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柴胡店镇中心小学赵峰庆
本课是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四年级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简单的口算题引到学生探究出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在本节课中我的教学流程如下:谈话导入——出示例题——共同讨论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应用规律。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出示例题之后学生能积极的投入到课堂中去,并能讨论探究出积的变化规律。
2、我设计的达标练习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注意练习的层次性和开放性,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了积的变化规律,是学生体验到了发现规律的快乐。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在本节课我我没有考虑到小学生好奇心重的特点。制作的ppt过于花哨,使得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到课堂中来,过多的关注了图片内容。
2、使用的鼓励性语言少。
3、在提出问题留后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过少,致使部分学困生没能达到不能自己发现规律,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
4、在本课我联系了大量的实际生活知识,导致时间特别紧。时间把握不好。
范文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四年数学《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2010年11月
白鹿外国语学校
积的变化规律是整数四则运算内容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节课教材以两组较为简单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理解两个因数相乘时,积随着基中的一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体会到事物间是密切相关的从而受到了辩证思想的启蒙教育。
由于教材选择的一组题较为简单,很多同学很快就能说出结果,使得积的变化规律没有发挥作用,于是我又加一组难度大些的题使学生不容易口算出得数,而只能运用这个规律来计算,但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干脆就用竖式计算了,因此,在对韪的难易程度上还应细心琢磨,有的同学能用这个规律来计算,却说不出其中的道理,有的学生竖着写能看发现规律,横着定就不认识了,说明对这个规律还没有真正理解,更谈不上运用自如了。
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我是采取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根据教者预先设计好的题目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我发现效果不理想,于是我又进一步帮助学生结合具体题目理解积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出5道类似的题目,我巡视了一遍发现学生掌握了这个规律,随即找出有代表性的三个学生,板演三组算式(有一个因数扩大10倍的,有一个因数扩大3位的,有一个因数缩小2位的)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讲座每组算式的另一个因数积是怎样变化的,这样发挥了集体的智慧,群策群力,使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探索规律——解释说明规律——验证规律的探索新知的全过程,从而一方面落实课标不只重视新知结果,更要重视获取新知过程的新理念,一面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收到了良好课堂效果。
总之,我发现在教学中要想体现出高效课堂,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然后再来备好教材,课堂教学中紧抓每个细节。一个细节的忽略,可能会影响整节课中学生学习的思维层次和老师的教学情绪。
范文三: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教材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探索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在教学中我直接出示了两组口算练习题,通过对算式的观察,让前后位学生讨论自己的发现,自主的去探索规律、验证规律,并使用规律。本课在愉快的环境中学生自主地去学习,我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信心。
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索交流,从而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应用规律。
2、在教学设计上,环环相扣,每个环节中都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动脑思考,发现规律,并跟小组的同学交流发现的规律,然后集体交流,在交流中鼓励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出规律。这样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中,发挥集体的智慧,经历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研究具体问题——归纳发现规律——解释说明规律——举例验证规律。通过探索,不仅让学生理解积的变化规律,同时让学生体会事物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受到辩证思想的启蒙教育。
3、对于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学生对于基本的练习能够运用自如,但是灵活度较高的练习就有些困难。因此,在选择练习时应关注练习的广度,让学生见多识广、灵活运用。
本节课存在的不足:教学时间分配不够合理,教学语言不够严谨,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精心设计练习,合理把握时间,让学生学得更扎实。
范文四: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安昌路小学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教学设计及反思
究,发现规律。 三、解决问题,拓展延伸。 四、总结课堂,内化规律。
板 书 设
2、大家都看出规律来了,那么这些规律是不是适不变,另一个因数越合所有的算式呢?下面请孩子自己来验证一下。 变越大,积也越变越出示:8×50=400 16×50= 32×50= 8×25=
大。
小组交流,集体汇报。经过小组内交流,学生提出猜想:
3、首先让学生说规律,趁势解释说明“乘以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扩大几倍,除以几=缩小几倍”,然后引导学生如个因数乘以几,积就何把两条规律归纳成一条,得出积的变化规律。 乘以几。 1、学生自己完成教材练习九1-4题。指明孩子自两组交换角色再次己说说如何得出结果的。 2、相机引导进入拓展环节。
验证,结果依然相同。
(1)一个数乘以18积是270,如果这个数乘以54,两个因数相乘,一个积是( )。 (2) 36×10=360 (36×2)×(10÷2)= (36÷2)×(10×5)= 说说你是怎么想到结果的。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的高兴吗?
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几倍。
积的变化规律
范文五: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平湖镇中心学校 周次秀
“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的内容。在以前计算的过程中就已经初步感悟过,但是没有总结成规律,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个过程的探索,不但让学生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体会事物间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探索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要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探索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口算、计算、说理、交流等活动,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并会用数学语言刻画这个规律,感悟函数的思想方法。同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体验归纳规律的方法,从而获得一定的价值体验。 本节课我最大的收获在于学生的参与兴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引导学生经历规律发现的过程,让过程在学生的经历中变得清晰。教学中让学生充分经历规律的发现过程,把发现的过程细化、广泛化,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在起初的观察里思维灵活的学生尝试说出 “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接着引导学生理解“也”的含义,强化“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和积的变化是相同的”。在这里学生的已有水平已经达到了初步认识“积的变化规律”,接下来让学生举例,深化规律。这个过程,让学生感悟到规律的得出要经过探索、猜想、验证,归纳。培养了学生各方面能力。
2.体验成功,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每个学生都期待成功,每个学生都能成功,数学要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在举例子的过程中,举不同的例子来验证规律,运用规律,这个过程就是学生消化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得到了成功的喜悦。
3、体会快乐的同时感受数学的严谨性。数学和其他学科不同,它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非常讲究严谨性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特点,突出教学的严谨性。这节感受数学严谨性就是渗透在各个环节。比如发现了“两个数相乘,因数乘几,积也乘几”再让学生说说理解;老师也展示自己的想法与学生的想法产生冲突;这些都是数学严谨性的体现。
但是本课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本课例题比较简单,大部分学生通过口算就能直接算出答案,无需通过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这就给部分思维发散性较差的学生形成了一个假象,以至无法真正懂得该规律的应用。这在后面拓展应用知识时表现的尤为明显,部分学生还是用以前的老方法进行计算,而不是找到规律直接写得数。对于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学生对于基本的练习能够运用自如,但是灵活度较高的练习就有些困难。因此,在选择练习时应关注练习的广度,让学生见多识广、灵活运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