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晋东南方言——长治方言里的圪
前段时间,看《长治地方志》,有一个人说到了长治方言里的硌,长治方言发音时圪字很多,无论东西南北,城市乡村,人们说话,往往加上一个“圪”我觉得很有意思,收集一下,有:说摇晃叫圪涌,说犹豫叫圪试,说蹲着叫圪就,说瞎话叫圪扎,说肘窝叫圪肘窝,地上有个坑叫圪道,土块叫土圪垃,灰渣叫圪渣,办事不牢叫塌圪拉,角落叫夹圪栏,说木棍子叫圪榄的的,说胸脯也叫硌廊的,说小巷也叫硌廊的,有一则说长治方言的相声说:有一个人,拿着一棍子,追着一个人,跑到一个死胡同,把追着的人胸脯上就是一棍子,说长治话就成天了,一个人拿着一根硌揽的,追着一个人跑到一个硌廊的,朝他硌廊的打了一圪廊的。再有就是太行山在颤动,说成太行山在硌涌。
还有许多的硌,比如说谈对象为圪叉,脑袋叫圪脑,拳头叫圪都,膝盖叫圪顶盖,蝌蚪叫圪蚪的,跳蚤叫虼蚤,松鼠叫圪玲,铃铛叫圪铃,瓜饼叫圪燎的,过分显示自己叫穷圪擞,爱说大话叫圪喷也叫圪搅。两瓣蒜叫两圪朵蒜。树枝叫树圪枝,刚睡着叫圪梦了一会,下小雪叫圪飞虫子叫硌虫,说晃一晃叫硌摆硌摆,说难受叫硌忧萤咧,说果实累累叫实圪搭搭,颜色鲜红叫红圪载载,说刺叫圪针,说拉面叫圪扯,说人不稳重就说是个圪授的,说蛤蟆也不叫蛤蟆叫圪蟆,说可笑是圪抽死个人咧,今天说这个圪,我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圪呢?是不是我们和土圪拉打的交道太多了,所以叫什么首先想到的就是圪。说着这些话,我觉得这真是圪抽死个人了,一会写罢,我就圪转圪转去,要是谁家今晚吃抿圪蚪,我圪求圪求,非吃他一大碗不可。
可是一出去,外面圪星咧(也就是下起了小雨),我就不去别人家圪求了。
范文二:试论晋东南方言造成英语辅音学习中的负迁移及排除办法
试论晋东南方言造成英语辅音学习中的负
迁移及排除办法
第2期晋东南师专i996年6月15日
试论晋东南方言造成英语辅音
学习中的负迁移及排除办法
杨晚英
(晋东南师专外语系卡{旨6ol1)
任何新知识或新技能的获得都会受到已经具有的知识或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心
里学中称为迁移.积极柏影响称为正迁移,消极的影响称为负迁移(寐善抹,1986).每种
语言都有它特有的发音规律:方言也是如此.方言区的青年学生,由于土生土长,在语音上
已形成各自牢固的方音基础.在学习一种外语的发音时,他们往往受本地方音的影响,常
常把方音的发音习惯迁移到目标语中,因而产生了负迁移.研究语音迁移的目的主要是力
图促进其正迁移.克服其负迁移.争取良好的语音学习效果.
晋东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含有入声谓的晋语区,但各县区也有各自的方言特点.就
辅音的发音而言,就有一些差别.本文试以影响较大且方言特点明显的长治晋城,船县三
市(县)区的方言为代表,通过方言,汉语普通话及英语辅音之间的比较,主要讨论晋东南
方言对英语辅音的发音所产生的负迁移及排除办法.
一
,辅音音素比较
英语共有28个辅音.汉语普通话有22个辅音.睬晋东南方言中入声韵尾喉塞音]
外,长治方言大约有21个辅音,晋城方畜大约有l9个辅音,}县方言大约有21个辅
音.
关于辅音音隶及发音的区别.请看下面辅音音隶比较表. 英语,汉语方言辅音对照表
音部位唇音舌尖音舌叶舌面音舌根音堠音
舌尖舌尖前舌尖中舌尖后齿舌面前舌面中舌根与(声门 ,双唇齿唇龈上齿上齿龈上齿龃硬腭前
音硬腭磋拇戟腭音)种
滑k塞音
蚀d
清f0Sh英擦音
;
trt『
浊V6
塞擦音滑ts
蚀如ldId语
鼻罾浊n
边音浊l
学元音浊l
.86?晋东南师专1996正
音部位唇音舌尖音舌舌面音舌根音喉音叶
舌尖舌尖前舌尖中舌尖后齿舌面前舌面中舌根与(声门 双唇齿唇龈音)上齿上齿龈上齿龈硬碍前
后硬腭硬腭软腭种
送气k,汉塞音
不迭气Dk
清fSC撩音
浊
塞擦音透气'蟠'tC 不迭气tstC
话鼻晋浊
边晋浊l
进气p,t
长塞音kt不迭气口t 滑fCX治擦音
苫浊V
方塞擦音送气tstC' 不迭tstc
石鼻晋j虫mnn 边晋j虫l
遗气Drtl【,
晋塞音k7不迭气Dt 滑fSC城擦音
蚀
方塞擦音运气tS'tC'
女
不迭气tC
日鼻音浊,帕
边晋浊l
主塞气p,tl【,
沁塞音k7不进气Dt 滑fsC县擦音
j虫V0
方塞擦音透气ts,tc'
不迭气tstC
日鼻晋浊
边晋浊l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汉语普通话和三市(县)方言中都没有英语中的舌叶齿龈硬萼蒉音
[门[5][们[d3]和舌齿摩擦音[0][胡.长洽方言比普通话少舌尖后撩音[s]R]和舌尖后塞
擦音Era]Ira]四个辅音.但多齿唇浊擦音[v],舌尖浊擦音[z]和舌面鼻擦音[].晋城方言
比普通话少舌尖前擦音[s]及舌尖前塞擦音Ere]Eta],但多了舌根浊擦音[明.沁县方言比
普通话少][][t][懵],但比普通话又多[v][z][].从表中还可以看出,英语辅音大多 是精浊成对,而汉语普通话与本地方言的辅音大多是清音的送气与不送气成对不过长
治,晒县等一些方言区比普通话多出E1][v],[s][z]两对清浊戚对的辅音这对于英语的
清浊辅音的学习将起正迁移作用.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普通话中[1]从不出现在音节首,而长治,}县,武乡一带的方言在 发普通话以零声开头的字如"爱,饿"时,韵母前带有明显的鼻辅音[帕,而晋城,黎城,壶关
等方言则在这些零声母字前带有明显的舌根浊擦音[铂.晋东南方言仍保留着古代汉语
遗留下来的^声调,在读.十,不,说"等字时,到音节尾.喉部好象有一种收缩的感觉,这个
音素在语音学中叫.喉塞音[7]".这个音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经消失英语中没有[们在
第2期扬晚英试论晋东南方畜造成英语辅音学习中的负迁移及排除办法?87? 音节或元音前的语音现象.也没有[i]和[7]这两个辅音.
二,晋东南方言对英语辅音学习所产生的负迁移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晋东南方言区的学生来说,英语辅音发音的主要难点
就
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不准英语中的舌叶音[,][3][t』][d5],常以方言中的相似音取而代之.长治,潞 城,抡县,武乡方言区的一些学生常用舌面音[c][tc'][]的圆唇音代替.如把China [tf~ino]读作[tCainol,把English[ingllf]读成[,i.gli~].晋城学生则常以[R][ts][] 代替这四个辅音.如常把teacher[ti:怕]读作[ti:t],把jeep[ds【:p]读成【d:p]. 2,长治,沁县等方言区的学生常以舌尖上齿龈擦音[s][z]代替英语中的舌齿摩擦音 [0][龃,如把th.ng[0读成[siy].把this[~is]读成瞄s].晋城方言区的一些学生则[ [卷舌音代替分别代替英语中的[s][0]和[z][龃如常把sorry[sari]读柞[s.rI]'把three [.ri:]读作[sri:],把father[fa:拍]读作[fa:]等.
3,长治方言中没有前鼻韵母(an)(el1)等,常把英语中的pen[pea]读作[刚],soix [s^n]读作[]
4,很多学生分不清汉语拼音中的h(国际音标注音为[x])与英语辅音h的发音区别. 常把he[hi:]读作[xi:],把hard[h~:d]读成[M:d].
5,发不准英语辅音[r].长治,沁县等方言区的学生以[z]的圆唇音代替,如把green [gri:n]读成类似[gzui:n],晋城方言区的学生则以R]音代替把rlght[rait]读作[Kait]听 起来象汉语的"日爱特".
三,排除负迁移的办法
学习英语语音,母语或方言的迁移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克服辅音负迁移的最有效的办
法就是进行辅音发音方法的对比,掌握所学音素的发音要领.
1,[门[5][t门[d5]的发音要领
[J][3][t』][d5]的发音部位一样,发音方法不同.HI[s]是摩擦音,其发音要领是(1) 舌叶轻触上齿龈后都,舌身上抬,形成狭长的通道,气流由此通过.(2)口形是双唇向前突
出,尽可能成方形,(3)与[s][z]两音相比,发[,][5]时气流散布于较大的舌面.[cJ][ds]是 塞擦音也称为破擦音,发音要领是(1)舌端抬起紧贴在上齿龈后部,1:3腔通道形成阻塞.
(2)使气流冲破这个阻塞,发出前一爆破音后立即发后一摩擦音而形成破擦音.[][t
门是
清辅音.[5][d5]是浊辅音,清辅音是声带不振动音.浊辅音是声带振动音. [门[5][t门[d5]的发音部位和发音口形都不同于汉语或方言中的[妇[t][t妇和] 瞳][嘲[ts].[妇[][]发音要领是舌面前部抬起与硬腭前部接近,发音方法虽然也是 摩擦音和塞擦音,但发音口形不同于英语中舌叶音有些学生虽然将口形突出.但还是发
不准[,][5][t门[d5]这几个音紊,原因是双唇突出口形成圆形而不是方形[R][t] [t妇的发音要领是舌尖翘起,抵住硬腭前部,舌位摆对后气流通过舌尖与硬腭前部摩擦或
破擦而出.
学好[门[5][t门[d5]的发音,关键在于以下三点.(1)搞清该辅音的发音舌位及方法; (2)注意与本地方盲相近的发音区别}(3)双唇一定要突出成方形. 2,[日][6],Is][z],[R]的发音区别
.88?晋东南师专1996拄
[0]]是舌齿摩擦音,其发音要领是(1)舌尖伸出放在上下牙齿之间,舌尖轻触上齿, 中间留出缝隙.(2)气流通过舌齿之间的缝隙摩擦而出.
汉语普通话与晋东南方言中无此二音.长治沁县方言区学生易用[s]代替[0],用[z] 代替],晋城方言区的学生易用[s]代替[日]和[s],用[代替[6][z]关于[?][]的发音 要领上文已经谈到.这里不再赘述.Es][z]是舌尖齿龈音,发音时舌尖抬起轻触上齿龈,气
流通过舌尖与齿龈之间的缝隙摩擦成音.[日]],[s][z],[s][]是清浊成对的辅音,晋东 南方言大多有[s][z]清浊成对的辅音,而晋城方言中只有[胡瞳]清浊成对的辅音.晋城方
言区的学生发汉语普通话中的平舌音感到困难,那么对英语中的舌尖齿龈及舌齿音的发
音也同样感到吃力.对于晋城方言区的学生分辨这三对辅音的方法是先把舌尖置于上下
齿之间发好[日]]后,再把舌尖稍拉后,轻触上齿龈,练习发[s]rz],然后再把舌尖后移
轻
触硬腭前部发[][],这样可避免[日][s][s]和[6][z][的混淆.
3,长治方言区的学生应注意词尾[n][们的区别.[hi的发音要领是舌尖紧贴上齿龈, 使口腔通路完全闭塞,软碍下垂,气流从鼻腔排出.[n]是响辅音,发音时注意声带要振
动,同时也可延长发音.[1]的发音要领是舌根抬起,软腭下垂,IZl腔通路阻塞,气流从鼻腔
出来,发音时声带振动.学会发单辅音[n][后,就不难发出词尾[n]音. 4,汉语及方言中的h与英语[h]的发音区l
汉语拼音h与英语音标[h]写法相同,但发音有很大区别.很多学生把英语中的[h] 发成汉语拼音字母h,国际音标的注音为Ix].英语[h]是声门摩擦清辅音,发音时气流从
两条声带的缝隙(声门)通过摩擦出音,声带不振动.发[h]时注意不要在喉头或IZl腔的任
何部位发生摩擦.此音很象汉语的叹气声,没有固定口形,随着后面的元音口形的变化而
变化.汉语中的[x]是舌根摩擦音,发音方法是舌根抬起与软腭接近,发音时气流从舌根
与软腭之间泄出,有明显的摩擦音.发英语[h]与后面元音相拼时,注意不要把舌根抬起,
否则容易发成[x]音.
5,[r]的发音说明
It]与汉语拼音中的r发音不同.有些英语语音学书把此音称为颤音.发颤音的方法 是一部分有弹性的舌肌保持适度的紧张,让通过的气流使它迅速振动.英语[r]音不象其
他欧洲语言中的颤音明显,因此,普通教科书把此音归类于摩擦音.[r]的发音要领是(1)
舌尖向齿龈后面抬起,不要接触;(2)舌尖向后面的硬聘弯曲,略成凹形,舌身两侧向里稍
收;(3)双唇略向前突出成圆形(4)气流从舌端与硬腭前部之间通过}(5)发音时声带振
动,舌端不能只是接近硬腭前部静止不动,不然就会发成象汉语的中"日.晋东南没有卷
舌音的方言区的学生,在发英语[r]音时要特别注意此音的发音舌位,避免用平舌音[z]代
替此音.
外语学习中所产生的语音上的负迁移是难以避免的.本文就晋东南方言区的学生如
何学好英语辅音发音方面谈了点个人粗浅的看法.对于英语语音学习,还有多方面的因素
有待探讨.除了语言的差别,学生对语音的感受能力和模仿能力也是因人而异的.如果外
语教师对学生的语音背景比较了解,并能正确指出所学语言与学生所讲的母语或方言在
语音方面的异同点,那将会有效地促进语音的正迁移克服负迁移,从而取得良好的语音教
学效果.
范文三:晋东南方言对父母的称谓--新华网山西频道 山西新闻 煤炭 山西
在晋东南地区,对母亲的称谓有'娘'、'妈'、'奶'、'爸'等。其实,汉语中最早对母亲的称谓是'母'。'母'是一个象形字,象征女性的乳房。母亲用乳汁哺育了儿女,所以用'母'来指称母亲。在晋东南的陵川等地,年长者称母亲为'奶',因为'奶'也有'乳'的意思。在晋东南的一些地区,把小孩吃奶叫做'吃妈妈',把女性乳房也叫做'妈妈'。南方一些方言也管'吃奶'叫'吃妈妈',说明这种说法不是个别现象。'娘'作为对母亲的称谓,也有很久的历史。公元6世纪的 《木兰辞》'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中的'娘'即指母亲。在陵川县东伞村,称呼母亲为'爸爸',这可以从婴儿习语的过程得到解释。一般来说,婴儿会发的第一个音是'啊',第二个音就是'爸',而不是'妈';发'妈'的难度比'爸'大。'啊'、'爸'、'妈'这三个音,是最容易发的三个音。发'爸'用来称呼母亲也就自然而然了。满语中称呼母亲即为'阿爸'。
在晋东南地区,称呼父亲的词语有 '爹'、'大'、'爸'等。'爹'称谓的来源,宋本《广韵》麻韵:'爹,羌人呼父也。'羌族原是古代汉民族对居住在我国西北部的游牧民的泛称。从隋唐至宋代,我国境内的羌人,除在岷江上游还有一些聚居的村寨继续保持着羌人的基本特点外,其它地区的羌人大都发展为藏缅语系的各族或者先后被汉族及其他民族融合。《广韵》中所指的羌人,应该是指属于当时版域内的少数民族。'大'称父亲,与'大'的读音和'爹'的读音相近有关,但'大'并非简单的音转。封建社会是一个男权社会。家庭以男性为主体,长幼有序,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父亲是一家之主。'大'或多或少可以传递出父亲作为一家之主的尊崇地位以及子女对他的尊敬。由于'大'的声调不同,又有写作'达'、'答'、'丹'的。如明陈士元《俚言解》称:'河北呼父为大,又讹为达'。'大'、'达'是由'爹'的读音演变而来的两个读音相近的假借词。称'爸'是后来普通话影响的结果。
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晋东南方言只有保留了古代6世纪呼母为'娘'的称谓,但未保留6世纪呼父为'爷'的称谓,而沿用羌人的称谓,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晋东南方言在民族融合中的取舍,也说明方言在发展中的不平衡。乔全生 郝素伟
范文四:晋东南民居的特点
2.2晋东南地?区的民居特?点
2.2.1晋东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
晋东南,地处太行山?腹地,北交晋中,南接河南,东与河北省?为邻,西与山西临?汾地区接壤?。因地势高,“据太行山之?巅,地形最高与?天为党也”,历史上也称?“上党”。晋东南为暖?温带冷温半?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550,670毫米?,年平均气温?12.0,13.7?,积温260?0,3300?,无霜期12?0,160天。晋东南的太?行山区和中?条山区、五台山区和?吕梁山区是?山西3个多?雨区,年降水量普?遍在600?毫米以上,这是由于山?区迎风坡对?夏季暖湿气?流的抬升所?致,降水量随山?地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晋东南从地?形地貌上看?与“四川盆地”极为相似。四面环山,内有长治盆?地,晋城盆地,中间有三条?较大河流由?西至北为沁?河、丹河、浊漳河。盆地周围的?高山海拔约?1500-2000米?以上,将整个地区?包裹其间,周边及境内?沟壑纵横,遍布崇山峻?岭,有“天下之脊”之称。古代所辖潞?、泽、沁、辽四州皆在?险山急水之?中,各县多被阻?隔在高山之?间。
晋东南地区?水资源丰富?,河流上游的?深山区,分布有许多?天然森林。在较多地区?种植有大量?杨、柳、槐树。地下有丰富?的煤、铁等矿藏。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温和适中,物产丰富,旱涝保收。人民的生活?基本可以自?给自足,素有“米粮川” 之称。
人文环境
从经济模式?看,晋东南进入?农耕文明是?很早的。远在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里?的人类就与?河东、豫北的邻人?一同进入农?耕文明的行?列。此后,从夏商直到?清末这里一?直处于农耕?经济的中心?地带,历来盛产玉米、谷子、蚕桑等传统??农产品,与华北其它?省不同,这里的农耕?经济是一种?小型的、少变化的小?农经济。这里有丰富?的煤、铁、木材等资源?,农户一般还?兼营采矿、冶炼、纺织等手工?业,农耕经济包含着多种经??济成份。在贸易上,由于与外省?区甚至各县?乡之间山水?阻隔,各县乡往往?自然形成各?自的交易市?场,农民不需走?出本县即可?通过集市换?取需要的商?品。这种农业、手工业和集?市小商业交?融的自然经?济,增强了这种?内敛型经济?的生命力,但也使晋东?南始终未能?象邻省区那?样发展起为?市场而生产?的农业、手工业、商业来。稳定沉静的?小农宗法社?会使这里的?农民从远古?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直延续?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老
102
井”、“野山”式的生活。
晋东南虽地?处偏僻,经济仅处中?下水平,但政治文化?方面在封建?时代却处于?重要地位。三代时期即?“属帝都畿内?”,离尧、舜、禹的都城平?阳、蒲坂、安邑都很近?,离商都殷、周都镐京、洛阳不过数?百里。春秋战国时?属“五霸”之一晋国和?“三晋”之韩、赵,秦时为天下?三十六郡之?一。此后虽朝代?更迭,长治、晋城始终为?重要州、府所在地。两千余年来?,这里重臣名?将、大儒辈出,丹朱、微子、赵襄子、廉颇、冯奉山、西门豹、法显、石勒、李隆基、程颢、杜思敬、于谦、吴琠、陈廷敬等或?是晋东南人?,或在这里有?过重要活动?。
连绵不变的?农耕文明和?浓重的封建?政治文化使?这里的农家?一般崇奉的?格言是:“耕读传家,人人都读书?,个个会种田?”,并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深深地积淀?在民众的意?识深层。作家冯潞先?生在《晋东南密码?》一书中提出?:“小盆地与山?岳混合的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使晋东南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山西其?他地域文明?——农耕-士大夫的晋?南文明、游牧-边塞文化的?晋北文明、市井-大院文化的?晋中文明——的山地文明?。在这种文明?中生活的人?们,思想保守而?性情刚烈,安于现状又?勤劳朴实。”由于大山阻?隔,晋东南在历?史上较少受?到中央政权?的足够控制?,山民们所接?受的礼仪教?化很少。据当地地方?志记载,上党人“性朴质”、“尚气节”、“人俗劲悍”。同时,人们对天地?神明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敬畏,这也与将生?产“寄希望于自?然条件”和“稳定的内部?结构”的山地文化?有很大关系?。
晋东南是一?个远古神话?传说极为密?集的地方。例如,关于炎帝的?传说就有很?多。在长治县羊?头岭,还有多所祭?祀炎帝的庙?宇,至今每逢四?月初八(炎帝生日),仍会举行为?期三天的庙?会,人们都会蒸?面羊(当地传说祭?祀炎帝用羊?而不用牛)用以祭祀。当地很多地?名和神话都?与炎帝、女娲、后弈、愚公等有关?。从这些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地人对?神的敬畏与?原始崇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敬神的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晋东南地?区。历,几乎村村都?有庙宇,所敬神明繁?多且来历、司职各不相?同史上,逢年过节各?地都会举行?迎神赛社活?动,逢各种神明?的生日都会?举办庙会。即使到了今?天,各村镇每年?至少也都会?有2-3次庙会。
2.2.2晋东南地?区的民居特?点
在这样的自?然人文环境?下,晋南地区的?民居有其自?身的特点:
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103
(1)晋东南为暖?温带冷温半?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550,670毫米?。当地民居主?要采用独院?或几进四合?院;建筑一般为?二至三层阁?楼式;屋顶为沉厚?顶板瓦屋面?,以利排水;有的在一层?、二层设有通?廊柱,二层设木挑?廊,以防雨水;楼阁式建筑?很好地适应?了当地雨多?,潮湿的气候?特征。
(2)晋东南地区?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12.0,13.7?,无霜期长。所以,当地民居多?为一至两进?式由多个四?合院组成的?群体院落;空间较为开?敞,屋顶多为硬?山坡顶,起隔热及排?水作用;本地区一些?山区台地的?木构架民居?,正房前部带?前廊,作遮阳与防?雨之用,同时廊下可?作通道;一般为二层?,上部作仓库?,兼用作道风?隔热,下部住人。
(3)晋东南地区?水资源丰富?,河流上游的?深山区,分布有许多?天然森林。在较多地区?种植有大量?杨、柳、槐树,这些为晋东?南地区人民?用木材建造?居室提供了?物质基础。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多以土坯与?木材修建房?子,创造出适合?本地特色的?木构架结构?体系。木构架结构?体系民居是?指用木构架?作承重结构?的住宅:即用柱子、梁架作为承?重结构,用夯土墙、土坯墙或砖?墙及青瓦苫?背坡顶作围?护结构,有的用砖墙?代替柱子作?承重构件。
受经济条件?和风俗习惯?的影响:
(1)长治,晋城农村的?这种二层楼?居住方式,并不是今日?才兴盛起来?的,而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积压延续了?多少个年头?,这种建筑无?疑是节约了?耕地面积,而且比较充?分利用空间?。在长治市一?带的农村二?层楼院落,一般都采用?一明两暗的?建筑格式,即一进门是?客堂,进门后左右?有门,分开的边是?两个居室,这样就增强?了房间的采?光,充分利用了?空间。晋东南的传?统民居多以?土坯与木材?修建,这就使得晋?东南民居在?造价上低于?其它地区的?民居建筑,也就出现了?即使家里经?济并不宽裕?的住户也普?遍采用二层?楼方式的现?象,这就是晋东?南地区住宅?的一大民俗?特征。
(2)晋东南几乎?所有的民居?都采用坐北?朝南,即主房(一般为二层?楼)置于院落的?南面,而厢房则排?在东西两侧?,围合成一个?庭院,由于一般院?落主房都是?二层楼,故显得较其?它房子宏大?,这也体现出?了主房的重?要性,在主房的二?层楼内,一般居室,客堂全都置?于一层。而二层,则其本上是?用来储放物?品的仓库,所以一般二?层的层高较?一层的层高?低了许多,而且比较阴?暗,只要够储放?物品就可以?了,不过,有特殊情况?下,二层也用来?临时住人。
院落采用独?院式或几进?四合院。院多方正宽?大。建筑一般为?二至三层阁?楼式。入
104
口设置一?般应巷道走?向,没有固定规?式,但应在院落?的下方。入口处一层?设门,二层设门楼?。门楼有的高?起,有的与邻房?齐平,但都与邻房?贯通。独院式院内?四面的建筑?常采用三间?二层,小青瓦硬山?屋面。二层设有木?桃通廊,四面可相互?贯通。通廊由一层?挑梁承托。有的在一层?、二层设有通?廊柱,二层阳台重?量则由廊柱?支承。一、二层由设于?室外阳台下?的木梯来联?系。首层层高一?般比二层高?。首层装饰间?素;二层檐下柱?两旁施一跳?斗拱,以支撑上部?的额枋。有的额枋端?部雕刻有云?头等纹样。阳台栏板、栏杆用木做?,有素面栏板?、直棱栏杆及?木条花格栏?板等形式。屋顶多用仰?伏板瓦铺砌?,少用筒瓦。多进院落建?筑形制与独?院式的大同?小异。院由垂花门?或过厅分割?。过厅间数较?其它房多。由过厅后墙?正中辟门通?向后院;或在过厅与?外围墙间的?腰墙上辟门?。过厅多为单?层两坡顶,屋顶上也为?仰伏板瓦铺?砌。
由此可见,一个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形成与特?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2.3晋庙铺镇?区位及背景?
2.3.1晋庙铺镇?区位
晋庙铺镇地?处山西省晋?城市南部的?太行山区,为泽州县所?辖。地理坐标东?经1 1 2?45′63"——1 1 2?45′77",北纬3 5?1 5′04"——3 5?1 5′23"。全镇总面积?1 4 5(6km?。镇距县城3?5km,南邻河南省?沁阳县,北、东北、西北分别与?大箕、河西、犁川、追山等乡镇?毗邻。太行山脉耸?峙山西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太(原)洛(阳)公路越山而?过。今日作为全?镇政治中心?的晋庙铺,因省道晋沁?公路的贯境?,仍在发挥着?晋豫之间重?要的交通咽?喉作用。(图2-3)
2.3.2晋庙铺镇?自然背景和?历史沿革
自然背景:
晋庙铺镇位?于太行山南?段的西北坡?,晋城山间盆?地的南部边?缘。境内山脉属?太行山系,其基本特点?是由不同年?代所生成的?石灰岩所构?成,而且若断若?续,没有主脉贯?穿其间。其山体由东?北而来,走势大致可?分为:向东、向南、向西南三个?方向。比较有名的?山峰或山岭?有70余个?。这些山峰起?伏错列,构成了大部?分景区峰岭?林立、沟壑纵横的?特点。气温较低,冬季寒冷,夏无酷暑,一月最低气?温一6?C—8?C,最低气温可?降到20?C,7月平均气?温在25?C以上,绝对最高达?40?C,生长季15?0—250天,年降雨量4?00?600mm?,降水集中于?夏季,7、8、9三个月的?降水量60?—70,超过,11
105
月至翌?年4月半年?的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0,左右,大部分地区?除降雨季外?,常年处于缺?水状态。
历史沿革:
晋庙铺镇一?带,在秦以前即?称天门,华夏先民在?此踩出了一?条太行古道?,中国第一个?私有制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夏桀履?癸科栖居于?“天门之阴”,即今丹水西?岸,太行关之上?。秦灭六国,中原一统,天门方显其?重要的军事?防御功能。到了西汉,始在此设立?“天井关”成为三晋通?往中原的门?户。经历一千余?年后,唐代在此加?强防御,改“天井关”为“太行关”。到了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四方豪杰群?起抗金,其中,长治人王彦?组织的“八字军”、晋城周村人?梁兴等人组?织的“太行忠义社?”纷纷在此勘?山筑寨,抵御外侮,留下了丰富?的军防遗址?和抗金故事?。后人误将“八字军”中“焦文通”和“孟德”二人名字讹?传为“焦赞”、“孟良”,一直至今。这一时期,为了表达人?们抗击外侮?的共同心愿?,改“太行关”为“雄定关”。蒙古人灭了?女真,建立元朝,实行高压政?治,在平阳(今临汾)设立官署,并将晋城等?地划归平阳?,为此又改“雄定关”为“平阳关”。明代,汉人复得天?下,又复“平阳关”为“天井关”。伴随历史前?进的步伐,这里发生了?大小战争数?百起,因为各种事?务,亲历此地的?帝王11位?。
另一个统计?显示,在这里居住?过、经历过的帝?王就有12?位,他们分别是?:夏桀履癸、周穆王姬满?、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启?、北魏孝庄帝?拓跋嗣、隋炀帝杨广?、唐中宗李显?,唐玄宗李隆?基、梁主朱温(全忠)、后周世祖柴?荣,宋太祖赵匡?胤等。亲过此地,并留有诗词?的文人骚客?则有:西汉刘琨、蔡邕;西晋将领、诗人刘琨;唐代诗人王?维、李贺、李白、白居易、刘长卿、张九龄、苏廷、张说,文学家柳宗?元、韩愈、驾部郎中程?浩;北宋大臣、史学家司马?光,诗人徐范;金代李俊民?,元代郝经、元好问,明代文学家?贝琼、王世贞、李梦阳、于谦、李攀龙;清代赵执信?,陈廷敬,朱樟等上百?位。留下诗文二?百余首(篇)。群星璀璨的?名人中,尤以清康熙?时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的《太行四首》最见“神功”。诗曰:“天井关门跨?碧空,太行开辟想?神功。遥连绝塞羊?肠尽,下视中原虎?琚雄。嵩岳诸峰元?拱北,河源万里远?随东。驿楼斜日凭?轩意,回首萧萧落?木风”。这些颇富情?彩的题咏,为今天的旅?游开发增添?了璀璨与辉?煌。
每道辙沟深?20cm,宽14—26cm,是我国保存?最长、年代最古、辙沟最明显?和最深的古?道交通遗迹?。但此线沿途?自然景观相?对不多,仅在南湾西?南方、古邗河东侧?有雄险的悬?崖绝壁数道?,每道高20?0—300m,宽数千米,经山水切割?,形成人头状?石柱、石
106
峰,类似屏风的?石墙和观景?台,游者处之,令人毛骨悚?然。古西寨就建?在独耸的石?峰之上,异常险要。
2.4天井关村?的背景资料?
2.4.1天井关区?位及环境概?况
天井关位于?山西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镇内,位于晋城市?南部,距晋城市2?9km。天井关村西?侧有晋沁省?道经过,南北有晋济?高速公路穿?过。村子历史文?化悠久,是著名的“孔之回车”之地。天井关位于?太行山顶之?山脊上,南北走向,长约800?m;平面呈哑铃?状,中间最窄处?仅50m,南、北最宽处约?250m左?右;北、南2个制高?点分别为9?61m和9?50m (黄海高程系?),制高点周边?已开发为旱?田;东西为深沟?,形势险要。古街呈S形?贯穿南北,街道古老而?破旧。天井关踞太?行山南端,历史上是山?西通向中原?地区交通、邮驿、军事要道,当晋豫要冲?,左丹右沁,背负三晋,俯瞰中原,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四面深?壑,一途独通,地势险要,为古太行道?之咽径,太行八陉之?一,是三晋东南?第一大关。
2.4.2天井关村?特殊的地理?条件
太行八陉之?——太行陉
太行山纵贯?山西、河北及河南?北部,处于中国地?形第二级台?阶和第三级?台阶边
,以其巍峨之?姿形成了华?北平原西部?的天然屏障?。在地壳板块?间巨缘,直达黄河之?滨
大力量?的互相推顶?挤压下,太行山脉产?生了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加上水流的?冲刷切割,横向形成了?大大小小被?称为“陉”的峡谷。其中不一定?最长最深但?却最著名的?就是太行八?陉。人们习惯从?南往北按顺?序数。它们是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和军?都陉。随着工程技?术能力的发?展,今天人们已?能在太行山?脉上开辟出?无数通道,而在古代这?种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太行八陉就?成为当时人?们穿越太行?山脉的主要?途径了。
太行陉(图2-5)是豫北通往?晋东的一条?交通要道,原古陉在河?南沁阳市区?北偏西15?公里处关帝?庙两侧,一名丹陉,当地人俗称?小口。此陉山势陡?峭,道路险窄,宽仅五步,百折回肠。现原道已很?难通行,一般是走与?之相似的另?一条公路,即从沁阳出?水南关,渡沁河,北上太行山?南麓的常平?镇,过大口隘,一直攀登到?太行山顶上?的山西晋城?晋庙镇天井?关,再经高平、壶关抵古上?党(今长治地区?)。在山顶扼守?此道的
107
天井?关又名天门?、太行关、楚雄关、平阳关等。《战国策》中军事家吴?起说“夫夏桀之国?,左天门之阴?”,可见夏朝时?就以之作为?守卫太行陉?的要塞了。站在天井关?村后最高处?那棵冠盖如?伞的千年古?槐下远眺,太行重峦叠?嶂有如大海?波涛滚滚而?来,尽收眼底。
军事要塞
天井关周围?峰峦叠障,沟壑纵横,古隘丛峙,地势险峻。史称 “河东屏翰”、“冀南雄镇”。刘歆《遂初赋》:“驰太行之险?峻,入天井之高?关。”《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三?山西五》载:“天井关,亦曰太行关?,在泽州南四?十五里太行?山顶,南北要冲也?。阳朔二年秋?,关东大水,诏流民欲入?天井关者,勿苛留,谓此。”康熙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有诗:“天井关门跨?碧空,太行开辟想?神功。遥连绝塞羊?肠尽,下视中原虎?踞雄。嵩岳诸峰元?拱北,河源万里远?随东。驿楼斜日凭?轩意,回首萧萧落?木风。” 元代刘秉忠?《过天井关》诗中称此关?为“九州占绝中?原地,一堑拦回左?界山”。清代李锡麟?游此后写道?:“形胜名天下?,危关压太行?。四山屯虎气?,一径走羊肠?。兵甲雄昭义?,威名属晋王?。升平今已久?,烟落万家荒?。”《汉志》注:“上党三关,一曰天井关?其二关,一曰壶口,见潞安府长?治县。一曰石研,即井陉也,见北直隶重?险。”《吕氏春秋》:“九山之一也?,盘纡如羊肠?。”《魏世家》:“如耳曰,昔者魏伐赵?,断羊肠,拔阏与见河?南武安县。又蔡泽谓应?侯:君相秦坐制?诸侯,决羊肠之险?,塞太行之道?。韩非说秦王?西攻修武见?河南怀庆府?:逾羊肠,降代上党。又王莽谓五?威将军王嘉?曰:羊头之 厄,北当燕赵,羊肠、天井险,盖相因也。”《通释》胡应麟著:“羊肠有三,一在怀、泽间,即太行坂道?也。一在潞安府?壶关县东南?百里。”
108
范文五:【doc】晋东南地区的石坎梯田
晋东南地区的石坎梯田
?
T程措施?
中国水土保持1990.9
晋东南地区刍庙坎梯田
王岭崔松涛高海红
(山西省长治市水利水保局)
提要晋东南地邸坎梯田面积较广.长治市石坎梯田约占梯田面积的12%,其中土
石山区绝太部分梯田都是石坎梯田.作者通过调查,论述了访区梯田石坎的型式,
损毁
情况硬原因,石坎梯田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要点,认为石坎梯田的石坎是加在田面外
侧的
档土墙在设计中石坎与田面应分别计算 析核算
石坎梯田是用石料砌坎修成的水平梯田. 在石料充足的土石山区较为普遍.晋东南地区 的石坎梯田历史比较悠久.面积较大.长治市 坎梯田约22万亩,占全市梯田面积l82.1万 亩的l2.壶关县鹅屋乡.全乡耕地面积8840 亩全为梯田,其中土坎梯田仅有16亩,其余都 是石坎梯田:据调查,梯田的石坎绝大部分是 干砌石体,均属旱作.故当地一般对用干砌石 修筑地坎的旱作水平梯田称石坎梯田. 石坎梯田与普通土坎梯田结构上的不同点 为:梯田的石坎与田面不是一个整体,石坎是 加在田面外倾『I的挡土墙,在梯田的设计中田面 与石坎分别计算,施工中配合进行.笔者通过
调查对石坎梯田的设计,施工及损毁原因等进 行了分析,以期对石坎梯田的建设提供参考 一
,石坎调查
(一)石坎型式及断面.晋东南地区群众 在修梯田实践中,采用的石坎断面型式很多,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图1)
1.斜贴式.即石坎按一定坡度贴在田面 外侧,见图(1--a).适用于坎高不超过1米 的梯田.石坎上下度不变,在0.2,0.35米 ?
22?
并对梯田的设计及干砌石坎的稳定进行了分 L
1一bJ
l梯田石坎断面型式
l里一
1c:
之间,坡度为l:0.1,l:0.2,基础深0.5 米.调查中发现不少石坎仅用直径约0,1米的 石块斜贴砌筑
2.直立式.外坝!l按一定比例收坡,内删 垂直,奉身为一稳定体,见图(1一b).这是运 用晟广泛的一种.断面尺寸为:当坎高H=lm, 底宽0.35,0,4m,外侧坡1:0.05;H=2m, 底宽0,7,0.9m,外侧坡1:0.15;H:3m, 底宽】一1.3m,外侧坡lj0.2标准断面 列表l,
3-堆筑式石坎表屡用干砌石护面,里侧
底部堆石砌筑,见图(1一C)一这种型式石方
量大,一般用在开挖土方中舍有大量再块,且 f块不易外运的薄土地带断面R寸见表2. 表】直立式石坎标准断面表
单位一
Ddhd'
10O37323O50O.0S30
S50 2008453050O.】
3O0126663050O.2060 注字母代表意义对照围】一b,圈3 表2堆筑式石坎断面表
单位:?
HHDPd.h
100rio4350,6O300.15030 200】3O6370,】O0400.15O30 30O2OO73lO0,l?40O.15030 往:字母代表意义对照图i—c
在上述三种型式中,斜贴式与堆筑式都有 其适宜的特定条件,斜贴式坎高不超过im. 堆筑式只适用于石料极大丰富地区,唯直立式 具普遍性,可按挡土墙设计
(二)石坎损毁形式及原因.经概查统计, 石坎年平均损毁率约为1左右襄垣县西营 村有石坎梯田270亩,石坎总长2.25万米.1989 年7月遇大暴雨,一个月降雨340mm,群众反 映石坎毁坏是2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强调查毁 坏62处,长254m,损毁率为1.13.石坎损 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水毁主要发生在坎顶漫溢处,水流 将基础冲毁而倒塌或因田面不平,靠石坎处 有凹地,水流集中后将土冲空,危及基础而倒 塌:水毁是石坎损毁的主要形式,约占总损毁 量的65
2.不按干砌石标准砌筑在查看毁坏断 面处,发现表面石块大,整齐,断面尺寸也达到 要求,而背后以小石块填充,横七竖八和抛石一 样,孔隙很大降低了质量这种损毁占20 3,耕作中刨根坠塌:造成这种现舅的主 要原因是有些梯田在施工中基础开挖不平,历 年耕作.平整田面挖空个别地方的基础;或梯 田逐年里切外垫修成了反坡,局部基础吊空 这种损毁约占5.
4.砌筑断面过小或墙背填土未夯实,遇 雨士陷墙倒一这主要是偷工减料造成的这种 损毁约占8
5.其它如地边树倒招致坎塌.鼠洞引 起水毁等等.约占2
=,石坎梯田设计
石坎梯田的设计分田面设计与石坎设计两 部分它与普通梯田共性的排水.道路等设计, 本文不作论述
(一1田面设计即梯田在坡面上的规划 设计,其断面要素如图2示
图2石坎梯田断面要素图
1.断面要素计算:应暂不考虑石坎的存 在,按普通梯田的设计程序进行,石坎另加在 田坎外侧.梯田坎高(H),根据调查及干砌石结
构特点不宜太高,香则断面大,占地多,费工, 不经济.实践中坎高一般不超过3米. 梯田宽度B=Hctga"(1) 梯田斜坡长L=H/sina"(2J 耕作宽度=B一D(3)
2.技经指标计算.
'1)修筑工程量(V)
亩工程量:V=V+V6(m亩)
亩土方量:-V=83.3H(4 亩石方量(石坎Vb=F.(5j 式中F一石坎横断面积,m
石坎亩石方量总的趋势是:田面越宽,地 一?
23?
而坡度越缓,亩石方量越小(见表3), 表3地面坡度与亩石方量表
H=『n1l12mH=3m
堆度BmVbBmVbBmVh (m)(m亩)rm)(m墙JLm)(m亩) 5l1.蟠36.222.866723&.2971.0
lU5.67T29l1.刳【15.2】7.01l45.0 l57.46】75.2】1.19220.4 20550237.6825298.9 256.423a4.1
f2)石坎占地
DD
D=一(6)
BHctg
当地坎高(H)已知,相应的石坎底宽(D) 为一定值,D/H为常数(设其为底宽系数), 故p=,(口1.占地率随地面坡度的陡缓而增 减由表l查出相应坎高的底宽.其底宽系数各 为:H=lm,DH=0.37;H=2m,DH=
0.42;H3in,DH=O.42,底宽系数非常
相近.为在规划设计中简化计算,可取均值为 统一的底宽系数,得DHO一
'J"~xlO0(6} 故.石坎占地率p=…
该式撮大误差为7.5,对于梯田是允许 的不同破度的石坎占地率到表4
表4石坎占地率表
n
l511015j卜5.
(l3.5f7.010-114.5Il8.6 (二J白坎设计
1.石坎的组成部分石坎由基础地坎, 地埂三部分组成.见图3基础是埋入田面以 下部分,深度fI-j应大于耕作深度或排水淘深 度,不使基础底面暴露地坎是梯田的坎高, 即上下田面高差(H)地埂是超出田面部分 (h),起拦蓄水土作用,分石埂与土埂两种, 石埂为地坎的延伸增高部分,土埂是在地坎顶 部用土筑埂,埂上可种植菜薜等经济作物 2.石坎稳定分析于砌石体因块石之『日j 无睃结材料,瑚体不是整体结构稳定性差 .24.
L一旦l
图3梯田石坎断面图
干砌石坎稳定是靠它的自身重量米维持的,应 属重力式挡土墙其破坏形式有滑动和土基承 受过尢匿力而引起地基破坏等.针对干砌石体 结构松散的特点,在稳定分析中按砌筑缝分层 进行滑动稳定与基础应力计算是可行的(不能 进行倾覆计算.)
(1,作用在石坎上的力根据石坎运用特 点.H计算基本荷载,不考虑特殊情况.晋东南 的梯田是旱田,干砌石排水性能好,故无侧向水 压力与基础扬压力.雨期土壤物理性质差,但此 时无活动荷载因此力的组合为正常情况下的土 压力,自重与人畜耕作时的活动荷载(周4) 图4石坎受力图
?石坎白重(G):计算断面以上干砌石体 积与其容重.J的乘积据山西省淤地坝技术 规范,,,,=2—2.2t/m3.坚实的石灰岩一般 为2.0t/m.,要求干砌石孔隙率不得超过20
土压力:根据石坎靠土侧垂直,干砌石 表面粗糙等特点,采用库伦公式比较切合实际 主动土压力:E=yKh(71
被动土压力E=yKh(8)
式中hi一计算断面以上土层高度.m: y一土壤容重.t12qi
Ka?K一主动土压力系数,被动土压力 系数,可根据土壤内摩擦角()查表5
表5Ka?K值表
.
253035.40.
K403630.3010.2480.2Ol
K.4.0304.9807.48n9.93D
1.适用墙背垂直,土面水平土壤与墙背摩 擦角=15.时.
注
2.选自土力学及地基工程",C-R斯科特 着.建筑结构设计手册"(挡土墙,. ?活荷压力(E):采用匀体荷载
E:K?q?hf(9)
式中q一匀体荷载,ti/'~m. (21滑动稳定按建筑结构设计手册(挡 土墙要求,滑动安垒系数(Kc)应不小于1.3,
考虑石坎为干砌石且力的组合简单,以不小于 1.5为宜.即
G.r
?1,5
式中,一摩擦系数,岩石基础,:0.65.土 基础,=0.3;
E一滑动力总和
(3)基础应力.任何计算断面绝对不允 许出现拉应力
e一偏心距.m:
]一地基允许承载力.半岩石基= '
45f,m2;土基[胡=2Of.m
3.直立式经验断面稳定校核选田面处 (1一1)与基础底部2—2)两个断面进 行验算.见图5.
图5梯母石坎稳定计算图
?'
?
(1)作用力
?主动土压力:为压实土,y=1.6tm, =40.(包括土壤凝聚力折算为等值内摩擦角 部分)查表5得K=0.201
E=?Kh=0.161h
?被动土压力:耕作土,基础原状土易饱和. y=1.4tm,=25(包括土壤凝聚力折
算为等值内摩擦角部分)查表5得K=4.03 E=yKt=2.82t一
?活荷压力:q=l001【g/m(人畜耕作1 E:K?q?h.=0.02h. ?石坎自重:干砌石容重y.=2.0tm G=2,0F将作用力计算结果列最
表6计算断面作用力表
单位:I.m
螺高断面l1断面2—2
rm)FGEEEPFGE.EEp H=10.4360.8720.1610.0200.6211.2420.3620.030.705
H=21.5413.0820.6440.0401.9613.9221.0060.050.705
H:33.0698.1381.4491)_0603.S鲫7.3981.9720.o7O.705
?
25?
一
旺D
宽皇
D
中
式
c21滑动稳定验算
l,l断面基础为干砌石体,r=0.65 =
2,2断面:按土基,r:0.3
K
】+G,G3Jf G
E+E一E.
计结果见表
表7计算断面滑动稳定安全系数K值表 ,
123
l一13.22.922.64
—2安全3.3O1.66
(31基础应力验算
l】断面
e:
旦q上l_鱼
2
二I垦?呈!
Gl+G
::…苦)—一?
2断面
据田面整体规划设计.按照普通梯田定线法则, 先定基线,在基线上按算出的斜坡长定出各地 坎位置.完成挖方工程后再根据石坎断面基础 宽度定出石坎开挖位置施工程序有两种第
一
,先开挖土方,后砌筑石坎各台挖方完成 后,同时进行石坎砌筑,其缺点是部分土方不 能一次到位,即紧贴石坎背后的填方,需在砌 坎时第二次挖填第二,石坎砌筑与挖土方同 时进行须由最下台开始边砌坎边挖填.当第一 台修成后,田面已平,即可进行上一台石坎 基础的开挖砌筑,逐层向上修筑,其缺点是工 作面小,进度慢,适宜施工人教较少时采用 '(二)石坎清基一般按设计开挖,但当清 基深度达到设计尺寸后,距基岩很浅时应尽量 清到基岩上,并做到基面平格或讣高里低 (三)石歧砌筑技术要点
1.单个石块大面向下安平支稳,左右竖 缝嵌宴咬紧,砌成后不准发生单个石块有松动 现舅.'
2.干砌石体单块石越大越方整砌体越稳 定,因此要求石块外形基本方整,一般不小于 !兰!竺!兰生竺兰::三!曼!兰30×30×25厘米,不用针状片状,卵石及风
G1+G2+G3化石垒砌,
=
鲁…害):——一?!
计算结果见表8.
表8计算断面基础应力表
1—12—2
…min……
H:14.50D.266.490.27 J
H=25.651.699.340.00 H:3'7.312.
4411.210.53
按挡土墙设计理论验算结果表明,标准断 面是安全的,群众经验应当肯定 三,施工经验及其技术要点
(一)定线与施工程序,石坎梯田定线应根 26?
3.为了增加砌体容重,在块石之间孔隙 中打片石,填砂及石屑,不留空洞 4.要分层砌筑.层层错缝,排列有序, 收坡平整.丁顺互层,大石封顶. (本栏责任编辑郜志峰)
神州春浓汪东明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晋东南方言——长治方言里的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