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网络舆情问题
一、背景资料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于2010年4月12日发布了“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对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党政机关应对舆情热点事件的得失进行考评。四川巴中“全裸”乡政府因为在信息透明度、政府公信力等指标上一枝独秀,进入总体较为得体的蓝色区域,而贵州安顺警察枪击致死案、山西问题疫苗事件则被判定为应对严重失当,被亮起“红色警报”,值得反思。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教授在点评山西疫苗事件时就指出“问题一个系统又一个系统的出,再一个系统一个系统地去治理,显然不是一个好办法。所以,现在是各个领域都需要很好重视的时候了”。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互联网上官民良性互动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很多地方党政机关逐步重视探索网络问政,并积累了一些有益和值得推广的经验。为了更好地推广这些经验,让更多的地方党政机构用好网络问政这一新的治国理政平台,从今年开始,每期排行榜推出“网络问政实践”的典型经验,供地方当政者参考。本次推出的常州环保局长“批评有奖”就是一个很好的尊重网络民意的案例,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价值,北京网络媒体协会会长闵大洪点评时认为“对于网络批评和网络监督,领导干部应有的心态是欢迎和提倡,以广阔的胸怀听取民意,从善如流”。
二、名词解释: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舆情监测室)是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舆情监测、研究的专业机构之一,在舆情监测和分析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在互联网影响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术机构都越来越重视互联网舆情的监测、研究和引导。****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考察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互联网业已成为了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新平台之一,网络舆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三、典型案例的启示
【四川巴中“全裸”乡政府】
2010年3月,四川巴中市白庙乡政府公示今年1月公务开支明细表,详细记录了每分钱公务花费,连“花1.5元购买信纸”,招待上级官员烟酒都悉数公布,被网友称为“政府全裸第一例”。
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打造透明政府从此有法可依。在信息交流与传播日益发达的今天,尤其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处于关键攻坚阶段的今天,地方基层政权的建设显得更加凸出。而政务信息公开和透明,正是地方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裸”乡政府给我们的启示:
1. 信息公开有利于密切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增加百姓对干部乃至政权的信任感。
2. 透明政府有利于预防干部假公济私、以权谋私的腐气败习出现。
3. 信息公开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与进步。
4. 信息公开有利于防止怨气积累、矛盾积累和问题积累,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可能。
5. 信息公开有助于推动整个中国民主政治的进步。
四、政府提高舆情能力的措施
(一)要加强学习增强政治敏锐度。
只要我们政治敏感、视野开阔、鉴别力强,就能够及时捕捉舆情苗头,及早处理。要转变思想,不能狭隘地认为了解舆情、应对舆情是其他部门的事,要从维护党和国家形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出发。要加强学习,学深学透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增强政治鉴别力。要勤观察、勤思考,把握发展趋势。
(二)要建设透明开放政务系统。
信息公开透明不仅有利于开展工作,也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我们要改变封闭的观念,树立开放的意识,把群众满意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坚持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做到政务公开,真正落实党员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三)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
要重视与新闻媒体的沟通,随着网络、手机的迅速发展,新兴媒体已成为社会意见的重要汇聚之地,很多舆情也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平台得以表现。因此,要主动与网络媒体建立联系,特别是在权威网站上及时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公开,确保正面的、权威的信息始终占有主导权。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联系,发挥他们的资源优势,加强对重点网站的跟踪、监控,为应对舆情创造条件。
(四)建立专门的舆情工作部门。
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新闻发言人。新闻发言人可选择综合素质高、组织工作业务全面的领导干部担任,主要职责是在一些重要工作中代表组织部门做好信息发布和疑问解答。其次要有高素质的媒体评论员。其主要职责是做好日常信息的收集分析,以及在舆情发生时的引导、应对等,如在主流媒体撰写评论员文章,在权威网络上
做好发帖和跟帖工作等。此外,有条件的可建立一支顾问队伍。顾问可邀请一些公共危机处理专家担任,主要是在舆情发生后能够为做好危机处理提供指导和咨询。
(五)对公务员加强应对舆情的训练。
要在公务员培训中加入应对舆情的课程,特别是根据新媒体特点,创新舆情管理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如邀请舆情分析、公共危机处理等方面专家,采取报告会、专题讲座、现场模拟等多种方式,定期开展舆情培训。通过专门培训,提高公务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运用互联网的能力、舆论引导的能力,确保政府在应对舆情中掌握话语权、占得主动权。
(六)健全应对舆情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是应对舆情的关键环节。要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在主流媒体或重要门户网站,及时将重点、热点工作信息公布。要建立舆情监控制度,利用舆情工作者队伍密切监控重要舆情动态,掌握舆论动向。要建立舆情引导制度,对舆情迅速分析研判,查找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以权威发布的方式,及时回应公众疑问,不作无谓争辩,不跟风炒作,不人为制造热点。要建立舆情处理预案制度,就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和容易发生舆情的网络等媒体,事先研究制订相关应对预案,预案应包括舆情事件表现形式、原因、先期措施、善后处理等内容。
五、反思网络舆论
网络舆论只能代表以下群体的声音:生活在城市地区、有经济能力使用网络并有足够闲暇在网络中逗留并乐于发表意见的青年人。”而网络舆论的现实表明,这些青年人的声音所代表的显然不仅仅是这些青年人本身。这些表达背后的民意支撑显然不能视而不见。更何况网络作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具有延续性和扩展性,把“特定社会群体”的声音与“普遍的民意”割裂开来,只能是与现实愈发背道而驰。
网络舆论的热热闹闹,除去网络本身的技术优势外,更有着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表达不够自由的原因。
表达自由是民主的前提,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体舆论的互动推波,形成强大的压力,不仅对腐败不公的个案解决有所裨益,也是制度改进的推动力量。而我们的现实情况是,发现问题甚至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困难,往往由于决策者的利益取向,迟迟不能推动制度改进或者推出的却是南辕北辙违背常识的制度。就当前的实际而言,网络舆论力量的助推显然大有可为。
当然,网络本身的局限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不能片面地认为网络民意只是表达了特定社会群体的态度,从而轻视之,也不应因为网络舆论的种种弊端,而忽视它对制度建设的积极因素。我们不仅要重视网络舆论,更要主动参与网络舆论表达。专家们不妨通过形成并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以理导人;政府机关不妨用事实真相的公布和解决问题的互动引导网络舆论。扬善去弊的健康网络舆论,需要大家贡献力量,值得我们共同期待。
范文二:[DOC] 网络舆情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网络舆情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政治与公共管理《理论探索}2012年第2期(总第194期)
网络舆情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薛瑞汉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郑州450002)
[摘要]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随着互联网的发
展,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认识不到占领网络空间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用网的意
识还很淡薄;在网络舆情应对的思想认识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引导和处置网络舆情的观念陈旧,行动迟
缓;与网络媒体打交道的能力相对较弱,不能正确对待网络媒体.
[关键词]网络舆情,互联网,政府部门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2,0116—03
网络舆情工作是收集,整理,分析和报送网络社
情民意,为掌握社情民意和科学决策提供支持的一
项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因互联网影响日益扩大将
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长期习惯于自上而下
垂直行使权力的政府部门来说,网络的交互性,偶发
性,平面化,碎片化对传统执政方式形成了革命性的
冲击,当前在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
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
,积极主动用网的意识还很淡薄
目前,一些政府部门还没有认识到占领网络空
间的重要性,没有将网络看成是新的执政领域,积极
主动用网的意识还比较淡薄.
(一)无视或轻视网络舆情.一是部分政府官员
平时疏于学习,对互联网不感兴趣,不了解互联网,
甚至不会上网,即使上网也不会应用网络与网民主
动交流.在一些地区,相当大一部分基层干部存在着
不懂网,不会上网,不会看论坛甚至不会打字的情
况.在这些地区,办公室的电脑成了摆设,更有甚者,
有的基层干部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来看待
网络,对网上的涉市涉县舆情毫不关心.尽管目前我
国微博用户超过3亿,已成为互联网最热门的新领
域,但不少官员对微博要么完全不懂,要么一知半
解.近年基层干部的网络知识虽有明显提高,但总体
上与广大网民尤其是网络意见领袖相比,大多还处
在”菜鸟”水平.重庆市2010年的调查表明,尽管干
部整体上网率已超过90%,但多属浅层单向触网状
态,81%的人只是上网”看看新闻”,不会使用QQ等
即时通讯工具的达42.7%,对微博等社交网站完全
不了解的达81.3%.?如此无视和轻视网络,等于
放弃了了解社情民意的捷径,正面引导舆论的平台.
由此导致在这样的干部主政的地方,一旦遇到突发
事件,往往不知道如何运用网络及时发布真实信息,
结果是谣言占领网络阵地,进而误导民众,甚至造成
较大程度的社会危害.二是部分政府官员片面认为,
网上信息不可靠,网民意见不可信,网络只是一些无
聊之人发些牢骚的地方,网络热点事件大多是炒作.
他们认为网络舆情不是民意,既无价值,也不会产生
很大的影响,不愿重视网络舆情.这实际上是不具有
现代执政意识,跟不上时代潮流的表现.其结果只会
导致网络舆情越来越恶化,最终丧失了解决危机的
最佳时机..
(二)惧怕网络舆情,采取逃避行为.面对网络
舆论力量的强大,一些政府官员对网络舆情很害怕,
认为网络舆情是”洪水猛兽”,不仅害怕网络曝光,更
担心因自己回应的不当言行而引起更严重的事态,
因此,在应对网络舆情变化时畏首畏尾,采取逃避行
[收稿日期]2012—01—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提高领导干部网络舆情工作科
学化水平研究”(11BDJ033),负责人薛瑞汉.
[作者简介]薛瑞汉(1971一),男,河南南阳人,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学习
论坛》编辑部副编审.
一
116—
《理论探索~2012年第2期(总第194期)政治与公共管理
为.2011年人民论坛的调查显示,70%的受调查者认
为,当代中国官员患有”网络恐惧”症.
(三)获取信息及信息发布的;式多依赖传统
媒体.直至目前,一些政府官员仍然满足于通过传统
媒体获取信息,他们认为互联网的影响力远不如传
统媒体,只要传统媒体不介入报道就可以置之不理,
没有意识到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
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由于
过分注重舆论导向,在宣传报道方面总是慎之又慎,
对社情民意一般都有个加工,筛选的程序,由此导致
一
些更真实的舆论,呼声得不到及时传达,媒体上出
现的舆论,多是官方的权威观点或媒体自身的意见.
尽管从理论上讲,媒体应该代表公众,应成为公众的
代言人,但在实际运作中,由于受各种现实因素的制
约,传统媒体的言论有时并不能如实反映公众的意
见和呼声,因此,政府官员应该善于利用互联网,到
网络上汲取民智,体察民情,倾听民声.
二,引导和处置网络舆情的理念和方法比较陈旧
面对网络舆情,一些政府官员在思想认识上还
存在较大差距,引导和处置网络舆情的观念陈旧,行
动迟缓,不仅影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影响党和
政府的形象.
(一)引导和处置网络舆情的观念落后.一些政
府官员将网络简单等同于传统媒体,依然抱着”媒体
完全可控”的传统观念,靠堵,闭,封等手段来管理互
联网.在一些地方,网上舆情爆发后,一些政府官员
首先想到的就是删帖和堵塞言论,并动用行政权力
对发帖者进行跟踪,报复.这种做法不仅是不明智
的,而且是违法的,如2009年曝出的”王帅案”.网络
传播点多面广,一删了之的做法显然行不通.在新的
传媒环境下,政府与媒体之间已形成了一种新的关
系,政府官员不能简单地把媒体定位为”党的喉舌”
而忽视其能动性.遇到新闻事件,政府官员若还像过
去那样完全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媒体,在社会高度发
展,公众民主法制意识不断提升的前提下,很容易引
起公众的反感,很可能会使事态急剧恶化,甚至造成
无法收拾的局面.
(二)对网络的特点,规律及其对舆论导向的影
响把握不足.从众多网络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可以看
出,一些政府官员对网络这一新兴媒体还缺乏应有
的认识,对网络舆情建设重视不够,在引导网上舆论
方面下的工夫还不够,缺乏主动把控能力,缺少坦诚
沟通的态度,对网络和社会舆论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或不愿把握或不能把握.与此形成显明对照的是,随
着社会的进步,民众已非常关心如何行使自己的舆
论监督权.网络公民关心公共事务,在网上匿名发表
意见,其实只是:行使公民权利的一种方式,政府官员
只要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从保障公民权利的立场
出发,把握网络舆论的特点,有效引导和处置网络舆
情.相对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形成的舆论
场,由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形成的新兴舆论场具有易
聚合,易爆发,难控制等特点.在网络社会,群体性事
件不仅可以发生在现实世界,在网络上也照样会发
生.在网络上,一个普通人就可能”一呼百万应”,一
些”网上群体性事件”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损害党和政
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三)网络管理调节手段单一,缺乏针对性.目
前在应对网络舆情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过于强
调行政命令和使用行政管理的办法.一些政府部门
通常通过落实网站管理制度,对网站论坛类,交互式
栏目管理人员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严格审核发帖
内容,采取先审后发的办法,确保网络信息的合法
性,与主流思想的一致性.这种管理方式,体现了行
政命令和行政管理的强制性.其存在的问题在于对
网络信息判断和把握的尺度不好掌握,一些正常表
达网民心声,正确表达对i吱府的意见和建议被过多
删除,导致网络无法反映网络舆情的全貌,甚至会导
致对网络舆情的误判.在这种过于刚性的管理体制
下,网络的声音也呈现出单一性的趋势,与网络舆情
的属性相违背.[3]
三,与网络媒体打交道的能力相对较弱
目前一些政府官员抓经济建设和运作行政资源
的能力强,但与网络媒体打交道的能力相对较弱,对
其采取防范,消极,被动的态度,不懂得用现代的积
极的方式善待和:运用网络媒体,这已成为一些政府
官员工作中的短板.
(一)缺乏同媒体打交道的意识.一些政府官员
对网络媒体了解不多,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各
种偏见和误解,:允其是对网络媒体与政治的关系认
识不清,缺乏同媒体打交道的意识.有的政府官员对
网络媒体还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不愿意与之打
交道,对网络媒体抱有排斥,防范的心理,对他们而
言,”不发言”,”少发言”可能更合适.有的政府官员
对网络媒体采取敷衍应付的办法,虚虚实实,真真假
假,不提供第一手真实情况,这种做法被媒体识破,
一
经网络媒体曝光,势必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出现
突发事件后,本来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准确及时快速
地传达政府的意图,说服公众,动员公众与政府合
一
117—
政治与公共管理《理论探索}2012年第2期(总第194期)
作,共同解决危机,但一些政府官员却总是千方百计
“捂着”,”掖着”,”盖着”,害怕被网络新闻媒体报道,
不向其通报有关情况,致使群众和网民得不到真实
信息,一些谣言在群众中肆意传播,在网络中”满天
飞舞”,突发事件逐步演变为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造
成极其不好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社会财产损失.[4]有
的政府官员把网络新闻媒体视为”洪水猛兽”,一旦
出现”负面情况”,怕说错话给自己带来麻烦,于是不
敢正面接触记者,回避记者的采访,出现了所谓的
“防火防盗防记者”.有的政府官员认为与网络媒体
打交道是宣传部门的事,与政府的中心工作关系不
大,他们不必也不便参与,只要抓好经济建设工作就
可以了.因此,在部署工作时不考虑宣传工作的位
置,推动工作时不重视宣传部门的作用,工作动态也
不向新闻单位发布..
(二)网络媒介素养和能力欠缺.”所谓媒介素
养,就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
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媒介素
养主要包括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
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
媒的批判能力等.”政府官员只有具备良好的媒介
素养,懂得媒体运作规律,掌握舆论引导策略,才能
有效利用媒体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面对网络
媒体这一全新的媒体环境,许多政府官员缺乏应有
的网络媒介素养,不能与时俱进地应对网络媒体,表
现出本领危机和知识恐慌.被各种网络信息和媒介
包围的政府官员,亟须养成对突发事件的新闻敏感
和价值判断,学会”新闻执政”.否则,由于介入迟缓
或干预不当,就会降低行政能力,损耗政府的”无形
资产”.
(三)不懂网络媒体报道规律却反而干涉网络媒
体的正常工作.一些政府官员缺乏了解和把握网络
媒体报道的规律,主要表现在:一是不了解网络媒体.
对网络媒体的职能,运作流程很陌生,对网络媒体监
督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缺乏充分认识和估计.二是不
掌握网络媒体语言.有的政府官员应对网络媒体技巧
欠缺,面对记者采访,不知道如何针对群众关注的热
点问题进行回应;面对记者的提问,不会使用准确的
语言陈述事件的性质和进展;在回答记者所提问题时
118一
表达失当,或者前后不一,自相矛盾.三是没有专门的
网络媒体接待预案.记者来到之后,一些政府官员不
知道该如何面对,弄不清记者的来意,或者生硬拒绝
避而不答,或者不负责任地敷衍一通,甚至表现出敌
对情绪,造成工作被动.
一
些不懂网络媒体报道规律的政府官员却反而
干涉网络媒体的正常工作,对网络媒体仍存在管制
思维和实用态度,认为网络媒体应当服从政府的命
令.在具体工作中,有的政府官员不能正确对待网络
媒体的批评和监督,不喜欢网络媒体为揭露问题而
作的负面报道,对有利于自己形象的报道大加支持,
而对于负面报道则严厉制止.为封杀负面消息,有些
地方的政府官员千方百计地使用各种手段阻挠记者
的采访报道;有的直接找到上级新闻主管部门,要求
其制止报道;有的对记者的采访活动严密监控,对于
有可能被采访的群众提前打”预防针”;有的甚至作
出毁坏摄像器材,殴打记者等恶劣行为.[6近几年,
频频曝出政府通过公安机关”抓捕记者”,”扣押记
者”,”殴打记者”,甚至出现”跨省追捕”,”网上通缉”
等”雷人行为”,这些都是一些政府官员不能正确对
待网络媒体监督所导致的恶果.要消除诸如此类不
正常现象,就必须改变政府官员的观念,使其努力做
好网络舆情工作.
参考文献:
[1]黄豁,季明,李舒.基层干部执”网”能力多面观
[1].嘹望,2011,(40).
[2]吴洪凯颌导干部如何应对网络舆情(1].社会科学论
坛:学术研究卷,2009,(7).
[3]温淑春.网络舆情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及其应对机制探
讨[T].理论与现代化,2009,(5).
(4]官盱玲.综述: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N].北京
日报,2011—02-14.
[5]叶皓.当代官员必需的媒介素养(I].行政管理改
革,2011,(1).
[6]陈丽萍.注重提高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2010,(2)
责任编辑周荣
范文三:高度重视网络舆情问题
互联网是加速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手段,是信息化时代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是当今获取最新知识、创新开拓的最有效工具,是表达民意、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平台。
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之后出现的新兴第四媒体,网络媒体由于信息源头多、开放程度高、传播速度快、社会影响大、覆盖区域广和表现形式全等特点,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界限,已经成为对外宣传和开放发展的主要新兴媒体,成为信息时代新闻传媒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宣传思想工作新的重要阵地。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新闻媒体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给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革命性影响。互联网作为思想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重要平台,为传播信息、学习知识、建设先进文化、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个安全而可靠的网络空间是支撑国民经济的关键性基础设施,对一个国家来讲至关重要。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主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网络化正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场革命。
但同时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依然严峻。非主流媒体、互联网等新的信息传播渠道既为社会大众搭建了一个低成本、平等、开放的对话空间,同时又表现出方式个性化、内容失真化的特点,使各类舆情的引导难度不断加大。
随着互联网向经济、社会等领域的不断扩展,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全球范围内系统安全漏洞层出不穷,网络安全事件猛增。而且网上能够较好体现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具有正面引导力的内容还比较欠缺,谣言、暴力等各类不良信息仍然存在,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成长。因此,可以说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网络舆情越来越像社会的“晴雨表”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反映着社会公众情绪和思想的变化。社会舆情是指社会公众的社会政治态度,是指社会各阶层公众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所持有的情绪、态度、看法、意见和行为倾向。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媒体或网民利用互联网,对社会焦点问题、公共事务、突发事件等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倾向性的意见和言论。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上的特殊反映。其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其中,网络论坛在所有网络信息中,信息量最大,网民关注、参与度最大,影响力也是最大的。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目前我国又适逢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网民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存在片面认识等,都会利用网络宣泄,因此,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庸俗、灰色甚至违法的言论。
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隐蔽性、随意性等特点,对司法个案的理性关切极易被非理性的情绪宣泄淹没。在各种利益交杂中,有些不良商业网站也参与到对热点事件的炒作中来。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维稳能力。一是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预警监测。鉴于当前我国正处于网络舆情高发期,必须建立网络舆情处置领导小组和具体工作机构,建立舆情预警监测机制。对于重大敏感案件,要认真研究制定应对网络媒体炒作的预案,及时收集网络信息,定期发布舆情通报。二是进一步健全防控措施。专门成立一支网络舆情监测评论队伍,掌握舆情的发展趋势及媒体关注焦点,采取发帖、跟帖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发表评论,释法说理,正面引导舆论。三是探索建立基层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通过与群众面对面、近距离接触,切实把各项重点工作落实到基层,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化解在基层。
根据我国促进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共同需要,我们应坚持以法律为依据,综合运用行政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技术措施等多种手段,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管理互联网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按“在发展中加强治理,在治理中推进发展”的基本原则,结合我国实际,对互联网依法实施有效治理,兴利除弊,推进互联网应用健康稳定地开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
范文四:网络舆情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网络舆情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摘要〕 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认识不到占领网络空间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用网的意识还很淡薄;在网络舆情应对的思想认识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引导和处置网络舆情的观念陈旧、行动迟缓;与网络媒体打交道的能力相对较弱,不能正确对待网络媒体。
〔关键词〕 网络舆情,互联网,政府部门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2-0116-03
网络舆情工作是收集、整理、分析和报送网络社情民意,为掌握社情民意和科学决策提供支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因互联网影响日益扩大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长期习惯于自上而下垂直行使权力的政府部门来说,网络的交互性、偶发性、平面化、碎片化对传统执政方式形成了革命性的冲击,当前在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积极主动用网的意识还很淡薄
目前,一些政府部门还没有认识到占领网络空间的重要性,没有将网络看成是新的执政领域,积极主动用网的意识还比较淡薄。
(一)无视或轻视网络舆情。一是部分政府官员平时疏于学习,对互联网不感兴趣,不了解互联网,甚至不会上网,即使上网也不会应用网络与网民主动交流。在一些地区,相当大一部分基层干部存在着不懂网、不会上网、不会看论坛甚至不会打字的情况。在这些地区,办公室的电脑成了摆设,更有甚者,有的基层干部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来看待网络,对网上的涉市涉县舆情毫不关心。尽管目前我国微博用户超过3亿,已成为互联网最热门的新领域,但不少官员对微博要么完全不懂,要么一知半解。近年基层干部的网络知识虽有明显提高,但总体上与广大网民尤其是网络意见领袖相比,大多还处在“菜鸟”水平。重庆市2010年的调查表明,尽管干部整体上网率已超过90%,但多属浅层单向触网状态,81%的人只是上网“看看新闻”,不会使用QQ等即时通讯工具的达42.7%,对微博等社交网站完全不了解的达81.3%。 〔1 〕如此无视和轻视网络,等于放弃了了解社情民意的捷径、正面引导舆论的平台。由此导致在这样的干部主政的地方,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往往不知道如何运用网络及时发布真实信息,结果是谣言占领网络阵地,进而误导民众,甚至造成较大程度的社会危害。二是部分政府官员片面认为,网上信息不可靠,网民意见不可信,网络只是一些无聊之人发些牢骚的地方,网络热点事件大多是炒作。他们认为网络舆情不是民意,既无价值,也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不愿重视网络舆情。这实际上是不具有现代执政意识、跟不上时代潮流的表现。其结果只会导致网络舆情越来越恶化,最终丧失了解决危机的最佳时机。
(二)惧怕网络舆情,采取逃避行为。面对网络舆论力量的强大,一些政府官员对网络舆情很害怕,认为网络舆情是“洪水猛兽”,不仅害怕网络曝光,更担心因自己回应的不当言行而引起更严重的事态,因此,在应对网络舆情变化时畏首畏尾,采取逃避行为。2011年人民论坛的调查显示,70%的受调查者认为,当代中国官员患有“网络恐惧”症。
(三)获取信息及信息发布的方式多依赖传统媒体。直至目前,一些政府官员仍然满足于通过传统媒体获取信息,他们认为互联网的影响力远不如传统媒体,只要传统媒体不介入报道就可以置之不理,没有意识到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由于过分注重舆论导向,在宣传报道方面总是慎之又慎,对社情民意一般都有个加工、筛选的程序,由此导致一些更真实的舆论、呼声得不到及时传
达,媒体上出现的舆论,多是官方的权威观点或媒体自身的意见。尽管从理论上讲,媒体应该代表公众,应成为公众的代言人,但在实际运作中,由于受各种现实因素的制约,传统媒体的言论有时并不能如实反映公众的意见和呼声,因此,政府官员应该善于利用互联网,到网络上汲取民智、体察民情、倾听民声。〔2 〕
二、引导和处置网络舆情的理念和方法比较陈旧
面对网络舆情,一些政府官员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引导和处置网络舆情的观念陈旧、行动迟缓,不仅影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
(一)引导和处置网络舆情的观念落后。一些政府官员将网络简单等同于传统媒体,依然抱着“媒体完全可控”的传统观念,靠堵、闭、封等手段来管理互联网。在一些地方,网上舆情爆发后,一些政府官员首先想到的就是删帖和堵塞言论,并动用行政权力对发帖者进行跟踪、报复。这种做法不仅是不明智的,而且是违法的,如2009年曝出的“王帅案”。网络传播点多面广,一删了之的做法显然行不通。在新的传媒环境下,政府与媒体之间已形成了一种新的关系,政府官员不能简单地把媒体定位为“党的喉舌”而忽视其能动性。遇到新闻事件,政府官员若还像过去那样完全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媒体,在社会高度发展、公众民主法制意识不断提升的前提下,很容易引起公众的反感,很可能会使事态急剧恶化,甚至造成无法收拾的局面。
(二)对网络的特点、规律及其对舆论导向的影响把握不足。从众多网络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可以看出,一些政府官员对网络这一新兴媒体还缺乏应有的认识,对网络舆情建设重视不够,在引导网上舆论方面下的工夫还不够,缺乏主动把控能力,缺少坦诚沟通的态度,对网络和社会舆论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或不愿把握或不能把握。与此形成显明对照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众已非常关心如何行使自己的舆论监督权。网络公民关心公共事务,在网上匿名发表意见,其实只是行使公民权利的一种方式,政府官员只要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从保障公民权利的立场出发,把握网络舆论的特点,有效引导和处置网络舆情。相对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形成的舆论场,由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形成的新兴舆论场具有易聚合、易爆发、难控制等特点。在网络社会,群体性事件不仅可以发生在现实世界,在网络上也照样会发生。在网络上,一个普通人就可能“一呼百万应”,一些“网上群体性事件”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三)网络管理调节手段单一,缺乏针对性。目前在应对网络舆情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过于强调行政命令和使用行政管理的办法。一些政府部门通常通过落实网站管理制度,对网站论坛类、交互式栏目管理人员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严格审核发帖内容,采取先审后发的办法,确保网络信息的合法性、与主流思想的一致性。这种管理方式,体现了行政命令和行政管理的强制性。其存在的问题在于对网络信息判断和把握的尺度不好掌握,一些正常表达网民心声、正确表达对政府的意见和建议被过多删除,导致网络无法反映网络舆情的全貌,甚至会导致对网络舆情的误判。在这种过于刚性的管理体制下,网络的声音也呈现出单一性的趋势,与网络舆情的属性相违背。〔3 〕
三、与网络媒体打交道的能力相对较弱
目前一些政府官员抓经济建设和运作行政资源的能力强,但与网络媒体打交道的能力相对较弱,对其采取防范、消极、被动的态度,不懂得用现代的积极的方式善待和运用网络媒体,这已成为一些政府官员工作中的短板。
(一)缺乏同媒体打交道的意识。一些政府官员对网络媒体了解不多,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各种偏见和误解,尤其是对网络媒体与政治的关系认识不清,缺乏同媒体打交道的意识。有的政府官员对网络媒体还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不愿意与之打交道,对网络媒体抱有排斥、防范的心理,对他们而言,“不发言”、“少发言”可能更合适。有的政府官员对网络媒体采取敷衍应付的办法,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不提供第一手真实情况,这种做法
被媒体识破,一经网络媒体曝光,势必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出现突发事件后,本来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准确及时快速地传达政府的意图,说服公众、动员公众与政府合作,共同解决危机,但一些政府官员却总是千方百计“捂着”、“掖着”、“盖着”,害怕被网络新闻媒体报道,不向其通报有关情况,致使群众和网民得不到真实信息,一些谣言在群众中肆意传播,在网络中“满天飞舞”,突发事件逐步演变为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造成极其不好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社会财产损失。〔4 〕 有的政府官员把网络新闻媒体视为“洪水猛兽”,一旦出现“负面情况”,怕说错话给自己带来麻烦,于是不敢正面接触记者,回避记者的采访,出现了所谓的“防火防盗防记者”。有的政府官员认为与网络媒体打交道是宣传部门的事,与政府的中心工作关系不大,他们不必也不便参与,只要抓好经济建设工作就可以了。因此,在部署工作时不考虑宣传工作的位置,推动工作时不重视宣传部门的作用,工作动态也不向新闻单位发布。
(二)网络媒介素养和能力欠缺。“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主要包括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 〔5 〕 政府官员只有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懂得媒体运作规律,掌握舆论引导策略,才能有效利用媒体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面对网络媒体这一全新的媒体环境,许多政府官员缺乏应有的网络媒介素养,不能与时俱进地应对网络媒体,表现出本领危机和知识恐慌。被各种网络信息和媒介包围的政府官员,亟须养成对突发事件的新闻敏感和价值判断,学会“新闻执政”。否则,由于介入迟缓或干预不当,就会降低行政能力,损耗政府的“无形资产”。
(三)不懂网络媒体报道规律却反而干涉网络媒体的正常工作。一些政府官员缺乏了解和把握网络媒体报道的规律,主要表现在:一是不了解网络媒体。对网络媒体的职能、运作流程很陌生,对网络媒体监督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缺乏充分认识和估计。二是不掌握网络媒体语言。有的政府官员应对网络媒体技巧欠缺,面对记者采访,不知道如何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回应;面对记者的提问,不会使用准确的语言陈述事件的性质和进展;在回答记者所提问题时表达失当,或者前后不一,自相矛盾。三是没有专门的网络媒体接待预案。记者来到之后,一些政府官员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弄不清记者的来意,或者生硬拒绝避而不答,或者不负责任地敷衍一通,甚至表现出敌对情绪,造成工作被动。
一些不懂网络媒体报道规律的政府官员却反而干涉网络媒体的正常工作,对网络媒体仍存在管制思维和实用态度,认为网络媒体应当服从政府的命令。在具体工作中,有的政府官员不能正确对待网络媒体的批评和监督,不喜欢网络媒体为揭露问题而作的负面报道,对有利于自己形象的报道大加支持,而对于负面报道则严厉制止。为封杀负面消息,有些地方的政府官员千方百计地使用各种手段阻挠记者的采访报道;有的直接找到上级新闻主管部门,要求其制止报道;有的对记者的采访活动严密监控,对于有可能被采访的群众提前打“预防针”;有的甚至作出毁坏摄像器材、殴打记者等恶劣行为。〔6 〕 近几年,频频曝出政府通过公安机关“抓捕记者”、“扣押记者”、“殴打记者”,甚至出现“跨省追捕”、“网上通缉”等“雷人行为”,这些都是一些政府官员不能正确对待网络媒体监督所导致的恶果。要消除诸如此类不正常现象,就必须改变政府官员的观念,使其努力做好网络舆情工作。
参考文献:
〔1〕 黄 豁,季 明,李 舒.基层干部执“网”能力多面观〔J〕.,望,2011,(40).
〔2〕吴洪凯.领导干部如何应对网络舆情〔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7).
〔3〕温淑春.网络舆情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及其应对机制探讨〔J〕.理论与现代化,2009,(5).
〔4〕官盱玲.综述: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N〕.北京日报,2011-02-14.
〔5〕 叶 皓.当代官员必需的媒介素养〔J〕.行政管理改革,2011,(1).
〔6〕陈丽萍.注重提高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2).
责任编辑 周 荣
范文五:网络舆情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
第30卷第11期情报杂志
V01.30
No.1l2011年11月
JOURNALOFINTELIJCENCE
NOV.201l
网络舆情几个基本闻题的探讨串
高承实
陈
越荣
星
邬江兴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郑州450004)
摘要在梳理和分析主要网络舆情定义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网络舆情的主体、客体、本体和栽体,重新界定了舆
情和网络舆情的定义,根据网络舆情事件的特点将其划分为单一事件、一连串事件、一组事件和混合事件四类。指
出网络舆情的边界应起于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止于舆论形成,或现实世界中占主导地位的针对性行动出现,或真情消亡。在此基础上重新界定了网络舆情演化过程,将一般意义上单一的演化过程分解为四类演化过程,并分别探讨了其对应的网络舆情事件及演化特点和规律。关键词舆情网络舆情网络舆情事件演化过程中图分类号G353.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965(2011)ll-0052-05
SomeBasicProblems
on
NetworkOpinionResearch
GAOChengshi
CHENYueRONG
XingⅥ町Jiangxing
(InstituteofElectronicTechnology,thePLAInformationEngineeringUniversity。ZJaengzhou
450004)
AbaraetBasedon
bingandanalyzingthemaindefinitionsofnetworkopinion,thispaperdiscussesthe
sabjeet.theobjeet.the
on-
tologyandthecarrierofnetworkopmionindetailandredefinesopinionandnetworkopinion.Networkopinionevents
ate
classifiedby
a?
lone
event。aseriesof
events.a
set
ofeventsandmixed
events
according
to
thecharactersofnetworkopinionevents.Thispaperalso
points
OUt
thatnetworkopinionresearchshouldbeginfromthe
occunlen∞ofnetworkopinion
events
andendbythree
cases
suchas
ar伽一
singpubficattention.theocclIr诧nOeofmoleimportantactionsinrealworldandnetworkopiniondemise.Evolution
processofnetwork
o-
pmionisdiscussedalsoandthenreclassifiedin£ofourcategoriesfromsinglecategoryaccording
tO
thecharacteristics
andrulesofmatched
networkopinionevent8.
Keywords
opinion
networkopinionnetworkopinionevertts
evolutionprocess
近一两年以来,网络舆情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舆情研究的角度,就网络舆情的定义、网络舆情事件、热点,在百度百科内,仅“网络舆情”栏目下列出的专网络舆情的边界和网络舆情演化过程展开探讨。
门研究机构就包括了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舆情监测l
室、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华中科技网络舆情的定义
大学舆情信息研究中心等十几家机构。网络舆情产业舆情的定义,一般应包含主体、客体、本体、载体和
也成为业界的一个新的利益增长点,《凤凰周刊》曾发引体五个方面的内容。主体是指发起舆情活动的人;表《百亿市场前景催生网络舆情监测业》的专题报客体主要是舆情所针对的具有活动能力的对象;本体告…,《嘹单东方周刊》也刊发了《舆情软件的灰色江是指舆情的荩本内容;载体是指舆情活动的承载平台湖》的深度调查文章怛j。但由于网络舆情本身就是一或审问;引体足指引发舆情活动的事件,我们也称之为个随着互联网,尤其足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而兴舆情事件。网络舆情的定义,是在舆情定义的基础上,起的新兴跨学科研究领域,因此,在学术界,对于网络对舆情的载体进行了进一步的界定。
舆情的一些摹本问题尚未达成共识。本文立足于网络
1.1
舆情及网络舆情定义的回顾和评述曾润喜
收稿只期:2011一05—22
修回H期:201I一06—2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模型和仿真系统研究”(编号:09&ZD014l。
作者简介:高承实(1973一),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网络信任管理、网络行为认知;陈越(1965一),男,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信息安全、网络技本;荣星(1986一),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可信计算机、网络安全;邬江兴(1953一),男,教授。院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宽带信息网络。
万方数据
第11期高承实,等:网络舆情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
?53?
在其《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研究》一文中指出口J,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的王来华是国内最早对舆情进行了系统性定义。王来华认为“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昕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一1。王来华对于舆情的定义首先指明了“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即“舆情”尚不是“舆论”,但其对于舆情的客体界定过于狭窄。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任何事件都可能成为舆情关注的对象,囚此,与事件相关的任何人都可能成为舆情关注的客体。
同在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的刘毅在此基础上认为“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在这个定义中,刘毅将舆情的主体由“民众”扩展到“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客体则去掉r“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这个限定,同时也将舆情的本体由“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扩展到了“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在感情强度上有所减弱,范围上有所拓展。
华中科技大学曾润喜将“舆情”定义为“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某一载体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口o。曾润喜关于“舆情”的定义,在刘毅定义的基础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将主体拓展为不特定的“人们”,在舆情事件方面,刘毅舆情定义中的舆情事件为“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而曾润喜的定义中将其扩展为“各种事件”,即不仪仅是公共事务,个人事务以及其他事务也应该成为舆情关注的焦点,这也是与现实生活相符的。同时将舆情的本体由“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扩展到了“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这也是与实际生活相符合的。
但其“舆情”定义中“通过某一载体传播”则与现实生活不完全符合,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刺激有时是通过“某一载体”进行传播的,有时则足通过多种载体并行进行传播,并且在多种载体并行传播的同时还会产生复杂的载体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
曾润喜将网络舆情定义为: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p1。通过对其语句进行分析,则会发现,在这个定义中,互联网在其所定义
万方数据
的网络舆情中仅仅是一个传播工具,而没有体现出互联网在舆情产生、传播和形成过程中的舆情快速聚集、相互影响以至最终形成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1.2舆情及网络舆情定义在曾润喜“舆情”定义的基础上,我们将“舆情”定义为“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载体传播和形成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在此基础上,我们给出“网络舆情”的两个定义。其一为界定比较严格的定义: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和形成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即舆情传播和形成的途径为单一的互联网,而不包含其他传播载体。其二为界定比较宽泛的定义: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主要通过互联网传播和形成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在这个定义中,舆情传播和形成的载体以互联网为主,但也可以有与其他载体的互动。
出于方便研究的目的,研究者一般会采用第一个,即界定比较严格的网络舆情定义。但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往往不以研究者的个人意愿为归依。大量的网络舆情事例证实,只有极少数情况下,第一个网络舆情的定义才是有效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研究者不得不采用第二个网络舆情的定义。
虽然第二个网络舆情定义,还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包括何为主要何为次要,有无量化指标,指标确定的原则,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的相互影响力有多大,影响方式和途径是什么。所有这些问题都不是单纯靠逻辑推理能够证实的问题,都需要在大量研究的实践基础上才能够搞清楚。
2
网络舆情事件及其分类
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详细探讨了网络舆情的主
体、客体、本体和载体,但是对网络舆情发生和传播的触发点,即网络舆情事件,即引体,还没有做充分的分
析。
王来华将网络舆情事件界定为“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H1,刘毅将网络舆情事件界定为“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1,曾润喜则将网络舆情事件定义为“各种事件”"I。王来华的界定注意到了网络舆情事件的时间性变化,曾润喜的界定则扩展到了一般性事件,即凡是能够引起网络舆情的事件,即“各种事件”,都足网络舆情事件。
经过对现实舆情实践的分析,我们将舆情事件分为以下四类,不同类别的舆情事件对照如图l所示。这里t是舆情事件发生的时间轴,s是舆情事件发生的
?54?
情报杂志第30卷
空间轴,图中的圆圈表示舆情事件,其大小表示相应舆情事件的影响度。
其后续的一连串事件是如何推动该事件的网络舆情发展的。如果后续的一连串事件是推动该事件的网络舆
情向强化方向转化,则应该按照第二类来研究和分析,而如果是向着弱化或至少没有强化网络舆情的方向发展,则一般可以将其归结为第一类。
C.关于某一类别的一组事件,这类舆情事件如图l中(C)所示。根据生活经验和某一种聚类原则,人们很容易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件作为同一个事件共同看待,比如房屋拆迁问题,比如群众上访被“精神病”问题。尽管这些事件中的每一个事件都是一个单独的事件,在发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中也许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由于这类事件在某一方面的高度相关性,往往产生舆情叠加的效应。这时,就不能把单独每个
事件作为一个独立的网络舆情事件进行分析和研究,而必须将这一组事件作为一个事件进行分析和研究。比如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事件,就不能把引发事件的小贩自焚作为事件的单一起点,而必须以更加宽广的视角,关注到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政治权力保障等高度相关联的事件,才可以看清事件的全貌。还比如故宫博物院,从展品被窃事件开始,到锦旗错别字事件,到建福宫事件,尽管孤立地看,每个事件都可以看作是单一事件,但几个事件都发生在故宫博物院这一家单位身上,因此,也成了相关类别的一组事件,具有了舆情叠加的客观效果。
d.由第二类舆情事件和第三类舆情事件互相叠加的舆情混合事件,具体如图1中(d)所示。第二类舆情事件可以看作是随着时间发展而形成的一系列纵向事件,第三类舆情事件原则上可以看作是与时间关联不大的横向的一系列事件。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大部分舆情事件,大多是由这两类事件互相叠加而产生的一系列舆情事件。3网络舆情的边界
网络舆情作为科学研究对象,在概念界定上有其内涵和外延,在研究阶段上也必须要界定其起点和研
究终点。
3.1
图1网络舆情事件分类不惫图
a.单一的具体事件。如图l中(a)所示,这是网络舆情事件呈现的最简单形式,这类事件与其他事件没有更多关联,或关联性较弱。当事件发生以后,会通过各种载体就单纯这样一个事件产生一定的舆情,而不会与其他事件产生的舆情相叠加。尽管现实生活具有广泛的关联性,但无论是从简化分析的角度,还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大部分网络舆情事件可以归入此类。比如2011年5月8日,故宫多件临时展品失窃旧‘。如果没有后续的锦旗错别字事件和建福宫事件,尽管这一事件与之前大家对故宫严密的安防措施的印象相悖,但总体上来说这还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单一具体舆情事件。
b.关于某一议题的一连串事件。芝加哥学派经济学家费雪在其代表作《利息理论》开篇就说,“收入是一连串事件”【7】。这类舆情事件如图1中(b)所示。在舆情事件发生后的舆情发展,也会是一连串事件,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石子产生的涟漪。这一连串事件可能包括网络载体的传播及网络讨论,也可能包括现实生活中相对次要的有针对性的相关行动。再以故宫博物院展品失窃案件来说,各种媒体在失窃案发生后的各种传播和讨论.就构成了该议题的一连串事件,这些事件共同构成和促进了整个网络舆情的演化和发展。
在这种意义上讲,作为第一类单一的具体事件和作为第二类关于某一议题的一连串事件,在某种程度上有着高度相关性。严格来说,第一类单一的具体事件作为网络舆情事件在理论上是不存在的,只是为了研究和分析的方便,作了一定的简化处理。而判断某一个舆情事件是属于第一类,还是属于第二类,则要看
网络舆情的起点始于网络舆情事件发生
舆
情是由舆情事件引发的,事件发生在先,引发舆情在后。因此,网络舆情的起点,就应该是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
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没有严格区分和界定舆情事件和网络舆情事件。尽管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信息
万方数据
第ll期高承实,等:网络舆情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
?55?
化时代,但并不是所有舆情事件都是网络舆情事件。比如在落后的偏远山区,尽管可能已经发生了重大舆情事件,但由于信息化条件落后,这个重大的舆情事件有可能始终不会成为网络舆情事件。因此,作为网络舆情研究的起点,必须严格界定为网络舆情争件的发生,即不但舆情事件发生了,而且已经成为互联网事件。
有学者认为“网络舆情的起点始于网络舆情事件孕育”。我们认为,这一表述有其合理性所在,但从研究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定义增加了网络舆情研究的复杂性,超出了网络舆情研究的范畴,并且从网络舆情事件的实践来看,有些地方也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第一,如果这种孕育是在网下或现实生活中进行,而不是通过网络进行的,这就不应该是单纯网络舆情研究的范畴了,而应该看作是多种媒介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二,如果这种孕育是完全通过网络就某一事件开展的,那么从研究的角度可以将其看成一个单独的网络舆情事件,这个网络舆情事件所孕育的后面的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则是前面这个网络舆情事件的爆发,就比如目前互联网上的一些堆手,在就某一议题进行炒作的前期准备,我们认为这本身就是一个网络舆情事件。第三,目前网络舆情事件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很多网络舆情事件基本上没有孕育期,目前网络舆情研究热点的突发事件,比如强拆自焚事件就没有孕育期。
按照我们上面对网络舆情事件的分类,第一类和第二类网络舆情事件的起点都很好界定。第三类网络舆情事件和第四类网络舆情事件的研究和观测则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在回溯和确定其研究和观测起点存在一定困难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当下作为一个起点,或将当前的一个具体事件作为研究和观测的起点时,但却必须考虑到相关的网络舆情历史积累。3.2网络舆情的终点止于舆论形成。或现实世界中占主导地位的针对性行动出现。或舆情消亡
网络舆
情既要限定在舆情的层面,使之不要拓展到舆论的层面。也要限定在网络的层面,不要外拓到现实世界的层面。至于舆情消亡,则自然是网络舆情的终点。
a.网络舆情止于舆论形成。曾润喜仔细分析了舆情和舆论的区别,认为“舆论是人们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聚表现,是多数人形成的一致的共同意见,是单种意见的集合,即需要持有某种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人数达到一定的量,否则不能认为是一种舆论。而舆情是人们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原初表露,可以是一种零散的,非体系化的东西,也不需要得到多数人认同,是多种不同意见的简单集合,这也是最容易将二者混淆的地方”p。。
因此,当网络舆情一旦转化为舆论,就可以判断其
万方数据
已经超出了网络舆情的内容和范畴了。舆论形成的判断则因人因事而异,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网络舆情事件从网络舆情演化到传统大型媒体的介入,如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南方周末、凤凰卫视以及其他一些大型传统媒体介入,由于其影响力大、覆盖面广、倾向性明显、权威性强等特点,则一般可以看作是舆论形成的标志。
b.网络舆情止于现实世界中占主导地位的针对性行动出现。在我们比较严格的网络舆情定义中,互联网媒介是网络舆情的唯一载体;在我们比较宽泛的网络舆情定义中,互联网媒介是网络舆情起主要作用的载体。因此,网络舆情一旦演化到现实世界中针对网络舆情或网络舆情事件的占主导地位的行动出现,则应该将其作为网络舆情的终点。
这里的重点是现实世界中的针对性行为要占主导作用,否则,这种行为就成为我们定义的网络舆情事件的第二种情况。对于针对性行为出现之后网络舆情出现规模性增加的情况,我们认为,这应该看作是一个新的网络舆情事件,同时也意味着前一个网络舆情演化的结束,而不应该将其看作是同一个网络舆情事件。
在现实世界中占主导地位的针对性行动出现以后,一方面网络则不再起主导作用,则事件的演化已经超出了网络舆情的范围;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舆情已经形成了舆论,有了现实世界占主导性的反应,起到了舆情应有的作用。比如2010年底的浙江乐清钱云会事件,由于多数网民对政府发布的调杳结果不信任,网友自发组成“公民调查团”,亲自赴浙江乐清调查。这时的主要事件就不再是通过网络汇聚形成舆情了,从一方面看,这已经是“多数人形成的一致的共同意见”,并且“人数达到一定的量”,形成了明显的舆论。另一方面,网络舆情事件一旦演化成现实世界中的行动,则起主要作用的就是现实世界中的行动,而不再是网络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是网络舆情的终
点。
一般认为网络舆情有其产生、成长、爆发和消亡的复杂演化过程【s?。但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我们认为,这个过程只是网络舆情诸多演化过程中的一种。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从网络舆情研究的角度,将网络舆情演化过程划分为如下4种情况:
a.网络舆情从产生、成长到形成舆论。这种情况中,即在舆情到达爆发点之前已经形成了舆论,或至少b.网络舆情从产生、成长到现实世界中占主导地
4基于网络舆情研究角度的网络舆情演化过程
一般来说是影响较大的网络舆情事件,在其演化过程其爆发点与形成舆论的时间点重合。
-56?
情报杂志
第30卷
位的针对性行动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来说也是影响较在不断累积。至于其后续的演化情况及结果,必然会大的网络舆情事件,在其舆情演化过程中,在到达舆情达到前面三种状态之中的一种。至于具体向哪种方向爆发点之前就已经引起了包括舆情客体在内的相关人演化,还要看舆情事件的性质以及后续的相关事件,包士的关注,并在现实世界中采取了占主导地位的针对括有没有同类别事件发生,有没有该议题后续的一连性行动。从时间点上来说,其爆发点的时间或者与采串事件来强化或弱化。取占主导地位的针对性行动的时间点重合,或更加滞后。
5结语
尽管在网络舆情演化为舆论或现实世界中出现了我们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对网络舆情的几个基本占主导地位的针对性行为之后,其网络影响必然还会问题展开了探讨,对舆情和网络舆情的定义进行了重存在,甚至可能这种影响更加强烈,但从研究的角度,新界定,划分出四类网络舆情事件,对每类网络舆情事这两种情况已经超出了网络舆情研究的范畴了。
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讨论了网络舆情演化的起点和如果舆论出现之后所采取的对策得当,或现实世终点,在此基础上,重新界定并划分了四类网络舆情演界中占主导地位的针对性行为应对得当,其网络影响化过程模型。本文从便于科学地开展网络舆情研究的自然会有一个消亡的过程,但我们认为已经不能将其角度,得出了一些与已有结论不尽一致的结果,其有效作为舆情消亡的过程来对待了,因为其前提条件已经性还需在丰富的网络舆情现实中进一步验证,结论和不存在了。
论证过程的完备性,也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修正和完如果舆论出现之后所采取的对策失当,或现实世善。同时,本文涉及的一些问题,比如判断网络舆情事界中占主导地位的针对性行动处置失当,其影响可能件归类的标准、网络舆情事件聚类的原则、舆论形成的还会进一步强化。但一方面这已经超出了针对前述网标志、网络舆情事件爆发的定量判断标准等问题,还有络舆情事件开展网络舆情研究的范畴了,另一方面,即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使这时产生了新的网络舆情,这已经不能再作为同一参考文献
个事件看待了,这个时候事件的性质、影响力、因素基本全部发生了变化,现实世界中的新的行动已经占据[1】李光.百亿市场前景催生网络舆情监测业[J].凤凰周刊,
了主导地位。
20JO(19):58一∞
[2]康正.舆情软件的灰色江湖[J].嘹望东方周刊。201i(8):38
c.网络舆情从产生、成长、爆发到消亡。这种情况-40
下的网络舆情事件一般影响较小,即使其网络舆情到[3]曾润喜.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研究[J】.情报杂志.2009(8):
达爆发点,也没有产生重大影响,既没有形成舆论,也187—191
没有引发现实世界中占主导地位的针对性行动(当然[4]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可能会有后续的一连串事件强化舆情或弱化舆情,但2003
没有起到主导作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舆情[5]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会经历一个比较完整的演化过程。
[6】杨雪梅.故宫多件临时展品失窃[N】.人民日报,2011.05.11[7]欧文?费雪.利息理论(中译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d.网络舆情从产生到成长。在这种情况下,网络社.1999舆情从产生开始,就在不停地演化成长过程中,但其影[8]
朱恒民,苏新宁,张相斌.互联网舆情演化的动态网络模型研响力和强度既没有达到舆论的强度,也没有引发现实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10):75-78
世界的针对性行动,网络舆情也没有达到爆发点,而是
(责编:贺晓利l
‘+“。●——■嘲一.’’1—。■。—’叫。+。-+。-’—’‘●’。..。?■’?■’?叫‘—■-?■’—■——..——+——卜_..——■——+-+—+?+-+-●—?—卜-+————■—?..叫—+_+-+—+呻—+—■——+—?+—■——+—+?
(上接第60页)
(9):9一11
.
[8]
白岭.网络水手一别把网络当江湖[J].现代计算机。2010
[1l】正义网舆情工作室.。无盐”的结局——。抢盐风波”舆情观察
(8):55
【J].政法网络舆情,201l(12):2-6
[9】
单学刚.网络舆情发展的五大特点[J】.青年记者,2009,22[12]冀楠.刘晓斌.主流网络媒体要勇于担当“网络谣言扑灭者”
(8):16一17
[J].新闻知识,201l(1):74—75
[10]李静.论政府善治视冈下网络舆情研究[J].理论界.2009
l责编:贺晓利)
万方数据
网络舆情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高承实, 陈越, 荣星, 邬江兴, GAO Chengshi, CHEN Yue, RONG Xing, WU Jiangxing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郑州450004情报杂志
Journal of Intelligence2011,30(11)
1.朱恒民;苏新宁;张相斌 互联网舆情演化的动态网络模型研究[期刊论文]-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0(10)2.欧文?费雪 利息理论(中译本) 19993.杨雪梅 故宫多件临时展品失窃 20114.刘毅 网络舆情研究概论 20075.王来华 舆情研究概论 2003
6.曾润喜 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研究[期刊论文]-情报杂志 2009(08)7.康正 舆情软件的灰色江湖 2011(08)
8.李光 百亿市场前景催生网络舆情监测业 2010(19)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qbzz20111101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