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一、教育思想
我国的教育传统源远流长,所包含的思想博大精深,先秦诸子百家各具特色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教 育思想的基础。汉以后,儒家的独尊地位使得儒家的教育思想得到贯彻,成为正统,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的正统和核心。
1. 教育目的
即培养的人规格和标准。 “明人伦” ,即按照伦理道德去处理人际关系,维护封建社会的秩序,培养统 治人才。
2. 教育内容:主要是儒经
夏商:武备教育和礼制教育。春秋战国:儒家:六经,局限于伦理道德;墨家:生产知识,应用技术。 汉代:三纲五常。宋代:理学。元明清:程朱理学。
二、教学思想(略)
1、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中国古代教育家认为每个学生的个性是存在差异的,每个学生的自然秉性也不一样,所以教育方法也 应因人而异。特别重视启发教育,注意开发每一个人的智力潜能。二、温故知新学思并重
2、循序渐进由博返约
孟子认为教学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一方面应自强不息,不可松懈或间断,另一方面,也不应该流 于急躁。
3、长善救失教学相长
这是《礼记》提出来的:“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者,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 , 或 失则止。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者也。 ”
4、言传身教尊师爱生
孔子言:“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
荀子言:“ 诗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严师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 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
三、总体特征
1、伦理道德与教育的统一:教育以道义人身为目标,把功利排斥在外。 重人文轻自然贱技艺,核心在于 道德伦理,即教人做人 , 从而使教育与宗法伦理一体化
重整体关系,轻个体发展;
强调知识教学道德化;
重义轻利,忽视教育的使用价值。
注重塑造人的和谐品质。孔子就提倡把知、 仁、 勇三者统一起来。
2、教学过程的辩证统一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统一
3、注重内省与内求
4、重政务而轻自然, 政教合一,教育为政治服务,培养官员
5、重世俗而轻神性
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主体的世俗性与以佛道宗教教育思想为主体的宗教性并存、互补 , 在相互关系上是 以世俗性为主导、以宗教性为补充 , 从而使古代的中国成为一个非宗教国家
6、综合教育:六艺;经学;
一、基本特征
与哲学政治融为一体
强烈的血缘关系和宗法制度色彩
强烈的中庸气息,朴素辩证法
重视人伦日用和实际生活
二、伦理思想体系的基本结构
1. 人伦关系原理 :人伦,泛指人与人的关系。用“礼”维护伦理秩序。 “五伦”是礼教的核心。
2. 人道 :核心是仁。
3. 人性 :人的本性
三、发展历程
1、先秦:产生和建立;
《周易》的哲学模式:天人合一的宇宙论体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阴阳二分的思维模式。 孔子:1、政治上强调宗周,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2、在思想上提倡礼仁学说
3、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举一反三
2、汉唐:宗教化、封建化。中国伦理思想的抽象发展和大一统,封建化阶段。
包含两汉儒学伦理、魏晋玄学伦理、隋唐佛学伦理三个阶段。
3、宋元明清:辩证综合阶段。新儒学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四、封建伦理道德
1. 三纲五常
“三纲” :宗法等级原则的集中体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 :仁义礼智信,封建道德准则。
2. 忠君、孝亲、贞节
忠君 :君权至上的体现,皇权崇拜
孝亲 :巩固封建家长制
3. 贞 节:封建妇女道德规范。
五、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仁爱孝悌
这是中华民族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 仁 ” 是中华民族道德的象征。 其核心是 “ 仁者爱人 ” 。 其根本是孝悌, “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
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2、谦和好礼
“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 礼是治国安邦的根本。礼之运作包含有 “ 谦和 ” 之意
3、诚信知报
“ 诚 ” 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既是天道的本然,也是道德的根本。
4、精忠爱国
5、克己奉公
“ 公 ” 之核心是去私意, “ 背私之谓公。 ”
6、修己慎独
孔子云:“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
“ 不怨天,不尤人。 ”“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
7、见利思义
对义利关系的处理集中体现了中国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
先义后利、以义制利是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内容和合理内核。孔子强调见利思义,并把它作为区分君子 小人的重要标准。
8、勤俭廉正
孔子主张把 “ 温、良、恭、俭、让 ” 作为重要的德目。
老子提出为人处事的 “ 三宝 ” 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要求 “ 去甚、去奢、去泰。 ”
9、笃实宽厚
老子言:“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
孔子:巧言令色,鲜矣仁。君子当 “ 訥于言而敏于行 ”“ 耻其言之过其行。 ”
10、勇毅力行
三达德:知、仁、勇
范文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谈到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不能不提的人物,就是孔子。上个世纪70年代,
美国的一位学者在排列人类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一百位名人时,把孔子排在第五
位,仅次于耶稣和释加牟尼等人。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孔子的影响力恐怕要排在
第一位。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孔子学说的影响。
孔子是中国儒学的创始人。两千余年来,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不仅体现在
政治、 政治、文化等方面,也体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之中。
有的外国学者甚至把儒家思想看作是中国的宗教思想。实际上,儒家学派只是中
国古代许多学派中的一支,它是一种哲学思想,并非宗教,只不过在中国两千多
年的封建社会里被奉为正统思想,长期占有独尊的地位。孔子的思想不仅对中国
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影响了亚洲的一些国家。时至今日,因为华侨华
人遍及全球,可以说孔子思想的影响已不仅限于中国和亚洲了。
孔子教育的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讲究教教学方法,这是教师必备
的一种心理品质。正如颜渊所赞叹的"夫子循循善诱人",善于启发学生思维,使
学生在学习上有"欲罢不能"之势,说明孔子教育技巧之高超、教育能力之高强。
热爱教育,忠于学生,对教育事业表现出充沛的精力和毅力,对青年一代表现出
满腔的热情和关怀,这就是孔子表现出来的教师应该具有的良好品质。从《论语》
上记载的材料来看,一方面表现了孔子对学生们的热爱,一方面也表现出弟子对
老师的无限敬仰,形成了一种严肃认真而又亲切自然的尊师爱生的关系。从教师
方面来说,孔子的经验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护学生、
无私无隐;讲究教法、循循善诱。主张“有教无类”。教育的对象,不分地区、
不分贵族与平民,都可以入学。孔子私学的学生主要是由平民所组成的,据近人
考证,孔子学生真正来自贵族的,只有南宫敬叔、司马牛和孟懿子等少数几人。
孔子私学教育的对象从贵族推广到平民,适应了当时士阶层的兴起,顺应了文化
下移的历史潮流,这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孔子私学的教育目的
是“学而优则仕”,培养从政的人才。“学而优则仕”包涵着这样的意思,即不
学,或者虽学而不优,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用它来补充世袭制,这一点对于
奴隶制传统是有所突破的,对以后2000多年的封建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
的这些思想和经验,对我们今天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孔子的教育思想和经验是
非常丰富的,他的一些具有方法论因素的格言警语,实际上已成为一个优秀教师
不可缺少的营养,对后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认真地加以总结,批判地继
承这一珍贵的教育遗产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于周烈王四年,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山东
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中国古代伟
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
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
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
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
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
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有《孟子》七篇
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
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
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
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
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
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
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轲关于教学与学习的主张古代人对于教育、教学方法,并没有严格的区分,
有时是同时并举或互相混同、互相包容。他的教育思想广泛而深刻,对现代教育
有深远影响。其主张大致如下:
①深造自得。孟轲认为学习的最高目的,是使知识达到“自得” 的境界。他认
为一个人的知识达到 “自得” 境界的时候,在处理和解决事物时,才能操持自
如,左右逢源,默识心通。孟轲还认为,深造自得的途径,不仅要注重掌握广博
的知识,而且还要注意“由博反约”。他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离娄下》)。
②专心有恒。孟轲反对那种三心二意和心不在焉的学习态度。他认为,是否专心,
对学习的好坏关系极大。不仅要专心,还要坚持不懈,不能一曝十寒。他曾举掘
井作譬喻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尽心上》)。
③循序渐进。孟轲说:“其进锐者其退速”(《尽心上》)。就是说,不可以冒
进。他反对“揠苗助长”。他有一段很形象的话说:“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
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
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公孙丑上》)。这种生动的譬喻,说明了循序渐进的必要性。
④重思存疑。重思是孟轲教学思想的特点,他轻视闻见之知。孟轲把耳目之官与
心之官割裂开来,认为感官只能扰乱人们的认识,唯有依靠心之官的思维才能认
识事物。他说:“耳目之官不思, 而蔽于物, 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 心之
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告子上》)这种片面重视思的观点是
与孟轲的唯心主义思想有关,是违反认识规律的。但由于重视思,也基于他的读
书实践,提出了“读书存疑”的主张,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
心上》)
⑤因材施教。孟轲曾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尽心上》)他认
为,除了自暴自弃者外,对有心问学的人都可量材施教。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
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
君子之所以教也。”这些教育思想都为后世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现代教育理论
的很多思想都来源于此。可见孟轲教育思想影响的深远。我国古代有很多伟大的
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家思想家,这些教育家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知识宝库中
璀璨的明珠,犹如点点繁星,在浩瀚的夜空中熠熠生辉。
中国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宋代集理学之大成者朱熹就是其中的翘楚。朱熹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祖籍婺源(今江西婺源)。他生于福建尤溪,卒于建阳,
后人称他为闽人,学派为“闽学”。
他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从理论上把儿童教育和青年教育作为一个统一过
程来考察的人。朱熹把人的一生,约略地分为15岁以前受小学教育和15岁以后 受大学教育两个阶段。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不是举子教育、单纯的文字训练,
而是向儿童灌输封建道德观念和训练儿童的封建道德行为习惯。两者之中,尤以
后者为主,朱熹称之为“事”。“事”是相对“理”而言的,“理”是抽象的道德伦理学说。“事”是具体的日常生活准则,即 “洒扫、应对、进退之节”。朱熹赞许北宋程颐、杨亿的见解。程颐、杨亿认为 “醇儒”的培养应从人的童稚时代开始。因儿童尚没有形成一定的思想倾向,“无扦格而不入”的困难,因此要把握住这个时机给儿童讲述道德格言。杨亿曾提出采用“日记故事”形式进行。程颐主张创作“洒扫、应对、事长之节”的通俗诗歌,让儿童“朝夕歌之”,并伴以舞蹈,以激发兴趣,乐于接受。朱熹更广泛地从经传史籍以及其他论著中采集有关忠君、孝亲、事长、守节、治家等内容的格言、训诫、故事等,编辑成儿童道德教育用书,题为《小学》,流传颇广。朱熹认为人心“至虚至灵,神妙不测”,即人的思想是 朱熹提倡学生自己勤读书,勤做札记。教师只需作“解惑”式的讲学,不必“支离多说”,这种教学方式叫“讲问”。关于如何读书,朱熹自己总结为:“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朱熹的门人辅汉卿等又把朱熹自述的读书法展开,归纳为六条:“居敬持志,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元末程端礼著《集庆路江东书院讲义》,循朱熹本意,引朱熹语录,就六条“朱子读书法”逐条加以注释,收入《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对明、清教育实践,影响颇大。读书方法受制于一定的思想路线和教育目的,但朱熹是封建时代的博学者,他的博览和精密分析的学风,突破了自己设下的唯心论和训练“醇儒”的框子。他提倡的读书方法,正确的见解和谬误,交织在一起,如加以分剥,是可以从中取出有一定价值的读书经验的 。
朱熹所主张的大学教育,始于读书,终于修身,这叫做“下学上达”,又称作“由博返约”,他继承了孔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的思想。在修身过程中,朱熹尤其重视“慎独”、“节情”和“忍”的修养功夫。朱熹提出的道德修养标准是出于维护当时封建制度的需要,但他强调培养人的道德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克制能力的主张,就道德教育方法而论,却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范文三: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家积累和总结的丰富教学经验。 对教学理论、 教学原则和方法及对教师的要求, 提出有价值的见解,至今仍然闪烁智慧的光芒,富有启迪教育意义。
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
观察了解学生 孔子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论语 为政》
“听其言而观其行” “退而省其私”
宋 张载 “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
孔子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据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朱熹 注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 达其辞。 ”
《学记》 “君子之教,喻也。道 (引导 ) 而弗牵,强(激励)而弗抑,开(开启)而弗达。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
温故知新 学思并重
《礼记 中庸》把孔子学思并重思想发展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循序渐进 由博返约
朱熹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圣贤教人,下学上达,循循有序,故从事其间者, 博尔有要,约而不孤,无妄意凌之弊。 ”
孔子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予一以贯之” 。
长善救失 教学相长
《学记》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 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辩证看 王夫之《礼记章句》 :“多、寡、易、止虽各有失,而多者便于博,寡者易于专,易 者勇于行,止者安其序,亦各有善耶;救其失,则善长矣。 ”
《礼记 学记》教学相长思想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 学相长也。在《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也。 ”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相互促 进,相得益彰。
韩愈 相互为师 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能者为师 先觉觉后觉
言传身教 尊师爱生
孔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 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 有言之教 无言之教
古人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
颜渊对孔夫子回忆“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 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有也已。 ”
荀子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 。 。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
范文四: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
分类: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
ISBN:9787300133621
定价:36.80元
作者:朱永新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图书策划公司:北京朗朗书房出版顾问有限公司
开本:16开
供货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朗朗书房出版顾问有限公司分类:教育
出版社推荐语
1. 认为本书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历史的研究和对历代教育思想家教育思想的研究和总结归纳都非常细致和到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2. 本书的语言简明流畅,适合普通中学教师阅读。了解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和糟粕,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教育思想、观念进行扬弃,对于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阅读本书的现实意义。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文化光辉灿烂,这与教育所起到的文化传承作用是分不开的。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十分重视教育的一个民族,其教育思想历史悠久、内涵丰厚。本书梳理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起源和发展轨迹,阐述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质、理论基础,然后分专题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德育观、教学论、教师说、读书法、科举制度、书院和蒙学等,从多个侧面展现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沿革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从而客观地呈现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的全貌。
内容简介
朱永新,1958 年生,江苏大丰人。现任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永新是中国新教育改革的发起人,被评为中国教育60年60人(2009)、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2008)、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2007)、中国十大教育英才(2006)等。他先后求学于江苏师范学院(今苏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主修教育心理学。曾任苏州大学教务处长、苏州市副市长、全国政协常委。20多年来,在国内外发表有关教育的论文400余篇,出版了30多部论著。 朱永新富有人文情怀和创新精神,为中国教育改革建言献策。他创办的教育在线网站,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的精神家园,他倡导的新教育实验,正在改变着中国的教育。他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深刻思索以及对教育理想不懈追求的激情,感动着千千万万读者的心。其作品《我的教育理想》、《中国新教育》等,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学畅销作品,印刷均超过20余版次,在观念和实践层面,都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译者简介
内容简介
试读章节
读者群体:大学教育学专业学生、教育史研究人员。对中国教育思想史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范文五: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其间涌现出数量众多的著名教育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的古代的教育思想有儒家教育思想、道家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和墨家教育思想。
下面先说儒家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历史上的各种哲学派别都曾对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形成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其中以儒家思想的影响最为重要。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他特别向往西周时代的政治秩序,崇拜西周时代制礼作乐的典范人物,仰慕西周时代盛极一时的礼制和文化,并在继承西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伦理道德思想。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其三基德或三母德。在此之外,孔子还提出了孝、悌、忠、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他在《孟子·公孙丑下》中集中阐述了他的四母德:“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种母德是与生俱来的,但他同时又强调,人们必须加强后天的自身修养,努力扩充四种母德,才能真正有所作为。“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可见后天修养是多么的重要。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其中前三者属于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后两者则是家庭关系的放大或扩展。“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这就是所谓的“五伦十教”。从孟子本人的观点来看,他对五种伦理关系中前后双方的要求是相互的,如“君不敬,则臣不忠”、“父不慈,则子不孝”等,但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其内容则逐渐被歪曲,成为前者对后者的单向约束,片面强调忠孝和恭顺。发展到后来,便形成了具有正统权威性的三纲伦理。
儒家的这种道德规范体系在整个封建社会时期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既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又在一定程度上给传统伦理道德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
墨家的教育思想
墨子认为人的本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 ,名翟,生卒年不可确考,活动于春秋与战国之际。墨子出身微贱,精于工技,曾经“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 ,后创立墨家学派。他一生的活动主要是“上说下教”,门下弟子众多,声势很大。儒、墨两家并称为“显学” 。
墨家私学是一个组织严格、纪律性极强的宗派集团。其领袖称为“巨子”,墨子是第一代巨子 。巨子是精通墨家之义的圣贤,而且还是墨家之法的执行者。巨子以自己的品格、道德力量和领袖地位对墨家弟子具有很大的约束力和震慑力。墨家弟子对巨子都绝对服从,并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墨家以求天下之利为核心内容的教义,使得墨家成员有着一种共同的信仰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境界,规范着墨家弟子的思想与行为。严格的自我磨炼,又使墨家弟子不仅具有为墨家教义忘我牺牲的品格力量,而且具有相当团结的集体凝聚力。
墨子主张教育要培养“兼士” ,作为兼士,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即道德的要求、思维论辩的要求和知识技能的要求。墨家讲的德行的基本要求就是“兼爱”。即能够毫无区别地爱一切人;知识技能要求是为了使兼士们有兴利除害的实际能力;思维论辩要求是为了“上说下教”,去向社会推行其“兼爱”主张。
道家教育思想
道家创于春秋末的老子。
道家的兴盛是在战国时期,战国道家分为两派,一是稷下黄老学派 ,这一派不墨守老子的理论,而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兼采各家之长,有选择地吸收法、儒、墨、阴阳、名家的一些思想因素,从而能够成为社会政治活动的一种指导思想。 道家主张“绝学”和“愚民”。 道家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它永远不变地存在着,不停地在天地万物中间运行着。这体现在教育目的上,就是要求人们把“道”当作认识、追求、实现的总目标,一切教育思想和活动都围绕着“道”而展开。老子论述了“道”的本质特征:“道恒无为,而无不为。” “道”不依赖人们的主观意识,有自身运作规律,所以称“自然无为”。“无为”的反面是“人为”,而儒家的教育是最主要的“人为”活动。他说:“大道废,有仁义。智能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贞臣。” 就是说,儒家的仁义孝慈贞的教育都
是人为的,不符合人类的本性。在道家看来,儒家所倡导的教育是破坏自然、违背。人性的活动。
总之,道家认为“道法自然”,主张培养能体会自然之道的圣人,对于孔子提出的仁义道德持否定态度。道家轻视知识,主张以自然之道即“天道”为教育内容,要求人们完全听凭自然,对于传统文化也持反对态度,强调“绝学无忧”。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教育的作用,对后世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法家教育思想
法家是一个以论述社会政治观点为主的学派,在学术渊源上与儒家有关,早期法家代表李悝 、吴起 就是孔子弟子子夏的学生。到李悝的学生商鞅 时,法家与儒家开始趋于对立。商鞅辅佐秦孝公实施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其变法的指导思想就是法家理论,商鞅有《商君书》 存世。战国末法家的杰出代表李斯、韩非 都是荀子的学生,又和儒家彻底决裂。韩非可称战国法家的集大成者,著有《孤愤》、《五蠹》、《内外储》、《说难》、《显学》等,使法家学说系统化。李斯则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实施法家政策的倡导者。
与道家一样,法家也并非完全不要教育,只是一味提倡法治教育而已。商鞅要求“更礼以教百姓”、“燔 诗书而明法令”,以官吏“为天下师”,“学读法令” 。他主张以法家思想作为“壹教”,以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统一的政治需要,韩非发展了这种思想,明确提出:“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在韩非的思想中,除法教外,不要其它教育,除执掌法规的官吏以外,不要其它教师。法治教育固然必要,但教育绝不仅限于法教,教师绝不仅限于官吏,只讲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结果是以法代教,以吏代师,从而取消了普通教育。
法家的主张迎合专制统治的需要,重实力,讲实效的风格有可取之处。但法家一味推崇强权和暴力,蔑视文化教育和社会道德的作用,不仅会摧残思想文化教育的发展,对维护封建统治最终也是不利的,这已被后来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所证明。
总之,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丰富多彩,流派众多,几乎每个时代的教育思想都有自己的时代特色。但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还是一脉相传的,从中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强调教育的必要性,主张德育和智育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