生的自学是整堂课的基础,这一步如果没有搞好,后面的错误率就高,出现的问题就多,教学难度就加大。因此,教师的唯一任务就是要让学生静下心来,埋下头来钻进书本去理解知识。教师不必要花那么多时间讲解。洋思中学的经验证明,平时老师需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可以了。学生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不会的再回头看例题或相互讨论,基本就能做练习题了。这个过程是个不断反馈的过程,不是看一遍就全部会了。这样,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效率更高。因为老师规定学生自学几分钟就要做练习题,学生有一种紧迫感,不认真看就不会做练习题,落在别人后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效果好的课就是好课,效果好的标志之一就是全过程让学生积极地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这里的效果,既包括知识方面的要求,也包括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既包括课堂教学中每一环节的阶段性效果,也包括一堂课的终结性效果。我们只要坚持正确的标准备课,上课,评课,“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就一定能运用得好,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有几点体会:
1、我懂得了教学效率的高低不是取决于教师讲得多么细致,而是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程度。学生参与越充分,学习的主动性越强,教学效率就越高。
2、先学后教”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根本否定,是把学生的
学放在了第一位,把教师的教放在了第二位。所以,对教师备课要求就更高了,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钻研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哪些是通过学生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哪些问题学生可能遇到困难,需要教师搞好学前指导,依据学情来设计教学步骤。
在课堂结构中,学生自学,是一堂课中的大环节,而自3、
学成功与否又是上好这堂课的基础。要加强学生自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自学就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
4、精讲、多练
在课堂上让学生要让学生像在战场上搏斗,要认真自学,交流,反馈,教师只是“战场”上的军师,要精讲,让学生多交流,多练。
姓名:丁玉萍
2012年9月6日
范文四:学习《教学革命》心得体会
学习《教学革命》心得体会
学习《教学革命》心得体会
最近我学习了《教学革命》中的第一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应用价值》,读后我感受颇深。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蔡校长在文中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学习,这是我们提高教育质量最根本的法宝。我觉得这一种教学法真正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改变了教学的顺序,先学就是要暴露同学们在学习中的问题,而后教就是解决以上出现的问题,想一想我们这些年的教学,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沉醉,而学生在底下瞌睡,长期被动的学习,使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处处依靠教师。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种模式使得学生处处靠自己,先自己探索、实践,也有利于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其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让你去一座城市找一个地方,假如是别人把你带去的,下次你再去,你不一定还能找到这一个地方。反之,假如是你独自去的,你通过问路、看地图、路标等,总之是你自己经过一番努力后找到的,下次去,你一定还能认得。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自己缺乏合作精神。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中,特别是后教中,并非都是让教师教,而是让学生合作学习,依靠团队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兵教兵,好学生充当小先生给差学生讲,好学生通过讲问题,变得更好,差生通过好学生讲,使得不懂的地方也懂了。他们通过学习上的合作,加强了同学们的团结,培养了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们交流的能力。 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充分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 在书中,蔡校长提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认知规律。伟大领袖**曾说过,“使用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也下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论断。只有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战争中学会战争,学生要想学好学会,不实际操作不行,学生
只有在做题中才能学会做题。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中的每一步都是让学生亲身实践。先学是学生通过自己看书,做题实践,后教通过兵教兵实践,当堂训练更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践过程。所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过程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过程。 4、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充分强调了学生内因的作用。 蔡校长在书中说,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我们在教学中,教师是外因,学生是内因。教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不一定能把学生教好,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教师无法取代的。大家都打过篮球吧,学生假如是一个充满了气的篮球,那么我们教师轻轻一拍,球就可以弹得很高,假如学生是一个泄了气的皮球,我们做教师的,无论你用多大的力,恐怕篮球也不会拍起来,自己费气不小,教学没有效果。那么怎样让学生都能成为一个个充满了气的篮球呢,所谓“气”在这里指的是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种模式,才能让学生好思、勤学、苦练,让学生的内因真正发挥出来。 5、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1/2。
范文五:《教学革命》读书心得体会
《教学革命》读书心得体会
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情怀。坚持读书是每一个老师最起码的职业底线。尤其是处于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学习化的时代,只有读书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促进专业发展。
近段时间,读了蔡林森的《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收获颇多,这也为作为新老师的我,在教育行业内的起步发展指出了一条明路,让我收获颇多。
书的开篇就记录了蔡林森的成长历程,从蔡老师的一生经历中,不难看出他是从艰苦生活中历练出的一把宝剑,才能说出“吃苦是福、吃苦才能学会学习、吃苦才能当好老师······”这样具有感染力的话,让我们每个读者,都能从蔡老师的艰苦经历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与之产生共鸣,真正做到“甜从苦中来”。作为八零后的我,对于老一辈经历过的那些沧桑岁月多数是我不能想象或者很难理解的,但是读过蔡老师的书后,我在意的似乎已经不是当时的社会有多惨淡,又多么的不公平,更多的是我对蔡林森老师那种面对艰难困苦仍然坚持不懈努力学习的品质的敬佩。我想,正是因为经历过,所以才更有发言权,这也让蔡老师精心研究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更具说服力吧。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也是一种教学法。它包括三个主要环节:一、“先学”,即学生看
书、检测;二、“后教”,即学生更正,学生讨论,最后教师点拨;三、“当堂训练”,即当堂完成作业。在这三个主要环节之前,又一个辅助环节(一分钟左右)。辅导环节包括: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给了我们基层老师们具体的操作方法,我们老师能够灵活运用,上好新课程改革的课,教学生学,让学生发挥好主体作用,很快的奔驰在自学的快车道上,有效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这种课堂结构的实质实际上就是:全过程学生自学。
自古以来,教师讲、学生听的这种模式几乎已经成为教育定式。社会需要发展,就需要教育的不断更新,所以这种固有的模式也在逐步改进。但是这样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短期内想要转变为有学生学,老师点拨的方式,似乎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蔡林森老师的这一本新书,完全是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像我们宣告了,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既能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绝对优势,也能让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的过程中自身得到不断的提高。真正的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也真正的做到了以学生为本,老师的角色也得到了充分的转变,由“匠”转变成了“师”,真正突破了固有教学模式的禁锢。
作于一名新教师的我,在教学方面难免会落于之前的固有教学模式,把“教”放在主要位置,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以前我上课习惯于满堂灌,一节课45分钟只顾自己不停地讲,同学们呢,不是昏昏欲睡就是交头接耳,没有一点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很差,我很是苦恼。但是,读了蔡老师的新书后,我开始反思,在以后的课堂中,
我尝试着运用蔡林森老师创造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尽量让自己少讲一些,留给学生的时间多一些,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突然一下子就活起来了,且真正实现了“让课堂回归于学生”的教学理念。从此上课我轻松了很多,学生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一学期后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
书读多了,我们的认识就提高了,实践也就有了方向、有了信心、有了力量,就能使自己的教学闪烁这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奇迹。读了蔡林森老师的《教学革命》这本书后,我对深刻领悟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作后盾,才能为祖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场教学革命对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太重要了!
2011年9月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教学革命》读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