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庄稼地里的科学家
2011-09-14 07:00:25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有476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转发到微博(2)
5月底,河北省各地的冬小麦进入灌浆期,农民抓紧时节,全力做好冬小麦田间管理,确保丰收
“必须让农民感觉合算,农民觉得种粮食不合算他就不会干”
坐上一辆银灰色的小面包车,本刊记者随王金凤一起下村给农田“问诊”。
“邯郸县的村我们几乎都走到了,我们的司机,随便问他哪个村都认得。”王金凤对《瞭望东方周刊》说,“建设‘吨粮市’,一亩地产超过2000斤粮食,小麦玉米两季,必须完成这个指标。”
王金凤是邯郸县农牧局技术站高级农艺师、技术站站长。她身着端庄的连衣裙、鼻梁上架眼镜,完全是个女教师模样,唯有黑黑的肤色显示出她的特别。
1989年从农大毕业后她就一直在农技站工作,“那时的邯郸县植保站就在村子里,野地里盖几间平房,晚上老鼠到处跑,为的是方便调研,检测农作物??” 王金凤回忆说,20多年了,她就这么一直在庄稼地里猫着。
“明白纸”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粮食生产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邯郸市在全国最早提出“吨粮市”的目标,即一亩地要有超过2000斤的产量。建设“吨粮市”的核心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了推广科学种田技术,邯郸市启动“百名专家驻村、千名干部包方,培训百万农民”的“百千万”活动。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这么多人口,粮食问题什么时候都是头等大事。这两年,中央特别重视粮食生产,你看别的东西价格一直上涨,但是粮食的价位无论如何不能涨得过高,小麦和玉米每斤顶多涨个一角两角。粮食价格要是大幅上涨,对老百姓的生活成本会造成多大影响?小麦要是每斤涨两元,你说馒头该怎么卖?”王金凤这笔账算得简单而直接,“咱土地的面积越来越少,只能靠提高单产,单产提高了,总产就上去了。”
“国家下这么大的力度在补贴农业,你看咱们农药要补,种子要补,肥料也要补贴,农机具直补力度也是相当大,方方面面都是在补贴农业,粮食才能做到不大幅度上涨。国家为什么要这么费力地贴补,因为必须让农民感觉合算,农民觉得种粮食不合算他就不会干,我们能做的就是想尽办法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让农民觉得种粮食划得来,能有积极性。” 王金凤说。
邯郸县农技站一共有两个人,一是管技术的站长王金凤,另一个是管科教的连海平,两人做的工作是从不同侧重点培训农村技术骨干。但是光靠两个人力量显然不够,农技站现在每个月都讲课培训,每个村来一名代表,农技站集中培训这批代表,让他们下去进一步传授,用大喇叭到村里广播,这样培训面就能最大限度扩大了。
王金凤他们担心单纯地讲技术理论不好理解,还印了许多“明白纸”分发给农民。“明白纸”上没有长篇大论,没有难懂的科技术语,有的是简明扼要的技术要点,告诉老百姓怎么做,一步步清清楚楚。
王金凤拿出不同颜色的“明白纸”,花花绿绿,各有所司。每张纸头简单概要地列出当季应当注意的农业问题,并给出解决办法。
“他们听技术课不大容易提起兴趣,我们的常规工作还需要做一些宣传材料,去村子里面放放投影,光讲的话农民听听就走了,也记不住,但是放投影片,有画面就有感觉,杂草问题啦,病害问题啦,他们看到直观的画面就会说‘这个我在地里见过’,兴趣就上来了。”连海平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农老板”
“听村里喇叭喊,说有病虫害了,要统一防治,我就专门跑到地里看看。”邯郸县代召乡曹乐堡村村民李小静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一看才知道,哎呀,以前咱们打药是瞎打的。咱就是有虫打虫,就打那种见效快的药,一打虫是死了,可是有啥危害咱也不知道。”李小静笑着说,“原来选的药,不但对环境不好,而且多打就不好使了,虫会产生‘抗药性’,咱们用药量就只能越来越大,着急啊。现在人家农技师说要打‘生物试剂’,对鸟啊啥的都没有伤害,咱们知道那个才‘专业’。”
要实现“吨粮市”目标,提高效率势在必行,农技师在“统一品种、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的“六统一”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喷洒农药都是统一的,有专门的技术员给配好农药,告诉咱们怎么喷。”李小静说,“反正咱们这里现在种地都挺省劲儿,不用一直往地里跑,不像以前,光拔草就把人晒得跟黑球似的,现在统一防治了。有了为难的问题,都能找到人来解答。以前村里荒了多少地,没利润嘛。现在省力了大家就不舍得扔下地了。”
李小静说起她家的玉米面露喜色,转眼就到了收获季节,从播种到成熟基本没费什么心,有农技师帮他们照看着,“等到收割的时候,县里也会组织统一收割,全部机械化”。
王金凤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比如玉米丰产,掰棒子也是机械化,机器过去,出来的就是棒子,秸秆都打在地里还田了。统一收割,统一处理,不占用农民多少人工,他们平时照常该上班上班,该打工打工。”
邯郸县是环市县,许多农民选择外出打工赚钱,“六统一”技术服务为他们省下大量田间劳动时间,让他们既不耽误农活,又可以到市里务工。
“出去打工赚的钱等于净捞,吃的粮食又不用买。”村民曹丙臣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我们现在是农老板。”
“夜校”
农民的轻松省事背后是农技师的风餐露宿。他们每周都要下田观察庄稼长势,遇到天气变化,甚至一下雨就要马上去田间观察。
农技站的专家没有其他行业的专家那么外表光鲜、地位风光,但王金凤挺快乐,“我们以前的工作条件更差劲,而老一辈比我们更苦,他们当时下村都是步行,下乡一次甚至穿坏好几双鞋。
“农田不像实验室,没有一个固定模式,它是受环境气候影响的,老天爷不按你设计的模式走,我们就要在这儿随时看它有什么发展,搞农业辛苦就辛苦在这儿了。”王金凤说。
白天大部分村民都在忙打工,进村讲课培训得等他们回村吃过晚饭,通常都是在晚上8点以后,属于真正的“夜校”。
“一般8点钟开始讲,10点半讲完,讲完农民还要问问题,回家就得快半夜了。”连海平说。
(本文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责任编辑:NN076
范文二:【属灵见识】真实地狱里的声音,科学家无意中打开地狱
这桩惊人怪事,发生在前苏联西伯利亚西部一处偏僻地区,当时阿撒哥夫博士正联同其他科学家,和工人一起在那里进行钻探工作。
‘钻探开始时,一切十分正常。’阿撒哥夫博士说,‘但到了大约九英哩深,那个钻探机器突然转得异常剧烈,显示出地底下有一个巨大的空间。’
‘根据温度感应器显示,那里的温度高达华氏二千度。而当我们将钻探针收上来时,更吓一大跳的是,随著那洞口喷出的高温气体,一头长有獠牙,眼神充满邪恶的巨大怪物,从里面飞出来,它就像一头发狂的猛兽,不停高声尖叫,转瞬间便飞走了。’
‘在场一些工人见了,吓得转身就跑,但我们却决定留下,希望找出一个究竟。我们将一台拾音器吊下洞里去,这种拾音器原本是设计用来收听地壳移动的声音。’
‘但奇怪的是,是从喇叭传来的不是地壳移动声,而是人类的惨叫声。最初,我们还以为是仪器本身出了毛病,但当我们调整过后,却证实那些声音的确是来自地底。它不单是一个人的叫声,而是千千万万人的哀号呼救声。’
‘幸好,我们当时已将这些哀叫声用录音机录下,证明我们并非无中生有。我们现已将那个洞口封好,留待有关方面调查。很明显,我们发现了某些超乎常理,但科学无法解释的东西。’
| 来9:27 |
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
范文三:真实地狱里的声音 科学家无意中打开地狱!!!
真实地狱里的声音 科学家无意中打开地狱!!!
2014-02-13 邬金吉祥海
这桩惊人怪事,发生在前苏联西伯利亚西部一处偏僻地区,当时阿撒哥夫博士正联同其他科学家,和工人一起在那里进行钻探工作。
‘钻探开始时,一切十分正常。’阿撒哥夫博士说,‘但到了大约九英哩深,那个钻探机器突然转得异常剧烈,显示出地底下有一个巨大的空间。’
‘根据温度感应器显示,那里的温度高达华氏二千度。而当我们将钻探针收上来时,更吓一大跳的是,随著那洞口喷出的高温气体,一头长有獠牙,眼神充满邪恶的巨大怪物,从里面飞出来,它就像一头发狂的猛兽,不停高声尖叫,转瞬间便飞走了。’
‘在场一些工人见了,吓得转身就跑,但我们却决定留下,希望找出一个究竟。我们将一台拾音器吊下洞里去,这种拾音器原本是设计用来收听地壳移动的声音。’
‘但奇怪的是,是从喇叭传来的不是地壳移动声,而是人类的惨叫声。最初,我们还以为是仪器本身出了毛病,但当我们调整过后,却证实那些声音的确是来自地底。它不单是一个人的叫声,而是千千万万人的哀号呼救声。’
‘幸好,我们当时已将这些哀叫声用录音机录下,证明我们并非无中生有。我们现已将那个洞口封好,留待有关方面调查。很明显,我们发现了某些超乎常理,但科学无法解释的东西。’
前苏联官方对于此事,并没有作出任何评论。
举报
范文四:《摇篮里的科学家》读后感
精品文档
《摇篮里的科学家》读后感
导语:科学教育、科学探究完全应该,也完全有可能从娃娃抓起,这是“根”的教育;是教育的“根”,功德无量,无比神圣。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摇篮里的科学家》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春节期间读完了《摇篮里的科学家》,深感受益非浅。全书阐述了“儿童怎样了解人”、“儿童怎样认识事物”、“儿童怎样学习语言”、“科学家对儿童思维的认识”、“科学家对儿童大脑的认识”,作者从儿童,从生命的高度诠释儿童的认知与学习确实给人以震撼和启迪。如此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研究儿童、认识儿童、发现儿童,这才是以人为本、以学为主的教育。
作者正是从这样的研究中深刻揭示了:“即使是很小的儿童,他们所知道的和学到的都比我们以前认为的要多得多。”“进化的力量决定了生命体有动机驱使和认知情绪,这就决定了人无限的学习潜力。科学家们大多数时间被认知情绪所驱动,需要大量学习的婴儿所有的时间也都被这种动机所驱使。这就是生命的力量,进化的力量。”这启示我们“以一种新的方式去理解婴幼儿,去欣赏他们复杂的智力。即使是刚出生的婴儿也已经拥有了解释世界的强有力的程序。”摇篮里有科学家!因此,任何对儿童、对学生智慧和学习能力自觉不自觉的漠视和贬抑都是极大的误会甚至愚蠢。我们
1 / 4
精品文档
应该从生命和进化的高度去认识儿童、认识学生;发现儿童、发现学生无限的智慧和学习潜力,满腔热情地去点燃、激励、引导其发展,这才是教育工作者的天职和本份。
基于以上理念,科学教育、科学探究完全应该,也完全有可能从娃娃抓起,这是“根”的教育;是教育的“根”,功德无量,无比神圣。但在回答了儿童必须学习也可能学习的问题之后,接下来的问题是儿童该如何学习的问题。“孩子也应该像科学家一样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吗?这,一直困扰着我的头脑和行动。此书所提供的“仍然是一个轮廓,缺乏细节,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是广阔的前景正在开始浮现。”本着与其千百次地重复说一句不会错的话不如试着说一句错话的观念,特此提出以下问题向专家、学者和同行们求教:
确实,犹如孩子能成长,能成人,这是毋庸置疑的生物学事实,但绝不是说孩子一下地就能吃饭就能走路一样。初生婴儿只能依靠母乳喂养,学步时只能依靠父母搀扶着走,这同样是不争的事实。众所周知爱迪生幼年时学着母鸡孵蛋的故事,这确实是一个极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故事,但他绝不是沿着成年科学家探究的方法和过程在进行。书中所提及的“母亲式的语言”,妈妈们无意识地产生这种特殊形式的语言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婴儿也似乎特别喜欢这种语言,这也充分说明了成人与婴儿对话时也必须采用适合于婴儿接受
2 / 4
精品文档
的特殊方式而不是以与成人相同的方式与婴儿对话。人类认知是在人与环境(社会与自然)这样一个巨系统中实现自组织的,人类认知涉及一个演化着的复杂巨系统的探索。社会、自然与人这样一个复杂系统的相互作用不是直线式的,而是交错编织形成的网络。这种广泛存在的相互作用网络引出了生命复杂性所特有的次序和层次,是一个从混沌到有序的复杂过程,绝不是某种单一方式所能概括的,这种以一概全的点性思维难免局限。要从根本上回答人类学习的机制及其演化规律,探索的路还很长很长。孩子是如何如此轻松、如此高效,近乎神奇地学会了说话,学会走路的?这确实是一本我们未能读懂但又必须读懂的一本天书。如果简单笼统片面地阐述认知过程无疑是把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简单化了,难免误导。渴望能将系统科学特别是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方法引入教育研究,以便从点性思维的局限中解脱出来,在艰辛的实践探索中解读人类学习的机制,这才是教育的希望所在。
[《摇篮里的科学家》读后感]相关文章:
1.摇篮里的科学家读后感
2.《科学家的故事》读后感范文精选
3.六年级《科学家的故事》读后感600字
4.麦田里的老师读后感600字
5.《房间里的大象》读后感
6.《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3 / 4
精品文档
7.装在口袋里的爸爸读后感
8.《装在口袋里的爸爸》读后感
9.动物园里的小学读后感
10.《森林里的小火车》读后感
4 / 4
范文五:《从麦田里走来的科学家》阅读答案
从麦田里走来的科学家
李振声一辈子与小麦结缘,也正是小麦让他声名大振。
2007年2月27日,他更是作为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唯一得主,站在了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中央,从国家主席**手中接过殷红的奖励证书。
饥饿促其走上“弄麦”路
“这就是我们培育的小偃6号,你们看,多有嚼劲!”在自己的办公室,李振声从一株小麦标本上摘下一粒小麦籽,利索地放在牙齿上,嚼开,展示给现场的记者观看。小麦籽晶莹剔透,引来一阵惊叹,李振声的眼中显露出骄傲的神色。这是他和同事们20年努力培育出来的优质小麦种。累计推广面积1.5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80亿斤。
这个与麦为伍的科学家,最初走上“弄麦”之路,却源于早年饥饿的经历。
李振声1931年出生在山东淄博农村。幼时家境贫寒,但身为农民的父母却很重视让孩子受教育,他先念私塾,后上学堂。不幸的是,13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一人带着4个孩子,日子过得愈发艰难。李振声在哥哥的资助下读到高一年级,便再也无力支撑。
1948年,济南解放。此时,已经辍学的李振声只身来到济南,想托人找个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墙缝里的一则广告——那是山东农学院的招生启事。其中最让李振声感兴趣的内容是学校提供吃住。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李振声报考了,没想到还真的考上了。
“又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过去从不敢想的事情。”李振声说,他挨过饿,知道粮食的可贵,也知道农业的重要,所以对这次学习机会特别珍惜。
当时学校农场繁殖了几个优良品种,包括齐大195、扁穗小麦、鱼鳞白等。假期回乡时,李振声就将这些小麦优良品种引入家中,种植后确实比当地老品种增产,乡亲们都来换种。看到这样的场面,“这让我产生了将来也要从事小麦育种研究的想法”。
由草而麦,育出新品种
其实,最初李振声是从事牧草研究的。1951年,大学毕业时,李振声被分配到中科院工作。
在北京期间,他跟随导师、土壤学家冯兆林从事种植牧草改良土壤的研究,曾经收集种植800多种牧草,对牧草研究有一定基础。
1956年,我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严重的条锈病大流行。条锈病病菌感染小麦叶片,使叶子提早枯萎,甚至使小麦死亡。真菌随风传播几千里,使小麦减产20%到30%。
“农民种了那么多年的小麦还是这么体弱多病,但是野草没人管,却生长得很好。”对草有研究的李振声想,能不能通过小麦与天然牧草的杂交来培育一种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呢?于是李振声提出通过远缘杂交,将天然牧草的抗病基因转移给小麦,选育持久性抗病小麦品种的设想。
这个设想得到了权威植物学家闻洪汉和植物病理学家李振歧的支持,年轻的李振声开展了这项研究,从此一干就是50年。
让风马牛不相及的野草和小麦杂交,这项研究在当时被许多人视为畏途,国内从没有人尝试。李振声说,当时他心里也没有底儿。
第一代野草和小麦的杂交品种研究出来了,这种被称为杂种一代的东西长得一点也不像小麦,反倒和野草一个样子。还有其他种种问题。李振声继续埋头研究。
远缘杂交对杂种的鉴定与筛选,靠的是机遇和细心。1964年,小麦成熟前连续40天阴雨。
到6月14日天气突然暴晴,一天的工夫,几乎所有的小麦都青干了,在1 000多份杂种中,除了长穗偃麦草以外,还有一个材料保持着金黄颜色,这就是小偃6号的祖父。“我们抓住这个十分难得的材料,又经过两次杂交,育成了后来的小偃6号。”
小偃6号作为李振声院士培育的优质小麦种子,区域试验增产28%~31.9%。当时陕西农村流传的“要吃面,种小偃”,让小偃6号不推自广。至今小偃6号已有25年的推广史,是我国育成品种中推广时间最长的品种。
但是,小偃6号育种过程长达23年。李振声意识到育种过程耗费的时间太长了,他开始思考另寻捷径。于是他将染色体工程技术引入小麦育种领域,创立了缺体回交法,将远缘杂交的育种时间缩短到了3年半。这一创新引起国际染色体工程界的注目。这时的李振声已经声名鹊起,各种奖励接踵而来。但李振声最热衷的仍旧是到田间地头去看小麦,他说:“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李振声家里,有一幅大字,写着:宁静致远。
在所有人的眼里,李振声都是一个平易近人、做事低调的人。
在荣誉面前,李振声显得很淡然。他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荣誉归于集体,这次奖金也应归于集体。所以,我已向单位说好了,将这次奖金全部捐给单位,作为学生的助学基金,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助一臂之力。”
在世人的眼中,李振声是取得了巨大成就、享誉中外的科学家。可是在同事和学生的眼中,他却是一个在麦田埋头苦干、不知疲倦的老人——“6月正午的太阳照得人眼花,几个年轻人都躲在树荫下。可李振声戴着一顶草帽,从一大早就在田里查看麦苗,蹲下、起来,换个地方再蹲下、起来……三四个小时就这样重复做蹲起‘运动’。”谁能相信,这段文字描述的李振声已经70多岁!
“李院士,您平时喜欢运动吗?”“您喜欢音乐吗?”“您身体这么好,有什么养生秘诀吗?”记者们实在不甘心,想在自己的稿子里加入一些人性化的内容。
“我不太爱运动,体育上也没什么专长。更谈不上什么养生之道,有空了就散散步。我对艺术了解很少。”刚刚还滔滔不绝的李振声,变得沉默寡言了。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