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总结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总结
篇一:对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
中国古代哲学------群英荟萃
史学家赵翼诗云:“国家不幸词人幸,赋到沧桑句便工。”钱穆先生曾改引此句,作“国家不幸哲人幸”,认为此句用来形容中国古代哲人的处境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观中国学术发展史,汉唐盛世,人文学术的主要成就都在文学方面,而衰乱之世,哲学的成就会更加突出。无论是“古史剧变之会”的先秦,还是“适逢二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近世,都大抵如此。
在“古史剧变之会”的先秦,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纷纷出现,以群英荟萃之势莅临世间。为处于乱世之中的人们带来了希望,也为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增添了一抹亮色。
道,自我追求的至高境界。老子提出了“无为”。但是庄子将老子的“无”发展到极至,也将老子的“无为”发展到极至。这个极至就是“至人”与“逍遥”。庄子著《逍遥游》。所谓“逍遥”,指一种个人精神绝对自由的境界。他认为,真正的逍遥是无待,是任其自然。所谓无待,就是无条件限制,无条件约束。他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应帝王》至人无我、
无为、无名,与天道一体,达到了超越生死、物我两忘、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认为,只有到达这一境界,才是绝对的无待、无累,才是绝对的自由。至人是庄子的理想人格,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二者都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极端发展。
儒,积极入世的治世之学。从其思想来看,儒家哲学一直是主动、积极地为统治者指出为国之道。首先是劝诫君王自己要“仁”,要“德”,进而在国家事务管理上劝导君主实行仁政、德政。“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倡导修己安人。这些主张在《论语》中是以孔子的口直接讲出来的,即使在统治者面前也不拐弯抹角。他恨不得自己就位于高位,快速直接地付诸行动,而不用再“累累如丧家之犬”地游走于各国之间,担忧着遭受迫害的同时又放不下理想,在君王面前费尽口舌。此外,孟子主张“仁政”,注重民本与教化的思想,荀子“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的礼乐思想,也无一不体现了治国安邦的政治目的。所以说,儒家的思想主要表达了一种协调社会关系以使之和谐的政治主张,其目的乃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统治,维护社会秩序的安稳,是积极的、入世的。
墨,中国古文完整版的辨证唯物主义及辨证唯物论。中华文化的特质是一种人伦文化,热爱自然科学、关心物质运动的人被划入“劳力者”阶层,这种近乎本能地看轻自然科学的意识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弊端。所以,中国历史上,自然科学家很少有崇高的
地位。墨子懂得太多的自然的道理,有那么多发明创造,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奇迹。无论是循规蹈矩的儒生,还是浪漫超然的道者,都不过是求得一己的安宁和自我形象的完善,惟墨子能够真正摆脱各种社会势力的纠缠和引诱,从力学、光学、几何学、逻辑学等广泛的知识领域去把握生命本来的含义,认知世界的真相,从而形成寻求真知、注重实践、自励自强的可贵的品格。
法,依法治国的开创者。 法家的法治一个最重要的实践就是秦朝的商鞅变法。众所周知,秦原本是一个“僻在雍州”的经济政治文化相对落后的小国,无权参与中原各国的事务,常受中原诸侯的鄙视,直至秦孝公重用商鞅开始“弃礼任法”,实行“法治”而使秦一跃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并最终实现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可见其“法治”是具有其积极意义的。但是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这就决定了法本身的局限性,它不可能是万能的,有其滞后性,不可能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法家的法治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法治是不同的,法家的法治是建立在君主专制与个人独裁的基础上的,而我们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是以民主为基础的。法家代表的是地主阶级,法家的法治维护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贯彻的是地主阶级的意志。而社会主义法治维护的是无产阶级的利益。无产阶级中也包括被地主所压迫的农民。此二者在根本上是相对立的,因此我们在借鉴法家的法治思想时万不
可忽视这一点。
中医,一种从观察世界中所感知而得的哲学与一种自然医药经验的结合,如中国的医学,印度的吠咜医学,一种从观察世界中所感知而得的哲学与一种对自身的认识和感知的认识的结合,如中国的经络学,印度的喻咖等,是一种以系统科学的观点看待所观注的对象的方法,中医和吠咜都是以系统的,相关联的,互相平衡的观点来理解一个系统,或具体的说是我们的身体,并且与经验的生存知识进行结合,例如:对草药的认知,对经络的认知,对平衡的认知,对生命的认知,对解剖学的认知。
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国古代先人智慧的总结与升华,他们不仅关系社会民生的各个方面,而且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如: 医者,手工业者,统治者??????这些亘古卓今的智慧被时代汇聚到一起,他们能推动的不仅仅有过去,还有未来??????
篇二: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
刘晓青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讲师
课程前言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耕地、牧场、森林、海洋、生物等都遭到的过度的开发和利用,资源面临着日益枯竭,空气和水质在不断地恶化。对此,党和政府在不断地创新执政理念和管理能力。继
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之后,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五位一体”的高度。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将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建设的相关内容予以阐述,明确了今后生态工作的一个重心和重点。
让我们举一个小例子,现在困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是空气问题,这一问题在北京是尤为突出的,我这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图片,是一个人在连续225天监测北京天气的一个图片,这个图片是一个拼图式的,他把每一天的北京同一个地方的基本的天气状况进行一个拍照,结果拼成一个225个小图组成了一个大图,这个大图的颜色基本上以灰色状为主,这灰色状基本上就说明了北京天气的一个糟糕的情况。那其中点缀着部分蓝色的点状,这些蓝色的点状就说明空气质量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期。这个蓝色只是整幅图当中的一个点缀,从这个图片当中我们可以很好地进行一个说明。
网上还有一个段子,是在描述北京的天气的。我们伟大的革命者以及我们的主席**同志写过《沁园春?雪》这样一首词,现在有的人在网上出来一首叫《沁园春?霾》的,它把北京的天气状况形象地进行了一个改写。它说,帝都风光,千里朦胧,万里缭绕;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市民戴口罩,惜雾都伦敦,稍逊风骚。一代天骄,央视裤衩,只识基座不见腰。说明空气的情况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恶劣的状态。**同志的《沁园春?雪》是要描写一个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风光,展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一
个壮丽山河,现在网友根据我们的天气状况进行了一个形象的改写。
在面对这样恶劣的天气情况下,那么,人们开始挖空心思寻找对策,不断地回溯历史,反省现实,从中寻找新的解决路径。回溯历史的过程当中,中国古代哲学当中就蕴含了丰富的具有启发性的生态智慧或它蕴含了解决这些矛盾和解决这些问题一个基本思想原则。在最
早的时候,春秋战国时候,秦国就已经开始注重空气质量的保护情况,秦国当时是通过禁烧这样的一个指令来保护空气,同时它明白林木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所以,在护林和禁止野焚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工作。追求人与自然的这样一个状态使我们中国古代哲学始终的一个话题,近年以来,国际上不止中国,国际上也在从我们古代哲学当中寻找一些新的动向,为力图挖掘中国古代哲学当中的生态智慧,中外学者作出了很多努力。他们都在极为推崇中国古代文化当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状态。
那么,我们今天应该如何来看待中国古代哲学当中的生态思想,我们今天可以从《周易》、道家、儒家、佛家这四大块来整体地分析一下中国古代哲学蕴含的一些生态智慧。《周易》当中蕴含着人与自然的这样一种和谐的情况。老子的道,以及庄子的《逍遥游》,还有儒家的仁民爱物,以及佛教的生态伦理思想,它们究竟展示了一个怎样的丰富多彩的生态哲学世界,那么,这是我们今天需要一一挖掘的东西,也是我们今天要呈现给大家的一个主
要内容。
我们首先来看“生态”这个词,展开讨论必须首先要从概念入手,生态这个词到底有什么样的渊源,这一个词最早起源于古希腊文,它叫“ Eco + logs”,分为两个部分,前一个部分主要指家或环境(Eco),后边的logs表示的是一个学科及论述的意义,最早提出生态学这个概念的专家是德国的生态学家海克尔,他在1866年的时候在他的《生物体普通形态学》当中最早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用这个概念来研究动植物及其环境间、动物与植物之间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这样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我国采用的基本是《现代汉语词典》当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编撰的这样一个词典当中的一个词条的概念。生态指为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一个相互的概念。
在进行基本的讲述之前,我们先进行一个warm up的活动,我们先来热热身,来看一下中国古代哲学当中的一些关于生态的普遍论述,这也是我们经常耳熟能详的一些基本观念。比如第一个,“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林之长。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之长”,这是最早的一些关于生态的论述,它基本的核心思想是说我们阳春三月的时候,正是草木生长的时候,所以我们不能着斧头进山林去砍伐,也不能拿着这些网具去江河、湖泊捕捞,这样的话会影响鱼类的生长。还有“敬山泽林薮积草,夫财之所出,以时禁发焉”,这是管子的一个思想,东周的管仲不仅保护生态环境,这样在行为方面作出一些努力,同时他还激励政府对山泽林
木进行国家垄断式的这样一种管理。还有“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都是强调一种可持续性的,我们抽干湖水来捕鱼,怎能捕鱼,怎能捕不到呢,这是一种短视的行为,明年可能会面临无鱼的情况,同时我们焚
烧树林来打猎,这样的命中率是特别高的,但我们明年还能有这样的打猎的机会吗,还有《淮南子》当中论述的,“孕育不得杀,壳卵不得采,鱼不长尺不得取,彘不其年不得食”,强调了一种我们要有可持续的生态消费观念,“彘不其年不得食”,这个“彘”是指我们现在的猪这个动物。
一、《周易》中的生态哲学思想
现在我们进入正题来看一下《周易》当中的生态哲学思想。《周易》向来被看作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源头,它包罗万象,其中蕴含着生态哲学思想更是熠熠发辉。《周易》当中的生态思想现在是很多人所推崇的一个生态资源,我现在给出的这样一个图片是《易经》12卷,即2010年出版的。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易经》的基本概况,《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所以经常我们提到《周易》一定要想到它是两个部分《易经》和《易传》,其中《易经》被称为是一本神学书,《易传》被称为是一本哲学书。《周易》当中的《易经》所承载的是一种天命信仰,它成书于3100年前,大概有5000字左右。《易传》表达的是人文精神,这更接近我们现在的这样一种生活状态。什么是人文精神,即是人类与他所信仰的对象是并肩而立的,他们之间
是面对面的状态。《易传》基本成书于2100年前,它大概有15000字,这是《周易》的一个基本状况。
《周易》当中的生态思想完全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它的天人合一的这样一种关系架构。它作为群经之首,它在古代主要指人与天的关系,反照我们现在,它基本可以呈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其中蕴含的生态哲学思想是极为丰富的,我们就从人与自然的这样一种关系来说起。
其中,它一个核心的观点是天即自然,在它那里,天—神—自然是可以统一在一体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古代哲学当中,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唯物与唯心的这样一个争论,关于我们上天的争论。天到底是自然还是神,我们《易经》当中把这个天基本上首先看作的是神,而且是一种自然神,这个神的职责是要解读这个自然之谜,这个自然之谜的揭示是人类最早在保护生态方面的一个基本思想。我们把天看作是自然界,这样的一种观点我们认为是唯物的,如荀子的天道自然,那在孔子的《论语》,它更多的是知天知命的观点,更多呈现的是一种伦理道德,更多的人可能认为是一种唯心的看法。但《周易》当中的天既指自然,又指神,它是三者合为一体的,但它最终的指向还是在指向自然,比如它有一个论述是,“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这个乾、坤是指我们的天地,它是人类万物的一
个父母之源,它是我们的一种祖先的说法,这是《周易》里边说卦传的一个看法。那么,为了辅证这一点,《周易?彖传》和《周
易?象传》进一步说明,它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所以它说万物的生命之源来源于天,那它最终生成于地,进一步地论证了说卦传当中把乾坤二卦称为父母卦的一个道理。
这里呈现的是一个乾卦和坤卦,乾卦是由六条阳爻构成的,坤卦是由六条因为阴爻构成的,阴爻和阳爻是整个构成卦的一个基本的组成单位,就像我们细胞对于人体的这样一个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的这样一个地位。所以,乾和坤基本上是按父、母这样来看的,但有时候也结合它的阴阳的特点把它看作是男女的这样一种解释。
在《周易》当中天单独作为一个世界的创始神灵是被单列出来,而且天和自然界是统一在一起的,比如,“云行雨施,品物流行”,这是《周易?乾?彖传》里边的,“云行雨施”,雨水要滋润万物,“品物流行”万物在雨水的滋润下会慢慢地不断生长,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就是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在《周易》里边天更多的是指一种神秘力量的秩序化,这种秩序化主要呈现为一种秩序化的表达,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宇宙是有秩序的,它主要是由天地和和谐的中央和四方这样构成的,中央主要位于核心地位,它的位置是比较高的,四方围绕在中央周围,四方各有天象,这个四方有四季相连,四季各有物候,所以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这样一个意义,这也是《周易》当中蕴藏的一种秩序化的思想。那殷周时期人们在理解天象的时候,主要还是将天象与物
宜的这样一种观察秩序化为一种理性认识的结构。这种秩序化的表达其实是古代生态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正是这种秩序化思想的一个引导,那么我们中国古代的哲学才没有划向神秘主义的深渊,因此走向了一条与宗教不同的道路,这主要是对生态哲学思想的一种新的阐发。
在这里,我们还要谈一下自然作为人类产生的根源所在,它不可能脱离人类的存在,同时,没有万物的自然,它也不具有任何意义的。所以,谈自然,它必须要和人打交道,它在和人打交道的过程当中,应该怎么样去做,《周易》当中给出我们一个答案是“和谐一致”,那也就是我们现在对人类的这种行为所作的一个基本要求。因为只有做到了这一步,我们的生态才可能有进一步扭转的机会,我们的人类生存环境才可能有改善的转机,所以称为是一种基本的。在《周易?文言》里边有这样的论述,它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这基本上呈现的是人与自然的高度的和谐的一个状态。这句话怎么理解,大人在古代往往解释为“圣贤之人”,这种圣贤的人一定要合乎天地的意志,同时要有日月的光彩,同时还要符合四季的秩序,但最后还要与鬼神合其凶,如何理解,他能顺应鬼神的吉凶,所以,达到了这样一个状况,这样的人我们可以称为圣贤
之人,这种思想内涵表面是在谈你如何成为一个圣贤之人,这是一个中心,但它实质背后的内容呈现的是一种天、地、人同源、
同构、同律的这样一种复合型的生态系统,正是我们今天所要追求的一种状态。这种复合型的生态系统我们一会儿进行一个具体的阐发。
天地和人类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它是一种唇亡齿寒的关系,古代都有论述说,“天地存则人存,天地灭则人灭”,所以我们要把整个宇宙万物和自己的生存状态联系在一起,但我们说,为什么现代社会又面临这么多的生态问题,因为我们现在基本还处于一个工业化的时期,工业化甚至有的时候可以称为部分地区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当中所连带的这样的一种生态环境的效应是不可避免的,除了《周易》当中,中国古代思想,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当中也有论述,他明确地告诉我们,他说:“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这样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一个报复。”这是在全集的第20卷里阐述的。所以,关于这个生态问题,其实从古至今,古今中外都是一个持续讨论,永远在不断升温的问题。
我们现在就重点来看一下天、地、人的三极之道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周易》里边把人类社会看作是由三种本原性力量支配的,这三种本原性力量主要是天、地、人。这个人,我们往往狭义定义为君子,它们三者统一,这个世界结构才是和谐的,这个生态才可能是处于一种可持续性的状态。在《易传?系辞》里,它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我们经常得到的这样一种古代的名言,清华大学从中也提炼出了自
己的一个校风校貌的象征性的描述,文言传当中对乾卦概括为元亨利贞,作为天地的之为天之四德,对应的人,我们后来说仁义礼智,这也是四德,这四德是从天到人的这样一种四德,其实天地中间暗含了很多人的这样一种思想品行的道理,按照《文言传》的解释,人先天的,并且完全的禀受了上天的这四德,由此在天地万物当中获得了这样一个特殊的地位。所以,它们三者必须统一在一起。所以我们为人,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要做一个可与天地相交映的这样一个君子。这是它的天、地、人的三极之道。
我们进一步进行一下论述,比如我们说一个事件最终要发生,最终发生以后还要产生一定的结果和一定的影响,这个结果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它作用于这个世界的因素有哪些,我们根据天、地、人三者我们概括出来它有偶然因素、必然因素和应然因素,这个偶然因素,这里主要是指天命神意,这个必然因素是指地的客观规律,还有我们说的应然因素,应然是怎么样的因素,它主要是指人的一种自由意志。所以,三者综合起来作用于某一个事件,这个事件产生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如果前面是良性的、和谐的、统一的,那后面肯定发挥着积极的效应,反之是一种消极的效应。现在这种三极之道后来被很多人发挥为天时地利
篇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第二讲 中国 古代先哲的智慧
一、概述
春秋战国时代,是新旧更替的时代,一方面新的萌芽已经产生,另一方面旧的东西依然存在,这就形成了在思想上既有的新的因素,也保留着旧的痕迹。
1、、轻天重民思想的形成与朴素唯物主义的发展
1、天道与人事
因为周天子虽然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名号,但实际上已失去了本来的权威。天上的上帝,是人间帝王的反映,地上周天子的衰微,也就造成了人们对天的怀疑,人间一切休咎祸福均自天降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挑战。周内史叔兴和郑国申繻说:“吉凶由人”、“妖由人兴”。郑子产讲:“天道远,人事迩,非所及也。”
天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在上次讲过,讲义上也有,大家参考一下即可。
随着对宗教性的天神信仰的动摇,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也有所发展。“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现实,使人们得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的结论。 出现了老子和孔子。
二、老子和《道德经》
(一)、老子其人、其书
生卒年不可考,籍贯有楚国岩县(河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人、陈国相人、宋国相人三说。书《道德经》,帛书是《德道经》。
西汉时,黄老之学曾是统治思想,东汉时为老子建庙祭祀,三国南北朝时被奉为道教始祖,唐朝时被奉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元朝时道教盛行,明嘉靖皇帝信奉道教。
哲学思想
道,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是至上权威,先天地而生。道生一,一是至等无偶,一生二,二是阴阳二气,二生三,三是均适状态。三生万物,各种各样的东西产生出来。
这是朴素辩证法,揭示了客观事物的对立和统一,也包含着客观事物的相互转化,物极必反,调和矛盾,以不变应万变。老子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
政治主张
主张无为而治,宣扬使民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其他方面
兵法、阴谋
《史记》: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
晚年目睹周之衰,遂“去周隐居”。
到了函谷关的时候,因关令尹喜之请求而写下五千言《道德经》。
(二)老子以“道”为核心的本体论
(1)道的本原性与化生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2)道的实在性与超感官性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恍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3)道的运动规律性
“反者道之动”之 “反” :
事物向相反的方向发生转化;
事物的运动总是要回复到本初的状态。
(三)老子“自然无为”的方法论
“无为”是《道德经》的一个基本概念。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自然”。
“无为” 的方法论意义:
(1)在行动之初形成一种冷静的态度,“损之又损”,去掉那些干扰的因素。
(2)在行事过程中更注意认识客观规律,以“百姓心为心”,公正地为民办事。
(3)保持大海的胸怀和谦卑品质,像圣人那样,“以其病病”,不断走向完善境界。
(四)老子“理身理国”的圣人论
老子 “自然无为”之道,目的是引导人们成为“圣人”。
老子圣人论的核心思想是塑造一种理想人格,其中包含着“理身理国”的基本精神。
(五)关于老子哲学的缺点
陈鼓应教授认为:
(1)“返本复初”思想浓厚,“有碍于事物的先前推展”;
(2)循环论“会导致一种退缩的态度”;
(3)忽略了“知”和“学”可以引人向上。
(4)忽略了主观能动性。
(5)理想国是不现实的。
(6)“柔弱处下”的主张将会侵蚀人的奋发精神。
三、庄周与《庄子》的哲学思想
庄周是老学的继承者,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生卒年不可详考,大约在公元前355年至前275年。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附《庄子传》载: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慧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犀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浊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今存《庄子》一书凡三十三篇,大部分是庄周自著,一部分为其后学整理。
特点是基本以寓言故事暗示哲理。
(1)庄子对老子“道论”的继承与发展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
“道”无所不在: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耶,”曰:“在荑稗。”曰:“何其愈下耶,”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耶,”曰:“在尿溺。”(《知北游》)
(2)庄子“万物齐一”与超越自我的神游境界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曰:狙公赋芋,曰朝三而幕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幕三,众狙皆悦。名实为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这是他物我齐同精神境界的写照。
(3)庄子反对“独断”的认识论与相对主义
人的认识对象和能力是相对的,反映的是相对主义的认识方法与立场。
在当时有解放思想的作用。
阅读书目
1、《庄子?齐物论》等篇
2、王明:《论老聃》,见《道家与道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3、陈鼓应:《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见《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主要思考题
1、 从老子《道德经》的言辞可以发现他的什么思维特点,
2、 试说明庄子是怎样继承老子的道论及其修养方法的。
四、儒家以仁道为核心的哲学思想
(一)、儒家思想渊源
儒家的前身“盖出于司徒之官”。
儒家重视“道统”。其思想体系的发端与传承脉络就是所谓的“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班固《汉书?艺文志》说: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
(二)、孔子生平与哲学思想
《史记?孔子世家》: “天下君子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孔子生平事迹
从《论语》等有关文献看,孔子善于知人善恶,且胸怀正义。据说孔子还特别喜欢音乐与诗歌。他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二)孔子“仁道”学说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
孔子“仁“学的内容:
1、亲亲观念;
2、爱人思想;
3、杀身成仁;
4、利国为仁;
5、克己复礼为仁;
6、以恭、宽、信、敏、惠为要事。
(三)孔子“德政”思想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德政”思想的表现:
1、行为规正。因为北辰居中就是“正”。
2、免除内心的恶念头。
3、“正名分”。
4、孝是德政的路径
(四)孔子“祭教”理念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xi)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祭” 的大体内容有:
1、祭祀与宗法制度相联系。
2、祭祀是通过天神的监督来控制人的行为。
3、祭祀要有心仪。
(五)孔子的天道与天命观念
孔子遇险于“匡”: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
尚“天”: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
三、从孟子到荀子:先秦儒学的弘扬
师承,《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之“受业子思之门人”。
《史记?孔子世家》谓:“伯鱼生及,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
(一)孟子及其哲学思想
(1)孟子的尽心、养气、知天论。
(2)孟子的尽心、养气、知天论。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
(3)孟子的性善论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的“四端”,它们(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叶帆文摘: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总结)是人与生俱来的。
通过修养扩展“四端”就可以保持人的本性善良。
(4)孟子的仁政学说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政无敌。(《梁惠王》)
孟子对梁惠王谈了四件事情:
1、省刑罚,这与法治有关;
2、薄税敛,这是属于财政问题;
3、深耕易耨,这是属于经济建设;
4、文化教育,以孝悌忠信为大要。
(二)荀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改造
(1)荀子的生平。
荀子,名况,又称之孙卿,赵国人,生卒年不详。
《荀子》是我们研究他的思想的主要依据。
(2)荀子思想述要。
隆礼重法的政治思想
天行有常的自然观
性恶论
“虚一而静”的认识论
四、先秦儒家思想 的现代意义
首先,先秦儒家注重个人修养,对于当今社会造就理想人格是有借鉴意义的。 其次,先秦儒家主张经世致用、推崇教化,对于国民团结奋进以建设繁荣富强的
篇四:中国古代哲学之略谈
中国古代哲学之略谈
——读《中国传统文化》之笔记
天人之学是中国哲学,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学所讨论的的一个主题。汉代著名思想家司马迁曾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里所说的“际”,就是关系。在他看来,只有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阐明“天”的性质,以及人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成一家之言”。
天人关系的中心问题,是把“天”看做有意志的至上神,还是把“天”看做无意志、无目的的大自然。如果把“天”看做有意志的至上神,人们只能对他膜拜、赞美和服从,丝毫不能改变它,以致人们在自然面前显得非常渺小,成为大自然的附庸和奴隶,
这必然会把人们引到宗教甚至迷信的道路上去。如果把“天”看做与人类关系密切的自然界,人们应当努力认识自然及其变化法则,顺其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从而就有可能改变人在自然界中的被动地位,逐渐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上述这两种对“天”的不同态度,既是人类主观意识的产物,同时又反应出人类主体意识的发展水平。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天”的认识有两种相反的含义。一种是有意志的至上神、天命、天道,一种是自然界的天体,即古文中所说的茫茫苍天。如《周易》中,《乾卦》九五爻辞“飞龙在天”、《明夷卦》上六爻辞“初登于天,后入于地”,这些都是以上天与下地相对,指的是自然的天体。又如《大有卦》上九爻辞“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姤卦》九五爻辞“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这里的“天”指的是有意志的至上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古代不同时代的思想家,依据不同的历史时代,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不断的向天神观提出挑战。
如重人事轻天道的观点。西周末年,由于政治黑暗,人们对神权政治发生了疑问,向黄天上帝提出种种问题。这种“疑天”的传统至春秋时期,形成了一股重人事轻天道的社会思潮。重人事、轻天道一方面要否定天道迷信,另一方面还要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利用天时地利等自然条件来实现人的预定目的,借以把人的主体意识从神化的自然力量之中解救出来。孙武在《孙子兵法》中第一次提出天时地利人和的概念。他说的“天时”不是指有意识的
天神,而是指阴阳、寒暑、四时等自然现象;“地利”指的是道路、环境等地理条件;“人和”指的是民心、民力。他认为只有三者具备,才
能取得军事上的胜利。稍晚点的《孙膑兵法》也有“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等与《孙子兵法》类似的思想。说明西周到战国时期,不少思想家已经初步认识到人类的自身价值。
又如“道法自然”的观点,最早提出道法自然的是老子,他认为天的性质是自然,“自然”就是对各种自然现象的理论概括,也叫做“道”。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也讲天、地、人。不同的是,老子把天地人看作是统一于“道”的自然物,正如他描写道时所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这是说,“道”是自然之物的“混成”和总称。在老子看来,天是自然的产物那就没必要崇拜它,人也是自然之物,那么就该人与天是平等的。这种“天道自然”观把人作为独立的个体从“天”的束缚中分离出来,标志着中华名族从此以一个哲学化的民族屹立于世界。随后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接受了老子的
“道法自然”的思想,产生了推翻君主的活动,如张角的“太平道”等,当然这是后话了。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倾向,把天地称之为“形之大者”并提出“通天下一气耳”,企图将“天”与
“气”相联系,所以庄子所讲的“天”几乎都是自然或自然的境界。他认为人的不自由是由于违反了自然的本性,因此主张顺应自然以行事。如庖丁解牛。但庄子强调自然而否认人为,把人的主观努力看做是对自然的一种破坏力量。在他看来,天地是个大熔炉,造化是个大铁匠,人不过是块铁罢了。铁匠要把铁块铸成什么物件,铁块是没有选择自由的。这就是他所说的“不以人助天”,“不以人灭天”,企图通过这种“无为”的途径实现人向大自然的回归和人与自然的同一。这实际是办不到的。这样,庄子在天人关系上否定了有意识的天,却宣传了无可奈何的“命”。他尽力追求自然(天)到头来无非是不可抗拒的“命”。这种宿命论的庄子“天道自然”观的弱点,后来被荀子批评为“蔽与天而不知人”。荀子提出了“天人相分”的观点。
再如“天人交相胜”的观点。唐代思想家刘禹锡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能从天与人相互区别与联系两方面来说天人关系,提出了“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新观点。所谓“天人交相胜”就是天与人都是物质存在的,但天与人各有其长,不能相互取代。首先“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天人各有自己的职能。其次“天之道”与“人之道”不同。人类社会的法则和自然界的法则不同。他说:“天之道在生殖,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这里说自然界的发展过程是通过强弱转化或弱肉强
食来实现的。而人类社会则不然,人类社会的法则表现为各种制
度的建立和完善,社会制度的作用是通过法制所规定的是非,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写到这里突然想到,我之前把人类社会的“弱肉强食”似乎理解成了自然界的“弱肉强食”实不应该,否则我天朝所宣扬的法制社会思想就成路人甲了。)所谓天人“还相用”就是指天人能够相互作用。刘禹锡认为,人能够根据自然法则办事,“用天之利,立人之纪”,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界进行改造以满足人的社会需要;而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又会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人的任务就是尽力掌握自然界的“数”(内外联系)和“势”(发展趋势),“适应其数,乘其势耳”以减少自然界对人类的不利影响。总之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理论观点,比较全面的阐述了人与天的相互关系,探讨了人在改造自然中的主导地位。
司马迁不但立志要 “究天人之际”,还要“通古今之变”。这里所说的“古今之变”就是指要全面研究自然和社会是否发展变化,以及如何发展变化的学问。
《周易》是一部以八卦乾坤坎离震巽艮兑象征天地水火雷风山泽等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变化的博大之书。书里记载了许多对立范畴,如吉凶、祸福、大小、出入、往来、进退、上下、泰否、损益等等。这些对立范畴说明整个世界充满着矛盾,世界在矛盾中影响变化着。所谓“小往大来,大王小来”,所谓“无平不陡,无往不复”。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的矛盾,都在它自身的矛盾中变化着。对世界有这样的看法
和观点,可以说是辩证法的萌芽了。
春秋时期作为史官的老子看到不少“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的社会现象,也看到不少“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自然现象,由此认识到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他说“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这里以风雨的变化说起,说到整个天地的变化;由天地的变化推论到人事的变化,借以说明以天地为代表的自然界和以人事为代表的人类社会都在不停的运动变化着。孔子也是从四时的代谢,万物的生息中看到了世界就像河流一样在流动,故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样富于哲理的语句。
上述事物的运动变化的观点在《易传》中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易传?系辞》说:日月星辰,四时寒暑,古今上下,思想观念都在运动变化着,礼仪刑法也是如此。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东西,这就叫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达到极限就要发生变化,变化就能发展,发展就会创新,并指出无群的发展是充满生机的、日
新月异的。所以《易传》用“生生”、“日新”来概括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
最早提出辩证观点的可能是《周易》,它通过事物有对,即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来说明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但真正从哲学意义上
讲事物的辩证观点的,是《老子》、《孙子兵法》、《易传》等书。
老子比较系统的揭示出事物对立面的相互依存,一方不存在,
另一方也就不存在。“有无相生,难易想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里讲的“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都是指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情形,由此才有事物的转化和发展。
《孙子兵法》发展了老子的辩证思想。老子的弱点在于将转化看成无条件的,因而人们对事物发展前景无法预料。同样的“弱生于强”这个相互转化的命题,《孙子兵法》比老子更深刻的地方在于它指出了转化的条件。没有一定的条件,弱还是弱,而在所有条件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他极其重视指挥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被指挥士兵的纪律与勇敢。
既然事物有对立两面,那么必有一方处于主导地位。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到这个真理。他们将其抽象,概括出柔弱(阴)和刚强(阳)的两面。以老子为代表的一派强调柔弱的作用,提出了一套以贵柔、守雌为特点的辩证思想。以《易传》为代表的一派强调刚强的作用,认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提出了一套以自强不息为特点的辩证思想。
老子通过农业生产实践,看到植物幼苗虽柔弱,但它能从柔弱中壮大;相反当它壮大了反而接近死亡。他认为对待生活的态度,最好就是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这样就不会转为坚强,既可避免走向死亡的结局,正如后来佛教禅宗所讲的“花未全开月未圆”。因此他主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意思是说,委屈方能求全,屈枉则能伸直,卑下反能充盈,
陈旧反能新奇,少取反能多得。为此,他要求人们“上善若水”,水看起来是柔弱的,但它可以冲决一切比它坚硬的东西。由于水性随势而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就是老子的贵柔思想。
《易传》着重研究如何使刚强的一方长期处于主导地位而不被柔弱取代的问题。《易传》认为,刚强一方虽然处于主导地位,但在其运动过程中也要适度,超过一定限度将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所以《易传》吸收了老子的部分思想,主张以刚强为主,柔弱为辅,必要时甚至可使柔弱居于刚强,损刚益柔,以贵下贱,通过委曲求全的办法,最终达到刚强——“其道大光”的目的。
《老子》和《易传》这两种不同形态的辩证思想,是人们认识现实处理显示的两种不同的认识途径,都反映了客观规律的不同侧面。特别是西汉大儒董仲舒利用《易传》的这个思想来论证封建的“三纲”,从而在思想界长期处于统治地位,也就掩盖了《易传》力图避免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转化的消极因素。至于老子的贵柔思想,含有否认人为的一面。《孙子兵法》对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的论述,对分析和综合相统一的论述,对知己知彼、扬己之长、攻彼之短的论述等等,使这部著作成为古代辩证之学的百科全书,其理论活力至今不衰。
篇五:第二章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形成
第三节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形成
中国传统哲学(24学时)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各派哲学及其思维成果,了解儒、道、释诸家的发展历程、主要观点、基本趋向及其精华所在,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古代哲人的思想智慧,注意吸取时至今日仍然有用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
教学内容:
一、?百家争鸣?形成的背景
从周平王迁都(公元前722年)到秦始皇统一中原(公元前221年)这500多年间,习惯上划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公元前476年以前为春秋时期,这段时期同孔子所编的鲁国史书《春秋》的时间大体上差不多。公元前475年到秦统一中国为战国时期。在春秋时期,诸侯各国?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战国时期发生大小战220余次,因此春秋和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与变革的时期,就是在这动荡与变革的时期,中国文化却奏起了辉煌的乐章。有关专家总结了中国历史,发现动荡与变革时期,是人们的精神发生变化的时期,是思想最活跃的时期,也是为各门艺术提供最佳素材的时期。因此动荡出文学,动荡出艺术,动荡出辉煌的文化似乎成了一个规律,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辽夏金元时期都曾产生了辉煌的文化。而安逸、舒适的生活可能意味着思想的僵化,文学和艺术的衰退,文化的堕落。我们在这里称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是文化史家借用了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提出的概念。其主要含义是当时诸子百家创造的各个学派,使得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
都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国民族文化从此大致确立了。主要依据有(1)在社会生产力上,由青铜时代进入了封建社会。(2)在民族方面,以华夏为主体的中原民族与周边各族不断融合,形成了华夏族。(3)在文化上进入了空前繁荣昌盛的时期。哲学思想尤为活跃,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什么能达到中国文化的颠峰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由于
战争不断,在战争中衰败的诸侯大臣们,他们畜养的家庭文人乐
师流落四方,促使了学术下移,形成了从?学在官府?到?学在
四夷?的转变。因而形成了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
广收门徒,互相争辨成为可能。
第二,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动荡,使士阶层迅速崛起。士阶层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生活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从此形成。在周代,统治者分为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士是处于最低层的统治者。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再加上诸侯争霸,渴求人才,养士之风大盛,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战国?四君子?即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在当时都是以培养贤士,用人所长而闻名。
第三,激烈的兼并战争,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在相互兼并过程中,不同的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传播和影响,各种不同的新文化应运而生。
第四,竟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学术环境活泼浓厚,滋养了不同的文化学派。
第五,宫廷文化官员周游列国,走向民间,推动了私人学术集团的兴起。也进一步促进了当时诸子峰起,学派林立的局面。
正是由于以上几个原因,所以在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
二、儒墨显学
所谓诸子百家,?诸?是指各个;?子?是对?士?的尊称,百家是指学派林立的现象。西汉司马谈将诸子百家概括为?儒、墨、道、法、名、阴阳,六家?,刘歆又补充了?农、纵横、杂、小说?四家,形成了十家有影响的学派。各学派都有自己鲜明的观点和特征,我们主要介绍其中最有影响的四家。
(一)儒家
1、孔子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家世: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弗父何为卿。
孔子先祖遂由诸候家转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按周礼制,大夫不得祖诸候,?五世亲尽,别为公候?,故其后代以孔为氏。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其后代避难奔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足,复与颜徵在婚,生孔子。
孔子生平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声名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
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赋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受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
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抑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求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
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2、孔子思想内容
孔子面对春秋末期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汲取夏商的文化营养,继承周代的文化传统,创造了以?仁?、?礼?、?中庸?、?教?与?学?为主要内容,包括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思想在内的完整学说。孔子的学说内涵丰富,自成系统,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弟子辑录而成的《论语》一书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学说,是研究孔子及原始儒家思想的最直接也最可信的资料。
(1)?仁?
?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孔子以前已有?仁?的概念,但孔子丰富了?仁?的内涵,升华了?仁?的意义。
孔子的?仁?,其内容有四个含义,一曰?仁者,人也。?认为?仁?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二曰?仁?即?爱人?(《颜渊》),并进一步阐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为?仁?,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这是一种深刻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这种思想贯穿于孔子思想学说的各个方面。三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他认为政治的最高境界是以?仁?治天下,象尧舜一样?南面而己。?他认为,?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对个人修养,他主张?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卫灵公》)。教导学生以坚
忍不拔的精神向?仁?的方向努力。对于为政施治,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心爱护,以教化的方式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其所谓?德?,就是?仁?的精神体现。他又提出?道(治理)千乘之国?的基本原则,是?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他称赞管仲?如其仁,如其仁?,就是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不以兵车?之力。他称颂?殷有三仁焉?,指的就是?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他们都强烈反对殷纣王的暴政(《微子》)。子张问?仁?,孔子更具体指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因为?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五者的出发点,都建立在对人的尊重关心和体谅上。四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他倡导以?孝悌?为基础的伦理观念,指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学而》)。甚至?仁?的精神也渗透到他的教育思想当中,提出?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指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孔子在倡导?仁?、?德?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一种?大同?的社会理想,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这种?大同?的社会,
实际上就是?仁?的精神得到充分而全面体现的社会。?大同?的理想难以实现,孔子退而提出?小康?社会的理想:?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刑仁讲让示民有常??是谓小康。?(《礼记〃礼运》)这是初步贯彻?仁?的精神的社会。
(2)?礼?
?礼?是孔子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礼?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由来已久。孔子曾经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还说过:?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孔子认为,到了周代,?礼?发展得最完备,因此,他最为崇奉的是周礼。在孔子看来,?礼?是从天子到庶人,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孔子所谓的?礼?,包含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其内在精神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在《礼记〃哀公问》中,他明确指出:?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所以,他认为讲礼,更重要的不在于形式,而在贯彻其内在精神。他曾感叹地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当林放问礼之本时,他回答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
?礼?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军旅、冠婚丧葬、朝聘、会盟等等方面的礼节仪式。孔子认为,注重?礼?的内在精神固然重要,而
内在精神终究还要靠外在形式来体现。所以对这些礼节仪式,孔子不但认真学习,亲履亲行,而且要求弟子们严格遵守。他教育颜渊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他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理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对于违背礼法原则的行为,他总是给予严厉的批评和抵制。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对礼的僭越,他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他批评?管仲之器小哉?,?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他讽刺地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八佾》)宰我欲去三年之丧,他斥之为?不仁?(《阳货》)。他教育弟子的基本原则,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颜渊》)。因为?礼?的内在精神是维护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和每个人的地位名分又是相通的。行为上恪守自己的名分就是守?礼?,越出自己的名分就是违礼。因此,孔子不但明确提出?正名?的主张,而且还通过编修《春秋》,对种种违礼僭越的行为进行了讥刺贬斥。
?礼?所讲的行为准则,也具有教化性质,要义是要求人们通过加强修养,自觉地约束自己,达到人际关系的协调,因而在精神上与?仁??德?互相渗透贯通,所以孔子明确地把二者结合起来,认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在政治上,他反对使用强制性的刑法,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
孔子崇奉、维护周礼,但并非泥古不化,而是根据情况变化,对周礼有所损益。如周代的礼帽是用麻料做的,可是后来大家都用丝料做,对于这种改变,孔子说:?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子罕》)按照周礼规定,童子死后,只能以简单的?殇?礼来办丧事。可是鲁国的童子汪 ,死在抗击齐国入侵的战场上,因他大有功于国家,人们不愿用?殇?礼葬他。当问及孔子时,孔子回答:?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礼记〃檀弓下》)
(3)?中庸?
孔子的?中庸?思想,既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意义,又具有品德修养的意义。就方法论来说,其要点有二:一是?中?,二是?和?。
他赞赏尧所提出的?允执其中?(《尧曰》),反对?过?与?不及?。子贡问孔子:?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又问:?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先进》)孔子所谓?中?,不是折衷与调和,而是指在认识和处理客观事物时,要做到?适度?、?恰如其分?,而?适度?和?恰如其分?的基础就是从实际出发。所以《子罕》篇记载:?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四者讲的都是排除固执主观成见,尊重客观事实。《子罕》还载孔子的话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指的就是引导人们排除认识上的片面性,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子路》)。他所谓?和而不同?,就是
指不同事物之间,不是单纯的一方依顺另一方,而是两方在地位和伦理关系上、责任和义务上各有不同,甚至在对待事物的观点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但通过彼此间的谅解与协调,可以达到关系的和谐与统一。
孔子还提出了?和为贵?的观点。这一观点是由其弟子有子陈述出来的。他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
范文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论》语慧与智代社现
会
●孔子,(元前公51年952月8日—前4
974年月1日1,名
)
,字仲尼丘,春时秋期
鲁国人。我国古伟代大教的育家 政治家、思想和, 家家学儒派创人。他始修 曾《定诗》《书》《》
《礼》乐,作春秋《。
》
前
言
● 孔子中国是统文传化祖师,的他 的思想融了入中人国的血液,塑造中
了
国的人品格250;年以来,不0仅响
了影中古国社代,而且会至今然依影 响着国中人的想思和为。行
● 作为记
孔录子其弟子及言行重的要著作 《,论语》是要的重家儒典经 也是历,代百治家姓、王治国帝的法
宝。说,据北宋国之时有开宰赵相
靠普半《部语论治天下》此故,事
传甚广流。这就所是:谓“半
部论语《》治天”。
下
●
981年,8法国巴黎在举的诺贝尔行奖
获者的得议上会,7位诺贝尔奖的 5获者发表得联宣言,呼合全世界吁 “21:纪人类要生世,存必就须取 两汲年千前子的孔智。慧
”
《●语》论还当今是东企业方的管家圣理典 有日本近代。实界业父之之称涩泽荣一, 以自的数己十年亲身经和历接直验,写体
《〈论语成〉算盘》与指出:,
“我始终为,认盘要算《论靠语来拨动;
》同时
论语《》也要靠算才能从盘真正事的致
富活。动因此可以说,《语》论与算 盘关系是的在远天边,近咫尺。”在
美●学者国托马斯·斯坦撰《百万 富翁利智慧的》,73对位美国3百富 翁万成功的主因要素了做括概共,有3 0。排项最在前3的位:是真地诚待
人、良好的
质、与人素睦相处。
和这与《论》语倡导所真的、诚性德
、
爱的仁智慧完一全。致
目
录
第 一章《论:语》述
第二概章: 以为本的仁则法第三章 :治在于人先修
己第
四章 以修:达到治己人
一第:章《语》概论述●
《论》语“是书”“四经”五的重要章。 篇●《论》是语由孔门子记录弟子及其弟孔言子
的重要著行作其中。“子曰”,均为凡孔
所言。子
●《
论语中孔子》弟所子言,大体都现孔子
的了想。思
●《论语
共》二十。篇始于子 曰:学时习而,之不亦(说悦乎 )有?自远方朋,不亦来乐乎人?不知而
不愠
不,亦子君乎!
于终子曰不知命,:以为无子也君不;知 ,礼无立以也;知言,不以无知人也
。●“《
论语》十箴句”言: 1.学时而之习不亦,说乎?朋自远方来,
有不亦
乐?人不知乎不而愠不亦君子乎?
,2学.而思不罔,思而不学则殆。则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不而忠?
乎与朋交而友信不乎传不习?? 乎.己所4不,欲勿施于。人5. 知之知为,之知不为不,知知也是
。
6.
温而知故新可以,为矣师。7 .曰子:人行三,必
有
我师,择其善者 焉从之,其而善不者改之。而
8.
贤思见焉,齐不贤见内而自也。省
.子9曰吾:十有五而于学,志十而立,三四 十不而惑,五而十知天,六命而十 顺,七耳十从心而所欲,不矩。逾 0.1闻道朝夕死,可。矣
●
论语《的》心核于在仁“,”谓所仁“ 爱人者”就是,与人为善,和睦相处。要 子●:曰“者,人也。仁以”“仁”为 心,就核以人是为心。核● 论《》语讲“仁”同,也讲“礼”时 讲,度,讲制范,并规以达此到和“。”
●以“仁在”为本的基础上《论语》, 提修己出人的法则,包括两治方个:面其一, 治在人先修己;于其,以修 己二达治到。人就是这“以”为本、 内仁圣外的智慧王。
二章第: 仁以为的本则法●
●●
以为仁本
礼以立人
以为和贵
第
二: 章仁以本为的则
法1.仁为本以
子曰●:子君仁去,乎恶成名君子?终无食 之违仁,间次必于是,颠沛必造于。是
●曰子:仁夫者,欲己立立人而,己欲达而
达人
。●
子曰:所己不,欲施勿于。人
●子曰:
能行者五于下天,仁为矣。…
…(五者
)、宽恭、信、、敏。恭惠则
侮不,则得众,信宽人则焉,任敏则功
有,
惠足则以人使。
子●曰仁:不忧者,者知不,勇者惑不
惧
。●
曰:智子者水乐,仁者乐山智;者, 仁动静;智者乐,者仁寿者
。
二第: 章以为本的仁法
则2.以礼人
立●渊问颜。子曰:仁己复礼克仁为, 一克日复己礼,天归下焉。为仁由己,仁而由 人哉乎?渊颜:请问曰其。子曰 :非目勿礼视,非勿礼,非礼听勿,非 言勿动。礼
子曰●君:子学于文,约博之礼以亦,可以 弗矣畔夫 ●子曰。君:义以子质为,以行礼之,孙( )逊出之,以以成信之。子哉!君●子贡 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
?曰:可
;也若贫而乐,富而未好者也。
礼二第:章 以为仁本法则的3.
和为以贵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王先之斯为美道, 小大由。有所不之,知和行而,和不礼以 之,亦不节行也。可●子曰 老者安之:朋,友之,信者怀之少。
子谓子产:●君有子之道四焉其:行也恭;其事 也上;敬其养民惠也使民也义;。 ●或:曰德报以,怨如?何子:何曰以报 德?直以怨,以报德报德 ●子曰:。子君而不和;小同人同不而。和
第章: 三治在人于先己
修
好学●内省而
●
●
诚
而信好
义敏而事慎 执言而志远
著●
三章:第治 在于人先己修1.
学好而内
●省曰:吾尝终日子不,食夜终不寝以思, ,益无,不学也如。 ●曰:子而不学思则罔思而,学不殆。 ●子曰则三人:,行必有我焉师。择善其而 从之者,其不者而善之改
。
子●夏:博曰学而志笃切问,而近思仁 ;在中其矣
。
●曾子:吾曰三省吾身:日为谋人不忠
乎?与朋友而而不信交乎传?不乎习?
子●曰见:贤齐思,见不焉而贤内自省也。
第三章
治:人在于修己先
2.诚而好义信●
曰:子言信忠,笃敬,行虽貊蛮邦之行, 。矣言忠信,行不笃敬不虽州里,行乎,哉 ?●子曰 :而无人,不知信可其也。大无车輗,小车无 軏,其以行之哉?
何
子●曰:言必信行,果。必●子
:曰忠信,主徙,义崇德也 。●曰:君子子以义为上 。子曰:君子●喻义于小,喻于利。 ●人曰子见利:义,见危授思,久命要
不
忘平生之言。
三章第 :治在人先修己于3.敏
而慎事言●子
曰君子食:求无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 于言,慎有道就而焉正可,谓学好已。也 ●曰子:无速,无欲见利小欲;速不达,则小 见则大事利不。成
●子问贡仁为子曰。:工欲善其事,必 先其器利居。邦也是事,其大夫之者贤 ,友其之士仁。 ●子者:曰闻多疑,慎阙言其余,寡尤 ;多见阙则,慎殆其行,余则寡悔。
●子
:君曰耻子言其而过行其
第三。:章 治在于人先修
4.执著己而志远●孔
自子称:发忘食愤乐,忘以忧,知 不老将之云尔。
至
●子:贤哉!曰也,一箪食,一回饮
瓢在陋,巷。人不其堪忧回,也不,改
其乐贤。,回也哉
!●子曰吾:十有而五志学于,三而立, 四十而不惑十五十,而知天,六命十耳 顺,而十七而从所欲不逾心。矩
●子曰:曾不士不弘毅,可任重而远道
仁以为己。,不亦任重乎?而后已死,不亦
远乎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第四章:
修己达以治到
● ●人●
为
以政
德之齐礼以修己
人
安
第四章 以:修己达到人
1治为政.德以●子曰
为:以政德,如譬辰,居北所
而其星共(众)之拱。
●子曰:子怀君德,人怀土小君子怀;
刑,
人小惠怀
●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子曰
:德不之,修学之不讲,义闻不能 ,不徙不善能,改是忧吾也 。樊迟●问仁。曰子:处居,执恭事,
敬人与;虽忠之夷狄不可弃也,
●子曰:质。直好而义,言而观色察,虑以 下;人邦必达,在在必家达
。
第
章四 以:己达修到人
治.齐之2以礼
●曰:道之子政,以齐之以,民刑而免
无;耻道之德,齐以之以,礼耻有
格且
●齐景公问政於。子。孔孔子曰对∶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
●
曰:恭子无而礼则劳,而慎礼无葸 则勇而无礼,则乱直,无而礼绞。则 ●曰子上好∶,礼民易使也。 则子曰●:仁唯能好人,人能恶。人● 曰:道不子,不相同谋。为
第
四: 章修以己达到治人
3修.己
安
人
●子问君路子子。:曰修以己。敬曰 :如斯已而乎曰:?己以安人修 。●曰子:吾始于也,听其言人而信行其 ;吾于人也,听其言今观其而。
行
子●曰君∶子不言举以人;以不废人言 。子●曰∶举直错诸枉,民服;举枉则错诸直,则民 服。 ●不子:曰上礼,好则民莫敢不敬上好; ,则民莫义不敢服;上信,好民莫敢则不
用。情夫是如则四,方之襁负民其子而至矣
。
结
●论《语论以“仁”》为本的法,强则的调 是与人人和的相谐,共同处发展 ●《论。》语以仁“”为本是,通“过礼 来”现实的,这就“和是。” 《●语》论求要修己从出发进,而达修到
己治人
的的。
目
范文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中古代哲思想国学
中古代哲思想国学
1、选选《选选》、《孟子》等先秦选子散文中的片段~分析其选教学目的
涵的哲思想。学
及要求
2、了解先秦儒家哲思想及其选后世的影。学响
3、了解先秦道家哲思想及其选后世的影。学响
1、重点,中选典的选选魅力。引选生选外选选选典。体会国学教学重点
和选点2、选点,选典选选生活选系~消除文字障碍。与
选程选型与
理选选~选授
教学方法
2教学数选选
第二选 中 古代先哲的智慧国
一、述概
春秋选选代~是新更替的选代~一方面新的萌芽已选选生~一方面的选西依国旧另旧
然存在~选就形成了在思想上有的新的因素~也保留着的痕迹。既旧
1、、选天重民思想的形成朴素唯物主选的选展与
1、天道人事与
因选周天子选然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名~但选选上已失去了本的选威。天上的上帝号来~
是人选帝王的反映~地上周天子的衰微~也就造成了人选选天的选疑~人选一切休咎选福
均自天降的选选选念受到了挑选。周史叔选和选申选,“吉凶由人”、“妖由人选”。选内国繻
子选选,“天道选~人事~非所及也。”迩
天人之选的选系选生了选化~选些选化在上次选选~选选上也有~大家考一下可。参即
着选宗性的天神信仰的选选~朴素唯物主选思想也有所选展。“高岸选谷~深随教
谷选陵”的选选~使人选得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的选选。
出选了老子和孔子。
二、老子和《道德选》
;一,、老子其人、其选
生卒年不可考~籍选有楚岩选;河南鹿邑,选选曲仁里人、选相人、宋相人三选国国国。
选《道德选》~帛选是《德道选》。
西选选~老之曾是选治思想~选选选选老子建选祭祀~三南北朝选被奉选道始祖黄学国教~唐朝选被奉选太上玄元皇帝~宋宗、元朝选道盛行~明嘉靖皇帝信奉道。真教教
哲思想学
道~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是至上选威~先天地而生。道生一~一是至等无偶~
一生二~二是选二~二生三~三是均适选。三生万物~各选各选的选西选生出。阳气状来
选是朴素选选法~揭示了客选事物的选立和选一~也包含着客选事物的相互选化~物极必反~选和矛盾~以不选选万选。老子哲是中选选哲的基选。学国学
政治主选
主选无选而治~宣选使民回到小寡民的选代。国
其他方面
兵法、选选
《史选》,
“老子者~楚苦选选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
选年目睹周之衰~遂“去周选居”。
到了函谷选的选候~因选令尹喜之选求而下写五千言《道德选》。;二,老子以“道”选核心的本选 体
;1,道的本原性化生性。与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而冲渊用之或不盈~兮~似万物之宗。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选天下母。
;2,道的选在性与超感官性
“道之选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恍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3,道的选选运律性
“反者道之选”之 “反” ,
事物向相反的方向选生选化~
事物的选选是要回选到本运状初的选。
;三,老子“自然无选”的方法选
“无选”是《道德选》的一基本念。个概
“无选”不是“无所作选”~而是“选自然”。
“无选” 的方法选意选,
;1,在行选之初形成一选冷静的选度~“选之又选”~去掉那些干选的因素。
;2,在行事选程中更注意选选客选选律~以“百姓心选心”~公正地选民选事。
;3,保持大海的胸选和选卑品选~像圣断人那选~“以其病病”~不走向完善境界。;四,老子“理身理”的人选国圣
老子 “自然无选”之道~目的是引选人选成选“人”。圣
老子人选的圣国核心思想是塑造一选理想人格~其中包含着“理身理”的基本精神。 ;五,选于老子哲的学缺点
选鼓选授选选,教
;1,“返本选初”思想选厚~“有碍于事物的先前推展”~
;2,循选选“选会致一选退选的选度”~
;3,忽略了“知”和“”可以引人学向上。
;4,忽略了主选能选性。
;5,理想是不选选的。国
;6,“柔弱选下”的主选将会侵选人的选选精神。
三、庄周《与学庄子》的哲思想
庄周是老的选学学承者~道家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生卒年不可选考~大选在公元前355年至前275年。
《史选?老子选非列选》附《庄子选》选,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选选蒙漆吏园与学~梁慧王、选宣王同选。其无所不选~然其要本选于老子之言。故其著选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楚威王选庄周选~使使厚选迎之~选以选相。庄周笑选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不选独数当亟郊祭之犀牛乎,选食之选~衣以文选~以入大选~是之选~选欲选孤豚~选可得乎,子去~无选我。我游宁国选选选之中自快~无选有者所选~选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今存《庄子》一选凡三十三篇~大部分是庄周自著~一部分选其后学整理。
特点是基本以寓言故事暗示哲理。
;1,庄子选老子“道选”的选承与选展
夫道~有情有信~无选无形~可选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选。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之先而不选高~在极极六之下而不选深~先天地生而不选久~选于上古而不选老。;《大宗选》,
“道”无所不在:
选郭子选于庄子曰,“所选道~选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选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选选。”曰,“何其下耶,”曰,“在荑稗。”曰,“何其愈下耶,”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耶,”曰,“在尿溺。”;《知北游》,
;2,庄子“万物选一”与超越自我的神游境界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选也……道通选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选通选一。选神明选一~而不知其同也~选之朝三。何选朝三,曰,狙公选芋~曰朝三而幕四。众狙皆怒~曰然选朝四而幕三~众悦狙皆。名选选选~而喜怒选用~亦因是也。
“天地与并与我生~万物我选一。”
选是他物我选同精神境界的写照。
;3,庄子反选“”的选选选相选主选独断与
人的选选选象和能力是相选的~反映的是相选主选的选选方法立选。与
在选有解当放思想的作用。
选选选目
1、《庄子?选物选》等篇
2、王明,《选老聃》~选《道家道思想与教研国会学究》~中社科出版社1984年版
3、选鼓选,《老子哲系选的形成》~选《老学庄新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主要思考选
1、 老子《道德选》的从辞言可以选选他的什选思选特点,
2、 选选明庄子是选选怎承老子的道选及其修选方法的。
四、儒家以仁道选核心的哲思想学
;一,、儒家思想渊源
儒家的前身“盖出于司徒之官”。
儒家重选“道选”。其思想系的选体与脉端选承选就是所选的“祖述选舜~选章文武”。班固《选选?选文志》选,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选选选明化者也。阳教游文于六选之中~留意于仁选之选~祖述选舜~选章文武~宗选仲尼~以重其言~于道选最高。
;二,、孔子生平与学哲思想
《史选?孔子世家》, “天下君子至于选人众当没学矣~选选选~选已焉。孔子布衣~选十余世~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圣言六选者折中于夫子~可选至矣。”
孔子生平事迹
《选选》等有选文从献与看~孔子善于知人善选~且胸选正选。据选孔子选特选喜选音选选歌。他选《韶》选~三月不知肉味。
;二,孔子“仁道”选学
子曰,富与与选~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选也。选选~是人之所选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选乎成名,君子无选食之选选仁~造次必于是~选沛必于是。子曰,朝选道~夕死可也。
孔子“仁“的学内容,
1、选选选念~
2、选人思想~
3、选身成仁~
4、利国选仁~
5、克己选选仁礼~
6、以恭、选、信、敏、惠选要事。
;三,孔子“德政”思想
子曰,道之以政~选之以刑~民免而无 。道之以德 ~选之以~有耻礼耻且格。
孔子“德政”思想的表选,
1、行选选正。因选北辰居中就是“正”。
2、免除内心的选念选。
3、“正名分”。
4、孝是德政的路径
;四,孔子“祭”理念教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选也。选选不选~无勇也。
子选欲去告朔之选;xi,羊。子曰,选也。选选其羊~我选其。祭礼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祭~与如不祭。
“祭” 的大体内容有,
1、祭祀宗法与制度相选系。
2、祭祀是通选天神的选督控制来人的行选。
3、祭祀要有心选。
;五,孔子的天道天与命选念
孔子遇选于“匡”,
子畏于匡。曰,文王~文不在选既没将与乎,天之选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于斯文也。天之未选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
“天”,尚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人之言。;《季氏》,
三、孟子到从学荀子,先秦儒的弘选
选承~《史选?孟子荀卿列选》之“受选子思之选人”。称
《史选?孔子世家》选,“伯选生及~字子思~年六十二。选困于宋。子思作《中庸》。”;一,孟子及其哲思想学
;1,孟子的尽气心、选、知天选。
;2,孟子的尽气心、选、知天选。
其尽寿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选知天也。存其心~选其性~所以事天也。夭不选~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
;3,孟子的性善选
选选之心、羞选之心、选之辞礼它与来心、是非之心~是仁选智的“四端”~选是人生俱的。
通选修选选展“四端”就可以保持人的本性善良。
;4,孟子的仁政选学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选~薄税耨壮选~深耕易~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选。可使制梃耨~以选秦楚之选甲利兵矣。彼选其民选~使不得耕以选其父母~父母选选~兄弟妻子散。离与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选王选,,故曰仁政无选。;《梁惠王》,
孟子选梁惠王选了四件事情,
1、省刑选~选法治有选与~
2、薄税属选~选是于选政选选~
3、深耕易耨属~选是于选选建选~
4、文化教育~以孝悌忠信选大要。
;二,荀子选儒家思想的选承改与造
;1,荀子的生平。
荀子~名~况称国又之选卿~选人~生卒年不选。
《荀子》是我选研究他的思想的主要依据。
;2,荀子思想述要。
隆礼重法的政治思想
天行有常的自然选
性选选
“虚静一而”的选选选
四、先秦儒家思想 的选代意选
首先~先秦儒家注重人个当会修选~选于今社造就理想人格是有借选意选的。
其次~先秦儒家主选选世致用、推崇教国国来化~选于民选选选选以建选繁选富强的家选是有裨益的。
范文四: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第二讲 中国 古代先哲的智慧
一、概述
春秋战国时代,是新旧更替的时代,一方面新的萌芽已经产生,另一方面旧的东西依然存在,这就形成了在思想上既有的新的因素,也保留着旧的痕迹。
1、、轻天重民思想的形成与朴素唯物主义的发展
1、天道与人事
因为周天子虽然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名号,但实际上已失去了本来的权威。天上的上帝,是人间帝王的反映,地上周天子的衰微,也就造成了人们对天的怀疑,人间一切休咎祸福均自天降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挑战。周内史叔兴和郑国申繻说:“吉凶由人”、“妖由人兴”。郑子产讲:“天道远,人事迩,非所及也。”
天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在上次讲过,讲义上也有,大家参考一下即可。
随着对宗教性的天神信仰的动摇,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也有所发展。“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现实,使人们得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的结论。 出现了老子和孔子。
二、老子和《道德经》
(一)、老子其人、其书
生卒年不可考,籍贯有楚国岩县(河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人、陈国相人、宋国相人三说。书《道德经》,帛书是《德道经》。
西汉时,黄老之学曾是统治思想,东汉时为老子建庙祭祀,三国南北朝时被奉为道教始祖,唐朝时被奉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元朝时道教盛行,明嘉靖皇帝信奉道教。
哲学思想
道,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是至上权威,先天地而生。道生一,一是至等无偶,一生二,二是阴阳二气,二生三,三是均适状态。三生万物,各种各样的东西产生出来。
这是朴素辩证法,揭示了客观事物的对立和统一,也包含着客观事物的相互转化,物极必反,调和矛盾,以不变应万变。老子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
政治主张
主张无为而治,宣扬使民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其他方面
兵法、阴谋
《史记》: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
晚年目睹周之衰,遂“去周隐居”。
到了函谷关的时候,因关令尹喜之请求而写下五千言《道德经》。
(二)老子以“道”为核心的本体论
(1)道的本原性与化生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2)道的实在性与超感官性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恍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3)道的运动规律性
“反者道之动”之 “反” :
事物向相反的方向发生转化;
事物的运动总是要回复到本初的状态。
(三)老子“自然无为”的方法论
“无为”是《道德经》的一个基本概念。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自然”。
“无为” 的方法论意义:
(1)在行动之初形成一种冷静的态度,“损之又损”,去掉那些干扰的因素。
(2)在行事过程中更注意认识客观规律,以“百姓心为心”,公正地为民办事。
(3)保持大海的胸怀和谦卑品质,像圣人那样,“以其病病”,不断走向完善境界。
(四)老子“理身理国”的圣人论
老子 “自然无为”之道,目的是引导人们成为“圣人”。
老子圣人论的核心思想是塑造一种理想人格,其中包含着“理身理国”的基本精神。
(五)关于老子哲学的缺点
陈鼓应教授认为:
(1)“返本复初”思想浓厚,“有碍于事物的先前推展”;
(2)循环论“会导致一种退缩的态度”;
(3)忽略了“知”和“学”可以引人向上。
(4)忽略了主观能动性。
(5)理想国是不现实的。
(6)“柔弱处下”的主张将会侵蚀人的奋发精神。
三、庄周与《庄子》的哲学思想
庄周是老学的继承者,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生卒年不可详考,大约在公元前355年至前275年。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附《庄子传》载: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慧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犀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浊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今存《庄子》一书凡三十三篇,大部分是庄周自著,一部分为其后学整理。
特点是基本以寓言故事暗示哲理。
(1)庄子对老子“道论”的继承与发展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
“道”无所不在: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耶?”曰:“在荑稗。”曰:“何其愈下耶?”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耶?”曰:“在尿溺。”(《知北游》)
(2)庄子“万物齐一”与超越自我的神游境界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曰:狙公赋芋,曰朝三而幕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幕三,众狙皆悦。名实为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这是他物我齐同精神境界的写照。
(3)庄子反对“独断”的认识论与相对主义
人的认识对象和能力是相对的,反映的是相对主义的认识方法与立场。
在当时有解放思想的作用。
阅读书目
1、《庄子·齐物论》等篇
2、王明:《论老聃》,见《道家与道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3、陈鼓应:《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见《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主要思考题
1、 从老子《道德经》的言辞可以发现他的什么思维特点?
2、 试说明庄子是怎样继承老子的道论及其修养方法的。
四、儒家以仁道为核心的哲学思想
(一)、儒家思想渊源
儒家的前身“盖出于司徒之官”。
儒家重视“道统”。其思想体系的发端与传承脉络就是所谓的“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班固《汉书·艺文志》说: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
(二)、孔子生平与哲学思想
《史记·孔子世家》: “天下君子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孔子生平事迹
从《论语》等有关文献看,孔子善于知人善恶,且胸怀正义。据说孔子还特别喜欢音乐与诗歌。他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二)孔子“仁道”学说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
孔子“仁“学的内容:
1、亲亲观念;
2、爱人思想;
3、杀身成仁;
4、利国为仁;
5、克己复礼为仁;
6、以恭、宽、信、敏、惠为要事。
(三)孔子“德政”思想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 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德政”思想的表现:
1、行为规正。因为北辰居中就是“正”。
2、免除内心的恶念头。
3、“正名分”。
4、孝是德政的路径
(四)孔子“祭教”理念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xi)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祭” 的大体内容有:
1、祭祀与宗法制度相联系。
2、祭祀是通过天神的监督来控制人的行为。
3、祭祀要有心仪。
(五)孔子的天道与天命观念
孔子遇险于“匡”: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
尚“天”: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
三、从孟子到荀子:先秦儒学的弘扬
师承,《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之“受业子思之门人”。
《史记·孔子世家》谓:“伯鱼生及,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
(一)孟子及其哲学思想
(1)孟子的尽心、养气、知天论。
(2)孟子的尽心、养气、知天论。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
(3)孟子的性善论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的“四端”,它们是人与生俱来的。
通过修养扩展“四端”就可以保持人的本性善良。
(4)孟子的仁政学说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政无敌。(《梁惠王》)
孟子对梁惠王谈了四件事情:
1、省刑罚,这与法治有关;
2、薄税敛,这是属于财政问题;
3、深耕易耨,这是属于经济建设;
4、文化教育,以孝悌忠信为大要。
(二)荀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改造
(1)荀子的生平。
荀子,名况,又称之孙卿,赵国人,生卒年不详。
《荀子》是我们研究他的思想的主要依据。
(2)荀子思想述要。
隆礼重法的政治思想
天行有常的自然观
性恶论
“虚一而静”的认识论
四、先秦儒家思想 的现代意义
首先,先秦儒家注重个人修养,对于当今社会造就理想人格是有借鉴意义的。 其次,先秦儒家主张经世致用、推崇教化,对于国民团结奋进以建设繁荣富强的
国家来说是有裨益的。
范文五:《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早前高中的时候学的是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至于一些唯物主义,辩证法,历史唯物观就对我的人生思考产生了很多影响。我的批判性思维还不成熟,至于现在我还只是一昧地接受,而不懂得去探索发现,更谈不上创新思维了。看到这本书,我有点惊喜,它讲的是中国哲学思想,这是一个我没接触过的领域。以前只是知道古代的中国有过朴素唯物主义,也有过唯心主义,至于其系统性如何、影响方面怎么样,都没有做过深究。有很庆幸的一件事,我选修选了中国哲学思想,有机会好好领略它的魅力了。
很多西方的人都不承认中国有哲学思想,至于到现今,很多国人也在迷惑中国的哲学思想的具体内容。本书作者说: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熏陶下形成的勤奋、智慧、团结、勇敢的民族精神,衍生成了一种极其古老的哲学思想———道学。于我的看法,我并不排斥这种观点。或许我们一直以来接受的是儒家经典的官方思想,那是历来统治者为保证其统治的需要。但事实上道学的思想则深入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日常生活,对于中国人的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至于西方为什么不承认我们中国有哲学,那是由于人们都被西方哲学的固定思维模式套牢了。我们一直以来学习的都是西方近现代以来的哲学体系,在心中自然就生成了一种对于哲学思想的固定模式,对于哲学问题的思考要如何如何具体化、理论化、系统化……带着这种思维模式来探寻中国的哲学思想,就陷入了迷惑:中国没有能具体提炼的出来的哲学思想。但世界不同历史文化无一例外带有极其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中国古典哲学是天、地、人、时四维一挚的哲学思想体系,它认为研究和解决任何问题都必须从全局出发。这也是与西方哲学的根本不同之处。
纵观历史,一部中国四维一挚唯物辩证哲学的产生、发展、嬗变史所引起的结果,就是中华民族的兴衰史。这对于如何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兴衰历史的根源所在,以利于在全球经济文化交流、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建设中华民族的新哲学、新思想、新文化,有一个民族的、科学的、理论联系世纪的应对策略,以加速民族复兴的脚步,从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着重大意义。这也才能始终保持自己的民族思想、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文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古中国文明保持了5000年连续不断发展历程,源于中国没有真正被外族入侵,至于改朝换代,为适应统治阶层需要,也无一例外的继承保留了中国主流文化。远古时期中国就产生了朴素的哲学思想,黄帝也提出了天人思想。西周初期,周文王父子改动了前人的书研成果,编制出一部适于其统治的著作,依此书专讲事物变易,所用方法简易,而其所讲哲学道理千古不易这三方面意义,定书名曰《易》,后世称之为《周易》。至于到了春秋,老子把以前的哲学智慧系统化以后归结为自己的《道德经》,其实这也是对之前的哲学智慧的复制再创新,因此后人把黄帝与老子的思想合称为黄老之学。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王朝统治者,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无一例外的继承了无为的治国方略:汉初的无为而治,魏晋南北朝的三教合一,唐朝的尊道重儒,明初的休养生息等等。因为老百姓是其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统治阶层采取的这样一种政策我们也可以称作愚民政策。发展到了魏晋南北朝,还形成了一页令人瞩目的光辉历史——玄学诞生。
有一句话很能概括出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的地位:中国古典哲学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然辩证法和相对论。我想说的是,中国有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远远不比西方逊色,只要你能打破固定思维,用一种中国的眼光去探索发现,终会有所收获。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