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总需求构成
总需求构成
——国民经济决定的变量
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MBA主任 胡海鸥教授、博导
一、宏观经济的决定变量与影响 二、我国总需求的状态与问题 三、我国总供给的状态与问题 四、财政收支同时影响总供求 五、政府正在和将要采取的措施
一、宏观经济的决定变量与影响
短期均衡最关键的是总供给要等与总需 求,如果总供给小与总需求就会发生通胀, 反之则会造成失业。 通胀和通紧的动态过程就是繁荣、衰退、 萧条、复苏,周而复始地交替。这就会造成 人类的苦难,所以政府要扮演守夜人的角 色,把经济波动的幅度降到最低限度。
短期经济循环与均衡
收入=(DGP) 销售商品 和服务 支出(=GDP)
商品和服务 市场
购买商品 和服务
企业
家庭
生产投入
生产要素 市场
工资、租金 和利润(=GDP)
劳动、土地 和资本 收入(=GDP)
货币 商品和劳务
企业
结 存
积 蓄
消费者
各种生产要素 货币: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
加入储蓄和结存的均衡
开支 政 外 国 消 费 者 外 国 货 币 府
税收
图
外 国 生 产 者
货 金融机构
货
出 币 口 货 物 企业
消
费
商品和劳务
本 币 国 货 币 消费者
进 口 货 物
生产要素 货 币
1 3 国 民 经 济 四 部 门 的 注 入 和 漏 出
-
总供给 (由资源状况、 技 术条件、 总需求水 平决定)
总需求 (消费、 投资、 政 府支出和净出口 决定)
经济稳定均衡
总供给 (由资源状况、 技 术条件、 总需求水 平决定)
总需求 (消费、 投资、 政 府支出和净出口 决定)
东西卖不掉,物价下跌,失业增加,经济衰退
总供给 (由资源状况、 技 术条件、 总需求水 平决定)
总需求 (消费、 投资、 政 府支出和净出口 决定)
通货膨胀, 严重时会造成政治不稳定
我国经济改革开放29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成绩,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28年间GDP增长 了13倍,贸易年增长率达到17.2%,GDP和贸易 额目前都位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从负和零走 到了世界第一,恩格尔系数的下降由50-60%下 降为30-40%,预期寿命上升到71.8岁,比世界 平均水平高5岁,综合竞争力(IMD公布)世界 排名15,台湾排名18,韩国排名23。 但是 ,我们仍需充分关注,并积极采取有效 措施解决我国宏观经济问题。
二、我国总需求的状态与问题
我国总需求不足主要表现在就业紧张,收入有 限,城乡二元结构,贫富悬殊和消费不足上。 再不讨论资源约束的条件下,消费越多,经 济增长的速度越快,反之则慢。
C
储蓄
Y=C
E
国民消费曲线
。 超支 45 0
图 2-1
Y1
国民消费曲线
Y
C E2
Y=C ΔC’
E1 45 0 。 Y1 ΔY Y2
ΔC
Y
图 2-2 消费对国民收入
的影响
I、S
S2 S1 E2 E1
I
0
Y2 图 2-6
Y1 节俭的悖论
Y
三、我国总供给的状态与问题 制约我国总供给的因素甚至比总需求 更多,在总供给增长比总需求更为缓慢 的情况下,就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这 就会引发通胀。
有关投资的理论和理念主要有Q理论 q=已安装资本市场价值/已安装资本重置成本 还有投资的边际效率,投资的现金流分析等 等。 总之,投资的回报要大于投资的成本。
四、同时影响总供求的财政收支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过快,公众税负偏 重,这一方面制约企业的生产能力,影 响总供给,另一方面减少公众的可支配 收入,制约总需求。
AD A E B
AD1 AD2
膨胀性或紧缩性 缺口 40 亿
450 0
500 700 Y 图 3-1 膨胀性和紧缩性缺口
财政理财思想的演变
1)三十年代以前的理财思想:大危机以前,各 的理财 国的财政都追求年度平衡,略有结余。 2)补偿性财政政策: “凯恩斯革命”使人们意 识到,在经济衰退期间保持预算平衡,会加深 经济的衰退。但是,预算平衡的思想依然是当 时的主流,只不过把原来争取年度预算的平衡 拓展成每个经济周期的平衡。 用繁荣时期的预算盈余来弥补萧条时期的预 算赤字,以实现经济周期中财政收支平衡的做 法,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
3)充分就业的财政政策目标:以充分就业为 )充分就业的财政政策目标: 目标,编制财政赤字或者盈余的预算。 因为,国民经济均衡要求: C+S+T =C+I+G (总供给)(总需求) S-I=G-T 或 : S=I+(G-T) 如果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上,私人计划 的储蓄S等于私人计划的投资I ,则充分就业 预算就应保持平衡,即财政的税收等与财政 的支出,以保持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如果S>I,说明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财政
要出现赤字,即G>T,以防出现通货紧缩。 反之,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上,SG),以 防止通货膨胀。 至此,宏观经济分析推导出一个新的概 念,即只要能够实现充分就业,财政可以盈 余,也可以赤字。 进一步的讨论是国际收支调节也可稳定 经济的变量。 因为: C+I+G+(X-M)≡C+S+T 所以: I≡S+(T-G)+(M-X)
4、拉弗曲线含义:
一般来说,税率越高,税收越多,所以 提高税率可以增加政府收入; 但是,税率高过一定的限度,企业经营 成本上升,它们就会减少投资,甚至退出这 个地区或国家,从而造成征税基础的缩小, 税收总量下降。 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拉弗 曲线。
t
t'
T
0 图 5 -1 拉弗曲线
五、政府正在和将采取的调控措施
1、坚定公众对改革成功的信心。这是实现改 革目标,避免可能
危机的根本保证。现代经济 是信用经济,社会最重要的财富不是黄金,而 是信心。 2、健全和加强法制,按照市场规则进行制度 建设,严厉惩治腐败,整顿吏治。既要加强思 想教育,更要理顺利益机制,在制度上避免反 腐败者被腐败,在社会稳定允许的范围内最大 限度地反腐。 3、提高中央税的比重,建立税收统一征收, 中央集中划拨使用资金的体制。削弱地方与中
央博弈的财力,保证中央号令一统,避免地方 经济周期性过热。 4、降低税率,提高所得税起征点,规范税 制,按照国际惯例进行抵扣减免,培育和扩大 税基。运用减税和补贴刺激粮食能源等的生 产,提高工资,不能提高成本,切断物价上涨 的链接。 5、精简机构,减少财政冗员,提高财政资 金的使用效率,淡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对 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管,完善问责制度。促使财 政资金使用向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倾斜,要 求决策不当者承担相应的责任,学费要分解至 个人。
6、明晰产权制度,落实对产权使用的保护 ;细化70年后的土地使用,以及在国财与私 财发生矛盾时的处置问题。落实完善委托代理 体制。 7、建立透明公开宏观调控机制,提高政府 调控的公信度。确定经济运行的斑马线,广 而告之政府调控的范围和力度,促使得公众预 期的方向与政府政策的方向一致。 8、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将外需拉动将转移 到内需拉动上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 绿色食品的价格,把资金引入中西部,用内需 的增加填补外需减少的缺口。 9、推行考核绿色GDP指标,把总供给总需求
的平衡由货币领域延伸至生态领域,将资源税 率由产品出厂价的1%,0.5%。至少应该提到 10%。美国陆上石油开采的权益金是12%,海上石油开采是
15%,而且当石油价格高到一定程度之后还要交暴利税。在发达 国家,通常自然资源开采中超过50%的收益是交给国家的。把
生态环境状况作为决定行政领导升迁的依据。 10、确定经理人收入与工人工资,以及利润 与工资比例与联动机制,落实税制监管,保证 劳动者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健全社会保障体 系,提高社会对失业人口的承受能力。加强对 企业和煤矿的安全监管。 11、建立跨行业的商会和工会,从根本上理 顺工资决定机制。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从
根本上缓解和消除可能的倾销投诉,缩小国际 收支顺差,扭转货币供给过多的格局。 12、理顺汇率决定机制,扩大人民币汇率波 动的幅度,启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打破汇率 升值的预期,控制国际游资的内流,把外汇运 用于购买我国所需资源企业的股份,降低外汇 储备增长的速度,
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定价中 的话语权。 13、优化消费结构,提高消费在国民经济中 的比重。理顺经济结构,将投资型经济增长为 消费型经济增长,保证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14、正视无可避免的社会现象,以开放的态 度控制疫情疾病,按照两害相权取其轻,而不
是意识形态的原则,进行政策选择。 15、完善社会诚信平台建设,建立无限生命 制约有限生命的文化与机制。严厉制裁非诚信 行为,促使人们在无限生命的空间中选择,最 大限度地遏制短期行为,降低交易成本和哄骗 欺诈的损耗。 16、加快城市化进程,把边缘地区居民聚拢 至中心城镇。政府建设不能出售的廉租房,租 给初入城市但尚未融入城市的农民,给他们提 供尽可能与城市居民接近的社会保障。 17、发展服务业和证券业。从2003-2006年, 中国服务业占GDP比重却从41.7%下滑到了39.5%。 中国实体经济总量已相当于美国的40%-
70%,但金融资产只相当于美国的1/15,如果中 国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单位GDP能 耗可相应降低约1个百分点。所以政府将下大力 气发展服务业和金融业。
中国证券报:2007-08-27
18、发展证券市场,稳定房产市场。证券市 场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加国民的资产性收入,还 可以吸收过多货币,缓解通胀。房产市场过高 引发公众不满,走低则不利于金融稳定,所以 稳定将是重点。
谢谢!
范文二:总需求构成国民经济决定的变量
上海图书馆公开讲座
经济增长:活水源头从何而来 -----经济增长与总需求: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 上海社会科学院 权衡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2010年9月11日
引言
危机冲击与后危机时代的增长模式转变:外 需主导?内需主导? 大国发展与需求决定:国际经验 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波动与需求因素 中国经济增长问题:不平衡与内需不足
社会总需求为何决定国民经济增长?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经济稳定增长及其标 志 (总需求=总供给) 等。 AD=AS;GDP增长,CPI,就业
需求的相关构成: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 出口,(C、I、G、X-M)
社会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进一步说:总需求构成 一般将总需求分为四大部分: 1.消费需求(C):是居民的日常消费,受收入Y影响。 2.投资需求(I):是企业在投资和再投资过程中形成 的商品和劳务需求,受利率i影响。 3.政府支出(G):是政府部门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 受税收、经济形势等影响。 4.净出口(X-M):代表了国外对本国商品和劳务的需 求,受汇率等影响。 公式:AD=C+I+G+(X-M)
社会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以总需求为中心。需求↑,国民收入↑↑。
AD=C+I+G+(X-M)
1,C=A+BY, 4,(X-M)。
2, I(R),
3, G(T),
5,Y(E),6,P等
社会总需求的构成分解和分析(1)
消费需求(consumption) 宏观经济学中,指某时期一人或一国用于消费品的总支出 。 消费函数理论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论 配) 杜森贝的相对收入论 C=A+BY (收入增长和收入分 收入的棘轮效应和示范效应 生命周期假说 暂时收入和持久收入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社会总需求的构成分解和分析(2)
投资需求(investment) 指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投资可分为实物投资和证 券投资。前者是以货币投入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取得 一定利润。后者是以货币购买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公司债券 ,间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 投资乘数: K,投资引起社会支出与生产的连锁反应,其关键是边际 消费倾向的存在。K=1/1-b
社会总需求的构成分解和分析(3)
政府支出(government expenditure) 政府支出是指各级政府的支出,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政府购买 ,如政府花钱修建道路、设立法院、提供国防、开办学校等。这部分计 入GDP。另一部分不计入GDP,有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 政府支出按其功能分类:(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外交支出。( 3)国防支出。(4)公共安全支出。(5)教育支出。(6)、科学技术 支出。(7)文体广播支出。(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医疗卫生 。(10)环境保护支出。(1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2)农林水事务 支出
。(13)交通运输支出。(14)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15) 其他政府支 净出口需求(net exports) 净出口,即出口产品价值与进口产品价值的差额。出口大于进口, 这个差额称为顺差;当净出口为负时则称为逆差。
社会总需求管理政策 财政政策(扩张或紧缩) 国家预算、税收、财政投资、财政补贴、财政信用、 财政立法和执法、财政监察。 货币政策(扩张或紧缩) 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
中国经济增长:总需求决定及其实证分析
长期增长趋势分析 增长波动分析:需求背景下的通胀与紧缩 消费需求结构分析 投资需求结构分析 进出口与政府支出结构分析
近5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中,尤其2000年来,进入新 的增长阶段
%
125 120 115 110 105 100 95 90 85 80 75 70 1956 1961 1966 1971 1976 1981 1986 1991 1996 2001 2006
从稳定增长到波动:通货膨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宏观经济增长与总需求分析
三驾马车对总需求的拉动作用(1996-2007)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宏观经济增长与消费需求分析
消费需求日趋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近几年社会零售总额实际增速 单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宏观经济增长与消费需求分析
消费需求日趋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收入增长为消费增长提供稳定动力 单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宏观经济增长与投资需求分析(1)
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布局渐趋合理
近几年来投资增长趋势 单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宏观经济增长与投资需求分析(2)
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布局渐趋合理
投资区位布局悄然转变 单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宏观经济增长与投资需求分析(3)
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布局渐趋合理
领先指标显示房地产投资将下降 单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宏观经济增长与出口需求分析(1)
外贸环境恶化,出口增速放缓
近几年净出口增长趋势图 单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宏观经济增长与出口需求分析(2)
外贸环境恶化,出口增速放缓
近几年贸易顺差增长趋势图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宏观经济增长与政府支出分析(1)
公共财政体系推动政府支出结构转型
基本建设支出比重不断下降 单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宏观经济增长与政府支出分析(2)
公共财政体系推动政府支出结构转型
医疗支出比重不断上升 单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宏观经济增长与政府支出分析(3)
公共财政体系推动政府支出结构转型
三农支出不断上升 单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国经济增长:发展不平衡与模式转型
从中国奇迹到中国模
式:中国发展及其世界意义(增长奇
迹与制度选择的经验) 中国走了一条什么样的现代化之路?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有 些什么阶段性特征?不平衡?不公平?不稳定?可持续?
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调什么结构:从工业国到服务国(二产为 主与三产为主);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传统工业化到新型 工业化(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调收入分配结构 转什么方式:从投资拉动和出口拉动到消费出口和投资三架马车 共同拉动;要素投入中的资本和能源消耗到技术进步;创新是关 键
转型发展之一:内需主导中国经济、收入分配与 消费需求扩张
政府:财政收入 从2665 亿元上升到 61317亿元,增长了22倍; 企业:第二产业利润 从1039亿元上升到 25822亿元,增长了24倍; 居民:居民平均收入只增长 12.4倍。
中国经济增长中消费需求严重不足,长期内 消费趋势下降
转型发展之二: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内需扩大
1978年至2007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 配收入增长了7.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 7.3倍。 1994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 分别为4.09倍和4.4倍;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逐 年扩大,2008年以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相差约 1.1万元。1978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比为 1.59:1,而2008年,这一比例扩大到2.55:1。 除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城镇居民之 间、农村居民之间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这种收 入分配的不均,会加剧居民消费的流动性约束。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全国)
如果将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缺失因素考虑 在内,我国的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已达5-6倍。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上海)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长三角地区)
中国经济增长长期表现:民族复兴之梦
中国经济的发展历史(自公元1000年开始)
世界各主要国家/地区GDP所占世界比重
% 40 30 20 10 0 -10
1000 1500 1600 1700 1820 1870 1913 1950 1973 2003 2030F
(1000年-2030年预测,以1990年为基期,PPP$)
W Europe
US
China
India
Japan
资料来源: Angus Maddison, 2001, The World Economy: A Millennial Perspective,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ECD, Paris, and Angus Maddison, 2005, "The west and the rest in the world economy: 1500-2030",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anberra.
范文三: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年)由社会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支出所实际形成的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力总量。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国内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由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和流动资产投资需求组成。消费需求由居民个人消费需求和社会集团消费需求组成。二是国外需求,即产品和劳务的输出。
社会总需求的内容
社会总需求包括两个部分: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 1、国内需求 国内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1)投资需求(又称投资支出)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所形成的对投资品的需求。 从构成上: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又包括对流动资产的投资。 从资金来源上:重置投资(更新改造投资)和新增投资(净投资)。其中新增投资,是指用社会积累资金进行的投资。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相当于通常所说的基本建设投资;另一部分用于新增流动资产投资,主要用于增加企业库存品和国家物资储备。 2)消费需求(又称消费支出)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所形成的对消费品(包括服务)的需求。 从消费形式上看,社会总消费包括居民个人消费和社会公共消费两部分。 社会公共消费需求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服务部门对公共消费品和服务的需求;二是物质生产部门为供集体消费之用而对消费品和服务的需求。 2、国外需求 国外需求,即产品和劳务的输出。 社会总需求的形成
社会总需求是通过货币资金支出所形成的需求。 (一)形成社会总需求的资金主要来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资金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资金经过分配和再分配,形成国家、企业和居民个人收人,进而形成投资资金和消费资金,通过支出最终转化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1、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投资资金和投资需求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投资资金 = 企业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 + 由税金和上缴利润转化的国家投资资金+由企业留存利润转化的企业投资资金 + 农民纯收入中的投资资金 + 由居民个人收入转化的投资资金 2、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消费资金和消费需求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消费资金 = 个人消费资金+公共消费资金 =(企业与国家职工工资收入及各种奖金 + 农民的纯收入中的消费资金+居民的非劳动收入)+(企业的公共消费资金 + 事
业单位机关的公共消费资金) (二)来自再生产过程之外的注入资金 这主要有两种情况: 财政出现赤字后向银行透支,用作国家投资或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开支; 银行在集中再生产过程中游离出的闲置资金之外扩张信用,货款给企业投资。对总供求平衡而言,其资金注入的结果取决于生产潜力大小。
社会总需求的规模和结构
(一)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 投资规模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用货币资金支出表现的对投资品的总需求。 1、划分投资类别的主要方法主要是从投资构成、资金来源、管理形
、决定投资规模的主要因素 社会在式、投资主体、时间跨度等方面进行划分。 2
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增长率; 消费率与积累率; 所能提供的物力和人力; 投资效益; 经济体制对投资主体行为的影响。 3、投资结构及决定投资结构的主要因素 投资结构是指合理地分配和使用投资及由此形成的各部分投资之间的分配比例及其相互关系。投资结构主要包括投资的部门、地区、技术、再生产、规模、主体等方面的构成。 决定投资结构的主要因素: 产业结构; 科学教育水平; 社会总生产的地区分布; 技术进步; 投资体制。 (二)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 1、消费水平(总量)及其决定 社会消费水平,即消费需求的水平,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实际消费的消费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它表明消费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 社会消费水平的根本制约条件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而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水平。 一定时期居民个人消费水平,首先取决于居民个人收入水平。 2、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转化为消费或储蓄的主要因素 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 消费品价格水平的变动及价格预期; 市场上适应居民消费结构的消费品的供给状况; 银行储蓄存款利率或资产收益率; 货币幻觉。 3、消费结构及其决定 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它又分为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和社会消费结构。 影响消费结构变动的因素主要有: 居民收入水平(这是影响消费结构的最基本的因素;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额/总收入额); 居民收入结构; 价格因素; 商品因素; 消费者个人因素; 社会对消费行为的引导; 产业结构和供给结构; 人口的构成(包括地区、民族、宗教信仰、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教育水准等构成)、消费传统和外部消费文化等。
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
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长期经济建设的实践表明,总需求过大,投资膨胀,经济增长过快,超过社会财力、物力、资源的承受能力,各方面都绷得很紧,这种状况难以持久,最终会引起经济上的大起大落,给国民经济造
成巨大损失。因此,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注意调控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 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需要。为了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及产品质量的提高,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也要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保证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需要。搞好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有一个比较稳定和宽松的社会经济环境。总需求过大,往往会引起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往往导致企业生产行为和居民消费购买行为的混乱。由于企业无法依据正常的信息进行生产和引发的居民的抢购行为,社会经济秩序难以稳定。因此,为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也必须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
测算社会总需求有两种方法: 一是从需求形成角度测算,就是在生产指标基础上,按影响总需求的因素作出调整,以得到社会总购买力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社会总需求=本期国内生产总值,本期储蓄+本期银行信贷收入+本期财政赤字+本期出口 二是从需求使用角度测算,就是把社会总购买力可能使用去向的各个项目加总在一起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社会总需求=本期投资需求总量+本期消费需求总量+本期国外需求总量 上述需求总量和供给总量比较,反映着以货币支付力所代表的需求与实物(包括劳务)供应之间的平衡状况。
范文四: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需求包括两个部分: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
1、国内需求
国内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1)投资需求(又称投资支出)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所形成的对投资品的需求。
从构成上: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又包括对流动资产的投资。
从资金来源上:重置投资(更新改造投资)和新增投资(净投资)。其中新增投资,是指用社会积累资金进行的投资。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相当于通常所说的基本建设投资;另一部分用于新增流动资产投资,主要用于增加企业库存品和国家物资储备。
2)消费需求(又称消费支出)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所形成的对消费品(包括服务)的需求。
从消费形式上看,社会总消费包括居民个人消费和社会公共消费两部分。
社会公共消费需求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服务部门对公共消费品和服务的需求;二是物质生产部门为供集体消费之用而对消费品和服务的需求。
2、国外需求
国外需求,即产品和劳务的输出。
范文五:社会总需求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 有用+1 社会总需求编辑?[shè huì zǒng xū qiú]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社会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1年)由社会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支出所实际形成的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力总量。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国内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由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和流动资产投资需求组成。消费需求由居民个人消费需求和社会集团消费需求组成。二是国外需求,即产品和劳务的输出。 目录
1内容
2形成
3规模结构
4总供给
5测试方法
1内容编辑社会总需求包括两个部分: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 1、国内需求 国内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1)投资需求(又称投资支出)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所形成的对投资品的需求。 从构成上: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又包括对流动资产的投资。 从资金来源上:重置投资(更新改造投资)和新增投资(净投资)。其中新增投资,是指用社会积累资金进行的投资。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相当于通常所说的基本建设投资;另一部分用于新增流动资产投资,主要用于增加企业库存品和国家物资储备。 2)消费需求(又称消费支出)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所形成的对消费品(包括服务)的需求。 从消费形式上看,社会总消费包括居民个人消费和社会公共消费两部分。 社会公共消费需求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服务部门对公共消费品和服务的需求;二是物质生产部门为供集体消费之用而对消费品和服务的需求。 2、国外需求 国外需求,即产品和劳务的输出。2形成编辑社会总需求是通过货币资金支出所形成的需求。 (一)形成社会总需求的资金主要来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资金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资金经过分配和再分配,形成国家、企业和居民个人收人,进而形成投资资金和消费资金,通过支出最终转化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1、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投资资金和投资需求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投资资金 = 企业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 由税金和上缴利润转化的国家投资资金+由企业留存利润转化的企业投资资金 +农民纯收入中的投资资金 + 由居民个人收入转化的投资资金 2、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消费资金和消费需求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消费资金 = 个人消费资金+公共消费资金 =(企业与国家职工工资收入及各种奖金+ 农民的纯收入中的消费资金+居民的非劳动收入)+(企业的公共消费资金 + 事业单位机关的公共消费资金) (二)来自再生产过程之外的注入资金 这主要有两种情况: 财政出现赤字后向银行透支,用作国家投资或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开支; 银行在集中再生产过程中游离出的闲置资金之外扩张信用,货款给企业投资。对总供求平衡而言,其资金注入的结果取决于生产潜力大小。3规模结构编辑一、投资规模和结构 投资规模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用货币资金支出表现的对投资品的总需求。 1、划分投资类别的主要方法主要是从投资构成、资金来源、管理形式、投资主体、时间跨度等方面进行划分。 2、决定投资规模的主要因素 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增长率;消费率与积累率; 所能提供的物力和人力;投资效益;经济体制对投资主体行为的影响。 3、投资结构及决定投资结构的主要因素 投资结构是指合理地分配和使用投资及由此形成的各部分投资之间的分配比例及其相互关系。投资结构主要包括投资的部门、地区、技术、再生产、规模、主体等方面的构成。 决定投资结构的主要因素: 产业结构; 科
学教育水平; 社会总生产的地区分布;技术进步;投资体制。 二、消费水平和结构 1、消费水平(总量)及其决定 社会消费水平,即消费需求的水平,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实际消费的消费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它表明消费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 社会消费水平的根本制约条件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而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水平。 一定时期居民个人消费水平,首先取决于居民个人收入水平。 2、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转化为消费或储蓄的主要因素 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消费品价格水平的变动及价格预期; 市场上适应居民消费结构的消费品
3、消费结构及其决定 消费结构的供给状况;银行储蓄存款利率或资产收益率;货币幻觉。
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它又分为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和社会消费结构。 影响消费结构变动的因素主要有: 居民收入水平(这是影响消费结构的最基本的因素;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额/总收入额); 居民收入结构; 价格因素; 商品因素; 消费者个人因素; 社会对消费行为的引导;产业结构和供给结构; 人口的构成(包括地区、民族、宗教信仰、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教育水准等构成)、消费传统和外部消费文化等。4总供给编辑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长期经济建设的实践表明,总需求过大,投资膨胀,经济增长过快,超过社会财力、物力、资源的承受能力,各方面都绷得很紧,这种状况难以持久,最终会引起经济上的大起大落,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因此,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注意调控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 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需要。为了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及产品质量的提高,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也要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保证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需要。搞好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有一个比较稳定和宽松的社会经济环境。总需求过大,往往会引起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往往导致企业生产行为和居民消费购买行为的混乱。由于企业无法依据正常的信息进行生产和引发的居民的抢购行为,社会经济秩序难以稳定。因此,为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也必须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5测试方法编辑测算社会总需求有两种方法: 一是从需求形成角度测算,就是在生产指标基础上,按影响总需求的因素作出调整,以得到社会总购买力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社会总需求=本期国内生产总值,本期储蓄+本期银行信贷收入+本期财政赤字+本期出口 二是从需求使用角度测算,就是把社会总购买力可能使用去向的各个项目加总在一起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社会总需求=本期投资需求总量+本期消费需求总量+本期国外需求总量 上述需求总量和供给总量比较,反映着以货币支付力所代表的需求与实物(包括劳务)供应之间的平衡状况。结巴口吃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