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焦仲卿的人物形象 焦仲卿人物形象新探
第, ,卷第 ,期
, , , ,年 ,月
郑州航空工业 管理 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焦 仲 卿人 物形 象新 探
1
史 英 新
( 山东省 烟 台职业 学 院 , 山东 烟台 , , , , , , )
摘
要: 焦仲卿是《 孔雀 东南飞的》 男主人公 , 他深爱妻子, 淡薄功名, 顺从母亲, 但 当爱情被迫 夭折 之 时 , 焦仲 卿 丢弃 了软 弱乃 至生命 , 以死殉 情 , 成 就 了坚强。他 同样 是封 建礼 教 的
叛逆 , 为 维护 爱情 , 他从 他所 属 的那 个阶层 一步 步脱 离出来 , 然后 猛 一转 身, 当众棒 击 ,
焦仲 卿 更加 深化 了对封 建社 会 的控 诉 , 不 能仅 以软 弱 评价 他 , 应看 到 其 性格 发展 变化
的全过 程 , 他 是 勇士 。
关键词 : 焦仲 卿形 象 ; 由弱至 强 ; 发展 变化
中 图分 类 号 : , , , , ( , , 文献标 识码 : , 文章 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 , 清 晰可见 的 。当我 们通 过作 品 的具体 细致 的叙 写 ,
2
民间文 学在 流 传 的过 程 中 自然 会 被 人 民群 众 根据 自己的审 美 取 向反 复加 工 , 《 孔 雀 东 南 飞》 在 被 收入 《 玉 台新 咏 》 之 前, 已于 民间 流 传 了三 百 多
透过 复杂 的局 势 , 仔 细 梳 理 细微 的 发 展 变 化 情 况 后, 会 发 现这一 人 物 形 象 的 塑造 颇 具 匠 心 , 作 者 这 种令 人 敬佩 的创 作 水平 使 焦 仲卿 艺 术形 象 同样 熠 熠 生辉 , 放射 出极 大 的艺术 魅 力 。我不 得 不 感 叹 , 杰作 就 在于作 品 的无 处 不 杰 出 。正 如 唐 瞍 老先 生 所说 , 《 孔雀 东南 飞》 人 物 的个性 特 点 和社 会 地 位 ,
都 是通 过具 体而 复杂 的描 写 暗示 出来 的 , 它并 没有
年, 人们传唱并丰富着人物形象 , 所 以, 作品对每一 个 人 物形象 的 塑造都 凝 聚着人 民群 众 的思 想感情 ,
表 现 着人 民群众 的爱 憎 与肯定 、 否 定 。刘兰 芝形 象 光彩 照人 , 本人 撰 有 多篇 文 章 论 其 形 象 之 美 , 尤 其 是她 不甘 屈 辱 , 从 容 镇 静 地 维 护 了 自己 的人 格 尊
3
严 。这种 精神 境界令 人 敬佩 , 由此 给读 者带 来 了多
遵 循简 单
的公式 , 作者 对 生活深 度 和社会 层 次 的把 握 是相 当的精准 , 所 以对 每一人 物 的定位 都恰 如其
分。
层 次 的广 阔的 审 美 空 间 和审 美 体 验 。 同 为爱 情 捍 卫者 , 与 兰芝相 比 , 焦仲 卿则 不被 读者 好评 , 长期 以
来文 学 界对他 有着 比较 一致 的认 识 , 认 为其 精 神境
焦 仲卿 的软弱 , 忍辱负重 、 逆来顺受 , 不 成熟 , 不敢 反抗 , 甚 至被人 们看 做 与前者 性质 相 同的孝 顺 善 良, 正直 纯朴 正 是 作 者深 刻 了解 社 会 、 准 确 把 握 人物 社会 地位 和 个 性 特 点 的体 现 。越 是 仔 细 推 敲 越能 发现 这一 文学 形 象 的真 实 性 以及 发 展 的逻 辑 性 。他 的 出身 , 他 的教 育 、 他 的社 会 地 位决 定 了他 懦弱 的 必然性 。但 焦 仲卿对 爱情 的忠 诚毋 庸置 疑 ,
4
正是 坚 贞不渝 的爱情使 仲 卿 的性 格 逐渐 发生 变化 。
界低 , 懦弱 , 对 封 建 礼 教抱 有 幻 想 , 不 敢抗 争 , 甚 至
是逆 来顺 受 。 … 总之 , 他 与刘 兰 芝 性 格 迥 然 不 同 ,
也无 法 与兰芝 相 提并 论 。我最 初 的认识亦 如 此 , 研
究 中 曾一 度忽 略 了这一 人 物 , 最 近 的有关 学 习研究
激发 了我对这 一 人物形 象 的重新 认识 。
探 讨 人物 形 象 不 能仅 局 限 于从 表 面 浅 层 次认 识, 也 不能 以静 态 的 眼光 给 予 评 判 , 应 从 当 时 的社 会 背景 , 人 物 的语 言 、 行为 以及 人物 的社 会角 色 、 家
爱情 始 终如 一这 是焦 仲卿 性格 的主 脉 , 但 当其 爱情 难 以为 继之 时 , 焦 仲卿 便渐 渐 丢弃 了他 的软弱 和孝
5
庭 角色 诸 多方 面综合 考虑 分析 , 同时必 须要 把人 物 放 到事 件 、 事态 的发 展 中去探 究 。只有 这样 才会 得 出对人 物形 象 的客 观评价 , 也 只有 这样 才是 文学研
顺, 最后放弃生命 , 以死殉情 , 成就了他的坚强。由 此可见 , 他对封建家长制的反抗是由对爱情的忠贞 实 现 的 。他 同样 是 封 建 礼 教 的 叛 逆 , 为 维 护 爱情 ,
他 从他 所属 的那 个 阶层一 步 步脱离 出来 , 然 后猛 一 转身 , 当众 棒击 , 从 这个 意义 上讲 , 焦 仲卿更 加 深化
了对 封建 社会 的控诉 。这样 来看 , 焦 仲卿形 象 的思
究工作者应具备 的科研态度 , 才能体现出文学研究
工作 者 对文 学作 品 及其 人 物 的尊 重 。焦 仲 卿 性 格 的基础 是 软弱 , 那是 由他 的成 长环 境 等 因素所 决定
的, 但 随 着事态 的发 展 变化 , 他 的 去 软弱 趋 势 还 是
6
收 稿 日期 : , , , ,— , ,— ,
, 作者简介: 史英新 , 女, 副教授 , 从事 中国古代 文学研究 。
?
,, ?
史英新 :焦 仲卿人 物形 象新 探
想性和艺术真实性的有机统一使得这一人物形象
同样放 射 出夺 目的光 彩 。
一
至少不 光是 退 守 。仲 卿 真 的是 轻 视 了 事情 的严 重 性, 默 默不 敢作 声 , 拜 别母 亲 , 回到 自己房 间哽 咽难 言, 泣 不成 声 。对妻 子 说 : 并 非我 赶你 走 , 是母 亲所 逼 。在母 亲坚 定 地 驱赶 兰芝 回家 面 前 , 仲卿 无 奈 、 无 助了, 只能 是 妥协 了 。以现 代 人 的 观点 来 看 , 仲 卿可 以带 着 兰芝逃 离 , 保 全 自己 的婚 姻 爱 情 , 但 早
7
期封 建制 度下 的那 颗未 经风 雨 的弱苗 , 就 根本 产生 不 了那 种 想 法 。 他 让 兰 芝 暂 回 娘 家 , 他 去 府 里 办 事, 不久就 接 兰芝 回来 , 并誓 天不 相 负 , 嘱 咐千 万不 要 违 背他 的话 。实 际 上 , 仲 卿无 奈 , 也 只是 安慰 兰 芝 和而 已 , 包 括 自己 , 他 并 没 有 成 竹 在 胸 的具 体 想
法, 而后 事情 的发 展也 证实 了他 更没 有什 么实 际 的 做法, 他对 兰 芝 的嘱 咐 也 只 是 一点 幻 想 、 一点 毫 无
、
软 弱 的必然 性
任 何文 学作 品 的人物形 象 , 都脱 离不 了他 的 出 身和 生活环 境 。焦 仲卿 出身于 官宦 人家 , 他年 纪轻 轻 已就职 于官府 , 虽然 只是 一 小 官 吏 , 却 是太 守 府 里 的官吏 , 目前 的 职位 虽 然 较 低 , 但 在 严 格 的 门第
社会里是具有升迁资格的贵族 , 因此 , 母 亲对他 抱有 很大希 望 , 她认 为 儿子 背 靠 大 山 , 将 来
8
定 能 飞
黄腾 达 。焦 仲 卿 的成 长 环 境 和家 庭 教 育 氛 围决 定 了他 的不谙 世 事 、 懦弱 、 胆小 , 拘谨 、 怕事 , 因为他是 温室 里 的花朵 , 是笼 子里 长大 的金 丝鸟 。焦 仲卿 深
深 爱着妻 子 , 他 的个 性特 点及 其发 展是 通过 婚姻 爱
情的发展变化展示出来 的。就其 出身背景和他简 单 的阅历来 看 , 他恐 怕想 都不 曾想 到他 的爱 会被 阻
断, 当他 回到 家 中听 到 兰芝 求 遣 , 他感到突然 、 惊 讶, 甚至 不相 信母 亲 会 是 真 的绝 情 , 所 以他 婉 转 地 启 发母 亲 , 他 说 自己无 高 官厚 禄 之 相 , 有 幸 娶 到 兰 芝, 希望 与之 白头 偕 老 并 黄 泉相 伴 , 结 婚 虽 只有 两
三年 , 但 兰芝 没有 做 出有 违 妇道 之 事 , 哪里 能 想 到 母 亲会 不满 意 呢,他觉 得母 亲应 该被 他说 服 , 或 者
把握的期望罢了。兰芝对封建家长制认识清楚, 她 说 自己当年 初嫁 到焦
9
家 , 侍 奉婆 母 , 勤勉 持家 , 深爱 丈夫 , 最终仍然被遣 , 再度回来无望。可仲卿的认
识 远远 不够 , 只能 说他 对封 建家 长制 抱有 极大 的幻 想, 这是 他们 夫 妻二 人 的差 别 , 也 是 作 品对 人 物形
象 确切定 位 的 表现 。这 一情 节 一 方 面 表 现 了焦 仲
卿 的单 纯 、 拘谨 、 懦弱 , 但是 其渐 变 的意 味还是 多少 有 所 投 放 。如 果说 单 纯 、 拘谨 、 懦 弱 正 是他 所 属 阶 层 的必 然表 现 , 这正是 这一 人物 的真实再 现 。另一 方 面反 映 了仲卿 对兰 芝 的忠贞 爱情 , 又正 是母 亲对 其 忠贞 爱情 的摧 残 使 仲 卿 的单 纯 、 拘谨 、 懦 弱在 悄
然 削减 。
认 为母 亲也许 只是 发 泄一 下 , 数落一番罢 了, 所 以 他 才采用 婉转 的形 式并 且是启 发母 亲 。
二、 现 实的残 酷性
单 纯 的 仲卿 无 法理 解 也 无 法看 清 母 亲 的真 实
10
三、 坚 强形 成 的真 实性
面 目。作 为封建家长制的代表, 封建礼教 的代表 ,
焦 母对 自己的儿 子 了如 指 掌 , 她 深 知儿 子 的软 弱 , 深 知 仲卿 肯定 不 是 其 对 手 , 深 知 局 势 掌 控 在 她 手
中。 她说 仲 卿 见识 短 浅 , 说 兰芝 我 行 我 素 , 不懂 礼 节, 斥 责仲 卿 自作主张 。实际上 她早 已按 自己的意
兰芝回到娘家 , 情况非仲卿所想 , 提亲者随之 而来 , 兰芝 拒绝 。很 快 , 再 次提 亲 者又 至 , 且 为太 守
之子 , 兰芝再 拒 , 但 兰芝 的兄长 慕权 图势 , 对 兰芝横
加逼迫, 兰芝看 透无 法逃 脱 , 假 装允 婚 , 实则 要 以死 相报 。仲 卿 闻之 , 以为 兰 芝 真 的 违 背 誓 言 负 心 于 他, 飞 马奔 驰相 见 , 讥讽兰芝 : 祝 贺你 高 升 , 我 作 为
11
愿 给 自己选 择 了儿 媳 妇 , 根 本 不顾 仲 卿 的感 受 , 告 诉 仲 卿说邻 居有 一 叫秦 罗 敷 的女 孩 子 , 才貌 俱 佳 ,
天下无双 , 让仲卿立 即休掉兰芝 , 她替仲卿向罗敷
求 婚 。仲卿 哪 里想 到母 亲竟然 备好 了人 选 , 他 如五 雷轰顶, 双 膝跪 地 , 直 腰 禀告母 亲 , 他 说现 在假 如休 掉兰芝, 他将 终 生不再 娶 妻 。此 时 的仲卿 也许 感觉
到 了事情非 他所 想之 简单 , 他毅 然 向母亲 表 明 了 自
磐石万年坚实 , 你作为蒲 苇柔韧一时 , 我独 自走向 黄泉 , 你尊 享荣 华 富贵 吧 。仲 卿对 兰芝 的冷 嘲热讽 是其深爱兰芝 、 爱情专一的表现 , 也确是他简单 、 肤
浅 的表现 , 他 既想 不 到 兰 芝 回娘 家 后 的 处 境 , 也 想
不到 兰芝 允婚 的深层 意 义 , 本 质上 是 仲卿对 兰芝 爱
的层 次和境 界 无 法 与 兰芝 相 比。这 同样 是
12
仲 卿 不 谙世 事 的真 实 再 现 。现 实 的残 酷 , 仲卿始料未及 , 接兰 芝 回来 , 是仲 卿 的 愿 望 , 当这个 愿 望 只能 是 幻
想 的时候 , 他们 唯有 相 约于地 府下 相见 。当他 主观
己对 兰芝 的态 度 , 但 这也 只是 言语 上 的些 许 强硬表
露而 已。
这可激 怒 了母 亲 , 听 了儿 子 的话 , 焦母 槌 床 大
怒, 破 口大 骂 : 你 小 子胆 大 了 , 还 敢帮 她 说话 , 我对
上极 力维 护 的爱情 真 的要被 客观 现实 击碎 之时 , 他 感 到生命 也就 失 去 了意义 , 焦 仲卿 要 以死 殉 情 了。 他告 诉母 亲 自己如 同落 日, 将要赴死 , 母 亲声 泪 俱
(
她恩 断义绝 , 肯定不 会答 应你 的要 求 。焦母 言行
13
并 使, 母 子对 阵 中强势 依然 是母 亲 , 但 仲卿 进攻 渐现 ,
, , (
第 ,期
郑 州 航 空 工 业 管 理 学 院 学 报( 社会科学版 )
第, ,卷
下, 但 已不 能动 摇他 的死 心 。从整 个事 态 的发展 来 看, 他 和母 亲 的对 峙 已经 产生 变 化 , 焦 母 在 启 发 儿
子了, 她说 儿子 是 大家之 后 , 没必 要为 一女 子去 死 ,
动传神 , 妙不可言。同样是对封建 家长制 , 一个有
清醒 的认识 , 一个 抱 有幻 想 ; 同样对 待 死亡 , 一个 坚
14
决果断, 一 个犹豫 不 定 , 二 者行 为举 止 决不 可互 换 。
这 时的焦 仲卿 主 意 已定 , 听 不得 老人 家 的劝 说 , 也 不想 听她 的 劝说 了 , 不再顺从 , 也 不再 孝 敬 了。这 正好 与开 始 的局 势 对 调 了 , 现在 是 母 亲 求 他 了 , 不 是他 求母 亲 了 , 母 亲 的眼泪 他 已无感 觉 。他 不 再软 弱了, 一 个敢 于为 爱 而 死 的 人 , 我 们 无 法说 他 不 勇
敢、 不 坚 强 。他深 爱 着 兰 芝 , 在 自己 的空 房 中 睹物 思人 , 情 不 自禁 , 悲 痛 煎熬难 以忍受 , 但他 没有 即刻
性 格 特点 如 此 迥 异 , 正是《 孔 雀 东南 飞 》 作 者 准 确 把握社 会 各 阶层 人 物 性 格 和 深度 把 握 社 会 生 活 的
体现 。
《 孔雀东南 飞》 是杰 出的文学作 品, 作 品 中任
何人物 形 象 的塑 造 都 是极 为成 功 的 。刘 兰 芝 内质 与文饰 的和 谐 之 美 , 给 人 们 留 下 了非 常 美 好 的 印
15
象; 焦 仲卿 是一 个 较 为 复 杂 的人 物 形 象 , 他 的性 格 特点 是发 展变 化 的 、 多层面的, 他 是一 个 比较 纠 结
赴死 , 他有 所 犹 豫 , 他 犹 豫 的究 竟 是 什 么,无 从 知 道, 但 这 正是 这一 文 弱 书 生 的 真 实所 在 , 作 品呈 现
在读 者 面前 的正 是 这样 一 个 举 棋 不 定 的 封建 制度
的人 物 。通过 焦仲 卿性 格发 展演 变 的全过 程 , 读 者 看 到的不 仅仅 是他 的软 弱 , 还 有他 对 软弱 的逐 渐放 弃 和坚强 的逐 渐 形 成 。而 这 个 事 态 过程 中 的焦 仲 卿是 如此 的 真实 , 焦 仲 卿人物 形 象 的发展 又是 如此 的合 乎逻 辑 , 作者对 人 物处境 以及对人 物 的定 位是 如此 的准 确 , 读者 在欣 赏这部 作 品 中的审 美体 验 是
如此 的丰 富 和 深 刻 。 , , 焦 仲 卿 —— 一 个 逐 渐 脱 离 软 弱 的勇士 。
参考文献 : , , , 谈蓓 芳( 中国文 学古今 演 变论 考 , ,, ( 上 海: 上 海 古籍
出版 社 。 , , , ,(
16
官宦人家的书生。兰芝死心既定 , 说死就死。在她
结婚 那 天 的黄 昏 , 自言 道 : “ 我命绝今 , , , 魂 去 尸 长 留~ ” 于是 “ 揽 裙 脱丝 履 , 举 身赴 清池 。 ” , , 而这 也 同 样 是兰芝 形 象 的真 实 所 在 。 仲卿 听到 了兰芝 的死 讯, 知 道 与 兰芝 永 别 了 , 仲 卿要 追 随 兰 芝 了 。但作 者 对焦 仲卿 死前 的叙 写更 是 耐 人 寻 味 , “ 徘 徊 庭树 下” , 徘徊 多 久 , 为何徘徊 , 仍然不得 而知 , 最 后 终 于 “自挂 东南 枝 。 ” 如果 说 兰芝 没死 之前 他 在犹 豫 , 是 他仍 然心 存一 丝 幻 想 , 舍不得兰芝 , 如今兰芝 已 去, 他 庭 树 之 下还 在 徘 徊 , 又 为 哪般 呢,我 们 前 面
已分析 了仲卿的出身和生长环境 , 使得他的懦弱具 有必然性 , 包 括他 的孝 顺 。为 了爱 情 , 他选 择 了死
亡, 背叛 了他 的阶层 和 家庭 , 可是 这种 背 叛 是 一 个 渐 变 的过 程 , 也 就 是 说 他 还 是 不 够 决 断 。反 过 来 说, 他 若如 兰芝 “ 举 身赴 清 池 ” 一般决断, 那 他 就 不 是 焦 仲 卿 了。 , 犹 豫 和 徘 徊 正 是 他 的真 实 性 格 。
17
作 者对 这 个怯 弱 书生 性 格 和 面 貌 的 刻 画实 在 是 生
, , , 唐
搜( 唐 伎( 文集 , ,, ( 北京 : 社 会科 学文献 出版 社 ,
, ,, ,(
, , , 朱 东润( 中国历代 文学作 品选, ; , ( 上海 : 上海古籍 出版
社 ( , , , ,(
, , , 周 宪(美 学 是 什 么 , ,, ( 北京: 北京大 学出版社,
, ,, ,(
责任编校 : 马小军 , 田
旭
18
?
, , ?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
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19
范文二:李甲的人物形象:
诸宫调
诸宫调,北宋时兴起于民间的一种说唱伎艺。因集合若干套不同宫调的不同曲子轮递歌唱,故称诸宫调。由于曲体宏大,曲调丰富,可以说唱长篇故事,表现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比以前的唱赚等说唱形式发展了一步,所以流传久远,并对后世的戏曲音乐特别是元杂剧的音乐产生过直接影响。
中国宋、金、元时期的一种大型说唱艺术。有说有唱,以唱为主。歌唱部分是用多种宫调的若干不同曲调组成,故称为"诸宫调",亦称"诸般宫调"。
诸宫调曲调来自唐、宋词调,唐、宋大曲,宋代唱赚的缠令以及当时流行的其他俗曲。从今存的诸宫调作品中可以看出其曲式包含有:单个曲牌的只曲;由一支曲牌反复或多次反复再加上尾声而构成的短套形式;用属于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接而成的套曲形式。这几种曲式,视故事内容情节的需要,用不同的方式组织起来,并间以说白,以说唱长篇故事。随着宋室南迁,诸宫调传到南方。如元代无名氏作南戏《张协状元》(《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其戏文开始部分由末色所唱诸宫调一段就是实例之一。诸宫调所用的伴奏乐器,宋时主要用鼓、板、笛;金、元时,有加用弦乐器和其他打击乐器,后来的明、清人又称诸宫调为"?弹词"或"弹唱词"。
李甲的人物形象:
放荡薄情、庸懦自私、背信弃义的纨绔子弟。
他已经到了快要被鸨母赶出去的地步了,这时,十娘却同他商量托身的事。如果他是个坚强而不自私的人,就会像十娘那样坚决地积极地想主意。但是,他不是这样的人。既能脱出困境,又能得到十娘,那当然是很好的事,所以他也去多方借钱。可是,他处处被动,而且一碰到困难就心灰意懒,垂头丧气,这说明他对十娘并不忠诚,十娘由于自己的努力,跳出了火坑。这事实上也是救了李甲,使他脱出困境,所以在返家途中,每谈到往事,他"必感激流涕"。可是,李甲这样的人,既可以因为惧怕"老父性严"而抛弃十娘,也可以在感到困顿贫寒的时候,把十娘当商品卖掉。孙富利用他的这些弱点,用毒辣的手段进行哄骗和破坏,说出"若为妾而触父,因妓而弃家,海内必以兄为浮浪不经之人。异日妻不以为夫,弟不以为兄,同袍不以为友,兄何以立于天地之间,"这些耸人听闻的话,又辟出千金买十娘,这样一来,使李甲既可以不触父怒,躲避了"人之多言",又有得到"千金"的代价,怯懦而又自私的李甲,当然就中了孙富的毒箭,走上了牺牲别人的可耻的自私自利的道路。
孙富的形象:
邪淫、卑鄙、狡诈、可耻的奸商
他一看到十娘,顿生奸邪之意,用计结识了李甲。当他抓住李甲的弱点:怕严父,怕封建社会舆论,又看清了李甲庸懦无能,便巧施伎俩,动摇和摧毁他和杜十娘的爱情,在满口"仁义道德"的幌子下用金钱来收买李甲的心
综合分析,鉴赏
1、小说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对追求幸福、被迫牺牲的妇女寄予深切的同情,对背信弃义的纨子弟和破坏他人幸福的阴险小人表现了极大的憎恨。
2、小说末尾,写李甲、孙富不久死去,这样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 作品结尾写李甲重病、孙富不久死去,表现了作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思想。这是源自佛教的思想,影响着古人的思维方式。
3、 杜十娘为什么要投河,除了投河还有其它办法么,
杜十娘投河是因为她对爱情的彻底失望。她追求的不仅仅是婚姻,而是爱情。否则 区区一千两卖价,完全可以自行加倍买回。那盐商孙某若死贪美色拒收金钱,杜完全可以买通官家,将此不识趣者锒铛入狱。若白道走不通那咱们走黑道,雇个游侠,将李甲孙某在月黑风高夜杀了灭口,所有凭证取回。婚姻证件自然作废,买卖合同以无效处理,当船只靠岸,杜十娘已彻底回归自由身,不受命于妓院,不受命于夫君,成为单身贵族。
此后,杜十娘可以作N种选择:
回到最熟悉的地方
原来的鸨妈是欢迎她的,做为妓院花魁,卖价仍然高。况且已是自由人,不需要再次卖身,不过是做妓院的客座红牌。只是将心比心,对旧式妇女来讲,面子上似乎过不去。当初赎身从良,已经断了与旧院子的恩义,这样子再回去,自己给自己耳光。
那么,或者去别的妓院谋生活。身上所携财富,做为养老用。重新开始接客生涯,不过是为了有些事情做,每天不致寂寞空虚。以其美貌姿色,到哪里都可以红起来。因不愁衣食,所以店大欺客,看谁顺眼挑谁,心下不会太勉强。这样的职业,算得优差。
创立自己的企业:
杜之本意,是嫁与李甲,如果夫家接受她,她就扮贤妻良母做她的夫人,如果夫家不接受她,她完全可以带李郎自立门户,如白娘子般在背后出钱出力,过完美丰裕的二人世界。
但是李甲鼠目寸光,无福消受。那么杜以雄厚资产,若不愿再入虎穴,完全可以创立自己的妓院。若喜欢忙碌与社交,那么就亲任鸨母,若不愿辛苦,那么就做董事长,让下面的人打理一切,每年坐收渔利。将来碰到另外的可心人,可以如李瓶般携丰厚资产嫁过去。
隐瞒出身,再世为人:
隔了遥远的时间,我很难真正体会当初杜十娘的心态。也许对那时候的妇女而言,社会压力庞大,名声最要紧,不象现在这样,笑贫不笑娼。有了花寨历史,总归是一样霉点,难以洗净。
杜小姐大可以从京城消失,找另外的城市东山再起。当初应该还是属于户籍管理制度。可是因交通不方便,信息传送缓慢,人口流动的管理非常差。
比如到扬州买个院子,闭门不出,买几名奴仆管家,用钱买下个干妈,从此自称富裕双亲早死,被干妈在闺中养大,清白无辜。有才有貌有嫁妆,不愁嫁不到好男人。从此不再抛头露面,在家相夫教子。若丈夫日后不幸有外遇,自己有余钱,也不必怕,完全可以离婚一嫁二嫁三嫁。
她真正爱李甲,但他背叛了她的感情与信任---
我替杜十娘设计了N种生活,然而,没有计算之内的,是她真正爱李甲这个人,且是唯一的爱。
李甲的错误,在于钱都在父亲大人手里,父亲不认儿媳要断绝经济支持,他立刻无计可施,手头拮拘,不得已出此下策,将身边女人卖掉。他事前可不知道杜十娘腰缠万贯。夫妻之间,贵在沟通。都怪杜十娘不早告诉他,既免了他数月来为钱烦恼,也免了她自己的被转手。
杜十娘如果真爱这个人,以今日已婚妇女标准,还是可以挽回的。李甲不是痛苦流涕表示一万分的忏悔了吗,他又不是爱上了别的女人。杜十娘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旧事不提,再给他次机会吧。也许从此真的就执子之手白头到老了。
这么多种计算,这么多条路,条条大路可通自由幸福生活。我替杜十娘惋惜。她几乎具备所有做幸福快乐女人的资本:年轻,美貌,富有。然而她眼光不准,遇到克星,从此香消玉殒命归黄泉魂飞魄散。
也许对她而言,世间最在乎的人背叛了她的感情与信任,对于性情刚烈的她已是致命打击,爱情上如果绝望,悲愤交集之下,金钱美貌等同于尘土,此世已无丝毫可留恋。
因此,我在这里用一颗现代女性的心一个冷静女人的头脑计划着她的财富设计着她可以走的路,但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她最终还是在那船上心碎落泪,挥手散尽身边物,怒投江心,找寻她无嗔无怨的世界去了。
4、杜十娘的悲剧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根据是什么,
杜十娘的悲剧是必然的。她是京华名妓,以自己的美貌、聪明和才情赢到了公子王孙们的欢心。但是她不愿过那种非人的生活,"久有从良之志",遇到性儿温存、忠厚志诚的李甲,就把真正的爱情献给了他。在李甲"囊无一钱,衣衫都典尽"遭到虔婆驱逐的时候,她把自己的命运与李甲紧紧地结合起来,并对李甲反复地进行爱情的考验,终于完全信赖李甲是个忠实的情侣,于是协助李甲设法把她从火坑中赎出,结成真正的夫妻。她怀着胜利的喜悦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跟着经过急难考验的情侣,奔向了自由的天地。
但是,杜十娘却没有料到,在她所生活的时代,对妇女来说,整个社会就像一个大火坑;特别是她所依赖的李甲,却原来是个怯懦、自私、卑鄙的伪君子。她的考虑,她的梦想,她的努力和挣扎,在整个封建社会的如磐重压之下,显得何等微弱无力~李甲和孙富在酒楼上的一番简短的谈话,就轻易地粉碎了杜十娘的梦想,使她又一次被推到了被人买卖玩弄的商品地位上。这就向读者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为什么杜十娘这样缜密的算计,却敌不过酒楼上几分钟的谈话呢,很显然,造成杜十娘悲剧的原因,不仅仅是由于李甲的自私、卑鄙和怯懦,更主要的是由于潜在的封建压迫和社会的邪恶势力。在封建社会里,不允许有身份的人去娶这种"娼妓贱妾",不能"为妾而触父,因妓而弃家",相反,买卖妇女的行为,却是允许的。李甲、孙富的性格,正是这种社会道德观的产物。
李甲之父李布政是封建势力的代表,他虽然没有出场,却客观存在,使怯懦的李甲精神上产生恐惧感。他既爱杜十娘,又不敢带她同归故里。富商子弟孙富利用这种潜在的封建势力和李甲的矛盾心理,从中进行破坏,企图以重金买取杜十娘。市侩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逼迫,必然导致杜十娘的悲剧。
故事的思想性还在于对封建势力的强烈的反抗精神。李甲决定把杜十娘卖给孙富,一场交易似乎已经做定,好像杜十娘的命运是注定了。这时,杜十娘用自己的生命作了最后的搏斗。自杀,是杜十娘当时惟一能摆脱"商品"命运的办法。她一死,孙富不能满足淫欲,李甲无法得到千金,杜十娘也可以摆脱被侮辱被玩弄的生活。杜十娘用自己的生命,向旧社会作了鞭挞、控诉和抗争。宁愿反抗而死,不愿屈辱而生,这种和黑暗势力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光照千古,具有震慑人心的感情力量。
范文三:翠翠的人物形象
翠翠的人物形象
1、翠翠是一个“美”女,她健康明丽、玲珑剔透、璞玉浑金,天真活泼, 善良纯真、纯净自然。 2、 在寂静的溪边,翠翠与祖父相依为命,一老一小相互 照顾, 单纯的翠翠对祖父充满了依恋, 有着小女孩的聪明娇羞与可爱。 但随着翠 翠的长大,青春少女的情怀祖父并不理解,翠翠心中充满了孤独与无奈。 3、翠 翠与傩送的爱情自然恬淡、 含蓄细腻、 纯净如水。 但却不是圆满的, 是一个悲剧。 4、祖父去世,傩送出走,翠翠自然接替了祖父的工作,在溪边等着傩送的“归 来” ,变得懂事与坚强。总之,翠翠是沈从文“爱”与“美”的理想化身,是作 者所推崇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具象化。
范文四:妙玉的人物形象
天成孤僻,美兰馥仙
——浅析《红楼梦》中妙玉的人物形象 摘要:大观园中好风光,争奇斗妍最喧嚣。莺燕自是向春来,惟有质玉青灯老。在《红楼梦》众多女性人物形象中,妙玉以遗世独立的高洁特质占据着“金陵十二钗”的重要位置。都道是“半向佛门半向俗”,评她是身在庙宇心却向红尘一般的人儿。本文就以妙玉的性格形象为出发点,探析其谜一样的尼庵少女身份背后,到底潜藏着怎样不卑不亢、打破陈规的内在意蕴。
关键词:红楼妙玉 女儿本质 天性孤僻 才情卓著 独自璀璨 正文:
起于繁华,归于寂静。终了,白茫茫一片好干净。金陵十二钗中,黛玉奇才,宝钗善全,元春富贵,探春精明,湘云天真,迎春愚钝,惜春心冷,熙凤嗜权,巧姐遇恩,李纨贞洁,可卿遗恨。颠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传统,形形色色的女性穿梭于贾府每个热闹非凡的场合,曹雪芹却唯独“冷落”一钗,偏使其日日青灯古佛,夜夜淡茶寂禅。她就是妙玉,一位寄身别家屋檐却无比清高的谜样尼子,一位天性孤僻、才华非俗的执情少女。人若远瞻,冷气袭心;人若近观,独自璀璨。
一、青灯照壁,最是女儿悲
家道中落,无亲无故。妙玉本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何等金枝玉叶,何等身娇肉贵。随着《红楼梦》研究的深入,国光红先生认为妙玉不仅身世显贵,还极有可能是皇家格格。政治风波永远是作者草蛇灰线中一条不断的线索,于是曹雪芹下狠手让妙玉成为其不幸的牺牲品,使得妙玉的形象赋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身为封建时代的女子,最无法掌握的就是自己的命运。妙玉在跌宕起伏的命运中无可奈何地选择了遁入佛门,静心养性。好似从极高的空中摔落,剩下的都是支离破碎的残体。妙玉身为少女,正当是光华多彩的年纪,然而她的心却是残缺的,是痛苦压抑的。在热闹嬉笑的贾府深受身份的限制,她无可避免地成为异类,成为不合群体的独行者。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女子甘寂寞。即使是紧闭庵门的妙玉,心中也是向往繁华却不得的别样悲楚。
“……回头一看,恰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在“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一回中,作者描写贾宝玉心系芦雪庵相聚一事,匆忙走来闻着寒香扑鼻,才发现经过的是“槛外人”的居所。一笔带过之处看似漫不经心,其实别有深意。表面上妙玉向来不喜人多聚会的场所,少有谈心寄情的朋友,身为尼姑理所当然不会参加芦雪庵诗会。然而在此处,作者用“如胭脂”三字形容其庵中的梅花,不仅让人心头一震。红梅自是艳丽高洁,在寒冬里也独自绽放,暗喻的当然是妙玉本人。但是妙玉是清闲自处的佛门中人,胭脂则是古代女子的口红,显得媚俗妖艳,曹雪芹怎会用世俗女子妆点之物来比喻妙玉呢,是不是稍欠妥当呢,其实不然。苍茫雪界中几簇灿烂的红梅打破宁静,向冷落它的路人展示自己的存在,仿似向世人乞求一点点的关注和心疼,说的就是妙玉的心境啊~从来,她就在“槛”间徘徊。“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般的人物,怎会甘愿超群的才情遭受埋没,当然祈望在某一场合中震惊众人,一展才华。妙玉是想去芦雪庵的,她是愿意出现在诗情画意的聚会中的,甚至可以说,她是渴望与大观园所有才情女子结交相伴的。
作品中还有很多细节之处都暗示了妙玉的孤苦和无奈,然而每一处都以她冷面冷心或冷居冷所示人。好似她从来没心没肺,好似她从来不闻不问。究其身世,
实在是不得不冷,不得不静。作为一个对外界宣称看破红尘的庵尼,她拿着什么身份加入钗环锦绣的聚会。作为一个失势失位寄人篱下的游人,她凭着什么资格抱怨青灯照壁的生活。韶华伴佛,苦向何人诉~。光阴参禅,悲岂不自知~
二、香茗溢盏,总是女儿心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艳;却不知太高人越妒,过洁世同嫌。” 这是妙玉判词中经典的一段。尽管作品中人物众多,然而作者描写妙玉的笔墨是少之又少的,所以从判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妙玉的形象是太过清高,太过于将对世俗的厌恶情绪溢于言表,以至于造成不合群、遭人妒嫌的孤独者。于是很少有人了解妙玉心里真正的精神追求,即使是身为其师的邢岫烟、一心向佛的贾惜春,尽管有话可说,却只能触及表面,从未曾走进其崇尚叛逆、追求人格独立的世界。
在刘姥姥二进大观园一节,贾母心中高兴,趁着酒兴带着一大群人畅游大观园,并来到了妙玉的栊翠庵,此处品茗场景最是经典,更丰富了妙玉的人物形象,使得读者真正触摸到其真实的矛盾面。
“这也罢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宝玉陪笑着给刘姥姥讨得成窑五彩小盖钟,引出了妙玉让人妒嫌的一番话。作者似乎有意先安排另两位喝体己茶的人儿——黛玉、宝钗现行离开,但是不难想象当黛玉、宝钗听到这番话后又会是掩面低笑、心中不快的吧,毕竟二人走之前作者就交代“知他天性怪癖,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相约避开了。于是读者得以知道,其他女子是不欢妙玉的,尽管欣赏她独特的高洁气质和不俗的诗情才华,妙玉与生俱来的高傲特质使得她少有人气,不受欢迎。
然而从其待客的什物中看出,事实并非如此。件件世间罕见,个个奇珍古玩,都是稀世珍宝。妙玉并未珍藏封闭,反而大方地拿来招待贵客。有人说是看人下菜碟,别有用心。那么再看这些非极富极贵人家才有的东西,又是透露了妙玉非同寻常的身世。试问一位见过大世面的女子怎会心疼身外之物呢,更不用说利用什物来收买人心了。妙玉是跟随自己心声的一个女子,她生来高洁,骄傲自是不可避免的,但喜欢就是喜欢,反感就是反感,她不愿意勉强自己去讨好每一个人,也不用得到每个人的喜爱,尽管她完全有这个能力和背景。所以此处可以理解为她愿意跟黛玉、宝钗和宝玉亲近,她愿意在三人面前展示真实的自我。每句话都不加掩饰,就算说到砸碎也不给刘姥姥的话语听似冷酷,更多的却是对朋友的信任,是一种不同寻常的语气,是心里向意气相投的人慢慢靠近的表现。
可以想象,当努力向朋友靠近时遭受的却是冷遇和拒绝,她拥有的世界只是无以名状的孤寂。有人说她心属宝玉,对宝玉有种别样的情愫,然而我看到的却是渴望知己的单纯愿望,是少女最美好的愿望。心已向我佛,情纯是少女~
三、微焰绕龛,还是女儿才
凹晶馆中秋联诗,带出了三个同样孤苦无依、寄人篱下的人物形象——林黛玉、史湘云和妙玉。这三个平时感情并不深厚的少女,却在中秋一夜中走到了一起。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道不尽的心酸泪流,更那堪凄凉夜色。妙玉适时出来阻止了黛玉和湘云的联诗,说是“悲凉”至极,多说无益。可见妙玉才情造诣之高,同时也可以看出她十分了解黛玉和湘云,是非常关心二人的。
从几次诗社活动中可以看出,大观园有才华的女子非常之多,不仅小姐多才,不少丫鬟也是经受诗书熏陶出来的,其中又数林黛玉、薛宝钗和史湘云最为出色。然而此次联诗为何是妙玉,而不是宝钗出现呢,究其原因,宝钗稳中不变,事不关己不出手且背倚母兄。而妙玉与黛、云二人身世相仿,同样无父母兄弟关怀,个性同样叛逆,性情相投,是一类人物。同时妙玉才情又居三人之首,于是理所
当然为这次绝佳联诗续上结尾。
栊翠庵炉香未烬,三人埋首忆诗。此情此境正是孤独者们相依相偎的温馨画面。“有兴悲何极,无愁意岂烦,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妙玉像一位大姐姐一般劝慰林黛玉和史湘云,不要太悲苦,不要太极端。原来妙玉的心境是如此的平静,眼界是这般的开阔,人生本来就充满着遗憾和不足,何不积极一点对待人生呢~如此看来,妙玉才情位居大观园榜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出身不凡而天资聪慧,从小受到的教育和寄托就非同寻常;二是兼修内外,佛性内涵深厚,品得平和自在的文学修养;三就在于表面看似悲苦,实则积极的人生态度,可以带给周遭宽阔的视野和体会。一挥而就之际,让二人赞叹不已“可见我们天天是舍近而求远。现有这样诗仙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龛里余烟撩人,宣纸上都是巾帼不让的才情和追求。
总的说来,妙玉不似黛玉般乱使小性、多愁多泪,也不似湘云般毫无计量、事不上心。所以她才能在创作诗文的时候保持清醒的态度和头脑,不温不火,却又拿捏得当,就是世间男子也少有比得过的文学造诣。这般才情不仅是“槛外人”的高洁和遗世独立,还有对“槛内人”的了如指掌,所以她不愿再前进一步跨进那个槛,与她们嬉戏游玩耳鬓厮磨;也不愿后退一步远离那个槛,天天“阿弥陀佛”挂在嘴边。她知道这样的位置和距离正好,纵然没有人靠近,她也是最了解每个人性情的那个“槛外人”。闺阁面目,真情真事;栊庵幽静,挥洒豪情。才情之中,尽是拔得头筹的轻而易举;才情之外,尽是无关风月的自然超脱。
四(白玉陷泥,终是女儿命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污泥中。”生是高洁,死却卑污。《红楼梦》中每个人物的最终命运扑朔迷离,高鹗狗尾续貂的后四十回又偏离主线,使得结局成为曹雪芹给读者留下的文学悬案。其中妙玉的悲剧结局是在判词中决定了的,最终会落得惨淡收场,只是以何种方式结尾却凭世人臆想。
第一种说法是妙玉愤世嫉俗,为社会所不容,只能带发修道,而内心不正,在“四大家族”衰败之后,被迫流落烟花巷,当起娼妓。试问内心不正从何说起,完全有悖前八十回妙玉的整体形象,不敢苟同;第二种说法在高鹗的续本百一二回“活冤孽妙尼遭大劫,死雠仇赵妾赴冥曹”中,妙玉被内贼何三引入的贼人使迷香闷住掳走。得知妙玉被抓后,惜春心想“但是他素来孤洁的很,岂肯惜命,”而百一三回中,宝玉也说“这个人必不肯受,一定不屈而死”。可见高鹗为她安排的结局是为强人所掳,不堪淫辱轻薄,自寻了断的。有一定道理,但也缺乏深意,毫不符始作者草蛇灰线的手法;第三种说法依据为脂批, “瓜洲渡口……红颜固不能不屈从枯骨”。推测起来,她可能在荣府败落后流落到瓜洲,被某个老朽不堪的富翁(枯骨)买去作妾。这是多惨的悲剧。这应该是“终陷淖泥中”的含义,与高鹗续书写的被强盗掠去有别。只是我较为信服的一个结局,但却不符合妙玉在我心中的形象。在众多人物结局中,有人说贾母殡天,贾政绞毙,黛玉沉湖,宝钗化蝶,凤姐投河,湘云被卖,而妙玉则是为拯救宝玉而牺牲自我的。玉为玉相吸,玉同玉齐辉。成全湘云和宝玉之后,妙玉终陷污淖,然而谁要谁的怜悯,谁要谁的怜惜,她高洁地走来,又高洁地走去,虽然身沾污泥,心却洁白无暇、高洁到底。“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红尘之中,早已没有清净之地。
不是小姐,不是丫鬟,不是姬妾,亦不是尼姑,她不愿作任何一个逆来顺受的被压迫者。一颦一笑,亦步亦趋,真正的反抗是不言不语,真正的自由是为爱
痴狂。身为封建男权社会下的女子,妙玉总在寻找自我心灵的归宿,总是渴望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瞧不起世俗男子,亦在贾母面前不卑不亢,这样玉一般的奇女子也落的悲剧收场。“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美好前程还未开始便以萧索的姿态结束了,是悲~是孽~是命~
五、梵玲撞钟,化作女儿魂
虽然因家世衰败,遵循师父的“临寂遗言”而不得不依附于贾府,妙玉却与铁槛寺的静虚、水月庵的智通、地藏庵的圆心等人有着本质的不同之处。她始终有着一种闲云野鹤的高傲姿态,从不迎合谄媚,即使在对待贾府地位最高的老太君——贾母时也没有阿谀之态,反而不如对相投之人如宝玉和黛玉等人那么热情。不得不说,妙玉堪称“万艳”之中最为特殊最为高洁的人物了。
“千红一窟,万艳同杯”,人物的命运早已埋下伏笔,哭和悲都道不尽其中有多少世事无常。妙玉身为尼姑,却时时透露出小姐的影子,她蔑视权贵,却不得不依附于贾府,她身系佛门,却又不自觉的心系红尘。回过头来,她还在原地独自璀璨。有人道她孤高矜持,洁身自好,但有过洁怪癖,她本应“一念不生,万缘俱寂”,但又眷念人生、追求幸福,充满着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她的悲剧是封建社会追求人生幸福和欢乐者不可避免的悲剧。“这支梅花只有二尺来高,旁有一衡枝纵横而出,约有五六尺长,其间小枝分歧,或如蟠璃,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笔,或密聚如林,花吐胭脂,香欺兰蕙,各各称赏。”当宝玉从栊翠庵求来这样一支美艳不堪的红梅,众人不由得惊叹,多么耀眼,多么可爱,好像附上了少女的魂灵,好像透露着沁人的血气。
这支花不正是妙玉的魂灵吗,鲜活的,不受面具和躯体掩盖的生命。侧耳倾听,她低吟着佛语,好像在自由自在的歌唱。梵音度人,超脱世俗烦扰,真灵真情,才得片刻翱翔。都道宝玉、黛玉和妙玉是“红楼三玉”,是难得的反叛同盟,一个是封建礼教的叛逆,一个是闺阁规矩的叛逆,一个是佛门教规的叛逆,却都没有真正完美的结局。看似无情却有情,思来多情却无情。女儿是水那堪污,女儿似花那堪折。
结语:
“妙玉”二字,寓意深厚,妙哉~好个通透玲珑稀罕玉,终不免落入污淖遭人弃。叛逆又何如,我佛自在心中。走完坎坷曲折人生路,在夹缝中求得畅快呼吸,你便是扼住我,撕裂我,生吞我,我亦寂静绽放,独自绚烂。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5.9.
[2]刘坤杰.《红楼梦》中妙玉形象浅谈[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3).
[3]柴卉.红楼梦的“二位一体”——浅析妙黛形象地位[J].中国水运.2007,(10).
[4]李华.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试论妙玉的身世与结局[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3)
[5]何玲.栊翠庵里哀婉的“白鹤”:妙玉形象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7)
[6]葛鑫.从玉、梅、茶三方面谈妙玉形象塑造[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范文五: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孔乙己是一个本性善良的人。比如他到酒店喝酒从不拖欠酒钱;没事的时候,诚恳地教小伙计写字;邻居家孩子围住他时,他不是把他们赶走,而是给孩子们分茴香豆吃。这些都表现了孔乙己本性善良、性情温和的一面。
但是,孔乙己读了书,思想里便全是读书人的追求与理想。他渴望得到科举的功名,渴望进学,渴望成为秀才,成为举人,过上有权有势的生活。虽然没有实现,但是他却把读书人的身份看得很重,这个身份成了他痴心固守的精神支柱,成为他寻求自我安慰的精神幻想。比如,他“站着喝酒”已说明自己根本就没有资格像那些阔绰的“长衫客”一样,踱进酒店去慢慢地“坐喝”,只能与“短衣帮”为伍;但他却始终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比如他那“满口之乎者也”的说话方式,以及和酒客们争辩是那“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的歪理谬论,又如当酒客们嘲笑他连半个秀才也没有捞到的时候,他脸上立刻笼上了一层灰色,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表明他内心里十分在意自己读书人的身份。
同时孔乙己也染上了知识分子的坏习惯。比如他鄙视劳动,他身材高大,说明了他有干活的能力,但他却固守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思想,不像“短衣帮”一样去干活养活自己,甚至自己乱蓬蓬的胡子不知整理,穿的长衫也不补不洗;他还好喝酒,当他有九文大钱的时候,他会排出钱,要酒要菜,而当他在被打折了腿并且仅有四文钱的这种情况下,他都会用手走着来酒店,从兜里摸出这四文钱,要一碗酒喝。
其次,作为知识分子,他却思想迂腐,对别人说的话,甚至随口说的都是“之乎者也”之类的话,此外他还沉浸在“回”字的四种写法这种僵化的知识里。
更为严重的是,孔乙己的这些坏习惯和他长期为应试科举而埋头苦读的生活使他没有了营生的能力,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他不得不偶尔做些偷窃的事,所以他的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偷了何家的书被吊打,最终他因偷了丁举人家的东西被打折了腿。
孔乙己虽本心善良,但他不面对现实、鄙视劳动、思想迂腐、总是活在自己的幻想中,这些都注定了他是一个悲剧性人物。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焦仲卿的人物形象焦仲卿人物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