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作品来源于生活
作品来源于生活
东吴镇天童小学 沈洁静
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是“说”的年龄,有的甚至说不好,要让小学生写好作文的确不容易,因而在小学作文的教学中出现了怪现象“背作文”。教师要求每个小学生一周背过一篇作文(死记硬背,我以为这种做法不可取,加大了小学生的记忆内容,遏制了小学生联想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对生活的理解和社会的感触越来越少,被禁锢在了只有虚幻文字的圈子里。正当我想对“背作文”全盘否定的时候,又出现了怪现象,背了作文的班级学生作文成绩比没有背作文班级学生成绩要高,写出来的作文像是一篇作文,语句通顺,标点清晰,有一定的中心思想,我懵了。我错了吗,莫非真应了那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带着我的疑问,我一边教学,一边观察,一边实践。我发现背作文的学生虽然在应对考试中分数较高但表达力相对要差,比如,观察同一物体然后说一说,背作文的学生只能就眼前的物体、形状、用途、进行流水账似的叙述,而写作文的学生除了这些之外还能进行联想。那么教学中我们该怎样去做呢?把背和写加起来,显然不太可能,因为学生的承受力是有限的,绝不能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厌烦情绪,如果用写作文那要经过很长的时间,,用年计算,才行,背作文,用学期计算)就收到成效,但从三年级开始一写作文就这样禁锢起来,让学生误解为原来作文就这样呀。而且以后的作文水平根本无法在提高,作为教师我们是否扼杀了未来的作家或诗人呢?教学成绩固然重要但与学生的未来相比谁更重要呢,
有人不禁要问,你罗嗦了半天,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有权威的办法吗,没有。但我有踏踏实实的做法,
1、由室内到室外
作品来源于生活,学生也是从生活中体会作品的源泉,不能硬背范文熟读唐诗三百首我们不能只读,理解文章才能跨越文章,带你进入角色而不是替你扮演角色,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以后的不背,不能让背扼杀了孩子的思维,爱从思维开始,沟通从心开始。把作品写出去,田野风光、时尚都市、社会见闻、人与人之间等等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2、由课内到课外
教学是枯燥的多读课外书,知识越多写的作文内容也会丰富,朗读、复述、讲故事、看图说话是培养作文的基础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比背范文或许好些吧。
3、由点到面
小学生的作文范围面窄写人、记事、写景可以单练一项一项开始,比如写人,老人、少年、小孩等等,这样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了写人物方面的雏形,再加上自己的联想,形象的思维,让作文羽翼丰满起来。
范文二:马硕作品:艺术来源于生活,悟化于自然
马硕,男,汉族,笔名:居然。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
1989年生于北京大兴。自1999年师从著名山水画家王建国先生和张瑞宜老师学习中国画至今。在王建国先生的严格带领下,为绘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吸收众家之长,为己所用,主攻山水。后师从油画家温秋水先生,系统地学习素描和色彩。后经王明泽、姜开选、牛志晔、赵景岩、师恩钊、等名家指导,在继承中国传统笔墨技法的同时,融入西方绘画的色彩,透视、结构、光影、立体等因素。在效果上追求较为写实的画风。在表现手法上注重时间感、空间感、阳光感、质感、量感。作品力求表达出真、善、美、慧的思想境界。在通过自身的努力和锲而不舍的绘画过程中,领悟到艺术来源于生活,悟化于自然。
范文三:创新来源于生活
许多经济学家相信,所有公司都有一个发展、平稳、最终衰落的自然生命循环。然而,尽管确实有很多成功公司最终步入衰落,但这并不出自自然原因。它们的问题可以追溯到领导层维持企业保持增长势头的失败。 一个名叫约瑟夫的美国小男孩,小学毕业后就辍学在家帮农场主放羊。他很喜欢读书,为了能够安心看书,约瑟夫要想出一个办法让羊群能够乖乖地待在栅栏里。他认真观察了一下栅栏,发现栅栏都是用若干木棍作支柱,然后用铁丝缠绕围成一个圈。经过细心观察约瑟夫发现,羊群会撞倒铁丝做的栅栏,却不敢去碰用蔷薇做成的围墙,那是因为蔷薇有刺。他就想:如果用蔷薇做栅栏是不是可以防止羊群跑出来呢?他试着在栅栏旁边栽种了一些蔷薇,羊群害怕碰到蔷薇的刺,都乖乖地待在了栅栏之中。不过他很快就发现了问题,缠在铁丝上的蔷薇过不了几天就枯萎了,而蔷薇上的刺也随着枯萎起不到作用了。最后,他想到模仿蔷薇的刺,在铁丝上缠绕四五公分长的铁刺,结果起到用蔷薇做成围墙的作用。约瑟夫发明的带刺铁丝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后来他筹集了一些资金,开办了专门生产这种带刺的铁丝的工厂。凭借着卖这种带刺的铁丝,约瑟夫很快就成为让人羡慕的大企业家。 现代火车的刹车装置是美国人威斯汀豪斯发明的。开始的时候,为了创造一种能够作用于整列火车每一节车厢的制动装置,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什么好的方法。后来他在某个专业杂志上看到,在挖掘隧道的时候,驱动风钻的压缩空气是用橡胶软管从几百米外的空气压缩站送来的,他因而联想到火车刹车装置可用类似的办法解决,结果发明了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的气动刹车装置。 法国的吉米,曾是个穷画匠。一天,他在庭院里架起画架,聚精会神地写生庭院的景色,他太太在旁边洗衣服。吉米下意识地挥了一下画笔,蓝色颜料竟沾到洗好的白色衬衣上。吉米太太一面发牢骚一面重洗,但雪白的衬衣因沾染蓝色颜料,任她怎样洗,仍带有点淡蓝色。她无可奈何,只好把衬衣晒干。等收衣服时,却发现白衬衣好像有点特别,比过去显得更洁白艳丽。吉米夫妇对这种新奇现象大惑不解。他俩开始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便有意重犯“过错”,将洗好的另一件白衣服浸泡在蓝色水溶液中片刻然后晾干,结果发现的确如此。吉米从中得到一个结论:“这一定是由于错视使然,在白色里掺入少许蓝色,在人们眼里反而感到更白。”“为什么不据此发明一种可使衣服增白的药呢?”吉米眼前一亮,抓住这不期而遇的机遇,开始了他的发明创造。他运用美学知识,多次配方试验,终于获得了一种增白效果特佳的方案。当吉米生产的衣服增白剂上市后,马上受到家庭主妇们的青睐,穷画匠吉米也随着新产品的畅销而阔绰起来。 20世纪50年代,日本有位名叫安藤的年轻人,在他下班等公车的地方,总有很多人排着长长的队伍等着吃面条。于是他就想:日本人喜欢吃面条,要是有一种面方便携带,只需要用开水一冲就能吃,那该多好啊!有了这个想法,他很快就开始实验,朋友们得知他在家研制“开水一冲就可以吃的面条”,都笑着劝他说:“你不要异想天开了,日本人吃了几千年的面条,从来没有人想过开水一冲就能吃的面条,你就不要浪费时间和钱财了。”安藤不为所动,他始终坚持着试验。在多次试验之后,他细心地发现面条煮熟后晒干,然后再将晾干的面条放在油里炸熟,这样用开水一冲,面条就能吃了。1958年8月,安藤推出了第一批“鸡肉方便面”,因为它方便而且味道不错,受到了很多上班族的欢迎。在短短的8个月里,安腾研制的方便面就卖出了1300万份。如今,方便面已经受到了世界人民的欢迎,到2003年,世界方便面销量达到了632亿份,创造了饮食界的神话。 (摘自机械工业出版社《跟乔布斯学创新――苹果带给企业的成功启示》 编著:呼志强)
范文四:艺术来源于生活
——PMRZ第一届安全亲子漫画获奖感言
每年6月是国家的安全生产月,同时也是松下集团及PMRZ的安全生产月。
PMRZ 今年在根东总经理的带领下,在工会杨少娟主席的策划指导下,举办了PMRZ首届安全亲子漫画展。我和儿子郭嘉腾小朋友一起奋战三个晚上创作的“我是小小安全宣传员”作品,在本次亲子漫画展评比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今年六岁的郭嘉腾小朋友是一个活泼开朗,爱听故事讲故事,从小酷爱绘画的小帅哥。我可能不是一个称职的“好妈妈”,同龄孩子的妈妈每个周末都带着孩子们穿越在各个补习班和兴趣班学习点,而我更多的是希望孩子能够快乐成长,投其所好的去培养孩子的兴趣,不要过多过早的给孩子太多的学习压力,其实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接触自然就是最好的学校,因为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
亲子漫画活动报名的时候,我拿着公司的报名通知对儿子说:“妈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6月份是国家的安全生产月,妈妈公司要举办一个亲子漫画展活动,我想邀请你和我一起创作一幅关于安全宣传的绘画参赛好不好?”
“当然可以啦!”当时小家伙没有半点犹豫就爽快的答应了。可是没过多久就双手撑着脑袋不解的问:“可是,妈妈什么是安全宣传呢?我们如何去宣传呢?”
我摸摸小家伙的脑袋,拿起平日里他最喜欢的幼儿画报说:“瞧瞧画报里的文明礼仪找错误漫画多生动啊!看看火帽子将铅笔插在了鼻孔里危险不?跳跳蛙还吃橡皮擦呢,对不对啊?”
腾腾宝贝赶紧凑过他的小脑袋和我一起观赏幼儿画报,并一一找出画报里图画中的错误行为,这时腾腾突然有了灵感抓着我的手臂,眼睛仿佛放射出奇异的光彩一样激动地说:“妈妈,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们画一个彩虹桥,云朵里写上安全知识,还有奶奶说小朋友不可以动电线,那是很危险的,对了爸爸还说不能往楼下丢东西会砸到其他小朋友的脑袋的、、、、我要告诉其他的小朋友也不可以这样做。”小家伙兴奋的说了一大堆。
听到儿子这一堆的奇思妙想,我很欣慰,这些都是他平日里那诸多的“为什么”的答案,平日里我们总是絮叨着的讲给他听的道理,和他善于观察和好奇留下的记忆。
都说小朋友的脸是二八月的天说变就变,我一个思想抛锚儿子就忧郁的哀叹:“可是妈妈,我还不会写那么多的字啊!”
“哈哈,没关系,有老妈给你当后盾,你说我来写好不好?”我伸出手和儿子的小手击掌造势,“加油!儿子,顺便教教老妈画画!”说着赶紧准备好画纸和笔,我们一边说笑一边讨论着生活中我们一起经历的点点滴滴关于安全、防火、防水、健康快乐的事情。
通过三个晚上不懈的努力,我和儿子的腾妈组合 ——“我是小小安全宣传员” 终于完成了,高压电房危险小朋友不可以去玩;不能往楼下丢垃圾小心打到小朋友的头,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水深两米小朋友千万不能去玩,开车要注意红路灯和行人,盲人要注意井盖不见了危险、、、、内容丰富,色彩鲜明,切合主题,一草一木。一笔一划都是宝贝和我的心血。
通过本次亲子漫画活动,让我们与孩子建立了更加亲近融洽的学习气氛,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次活动多方位的普及安全知识、消防、交通安全知识的宣教,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成长学习,一起关注健康安全。这次活动不光是我和腾腾两个人完成的,奶奶也付出了很多心血,在幼儿画报里找出很多关于防火防电的标志;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解答小家伙的那些“为什么?”;傍晚和小家伙在阳台上一起观看云朵讨论形状;睡前故事朗读讲述生活中的健康常识和做人的道理。
其实生活中这些看似平凡的点点滴滴,都是孩子终身受益的法宝,都是孩子空间构想的基础,都是孩子艺术造诣的来源。
范文五: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
作者:陈玲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518 更新时间:2005-6-28
生活经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尊重和承认"生活经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果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能正确地加以分析,也许就很难准确地把握住学生学习的"起点",教学很可能会回到"灌输"的老路上去。着力实施一种"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数学教学",也正是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
案例一:"这筐水果45重"
最近发现,张思做应用题时有一类问题的答句老是出问题。比如:"这筐水果有多重?"他总是回答:"这筐水果有45重。"瞧,今天的作业又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把他叫到身边:"你今年多大?""9岁。""能把话说完整吗?""我今年9岁。""不,应该说你今年9大",我故意说。小家伙立即给我纠正:"不,应该说9岁。"我不动声色,又如法炮制了几个类似的例子。"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我家到学校大约有2千米。""不,应该说你家到学校大约2远。y"你有多高?""我的身高大约是130厘米。""不,应该说你的身高大约是130高。""不是的……"小家伙有些着急了。这时我把作业本递给了他。他一看,吐了一下舌头,立即转身订正去了。从此,他再没犯过这样的错误。张思所犯的这种错误也许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曾遇到过。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正是调用了学生正确的生活经验来矫正他学习中的错误。 案例二:“弟弟吃哥哥”
做一道文字题:36乘8加上4的和,积是多少?学生列式有两种:一种36×8+4;另一种36×(8+4)。当时我就跟学生讲:"36应该乘一个和,最后应该是求一个积,我们可以用缩句的方法来理解:36乘和,积是多少?所以正确的列式应该是:36×(8+4)。"可是有不少学生一脸茫然,我有点"黔驴技穷"了。正在我为难的时候,一只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老师,我可以打个比方。"她抬头看看我,我会意地点点头。"比如,弟弟吃了哥哥的苹果,这句话中弟弟吃的是。哥哥的苹果',并不是。哥哥'。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上面的8离乘最近,就用36×8。"这个学生的比方给了大家不少启发,很多同学都豁然开朗起来。在上面的案例中,学生借助"弟弟吃了哥哥的苹果"这句容易理解的日常语言理解抽象的算法是很有创意的。以后再碰到类似的问题,有同学不小心搞错了,孩子们便会说:"又把哥哥吃了!"就在这样的提醒当中,孩子们的错误越来越少了。学生
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自主建构的过程,这个例子就是生动的佐证。 案例三:"一根黄瓜长约3厘米"
这是三年级一次数学单元测验的一道填空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黄瓜长约3( )在阅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同学填写的单位是"厘米",而且不是少数。当时我们都不假思索地将这样的选择判为错:一根黄瓜怎么可能只有3厘米长呢7",师,黄瓜长约3厘米为什么错了?"试卷刚发下去就有好几个学生围着我问。"你们见过黄瓜吗?"我觉得挺奇怪,就试探着问了一句。小家伙们一听都急了:"我们经常吃黄瓜呀!""那它有多长呢?""我们家拌的黄瓜是大约长3厘米呀!"一个小家伙一边说还一边用手比画着。原来他们见到的是餐桌上的黄瓜片儿,我没有贸然地去否定他们:"这样,名师明天带一根黄瓜给大家看一看好吗7"第二天,我带去一根黄瓜,孩子们的困惑也便迎刃而解了。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曾说过:"儿童回答老师提问的精确性,主要取决于儿童经验的逻辑性,而不在于事物本身的逻辑。"学生说黄瓜长约3厘米,刚开始我们以为学生是没有能建立起1厘米1分米的正确表象。其实,不是这样的。学生填"厘米"是基于他们特有的生活经验,他们见得最多的便是餐桌上的黄瓜片儿。如果问题说清楚是"一根黄瓜"也许好些。尊重学生的经验既包括那些正确的经验,也应该包括那些片面的、甚至错误的经验,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很多并非"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恰恰是"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相关的经验。每一个学生部从他们的现实世界出发,与学习内容发生交互作用,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关于"小学儿童的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的思索既是课程改革的时代呼唤,也是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本质追寻。
1、界定:什么是小学儿童的生活经验。
经验,是指由过去的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它是个体立足于客观世界,建立在感官知觉上的对事物的认识和反映,是人类和个体认识成果的积累。儿童的生活经验是指小学生在生活中通过亲身经历、体验而获得的对事物的认识和反映,具有自然性、生成性、发展性等特点。自然性是指学生生活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生活现象都会毫无阻拦地进入他们的认知领域,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经验"。当然这种经验很大程度上是原始的、粗浅的、局部的、零散的,甚至是不准确的、不科学的,但却是十分难得和可贵的。生成性是指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对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调用、调整、提升或者重新确立的过程,也存在着对活动中新的认识不断接受、理解和内化的过程。这些过程实质上就是新的经验建立和生成的过程。发展性是指经验的建立和运用是一个动态的、不断积累、丰富发展的过程,这也是人的内在素质和能力提高的过程。任何学习都是在先前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这种建构的结果又会导致经验系
统的变化,在这种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学生的经验得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学习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2、分类:从生活经验的作用谈起。
如果按照生活经验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作用来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可以直接拿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生活经验(如案例一)。这样的生活经验有许许多多。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人民币等内容时,学生便有不少生活经验可以直接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我们应当充分地加以挖掘和利用,很好地把握住学生认知的起点。
第二类;可以通过类比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生活经验(如案例二)。这样的生活经验,从表面上看,似乎不能与数学知识的学习构成什么直接联系,但却可以通过类比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很多时候应用这种方式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形象、更易于理解。比如,在学习"循环小数"时,我们可以激活儿童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日升日落,白天黑夜周而复始的经验来帮助他们理解“循环小数”中"循环"的含义。
第三类:可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负面影响的生活经验(*口案例三)。生活经验的丰富性也必然导致有些生活经验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有些经验本身便是错误的。比如在学习"质量单位"的时候对"质量"的理解,学生日常生活中关于"质量"的生活经验(指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或许便会对他们的数学学习产生一些"干扰"。对于这一类的生活经验我们也必须正视,因为经验无论是正确的、错误的,它往往都是根深蒂固的,想强制性地加以取代必然会影响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应当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加深认识。
3、辨析: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的关系。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质是,用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有关数学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儿童的生活经验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基础,进而成为我们构建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和开发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庞大资源库。小学儿童的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是紧密相连的,他们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的激活、利用、调整、提升的过程,是"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解读",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小学儿童的数学学习活动与其说是"学习数学",倒还不如说是生活经验的"数学化"。学生从现实出发,经过反思,达到"数学化"。在这一过程中,"数学现实"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现实"也许就是他们的"生活经验"。一方面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前提、基础和重要资源,是保证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有效的数学学习也能促进经验的应用、提炼和积累。数学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经验积累的过程,就是一种新的"经历"和"体验"。
陕县实小 陈玲
文章录入:陈玲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论谬
, 下一篇文章: 自主学习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