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评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
评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结局颇有些咎由自取
电影《杨贵妃》还未上演,“马震”却成了火爆的话题。根据网友播布的视频片段,大致内容如下:由黎明饰演的唐玄宗苦恋由范冰冰饰演的杨玉环,俩人在田野上纵马追赶,玄宗马快,抢在玉环头里,一把抱住,掳至马上,不容玉环分辩,玄宗就嘁里喀嚓的此处删去五百字……事毕,其马尚奔。
不知这算不算国产电影在今年暑期大放异彩、创新无限的又一明证,但多年以后,“白头宫女在,闲话说马震”是少不了的。笔者也凑个热闹,就说说古代笔记中,杨贵妃两次真实的“马震”。
公主被抽下马以后
杨贵妃作为我国历史上广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在各类笔记小说中的出场频率也是比较高的,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地理学家乐史撰写的《杨太真外传》。
《杨太真外传》是乐史在采录了《安禄山事迹》、《逸史》等历史笔记的基础上重新撰写的文言小说,因而别具史料价值,加之文字优美,形象生动,所以对后世影响很大,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反映玄宗和杨贵妃爱情故事的戏曲、影视作品,基本都是以该书为“脚本”的。
按照此书中的记载,玄宗“得到”杨贵妃并没有经过撕心裂肺的纠结和荡气回肠的马震,过程很简单:“开元二十三年十一月,归于寿邸。二十八年十月,玄宗幸温泉宫,使高力士取杨氏女于寿邸。”就是说杨玉环在开元二十三年嫁给寿王李瑁,五年后,玄宗让高力士直接把杨玉环从寿王府接了出来,纳入宫中。
一朝选在君王侧,然后就是“三千宠爱在一身”。杨家也由此鸡犬升天,府宅的规制超过了皇宫,“每造一堂,费逾千万计”,见到别人家比自己的房子更好的,就毁掉重新建造,土木之工,不舍昼夜,“开元以来,豪贵荣盛,未之比也”。
嚣张跋扈到这个地步,就要出事了。
天宝十年的上元节,杨氏家族在夜间游玩,和广宁公主的扈从马队争走西门市。杨家的奴仆挥动鞭子,误伤到公主,“公主堕马”,驸马郑昌裔去扶公主,混乱中也被揍了几下。
一群奴仆,居然把公主和驸马打了,这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王朝是灭九族的罪过。广宁公主勃然大怒,找老爸告状。玄宗的处理结果是:在杨家奴仆中找一个替罪羊杀了,与此同时,停了驸马郑昌裔的官职,不许他再朝谒。表面看上去,一方杀了个奴婢,另一方停职反省,很公平,但以公主之贵、驸马之尊,居然要跟一群惹是生非的恶奴“各打五十大板”,明显偏向了杨家。
这一处理结果震动朝野,恐怕才是真正的“马震”。杨家由此变得更加骄横,连出入皇宫,主管人员都不敢过问,京城的官员对此非常不屑。当时有歌谣唱道“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杨贵妃一人的荣宠和整个家族的飞黄腾达,竟改变了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
快活一天是一天
《杨太真外传》毕竟是小说,有一些夸张和杜撰的成分,相比之下,《开元天宝遗事》和《明皇杂录》作为史料笔记,可靠性要高得多。
《开元天宝遗事》是五代文学家王仁裕根据在西安一带“采撅民言”得到的资料编撰而成的,其中谬误之处不少,有价值的内容也很多。在这本书里感受到的玄宗和杨贵妃更像是一对儿很有小资情调的恩爱夫妇。比如《醒酒花》一则记载:“明皇与贵妃幸华清宫,因宿酒初醒,凭妃子肩同看木芍药。上亲折一枝与妃子递嗅其艳,帝曰:不惟萱草忘忧,此花香艳,尤能醒酒。”还有《解语花》一则:“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于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跃然纸上。
不过看得多了,也觉得玄宗有点太爱炫耀和得瑟,《被底鸳鸯》一则有记:一次,玄宗跟杨贵妃一起去兴庆池避暑,“昼寝于水殿中”,宫嫔们凑在一起看雌雄两只水鸟在水中嬉戏,玄宗又忍不住掺和进来,抱着杨贵妃在绡帐里对宫嫔们说:“你们喜欢看的那雌雄水鸟,怎么比得过我和贵妃这对被底鸳鸯?”
真不知道“秀恩爱,死得快”这句话,最早是不是给玄宗私人定制的。
玄宗和杨贵妃沉浸在甜蜜的爱情中,而杨家则洋溢着“快活一天是一天”的糜烂气息。
这其中,杨国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杨国忠是杨贵妃的族兄,早年就是一喜欢赌博、欠债不还的混混儿,《新唐书》说他“无行检,不为姻族齿”,但他毕竟是贵妃的“娘家人”,所以颇受玄宗的信任,加之他本人又巧为钻营,在官场上平步青云,天宝十一年竟当到执掌国柄的宰相,身兼四十余职,大权独揽。然后就贪污腐败、排挤人才,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他个人的生活极其糜烂,《开元天宝遗事》中对此记载甚多:《移春槛》写他把无数奇花异草装在一个超级大的花车里,让人牵着,他走到哪里,花车跟到哪里,随时欣赏;《四香阁》写他每逢春天就“用沉香为阁、檀香为栏,麝香、乳香筛土和为泥饰壁”,然后聚集宾客在这奢靡瑰丽的“香楼”上赏花。
唐朝学者郑处诲在《明皇杂录》中的记载,更加触目惊心:玄宗将要去华清宫,杨贵妃的姊妹们跟着一起去,互相比赛着谁的车子装饰得最漂亮,她们把一辆牛车“饰以金翠,间以珠玉,一车之费,不下数十万贯”。结果遍身珠宝的车子实在太沉了,牛根本拉不动,只好上奏玄宗,请求改成骑马去。于是又竞购名马,“以黄金为衔笼,组绣为障泥(马背两旁挡土的垫子),炳炳照灼,观者如堵”。杨国忠正好与宾客坐在门口,看到这幕景象,对众宾客说:“我们家原本就是普通百姓,因为贵妃的缘故,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我也不知道将来是个什么下场,反正估计不会有什么好名声,不如现在趁着富贵及时行乐吧!”
历史无数次的证明,那种“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的人,一般都是被洪水淹死的。
一首诡诗的谜底
李遐周是大唐玄宗时代很有名的术士,天宝末年突然隐去,只在住所的墙壁上留下一些其意难测的诗,其中有一则,在历史上十分有名:“燕市人皆去,函关马不归。若逢山下鬼,环上系罗衣。”
谁也不知道这首读来诡异的诗到底想要说什么,直到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
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以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率领20万将士,在范阳起兵造反,是谓“安史之乱”。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长期生活在升平安乐之中的唐军,训练松懈、军纪废弛、腐败不堪,缺乏斗志,根本无法与安禄山的铁骑抗衡,河北河南各郡县相继失陷。惨遭蹂躏的百姓尸骨遍野,《旧唐书》记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叛军的兵锋很快指向首都长安的最后一道防线——潼关。老谋深算的哥舒翰坚守潼关不出,安禄山久攻不下,粮草告急,士气受沮,就在他进退两难之时,唐玄宗却听信杨国忠谗言,强迫哥舒翰开关迎敌,灵宝西原一战,唐军惨败,20万大军仅逃回8000人,长安失陷在即。
历史终于走到了马嵬驿。
《杨太真外传》中这样描述:“潼关失守,上幸巴蜀,贵妃从。至马嵬,右龙武将军陈玄礼惧兵乱,乃谓军士曰:?今天下崩离,万乘震荡,岂不由杨国忠割剥庶,以至于此。若不诛之,何以谢天下??众曰:?念之久矣!?”
对诛杀杨国忠“念之久矣”的禁军将士一拥而上,杀死了杨国忠。玄宗听闻此事,万般无奈,只好出驿门劳军,禁军却不肯解围,玄宗不知道这是为什么,高力士说:“杨国忠死了,贵妃是杨国忠的妹妹,犹在陛下左右,将士们怎么能甘心呢?”
玄宗“不忍归行宫,于巷中倚杖欹首而立,圣情昏默,久而不进”,逡巡了很久,才慢慢步入行宫,挽着杨贵妃走出厅门,至马道北墙口而别之,“妃位涕鸣咽,语不胜情”,对玄宗说:“愿皇上好好保重身体,我有负国恩,死而无憾,希望让我在死前拜拜佛吧。”玄宗痛苦不堪地说:“愿妃子来世能托生在好的地方。”
“力士遂缢(杨贵妃)于佛堂前之梨树下。”
直到这时,人们才明白了李遐周的那首诗里预言的是什么:“燕市人皆去”指安禄山从燕赵之地出兵,“函关马不归”指哥舒翰败于潼关,“若逢山下鬼”指嵬字,即马嵬驿也。“环上系罗衣”,杨贵妃名玉环,被高力士以罗巾勒死。
如果说上一次的恶奴扬鞭,公主坠马,是一次震动朝野的“马震”,那么马嵬驿的兵变,杨贵妃殒命,则是一次震动历史的“马震”。 今天的人们,喜欢从各个角度赏析、玩味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甚至编排出“马震”来满足某种重口味的需求,但是往往忘记了,此二人的悲剧结局颇有些咎由自取。历史上不乏迷恋女色的帝王,但不是个个都像玄宗这样把国家大事交给爱妃的家人,纵容其贪赃枉法、巧取豪夺;历史上也不乏芳华绝代的皇妃,但并不是个个都像杨贵妃这样纵容家人操弄权柄、祸乱朝纲——而玄宗对杨家的骄纵和重用,无疑是“安史之乱”最重要的成因之一,更何况玄宗与杨贵妃无论怎样“回看血泪相和流”,也不如安史之乱给万千百姓带来的生灵涂炭更加悲惨。
“玄宗八月十五日夜与贵妃临太液池,凭栏望月不尽,帝意不快,遂敕令左右:‘于池西岸别筑百尺高台,与吾妃子来年望月’。后经禄山之兵,不复置焉,惟有基址而已。”
这是《开元天宝遗事》的倒数第三篇,取名《望月台》,文字虽短,读来令人伤古怀今,惆怅不已。岁月悠悠,世间多少事,想来竟皆是“凭栏望月不尽,惟有基址而已”。
范文二:4.5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的考察
唐诗经典MOOC课程第四讲
白居易《长恨歌》
主讲教师:胡可先
五、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的考察
根据唐宋时期的文献,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作更进一步的考察,也有助于对《长恨歌》“爱情主题说”的认识。我们认为,从主观上说,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本身真挚的,又是感人的,而客观上造成与安史之乱有关,这实质上也不是爱情本身的问题。如果将唐玄宗的爱情与其政治分开来考察,则更可以看出他与杨贵妃的爱情过程是基于共同的性格与共同的爱好,他们的爱情是真挚感人的,他们的爱情悲剧是值得同情的,故白居易写作了这首《长恨歌》,并置于感伤诗一类中。
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与其说是见到杨贵妃倾国倾城之色,毋宁说是因为他们二人才艺有共同之处。他们本身具有真挚的爱情,民间传说再对这一爱情加以美化,这才是《长恨歌》取材的基础。唐玄宗不仅是一位封建帝王,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的多才多艺,在宫中也找到了唯一的异性知音,也就是杨贵妃。
《旧唐书·音乐志》云:
玄宗在位多年,善音乐,若宴设酺会,即御勤政楼。……太常大鼓,藻绘如锦,乐工齐击,声震城阙。……【玄宗又于听政之暇,教太常乐工子弟三百人为丝竹之戏,音响齐发,
有一声误,玄宗必觉而正之。】
唐玄宗不仅爱好听曲,还擅长于制曲,《乐府杂录》云:
又曰《得宝子》者,唐明皇初纳太真妃,喜甚,谓诸嫔御云:“朕得杨氏,如获至宝也。”因撰此曲。
又南唐尉迟偓《中朝故事》云:
骊山多飞禽,名阿滥堆。明皇帝御玉笛,采其声翻为曲子名焉,左右皆传唱之。播于远近,人竞以笛效吹。故词人张祜诗曰:“红树萧萧閤半开,玉皇曾幸此宫来。至今风俗骊山下,村笛犹吹阿滥堆。”
此类事例甚多,据《碧鸡漫志》所载,玄宗所作以及玄宗时制作乐调就有《霓裳羽衣曲》、《凉州曲》、《胡渭州》、《万岁乐》、《夜半乐》、《何满子》、《凌波神》、《荔枝香》、《雨淋铃》、《清平乐》、《春光好》。即使是杨贵妃死后,唐玄宗从西川归来,思念杨贵妃时,还在制作乐曲。郑处诲《明皇杂录补遗》云:
【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杨贵妃同样爱好音乐,擅长歌舞。据《旧唐书·玄宗杨贵妃传》记载:“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 5他们的共同兴趣爱好集中体现在对《霓裳羽衣曲》的喜爱之上。《杨太真外传》卷上云: 1
2
3
4
51234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二八,第1051页。 [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五六八,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568页引。 [唐]尉迟偓:《中朝故事》,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第43页。 [五代]王仁裕等:《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6页。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五一,第2178页。
开元二十二年十一月,归于寿邸。二十八年十月,玄宗幸温泉宫。使高力士取杨氏女于寿邸,度为女道士,号太真,住内太真宫。天宝四载七月,册左卫中郎将韦昭训女配寿邸。是月,于凤凰园册太真宫女道士杨氏为贵妃,半后服用。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
从杨贵妃入进见玄宗之始,就与《霓裳羽衣曲》产生密切的关系。《杨太真外传》卷上又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上又宴诸王于木兰殿,时木兰花发,皇情不悦。妃醉中舞《霓裳羽衣》一曲,天颜大悦,方知回雪流风,可以回天转地。
可见玄宗对于《霓裳羽衣曲》的痴迷程度。白居易也是深爱此曲,除《长恨歌》外,他还作了【《霓裳羽衣歌》:“我爱霓裳君合知,发于歌咏形于诗。君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又不见,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8则其对于霓裳羽衣曲,多是以赞美的口吻表现的。歌舞本身是美好的,但过于沉溺则会懈怠朝政,最后导致了安史之乱。故而白居易为了将这两方面的强烈对比尽量缓一些,用了“渔阳鼙鼓动地来”一句,尽管暗示了安史之乱,但字面本身还是“鼙鼓”,限于音乐的层面,这与白居易的讽谕诗对当朝时事深刻揭露者还是有所区别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表现唐玄宗与杨贵妃真挚的爱情,以及《长恨歌》的爱情主题的。由此可见,精晓音律是唐玄宗的爱好,而杨贵妃是最能满足其爱好的一位女性。这实际上是支撑他们爱情的基石。 6
7
867 [五代]王仁裕等:《开元天宝遗事十种》第131页。 [五代]王仁裕等:《开元天宝遗事十种》第135页。 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二一,第1412页。
综上所述,白居易的《长恨歌》是在史实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歌颂了李、杨之间的真挚爱情,对他们那种因为特殊的时代原因而被迫生死离别表达了极大的同情和伤感。而后人的其他各种主题说则是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对《长恨歌》的解读。因为李杨爱情的特殊性,又与安史之乱发生了紧密的联系,容易作出多元化的解说。但我们认为,只有“爱情主题说”才应该是最符合白居易本人的看法的,也是与《长恨歌》的内容最切合的。
范文三: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唐玄宗与杨贵妃传奇性的爱情故事, 在我国几乎是家喻户晓。 中国历 史文人墨客以此为题材写了不少成名之作, 白居易的 《长恨歌》 便是一例。 确实,唐玄宗 “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 ,与杨贵妃相互依恋、 执著专注的恩爱之情,在中国历史帝后之间是绝无仅有的。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死了以后,玄宗整 天郁郁寡欢, 十分颓丧。 后宫数千人中, 又没有一个中意的。 最为贴心的 高力士深知主上的心意, 遂到外宫寻觅, 在寿王府见王妃杨玉环花容月貌, 盖世无双, 立即禀报玄宗。 开元二十八年十月, 玄宗派人把杨玉环接到临 潼温泉宫。一见果然姿质丰艳,而且能歌善舞,聪颖过人,尤善逢迎。玄 宗愁怀顿开。 他已不顾什么老公公娶儿媳妇了, 礼义廉耻已不复存在, 先 将杨玉环度为女道士,赐号 “ 太真 ” ,收入后宫受用。其时唐玄宗 56岁, 杨玉环刚 22岁。
唐玄宗娶寿王妃杨玉环,在今人看来无疑是父夺子媳的丑闻。然 而一位君临天下的帝王想占有自己所爱的一切, 本是易如反掌的事。 只是 由于帝王也要标榜 “ 仁义道德 ” , 多少得避些嫌疑。 所以一直过了 5年, 在 天宝四年(745年)的 8月,才册封杨太真为贵妃。
从此,玄宗把后宫其他妃嫔统统丢在一边,天天守着杨贵妃,形 影不离,百官宴会,朝廷大典,无不把贵妃带在身边。为了讨好杨贵妃, 玄宗专为贵妃制造锦绣的工匠, 竟达七百人, 还在骊山的华清池专为她开 辟了温泉浴场。 贵妃生于四川, 爱吃荔枝, 为取悦贵妃, 每年夏天玄宗不 惜兴师动众派人从千里之外的四川涪州以驿马昼夜不停地传递, 运到长安
时色味不变。总之,自从得了杨贵妃,玄宗心中之爱,皆被贵妃占尽,正 如《长恨歌》所云:“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金屋妆成娇侍 夜,玉楼宴罢醉如春。 ”
玄宗对贵妃之所以如此痴迷,贵妃的倾城姿色固然是一原因。但 更主要的, 恐怕还有志趣上的情投意合。 玄宗是迷恋音乐的才子, 他精通 音律, 造诣极高。 而贵妃不但能歌善舞, 而且对音乐的理解也有特殊的天 赋。 这显然是她成为唐玄宗晚年知音的重要因素。 玄宗在温泉宫初次召见 贵妃时, 曾奏起他的得意作品 《霓裳羽衣曲》 , 杨贵妃似乎有先天的感受, 当即起舞,如仙女飘逸,极尽其美,使唐玄宗大为高兴。之后,玄宗常令 贵妃跳《霓裳羽衣曲》,自己还亲手操鼓,在一旁伴奏。可以说,玄宗与 贵妃在一起尽欢,最经常的形式,莫过于歌舞音乐了。
不过,唐玄宗毕竟是个帝王,他可以独占杨贵妃,但不会让杨贵 妃独占自己。 而贵妃涉世未深, 一时妒起, 难免要产生龃龉。 有两次曾惹 得老皇帝发起火来,以忤逆之罪,立即把她赶回娘家。但玄宗心中所爱, 已非贵妃莫属, 所以每次又都是他授意把贵妃召回。 当贵妃第二次被谴出 宫后,哭得犹如泪人,而玄宗也是茶不思,饭不想,整日愁眉不展。高力 士看透了玄宗的心思, 遂请赐御膳与贵妃以示道歉。 贵妃见高力士来, 即 伤心地剪下一绺青丝, 托高力士奉上以表 “ 忠诚 ” 。 玄宗见物思情, 于是两 人又一次破镜重圆。从此,玄宗与贵妃情爱弥笃,更加难分难舍。相传, 有一年在华清宫的长生殿, 正值七月七日乞巧节, 唐玄宗和杨贵妃避开众 人在这里仰望牛郎织女二星,双双跪拜,发下誓言:“ 人寿难朝,但愿我 们世世生生,永为夫妻!过了今生,还有来世! ” 诗人白居易为唐玄宗和 杨贵妃的长生殿之约,写下了永恒不朽的诗篇:“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
愿为连理枝。 ” 的确,唐玄宗与杨贵妃的这种感情,在历代帝后间是罕见 的。
封建帝王的任何婚姻,都要带上封建政治的烙印。随着杨玉环的 受宠, 杨妃的兄弟封侯拜相, 三个姐妹也都封为国夫人,权势显赫, 甲于 天子。 特别是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竟升为宰相, 身兼四十余职, 总揽朝政, 无恶不作。 大唐天下, 成了杨家的乐园。 这就造成了唐朝政治腐败的局面, 从而导致外戚祸国,也导致了杨贵妃的悲剧结局。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边镇节度使安禄山和步将史思明 率领 15万人马,以讨伐杨国忠为名直捣长安, “ 安史之乱 ” 终于爆发了。 消息传来, 唐玄宗惊恐万分, 遂与杨国忠带着贵妃姐妹及一部分皇子皇孙 和近侍、大臣悄悄打开北宫门,往西直奔蜀郡(今四川)而去。行至陕西 兴平之西马嵬驿时,随从护驾的禁军忽然哗变。他们首先杀死了杨国忠, 又团团围住唐玄宗所在的驿舍, 要玄宗交出贵妃。 此时, 六神无主的唐玄 宗, 想起了他与贵妃之间十几年的恩爱, 又立过生死不离的山誓海盟, 哪 里舍得交出贵妃!然而,面对这帮刀枪出鞘的军士,玄宗深知大势已去, 已救不了自己的爱妃了。 不过, 他不忍让贵妃惨遭士众的屠虐。 在与贵妃 泣不成声地抱头痛哭一场后,他赐给贵妃三尺白绫,让高力士把她带走, 缢死在一间佛堂前的梨树上。其时,贵妃年仅 38岁。
对于贵妃的死, 唐玄宗伤心至极, “ 君王掩面救不得, 回看血泪相 如流 ” 。此后,唐玄宗无论在逃跑途中还是在成都的一年多时间里,终日 郁郁寡欢,情意绵绵地思念着贵妃杨玉环。长安光复后,玄宗回到京城。 他处处触景生情, 依然深深地思念着贵妃, 还特地叫人画了一幅贵妃肖像 挂于殿中,朝夕视之。岂知,这场 “ 至死不渝 ” 的爱情,完全是葬送在他所
酿成的政治悲剧之中。此时的唐玄宗,悔恨交加,终于在宝应元年(762年)的四月五日,怀着对贵妃的缠绵情意,郁闷而死。正如《长恨歌》中 所言:“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
唐玄宗后期由于宠爱杨贵妃造成腐败的政治局面,导致了中国历 史上的又一次外戚祸国, 应予以鞭挞。 但是, 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真挚而 专一的爱情故事却成了千古佳话, 得到后来人们的普遍同情, 这又是无可 厚非的。
范文四:唐玄宗与杨贵妃凄楚缠绵的爱情故事
一千二百年前,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一篇爱情叙事长诗《长恨歌》,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凄楚缠绵回旋婉转的爱情故事,从此,唐玄宗、杨贵妃、华清池、马嵬坡这些名字与便《长恨歌》一起被人们所熟悉,流芳千古,而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也成为爱情绝唱,遗恨千年。
野史中讲,唐玄宗即位前,任潞州驿驾,喜欢赵丽妃。随后,又移爱于钱妃、皇甫德仪、刘才人,直至武惠妃。武惠妃四十多岁死去,这年,玄宗52岁。后宫美人很多,竟没有一个令玄宗中意。这对于多情种子玄宗来说,无处寄托情怀,异是一种酷刑。玄宗于是郁郁寡欢,时常发怒。
18岁那年嫁给唐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为妃,却被年过50的公公看上,横刀夺爱,纳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可以想象当年二人是何等恩爱,何等甜蜜。
玄宗熟悉音律,这在唐朝诸位皇帝中算是佼佼者。他自幼喜爱音乐,素质高,会作曲,能舞蹈,不少弟子曾在梨园都受过他的训练。
而杨玉环身材好,体态美,又擅长旋律快速的西域舞蹈,加之杨玉环是个琵琶名手,古书记载:有一次,玄宗倡议用内地的乐器配合西域传来的5种乐器开一场演奏会,当时玄宗兴致勃勃,手持羯鼓,杨玉环弹奏琵琶,轻歌曼舞,昼夜不息。对于玄宗而言,当然精于音律的杨玉环就显得格外有魅力。
杨玉环擅长歌舞,通晓音律,善解人意。玄宗极为喜欢,渐渐迷恋,不能自拔。不久,杨玉环专宠后宫,宫中称她为娘子,仪体规制等同皇后。天宝初年,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
正当他们沉浸在“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的声色歌舞中的时候,一声晴天霹雳,“渔阳鼙鼓动地来”的人喧马嘶,滚滚硝烟淹没了骊山上空的无限温柔。
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唐玄宗带着杨贵妃西逃,当大队人马行至马嵬坡,御林军护卫怒杀了时任宰相的杨玉环堂兄杨国忠,又逼迫唐玄宗下令将杨玉环缢死,时年杨贵妃年仅38岁。
杨贵妃终究不过是一个柔弱女子,在战乱之际成了替罪羊,在唐玄宗要江山还是要美人的艰难抉择中,替唐玄宗做出了选择,成全了唐玄宗海誓山盟的爱情。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当危难过去,当唐玄宗一个人重回华清宫的时候,已是物是人非,斗转星移,环顾四周,哪里还有一丝“芙蓉如面柳如眉”的影子?回想当初曾经的恩爱,却眼睁睁看着美人“宛转蛾眉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怎能不热泪长流?那华清池内奔腾不息的温泉水啊,仿佛唐玄宗的悔恨之泪,在日夜不息,滚滚长流。
杨玉环姿容出众,不仅体态丰腴,肌肤细腻,且面似桃花,这对于重于声色的玄宗,也是具有吸引力的。然而,最能使玄宗如痴如狂地迷恋杨玉环的,应是她有过人的聪颖,善于掌握男人的心理,又善解人意。例如在她被赐死时也毫无怨言,这又怎能不使玄宗皇帝日后此恨绵绵无绝期,直至抑郁而死呢!
但是,据史学界考证,当年杨贵妃并没有死,而是在高力士与东瀛武士的帮助下,东渡去了日本,至今日本还留有杨贵妃墓,电视剧《杨贵妃秘史》大概就是据此改编而成。文学界更是根据“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猜想,海上仙山就是岛国日本,而太真即是杨玉环,马嵬坡一别,竟成永诀,思悠悠,恨悠悠,相思千载结成愁,只有生的离别,才堪称千古长恨,所以,推测杨贵妃并没有死。华清池是唐玄宗与杨贵妃这对神仙眷侣的爱情高潮,而马嵬坡却是杨贵妃香消玉殒的伤心地。
---------------------------------------
酒是陈年的香,时间越长,越有味道,茅台镇的故事、山洞中的老酒加(15608525253)带你一起品味茅台镇陈年酱香美酒,酒如人生,只有时间长了,细细品味,就越来越有味道,酒茅台镇酱香53°高粱酒,不好喝你找我!
---------------------------------------
范文五: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情,是一个长久不衰的话题,尤其对帝王与后妃更是人们谈论的热点。对于开创出开、天盛世的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历代文人墨客或歌或贬,莫衷一是。有的虽歌颂其爱情,但多半是寄于同情。而我个人认为:他们不仅有爱情,而且是心心相印、生死与共的那种爱情。
一、 据史书记载,玄宗生性风流,在位时虽然嫔妃众多,但大多数只是博取他一时之欢的玩物,能够博得他的真情并长久地在他心中占有位臵的女人很少。他只对极少数情投意合的女人保持着一种比较专一和持久的感情。仅以这点就可看出他虽纵欲而不滥情。但作为一代帝王能做到这一点,感情还是比较专一的。 纵观玄宗的一生,除了与之患难多年的王皇后外,使他长久忠情的女性仅有武惠妃和杨贵妃。自王皇后爱衰之后,武惠妃一人专宠近二十年。然而史书并未记载武惠妃有多么美丽,她死时已40多岁,用现在时髦的一句话来说“女人四十豆腐渣”。但玄宗仍伤感不已,长久的郁郁寡欢,后宫三千佳丽竟无一人能让他摆脱心中的寂寞惆怅。在武惠妃死后的第三年,他认识了杨玉环。也许是杨玉环与武惠妃有某些相似之处,让他一见钟情。在此后的十几年,与杨贵妃形影相随,直至杨贵妃死后,还始终占据着玄宗生活的全部。可见,玄宗并非只求美色,而是一个非常重情的人。
二、 开元二十八年,杨玉环被诏进宫,天宝四年正式册封为贵妃,从此开始了与玄宗食则同席、寝则同榻的专宠生活。“三千宠爱在一身”就是高度概括。有人说玄宗之所以爱杨贵妃,那是因贵妃的貌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说玄宗看重的是色、是欲,对他们刚开始认识的那一段生活可以这样认为。事实上,在杨贵妃与玄宗一同生活的十五年间(开元二十八年至天宝十四年),玄宗虽偶有拈花惹草,但对杨贵妃一直是比较专一的,可以说将其全部的感情、爱心都寄托在杨贵妃身上。如果仅从其美貌并不能说明问题,杨贵妃虽姿色出众,但后宫中的绝色佳人并非没有,何况玄宗已年过花甲,情欲的追求已非昔日可比,他之所以对杨贵妃如此醉心,应该说,主要的原因是两人在感情上、志趣上的情投意合。 《新唐书》记载杨贵妃“善歌舞,通晓音律,且智算警颖”。这正是颇有音乐造诣的玄宗所求的知音,据说玄宗非常喜欢《霓裳羽衣曲》,贵妃对此曲似乎心有灵犀,表演的非常出色。每当贵妃舞起《霓裳羽衣曲》,玄宗就兴致勃勃地击鼓伴奏,两人配合的非常默契。两人还亲自教梨园弟子演奏此曲。可以说是音乐这根红线将两个有着共同兴趣和爱好的人牢牢的拴在一起,才使两人有了坚实的爱情基础。 三、 据史书记载,杨贵妃曾两次被遣回娘家。第一次是天宝5年,即杨贵妃被册封的第二年,贵妃因嫉妒触怒了玄宗,被遣回娘家。贵妃被赶出宫后,玄宗忽然感到人去楼空,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孤独感和空虚感。玄宗茶饭不思,还动不动就对左右侍从乱发脾气。随即就令人将御膳送去,当夜将贵妃接回宫中,从此对贵妃更加恩爱。 第二次是天宝9年,贵妃因违背玄宗旨意,被遣送娘家。后来贵妃认为自己骄悍不逊,有些过分,便剪下一绺头发,让人带给玄宗并说:“有罪当死,身上的一切都是皇上恩赐,只有头发可以献上报答皇恩。”玄宗大为感动。通过这两次,两人之间那种难分难舍的感情又更深一层。 按照皇家惯例,后妃触怒圣上,只能在宫中处治,重则斩杀,轻则囚禁或被打入冷宫,从不见有送回娘家的。玄宗却开了这个特例,如同寻常夫妻吵架一样,留下了回旋和好的余地。由此可见,玄宗并非视贵妃为玩物,他们能象普通夫妇一样互相迁就。两人之间的感情超越了帝王与妃子的关系,可以说,玄宗 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是将贵妃当作伴侣、妻子看待的。 四、 玄宗与贵妃虽是帝王与妃子的关系,但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可以发现,他们象一对和睦相爱的夫妇,更象热恋中的少男少女。 《杨太真外传》栽:有一年宫中的橘树结了许多柑橘,玄宗发现其中有一个“合欢实”(即两个柑橘长在一起)。他欣喜万分,与贵妃一起玩赏,并说此橘似通人意,知你我心心相印,固如一体。
然后同坐一席共尝“合欢实”。他们完全沉浸在两人相爱的喜悦中,他们欣赏和分享“合欢实”的情景如一幅画映在你我的脑中,难道还要问,他们是什么关系吗? 《开元天宝遗事》也记载着玄宗与贵妃温柔缠绵、相亲相爱的故事。一次 玄宗酒醉,两天后方醒,醒后他拥着贵妃同赏牡丹,并摘折一枝与贵妃交臂相闻,玄宗说:“不惟萱草忘忧,
此花香艳,尤能醒酒。” 《怅恨歌传》载:天宝十载秋,七夕之夜,玄宗与贵妃凭肩而立,因仰天感牛郎织女重逢的悲欢场面,密誓要世世结为夫妻,言毕,抱手呜咽。这就是白居易《怅恨歌》所写的“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莲理枝”。在七夕之夜,对天起誓,足见爱的至深,情的至诚。说明他们生死与共超乎寻常的爱情的确是存在的。 五、 安史之乱,造成了历史的遗憾,却也造就了一段爱情佳话。对贵妃的死,玄宗耿耿难忘,忧虑难眠。甚至问仙访道,以求与贵妃相见。可以说,玄宗在风蚀残年的最后时光,都是在对贵妃的深深思念、痛苦和哀悼中度过的。 对于国难,就贵妃本人而言是无罪的,但对降临到自己头上的灾难,心情如何呢?我想清代剧本《长生殿》里写的好:“算来无计解军哗,残生甘愿罢。” 一个“罢”字,不仅道出她是为情献身,更是为国扑难。 对于贵妃的死,玄宗是负有很大的责任的,但事到临头,也是被迫的。他只能无奈地说“贵妃是无罪”,在危难关头,不舍贵妃,即舍江山,熟轻熟重,玄宗自然知晓。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玄宗对贵妃的爱。用今天观念来看,在国家危难的关键时刻,当功与私发生冲突时,玄宗这种舍小家保大家的无私精神,更显出其伟大。 回到长安,玄宗想祭供贵妃,要改葬,后因政局而罢,于是让人画了贵妃的像挂在殿中,朝夕与之相伴。对于宫中的一草、一木、一房、一院都令其触景伤情,睹物思人。“芙蓉如画柳如眉,对此如何不垂泪”。“夕殿萤飞思悄然,残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入梦来。”玄宗也就是在这样孤独伤感的思念中,日渐衰老,几年就追随贵妃而去。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评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