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知沟理论
知识沟理论(Knowledge Gap Theory)
?
? ? ? ?
?
? ? 1 什么是知识沟理论 2 “知识沟”理论的主要内容 4 “知识沟”理论产生的背景 5 对“知识沟”理论的评价 7 “知识沟”理论的否定 8 相关条目
什么是知识沟理论
“知识沟”理论是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P.J.Tichenor )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理论假说。这一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经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识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知识沟”理论的主要内容
蒂奇纳(P.J.Tichenor )的“知识沟”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二者这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外,蒂奇纳认为,还有五个因素是造成“知识沟”扩大的原因: 第一,传播技能上的差异。
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较大的阅读量,这有助于他们对公共事务或科学知识的获取。 第二,知识信息储备上的差异。
从先前的大众传媒和正规教育渠道得来的知识越多,这些见多识广的人,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就越快。
第三,社会交往方面的差异。
“教育通常意味着日常行动圈子较大,参与更多的社会团体,人际交往更多,由此扩大了与他人讨论公共事务话题的机会。”社交活动越活跃,交往的范围越广,获得知识信息就越快、越多。
第四,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接受、理解和记忆方面的差异。
对信息的选择性接受和记忆,可能是态度与受教育程度综合作用的结果。大众媒介的研究始终发现,人们往往以符号(既有信仰又有价值观)的方式解释记忆信息。也就是说,个人生活的水准、层次与大众传媒的内容越接近,对媒介的接触和利用程度就越高。
第五,发布信息的大众媒介系统性质上的差异。
迄今为止,传播有一定深度的关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的媒介主要是印刷媒介,其受众主要集中于高学历阶层。这与当今的广告不同,科学知识、公共事务和新闻一般重复较少,而重复有利于社会地位低的人群对话题的学习与熟悉。
“知识沟”理论是关于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理论
“知识沟理论”认为,在操作上,“知识沟”假设至少可以用以下两种方式表达:
第一,经过一段时间,文化程度高的人,对媒介大量报道的话题知识的获取速度,比文化程度低的人快。
第二,在特定的时间里,经媒介大量报道的话题知识获取与教育程度的相关性,比未经大量报道的话题高。
“知识沟理论”认为,当上述五大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起作用时,社会经济地位高的阶层都处在有利的地位,这是造成“知识沟”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知沟”也就尤为明显。因此,当大众媒介2媒
介流量继续增加时,传播技能、知识储备、社会交往、态度性选择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知沟”也随之加深。
“知识沟”理论的出现
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为回应社会上要求教育机会平等的呼声,拍摄了一部电视教育节目《芝麻街》,该节目作为政府学前启蒙项目的一个尝试于 1969年播出,目的是为那些家庭贫困儿童提供学前启蒙教育的机会,缩小贫富儿童学前教育的差距,以缓解儿童由家庭经济状况而造成的受教育机会不平等。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芝麻街》播出后,对贫富儿童所产生的教育效果都非常良好,但是经过调查后却发现,富裕儿童对节目的收视率要远高于贫困儿童,而其教育效果也要好于贫困儿童。
1970年,蒂奇诺等人在大量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沟”理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知识沟”理论产生的背景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的学校中,贫富儿童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的明显差距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就是说,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儿童常常是在进入小学之前就接受了良好的学前教育,而那些家庭贫困的儿童在学前没有钱请家庭教师,没有钱购买启蒙读物,进入小学后,二者在学习能力和成绩上自然会产生明显的差距。有关研究证明,这种差距随着年级的上升而不断扩大,从而导致升学率、学历甚至将来的职业和社会地位上的两极分化。
面对上述情况,一股要求实现教育机会平等的社会呼声不断高涨。在当时这种强大的社会压力下,美国政府出台了一项“补充教育计划”,试图通过大众传播和其他手段来改善贫困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条件。通过制作儿童启蒙教育的电视系列片,利用电视媒介来缓解贫富儿童接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就成为“补充教育计划”的一个重要项目。于是,针对这一目的制作的《塞萨米大街》(又名《芝麻街》)电视系列片应运而生。
然而,在对该系列片播放后的实际效果的研究中发现,在贯彻这个意图方面的目的并没有达到,这一举措失败了。《塞萨米大街》播出后虽然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总的实际效果却是扩大了贫富儿童之间在学习能力和成绩方面的差距。因为对节目接触和利用最多的还是那些富裕儿童。 这部以缓解受教育条件不平等为目的的电视系列片,播出后的实际效果表明,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将同样的知识或信息传送到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角落,人们在接触和利用传媒的机会上并不存在平等与否的问题,然而它所带来的社会结果并不是如此简单。对此,美国传播学者蒂奇纳为主的“明尼苏达小组”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于1970年在《舆论季刊》上提出了“知沟理论”。
对“知识沟”理论的评价
蒂奇纳提出的“知识沟”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揭示出造成“知识沟”的根源在于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高低不同。
日本学者儿岛和人认为,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知识沟”的存在是一个事实,它不仅表现在贫富阶层之间,而且会广泛地表现在性别、年龄、职业、行业、群体、地区、民族、国家以及文化之间。这些或许是蒂奇纳和卡茨曼在分析“知识沟”的原因时所忽略的一个方面。
关于艾蒂玛等人所提出的“上限效果”理论,一些学者认为,个人在一段时间内追求某种特定的知识的过程中,这个“上限”可能是存在的。但在一个人一生追求知识的整个过程中,这个“上限”是否存在还是一个问题。如果“认为通过大众传播的‘知识平均化’效果可以消除社会‘知识沟’,实现普遍社会平等的观点是很幼稚的”话,那么,“上限效果”理论正从反面说明了“知识沟”理论的正确性。 缩小“知识沟”的对策
为了缩小“知识沟”,有许多学者提了两个方面的对策。
第一,从硬件方面,必须对不发达地区或低收入者阶层制定特殊的扶持政策,例如对一定收入以下的家庭或地区实行价格优惠,以推进硬件在全社会的普及程度。
第二,在“软件”方面,必须提高社会成员的“媒介使用的能力”。此外,还有学者提出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激发他们强烈的欲望,培养他们的勤奋、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如果他们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没有勤奋、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仅仅把电脑、电视等传媒当成娱乐消遣的工具,缩小“知识沟”的目的是难以实现的。
“知识沟”理论的否定
与“知识沟”理论持相反意见的是J.S. 艾蒂玛等人提出的“上限效果”理论。
该理论的中心内容是: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的需求并不是无止境的,都存在着一定的上限。虽然由于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达到某一上限的速度也有快有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位高者与地位低者都会先后获得饱和,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识沟”不断变窄、变小。
范文二:知沟理论
知沟理论
知沟理论又称知识格差,是关于大众传播活动带来的社会分化后果的一种理论假说,其代表学者是美国的传播学家蒂奇诺等.
该假说的基本观点是:在现代信息社会里,"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低者更快更有效地获得和利用信息,因而,大众传播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信息格差和知识格差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也就是说,现存的贫富分化的经济结构决定了信息社会中必然存在两种人,一种是信息富有阶层,一种是信息贫困阶层.由于经济贫困者在已有知识的存储量上,在获得最新传播技术等方面处于明显劣势,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与富有者之间的信息格差必然越来越大,而信息格差必然会变成知识格差.知识格差最初表现为学龄前教育程度的差异,进而表现在校学习成绩的差异和高等教育升学率上的差异,最终会表现为职业,收入和社会地位上的差异.信息格差和经济格差理论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更有利于经济富有阶层,而不利于贫困阶层.因而大众传播越普及,传达的信息越多,两者之间的信息,知识和社会地位上的差距也就越大,而不是缩小这些差距。
现代信息社会是否存在“知沟”问题?解决得方法: 随着大众媒介向社会传播的信息越多,社会经济状况好得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差得人更快速度获取信息,因此这两者之间得知识鸿沟是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尽管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得增加,但在现存的资本经济制度下,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得速度大大快于后者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导致了现代信息社会中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它揭示了信息社会的基本矛盾: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的两极分化,这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缩小社会的“信息沟”采取具体的对策:
1. 增加媒介得接触机会
2. 支持贫困地区的硬件建设
3. 选择适合贫困者的传播方式
4. 采取教育的倾斜政策
5. 激发成就动机,坚定成才意志
关于“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上限”假说
“知沟”理论中心内容为: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距离不断扩大。
”上限”假说的观点则相反: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饱和点) 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来得也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这个假说意味着,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它的缩小。
背景:
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力图通过《塞萨米大街》(又名《芝麻街》) 电视片来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状况,结果却证明失败了。
1970年,美国传播学者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
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传媒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知沟假说内容:
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是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的结果是两者之间的鸿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3.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
①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
②传播技能上的差异;
③已有知识储存量上的差异;
④社交范围的差异;
⑤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 ⑥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
4.上限效果假说:
艾蒂玛和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主要观点是: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饱和点)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得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能
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即大众传播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缩小。
三条论据:
①信息源的性质决定的“上限”:大众传播的是某一范围、某种程度的一般知识,无论是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不可能从大众传播中得到超出这个程度或范围的知识。 ②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受众中的“先驱部分”(即社会经济地位高者) 在感觉到自己的某种知识已经充足的时候,就会自动减慢或停止对这种知识的追求; ③现有知识已经达到“上限”:如果受众的个人知识程度已经高于大众传播的内容,他们便不会再通过大众传播去寻求知识。
信息沟理论:
卡茨曼1974年提出,主要观点是:
①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这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都是如此。 ②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均等的,换句话说,现有的信息水准较高或信息能力较强的人,能够比较弱的人获得更多的信息;
③与人的能力相比,电脑等机器的信息处理和积蓄能力要强大得多,既有的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熟练使用这些先进机器,能够比其他人更拥有信息优势。
④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更换周期越来越短,其趋势更可能是“老沟”未平,而“新沟”不断出现。
知沟理论以及它的反命题“上限效果”假说,反映了人们对信息社会中阶层分化问题的重视。
信息沟、知沟的应用研究领域:
(1)新媒介的普及研究:
(2)地区开发与社会发展的研究重点:
7.缩小“信息沟”乃至“知沟”的具体对策:
①在硬件方面,必须对不发达地区或低收入者制定特殊的扶持政策,推进硬件在全社会的普及程度;
②在“软件”方面,必须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媒介使用能力”。
信息格差与知识格差假说的反命题,美国学者艾蒂玛和克莱因认为,个人对特定知识的最求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饱和点"(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慢乃至停止下来.经济富有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也会早。经济贫困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经济富有者。他们认为,大众媒介传播的多是普及性知识,无论富有者还是贫困者从大众媒介那里得到的都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因此大众传播带来的结果不是社会知识格差的扩大而是它的缩小。
应该承认,艾蒂玛等人指出的"上限"在个人追求特定知识的过程中是存在的,但在人的一生追求知识的总过程中是否存在则是个疑问.因为,尽管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在一定阶段上会出现"饱和"现象或知识量增加的停顿, 但在此同时他们也就会开始另一种新知识的追求过程.此外,考虑到知识的老化和更新等因素,社会经济地位低者即使后来在某
个"上限"上赶上了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那么此时这种知识的价值也早已大大打了折扣。因此,“上限效果”假说认为通过大众传播的“知识平均化”效果可以消除社会各阶级,阶层间的“知识格差”的观点是很幼稚的。
上限效果-起源
艾蒂玛和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上限效果”。观点是:人上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慢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的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
1977年,J ?S ?艾蒂玛和F ?G ?克莱因提出了与“知沟理论”假设相反的观点,即“上限效果”假设。其基本观点
上限效果
是:
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在达到某一“上限”(饱和点)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增速乃至停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得就早;而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也能在“上限”上赶上前者。
通俗地说,艾蒂玛的观点表明,由于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活动的作用,社会的“知沟”一开始呈现出扩大的趋势,但最终还是会缩小,其理由是由于三个“上限”的制约:
第一,信息源的性质所决定的“上限”。大众传媒传播的知识只是某一范围、领域,某种程度上的“一般”知识,并非是“高、精、尖”的知识。无论处于什么经济地位的受众,都不可能从大众传媒中获得超过这个范围、领域、程度的知识。
第二,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在大众传媒的受众中,那些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在感觉到自己的某种知识已经充足的时候,就会自动减慢或停止对这方面知识的追求。
第三,现有的知识已经达到“上限”。如果受众个人的知识程度已经高于大众传媒所传播的内容,他们便不会再通过大众传播去寻求知识。
“上限效果”假说提出后,学界对此也提出了不同意见。学界认为,“上限效果”假说所说的“上限效果”,虽
上限效果
然在大众传媒受众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获取过程中是存在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个假设也还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从大众传媒受众个人在整个一生追求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这个“上限”是否一定存在,还需要进一步考察。这是因为,受众个人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领域追求获取某一特定知识会出现“饱和”,这些知识的增加会出现停顿。这时,他们就会开始对下一个新领域的知识的追求与获取,这就必然会增加他们的知识总量。
第二,知识是会不断更新,逐渐老化的,那些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在追求获取知识方面即使在后来某个时候到达了社会经济基础位高的人的“上限”,而这时因为时境的变化,他们获取的知识的实际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因此,那种认为通过大众传播的“知识平均化”效果可以消除社会“知沟”,实现普遍社会平等的观点是不成熟的。
N ·卡茨曼的“信息沟”理论
1974年,N ·卡茨曼从新传播技术发展的角度着眼,提出了" 信息沟" 理论,其主要观点包括:
(1)新传播技术的应用必然会使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量和信息接触量都有所增大,但并不是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均等地获得新技术应用所带来的利益。
(2)现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及早采用和熟练使用这些先进的信息处理机器,能够拥有相对于其他人的信息优势。
(3)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新的媒介技术会不断出现并以逐步加快的速度更新,因而“信息沟”的发展趋势可能会是“老沟”未平、“新沟”又起
上限效果-参考资料
[1]《大众传播学》
[2]《传播学教程》
[3]《传播理论》
[4]《世界传播事业史》
范文三:知沟理论
蒂奇纳提出的“知沟”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揭示出造成“知沟”的根源在于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高低不同。卡茨曼提出的“信息沟”理论,实际上可以把它理解为是“知沟”的一个扩展。如果说“知沟”、“信息沟”理论的重点在于揭示“知沟”、“信息沟”问题的存在及其原因的分析,那么后来这两个理论在应用领域的两个研究方向(即新媒介的普及过程,地区开发和社会发展研究),其侧重点在于问题的解决的对策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都是值得肯定的。 日本学者儿岛和人认为,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知沟、信息沟的存在是一个事实,它不仅表现在贫富阶层之间,而且会广泛地表现在性别、年龄、职业、行业、群体、地区、民族、国家以及文化之间。这些或许是蒂奇纳和卡茨曼在分析“知沟”、“信息沟”的原因时所忽略的一个方面。
关于艾蒂玛等人所提出的“上限效果”理论,一些学者认为,个人在一段时间内追求某种特定的知识的过程中,这个“上限”可能是存在的。但在一个人一生追求知识的整个过程中,这个“上限”是否存在还是一个问题。如果“认为通过大众传播的‘知识平均化’效果可以消除社会‘知沟’,实现普遍社会平等的观点是很幼稚的”话,那么,“上限效果”理论正从反面说明了“知沟”、“信息沟”理论的正确性。 知沟理论又称知识格差是关于大众传播活动带来的社会分化后果的一种理论假说,其代表学者是美国的传播学家蒂奇诺等.该假说的基本观点是:在现代信息社会里,”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低者更快更有效地获得和利用信息,因而,大众传播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信息格差和知识格差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也就是说,现存的贫富分化的经济结构决定了信息社会中必然存在两种人,一种是信息富有阶层,一种是信息贫困阶层.由于经济贫困者在已有知识的存储量上,在获得最新传播技术等方面处于明显劣势,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与富有者之间的信息格差必然越来越大,而信息格差必然会变成知识格差.知识格差最初表现为学龄前教育程度的差异,进而表现在校学习成绩的差异和高等教育升学率上的差异,最终会表现为职业,收入和社会地位上的差异.信息格差和经济格差理论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更有利于经济富有阶层,而不利于贫困阶层.因而大众传播越普及,传达的信息越多,两者之间的信息,知识和社会地位上的差距也就越大,而不是缩小这些差距。
现代信息社会是否存在“知沟”问题?解决得方法:
随着大众媒介向社会传播的信息越多,社会经济状况好得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差得人更快速度获取信息,因此这两者之间得知识鸿沟是扩大而非缩小之势。尽管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得增加,但在现存的资本经济制度下,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得速度大大快于后者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导致了现代信息社会中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它揭示了信息社会的基本矛盾: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的两极分化,这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缩小社会的“信息沟”采取具体的对策:1. 增加媒介得接触机会2. 支持贫困地区的硬件建设
3.选择适合贫困者的传播方式4. 采取教育的倾斜政策5. 激发成就动机,坚定成才意志
什么是“知沟”?你认为现代信息社会是否存在“知沟”问题:“知沟”即知识鸿沟,P.J. 蒂奇诺提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滴着更快获得信息,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二者间的知识鸿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A.M. 松伯格绘制的“知沟”模式图说明了这一问题,这个模式图现实,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地位高者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二者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原因: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传播技能差异;已有知识存储量差异;社交范围差异;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因素;大众传媒的性质。 根本原因:社会经济地位高者处于有利状况。
范文四:知沟理论 刘江涛 唐超
“”
——“知沟”理论研究实例 一、“知沟”理论简介
“知沟”研究是美国70年代以来研究传播效果的经典方法之一。1970年,帝奇诺提出“知沟”这一理论假说。这一假设向研究者提出的问题是现代大众传
媒在信息社会化大众化均衡化的流通过程中给人以信息平均分配的假象,社会结
构和社会分层的原因会影响受众对信息的吸收。换句话说,在存在不同阶级的社
会里,社会的强势群体会得到多得多的媒介知识,这是不公平的。 二、“知沟”研究实例
这一“知沟”研究实例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国良教授、丁未博士的研究成
果。这一成果具有开创性意义。
这一实例的研究目的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在当前中国社会结构下,大众
媒介效果中是否存在着“知沟”现象;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对“知沟”形
态是否产生影响。第二,从信息渠道的接触和使用、个体层面的动机、态度等因
素分析“知沟”。第三,对当前中国社会的“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穷者”进
行总体描述,分析低SES(社会经济地位)群体在媒介信息利用上存在的问题,
从多种变量看缩小“知沟”的可能性。
该研究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两种方法进行研究,纵向研究即选择一个社
区,对该社区不同社会地位群体的知识获取情况加以调查分析,以检验“知沟”
假设是否成立;横向研究即选择两个以上的社区,对不同社会环境下的“知沟”
形态进行跨地区比较。其优势在于:在检验“知沟”假设之普遍适应性的同时,
观察不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对“知沟”可能具有的作用力。
他们所做的研究完全基于中国的实际国情,中国是世界上自然地理、人口资
源、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地区条件差异显著、发展极不平
衡是中国国情的一个基本特征。资料表明,2001年上海人均GDP已超过4500美元,北京也已达到3000美元,而此时一些西部城市还停留在很低的水平。例
如贵州与上海的人均GDP就相差13倍之巨。同样在教育发展水平上也存在着较
大差距。据2001年统计资料表明,北京、上海两地15岁以上文盲与半文盲的人口比例反别占6.45%和8.62%,而甘肃、青海却占25%以上。同时该研究对中国具有现实意义。而在以美国为主的“知沟”假设研究中,几乎极少从地域角度涉
及地区及国际间经济、文化、政治差异对知识鸿沟产生的影响。此项研究希望通
过地区间横向比较研究,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对“知沟”理论有所补充与拓展。
研究设计包括以下几方面:调研方法为调查于2001年2月9日到12月20日在北京、上海、兰州三大城市进行。调查采用统一问卷、入户面访的方式,对
三个城市市区18岁以上人口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即受访者人口统计
资料,媒介接触和使用,知识测量,个体动机与态度。抽样方法采用分层抽样。 数据处理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
知识测量包括:一、基础知识测量,对受访者拥有的新闻常识进行测量,所
有知识题均是媒介出现频率极高的国内外政治要人或基本政治知识。二、议题知
识测量,本调查选择了四个议题:“911”事件及美国反恐战争、中国加入WTO、艾滋病及新《婚姻法》。
下面对新闻议题设置进行简单的说明:1.“知沟”假设认为,大众媒介信息
流量的增加,会导致不同社会地位群体间的知识差异现象,因此选择不同报道量
的新闻议题,观察媒体信息量相对丰富的议题是否更容易产生“知沟”。2.选择不同性质的新闻议题,包括国际新闻、国内新闻,且议题具有不同的冲突性与显
著性,以观察议题的性质对“知沟”的影响力。3.选择当年或调查进行时媒体的
热点新闻,或与受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新闻议题,来考察不同社会地位群体对议题
的关注程度,及其对“知沟”的影响力。4.为便于对三个城市“知沟”现象的分
析比较,本调查采用同一份问卷,因此所选择的议题必须在三个城市都得到一定
的报道程度。
研究主要发现了,第一,媒介设施和媒介接触状况;第二、受众接受信息的
姿态和特征;第三、两地间的“知沟”现象;第四、两地内的“知沟”现象。
而从上海、兰州两地的媒介设施(以及随之而来的媒介接触行为)看,确如预料的那样,皆十分普及。但超出我们想象的是,两地的差距竟已缩小到近乎于无的程
度。尤其令人意外的是,就连最新潮的互联网,两地的接触率)也相差不多。(图一)
受众接受信息的姿态和特征上比较,上述两地(上海、兰州)的趋同走势,并不限于媒介的普及过程,而同时见之于受众对信息的接受姿态,包括动机、取向、需求、趣味等。若以报纸、电视为例———无论“国际新闻”、“国内新闻”的接
触率,兰州都只略低于上海;与此不无关联,双方消费“电视剧”、“电影”的比率,也大同小异。换言之,上海和兰州虽远隔千里,但两地受众对于各种信息的偏好特
征,却相当一致(即趋于均衡)。(图二)
在上述条件下,一个合乎逻辑的推理是,上海和兰州市民之间的“知沟”——
—即在信息(特别是有关科学技术公共事务内容)的知晓、知识方面的差异,并不明显。对两地受众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事实正是如此。这里需要说明,知识水平的测定,可细分为“简单知识”与“深度知识”两种。前者指关于一个事件或人物
的浅层认知,后者涉及事件或人物的关系、原因及更为广泛的背景。表3所举,只是“简单知识”的例证。事实上,我们为上述每一条重大、重要信息,都设计了一组由浅入深的问题(如“9?11事件”相关问题包括:世贸大厦、本?拉登、炭
疽病、塔利班总部、阿富汗临时政府等方面的知识),最后综合计分。据此,就可以测量出每一位受访者对上述4条重大、重要信息的知晓度的总得分。为便于分析、
比较,如表4所示,还可以把每一个受访者的得分都换算成0-1分形式(即以1分为满分)。
然而,毫无疑问,“知沟”现象确实存在,并且相当严峻,不容忽视!——它普遍存在于各区域内部。表4和图1其实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一事实。无论上海、兰州、
北京在教育程度不同的人群之间,“知沟”都相当明显。再举两个例子:上海市民中,对于“龙永图”(中国加入WTO谈判首席代表)、“安南”(联合国秘书长)这两个人物,不同学历(高、中、低)人群的知晓率分别为:54%、28%、4%和83%、52%、10%,差距悬殊。
综上所述,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至少就大城市而言,中国东、西部在传播媒介设施方面的差距明显缩小。但不可忽视的是,“知沟”仍广泛存在于各区
域的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究其缘由,首要因素是教育程度,其次是收入再次是媒介接触。根据这一初步结论,可得出以下启示(1)务必持续地大力发展经
济;(2)务必持续地重视教育和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3)急需大力发展网络——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它很可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助推器;(4)急需加强重大、重要
信息(例如中国加入WTO)对国计民生之意义的(面向中、低阶层的)大众化、通俗化解释。
图表:
刘江涛05523121
唐 超05523119
2007-11-21
范文五:知沟假设理论研究综述
综述
“知沟”假设理论研究综述
徐雪高李
靖
摘要:本文对“知沟”假设理论从提出前的发现、假设正式提出,最后到理论的完善进行系统回顾。在此基础上,对“知沟”假设理论的实证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别从宏观角度的社会结构、微观角度的个人层面、外部环境三角度对“知沟”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最后,本文总结了目前“知沟”研究中的不足,对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知识差距;媒介;信息流量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0)05-141-04
Tichenoretal根据前期的研究发现,提出了著名的“知沟”假设②。该假设认为:“当流入社会系统中的大众传播信息流量增加时,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群体汲取信息的速度要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群体快,因此这两类人的知识差距会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他们从受众层面和媒介性质方面归纳了五大原因来解释为什么当媒体流量水平增加时,社会经济地位不同的两类群体之间的“知沟”呈现扩大趋势。在受众层面上主要有四大因素:传播技能上的差异、知识储量上的差异、相关社会交往上的差异以及信息的选择性接触、接受和记忆。大众传媒系统性质层面上,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科技和公共事务的信息是通过印刷体媒体传播的,而印刷体媒体通常是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人使用的,而且科技和公共事务的信息与广告不同,它们一般很少重复,不利于促进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人更好地学习和熟悉。
通过上述分析,Tichenoretal将“知沟”假设分解为两个可操作性的假设:Ⅰ.经过一段时间,对大量报道的话题的知识获取,文化程度高的人要比文化程度低的人快。Ⅱ.在特定的时间里,以媒介大量报道的知识获取与教育程度的相关性,比未经大量报道的话题要高。在实证研究中,他们选择“相信人类能登上月球”议题,并按教育程度将调查者分为小学文化、中学文化和大学文化三类,采用纵贯测量(分1949、1954、1959和)验证了假设Ⅰ。他们还从反面来论证1965年四个时点
“知沟”假设,即当对于某一话题大众媒介的报道量减少时,在不同文化程度之间的“知沟”会不会缩小。他们采用了1959年萨缪尔森对某一报纸罢工的社区与邻近一个报纸正常发行的社区关于报道目前正在发生的公共事件作了对比分析。他们发现,在报纸罢工区,低教育程度与高教育程度之间的知识差距要小于另一个社区。另
一、“知沟”假设理论的发展
1.“知沟”假设正式提出前的研究发现
在“知沟”假设提出之前,许多关于知识差距与社会结构相关性的实证研究已开展,其中最重要的报告之一是1966年科尔曼向国会递交的教育机会均等研究)或称“科尔曼报告”。他通过对美国3000多所(EEOS
学校、约65万学生和7万教师的相关数据分析,发现黑人学校和白人学校在校舍设施和教师工资等物质条件上的差距并不像以前想象的那么大。同时“科尔曼报告”指出:“84%的黑人学生成绩低于白人学生的中等水平,而且在各种学校里,学习成绩主要不是与学校的特点有关,而是与学生本身的家庭和社会阶级背景有关的”。这与原本认为黑人和白人儿童学习能力上的差距主要是学校的物质水平和条件而造成的假设截然相反。另外,在“知沟”研究中,被作为经典案例的是60年代美国旨在通过大众传播手段来缓解贫富儿童教育机会不平等而制作的儿童节目《塞萨米大街》(又名《芝麻街》)。然而,后来的传播效果调查表明,尽管该节目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富裕儿童对节目的接触和学到的知识更多。因此,贫富儿童之间的知识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
在创新的扩散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不同人对同一样创新采纳的速度是不一样的。Rogers()选择哥伦1966比亚五个农村社区进行研究,发现一些前提条件(如读写能力、教育、社会地位、年龄、见识)将会影响大众如农传媒的接触,而传媒的接触导致了一系列的结果(
①
业和家庭的创新、政治知识、成功的刺激、职业期望、教育的渴望)。
2.“知沟”假设的正式提出
外,他们还于1968年在明尼波利斯-圣保罗进行实验调查来直接验证假设Ⅱ。他们从1967年的夏天和1967-1968年冬天的报纸中选出22篇医药和生物的研究文章和21篇社会科学的文章来让600名受访者阅读,并要求其回忆文章内容。结果表明,第一次阅读,其教育程度与对文章的理解程度的相关性不显著;但是第二次阅读,对大量报道的话题相关系数明显大于零,而对报道量小的话题的相关系数不明显,实验结果验证了假设Ⅱ。
3.“知沟”假设理论的发展
“知沟”假设提出后,不断受到实证的挑战,发现了一些与假设不相符的现象(如“知沟”缩小,“反沟”现象)。Donohueetal经过重新思考,提出了影响“知沟”存在及变化的四种社会系统变量,即议题性质、冲突程度、社区结构(社区的多元或同质化程度)和媒介信息报道频率和重复度)。他们对原先的假报道模式③(
设作了如下的补充:()凡是能引起整个社区普遍关注1的议题,该议题的知识就更可能得到均衡分配。()当2议题产生于社会冲突条件下时,这种均衡的可能性更大。()这种知识的均衡,在一个小型、单一的社区内比在3
一个大型、多元的社区内更可能出现。()当公众的关4注开始减退时,某一议题曾出现的“知沟”可能趋于缩小。他们最大的特点是从宏观的社会结构角度来研究“知沟”理论,但是他们缺乏对个人微观层面的考虑,如个人的态度和动机。
Ettema&Kline从个人微观层面对“知沟”假设进行研究,认为个体获得信息的动机以及个体的差异是造成“知沟”的又一重要原因④。他们对“知沟”假设进行了修正,即“当社会系统中资讯增加时,有动机获取信息的群体要比没动机获取信息的群体,将以更快的速度吸取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差距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他们对“知沟”假设的修正,为以后的学者—从个在研究“知沟”问题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人层面考察。另外,他们对“知沟”缩小的现象提出了“上限效果”假说: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饱和点)后,知识量的增加就的,达到某一“上限”(
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得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应该承认,Ettema&Kline()所指1977出的“上限”在个人对特定的知识的追求过程中是存在的,但是在人的一生追求知识的总过程中,这个“上限”是否存在则是个疑问。如果考虑知识的老化和更新因素,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即使后来在某个“上限”赶上了社会经济地位低者,这种知识的实际价值也已早大大打了折扣⑤。
的变量、研究设计有差异,而且即使选择同一变量,衡量指标和划分方法上还有差异,导致有关“知沟”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在一次性测量中,有80%以上发现了“知沟”现象,约13%没有发现“知沟”,另有5%发现了“反沟”;在跨时间测量中,绝大部分调查发现存在着“知沟”现象,但“知沟”变化的情况却很混乱。
1.经典“知沟”假设中四大变量的选择
在“知沟”的研究中,Evelansdetal()认为2000“知沟”应被作为多元现象来验证,即不是简单考虑变量如受教育程度)和Y(如知识)之间的相关性,而是X(
通过变量Z(如时间,新闻媒体报道量或媒体的使用)的水平,来观察两者的相关性⑦。根据经典的“知沟”假设理论,其主要测量的有四个变量:媒介的报道量,受众的社会经济地位,知识和知识差距。()大众媒介报1道量。“知沟”假说的一个最基本前提是“随着大众媒介信息流量的增加”,所以当媒介对议题的报道量发生变化时,是测量“知沟”的最佳时机。但符合这一条件的研究项目仅占少数,据Gaziano统计,在24项静态一次性测量中,只有3项符合条件,在最近的15项动态的一段时间测量中,只有7项研究符合条件⑧。不过,她认为大部分研究将“媒介接触和使用的变化”这一变量替代“媒介报道量的变化”,前一变量可认为是个人水平上的,后一变量可认为是集体层面上的,如果将两变量结合将使研究结果更有说服力,影响受众知识变化的途径将更)社会经济地位。社会经济地位的划分通容易观察。(2常选用教育、收入或职业这三个指标中的一个或多个指标综合来划分,但收入指标很难获得真实信息,职业这一指标也很难确定。Gaziano指出,教育与其他指标相比,能提供尽量少的错误信息,是使用得最频繁的划分指标。()知识。目前对知识的测量有许多不同的定义3方法:一是对某一话题的知晓与深度了解。Heron&Sligo在研究大学生对简单与复杂知识的获取和保留记忆时,他们将知识划分为非常简单知识,简单知识,复杂知识和非常复杂知识四类⑨。二是开放式提问与封闭式提问。开放式提问让被调查自由的发表意见或看法,以获取信或出示印有选项息,避免被动。封闭式提问中的选项(
的卡片)也许提醒了被调查者的记忆,从而提供一个更实际的答案。三是限制性内容与非限制性内容。限制性内容只是对简单知识的测量,Gaziano()认为这给1997低社会经济地位群体赶上高社会经济地位群体提供可能,因此“上限效果”更容易发生在限制性内容测量中⑩。四是创新的采纳行为。研究创新扩散的学者采用受众对创新的采纳行为来衡量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Rogers将采纳者分为创新、早期采纳者、早期大多数、后期大多数
訛輯
和落后者輥。()知识差距。在知识差距的衡量上,一4
二、“知沟”假设理论的实证研究
“知沟”假设提出以来,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兴趣。据丁未推断,关于“知沟”现象的实证研究成果已超过百余项⑥。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由于各研究所选择
些学者发现了与“知沟”假设相反的现象。如Ettema&Kline举了一个例子:一名利比亚农民和一位耶鲁的大学生,如按文化程度来看,后者显然要高,但让两者拿碗估计一堆稻谷的体积,耶鲁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远逊于利比亚农民。对这一反常的现象,许多学者开始对知
.
訛輰
识差距测量方法进行反思輥。Gaziano总结出四种可操作訛輱
:一是高社会经济地位群体与低社会经济性的测量方法輥
家的研究已经表明在收入与大众传媒接触之间是正的显
輰訛
。对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市居民大众传媒著的影响关系輦
地位群体知识得分的简单相减,T检验,或分析不同群体得分知识的变化。二是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群体知识得分百分比之差或对百分比进行卡方检验。三是对知识和社会经济地位的相关系数的比较。四是根据社会经济地位对知识的得分进行回归。
2.其它相关变量的选择
随着“知沟”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相关因素如环境因素、个人特性等相继考虑进来。
一是环境因素。社区结构分为同质性和异质性。Donohueetal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同质性的社区知识比较
訛輲
均衡輥,罗杰斯也认为信息交换更频繁地发生在同质的发
与政治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家里拥有媒体与知识高度相关,自己拥有媒体比与别人共享媒体获得知识的相
訛輱
关系数要高輦()。在发展中国家大众传媒的受众r=0.58
要比发达国家少,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大众传媒的可得性
訛輲和高成本再加上高文盲率限制了传媒的接触輦。()动3
机的差异。丁未将对动机的研究成果总结为三大模式,
輳訛即因果联系模式、对立解释模式和动机制约模式輦。因果
联系模式即在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如受教育程度)和知识的获取之间加入了动机这一中介因素,因此获取知识的差异仍是由社会经济地位决定的。对立解释模式即社会经济地位和动机是影响知识获取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来源。动机制约模式即个体层次的动机变量对由社会经济地位引起的知识差距具有制约和调节作用。
四是其它相关因素。其它相关因素主要是指个人社会参与程度、先前知识的储备及对媒体的信任度。社会参与程度主要是考察个人是否参与一些社会组织,如专业协会等。Rogers认为大众传媒只有与人际传播渠道相
訛輴结合时,传播才最有效率輦。媒体讨论会在创造知识,形
布者和接收者之间,如果两个个体具有共同的信仰,共
輳訛
。同的人生观,能够相互理解时,这种沟通才是最有效的輥
不过他同时也认为同质性也是扩散的障碍,因为同质扩散模式只是导致新观念在系统内水平扩散,而不是垂直扩散,而异质扩散连接了两个社会性质很不相同的派系,从而可实现系统内的沟通的跨度。丁未认为不仅社区结构对“知沟”有影响,受众的家庭结构,工作环境也对受众知识的获取产生了影响,而且家庭的传播环境、传播习惯和传播观念上的差异,对他们下一代之间的“知沟”形成可能具有不可避免的作用力,因此,“知沟”可能是一种代际积累沟。
訛輴輥
成和改变态度,催化行为的改变方面非常有效率,那些参加该组织的个人能学到更多。先前知识的储备影响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和选择性记忆。Price&Zaller根据1989年国家选举研究的电话调查发现,受访者对政治知识背景的了解水平是其记忆时事新闻报道的最强有力、最可靠的预测因素,因此,对先前知识的测量,而不是过去
訛輵
。常用的对新闻媒介使用的测量可能是最有效的指标輦
二是政策因素。政治体制与国家的发展政策对“知沟”的产生起重大的影响。Djankovetal考察了全世界97个国家的媒体所有权的模式,发现媒体国有化都与较低的新闻自由程度、较少的政治经济权利,尤其是与教育和卫生领域较低劣的社会效应联系在一起。知识和有
訛輵輥
3.实证调查测量方法
对“知沟”假设的实证研究,国内外学术界普遍采用两种调查方法,分别是横截面调查(或称静态的一次性测量)和纵贯调查(或动态的一段时间的测量)。横截面调查即除报道量大的议题具有相对较高的相关性以外,通过比较受教育程度和受众对媒体报道集中度不同的议题知识的相关性,从横截面来验证假说。通俗讲即对某一特定时间受众对某项议题知识差距的调查。纵贯调查指当媒体信息大量注入社会系统时,知识和受教育程度的相关性将会增加,因此就特定议题对受众知识差距两次以上的调查来验证假设。横截面调查和纵贯调查的数
訛輶
据都适合来验证“知沟”假说輦。
关信息的匮乏者———大多数普通公众参与决策的过程则变得难以实行。独立的传媒体系可以有效地打破信息封闭,使信息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共享,从而在整个社会中形成广泛而大量的信息流,为广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机会,促进公众对政府的监督。关静霞认为国家发展的相对政策差异是导致“知沟”产生的另一大因素。国家为了加快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给予种种优惠政策,但同时也造成了东、中、西部地区政策上的差异,造成中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落后,人才资源的缺乏,导致
訛輶
信息可得性的差异輥。
三是个人特性。Ettema&Kline系统地将个人层面因
訛輷
。在他们引入的众多因素中,传播素引入“知沟”研究輥
三、文献评述
国外对于“知沟”假设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已取得巨大成果。虽然有些研究结果(如“知沟”缩小,“反沟”)与“知沟”假设不符,但大部分研究结果都证明了“知沟”的存在。目前对于“知沟”假设的研究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改进:
首先,在媒介选择上,多数研究选取报纸和电视,很少涉及广播和互联网,对报纸等印刷体媒介扩大了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群体之间的知识差距基本形成一致的看法,对电视在平衡知识分配方面起什么样的影响,电视
技能、信息渠道可得性和动机的差异是三个主要考虑变量。()传播技能差异。传播技能上的差异的根源是1
訛輮輦
受教育程度。受过更多正规教育的群体拥有汲取公共事务和科技知识所必需的更高阅读和理解能力。Rogers在研究哥伦比亚农民大众媒接触与现代化的关系中,农民的读写能力与印刷体媒体的接触的相关性要高于非印刷体媒体,而且读写能力高的人更多地使用大众传媒。
訛輯輦
()渠道可得性的差异。从个人层次上考虑影响信息渠2
道可得性的差异主要因素是经济收入。先前在发展中国
是否也可能加剧知识差异(尤其电视作为娱乐性工具),尚待进一步研究。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可能对传统媒介时代已形成的“知沟”现象造成进一步的影响,但目前有关网络与“知沟”的研究还非常匮乏。
其次,议题选择上,公共事务和科技新闻是“知沟”假设最初设定的知识测量范畴。Gaziano根据受众的信息需求,认为“知沟”研究的选题范围还包括健康、家庭、儿童养育、消费、购房、就业、福利、法律、政治进程、
訛輷交通、教育和娱乐輦。从已有的研究结果来看,对“知
municationResearch,Vol.2,No.1.Janauary,SagePublications,Inc.
④輰訛輥輷訛輥Ettema,J.S.,F.G.Kline(1997):Deficits,Differ-ences,andCeilings:ContingentConditionsforUnderstandingtheKnowledgeGaps,CommunicationResearch.
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⑤郭庆光:《版,第232页。
社会结构与媒介效果———“知沟”现象⑥輥訛輴訛輳輧輦訛丁未:《輮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2、68、75、72页。
⑦輦訛輶Eveland,W.P.,J.R.Dietram,A.Scheufele(2000):"ConnectingNewsMediaUsewithGapsinKnowledgeandPar-ticipation",PoliticalCommunication.
⑧⑩輱訛輥輦訛Gaziano,C.(1997):"Forecast2000:Widening輷KnowledgeGaps",JournalismandMassCommunicationQuarter-ly,Summer:pp.237-264.
⑨Heronm,Le.J.,&Sligo,F.(2005):"Acquisitionofsim-pleandcomplexknowledge,aknowledgegapperspective",Edu-cationalTechnology&Society.
··罗杰斯著《创新的扩散》,中央编译出版訛輳輥埃弗雷特M社2002年版,第293页。
訛輵輥Djankov,S.,C.McLiesh,T.Nenovam,andA.Shleifer(2002):"MediaasIndustry:EconomicfoundationofMassCommunica-tion",TheRighttoTell:TheRoleofMassMediainEconomicGrowth,theWorldBank,WashingtonD.C.
中国数字鸿沟问题的政策研究》,《情报学訛輶輥关静霞:《刊》2004年第10期。
訛McWen,WJ.(1978):"BringtheInformationgap",The輮輦
JournalofConsumerResearch.
訛Whiting,G.C.,J.D.Stanfield(1972):"MassMediaUse輰輦
andOpportunityStructureinRuralBrazil",PublicOpinionQuar-terly.
訛Mcleod,J.M.,RamonaR.Rush,andKarlH.Friederich輱輦
(1968):"TheMassMediaandPoliticalInformationinQuito,E-cuador",ThePublicOpinionQuarterly.
訛輲訛輦輴Rogers,E.M.(1974):"CommunicationinDevelop-輦ment",AnnalsoftheAmericanAcademyofPoliticalandSocialScience.
訛輵Price,V.,andJ.Zaller(1993):"WhogettheNews?輦
AlternativeMeasuresofNewsReceptionandTheirImplicationsforResearch",ThePublicOpinionQuarterly.
信息的富有与贫乏———当代中国信息分化问訛谢俊贵:《輯輧
题研究》,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农村各阶层“知沟”的影响因素分析———基訛徐雪高:《輰輧
于福建永安市的农户调查数据》,《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2期。
中国如何应对日益扩大的数字鸿訛胡鞍纲、周绍杰:《輱輧
沟》,《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3期。
沟”假设的研究选择的话题主要是一些公共事务知识(如政治选举、国内外大事等)和健康问题(HIV、癌症等),其它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第三,在“知沟”影响因素上,除了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外,还受许多个人因素的影响,如原先拥有的知识、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家庭传播环境、工作环境等。从现有的研究看,许多学者注意到了这些因素,但是,这些研究缺少对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的考虑。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是受众获取信息的三种重要的途径,三者之间存在替代与互补的关系,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必须重点考虑。
最后,目前对我国“知沟”现象的实证研究成果非常少。在传统“知沟”假设研究方面,只有少数学者做过研究。丁未对上海、北京、兰州三地进行调查,选择了国际、国内、地方性新闻议题进行“知沟”假设的验证,得出各地存在“知沟”现象。谢俊贵对湖南群体层
訛輮輧
面的信息分化和我国区域层面的信息分化进行研究,也
輯訛得出了我国群体层面的区域层面都存在信息分化现象輧。
徐雪高以福建永安市175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农村各阶层之间是否存在“知沟”进行了实证分析,发,而政现在农村各阶层中,健康卫生议题不存在“知沟”
訛輰治性议题存在“知沟”輧。对于网络传播中的“知沟”现
—数字鸿沟的研究方面,胡鞍纲和周绍杰()象——2002从中国与世界、中国各地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三个角度
訛輱来研究信息时代中国所面临的”数字鸿沟”輧。他们以因
特网发展水平为指标,发现中国与世界相比较,中国已经成为“数字贫困”国家;国内各地区相比较,东部地区有一定的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基本上成为了“数字赤贫”地区;城乡相比较,农村地区完全成为了“数字边缘化”地区。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关于“知沟”的研究无论在媒介选择、议题选择、影响因素、调查方法等方面还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注释:
①輥輯訛輦訛Rogers,E.M.(1966):"MassMediaExposureand輯ModernizationamongColombianPeasants",ThePublicOpinionQuarterly.
②Tichenor,P.J.,G.A.Donohue,C.N.Olien(1970):"MassMediaFlowandDifferentialGrowthinKnowledge",ThePublicOpinionQuarterly.
③訛輲輥Donohue,G.A.,P.J.Tichenor,C.N.Olien.(1975):MassMediaandKnowledgeGap:AHypothesisReconsidered,Com-
作者简介:徐雪高,男,1981年生,江苏宜兴人,管理学博士,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北京,100810;李靖,男,1981年生,安徽芜湖人,管理学博士,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北京,100125。
(责任编辑
陈孝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