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人生与茶的境界
调换电视频道时,无意中看到林清玄先生和于丹老师对坐北京卫视台的《五星夜话》栏目作客,正以文会友,以字为题,共同拆解百味人生。
林清玄先生的文字我是读过不少的。他的文字轻盈灵动,如心灵的钥匙,轻轻
地开启人生的智慧。
而于丹老师的语言,则如灵动的虹桥,让先哲的光芒在当下熠熠生辉。于是,
我静静地聆听两位国学大师的深入探讨,精彩交流。
林清玄曾写过一本《平常茶非常道》,在拆解“茶”字时,林清玄先生说,“茶”
字的结构,其实就是人生活在草木之间,茶道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
为什么茶道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因为茶其实是象征性的东西,它象征人跟天地,跟这个世界,跟境界的一种关联。人生有很多起落,经过滚烫的开水烫过以后,才知道人生的滋味,知道天人合一的境界,才会发现跟这个世界的草木
没有分别才会进入茶的境界。
而于丹老师对于茶的解读更是让人感触颇深。她说人生若如茶,那么人世就是那滚烫的水。她说人活在这世上,大多就是三种境况,第一种境况,有的人如鸡蛋,原本外壳坚硬,里面却是流动的液体,但经过水煮之后,内心渐渐变得生硬,不再灵动。这类人往往会成为愤世嫉俗的人。第二种境况,有的人如胡萝卜,放在人世这水里慢慢地煮,他逐渐变软化泥,这类人往往世俗圆滑,随波逐流。第三类境况,这种人如茶叶,在开水的煎熬下,茶叶逐渐舒展,散发着清香。经过开水煎熬后的茶叶依然是茶叶,而清淡的水却变成了一杯浓郁香
醇的茶。
所以于丹老师最后总结说,人生如茶,煎熬最后就会变成一种成全——她说,林老师让我懂得了品茶,现在我每天早晨把阳光放在茶叶里,一盏香茶隐隐滑升,一种馥郁缭绕在舌尖,在鼻息里,那种气让我一天身心柔软、宁静、从容。
节目中,两位国学大师对“舍得”的感悟也颇耐人寻味。
林清玄先生说,“舍得”是人生经常面临的一个困惑,在林清玄眼中要舍掉原来装满的东西,才可以加新的东西进来。他觉得一个人人生当中有物质、文明、灵性和境界三个层次,舍得其实并不是舍掉一切,舍得是舍掉那些使人沉重的、堕落的和走不远的状态,放下让人轻快的,或者向前迈进的东西,然后
人才会得到一些东西。
于丹老师说,舍和得是同步的。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舍得,就是舍分量,
得质量。现在的人只会去做加法,却不敢做减法。
其实万物最好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老子说“光而不耀”,是一种亚光的色彩。内心的光明是含蓄的,不要刺伤别人。要有光而不耀的人格。
人生也就是如此,我们在成长的过程,要不断地舍弃一些东西,如青春、如热情、如活力。我们唯有在舍弃这些之后,我们才能收获成熟、从容、沉静。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我们要懂得舍其糟粕,得其精华,用一颗简单的心清淡相对,
才能安然地行走在红尘之中吧。
此时,窗外的阳光正穿透玻璃,斜斜地照进来,满壁生辉。只见桌上的绿茶,嫩蕊舒展,上下浮沉,水色微碧。一阵春风来,茶香氤氲,伸手剪一束阳光,轻轻地放在心上。握一卷诗书,抿一口香茗,读片片闲云。绿水在手,阳
光满心,无酒亦醉。
1. 茶字,サ+人+木,人在天地之间。举杯饮茶,专念沉思去品位那一刻的茶味,一期一会,以与爱人会面之心去品味;放下茶杯,悄声放下,以与爱人
分别之情去感受。茶,是天下最高境界——天真、单纯、没有分别。
茶,与水之不同,在于茶中有情感,有诗意,有境界。今天比昨天更知茶之味,
人生也便是有滋味的,丰富起来……
世界好似滚开的水,蛋,进了水里慢慢变硬了;胡萝卜进去,久之软到无形;茶
进水中,茶展茶舒,水亮味香……愿人生如茶,越煎越得滋味……
2. 愛,中间有个心字。愛,就是发于心,单纯地在意着……爱,是恒久忍耐,
爱是永不止息。
爱是无条件的。爱,不需要交换与回报。所以,不要错误地以爱的名义绑架别
人,也束缚了自己。
3. 人+谷:人往下走,就是俗;
人+山:人往上走,便成仙;
人+弗:弗,不是,人+不是,就是要丢掉那些负面的纠结,变可以达到更高的
境界。
4. 疒+知,知识太多又纠结在一起,就是痴。
古人云,“花未全开月未满”乃为最美之时。
好,大好,人生如茶……
林清玄——他的文字像轻盈的钥匙,30年中不断穿越海峡两岸,为两代人开启智慧人生;于丹——她的语言像灵动的虹桥,让先哲的光芒在当下熠熠生
辉。
学会品茶,学会品味人生!
范文二:找有关酒与茶的文章
酒与茶
有一句话,“茶类隐,酒类侠”,觉得甚是精辟。古时征战,侠士上马前,有盛在夜光杯中的葡萄美酒。葡萄酒虽是水果酒,味又甜,但一盛入夜光杯,便殷殷如血,浑不见女儿之态。酒入腹中,豪气顿生。若此行一去不复返,便马革裹尸还;若凯旋,也当聚会饮酒,千斗不辞,在喜极而泣的英雄泪中,口到杯干。
而茶不是这样喝的,最苦的茶,兴也不烈,只让人感到深沉的余味,在舌尖萦回。所以茶适合幽窗棋罢,月夜焚香,古桐三弄;适合往禅院经对时,僧人奉上,边饮边谈,偷得浮生半日闲;适合午醉醒来无一事,孤榻对雨中之山,独自品茗。
大致上,北方人近酒,而南方人近茶。倚剑独饮,可以吸燕赵秦陇之劲气;雨窗小啜,则如沐江南吴越之清风。
云水里载酒,而竹簧里煎茶。
云水,取其广,取其畅;竹簧,则取其清,取其幽。
茶能消俗,得佛家钟爱;酒能养性,仙家饮之。如此,有茶时学佛听禅,有酒时便乘云学仙了。
喝酒宜于雪天。可惜江南多年未见大雪,不然便可以到孤山踏雪寻梅,赏花酣酒,酒浮园梅片三盏。在断桥,见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舟一芥,舟中二三人而已。乘舟,到亭上,铺毡对坐,一个小小的烧酒炉正沸。与同道中人,拉与同饮。如此雅事,让张岱做尽,后人欲仿而不可得。
雪气袭人,而酒意温肠暖肺更贴心。酒也无需上好的酒,下酒菜那更是多余,难道这万籁俱寂的所在,这纷纷扬扬的雪,这孤光自照的湖,这遗世独立一般的湖心亭,… …还不足以佐酒吗?自斟自饮,肝胆皆冰雪,梅花入夜影,萧疏顿令月瘦。
在这里,喝的微醺即可,因为寒冬不比十里荷花的季节,可以酣醉后悠游湖上,任小舟自己飘着。为避免寒气刺骨,还是趁早回来,围炉夜话罢。松枝在炉中发出毕毕剥剥的声响,沁着这样天然的油脂芳香,小炉上搁一壶,正煮着酒呢!谈话无拘无束,饮酒也无度,在无法推唐犹豫。屋外雪大片大片的落在树上,直到枝丫承受不住了,“豁裂”一声降下来,或细脆的枝丫便断裂开来,竟也清爽好听。自顾投床酣睡。
以上所说的,是较烈的酒,所以不适合于爱人一起喝。太醉了,会欣赏不到她那时候盈盈的醉态,欲言又止,欲语还羞……在眼波中流动的,比酒更醉人。却也可以装醉,惹她心疼,教她怜惜,令她以微凉的手覆住你的额,呵气如兰的唇,轻轻的吐出关怀的语句,纤手为你破新橙,在递过来一杯茶,说是给你解酒。解酒?解什么酒?何物可解?这样醉着一生一世,不好么?… …
喝茶宜于雨天。最怀念小时候住过的老屋,有楼,可以听着雨扑簌扑簌的敲着瓦片,像清凉的落在额头上一般。然后雨水在瓦槽里汇流而下,成为透明的水柱,击在院里的石板上,声声入耳。更好听的是雨打在芭蕉树上的声音。多少人怨着“早也潇潇,晚也潇潇”的琵琶倍添愁绪,其实只是移情而已。以愁眼看世界,则天地万物无一不愁,怨不得芭蕉。若是捧一盅茶,恬淡地听,这雨打芭蕉的声音,胜的丝竹,清入肌骨。但雨天气温低,茶易冷却,而冷茶又伤胃,所以旁边还是要有温茶的小炉才好。这和温酒的却不同。酒越温,醇香便越是四溢;但茶较脆,长久的煮,会变色变味。所以用烛火来温最好,可以放在窗台上,一烛如豆,在雨声中一颤一颤。若无香可焚,雨气便与茶气萦绕在一起,也已经好闻得很了。香是何味?烟是何色?窗外之白是何影?指下之余是何音?恬然乐之,悠然志之者是何趣?不可思量处是何境?… …
独自的作任何事,到得后来只怕还是会淡淡的惆怅,只因“茶类隐”,而我们并非是真正的隐士,真的离得开尘世的繁华,与朋友促膝的快乐?那边约位朋友,一同来品新茶。看她如何用茶水拭着清洁的白瓷杯,微温的杯壁散发出肉眼几不可辨的白雾。看她如何用恬静的笑容放入茶叶,着盖,静静的等待。看她斟茶时低着的眉,像水中绽开的一枚修长的茶叶。真要苛求这样的程序的完整才肯喝茶,才认为不辜负,那就未免失随性之乐了。便静静的喝着茶,在雨声里想心事。茶叶长在天空下时,沐着这样柔和的雨,也会舒展开枝叶而润泽的笑了。若聊天,这话题也必慰贴而亲昵,随着茶中的烟气袅袅升起,又缓缓散去,融入窗外的竹影雨意。于是,燃一炉香,用结着绿色铜锈的香炉,在遥远的时候,曾有过一个侍窗凭栏的女子,用她秋水似的双眸,望断了青春。锦瑟年华,无人与度,而闲情正如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也许唱着古老的相思曲,在玉树下弹着箜篌时,身畔放的,正是这个香炉。而炉边的一盏茶,无由得便染上了这个千年的愁绪。
玩赏着杯中的茶叶,像看到采茶女柔软纤长的手指,在呼吸间,随你来到前世今生。
范文三:(1)茶与酒的文武之道
云水里载酒,松篁里煎茶。
云水,取其广,取其畅:松篁,则取其清,取其幽。
在我们这个有着数千年文明的古国,茶虽没酒的历史悠久,但自汉唐以后,文人们总是喜欢以“茶和酒”来知人论世,并热衷于两者并举。
“绿水棹云月,洞庭归路长。春桥悬酒幔,夜栅集茶樯。”
茶楼与酒肆,似乎总是相依相伴,但茶盅与酒碗里所累积的情趣和风韵,却是迥然不同。
酒是催情剂,可以激化人的情绪。
无论是上战场之前,还是决定做出了某项重大的牺牲之后,喝的都是一大碗的酒,即使是死刑犯,被砍头之前,也会赏给他一碗壮胆的酒。
酒入腹中,豪气顿生。若此行一去不复返,便马革裹尸还;若凯旋,也当聚会饮酒,千斗不辞,在喜极而泣的英雄泪中,口到杯干。
茶呢,与酒恰好相反,它是镇静剂、清凉贴。
当人要做出某项重大决策之时,陪伴他的,定是一杯又一杯的清茶。待茶渐无味,天渐泛白,杂乱的事项便已被分析得清晰透彻,一个近乎完美的计划已然成形。
古人云,诗是酒之华,诗助酒以名。酒喝高了,可以有豪迈的想象,可以有奔放的激情,可以有飘逸的思绪。
据载,王勃写《滕王阁序》时,先磨墨数升,继而酣饮,然后拉起被子蒙头而睡,醒来后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借得灵机,写下了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挥而就,不改一字。
大文豪李白是诗仙更是酒仙,不敢说是不是因为嗜酒如命,才佳作连篇,但其《将进酒》不但人人耳熟能详,他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又是何等的豪迈!
而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千?
善饮茶者,虽不易有瞬间奔腾不羁的四溢才情,但由于长年沉浸在明窗净几、风日晴和、轻阴微雨、茂林修竹、荷亭避暑、清幽寺观的环境中,神清气爽、心平气和地神领茶的滋味,所以,他的心是清净、闲适、平淡的,他的思维如琉璃般绚丽、清澈、透明。
读罢黄庭坚的词作《品令茶词》,想必就会对此有点体会。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
隽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热汤如沸。茶不胜酒。幽韵如云,酒不胜茶。
酒与茶不仅易于激起文人们泉涌般的才恩,还最易引发出人的各种情感。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朋友离别之时,一杯老酒,最适合于离别时的愁绪满怀。而表达友情时,觥筹交错,更能营造热烈欢乐的气氛。
朋友在一起,“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尽情挥洒心中的痛快、得意与忧愁。店不怕乱,人不怕多,酒醉微酣,便忘却一切烦心与辛劳,豪情万丈地煮酒论英雄,感叹“把酒当歌,人生几何”、“儿须成名酒须醉”,兴之所至,再捡几个赔得起的杯子怒摔应一下景儿。
而茶,在表达友情之时,更适合的是无言的期冀。
“茶闲烟尚绿,棋罢指犹凉”,茶只适合散淡不宜群聚,仅靠茶是不能求得欢聚气氛的。
月白风清之夜,春花冬雪之际,三五惺惺相惜的知己,捧茶小坐,话可能不多,声调也不会很高。就如同苏子所拟“从来佳茗似佳人”,欣同知己细谈心,彼此间的一切,似乎就在茶烟中流转。
茶静,酒动;茶淡,酒浓;茶甘,酒香。
酒是满堂欢聚,茶是窗前独坐;酒是春光烂漫,茶是秋水长天;酒是江河奔涌,茶是清泉静流;酒是楚河汉界的厮杀,茶是黑白世界的清谈;酒是浓墨重彩披挂整齐的唱念做打,茶是无丝无竹索面朝天的悠闲小唱。
不过似乎也有例外,比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绿蚁、新酒、红泥、火炉、白雪,有这样多的色彩所构成的温暖画面,怡然自适、情趣盎然,其意境似乎更近于茶。
饮茶与喝酒不同,它要的,在一种轻松优雅的氛围之中与茶的对语。人们常说的“茶须静品,酒须狂放”,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吧。
单一个人孤苦烦闷之时,茶与酒的关系就会更为有趣。豪爽的人会选择借酒浇愁,文雅内向的人会喝茶解闷。
苏东坡在其《水调歌头》中,开篇就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李白《月下独酌》亦是:“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酒似乎可以转化人的一切哀愁与苦闷。
苦闷时喝酒,无论是烈酒还是甜酒,都像感性的手,在不经意间打开人们平日里紧扣的心扉,掀起沉埋的往事,将陈伤旧痛全部涌上心头。这个时候,可以丢掉一切理智与规范,求得一时难得的放纵。但短暂的迷醉后,留在大脑记忆的是虚无缥缈的朦朦胧胧,丢不掉的仍是繁琐嘈杂。所以,人常说,借酒浇愁,酒入愁肠愁更愁。
“萧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
烦闷孤苦之时,一个人饮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个人饮茶,茶深了,可以听萧萧竹雨,可以听飒飒松风,可以让泪在脸上静静地流,可以幽幽地品尝寂寞与孤独。
茶,给人理智,让人生保持清醒;酒,使人迷乱,让人生一半朦胧。
“薄薄酒,胜茶汤;粗粗布,胜无裳;丑妻恶妾胜空房。
五更待漏靴满霜,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
珠襦玉柙万人相送归北邙,不如悬鹑百结独坐负朝阳。
生前富贵,死后文章,百年瞬息万世忙。
夷齐盗跖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都两忘。”
苏东坡爱酒亦爱茶,但在屡遭不如意之事时,还是选择了以酒来激励自己心中的豪情。
善品酒之人,自是喜欢年头长远的酒,仿佛岁月沧桑都被装入了坛中,醇香四溢,厚重悠长。都市忙碌客,偷得浮生半日闲,便去品茶。茶有禅味,将人生一切起伏跌宕悲喜哀愁,泡进杯中,继而漾起的是一份谦和淡定。
茶亦禅亦道,酒亦儒亦侠。
所以,古人说得好,酒类侠,茶类隐,酒固道广,茶亦德素,酒武文侠。倚剑独饮,可以吸燕赵秦陇之劲气;雨窗小啜,则如沐江南吴越之清风。
不过,无论酒与茶风格怎样迥异,也有相同之处,就像有诸多的人文武全才一样。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觥筹之后,人散夜阑灯尽羹残,酒病酒伤可以用杯清茶来治;茶喝多了,君子之间淡如水,可以在酒里体会一下小人之间的温暖以及市井里不精致却扎实亲切的活法。
“酒后高歌,听一曲铁板琵琶,唱大江东去;茶边话旧,看几番星迢露冕,从淮海南来”,茶情酒意,不亦快哉!
范文四:茶与酒的文武之道
云水里载酒,松篁里煎茶。
云水,取其广,取其畅:松篁,则取其清,取其幽。
在我们这个有着数千年文明的古国,茶虽没酒的历史悠久,但自汉唐以后,文人们总是喜欢以“茶和酒”来知人论世,并热衷于两者并举。
“绿水棹云月,洞庭归路长。春桥悬酒幔,夜栅集茶樯。”
茶楼与酒肆,似乎总是相依相伴,但茶盅与酒碗里所累积的情趣和风韵,却是迥然不同。
酒是催情剂,可以激化人的情绪。
无论是上战场之前,还是决定做出了某项重大的牺牲之后,喝的都是一大碗的酒,即使是死刑犯,被砍头之前,也会赏给他一碗壮胆的酒。
酒入腹中,豪气顿生。若此行一去不复返,便马革裹尸还;若凯旋,也当聚会饮酒,千斗不辞,在喜极而泣的英雄泪中,口到杯干。
茶呢,与酒恰好相反,它是镇静剂、清凉贴。
当人要做出某项重大决策之时,陪伴他的,定是一杯又一杯的清茶。待茶渐无味,天渐泛白,杂乱的事项便已被分析得清晰透彻,一个近乎完美的计划已然成形。
古人云,诗是酒之华,诗助酒以名。酒喝高了,可以有豪迈的想象,可以有奔放的激情,可以有飘逸的思绪。
据载,王勃写《滕王阁序》时,先磨墨数升,继而酣饮,然后拉起被子蒙头而睡,醒来后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借得灵机,写下了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挥而就,不改一字。
大文豪李白是诗仙更是酒仙,不敢说是不是因为嗜酒如命,才佳作连篇,但其《将进酒》不但人人耳熟能详,他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又是何等的豪迈!
而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千?
善饮茶者,虽不易有瞬间奔腾不羁的四溢才情,但由于长年沉浸在明窗净几、风日晴和、轻阴微雨、茂林修竹、荷亭避暑、清幽寺观的环境中,神清气爽、心平气和地神领茶的滋味,所以,他的心是清净、闲适、平淡的,他的思维如琉璃般绚丽、清澈、透明。
读罢黄庭坚的词作《品令茶词》,想必就会对此有点体会。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
隽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热汤如沸。茶不胜酒。幽韵如云,酒不胜茶。
酒与茶不仅易于激起文人们泉涌般的才恩,还最易引发出人的各种情感。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朋友离别之时,一杯老酒,最适合于离别时的愁绪满怀。而表达友情时,觥筹交错,更能营造热烈欢乐的气氛。
朋友在一起,“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尽情挥洒心中的痛快、得意与忧愁。店不怕乱,人不怕多,酒醉微酣,便忘却一切烦心与辛劳,豪情万丈地煮酒论英雄,感叹“把酒当歌,人生几何”、“儿须成名酒须醉”,兴之所至,再捡几个赔得起的杯子怒摔应一下景儿。
而茶,在表达友情之时,更适合的是无言的期冀。
“茶闲烟尚绿,棋罢指犹凉”,茶只适合散淡不宜群聚,仅靠茶是不能求得欢聚气氛的。
月白风清之夜,春花冬雪之际,三五惺惺相惜的知己,捧茶小坐,话可能不多,声调也不会很高。就如同苏子所拟“从来佳茗似佳人”,欣同知己细谈心,彼此间的一切,似乎就在茶烟中流转。
茶静,酒动;茶淡,酒浓;茶甘,酒香。
酒是满堂欢聚,茶是窗前独坐;酒是春光烂漫,茶是秋水长天;酒是江河奔涌,茶是清泉静流;酒是楚河汉界的厮杀,茶是黑白世界的清谈;酒是浓墨重彩披挂整齐的唱念做打,茶是无丝无竹索面朝天的悠闲小唱。
不过似乎也有例外,比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绿蚁、新酒、红泥、火炉、白雪,有这样多的色彩所构成的温暖画面,怡然自适、情趣盎然,其意境似乎更近于茶。
饮茶与喝酒不同,它要的,在一种轻松优雅的氛围之中与茶的对语。人们常说的“茶须静品,酒须狂放”,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吧。
单一个人孤苦烦闷之时,茶与酒的关系就会更为有趣。豪爽的人会选择借酒浇愁,文雅内向的人会喝茶解闷。
苏东坡在其《水调歌头》中,开篇就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李白《月下独酌》亦是:“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酒似乎可以转化人的一切哀愁与苦闷。
苦闷时喝酒,无论是烈酒还是甜酒,都像感性的手,在不经意间打开人们平日里紧扣的心扉,掀起沉埋的往事,将陈伤旧痛全部涌上心头。这个时候,可以丢掉一切理智与规范,求得一时难得的放纵。但短暂的迷醉后,留在大脑记忆的是虚无缥缈的朦朦胧胧,丢不掉的仍是繁琐嘈杂。所以,人常说,借酒浇愁,酒入愁肠愁更愁。
“萧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
烦闷孤苦之时,一个人饮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个人饮茶,茶深了,可以听萧萧竹雨,可以听飒飒松风,可以让泪在脸上静静地流,可以幽幽地品尝寂寞与孤独。
茶,给人理智,让人生保持清醒;酒,使人迷乱,让人生一半朦胧。
“薄薄酒,胜茶汤;粗粗布,胜无裳;丑妻恶妾胜空房。
五更待漏靴满霜,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
珠襦玉柙万人相送归北邙,不如悬鹑百结独坐负朝阳。
生前富贵,死后文章,百年瞬息万世忙。
夷齐盗跖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都两忘。”
苏东坡爱酒亦爱茶,但在屡遭不如意之事时,还是选择了以酒来激励自己心中的豪情。
善品酒之人,自是喜欢年头长远的酒,仿佛岁月沧桑都被装入了坛中,醇香四溢,厚重悠长。都市忙碌客,偷得浮生半日闲,便去品茶。茶有禅味,将人生一切起伏跌宕悲喜哀愁,泡进杯中,继而漾起的是一份谦和淡定。
茶亦禅亦道,酒亦儒亦侠。
所以,古人说得好,酒类侠,茶类隐,酒固道广,茶亦德素,酒武文侠。倚剑独饮,可以吸燕赵秦陇之劲气;雨窗小啜,则如沐江南吴越之清风。
不过,无论酒与茶风格怎样迥异,也有相同之处,就像有诸多的人文武全才一样。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觥筹之后,人散夜阑灯尽羹残,酒病酒伤可以用杯清茶来治;茶喝多了,君子之间淡如水,可以在酒里体会一下小人之间的温暖以及市井里不精致却扎实亲切的活法。
“酒后高歌,听一曲铁板琵琶,唱大江东去;茶边话旧,看几番星迢露冕,从淮海南来”,茶情酒意,不亦快哉!
范文五:茶,咖啡与酒
在众多的饮品中,茶,咖啡和酒好似不同风味的人和人生。
茶的味道是绵远悠长、袅袅不绝的。它的芳香和甘冽需要你细心地咀嚼,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滋味。如今在这喧闹的红尘,能安静地坐下来,品一杯香茗,也是不容易的了。茶好似一位飘然出尘的隐士,貌似枯寒,却有着一颗宽厚柔和,且澹如秋水的心。当耐心品尝过茶最初的苦涩之后,通常总有一缕清香与甘甜萦绕在你的舌尖,挥之不去。同样,如果我们经历过纷繁的世事,还能象饮茶一样保持一份超然宁静的心态,那么在回味过往的风雨沧桑时,便也不会感觉到愁苦万状,相反倒别有一番深厚醇美的滋味在心头。这样如茶一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种境界呢?
与茶的萧散冲淡不同,咖啡积极地拥抱这个快速节奏的社会,在灯红酒绿的城市,尤其受宠的是速溶咖啡。只需一杯开水冲下去,浓郁的芳香便马上扑面而来,有什么比这种饮品更令现代淑女和绅士们欢欣的呢?——快而不失方寸与优雅,却更是一种身份和品味的体现。另外,还据说咖啡是世上最奇怪的饮料,因为只有它要经过由白变黑、由苦变甜、由冷变热的过程。这真是一种既矛盾又迷人的一种Drink,恰如这令人痛苦而又充满诱惑的人世间。
茶是隐士,咖啡是绅士,酒呢?它的风貌却有千百种。前两者明显有东西方之分,也明显代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在酒这里,界限则毫不明显。酒可以是雅士,也可以是勇士,可以是名人,也可以是凡夫。品茶与喝咖啡多半要闲情逸致,而酒不拒绝任何一种心情,喜怒哀乐皆可。更主要的是,茶和咖啡俱是令人清醒,只有酒让人熏然欲醉、睡意昏沉。人们在逸兴横飞时饮酒,在壮怀激烈时饮酒,而更多的是在愁肠百结的时候饮酒。“举杯销愁愁更愁”、“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等便是明证。
品茶,是在红尘中着一冷眼;喝咖啡,是在享受这美好的生活;而饮酒呢,纵然洒下再多的热血与热泪,也终究逃不开这五味俱杂的人生。
今天的你,是喝茶,还是咖啡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