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三国志·武帝纪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五年春正月,董承等谋泄,皆伏诛。公①自东征备,破之,还于官波。
二月,绍遣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自引兵至黎阳,将波河。
夏四月,公北救延。荀攸说公曰:“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顏良可禽也。”公从之。绍果分兵西应之。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逆战。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遂解白马围。 绍渡河追公军,至延津南。公勒兵驻营南阪下,使登垒望之,曰:“可五六百骑。”有顷,复白:“骑稍多,步兵不可胜数。”公曰:“勿复白。”乃令骑解鞍放马。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荀攸曰:“此所以坏敌,如何去之!”绍将文丑将五六千骑至。诸将复白:“可上马。” 公曰:“未也。”有顷,骑至稍多。公曰:“可矣。”乃皆上马。时骑不满六百,竟大破之,斩丑。良、丑皆绍名将也,再战,悉禽,绍军大震。公还军官渡。绍进保阳武。
八月,绍连营稍前,依沙逆为屯。公亦分营以当,合战不利。公与荀或书,议欲还许②。 或以为:“绍悉众聚官渡,欲与公决胜敗。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 之大机也。且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夫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辅以大顺,何向而不济!”公从之。
绍运谷车数千乘至,公用荀攸计,遣徐晃、史涣邀击,尽烧其车。
冬十月,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等将兵万余人送之。绍谋臣许攸来奔,说公去琼等。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袭。琼等望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绍遣骑救球。或言:“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公怒曰:“城在背后,乃白!” 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绍初闻公之击琼,谓长子谭曰:“彼攻琼等,吾拔其营,彼固无 所归矣!”乃使张郃、高览攻曹洪。郃等闻琼破,遂来降。紹众大溃。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 虏其众。公收绍书,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
冀州诸郡多举城邑降者。至是公破绍,天下莫敌矣。
(选自《三国志·武帝纪》,有删节)
【注】①公:指曹操。②许:地名,许县。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颜良可禽也??????????禽:擒拿?????? ?B.公勒兵驻营南販下??? 勒:勒令
C.遣徐晃、史涣邀击????邀:拦截????? ? D.自将步骑五千人夜袭? 将:率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若将渡兵向后者?? 若入前为寿????????? ?????B.欲与公决胜败???? 彼与彼年相若也
C.何向而不济???????? ????青泥何盘盘????? ?? ???D.绍初闻公之击琼??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镟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操在处死了密谋加害自己的董等人后,亲自领军东征刘备,凯旋官渡。
B.为救援刘延,曹操采纳荀攸的建议,佯装波河,突袭白马,终于大获成功。
C.面对袁绍的连营之阵,处于劣势的曹操在荀或劝说下,坚定了决战的信心。
D.曹操采纳荀攸的计策,烧毁袁军粮车,斩杀淳于琼,破袁绍后,天下莫敌。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拥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逆战。(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
1.B
2.D
3.D
4.(1)曹操于是带领军队加快向白马进发,还未到白马,只剩十多里时,颜良(才发觉),非常吃惊,(慌忙)前来迎战。(5分,“引”“兼”“趣”“逆”各1分,句意1分)
? (2)您用很弱的兵力去对付很强的敌军,如果不能制服敌人,必然会被敌人欺凌,这一仗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关键。(5分,“弱”“当”“是”各1分,“为所”1分,句意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勒:率领。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A项,连词,表假设,如果/代词,你;B项,介词,跟/连词,和;C项,疑问代词,哪里/副词,多么;D项,均为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斩杀淳于琼”,采纳的是许攸的建议。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一定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联系,不要将划线句与原文割裂,在阅读划线句时尽可能找到句中的要点,如专有名词、动词、活用及文言句式等。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建安五年春正月,董承等人谋害曹操的阴谋败露,都被处死。曹操亲自东征刘备,打败了他,回到官渡。
二月,袁绍派遣淳于琼、颜良攻打驻扎在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并亲自领兵到黎阳,准备渡河。
夏四月,曹操北上救援刘延。荀攸劝曹操说:“我们现在兵少,敌不过袁绍,必须分开敌人的兵力才行。您到延津,做出好像要渡河抄他后路的样子,袁绍必然要分兵西应,然后我们用轻装部队袭击白马,(攻其不备),就可以捉住颜良。”曹操听从了他的建议。袁绍果然分兵西应。曹操于是带领军队加快向白马进发,还未到白马,仅剩十多里时,颜良才发觉,非常吃惊,慌忙前来迎战。曹操命令张辽、关羽为前锋,大破敌军,杀了颜良。于是解了白马之围。袁绍渡过黄河,追赶曹操直到延津南边。曹操统率部队安营在白马山南坡下,派人登上壁垒瞭望袁军,瞭望的人报告说:“大约有五六百骑兵。”过了一会儿,又报告说:“骑兵逐渐增多,步兵数不清。”曹操说:“不用再说了。”就命令骑兵解下马鞍,把马放开。将领们认为敌人骑兵很多,不如赶紧回去保护营寨。荀攸说:“这正是用来诱敌的,为什么要走开呢?”袁绍大将文醜率领五六千骑兵追到了。曹军的将领们又说:“现在可以上马(出击)了。”曹操说:“还不行。”又过了一会儿,追来的骑兵越来越多。曹操说:“可以了。”于是全体上马。当时曹操骑兵不满六百,最终大败袁军,斩杀了文醜。颜良、文醜都是袁绍手下的名将,才打两仗都被打死,袁军大为震动。曹操回军驻扎官渡,袁绍则挺进守护阳武。
八月,袁绍摆开连营的阵势向曹军步步进逼,背靠沙堆立营。曹操也摆开相应的阵势与袁军对抗,交战不利。曹操写信和荀彧商量,打算退回许县。荀彧认为:“袁绍现在把全部军队集中在官渡,是想和您决一胜败。您用很弱的兵力去对付很强的敌军,如果不能制服敌人,必然会被敌人欺凌。这一仗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关键。况且袁绍不过是个没啥了不起的人物,虽能聚集人,却不会使用。以您的英明勇武,加上辅佐天子讨伐叛乱的正当名义,到哪儿不能成功呢?”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
袁绍运到了几千辆粮车,曹操用荀攸的计策,派徐晃、史涣进行截击,把这些粮车全给烧了。
冬十月,袁绍又派车运粮食,命令淳于琼等将领带一万多人护送。袁绍的谋臣许攸这时来投奔曹操,劝说曹操攻打淳于琼等。曹操于是留下曹洪守营,自己带领步骑兵五千人趁夜前去袭击。淳于琼等人见曹军人少,就出营列阵。曹操急速进攻,淳于琼等退守营中,曹军就攻打他们的营寨。袁绍派骑兵来救援淳于琼。有人说:“敌人骑兵越来越近,请求分兵抵抗。”曹操发怒说:“等敌人到了背后再讲。”于是士兵都拼死作战,大败淳于琼,把他们都杀了。起初,袁绍听说曹操去攻打淳于琼,对大儿子袁谭说:“他去攻打淳于琼,我就去攻占他们的营寨,他就无处可归了!”于是派张郃、高览攻打曹洪。张颌等听到淳于琼大败的消息,就来投降了曹操。袁军全面崩溃。曹操缴获了袁绍的全部辎重和图书珍宝,俘虏了他的大部分部队。曹操收缴了袁绍的信件,发现了一些许县的下属和军中的人与袁绍往来的信件,就全部都烧了。
冀州各郡多有献城投降的。到这时,曹操打败袁绍,天下再也没有人能敌过曹操了。
范文二: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衮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俱起兵,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太祖①行奋武将军。
二月,卓②闻兵起,乃徙天子都长安。卓留屯洛阳,遂焚宫室。卓兵强,绍等莫敢先进。太祖曰:“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向东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遂引兵西,将据成皋。邈遣将卫兹分兵随太祖。到荧阳汴水,遇卓将徐荣,与战不利,士卒死伤甚多。太祖为流矢所中,所乘马被创,从弟洪以马与太祖,得夜遁去。荣见太祖所将兵少,力战尽日,谓酸枣未易攻也,亦引兵还。
太祖到酸枣,诸军兵十余万,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太祖责让之,因为谋曰:“诸君听吾计,使勃海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辕、太谷,合制其险;使袁将军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邈等不能用。太祖兵少,乃与夏侯惇等诣扬州募兵,刺史陈温、丹杨太守周昕与太祖兵四千人。还到龙亢,士卒多叛。至轾、建平,复收兵得千余人,进屯河内。(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注:①太祖:即曹操。②卓:即董卓。
1.对下列句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徙天子都长安 都:定都
B、举义兵以诛暴乱 举:发动
C、太祖责让之 让:责备
D、邈等不能用 用:任用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卓兵强,绍等莫敢先进
B、大众已合,诸君何疑
C、遇卓将徐荣,与战不利
D、太祖责让之,因为谋曰
3.下列各句中全部反映曹操深谋远虑的一组是
①太祖行奋武将军
②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
③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
④遂引兵西,将据成皋
⑤荣见太祖所将兵少,力战尽日
⑥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
4.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时起兵的各首领每人都有数万人马,他们共推袁绍为盟主。曹操名号是奋武将军。
B、各路首领畏惧董卓兵强而不敢首先进兵,只有陈留太守张邈派部将卫兹分兵跟随曹操。
C、董卓部将徐荣见曹操兵少,便与曹操奋力作战一整天,但见酸枣难以攻下,于是撤兵而去。
D、从所选文字可以看出,此时的曹操兵少力薄,所提建议虽然切中肯綮,可惜不被采纳。
5.翻译文中画线语句(8分)
(1)太祖为流矢所中,所乘马被创(3分)
(2)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5分)
阅读答案:
【答案】
1.D
2.C
3.D
4.C
5.
【解析】
1.
2.略
3.略
4.
5.略
附:译文
东汉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衮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起兵,各有几万人军队,推袁绍为盟主。曹操代理奋武将军。
二月,董卓听说袁绍等人起兵,就把天子迁到长安去住,留驻洛阳,于是烧毁了宫殿。董卓兵力强大,袁绍等人谁也不敢率先进击。曹操说:“发动义兵,讨伐暴乱,已经会合,还迟疑什么呢?假使董卓听说山东发动义兵,他就凭借王室的威势,依赖二周的险要之地,向东控制天下,虽然他是倒行逆施,也足以值得忧虑。现在他烧毁宫室强制迁徒天子,天下震动,不知道该投向何人,这是老天要他灭亡的时刻,一仗下来天下就安定了,机会不可放过啊。”于是领兵西进,打算去占领成皋。张邈派将军卫兹分领一些军队跟随曹操到荥阳汴水,遇到董卓的将军徐荣,徐荣交战失利,士兵死伤很多。曹操被刘矢射中,曹洪把马给了曹操,曹操才得以趁夜逃开。徐荣见曹操带兵虽然不多,却仍能拼命坚持一整天战斗,估计酸枣不易攻取,就带兵回去了。曹操到酸枣,见到各路军马十多万人,天天酒席聚会,不考虑出兵进取。曹操批评他们,并给他们出主意说:“你们诸位接受我的建议让海南省太守袁绍领河内兵据守孟津,酸枣的各位将军守住成皋,占有敖仓,堵住轘辕、太谷通道,全面控制住险要地势,袁袁将军率领南阳军队驻扎丹、淅,攻进武关,三辅。然后各军都高筑壁垒,不出战,多设疑兵,向天下表明讨伐董卓的强大优势,以正义之师,讨伐叛逆,胜利立即可得。现在为伸张正义而发动了军队,却又迟疑不进,让天下失望,我暗暗为诸位感到羞耻。”张邈等人没有采纳曹操建议。
曹操兵少,于是和夏侯惇等到扬州去募兵,刺史陈温、丹扬太守周昕拨给他四千多兵,返回的途中到龙亢时,许多士兵叛逃了。到轾、建平等县,又招募了一千多兵,进驻河内郡。
范文三:论《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
2015年8月总第160期第4期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Serial No. 160,No.4
Aug.2015
?三国研究?
论《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
刘治立
(陇东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庆阳745000)
摘要:以曹操生平为主线的《武帝纪》是《三国志》中非常重要的一篇,裴松之对该卷倾注大量心血,网罗材 料,增益正文,并以审慎的态度分析各种征引材料所表述观点的得失,批评原作及他人相关史著中的非实录倾 向,极力恢复和维护历史的真实面目。关键词:《三国志》;曹操;裴松之注中图分类号:K23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 - 342(2015)04 - 60 - 07
《三国志》“托始于曹操”[1],《武帝纪》列为全书 的第一卷,是《三国志》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三 国志》中篇幅最大的一篇,完整地记载了前三国时期 的风云际会。陈寿撰写《三国志》的时代靠近三国, 可资利用的他人成果有限,没有条件获得大量的文 献档案。加之魏晋之际的政治气候的影响和史书体 例的制约,许多问题无法充分展开叙述。因此,许多 历史事实显得不够充实,对一些问题无法做出清晰 的阐述,甚至存在钟误,需要以翔实的材料和公允的 观点对正文进行补充和纠谬。南朝宋时裴松之克服 了文字过简而使许多史实未能采入的缺憾,广集魏 晋时期各种著述补注正文,使该篇内容臻于完善。
一、《三国志?武帝纪》裴注所征引书籍
曹操是东汉末年最关键的人物,陈寿的评价是: “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 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 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 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2]对于《武帝纪》的注,裴 松之花费了很多心血。查《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 注所征引材料,共有141贝I』,这些材料分别出自43 *
种书籍。
笹引機
作者王沈
曹瞒传续汉书雜九婦秋魏略典略汉纪雜魏氏春秋异同评杂记
条次3813
司马彪5司马彪1司马藤3鱼豢鱼豢张墦
313
吴人作
英雄记先贤行状酬势序逸士传汉晋春秋汉魏春秋公羊传左传尚书诗经国语注
]书_灵帝纪江表传五言诗三辅决录注家诫博物志三i
虞溥韦昭卫恒皇甫谧习凿齿孔衍
备注
征引书籍
作者
条数
备注
~m~~~1
王粲
5i2
1
I
1
ii
附引何体注辭彌雛辭_注辭引郑玄注
司马彪1
m
孙盛
45
41
i
m1
~mm——¥颁—.11
1
典论
曹丕
1
5
—韦:昭—―1
iIl
M
魏武故事献帝起居注献帝纪
対艾刘艾
m
挚虞王畅张华
3
5
1
ii
11
~李¥等—2
i
_公载记
傅玄
23
傅子
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武帝纪》裴注征引材料 最多的是王沈《魏书》。据《三国志人名索引》附录 《三国志裴注引书索引》,裴注引用《魏书》达190条,
收稿日期:2014-10-12
*基金项目: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认同视阈下的汉唐简史注研究”(13BZS00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治立(1965 -),男,陇东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
60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而在本卷中就征引了 38条,占全书引用总量的五分 之一。《魏书》的编纂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魏文帝、明 帝时,曾命卫觊、袭草创纪传,累载不成,后又命韦 诞、应璩、王沈、阮籍、孙该、傅玄等共同修撰,最终王 沈独就其业,“其书多为时讳,殊非实录”[3],但由于 其编纂过程与曹魏的历史同步,使用的官方资料丰 富,成为裴注中征引材料的首选。特别是对曹操的 总体评价上,裴松之引用了《魏书》的论点:
《魏书》曰:太祖自统御海内,芟夷群丑,其行军 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 化如神Q自作兵书十万余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 事。临事又手为节度,从令者克捷,违教者负败。与 虏对陈,意思安间,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 盈溢,故每战必克,军无幸胜Q知人善察,难眩以伪, 拔于禁、乐进于行陈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 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 不可胜数。是以创造大业,文武并施,御军三十余 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 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Q才力绝人,手射飞 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及造 作宫室,缮治器械,无不为之法则,皆尽其意Q雅性 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帳 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Q攻城拔邑,得 美丽之物,则悉以赐有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 望施,分毫不与,四方献御,与群下共之Q常以送终 之制,袭称之数,繁而无益,俗又过之,故预自制终亡 衣服,四箧而已。
这段材料表明,曹操的成功至少可以归因于四 个方面:首先,是善于用兵,他吸取孙子、吴起兵学的 智慧,指挥作战中“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 还自作兵书三十万言,作为诸将行军作战的指南;其 次,是知人善察,“拔于禁、乐进于行陈之间,取张辽、 徐晃于亡虏之内”,能够从出身寒微的人群中发现和 擢拔俊才,“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 第三,是勤奋好学,“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 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 弦,皆成乐章”,同时“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 兽”,这就使他具备了足够的文韬武略,在创建大业 中“文武并施”;第四,是节俭清廉,曹操“雅性节俭,
总第160期
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 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获得的战利品或得 到的珍奇献贡,都毫不吝惜地赏赐给有功之人,因而 能赢得人心,取得属下的全力支持。
《武帝纪》裴注征引材料仅次于王沈《魏书》的是 《曹瞒传》,共计13条。曹操小字阿瞒,吴人撰写的 《曹瞒传》,以其小字为书名,明显带有敌意,其书内 容对曹操颇多贬损,多处记载了曹操的种种劣迹,特 别是其少年时期的顽劣狡诈、成年后的睚眦必报、严 酷苛刻,如“诸将有计画胜出己者,随以法诛之”;袁 忠做沛国相时曾欲处罚曹操,当地一个叫桓邵的人 对操“亦轻之”,还有陈留人边让发表过不利于曹操 的言论,对这些人,曹操得势后皆诛之而后快;某日 曹操睡午觉,吩咐姬妾按时唤醒他,姬妾见他酣睡, 没有及时唤醒,曹操醒来后竟“棒杀之”。《曹瞒传》 对曹操的评价是“酷虐变诈”。侯康认为,“书出敌人 之口,故于曹操奸恶,备载无遗。世所传操为夏侯氏 子,及破壁手后等事,皆出此书。其中筑沙城以渡渭 一事,裴松之颇有疑辞,而终不敢斥为非,盖其书纪 事多实也”[4]13。虽然书中有鲜明的倾向性,但其记 载无所顾忌,还是保存了许多难得的史料,梁章钜 说:“裴注但言《曹瞒传》为吴人所作,不著其名,今书 亦不传,明人小说家所演,即据此耳”[4]13。曹操在民 间的奸诈形象与本卷所引《曹瞒传》的描绘有很大的 关系。
裴注征引《世语》共11条。《世语》又名《魏晋世 语》,郭颁著,《隋书?经籍志》:“《魏晋世语》十卷,晋 襄阳令郭颁撰”;《世说新语?方正》篇注:“郭颁,西晋 人,时世相近,为《魏晋世语》,事多详核,孙盛之徒皆 采以著书”[4]13。
在《武帝纪》注中,裴松之征引了孙盛几种著作 的材料10条。孙盛字安国,东晋史学家,“笃学不 倦,自少至老,手不释卷”[5],著有《魏氏春秋》、《魏阳 秋异同》(又名《异同杂语》、《异同评》、《异同记》、《杂 记》等)、《晋阳秋》等。裴松之在《武帝纪》注中征引 《魏氏春秋》4条,《异同评》5条,《杂记》1条。裴注 引用《魏氏春秋》的记载来说明曹操多方面的贡献, 为人们了解三国时期的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材料。裴松之还引用孙盛对曹操进攻陶谦时所过多施
61
范文四:《三国志》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曹瞒传曰: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瞒。王沈魏书曰:其先出於黄帝。当高阳世,陆终之子曰安,是为曹姓。周武王克殷,存先世之后,封曹侠於邾。春秋之世,与於盟会,逮至战国,为楚所灭。子孙分流,或家於沛。汉高祖之起,曹参以功封平阳侯,世袭爵士,绝而复绍,至今適嗣国於容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司马彪续汉书曰:腾父节,字元伟,素以仁厚称。邻人有亡豕者,与节豕相类,诣门认之,节不与争;后所亡豕自还其家,豕主人大惭,送所认豕,并辞谢节,节笑而受之。由是乡党贵叹焉。长子伯兴,次子仲兴,次子叔兴。腾字季兴,少除黄门从官。永宁元年,邓太后诏黄门令选中黄门从官年少温谨者配皇太子书,腾应其选。太子特亲爱腾,饮食赏赐与众有异。顺帝即位,为小黄门,迁至中常侍大长秋。在省闼三十馀年,历事四帝,未尝有过。好进达贤能,终无所毁伤。其所称荐,若陈留虞放、边韶、南阳延固、张温、弘农张奂、颍川堂谿典等,皆致位公卿,而不伐其善。蜀郡太守因计吏修敬於腾,益州刺史种暠於函谷关搜得其笺,上太守,并奏腾内臣外交,所不当为,请免官治罪。帝曰:"笺自外来,腾书不出,非其罪也。"乃寝暠奏。腾不以介意,常称叹暠,以为暠得事上之节。暠后为司徒,语人曰:"今日为公,乃曹常侍恩也。"腾之行事,皆此类也。桓帝即位,以腾先帝旧臣,忠孝彰著,封费亭侯,加位特进。太和三年,追尊腾曰高皇帝。】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续汉书曰:嵩字巨高。质性敦慎,所在忠孝。为司隶校尉,灵帝擢拜大司农、大鸿胪,代崔烈为太尉。黄初元年,追尊嵩曰太皇帝。吴人作曹瞒传及郭颁世语并云: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於惇为从父兄弟。】嵩生太祖。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曹瞒传云: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於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於路,乃阳败面喎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於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於是益得肆意矣。】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魏书曰:太尉桥玄,世名知人,睹太祖而异之,曰:"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吾老矣!愿以妻子为讬。"由是声名益重。续汉书曰:玄字公祖,严明有才略,长於人物。张璠汉纪曰:玄历位中外,以刚断称,谦俭下士,不以王爵私亲。光和中为太尉,以久病策罢,拜太中大夫,卒,家贫乏产业,柩无所殡。当世以此称为名臣。世语曰:玄谓太祖曰:"君未有名,可交许子将。"太祖乃造子将,子将纳焉,由是知名。孙盛异同杂语云: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於庭,逾垣而出。才武绝人,莫之能害。博览群书,特好兵法,抄集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孙武十三篇,皆传於世。尝问许子将:"我何如人?"子将不答。固问之,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曹瞒传曰: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馀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迹,莫敢犯者。近习宠臣咸疾之,然不能伤,於是共称荐之,故迁为顿丘令。】徵拜议郎。【魏书曰:太祖从妹夫氵隐强侯宋奇被诛,从坐免官。后以能明古学,复徵拜议郎。先是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诛阉官,反为所害。太祖上书陈武等正直而见陷害,奸邪盈朝,善人壅塞,其言甚切;灵帝不能用。是后诏书敕三府:举奏州县政理无效,民为作谣言者免罢之。三公倾邪,皆希世见用,货赂并行,强者为怨,不见举奏,弱者守道,多被陷毁。太祖疾之。是岁以灾异博问得失,因此复上书切谏,说三公所举奏专回避贵戚之意。奏上,天子感悟,以示三府责让之,诸以谣言徵者皆拜议郎。是后政教日乱,豪猾益炽,多所摧毁;太祖知不可匡正,遂不复献言。】
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贼。迁为济南相,国有十馀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於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魏书曰:长吏受取贪饕,依倚贵势,历前相不见举;闻太祖至,咸皆举免,小大震怖,奸宄遁逃,窜入他郡。政教大行,一郡清平。初,城阳景王刘章以有功於汉,故其国为立祠,青州诸郡转相仿效,济南尤盛,至六百馀祠。贾人或假二千石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民坐贫穷,历世长吏无敢禁绝者。太祖到,皆毁坏祠屋,止绝官吏民不得祠祀。及至秉政,遂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遂绝。】久之,徵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魏书曰:於是权臣专朝,贵戚横恣。太祖不能违道取容。数数干忤,恐为家祸,遂乞留宿卫。拜议郎,常讬疾病,辄告归乡里;筑室城外,春夏习读书传,秋冬弋猎,以自娱乐。】
顷之,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芬等遂败。【司马彪九州春秋曰:於是陈蕃子逸与术士平原襄楷会于芬坐,楷曰:"天文不利宦者,黄门、常侍真族灭矣。"逸喜。芬曰:"若然者,芬愿驱除。"於是与攸等结谋。灵帝欲北巡河间旧宅,芬等谋因此作难,上书言黑山贼攻劫郡县,求得起兵。会北方有赤气,东西竟天,太史上言"当有阴谋,不宜北行",帝乃止。敕芬罢兵,俄而徵之。芬惧,自杀。魏书载太祖拒芬辞曰:"夫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古人有权成败、计轻重而行之者,伊尹、霍光是也。伊尹怀至忠之诚,据宰臣之势,处官司之上,故进退废置,计从事立。及至霍光受讬国之任,藉宗臣之位,内因太后秉政之重,外有群卿同欲之势,昌邑即位日浅,未有贵宠,朝乏谠臣,议出密近,故计行如转圜,事成如摧朽。今诸君徒见曩者之易,未睹当今之难。诸君自度,结众连党,何若七国?合肥之贵,孰若吴、楚?而造作非常,欲望必克,不亦危乎!"】
范文五:《三国志武帝纪》建安十五年春
《三国志?武帝纪》建安十五年春
(2)太祖(曹操)??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絃,皆成乐章。
《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
(3)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气晴朗,风平浪静。曹操令:“置酒设乐于大船之上,吾今夕欲会诸将。”天色向晚,东山月上,皎皎如同白日。长江一带,如横素练。操坐大船之上,左右侍御者数百人,皆锦衣绣袄,荷戈执戟。文武众官,各依次而坐。操见南屏山色如画,东视柴桑之境,西观夏口之江,南望樊山,北觑乌林,四顾空阔,心中欢喜,谓众官曰:“吾自起义兵以来,与国家除凶去害,誓愿扫清四海,削平天下;所未得者江南也。今吾有百万雄师,更赖诸公用命,何患不成功耶,收服江南之后,天下无事,与诸公共享富贵,以乐太平。”文武皆起谢曰:“愿得早奏凯歌。”操大喜,命左右行酒,饮至半夜。 ??.
曹操正笑谈间,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操问曰:“此鸦缘何夜鸣,”左右答曰:“鸦见月明,疑是天亮,故离树而鸣也。”操又大笑。时操已醉,乃取槊立于船头上,以酒奠于江中,满饮三爵,横槊谓诸将曰:“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也。今对此景,甚有慷慨。吾当作歌,汝等和之。”歌曰: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歌罢,众和之,共皆欢笑。
(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 (4)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
曹操的文章、诗,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
选自郑广瑾 杨宇郑编著的《**诗话》第82页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归园田居
1(课文解读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晋宋之际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家庭,父亲早死,少年时代生活贫困。青年时代曾怀着建功立业的壮志,几次出仕,二十九岁时出任江州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后来曾出任镇江参军、彭泽令等职。当时东晋政治日益腐败,统治阶段内部的矛盾十分尖锐,权力斗争剧烈。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又不肯与黑暗的士族社会同流合污。公元405年,他担任彭泽令才八十三天,一日郡遣督邮至县,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以示敬意。他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萧统《陶渊明传》)即日解印,离职回乡。这年他才四十一岁。从此他过着躬耕自给的田园生活,终身不仕,于六十三岁时贫困而死。死后他的朋友私谥他为“靖节”,所以后代也称他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田园诗人。他归隐之后,写了不少田园诗。他在诗中描述了田园景物及其在农村生活、劳动的情景,往往含有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肯同流合污的精神,意境淡远,语言质朴,有丰富的现实生活内容和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现存的有诗120多首,还有散文、辞赋等,著有《陶渊明集》。
?基本解读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三国志·武帝纪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