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初一语文 第十一讲
初一语文 第十一讲
学习目标:结合语境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
身临其境,深入作品,感受作者心理
联系本文表达作用,与主题结合思考。
趣味礼物:
对词句的质疑, 可以从这样三个方面入手:表达了怎样的意思?是怎样表达 的?表达的效果怎样?例如《滹沱河和我》 ,文章结尾:“滹沱河是我的本命河。 它大,我小,我永远长不到它那么大。但是,我能把它深深地藏在心里,包括它 那深褐色的像蠕动的大地似的河水, 那颤栗不安的岸, 还有它那充满天地之间的 吼声和气氛。 ”怎样理解“滹沱河是我的本命河”?“我”的心里“深深地”藏 着什么?是河水、 岸、 吼声和气氛?还有什么?这是从表达的内容角度进行质疑, 有助于更准确深入把握这篇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 又如 《我的叔叔于勒》 :“我心 里想:‘这就是我的叔叔,我父亲的兄弟,我的亲叔叔啊! ’ ”这句心理描写表达 了 “我” 怎样的思想感情?三种称呼表示同一个人, 为什么要这样分开来反复表 示?三个称呼之间为什么要这样排列, 能不能调换顺序?这样从内容到语言表现 形式进行质疑,就能全面深入理解这句话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了。
精讲精练:
(一)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 “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 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 不由浑身紧张, 前后呼喊起来, 都想努 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 ”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 ”
⑤“我们顶着天啦 ! ”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 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1.第①段写景的观察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⑦段写景的 观 察 点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暗 示 了 老 山 界 山 路 的 特 点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山界山势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中“奇观”指什么景象?有什么作用?这一句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
3.文段中对红军战士的对话描写表现了什么?
4.文中加点的“一步一步”包含什么意思 ?
5. 赏析划线的句子。
6. 两次出现火把,作用各是什么?
文侯与虞人期猎
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 今日饮酒 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 文侯曰:“ 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 乃 往,身自罢②之。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 ① 掌管山泽苑囿打猎的官。 ② 罢:通 “ 疲 ” 。
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 )
①天又雨,公将焉之 ?
译:
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
译:
2. 请简要说说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的主要启示。
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 7题。
⑴明媚的三月三如期来临。 然而, 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 不是野外风筝 飘飞的轻盈和艳丽,而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
⑵ “ 三月三,砍枣儿干 ……” 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凉的 阳光中, 手拿一把银亮的刀, 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 那棵粗壮的枣树 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⑶ “ 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 ” 我问。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 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 虽然不好看, 却是它们执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 尽管冬 天已经过去, 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寒啊。 奶奶这么砍下去, 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 们吗?难道奶奶不知道 “ 人活一口气, 树活一张皮 ” 吗?我甚至偷偷地想, 是不是 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
⑷ “ 小孩子不许多嘴! ” 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 砍下去,一刀又一刀 ……
⑸那时候, 每到秋季, 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 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 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 __________。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 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
⑹多年之后, 我长大了。 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 在一个远近 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
⑺也是初春, 也是三月三, 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 也是 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这些刀在梨树千上跳跃飞舞,像 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 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敢, 那样用心, 其认真的程度绝 不亚于我的奶奶。 他们 ________地砍着, 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
品。 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 仿佛是它们伤痛的记忆, 又仿佛是它们陈旧 的冬衣。
⑻ “ 老伯, 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 ” 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 我隐隐约约 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这个理由, 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
⑼ “ 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 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 ” 老人笑道。
⑽ “ 那有什么不好呢? ”
⑾ “ 那有什么好呢? ” 老人反问道, “ 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 料可是有限的。 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 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 果呢?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 ”
⑿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
⒀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 过于顺利, 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 这些枝条, 往往是徒 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赐予的珍贵养料。等到结果的时候,他们却 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奉献给收获的季节。 而另外一类人, 在生命的初期, 就被一 把把看似残酷的刀, 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 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 等 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
⒁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 ⒂当然, 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 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 刀。 我们所能做的, 也许就是在有刀的时候, 去承受, 去积蓄; 在没有刀的时候, 去寻找,去打造。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 微笑。
1.根据文意,在文中空白处填入一个选择恰当的词。
答:___________
2. 第 ⑺ 段 中 作 者 用 “ 一 个 个 微 缩 的 芭 蕾 女 郎 ” 比 喻 的 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⑻段中有 “ 谜底 ” 一词,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 谜 ” 指的是什么? “ 底 ” 指的是 什么?(每句话不超过 10个字)
答:谜:
底:
4.在文中用横线画出由记叙转入议论抒情的过渡句。
5.根据语境,解释第⒀段中加点词 “ 芬芳 ” 的意思。
芬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文意理解 “ 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 ” 一句,并将你的理解写在下面。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文中找出一个能体现中心的词语,作为本文的标题,将它写在横线上。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 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 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 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 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 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 将长期维 持不变, 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 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 40亿年。 过了 40亿年后, 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 400年 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 那么这 400年来科学、 技术以及工业、 农业的发 展, 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 400万年间的成就。 与此同时, 近 400年来 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 也大大超过了在 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 如 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 试问 4000年后乃至 4000万年后的地 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 源。 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 但这在数量 上毕竟是有限度的。 所以,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 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 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 更长一些时间, 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 如小行星撞击地球, 但也不太 可能在 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 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
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第③段中,作者说,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④段中,作者说,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本文后,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列出两条。
答:(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堂后测:
(二)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 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 (!)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 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 (2)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 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 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 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 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 选段按照什么顺序,描写了哪些景物?
2 “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 …… 像波涛在澎湃 ” 连用比喻描写声响, 有什么表达 效果?
3 这段景物描写,突出山间 的特点?
4 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什么作用?
5 给加点字注音:打着颤 ____ 蜷 ____ 矗 ____立 捉 ____摸 ____ 咀 ____嚼 ____ 呜 ____咽 ____
6 对划线句子进行赏析
7 从文中我们可能读出哪些艰苦的信息?
8 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作者还能如此享受美景,体现了什么?
五、课后作业:
片段写作:高兴
答案
1、山脚。山腰,高、陡
2、 “奇观” 是指成千上万的人在攀登, 人、 夜色、 高山整合在一起,瑰丽、 壮观。 体现了红军队伍庞大的气势, 并歌颂了红军坚强的革命意志。 作者用赞赏的口吻 来描绘景物,抒发了豪迈的情怀,是革命乐观主义的表现。
3、战士们战胜困难的豪迈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每步都要非常小心,这里通过战士的谨慎和行军速度之慢,来衬托老山界的 陡峭和险峻。
5、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的陡峭和高峻,并写出火把 之多,队伍之众。
6、第一次出现,火把排成之字形,与星光相接,写出了山之高,和点炎把的人 之众。形成壮丽的奇观。第二次出现,火把照在第一次出现,火把排成之字形, 与星光相接, 写出了山之高, 和点炎把的人之众。 形成壮丽的奇观。 第二次出现, 火把照在人的脸上,写出了山之陡,展现奇观的细节。
1. ①天又下着雨,您准备到哪里去呢 ? (句中的“雨”、“公”、“焉”、 “之” 都能正确翻译 )
②虽然现在很快乐,怎么可以不坚守约定的 (打猎 ) 时间呢 ? (句中的“虽 (虽 然 ) ”、“岂”、“一 (专一、坚守 ) ”、“期”。 )
2. 做人要诚信 守时等
1、侥幸(庆幸)。
2、成百上千把跳跃飞舞的刀;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梨农们砍树技艺的娴熟和姿势 的优美。
3、迷:三月三奶奶砍枣树;底:储存养料,以利结果。
4、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5、酝酿(或酿造)。
6、在人生旅途上,人们应当有遇到困难和伤害的思想准备。
7、刀之爱。
1、星星,山峰,山谷,火堆
2、四个排比式比喻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不可捉摸”的声响特点,将无形的声
音化为具体的形象,给人以美好的联想,增强语势,使人的感受更加强烈。并且 运用以静衬动的写法,更加渲染了山中的寂静。
3、寂静
4、从侧面突出了中心思想
5、
6、 (1) 作者将“星星”喻为“宝石”, 状其光芒四射; “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 则暗示出山之高,让人联想到“仰可摘星辰”的诗句;(2)前一句以“巨人” 喻“山峰”, 后一句以“井”喻“山谷”, 二者结合起来, 便很有立体感地展现 出山高谷深的壮观景象;
7、寒冷、山陡
8、体现出红军战士的乐观、豪迈、不畏艰苦的英雄气概,
范文二:语文第十一课学生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8分)
1、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注音有错误的一项( )。(2分)
A 、教诲(hu ì)狭隘(ài )淳朴(ch ún )处置(ch ǔ)
B 、应酬(y ìng )欺侮(w ǔ)浸渍(j ìn )歼灭(ji ān )
C 、肖像(xi āo )懦弱(r ú)附和(h è)立即(j í)
D 、玫瑰(gu ī)友谊(y ì)供给(g ōng )斥责(ch ì)
2、选出下列各组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莫名 谈笑风声 巧妙绝伦 永往直前
B、狼籍 蜂拥而至 不屑置辩 微不足道
C、殉职 寻人启事 漫不经心 不言而喻
D、装订 戒骄戒燥 无精打采 格物致知
3、下列人物和故事情节描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关羽,曾为曹操斩颜良、诛文丑。后来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回
到刘备身边。在攻打樊城时, 水淹七军威名远扬,终因骄傲轻敌兵败麦城。《三
国演义》
B、起义军中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了生辰纲。他还用双掌连环计攻克了祝
家庄;激发林冲火并王伦,确立了晁盖的地位。宋江死后不久,他病死在宋江墓
前。《水浒传》
C、红孩儿初见唐僧时,装扮成一个顽童,骗取唐僧的同情。后来,他又假扮
观音抓住了猪八戒。孙悟空装扮成牛魔王来救八戒,红孩儿用自己的生日测验“父
亲”的真假。《西游记》
D、王熙凤一出场就先声夺人:我来迟了。协理宁国府表现了她的干练;毒
设想思局暴露了她的脸酸心硬、残忍阴毒。《红楼梦》
4、《语文报》已经成为中国驰名商标,《语文报》中考版更深受广大师生
的好评。你能写出像其它老师、同学推荐的理由吗?40以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诗文填空 (共10分)
(1)江流天地外,______。(王维《汉江临眺》)
(2)______,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______,化做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4)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面对人生中的欢乐与痛苦,我们都应该
, 。(范仲淹《岳阳楼记》)
(6)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中,许多科学家仍能甘于奉献,刻苦钻研。正如陶渊
明《五柳先生传》中所言:
_______,________。
(7)请写出含有“雪”字的连续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理解及分析(共42分)
(一) 阅读文言文,回答6~9题。(共8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
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
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俊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素,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解释加点的词(2分)
溯:_____ 绝:______
7、翻译句子(2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_________
8、作者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2分)
9、发挥你的想象,请将“清荣俊茂”的景色描绘下来。50字以上。(2分)
(二)阅读说明文语段,回答10~13题(共8分)
一粒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一颗鱼卵能变成千斤大鱼。它们的体积增大了千
万倍,需要很多的有机物质来组成。一切生物,只要活着就要消耗能量。一个成
年人,即使一点儿工作也不做,一天也要消耗1400大卡的能量。这些有机物质
从哪里来?能量从哪里来?
原来,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食物就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例如碳水化合物(包括糖、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等等,它们既能构成
躯体,又在呼吸时被氧化而放出能量。水和矿物质盐类,虽然也是生物体所必需
的,而且也参与躯体的组成,但是它们不能供应能量,跟一般食物不同。
10、选文的中心句是:(2分)
11、文中加点的“它们”分别指代什么?(2分)
(1)
(2)
12、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严密。试举一例进行说明。(2分)
13、你能运用合理的想象,为人类开发出一种新的食物吗?(2分)
(三)阅读议论文 回答14~19题 (12分)
《为自己的心灵不断加油》 (作者:苇笛)
(1)英国心理学家哈德飞,曾经给两组志愿者进行过不同的催眠。他对第一
组人说:你现在身体非常非常虚弱,你已经变成婴儿了,你全身都很瘦小,你的
手指像小鸟爪子那么瘦??慢慢的,这些人真的相信了。这时,给他一个握力器,
受试者的平均握力是二十九磅。然后,他又对第二组人进行了催眠:我现在往你
口中滴的是营养液,是泰森服用的那种,所以。你会像泰森一样强壮,越来越强
壮。此时,他又让这些人握握力器,结果,平均握力是一百四十二磅,而事实上,
这两组人在清醒状态下的正常平均握力皆是一百零一磅。
(2)这个实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心理暗示的强大力量。而这种力量,即
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3)既然心理暗示的力量如此强大,那么,在一个生命的成长过程中,若是
不断地给予正面的暗示,结果又将如何呢?
(4)海洋动物馆里有一条重达8600千克的鲸鱼,训练师经常对它进行“跳
高训练”,就是将绳子放在水面上,然后让鲸鱼从绳上跳过去。每次跳前,训练
师都会亲热地对着鲸鱼喃喃低语,告诉鲸鱼它很棒,一定能跳过去,。果然,大
多数时候,鲸鱼顺利地从绳上“飞”了过去;训练师随后便拿来鲸鱼爱吃的食物
算做奖赏。
(5)一次次的鼓励,一次次的奖赏,使得鲸鱼越跳越高,最后竟能跳过六
点六米。
(6)一条鲸鱼,在不断激励下竟能创造出奇迹,可想而知,一个人,若是
内心不断地受到激励,必能创造出一番业绩来。
(7)阿里巴巴网站的缔造者马云在谈到自己的创业历程时,感触最深的一
点便是“有一点成功,就用自己的左手温暖右手”。而左手温暖右手的过程,不
正是自我激励的过程吗?正是有了这种激励,马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最终
将阿里巴巴打造为出色的商业网站;而他自己也成了五十年来《福布斯》封面上
的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企业家。
(8)人活着,就应当走一条向上的路,尽管向上的路充满了阻力。走上这
样一条路,不可避免地要经受挫折遭遇磨难。当我们一身伤痕地摔倒在路上时,
困境中能够拯救我们的,惟独我们自身。当我们不断地激励自己不断地为自己的
心灵加油时,我们的内心便会油然而生一种崭新而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支撑着
我们推动着我们努力向上走,直至到达人生的顶峰。
14、请说说第一自然段的作用。(2分)
1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段意。(2分)
16、试分析第六自然段的作用。(2分)
17、第七自然段的表达方式是:
论证方法是: (2分)
18、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
(2分)
19、本文思路清晰,但论证方法单一。你将怎样使它更丰富些?(2分)
(四) 阅读散文,回答20~26题
神奇的丝瓜 作者:季羡林
(1)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草挖土,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
方的小花园。周围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
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颗扁豆和两颗丝瓜。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
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
(2)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长大。这当然增加了
我们的兴趣。但是我们也并没有过高的期望。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
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看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和亚运会招展的彩
旗,顾而乐之,只不过顺便看一看丝瓜罢了。
(3)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忽然有一
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
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
出半尺,决非夸大之词。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
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
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
墙增添了无量活力与生机。
(4)这当然让我感到很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大大的提高。每天早晨看丝瓜
成了我的主要任务,爬小山反而成为次要的了。我往往注视着细细的瓜秧和浓绿
的瓜叶,陷入沉思,想得很远、很远??
(5)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
绿色的瓜。瓜越长越长,越长越长,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
小瓜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的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我真替它担心,
生怕他经不住这一份重量,会整个地从楼上坠下来落到地上。
(6)然而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
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在上面,在三楼一位一百零二岁的老太太的窗外窗台
上,却长出来两个瓜。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地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
膊一般粗了。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
我又担心起来。没过几天,事实又证明了我是杞人忧天。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
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
的绿色牛角。
(7)不知道从那一天起,我忽然又发现,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楼之
间,在一根细秧的顶端,又长出来了一个瓜,垂直地悬在那里。我又犯了担心病:
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长越大,会把上面的
两个瓜也坠了下来,一起坠到地上,落叶归根,同它的根部聚合在一起。
(8)然而今天早晨,我却看到了奇迹。同往日一样,我习惯地抬头看瓜:
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似乎一定分量都没有;上
面老太太窗台上那两个大的似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壮地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
一个却不见了。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等我再退几步抬头看时,却
看到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躺在抗震加固时筑上的紧靠楼墙凸出的一个
台子上。这真让我大吃一惊。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
那里了呢?这个凸出的台子无论是从上面还是从下面都是无法上去的,决不会有
人把瓜摆平的。
(9)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像达摩老祖一样,面壁参禅,我
仿佛觉得这颗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
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
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无论
如何也无法解释我上面谈到的现象。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又实在令人难以
置信,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丝瓜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上下数千年,纵
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我左考虑,右考虑;越考虑越糊
涂。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绳子,
绿叶上照样浓翠扑人眉宇。我站在丝瓜下面,陷入梦幻。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
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20、读第一自然段,从种植角度看,反衬丝瓜神奇的词语有 (2分)
21、找出后文与第二自然段划线句相照应的句子。(2分)
22、读第四自然段,结合全文谈谈“我往往注视着细细的丝瓜和浓绿的瓜叶,陷
入沉思,想得很远,很远??”,作者可能想到了哪些?
23、第六自然段中,“杞人忧天(2分)
24、第九自然段中,“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指什么?(在文中用曲线标出)
(2分)。
25、作者抓住“神奇”二字,安排了状物和抒情两条线索。从状物看,丝瓜
生长轨迹是:“家人种花树花菜”——“ ”———“ ”
———“最新的丝瓜平躺在楼墙台子上”(填上相关的细节)(2分)
26、依据25题的提示,试写出本文的抒情线索。(2分)
(1)对 (2)对 (3)对
三、作文
下面两个题目,任选一题作文(60分)
文题一:
1、在飞越驼峰航线支援中国抗战时,只有一层铝皮的美军C---47运输机常
常遭日本战机的偷袭, 一些飞行员也因此被夺去了生命。于是有人在飞行员座椅
背后焊上钢板,从日本飞机的火舌下夺回了不少飞行员的性命。
2、诺曼底登陆时,美军第101空降师副师长普拉特准将乘滑翔机实施空降
作战,有人在他的座位下焊上厚厚的钢板来防弹。结果钢板使飞机头重脚轻,一
头扎向地面,普拉特准将阵亡。
3、二战后期,美军对德军、日军展开大规模战略轰炸,自己的飞机往回飞时损
失惨重。空军请数学家沃尔德诊治。经统计、画图分析,空军在座舱和尾翼焊上
钢板,使美军降低了损失。
第一块钢板是“传奇”,机智的飞行员用它挽救了生命。第二块钢板是“教训”,
焊钢板的人,好心办了坏事。第三块钢板是“智慧”,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挽救
了数以万计的飞行员。
请任取其中的一个话题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600字。请不要在文中写与自己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文题二:
善待
在横线上填一个词,如:父母、老师、残疾人、儿童、植物??完成写作要求。注意:(1)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600字。(2)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3)请不要在文中写与自己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范文三:初一语文下学期课前积累·第十一周
初一语文下学期课前积累(二十五)
班级: 姓名: 学号 1、古诗文默写: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 。 有约不来过夜半, 。
2、看拼音写汉字
,它震撼着你,shāo zhuó( )着你,威逼着你。
,痛苦和欢乐,??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bēn tū( )~辐射~fān fēi( )~ ,一种yōu àn( )的光弥漫在窗际,仿佛电影中的一幕。 ?唉,你们qia yì( )得很~这椅子给我坐的,
3、翻译下列句子:
京中有善口技者。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在如何上好阅读课的问题上,语文老师听取了同学们广泛的意见。 B、现在大多数孩子在家中只知道接受爱,不知道感受爱,也不会付出爱,这样的家庭教育是缺憾的。
C、你将你的对手变成朋友,难道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完美的战胜吗, D、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做出来突出的成绩。
初一语文下学期课前积累(二十六)
班级: 姓名: 学号 1、古诗文默写: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夫叱大儿声, , 。 江山代有人才出, 。
2、看拼音写汉字
,我学他的kǒu tóu chán( )喊他:“对起,对起,给我也带一枝来~” ,其实竹叶的方向、shū mì( )、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都要讲究。 ,故墨画中看似只有一色,其实bāo luó( )三原色。
?这叫做“朱竹”,是用笔zhàn( )了zhū shā( )来piě( )的。 3、翻译下列句子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鼎湖山占有保持干净水体的大面积天然无菌的山林环境。
B、课余时间,学校为同学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卡拉ok等体育活动。 C、2011年6月4日,李娜勇夺法网单打冠军,成为第一个手捧单打大满贯的亚洲人。 D、自“虚拟时代”网站开办以来,每天接待顾客平均约有6000人次左右。
初一语文下学期课前积累(二十七)
班级: 姓名: 学号 1、 古诗文默写: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议渐拍渐止。 , , 。
,崔九堂前几度闻。
2、看拼音写汉字
,竹影渐渐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cēn cībù qí( )的样子来。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biàn huàn duō zī( )的旋舞。 ,我就要用各种彩色,点染出她们的qīng yáng( )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他想叫出他心中的惊喜,但是除了yī ya( )之外,他找不到合适的语言。 3、翻译下列句子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深圳的夏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B、通过老师三年的教育,使我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C、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D、他参加了这届运动会后,正式退出了运动员生涯。
初一语文下学期课前积累(二十八)
班级: 姓名: 学号 1、古诗文默写:
俄而百千人大呼, , 。
峨眉山月半轮秋, 。
2、看拼音写汉字
,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行地赞美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地“běn sè dāng háng
( )”。
,舞台上的气氛是jìng mù( )庄严的。
,她duān níng( )地站立着。
?她用她细碎的舞步??舞蹈出诗句里的lí hé bēi huān( )。 3、翻译下列句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4、选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 )
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C、课堂上,老师对我们提出了“独立思考,积极合作”的要求。 D、初中三年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范文四:初一历史下册第十一课[教育]
朱里街道中心学校 历史 学科教案
授课时间 科目 历史 班级 七
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课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穿
着打扮、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旅行的
条件;文化娱乐活动、节庆风俗等方面。
通过了解过去的社会生活史,提高认识和改进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了解历史上物质文化生活的条件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们现在教学目标 的物质文化生活,提高创造性地改进物质文化生活的能力。
通过对于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
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的亲和力。
教学重点 服饰和瓦子可以视为重点
服饰问题涉及到国内各民族间在文化上和生活方式上的相互影响;瓦教学难点 子属城市商业繁荣的问题,也可以视为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节日视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所需时间
提问和引导学生回顾和概括已经学过的宋朝农业生产、导入
手工业生产发展和商业发展的史实,导入本课的教学内
容,阐释社会生产的进步促使人民的日常生活发生新的
变化,使学生认识到宋朝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进步基
础。
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一、衣食
1、衣:小袖狭身的短衣;妇女缠足。 住行等
欣赏《清明上河图》等宋代的插图,描述画面中人物的 习俗的
服饰,或者通过不同的服饰分析人物的身份地位。 变化
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宋朝服饰特点的历史变化,从王朝初年的简朴到
王朝末年的奢侈,一方面表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
方面也说明了统治阶级的日渐腐朽。第二,宋代的服饰
中明显地反映了少数民族的影响,朱熹说:“今世之服,
大抵皆胡服,如上领衫,靴鞋之类,先王冠服扫地尽矣。”
这是长期以来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的结果,使学生认识
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到了丰富人们的物质和文化
生活的作用。第三,在宋朝出现的缠足陋俗,说明当时
统治阶级价值观念的腐朽和妇女地位的低下,引导学生
批判性地认识这些历史现象。
2、食: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北宋肉食
以羊肉为多,南宋吃鱼多;
导学生思考当时南北方饮食习俗的差异和少数民族对
于中原地区饮食习惯的影响。
4、住:茅屋、瓦房、宅第。
展示各类住房的图片,要求学生指出宋代的民居有哪几
类?各类的民居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比较城市和乡村
住房的不同,便于学生认识和比较。
4、行:牛车,驴车;乘轿,骑驴骡。
引导学生认识宋朝主要有哪几类交通工具,不同社会地
位的人在使用的交通工具方面有何差异?除了交通工具
以外,宋朝时便利人们出门旅行的条件还有哪些?
二、热闹的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瓦子和欢1、瓦子:娱了兼营商业的场所。
乐的节日 引导学生分析在瓦子里面都有哪些方面的活动?再加以
概括,使学生认识在瓦子中有文艺、体育等娱乐活动,
有商品、饮食等买卖交易活动,有服务类的活动等等,
表现了大都市的繁华。
2、节日:春节、元宵、端午节、中秋节。
要求学生指出宋朝都有哪些重要的节庆活动?流传至今
的重要传统节日有哪些在宋朝已经出现了?要求学生指
出当时的人们是如何欢度这些节庆日的?哪些活动今天
已经不多见了?哪些活动与今天还有类似之处?
教师最后阐述节庆活动是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
成部分,我们应该吸取传统节庆活动优秀的精华部分,
丰富我们的生活。
三、课堂小结(略)
四、作业: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范文五:初一语文第十一周周测及答案定稿
七年级(上) 语文第十一周周日检测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基础知识(26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迸溅( ) z h ù ( ) 立 兑命( ) 学学半( ) ...
2. 解释“忍俊不禁”并造句。(4分) 解释: 造句: 3修改病句,在横线上写上修改后的正确句子。(4分)
(1)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2)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4. 默写或按要求填空(10分)
(1)知不足, ;知困, 。
《礼记 . 虽有嘉肴 》
(2)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天净沙. 秋思》
(3) ,赚得行人空喜欢;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4)《夜雨寄北》中诗人设想相逢之日再诉今日之情的诗句
是 ,(5)白居易踏春于钱塘湖,领略了 “
”莺燕争春的美景。
5.仿照例句的样式,在后面写一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分句。(4分)
例句: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境;感谢遗弃你的人,
因为他教会了你独立。
感谢 ,因为
感谢 ,因为
二名著阅读 (7分)
为了打造绿色家园,学校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的“名著阅读”活动。
请你研读这则寓言,回答下列问题。
乌龟和老鹰
乌龟请求老鹰传授翱翔之术. 老鹰告戒他, 说他的本性不宜飞翔, 切
莫异想天开. 经不住乌龟一再请求, 老鹰便使用双爪把他抓住, 飞到高
空把他扔下了. 乌龟掉到石头上, 摔得粉身碎骨.
(1)本文选自《 》,作者相传是 (国
家)的 (作者)。(3分)
(2)《乌龟和老鹰》的寓意是:
2分)
(3)你觉得乌龟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2分)
三、文言文阅读(17分)。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
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解释下列字词。(8分)
自反( ) 自强( ) ....
学学半 ( ) 学学半( ) ..
2、下列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不知其旨也 B、虽有嘉肴
C 、教然后知困 D、教然后知困
3. 翻译下面句子。(4分)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4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3分)
5、“四书”是指《 》《 》《 》
《 》。
“五经”是指《 》《 》《 》《 》
《 》。《学记》是《 》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
上的 系统性的 论文。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
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如“因材施教”“ ”等。
四、现代文阅读(12分) 秋叶
①一场风雨后,街旁的树下就落了一层叶子。
②这是故乡的初秋,叶子也该是些早熟的叶子,从湛蓝旷远的天
空悠然飘落,百转千回之后遗落于地,并没有什么生命遗失的痉挛和
苦痛的挣扎,一如它们生时的超脱、潇洒和平静。
③这是秋叶生命的涅槃。
④由生到死,由死回生,它们附着于树,是为了丰富母体,并不
是做寄生虫,一味索取,不知奉献。而它们成熟后离开母体也只是一
种使命的完成。
⑤用不着唱赞歌,只需那一场风一场雨,秋叶便可于风雨中飘飘
落下。
⑥这是自然之秋徐徐拉开的序幕,把广阔天地作背景,把生命飞
旋成这大舞台上最真实的道具。
⑦树叶可为演员,而人却并非戏子,再好的戏剧于他们也只是戏
剧。然而他们还是被这壮观的落叶场面吸引了,他们观摩着这大自然
最好的舞剧,感到心神俱清俱纯。
⑧一个远来的游子,被这舞剧所演出的热爱生命的主题所感动。
他拾起一片落叶久久看着,看着,直到自己的身心也被那红得透明的
秋叶点燃,发出劈劈啪啪的燃烧声。
⑨游子于寂寞无声的街道上走了。那身影在白杨潇潇的原野上越
来越小,最后,终于也走成一枚秋叶,镶在了故乡初秋的风景里。
1. 联系文中内容,秋叶的生,是为了 ;秋叶的死,
是为了 。(4分)
2. ⑦段中的“树叶可为演员,而人却并非戏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分)
3. 选文中能比较明显地表现文章主题的句子是: (2分)
4⑧段中“直到自己的身心也被那红得透明的秋叶点燃,发出劈劈啪
啪的燃烧声”一句中,“自已的身心”为什么会被“秋叶点燃”?“红
得透明”应怎样理解?(4分)
一、基础知识(31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迸溅( b èng ) z h ù ( 伫 ) 立 兑命( yu è ) 学学半( xi
ào )
2、 解释“忍俊不禁”并造句。(4分)
解释:忍不住笑
造句:略
3、修改病句,在横线上写上修改后的正确句子。(4分)
(1)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2 )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4、. 默写或按要求填空(10分)
(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3) 莫言下山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 . 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感谢藐视你的人,因为他唤醒了你的自尊。
二名著阅读
(1)伊索寓言 古希腊 伊索
(2)《乌龟和老鹰》的寓意是:通过乌龟非要学习飞翔不可,结果
摔死的悲剧,说明任何事情都有他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
(3)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不听劝说(任一特点即可)。
三、文言文阅读(13分)。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
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 解释下列字词。(8分)
自反( 反省自己 ) 自强( 自我勉励 )
学学半 (教) 学学半(学习)
2、下列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 )(2分)
A 、不知其旨也 B、虽有嘉肴
C 、教然后知困 D、教然后知困
3. 翻译下面句子。(4分)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
4、你觉得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道理:教学相长。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
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5“四书”是指《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学
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篇 系统性 教育学
(或 教育、教学活动)的论文。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
很强的现实意义。如“因材施教”“ 教学相长 ”等。每空1分
四、现代文阅读(13分)
1. 丰富母体 营养大地
2. 过渡(承上启下)
3. 第⑧段第一句话,一个远来的游子,被这舞剧所演出的热爱生命
的主题所感动。
4 自己被秋叶的奉献精神所感动,受到了生命的启迪 指无私欲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