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德育原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德育: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P1)
2、古代德育:是指范围广泛的“习俗教育”或“社会意识教育”。包括今天所说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礼仪教育”等。它相当于今天所谓广义的“政治教育”。(P4)
3、道德: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P10)
4、广义教育概念: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P20)
5、教育:作为一种肯定性评价词和规范性评价词具有道德的含义,它指称的是通过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或以有价值的内容影响学生的活动。(P29)
6、道德相对主义:个人有个人的道德,社会也有社会的道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德,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群、民族和社会有不同的道德,无所谓绝对对和错,绝对善和恶,绝对的道德和不道德(P42)
7、学校:是一种教育机构,在各种具有重大意义的领域培养年轻一代批判的理解力(P53)
8、德目主义:把德目(生活中具有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当做知识传授给年轻一点,明确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同时、在他们心中培植对这些德目的虔诚信念,形成一种道德上的对的或好的事情的心理倾向,而这一切最终都要落实到行为训练上,也就是,按照诸德目的要求。培养他们各种可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改革探索。(P54)
9、消极被动的德育观:道德教育需要等待时机,它并不是教育者想进行时就可以进行的活动。只有当个体在道德实践中遇到道德问题,有接受道德指导的
需要时,才对他进行道德指导。(P58)
10、积极主动的德育观:道德品质是人类必备的品质,不论个体有没有道德发展的需要,不论他愿不愿意接受道德教育,都有必要义无反顾的对他进行强有力的道德教育。
11、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断言:万物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若要成为善,就要系于智慧。智慧(知识)使人受益,人的一切禀赋若在智慧的指导下,其结局都是幸福,若被无知所左右,其结局则是不幸。因此,正常的人必定做自认为正确的事情,不做自认为错误的事情。人知善比行善,美德及知识。(P78)
12、技能的学与教:技能是一种直接经验,技能的学习除了有“知什么”的问题,更多的是“知如何”的问题。“知如何”的实质是“会”,所以技能的学习必须落实到行动上,在实践中摸索,在做中学,通过不断练习达到熟练。为避免漫长的摸索期,以熟练者为榜样,向熟练者学习,是学习技能的一条捷径,其基本的学习方式是观察和模仿。与此相应,教的方式主要是示范和训练。当然,相应的进行口头指导也不可少。(P85)
13、“教”的意向性用法:意向之“教”只意味着教的努力。这种用法在日常语言和理论陈述中经常出现。例如,按照这种用法,“我教她游泳”意味着“她学会了游泳”而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说“我试图教会她游泳”。这两句话里的“教”表达的只是教的努力或意图,并不表示教会。(P88)
14、私德教育:私德即个人生活道德规范,包括自尊,自爱,自强,珍爱生命,追求自我完善等自我定向的道德或自利的道德,以及平等待人,敬老爱幼,关怀弱小,相互尊重,体谅,诚实,忠诚等他人定向的道德或利他的道德。学校中的私德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私人生活道德意识,养成其善待自己及与人为善的习惯。(P99)
15、公德教育:公德即公共生活道德规范,包括国民公德与社会公德。学校中的公德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国民公德及社会公德意识,养成其符合国民公德,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如尊属社会公共秩序,文明礼貌,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救死扶伤,见义勇为,维护民族尊严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等。(P99)
16、规范性用语:教师同学生谈论责任或义务,谈论什么是道德上对的或错的,在告诉学生怎么样待人处事的情境下所使用的语言。(P115)
17、道德义务判断:教师告诉学生某种行为在道德上是正当的或错误的,该
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P115)
18、评价性用语:教师不是对人的行为举止下判断,而是在对人本身或人的动机、意向、品格下判断的语言。(P117)
19、表扬与批评:表扬是对好人好事的肯定性评价,批评是对坏人坏事的否定性评价。(P120)
20、观察学习:学生通过观察榜样在一定情景中的行为及其结果(如受到奖励或惩罚),无需要直接的强化,往往就会习得类似的行为。(P125)
21、演绎推理:简单的演绎推理,是直言三段论,它以两个包含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为前提,推导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结论。这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论证的结论不会出现论证的前提中未包含的信息,结论中所以的项都必定包含在前提之中。有效的论证告诉人们从前提中推出来的结论,而且只有前提中就有的东西才能推导出来。如果要通过演绎推理有效地得出一个包含道德判断的结论,那么,论证的前提中必须至少有一个道德判断。(P157)
22、归纳推理:归纳推理即从个别性前提从发推出一般性结论,包括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涵盖一类事物的全部个别现象,结论的断定不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范围,结论是由前提必然推出的。(P159)
23、类比推理:类比也是一种常用的说理方式。类比推理既不同于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也不同于从一般到特殊的归纳,它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即对比两类或两类以上的事物,根据它们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类比推理像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结论不一定可靠,却是教师说服学生常用的方法。特别在和学生面对面交锋时,教师无暇作细致深入的分析,类比就成了说服学生最方便有效的武器。(P159)
24、结果论:结果论强调行为的善恶取决于行为的后果,某种行为道德或不道德由它的结果决定。要想评判学生的所作所为对不对,就必须了解学生行为的后果。仅仅知道学生所做事情的后果是不够的,还要知道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才是好的。结果论的主张是,正确的行为是使善最大化的行为。这一主张应用于社会就是著名的社会功用主义,强调为最大多数人谋求最大福利。社会功用主义提醒我们,如果根据行为的后果来评价行为的道德性,就必须考虑行为对每个人的后果。(P160)
25、非结果论:非结果论强调道德规则具有普遍性,没有例外,适用于所有人的规则适用于每个人,不许任何人将自己视为特例。这种普遍性对道德判断提
出了一致性的要求,不能根据环境来承认或反对某种道德规则。道德判断必须始终如一,不论情况怎么变化,不论造成什么结果,都必须得出一样的道德判断。(P162)
26、道德两难情境:涉及两条或多条道德规范,并且这些道德规范在情境中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P134)
27、直接道德教学:杜威将通过专门的道德课,系统的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的理论的德育途径称作“直接道德教学”(P180)
28、间接道德教育:主要指在学科教学和学校集体生活的各个层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通过学科教和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的的道德教育。(P194)
29、隐蔽课程:学校生活中存在大量学校和教师未加控制和利用的领域,这些领域十分现实地影响着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这种影响是自发的,同学校德育可能相一致,也可能相抵触。人们把这种自发影响叫做“隐蔽课程”。(P202)
30、学校集体生活:学校各级各类机构自发地或自觉地组织的各种活动的总和。(P202)
31、全方位德育:学校的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学校中每一样工作、学校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小事,都充满了进行道德教育的可能性。(P204)
范文二:德育原理名词解释
1,美德即知识 (P78)
答:苏格拉底断言:万物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若要成为善,就要系于智慧。智慧(知识)使人受益,人的一切禀赋若在智慧的指导下,其结局都是幸福,若被无知所左右,其结局则是不幸。因此,正常的人必定做自认为正确的事情,不做自认为错误的事情。人知善比行善,美德及知识。
2,技能的学与教 (P85)
答:技能是一种直接经验,技能的学习除了有“知什么”的问题,更多的是“知如何”的问题。“知如何”的实质是“会”,所以技能的学习必须落实到行动上,在实践中摸索,在做中学,通过不断练习达到熟练。为避免漫长的摸索期,以熟练者为榜样,向熟练者学习,是学习技能的一条捷径,其基本的学习方式是观察和模仿。与此相应,教的方式主要是示范和训练。当然,相应的进行口头指导也不可少。
3,“教”的意向性用法 (P88)
答:意向之“教”只意味着教的努力。这种用法在日常语言和理论陈述中经常出现。例如,按照这种用法,“我教她游泳”意味着“她学会了游泳”而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说“我试图教会她游泳”。这两句话里的“教”表达的只是教的努力或意图,并不表示教会。
4,私德教育 (P99)
答:私德即个人生活道德规范,包括自尊,自爱,自强,珍爱生命,追求自我完善等自我定向的道德或自利的道德,以及平等待人,敬老爱幼,关怀弱小,相互尊重,体谅,诚实,忠诚等他人定向的道德或利他的道德。学校中的私德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私人生活道德意识,养成其善待自己及与人为善的习惯。
5,公德教育 (P99)
答:公德即公共生活道德规范,包括国民公德与社会公德。学校中的公德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国民公德及社会公德意识,养成其符合国民公德,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如尊属社会公共秩序,文明礼貌,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救死扶伤,见义勇为,维护民族尊严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等。
范文三:德育论名词解释
1
德育论
一、名词解释
1、德育:德育即育德,也就是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内化,或者说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
2、思想品德: 个体按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等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 3、德育课程:是具有育德性质和功能因而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有影响作用的教育因素,是整个教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4、德育网络:是整合校内外各种德育力量,由各种社会组织及其沟通渠道构成的组织体系。所谓各种德育力量,包括学校的、家庭的、社会的三个方面。
5、德育评价:是评价者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德育工作及其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是德育过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目标和德育目标的关系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的组成部分。目标都是由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决定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是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德育目标又是实现教育目的或教育目标的保证。 ? 教育目标、德育目标、德育内容是内在一致的,有其共同特征:都具有历史性、阶级性;都具有超前性或理想性。
2、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是如何解释“道德”概念的,
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史上,“道”与“德”本 是两个概念。一般认为,“道”是行为应当遵循的原则,德是实行原则而有所得,亦即道的实际体现。起先,道与德分开使用,“道” 指的是社会行为规范及相应的意识,它包容了今天我们所说的“思想、政治与道德”,是 社会现象;“德”是指个体德行,即社会的思想、政治与道德要求在个体身上的体现。后来在儒家著作中相连并提,逐渐连接成一个词。“道德”就把社会现象与个体现象都包容进来。 3、简述德育发生与人性、德性的关系
德育不是也不可能是孤立发生的。?德育的发生顺应了德性的要求,德性在人类发展中要求越来越高,但德性的好坏依个人而定,这样不能相互统一,在实践中不能很好地发展,故德育便发生了。
?德育的发生与人性之间也有间接的关系。因为在实践中,人类逐渐产生了人性,不再是兽性,相互之间有了关爱等,但这仅是各自的低一级的,此时德性便产生了,而德性与德育是直接的,因此德育与人性、德性的发生之间的关系是在实践中,人性间接产生了德育,人性直接产生了德性,德性直接产生了德育,人性包含了德育与德性,德性包含了德育。 4、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并发表意见 基本内容:?德育内容的主旋律,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基本文明规范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思想与道德的培养
?培养现代人的心理素质?培养、发展思想品德能力 ?青春期性道德教育 意见:?主旋律的内容既是道德品质,又是思想品质、政治品质,是现代道德主体应具有的主要德性素质,应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德育的内容与学生认知特征相一致;严格要求与热爱尊重相结合。?道德行为规范教育要与内在德性培养结合,而不是用条条框框去规范约束学生,抑制受教育者求索思辨的再创力,成为亦步亦趋的奴隶。要是遵守规范成为内在的德性的外在表现,使对规范的服从发展到自觉执行,并在纪律中获得自由。 5、简述德育过程的本质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旨在促进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发展的社会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思想、政治、道德的社会传递和社会继承的过程。德育过程的主要任务是教育者有目的地指导受教育者学习、选择、接受既有的社会思想、政治、道德文化,同时学会自
主地创立新的思想、道德范畴和道德规范。德育过程的本质就是造就道德主体或再生产道德主体的过程。 6、请区分杜威指出的“关于道德观念”和“道德观念”,并发表意见 区别:在道德教育的具体过程中,区分“道德观念”和“关于道德观念”是必要的。所谓“道德观念”是指能够影响和改进行为并使行为变得更好的观念,它是在参与合作的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的。至于那些对行为没有影响的观念就是与道德无关的观念,那些使行为变得更坏的观念就是不道德的观念。所谓“关于道德观念”是指以语言文字的方式传授的观念,即直接的道德知识的传授,它是必要的。但与通过间接的道德教育所形成的全部道德品质相比较,在数量上相对是较少的,在影响上也是较弱的,且在道德上可能还是无关的或不道德的。 看法:“关于道德观念”是伪道德,是不成熟的阶段,没有内化转化过程,不能形成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才是正确的,可以运用在时间中进行教学的。 意见: 7、请就德育中保障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影响一致性问题发表意见 德育目标的实现,要求学校、家庭、社会之间教育影响一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影响渠道、影响方式、影响程度方面,可以各有特色,但在影响的方向性质,目标要求上应是同质的、一致的。德育网络可借助各种组织形式和沟通手段,统一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如家庭和学校对受教育者在成才问题上,可以有合理的期望;对其素质发展要求上,能处理好智与德的关系;在教育的责任上,家庭、学校、社会各明确其职责;在教育方式、方法上,身教、言教上取得共识,互相配合。通过德育网络的整合作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是各方面按既定要求、制度办事,避免教育要求互相矛盾,工作步骤互不一致,这样才能提高德育效果,有利德育目标的实现。 三、论述题
1、请从认识性课程、活动性课程、隐性课程三方面,试述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您的改进建议
?认识性课程存在的问题是灌输与探究这一矛盾的争议,传统灌输限制了儿童的智慧和道德的发展。我觉得应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主动发现,多鼓励儿童不断进行批判性探究,教会学生如何进行道德分析,促进思考的主动性、自我制约或精神自由的获得,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理解力。 ?活动性课程存在的问题是:对儿童道德发展的效果大小取决于儿童主体性发挥程度,取决于对待活动的积极性和态度。我觉得教师应当把活动课程纳入课程计划,并作为道德教育课程的主要部分。同时,在制定该课程时应多方面多层次的考虑问题,要激发学生自己的积极性,使他们对活动保持积极的态度。 ?隐性课程存在的问题是其具有负向效果、负向功能。因为是隐性的,人们不易观测到,因此在其设计课程时应尽量避免其负向功能,尽量引导学生去探究其正面的作用。
2、请结合自身上学经历,论述如何从班集体建设工作入手来促进学习品德的发展 (在班集体建设工作中,应从管理者和实施者两方面进行) 管理者应该 ?对学生明确地提出要求 ?培养学生积极分子 ?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积累集体的优良传统
现代德育管理要求班主任在制定班级目标时,除了要讲究针对性、激励性,讲究长短结合外,还要渗透现代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实施者应该拥有相同的目标,有凝聚力,更有为班集体奉献的精神,同时也要与班级干部和管理者拥有一样的班集体荣誉感。因此在整个班集体中必须?有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有组织健全、团结一致、权威的领导核心和骨干队伍?有统一的班级常规和严格的纪律?有正确的占主导地位的班级舆论?有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良好的人际关系、热爱劳动、集体荣誉感等班风和勤奋好学的学分。 3、回顾本学期《德育论》课程的内容框架,并指出每一部分的重点内容
内容框架:第一、二、三章主要看作是对现代德育基本了理论的阐述;第四章到第九章是德育实施的理论和方法;第十、十一章则为最后一部分,讲现代德育研究,要从我国社会转型期来认识现代德育研究的意义,但我们具体研究了前两部分。
第一章阐释现代社会、现代人、现代德育三者相互作用,联系社会和人的发展,进一步考察现代德育本质问题,特别是结合我国实际阐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德育的关系。 第二章现代德育过程,是从另一个层面揭示德育和现代德育的本质,也是对德育的整体性把握,而不是 对德育某一个部分、某一个方面的认识。德育过程的现代性是现时代德育过程的特殊性。
第三章主要论述思想品德观和现代德育。现代思想品德观,青少年思想品德的时代特征丰富了对德育现代性的认识。
总的来说,前三章是本书最基本的理论,也是该书的指导思想。
第四章德育目标与内容,集中地体现了德育的现代性和主体--发展性。德育目标更是全部德育活动的轴心,因而对德育目标的理解,也就制约着对德育其他各种问题的理解和对待。德育目标、内容是内在一致的,是反映德育时代精神的。
第五章是现代德育课程。课程是德育体教育内容的载体,在教育实施的途径、方式。德育课程是一般课程理论在德育中的运用。但德育有其特殊性,德育课程也有其特殊性。德目主义与全面主义之争,就是源于这个特殊性。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现在两种主张趋于统一。 第六章德育网络是继德育课程之后进一步论述德育实施的途经方式问题。讲德育网络的建立,德育的社会化,是现代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七章是现代德育方法。基于对现代德育的认识,高度重视受教育者德性发展,充分重视受教育者自我教育方法。
第八章现代德育管理。德育管理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其科学性、开放性、管理与自我结合上。
第九章现代德育评价,是现代德育科学化需要研究的问题。介绍了现代德育测评的科学理论基础,对德育工作评价、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作了具体的总结和分析。 四、案例分析 通过德育方法、德育原理,评价教学过程
德育原则 ?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德育过程,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集体,培养集体,并通过集体的活动、舆论、优良风气传给个人;又通过教育个人来影响集体的形式和发展 ?热爱、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两者是辩证的统一,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热爱、尊重、信任学生应注重以正面引导,发扬学生的优点、长处为主;同时帮助学生克服他们身上存在的消极因素,借助发扬其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
?德育过程组织的多样化原则——要运用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德育资源 德育方法 ?说理教育法 a讲解 b 谈话 c 访问 ?情感陶醉法 a 教师的爱 b 环境陶冶 ?榜样示范法 a模范人物 b 三好学生
?思想道德评价法 a 表扬与奖励 b 批评与惩罚 c 操作评定
e.g(李老师刚到学校时运,用了情感陶冶法、思想评价法中的表现和鼓励,但她一开始提出的快乐教学法只是徒有形式,没有实际功效,她并不是真正享受教学,但她是真正的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姚老师在没有接受李老师提议之前,运用说理教育法中的讲解,思想品德评价法中的批评和惩罚,她一向严格要求学生,但她不够尊重学生,组织教学较单一。
但两位老师在期中考试后,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她们将多种德育方法相结合,运用情感陶冶法、榜样示范法、品德评价法相结合提出了微笑教学法,做到了热爱、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德育课程组织多样化,最终在教学上取得成功。
范文四:德育原理名词解释 填空
1. 德育: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2. 德性:德性就是在人的生物性存在中实存的精神性。
3. 新性善论:由于人类整体社会实际的作用,人类个体已经先天地拥有某种对个体来说是先验但对人类整体实践来说是后天的社会性心理文化结构的遗传存在,它提供了道德教育的可能性,正式由于先天道德禀赋的存在,道德教育才有发掘,发扬光大这一禀赋的可能。 4. 德育目的: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和德育活动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德规格。
5. 德育过程:即德育活动的客观顺序或工作流程。(也有人从单个德育任务自开始到完成的历程角度加以界定)
6. 德育方法: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成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组合。
7. 德育主体: 在德育过程中以充分注意道德学习主体性发挥为自己道德教育活动最大主体性目标的道德教育工作者——教师。
8. 德育内容: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具体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及其体系。 9. 德育课程:是道德教育内容或教育影响的形式方面,是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与学习经验的组织形式。
10.思维训练法:以道德知识的学习和道德思维能力的提高为主要目标的德育方法。 11.行为训练法: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的价值领悟、策略训练、奖励与惩罚等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以巩固道德信念、磨炼道德意志、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12.情感陶冶法: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
13.品德测评:
14.习俗性德育:人类社会早期以习俗性道德为教育内容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去实施的道德教育形态。
15.澄清反应: “澄清反应”亦称“澄清式问答”、“澄清式回应”,教师通过与学生就其关注的某一问题的对话,帮助学生澄清其思想以形成学生个人的价值观。
三、填空题
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_ 商品性_、生产性、_民主性_科学性、_发展性_和革命性等。
2.德育理论的形态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有四种:_德育原理_、德育论、_德育学_、德育科学或德育学科群(德育原理)。
3.价值澄清过程的七个步骤涉及的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_选择_、珍视、
_行动_。
_“新性善论”_是现代德育理念的基础,是德育主题性发挥的前提之一。
关于道德发展,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很多。概括地讲,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三大流派: _情感发展方面的精神分析理论_、行为发展方面的社会学习理论和_认知发展方面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_。
德育目的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为:_导向功能_、调控功能、_评价功能_;德育目的的公德功能主要表现为:引导性功能、_规范性功能_.
德育过程的特点包括_计划性与正面性性_、_复杂性与多端性_、_引导性与整合性_。
方法论意义上的的德育方法包括:启发法、塑造法、_雕琢法_、树人法、_系统或综合法_。
当代西方德育界形成的主要方法模式有:(1)认知发展方法模式(2)_社会学习方法模式_(3)价值澄清方法模式(4)_社会行动方法模式_。
10.德育主体素养的提升应分为_德育师资的培育_、德育主体的自修_两个部分来研究。
11.德育目的有教育功能。具体说来,德育目的对教育过程的作用主要体现为_导向功能_、_调控功能_、_评价功能_。
13.从道德教育的角度出发,我国德育教育工作的重点应当包括或强调以下几个方面: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_家庭美德教育_、集体主义教育、_爱国主义教育_、民主与法制教育、_信仰道德教育_。
14.德育过程的特点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内容:_计划性_与正面性、复杂性与_多端性_、引导性与_整合性_。
15.具体的德育方法有:思维训练法、_情感陶冶法_、理想激励法_、_行为训练法_、修养指导法。
16.在中国大陆,德育概念的泛化的原因主要有:_传统思想的影响_、_受苏联教育学的影响_、_中国政治革命的特殊历史轨迹_。
17. 、 、 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中心内容和根本任务。
18.道德实践法的基本形式有: 、 和 等。
19.现代德育内容的基本层次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文明习惯 、 基本道德(美德) 、公民道德 、信仰道德 。
20.德育主体的素养结构由三个维度构成,即 道德素养 、 专业素养 、 教育素养 。
21.理想激励法师指通过适当方式促进学生形成 道德理想 、 道德信念 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
22.大众传媒之社会影响的一般特征有: 中介性 、 大众性 、 程序性 。
23.涂尔干的 《道德教育论》 被视为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
24.学校德育的世俗化就是 宗教教育 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分离。
范文五:[定稿]德育原理名词解释 填空
德育原理名词解释 填空
1. 德育: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2. 德性:德性就是在人的生物性存在中实存的精神性。
3. 新性善论:由于人类整体社会实际的作用,人类个体已经先天地拥有某种对个体来说是先验但对人类整体实践来说是后天的社会性心理文化结构的遗传存在,它提供了道德教育的可能性,正式由于先天道德禀赋的存在,道德教育才有发掘,发扬光大这一禀赋的可能。
4. 德育目的: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和德育活动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德规格。 5. 德育过程:即德育活动的客观顺序或工作流程。(也有人从单个德育任务自开始到完成的历程角度加以界定) 6. 德育方法: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成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组合。
7. 德育主体: 在德育过程中以充分注意道德学习主体性发挥为自己道德教育活动最大主体性目标的道德教育工作者——教师。
8. 德育内容: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具体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及其体系。
9. 德育课程:是道德教育内容或教育影响的形式方面,是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与学习经验的组织形式。
10.思维训练法:以道德知识的学习和道德思维能力的提高为主要目标的德育方法。
11.行为训练法: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的价值领悟、策略训练、奖励与惩罚等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以巩固道德信念、磨炼道德意志、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12.情感陶冶法: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 13.品德测评:
14.习俗性德育:人类社会早期以习俗性道德为教育内容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去实施的道德教育形态。
15.澄清反应: “澄清反应”亦称“澄清式问答”、“澄清式回应”,教师通过与学生就其关注的某一问题的对话,帮助学生澄清其思想以形成学生个人的价值观。
三、填空题
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_ 商品性_、生产性、_民主性_科学性、_发展性_和革命性等。
2.德育理论的形态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有四种:_德育原理_、德育论、_德育学_、德育科学或德育学科群(德育原理)。
3.价值澄清过程的七个步骤涉及的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_选择_、珍视、
_行动_。
_“新性善论”_是现代德育理念的基础,是德育主题性发挥的前提之一。
关于道德发展,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很多。概括地讲,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三大流派: _情感发展方面的精神分析理论_、行为发展方面的社会学习理论和_认知发展方面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_。
德育目的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为:_导向功能_、调控功能、_评价功能_;德育目的的公德功能主要表现为:引导性功能、_规范性功能_.
德育过程的特点包括_计划性与正面性性_、_复杂性与多端性_、_引导性与整合性_。
方法论意义上的的德育方法包括:启发法、塑造法、_雕琢法_、树人法、_系统或综合法_。
当代西方德育界形成的主要方法模式有:(1)认知发展方法模式
(2)_社会学习方法模式_(3)价值澄清方法模式(4)_社会行动方法模式_。
10.德育主体素养的提升应分为_德育师资的培育_、德育主体的自修_两个部分来研究。
11.德育目的有教育功能。具体说来,德育目的对教育过程的作用主要体现为_导向功能_、_调控功能_、_评价功能_。
13.从道德教育的角度出发,我国德育教育工作的重点应当包括或强调以下几个方面: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_家庭美德教育_、集体主义教育、_爱国主义教育_、民主与法制教育、_信仰道德教育_。
14.德育过程的特点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内容:_计划性_与正面性、复杂性与_多端性_、引导性与_整合性_。
15.具体的德育方法有:思维训练法、_情感陶冶法_、理想激励法
_、_行为训练法_、修养指导法。
16.在中国大陆,德育概念的泛化的原因主要有:_传统思想的影响_、_受苏联教育学的影响_、_中国政治革命的特殊历史轨迹_。
17. 、 、 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中心内容和根本任务。
18.道德实践法的基本形式有: 、 和
等。
19.现代德育内容的基本层次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文明习惯 、 基本道德(美德) 、公民道德 、信仰道德 。
20.德育主体的素养结构由三个维度构成,即 道德素养 、 专业素养 、 教育素养 。
21.理想激励法师指通过适当方式促进学生形成 道德理想 、 道德信念 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
22.大众传媒之社会影响的一般特征有: 中介性 、 大众性 、 程序性 。
23.涂尔干的 《道德教育论》 被视为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
24.学校德育的世俗化就是 宗教教育 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分离。