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鵬飛南徙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爲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這段話字面意義通俗易懂,只要把幾個字弄懂,就能譯得比較準確。
“且”,這裏不作“而且”解,作“如果”、“若”解,表假設關係。《公羊傳·隱西元年》:“且如桓立,則恐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句式和此句完全一樣。“坳(āo)堂”,據鄭珍的《說文新附考》,“坳”字是首見於此句。司馬彪原來將它注爲”黝”,是支道林將此注爲“堂有坳垤形”,“坳”才爲“凹”義。“坳堂”之稱,現代吳方言中仍保留著,就指地面上小的坑窪處,現代有寫作“凹氹”的。從句子來看,這個詞意義古今沒什麽變化。“乃今”,按今天的理解應爲“今乃”,譯成白話,爲“現在就”、“現在才”、“現在是”的意思。《莊子》中共有七處用到“乃今”。除了這段話中兩處,本篇中還有“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句,“乃今”爲“現在是”,而本段中兩處“乃今”爲“(現在)就”。“夭閼(è)”《說文》:“夭,屈也。”“閼,遮擁也。”段玉裁往:“遮者,遏也;擁者,袌也。古書壅遏字多作擁閼。”“夭閼”就是“折服阻擋”的意思。
這段話還是莊子的發揮:
“如果水的積蓄不深厚,那麽它托起大船的力量就不夠。倒杯水在凹氹裏,那麽,只能用小草做船,若放個杯子上去就要粘地,水太淺而船太大了。風的積蓄不厚,那麽它托起巨大翅膀的力量就不夠。故而要升到九萬里高空,那麽風就在下面了,然後開始增益風力;背上承負著青天,誰也沒法阻擋,然後開始飛向南方。”
從修辭角度說,有兩個字用得非常傳神。一是“培”。《釋文》:“培,重也。”“重”是疊加之義,是直接從“培”的本義引申而來。《說文》:“培,培敦。”段玉裁注:“封建所加厚日培敦。”“封建”就是植樹的土堆,往樹根上加土叫“培”。清代王念孫認爲這樣解釋不對。“‘培’之言‘馮’(憑)也。‘馮’,乘也(見《周官》‘馮相氏’注)。‘馮’與‘培’聲近,故義亦相通。”(轉引自《今注譯》)陳鼓應先生採用王說。但我覺得,不管王念孫將“培”通假爲“馮”理由是否充分,在就字的本義作引申,能方便講通的情況一下,便沒有必要用通假來解釋。我感到這“培”字非常形象、生動,一如前面已經說過的“摶”。莊子把風的積蓄看作土堆,於是可以往上加培,這“培”字不僅給人以增加、堆高的聯想,而且給人以厚實感、有力感。在翻譯時,我斟酌再三,找不到一個可與之對應的詞,只能用“增益”。“增益”傳達不出“培”的神韻,但若譯爲“加培”,一則同義反復,二則有生造之嫌。由難譯,可一見莊子煉字之匠心。王氏注“培”爲“馮”(憑),韻味全失。況且,從句意上來說也欠通。“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不已經乘風了嗎?怎麽能說‘而後乃今‘憑”風”,乘風要上升到九萬里高空後才得以開始呢?儘管《釋文》注“培”爲“重”,沒有強調“培”的動態,但大致意思不錯。王念孫注單句看似乎很通,而從上下文來看卻是不通的。
另一個字是“背負”的“負”,我將之譯爲“承負”,實在是不得已而爲之,其實,從意義上來理解,應譯爲“靠”才是。“背負青天”,就是背靠著青天,以青天爲背景。莊子用一“負”字,就使空空如也的青天,有了質感,有了壓迫感。這“壓迫”不是對鵬,而是對著要“夭閼”鵬的勢力。背負青天,居高臨下,大氣磅礴。若譯成背靠青天,味道就不對了,好像大鵬自身能力不夠,要找靠山似的。真難啊!最好的辦法其實是不譯。《莊子》文章,歷經千古而不能易其一字,嚴謹形象到這樣的地步,這樣的文字不是人一字一句用心琢磨出來,怎麽可能呢?
但莊子爲什麽要進一步作這樣的發揮?這一點,歷來注家有明顯的分歧。
《郭注》:“此皆明鵬之所以高飛者,翼大故耳。夫質小者,所資不待大;則質大者,所用不得小矣。故理有至分,物有定極,各足稱事,其濟一也。若乃失乎忘生之主,而營生於至當之外,事不任力,動不稱情,則雖垂天之翼不能无窮,決起之飛不能無困矣。”他認爲莊子之所以要說這麽幾句話,是想點明鵬大有大的難處。它飛到九萬里高空,並沒有什麽好玩,並沒有什麽可得意,是因爲生就那麽大的身體,那麽大的翅膀,不得已而爲之。這層意思,郭象從前面一路注下來時,處處在闡說。我已引過幾句,再引一處:“夫翼大則難舉,故摶扶搖而後能上九萬里,乃足自勝耳。既有斯翼,豈得決然而起,數仞而下哉?此皆不得不然,非樂然也。”這段話注在“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之後,給鵬當頭潑了一盆冷水。神氣什麽?我看你就不能像小麻雀那樣自由自在,拍拍翅膀隨意飛行。你這是生來命苦,只得吃吃力力飛那麽高、那麽遠。我知道你是不得不這樣,並不是高興要這樣。莊子這兩句話被郭象一注,變成色厲內荏,或強作歡顔,而其實是一肚皮的難言之隱。郭象這麽反句意來理解,他認爲是有根據的,根據就在本段話,以及後面莊子所說列子禦風而行,“猶有所待者也”。因此,很有必要把莊子的原意弄弄清楚。
明末的德清和尚在《莊子內篇注》中,提出了與郭象截然相反的意見:“此一節總結上鯤鵬變化圖南之意,以暗喻大聖必深畜厚養而可致用也。意謂北海之水不厚,則不能養大鯤,及鯤化爲鵬,雖欲遠舉,非大風培負鼓送,必不能遠至南冥,以喻非大道之淵深廣大,不能涵養大聖之胚胎。縱養成大體,若不變化,亦不能致大用;縱有大聖之作用,若不乘世道交興之大運,亦不能應運出興,以成廣大光明之事業。是必深畜厚養,待時而動,方盡大聖之體用。故就在水上風上以形容其厚積。然水積本意說在鯤上,今不說養魚,則變其文曰負舟,乃是文之變化處。”
對於他認爲本節文字是“暗喻大聖”,即作爲“聖人”之比興的觀點,我是贊同的。但他的論證方法,卻與郭象類似,失之於穿鑿附會。如他看到水與風,就想到鯤與鵬,想到水養鯤而風舉鵬,“然水積本意說在鯤上,今不說養魚,則變其文曰負舟,乃是文之變化處”,這就離開了文本來臆斷“本意”了。中國古代解詩,有主張“作者未必然,讀者未必不然”(譚獻《譚評詞辨》)的,就是要把作者原意與讀者生發明確分開,讀者盡可斷章取義地生發,但切忌把觸發之意說成是作者本意,所謂“斷章取義則是,刻舟求劍則大非矣”(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續編》)。像釋德清說“然水積本意說在鯤上”,就屬刻舟求劍了。像這樣的刻舟求劍之處,在《郭注》中是不勝枚舉,比比皆是。之所以要特別指出釋德清也犯有這樣的錯誤(比起郭象來似乎要輕得多),並非對其苛刻。而是因爲用同樣的方法得出的與《郭注》相反的結論,至多是一家之言,無法否定《郭注》的謬見。對這樣的論辯,莊子在《齊物論》中指出:“類與不類,相與爲類,則與彼無以異矣。”也就是佛家所說的“戲言”、“諍論”,於求得真理無補。要對《郭注》等註疏指謬、發表我認爲莊子的原意是如何如何、應如何如何等意見是不夠的,重要的是以莊注莊,用莊子的文本來證明莊子言說的原意。哪怕求得的莊子原意與現代人的認識有明顯的差異,也不要根據現代人的認識對其進行修飾,使莊子現代化。只有真正弄清了莊子的原意,才談得上對其進行評析,才談得上批判、繼承與發揚等問題。我對郭象最大的不滿,就是他把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強加到莊子的頭上,割裂、扭曲莊子的原意,把“郭言”僞裝成“莊語”。所以我不能容忍反對“郭言”的論者沾上一點點郭象的習氣。
請讀者鑒諒我的挑剔。並非要通過對同盟者的吹毛求疵,來顯示唯我獨能;實在是那種“六經注我,我注六經”的做學問法把莊子(也不僅是莊子)坑得太苦太久了。(我說“六經注我,我注六經”的做學問法,也是根據現代人對這句話的約定俗成的理解(曲解),並非陸九淵說這句話的本意。)
因而,認爲本節文字“暗喻大聖”,還需要從《莊子》文本中再找證據。
本來,從字面上看,莊子的意圖是很明白的。他要說明鵬爲什麽要飛那麽高的原因。天高風厚才能有力地托起大翼。關於這一點一般人沒有感性經驗,故而他先用了個水與舟的經驗事實來作證明。儘管這個例證在今天稍具物理知識的人看來是不對的,但符合當時人的認識水平。對高飛才能遠徙,雙方都沒有異議,分歧在郭象一方認爲莊子這麽說是爲了證明鵬的不得已,“此皆不得不然,非樂然也。”在後文注中,郭象又以此來證明莊子的意思是要“齊大小”,“苟有乎大小,則雖大鵬之於斥鴳、宰官之於禦風,同爲物累耳。”而釋德清一方認爲莊子是以“大”來喻“大聖”。莊子這段話明顯是有寄託的,他的寄託到底是什麽呢?到底是抑鵬還是揚鵬呢?
答案是莊子要強調的是“小大之辯”,而不是“齊大小”,因此,鵬作爲得道者的象徵,莊子完全採用頌揚的態度,沒有一點保留。
理由有五:
一、“小大之辯”不僅是本節(從“北冥有魚”至“聖人无名”)的核心觀點,也是《逍遙遊》全篇的核心觀點。後面四節文字,都是圍繞“小大之辯”問題來展開的。“堯讓天下于許由”一節,說天下所需很小,故聖人不越俎代庖而治。“藐姑射之山”一節,更直言得道的神人“孰弊弊焉以天下爲事”。這兩節都說求道之人有所不爲才能有所爲,不爲小方能爲大。以後惠子與莊子辯論兩節,都說要善於用大。大物必有大用,問題是你是否能認識到。小物不知大物之用,妄加非議,是非常可笑的。由此可見,莊子在本篇中是借物之大小來比喻得道之人與世俗之人見識、境界的差異。境界差異是很難描述的,我們今天常說的“層次高”、‘層次低”、“境界高”、“境界低”也是一種比喻性說法。在莊子的語彙系統中,他習慣用“大”、“小”來設喻。因爲他認爲“大小”比‘高低”更形象,這從他特別要解釋一下鵬飛得那麽高的原因”可以看出來。“高”的優越並非當時一般人能直觀一下子體會到的,而“大”比“小”優越,則不用多費口舌,所以莊子取象於“小大之辯”。他沒想到郭象會在這上面做翻案文章。
二、莊子取象設喻有其一貫性。
《庚桑楚》:‘以用爲知,以不用爲愚,以徹爲名,以窮爲辱,移是今之人也,是蜩與學鳩同與同也。”這段話裏說的是庸俗之徒,莊子說這種人跟蜩與學鳩一模一樣,可見他對蜩與學鳩之鄙夷。他怎麽會贊同蜩與學鳩的庸俗心態呢?
《秋水》:“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于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爲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這段話中的鵷鶵,就相當於鵬,鴟就相當於蜩、學鳩或斥鴳。從鵷鶵“發於南海,飛于北海”看,也是其大無比之鳥,莊子在這段話中算是客氣的,沒有極言它們的“小大之辯”,但已經對鴟的那種委瑣給予了狠狠的嘲諷。從這一點看,莊子怎麽可能在本節中極言鵬與學鳩等的“小大之辯”,是爲了證明它們實質上是彼此彼此,“小大雖殊,逍遙一也”呢?
三、得道人的精神境界,不能爲世俗人所理解、所容納,反過來,求道之人爲了體證大道。非得要離世脫俗。就像鵬要鼓動大翼,非得上升到九萬里高空,求道之人一定要保持精神的高度獨立性,不去理會那些世俗偏見,還要堅決拒絕那些世俗名利的誘惑。這是莊子的一個主要觀點,在以後的篇章中反復加以重申、強調。《庚桑楚》:“人有修者,乃今有恒。有恒者,人舍之,天助之。人之所舍,謂之天民,天之所助,謂之天子。《秋水》:“風曰:“然。予蓬蓬然起于北海而入於南海也,然而指我則勝我,鰌我亦勝我。雖然,夫折大木蜚大屋者,唯我能也。故以衆小不勝爲大勝也。爲大勝者,唯聖人能之。”《繕性》:“當時命而大行乎天下,則反一无迹;不當時命而大窮乎天下,則深根寧極而待;此存身之道也。古之行身者,不以辯飾知,不以知窮天下,不以知窮德。危然處其所而反其性。己又何爲哉?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識。小識傷德,小行傷道。”本段話中如果含有“不得已”之意,也是這樣的“不得已”。
四、郭象提出“齊大小”之說,還依據《秋水》篇中河伯與北海若的一段對話。“河伯曰:‘若物之外,若物之內,惡全而倪貴賤,惡至而倪小大?”北海若曰;‘以道觀之,物无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己;以差觀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知天地之爲稊米也,知毫末之爲丘山也,則差數睹矣……”僅就所引這段話看,莊子似乎真有“齊大小”的觀點;但實際上,若將這段話搬來證明莊子引《齊諧》中“鵬與蜩、學鳩”的故事主旨是“齊大小”,不但是張冠李戴,而且是偷梁換柱。說“張冠李戴”,是因爲本篇的“小大之辯”是設喻,而《秋水》篇的“小大之辯”是實論。說“偷梁換柱”,是因爲這段話是由前面的反復問答推論而來,而且言明是“以道觀之”,“以差觀之”,即是有條件的,也就是今天作文常說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詳細分析這段話的來龍去脈及其意義,且待後文,這裏打個比方,就像佛教在世俗諦(衆生容易聽得懂的道理)上說有衆生與佛的差別;衆生無常,佛有常(永恒);衆生苦,佛樂;衆生无我,佛有我(能作主);衆生煩惱,佛清淨;引導衆生求出離,求成佛。但在勝義諦(根本道理)上,又說衆生與佛等無差別,無佛無衆生,無一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以教導求佛果者去除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等“我、法”執著,正確地修行。如果你對勝義諦一知半解,拿著“無佛無衆生”的話去否定“衆生當立誓成佛”的說法,就會犯大錯誤。佛說,這叫“說諸法斷滅”,就是離開一定的條件,將結論絕對化。佛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郭象所犯錯誤的性質,就是佛教中所說的“斷見”。
五、敍述文字是帶有感情色彩的,莊子的行文風格感情色彩尤爲鮮明。按郭象的注解,與莊子的字裏行間的褒貶是明顯相悖的。這其實是普通讀者一眼就能分辨的,用不著什麽高深的學問,仔細的研究。按我心意,這條理由應放在第一位,因爲我覺得它是最可靠的。但如果我一上來訴諸讀者直覺,會讓人覺得我是以我的自說自話來批判郭象的自說自話。故而先兜一大圈,將此最簡明的理由墊後。這個圈子兜得真夠累人的,不知讀者覺得怎樣?
范文二: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后面一句是什么??
我要提问
点击登录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后面一句是什么??
来自 匿名用户 的提问
最佳答案
由提问者推荐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逍遥游》
匿名用户
2008-10-28
0
34
0
其他4条回答
其他回答
4条回答
匿名用户
2008-10-28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直接按“搜索答案”
0
5
0
匿名用户
2008-10-29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
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0
3
0
匿名用户
2008-10-29
其负大舟也无力
0
4
0
匿名用户
2008-10-29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
0
4
0
相关推荐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后面一句是什么??
0
搜狗问问
1 回答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下一句
28
搜狗问问
1 回答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之”的解释
26
搜狗问问
1 回答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的之是什么意思
5
搜狗问问
1 回答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不力'是什么意思?
4
搜狗问问
1 回答
夫哉 勇气也 后一句
年少不轻狂 后面一句
旧人不覆后面接着一句
不是不在乎后面一句
相关搜索
略懂社热议
更多
为什么陈绍聪不愿去救援队?
为什么美国大片中女性形象都是勇敢果断,几乎看不到柔弱、楚楚可怜的样子?
最近刚看完17版的《射雕英雄传》,很疑惑剧中的鹅毛大雪都是怎么拍出来的?看起来好像真雪一样
打开略懂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 2017 SOGOU.COM
范文三:天下有道 丘不与易也
《天下有道 丘不与易也》导学案
设计:郑玉娟 审核:高二语文
教学目标:1. 孔子的生平、思想以及孔子思想的重要影响。
2. 学习五段文选,掌握语言知识,鉴赏文章风格。
3. 感受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语言知识,鉴赏文章风格。
教学难点:从选文本身出发,结合孔子生平感受其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查:
(一)填空:
孔子(公元前 ~前 ) ,名 ,字 , 末期 国人。是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他一生周游列国, 宣传自己的政 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 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 圣人。并在晚年整理《 》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 》加以删 修,成为我国第一部 ( ) 体历史著作。
(二)名词解释:
1. 《论语》 :
2. 语录体:
3. 四书五经:
二、课堂展示:
阅读正文,参考注释,掌握如下字词。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长沮() 桀溺() 耦而耕() 怃然()
耰() 辍() 荷蓧() 食之()
2. 掌握下列通假字。
仪封人请见:()通()
桀溺:()通()
是鲁孔丘与:()通()
而谁以易之:()通()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通()
植其杖而芸:()通()
使子路反见之:()通()
3. 【一词多义】
(一)实词
见
悠然见南山
项伯即入见沛公
吾未尝不得见也
于是见公输盘
汝真女子之见也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见其二子焉
才美不外见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二)虚词
而
①蟹六跪而二螯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植其杖而芸
④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 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 ⑥吾恂恂而起
⑦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⑧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⑨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 ⑩已而,已而 ! 今之从政者殆而 ! 【词类活用】
①耰而不辍:
②子路从而后:
③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④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古今异义】
①遇丈人
古
义:
今
义:
②子见夫子乎
古
义:
今义:
【文言句式】
①子路曰:“为孔丘。”
②而谁以易之 ? ③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 ④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二、合作探究:
1. 在理解五段文选内容的基础之上试对每段文选做简要评析。
文选 1
文选 2
文选 3
文选 4
文选 5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 并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这几类人对 孔子的态度以及孔子的反应 。
仪封人:
长沮:
桀溺:
接舆:
丈人:
晨门:
3. 概述孔子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4. 探究文章的艺术特色
资料补充:
孔子 (前 551年 9月 28日,亦即农历八月廿七~前 479年 4月 11日,亦即 农历二月十一) ,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 汉族 , 东周 时期 鲁国 陬邑(今 中 国山东曲阜市 南辛镇)人,祖上为 宋国 (今 河南商丘 ) 贵族 。 春秋 末期的思想家 和教育家, 儒家 思想的创始人。 孔子集 华夏 上古文化之大成, 在世时已被誉为 “ 天 纵之圣 ” 、 “ 天之木铎 ” ,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 圣 人 、至圣、 至圣 先师 、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 “ 世界十大文化名
人 ” 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对 中国 和 朝鲜半岛 、 日本 、 越南 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末期,原有的政治规则和伦理道德逐渐被颠覆,礼崩 乐坏,诸侯割据,互相征伐,周王得不到重视。孔子对社会的动荡深感忧虑,希 望借助周朝原有的礼仪,重新建立井然有序的统治秩序,强调 “ 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 ” 。同时反对暴政,强调 “ 仁者爱人 ” ,要求各人以自我克制和礼让的态 度调和社会矛盾。 所以他一方面教授各国弟子学习礼仪, 一方面积极入世, 希望 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实现自己的理想。他说:“ 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 有成。 ” 真是踌躇满志。他最初做中都宰,一年之后,升为司空,又升为大司寇。 先是用外交手段, 收回了被齐国占领的鲁国的城池, 后又诛杀了乱臣少正卯。 治 理国家仅仅三个月,路不拾遗,四方之客都宾至如归。齐国害怕孔子执政,会使 鲁国强大, 威胁自己, 所以送了一些美女给鲁君, 鲁君于是耽于享乐, 不理朝政。 孔子见自己抱负难以施展,被迫离开鲁国,周游宋、卫、陈、蔡、齐等国,开始 了十四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常遭困厄,但都不受重用。最后只得返回鲁国,专心 修订《诗》 《书》 《礼》 《乐》 ,教授弟子。鲁哀公 16年 (前 479年 ) ,孔子卒。 孔子的一生,总的来说,是郁郁不得志的。这是因为那个动荡的时代,诸侯 崇尚武力, 大国君主希望通过武力建立霸业, 而一些弱小的国家要想自存, 也不 得不重视武力,这样诸侯之间的战争就在所难免了。而孔子提倡的 “ 礼治 ” 、 “ 文 教 ” ,则未免太过温和了,他提倡大家遵守周礼,自己 “ 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 详之节 ” ,只能使人感觉很滑稽,不符合时代潮流。理想与现实这样格格不入, 他的失败和挫折是难免的了。
范文四: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及”。确立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影响我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制度。 4、关于《论语》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有孔子谈话、答
学科 语文 制作 徐舒婷 审核 余曼娅 审批 邓冠军 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孟子》
14级 语文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参考注释,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意思及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学习重点:
1、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2、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学习方法
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案
【知识链接】
1、先秦诸子概说
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能文能武,博学多才的新士人有独立的人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由此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先秦诸子包括儒、道、法、墨、名、阴阳等。
先秦诸子都是我国文化的宝贵遗产。这一时期就流派风格之多、哲思之深、影响之远、原创作之强而言,是空前的,也可以说是绝后的。 2、儒家
儒家是由孔子开创。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思想。儒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六艺,即《易》《书》《诗》《礼》《乐》《春秋》。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 3、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造者。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克己复礼) ,他主张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
合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
么关联,篇名只是摘取各篇开头两三个字。 5、语录体的特点: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2)答问
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
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 【梳理基础知识】 (1)注音。 长沮.( ) 桀.溺( ) 耦.而耕( ) 怃.然( ) 耰. ( ) 辍.( ) 荷蓧.. ( ) 食.之( ) (2)通假字
长沮、桀溺耦而耕 ( ) 是鲁孔丘与? ( ) 而谁以易之 ( )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 ) 植其杖而芸 ( ) 使子路反见之 ( ) (3)古今异义
遇丈人: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路从而后: (4)词类活用
耰而不辍 ( ) 孔子下 ( ) 子路从而后 ( ) 见其二子焉 ( ) 欲洁其身 ( ) (5)重点句式
君子之至于斯也 ( ) 而谁以易之 ( )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 奚自 ( )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 (6)翻译下面句子
①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②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③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④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二、探究案
1、仪封人为什么敬佩孔子?对孔子的评价是什么?
2、通过长沮、桀溺的回答与孔子的回应中,可以反映了孔子关于避世与入世什么看法?
3、从楚狂接舆的歌词中可看出接舆对孔子持什么态度?
4、荷蓧丈人让其二子拜见子路,但是却选择了避世。这与孔子所提倡的“君君臣臣夫父子子”有何不同?
5、孔子跟长沮、桀溺、荷蓧丈人一类人的人物有什么不同?
【拓展延伸】
“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日前在探讨如何“贩卖”中国文化时,语出惊人,引起了轩然大波,到底谁才能代表中国文化呢?
【写作素材提纯】
1、长沮、桀溺、楚狂接舆、荷蓧丈人在社会政治黑暗时,不同流合污,保持自身高洁的品行。 2、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 疑惑与反思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参考答案
一、预习案 【梳理基础知识】
(1)略 (2)通假字
长沮、桀溺耦而耕 {桀通杰} 是鲁孔丘与? {与通欤} 而谁以易之 {而通尔}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辟通避} 植其杖而芸 {芸通耘} 使子路反见之 {反通返} (3)古今异义
丈人:今义为岳父,古义为老年男子的尊称。 明日:今义为明天,古义为第二天。 从而:今义为表顺承的连词,古义为两个词,从是跟从,而是连词。 (4)词类活用
耰而不辍 (名词活用做动词) 孔子下 (名词活用做动词) 子路从而后 (名词活用做动词) 见其二子焉 (动词的使动用法) 欲洁其身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5)重点句式
君子之至于斯也 (定语后置) 而谁以易之 (宾语前置)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宾语前置) 奚自 (宾语前置)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与其…岂若…”是固定结构) (6)略 二、探究案
1、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实际上是借仪封之口,用“木铎”喻孔子,高度赞美孔子勇于担当的高尚精神。 2、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以天下为己任,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3、既有接舆对孔子品格的尊重,又有对孔子人生选择的讥嘲;既有对孔子的最后规劝,也有对当时执政者的斥责。连用三个“而”表示斥责、贬斥之深。表现隐士对现实的不满,也表现孔子对隐士的尊重。(接舆把孔子比作凤鸟,对孔子四处奔走,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力量而执著追求的行为进行了讽刺。认为过去的理想已不能实现,当着眼以后,退而修身,保持自身的德行。歌词里既包含有对孔子的敬仰,又含有对孔子的惋惜。) 4、“君君臣臣夫父子子”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提倡长幼有序,要遵循君臣关系和父子关系,其中君臣关系大于父子关系,孔子认为隐居山林避世是不对的,老丈与他的儿子的关系仍然保持,让其二子
拜见子路,注重长幼有序,但却抛弃了君臣之伦。这是儒家向来都不提倡的。
5、这两类人物都强烈不满于混乱污浊的现实,但前者力图改变它,并且不屈不挠,后者则选择了避世,洁身自好。前者更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对自我的考虑较少,相比之下后者不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 拓展延伸
观点一:推崇章子怡为中国文化代言人。
理由一 美女做形象代言,天经地义。章子怡已经连续两年入选“全球最美丽的50人”之一,可见她的美已经是中西通杀。
理由二 西方人最关注的中国人 舍她其谁?**主席访美,章子怡受邀参加美国白宫组织的欢迎仪式,受到了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而最近,她又名列十大好莱坞新势力人物。
理由三 章子怡是中国的青年领袖,名至实归。2005年,《南方人物周刊》评选的“中国十大青年领袖”中,章子怡就名列其中。这次评选青年领袖的标准为:年龄在35岁左右,在各自的行业上能代表中国形象,向世界输出中国的声音。可见,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代表,章子怡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理由四:孔子的学说不会过时,孔子的精神不会过时,但是新时代新篇章,代言人也要能代表中国的的时代特征。
观点一:孔子更适合做中国文化代言人 理由一:孔子用不过时
孔子所创造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孔子这一形象本身就是中国文化。孔子只有一个,章子怡却可以有千万个。孔子可以流传几千年,章子怡能吗?
理由二: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影响根深蒂固
中国,自古以来推崇儒家文化,推广儒家之经典,纵观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汉武帝尊儒,唐太宗用儒。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发展可以说是“无孔不入”试问,孔子不能代言中国文化,还有谁能?
理由三:从社会的长远来看,孔子的影响要远远高于张子怡,更能代表中国,因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章只不过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一个结合点而已。
第三方观点: A: 都不能
中国,泱泱华夏,几千年的文明的积累,不是任何一个人所能够代表的,每一个时代产生的人物,都是时代发展所造就出来的,反过来这个人物又是时代的标志。孔子,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折时期的一个人物,他的出现是实事所造就,他的言论从社会的基本上升到理论层次,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学而识习之,正是有这个才有了当代的章子怡。章子怡,也只是社会转型期的一个代表性人物。
B:都能:
章子怡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世人是有目共睹的,孔子的影响力也是我们能看到的。我以为,在中国文化的传播方面,章子怡和孔子都是同样重要。他们都能代表中国文化。一个代表中国数千年来悠久的传统文化,至今任然闪耀着巨大的魅力,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一个代表的是现代的中国,走向开放走向世界的中国,代表着中国现在流行文化的发展,也代表着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范文五:“天下之言性也”
夫妻间发短信调情,公安部门去监管,等于是临窗“听房”,猥琐下作,侵犯了人家的隐私
李白写过不少艳情诗,如“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曾经遇到一位古典文学老师,他认定杜甫也是个大色鬼,证据之一,是他在思念妻子的时候写道:“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我现在才明白,大概他跟很多穿凿附会者一样,透过字面想到别处去了。
又有一位教现代文学的老师,认为茅盾有点下流,理由是他在《子夜》中写冯眉卿不穿内衣跑到月台上,“风戏弄她的宽大的睡衣,一会儿吹胖了,一会儿又倒卷起来,露出她的肥白屁股”。鲁迅批评说,有人看见女人的手臂就联想到全身。但是,倘若看见了“肥白屁股”,又当如何呢?
想起这些,是因为看到一个消息说,上海移动公司表示,将根据公安部门提供的关键词对短信预先过滤,如果公安部门认定该短信属于“黄色淫秽”范畴,该用户的手机号码将永久作废。我很想知道,公安部门对这些文学作品持何种见解。
听起来,公安部门有一个关键词名单。那么,这个名单应该公布出来。尽管它可能是一个淫词艳语大全,但是既然用来执法,就没有什么可隐瞒的。情色是人和自然的有机元素,每个人都拥有一定的“淫权”。这个边界在哪里,公安机关如何认定?这让人煞是好奇。
有些话看起来色情,其实未必;反之亦然。比如《诗经》有云:“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舒而脱脱”并不是慢慢地脱衣服的意思,但是“无感我帨”就是“别脱我的裙子”,今人都认为这是“很黄很暴力”的一首调情诗。奇怪的是,忿忿然判定“郑卫之乐,皆为淫声”的理学家朱熹,竟然因为“无感”二字,大赞此女贞节自守。
这位朱熹先生,被人骂作“卫道士”,假如生在今天,可以聘为“扫黄办”的学术顾问。但是,即便是他来发短信,也有可能被上海移动停机废号。比如,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朱熹对这句话相当喜欢,还注释说:“性者,人物所得以生之理也。”很可能,这两条涉“性”短信都过不了关。
公安部门可能会不以为然:这些误伤是难免的,但是经我们认定之后,可以解除对你的手机号的封锁。不就麻烦你一下吗,这算得了什么?大多数“黄色淫秽”,都有确定无疑的客观标准。
麻烦不是小事,这里姑且不论。单说“黄色淫秽”的客观标准,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所有的语言,都要置于具体情景中才能解读。网络有云,“要把最淫荡的话留给最亲爱的人说”。夫妻间发短信调情,公安部门去监管,等于是临窗“听房”,猥琐下作,侵犯了人家的隐私。
比如,被林语堂称赞写下了“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的《浮生六记》中,沈复和爱妻陈芸要是有手机可用,肯定会发一些“罗衫汗透”之类的短信。又比如,敦煌曲子中,就有女人发信息给情郎说:“胸上雪,从君咬。”
短信里的色情信息,有可能构成性骚扰。但性骚扰的前提是,收到信息的人看了感觉不舒服,人格尊严受到冒犯,所以需要当事人报案才算。
公安部门可以辩解说,我这不是在办性骚扰案,而是在扫黄,打击色情言论。色情言论涉及言论自由,这里也姑且不论。就算承认扫黄的必要性,也必须明白,色情信息只有在公共场所才能治罪,否则每一个洗过澡的人都可以被抓起来。一对一的短信,是不是公共场所的言论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鵬飛南徙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