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doc】《世说新语》与东晋诗歌三题
《世说新语》与东晋诗歌三题
《世说新语》与东晋诗歌三题
《世说新语》与东晋诗歌三题
刘锋
(郑州大学文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世说新语》记载了不少与东晋诗歌相关的材料,是研究东晋诗歌的重要文
献;而其他并未直接
联系到诗歌的材料,也可借以考察东晋诗歌的社会历史背景.本文先将这些材料归
类,并在分析这些
材料的基础上探讨两个f"-l~:东晋诗歌衰落的原因以及玄言诗是否能概括东晋诗
歌.
关键词:《世说新语》;东晋诗歌;玄言诗 东晋诗歌文献散佚极其严重'?,今天已经难见 全貌.而《世说新语》(z为东晋诗歌的研究提供了 一
些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本文就试图从这些材料 出发,深入理解,阐释其中所反映出来的东晋诗歌 的真貌,提出自己的一管之见.
一
,《世说新语》涉及到东晋诗歌的有关内容 《世说新语》有关东晋的内容占全书的三分之 二强,而在这些记载中又有不少条目关涉东晋诗 歌.现将其简单分类如下:
1.有关诗人及诗歌创作的
例如:
顾长康拜桓宣武墓,作诗云:"山崩溟海
竭,鱼鸟将何依."人问之日:"卿凭重桓乃尔,
哭之状其可见乎?"顾日:"鼻如广莫长风,眼如 悬河决溜."或日:"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 海."(《言i~}95)[1iP."3) 袁虎少贫,尝为人佣载运租.谢镇西经船 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渚间估客船上有咏诗 声,甚有情致;所诵五言,又其所未尝闻,叹美 不能已.即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 史诗.因此相要,大相赏得.(《文学》88)m24回 这类材料是考察东晋诗歌历史的珍贵文献,其中提 收稿日期:2009—9—13
到的不少诗作今已不传.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记 载类似于后来的"本事诗"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传 达出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
2.有关诗歌欣赏,批评,引用的
例如:
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 称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 霏."公日:"吁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 雅人深致.(《文学)5z)t1(P6) 郭景纯诗云:"林无静树,川无停流."阮孚 云:"泓峥萧瑟,实不可言.每读此文,辄觉神超 形越."(《文学》76)?
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
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 尽缺.(《豪爽》4)10.54o)
南朝之前有关诗歌欣赏,批评,引用的文献现存极 少,而《世说新语》中有不少这类记载.这些吉光片 羽的资料非常有助于探讨东晋人对诗歌的认识和 审美取向.
3.有关诗学思想的
例如:
殷洪远答孙兴公诗云:"聊复放一曲."刘
真长笑其语拙,问日:"君欲云那放?"殷曰:"榆 腊亦放,何必其舱铃邪?"(《排调》37)?) 作者简介:刘峰(1977一),男,河南南召人,郑州大学文学院2007级古代文学专业硕
士研究生.
73
74
研究牛论坛语文知识2009年第4期
限于编着体例,《世说新语》中较少关于诗歌理论 性的资料.但一方面从前两类资料中可以侧面探究 东晋人的诗学思想;一方面,一些条目也能反映出 某些诗歌的理论性见解.
下文在分析阐释这些材料的基础上,提出对东 晋诗歌的一些浅见.
二,由《世说新语》试探东晋诗歌衰落的原因() 中国文学史上,对诗歌的重视和诗歌创作的热 情历代不衰.唐代及其后姑且勿论,唐代之前,诗歌 兴盛的时期此起彼伏.从古诗十九首到建安风骨, 从正始之音到太康诗风,从诗运转关的元嘉到声律 渐开的永明,一直到梁陈的宫体诗,只有东晋时期 在诗歌上乏善可陈?.为什么那么多具有高超艺术 修养和造诣的东晋名士却作不出好诗呢?通过《世 说新语》可约略找到如下一些原因.
1.醉心于玄学清谈而冷落了诗歌创作
学界一般认为东晋在玄学上并未创出多少新 义,但玄学对士人普遍思想和日常生活的渗透似乎 要强于前代,可以说,玄学从理论化为了实践,"人
伦日用"中皆是.研究玄学和清谈玄理既是士人极 其热衷的学术活动,又是可以上瘾的消闲娱乐.更 重要的是,玄学成为指导人生的"大道",甚至信 仰.《世说新语》中记载的有关玄学清谈的条目非 常多,而东晋时期的尤其多.略举数例: 卫瑜始度江,见王大将军,因夜坐,大将军 命谢幼舆.瑜见谢,甚说之,都不复顾王,遂达 旦微言,王永夕不得豫.瑜体素赢,恒为母所 禁.尔夕忽极,于此病笃,遂不起.(《文学》20) …(P188)
孙安国往殷中军许共论,往反精苦.客主 无间左右进食,冷而复暖者数四.彼我奋掷麈 尾,悉脱落满餐饭中,宾主遂至暮忘食.殷乃语 孙日:"卿莫作强口马,我当穿卿鼻!"孙日:"卿 不见决牛鼻,人当穿卿颊!"(《文学》31)I 林道人诣谢公,东阳时始总角,新病起.体 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 后听之.再遣信令还,而太傅留之使竞论王夫 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 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日:"家嫂 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文学》 39)Ilo,.2o6)
支道林,许掾诸人共在会稽王斋头.支为 法师,许为都讲.支通一义,四坐莫不厌心.许 送一难,众人莫不拧舞.但共嗟咏二家之美,不 辩其理之所在.(《文学}40)L16.2o7) 殷仲堪云:"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 强."(《文学》63)【'"
这些记载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东晋士人对玄学清谈
是多么热衷.不仅成年人废寝忘食地挥麈剧谈,连 小孩也积极参与,甚至身染疾病仍不暂止.或是互 不相让地争论,或是手舞足蹈地听讲,清谈的魔力 可见一斑!当士人把精力时间大多用在玄学清谈上 时,诗歌创作免不了要退居其次了.与清谈盛况相 比,《世说新语》中记载的有关东晋诗歌创作的条 目就相对冷清得多,诗歌既然遭到冷落,那么,没 有好诗歌,没有大诗人,这也就不奇怪了.东晋后 期,玄学清谈的风气渐渐淡薄,而诗歌创作重获生 机?).这也似乎从反面印证了上面的论点. 2.诗歌成为玄理的工具
玄学是东晋的主流思想,这一思想渗透到社会 的各个方面,包括诗歌.诗言志,诗缘情这样的传统 诗学观也许并没有改变,但诗人的志与情常常被玄 学化了,他们创作诗歌常常自觉不自觉地表达玄 理,他们欣赏诗歌也总是以玄学思想为审美趣味. 这样一来,诗歌的艺术性被忽略了,情感被淡化了, 这显然不符合一般的诗歌审美标准.
从《世说新语》可以看到,东晋士人在玄风影 响下,追求得意忘言的道家境界,在这种思想指导 下,诗歌创作不再过多顾及形式,而内容也充塞玄 言,造成"平典如道德论"的状态.换句话说,诗人 作诗本不求诗歌的美,他们只把诗作为表达玄理的 工具.例如:
殷洪远答孙兴公诗云:"聊复放一曲."刘
真长笑其语拙,问日:"君欲云那放?"殷日:"榆 腊亦放,何必其舱铃邪?"(《排调}37)t) 在当时,作为玄言诗代表诗人的孙绰,还是比较注 重文采的,他本人也以此自负.因此,刘尹不免要嫌
殷融赠给诗坛大家的诗语拙.但殷融毫不自谦, 《世说新语》与东晋诗歌三题
"榆腊亦放,何必其铪铃邪",就是说意思表达了就 可以了,何必注意怎么写呢?
沉浸玄风的士人也往往欣赏带有玄思哲理的 诗歌,甚或为诗歌平添了一种玄味:
王孝伯在京行散,至其弟王睹户前,问:
"古诗中何句为最?"睹思未答.孝伯咏:"'所遇 无故物,焉得不速老?'此句为佳."(《文学》 101,【"笛5)
古诗佳句极多,但王恭独以此二旬为最,正是因为 诗中透露出的玄理打动了他,而在逍遥行散的状态 下,主观上也给诗歌创造出一种特别的玄理意味. 三,由《世说新语》看"玄言诗"
"玄言诗"是上世纪才出现的一个词,学界 对个概念的界定逐渐深入,明确,但到目前为止,还 没有一种普遍接受的定义,对玄言诗的性质特征, 历史演变和涵盖内容也没有一致的意见.但有一个 现象是,人们一提到东晋诗歌,往往用"玄言诗"一 词来笼统概括,笔者以为这是值得商榷的. 从基本上说,''玄言诗"本身定义尚不明确,以 之概括东晋诗歌亦难立论.这姑且不论,即使拿模 糊的"玄言诗"语义来作东晋诗歌的标签也是不合 适的.东晋后期,兴起的是陶渊明的田园诗,谢灵运 的山水诗,虽然目前学界认为"庄老未退",但显然 已不能称之为玄言诗.当然,这一点学界是明确的, 无需论述.但就是在一般认为玄言诗盛行的东晋中 期,所谓孙,许为一代文宗的时期,似乎也不能轻易 就用"玄言诗"来一言以蔽之.从现存的东晋诗歌
文献来看,可以称之为"玄言诗"的只占少数. 《世说新语》中关于"玄言诗"的记载也很少, 无论作诗,引诗,还是赏诗,论诗,基本上未明确涉 及到"玄言诗".倒是有不少条目显示:东晋诗人创 作的,欣赏的诗不是"玄言诗".例如: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 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 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 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 王凝之妻也(《言语》71)[Ire.砷
这个着名的典故中,诗人即兴所作的诗显然不是在 表达玄理,而是在描摹事物,不是追求谁的玄理高 妙,而是追求谁的才情优雅.刘盼遂《世说新语校 笺》在此条下说:"按谢家男妇,皆沉浸诗教. ……
"62)实际上,谢安是非常热衷清谈的,所谓 "诗教"带有浓厚的儒家色彩,虽不能说谢氏不重 儒学"诗教",但恐怕没有玄学那么沉浸得深.然 而,谢家雅集,作诗也并不是玄风独着. 再如:
袁虎少贫,尝为人佣载运租.谢镇西经船 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渚间估客船上有咏诗 声,甚有情致;所诵五言,又其所未尝闻,叹美 不能已.即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 史诗》.因此相要,大相赏得.(《文学》88)10.246)
袁宏是东晋中期的重要诗人,钟嵘《诗品》将之列 为中品,评日:"彦伯《咏史》,虽文体未道,而鲜明 紧健,去凡俗远矣."24)此条刘孝标注引《续晋阳 秋》日:"虎少有逸才,文章绝丽,曾为《咏史诗》,
是其风情所寄."[1](P247)由此可见,袁宏所作,谢尚所 赏的诗也不是玄言诗.袁宏现存诗六首,除《从 征行方头山诗》外,其他都算不上是玄言诗. 又如:
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 缺.(《豪爽》4)10'.54o)
桓玄西下,入石头.外白:"司马梁王奔
叛."玄时事形已济,在平乘上笳鼓并作,直高 咏云:"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豪爽》 13,【"549)
王敦和桓玄这两个在东晋前后谋逆的权臣,虽然不 同于一般宅心事外的名士,但也都热衷于玄学清 谈,因为居高官,为一方重臣,还常常是清谈的组织 者.然而,他们即兴吟咏的诗也不是为人诟病的 "玄言诗",而是古今得到一致好评的诗,这说明他 们的欣赏品味与古今人大致相同.
其他如《术解》7,《排调》35,36,涉及到当时 人所作的诗,也都不是"玄言诗".大概涉及到"玄 言诗"的可能是这两条:
郭景纯诗云:"林无静树,川无停流."阮孚 云:"泓峥萧瑟,实不可言.每读此文,辄觉神超 形越."(《文学》76))
75
76
研究生论坛语文知识2009年第4期
简文称许掾云:"玄度五言诗,可谓妙绝时 人."(《文学》85){1]ff'.245) 郭璞残存的两句诗可称之为"玄言诗",但正如阮
孚所评,其蕴含玄理,妙不可言,适足作为"玄言
诗"淡乎寡味的反证.许询今只存三首诗的残句, 简文帝称许他妙绝时人的五言诗,今已难见,只能 推测他的诗大概是玄言味道比较浓.他与孙绰并称 文宗,而尤具"高情远致"?,诗歌很可能更偏重
玄风.
由此看,东晋并不是"玄言诗"独盛,即使在普
遍认为"玄言诗"最兴盛的东晋中期.当然,这里并 不是要否定东晋诗歌存在明显的玄风,而是说明 "玄言诗"一词概括东晋诗并不符合事实?.后人 往往过于重视"玄言诗"这一诗歌现象,而忽视了 东晋诗歌可能的历史全貌.
注释:
(1)《隋书?经籍志》着录的东晋人别集今已百不存一.而且, 在《隋书》编纂之前,许多文献已经亡佚.
(2)本文提到《世说新语》包括刘孝标注.
(3)学界一般把东晋文学包括诗歌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 参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王澧华 《两晋诗风》(上海古籍版社,2005)等.实际上,东晋后期 诗歌已开始复兴,除陶渊明外,谢混,殷仲文,谢瞻,谢灵运, 颜延之等重要诗人此时已开始活跃.但《世说新语》基本上 不载入宋人物,所以不能反映东晋后期的诗歌情况. (4)钟嵘《诗品》所收的魏至梁诗人以东晋最少,且都在中下 品.陶渊明自然是东晋的大诗人,但他的情况比较特殊.一 方面直到唐代他才受到特别重视,一方面他是晋宋之交的 诗人,此时期诗风已经有所转变
(5)即使不关玄学清谈的言语轶事也往往具有浓重的玄风 因此前人称《世说新语》为"清谈之书".
(6)不仅《世说新语》如此,在其他文献里也很少见有关东晋
诗歌创作的记载.《宋书?谢灵运传》:"灵运……每有一诗至 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 京师."钟嵘《诗品?序》:"今之士俗,斯风炽矣.才能胜衣,甫 就小学,必甘心而驰骛焉.……至使膏腴子弟,耻文不逮,终 朝点缀,分夜呻吟."这种对诗歌的热情在东晋玄学盛行的 时期恐怕是没有的.
(7)《宋书?谢灵运传论》所谓"仲文始革孙许之风,叔源大变 太元之气",正是这种写照.但笔者以为"革"和"变"两个词 的丰观意识太强了,东晋后期诗风的转变毋宁说是在玄风 消歇之后自然的回归,而不是几个诗人主观的变革. (8)关于"玄言诗"一词的历史源流和语义解释可参考张廷 银《魏晋玄言诗研究?绪论》,商务印书馆,2008. (9)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的所收的东晋诗歌,可 以称之为玄言诗的并不多.即使在很宽泛地意义上.也不占 多数.由于对"玄言诗"的见解不同,不便确切地把玄言诗定 量.张廷银《魏晋玄言诗研究》附录2《魏晋玄言诗简目》收东 晋玄言诗52家159首,可参考;胡大雷《玄言诗研究》(中华 书局,2007)附录2《东晋玄言诗选注》亦可参看. (10)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l4,除两首《咏 史诗》当为完篇外,其他大概都是残句.
(11)《世说新语?品藻》54:"支道林问孙兴公:'君何如许 掾?'孙日:'高情远致,弟子早已服膺;一吟一咏,许将北 面."'又《品藻》6l:"孙兴公,许玄度皆一时名流.或重许高 情,则鄙孙秽行;或爱孙才藻,而无取于许."可见许询较孙 绰更偏于玄风.
(12)还需要说明的是《世说新语》是刘宋初编着的,其中所 收的关于诗歌的条目.很可能受当时诗歌欣赏品味的影响. 而诗歌的玄风在当时已经受到了批评,因此.编者可能淡化 了关于玄言诗的记载.
参考文献:
【1]杨勇.世说新语校笺【M].台北:正文书局,1999. [2]刘盼遂.刘盼遂文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M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李圣华)
范文二:七年级《世说新语》和诗歌
兴铭学校七年级语文测试题
教师:谭娟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一、诗歌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2、____________________,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4、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______。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7、正入万山圈子里,____________________。
8、兴尽晚回舟,____________________。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10、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加点的字。
1、与儿女讲论文义____________________ ..
2、俄而雪骤____________________ ..
3、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____ .
4、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_ ..
5、与友期行____________________ .
6、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_____ .
7、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 .
8、太丘舍去____________________ .
9、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远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文学常识填空。
《世说新语》是______(朝代)人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一部小说集。“谢
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等要素。
四、《咏雪》一文中以雪为喻的句子是哪两句?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陈太丘与友期》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看,《世说新语》两篇文章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刻画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冰心,原名__________,她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她是在印度诗人______的《________》的影响下完成这两部作品的。
八、冰心作品的三大主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文三:[世说新语容止]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容止]世说新语 篇一 : 世说新语-容止
《世说新语?容止》综述
《容止》篇39则,概而分之,可分为两类:一为美姿容,一为妙神韵。[,
美姿容
美姿容者,顾名思义,美丽的姿态与容貌。《容止》篇中,有一部分条目是直接描写容貌举止,或概说其美,或着重写某一点,如眼睛、皮肤、身材等。有一些条目则不做具体描写,而是用侧面烘托法,表现人物姿容之美。
1.眼睛之美
“裴令公目王安丰:‘眼烂烂如岩下电’”;
“裴令公有俊容姿。??王出,语人日:‘双眸闪闪,若岩下电;精神挺动,体中故小恶。’”;
“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日:‘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 ;
“谢公云:‘见林公双眼,黯黯明黑。’孙兴公见林公:‘棱棱露其爽。’” 还有如夏侯玄“ 朗朗如日月入怀”、王羲之“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司马昱“ 轩轩如朝霞举”、王恭“濯濯如春月柳”等形神兼备者。
由此可见,一双黑白分明,明亮有神的眼睛,是美男子所不能或缺的。
2.皮肤之美
皮肤的颜色也是最直观地映人人们眼帘的部分。魏晋时对男性的审美是以白为美。皮肤白皙的代表,首推何晏。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另第8则中的王衍“ 捉白玉柄尘尾,与手无区别”;
第26则中的杜弘治“肤如凝脂”。这些面容自皙,仪容俊秀的男子,真如“玉山上行,光彩照人”。
3.容颜之美
在当时人看来,颜容之美者,莫过于潘安仁。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邀,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刘孝标注引《语林》亦云:“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张盂阳至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投之,亦满车。” 后世貌若潘安,掷果盈车的典故,概由此出。
另外一个美男子是杜弘治。
“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日:‘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时人有称王长史形者,蔡公日:‘恨诸人不见杜弘治耳~’” 有人称赞王漾的长相俊美,蔡谟说可惜他们没见过杜弘治,意即王潆虽美,但
无法与杜弘治相比。神仙中人,真是无法想象其美。
至于绝色美男,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人——卫玢。《容止》篇第14、16、19三则都提到卫玠,这三则都未直述卫玢之美,但经过侧面的烘托对比,勾勒出一个俊美无匹而又身体赢弱的美男子形象。
第14则:“骠骑王武子是卫玢之舅,俊爽有风姿。见玠,辄叹日: ‘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最初,通过与王武子对比,已知卫玢姿容,常人难及;
第16则:“王丞相见卫洗马,日:‘ 居然有赢形,虽复终 日调畅,若不堪罗绮’” 既而,经王导之口,道出卫玢身体赢弱,为之后不寿埋下伏笔。()
第19则:“卫玢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玢先有赢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 时人谓看杀卫玢。” 妙神韵
魏晋时期的审美是多元的,他们除对外貌形态欣赏外,也注重人物内在的精神气度之美。形神兼备向来是中国艺术追求的理想境界。至魏晋时期,玄学形而上的思辨,更进一步发展了形神思想,故品评人物时,特别讲究对神气、风韵的欣赏。正如汤用彤所说:“汉代相人以筋骨,魏晋识鉴在神明”。
《容止》篇里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描述人物的神韵,其比重超过对姿容的刻画。“ 风朗气清”,“器朗神隽”,是对人物的最高期许。篇中既有形神兼备者如“朗朗如日月入怀” 的美男子夏侯玄一类 ,亦有形陋神朗者如“ 貌甚丑悴,土木形骸” 的刘伶一类。由此可见,这个时代人们的审美 ,具有相当大的包容性。一个人即使容貌丑陋,
但是如果他的精神气韵清爽明朗,那也是美的。因为完美的东西毕竟太少,“真”、“通”、“达”亦是美。
1. 形神兼备型。
《容止》篇里所写的妙神韵者,大部分都是形神兼备的美男子。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日:‘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山公日:‘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嵇康身材高大,风度姿度秀美出众,而他的气质则更引人人胜,见到他的人都赞叹说:“他举止潇洒安详,气质豪爽清逸。”有人说:“他像松树间沙沙作响的风声,高远而舒缓悠长。” 山涛评论他说: “ 嵇叔夜的为人,像挺拔的孤松傲然独立; 他的醉态,像高大的玉山快要倾倒。” 孤松的傲然独立,玉山的俊秀挺拔,都让人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感和神韵。
《世说新语?容止》篇仅寥寥数语,采用各种意象来比拟,勾勒出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正如明人胡应麟所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 ,真致不穷,古今绝唱也。”
2. 形陋神朗型。
至于另一类形陋神朗者,虽为数不多,但有相当的代表性。形陋而神明者,首推曹操。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硅代 ,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日:‘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日:‘魏王雅量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氏春秋》也记载:“ 魏武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发”。 可见,曹操虽然外表长得丑,但是神清气朗,英姿勃发。因此匈奴使者不称赞美姿容的崔季琏 ,反而赞魏武英雄,此乃曹操形陋而神朗之明证也。
“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 刘伶形陋而风神放达,他虽矮小,貌甚丑,乱头粗服,不加修饰,但他那如土木一般自然放达的气韵,是形陋无法掩盖的风神。他的这种“ 悠悠忽忽” “ 兀然而醉” 的神韵,是与他高深的玄学造
诣分不开的,故而能达到超然物外、 外物不萦于心的境界。 庾子嵩身材矮小,但是腰围很宽,比例很不协调。虽然形陋,但表现出一种通脱放达的精神气韵,所以仍得到时人的好评。
如庾亮评价庾子嵩“ 神气融散,差如得上。”
刘恢说他:“虽言不情情似道,突兀差可以拟道。” 也就是说庾子嵩的言谈虽然不像道那样寂静无为,但是其中突出之处大体能和道相比拟。
“ 王长史尝病,亲疏不通。林公来 ,守门人遽启之日:‘一异人在门,不敢不启。’王笑日:‘此必林公。’”
《语林》日:“诸人共要阮光禄共诣林公。阮日:‘欲闻其声,恶见其面。’”支道林虽形陋,但他的眼睛黑白分明,炯炯有神,体现了他内在的神韵。“谢公云:‘见林公双眼,黯黯明黑。’孙兴公见林公:‘棱棱露其爽。’”
而且他的玄学造诣深邃,王羲之亦赞他“ 气朗神俊”。
探求男色审美的成因
通篇读来,可见魏晋时人对人物审美,尤其是男性之美的欣赏与追求,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世说新语》中《贤媛》专写女子,通篇所述之女子,基本上都是以德才兼备为主,甚少提及女子容貌。而《容止》则通篇写男子,所述之男子,或为美姿容,或为妙神韵,给人们展示了一个帅哥如云的画册。
《世说新语》 颠倒了传统的“男才女貌”的观点 ,而变之以“ 女才男貌” ,这也就使士人们更加注重形貌仪容举止,使男色审美成了新的审美时尚,这种独特的审美现象与当时的社会风气、玄学的兴起、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
魏晋士人身处极端动荡的社会之中,“ 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 ,黑暗的政治,动荡的社会 ,频繁的战乱 ,人的生命在这动荡的环境里显得极其脆弱,而且儒家札法的繁文缛节也如层层枷锁,束缚了士人们精神的自由。于是,人生无常、 生命苦短的悲情在整个社会弥漫。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对残酷现实的哀伤,成为整个魏晋时代的一种基本情绪。由此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开始发生变化。
对死亡的终极恐惧和思考 ,引发了人们开始思考生命本身的意义,人的生命是外在价值追求的载体,如果生命不复存在,那么所有外在的东西也都会荡然无存。于是,人的容颜、服饰、举止也都重新成为被重视、被审视的对象。因而魏晋士人对容止的欣赏及追求,相比以前个体被淹没在社会等级礼法重压之下的漠然,可以说是自我
觉醒的表现,是个性和情感的张扬,是个体生命意义的重建。
玄学的兴起
社会现实的残酷,使士人们遁心玄学,崇尚老庄。玄学也直接影响了士人的心态、 审美 意识和思维方式。他们在玄学思辨中追寻生命的本体意义和价值 ,追寻个体生命的自由、任情、通脱,将生命中的情感、个性、气质,以一种真实的、自然的、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道家所追求的“ 真人”、“ 至人”、“ 神人” 无不美好飘逸,既有美之仪容,亦有风华气韵 ,是一种以自然为美的审美观,传达出一种清俊淡远的自然神韵。“ 在庄子那里,人的美是一种将人格精神和身体形式统一而溶为生命价值的完整实现的美,是一种实现了生命 自由无限的广度和深度的美。”
人物品评标准的转变
对人物的品评,两汉时期侧重实用性,多以人物的伦理道德来衡定。,)随着九品中正制的确立 ,以及门阀制度的形成,人物品评的政治作用逐渐减弱,此时品评人物的重点已着眼于个体本身。士人的德行、 功绩、 才能已不是品评的唯一风向标,而风姿仪容、 神韵气度成为又一品评重点。“人在这里不再如西汉那样以外在的功业、节操、学问,而主要以其内在的思辨风神和精神状态,受到了尊敬和顶礼。是人和人格本身而不是外在事物,日益成为这一历史时期哲学和文艺的中心。”人物品评标准的变化也导致了那个时代审美观念的改变。
社会风气的影响
当时的社会风气也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审美行为产生影响。由于男子的容貌美在魏晋时代受到推崇,于是修饰仪容也就成为一项 日常活动。当时男性也如女子一般敷粉、 着华服。
“男子傅粉之习,起自汉魏,至南北朝犹然也。”
用《史记? 佞幸传》卷一百二十五载:“故孝惠时,郎侍中皆冠鹅鹱、贝带,傅脂粉”; 曹魏时,曹植、何晏等皆好傅粉,何晏还特别爱穿艳丽的服装,
《晋书? 五行志》卷二十七日:“尚书何晏,好服妇人之服。”
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南朝。
《 颜氏家训? 勉学》 说:“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无不薰衣剃面 ,敷粉施朱。从容出入 ,望若神仙。”
也就是因为有贵族的引领,男子敷粉施朱,以此为美,所以时人更加欣赏男子白皙的皮肤,女性化的装扮。这种审美风尚自然会对文学产生影响。
还有一个因素,也与当时男色受宠的现象有一定关联。龙阳之癖,古已有之。到了汉代,更是大大的发展了。汉朝几乎每个皇帝都有一个至几个男宠。 如汉哀帝与董贤,所谓“断袖之癖” 即源于此。 到了魏晋六朝 ,这种风气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君主和贵族阶层中,如魏齐王芳的郭怀、袁信,秦苻坚的慕容冲等,都是公开的男宠;而且此时期男风也扩展到了民间 ,成为社会上某些民众的一般性嗜好。
如《晋书?五行志》 卷二十九载: “自咸宁、太康之后 ,男宠大兴,甚于女色,士大夫莫不尚之,天下皆相仿效。或有至夫妇离绝,
怨旷妒忌者。”
这说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男风是处于相当活跃的状态。既然男风大盛,那么时人对男色的高度赞美,就更是容易理解了。
篇二 : 容止:容止-小说同名人物,容止-相关评价
容止,古风穿越小说《凤囚凰》男主角。名字灵感源于《世说新语?容止篇》中一句“叹容观止”。他容颜倾世无双,心性淡如冰雪,外表纯善无害,却极善谋断,具有惊世之才,也有坐拥天下的野心。因此,他也有“不见容止,不知腹黑”“一见容止误终身”“将腹黑事业发展到巅峰的史上第一腹黑男”等评价。
容止_容止 -小说同名人物
,24、25
称号:天下第一美人
别称:公子、阿止、容哥哥、师弟
身份:神秘的白衣少年,山阴公主刘楚玉的面首、北魏冯太后的哥哥
生活年代:南北朝
形象:从容淡雅,白衣轻飏
性格:心如冰雪,从容不迫,冷静理智,聪慧灵透,多谋善断
师父:观日月
师兄:观沧海
妹妹:冯亭
对手:天如月、天如镜、王意之、冯亭
爱慕他的人:楚玉、幼蓝等
欣赏他的人:王意之
伴侣:楚玉
作者简单介绍
容止 笔名:天衣有风
又名:白青衣
性别:女
生日:6月14日
星座:双子
籍贯:广西
喜欢的颜色:在同等情况下,比较倾向于蓝色
喜欢的作者:最爱古龙,佩服金庸
书迷称她:天衣,衣大,容止母亲
作品:《凤囚凰》,《龙龙龙》,《淑女飘飘拳》,《倾臣》,《林轻影》,《天然》,《谈笑江湖》,《天下无雷》,《蔷薇与狗尾巴草》。
写作特点:写作偏好穿越类型的幻想故事。故事平和温情,目前作品皆为大团圆结局,是不折不扣的亲妈。
天衣有风,慕魏晋之风度,念旧时之古意,伴文字之刀光剑影,赏书卷之风起云生。生于南,读于北,曾见一路山川平原,波涛霜雪,讷于言,斯文跳脱,百般面貌藏于笔端。
故事简单介绍
容止 故事从穿越开始,一朝梦醒成为腐败公主刘楚玉,免费得赠一附马,同时附送面首两打。没事在内整顿后宫,得闲外出勾搭美人。一面是秀致少年眸中不可度测的深渊,一面是风流公子唇边放浪不羁的自在。绿竹疏影里棋子错落,高山曲水上诗句流觞。谁人低回吟唱:有匪君子,如圭如璧。谁人冰心凛冽,欲求知音,而不可得~幽回的清雅与洒落的狂放间,楚玉踯躅而行……
将离,离不开千回谋算,欲散,散不去百转情愁。风声鹤唳,杀意逼戾,新人旧故,谁笑谁哭,生死交关,不妨相随,脉脉暧昧,水落石出。死亡流离,分别相聚,楚玉从无有边际的迷茫困顿中缓步走出……
四面梦歌声中,终焉消散,天下棋局,谁来操盘,始终不变的,只有这个时代——离丧与自由并存、放纵与傲气共生,靡乱而浪漫、华丽且张扬的时代。暗香浮动,山水清音。天下为棋局,谁是博弈操棋人,
且读《凤囚凰》,一起回到那个峨冠博带,长衫广袖,纵情高歌的年代,跟随楚玉开始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详细介绍
容止 人物简单介绍
容止,单单咀嚼这个名字,都仿佛能看到那副眉眼弯弯,唇角带笑的精致容颜。
衣袂飘渺,揽月天下。凤目温润,落红妖娆。
容止,容止。
他是1个解不开化不掉的谜。淡然清雅,仿若超尘世外的仙人,一袭白衣,眼波潋滟却温柔似水。雍容华丽而不失清雅脱俗,睿智从容而不失活力妩媚。
他对人狠,对自己更狠。狠到微笑着接上被拧断的胳膊。
他算计人,更算计自己深爱的人,直到那女子将爱融入骨髓里。
他的一切,都是那样朦胧而惬意,宛如镜中花水中月,让人抓不住摸不到,又忍不住沉醉其中,璀璨如天上的帝耀之星星。
他的爱,伴随着阴谋与死亡的味道。想要下手,却总在最后的一刻似乎下不了手,这一刻,他的爱又变成了琼浆玉液,甘醇佳酿,稍饮即痛也醉更乐。
就在所有的心都落下时,所有的谜都解开时,又会迅速的看到他堆砌出的更磅礴惊人的迷阵,让人的困惑。更让人迷失,却又忍不住跟随,于是便这样1步步的走进那个看不到尽头的深渊,且一路路殷殷的期待着爱的奇迹降临。
纵然立于危墙之下,纵然心里已是烈火一片,他依然是那个连认输都可以让对手震惊颤抖的容止。
胸有万千沟壑的容止,只怕是双方面对面之时甚至之前就决定了局势。他始终是控制全局的那个人,那个狭窄了自己的一方天空却瞬间就广阔成整个世界的容止,那个计是情,情亦是计的容止,那个谈笑间,灰飞了樯橹,朗笑着步向悬崖深渊的容止……
痛苦的儿提时代,他讲的仿佛是别人的伤与痛。真真假假的容止,比谁都复杂的男子,他对你好,就是真的对你好,容不得一点杂质。对别人残忍不难,难在对自己更残忍,普天之下恐怕找不到如他这般没心没肺的。
言笑晏晏,覆灭弹指间。荣辱不惊,绝尘濯青莲。容止。容止。容止呵。
眉眼温润,逐鹿江湖月,衣袂飘飘,绝尘濯青莲。荣辱不惊,爱亦负天下,言语晏晏,覆灭谈笑间。
人物品读
容貌
?秀美绝伦?
睡在楚玉身旁的少年,年岁看上去大约十七八岁,乌墨一般的长发披在赤裸圆润的肩头,形容秀美,眉似远山之黛,唇似三月桃花。这少年生得像女孩子一样秀美绝伦。
?秀气高雅?
他看上去十七八岁,容颜秀丽,还带着那么一丝心底无邪的纯真稚气,可是他的眼神那么的高雅,好似蓝天白云,高山流水。
?高旷清逸?
方才他闭着眼时,觉着他容色秀美,待他睁开眼后,楚玉却只能注意到他的神情高雅不可攀附,仿佛那温柔的秀色,都被高旷之气洗涤一空。
?孤绝陡峭?
他走得不快不慢,阴暗的光线里,他的背影孤绝料峭,与温和面容大不相同。
风华绝代的容止
?温润如玉?
容止低头专注地看着竹简,侧面优雅的轮廓泛着玉石一般温润的光泽,呈现在扶疏的枝叶空隙之间。他看起来是那么的悠闲自在。
?光洁精致?
容止光洁漂亮的下巴微微仰起,眉间却含着沉思之色,有些迟疑。
?清雅高华?
这少年的风采还是那么清雅高华,气度还是那么从容淡泊。他没有戴巾帽,仅仅将乌墨一般的头发盘结成髻,以一根玳瑁发簪固定。
?宁静柔和?
容止笑了笑,宛如月光流水一般宁静悠闲。
?淡然温和?
他的神情那么从容自在,淡定温和,好像周围的一切,皆与他没有关系,他独自一人,在清幽林间漫步徐行。
?如雪如云?
容止则依旧温和淡定,如天边白云漫卷。花树之下,衣衫如雪的少年微笑着。
?衣冠胜雪?
层叠的翠嶂绿云之间,衣冠胜雪的容止,眉目格外分明。
?柔和散淡?
他神色原本柔和散淡,但是这一笑之下,却显出微微的犀利。
?深不见底?
那个眼神高雅仿若不可攀附的少年,用深不见底的眸光注视着她,似笑非笑。
?温雅柔软?
他的相貌十分秀丽,乍看上去仿佛柔软而高雅。
?眉目分明?
他的眉目分明,眼珠子是纯粹的漆黑,黑得好像宇宙尽头无尽的深渊尽的深渊,多看一会儿便有1种快要被吸进去的错觉。
?漆黑如墨?
他漆黑的眼瞳深不见底,好像宇宙尽头可以吞噬一切的黑洞,又似最高山巅永世不可攀附的冰雪。
?柔润挺直?
他的鼻梁挺直,鼻尖又有些柔润。
?细腻温暖?
他的肌肤不是纯粹的雪白,而是温润细腻宛如玉石,可是又比玉石温暖柔软。
?如琢如磨?
他的脸容并没有多少变化,五官都还是原来的样子,但是眉宇之间却微微舒展开来,好像长期被囚困的凤凰,终于得以逃出牢笼,舒展开绚烂的羽翼。他的脸容依旧是如雪一般的白,可是雪白之外,却又焕发着极为清润柔和的光彩,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金如锡,如珪
如璧,一天比一天的生动鲜亮起来。
?瑰丽绝世?
那是1种极为动人的气韵,仿佛天地间的秀逸与高旷同时汇聚于他一人身上。宛如宁静流水下澄澈的月光,宛如峻岭山巅上不化的冰雪,宛如天高云淡中舒展的微风,宛如料峭早春隐约歌声里第一朵绽开的花。
那么从容。那么自然。
那么……美。
性格
?散漫悠然?
因为痛楚,他额上迅速涌出冷汗,一颗颗汇聚滑落下来,可是他的神情却还是那么散漫,眼色从容悠然,好像那身体与他全无关系。
?深不可测?
他看起来不像是被迫成为男宠的,可是对于楚玉的态度也绝不谄媚,他甚至拥有在府内完全自由的权利,但却从不妄自尊大。他看上去好像无所求,正因为如此,楚玉才觉得他深不可测。
?聪慧敏锐?
她想了许久的东西,容止听她提一下便片刻通晓,这少年简直太聪明了,聪明得让她感觉害怕。
?沉静淡定?
有人在为他不平,有人在幸灾乐祸,可是他却好像全不知晓,不,他其实是知晓的,只是他并不在意,那种沉静,是1种接近奢华的高
雅,宛如和氏美玉,只可偶遇,不可强求。
好像一切纷乱的情绪,到了他那里,都会被梳理被安抚。
?犀利灵透?
容止太可怕了。
在他幽深的目光下,好像一切都无所遁形,只不过一日的功夫,他便将所有的一切连根给挖了出来。
准确的洞察,决断的行动,冷静的判断,这些,与容止温雅的外表截然不同,也显示出他的手段是何等的圆融犀利,这与桓远的生涩是截然不同的。
?果敢凌厉?
冷静、精密、果断、胆识,缺一不可。
倘若不冷静,便不会想出来解救的办法,并沉着的蓄积力量。
倘若不精密,稍微差错一些,就有可能掉下悬崖。
倘若不果断,出手稍迟,也不能达到得救的效果。
而即便算计得多么准确,在这样的生死关头,依旧是1种巨大的冒险,只要失之毫厘,便会谬以千里。没有胆量的人,不会这么做。
?从容自信?
容止是对自己狠毒的人,但是那狠毒建立在强大的掌控力和信心上,而他看起来也不像是自尊心压倒一切,为了一点尊严自己寻死的人。
?心如冰雪?
容止是不可能爱上任何人的,他太理智了,而爱却是1种非理性的
情感,他总是那么缜密从容掌控着全局。又怎么会有为1个人怦然心动之际,
倘若是因为容止仇恨着公主,又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她还有翻盘的希望,可是偏偏都不是。他只是――没有感情。
经典语录
担忧辜负春光,再过一些日子,到了炎夏,便不那么有趣了。
你们要做什么,皆与我无关,我既不会将此事密报公主,也不会帮助你们,不论成功失败,结果自己承受,你们好自为之。
你在威胁我,
我的立场始终如一,我实话告诉你,桓远,我之所以不将你与江淹的图谋告诉公主,是因为你们根本就无法动摇公主分毫,等待他日你事败,尽管将事情推到我身上。你倒是看看,我会不会因此受到责难。
我知情不报,只是懒得作为,并不是护着你们,你千万不要自作多情。
一箭三雕,公主既然已经拿定了最好的主意,为什么还要问我的意思呢,
说不上好与不好,从前的公主,心思细密滴水不漏,杀伐决断从不手软,但是却欠缺些胸怀,今日公主似乎心软了一些,可是气度却大不相同。江淹试图反叛,公主不但不以为忤,反而给他1个前程,虽然未免有放纵之嫌,但是这等气度,容止也不由心折。
他倒是见机得快。
你莫要嫌弃他是小人,正因为他是小人,用起来才格外得心应手。
假如是江淹这样的人,我反而不敢随意使用。
动粗不是你的性子,桓远,不要丢了自己的风度。
好志气,好风骨。可是桓远,你没得选择。
你方才说我不甘心,你不是我,又怎么会知道我的想法,
天地为炉,世间万物冥冥众生,谁不是在苦苦煎熬。
我的生死,我的爱恨,皆是我自己抉择,我不后悔,也不痛苦。
这是我自己选择的道路,我不需要怜悯,亦没必要动摇。
生也是我,死也是我。
我生,要她记着我,我死,也要她记着我。
再来。
我在。
你只是,更在乎我。
公主,我不会死的,你不必这样留下来陪我冒险。
师兄,你不明白,手腕可以斩断,可是你教我如何剖出自己的心,我这辈子,没有多少时候真正快活过,唯独少年时与你相争的时候较为无忧无虑,而这些年因为楚玉,我才有些真正像1个人。
我这人素来不做无利之事,此番救你,也是如此,我觉着救你会比得到北魏更好些,便舍北魏而取你。
沧海师兄,你可知晓,那些日子,我躺在石棺之中对你说,倘若我死了,合上盖子烧了我,但我心里却不甘心的。我来到这世上一遭,却什么都不曾得到,但至少我要留住她,不管用何等手段,也不管她是否会伤心难过。
公主,你是否还记得,四年前你带我来公主府时曾对我说过一句话,那句话,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你也不会~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天如镜。我认输,论狠心,我不如你。”天如镜可以拿心爱地人做工具,可他做不到。
什么时候起,变得无法忽视了呢。
感情经历
拥抱
容止依旧静静的凝视着她,他忽然觉得,楚玉没有哪一刻,比现在更加美丽,纵然她现在衣衫素简,不施脂粉,面上身上还留着一路风尘的残迹,可是在狼狈之间,却透出前所未有的夺目光彩。
连他自己也没发觉,他的目光在一瞬间变得无比的柔和,像春天的水那么的温软,眼底的纯澈化作涟漪的水波,一圈一圈的扩散开来:“你只是,更在乎我。”
容止拥抱着楚玉,一遍又一遍的,轻轻呢喃着:“请不要自责了,这并不是你的罪过。”
共死
容止漆黑的眼瞳里泛起奇异的波澜,过了片刻他微微的叹口气:“公主,我不会死的,你不必这样留下来陪我冒险。”
依靠
容止抿了抿嘴唇,有些后悔方才一不留神吐出往事,正要笑着敷衍过去,可是话到嘴边却又忽然堵住,一向言辞巧妙的他忽然什么都说
不出来。
她的身体不算强壮,即便用尽全力抱着他,他也可以轻易的挣脱开来,可是1种突如其来的,不合时宜的懒散袭击了他,让他一动都不想动弹。
心动
容止微微颦眉,他秀丽的眉梢原本婉约柔和。却因为瘦削而显出来一点儿料峭的锋芒。每稍一动作。便仿似轻轻地飞出一刀:“楚玉,楚……玉……吗,”
他有些无意识地念着这个名字,从前只不过是1个人的寻常代号,可是此时念起来,每1个音调,带起微微的气流,都仿佛缓慢震荡起来什么。
一直盘桓在胸口的。那只强大的无所不在地,掌控着一切地钢铁手腕,在这一刻,产生了细细地裂纹,很细小很微不足道,甚至觉察不出来,可是确实实在在是产生了。
震撼
容止头一次发现,自己竟然会有如此震撼的时刻,即便是当初得知楚玉的真实身份,也不曾有过如此情形,他身体里仿佛有什么在冲撞着,又仿佛有什么在慢慢地碎裂。
心颤
容止眨了眨眼睛,忽然停下来动作,心口某个地方,好像非常微妙地柔软了一下,好像有什么狡猾的东西,从被坚硬外壳的裂缝里,悄然地钻了进去。
不舍
什么时候起,变得无法忽视了呢,
原本只想着再一天便好,因为次日与她约好了要一道去钓鱼,倘若就那么走了,正牌的观沧海可不一定会去,可是钓鱼之后,又干脆在河边野餐过夜,回到家时,连第三天地黄昏都过去了。一次又一次地因为各种原因留下。但是容止心里明白,这不过都是借口,倘若他真心想要离开什么,无论有多少事务耽搁。他也可以置之不理。
他不离开,只是他不想离开罢了。
在乎
那空旷无法消灭,纵然是万里锦绣河山,也不能充满,一定要填入什么,才能足。
他要做什么才能得到满足,
他要如何才能消灭心底的不安,
他想来想去,竟然找不到在楚玉身上下工夫的途径,那个女子就在他面前之际,他竟然无法伸出手去触碰。
生平头一次如此不知所措,强大而紧迫地压力令他的他选择了最极端的道路,斩草除根。
被爱
他可以面对楚玉,却不愿意在面对楚玉的同时,直面他容止的身份。
他不愿面对容止,不愿面对那个曾经被楚玉诚挚地爱着的容止。不愿意面对那个楚玉放弃极为贵重的东西去拯救的容止,不愿意面对那个在山崖边上楚玉不离不弃的容止,不愿意面对那个,即便知道他心
怀叵测。楚玉还是张开手用力拥抱的容止。
无措
他素来智计百出,胸藏城府,要做什么事,转念之间便能想出无数手段,可是他却不知道如何对楚玉下手。头一次这样,因为1个人,不知道如何是好。所有的智谋思虑都付诸流水,连伸手出去都仿佛成了禁忌,唯恐指尖的锋芒摧毁眼前的平衡。
陪伴
他这一年来以观沧海的身份与她相处,除了一而再再而三地难以割舍外,何尝不是存着另1种心思,希望能够通过寻常的生活淡化她的存在。
可是在方才那一刻,他脑海中1个从未有过的念头刹那间分外地清晰起来――世上只得1个楚玉。
铭心
要停下来了。容止镇定地想。人已经走远,不必再用这种手段封口……再这么下去,他可能自己会把持不住。可是脑海中,却不受控制地,不断有影像飞掠着闪现,她微笑的样子,她惊慌的样子,她坚定的样子,她难过的样子,她羞涩的样子,她窘迫的样子……再没有1个人,会如她这般,折断手脚背弃归途也要拥抱他。越是想要遗忘,却越是无可遏止地深刻。
刻骨
这样1个局,宛如悬于丝线上的千钧,险之又险荒谬绝伦,只将所有胜负堵在楚玉1个人的身上,如果他能割舍楚玉,眼下的局势对他
便是完全有利的,没有人能伤害他,没有人能左右他。
可是……
容止的手探入另一侧袖中,摸到1个锦囊,那个锦囊是几年前他便一直随身带着的,锦囊中没有其他,只盛装着一缕青丝。
那日雪地里,她割断的头发,他留了下来。
她舍弃的东西,他拾了起来。
他作茧自缚。
他不愿挣脱。
原本以为只是无关紧要的棋子,可是什么时候开始,竟然成为了他灵魂的主宰,
容止低下头,禁不住自嘲地笑了笑。
他以为他可以掌控的,他以为他囚禁住了她,可是谁能料想,真正遭囚禁的人,是他,
身心都不由自主,可怕的是,他却偏偏甘之如饴。
无悔
容止微微动容,旋即再度笑开,他反手按上肩头观沧海的手背,低声道:“师兄,你不明白,手腕可以斩断,可是你教我如何剖出自己的心,我这辈子,没有多少时候真正快活过,唯独少年时与你相争的时候较为无忧无虑,而这些年因为楚玉,我才有些真正像1个人,”他嗓音温雅低柔,语调却异常荒凉,好像孤独的旅人,走在没有尽头也没有同伴的漫长道路上,低低地唱着别离的哀歌。“师兄,就当是最后求你一次,我这个做师弟地素来任性妄为,你便再放纵我一次
吧。”
沐雪宗旨
沐雪战团,系属公子麾下,乃是由幕僚、死士等组成的绝对忠于公子的战斗正规集团军,不容侵犯~
战团编制
四月天 沐雪战团核心部门,其职乃督制战团各部门,为沐雪四月天所统率。
四月天?落月督制军政 四月天?残阳督制人事 四月天?凉风督制谍报 四月天?青衣督制暗部
司空 沐雪战团谍报部门,为沐雪?司空掌管,其麾下囊括乡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以各种身份分散在各国各地,为公子获取重要机密情报,用于军事、政事、经济乃至人事。
代号二十八星宿,分散九野: 中央钧天:角宿亢宿氐宿 东方苍天:房宿心宿尾宿 东北变天:箕宿斗宿牛宿 北方玄天:女宿虚宿危宿室宿 西北幽天:壁宿奎宿娄宿 西方颢天:胃宿昴宿毕宿 西南朱天:觜宿参宿井宿 南方炎天:鬼宿柳宿星宿 东南阳天:张宿翼宿轸宿
太极*三式 太极门下三式统一为沐雪?太极所统率
太乙*九宫 沐雪战团军政部门,镇守九州,为太乙?中天掌管。
太乙?乾天主冀州 太乙?离火主荆州 太乙?艮鬼主青州 太乙?震日主徐州 太乙?中天斡旋八方 太乙?兑月主雍州 太乙?坤人主益州 太乙?坎水主兖州 太乙?巽风主扬州
奇门*八门 沐雪战团人事部门,其职乃物色、培训、分配人才,及战团内部人事考核、工作考察。
八门?开主医护。 八门?休主官吏。 八门?生主商人。 八门?伤主捕手。 八门?杜主暗卫。 八门?景主文书。 八门?死主武将。 八门?惊主辩才、说客。
奇门*九字诀 公子绝密暗卫九队,为沐雪?九字诀掌管。
分队首领分别为: 九字诀?临,主防卫。 九字诀?兵,主后援。 九字诀?斗,主迎击。 九字诀?者,主医疗。 九字诀?皆,主危机感应。 九字诀?阵,主隐遁/撤离。 九字诀?列,主善后。 九字诀?前,主环境勘察。 九字诀?行,主追击。
六壬 沐雪战团反谍报部门,其职乃拷问、清除内部细作、叛徒,为沐雪?六壬掌管。
六壬?申六壬?午六壬?辰六壬?寅六壬?子六壬?戌六名主将分领六队,各司其职。
暗部*鬼字诀
暗部 沐雪战团暗杀部门,为沐雪?鬼字诀掌管。 主下蛊,施毒,刺杀。 扩展阅读:沐雪?鬼字诀人称暗部?鬼见愁,麾下另有一批能人异事,极尽狠毒之能,皆是阴狠之辈。
鬼字诀 沐雪战团内特殊存在,为公子直接掌管,亦与公子单线联系。 惟有在特殊时期,对待特别人物,处理特殊事件时方才启用。 平时便如不存在一般隐匿于人群,亦不与公子联系。
成员代号: 鬼字诀?魔鬼字诀?鬼 鬼字诀?魑鬼字诀?魅鬼字诀?魍魉
鬼字诀?魈鬼字诀?魇鬼字诀?魊鬼字诀?鬾鬼字诀?魃鬼字诀?魖
乐府 礼乐部门,为沐雪?乐府掌管,主礼节和音乐。 但究其真正职能,却与古乐《九歌》有关。 九歌者,鬼歌也,祭奠鬼神之歌也。 初民信仰原始巫教,地无分南北,九歌乃祭奠所用,产生于黄河流域,留布于北方。 楚族源出华夏,祖居黄河中下游,古时殷大楚小,楚族常受欺凌,便被迫阖族西迁。 在周原附近,楚人投靠强大的姬周部落,始大举进军沅、湘一代;而沅、湘原系百越族古来聚居之地;后三苗氏由曲埠一带南下鄱阳湖,再折向西,进入沅、湘。 南方苗蛮地域巫风特盛,上古南楚巫歌巫舞,九歌便是先百越后三苗又浸被荆楚文化的祭神乐舞,赵简子梦中升天‘广乐九奏万舞’,即九歌与韶舞。 九歌乃是传说中古老的乐章,长歌广舞,夺魂摄魄,乃是神曲妖乐,传说其音律、曲调、词文盖已失传,但实则掌握于沐雪?乐府手中。
上古3大康乐神器亦掌握于乐府成员手中: 乐府?琴乌琴乐府?瑟绝瑟乐府?琵琶锁姬
玄部?紫微斗数 沐雪战团玄部之神数泰斗,神秘存在,玄而又玄,其职乃观斗转星移,究天象之奥义,考古今之变,指方外天机,为沐雪?紫微掌管,执一十四正曜封号:
沐雪?紫微 紫微?贪狼 紫微?巨门 紫微?廉贞 紫微?武曲 紫微?破军 紫微?七杀 紫微?天相 紫微?天同 紫微?天机 紫微?天梁 紫微?天府 紫微?太阳 紫微?太阴
玄部*风水诀
沐雪战团玄部之风水诀,其职: 名为堪舆风水家仰观天象, 俯察山川水利,通山河之变, 知天时地势,晓风水之意, 精堪舆之道,操天地秘术 实为军事地理师研究军事与地理关系, 勘察地理环境,协助公子拟定行军之战略,布军之谋划。 为沐雪?风水掌管,各流派宗师承堪舆密宗,执风水名诀封号:
沐雪?风水 风水?紫白 风水?玄空 风水?雪心 风水?天玉 风水?玄机 风水?水口 风水?平洋千金 风水?水法 风水?砂钳 风水?山洋指迷 风水?天元 风水?铁骨秘
据天相北斗星分列 枢为天,璇为地,玑为人,权为时,衡为音,开阳为律,摇光为星。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 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 斗柄指东,天下皆春; 斗柄指南,天下皆夏; 斗柄指西,天下皆秋; 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以自修巫术玄法得以更改四季方位时间及季节,一般不为动用。 即生死关头即为出现,每改一方位或一时间,自损其精气神。
北斗分两策:北斗、七星 沐雪?北斗 北斗?天枢 北斗?天璇 北斗?天玑 北斗?天权 北斗?玉衡 北斗?开阳 北斗?摇光 沐雪?七星 七星?北朽 七星?狭间 七星?重无 七星?雷轮 七星?头屋 七星?忌逆 七星?歪质
南斗之爵禄,其宿六星。南斗主生,主天子寿命,也主宰相爵禄之位也 沐雪?南斗 南斗?司命 南斗?司禄 南斗?延寿 南斗?益算 南斗?度厄 南斗?上生
容止_容止 -相关评价
作者评价
?“我最初就想写那么1个人,非常温和无害的外表下,是让人无法相信的决断与杀伐,这是我所喜欢的性格~”
?“之所以想写这么1个人,是因为我本身就偏好这样的性格,外表看起来很无害啊很柔弱啊,可是实际上是大魔王,对别人狠,对自己狠,心智冷静坚定,如同机器一般恒定运转,操纵着他的棋盘……”
?“捂脸,其实说来说去,就是作者喜欢这家伙啦……”
?“不过呢,刚开始,容止都还在我的掌握之中,但是写着写着,他在我心里活了过来,到了最后,甚至有一点感觉:已经不是我在写他,而是他真的会这么做。”
?“其实也就是把这个当做下一盘棋,主要是他没什么可做的,总得来点什么事打发时间吧,挑战最大的就是那个啦”
网友评价
1?一见容止误终身,不见容止终身误。
2?不见容止,不知腹黑
3?你是噬人心的妖魔。
4?白衣胜雪,青丝如墨,目光顾盼,流丽无双——风水?紫白
5?那个神情高雅不可攀附,深沉莫测的容止……那个容颜辉煌目光沉静的容止,他鲜活柔暖的肌肤,他平稳跳动的心脏……他清隽秀丽的眉梢眼角,他从容温和的声音,似春寒料峭里那一抹低调的暖阳……他卓绝孤高的身影,如水月镜花般的笑意,似徐徐微风下那一潭微暖却高深莫测的湖……纵然这世上有千万种温柔风情,也及不上
容止1个悠然眼色。
这天下千万女子,纵多么冰冷孤绝,纵多么清高自傲,只需容止一抹温柔浅笑,怕也沦陷其中,不能自已。——风水?紫白
6?一开始之际,他好像风轻云淡,不问世事,弱不禁风,有点看破红尘的意思。后来怎么这么有野心,囧,容止是个阴谋家。我很佩服他。——紫色勾引
7?他有一颗强大的、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心、胜固欣然、败也从容
他的心志稳定如磐石、没有什么能撼动
他将一切掌控、他对别人狠、对自己也狠
容止、身穿白衣、始终微笑——千阿朵
8?我想,很难有人对这样的男子不动心。纵使算计又如何,就如楚玉,喜欢了就是喜欢了,永不后悔。
容止,赞叹他对生活玲珑通透的了悟。“天地为炉,世间万物冥冥众生,谁不是在苦苦煎熬。”看到这句,不禁拍掌惊叹,回味再三。再到后来那段话——五湖游侠321
9?他自始至终都没有被这世间的权力所牵绊束缚。
——这种眼界和气度,岂是那些所谓的千古一帝,名臣将相所能比拟的。
喜欢公子,不为他白衣轻飏,墨发如漆,眉目如画,微笑清浅的绝美姿容,不为他为楚玉弃天下如草芥的深情,不为他狠绝的个性。这些是原因,却并不是主要的,喜欢公子,是因为他决高的眼界,像站在世界的顶端,那么高,那么远。
一直觉得天衣对公子的形容十分精彩——那是1种极为动人的气韵,仿佛天地间的秀逸与高旷同时汇聚于他一人身上。宛如宁静流水下澄澈的月光,宛如峻岭山巅上不化的冰雪,宛如天高云淡中舒展的微风,宛如料峭早春隐约歌声里第一朵绽开的花——这些精神上的才是公子最可贵的
10?容止的天资俊秀,气定神闲,皎皎如明月。他狠,不只对别人,更是对自己。当痛苦已经成为1种习惯,当微笑已不再是1种表情,那么还有什么能让他动容。他习惯于算计,习惯于掌握任何事情,包括感情。爱,不代表迷失自己。心狠与算计,已经成为了他身体的一部分,无法舍弃。——容?飞扬
11?容止。他,永远是一副温润从容的笑颜,但从未真正的把什么东西放在心上;他,,永远让周围的一切尽在掌握,计划成功是必然,如果失败也无妨;他,永远要“宁我负尽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从不把他人的生命放在眼里,就算是自己的身体:脱臼、骨折、血流如注。甚至是让体内的撕扯之力把肌肉骨骼凌迟成沫,也能云淡风轻的沉静…………——沁雪柠檬香
12?我喜欢这种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却能掌握一切的男人。不爱,那就什么也不是,丝毫不放在心上。爱了,那便是全部,不惜用一切去交换。
内里的强大,外在的和美,这样才是1个完整的容止啊。
纵然立于危墙之下,纵然心里已是烈火一片,他依然是那个连认输都可以让对手震惊颤抖的容止。胸有万千沟壑的容止,只怕是双方面
对面之时甚至之前就决定了局势,他始终是控制全局的那个人,那个狭窄了自己的一方天空却瞬间就广阔成整个世界的容止,那个计是情,情亦是计的容止,那个谈笑间,灰飞了樯橹,朗笑着步向悬崖深渊的容止??????——落梨颤
13?容止是个果决、精密、冷静、狠辣的人,不但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必要时会伤害自己的身体,甚至不惜拿自己做棋子。我未见过这样1个能对自己狠下心狠下手的人,当初被越捷飞折断手臂却笑着接骨,到自残身体险中求生……容止外表柔弱秀丽,可他地内心意志却是无人能及,强韧坚固,宛如钢铁,不可摧折。——顾涵萱
14?第一次看容止之际,觉得此少年很是文雅,总之愣是没和腹黑扯上
没想到看到了后面,计谋环环相扣,步步紧逼
不论是对天下还是对楚玉
只要是自己想要的
自然是要得到的
其实在凤容止有几段描写也蛮可爱的
偶最近在细细读第二遍
依旧震撼。——小黑留步
15.容止,
他城府再深又如何,
他总喜欢骗人又如何,
他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笑着利用身边的每1个人又如何,
他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人又如何,
最喜欢和楚玉在一起的容止,
会慌张,可以放掉一切,会担心,会真心得笑。
懂得爱。
他坦然承认一切,做过的就是做过了。
他会为了寻找心中未知而不断努力。
他即使再痛再苦都展示的芳华笑容。
他面对楚玉偶遇的错愕,小吃惊。
他,容止,这么强大。
16.真正的腹黑是没有“眼中闪过诡谲的光”“面色一紧”神马的表情动态,一直觉得温柔谦和的君子是最腹黑的。容止算尽天下,一边保持优雅的笑容一边不择手段的筹划一切,唯独她,最后倾尽天下只换她。
篇三 : 世说新语-容止
《世说新语?容止》综述
《容止》篇39则,概而分之,可分为两类:一为美姿容,一为妙神韵。
美姿容
美姿容者,顾名思义,美丽的姿态与容貌。《容止》篇中,有一部分条目是直接描写容貌举止,或概说其美,或着重写某一点,如眼睛、皮肤、身材等。有一些条目则不做具体描写,而是用侧面烘托法,表现人物姿容之美。
1.眼睛之美
“裴令公目王安丰:‘眼烂烂如岩下电’”;
“裴令公有俊容姿。??王出,语人日:‘双眸闪闪,若岩下电;精神挺动,体中故小恶。’”;
“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日:‘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 ;
“谢公云:‘见林公双眼,黯黯明黑。’孙兴公见林公:‘棱棱露其爽。’” 还有如夏侯玄“ 朗朗如日月入怀”、王羲之“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司马昱“ 轩轩如朝霞举”、王恭“濯濯如春月柳”等形神兼备者。
由此可见,一双黑白分明,明亮有神的眼睛,是美男子所不能或缺的。
2.皮肤之美
皮肤的颜色也是最直观地映人人们眼帘的部分。魏晋时对男性的审美是以白为美。皮肤白皙的代表,首推何晏。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另第8则中的王衍“ 捉白玉柄尘尾,与手无区别”;
第26则中的杜弘治“肤如凝脂”。这些面容自皙,仪容俊秀的男子,真如“玉山上行,光彩照人”。
3.容颜之美
在当时人看来,颜容之美者,莫过于潘安仁。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邀,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刘孝标注引《语林》亦云:“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张盂阳至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投之,亦满车。” 后世貌若潘安,掷果盈车的典故,概由此出。
另外一个美男子是杜弘治。
“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日:‘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时人有称王长史形者,蔡公日:‘恨诸人不见杜弘治耳~’” 有人称赞王漾的长相俊美,蔡谟说可惜他们没见过杜弘治,意即王潆虽美,但无法与杜弘治相比。神仙中人,真是无法想象其美。
至于绝色美男,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人——卫玢。《容止》篇第14、16、19三则 都提到卫玠,这三则都未直述卫玢之美,但经过侧面的烘托对比,勾勒出一个俊美无匹而又身体赢弱的美男子形象。
第14则:“骠骑王武子是卫玢之舅,俊爽有风姿。见玠,辄叹日: ‘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最初,通过与王武子对比,已知卫玢姿容,常人难及;
第16则:“王丞相见卫洗马,日:‘ 居然有赢形,虽复终 日调畅,若不堪罗绮’” 既而,经王导之口,道出卫玢身体赢弱,为之后不寿埋下伏笔。
第19则:“卫玢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玢先有赢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 时人谓看杀卫玢。” 妙神韵
魏晋时期的审美是多元的,他们除对外貌形态欣赏外,也注重人物内在的精神气度之美。形神兼备向来是中国艺术追求的理想境界。至魏晋时期,玄学形而上的思辨,更进一步发展了形神思想,故品评人物时,特别讲究对神气、风韵的欣赏。正如汤用彤所说:“汉代相人以筋骨,魏晋识鉴在神明”。
《容止》篇里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描述人物的神韵,其比重超过对姿容的刻画。“ 风朗气清”,“器朗神隽”,是对人物的最高期许。篇中既有形神兼备者如“朗朗如日月入怀” 的美男子夏侯玄一类 ,亦有形陋神朗者如“ 貌甚丑悴,土木形骸” 的刘伶一类。由此可见,这个时代人们的审美 ,具有相当大的包容性。一个人即使容貌丑陋,但是如果他的精神气韵清爽明朗,那也是美的。因为完美的东西毕竟太少,“真”、“通”、“达”亦是美。
1. 形神兼备型。
《容止》篇里所写的妙神韵者,大部分都是形神兼备的美男子。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日:‘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山公日:‘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嵇康身材高大,风度姿度秀美出众,而他的气质则更引人人胜,见到他的人都赞叹说:“他举止潇洒安详,气质豪爽清逸。”有人说:“他像松树间沙沙作响的风声,高远而舒缓悠长。” 山涛评论他说: “ 嵇叔夜的为人,像挺拔的孤松傲然独立; 他的醉态,像高大的玉山快要倾倒。” 孤松的傲然独立,玉山的俊秀挺拔,
都让人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感和神韵。
《世说新语?容止》篇仅寥寥数语,采用各种意象来比拟,勾勒出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正如明人胡应麟所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 ,真致不穷,古今绝唱也。”
2. 形陋神朗型。
至于另一类形陋神朗者,虽为数不多,但有相当的代表性。形陋而神明者,首推曹操。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硅代 ,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日:‘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日:‘魏王雅量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氏春秋》也记载:“ 魏武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发”。 可见,曹操虽然外表长得丑,但是神清气朗,英姿勃发。因此匈奴使者不称赞美姿容的崔季琏 ,反而赞魏武英雄,此乃曹操形陋而神朗之明证也。
“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 刘伶形陋而风神放达,他虽矮小,貌甚丑,乱头粗服,不加修饰,但他那如土木一般自然放达的气韵,是形陋无法掩盖的风神。他的这种“ 悠悠忽忽” “ 兀然而醉” 的神韵,是与他高深的玄学造
诣分不开的,故而能达到超然物外、 外物不萦于心的境界。
庾子嵩也可归人刘伶一类。
“ 庾子嵩长不满七尺,腰带十围,颓然自放。” 庾子嵩身材矮小,但是腰围很宽,比例很不协调。虽然形陋,但表现出一种通脱放
达的精神气韵,所以仍得到时人的好评。
如庾亮评价庾子嵩“ 神气融散,差如得上。”
刘恢说他:“虽言不情情似道,突兀差可以拟道。” 也就是说庾子嵩的言谈虽然不像道那样寂静无为,但是其中突出之处大体能和道相比拟。
“ 王长史尝病,亲疏不通。林公来 ,守门人遽启之日:‘一异人在门,不敢不启。’王笑日:‘此必林公。’”
《语林》日:“诸人共要阮光禄共诣林公。阮日:‘欲闻其声,恶见其面。’”支道林虽形陋,但他的眼睛黑白分明,炯炯有神,体现了他内在的神韵。“谢公云:‘见林公双眼,黯黯明黑。’孙兴公见林公:‘棱棱露其爽。’”
而且他的玄学造诣深邃,王羲之亦赞他“ 气朗神俊”。
探求男色审美的成因
通篇读来,可见魏晋时人对人物审美,尤其是男性之美的欣赏与追求,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世说新语》中《贤媛》专写女子,通篇所述之女子,基本上都是以德才兼备为主,甚少提及女子容貌。而《容止》则通篇写男子,所述之男子,或为美姿容,或为妙神韵,给人们展示了一个帅哥如云的画册。
《世说新语》 颠倒了传统的“男才女貌”的观点 ,而变之以“ 女才男貌” ,这也就使士人们更加注重形貌仪容举止,使男色审美成了新的审美时尚,这种独特的审美现象与当时的社会风气、玄学的兴起、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
魏晋士人身处极端动荡的社会之中,“ 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 ,黑暗的政治,动荡的社会 ,频繁的战乱 ,人的生命在这动荡的环境里显得极其脆弱,而且儒家札法的繁文缛节也如层层枷锁,束缚了士人们精神的自由。于是,人生无常、 生命苦短的悲情在整个社会弥漫。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对残酷现实的哀伤,成为整个魏晋时代的一种基本情绪。由此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开始发生变化。
对死亡的终极恐惧和思考 ,引发了人们开始思考生命本身的意义,人的生命是外在价值追求的载体,如果生命不复存在,那么所有外在的东西也都会荡然无存。于是,人的容颜、服饰、举止也都重新成为被重视、被审视的对象。因而魏晋士人对容止 的欣赏及追求,相比以前个体被淹没在社会等级礼法重压之下的漠然,可以说是自我觉醒的表现,是个性和情感的张扬,是个体生命意义的重建。
玄学的兴起
社会现实的残酷,使士人们遁心玄学,崇尚老庄。玄学也直接影响了士人的心态、 审美 意识和思维方式。他们在玄学思辨中追寻生命的本体意义和价值 ,追寻个体生命的自由、任情、通脱,将生命中的情感、个性、气质,以一种真实的、自然的、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道家所追求的“ 真人”、“ 至人”、“ 神人” 无不美好飘逸,既有美之仪容,亦有风华气韵 ,是一种以自然为美的审美观,传达出一种清俊淡远的自然神韵。“ 在庄子那里,人的美是一种将人格精神和身体形式统一而溶为生命价值的完整实现的美,是一种实现了生命
自由无限的广度和深度的美。”
人物品评标准的转变
对人物的品评,两汉时期侧重实用性,多以人物的伦理道德来衡定。随着九品中正制的确立 ,以及门阀制度的形成,人物品评的政治作用逐渐减弱,此时品评人物的重点已着眼于个体本身。士人的德行、 功绩、 才能已不是品评的唯一风向标,而风姿仪容、 神韵气度成为又一品评重点。“人在这里不再如西汉那样以外在的功业、节操、学问,而主要以其内在的思辨风神和精神状态,受到了尊敬和顶礼。是人和人格本身而不是外在事物,日益成为这一历史时期哲学和文艺的中心。”人物品评标准的变化也导致了那个时代审美观念的改变。
社会风气的影响
当时的社会风气也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审美行为产生影响。由于男子的容貌美在魏晋时代受到推崇,于是修饰仪容也就成为一项 日常活动。当时男性也如女子一般敷粉、 着华服。
“男子傅粉之习,起自汉魏,至南北朝犹然也。”
用《史记? 佞幸传》卷一百二十五载:“故孝惠时,郎侍中皆冠鹅鹱、贝带,傅脂粉”; 曹魏时,曹植、何晏等皆好傅粉,何晏还特别爱穿艳丽的服装,
《晋书? 五行志》卷二十七日:“尚书何晏,好服妇人之服。”
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南朝。
《 颜氏家训? 勉学》 说:“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 弟多无学
术。无不薰衣剃面 ,敷粉施朱。从容出入 ,望若神仙。”
也就是因为有贵族的引领,男子敷粉施朱,以此为美,所以时人更加欣赏男子白皙的皮肤,女性化的装扮。这种审美风尚自然会对文学产生影响。
还有一个因素,也与当时男色受宠的现象有一定关联。龙阳之癖,古已有之。到了汉代,更是大大的发展了。汉朝几乎每个皇帝都有一个至几个男宠。 如汉哀帝与董贤,所谓“断袖之癖” 即源于此。 到了魏晋六朝 ,这种风气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君主和贵族阶层中,如魏齐王芳的郭怀、袁信,秦苻坚的慕容冲等,都是公开的男宠;而且此时期男风也扩展到了民间 ,成为社会上某些民众的一般性嗜好。
如《晋书?五行志》 卷二十九载: “自咸宁、太康之后 ,男宠大兴,甚于女色,士大夫莫不尚之,天下皆相仿效。或有至夫妇离绝,怨旷妒忌者。”
这说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男风是处于相当活跃的状态。既然男风大盛,那么时人对男色的高度赞美,就更是容易理解了。
范文四:古代诗歌四首 世说新语二则复习知识点归纳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
一、诗歌的分类,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 古体诗(唐以前的诗歌)包括四古、五古、七古、楚辞、乐府诗等; ② 近体诗(唐以后的诗歌)包括律诗(五言侓诗、七言律诗)和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其中,律诗从上往下又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2、诗歌按表达方式分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 3、诗歌按内容分(题材) :叙事诗 、写景诗 、友情送别诗 、爱国怀乡诗、咏物诗 、咏史怀古诗 、边塞征战诗 、山水田园诗 等 。
二、《观沧海》
1、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等军事著作。其诗以慷慨悲壮、宏伟壮观著称。著有《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龟虽寿》《观沧海》等诗篇。
2、《观沧海》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属于实写,描写了海水和山岛的景象,由远及近。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属于想象的虚写,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
3、中心思想:这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开阔的胸怀,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三、《次北固山下》
1、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人。
2、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客路”点明自已是客游在外,规定了全诗的情调氛围,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已乘坐的船正在绿水中向前行。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 端端正正地高挂着。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了出来。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于岁暮月残, 连夜行舟的。既写景又点出时令。这两句可以说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罴暗;江春,那江上景物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乡。“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路”、“行舟”,遥相呼应,流露出身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愁情。
3、中心思想:《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壮丽画面,写出了诗人客游他乡的羁旅漂泊之情,并流露出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真挚情怀。
四、《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
【全文翻译】
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 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座小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1、表现对远方朋友的慰问,表现挂念友人命运之情无时不在,并有此心明月可以作证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本诗表达悲凉气氛的句子:杨花落尽子规啼
3、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5、第一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1)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的作用是:点明时令,点明主旨,营造基调气氛。杨花象征离别与漂泊,子规啼声悲哀。(
2)“杨花”飘飞给人以漂泊之感,“子规”悲啼使人顿生离别之恨,通过特定的景物为全诗渲染了一种愁苦、凄凉的气氛。
6、第二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联把明月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同情。
7、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 朋友见月如见作者。
8、人们对这首诗后两句尤为赞赏,请你说说其妙处。
答: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五、《天净沙·秋思》
1、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后人把他和关汉卿、白朴、王实甫称为“元杂剧四大家”。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一次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2、题目解说:“天净沙”,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意为秋天里的思念。题眼是“思”,“秋”是特定时节,“秋思”二字概括了全曲内容。
3、前两句是写景,末二句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首曲的情思: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只能在西
风古道上奔波。“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同古道瘦马上会各有各的色彩,但倍添迟暮苍凉之气氛是相同的。“天涯”二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沉重的脚步与无限的愁闷。
4、此曲描绘了秋天黄昏的景色,烘托了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是六朝志人小说代表作。是由南朝宋彭城人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全书原八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东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本文与《陈太丘与友期》都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世说新语》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二、字词拼音
讲论(l ùn ) 雪骤(zh ?u ) 差(ch à)可拟
柳絮(x ù) 无奕(y ì) 谢道韫(y ùn )
三、译文及注释
【译文】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注释】
(1)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史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
(2)内集:家庭聚会。
(3)儿女:对子侄辈的统称。
(4)讲论文义:讲解诗文。(讲:讲解 )(论:讨论 )
(5)俄而: 不久,一会儿
(6)骤:急速
(7)欣然:高兴的样子
(8)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
(9)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比不上)(因:凭借 )
(10)无奕女:指谢道韫(y ùn ),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11)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四、重点句子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翻译:不久,雪下得更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翻译: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五、理解性默写
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
3、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六、问题探究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以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参考答案:和睦、融洽、欢快、轻松
2、为什么“公大笑乐”?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参考答案: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 "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3、“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
参考答案:①柳絮团状与雪花在形态和动态上相似,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②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有深刻的意蕴。
4、有人认为“撒盐空中差可拟”描写雪景比“柳絮”一句更贴切,请为他谈谈理由? 参考答案:认为“撒盐”一喻好:因为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相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5、假设你也参与了谢太傅一家对雪的讨论,请仿照文中句式再写出一两句。 例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参考答案:梨花飘落差可拟。未若鹅毛风中舞。
6、你学过的古诗词中有哪些咏雪佳句?请写出一两句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谢道蕴《咏雪联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陈太丘与友期》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文章出自《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403—444)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北朝文学家。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并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宋宗
室,袭封临川王,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陈太丘,即陈寔,字仲弓。
二、字词拼音
尊君在不(f ǒu ) 非人哉(z āi )
三、译文及注释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注释】
元方: 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陈太丘: 陈寔(sh 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古代地名。
期行: 相约同行。期,约定。
期日中: 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过了正午。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去,离开。舍:舍弃,抛弃。
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戏:嬉戏。
尊君在不(f ǒu ):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要和元方握手
信:诚信,讲信用。
时年:今年。
非:不是。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 偏指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代词,通“之”,我;委,丢下,舍弃。
君:对对方父亲的一种尊称。
已去:已经 离开。
曰:说。
则:就是。
顾:回头看。
惭:感到惭愧。
【古今异义】
1. 去 古意:离开 ;今意:往、到。
2. 委 古意:丢下、舍弃 ; 今意:委屈、委托。
3. 顾 古意:回头看 ;今意:照顾
4儿女 古意:子侄辈 今意:儿子女儿
四、问题探究
1、“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不守信用的人,“友人便怒”,从友人的话中我们又看到了友人是个言辞粗鲁的人,从“友人惭,下车引之”还可看出友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陈元方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显示了聪明才智,体现这一天资的语言是“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也表现出对客人无信无礼的不满,体现不满的行动是“元方入门不顾”。文中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是对话描写。
2、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参考答案:元方是从信用和礼貌两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信用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失约在先;从礼貌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所以在两个方面他都站不住脚,根本没有资格指责谩骂元方的父亲。所以友人哑口无言,只好向元方道歉。
3、作者写元方责客“无信”“无礼”的用意何在?
参考答案:写客人得知太丘已经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野,不堪入耳;元方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辞严,副得对方无言可答。
4、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参考答案:为人处理,待人接物要讲究诚信、礼貌,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5、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 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
参考答案:元方聪敏过人、率真方正、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我觉得元方的做法值得赞赏: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众骂子的人,语言粗鲁的人,其品行恶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可能想得太多,只是表示他强烈的义愤,符合儿童的心理。不能用后世的眼光去看待当时的问题,对七岁的小孩不应求全责备。(或者我觉得元方的做法不太好:天下人谁无过,知错能改,不失为有识之士,就应该给人改错的机会,不应用同样不礼貌的方法待人。)
6、你还知道类似谢道韫、陈元方这样机智聪颖的少年吗?
参考答案: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作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司马光砸缸、、、、
范文五:世说新语陶侃
浅谈陶侃为人处事的哲理
摘要: 陶侃,一个出身寒门、身卑位微的穷苦百姓,一个生逢乱世、仕途无望的无名书生,一个体恤百姓、勤于政事的地方官员,一个聪慧敏捷,恭敬有礼的魏晋名士,他是如何在政局动荡、战乱交加的东晋王朝中平步青云,屡建奇功,创造魏晋时代的一个传奇的呢。毋庸置疑,陶侃以实际行动为后人阐释了为人处事的哲理。
关键词: 陶侃 世说新语 晋书 忧民 归隐 惜阴
《世说新语.贤媛十九》中有云:“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鱼饷母。母封鱼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这短短的数十字却道出了其母对陶侃的谆谆教诲,严格要求。要明白其具体的含义,必须了解一下当时的背景。陶侃少年时因父早亡,家境竟至“酷贫”,与后母湛氏相依为命。但就是在当时那样的艰苦条件下,他的母亲也不愿接受这一罐小小的鱼干。恰恰是这小小的一土罐鱼干却折射出了其母对陶侃为官清廉的教导,这一点不能不让人深思。试想一下,在当代社会,哪个父母不是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挣大钱,有哪些父母能像其母湛氏那样通情达理,明辨是非,更何况后母。倘若和珅、文强看到这则小故事,他们会不会痛恨自己的母亲没有严格要求自己,亦或是痛恨自己,我们不得而知??
在《世说新语.贤媛十九》中还有一则记载陶侃的故事: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这百十余字不仅表现了陶侃及其母亲的待客真诚,还告诉我们要想功成名就还要结交名流。在“家酷贫”的情况下,陶侃的母亲湛氏宁愿将头发剪下来换成几担米,把每根柱子都削下一半来做柴烧,把草垫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马,也要款待客人,如果王戎看到后不知道会做如何感想,是跳起来大骂疯子,还是暗叹自愧不如?陶侃的母亲这样做无非是想让陶侃留下一个好名声,为日后的飞黄腾达奠定基础,我们必须承认陶侃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形成的伟大人格与他的母亲有很大的关系。陈眉公在《小窗幽记》中曾写道: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贱不做恶,可恶是贱而无能;老不足叹,可叹是老而虚生;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无补。贫穷志愈坚。在客人离去后,陶侃依然送范逵等人至百里许,在得到范逵的保证答允以后才肯离去。我们想一下,现在的马拉松才不过是四十多公里,陶侃徒步送客竟然送到百十里才肯罢休,这一点恐怕马拉松运动员都自愧不如。陶侃这么做一是表现了自己的真诚,二是紧紧的把握成功的机会,哪怕是一丁点也不愿放弃,这也是难能可贵的。“凤凰涅槃”才能“浴火重生”,放在这里虽然有点夸张,但是一点也不为过。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以此可以把人分为两种:有的人仅仅把它作为自己的梦想,感到梦想可望而不
可即,有一种望尘莫及的感觉,此为第一种人;有的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把梦想作为自己终生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紧紧地把握每一个机会,哪怕是一丝希望,也不甘就此放弃。陶侃无疑是后一种人。成功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诱惑,在东晋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要想获得高高在上的低位无异于痴人说梦,难于上青天,但是陶侃偏偏就做到了。范逵等人到达洛阳之后便遵守承诺,将此事告知于当时的名流,陶侃因此“大获美誉”。
《晋书.陶侃传》中曾有记载:“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殖,家给人足。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这一段话不仅表现了陶侃体恤百姓,励精图治的为官之道,又体现了他心思缜密,体察甚微的节俭之心。这正应允了戏剧《七品芝麻官》中唐成的那句名言: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民,国之根本,官之所系;官,国之栋梁,民之公仆。自古以来,官民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终究是官民是一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无疑陶侃深谙其道。为官之道,无非在于忧民之忧,乐民之乐,反之则民亦忧其忧,民亦乐其乐。因此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倘若两人生在同一个时代,必定会彻夜长谈,共商国是,不免感叹英雄所见略同,萌生相见恨晚之意。反观当代,拆迁纠纷丑闻屡屡见诸于报。一日之间安然无恙的房屋化为一片废墟,站在曾经的门前现在的废墟上民众欲哭无泪,申诉无门。一纸诉状在各个部门之间飘荡,犹如一个无依无靠的幽灵,又如一个烫手的山芋。某些官员只要与开发商达成协议,就会弃民之利益于不顾。这种官不能谓之人民的公仆,倒像民众是他们的奴仆,这种官恐怕连卖红薯都不能称职。如果陶侃看到这种行为,恐怕不只是怒发冲冠,执而鞭之了。他们信奉的恐怕不是经常挂在嘴边、时刻高调宣扬的“为人民服务”,而倒像是“千里为官只为财”。亚圣孟子曾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把人民的低位摆在了比国家、统治者更高的位置,这一点也不为过,没有人民何来国家,就更不用谈天子了。陶侃的作为无疑把这句话体现的淋漓尽致。
勤俭节约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陶侃的所作所为更是体现了这一点。他把造船产生的碎木屑收集起来,铺在积雪融化的道路上,不能不说他厉行节俭,未雨绸缪和综理微密。正如谚语所说的:勤勤俭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古往今来坐吃山空、大手大脚导致倾家荡产的事例不乏一处。西晋的石崇与王恺争富就是典型的铺张浪费。在当代社会中,勤俭节约的现象变得越来越少,而铺张浪费的现象则比比皆是。譬如某家富豪举办婚礼,利用纯金打造婚车。但是过分节俭也不是我们所倡导的。《小窗幽记》中亦有“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谦,多出机心”的阐述。节俭固然是一种美德,但是过度的话就会变成一种吝啬,反而会有损雅正之道;谦让亦是一种美好的行为,但是过分谦让就是曲意的谦卑,大多是出于机巧之心。陶侃的这种节俭可以说是恰到好处。而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在这方面就显得有些吝啬。在《世说新语·俭啬》中对王戎的描写不止一处,譬如“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以及“王戎女适裴[危页],贷钱数万。女归,戎色不说,女遽还钱,乃释然”等。这就是陈眉公笔下那种过分节俭的真实写照。
陶侃获得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珍惜光阴,他珍惜光阴的事迹也因此传为一段佳话。《晋书》中有这样的记载:“(陶侃)常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但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由此可见,他非常注重把
握时间。岁月可以摧残人的生命,光阴可以消磨人的意志,正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陶侃深知在有生之年如何才能更好的把握命运,留名青史。人生在世短短数十载,每一段时间都是空白,都在等着我们去填满,去创造。人生不停的为时间在追逐,但真正成功的却寥寥无几。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仅仅做到这些就已经很难。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是一无所有,当真正想拥有的时候,就会感觉世事难料,时不待我。人的一生无非就是这样:“少年不识愁滋味”,意识不到光阴的流逝,却发出人不风流枉少年的感慨;待人到中年幡然醒悟,发出“劝君惜取少年时”的感叹,悔旧日年轻气盛,叹光阴似水东流。
陶侃另一个令人慨然的就是悄然隐退。试想一下,谁能做到在人生最辉煌,事业如日中天之际,却辞官归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做到进退自如?但陶侃却能做到。熙熙攘攘,皆为利往,问世间利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人这一生都逃不过一个“利”字。谁不曾幻想金榜题名,功成名就;谁不想高高在上,一呼百应;谁不想腰缠万贯,享受人生??但是谁又能做到抛弃一切功名,宁愿做一个乡村野夫。陶侃深知“利”字旁边一把刀,树大招风,明哲保身的道理。这不能不说是他的一大智慧,自卫之道。俗话说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就可能身首异处,祸及九族,尤其是在两晋南北朝那个野蛮混乱的时代。因此,陶侃唯有采取这种方法来保全自己的家族,且又能寄情于山水之间,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参考文献:
【1】 刘义庆 《世说新语》
【2】 房玄龄 《晋书》
【3】 陈眉公 《小窗幽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doc】《世说新语》与东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