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古诗作者简介
王之涣(公元688年—公元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汉族,并州(山西太原)人。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骆宾王(约627—约684李秉乘对谷照月有意思) 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唐龙朔初年,骆宾王担任道王李元庆的属官。后来相继担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唐高宗仪凤四年(679年),升任中央政府的侍御史官职。曾经被人诬陷入狱,被赦免后出任地方官临海县丞,所以后人也称他骆临海。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做为秘书,起草了著名的《讨武氏檄》。
卢纶(748-800?),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曾因安史之乱,迁居今江西波阳。屡举进士不第,后得宰相元载赏识,才得以做了几任小官,累官检校户部郎中。大历十大才子之一,诗多赠答应酬之作,无甚特色。但边塞诗写得很有气势,一些描绘自然景物的诗也不乏佳作。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玄宗即位,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李峤的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通鉴》推断,生年应在贞观十八年(644),卒年在玄宗开元元年(713)。
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江宁、京兆,尚未确定)。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王维生于公元70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今存诗400余首。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李白(七零一,七六二),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有《李太白集》。
【主要作品】
客中作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静夜思 将进酒 望庐山瀑布
早发白帝城 送友人 登金陵凤凰台
月下独酌 清平调 其一 清平调 其二
清平调 其三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春思
赠汪伦 梦游天姥吟留别 金陵酒肆留别
关山月 子夜吴歌 长干行
蜀道难 长相思 其一 长相思 其二
行路难 玉阶怨 赠孟浩然
渡荆门送别 怨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杜甫(712,770):唐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祖藉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靠献赋得始得官。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一说饫死耒阳。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
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有《杜工部集》。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汉族。代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所以称柳柳州),政绩卓著。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交往甚蕃,刘禹锡、白居易都是他的好友。
张继〔唐〕(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懿孙,襄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肃宗至德初前后在世。博览有识,好谈论,知治体。与皇甫冉交,情逾昆弟。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登进士。尝佐镇戎军幕府,又为盐铁判官。大历末,入内为检校祠部员外郎。又分掌财赋于洪州。后来夫妇俱殁于其地。继诗以枫桥夜泊一首最著名,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著名唐代大诗人和文学家,与李白、杜甫齐名,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因而人称诗佛,又自号乐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卖炭翁》也是其主要代表著之一。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
粒皆辛苦。”脍灸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胡令能(785-826年),唐诗人,隐居圃田(河南中牟县)。唐贞元、元和时期人。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4首。唐贞元、元和时期人。莆田隐者,唐诗人少为负局锼钉之业。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诗四首,皆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赠之诗作。胡令能代表作品《小儿垂钓》
杜牧(公元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
祖父杜佑,曾官至宰相。西晋杜预,是他的十六世祖。 他从十五六岁起,博读经史,关心时政。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黄州、 池州、睦州等地刺使,以及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杜牧有政治理想,但由于秉性刚直,屡受 排挤,一生仕途不得志,因而晚年纵情声色,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
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其诗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尤其长于七言律诗和绝句。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唐才子传》、《郡斋读书志》)。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为完备。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自祖父起,迁居郑州荥阳(今属河南)。自称与皇室同宗,但高、曾祖以下几代都只做到县令县尉、州郡僚佐一类下级官员。所谓"宗绪衰微,簪缨殆歇"(《祭处士房叔父文》)、"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祭裴氏姐文》),这类自述真实地反映了他比较寒微的处境。 生平 李商隐一生经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罗隐(833-909), 唐代文学家. 原名横, 字昭谏, 号江东生. 杭州新城(今浙江桐庐)人. 20岁应进士举, 十试不第. 咸通十一年(870)入湖南幕府. 次年夏, 受任衡阳主簿,旋乞假归. 后游历大梁、淮、润等地, 皆不得意. 光启三年(887)归江东, 投靠杭州刺史钱?,受爱重,任钱塘令,拜著作佐郎. 钱充镇海军节度使后, 征任为掌书记, 迁节度判官、司勋郎中。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世称“范文正公”。唐宰相范履冰之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
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 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通行有《四部丛刊》影明本,附《年谱》及《言行拾遗事录》等。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后,曾任过地方官。神宗时为宰相,创新法以改革弊政,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后辞官退居南京。他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文学成就颇高,影响甚巨。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内容亦能反映社会现实。词虽不多,却风格高峻豪放,感慨深沉别具一格。有《临川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父亲苏洵的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嘉佑二年(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佑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佑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五,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在政治上属旧党。
李清照 (1084.2.5.~1155.4.10.)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是婉约派词人 ,生于北宋元丰七年,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二岁。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其父李格非(齐州历城县人),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和散文家,幼承家学,早有才名。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的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早年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只(枝)女儿花。” 形容的便是李清照。
【经典名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他的作品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他的学生称赞他说:“论诗何止高南渡,草檄相看了北征”;一个宋代遗老表扬他说:“前辈评宋渡南后诗,以陆务观拟杜,意在寤寐不忘中原,与拜鹃心事实同”。正是杜甫缺少的境界,所以说陆游“与拜鹃心事实同”还不算很确切,还没有认识他别开生面的地方。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他看到一幅画马,碰见几朵鲜花。听了一声雁唳,喝几杯酒,写几行草书,都会惹起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血液沸腾起来,而且这股热潮冲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边界,还泛滥到他的梦境里去。这也是在旁人的诗集里找不到的。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 又字幼元、友生,自号山中居士,又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吴县)人。与杨万里同榜进士。先做地方官,后来一度做参知政事。曾出使金国,全节而归。晚年隐居石湖。他是位爱国诗人,也写过大量的田园诗。其诗语言清新自然,风格温润委婉。与尤袤、陆游和杨万里并称“南宋四大诗人”。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唐才子传》、《郡斋读书志》)。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为完备。
杨万里 (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水人。南宋诗人。绍兴进士。官至宝谟阁学士。宁宗时因反对丞相专权而居家十五年不出,忧愤国事,病卒,谥文节。其诗不囿旧规,自成一派,独具活脱流畅、奇趣横生的特色,号“杨诚斋体”。一生作诗二万多首,是我国历史上写诗较多的作家,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南宋四大家。现存诗四千二百多首, 有《诚斋集》。
朱熹朱熹(生于公元1130—卒于公元1202)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汉族,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其父朱松,进士出身,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因反对秦桧妥协而出知饶州,未至而卒。此时朱熹14岁,遵父遗命,师事刘子?等人,随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19岁[绍兴十八年(1148)]时,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
士榜。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狱公事、秘阁修撰等职。后由赵汝愚推荐升任焕章阁侍制、侍讲。庆元三年(1197),韩侂胄擅权,排斥赵汝愚,朱熹也被革职回家,庆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诗作有《观书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诗作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叶绍翁 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叶氏。生卒年不详。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其他如《夜书所见》写儿童夜挑促织,景象鲜明,反衬出客中的孤寂;《嘉兴界》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另外,周密《齐东野语》载其咏史诗《汉武帝》一首,颇尽讽刺揶揄之能事。 叶绍翁诗集《靖逸小集》,有《南宋群贤小集》本。他别著《四朝闻见录》,杂叙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轶事,颇有史料价值,有《知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本。
于谦(1398——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代著名清官、民族英雄。明朝永乐年间进士,曾巡按江西,巡抚河南、山西,政绩卓著。正统十四年(1449),在蒙古族瓦剌部入侵,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明王朝危在旦息。于谦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主张,力阻南迁,亲自指挥数十万军民进行了名扬青史的北京保卫战,击退瓦剌,挽狂澜于既倒,在中国历史上抒写了壮烈辉煌的一页。于谦加封少保,总督军务。
郑燮又名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扬州八怪”之一。历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人称三绝。有《板桥全集》。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龚自珍(1792,1841),字尔玉,又字璱人,号定盦(an),后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庵 ,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后人亦常称之为“龚定庵”。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祖父龚禔身,官至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著有《吟朦山房诗》。父龚丽正,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著有《国语注补》、《礼图考》、《两汉书质疑》、《楚辞名物考》等书。母段驯,著名小学(古汉语指文字学)家段玉裁之女,著有《绿华吟榭诗草》
高鼎 生卒年不详,今浙江杭州人。清朝诗人,其诗善于描写自然景物。代表作《村居》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放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煮石道者、闲散大夫、老龙、老村、梅翁等。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请(今属浙江)人。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佑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个甲子。衡诸翁卷生平,前者过早,后者过迟,疑都不确),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有《西岩筑》,《苇碧轩集》。清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
汉乐府:两汉所谓乐府指音乐机关.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 演奏新的歌舞外, 又收集民间的歌辞入乐.《汉书 艺文志》记: 「自孝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 于是有赵,代之讴, 秦,楚之风, 皆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 亦可以观风俗, 知薄厚云」.汉武帝采诗, 除为考察民隐外, 亦在丰富乐府的乐章, 以供娱乐.六朝时, 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北朝民歌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方文人所创作的作品,其内容丰富,语言质朴,风格粗犷豪迈,主要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今存60多首。其代表作《木兰诗》《敕勒川》等还入选了人教版教材,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名篇。
范文二:古诗作者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诗人、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是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骆宾王(约627—约684) 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唐龙朔初年,骆宾王担任道王李元庆的属官。后来相继担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唐高宗仪凤四年(679年),升任中央政府的侍御史官职。曾经被人诬陷入狱,被赦免后出任地方官临海县丞,所以后人也称他骆临海。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做为秘书,起草了著名的《讨武氏檄》。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会稽永兴(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王之涣(公元688年—公元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汉族,并州(山西太原)人。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孟浩然,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
王翰(《旧唐书》作王瀚),字子羽,唐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定王翰生卒年为公元687至726年,但并未提出确切的材料依据。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中进士。青年时豪放不羁,能写歌词,自歌自舞。他在文坛受到后辈的尊重,杜甫将他和李邕并提,以“王翰愿卜邻”为荣幸。他的歌行写得风华流丽。绝句是他最擅长的,一首《凉州词》即把他推向了唐诗坛的高峰。《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王维生于公元70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今存诗400余首。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这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受禅宗影响很大。
高适 (700年—765年) ,汉族。唐代边塞诗人。字达夫、仲武,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天宝八载(749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 有《高常侍集》等传世。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5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刘长卿(大约726~大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唐代著名诗人,擅五律,工五言。官至监察御史。与诗仙李白交厚,有《唐刘随州诗集》传世,其诗五卷入《全唐诗》。
柳宗元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家” 。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汉族。字浪(阆)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张志和(730年?~810年?),字子同,初名龟龄,汉族,婺州(今浙江金华)人,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十六岁参加科举,以明经擢第,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唐肃宗赐名为“志和”。因事获罪贬南浦尉,不久赦还。自此看破红尘,浪迹江湖,隐居祁门赤山镇。其兄张鹤龄担心他遁世不归,在越州(今绍兴市)城东筑茅屋让他居住。史载唐肃宗曾赐他奴婢各一人,张志和让他们结婚,取名渔童和樵青。著有《玄真子》集。
韩(han)翃( hóng)(754年前后在世),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十三载(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官至驾部郎中。在大历十才子里,韩翃和李益也许是最著名的两个。这并非是由于他们的文学造诣,而因为他俩都是传奇里的有名角色。见《太平广记》卷肆捌伍许尧佐《柳氏传》。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孟郊,唐代诗人,汉族。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李绅(772—846)汉族,毫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灸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温庭筠 (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新唐书》与《旧唐书》均有传。年轻时苦心学文,才思敏捷。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据说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即告完稿,时人亦称为“温八叉”、“温八吟”。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温庭筠,古籍上记载的有两位:一位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另一位是五代十国晋丞相桓文之门客。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其亦擅长诗词,流传最著名的莫过于〈泊船瓜洲〉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李清照(1084-1155),今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南宋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郡(郡治在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文三:[论文]古诗作者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诗人、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是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骆宾王,约627—约684) 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唐龙朔初年~骆宾王担任道王李元庆的属官。后来相继担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唐高宗仪凤四年,679年,~升任中央政府的侍御史官职。曾经被人诬陷入狱~被赦免后出任地方官临海县丞~所以后人也称他骆临海。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做为秘书~起草了著名的《讨武氏檄》。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会稽永兴(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王之涣,公元688年—公元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汉族~并州,山西太原,人。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孟浩然~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居。曾隐居鹿门山。
王翰,《旧唐书》作王瀚,~字子羽~唐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定王翰生卒年为公元687至726年~但并未提出确切的材料依据。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中进士。青年时豪放不羁~能写歌词~自歌自舞。他在文坛受到后辈的尊重~杜甫将他和李邕并提~以“王翰愿卜邻”为荣幸。他的歌行写得风华流丽。绝句是他最擅长的~一首《凉州词》即把他推向了唐诗坛的高峰。《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王维生于公元70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今存诗400余首。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这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受禅宗影响很大。
高适 ,700年—765年) ~汉族。唐代边塞诗人。字达夫、仲武~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天宝八载(749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 有《高常侍集》等传世。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5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刘长卿(大约726,大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唐代著名诗人~擅五律~工五言。官至监察御史。与诗仙李白交厚~有《唐刘随州诗集》传世~其诗五卷入《全唐诗》。
柳宗元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家” 。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汉族。字浪,阆,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张志和,730年,,810年,,~字子同~初名龟龄~汉族~婺州,今浙江金华,人~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十六岁参加科举~以明经擢第~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唐肃宗赐名为“志和”。因事获罪贬南浦尉~不久赦还。自此看破红尘~浪迹江湖~隐居祁门赤山镇。
其兄张鹤龄担心他遁世不归~在越州,今绍兴市,城东筑茅屋让他居住。史载唐肃宗曾赐他奴婢各一人~张志和让他们结婚~取名渔童和樵青。著有《玄真子》集。
韩(han)翃( hóng),754年前后在世,~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十三载,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官至驾部郎中。在大历十才子里~韩翃和李益也许是最著名的两个。这并非是由于他们的文学造诣~而因为他俩都是传奇里的有名角色。见《太平广记》卷肆捌伍许尧佐《柳氏传》。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卢纶,约737-
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孟郊~唐代诗人~汉族。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李绅,772—846,汉族~毫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灸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温庭筠 (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新唐书》与《旧唐书》均有传。年轻时苦心学文~才思敏捷。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据说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即告完稿~时人亦称为“温八叉”、“温八吟”。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温庭筠~古籍上记载的有两位:一位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另一位是五代十国晋丞相桓文之门客。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其亦擅长诗词~流传最著名的莫过于〈泊船瓜洲〉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李清照,1084,1155,~今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县
黄桥镇湴塘村,。南宋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郡,郡治在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文四:穷人的作者简介
《穷 人》作者简介
《穷 人》 的作者 是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作家、 思想家, 19世纪末 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 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 判现实主义作家, 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他被称颂为具 有 “最清醒的现实主义” 的 “天才艺术家” 。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战 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 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 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 争,因此被称为 “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 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他的作品《七颗钻石》 《跳水》 《穷人》已被 收入人教版和冀教版小学语文书。
《穷 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 . 托尔斯泰的作品。当时,俄国劳 动人民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 生活极度贫困, 但是他们心地善良、 情操高尚。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她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 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 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 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作者通过桑娜一家的生活反映了那一时 期穷苦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美好的心灵。
“穷”字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然而正是因为“穷”, 才更能显示出穷 人的高尚品质。 文章中运用多种形式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直接描写 法、幻觉描写法、景物衬托法,表现了桑娜崇高的品德
范文五:作者简介的格式
8 作者简介 (Biography)
8.1 完整的作者简介包括作者的基本信息 (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 /出生地 ) 、简历 信息 (职称、学位、简历、研究方向等 ) 和联系信息 (电话、传真、电子信箱等 ) 三部分 , 其中基 本信息是必需的。对文章的主要作者可按以下顺序刊出其简介:
姓名 (出生年-) 、性别 (民族——汉族可省略 ) 、籍贯、职称、学位、简历、研究方向 (籍 贯以后各项任选 ) 及电话、 传真、 电子信箱等信息。 在简介前加 “作者简介:” 作为标志。 例:作者简介:乌兰娜 (1968-), 女 (蒙古族 ), 内蒙古达拉特旗人。副教授 , 博士 ,1994年赴美国 哈佛大学研修 , 主要从事蒙古学研究。 Tel:471-6660888,E-mail:ulana@chinajournal.net.cn。 8.2同一篇文章的其他作者简介可以在同一 “作者简介:” 的标志后相继列出; 其间以分号隔 开,最后以 “。 ”结束。
8.3 英文文章的作者简介及通讯信息用 “ Biography:” 作为标志,最后以“ . ”结束。例: Biography:W ANG Da-xiang(1953-) , male, native place: Beijing. Professor of chemistry. Tel:010-62396688, Fax:010-62891188,E-mail:wangdx@bi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